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8
97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 論 壇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Space Power Development for U.S. Military and Security 翟文中(Chai, Wen-Chung)  蔡欣容(Tsai, Hsin-Jung) 大同大學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大同大學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孫子始計篇 摘要 近年,中共在航天領域投注了極大資源,亦獲得了輝煌的成就。2007 年, 中共成功地摧毀了一枚在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成為繼美蘇之後具備太空作戰 能力的國家。 隨著外太空逐漸成為軍事作戰的制高點,加上美國民間與軍方對太空的仰 賴日深,中共日漸茁壯的太空戰力,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形成嚴峻 的挑戰,本文將對此議題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字:中共航天能力、制太空權反衛星武器、太空軍備競賽 壹、前言 2007 1 11 日,中共發射了一枚攜有動能反衛星武器彈頭的改良型中 程彈道飛彈,成功地將其位於地表上空 537 哩的一枚老舊風雲氣象衛星摧毀。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

Transcript of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Page 1: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97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論 壇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Space Power Development for U.S. Military and Security

翟文中(Chai, Wen-Chung)  蔡欣容(Tsai, Hsin-Jung) 大同大學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大同大學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孫子始計篇

摘要

近年,中共在航天領域投注了極大資源,亦獲得了輝煌的成就。2007 年,

中共成功地摧毀了一枚在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成為繼美蘇之後具備太空作戰

能力的國家。

隨著外太空逐漸成為軍事作戰的制高點,加上美國民間與軍方對太空的仰

賴日深,中共日漸茁壯的太空戰力,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形成嚴峻

的挑戰,本文將對此議題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字:中共航天能力、制太空權反衛星武器、太空軍備競賽

壹、前言

2007 年 1 月 11 日,中共發射了一枚攜有動能反衛星武器彈頭的改良型中

程彈道飛彈,成功地將其位於地表上空 537 哩的一枚老舊風雲氣象衛星摧毀。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

Page 2: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98

第6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97年11月

「2006國家安全報告」與新安全觀

C

M

Y

CM

MY

CY

CMY

K

form04 [轉換].pdf 12/20/2007 3:38:04 PM

此起事件經媒體披露後,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抨擊與關注,中共最初沉默不做

任何回應。嗣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 1 月 22 日舉行的例行性記者會證

實了這起反衛星武器測試。不論各方對此事件如何解讀,中共無疑地成為美國

與前蘇聯後,全球第三個具有擊落地球軌道運轉衛星能力的國家。即令中共無

意與美國進行太空軍備競賽,然而,這起事件對仰賴衛星甚殷的美國軍方不啻

係一當頭棒喝,中共日益茁壯的太空能力,在可預見未來,將對美國的軍事戰

略甚至國家安全形成深遠影響。

貳、中共發展太空能力的意圖

對中共航天事業發展言,1991 年的波斯灣戰爭係一重要分水嶺,人民解放

軍目睹太空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明瞭在未來面對的高技術局部戰爭

中,其主要威脅來自於空權與太空權,故近來對太空監偵與空間武器的研發不

遺餘力。1就軍事實踐言,太空係一個極佳的載臺,其可提供軍事偵察、通信、

導航、預警、測地和氣象預報等服務,支援戰略打擊至戰役作戰等不同階層的

軍事行動。2由於太空逐漸成為作戰指揮之制高點,中共軍方認為在未來戰爭

中,誰掌握了制天權,誰就能在戰爭中爭取主動。3因此,十餘年來,中共軍方

一再強調「陸、海、空、天、電磁」五維作戰能力的均衡發展,認為隨著太空

戰手段的漸次出現,唯有透過奪取與保有制天權,方能獲得較佳作戰效果。4因

此,中共近來在軍事與民用太空領域皆投入了相當資源,其目的乃在為未來爭

奪「制太空權」做好相應準備。

除軍事領域考量外,中共尚可藉太空計畫做為提振國家經濟與科技能力的

重要驅動力。2006 年 10 月,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2006 年中共的航

天》白皮書,明白揭示「中共將發展航天事業做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

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項強國興邦的戰略舉措,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

1 “China’s New Aerospace Focus,”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October 27, 2003, p. 70.2 趙登春主編,軍事理論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 351。3 郭彤、李大光、劉彥軍與萬水獻,論制天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7月),頁 39.4 李劍,「美國欲啟太空戰端」,國防科技,第 4期(2007年),頁 87。

Page 3: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99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論 壇

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航天事業長期、穩定的發展」。52004 年至 2006 年,中

共航天兩大集團的民用產業銷售收入分別超過 250 億、290 億與 350 億元人民

幣,隨著國際市場開拓獲得突破,對外營收金額年平均成長率亦達 25%,高於

全國出口總額成長速度。6此外,由於航天工業的發展涉及諸多高科技領域,例

如材料、電子與系統工程等。種種跡象顯示,中共試圖透過航天計畫的持續性

執行,為提升其教育與科研創造一個嶄新的基礎,如同 40 年前美國執行阿波羅

計畫(Apollo program)衍生的效益一樣。因此,近來中共在航天工業投入了遠

較航空工業為多的資源。7

就中共的戰略考量而言,此次反衛星測試的政治目的遠較軍事意涵值得吾

人關切。當「中共威脅論」仍不斷被人提及情況下,中共何以甘冒國際社會的

大不韙從事此次武器測試,顯然其背後存有異於傳統智慧的深謀遠慮。更確切

地說,中共此次的反衛星測試並非在向美國展示其具有太空作戰能力,而是用

以確認本身採行的戰爭計畫具有可行性。8由於,中共憂心外太空成為他國攻

擊渠本身的媒介,極可能在未來發起太空「非軍事化」甚或「非武器化」的倡

議,此次中共成功地試射反衛星武器,對其日後「藉實力支持磋商」將可產生

正面的助益。9換言之,中共此次成功試射反衛星武器不僅使其躋身太空強權之

列,賦予其在太空軍事領域相關議題的發言權,倘若日後國際社會考量建立相

關條約或建制(regime)時,無論凍結或是限制太空軍事活動,中共均可利用其

影響力鞏固本身所處有利態勢,同時對他國的相關活動進行限制,這才是中共

5 有關中國航天政策的發展與原則及未來 5年的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參見「《2006年中共的航天》白皮書」,中國航天,第 11期(2006年),頁 10-15。

6 強雁與伍青,「基於產業經濟理論的航天民用產業轉型研究(上)」,中國航天,第 5期(2007年),頁11。

7 “China’s New Aerospace Focus,”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October 27, 2003, p. 70.8 Carl Hoffman, “Battlefi eld Space,” Popular Mechanics, July 2007, p. 81.9 Carl Hoffman, “Battlefi eld Space,” pp. 80-81.

Page 4: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100

第6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97年11月

「2006國家安全報告」與新安全觀

C

M

Y

CM

MY

CY

CMY

K

form04 [轉換].pdf 12/20/2007 3:38:04 PM

試射反衛星武器背後所潛藏的巨大戰略利益。10

參、中共當前的太空作戰能力

中共航天事業起步於 1956 年,當時美國與前蘇聯業已開始太空競爭,促成

中共航天工業發展的關鍵性人物,則是被懷疑暗中支持共產主義而被美國遣返

大陸的科學家錢學森。11

1956 年 2 月,錢學森向中共共產黨領導人呈交的報告

中,提議成立太空與飛彈研發機構。1956 年 10 月,總理周恩來下令在人民解放

軍之下成立第五研究院,下轄十個研究部門,主要工作係負責彈道飛彈的研發

生產。12

1957 年,蘇聯史普尼克號(Sputnik)衛星成功升空後,中共內部要求

太空計畫的聲浪此起彼落。1958 年 5 月,毛澤東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同意發展

衛星,此計畫於 1958 年 8 月被納入十二年科學與技術發展計畫。其後,中共為

了專注發展彈道飛彈,遂於 1959 年暫時擱置了衛星發展計畫,惟在法國與英國

各自完成首枚衛星發射後,中共領導高層在錢學森的大力催促之下,遂於 1962

年重啟衛星研發計畫並為達成 1970 年前發射首枚人造衛星的目標,遂於 1968

年 2 月成立了航天技術研究院,下轄數個太空技術相關機構,包括 651 所、北

10 兩個例子可用來說明「藉實力支持磋商」的重要性。其一,1960年代美國對簽署「外太空條約」態度保留,1966年 2月 3日,蘇聯成功地將太空船(Luna IX)降落於月球表面後,美國改變了先前未置可否的態度,積極而迅速地回應了蘇聯儘速制定相關條約的要求,其後美國與蘇聯就存於兩造間的重大歧見進行協商,1966年 12月 15日正式通過了《關於各國探測和使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活動所應遵守原則之條約》(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of Stat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Use of Out Space, including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1967年元月於倫敦、莫斯科與華盛頓同步開放簽署。相關說明可以參見 Bin Cheng,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Space Law(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p. 156; Milton L. Smith,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in Outer Space,” in Tanja L. Zwaan ed., Space Law: Views of the Future(Denver: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1988), p.46. 其二,1984年 11月至 1985年 4月,在人民解放軍海軍缺乏長期遠洋航行經驗情況下,中共為了加入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向陽紅 10號」遠洋科學考察船和解放軍海軍 J121號打撈救難艦組成,歷經 22,900餘浬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的南極考察任務並在南極大陸建立了「長城」科學考察站。其後,南極條約締約國接納中共成為該條約的協商國,中共得能在南極議題上發揮影響力並爭取本身權益。中共南極考察經過可參閱章示平,中國海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年 12月),頁 130;倪健民與宋宜昌主編,海洋中共:文明重心東移與國家利益空間(下冊),(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 12月),頁 1541至1557。

11 Iris Chang, Thread of the Silkwor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5), pp. 40-144.12 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等編,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 93年10月),頁 226。

Page 5: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101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論 壇

京科學儀器廠與蘭州物理研究所等,專事太空技術研發任務。13其後,中共的航

天事業得能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成長與茁壯,而能有今日的成就與規模。

1970 年 4 月,中共以長征一號火箭將首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

地球軌道。14

2007 年 6 月,中共以長征三號甲型火箭發射了一枚「鑫諾三號」

通信衛星。這次成功的衛星發射,使中共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歐盟後,全球

第四個發射衛星達百次的國家。15隨著中共運載火箭發射技術日趨成熟,加上

其已多次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同時發射數枚衛星,可推斷中共已具發展並部

署「多目標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

MIRV)的能力,這將提升其彈道飛彈的打擊力與穿透性,使其戰略嚇阻具有更

高的可信度(credibility)。16當前,中共部署於地球軌道可用於支援各類作戰的

太空資產計有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北斗系列導航衛星、尖兵系列偵察衛星、

風雲系列氣象衛星與資源系列測地衛星,這些衛星可為人民解放軍提供重要的

戰場訊息,使其獲得較佳的戰場覺知(battlefi eld awarwness)與管理能力。2005

年 7 月,中共與歐盟就伽利略(Galiieo)導航衛星計畫簽署了 3 份應用項目合

約,將可取得該系統的部分所有權和全部使用權。17外界咸信,中共透過此一系

統運用,將可用以提升其導彈與巡弋飛彈的精準度。

除衛星研發獲得長足進步外,中共在載人航天的成就亦是有目共睹。2003

年 10 月 15 日至 16 日,中共成功地發射並回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為全

球第三個開展載人航天的國家。18

2005 年 10 月 12 日至 17 日,「神舟六號」載

人飛船進行了兩人 5 天的飛行,並進行了首次太空實驗活動。19

2008 年 9 月 25

至 28 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進行了宇航員太空漫步演練,這標示著中共在

航天維生系統與飛船控制系統上皆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未來在地球軌道建立

太空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中共將啟動並持續執行載人航天、月球探測

13 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等編,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頁 227、235。

14 「長征火箭現役部分型號及新一代大運載簡介」,中國航天,2006年第 9期,頁 17。15 「中國長征火箭 100次發射記錄」,中國航天,第 6期(2007年),頁 4-5。16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合編,李育慈譯,中共軍力成長,(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93年 1月),頁 119。

17 龐之浩,「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工程進入新階段」,中國航天,第 2期(2006年),頁 36-37。18 William P. Hoar, “China in Space,” The New American, December 1, 2003, p. 19.19 「《2006年中共的航天》白皮書」,中國航天,第 11期(2006年),頁 11。

Page 6: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102

第6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97年11月

「2006國家安全報告」與新安全觀

C

M

Y

CM

MY

CY

CMY

K

form04 [轉換].pdf 12/20/2007 3:38:04 PM

與新一代運載火箭研發等航天科技工程,20相關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均可移轉至

彈道飛彈、人造衛星與太空監測等軍事領域,這對強化中共整體太空作戰能力

具有莫大助益。

肆、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

傳統上,我們係以「意圖」與「能力」兩者來對威脅進行定義。當前,由

於中共將航天事業列為國家整體戰略發展的重要目標,未來將投注可觀的資源

從事相關科技研發,中共航天能力持續成長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再者,由於人

民解放軍不斷強化其太空戰力,在意圖隱晦不明情況下,這種發展已對美國及

其盟邦構成潛在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不同的面向:

一、過去 20 年來,美國軍事部門與民間社群對太空仰賴程度日甚一日,舉

凡偵察、情報、監視、預警、通信、導航與氣象預報等,均靠各種衛星系統予

以完成。因此,敵人在戰時勢必將美國衛星系統列為首要攻擊目標。當前,運

用動能載具攻擊低軌衛星技術已經成熟,未來敵人尚能以核子彈頭或電磁脈衝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等其他手段來摧毀或癱瘓美國的太空系統。21在可

預見未來,中共將具備前述各種反衛星能力,22倘若美國無法對這些軟殺與硬殺

手段進行有效反制,無疑地將陷國家安全於險境之中。

二、中共進行反衛星測試後,印度隨即公開地宣稱將發展反衛星科技,若

干以色列官員亦主張,由於中共將彈道飛彈技術移轉予伊朗,以色列應進行本

身的反衛星研發計畫。23由於不少國家已具備發展彈道飛彈的能力,在此基礎上

研發反衛星武器並不困難,因此彈道飛彈技術的擴散將使流氓國家或美國的潛

在敵國獲得此類武器,對美國平時與戰時運用太空各項資產形成嚴重的挑戰。

值得關切的,中共係當前最主要的彈道飛彈技術擴散者,如何對其制約移轉相

關技術至其他國家,將是美國安全政策的一項重大挑戰。

三、中共透過此次測試,旨在向仰賴太空資產遂行作戰的美軍傳達一項訊

20 「《2006年中共的航天》白皮書」,中國航天,第 11期(2006年),頁 12。21 Clayton K. S. Chun, Shooting Down a “ Star”: The US Nuclear ASAT System and Present-Day Copycat

Killers(Maxwell AFB, AL: Ai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5.22 Clayton K. S. Chun, Shooting Down a “ Star”: The US Nuclear ASAT System and Present-Day Copycat

Killers, p. 32.23 Carl Hoffman, “Battlefi eld Space,” Popular Mechanics, July 2007, p. 78.

Page 7: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103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論 壇

息,此即當美軍未來介入臺海衝突時,其將承受更高風險。由於中共已具攻擊

低軌道衛星的能力,當美軍無法對中共在此區域的軍事行動進行監偵時,人民

解放軍將有充足時間建立對臺軍事行動的立足點。鑑此,美國空軍官員認為,

美軍必須強化快速部署衛星能力,並研究如何快速調整衛星運行軌道以避開敵

人攻擊。24此外,美軍有必要發展無人飛行系統網絡或其他通信與監偵飛機等備

援技術,確保美軍在衛星遭摧毀時仍能保持戰場優勢。25

四、1989 年以來,美國基於中共迫害人權與違反「飛彈技術管制建制」

(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規定,總計對中共進行了七波制裁,

範圍涵蓋禁止中共發射美製衛星、禁止向大陸公司出口與飛彈技術相關商品以

及被制裁的大陸公司兩年內不得向美國出口相關產品。26然而,中共藉由間諜

行動由美國竊取了相當數量航太機密,並以低價切入國際航太市場,取得不少

發射合約而能不斷累積經驗。隨著軍民科技界限日趨模糊,在中共不斷將航太

合作的觸角伸向歐盟時,美國除限制本身高科技 廠商與中共進行太空合作計畫

外,尚須透過盟國或國際組織的協助,對中共取得航太敏感科技進行全面嚴格

的管制。

伍、結論

就當前的發展而論,中共的太空戰力與美軍仍有一段差距,27美國具有的航

天技術與經驗絕非中共短期所能企及。28然而,我們相信不久之後,中共將具備

挑戰美國太空優勢的能力, 這項能力的獲得不僅彰顯了中共軍方長期以來的「不

對稱」戰略思維,亦係中共在研發「殺手鐧」武器上的一項重大成就。雖然當

24 劉勇,「應對『中國威脅』美全面評估軍事衛星」,華盛頓觀察,第 15期(2007年 4月 15日),參見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41&charid=2。

25 P. Gregory Metzler, “China in Space: Implications for U.S. Military Strategy,” Joint Force Quarterly, Issue 44(4th quarter 2007), p. 98.

26 周威,「對近期美國調整對中國出口與再出口管制政策的幾點看法』,中國航天,第 10期(2006年),頁 14-17。

27 1985年,美國空軍即以一架 F-15戰機成功地執行了全球首次的反衛星武器測試。參見 Carl Hoffman, “Battlefi eld Space,” Popular Mechanics, July 2007, p. 79.

28 例如:2005年 1月,美國發射了一枚深度撞擊探測器,經過 172天長達 4億 3,000萬公里的漫長飛行,於當年 7月 4日依計畫成功地撞向坦普爾一號慧星,撞擊慧核相對於瞄準中心的脫靶量不超過 100公尺。這次成功撞擊顯示,美國對反衛星與太空攔截所需的技術已能大體掌握。參見林來興,「空間攔截技術和導航制導與控制─兼談深度撞擊探測器撞擊慧星」,中國航天,第 1期(2006年),頁 26。

Page 8: 中共發展太空武力 對美國的軍事與安全意涵...南極條約成為協商國,取得在南極問題上的發言與表決權,遂組織了一個南極考察編隊,由國家海洋局

104

第6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97年11月

「2006國家安全報告」與新安全觀

C

M

Y

CM

MY

CY

CMY

K

form04 [轉換].pdf 12/20/2007 3:38:04 PM

前中共與美國在整體航天能力上仍有差距,但其未來亦不可能在每個領域投入

大量資源冀望與美國分庭抗禮。最有可能情況,中共藉由「小圈卓越」(pocket

of exellence)途徑建構必要航天作戰能量,用以整合人民解放軍的指管通情資

監偵系統,提升其戰鬥空間知覺能力並協助其進行各階層的作戰行動。尤有甚

者,中共進行此次反衛星武器試射的主要目的,係在迫使美國邀集中共就限制

反衛星武器的部署與發展進行磋商,若果如此,中共在政治、戰略與軍事領域

上將可獲得巨大的利得。

未來,太空將會成為軍事戰略的嶄新制高點。由於,人民解放軍對爭奪並

保有制天權日益重視,加上中美兩國可能因為臺灣問題發生軍事衝突,在這種

情況下,太空將成為兩造的另一個競技場。隨著中共太空作戰能力不斷提升,

這將對美國為數眾多的太空資產形成潛在威脅。雖然,此起事件不若前蘇聯

1957 年發射首枚人造衛星對美國造成的震撼。然而,面對中共太空能力崛起,

美國必須在政治與軍事領域同步因應,透過國際合作、建置備援能力與強化太

空資產的存活度等方式,方能有效因應中共對美國太空戰力可能形成的潛在挑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