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9
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真实世界的一种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 是一种选择和抽象的形式 二、模式的类型 文字模式 图像模式 数学模式 三、模式的功能 组织,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展示资料之间前所未 知的相似性和关系。 启发,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 预测 测量 四、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 类型 传统的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Transcript of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Page 1: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真实世界的一种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

是一种选择和抽象的形式

二、模式的类型 文字模式

图像模式

数学模式

三、模式的功能 组织,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展示资料之间前所未知的相似性和关系。

启发,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

预测

测量

四、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类型

传统的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Page 2: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2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

所谓的“5W”也就是:

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传者分析(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者分析 效果分析

直线性: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将传播过程看成是单向传播的现象,并且呈直线型态的过程,忽略了反馈,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任何传播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当中进行的。

(二)、布雷多克的7W模式 布雷多克在5W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什么情况下(Where)、为了什么目的(Why),因此被称为7W模式。

(三)、香农—韦弗模式

Page 3: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3

(四)、德弗勒模式 (五)、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单位:

两种角色:“传者”、“受者”(统一称“释码者”);

四种功能:“传送”(发信)、“接受”(受信)、“编码”(亦称“符号化”)、“译码”(亦称“符号解读”)。

(六)、格伯纳模式

Page 4: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4

(七)、纽科姆模式 (八)、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九)、马莱茨克模式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功能

一、媒介、社会与文化:联系与冲突

社会结构影响文化

是 否

文化影响 社会结构

是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唯心论 (媒介影响力强)

否 唯物论 (媒介依赖于社会)

自主 (没有因果上的关联性)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和经验的中介 媒介,知识的制造和传播机构。

媒介介入,我们与我们感官直接观察不到的世界的体验。

媒介提供,我们与社会的主要机构的最持久的联系通道。

Page 5: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5

对中介角色的认知:

观察事件、获得体验的窗户,延伸我们的视觉 社会中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镜子 过滤器或守门人 路标、向导或讲解员 将信息或思想介绍给受众的论坛或讲台 作为传播者承载或者制造无用的信息 对话者或者谈话中消息灵通的搭档

三、联系媒介与社会的参阅框架 我们的各种经验一直是由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而获得的。

作为一种新的中介,大众传播加入到这些机构里来。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权力与不平等

社会整合与认同

社会变革和发展

空间和时间

媒介权力:

吸引并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意见与信念的劝服

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行为

建构现实的定义

赋予地位与合法性

快速广泛但有选择性地告知

更易于被政治和经济权力所使用

大众传播对社会整合的四种效果 积极看法

离心效果

自由、多样 整合、团结 向心效果 缺乏规范、丧失认同 支配、统一

消极观点

社会变革和发展:

媒介在主要的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和能起的作用是什么?

媒介的主要作用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媒介是“变革的机器”吗?

有多少媒介引起的变革是由技术而不是由内容引起的?

媒体能起到有效的创新扩散作用吗?

Page 6: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6

空间和时间:

空间的消失

虚拟空间作为真实空间的一种延伸

媒介作为集体性的记忆

传播技术和人们接受能力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媒介的去地域性和时间性

五、媒介社会理论: 社会权力、整合与变革 大众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功能论

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建构论

传播技术决定论

信息社会

大众社会:

大规模的社会

原子化的公众

集中化的媒介

单向的传播

人们依赖媒介取得认同

媒介被用来进行操纵与控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众媒介为资产阶级所拥有

媒介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媒介助长了劳工的虚假意识

媒介传播对现有秩序支持的意识形态

拒绝政治上对立的势力接近使用媒介

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

监视环境

使社会各部分相互关联以适应环境

传承文化(拉斯韦尔)

娱乐(赖特)

功能理论:

整合与合作

维护秩序、控制与稳定

适应变迁

动员

处理进展状态

让文化与价值得以持续

Page 7: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7

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经济控制与逻辑居于决定地位

媒介结构的集中化倾向

媒介发展的全球性

内容和商品被商品化

多元性减少

对立和另类的声音被边缘化

传播的公共利益居于私人利益之下

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是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固定的现实

媒介为现实的建构提供了原料

媒介提供了意义,但是意义可以被协商和拒绝

媒介有选择性地制造某种意义

媒介不能客观地报道社会现实

媒介技术决定论:

传播技术是社会的基础

每一种技术都偏好特定的传播形式、内容与应用

发明的顺序和传播技术的应用会影响社会变革

传播革命导致社会革命

信息社会理论:

与信息有关的工作占有优势

巨大的、快速的信息流

信息超载问题

活动的融合和聚集

网站的增长和互动

全球化的趋势

对复杂系统的依赖

个人隐私的消失

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减少

去政治化

六、传播与文化 文本的制作、形成和接受,相关的语境。 质量问题 传播技术的作用 文化商品化 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的政策 文化认同 性别和亚文化 意识形态和霸权

法兰克福学派与文化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贬损的一种形式

大众文化的建构意在产生伪意识

商品化是核心过程

大众文化体现了霸权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可以不同方式被“译码”,甚至被颠覆

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不同

Page 8: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8

有关通俗文化的争论 性别与媒介

媒介商业化 传播技术与文化

培养与认同的协调作用 文化的全球化

Page 9: 幻灯片 1 - Fudan University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7/ee/ff286f...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2014/1/3

9

大众媒介与后现代文化:

理性-线性的现代正在过去

任何对文化与社会既丰富可靠的有组织的思考已遗失殆尽

固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缺失

经验和现实充满幻想并转瞬即逝

新的文化品质在于其本身的奇特、杂乱、幽默而又震撼

商业文化即后现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