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之窗 - pep.com.cn ·...

27
主 办: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主 编:朱景福 执行主编:王宗彬 责任编辑:崔菲 特约编辑:王金芳 封面设计:徐曼

Transcript of 半亩之窗 - pep.com.cn ·...

主 办: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主 编:朱景福

执行主编:王宗彬 责任编辑:崔菲

特约编辑:王金芳 封面设计:徐曼

1

半亩之窗

古代的欧洲,雅典民主政治开历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

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中世纪的欧洲,教

会是西欧的封建统治中心,是西欧最有实力的封建领主,也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

此外,教会还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野心的政治力量。这段“黑暗时代”大约经历了 1000年。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 湖南 曹中原

教会统治下的“黑暗时代” 广西 庞鸿武

半亩学堂

古代埃及文明蕴含着很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

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赫尔墨斯主义。有人说赫尔墨斯是智识的主人,是书写的发明者、数学的

创始者和魔术咒语的大师;有人说赫尔墨斯是伟大的联络者,是透特\赫尔墨斯\墨丘利三重

身份的结合……可以肯定的是,赫尔墨斯主义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倍受关注的思想之

一。

英法百年战争 山东 魏保强

古代埃及宗教的遗产──赫尔墨斯主义 山东 张金龙

黎明前的黑暗──中世纪的教会统治 湖北 戚 春

半亩广角

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等分别孕育了古中国、古埃及、古巴

比伦、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留下了奇特的楔形文字、千古流传的荷马史诗、独具特

色的金字塔等珍贵的历史遗产。让我们寻根溯源,追寻历史遗迹,走进古老的文明。

细读古代建筑图片 欣赏世界文化遗产 贵州 曾祥明

游文明古国 观历史遗迹 河北 司玉红 闫凤新

半亩点评

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最具有影响的人物莫过于查理曼大帝。查理大帝(公元 742─814年),

曾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

奠基人。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

育事业。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融汇东西,誉满全球──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广西 庞鸿武

基督教笼罩下的中世纪 广东 欧远强

“欧洲之父”──查理大帝 山东 孙彬彬

半亩夜话

中世纪的西欧,处于思想及知识的停滞时期,被称为“中世纪的黑夜”。较之黑暗的中

世纪西欧文化,东方的中国文化、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要发达得多。而在时间上链接古

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在空间上构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当属阿拉伯文化。

曾经的阿拉伯 山东 李 婧

光耀文艺复兴的美第奇家族 吉林 袁绍萍

2

导 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学习历史,需要我们有一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本领。历

史的长河中,浩浩汤汤,历史的书籍,汗牛充栋,要想领略其全貌,实属不能。我们学到的

历史,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的境界,就是要从这一角中领略到做人处世的道理,参悟

到历史之大势!

半亩之窗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

湖 南 曹中原

雅典民主政治开历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其创立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政

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那么,雅典民主政治有

哪些特点呢?

1.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凡 20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享有平等的立法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公民大会上,公民

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

原则”作出决议。这种直接民主促进了“公民-城邦”的一体化,使城邦具有强固的凝聚力。

2.主权在民,轮番为治。前者体现在: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和管理权,选

举政府官员、决定战和、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开支,包揽了一切政事。后者与之相辅

相成: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管理国家事务。公民拥有轮流任职的机会,每年 6个公民中就有

1人担任公职。公职均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职前不得

连续任职。这就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避免了因长期任职形成权力集中的流弊。

3.崇尚法治,禁绝人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官员必须

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惩处。伯利克里在首席将军任上就曾被控渎职,受到审

判,并被处以罚金。法律不可随意更改,如果新法有害于民主或城邦,任何公民都可依“不

法申述权”控告提案人,若控告成立,提案人要被处以罚金,甚至有生命之虞。为禁绝人治,

实行“陶片放逐法”: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对企图独裁者实行放逐。客观上起到了防止专制、

保卫民主的作用。

4.权限交叉,互相制约。以权限交叉为特色:公民大会立法、陪审法庭司法、五百人会

议行政,三者互相制约。与近代的三权分立不同:三者虽有分工,但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

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但又不是一元政治,

没有权力至高无上的机构,即使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还要经陪审法庭的审议和批准。五百

人会议主要是行政,但又拥有一定的立法和司法权。陪审法庭的主要职能是司法,但也拥有

一定的立法权。这就有效地防范了个人专制和独裁。

然而,由剥削阶级本性所决定,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是残缺不全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局

3

限性表现在:

1.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也限制了社会另一

部分成员的权利和发展。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

上,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2.是小国寡民的民主。管理者需要德才兼备,有民众威望,但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

政方式,意味着素质低下的人也享有同等的参政权。“陶片放逐法”就是一种极端民主,导

致无政府主义放纵,个别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3.是奴隶主特权民主。由于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所以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

非公民实行专政的工具。决定了它有着巨大的狭隘性:大多数奴隶丧失自由,不享有公民权,

因而不能参预政治活动。

4.是范围狭小的民主。即使是自由民内部的民主,也在一定程度上徒有其表。在伯利克

里时代,享有权利的公民总数约 3~3.5 万人,而公民大会的出席人数通常不超过 3千人。

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谋生,常常不能出席约 10 天一次的公民大会,因而体现自己意志、影

响政府决策的能力大为减弱。奴隶主上层垄断着十将军职位,操纵国内外政策。十将军职位

可连选连任,导致将军控制政府的局面。

5.对外霸权削弱了民主。希波战争后,利用与其他希腊城邦建立的提洛同盟及在同盟中

的领导地位,控制和剥削同盟各邦;控制同盟的金库,向盟邦收取贡款。伯罗奔尼撒战争中

的财政支出,有相当一部分就依赖这笔贡款。推行军事移民,向盟邦领取份地。

作者简介:曹中原,湖南常德市三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史参》《历史教学问

题》《中国考试》《考试》《考试报》等报刊发表教辅文章一百余万字;在《人民教育》《中国

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论文一百余篇。参与编写历史教学社七卷本《新编中国史话》;被

云南教育报刊社特聘为历史学科专家。

教会统治下的“黑暗时代”

广 西 庞鸿武

公元 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一带产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西罗马帝

国灭亡之后,基督教会为适应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相应的思想体系和组织形式,成为维

护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它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而且是最大的封建主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

西欧封建初期,王权微弱,封建割据严重,基督教趁机扩张势力。在各封建国家的争夺

中,罗马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封建统治的最大堡垒和精神支柱。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

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

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8世纪中期,在经历“丕平献土”之后,政教合一的教皇国产生

了。

4

教皇国领域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西欧的封建统治国际中心,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

表,教会宣称:“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

所以教皇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按封建等级制的原则,教会建立了自己的教阶制度,

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教皇之下设有大主教、主教等神职,主教各有辖区,管理本区宗教

事务。整个西欧联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系统,足以同世俗君主抗衡。从 12 世纪中叶到 13

世纪初,教皇权力达到极盛,教皇英诺森三世主张教权至上,自诩代表上帝,皇帝、国王都

应服从他。他在意大利树立了霸权,皇帝也受其摆布,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国王则俯首称

臣。

教皇为皇帝加冕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最有实力的封建领主,它利用政治和宗教特权霸占和扩大领土,占

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又利用

出卖“圣物”、“赎罪券”等多种迷信活动敲诈勒索,教会僧侣们过着腐化奢侈的生活。

文化教育更是基督教的一统天下,当时一般人很少识字,文化教育全被教会所控制,教

会成为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敌视一切求真的学问,反对一切自己不能理

解和控制的思想和行为,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

5

教会开列禁书目录,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禁止人们阅读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僧侣要将

羊皮纸手稿上的古典作品原文刮掉,用来抄写圣经故事。教会还下令焚毁藏书丰富的亚历山

大里亚图书馆,摧毁古代雕塑、建筑和文物。教会推行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宣传恭顺服从,

提倡禁绝一切欲望,牢牢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只讲

授《圣经》和神学,用神学替代一切知识,把神的意志视作宇宙法则。政治、法律、哲学、

文学都是神学的婢仆,一切学科都要为神学服务,任何不合正统神学的思想、学说都被斥之

“异端”。教会还设立了宗教法庭,审判被视为“异端”的人,对他们施以种种酷刑,甚至

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

被示众的“异端”

希帕蒂娅(375-415),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担任过

亚历山大城新柏拉图学院院长。她设计过观测天体的星盘和测量液体密度的比重计,发表过

许多关于天文学和数学的重要见解,对圆锥曲线有精深的研究。公元 415年,希帕蒂娅被教

会迫害致死。吉朋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叙述时说:“她由车上被拉下来,剥脱衣服到一

丝不挂,被拖至教堂,为一群野蛮而无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蚝将她的肉由骨上剥削下来,

手脚砍下,抛掷火焰之中。”

希帕蒂娅 布鲁诺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动摇了神学教义的核心基础,被教会视为大逆不道的邪说。哥

白尼深知自己的理论与宗教观念严重冲突,故直到临终前才正式出版完整阐述这种新宇宙观

6

的著作《天体运行论》。意大利学者布鲁诺由于热情传播哥白尼的学说,于 1592 年被教会逮

捕,经过八年的审讯之后,于 1600 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行刑前,教会派人用特制的

钳子把他的舌头从嘴里拉出来用木头夹住,使他不能再向公众讲话。

伽利略把通过望远镜观看到的天空景象写成《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

话》,进一步阐述哥白尼的理论。该书出版 5个月即被列为“禁书”,他自己也被罗马宗教法

庭宣判终身监禁,罪名是“反对《圣经》,宣扬‘日心说’”。

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

希帕蒂娅、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不过冰山一角,据统计,在 12 世纪至

13 世纪,就有数千无辜妇女被以“女巫”的罪名判处火刑;仅西班牙一地被宗教裁判所先

后判罪的“异端分子”就多达 38万人。

此外,教会也是欧洲最富有侵略野心的政治力量。1096年至 1291年,由教皇倡导和组

织的八次十字军东征,是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战争。教皇勾结西欧封建统治者,打着解放“圣

地”的旗号,组织军队到东方抢劫财富和土地,并乘机吞并东正教。这场战争绵延近 200

年,7000 万人卷入浩劫之中,给中东、北非人们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牺牲惨

重。十字军的侵略暴行和最后失败,使罗马教会建立世界教会的野心落空,威信空前下降。

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耶路撒冷的陷落

教会的统治,尤其是思想精神的桎梏摧残了欧洲的文化、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

7

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这段最黑暗的时期大约经

历了 1000年。

作者简介:庞鸿武,中学二级教师,广西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教师,从事初中历史、

语文教学,成绩突出。

半亩学堂

英法百年战争

山 东 魏保强

女英雄贞德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 1337 年-1453 年间的战争,是

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 116年。

12 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 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

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 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

最大障碍。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

毛贸易中获取巨利。1328 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 在位)下令

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

位继承问题。1328 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

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1337 年 11 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

法军战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1346 年 8 月,双方在克雷西会战,英军大捷,乘胜进

入诺曼底。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1356年 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

世(1350~1364 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 年法国王子查理被

迫签订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1364年,王子

8

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1380在位),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

备战。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几乎收复全部失地,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

1415年 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 在位)即位

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10月占领法国北部。1420年,双方签订《特

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

女结婚。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太子查理分别统辖的

三个部分。1422 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

世(1422~1461,1470~1471 在位) 兼领法国国王。1428年 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

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1429 年,法国女民

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

败退。1429年 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

1453年 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

的胜利而结束。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

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曾有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指

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

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

也哭了一百年。”这种说法可谓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因为这场战争是在

法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法国变得满目疮痍,很多人无家可归。

百年战争从 1337—1453 年,持续了 116 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

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

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

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

法国最后亦因为这场战争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大业,为其日后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打下基础。由

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

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

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

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

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

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

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转化为人民解放战争,使

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丧失了几乎所有在法国的领地,结果迫使其放弃大

陆制霸的企图,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而走上了海上帝国的道路……战争的结果:把英国人赶

出法国对两个国家都是幸事:若英国人继续留在法国,那么法国人在领土和财富上所占的优

势必然会阻碍分离的英国民族的发展;而法国民族被外国势力占领了众多的领土,发展更会

长期受阻。

9

作者简介:魏保强,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历史教师,多次获教

学能手和先进个人等荣誉。擅于研究教材与教学,挖掘学生潜力,有丰富撰稿经验和编写试

题的经验。

古代埃及宗教的遗产──赫尔墨斯主义

山 东 张金龙

古代埃及文明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赫尔墨斯主义,那么何为赫尔墨斯主义呢?

西方学者对于赫尔墨斯主义的起源,莫衷一是,但是大体上都倾向于认为:赫尔墨斯主

义受到了希腊、犹太教、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影响。其主要根源于埃及人对透特神

的崇拜,赫尔墨斯与埃及的透特是同一个神。在古埃及宗教中透特有两层含义:其一,透特

与《孟菲斯神学》中描述的宇宙的起源有关,孟菲斯的地方神灵卜塔及其散发物阿吞(Atum)

是最初的生命。卜塔在他的心中创造了世界,心是他心智的中心,并通过他的舌头,即言语

行为实现了世界。而透特在这一宇宙起源中的角色就是卜塔的心,因为心与智识相关联,所

以透特神在埃及宗教中就被认为是智识的主人,是书写的发明者、数学的创始者和魔术咒语

的大师;他掌管着神圣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将神与神、神与人相连接──甚至是世界的

创造者。其二,透特神还被赋予了伟大联络者的身份。这一事实是他与阿努比斯混合的一个

因素,阿努比斯是死者的豺狗模样的保护者,灵魂的向导和死亡的信使,这两个神灵在死亡

审判中担任着紧密相连的角色。在公元前三千年的《金字塔文本》中就记载了二者在功能上

的紧密相连,在十九王朝或公元前 13 世纪的埃及造像艺术中还存在着透特与阿努比斯两个

神灵的调和形象。因此在埃及宗教中透特是极其有权力,经常受祈求的神灵,受到埃及人的

崇拜。而在希腊时代,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亚神系中的赫尔墨斯,则有着与透特同样的身份

特征,公元前 4世纪随着希腊对埃及的征服,埃及宗教中的透特神逐渐被希腊化为赫尔墨斯。

如公元前两世纪在来自于孟菲斯郊外的塞加拉(Saqqara)的通俗文字文本中就出现过“赫

尔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的名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本存在于一个与透特相关联的祭

司文献中。而到了罗马统治时代,罗马人又将他们崇奉的墨丘利神的名字加在了透特\赫尔

墨斯的身份上,形成了透特\赫尔墨斯\墨丘利三重身份的结合,关于赫尔墨斯·特里斯墨吉

斯忒斯的身份构建至此基本完成。

西方学者争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包含赫尔墨斯主义的文本的写作时间,是早就存在于古埃

及时代还是有以后的人假托赫尔墨斯之名而作。其实在古埃及关于“透特作品”的概念非常

古老,经常流行于古埃及十八王朝的《亡灵书》之中。1920 年代博伊兰(Boylan)神父在

其写的一本关于透特的书中曾指出,在埃及十九王朝的文献中有着“图书馆里的透特作品”[4]的指称。但这些作品并未流传下来,我们现在所见的关于赫尔墨斯主义的最重要的三个经

典《赫尔墨斯全集》(Corpus Hermeticum)、《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以及 The

Definitions

of Hermes Trismegistus to Asclepius都成书于古埃及以后的希腊化时代。这些作品

大多数都是由师生之间的对话组成,主要是赫尔墨斯与其最主要的崇拜者阿斯克勒庇俄斯或

其儿子塔特(Tat)之间的对话,在这些文本中赫尔墨斯得到最高的敬仰。通过赫尔墨斯身

10

份的演变以及学者们对文本的解读,赫尔墨斯担任了神学和双重哲学的所有角色,作为诸神

之父和最高智识的掌握者,他成为了隐秘的上帝;作为启动的智识和言语行为,他可以是造

物主;作为联络者,他可以是联系和分开其他两者的圣灵。最后,他可以是把灵魂引向不朽

的信使或向导,并向他们解释宇宙的神奇,而在以后的传统中赫尔墨斯又演化出了道德教师

的角色,这些都成为了其后赫尔墨斯主义信仰的内核。正因为赫尔墨斯被赋予了如此重要的

角色,所以其得到了许多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早期基督教教父如西塞罗、卢克莱修、圣

奥古斯丁等人的青睐,在他们的解释和研究的影响之下,赫尔墨斯主义也成为中世纪和文艺

复兴时期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异教思想之一。

作者简介:张金龙,山东省临沂高都中学教师,历史学学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初中历史

教学,擅于研究教材与教学,挖掘学生潜力,有多篇论文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黎明前的黑暗──中世纪的教会统治

湖 北 戚 春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是非常艰难和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正因为有了牺牲,才懂得了

进步的伟大和重要。三次工业革命,我们认识到了技术所带来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两次世

界大战,我们认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而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都是历史的进步。在社会

大转变时期,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不能不提。

基督教,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东部,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1054

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在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着几乎整个欧

洲。天主教的领袖是罗马的主教,后来成为教皇。到 13 世纪初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

统神权统治。教皇在罗马建立了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称为教廷。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

会,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并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持续

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当时教皇英诺森有这么一句话:教皇权力好

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可以看出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

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

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并向民众征收“十一税”。教会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

刮钱财。当时的德意志就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

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

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1

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

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天主教会的统治主要是通过思想压迫与控制实现,主要的惩治机构就是宗教裁判所。宗

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 500年。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历时较久,凶残恐怖,用来镇压异端,包

括迫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 1483年至 1820

年,判处的异端分子达 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 10万余人。而仅仅在 1483~1820年间,

受迫害者达 30余万人,其中 1/3被判处火刑。16 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最高异端裁判

所。18、19 世纪,西欧各国宗教裁判所先后被撤销。1908 年教皇庇护十世把罗马最高裁判

所改为圣职部,主要职能是监视和处罚参加进步活动的教徒,查禁各种进步书刊,革除教徒

的教籍和罢免神职人员等。

14~16 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过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教会所

宣传的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黑暗即将

远去,新时代黎明的曙光即将照亮西欧乃至整个人类世界。

作者简介:戚春,男,中学二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现在

职读研),现执教于湖北省嘉鱼县第一中学。教学风格幽默,深受学生喜欢。曾分别在湖北

省咸宁市、嘉鱼县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咸宁市嘉鱼县课内比教学比赛二等奖。

半亩广角

细读古代建筑图片 欣赏世界文化遗产

贵 州 曾祥明

文化是一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的文化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不同的

社会面貌。中古西欧,由于天主教会控制着整个思想文化

领域,所以艺术也无法摆脱宗教的神秘气氛,因而当时西

欧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也就是宗教建筑。可以说也是社

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片来理解这一时

期的古代世界文化教育艺术。

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

上,它的许多常用的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

哥特式建筑样式不限于宗教场所,城廓、学校、公所、邸

宅都受它的影响。

麦加大清真寺:又称克尔白圣寺,有 25道大门,道道

精雕细刻;7座尖塔,座座高耸入云,它们由 24 米高的围

12

墙连接。从围墙到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都用洁白的大理石铺砌,无论是白日的骄阳还是夜

晚的水银灯都使禁寺显得庄严肃穆,气度不凡。圣殿又称天房,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

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这一传统已绵延 1300 多年。每年

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世界各地虔诚的穆斯林都辛劳跋涉,千里迢迢来到麦加大清真寺朝圣,

瞻仰真主真神和他们指点的圣地圣石。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各国流行。艺术造型上以高、

尖、直为主要特征。这个名称来自哥特族,那神奇

的尖顶、美丽纤巧的花窗棂,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

精华。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威尼斯的世俗建筑中有

许多杰作,它们大多采用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

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

巴黎圣母院于 1163年开始兴建,1351年完工,

历时 188 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巴黎

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欧洲建筑史先河,因而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早期是古罗马人祭祀诸神的祭坛。

巴黎圣母院所有屋顶、塔楼、扶壁等的上部都用尖

塔作装饰,拱顶轻、空间大,一反传统教堂建筑那种拱壁厚重、空间狭小之弊,开创了欧洲

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

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侧面,每块石头,都不仅是法国历史上的一页,是法兰西

民族留下的沉淀;而且是科学、艺术史上的一页,是人类社会升华而产生的结晶。

作者简介:曾祥明,贵州省黎平二中历史教师,《中国共产党黎平县历史》编辑。在九

省一特区(香港)及国家级网站(人教网)发表文章 1000 多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

的积极性》获省首届论文评选二等奖,课件《隋唐文化》获省级贰等奖。获县一等辅导教师

奖及全国“辅导教师奖”一等奖。《辛亥革命在黎平的社会氛围》一文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

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游文明古国 观历史遗迹

河北 司玉红 闫凤新

各位朋友,大家好!出门旅游是件令人开心愉快的事情,请尽情享受旅游给你们带来的

快乐,放松心情,希望旅途当中的好山好水能给你带来一分好心情。今天就请跟随旅游团,

寻着历史的足迹,穿越时空的隧道,重温人类古代文化的辉煌。

13

在征服大洋之前,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升起在大河流域。黄河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等共同谱写古代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留下

了奇特的楔形文字、千古流传的荷马史诗、永恒的罗马城、金字塔等珍贵的历史遗产……古

代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第一站:古埃及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

利比亚。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了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

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木乃伊

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 80座,而建于公元前 2589-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其中最

大的一座,它是为法老而兴建的。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

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

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

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

主专制的实力。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爆发过人民起义。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不远

处有该国王的一个狮身人面像,高 21米,长 57米,耳朵有 2米长。用一整块石头雕成,据

说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进入天国门户的守护者,金字塔旁

的狮身人面像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

木乃伊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

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特制的药物浸制这些内脏;再把盐和香料涂在

尸首上,以吸干尸体上的水分;最后用长布条把尸体包裹起来,尸体便不会腐烂。

第二站: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14

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一提到古巴比伦文明,令人津津乐道、浮想联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园”。关于“空中花

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那时古巴比伦的国王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妻子原来生活

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思念故乡,但是不能经常出去。国王十分疼爱那个妻子,便命人在王宫

建造一个空中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

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了

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

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1901 年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是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

柱,圆柱上端有汉谟拉比从太阳神夏马修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

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 282 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

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这就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具有系统的法典。

第三站:古印度

森严的种姓制度 世界五大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

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这条河就是印度河。

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古印度的佛教、文学、哲学、艺术、

科学等,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在古代印度时期,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

15

舍、首陀罗。因为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

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各族间不可通婚,

下一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上一等级从事的职业。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被视为古印度文明的象

征,正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一样。

印度佛教的建筑以石建筑为主,辅助以砖石结构,以雕刻精良,尺寸对称著称。这里有

规模宏大的寺院群,但多毁于回教入侵。现存的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就是僧人用土木掩护保

存下来的石构建筑。

第四站:古代中国

万里长城 秦始皇兵马俑

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远深长的历史。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留给了

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伟

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浩如烟海。古代

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气势宏伟的秦陵兵马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等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作者简介:闫凤新,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从事综合文科教

学。多篇论文刊登在期刊、报纸上,曾获“冀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获政府嘉奖。

司玉红,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毕业班综合文科教

学,担任政史教研组组长。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获得“冀州市名师”、“冀

州市三优标兵”等荣誉称号。

16

半亩点评

融汇东西,誉满全球──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广 西 庞鸿武

公元 7 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强盛的阿拉伯帝国骤然崛起,充满活力的阿拉

伯民族基本形成,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明开始诞生。这一切不仅使在古典时代一直沉寂着的

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一跃成为人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使曾孕育过两河流域、

恒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等诸多古典文明的西亚、南亚和北非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更使人类

中古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并对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

10 世纪,阿拉伯帝国达到极盛,整个北非、西班牙和印度北部都已在阿拉伯帝国的控制之

下。同期,也是阿拉伯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阿拉伯帝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帝国境内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和波斯等地都是古

代发达地区,在这个多民族的集合体中,各族人民通过相互接触、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渗透,

又吸收了希腊、印度和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源

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阿拉伯文化的

魅力。

其中最为我们熟悉的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原称印度数码,古印度人发明了包括

“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大约 771 年⑴,一位印度学

者将一篇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其中包括从 0~9 十个数字,后来这篇论文被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在帝国境内推广应用。随后,阿拉伯人又通过西班牙将十个

印度数码符号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国。由于阿拉伯人在传播印度数码方面的重要贡献,

以至于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

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

17

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和交往;它还推动

了数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

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阿拉伯数字演变 上:现行阿拉伯人数字,下:世界通用阿拉伯数字

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就是阿拉伯人最有名的文学著作短篇小说集《一千零一夜》。阿拉伯

文学丰富多彩,除《古兰经》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名著外──它同时也是一部宗教经典──

《一千零一夜》更是阿拉伯人留给全人类的一份宝贵财产。由于我国古代用“天方”泛指阿

拉伯,因此《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

成稿于 14世纪的《一千零一夜》手稿(现藏巴黎国立图书馆)

《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叙事生动,它包括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从

不同角度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思想内容相当丰

富深刻,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研究古代阿拉伯社会的主要资料。

《一千零一夜》被译成各种文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为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就有《阿拉丁

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历险记》等,它们被搬上荧幕,成为经久不衰的

经典。阿拉伯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影响较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薄伽丘、塞万提斯等人

的作品无论在题材还是写法和风格上都曾借鉴于阿拉伯文学。

18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封面 《阿拉丁和神灯》动画片剧照

除阿拉伯数字、《一千零一夜》外,阿拉伯人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罗

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廷流传

到阿拉伯帝国。

公元 828 年,阿拉伯帝国在当时的首都巴格达建立了一个综合性学术机构,开始了科学

史上的第一次大翻译运动,将古希腊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字。这场规模空前的翻译运动持续

了两个世纪,到公元 1000 年,许多重要的古希腊哲学和科学文献都有了阿拉伯译本。阿拉

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他们翻译保存了很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

人眼前。欧洲人就是靠翻译这些阿拉伯文的译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继而开始他们的文

艺复兴的。

阿拉伯人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把

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比如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的发明带

到了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

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文学、天

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数学领域,大数学家 (约

780—850)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并发明了代数符号。他著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包括 80

多个例题,是关于代数学的最早的著作,这部著作在 12 世纪被译成拉丁文,成为欧洲各大

学的主要教材,一直使用到 16 世纪。医学方面,巴格达医院院长拉齐斯写的《医学集成》

和另外一位阿拉伯医生伊本·西纳著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在教育方

面,阿拉伯人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和大学,几乎所有的清真寺内都有图书馆和学校。9 世纪时,

阿拉伯各个大城市里都有一些大学,其中以科尔多瓦大学最为著名。这些大学不仅传授伊斯

兰教教义,还开设了天文、数学、医学和法律等学科,它对后来欧洲的巴黎、牛津等大学有

着重要的影响。阿拉伯文化中的艺术主要表现在清真寺的建筑艺术上,穆斯林仿照希腊和罗

马式建筑形式,创立了风格独特优美的新样式,阿拉伯建筑以其宏伟、壮丽著称于世,它的

外观是巍峨的圆顶和高耸的尖塔。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雕刻描绘人物肖像和兽

类,但阿拉伯人匠心独具,运用几何图形、植物图案和阿拉伯文字在建筑物上装饰出精致优

美的花纹。

19

麦加大清真寺 土耳其蓝色清真寺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沟通东西,对亚洲、欧洲文化的发展都产

生了深远影响。阿拉伯文化特别是在世界中古时期取得了令世人尊敬的辉煌伟大的成就,就

连西方历史学家都对阿拉伯文化表示由衷的敬意。例如,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

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

的作用。”

注:⑴印度数码传入阿拉伯的时间还有公元 760 年、公元 9 世纪两种说法。

作者简介:庞鸿武,中学二级教师,广西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教师,从事初中历史、

语文教学,成绩突出。

基督教笼罩下的中世纪

广 东 欧远强

文艺复兴前的西方,划为两个时期,以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分界线,之前划分

为古代西方,之后直至文艺复兴为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专有名词,欧洲封建制度的形

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人不识字,一般只有神

职人员掌握文化,因此宗教具有独尊的地位。以下笔者以三个至今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节日

的形成为例,以小见大,让大家深切体会到基督教在中世纪在民众生活中的重大影响力。

一、情人节

这个节日起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原叫做圣·瓦伦丁日。古罗马人每年 2 月 15 日都

要祭祀牧神卢佩库斯。那一天是青年男女的聚会。会上有一个装着许多姑娘名字卡片的盒子。

未婚男子可从盒中抽任何一张名片,并与这张名片上的姑娘作为节日伴侣,如果青年喜欢这

个姑娘便可以继续交往。这种节日习俗常常使一对对青年男女结成终身伴侣。公元 270 年

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为了战争和镇压人民起义需要兵员,颁布法令,不准青年结婚。恋爱中

的青年男女对此十分不满,又没有办法。这时瓦伦丁主教约请青年爱侣到他的教堂去举行婚

礼,成全了许多人。此举激怒了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他派人把瓦伦丁抓到宫里,劝他皈依

20

罗马诸神,以免死刑。瓦伦丁神父坚决拒绝。瓦伦丁被关入监狱,他爱上典狱长的女儿,盲

姑娘阿斯特里乌斯,并为她治疗眼疾使她重见光明。瓦伦丁神父最后于 2月 14日被处死。

迫于社会压力,公元 496 年教宗圣基拉西乌斯一世取缔了 2月 15日的牧神节,规定 2

月 14 日为圣·瓦伦丁节。在这一天青年男子们将半开的红玫瑰作为送给心爱姑娘的最佳礼

物,而姑娘则以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后约定俗成称为情人节。

心形情人节礼物 巧克力和玫瑰

二、复活节

复活节的日期最早的可以在 3月 22日,最晚到 4月 25日。它是纪念耶稣死而复活的

节日,是西方第二大节。据《圣经》《马太福音》第 28 章说,耶稣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

他在巴勒斯坦收下 12 名弟子,并到处传道,表演起死回生、医治病人、驱逐妖魔的奇迹。

3 年之后,由于犹太上层分子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的挑唆,罗马总督以冒渎神灵和政治性的

罪名准备逮捕他。他的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他,致使他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旧约》

曾预言耶稣会复活,果然,在耶稣死后第三天,他又复活了。(参阅《圣经》《新约·马可福

音》16 章)

中世纪复活节仪式隆重,宗教色彩浓厚。教徒身着白麻衣到教堂做弥撒后,领圣餐,

吃着寓意耶稣身体的面包,喝着寓意耶稣鲜血的红酒。普通民众则吃或送寓意新生的彩蛋和

兔肉。

彩蛋 复活节岛

三、圣诞节

圣诞节一般是 12 月 25 日~1 月 6 日,它是基督教国家最重大的节日,是纪念耶稣的

诞辰。中世纪时的圣诞节还没有现代这样隆重、热闹,这样世俗化。它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圣诞老人。即圣尼古拉,是公元 4 世纪时人,曾任小亚细亚米拉城主教,

21

传教中使许多人皈依了基督教。史传他对穷人慷慨帮助,又特别喜欢儿童,在罗马迫害教徒

的过程中,于 1月 6 日逝世。12世纪后,1月 6 日演变为一个分送礼物施舍仁义的纪念日。

这一天孩子们挂出长袜,放好靴子,等着圣尼古拉的礼物。

第二部分:圣诞树。据说圣诞树源于公元 8 世纪的德意志,有一次不列颠的教士圣卜

尼法斯在德国的盖斯马尔城外向德鲁依特传道,当地人有崇拜偶像习惯,认为橡树是神树;

为了证明橡树不是不可侵犯的,教士当场砍倒了一棵橡树,橡树倒下来砸坏了所有的小树苗,

只有一棵冷杉完好无缺,圣卜尼法斯说“杉树的幸存是个奇迹,我们要将它叫做圣婴树。”

德意志人以后在圣诞节时,崇尚冷杉,将冷杉种上,教徒们以冷杉象征基督教的崛起。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为圣诞餐和圣诞歌,很好理解,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圣诞集市 圣诞老人

作者简介:欧远强,09 年至今一直从事高三教学,曾获市县高考先进个人、省市论文

或命题比赛一二等奖。在《中史参》等发表作品几十篇,现为《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编辑、

湛江市中学历史学会理事、徐闻县政史地学会副秘书长。

“欧洲之父”──查理大帝

山 东 孙彬彬

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莫过于查理曼大帝。查理大帝(公元 742──814

年),或称为查理曼大帝,其名为查尔斯。他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是法

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公元 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神圣罗马

帝国开国皇帝,号为罗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

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他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22

742年查理大概出生在德国亚琛市的附近,该市后来成了他的都城。他的父亲是矮子丕

平,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法兰克领袖查尔斯·马特尔。马特尔在 732年夺取了图尔战斗的胜利,

粉碎了穆斯林征服法兰西的行动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从而结束了昏庸

无能的梅罗文加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今称加洛林王朝,是根据查理曼的名字命

名的。768 年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被查尔斯和他的弟弟卡洛曼两人瓜分。771 年卡洛曼猝

然去世,这对查尔斯和法兰克的统一来说却是幸运降临,使二十九岁的查尔斯成为法兰克王

国唯一的君主,该王国当时已是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查尔斯登基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今日荷兰和德国

的许多地区。查尔斯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此时卡洛曼的遗孀和孩子已在意大利北方的

伦巴第王国避难。查理曼和他自己的伦巴第妻子蒂赛德拉塔离了婚,随即挥军进入意大利北

部。774年伦巴第人惨败,意大利北部被并入了他的版图,不过为了巩固他的统治还需要四

次进攻。卡洛曼的遗孀和子女都落入查理曼手中,从此再未露面。

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对萨克森──德国北方一个广大地区的征服,进攻的总数不下十八

次。第一次发生在 772 年,最后一次在 804 年。反对萨克森人的战争打得如此持久和残忍,

宗教因素肯定是其原因的一部分。萨克森人是异教徒,查理曼坚持要让他所统治的萨克森人

改信基督教,拒绝接受洗礼和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均被判处死刑。在这些强迫改宗运动的过

程中,据估计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害。查理曼还出征德国南部和法国西南部,以

巩固他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为了确保帝国和东部边界地区的安全,查理曼同阿瓦尔人进行了

一系列的战争。阿瓦尔是一个与匈奴族有血缘关系的亚洲民族,他们占有一片广阔的领土,

即今日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查理曼最终彻底打败了阿瓦尔军队。虽然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以

东的国家未被法兰克人占领,但是在从德国东部到克罗地区一条宽广的地带上的那些国家,

却都承认法兰克的宗主权。

查理曼也努力确保他的南部边疆的安全。778年,他对西班牙发动了一次侵略,虽未获

得成功但却在西班牙北部建立起一个边境国,叫做西班牙三月国,该国承认他的主权。由于

查理曼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

实际上达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和许多的边界地区。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曼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曼在世

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曼而不是教皇。查理曼统治的高

峰或最著名事件于 800 年圣诞节发生在罗马。这一天,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尔斯

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从主要方面来讲,这意味着在三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

马帝国正在复辟,查理曼现在是奥古斯都·凯撒的合法继承人。

查理曼帝国并非罗马帝国,而只是其辉煌的延续。第一,这两个帝国所统治的范围大不

相同。查理曼帝国在鼎盛时期也大约只有西罗马帝国的一半大。第二,查理曼无论从哪方面

来看,从血统、外貌和教养来看都不是罗马人。虽然他学会了讲拉丁语。查理曼一生的大部

分时间住在欧洲北部,特别是住在德国。他的帝国的首都不是罗马而是亚琛,位于今日的德

国西部。

23

虽然查理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欧洲人估计得过高,但是他的短期影响当然是巨大的。

他毁灭了伦巴第和阿瓦尔两个国家,征服了萨克森,尽管许多人在他发动的战争中丧生,但

却为黑暗的中世纪开启了一束光芒。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

化复兴时期(卡洛林文艺复兴)。查理曼的生涯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长期影响。在他死后的

数百年中,德国皇帝进行了一场控制意大利的斗争,结果以徒劳而告终。没有查理曼的榜样,

他们完全有可能不会那么肆意地侵犯意大利,而是集中更多精力向北或向东扩张。

814年冬天,天气极为寒冷,查理坚持外出打猎,感染风寒。1月 28日,在首都宫中逝

世,时年 72 岁。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 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

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

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

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作者简介:孙彬彬,女,33 岁,中学一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多次被评为“教学能

手”、“先进工作者”等;有多篇论文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半亩夜话

曾经的阿拉伯

山 东 李 婧

“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

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

──迈耶霍夫

西欧的中世纪,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和教会推行的愚民政策,扫荡了曾经创造了奴隶社

会的最高成就的古希腊。希腊文化遗产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几乎丧失殆尽,拉丁文化遗产在希

腊语系的东方也所剩无几。西欧人处于思想及知识的停滞时期,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黑

夜”。

较之黑暗的中世纪西欧文化,东方的中国文化、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要发达和先进

得多。而在时间上链接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在空间上构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桥

梁的当属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7世纪兴起,通过不断的开拓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4

阿拉伯的伟大领袖,目不识丁的穆罕默德用他的言语指引着阿拉伯人对不同文明的吸收

学习。“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知识是伊斯兰教的生命”,“学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鲜

血更神圣”,“人生应当自摇篮学习到坟墓”……

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人贪婪的吸收着被征服地区的文明,从古代希腊罗马文

明,两河流域文明到尼罗河流域文明及地中海东岸文明,使阿拉伯人从落后的游牧民族,迅

速成长为“整个中世纪高举文明火炬的人物”。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们继承了先圣“求学乃男女穆民之天职”的遗训。

他们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发展的需要,将发展文化事业作为重要的国策之一;

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在各地广建清真寺、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医院和翻译机构,并以重金

搜集珍本书籍予以收藏和研究。

他们招贤纳士,对异教徒采取宽容的政策,网罗各族及不同信仰的人才,使得帝国人才

荟萃,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他们奖励学者著书立说,倡导学术的自由讨论,重金奖赏有卓越贡献的学者。

他们还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访求学问……

而其中国家倡导的翻译运动,是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在伍麦叶王朝时,就开始从古叙利亚语翻译史学、医学和文学的典籍,研究古典文化遗

产,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

后来的哈里发马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办了综合性的学术机构“智慧馆”,来自各地的著名

学者、翻译家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哲学及自然科学等古典著作 100 多种译成阿拉

伯文,并作了大量考证、勘误、增补、注释和评论等工作。

阿拉伯人在翻译吸收古典文化的同时,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涌现出大批各民族的

学者,其著述丰富多彩,涉及到各学科的广泛领域,推动了创新和发展。他们创作了大量的

医学、哲学、神学、数学等著作,也写下了很多优秀的阿拉伯文的文学作品。如:花剌子密

创造了代数学,并将印度的“阿拉伯数字”和十进制传到欧洲;阿尔巴塔尼提出了三角函数

的很多概念,其著作《天文论著》对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欧洲杰出的天文学家有着深

远的影响;拉齐斯能够准确的鉴别天花与麻疹,其著作《医学集成》成为医学史上的经典著

作,而另一位医学家依本·西拿的《医典》对欧洲的医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贾希兹提

出的模糊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影响到后来的达尔文等生物学家;阿拉伯人照搬了古希腊人在

引力、力的分解及比重方面的见解,给牛顿铺平了道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谈》为

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著《十日谈》提供了参考……

25

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在吸收,创新和传承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发展起来的,然后再传回正

处在黑暗中的欧洲,使欧洲走上被恩格斯称为“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

近代文艺复兴运动。

如今,阿拉伯世界的光环已经不在,而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欧各国文明熠熠生辉之时,我

们却不能不想起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的一句话:“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

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巨人的肩膀上。”

任何伟大的文明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前进的过程。

曾经的阿拉伯,成为永远的追忆。

作者简介:李婧,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历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获得市级优质课、

示范课成就,多篇稿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光耀文艺复兴的美第奇家族

吉 林 袁绍萍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街头巷尾、大小博物馆和教堂,随处可见一个名字──美第奇。现在

的佛罗伦萨还保留着 600年前的样子,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座雕塑,都沉淀着一个个古

老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与一个早已消失的家族有关,这个家族名叫“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家族,该家族的祖先原为托斯卡纳地区的农民,后经

商致富,并于 13 世纪成为贵族,逐渐获取政治地位,14 到 17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第

奇家族都是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

美第奇家族能够在几百年后仍影响着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并不是因为其政治地

位或是家族财富,而是因为其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渊源。如果说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

米开朗琪罗、提香等艺术巨匠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旗手,那么美第奇家族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

幕后推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没有美第奇家族,

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

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本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甚至不少画

像和雕刻就是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作。甚至这些展品最主要的来源──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

馆,是这个家族的遗产。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初期正是文艺复兴鼎盛的前期。美第

奇家族不仅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也是人文主义的促进者。

1469 年,被誉为“文艺复兴王子”的洛伦佐·美第奇(1449~1492 年)成为美第奇家

族的继承人,他见证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并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他自己就是

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艺术评论家,身旁聚集着当时最优秀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他赞助过的

艺术家中最有名的当属米开朗琪罗。洛伦佐在米开朗琪罗 14 岁时即注意到他的才华,对他

26

倍加重视和爱护,让他入驻宫殿,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

学者、诗人交往相处。他还赞助过达·芬奇。波提切利则是美第奇家族最宠爱的画师。“文

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以及波提切利、提香等的成功都与他密不可分。

这些例子只是美第奇家族所赞助艺术家中的冰山一角。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这个家族的资

助和庇护下,创作了大量传世杰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心脏是佛罗伦萨,那些最为人熟知的艺术家,多半与这座城市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美第奇家族注重推动文化发展,搜集大批图书及手稿,藏在被称为柏拉图学

园的别墅中,并对公众开放。在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下,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

源地和中心,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均有突出成就,历史、哲学、政治理论等的研

究也居于意大利各邦前列。这些惊人的成就使得美第奇家族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教父”。

正如余秋雨老师在《行者无疆》中所阐述:佛罗伦萨无疑是文艺复兴的摇篮。美第奇家

族在“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上打上了自己深深烙印,他们曾在佛罗伦萨称雄百年,他

们为艺术和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出面保护艺术家,使得最容易受伤害的艺

术家没有了安全问题,放心创作;美第奇家族拥有强大势力,他们也拥有高度艺术鉴赏能力,

能发掘人才,识别精品,投资有水准的艺术家。诸多的优势加上正确的判断,美第奇家族为

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贡献。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美第奇家族盛况已经不复重来,而在他们的庇护与支持下的艺术

家与艺术作品却得以永世长存。这个家族对人类思想与艺术领域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标榜史

册,值得后人钦佩与怀念。

作者简介:袁绍萍,中学高级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教学

工作 12年,教研工作 6 年,现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任初中历史教研员。多

篇论文在《长春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多篇稿件在

教辅报《新课程》、《中学历史报》及智卓教育网上发表。

编后絮语

文艺复兴前的世界,我们一般以为它是分散的,世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就是在这样

的状态下,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它们的特点各异,风采炯然;

它们虽然属于独立创作,但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互相接触,取长补短,预示着世界成为一

个整体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