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禅悟 - cnepaper.com ·...

1
6 锡都文学 时讯 以文化的视角 看美丽锡都 2015 11 13 星期五 编辑:刘莎莎 排版:张 校对:薛珊珊 彩云南有银光城,方圆不过十里,因锡闻名于世。城中开门见山,背阳者阴山,阳山对 之。初以为地理名故。其实不以为然,阴山有阴穴,阳山有阳物,乃神话传说中的一对男 女。且阴山巍峨峻秀,势盖阳山,有好事者牵强附会,言语阴盛阳衰,影射城中之人。 忽一日,阴山峰巅之上佛塔高耸凌云,气壮山湖,如幻如梦。男尊女婢之“遗老”,戏 称“镇阴塔”。说也奇怪,护塔院者并非法海禅师,而是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的如来佛祖。 旧时锡城,庙宇会馆(馆亦作庙,如云南会馆即云省庙)甚多,正所谓三步一庙,五步 一馆。玉皇至上,城隍摄下,中有世间先师圣者文孔丘武关羽,还有本房土地神。崇尚中华 民族传统,推崇个旧锡文化,人民安居乐业,承袭上千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宗教活动复兴,宝华山上文昌宫塑立玉帝,几经沉浮,宫下建筑宝 华佛寺,开启都市外来文化先河,并计划在阴山顶上兴建宝华佛寺上院。那时节,曾想上山 如登天,空中建楼阁,如黄粱美梦,如今竟而成真,实在令人敬仰。 是日,遂意邀约友人前往观瞻。 正所谓近视眼前,行之千里。心诚有意,目空一切。踏上登峰大道,云霄天梯只等闲。 林间松柏绿翠欲滴,山中松鼠欢快跳跃。不知不觉中,风铃悦耳,香烟扑鼻,梵音沁心。未 入佛门,清香奇袭。钟鼓时而催人行,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伫立宝华佛寺上院广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儿时松依然,今朝佛寺 藏。阴山落宝寺,胜景气更新。金湖映塔影,美丽锡都天。寺借山名,山因寺灵。山幽 寺,寺镇山,整个寺院自然形成五台,其中轴线上依次为寺门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 雄宝殿、金刚塔,整体建筑布局严谨规范,尊佛重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犹有一步一 重天的感觉。 苍松翠柏簇拥雄伟壮丽的寺门牌坊直插云天,若不是看到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云山供 养”的牌匾,还以为南天门奔眼而来。移步云梯,庄严肃穆的寺院气氛刹时渲染而出,高深 莫测的佛门意境耐人寻觅。 进入天王殿,猛然抬头,突见弥勒佛端坐中央迎面开怀大笑,一时不知其所以然。迷糊 之中,惟见弥勒影映我身。游于虚与实间,雍容而大“肚”,笑口常开,乐而悠悠。 转眼间,到达观音阁。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是中华女性美 的化身。朝拜观音,眼里浮现伟大母亲的情怀,母亲给予我生命,抚育我成长,母亲的人格 品德定位我无私的人生。 观音阁下放生池,济生桥上凭栏望,池中水生物形形色色,活灵活现,自由自在。我不 是佛门中人,也并非俗家弟子,此处本与我无缘。但透过此景,折射出生态文明带来人与自 然和谐的美好景象。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在人们的搀扶下,不远处走出一位手持木杖慈眉善目的老翁,一 位玉溪煤矿主,宝华佛寺上院的主要捐资者。大凡世间寺庙,善男信女布施而建,宝华道观 如此,其中缘由,不尽而同。恍惚中,仿佛看到赵老祖公的身影。默默注视饱经沧桑的老 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攀登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仿佛领略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步步惊心。冲破重重阻力,九 九归真,到达金碧辉煌的至尊境地。无巧不成缘,正赶上寺院法事活动。佛光普照,众生云 集,盛况空前。倾听梵音,六根清静;木鱼敲击,尘埃远离;香烟飘逸,空无一切。朦胧 中,忽感超凡脱俗,轻飏直上极乐佛天…… 终至金刚塔。举目仰望,塔楼九层,为佛家至高境界。身临极点,如若九霄。仿佛飘浮 空中,乘势拨云开雾,下瞰城池,犹如天上人间,即时醉如梦境,化佛行善济世救贫。 佛教寺院格局大致相同,名扬天下取决于镇寺之宝及个性文化。如法门寺佛舍利,少林 寺功夫。宝华佛寺上院佛塔将供奉锡佛数尊,可谓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透射出锡文化的个 性魅力,也是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的原因所在。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 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 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 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 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 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 《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 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 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 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 赏良久”的评价,自有其深意所在。 佛光禅悟 佛光禅悟 孝,从古至今仍是人人称道,历经数千年历史风雨,仍 能焕发耀眼夺目的光芒。 那么,何为孝?如何孝? 孝,乃中华民族之美德。无论是王祥卧冰求鲤,或是吴猛 恣蚊饱血,都令人动容。一篇流传千古的《陈情表》更是让人 为其拳拳孝情而深受感动。西晋的李密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 情,寸步不离身染重病的祖母刘氏,只愿陪其度过短暂的余 生,无奈违抗圣命去成全这一“孝”字。即使自己可能陷入险 境,也绝无后悔。这般义无反顾的“孝”的确令人感动。也正 是因承载的“孝”太过深刻,这篇文章才得以流传千年。 孝,乃芸芸众生之本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孝道 起初人人都有,只是不知不觉间有些人的孝心逐渐被时间的 污浊所淹没,甚至渐渐迷失,而有人却依然能保存这份纯 善。年仅 12 岁的邵帅曾经怕黑晕血,而面对母亲的不幸,他 一夜间长大,更是大声喊出“妈妈给了我生命,我要用我的 骨髓救妈妈的命”的动人话语。面对他的孝顺和担当,网友 给予了高度评价:“帅十二,捐骨髓,此大孝,无人及。”这 份孝,乃是他未失去的本心,是人人称颂的爱。 孝,乃时光长河之明灯。数千年来时光印下的步步脚 印,都仿佛昭示着华夏民族的悠久,这份悠久,却不是轻易 便可得来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始于原始,却只有中国绵延至 今。我想,这份悠久,离不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团结。血 缘如同一根纽带,深深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而孝则是维系这 根纽带的关键所在。古有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老 莱子戏彩娱亲等二十四孝之故事,今亦有陈斌强背母上班、 田世国捐肾救母、3 岁女童照顾截肢父亲之孝情。这历史长河 中众多的孝,何尝不是时代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呢? 孝不仅在心,更在于行。莫使一番孝情被岁月消 磨,人生苦短,自当及时尽孝,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个旧一中高二 985 文( 7 )班 胡晓菲 指导教师 李映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从不等 人,莫让这种悲痛伴随一生。 —题记 每周一诗 每周一诗 在这里,您可以与喜欢的文 字不期而遇 锡都文学,为您推荐一首精 美小诗 让阅读回到最初的简单 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乌衣巷 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学连载(一九四) 赵天霸手下的土司兵,有的就是土 匪出身,枪法极好,身手又敏捷,也熟 悉地形地貌,单兵动作非常麻利。打起 阵地战倒是抵不住大部队压来,会慌了 手脚。但打起这种偷鸡摸狗似的“跳 蚤”战来,却是常有小胜。这一来,占 了上风。 在安邦阻击了四十一团之后,第二 天,赵天霸又思谋着调集联防总队的各路 人马,向迤萨发起攻击。他的亲戚刘佑全 在迤萨作内应。这时,溃退下来的国民党 二十六军六十一师四八二团又来到迤萨, 三方汇合,形成一股,控制了迤萨。敌师 长放纵手下,在迤萨镇胡作非为,抢劫财 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闹得迤萨镇乌 烟瘴气,民众叫苦不迭,只盼着解放大军 前来解救。 这边,边纵四十一团奉上级命令,开 赴元江,参与阻击国民党第八军,队伍又 开走了。赵天霸更是肆无忌惮,在迤萨镇 继续作威作福。 与此同时,解放大军暂编第十三军三 十九师一部,向思陀开进。 思陀土司黎明晖忙写信向驻扎在迤萨 的国民党四八二团求援。 四八二团团长问赵天霸:“你说去不去 救援?” 赵天霸说:“黎明晖是联防总队副总队 长,既然来信求援,做样子也要做一下 的。派一个营去一趟吧!” 团长下令,派出一营,赶往甲寅,去 解思陀之围。这一营国民党兵,听说解放 军围攻思陀,要去解救,十分恐惧,但又 不能不去,个个畏首畏尾,逡巡不前。才 出迤萨,不到半路,就遭到我军阻击。整 整打了一个昼夜,寸步难行。后来,听说 对方没啥动静,才试探着走了一程,又听 说解放军奉命开到元江去了。营长一听, 既然解放军开走,去解思陀之围,已是多 此一举,又返回迤萨。 1 23 日这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 三军一一三团一营,奉命从元阳境内的马 街日夜兼程,前往元江,追歼国民党军第 八军。

Transcript of 佛光禅悟 - cnepaper.com ·...

6锡都文学 时讯以文化的视角 看美丽锡都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编辑:刘莎莎 排版:张 睿 校对:薛珊珊

彩云南有银光城,方圆不过十里,因锡闻名于世。城中开门见山,背阳者阴山,阳山对

之。初以为地理名故。其实不以为然,阴山有阴穴,阳山有阳物,乃神话传说中的一对男

女。且阴山巍峨峻秀,势盖阳山,有好事者牵强附会,言语阴盛阳衰,影射城中之人。

忽一日,阴山峰巅之上佛塔高耸凌云,气壮山湖,如幻如梦。男尊女婢之“遗老”,戏

称“镇阴塔”。说也奇怪,护塔院者并非法海禅师,而是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的如来佛祖。

旧时锡城,庙宇会馆(馆亦作庙,如云南会馆即云省庙)甚多,正所谓三步一庙,五步

一馆。玉皇至上,城隍摄下,中有世间先师圣者文孔丘武关羽,还有本房土地神。崇尚中华

民族传统,推崇个旧锡文化,人民安居乐业,承袭上千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宗教活动复兴,宝华山上文昌宫塑立玉帝,几经沉浮,宫下建筑宝

华佛寺,开启都市外来文化先河,并计划在阴山顶上兴建宝华佛寺上院。那时节,曾想上山

如登天,空中建楼阁,如黄粱美梦,如今竟而成真,实在令人敬仰。

是日,遂意邀约友人前往观瞻。

正所谓近视眼前,行之千里。心诚有意,目空一切。踏上登峰大道,云霄天梯只等闲。

林间松柏绿翠欲滴,山中松鼠欢快跳跃。不知不觉中,风铃悦耳,香烟扑鼻,梵音沁心。未

入佛门,清香奇袭。钟鼓时而催人行,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伫立宝华佛寺上院广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儿时松依然,今朝佛寺

藏。阴山落宝寺,胜景气更新。金湖映塔影,美丽锡都天。寺借山名,山因寺灵。山幽

寺,寺镇山,整个寺院自然形成五台,其中轴线上依次为寺门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

雄宝殿、金刚塔,整体建筑布局严谨规范,尊佛重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犹有一步一

重天的感觉。

苍松翠柏簇拥雄伟壮丽的寺门牌坊直插云天,若不是看到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云山供

养”的牌匾,还以为南天门奔眼而来。移步云梯,庄严肃穆的寺院气氛刹时渲染而出,高深

莫测的佛门意境耐人寻觅。

进入天王殿,猛然抬头,突见弥勒佛端坐中央迎面开怀大笑,一时不知其所以然。迷糊

之中,惟见弥勒影映我身。游于虚与实间,雍容而大“肚”,笑口常开,乐而悠悠。

转眼间,到达观音阁。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是中华女性美

的化身。朝拜观音,眼里浮现伟大母亲的情怀,母亲给予我生命,抚育我成长,母亲的人格

品德定位我无私的人生。

观音阁下放生池,济生桥上凭栏望,池中水生物形形色色,活灵活现,自由自在。我不

是佛门中人,也并非俗家弟子,此处本与我无缘。但透过此景,折射出生态文明带来人与自

然和谐的美好景象。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在人们的搀扶下,不远处走出一位手持木杖慈眉善目的老翁,一

位玉溪煤矿主,宝华佛寺上院的主要捐资者。大凡世间寺庙,善男信女布施而建,宝华道观

如此,其中缘由,不尽而同。恍惚中,仿佛看到赵老祖公的身影。默默注视饱经沧桑的老

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攀登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仿佛领略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步步惊心。冲破重重阻力,九

九归真,到达金碧辉煌的至尊境地。无巧不成缘,正赶上寺院法事活动。佛光普照,众生云

集,盛况空前。倾听梵音,六根清静;木鱼敲击,尘埃远离;香烟飘逸,空无一切。朦胧

中,忽感超凡脱俗,轻飏直上极乐佛天……

终至金刚塔。举目仰望,塔楼九层,为佛家至高境界。身临极点,如若九霄。仿佛飘浮

空中,乘势拨云开雾,下瞰城池,犹如天上人间,即时醉如梦境,化佛行善济世救贫。

佛教寺院格局大致相同,名扬天下取决于镇寺之宝及个性文化。如法门寺佛舍利,少林

寺功夫。宝华佛寺上院佛塔将供奉锡佛数尊,可谓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透射出锡文化的个

性魅力,也是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的原因所在。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

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

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

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

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

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

《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

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

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

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

赏良久”的评价,自有其深意所在。

佛光禅悟佛光禅悟 ●张 杰

孝,从古至今仍是人人称道,历经数千年历史风雨,仍能焕发耀眼夺目的光芒。

那么,何为孝?如何孝?孝,乃中华民族之美德。无论是王祥卧冰求鲤,或是吴猛恣蚊饱血,都令人动容。一篇流传千古的《陈情表》更是让人为其拳拳孝情而深受感动。西晋的李密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情,寸步不离身染重病的祖母刘氏,只愿陪其度过短暂的余生,无奈违抗圣命去成全这一“孝”字。即使自己可能陷入险境,也绝无后悔。这般义无反顾的“孝”的确令人感动。也正是因承载的“孝”太过深刻,这篇文章才得以流传千年。

孝,乃芸芸众生之本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孝道起初人人都有,只是不知不觉间有些人的孝心逐渐被时间的污浊所淹没,甚至渐渐迷失,而有人却依然能保存这份纯善。年仅12岁的邵帅曾经怕黑晕血,而面对母亲的不幸,他一夜间长大,更是大声喊出“妈妈给了我生命,我要用我的骨髓救妈妈的命”的动人话语。面对他的孝顺和担当,网友给予了高度评价:“帅十二,捐骨髓,此大孝,无人及。”这份孝,乃是他未失去的本心,是人人称颂的爱。孝,乃时光长河之明灯。数千年来时光印下的步步脚印,都仿佛昭示着华夏民族的悠久,这份悠久,却不是轻易便可得来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始于原始,却只有中国绵延至今。我想,这份悠久,离不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团结。血缘如同一根纽带,深深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而孝则是维系这根纽带的关键所在。古有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老莱子戏彩娱亲等二十四孝之故事,今亦有陈斌强背母上班、

田世国捐肾救母、3岁女童照顾截肢父亲之孝情。这历史长河中众多的孝,何尝不是时代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呢?孝不仅在心,更在于行。莫使一番孝情被岁月消

磨,人生苦短,自当及时尽孝,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孝个旧一中高二985文(7)班 胡晓菲

指导教师 李映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从不等人,莫让这种悲痛伴随一生。

——题记

每周一诗每周一诗

在这里,您可以与喜欢的文

字不期而遇

锡都文学,为您推荐一首精

美小诗

让阅读回到最初的简单

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赏析

江外烽火

江外烽火

●●杨杨 征征

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学连载(一九四)

赵天霸手下的土司兵,有的就是土

匪出身,枪法极好,身手又敏捷,也熟

悉地形地貌,单兵动作非常麻利。打起

阵地战倒是抵不住大部队压来,会慌了

手 脚 。 但 打 起 这 种 偷 鸡 摸 狗 似 的 “ 跳

蚤”战来,却是常有小胜。这一来,占

了上风。

在安邦阻击了四十一团之后,第二

天,赵天霸又思谋着调集联防总队的各路

人马,向迤萨发起攻击。他的亲戚刘佑全

在迤萨作内应。这时,溃退下来的国民党

二十六军六十一师四八二团又来到迤萨,

三方汇合,形成一股,控制了迤萨。敌师

长放纵手下,在迤萨镇胡作非为,抢劫财

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闹得迤萨镇乌

烟瘴气,民众叫苦不迭,只盼着解放大军

前来解救。

这边,边纵四十一团奉上级命令,开

赴元江,参与阻击国民党第八军,队伍又

开走了。赵天霸更是肆无忌惮,在迤萨镇

继续作威作福。

与此同时,解放大军暂编第十三军三

十九师一部,向思陀开进。

思陀土司黎明晖忙写信向驻扎在迤萨

的国民党四八二团求援。

四八二团团长问赵天霸:“你说去不去

救援?”

赵天霸说:“黎明晖是联防总队副总队

长,既然来信求援,做样子也要做一下

的。派一个营去一趟吧!”

团长下令,派出一营,赶往甲寅,去

解思陀之围。这一营国民党兵,听说解放

军围攻思陀,要去解救,十分恐惧,但又

不能不去,个个畏首畏尾,逡巡不前。才

出迤萨,不到半路,就遭到我军阻击。整

整打了一个昼夜,寸步难行。后来,听说

对方没啥动静,才试探着走了一程,又听

说解放军奉命开到元江去了。营长一听,

既然解放军开走,去解思陀之围,已是多

此一举,又返回迤萨。

1月 23日这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

三军一一三团一营,奉命从元阳境内的马

街日夜兼程,前往元江,追歼国民党军第

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