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 dzb.whb.cndzb.whb.cn/images/2019-01/04/8/80104.pdf · 道理。...

1
10 50 SC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wwwhb.cn 2019 1 4 8 / / ”。 120 100 32 32 MITMIT MIT 20 MIT MITMIT MIT ”。 office hour ),

Transcript of 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 dzb.whb.cndzb.whb.cn/images/2019-01/04/8/80104.pdf · 道理。...

Page 1: 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 dzb.whb.cndzb.whb.cn/images/2019-01/04/8/80104.pdf · 道理。 我们课题组经常开“反思会”, 给学生讲积极主动、 做什么就要像

■马臻

去年 , 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

首批 “三全育人” (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 ) 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

北京、 上海等五个省市入选综合改

革试点区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等

10 所高校入选试点高校 , 还有 50

个院系入选试点院系。

“三全育人 ” 并非新名词 , 也

不仅是这些试点单位的事 。 此次综

合改革试点 , 彰显了教育部对这一

育人理念的坚持和推进。

但在笔者看来 , “三全育人 ”

不能停留在政策 、 思路和生硬的

宣传 、 说教上 , 更需要实实在在

的抓手和教师的辛勤付出 。 在这

方面 , 研究生导师有很多发挥的

余地 。

当学生遇到过不去的坎 , 告诉他们 “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

说到读研 , 很多人的印象就是

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 、 做实验 、 写

论文, 然后顺利毕业 , 高校校报所

宣传的, 经常是一些 “三年发表十

多篇 SCI 论文” 的 “光辉形象”。 但

据我观察 , 很多研究生都在迷惘中

挣扎———怎么找到实验课题 ? 做实

验不顺利 、 发不出论文怎么办 ? 对

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 ? 毕业后

究竟应该找工作 、 读博士 , 还是出

国深造 ? 毕业了在大城市买不起房

子怎么办 ? 和对象 “异地恋 ” 又该

如何? ……

相对于本科生 , 研究生更加成

熟, 但读研并非按照课程表走, 而是

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每个学生的发展

方向、 研究进度也不尽相同, 他们需

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为自己负

责。 加之研究生更接近 “就业” 这一

现实出口, 因此他们负担很重、 压力

很大。

研究生的这些 “痛点”, 决定了

导师育人的 “着力点 ” ———科研梳

理 、 人生解惑 、 职业指导 。 导师要

“接地气 ” ———掌握情况 、 解决问

题 , 真诚地为学生的学业 、 人生和

职业发展着想。

以我课题组的情况为例 , 有时

候学生遇到实验困境会选择逃避 ,

不及时整理数据 , 不写论文 , 甚至

在电话里沉默 , 我就告诉学生 , 做

实验失败不要紧 , 只要不造假 ; 我

会和他们一起梳理实验数据 , 明确

下一步该怎么做 。 当学生遇到人生

中过不去的 “坎 ” 时 , 导师先要问

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 帮学生分析

问题 , 告诉他们要 “面对它 、 解决

它、 放下它”。 我常常鼓励学生, 战

胜困难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研究生更需要在导师的鼓励和

支持下, 进行职业发展探索 。 我的

研究生中 , 有些暑假去企业实习 ,

有些出国访学 。 在我看来 , 仅有这

些交流实践还不够 。 我尝试请公司

人力资源经理到系里做讲座 , 虽然

这对课题组完成科研任务没有什么

帮助, 但学生从中可以明白自己想

要什么, 课题组也由此形成了 “认

真读研, 顺利毕业” 的共识。

尽管这个共识看上去非常普通,

但往往却是研究生经常面对的困难,

或者说是因为身在其中 , 他们很难

意识到的问题 。 一旦导师帮助学生

解决了困惑 , 学生的状态就会改

变———积极面对人生 、 面对困难 ,

把眼下做的事情和未来发展目标结

合起来, 这样既看得到希望 , 也看

得到自己在这个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以过来人身份讲述自己的奋斗史, 教学生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

现在不少高校都在探索 “课程

思政 ”, 即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

素。 比如 , 一位教授讲授有机化学

课时, 特别提到中国化学家的贡献,

进而讲到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

理想信念。

所谓课程思政 , 其实就是在专

业授课中给学生以价值观的引导 ,

在研究生阶段 , 导师也必须搞 “课

题组思政 ” ———作为过来人 , 导师

在指导研究生为人处世 、 思维方式

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

导师不能生硬地灌输 , 而要自然 、

亲切地和研究生们 “讲故事”, 晓之

以理, 动之以情。

导师可以 “现身说法”, 讲述自

己的 “奋斗史 ” ———从大学生成长

为教授的心路历程 。 比如 , 这当中

遇到过什么困难 (比如做实验失败、

找教职不顺 ), 又是怎样克服了困

难; 这一路遇到过哪些机遇或选择,

究竟该怎样面对各自的人生选择

(比如回国任教); 怎样把握好人生

的 “得” 和 “失”; 以及这些年, 自

己的生活状态有了什么改变 , 怎样

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等。

我曾经跟课题组的学生讲过自

己的经历 。 通过讲故事 , 我希望学

生们明白 , 要珍惜当下的科研训

练, 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 。 我想让

他们懂得 , 只要足够坚持 , 就能实

现自己的梦想 ; 哪怕暂时得不到自

己想要的 , 也会得到别的有价值的

东西。

导师还可以 “当机说法 ” , 即

结合课题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

体问题 , 给研究生讲一讲 。 比如 ,

仪器配件坏了 , 学生不及时维修 ,

也不告诉导师 ; 导师希望学生先

把手头实验做好 , 把论文整理出

来 , 可学生一直忙着做新的实验 ;

学生在做补充实验 、 修改论文时和

老师 “讨价还价 ” ……每当这些时

候 , 导师需要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讲

道理。

我们课题组经常开 “反思会 ”,

给学生讲积极主动 、 做什么就要像

什么 、 换位思考等职场道理 , 学生

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 但很多学生没

有过正式的工作经历 , 他们对职业

规范的理解不深刻 。 并且 , 形成良

好的做事方式是个长期的过程 , 需

要导师反复讲解, 循循善诱。

发论文、 拿学位只是表象, 导师育人要学会找准最佳 “切入点”

中国教育界素有 “传道授业解

惑”的传统,“三全育人 ”可以说是我

国独有的育人理念。 在西方大学,导

师一般较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很

少关心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私事。

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导师从不和学生

一起吃饭 ,也几乎不聊婚恋 、职业发

展或人生哲理。

20多年前 ,我在复旦大学化学

系读硕士时 , 我的导师高滋教授

不但指导科研 , 还对学生的做人

做事严格要求 , 包括有没有关紧

抽屉这种生活琐事 。她经常和学生

聊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 , 常拿

以前的学生做榜样 , 让我们学习他

们的 “闪光点”。

但我们也得承认,不是每位大学

导师都愿意这么做 。在以论文 、项目

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当下,有很多导师

都很关注“抓”学生做科研 、出论文 。

导师自己也要忙着外出开会 、 跑项

目, 没有太多时间和学生交流思想。

即便有导师愿意跟学生讲一些科研

以外的东西,难免也有顾虑———这势

必会消耗一些时间,甚至让人觉得是

在浪费时间 。还有的导师认为 ,师生

之间要有边界, 明确什么事该管,什

么事不该管。

一位基层教师则从另一个角度

向我表达了困惑:在研究生教育的评

价体系中 ,优秀与否 ,就是看他读研

期间发表的论文。“导师用心良苦,但

研究生只想着发好的文章,其他的都

不关心,怎么办?”

对此 ,我认为 ,解决学生的思想

困惑、 培养职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与

指导学生做科研、 发论文并不矛盾,

不能用一方面来排斥另外一方面。研

究生做科研不顺利 , 就会有思想困

惑;反过来 ,研究生有科研以外的迷

惘 ,也会影响科研 。因此 ,导师需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始终觉得, 研究生发论文、拿

学位,这些都只是 “表象 ”。关键是在

校期间, 他们在学业和为人处世、理

解人生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以及毕

业时以怎样的面貌走向社会。通过实

践,我发现学生并非仅仅关心自己的

科研,而是需要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

多方面指点,而导师要学会找到最佳

“切入点”。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除了实验和论文,

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

■别敦荣

近年来, 一流本科教育近年来备受

关注 。 但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 ? 我认

为, 一流本科教育其实具有强烈的个性

化体验色彩,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在他的

教育经历中, 没有比它更好的, 那就是

一流。 实际上, 一流本科教育还有更深

刻的含义。

现在的一流本科教育概念, 是从一

流大学推演出来的。 过去, 我们谈论最多

的是本科教育改革, 几十年来所进行的一

系列本科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重构人

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而终极

目标就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当下之所以谈一流本科教育, 是因

为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迎来普及化的发展

阶段。 在高度精英化的阶段, 本科教育

的同质化程度很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

化、 普及化, 高校数量增加, 本科教育

层次和类型增加, 高度分化, 出现了水

平差异。 此时, 谈论一流本科教育, 就

有了其意义。

www.whb.cn

2019 年 1 月 4 日 星期五文汇教育8责任编辑/姜 澎

编辑/储舒婷

“一本书” 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别敦荣■别敦荣

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本科教育,但

一流本科教育未必只存在于“一流大学”。

美国的文理学院中,就有一批提供着一流

本科教育。 法国也有类似的高校,比如工

程师学校,它采取的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

教育一贯制,学生来自精英高中,又经过

两年预科教育,其中的优秀学生再继续接

受工程师学校的三年教育,毕业拿工程师

文凭,相当于研究生硕士文凭。在这里,本

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条龙,这些学校

的一流本科教育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

即便是大型综合性大学也不止一种

模式。 哈佛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分别

代表了两种典型模式。哈佛大学分设本科

生院和专业学院,本科生院专注于本科生

教育,专业学院则主要是硕士和博士层次

的研究生教育;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

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体化的,所有学院

都同时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从结果来看,最终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的,是一流本科教育。那么,如何衡量一流

人才呢? 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它所培养的

本科毕业生被其他高校或者社会用人部

门争抢,这就是“一流”的表现。

除了科研成就一流,如果中国大学毕

业生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是抢手的,就说明

中国有了一批一流大学。 这一外在表现,

可以为本科教育工作提供参照系。

至于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品质,根据

我对国内外大学本科教育的考察,需要重

视的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一流本科教育是英才教育,不是面向大众的。这与传统意义上特定阶层

子弟所接受的精英教育不同,一流本科教

育是对一流认知能力学生实施的教育,是

能力本位的,也可以说是高度竞争性的。

第二,一流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 和

传统意义上的本科教育以培养精英人才

为目的不同,现在的本科教育已经成了人

的一种基本需要,它在很大程度是人终身

发展、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 在这样的基

础性教育中,一流本科教育的目的是让学

生打下人生最扎实的基础。

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是,我国有些顶尖

大学的本科教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 中山

大学的罗俊校长, 一上任就撤销了学校的

就业处。他说,中山大学本科教育不应该以

直接就业为目的, 学校不能一年到头学校

都在开本科生就业招聘会。从这点来看,这

位校长是看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的。

第三,一流本科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

综合性教育的要求, 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

文理学科基础和学术素养。比如,在加州伯

克利分校本科生的 120 个学分要求中,非

专业的教育学分占 100分以上。 在哈佛大

学,本科教育没有实行学分制,而是采用课

程门数制度。 一名本科生在四年大学教育

中要学 32门学期课程,一门课的计算标准

是每周两课时、持续一学期。 在 32门学期

课程中,有三分之二是非专业性课程,也就

是说,它要给予学生范围宽广的学科教育。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在专业上一

流不行吗? 这是教育理念的差别,一流人

才的培养更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终

身发展不可能把学生局限于某一个专业

领域。

举例来说,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科

教育很强。 它原先只授予理工科学位,人

文社科学院的使命是为理工科学生提供

大量的人文社科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打

基础。 普林斯顿大学有一年校庆,MIT 校

长作为嘉宾讲话,他调侃道,很遗憾看到

有太多的 MIT 毕业生是在普林斯顿大学

毕业生的领导下工作。

原来,20 世纪中期,普林斯顿大学也

开办了工学院,当时他们就有一个初步认

识,即如果像 MIT 那样办工科,自己一定

办不过 MIT。 所以,普林斯顿大学利用自

身文理学科强的优势,在文理学科教育的

基础上培养工程师,这样就造就了大批出

色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事实证明,普林

斯顿毕业生虽然刚开始的适应性比 MIT

毕业生要弱一些,但慢慢地,普林斯顿大

学本科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很多毕

业生到了总工、领导的位置上,优势就更

强了。 这个例子说明,当时 MIT 的本科教

育比较专业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是综合

化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为普林斯

顿大学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一流本科教育不看重眼前的就业,不在于争一日之长短,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现在很多大学也这

么说, 但实际上做的东西很少有关联性。

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

什么样的素质?在我们的考察中很多大学

考虑得比较少,实际做到的更少。 现在往

往是有什么现实需要,就开一批课程进行

教育,这种短期行为可能要特别关注。

学生毕业两年后, 还能记得多少在

大学里学过的东西? 又有多少老师在教

材之外, 还指导学生阅读其他著作, 学

习材料超出了教材本身? 说实话, 很少。

多数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基本只讲

一本教材。 “一本书” 的大学能培养一

流人才吗 ? 能够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吗 ?

教材编出来的时候, 它的内容与学术前

沿问题已经隔了一段距离。 而且, 教材

内容是有限的, 知识领域是无限的, 那

么多学者几十年、 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积累的学术文献, 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

中基本是不涉及的。

曾有一所著名大学基地班的学生想

报考我的研究生, 请我指导一下看什么

书。 我说建议去看几本学术专著, 她反

问我 “什么是学术专著”。 著名大学基地

班的学生, 那是国家特别 “圈养的” 精

英人才, 她所受的教育在中国当然是一

流的, 居然问了这样的问题。 再联想起

“一本书” 的大学, 也就非常清楚了。

在欧美大学本科生教育中, 没有老

师课讲完就离开学校, 也没有哪所大学

的教学只是老师讲、 学生听, 单纯的听

与讲的本科教育离一流本科教育, 可能

还相差很远 。 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性 ,

还包括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而人的

基本素质是在师生交往中形成的。

同学间相互学习 、相互影响 ,这是

学生受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同侪教育

也很重要 , 但是当老师缺位的时候 ,这

种教育可能就丧失了它的意义, 因为没

有了方向。

在一流欧美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

关系非常紧密。老师办公室的门上都有一

个显示牌, 说明老师什么时间段在干什

么,在办公时间(office hour),学生可以不

经预约、直接推门而入,其他时间则需要

预约。另外,很多大学在推行书院制改革。

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书院制教学中,

导师除了在生活上对学生给予指导,还进

行学业指导。现在,我们部分学校的大学

生,学业指导都还没人管。

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不在于课程体

系和结构改革。拿通识教育来说,在我看

来,有两点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是欧美

已经进入第三代通识教育。 第一代通识

教育是回归古典,向历史要智慧,当时学

校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献都是古典

的。 第二代通识教育是学科化的, 分人

文 、社会 、自然等学科的基础教育 。第三

代通识教育既不是古典的也不是学科

化, 而是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导向的综

合教育。 通识教育的课程分类和相关课

程的开设,也是与之相适应的。二是通识

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

发学生的智慧。通识教育特别重要,它注

重人际互动, 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

流沟通, 丧失互动关系的通识教育和其

他教育没有差别。

教育就是交往,只有在师生的人际交

往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才能得到

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国大学发展一流本

科教育有太多事情要做,但其根本就是课

堂教学要有实质性改变。

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信息沟通和知识

传授,而要把本科生课堂变成一个智慧场

域,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要

进行智慧的互动。 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

应当是为了智慧而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是

智慧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才是真正有生命

力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才能着

眼于人的长远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 要做的事情

很多 ,关键是抓住教育的主渠道 ,即把

课堂问题解决好 。 否则在其他问题上

做得再多 ,几十年下来 ,成绩可能也十

分有限 。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授)

教育就是交往, 课堂要变成师生间的智慧互动

“一本书”的大学太多,一流人才在哪里培养

一流本科教育未必只有 “一流大学” 能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