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 原来你要的 不是更成熟...

1
女性演员曾经一度陷入“流量”“青春”“性别”的 困扰,演艺之路越走越窄。陈建斌穿上花西装还能宛 如“雍正魂穿”,一本正经地和少女谈恋爱,而同龄女 演员大多只能含辛茹苦地演妈妈了。美妆代言市场 上流量小生的队伍日渐壮大,而女性艺人一旦“上了 年纪”,戏份就迅速衰减。也正因如此,2020 年的“姐 姐”浪潮才让人眼前一亮。 芒果 TV 自制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风靡全网之 后,柠萌影业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也相继加入热 搜包月用户行列,这个夏天,姐姐妹妹站起来,给你全 方位的快乐。当“姐姐”成为 30+女性的新标签时,我 们仿佛看到了大众文化语境中女性成长的曙光。年 龄不再是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现在我们可以大声说, 更成熟的自己才是更好的自己。 但当我点开电视剧,看着大家一边“众盼芹离”, 一边赞赏“顾学”的完美,批判漫妮的世俗时,才忽然 间意识到,其实我们追捧的并不是更成熟的女性,而 是更成功的女性。更成功的女性既能和丈夫一起白 手起家创造财富,又能激流勇退回归家庭,还能冷静 果断智斗小三,形不是宫斗而神似宫斗。社会你顾 姐,教你学顾学。 剧中的顾佳不仅撑起了所有的女性身份,还为全 职妈妈正名,正是顾佳的十八般武艺让更多人意识 到,女性在当代婚姻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但 问题也正在这里,恰恰是因为顾佳不是一个具体的 人,而是一种完美女性的人设幻想,才值得我们冷静 反思。顾佳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而是妻子/女儿/ 妈妈的成功,这种成功也并非来自社会结构的调整, 而是一种叙事的成功。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小朋 友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用完美人设来解决女性 的两难困境,多半是一种正能量式的偷懒。 成熟意味着丰富的经历和成长的包容,而成功则 更强调一种价值标准。意义是无法比较的,但价值自 有标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并不是顾佳的努力,而 是顾佳的完美。如果我们认为被顾佳安排得明明白 白是一种幸福,那么顾学的精髓就是“妈学”,用“妈 学”来对抗“爹味”,不过是换一面烙饼而已。赞美完 美人妻的角色,很难不让人警惕这是对女性自我异化 的催眠,毕竟被优化的人生和被异化的人生之间也就 一线之隔。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顾佳的完美多少带有一点 爽剧的影子。如果说男性气质爽剧的逻辑是“你我本 无缘,全靠我花钱”,那么女性成长爽剧的核心则是 “挑起女人斗女人”,一个强调财富资本,一个强调关 系斗争。打人就是不对,但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为 顾佳暴打恶毒家长而鼓掌。顾佳面对太太团,先是各 个击破,最终跳出来反击,面对许幻山身边的花花草 草,直觉到位、出手精准。之所以让人看得畅快,正是 因为女性的生存处境总是围绕关系斗争而展开,不撕 不足以上热搜。 但除了打人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为什么女性 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就会陷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 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无论如何,也不该将暴力 作为“为母则强”的注解,赵静语更没有资格打王漫 妮,即使要打,这一巴掌也应该落在梁正贤的脸上。 将外部矛盾转化为女性之间的内耗是我们要警醒的, 不仅要拒绝暴力,更要拒绝将暴力和道德连在一起的 理所当然。 更有意思的是,不仅打怪升级暗合了爽剧气质, 离婚也离得人欢欣鼓舞。“众盼芹离”“众盼顾离”的背 后,《中国式离婚》的纠结苦闷早已一去不返,离婚不 仅不再痛苦,还意味着恋爱关系的重新出发。这么对 比,当然不是要抱守陈规、苦大仇深,而是因为剧中的 爽快和现实的纠缠往往相反。离婚或许是推进情节 的办法,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婚姻是契约关系和经济行 为,精神分析指导我们,在经济关系之外还不能忘了 个人经历和共同成长。一言不合就离婚固然畅快,但 也是某种程度的对挫折、成长和调整的回避。正因如 此,在我看来,《三十而已》里似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婚姻故事,有的只是我们对婚姻问题的假设与证 明。作为爽剧,情节所期盼的离婚和离婚冷静期所限 制的反差,大概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的距 离。或许我们应该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在剧中,尝 试面对挫折,体验更多可能,在剧外,想离就能离,保 障权利。 剧中真正的普通人,或许只有片尾的煎饼摊一 家。妈妈摊煎饼,爸爸送外卖,孩子静静等,虽有风 雨,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始终快乐。无声电影的拍法抹 平了风雨的猛烈,放大了温馨的感觉,好像只要快乐, 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这当然不是说普通人就 不能快乐,而是说只有温馨快乐才值得被展示,这本 身也是值得反思的。 这种无声的幸福也像是“姐姐”浪潮的隐喻,没有 彷徨和犹豫,只有正能量,没有丰富和层次,只有更飒 更 A。我们没有理由批评任何一个为了留在舞台上而 拼尽全力的姐姐,但可以问问自己,姐姐就该更炸更 A,是否又会成为一种新的规训?我们不该批评顾佳 的奋斗,但可以回头想想奋斗背后的困境:比如,许子 言的求学之路,问题或许不在于顾佳太过“鸡血”?剧 中换豪宅,打入太太圈获得求学资格的行为或许极 端,但身边花费几十上百万的也大有人在,似乎早已 不是什么新鲜事。 聊起《三十而已》和“姐姐”浪潮,一位朋友对我 的“挑剔”颇为不满,搞批评是不是就是这也不满那 也不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也直击 文化批评的核心。我们的确应该保持一种热切的冷 —热情地拥抱大众文化,冷静地思考其中的问 —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拒绝封闭,拥有更多的可 能性。如何塑造更好的女性形象,是影视制作的困 境,更是文化批评的困境,但说到底,更是我们的生 存困境。 “姐姐”浪潮的真正魅力如果不是更飒更A,那我 想就应该是久违的女性情谊吧,姐姐们让我们看到女 性之间的常态是互赏而不是互撕。《三十而立》中,顾 佳、漫妮和晓芹三人聚会的摇镜头常常让观众看得有 点晕,镜头绕着她们,她们看着彼此,仿佛坐上了旋转 木马。女性之间的情谊也可以是快乐而真诚的。 剧情开启下半程的时候,大家一边津津有味地分 析三姐妹情感走向,一边大胆猜测会不会最后三人都 回归单身。现在已经全剧终,男人女人看起来已经各 有下落。其实结婚也好,离婚也罢,都不是目的,找到 自我享受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快乐。衷心希望,这会是 国产影视剧女性角色成长的开始。 编辑/史祎 美编/黎倩 责校/董一凡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青书影 B3 《失落的卫星》有几天在我的朋友圈刷屏。关于 中亚旅行这个题材,显然不如写欧美那么流行,也正 因生僻独特,我好奇买了一本,两小时一口气读完。 作者没有先入为主,也不是强行概念图解,只是一位 漫无边际的旅行者,他没有给自己的行程设定一个 强烈的目标或动机,也不是一件非完成不可的任 务。旅行这一行为,被散漫铺排在若存若无的细节 里,而旅行地标是苏联时代的五个“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 克斯坦。 stan 和 stein 都音译为“斯坦”,源于古波斯语, 意为“……之地”,单字面上只是地域边界,这些地区 经历国家机器的轮替与报废,这让作者的旅行记录, 拥有了“多义性”与“诗意感”,旅行的底色是国家与 文化的兴衰,视角则完全是个体主义的,碎片的,随 感式的,却精确地切入一个我们未曾关注的“失落的 世界”。 苏联解体让这些“斯坦”从一串链条上逐一脱落, 经济与政治动荡,社会结构随之改变。经历帝国膨胀 与扩张,余下便是解体后物质社会的急剧收缩,当然, 也包括活在想象共同体的那些普通人们“精神世界的 坍缩”。一本旅行笔记的点滴,不借助戏剧性。比如 作者写到一次丢失行李的小插曲,但马上找到了,什 么故事也没发生,作者追求真实的记录感,旅途中很 多事繁琐而乏味,但在作者的叙述里,却闪烁出有趣 新鲜的光泽。尤其是作者归纳出“旅行文学”这一概 念,或是对当下“非虚构写作”的突围与变体。 旅行文学:一种叙述人格体 不是所有游记都隶属“旅行文学”,很多旅行读物 像是亮色系的口红,只是在皮肤上轻轻涂抹,这一方 面受制于作者叙述的深度,不外乎“风景区见闻”加 “风俗传说”的杂糅,究其根由,还是作者太喜欢“入乡 随俗”,没有洞察,且缺乏深入文化的“异物感”,这就 好比鞋里有一粒砂砾,让你刺痛,让你产生不适,最终 你感受到的却是鞋子的整体。一旦你作为旅行者,你 便是这只大鞋里的“砂砾”,如何让你的细节与洞察深 刻反馈整个体系,才是关键。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可以勉强纳入这个品类,但 他笔下的巴黎却不是小资的刻板印象,“这些蹲厕中 的粪便会排入污水池中,夜里污水池会由马拉式粪罐 车抽空。夏天,因为窗户开着,我们能听见粪罐车抽 粪的声音,闻到阵阵恶臭。粪罐车漆成褐色和藏红 色。在月色中……装在轮子上的马拉圆筒粪罐看上 去就像布拉克的油画。”我对这幅恶臭的“粪罐上的布 拉克油画”印象深刻,带着“异物感”,叙述者的人设是 一位拮据而渴望自由的作家。巴黎既是缪斯,也是作 家的欲望本身,若不是绑定这个人设,巴黎会陷入一 种华丽的肤浅。在你年轻时,那些数不尽的对青春的 挥霍,弥漫无尽幻想,过剩的荷尔蒙,还有酒精、雪茄 的气息,才是巴黎的质地。巴黎既是沉湎的深渊,也 是与之对抗的宇宙,唯有如此,海明威才会把它嵌入 人生版图。 回到《失落的卫星》。作者带着一种漫不经心、漫 无边际的探索,如果作者给自己的叙述划定清晰的边 界,引入价值判断与解释,这本书的特色就不复存 在。“一辆老式公交车缓缓驶过,上面坐着哈萨克人、 鞑靼人、俄罗斯人……他们都面无表情,就像外面相 当空旷的街道。”淡淡诗意背后有一种点到即止的忧 伤,它们像一团气流,在字里行间,挥之不去。 带着天然好奇探索世界,他安静呈现细节,不妄 加判断,只是单纯想搞明白世界,又不奢望归纳出纲 领与要点,他希冀用细节去“呈现”,而不是“解释”。 例如写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小城里的犹太教堂,最 后固守下来的犹太人不到五千。“我经过另一座犹太 教堂……然而当我走进去,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教 堂里有一个为住棚节而搭建的棚子,挂着塑料瓜果。 一位年老的犹太拉比独自坐在募款箱前,身后的墙上 全是外国政要来这里参观的留影。”寥寥几句对话,准 确呈现一个文化落差的社区,教堂空无一人,老拉比 每天坐在捐款箱前,日复一日的庸常重复的生活。这 座孤单的犹太教堂,被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建筑所包 围,形成一片共生的生态,这也是人类文明冲突融合 的缩影,叙述者只提供一个联想的角度,一帧画面,他 不能再多给你什么,一鳞半爪里,有你可预见的隐退 的世界。 作者的叙述不单纯是描写、引用或转述,它借鉴 很多社会学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作者也曾在视频 节目里坦言,旅行文学需要建立与当地人之间的沟通 感,为了能切入社会或文化组织的肌理,非虚构写作 必须最大限度获得一手信息,旅行前参考大量当地文 献,积极建立社交,细致观察,这些都很重要。当然, 最后未必都以学术话语呈现,也可兼具旅行随笔的 “文体之美”。 人设就像游戏的“界面”,未必严格等同于作者。 有位读者在评论中写道:“这位大哥的几本书,我都买 了,为什么到哪儿他都要喝一点,离不开酒?”一位非 虚构叙述者,反复无意识提及的,正是叙述人格的强 化与流露,我对全书的词频作了一次统计:本书共提 到:酒194处、啤酒35处、伏特加31处、酒精13处、马 奶酒 4 处、威士忌 2 处,也许你还没有形象的概念,再 与另外的一组关键词比较,饮料提及10处,吃饭提及 20 处,爱情只有可怜的 2 处,可见,叙述人设上,这位 大哥,确实嗜酒如命,到哪儿都要喝一点儿。 非虚构:高概念 VS 低概念 与《失落的卫星》生活流相比,最近还有一本《美 国监狱》,这两个文本恰恰是非虚构写作截然不同的 范本。《美国监狱》讲述一位美国记者以狱警身份深入 美国私营监狱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卧底报道,他潜入 私营监狱这个庞大的机器,惊奇地发现监狱不过是一 家“带围墙的酒店”,和酒店的区别在于,客人不能自 由出入,也不能自由退房。相似之处,都有很大经济 压力,都需要压缩和控制成本,都有 KPI 考核,一旦资 本介入后,监狱成了一门生意,按照生意的逻辑运营, 荒诞而残酷。 《美国监狱》高概念,戏剧性十足,连卧底采访都 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叙述者处于戏剧冲突的中心, 他的叙事就是他的行动。《美国监狱》中有个很震撼的 细节,一位犯人因疾病陷入危险,监狱工作人员担心 的是诉讼索赔,监狱会因犯人的索赔而增大成本开 支,所以他们宁可把犯人锁在牢房,即便让他们悄悄 死去,也能大大降低监狱诉讼风险,一句话,省钱。私 营监狱,是资本挟持下的“生意经”,作者从美国体制 与历史角度,挖掘出监狱私营化的来龙去脉。 非虚构的叙事性,往往得益于对体系的精确洞 察,有句话,再美的文体,也掩盖不住思想的肤浅。 能让我们禁不住阅读下去的品质,来自叙述角度的 陌生化。比如《失落的卫星》写大量的“跨国打工 族”跑去俄罗斯。男子打工,妻子留在家,大部分的 结局是男子又在俄罗斯重新找到新的妻子。作者 对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书写中,指涉出庞大族群或阶 层的共相,这些脆弱家庭的命运,也是经济走向衰 落的镜像。 只有视角的陌生化才可以刺入真实可感的肌理, 无论我们采取高概念(戏剧)还是低概念(随感),对体 系(整体)采用陌生化的视角,有助于建立言之有物的 叙事,那些诗意背后,潜藏着对体系的洞见与理解,才 是铸就优质的非虚构叙事的必要条件。 十八爷 卫星监狱:两种优质的“非虚构” 颜桥 原来你要的 不是更成熟 而是更成功

Transcript of B3 原来你要的 不是更成熟...

Page 1: B3 原来你要的 不是更成熟 而是更成功epaper.ynet.com/images/2020-08/07/B03/bjbqb20200807B03.pdf能性。如何塑造更好的女性形象,是影视制作的困 境,更是文化批评的困境,但说到底,更是我们的生

女性演员曾经一度陷入“流量”“青春”“性别”的困扰,演艺之路越走越窄。陈建斌穿上花西装还能宛如“雍正魂穿”,一本正经地和少女谈恋爱,而同龄女演员大多只能含辛茹苦地演妈妈了。美妆代言市场上流量小生的队伍日渐壮大,而女性艺人一旦“上了年纪”,戏份就迅速衰减。也正因如此,2020年的“姐姐”浪潮才让人眼前一亮。

芒果TV自制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风靡全网之后,柠萌影业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也相继加入热搜包月用户行列,这个夏天,姐姐妹妹站起来,给你全方位的快乐。当“姐姐”成为30+女性的新标签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大众文化语境中女性成长的曙光。年龄不再是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现在我们可以大声说,更成熟的自己才是更好的自己。

但当我点开电视剧,看着大家一边“众盼芹离”,一边赞赏“顾学”的完美,批判漫妮的世俗时,才忽然间意识到,其实我们追捧的并不是更成熟的女性,而是更成功的女性。更成功的女性既能和丈夫一起白手起家创造财富,又能激流勇退回归家庭,还能冷静果断智斗小三,形不是宫斗而神似宫斗。社会你顾姐,教你学顾学。

剧中的顾佳不仅撑起了所有的女性身份,还为全职妈妈正名,正是顾佳的十八般武艺让更多人意识到,女性在当代婚姻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但问题也正在这里,恰恰是因为顾佳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完美女性的人设幻想,才值得我们冷静反思。顾佳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而是妻子/女儿/妈妈的成功,这种成功也并非来自社会结构的调整,而是一种叙事的成功。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用完美人设来解决女性的两难困境,多半是一种正能量式的偷懒。

成熟意味着丰富的经历和成长的包容,而成功则更强调一种价值标准。意义是无法比较的,但价值自有标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并不是顾佳的努力,而是顾佳的完美。如果我们认为被顾佳安排得明明白白是一种幸福,那么顾学的精髓就是“妈学”,用“妈学”来对抗“爹味”,不过是换一面烙饼而已。赞美完美人妻的角色,很难不让人警惕这是对女性自我异化的催眠,毕竟被优化的人生和被异化的人生之间也就一线之隔。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顾佳的完美多少带有一点爽剧的影子。如果说男性气质爽剧的逻辑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那么女性成长爽剧的核心则是

“挑起女人斗女人”,一个强调财富资本,一个强调关系斗争。打人就是不对,但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为顾佳暴打恶毒家长而鼓掌。顾佳面对太太团,先是各个击破,最终跳出来反击,面对许幻山身边的花花草草,直觉到位、出手精准。之所以让人看得畅快,正是因为女性的生存处境总是围绕关系斗争而展开,不撕不足以上热搜。

但除了打人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为什么女性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就会陷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无论如何,也不该将暴力作为“为母则强”的注解,赵静语更没有资格打王漫妮,即使要打,这一巴掌也应该落在梁正贤的脸上。将外部矛盾转化为女性之间的内耗是我们要警醒的,不仅要拒绝暴力,更要拒绝将暴力和道德连在一起的理所当然。

更有意思的是,不仅打怪升级暗合了爽剧气质,离婚也离得人欢欣鼓舞。“众盼芹离”“众盼顾离”的背后,《中国式离婚》的纠结苦闷早已一去不返,离婚不仅不再痛苦,还意味着恋爱关系的重新出发。这么对比,当然不是要抱守陈规、苦大仇深,而是因为剧中的爽快和现实的纠缠往往相反。离婚或许是推进情节的办法,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婚姻是契约关系和经济行为,精神分析指导我们,在经济关系之外还不能忘了个人经历和共同成长。一言不合就离婚固然畅快,但也是某种程度的对挫折、成长和调整的回避。正因如此,在我看来,《三十而已》里似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故事,有的只是我们对婚姻问题的假设与证明。作为爽剧,情节所期盼的离婚和离婚冷静期所限制的反差,大概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的距离。或许我们应该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在剧中,尝试面对挫折,体验更多可能,在剧外,想离就能离,保障权利。

剧中真正的普通人,或许只有片尾的煎饼摊一家。妈妈摊煎饼,爸爸送外卖,孩子静静等,虽有风雨,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始终快乐。无声电影的拍法抹平了风雨的猛烈,放大了温馨的感觉,好像只要快乐,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这当然不是说普通人就不能快乐,而是说只有温馨快乐才值得被展示,这本身也是值得反思的。

这种无声的幸福也像是“姐姐”浪潮的隐喻,没有彷徨和犹豫,只有正能量,没有丰富和层次,只有更飒更A。我们没有理由批评任何一个为了留在舞台上而拼尽全力的姐姐,但可以问问自己,姐姐就该更炸更A,是否又会成为一种新的规训?我们不该批评顾佳的奋斗,但可以回头想想奋斗背后的困境:比如,许子言的求学之路,问题或许不在于顾佳太过“鸡血”?剧中换豪宅,打入太太圈获得求学资格的行为或许极端,但身边花费几十上百万的也大有人在,似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聊起《三十而已》和“姐姐”浪潮,一位朋友对我的“挑剔”颇为不满,搞批评是不是就是这也不满那也不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也直击文化批评的核心。我们的确应该保持一种热切的冷漠——热情地拥抱大众文化,冷静地思考其中的问题——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拒绝封闭,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塑造更好的女性形象,是影视制作的困境,更是文化批评的困境,但说到底,更是我们的生存困境。

“姐姐”浪潮的真正魅力如果不是更飒更A,那我想就应该是久违的女性情谊吧,姐姐们让我们看到女性之间的常态是互赏而不是互撕。《三十而立》中,顾佳、漫妮和晓芹三人聚会的摇镜头常常让观众看得有点晕,镜头绕着她们,她们看着彼此,仿佛坐上了旋转木马。女性之间的情谊也可以是快乐而真诚的。

剧情开启下半程的时候,大家一边津津有味地分析三姐妹情感走向,一边大胆猜测会不会最后三人都回归单身。现在已经全剧终,男人女人看起来已经各有下落。其实结婚也好,离婚也罢,都不是目的,找到自我享受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快乐。衷心希望,这会是国产影视剧女性角色成长的开始。

编辑/史祎 美编/黎倩 责校/董一凡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青书影 B3

《失落的卫星》有几天在我的朋友圈刷屏。关于中亚旅行这个题材,显然不如写欧美那么流行,也正因生僻独特,我好奇买了一本,两小时一口气读完。作者没有先入为主,也不是强行概念图解,只是一位漫无边际的旅行者,他没有给自己的行程设定一个强烈的目标或动机,也不是一件非完成不可的任务。旅行这一行为,被散漫铺排在若存若无的细节里,而旅行地标是苏联时代的五个“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

stan和 stein都音译为“斯坦”,源于古波斯语,意为“……之地”,单字面上只是地域边界,这些地区经历国家机器的轮替与报废,这让作者的旅行记录,拥有了“多义性”与“诗意感”,旅行的底色是国家与文化的兴衰,视角则完全是个体主义的,碎片的,随感式的,却精确地切入一个我们未曾关注的“失落的世界”。

苏联解体让这些“斯坦”从一串链条上逐一脱落,经济与政治动荡,社会结构随之改变。经历帝国膨胀与扩张,余下便是解体后物质社会的急剧收缩,当然,也包括活在想象共同体的那些普通人们“精神世界的坍缩”。一本旅行笔记的点滴,不借助戏剧性。比如作者写到一次丢失行李的小插曲,但马上找到了,什么故事也没发生,作者追求真实的记录感,旅途中很多事繁琐而乏味,但在作者的叙述里,却闪烁出有趣新鲜的光泽。尤其是作者归纳出“旅行文学”这一概念,或是对当下“非虚构写作”的突围与变体。

旅行文学:一种叙述人格体

不是所有游记都隶属“旅行文学”,很多旅行读物像是亮色系的口红,只是在皮肤上轻轻涂抹,这一方面受制于作者叙述的深度,不外乎“风景区见闻”加

“风俗传说”的杂糅,究其根由,还是作者太喜欢“入乡随俗”,没有洞察,且缺乏深入文化的“异物感”,这就好比鞋里有一粒砂砾,让你刺痛,让你产生不适,最终你感受到的却是鞋子的整体。一旦你作为旅行者,你便是这只大鞋里的“砂砾”,如何让你的细节与洞察深刻反馈整个体系,才是关键。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可以勉强纳入这个品类,但他笔下的巴黎却不是小资的刻板印象,“这些蹲厕中的粪便会排入污水池中,夜里污水池会由马拉式粪罐车抽空。夏天,因为窗户开着,我们能听见粪罐车抽粪的声音,闻到阵阵恶臭。粪罐车漆成褐色和藏红色。在月色中……装在轮子上的马拉圆筒粪罐看上去就像布拉克的油画。”我对这幅恶臭的“粪罐上的布拉克油画”印象深刻,带着“异物感”,叙述者的人设是

一位拮据而渴望自由的作家。巴黎既是缪斯,也是作家的欲望本身,若不是绑定这个人设,巴黎会陷入一种华丽的肤浅。在你年轻时,那些数不尽的对青春的挥霍,弥漫无尽幻想,过剩的荷尔蒙,还有酒精、雪茄的气息,才是巴黎的质地。巴黎既是沉湎的深渊,也是与之对抗的宇宙,唯有如此,海明威才会把它嵌入人生版图。

回到《失落的卫星》。作者带着一种漫不经心、漫无边际的探索,如果作者给自己的叙述划定清晰的边界,引入价值判断与解释,这本书的特色就不复存在。“一辆老式公交车缓缓驶过,上面坐着哈萨克人、鞑靼人、俄罗斯人……他们都面无表情,就像外面相当空旷的街道。”淡淡诗意背后有一种点到即止的忧伤,它们像一团气流,在字里行间,挥之不去。

带着天然好奇探索世界,他安静呈现细节,不妄加判断,只是单纯想搞明白世界,又不奢望归纳出纲领与要点,他希冀用细节去“呈现”,而不是“解释”。例如写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小城里的犹太教堂,最后固守下来的犹太人不到五千。“我经过另一座犹太教堂……然而当我走进去,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教堂里有一个为住棚节而搭建的棚子,挂着塑料瓜果。一位年老的犹太拉比独自坐在募款箱前,身后的墙上

全是外国政要来这里参观的留影。”寥寥几句对话,准确呈现一个文化落差的社区,教堂空无一人,老拉比每天坐在捐款箱前,日复一日的庸常重复的生活。这座孤单的犹太教堂,被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建筑所包围,形成一片共生的生态,这也是人类文明冲突融合的缩影,叙述者只提供一个联想的角度,一帧画面,他不能再多给你什么,一鳞半爪里,有你可预见的隐退的世界。

作者的叙述不单纯是描写、引用或转述,它借鉴很多社会学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作者也曾在视频节目里坦言,旅行文学需要建立与当地人之间的沟通感,为了能切入社会或文化组织的肌理,非虚构写作必须最大限度获得一手信息,旅行前参考大量当地文献,积极建立社交,细致观察,这些都很重要。当然,最后未必都以学术话语呈现,也可兼具旅行随笔的

“文体之美”。人设就像游戏的“界面”,未必严格等同于作者。

有位读者在评论中写道:“这位大哥的几本书,我都买了,为什么到哪儿他都要喝一点,离不开酒?”一位非虚构叙述者,反复无意识提及的,正是叙述人格的强化与流露,我对全书的词频作了一次统计:本书共提到:酒194处、啤酒35处、伏特加31处、酒精13处、马

奶酒4处、威士忌2处,也许你还没有形象的概念,再与另外的一组关键词比较,饮料提及10处,吃饭提及20处,爱情只有可怜的2处,可见,叙述人设上,这位大哥,确实嗜酒如命,到哪儿都要喝一点儿。

非虚构:高概念VS低概念

与《失落的卫星》生活流相比,最近还有一本《美国监狱》,这两个文本恰恰是非虚构写作截然不同的范本。《美国监狱》讲述一位美国记者以狱警身份深入美国私营监狱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卧底报道,他潜入私营监狱这个庞大的机器,惊奇地发现监狱不过是一家“带围墙的酒店”,和酒店的区别在于,客人不能自由出入,也不能自由退房。相似之处,都有很大经济压力,都需要压缩和控制成本,都有KPI考核,一旦资本介入后,监狱成了一门生意,按照生意的逻辑运营,荒诞而残酷。

《美国监狱》高概念,戏剧性十足,连卧底采访都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叙述者处于戏剧冲突的中心,他的叙事就是他的行动。《美国监狱》中有个很震撼的细节,一位犯人因疾病陷入危险,监狱工作人员担心的是诉讼索赔,监狱会因犯人的索赔而增大成本开支,所以他们宁可把犯人锁在牢房,即便让他们悄悄死去,也能大大降低监狱诉讼风险,一句话,省钱。私营监狱,是资本挟持下的“生意经”,作者从美国体制与历史角度,挖掘出监狱私营化的来龙去脉。

非虚构的叙事性,往往得益于对体系的精确洞察,有句话,再美的文体,也掩盖不住思想的肤浅。能让我们禁不住阅读下去的品质,来自叙述角度的陌生化。比如《失落的卫星》写大量的“跨国打工族”跑去俄罗斯。男子打工,妻子留在家,大部分的结局是男子又在俄罗斯重新找到新的妻子。作者对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书写中,指涉出庞大族群或阶层的共相,这些脆弱家庭的命运,也是经济走向衰落的镜像。

只有视角的陌生化才可以刺入真实可感的肌理,无论我们采取高概念(戏剧)还是低概念(随感),对体系(整体)采用陌生化的视角,有助于建立言之有物的叙事,那些诗意背后,潜藏着对体系的洞见与理解,才是铸就优质的非虚构叙事的必要条件。

◎十八爷

卫星与监狱:两种优质的“非虚构” ◎颜桥

原来你要的不是更成熟

而是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