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 草原牧歌背后的战争史诗 -...

1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 《敕勒川》 敕勒: 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内蒙古中部土默特右旗)一带的民族。穹庐:帐篷,蒙古包。 文史 E-mail:dfqcbs@ E-mail:dfqcbs@163 163.com .com B10 责编/金妹 版式/张文娟 校对/贺晓倩 2014 10 9 日 星期四 9月30日,张湾区教育局 党委书记熊继红、局长黄申 深入到市十三中慰问退休老 教师。 熊继红、黄申代表张湾区 教育局党委,在国庆长假前深 入到市十三中等校看望慰问退 休老教师,了解老教师的身体、 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加强锻 炼,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关心 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蔡锦 顺、许文成等退休老师感谢组 织上的细心关怀,表示一定以 大局为重,不遗余力推动学校 的稳定发展,为学校的各项建 设特别是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张湾区教育局党委尊师重 教,注重节日强感召,极大鼓舞 着该校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奉 献才智。 (寇章云) 张湾区教育局领导 到十堰市十三中慰问退休教师 2014 年 9 月份,十堰市医疗 界迎来一件盛事:太和医院普通 外科三病区血管外科独立挂牌 了,这是湖北省地市州医院第一 家独立设科的血管外科,在整个 湖北省医疗界除同济协和这两 家省部级医院,太和医院血管外 科紧随其后,是第三家、也是全 省第一家独立拥有血管外科病 房的地市州医院。 血管外科能够独立挂牌并 拥有独立病区与他们十多年的 积累是分不开的,血管外科是从 太和医院普外三病区分出来的, 虽然现在还和普外三病区没有 分开,但已经独立挂牌、拥有独 立的29张病床,收治的也都是血 管外科手术病人。 普外三病区王耕主任介绍 说,血管外科在我国发展成一 项成熟的技术,也就是近十几 年的事情,而且由于血管外科 手术难度大、花费多、风险高, 除北上广外,其他省市多数只 有省部级医院有开展。但太和 医院血管外科起步也比较早, 早 在 2001,太 和 医 院 血 管 外 科 手 术就已经起步,那时还是统一 的称呼为普外三病区,挂的是 内分泌血管外科的牌子。普外 三病区第一台血管外科手术是 动脉搭桥手术,第一位患者是 十堰市本地一名小老板,因为 一场意外,他的股动脉完全断 裂,被紧急送往太和医院普外 三病区。当时,是王耕主任为 他做的手术,这是太和医院历 史上第一台血管外科手术,手 术的结果很成功,患者如今与 正 常 人 无 异 。 2002 年 ,动 静 脉 取栓术在普外三病区取得成 功,这是普外三病区成功开展的 第二类血管外科手术。随着手 术经验的增长,普外三病区血管 外科手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他们不再满足于搭桥 和取拴这样的小手术,开始追求 难度大的“高端手术”。 2008 年,一位破裂性动脉静 脉瘘患者的到来,让太和医院血 管外科手术真正成长了一大 步。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 为外伤,被紧急送往太和医院普 外三病区,检查结果发现是典型 的破裂性动脉静脉瘘,且已有闭 塞。王耕主任、王明华主任医 师、潘俊峰副主任、赵宗彬副主 任医师全部紧急上了手术台,术 中,打开患者左腿大动脉,发现 因为流血太多,动静脉已经完全 粘连在一起,专家在手术台上立 刻决定将患者的动脉壁切除一 部分翻转过来重建动静脉通道, 最终手术成功,患者不仅保住命 还保住了自己宝贵的一条腿、避 免了截肢。 这例手术的成功,是十堰地 区血管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事件,这标志着太和医院血管 外科技术已经在逐渐缩小与发 达城市的差距。以此为分界, 太和医院普外三病区从此把血 管外科的发展提上了一个新的 高度,在追求高度难度的基础 上,他们也注重精细度,一些难 度不高但需要十二分耐心的血 管外科手术如动静脉瘤,尤其 是长在脸部的动脉瘤,他们也 开创性地用自己钻研出来的技 术来解决。如今,他们已经能 够用激光技术成功解决脸部动 脉瘤、而且不留疤痕。 新起点、新纪元,太和医院 血管外科正式挂牌已经打通了 十堰市乃至中南地区血管外科 快速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今 的太和医院血管外科已经拥有 一支专业的治疗团队:以王耕主 任为领路人,王明华、潘俊峰主 任医师、赵宗彬副主任医师作为 这支团队的技术学术骨干,在他 们的带领下,太和医院血管外科 会向着国内一流血管外科的大 方向勇敢挺进。 (李毓霞) 十堰太和医院血管外科在血管外科领域抢得先机 全省地市州医院第一家挂牌 专业团队专攻血管外科手术 河北康保西土 城遗址:800 年前金 代边贸城轮廓初现 为期4个月的河北康保西 土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 声。9月29日,随着大量金代 遗迹遗物的出土,一座800年 前的金代边贸城轮廓初现。 本次发掘的河北省康保县 二号卜乡西土城城址,发掘面积 550平方米。发掘出房址、灰坑、 (炉) 等各种遗迹数十处。房 址均为土坯垒砌,其中部分上下 叠压,保存较好,基本形制、走向 一致,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为10 平方米左右。多数房内还发现 有火炕。火炕由灶坑、隔墙、烟 道和烟囱几部分组成。还发掘 出土各种器物,种类丰富,其中 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瓷器数十件, 可复原陶瓷器上百件,陶瓷标本 上万件,骨器数十件,骨料及动 物骨骼标本数千件,另有铜器、 铁器和石器等。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西土城考 古队执行领队陈灿平称,根据 发掘情况分析,这一区域的房 屋可能兼有居住和贸易功能。 他说,本次发掘出土钱币 1000 余枚,这些钱币以北宋中晚期 钱币为主,还出土大量中原地 区窑场的瓷器,因此推断贸易 应该是该城具有的重要功能; 同时发现有创伤痕迹的人头 骨,表明该城址毁坏、衰败、废 弃可能与战争有关。根据出土 钱币和瓷器看,该城址的主体 年代应为金代中晚期。 金 代 存 在 时 期 为 1115 年-1234 年,据此推算,西土城 遗址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 (来源:凤凰网) 年少时读《敕勒川》,认为它 只是一首没有任何背景的草原牧 歌。在高耸的内蒙阴山下,铺展 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好像一 顶巨大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大 地。天是苍青色的,野草一片茫 茫,风一来,吹开草原,现出成群 的牛羊。《敕勒川》中呈现的就是 一幅很辽阔、很苍茫的大草原放 牧图,仅此而已。 读了历史之后,才知道在这 粗线条的草原风景背后,是一场 神话般的战争和一位英雄的悲壮 人生。 枭雄败于攻坚战 高欢,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大 地上的骄子,他的家族本是汉人, 命运却把他们安排到了辽阔的草 —高欢的先祖被充军到西北 的怀朔镇。高欢自小就在草原上 驰骋,他有着一个鲜卑人的小名: 贺六浑。 虽然草原上马羊成群,然而, 却没有一匹是属于穷小子高欢 的。幸亏有鲜卑姑娘娄昭君爱上 了他,送给他一匹骏马。高欢就 是以这匹骏马为事业的起点,成 为一名军人,征战北方,最终抵达 人生的巅峰—东魏王朝的实际 控制者,北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 高欢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的 战争,也经历了阴谋与算计的重 重关卡,敌人的长矛曾经一度接 近他的战袍,他都挺过来了,而且 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挺过来了。 公元 546 年,年过五十的高欢 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战:玉壁之 战。率军十万围攻西魏位于汾河 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今山西稷 县)。 高欢是一位神一样的战将。 北方的大地在他的铁蹄下颤抖, 然而,这一次这位神一样的战将 碰到了神一样的对手:西魏名将 韦孝宽。 一场神战拉开帷幕。高欢用 尽了他一生所有的战争智慧:尖 铁战车,环城暗道,压城土山…… 而那位神一样的对手韦孝宽,则 一一化解了高欢所有致命的攻 势。五十多个日夜的攻坚战,变 成来了消耗战,甚至是歼灭战,被 歼灭的,是攻城的敌人。 守城的数千西魏将士,一直 以最坚硬的姿态,坚守在城头上。 高欢觉得支撑不住了,他的 年龄不容许他再鏖战下去,七万 将士的尸体也不容许他再鏖战下 去。高欢的成就已经够多了,他 的英雄地位不需再用更多的战绩 去书写。他此次战役的使命就是 树立他敌手的威望—六世纪的 战神韦孝宽。 热泪中歌唱《敕勒川》 高欢撤退,于是马上传来他 被巨弩射杀的谣言。这位苍老的 英雄于是再一次以高昂的姿态现 身,以击破敌人的谣言。他在军 营里举行宴会,举杯高歌,高歌的 就是这首《敕勒川》:“敕勒川,阴 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史书记载,高欢哭了,他可能 想起家乡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那 高耸的阴山,那成群的牛羊,想起 那位爱他的鲜卑姑娘赠给他的骏 马…… 在“敕勒川”雄壮歌声中,高 欢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 完成了自己历史的最后一战。他 的英魂一定驾着骏马赶着牛羊, 和娄昭君幸福地奔驰在辽阔的敕 勒川草原上。 (来源:《广州日报》) 草原牧歌背后的战争史诗 考古

Transcript of B10 草原牧歌背后的战争史诗 -...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敕勒川》

    敕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内蒙古中部土默特右旗)一带的民族。 穹庐:帐篷,蒙古包。

    文史 E-mail:dfqcbs@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金妹 版式/张文娟 校对/贺晓倩2014年 10月9日 星期四

    9 月 30 日,张湾区教育局党 委 书 记 熊 继 红、局 长 黄 申深入到市十三中慰问退休老教师。

    熊继红、黄申代表张湾区教育局党委,在国庆长假前深入到市十三中等校看望慰问退休老教师,了解老教师的身体、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加强锻炼,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关心

    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蔡锦顺、许文成等退休老师感谢组织上的细心关怀,表示一定以大局为重,不遗余力推动学校的稳定发展,为学校的各项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张湾区教育局党委尊师重教,注重节日强感召,极大鼓舞着该校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奉献才智。 (寇章云)

    张湾区教育局领导到十堰市十三中慰问退休教师

    2014 年 9 月份,十堰市医疗

    界迎来一件盛事:太和医院普通

    外科三病区血管外科独立挂牌

    了,这是湖北省地市州医院第一

    家独立设科的血管外科,在整个

    湖北省医疗界除同济协和这两

    家省部级医院,太和医院血管外

    科紧随其后,是第三家、也是全

    省第一家独立拥有血管外科病

    房的地市州医院。

    血管外科能够独立挂牌并

    拥有独立病区与他们十多年的

    积累是分不开的,血管外科是从

    太和医院普外三病区分出来的,

    虽然现在还和普外三病区没有

    分开,但已经独立挂牌、拥有独

    立的29张病床,收治的也都是血

    管外科手术病人。

    普外三病区王耕主任介绍

    说,血管外科在我国发展成一

    项成熟的技术,也就是近十几

    年的事情,而且由于血管外科

    手术难度大、花费多、风险高,

    除北上广外,其他省市多数只

    有省部级医院有开展。但太和

    医院血管外科起步也比较早,

    早在2001,太和医院血管外科手

    术就已经起步,那时还是统一

    的称呼为普外三病区,挂的是

    内分泌血管外科的牌子。普外

    三病区第一台血管外科手术是

    动脉搭桥手术,第一位患者是

    十堰市本地一名小老板,因为

    一场意外,他的股动脉完全断

    裂,被紧急送往太和医院普外

    三病区。当时,是王耕主任为

    他做的手术,这是太和医院历

    史上第一台血管外科手术,手

    术的结果很成功,患者如今与

    正常人无异。2002 年,动静脉

    取 栓 术 在 普 外 三 病 区 取 得 成

    功,这是普外三病区成功开展的

    第二类血管外科手术。随着手

    术经验的增长,普外三病区血管

    外科手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他们不再满足于搭桥

    和取拴这样的小手术,开始追求

    难度大的“高端手术”。

    2008年,一位破裂性动脉静

    脉瘘患者的到来,让太和医院血

    管 外 科 手 术 真 正 成 长 了 一 大

    步。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

    为外伤,被紧急送往太和医院普

    外三病区,检查结果发现是典型

    的破裂性动脉静脉瘘,且已有闭

    塞。王耕主任、王明华主任医

    师、潘俊峰副主任、赵宗彬副主

    任医师全部紧急上了手术台,术

    中,打开患者左腿大动脉,发现

    因为流血太多,动静脉已经完全

    粘连在一起,专家在手术台上立

    刻决定将患者的动脉壁切除一

    部分翻转过来重建动静脉通道,

    最终手术成功,患者不仅保住命

    还保住了自己宝贵的一条腿、避

    免了截肢。

    这例手术的成功,是十堰地

    区血管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事件,这标志着太和医院血管

    外科技术已经在逐渐缩小与发

    达城市的差距。以此为分界,

    太和医院普外三病区从此把血

    管外科的发展提上了一个新的

    高度,在追求高度难度的基础

    上,他们也注重精细度,一些难

    度不高但需要十二分耐心的血

    管外科手术如动静脉瘤,尤其

    是长在脸部的动脉瘤,他们也

    开创性地用自己钻研出来的技

    术来解决。如今,他们已经能

    够用激光技术成功解决脸部动

    脉瘤、而且不留疤痕。

    新起点、新纪元,太和医院

    血管外科正式挂牌已经打通了

    十堰市乃至中南地区血管外科

    快速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今

    的太和医院血管外科已经拥有

    一支专业的治疗团队:以王耕主

    任为领路人,王明华、潘俊峰主

    任医师、赵宗彬副主任医师作为

    这支团队的技术学术骨干,在他

    们的带领下,太和医院血管外科

    会向着国内一流血管外科的大

    方向勇敢挺进。

    (李毓霞)

    十堰太和医院血管外科在血管外科领域抢得先机全省地市州医院第一家挂牌 专业团队专攻血管外科手术

    河北康保西土城遗址:800年前金代边贸城轮廓初现

    为期 4 个月的河北康保西土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9 月 29 日,随着大量金代遗迹遗物的出土,一座 800 年前的金代边贸城轮廓初现。

    本次发掘的河北省康保县二号卜乡西土城城址,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发掘出房址、灰坑、灶(炉)等各种遗迹数十处。房址均为土坯垒砌,其中部分上下叠压,保存较好,基本形制、走向一致,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左右。多数房内还发现有火炕。火炕由灶坑、隔墙、烟道和烟囱几部分组成。还发掘出土各种器物,种类丰富,其中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瓷器数十件,可复原陶瓷器上百件,陶瓷标本上万件,骨器数十件,骨料及动物骨骼标本数千件,另有铜器、铁器和石器等。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西土城考古队执行领队陈灿平称,根据发掘情况分析,这一区域的房屋可能兼有居住和贸易功能。他说,本次发掘出土钱币 1000余枚,这些钱币以北宋中晚期钱币为主,还出土大量中原地区窑场的瓷器,因此推断贸易应该是该城具有的重要功能;同时发现有创伤痕迹的人头骨,表明该城址毁坏、衰败、废弃可能与战争有关。根据出土钱币和瓷器看,该城址的主体年代应为金代中晚期。

    金 代 存 在 时 期 为 1115年-1234 年,据此推算,西土城遗址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

    (来源:凤凰网)

    年少时读《敕勒川》,认为它只是一首没有任何背景的草原牧歌。在高耸的内蒙阴山下,铺展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好像一顶巨大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大地。天是苍青色的,野草一片茫茫,风一来,吹开草原,现出成群的牛羊。《敕勒川》中呈现的就是一幅很辽阔、很苍茫的大草原放牧图,仅此而已。

    读了历史之后,才知道在这粗线条的草原风景背后,是一场神话般的战争和一位英雄的悲壮人生。

    ◎枭雄败于攻坚战

    高欢,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大地上的骄子,他的家族本是汉人,命运却把他们安排到了辽阔的草原——高欢的先祖被充军到西北的怀朔镇。高欢自小就在草原上驰骋,他有着一个鲜卑人的小名:贺六浑。

    虽然草原上马羊成群,然而,却没有一匹是属于穷小子高欢的。幸亏有鲜卑姑娘娄昭君爱上了他,送给他一匹骏马。高欢就是以这匹骏马为事业的起点,成为一名军人,征战北方,最终抵达人生的巅峰——东魏王朝的实际控制者,北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

    高欢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战争,也经历了阴谋与算计的重重关卡,敌人的长矛曾经一度接近他的战袍,他都挺过来了,而且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挺过来了。

    公元546年,年过五十的高欢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战:玉壁之战。率军十万围攻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今山西稷县)。

    高欢是一位神一样的战将。北方的大地在他的铁蹄下颤抖,然而,这一次这位神一样的战将碰到了神一样的对手:西魏名将韦孝宽。

    一场神战拉开帷幕。高欢用尽了他一生所有的战争智慧:尖铁战车,环城暗道,压城土山……而那位神一样的对手韦孝宽,则一一化解了高欢所有致命的攻势。五十多个日夜的攻坚战,变成来了消耗战,甚至是歼灭战,被歼灭的,是攻城的敌人。

    守城的数千西魏将士,一直以最坚硬的姿态,坚守在城头上。

    高欢觉得支撑不住了,他的年龄不容许他再鏖战下去,七万将士的尸体也不容许他再鏖战下去。高欢的成就已经够多了,他的英雄地位不需再用更多的战绩去书写。他此次战役的使命就是树立他敌手的威望——六世纪的

    战神韦孝宽。

    ◎热泪中歌唱《敕勒川》

    高欢撤退,于是马上传来他被巨弩射杀的谣言。这位苍老的英雄于是再一次以高昂的姿态现身,以击破敌人的谣言。他在军营里举行宴会,举杯高歌,高歌的就是这首《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史书记载,高欢哭了,他可能想起家乡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那高耸的阴山,那成群的牛羊,想起那位爱他的鲜卑姑娘赠给他的骏马……

    在“敕勒川”雄壮歌声中,高欢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完成了自己历史的最后一战。他的英魂一定驾着骏马赶着牛羊,和娄昭君幸福地奔驰在辽阔的敕勒川草原上。

    (来源:《广州日报》)

    草原牧歌背后的战争史诗

    考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