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陈其乾”如何72变? 到这里,看“于无声处”间...

1
如今我们很多人的手机里 安装了导航软件,但这项技术很 早以前就曾威胁过国家安全。 在南京就发生过这样的 事,10 多年前,中日合资企业南 京曼普数据公司使用高精度 GPS接收机等设备,开展测绘, 很快就拥有了我国东南沿海地 区的全部道路交通数据信息, 地图上对我军事设施周围道路 标示非常详细,多处注有驻军 名称,地图精度已经达到机密 级。幸亏这一非法行为被及时 发现,这些信息才未流入境外。 现实版陈其乾如何 72 变? 到这里,看 于无声处间谍暗战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下月开放,电视剧《于无声处》部分情节就源于该馆素材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国安影视中心、江苏广电幸福蓝海、中天龙文化传媒等联合出品 的《于无声处》,目前正在央视一套和江苏卫视黄金档热播。观众突然发现,印象中身怀绝 技的间谍角色多变,他会是不起眼的门卫、出色的工程师、甚至是救人的医生。《于无声处》 的总制片人隆晓辉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片中的故事都源于真实素材,有些案件能在下月 开放的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中找到。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郁 对于《于无声处》最终的情节 走向,总制片人隆晓辉透露,《于 无声处》因为故事的需要,还是为 里面的国安人员安排了一个情感 的美好结局,但据他在拍摄时向 有关部门了解,在真实生活中,一 个国安人员为了他的任务,为了 国家的安全,可能他的情感就完 全被耽误了,甚至连个结局也没 有,这种人生是有悲怆意味的。 隆晓辉说,另一种残酷的真 实是,国安人员的“牺牲”都是 “沉默”的—和平时期的国安 工作人员,不会像战争时期那样 战场沙场轰然死亡,而且他们的 死亡还无法公开表彰。因为很 多国家大事,幕后的真正英雄都 是国安人员,但他们永远不能面 对大众,只能做不能说。 《于无声处》中的主人公之 一陈其乾,让很多人为之叹息, 这位从农村走出的高材生,头脑 聪明心怀理想,可在晋升为202 厂工程师可以接触到绝密信息 之后,却不知不觉成为国外间谍 组织策反的对象,最终迷失方向, 冒险替间谍组织传递信息。 现实生活中,军工领域是国 外间谍组织紧盯的目标。在江 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中,有一幅设 计图非常引人关注,因为它就是 一张造船图纸,这恰巧和《于无声 处》剧中,境外间谍组织想要得到 的“蓝鱼”设计船纸十分相像。 在剧中,为了得到“蓝鱼”的 设计图纸,境外间谍组织收买了 负责“蓝鱼”设计的工程师张文 鸿和陈其乾。 在现实中,国安部门曾破获 了一起关于我国核潜艇的泄密 案件。这起真实案件中的主角 名叫洪海峰,是中国船舶重工业 集团某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 2005 年 ,他 在 互 联 网 上 发 帖 寻 求兼职信息,不料被台湾间谍机 构发现并利诱收买,最终出卖了 我新型核潜艇的机密情报,造成 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教育馆的展 板上,就展示了间谍机构汇给其 的活动经费以及用于窃取核心 资料的技术装备。 在电视剧《于无声处》中, 陈其乾急于为女友买一个录音 机,被外国间谍所利用。现实 中,用金钱收买也是间谍组织 的主要方法。 2011年,李某在网上结识 了一位“知心”女网友。一个月 后,对方告诉他自己是男性,并 用金钱诱惑李某订购只有境内 专业人士才能订购的军事类期 刊,并对重要军事基地进行长 期观察。经过调查发现,策反 李某的间谍利用“网上书店”、 军事爱好者网站,在全国20多 个省市策反了 50 多人。 无独有偶,曾任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装备部酒泉基地某技 术系统副组长的陈刚,在2006 年 4 月看到了招聘网站上一则 “可以提供兼职机会”的广告,便 化名发去了求职信。对方通过 调查,当获知陈的真实身份后, 便极力拉拢,诱其提供情报。 面对高额回报的蛊惑,陈 刚最终铤而走险,通过互联网, 将我国多种新型武器的技术参 数卖给了对方,对我军军事机 密造成了重大危害。2007年, 陈刚以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 判处无期徒刑。 就是出卖图纸的 陈其乾? 就是为钱所困的 陈其乾? 告诉你一个 沉默的马东 除了策反收买之外,现代 科技也成了“间谍组织”工作的 好帮手。在馆内,很多模拟的 场景让你感到毫无秘密可言。 在展厅中,特别模拟了一 个普通酒店的一角,记者初入 之中,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 然而当工作人员点开屏幕上的 一个不起眼的按钮时,玄机显 现。记者的形象立即在对面的 电子屏上显示出来,原来,墙上 挂的时钟看似普通,但是针眼 处已经被安装了具有红外夜视 功能的针孔摄像头。不仅如 此,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记 者,头顶上那盏的烟雾探测器 内也被做了手脚,里面有高清 录音设备,可以记录下房间内 所有的声音。 “电话也有问题吧?”记者询 问工作人员。对方回答说,这里 的电话已经被装了窃听器,而桌 子上提供的电脑,只要一用就会 中毒,因为里面已经潜藏着木马 程序,一旁的传真机也具有自动 保存功能,所有传真或是打印的 文件都会被备份。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原本最 该让人安心的碎纸机,居然也具 备扫描功能,在文件被打成纸屑 之前那一秒钟不到的时间里,已 经被扫描并传到监控者的手中。 时钟里藏摄像头,粉碎机有扫描功能 看似普通一个宾馆房间, 实际上是一处玄机重重的监控 室,在这里毫无秘密可言。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如果不 是亲眼所见,另一个场景发生的 事情更让人大开眼界:模拟橡胶 人身上居然藏着近 20 种包括情 报采集、信息传输甚至逃脱等特 种设备,就连普通的硬币居然可 能也是一枚数据卡。 眼前戴着眼镜的“橡胶 人”,身穿衬衫西裤手拎公文 包,看上去并无特别,然而一旁 的扫描仪却让它原形毕露。 原来这位“仁兄”的眼镜架 内,藏着微型摄像机,以及可以 放大远处声音的麦克风。耳机 采用空所导管,最大程度避免 无线电干扰,确保清晰监听。 中空的纽扣藏有显影剂,可以 密写通信。 再看看拎包,里面的书籍 上有用化学药品写好的无痕信 息,化妆包里装着假发、假皮肤 材料和硅胶指纹膜,随时供他 逃脱。看似普通的计算器实际 是电台,可以加密并发送信 息。手机不仅能通话,还能遥 控其他人的手机,并接收数 据。就连汽车钥匙都经过了改 装,装有窃听和摄录设备。兜 里的硬币是中空的,内藏迷你 数据卡—如果不是借助扫描 仪器,谁会认出他是“间谍”? 计算器竟是电台,硬币可能是数据卡 手机导航,也能被用来刺探军事设施 假发、假皮肤材料和硅胶指纹膜用于逃脱。 这些硬币竟然是数据卡。 眼镜里藏着摄像机。 不用扫描仪很难发现这些装备。 宋峤 陈郁 焦点新闻 2015 5 21 日 星期四 编辑:石磊 版面:李燕 校对:张菁 A4

Transcript of “现实版陈其乾”如何72变? 到这里,看“于无声处”间...

Page 1: “现实版陈其乾”如何72变? 到这里,看“于无声处”间 …epaper.yzwb.net/images/2015-05/21/A04/20150521A04_pdf.pdf如今我们很多人的手机里 安装了导航软件,但这项技术很

如今我们很多人的手机里安装了导航软件,但这项技术很早以前就曾威胁过国家安全。

在南京就发生过这样的事,10多年前,中日合资企业南京曼普数据公司使用高精度GPS接收机等设备,开展测绘,

很快就拥有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全部道路交通数据信息,地图上对我军事设施周围道路标示非常详细,多处注有驻军名称,地图精度已经达到机密级。幸亏这一非法行为被及时发现,这些信息才未流入境外。

“现实版陈其乾”如何72变?到这里,看“于无声处”间谍暗战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下月开放,电视剧《于无声处》部分情节就源于该馆素材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国安影视中心、江苏广电幸福蓝海、中天龙文化传媒等联合出品的《于无声处》,目前正在央视一套和江苏卫视黄金档热播。观众突然发现,印象中身怀绝技的间谍角色多变,他会是不起眼的门卫、出色的工程师、甚至是救人的医生。《于无声处》的总制片人隆晓辉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片中的故事都源于真实素材,有些案件能在下月开放的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中找到。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郁

对于《于无声处》最终的情节走向,总制片人隆晓辉透露,《于无声处》因为故事的需要,还是为里面的国安人员安排了一个情感的美好结局,但据他在拍摄时向有关部门了解,在真实生活中,一个国安人员为了他的任务,为了国家的安全,可能他的情感就完全被耽误了,甚至连个结局也没有,这种人生是有悲怆意味的。

隆晓辉说,另一种残酷的真实是,国安人员的“牺牲”都是

“沉默”的——和平时期的国安工作人员,不会像战争时期那样战场沙场轰然死亡,而且他们的死亡还无法公开表彰。因为很多国家大事,幕后的真正英雄都是国安人员,但他们永远不能面对大众,只能做不能说。

《于无声处》中的主人公之一陈其乾,让很多人为之叹息,这位从农村走出的高材生,头脑聪明心怀理想,可在晋升为202厂工程师可以接触到绝密信息之后,却不知不觉成为国外间谍组织策反的对象,最终迷失方向,冒险替间谍组织传递信息。

现实生活中,军工领域是国外间谍组织紧盯的目标。在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中,有一幅设计图非常引人关注,因为它就是一张造船图纸,这恰巧和《于无声处》剧中,境外间谍组织想要得到的“蓝鱼”设计船纸十分相像。

在剧中,为了得到“蓝鱼”的设计图纸,境外间谍组织收买了负责“蓝鱼”设计的工程师张文鸿和陈其乾。

在现实中,国安部门曾破获了一起关于我国核潜艇的泄密案件。这起真实案件中的主角名叫洪海峰,是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某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2005年,他在互联网上发帖寻求兼职信息,不料被台湾间谍机构发现并利诱收买,最终出卖了我新型核潜艇的机密情报,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教育馆的展板上,就展示了间谍机构汇给其的活动经费以及用于窃取核心资料的技术装备。

在电视剧《于无声处》中,陈其乾急于为女友买一个录音机,被外国间谍所利用。现实中,用金钱收买也是间谍组织的主要方法。

2011年,李某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知心”女网友。一个月后,对方告诉他自己是男性,并用金钱诱惑李某订购只有境内专业人士才能订购的军事类期刊,并对重要军事基地进行长期观察。经过调查发现,策反李某的间谍利用“网上书店”、军事爱好者网站,在全国20多个省市策反了50多人。

无独有偶,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酒泉基地某技术系统副组长的陈刚,在2006年4月看到了招聘网站上一则

“可以提供兼职机会”的广告,便化名发去了求职信。对方通过调查,当获知陈的真实身份后,便极力拉拢,诱其提供情报。

面对高额回报的蛊惑,陈刚最终铤而走险,通过互联网,将我国多种新型武器的技术参数卖给了对方,对我军军事机密造成了重大危害。2007年,陈刚以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就是出卖图纸的陈其乾? 就是为钱所困的

陈其乾? 告诉你一个沉默的马东

除了策反收买之外,现代科技也成了“间谍组织”工作的好帮手。在馆内,很多模拟的场景让你感到毫无秘密可言。

在展厅中,特别模拟了一个普通酒店的一角,记者初入之中,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然而当工作人员点开屏幕上的一个不起眼的按钮时,玄机显现。记者的形象立即在对面的电子屏上显示出来,原来,墙上挂的时钟看似普通,但是针眼处已经被安装了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针孔摄像头。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头顶上那盏的烟雾探测器

内也被做了手脚,里面有高清录音设备,可以记录下房间内所有的声音。

“电话也有问题吧?”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对方回答说,这里的电话已经被装了窃听器,而桌子上提供的电脑,只要一用就会中毒,因为里面已经潜藏着木马程序,一旁的传真机也具有自动保存功能,所有传真或是打印的文件都会被备份。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原本最该让人安心的碎纸机,居然也具备扫描功能,在文件被打成纸屑之前那一秒钟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被扫描并传到监控者的手中。

时钟里藏摄像头,粉碎机有扫描功能

看似普通一个宾馆房间,实际上是一处玄机重重的监控室,在这里毫无秘密可言。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另一个场景发生的事情更让人大开眼界:模拟橡胶人身上居然藏着近20种包括情报采集、信息传输甚至逃脱等特种设备,就连普通的硬币居然可能也是一枚数据卡。

眼前戴着眼镜的“橡胶人”,身穿衬衫西裤手拎公文包,看上去并无特别,然而一旁的扫描仪却让它原形毕露。

原来这位“仁兄”的眼镜架内,藏着微型摄像机,以及可以放大远处声音的麦克风。耳机

采用空所导管,最大程度避免无线电干扰,确保清晰监听。中空的纽扣藏有显影剂,可以密写通信。

再看看拎包,里面的书籍上有用化学药品写好的无痕信息,化妆包里装着假发、假皮肤材料和硅胶指纹膜,随时供他逃脱。看似普通的计算器实际是电台,可以加密并发送信息。手机不仅能通话,还能遥控其他人的手机,并接收数据。就连汽车钥匙都经过了改装,装有窃听和摄录设备。兜里的硬币是中空的,内藏迷你数据卡——如果不是借助扫描仪器,谁会认出他是“间谍”?

计算器竟是电台,硬币可能是数据卡

手机导航,也能被用来刺探军事设施

假发、假皮肤材料和硅胶指纹膜用于逃脱。

这些硬币竟然是数据卡。

眼镜里藏着摄像机。

不用扫描仪很难发现这些装备。 宋峤 陈郁 摄

焦点新闻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编辑:石磊 版面:李燕 校对:张菁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