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Gc°μ3u H

20
商周數位學院 先進觀念 • 輕鬆掌 《學做有錢人》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 powerpoint 2000 1987 年創刊 每周四出刊

Transcript of Ai C°!Gc°μ3u H

Page 1: Ai C°!Gc°μ3u H

商周數位學院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學做有錢人》建議最佳閱讀版本: powerpoint 2000

1987年創刊 每周四出刊

Page 2: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漲!漲!再漲!快變成新窮人了嗎?

 根據主計處統計,在 270 個國人主要花費項目中,從起床後的早餐,到祭拜用的金銀紙錢,總計 198 項產品已漲價。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最新預測則是:油價一但全年平均價位逼近每桶 79 美元,明年預估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 ) 年增率,將會由 1.98% 上升至 3.78% 。

 超過 3%的物價指數年增率,是什麼意思?

Page 3: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漲!漲!再漲!快變成新窮人了嗎?

 具體來說,如果計畫 30 年後要退休,現在每個月 3 萬元的生活品質, 30 年後,必需要 7.3 萬元才能達到相同水準

! 現在退休 每個月應準

備30,000 元

10 年後退休 每個月應準備

40,317 元

20 年後退休 每個月應準 備

54,183 元

30 年後退休 每個月應準 備

72,818 元

CPI↑

Page 4: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財金智慧時代來臨

 因美國人過度消費,缺乏退休規劃, 2002 年時平均每10 戶就有 1 戶破產,成為國家負擔。為此,美國國會立法成立倡導財金智慧的專責單位。

 財金智慧 (Financial Literacy) ,是由美國吹起的最新理財技能學習風潮。

 在這個什麼都漲的年代,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跟進,提出財金智慧概念,為的就是要教育民眾正確的理財觀念。

Page 5: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會賺錢,並不表示能有智慧的花錢

 過去,人們一直學著如何賺更多的錢,卻忘了基本功:如何花錢。財金智慧的第一課,就是看重一百元的威力。 或者有人會懷疑 100 元有什麼用,但如果我們每天省下一杯 150 元的咖啡,或者少搭一趟計程車, 30 年後,就能擁有一千萬元!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名言:「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說明了一切。

Page 6: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會賺錢,並不表示能有智慧的花錢

 有錢人深諳複利的力量,因此,連一塊錢都要管理,並且讓那一塊錢在未來賺更多的錢。

 但窮人只知道努力工作,把錢花光,再繼續努力工作。賺越多、花越多,最後財富還是無法增加。

 未來,會花錢將比會省錢更受重視。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聰明花錢,花得既不痛苦,還能把錢花在刀口上。

Page 7: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花一元要有三元的效益

 怎麼樣聰明花錢?駕馭錢不是要錙銖必較,而是要學會精打細算。

 一塊錢,要發揮三塊錢的效益。花錢之前,問問自己: 花這筆錢的目的在哪?我能享受多久?

 製作你的收支明細,紀錄下每一筆花費,讓自己清楚每一分錢的歸屬。一旦養成精算習慣,會讓你把資源放在真的喜愛的地方;管理金錢,反而會增加你的自由。

Page 8: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懂得儲蓄未來財

 把收入減掉支出才去做儲蓄,你可能會花到未來的錢而不自知。避免花掉未來的財富,可以運用 321 法則。

3 份現在

1 份自己

生活各項花費

儲存將來所需2份未來

充實自己…買書、上課

 每個月,先扣掉「未來」的兩等份後再開始支配其餘四等份;沒花完的,就繼續移入

「未來」的帳戶。

Page 9: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分清「想要」和「必要」

 除了花錢要有紀律,對於錢,還要有「加值」的渴望。

 價格是付出的,價格才是你得到的。懂得區分,洞悉自我的慾望,不盲目被價格所引導,是有錢人與窮人的重要分界點。

 區分出欲望的種類後,還要將自己的欲望排列出先後,才能照著順序聰明花錢。

Page 10: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理性消費,但常不自覺地踏入消費陷阱!

陷阱 1 意外獲得一筆獎金就把這筆錢拿來花掉,犒賞自己

 每個人心中會自然的把錢分成很多帳戶,意外之財、…旅遊花費、買菜錢、購屋基金 但其實錢就是錢,不該

因為放在意外之財的帳戶,價值就被貶低而輕易花掉。

你已經中了心理帳戶的迷思

Page 11: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2  美國買維他命很便宜、百貨公司大特賣,先買再說 !

 簡單的說就是貪小便宜。看到維他命與台灣的價格出現價差就大買,卻忘了評量維他命的價格與你的需求是否相關,是否真正划算?

你已經中了交易效用偏誤的陷阱

Page 12: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3  買把蔥殺價 10 元很爽,買台 30000 元電視殺價 10 元很丟 臉?

 一把蔥 20 元殺到 10 元,你感覺等於打了 5折,買電視要求降到 29990 元,折數連 1折都不到,根本不夠看?

你已經陷入了比例偏誤的迷思

 兩邊少的價格都是 10元,你因為把眼睛放在折扣幅度上,常常會讓小錢花得很謹慎,大錢花得太鬆散。

Page 13: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4  電視購物有免費 7 天試用期,那先買,再退貨好了 !

 原賦效應的研究發現,人通常對擁有的東西會賦予高價值,所以不太願意做決策失去它,也就是當貨

物送到你家後,你再把它退還的機率是很低的。

你已經陷入原賦效應 陷阱

Page 14: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5  我的品味與時並進,所以衣服越買越貴

 大腦對於物質的適應性很快,當你買下漂亮衣服或是好車後,會立刻適應,所以快樂感不會維持很久。

你被大腦的適應性效益牽著走了  如果你的快樂都是來自於物

質,你會很自然的想去買更好、更貴的東西,以得到刺激感。這會造成你的一生都要追著錢跑。

Page 15: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6  我總是花很多時間逛街,但衣櫥總少一件衣服!

 商人總會給你很多選擇,而控制欲會讓你習慣找尋最好的,但卻忘記要尋找最適合你的。結果,買回

家的洋裝很美,卻總高掛在衣櫥,連吊牌都沒剪。

你已經陷入了選擇的弔詭

Page 16: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打破心理帳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陷阱 7  買了一件不適合的衣服,下次再買一個腰帶來搭配,     看能否讓它變得漂亮點。

 只把眼光放在已經付出的成本,為了它還要花更多錢補救,但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滿意,還可能賠上好心情。

你已經陷入了沉沒成本陷阱

 你不但沒有挽回已沉沒的成本,還招致更大的浪費。

Page 17: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養成管理金錢的習慣

 珍惜 100 元的力量、有儲蓄未來財的概念區分出欲望的類別後,就要開始計算成本效益,作出抉擇,然後「反覆練習」,這是要成為有錢人的最後一個步驟。

 很多人會嫌計算很煩,而敗在「習慣」這一關。但管理金錢的習慣,實在比我們所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反覆練習計算,會幫助我們迴避很多衝動型的消費。

Page 18: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要當窮人,還是有錢人?

 如果你要變有錢人,必須建立起錢之間的連結感。從認識金錢,到花錢、存錢,最後投資獲利,這都是環環相扣。

 如何聰明購物?花錢前,請先自我對話一下!

出門必做功課

□ 確認每月所剩預算

□ 擬定購物清單

□ 盤算各項用品打算花多少錢

□ 盡量將所需物品集中在同一賣場採購,省下 油錢,並降低衝動性購買的機會

Page 19: Ai C°!Gc°μ3u H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0 期

付款前必問 4W2H What do you need?

是必要還是想要?

What do you have?

When will you really it?

Where will you store it?

How long will you use it?

How can you get bargain?

是否已有類似的或是可替代的商品?

非得現在買嗎?再等幾天可能就降價了?

東西買了要放哪?衣櫥或廚櫃是否已經塞不下?

預計這個物品你會使用多久?

透過比 / 議價,是否能以更低的價錢買到相同的商品?

Page 20: Ai C°!Gc°μ3u H

本檔案由商業周刊新事業中心製作 歡迎轉寄

摘 自第 1040期

歡迎您隨時瀏覽商周網站或至商周數位學院下載最新書摘簡報!

100元學做有錢人 !

>>立即閱讀更多精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