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 “牛娃”要“重金”打造?80后家长感叹:3年辅导班就...

1
扬子追问 焦点新闻 2015 8 31 日 星期一 编辑:宋学伟 版面:李燕 校对:盛媛媛 承虹 A6-7 扬子晚报讯 (记 者 郭一鹏 通讯员 吴川宁)昨天下午1点 40分,在宁杭高速上坊检查站, 高速六大队交警在对经过车辆 进行检查时,拦下一辆灰色面包 车。打开车门,一股难闻的气味 扑面而来,交警定睛一看,里面居 然塞满了人,几乎没有活动的空 隙。经清点,7座的面包车塞了 14 个人,其中 5 名大人 9 名小孩。 交警询问后得知,这些孩子 都是暑假期间赶到浙江义乌和 打工父母团聚的,因为要开学 了,所以就赶回位于河南的老 家。“我也是受老乡之托,实在没 有办法。”驾驶员赵某说。交警 对赵某严厉批评,要求超员人员 必须驳载,随后对赵某的违法行 为进行了严惩。 眼下,又到上学时,许多到外 地与父母团聚的孩子返回老家上 学,超员现象屡有发生。高速交 警就此提醒,超员车辆存在极大 隐患,别让孩子们陷入危险境地。 9月1日是开学首日,预计 早高峰会比暑期交通提前30— 40 分钟,也就是说,7 点就会开 始,至9点大部分道路才会结 束。交管人士提醒,可以提前 30或40分钟出门,留下足够的 空余时间,适应交通状况。驾 车出行前应提前规划好路线, 尽量避开这12条学校周边道路 及热点路段,有条件的市民可 以调整出行时间,尽量避开交 通早高峰时段。 牛娃重金打造?80后家长感叹:3年辅导班就花了6万 扬子晚报开学前调查南京“牛娃现象”: “城市牛娃”为何多靠父母“造”?谁在制造“家有牛娃梦”? 不知何时开始,“牛娃”成为让众多小学生家长羡慕 嫉妒恨的一个热词。扬子晚报记者在开学前做了一个以 “牛娃”为主题的调查发现,与过去的优秀学生相比,“现 代牛娃”似乎更侧重学业成绩,各类学科竞赛成了牛娃比 拼的“课外战场”,为此,好多孩子从小就要经历培训班的 百般“磨砺”。而“城市牛娃”的军功章背后,家长的作用 不可小觑。除了学习上要请名师、报培训班,在特长培 养、课外活动组织以及各项评比上,家长也是各显神通。 “城市牛娃”,为何越来越离不开父母的一路“扶持”?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王璟 “辅导班里要投入家长一半 的工资?这个数字改成 2/3 都不 为过。”冉冉妈(化名)说。 冉冉在南京一所知名小学 就读,开学就要升入六年级了。 从小学二年级起,她的“奥数之 旅”便正式开始。“最开始给她报 班的想法,是想纠正她考试总是 粗心的毛病,有个老师帮我们管 管。”在朋友的建议下,冉冉妈到 南京培训机构—学而思给冉 冉报了一个奥数“ 学期班 ”,“ 一 堂课200块左右,一学期下来要 3000 多。”把女儿送进了辅导班, 冉冉妈却并不能完全“定心”, “有一天我去辅导班接孩子下 课,去的有点早了,就和别的家 长一起交流了一下,结果发现, 像我们家这种只报 1 个班的孩子 简直是‘极品’,人家小孩基本都 3个班‘起步’。” 二年级就报3个辅导班,这 样下来孩子怎么吃得消?尽管 冉冉妈有些犹豫,但为了不让孩 子掉队,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又给 孩子报了1个奥数提高班和1个 英语辅导班。“书人是团课的,稍 微便宜一点,2000 多一学期,英 语辅导班也要 2000 多,我们家 这样‘熬’了三年呢。”经过 3个辅 导班的高强度训练,天生聪颖的 冉冉成绩也没让妈妈失望,各类 竞赛的一等奖拿到手软,书人辅 导班每学期的结业成绩也一直 是“五星”,成为了其他家长眼中 羡慕嫉妒恨的“大满贯”孩子。 这也让冉冉妈在朋友里觉得倍 儿有面子。逢人就夸,辅导班报 名的钱“没白花”。 转眼就要到了六年级,这个 暑假,冉冉也没闲着,一直在上各 种培训班。而为了冲刺南京的最 牛初中,冉冉妈决定给孩子增加 一门“一对一”的辅导课程。 “价格 是贵了点,2 个小时 500 块钱,但 毕竟老师的教学质量不一样,可 以给孩子专属辅导。” 冉冉妈和记者算了一下迄 今为止的“ 辅导班花费 ”,“ 撇开 各种接送的交通费等,我们家光 在辅导班报名上就花了将近 60000 元。我这还是算少了,要 是再给孩子加一门作文辅导什 么的,花费就更高了。”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些牛娃家长而言,孩子的发展也 不仅仅是学习,但学习绝对是最关键的一码。“如果学习不 好,就不叫牛娃!这就好比学习是 1,其他特长是 0。”一位家 长打了个比方说,首先你得成绩好,那么,其他体育、音乐等 有特长,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你学习不好,那么在现在这个环 境下,就等于什么都没有。 做培训的说:用“牛娃” 的成功吸引生源 记者调查发现,培训经济,是 形成这一强大漩涡的关键力量。 拿小学生学奥数来估算,南京大 约有5万名小学生,但约有1万 人在上奥数培训,这个数字背后 是巨额利润,造就了南京多家培 训机构,还有一些看中这块市场 的个人,或“白手起家”或“半路出 家”加入这一行。“我们一个老师 辞职,自己下来干培训,一年大几 十万。”南京一位小学校长谈到这 时十分痛心。 不过,通过培训出来的牛娃 只是少数。拿书人培训为例,全 南京每年获得五星一等证书的孩 子也就100多个,绝大部分孩子 只是“陪练”。 为了赚钱,培训机构可谓无 孔不入。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 “自媒体”各显“神通”。 “有的人的 工作就是每天在网上发帖,制作 各种紧张气氛,最后的目的就是 要让家长们花钱报班。” 有家长自嘲:为何自己 不能淡定 现在的中小学家长,以70 后、80 后为主,作为已经普遍接 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很多人却依 然在孩子教育上容易陷入矛盾 。 “我家马上就要升入二年级, 现在最纠结的事情,就是要不要 给孩子报补习班!”南京家长王女 士陷入了两难之中。 “我家女儿学 钢琴和游泳,对孩子来说,坚持两 项兴趣不容易,如果周末再给她 报辅导班,担心孩子太累了。”不 过现实却让王女士感到“紧迫”。 “太可怕了,我这两天才知道,他 们班上很多同学一年级就上了培 训班!”王女士无奈地说,“有时候 我真讨厌那些‘牛娃’家长,如果 大家都能按照正常的节奏走,那 么孩子们不就轻松多了吗!”不过 说到这里,王女士自嘲道,如果我 们家长都能淡定一些,不为他人 选择所动,这股冲着孩子来的压 迫会不会减轻一些? 有小学老师坦言:谁都 希望“成绩”更漂亮! “我们家是班上最后一个上 奥数的。”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 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刘爸爸告诉记 者,自己儿子蛮聪明的,学习成绩 也一直很不错,加上夫妻二人都 是搞教育的,都持有素质教育的 理念,因此一直把持着没给儿子 课外报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 间给儿子发展兴趣爱好。 “最后老 师来找我们谈话了,说儿子很不 错,是个潜力股,要我们不要耽误 儿子,最后我们也只好给儿子报 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学 校里,也不乏一些鼓励孩子参加 培训的老师。“怎么说呢,现在在 外上课已经成普遍现象,老师也 希望家长对孩子多投入一点,抓 得更紧一点,出了成绩,老师也高 兴。另外,牛娃多,上名校的数字 也好看。”一位小学老师坦言道。 有中学解释:看证书选 拔孩子也是无奈之举 对家长来说,送孩子去上培 训班的真正压力来自升学。 “如果小升初学校能考试,我 们也不想看证书。”采访中,一位 初中校长坦言,近年来,学校对好 生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各 种生源大战也是愈演愈烈。 “好孩 子容易出成绩,那么选学生也要 有一些依据。培训机构提供的证 书至少能够做一些参考。” 事实上,教育部早在2005年 就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取消升 学看奥数的做法。南京也早已明 文规定,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或与 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以选拔生 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严禁学校 以各种学科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 录取依据。但对于现状,教育主 管部门似乎也颇有无奈。虽然严 禁学校招生以奥数证书为录取依 据,但是监管时却很难界定,似乎 至今也没有哪所学校因为招生时 看了奥数证书被罚。 “‘牛娃’这个概念的流行, 其实是家长对儿童发展的一种 期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 待孩子的发展,有一个价值取向 的问题。如果把价值取向定位在 仅仅学习语数外这类学科知识 上,窄化为学生的分数或是获奖 的多少,那么这种价值取向是不 对的。所以用知识、成绩、获奖多 少来界定‘牛娃’,我不赞同; 其次, ‘牛娃’概念,我觉得应 该重新定义它。所谓牛娃,应该是 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发展 特别突出的孩子,其中包括道德素 养、身体素养、学业素养等等,不要 把牛娃定位在学科成绩上,应该更 看重孩子素养的全面发展; 再次,我们应该确认一个理 念,即每个儿童都应该是优秀的, 都应该能发展得很好。比如这个 孩子形象思维特别发达,那个孩 子语言能力特别好,这个孩子有 艺术天赋……教育就应该是让孩 子的天赋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 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牛娃。” 对于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 喜好“越俎代庖”的现象,成尚荣 先生表示,教育不是封闭办学,是 要多方参与,家长越来越多关注 孩子,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学校 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好事情,是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 家长的参与,以什么理念、什么方 式来参与很重要,参与不是干预, 更不是对学校教育规律的一种破 坏,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 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现在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 既不能板子都打在学校,也不能一 味归咎家长,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 应试体系尚没改变,评价机制也没 有得到改变,人才观没有得到根本 改变。但这不是说学校和家长就 没有责任。建议家长,要端正自己 的教育观,人才观,用平和的心态 去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去攀 比所谓的成绩,而要促进孩子之间 的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是多方面 的,包括谁更勇敢、更勤奋、更快 乐,等等。” 不过小学里在学业上出类 拔萃的孩子,到了初中,如果没 有家长“帮衬”着,也很容易出现 滑落现象。 小立今年小学毕业,被南京 知名初中“优录”。“一个暑假, 儿子初中三年的数学已经全部 搞完了!”小立爸爸是一个不折 不扣的狼爸型人物,从小就给小 立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小学 六年也是一路从培训这条路上 走过来的。 “这些成绩好的孩子,都必 须提前给他学,光靠学校里的根 本来不及!”小立爸告诉记者,到 了初中,选老师就更重要了。“不 仅课内老师,还有课外老师,必 要时就得一对一!”据了解,小立 一个暑假的培训费就有达到5 万元的纪录。 不过令记者更加感到有些 “恐怖”的是,采访中一些家长告 诉记者,不少牛娃最后选择的是 申请出国,那对家庭来说花钱更 是和流水似的。 “到了高中要考托福这些, 培训班、申请指导,这些费用更 是吓人。”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 如果出国,拿到奖学金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但是为了让孩子能 够有更高的发展,准备卖一套房 子出国上学是很多南京家长的 选择。 采访小赵同学之前,记者首 先通过了赵妈妈这一关。由于 小赵暑假里正在上的辅导班太 多,他的空余时间全在辅导班里 度过,因此妈妈彻底成了小赵的 “经纪人”,专门用了一本本子给 小赵记录下了每天上辅导班的 行程,以及需要完成的作业。若 是想要增加类似于“接受记者采 访 ”一类的“ 额外行程 ”,赵妈妈 得先给繁忙的儿子“调整档期”, 然后才“批准”儿子接受记者的 采访。 小赵的奥数起步比冉冉更 早,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进入了“奥 数模式”。丁点大的娃娃谁愿意 被困在教室里做奥数题?为了让 儿子“全身心”投入奥数训练,小 赵一家也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彻底变身“奥数家庭”。赵爸爸和 赵妈妈都是名牌大学理工科专业 毕业,每天下班回家后,两人放弃 了所有的看电视时间,陪着孩子 一起做题。“我们想了一下,与其 看着孩子做题,还不如陪着孩子 一起做,偶尔和孩子比比赛,也能 激发一下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然 那些我们看着都厌烦的题目,孩 子怎么做的下去?”为了儿子的 “成才”,赵妈妈甚至还更换了工 作, “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 子,儿子成长的最关键时间,家长 不投入怎么行?” “一开始也觉得辅导班不好 玩,我的同学周末在踢球,我却 得去做题目。”回忆起自己从小 上辅导班的经历,小赵竟然表露 出了“劫后余生 ”的“幸存感 ”, “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我一样 周末到辅导班做题,但他们的成 绩却并不如我,妈妈告诉我,像 我这样拿到五星学子的才是真 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但我们班 能够拿到五星学子的同学只有 4 个。” 虽然孩子是别人眼中的 牛娃,但采访中,冉冉妈妈却 跟记者坦露心迹:自己和孩 子都被奥数班“绑架”得吃不 消了!“这是经济上和精神压 力上双重的,孩子真的是被 迫的。” “辅导班是一场‘大逃杀’, 家长和孩子其实都被证书和升 学‘绑架’了。”采访中,一位 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将升 入五年级的妈妈感叹道,“其 实,真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 并不是特别多, 每个班顶多也就10个,但现 在感觉是人人都在上辅导 班,不上辅导班就落后了一 样。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对 奥数感不感兴趣,家长都给 孩子报名,没事儿的时候家 长还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 上了几个辅导班,就生怕比 别人家落后。但最后,多少 孩子都是当了炮灰,不仅没 有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而 且打击了孩子学习的信心, 最后那么多‘银子’,则进了 商人的腰包!” “我家儿子经过辅导班 的训练,真正爱上了做题,而 且还拿到了可以敲开名校的 证书。”一位家长颇有些庆 幸地对记者说:“我想过,如 果自己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 能力,把他送进培训班也是 一种选择,家长在时间上和 经济上付出多一点又有什么 关系呢?” 采访中,有一些“牛娃” 家长对于付出表现出了义无 反顾的精神。“现在的孩子都 聪明,但要让孩子‘跳出来’, 家长必须要付出!”采访中, 一位在牛娃圈“颇负盛名”的 牛爸告诉记者,给孩子提前 学,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选 择。“请最好的老师、团课,无 论是学业上的,还是特长培 养,都需要家长的规划,这些 孩子不可能做,必须靠家 长。”而采访中记者发现,现 在家长为孩子能做的事情并 不止于报培训班:出书、开书 法展览、开钢琴演奏会、参加 表演、当活动达人、搞小发明 创造……一些牛娃小小年纪 就赢得了很多“光环”。 “有的家长真的很厉害, 不仅能把孩子学习成绩抓上 去,还能帮孩子折腾,在很多 评比中表现出众,对这些家 长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 量!”南京一位小学校长感 叹道。 无奈! 想培养“牛娃”,家长一把辛酸泪 痛心! “现代牛娃”培训班里“锻造” 开学交通·回归正常 开学交通·个案警示 7 座面包车挤进 14 人 9 个是赶回老家报名的孩子 今年是南京的“教育改革年”,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均衡的举措,义务教 育阶段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择校越来越难。“这种背景下,对家长来说,带孩子上培 训班的精神压力会变得没这么强烈。”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 说,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那么学校选择生源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逼着 孩子去搞证书也无法实现择校的功利性目的。不过,只要有应试体制存在,中国的家 长也很难豁达。“但希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更为理性的去选择,不要让孩子在培 训的漩涡里失去了成长中更为珍贵的东西。” 政策 导向 要孩子“优秀”,家长要懂“规划” 更多家长卷进“追赶漩涡”吃不消 牛娃必须要提前? 还没上初一就学完初三数学 “牛娃”行程太紧凑 妈妈换工作充当“经纪人” 牛娃培训班 3 个起步? 3 年辅导班报名费花 6 万 究竟谁制造了“家有牛娃梦” “现在最流行什么?答案是:炫小孩!”一个 家长苦笑着告诉记者,牛娃就像一个梦,而家长 们就像一个个追梦人,带着孩子投身漩涡。然 而,这个漩涡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专家观点 谈到“牛娃现象”,国家督 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 荣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严控择校措施 将给“培训热”降点温 南京车流高峰进入 开学模式交警提醒市民提前半小时出门 从现在开始,南京城区交通告别“暑期模式”,正式 进入“开学模式”,车流量恢复正常,早晚高峰时期,学校 周边路段将再次进入“车多缓行”状态。交管部门预计, 主城区12条道路会出现拥堵,建议提前半小时出门。 通讯员 宁交轩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一鹏 根据以往开学首日情况分 析,南京市区北京东路、长江路、 察哈尔路、琅琊路、拉萨路、汉口 西路、中山东路、汉中路、中山南 路、龙蟠中路、虎踞南路、光华路 等12条道路,早高峰时段会迎来 接送学生的人流和车流。 南京交管有关人士介绍,他 们已提前制定交通疏导计划,启 动“爱心牵手”护学岗护学工作, 即交警护学岗、辅警护学岗、志 愿者护学岗。该人士提醒,家长 开车接送孩子时,在学校门前要 做到即停即走。 城区 12 条道路迎来拥堵 交管人士介绍,模范西路古 平岗周边聚集察哈尔路小学、三 牌楼小学、南师附中等十余所学 校。而模范西路古平岗立交至 定淮门桥路段不足千米长,却有 3处信号灯,之前早晚高峰一直 拥堵严重。 目前,内环北线西延改造工 程正在动工。交管部门对施工路 段进行了管制。交管人士提醒: 由西向东由江东北路热河南路察 哈尔路绕行;由东向西,由虎踞北 路或中山北路转入察哈尔路可避 开拥堵。此外,由于地铁4号线 仍在草场门大街一线占道施工, 绕行时尽量要避开草场门大街。 古平岗路段切记要避开 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出门 各类培训班,孩子坐 得满满的。 资料图片 1 不能把“牛娃”概念 窄化为分数和证书 2 家长的参与 不应变成干预 超载面包车被交警拦下,责成驳载。 警方供图

Transcript of A6-7 “牛娃”要“重金”打造?80后家长感叹:3年辅导班就...

Page 1: A6-7 “牛娃”要“重金”打造?80后家长感叹:3年辅导班就 …epaper.yzwb.net/images/2015-08/31/A06/20150831A06_pdf.pdf · 进行检查时,拦下一辆灰色面包

扬子追问

焦点新闻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编辑:宋学伟 版面:李燕 校对:盛媛媛 承虹

A6-7

扬子晚报讯(记者 郭一鹏通讯员 吴川宁)昨天下午1点40分,在宁杭高速上坊检查站,高速六大队交警在对经过车辆进行检查时,拦下一辆灰色面包车。打开车门,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交警定睛一看,里面居然塞满了人,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隙。经清点,7座的面包车塞了14个人,其中5名大人9名小孩。

交警询问后得知,这些孩子都是暑假期间赶到浙江义乌和

打工父母团聚的,因为要开学了,所以就赶回位于河南的老家。“我也是受老乡之托,实在没有办法。”驾驶员赵某说。交警对赵某严厉批评,要求超员人员必须驳载,随后对赵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惩。

眼下,又到上学时,许多到外地与父母团聚的孩子返回老家上学,超员现象屡有发生。高速交警就此提醒,超员车辆存在极大隐患,别让孩子们陷入危险境地。

9月 1日是开学首日,预计早高峰会比暑期交通提前30—40分钟,也就是说,7点就会开始,至 9 点大部分道路才会结束。交管人士提醒,可以提前30或40分钟出门,留下足够的

空余时间,适应交通状况。驾车出行前应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避开这12条学校周边道路及热点路段,有条件的市民可以调整出行时间,尽量避开交通早高峰时段。

“牛娃”要“重金”打造?80后家长感叹:3年辅导班就花了6万扬子晚报开学前调查南京“牛娃现象”:“城市牛娃”为何多靠父母“造”?谁在制造“家有牛娃梦”?

不知何时开始,“牛娃”成为让众多小学生家长羡慕嫉妒恨的一个热词。扬子晚报记者在开学前做了一个以

“牛娃”为主题的调查发现,与过去的优秀学生相比,“现代牛娃”似乎更侧重学业成绩,各类学科竞赛成了牛娃比拼的“课外战场”,为此,好多孩子从小就要经历培训班的百般“磨砺”。而“城市牛娃”的军功章背后,家长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学习上要请名师、报培训班,在特长培养、课外活动组织以及各项评比上,家长也是各显神通。

“城市牛娃”,为何越来越离不开父母的一路“扶持”?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王璟

“辅导班里要投入家长一半的工资?这个数字改成2/3都不为过。”冉冉妈(化名)说。

冉冉在南京一所知名小学就读,开学就要升入六年级了。从小学二年级起,她的“奥数之旅”便正式开始。“最开始给她报班的想法,是想纠正她考试总是粗心的毛病,有个老师帮我们管管。”在朋友的建议下,冉冉妈到南京培训机构——学而思给冉冉报了一个奥数“学期班”,“一堂课200块左右,一学期下来要3000多。”把女儿送进了辅导班,冉冉妈却并不能完全“定心”,

“有一天我去辅导班接孩子下课,去的有点早了,就和别的家长一起交流了一下,结果发现,

像我们家这种只报1个班的孩子简直是‘极品’,人家小孩基本都3个班‘起步’。”

二年级就报3个辅导班,这样下来孩子怎么吃得消?尽管冉冉妈有些犹豫,但为了不让孩子掉队,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又给孩子报了1个奥数提高班和1个英语辅导班。“书人是团课的,稍微便宜一点,2000多一学期,英语辅导班也要 2000多,我们家这样‘熬’了三年呢。”经过3个辅导班的高强度训练,天生聪颖的冉冉成绩也没让妈妈失望,各类竞赛的一等奖拿到手软,书人辅导班每学期的结业成绩也一直是“五星”,成为了其他家长眼中羡慕嫉妒恨的“大满贯”孩子。

这也让冉冉妈在朋友里觉得倍儿有面子。逢人就夸,辅导班报名的钱“没白花”。

转眼就要到了六年级,这个暑假,冉冉也没闲着,一直在上各种培训班。而为了冲刺南京的最牛初中,冉冉妈决定给孩子增加一门“一对一”的辅导课程。“价格是贵了点,2个小时500块钱,但毕竟老师的教学质量不一样,可以给孩子专属辅导。”

冉冉妈和记者算了一下迄今为止的“辅导班花费”,“撇开各种接送的交通费等,我们家光在辅导班报名上就花了将近60000元。我这还是算少了,要是再给孩子加一门作文辅导什么的,花费就更高了。”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些牛娃家长而言,孩子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学习,但学习绝对是最关键的一码。“如果学习不好,就不叫牛娃!这就好比学习是1,其他特长是0。”一位家长打了个比方说,首先你得成绩好,那么,其他体育、音乐等有特长,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你学习不好,那么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就等于什么都没有。 做培训的说:用“牛娃”

的成功吸引生源

记者调查发现,培训经济,是形成这一强大漩涡的关键力量。拿小学生学奥数来估算,南京大约有5万名小学生,但约有1万人在上奥数培训,这个数字背后是巨额利润,造就了南京多家培训机构,还有一些看中这块市场的个人,或“白手起家”或“半路出家”加入这一行。“我们一个老师辞职,自己下来干培训,一年大几十万。”南京一位小学校长谈到这时十分痛心。

不过,通过培训出来的牛娃只是少数。拿书人培训为例,全南京每年获得五星一等证书的孩子也就100多个,绝大部分孩子只是“陪练”。

为了赚钱,培训机构可谓无孔不入。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

“自媒体”各显“神通”。“有的人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网上发帖,制作各种紧张气氛,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让家长们花钱报班。”

有家长自嘲:为何自己不能淡定

现在的中小学家长,以 70后、80后为主,作为已经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很多人却依然在孩子教育上容易陷入矛盾 。

“我家马上就要升入二年级,现在最纠结的事情,就是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南京家长王女士陷入了两难之中。“我家女儿学钢琴和游泳,对孩子来说,坚持两项兴趣不容易,如果周末再给她报辅导班,担心孩子太累了。”不过现实却让王女士感到“紧迫”。

“太可怕了,我这两天才知道,他们班上很多同学一年级就上了培训班!”王女士无奈地说,“有时候我真讨厌那些‘牛娃’家长,如果大家都能按照正常的节奏走,那么孩子们不就轻松多了吗!”不过说到这里,王女士自嘲道,如果我们家长都能淡定一些,不为他人选择所动,这股冲着孩子来的压迫会不会减轻一些?

有小学老师坦言:谁都希望“成绩”更漂亮!

“我们家是班上最后一个上奥数的。”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刘爸爸告诉记者,自己儿子蛮聪明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不错,加上夫妻二人都是搞教育的,都持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一直把持着没给儿子课外报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给儿子发展兴趣爱好。“最后老师来找我们谈话了,说儿子很不错,是个潜力股,要我们不要耽误儿子,最后我们也只好给儿子报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学校里,也不乏一些鼓励孩子参加培训的老师。“怎么说呢,现在在外上课已经成普遍现象,老师也希望家长对孩子多投入一点,抓得更紧一点,出了成绩,老师也高兴。另外,牛娃多,上名校的数字也好看。”一位小学老师坦言道。

有中学解释:看证书选拔孩子也是无奈之举

对家长来说,送孩子去上培训班的真正压力来自升学。

“如果小升初学校能考试,我们也不想看证书。”采访中,一位初中校长坦言,近年来,学校对好生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各种生源大战也是愈演愈烈。“好孩子容易出成绩,那么选学生也要有一些依据。培训机构提供的证书至少能够做一些参考。”

事实上,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取消升学看奥数的做法。南京也早已明文规定,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严禁学校以各种学科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录取依据。但对于现状,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颇有无奈。虽然严禁学校招生以奥数证书为录取依据,但是监管时却很难界定,似乎至今也没有哪所学校因为招生时看了奥数证书被罚。

“‘牛娃’这个概念的流行,其实是家长对儿童发展的一种期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孩子的发展,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仅仅学习语数外这类学科知识上,窄化为学生的分数或是获奖的多少,那么这种价值取向是不对的。所以用知识、成绩、获奖多少来界定‘牛娃’,我不赞同;

其次,‘牛娃’概念,我觉得应该重新定义它。所谓牛娃,应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发展特别突出的孩子,其中包括道德素养、身体素养、学业素养等等,不要把牛娃定位在学科成绩上,应该更看重孩子素养的全面发展;

再次,我们应该确认一个理念,即每个儿童都应该是优秀的,都应该能发展得很好。比如这个孩子形象思维特别发达,那个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好,这个孩子有艺术天赋……教育就应该是让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牛娃。”

对于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喜好“越俎代庖”的现象,成尚荣先生表示,教育不是封闭办学,是要多方参与,家长越来越多关注孩子,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好事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家长的参与,以什么理念、什么方式来参与很重要,参与不是干预,更不是对学校教育规律的一种破坏,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现在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既不能板子都打在学校,也不能一味归咎家长,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应试体系尚没改变,评价机制也没有得到改变,人才观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这不是说学校和家长就没有责任。建议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人才观,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去攀比所谓的成绩,而要促进孩子之间的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包括谁更勇敢、更勤奋、更快乐,等等。”

不过小学里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孩子,到了初中,如果没有家长“帮衬”着,也很容易出现滑落现象。

小立今年小学毕业,被南京知名初中“优录”。“一个暑假,儿子初中三年的数学已经全部搞完了!”小立爸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狼爸型人物,从小就给小立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小学六年也是一路从培训这条路上

走过来的。“这些成绩好的孩子,都必

须提前给他学,光靠学校里的根本来不及!”小立爸告诉记者,到了初中,选老师就更重要了。“不仅课内老师,还有课外老师,必要时就得一对一!”据了解,小立一个暑假的培训费就有达到 5万元的纪录。

不过令记者更加感到有些“恐怖”的是,采访中一些家长告

诉记者,不少牛娃最后选择的是申请出国,那对家庭来说花钱更是和流水似的。

“到了高中要考托福这些,培训班、申请指导,这些费用更是吓人。”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出国,拿到奖学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高的发展,准备卖一套房子出国上学是很多南京家长的选择。

采访小赵同学之前,记者首先通过了赵妈妈这一关。由于小赵暑假里正在上的辅导班太多,他的空余时间全在辅导班里度过,因此妈妈彻底成了小赵的

“经纪人”,专门用了一本本子给小赵记录下了每天上辅导班的行程,以及需要完成的作业。若是想要增加类似于“接受记者采访”一类的“额外行程”,赵妈妈得先给繁忙的儿子“调整档期”,然后才“批准”儿子接受记者的采访。

小赵的奥数起步比冉冉更早,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进入了“奥

数模式”。丁点大的娃娃谁愿意被困在教室里做奥数题?为了让儿子“全身心”投入奥数训练,小赵一家也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彻底变身“奥数家庭”。赵爸爸和赵妈妈都是名牌大学理工科专业毕业,每天下班回家后,两人放弃了所有的看电视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做题。“我们想了一下,与其看着孩子做题,还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做,偶尔和孩子比比赛,也能激发一下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然那些我们看着都厌烦的题目,孩子怎么做的下去?”为了儿子的

“成才”,赵妈妈甚至还更换了工

作,“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儿子成长的最关键时间,家长不投入怎么行?”

“一开始也觉得辅导班不好玩,我的同学周末在踢球,我却得去做题目。”回忆起自己从小上辅导班的经历,小赵竟然表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幸存感”,

“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我一样周末到辅导班做题,但他们的成绩却并不如我,妈妈告诉我,像我这样拿到五星学子的才是真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但我们班能够拿到五星学子的同学只有4个。”

虽然孩子是别人眼中的牛娃,但采访中,冉冉妈妈却跟记者坦露心迹:自己和孩子都被奥数班“绑架”得吃不消了!“这是经济上和精神压力上双重的,孩子真的是被迫的。”

“辅导班是一场‘大逃杀’,家长和孩子其实都被证书和升学‘绑架’了。”采访中,一位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妈妈感叹道,“其实,真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并不是特别多,

每个班顶多也就10个,但现在感觉是人人都在上辅导班,不上辅导班就落后了一样。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对奥数感不感兴趣,家长都给孩子报名,没事儿的时候家长还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上了几个辅导班,就生怕比别人家落后。但最后,多少孩子都是当了炮灰,不仅没有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而且打击了孩子学习的信心,最后那么多‘银子’,则进了

商人的腰包!”

“我家儿子经过辅导班的训练,真正爱上了做题,而且还拿到了可以敲开名校的证书。”一位家长颇有些庆幸地对记者说:“我想过,如果自己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把他送进培训班也是一种选择,家长在时间上和经济上付出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采访中,有一些“牛娃”家长对于付出表现出了义无反顾的精神。“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但要让孩子‘跳出来’,家长必须要付出!”采访中,一位在牛娃圈“颇负盛名”的牛爸告诉记者,给孩子提前学,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选

择。“请最好的老师、团课,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特长培养,都需要家长的规划,这些孩子不可能做,必须靠家长。”而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家长为孩子能做的事情并不止于报培训班:出书、开书法展览、开钢琴演奏会、参加表演、当活动达人、搞小发明创造……一些牛娃小小年纪就赢得了很多“光环”。

“有的家长真的很厉害,不仅能把孩子学习成绩抓上去,还能帮孩子折腾,在很多评比中表现出众,对这些家长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量 !”南京一位小学校长感叹道。

无奈!想培养“牛娃”,家长一把辛酸泪

痛心!“现代牛娃”培训班里“锻造”

开学交通·回归正常

开学交通·个案警示

7座面包车挤进14人9个是赶回老家报名的孩子

今年是南京的“教育改革年”,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均衡的举措,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择校越来越难。“这种背景下,对家长来说,带孩子上培训班的精神压力会变得没这么强烈。”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说,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那么学校选择生源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逼着孩子去搞证书也无法实现择校的功利性目的。不过,只要有应试体制存在,中国的家长也很难豁达。“但希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更为理性的去选择,不要让孩子在培训的漩涡里失去了成长中更为珍贵的东西。”

政策导向

要孩子“优秀”,家长要懂“规划”

更多家长卷进“追赶漩涡”吃不消

牛娃必须要提前?还没上初一就学完初三数学

“牛娃”行程太紧凑妈妈换工作充当“经纪人”

牛娃培训班3个起步?3年辅导班报名费花6万

究竟谁制造了“家有牛娃梦”“现在最流行什么?答案是:炫小孩!”一个

家长苦笑着告诉记者,牛娃就像一个梦,而家长们就像一个个追梦人,带着孩子投身漩涡。然而,这个漩涡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专家观点

谈到“牛娃现象”,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严控择校措施将给“培训热”降点温

南京车流高峰进入“开学模式”交警提醒市民提前半小时出门

从现在开始,南京城区交通告别“暑期模式”,正式进入“开学模式”,车流量恢复正常,早晚高峰时期,学校周边路段将再次进入“车多缓行”状态。交管部门预计,主城区12条道路会出现拥堵,建议提前半小时出门。

通讯员 宁交轩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一鹏

根据以往开学首日情况分析,南京市区北京东路、长江路、察哈尔路、琅琊路、拉萨路、汉口西路、中山东路、汉中路、中山南路、龙蟠中路、虎踞南路、光华路等12条道路,早高峰时段会迎来接送学生的人流和车流。

南京交管有关人士介绍,他们已提前制定交通疏导计划,启动“爱心牵手”护学岗护学工作,即交警护学岗、辅警护学岗、志愿者护学岗。该人士提醒,家长开车接送孩子时,在学校门前要做到即停即走。

城区12条道路迎来拥堵

交管人士介绍,模范西路古平岗周边聚集察哈尔路小学、三牌楼小学、南师附中等十余所学校。而模范西路古平岗立交至定淮门桥路段不足千米长,却有3处信号灯,之前早晚高峰一直拥堵严重。

目前,内环北线西延改造工

程正在动工。交管部门对施工路段进行了管制。交管人士提醒:由西向东由江东北路热河南路察哈尔路绕行;由东向西,由虎踞北路或中山北路转入察哈尔路可避开拥堵。此外,由于地铁4号线仍在草场门大街一线占道施工,绕行时尽量要避开草场门大街。

古平岗路段切记要避开

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出门

各类培训班,孩子坐得满满的。 资料图片

1 不能把“牛娃”概念窄化为分数和证书

2 家长的参与不应变成干预

超载面包车被交警拦下,责成驳载。 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