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 正確敘述請求先選複述動詞pdf.wenweipo.com/2019/10/18/a25-1018.pdfA25 文江學海 Ü...

1
江學海 A25 2019 年 10 月 18 日(星期五) 責任編輯:鄭樂泓 星期五 星期一 .通識博客 (一周時事聚焦、通識把脈) .百搭通識 星期二 星期三 .中文星級學堂 .STEM百科啟智 星期四 正確敘述請求 先選複述動詞 筆者為上兩期文章沒有好好交代 其中一點,而感到心有戚戚焉,昨 晚電視放出一部經典恐怖電影: 《觸目驚心》(Psycho),正好借 來一用。戲中女主角被利刃行兇 時,我們看不到她被刀傷的傷口, 只聽到女主角的慘叫,這正是的恐 怖之處,這時各人運用自行組成畫 面的能力(the ability to form pic- tures in the mind; imagination), 把 隱 藏 心 內 的 魔 鬼 (inner de- mons)釋放出來,那是比任何鏡頭 更可怕。而早前的文章的What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便是這 個意思,例如一個曾失敗的拳擊手 拒絕再上擂台,他怕的可能不是對 方太強,亦不是怕會死,而是不想 面對再一次的敗陣,又或被喝倒彩 (being booed off)的情形,自找 心魔,自己嚇自己是不要得的。 相信同學們不難找到恐怖的同義 詞 , 例 如 worry, distress, anxi- ety......又或多重的 level of fear 的內 容,所以筆者不談這個。不如來個 美國俚語,「You freak me out.」 指你把我嚇到跳起了,又或你嚇到 我魂飛魄散了。 Panic是「恐怖家族」地位最高 的成員,這個字是來自希臘其中一 個 半 人 神 (Demi-Gods) , 名 為 Pan,上半身是人,下半身則看起 來像羊。Lest 是「恐怖家族」的另 一名成員,卻不是膽小鬼(cow- ard),lest 是恐怕,別名是「以防 萬一」,原來有不少的外國報紙也 有「Lest you forget」(以免你忘 記)的話當年欄目。 昔 日 有 位 Stand-up Comedian (脫口秀表演者)進入一間監獄, 他對電視屏幕回應,「I am very apprehensive.」他再細聲點道出, 他猜用這個「憂慮」字,那些囚犯 聽不懂;好在立心改過的重生者, 亦不是想像中可怕。但這也是個例 證,多學點詞彙,便可在不同場合 可有多點選擇。 只要勇於面對,即使今天暫未如 願,但終有一日可以克服,一如那 勵志民謠:「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 come someday.」 恐怖家族最高位 Panic 來自半人神 深蒂固 隔星期五見報 林健根 會計師 最近在英語課時,常與學生探討為何我們 要學習文法(grammar),並進一步引導學 生思考,課室裡所學到的文法知識,到底如 何能在日常生活中說到、用到。雖然一般的 課堂教學,都是以考試為主導(exam-ori- ented),但是程韻老師還是希望各位學子 能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 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 在上星期的文法課堂裡,程老師所問的第 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何要學習reported speech(複述句)?」。答案很簡單,就是 要懂得如何精準地把別人說過的話敘述一次 啊。把 direct speech(直接敘述句)變成 re- ported speech,看似簡單,其實當中也有需 要注意的地方。現在,我會教大家如何能正 確地複述別人的 request(請求)和 warning (警告)。 複述request(請求) Step 1︰我們要先選一個合適的report- ing verb(複述動詞)。同時,要用simple past tense(過去式),因為複述別人的說話 時,說話的這個動作已成過去。當 report a request(複述一個請求)時,我們最常使用 的reporting verb是asked(問)。 例子一: Direct Speech: "Please give me some money, Jane." said John. Step 2: 認清誰是說話者,誰是被問者。 在例子一中,John 請求 Jane 給他一點錢,所 以 寫 成 Reported Speech 後 , 就 是 「John asked Jane…」 Step 3: 使用 to-infinitive (不定詞)描述 動作。 (John asked Jane to give…) Step 4: 適 當 地 轉 換 pronoun ( 代 名 詞)。請注意,直接敘述時,John 使用的是 me(我),當轉述 John 的話時,便會由 me 轉了 him(他)。 Reported Speech: John asked Jane to give him some money. 先重溫一下剛剛所運用的Sentence struc- ture(句子結構): Reporting verb + noun + to-infinitive 複述warning(警告) 與複述請求的方法一樣,但一個警告多會 由 Don't(不要)開頭,所以複述時會複雜 一點。 例子二: Direct Speech: "Don't be late for school, Tom." said Mrs Wong. 首 先 , 複 述 警 告 的 reporting verb 是 warned。「Mrs Wong warned Tom…」這 個與例子一的開首一樣,但需要注意的是 Mrs Wong 警告 Tom 不要遲到,如跟從剛才 所 學 的 句 法 , 便 會 變 成 「Mrs Wong warned Tom to be late for school.」所以, 當我們複述一個警告時,記得加上 not,才 能準確地敘述 direct speech 裡所表達的句子 意思。 Reported Speech: Mrs Wong warned Tom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 希望今期的課題,能幫助大家在日常中更 輕易、正確地敘述別人的請求和警告。 程韻 作者簡介:英國文學碩士,在男校任教英語的女教師,愛好文學和動物。 「窗」在古今建築物中是平凡不過的裝置,然而 它卻打通了人與大自然的隔膜,且在中國古籍中多 有記載。說文云:「在牆曰牖,在屋曰窗。」有學 者認為,牖是牆上較小的洞,也起着窗的功能。可 能因為「窗」是太常見及常被描述之物(古代書法 家傾向在同一書法作品中,使用不同的異體字), 因此,在台灣教育部出版的異體字字典中,「窗」 字的寫法竟有29種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人雖重實用,但在生活器物上,卻喜歡藝術 生活化,把藝術帶進生活中,注重意境,追求情 趣。高人雅士,達官貴人的深宮宅院,安裝的當然 不是平平凡凡的窗。《文選.左思.蜀都賦》: 「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唐王維《雜 詩》:「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當中提及 的「綺窗」,是指雕刻了精美花紋的窗子。名之曰 「綺窗」,真的引人遐想。 此外,在中國人的庭院中,也愛在牆上裝上「空 窗」。這些窗的窗孔沒任何遮攔,讓屋內之人可取 牆外之景,擴大視域,達園林借景之效。當然洞口 也可以望磚,瓦片或鐵筋泥塑成透空的圖案或花 紋,令它像相框般精緻,名之曰「漏窗」。 另一方面,中國人除了講求窗的精美,也重視窗 所在的方位。文學作品中,「東窗」、「南窗」、 「西窗」、「北窗」都曾被作者提及。 大家熟悉的成語「東窗事發」,其典源於有一 天,奸臣秦檜曾於東窗下與妻子王氏商討謀害岳 飛,令一代忠臣被皇帝殺害。結果惡人也遭天譴。 不久,秦檜和兒子秦熺也死了,王氏整日心緒不 寧,派道士往陰間探望。戴着重重鐵枷的秦檜,託 道士回話給夫人說:「東窗事發了。」不久王氏也 死了。這雖是一則故事,但足見中國人深信,惡人 自有惡人報。 撇開臭味相投的夫婦,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 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展 示丈夫在外地(巴蜀)公幹,十分渴望回家與妻子 在西窗下秉燭夜談,訴說綿綿情話,足見其鶼鰈情 深。 而提及「南窗」與「北窗」,最鍾情於其中的, 非陶淵明莫屬。在《歸去來辭》中說:「倚南窗以 寄傲,審容膝之易安。」至於《與子儼等疏》,陶 氏就說得更明白了:「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 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可見一方面陶氏 真的厭倦了官場生活,極想歸園田居,而他真箇對 家居風水也有講究,知道「北窗」下有涼風,熱天 在此納涼,涼風習習,好過做皇帝。古人描述不同 方位的窗,有時並非偶然呢。 藝術帶進生活 綺窗雕滿花紋 大清思 隔星期五見報 陳慰敏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仁義之和 利之大者 文解惑 儒家學派以孔孟思想為核心,孔氏指至聖先師孔 子,孟氏則指亞聖孟軻,世稱孟子。綜合而論, 孔、孟學說皆重「仁義」,惟誠如文天祥《絕命 辭》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較多談 「仁」,概指一種能關愛別人的同理心;孟子則相 對重「義」,即古文「誼」字,泛指人所應守的一 切道理與原則。 仁愛之心,人所固有,向無異議。至於「正義」 標準,則相對複雜,言人人殊。《論語.里仁》 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似乎將「義」 視為「利」的對立面。《孟子》起首載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孟子答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義而已矣。」認為治理人民只需談仁義即可,無 必要談利益。此一思想,被當時各諸侯視為「迂遠 而闊於事情」,故孟子始終未受重用,只能退而著 書立說。 對於「義利之辨」,《孔叢子.雜訓》亦借子思 批評孟子曰: 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 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 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 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 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孔叢子》舊題孔鮒所撰,宋明以後學者多疑其 為偽書,近年李學勤、黃懷信等教授經過嚴謹考 證,嘗作出平反。但不論《孔叢子》作者何人,並 不影響我們對其內容之反思。 在上文中,孟子將「利益」與「仁義」視為對 立,子思則認為實行最大的利益,就是體現最大的 仁義,二者可以渾然一體。司馬光《資治通鑒》評 子思、孟子之說曰:「唯仁者為知仁義之利,不仁 者不知也。」亦認為「利」與「仁義」可以合一為 「仁義之利」,唯仁者可知其理。 誠然,「利益」與「仁義」從來並非二元對立, 而實與《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精神一致, 是一種陰陽互相消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互存 關係,並沒有絕對的好壞與對錯,而只論是否相對 合理與合適。 其中關鍵,全在於決策對大眾的影響,故《老 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如果能 為百姓整體利益着想,使社會安定,豐衣足食,則 此一求利之心,就是最大的公義;相反,若只為了 一己或一小撮人的私義,不惜破壞社會穩定,讓百 姓陷入恐慌,民不聊生,則此一求義之心,既是不 仁,亦是最大的不利。 此一義利之辨,孔子固亦明白,故《論語.子 路》載孔子適衛,與冉有談治國之道,亦主張必先 使人民生活富庶,而後方可談理想教化。此外,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曰:「德義,利之本也。」 成公十六年:「義以建利。」《國語.周語》: 「言義必及利。」「利能制義。」又《墨子》屢 言:「義,利也。」《禮記.大學》:「以義為利 也。」《荀子.王制》:「序四時,裁萬物,兼利 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意義顯明,並可 參證。可惜,後人不明所以,動輒將義、利對立, 或空談理想而不顧現實,徒以正義之名來傷害大眾 民生,殊為大憾。 該要知 隔星期五見報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逢星期五見報 談英語 「全港青少年繪畫日2019」得獎作品 姓名︰施靜怡 年齡︰17 學校︰嘉諾撒培德書院 寫生地點︰南區—鴨脷洲海旁 資料提供︰ 育菁英 隔星期五見報 譯文 孟子問:「治理民眾最首要的是什麼呢?」子思說:「首要讓民眾 獲利。」孟子說:「君子教化民眾,只需要談仁愛與正義就可以了, 何必談到利益呢?」子思說:「談仁義,本來就是因為利益。上位者 沒有愛心,民眾便無法安居樂業;上位者沒有道義,民眾就好於敗壞 法紀。這便會是最大的不利。因此,《周易》說:『利益,是道義最 和諧的體現。』又說:『以利來使人安定,繼而提高品德。』這都是 最大的利益啊!」 注釋 牧民:管治人民。牧,本 指飼養牛羊者,引申指治 理。 子思:孔伋,字子思,孔 子嫡孫。 利之:使人民獲得利益。 之,代詞,指人民。利, 獲利,使動用法。 君子:本指君王或貴族, 後經儒家重新詮釋,概指 所有富有道德規範者。 崇德:提升品德。崇,山 高大貌,引申指提高。 .通識博客 / 通識中國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文江學海 隔星期五見報 觸目驚心 觸目驚心劇照 劇照 本疊內容:文匯教育 文匯副刊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

Transcript of A25 正確敘述請求先選複述動詞pdf.wenweipo.com/2019/10/18/a25-1018.pdfA25 文江學海 Ü...

Page 1: A25 正確敘述請求先選複述動詞pdf.wenweipo.com/2019/10/18/a25-1018.pdfA25 文江學海 Ü O wR¹ £ b 8Rº 21 Í1 @1 hH9 S )H: 責任編輯:鄭樂泓 21 Í1 @1 hH9 S )H:

文江學海A25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20192019年年1010月月1818日日((星期五星期五))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責任編輯:鄭樂泓

星期五星期一 .通識博客(一周時事聚焦、通識把脈)

.百搭通識 星期二 星期三 .中文星級學堂.STEM百科啟智 星期四

正確敘述請求 先選複述動詞

筆者為上兩期文章沒有好好交代其中一點,而感到心有戚戚焉,昨晚電視放出一部經典恐怖電影:《觸目驚心》(Psycho),正好借來一用。戲中女主角被利刃行兇時,我們看不到她被刀傷的傷口,只聽到女主角的慘叫,這正是的恐怖之處,這時各人運用自行組成畫面的能力(the ability to form pic-tures in the mind; imagination),把隱藏心內的魔鬼(inner de-mons)釋放出來,那是比任何鏡頭更可怕。而早前的文章的What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便是這個意思,例如一個曾失敗的拳擊手拒絕再上擂台,他怕的可能不是對方太強,亦不是怕會死,而是不想面對再一次的敗陣,又或被喝倒彩(being booed off)的情形,自找

心魔,自己嚇自己是不要得的。相信同學們不難找到恐怖的同義詞 , 例 如 worry, distress, anxi-ety......又或多重的level of fear的內容,所以筆者不談這個。不如來個美國俚語,「You freak me out.」指你把我嚇到跳起了,又或你嚇到我魂飛魄散了。Panic是「恐怖家族」地位最高的成員,這個字是來自希臘其中一個半人神(Demi-Gods),名為Pan,上半身是人,下半身則看起來像羊。Lest是「恐怖家族」的另一名成員,卻不是膽小鬼(cow-ard),lest是恐怕,別名是「以防萬一」,原來有不少的外國報紙也有「Lest you forget」(以免你忘記)的話當年欄目。昔日有位 Stand-up Comedian(脫口秀表演者)進入一間監獄,他對電視屏幕回應,「I am veryapprehensive.」他再細聲點道出,他猜用這個「憂慮」字,那些囚犯

聽不懂;好在立心改過的重生者,亦不是想像中可怕。但這也是個例證,多學點詞彙,便可在不同場合可有多點選擇。只要勇於面對,即使今天暫未如

願,但終有一日可以克服,一如那勵志民謠:「We shall overcome,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

恐怖家族最高位 Panic來自半人神深蒂固根

隔星期五見報

■林健根 會計師

最近在英語課時,常與學生探討為何我們要學習文法(grammar),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課室裡所學到的文法知識,到底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說到、用到。雖然一般的課堂教學,都是以考試為主導(exam-ori-ented),但是程韻老師還是希望各位學子能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在上星期的文法課堂裡,程老師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何要學習reported

speech(複述句)?」。答案很簡單,就是要懂得如何精準地把別人說過的話敘述一次啊。把direct speech(直接敘述句)變成re-ported speech,看似簡單,其實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現在,我會教大家如何能正確地複述別人的request(請求)和warning(警告)。複述request(請求)Step 1︰我們要先選一個合適的report-ing verb(複述動詞)。同時,要用simplepast tense(過去式),因為複述別人的說話時,說話的這個動作已成過去。當report arequest(複述一個請求)時,我們最常使用的reporting verb是asked(問)。

例子一:Direct Speech: "Please give me some

money, Jane." said John.Step 2:認清誰是說話者,誰是被問者。

在例子一中,John請求Jane給他一點錢,所以寫成 Reported Speech 後,就是「Johnasked Jane…」Step 3:使用to-infinitive (不定詞)描述動作。(John asked Jane to give…)Step 4: 適當地轉換 pronoun (代名

詞)。請注意,直接敘述時,John使用的是me(我),當轉述John的話時,便會由me轉了him(他)。

Reported Speech: John asked Jane togive him some money.先重溫一下剛剛所運用的Sentence struc-

ture(句子結構):Reporting verb + noun + to-infinitive

複述warning(警告)與複述請求的方法一樣,但一個警告多會

由Don't(不要)開頭,所以複述時會複雜一點。例子二:

Direct Speech: "Don't be late for school,Tom." said Mrs Wong.首先,複述警告的 reporting verb 是warned。「Mrs Wong warned Tom…」這個與例子一的開首一樣,但需要注意的是Mrs Wong警告Tom不要遲到,如跟從剛才所學的句法,便會變成「Mrs Wongwarned Tom to be late for school.」所以,當我們複述一個警告時,記得加上not,才能準確地敘述direct speech裡所表達的句子意思。Reported Speech: Mrs Wong warned

Tom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希望今期的課題,能幫助大家在日常中更

輕易、正確地敘述別人的請求和警告。

■程韻作者簡介:英國文學碩士,在男校任教英語的女教師,愛好文學和動物。

「窗」在古今建築物中是平凡不過的裝置,然而它卻打通了人與大自然的隔膜,且在中國古籍中多有記載。說文云:「在牆曰牖,在屋曰窗。」有學者認為,牖是牆上較小的洞,也起着窗的功能。可能因為「窗」是太常見及常被描述之物(古代書法家傾向在同一書法作品中,使用不同的異體字),因此,在台灣教育部出版的異體字字典中,「窗」字的寫法竟有29種之多,令人歎為觀止。中國人雖重實用,但在生活器物上,卻喜歡藝術

生活化,把藝術帶進生活中,注重意境,追求情趣。高人雅士,達官貴人的深宮宅院,安裝的當然不是平平凡凡的窗。《文選.左思.蜀都賦》:「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唐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當中提及的「綺窗」,是指雕刻了精美花紋的窗子。名之曰「綺窗」,真的引人遐想。此外,在中國人的庭院中,也愛在牆上裝上「空

窗」。這些窗的窗孔沒任何遮攔,讓屋內之人可取牆外之景,擴大視域,達園林借景之效。當然洞口也可以望磚,瓦片或鐵筋泥塑成透空的圖案或花紋,令它像相框般精緻,名之曰「漏窗」。

另一方面,中國人除了講求窗的精美,也重視窗所在的方位。文學作品中,「東窗」、「南窗」、「西窗」、「北窗」都曾被作者提及。大家熟悉的成語「東窗事發」,其典源於有一

天,奸臣秦檜曾於東窗下與妻子王氏商討謀害岳飛,令一代忠臣被皇帝殺害。結果惡人也遭天譴。不久,秦檜和兒子秦熺也死了,王氏整日心緒不寧,派道士往陰間探望。戴着重重鐵枷的秦檜,託道士回話給夫人說:「東窗事發了。」不久王氏也死了。這雖是一則故事,但足見中國人深信,惡人自有惡人報。撇開臭味相投的夫婦,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

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展示丈夫在外地(巴蜀)公幹,十分渴望回家與妻子在西窗下秉燭夜談,訴說綿綿情話,足見其鶼鰈情深。而提及「南窗」與「北窗」,最鍾情於其中的,

非陶淵明莫屬。在《歸去來辭》中說:「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至於《與子儼等疏》,陶氏就說得更明白了:「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可見一方面陶氏真的厭倦了官場生活,極想歸園田居,而他真箇對家居風水也有講究,知道「北窗」下有涼風,熱天在此納涼,涼風習習,好過做皇帝。古人描述不同方位的窗,有時並非偶然呢。

藝術帶進生活 綺窗雕滿花紋大清思恒

隔星期五見報

■陳慰敏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仁義之和 利之大者文解惑古

儒家學派以孔孟思想為核心,孔氏指至聖先師孔子,孟氏則指亞聖孟軻,世稱孟子。綜合而論,孔、孟學說皆重「仁義」,惟誠如文天祥《絕命辭》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較多談「仁」,概指一種能關愛別人的同理心;孟子則相對重「義」,即古文「誼」字,泛指人所應守的一切道理與原則。仁愛之心,人所固有,向無異議。至於「正義」標準,則相對複雜,言人人殊。《論語.里仁》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似乎將「義」視為「利」的對立面。《孟子》起首載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孟子答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認為治理人民只需談仁義即可,無必要談利益。此一思想,被當時各諸侯視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故孟子始終未受重用,只能退而著書立說。對於「義利之辨」,《孔叢子.雜訓》亦借子思

批評孟子曰: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

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孔叢子》舊題孔鮒所撰,宋明以後學者多疑其

為偽書,近年李學勤、黃懷信等教授經過嚴謹考證,嘗作出平反。但不論《孔叢子》作者何人,並

不影響我們對其內容之反思。在上文中,孟子將「利益」與「仁義」視為對

立,子思則認為實行最大的利益,就是體現最大的仁義,二者可以渾然一體。司馬光《資治通鑒》評子思、孟子之說曰:「唯仁者為知仁義之利,不仁者不知也。」亦認為「利」與「仁義」可以合一為「仁義之利」,唯仁者可知其理。誠然,「利益」與「仁義」從來並非二元對立,而實與《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精神一致,是一種陰陽互相消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互存關係,並沒有絕對的好壞與對錯,而只論是否相對合理與合適。其中關鍵,全在於決策對大眾的影響,故《老

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如果能為百姓整體利益着想,使社會安定,豐衣足食,則此一求利之心,就是最大的公義;相反,若只為了一己或一小撮人的私義,不惜破壞社會穩定,讓百姓陷入恐慌,民不聊生,則此一求義之心,既是不仁,亦是最大的不利。此一義利之辨,孔子固亦明白,故《論語.子

路》載孔子適衛,與冉有談治國之道,亦主張必先使人民生活富庶,而後方可談理想教化。此外,《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曰:「德義,利之本也。」成公十六年:「義以建利。」《國語.周語》:「言義必及利。」「利能制義。」又《墨子》屢言:「義,利也。」《禮記.大學》:「以義為利也。」《荀子.王制》:「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意義顯明,並可參證。可惜,後人不明所以,動輒將義、利對立,或空談理想而不顧現實,徒以正義之名來傷害大眾民生,殊為大憾。

該要知英隔星期五見報

■謝向榮博士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逢星期五見報談英語漫

「全港青少年繪畫日2019」得獎作品

姓名︰施靜怡

年齡︰17

學校︰嘉諾撒培德書院

寫生地點︰南區—鴨脷洲海旁

■資料提供︰

育菁英藝隔星期五見報

譯文孟子問:「治理民眾最首要的是什麼呢?」子思說:「首要讓民眾

獲利。」孟子說:「君子教化民眾,只需要談仁愛與正義就可以了,何必談到利益呢?」子思說:「談仁義,本來就是因為利益。上位者沒有愛心,民眾便無法安居樂業;上位者沒有道義,民眾就好於敗壞法紀。這便會是最大的不利。因此,《周易》說:『利益,是道義最和諧的體現。』又說:『以利來使人安定,繼而提高品德。』這都是最大的利益啊!」

注釋① 牧民:管治人民。牧,本

指飼養牛羊者,引申指治理。

② 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

③ 利之:使人民獲得利益。之,代詞,指人民。利,獲利,使動用法。

④ 君子:本指君王或貴族,後經儒家重新詮釋,概指所有富有道德規範者。

⑤ 崇德:提升品德。崇,山高大貌,引申指提高。

.通識博客 /通識中國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文江學海

隔星期五見報

■■《《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劇照劇照

本疊內容:文匯教育 文匯副刊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