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文匯 要聞 驚現渡輪群組逾百員工檢測2021/01/11  ·...

1
總確診宗數 輸入個案 不明源頭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多個屋邨先後出現新冠疫情爆發,U 型隔氣彎管能 否發揮隔氣功效、防止病毒入侵頓成家居抗疫焦點 之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師生則研發出自動為 U 型 喉管注水的補水器,可協助用戶為喉管補水。團隊 計劃未來在舊樓、工商廈及商場等地點試用補水 器,並希望與業界合作開發更多同類產品。 ●香港文匯報記者 芙釵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昨日疫情 新增確診宗數:31宗 輸入個案:3 宗(來自土耳其、德國和巴西) 不明源頭本地個案:9宗 有關聯本地個案:19宗 初步確診:逾30宗 部分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 港九小輪公司船長確診,追蹤後發現 3 名船員同事初步 確診 紅磡頤和園護老中心46歲女護理員初步確診,31 名院友及 15 名員工需檢疫 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前日 6 名初診工人證實染疫, 另多 1 人初步確診 彩雲(二)邨豐澤樓強制檢測發現多 1 人確診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驚現渡輪群組 逾百員工檢測 船長確診三船員初確 護老院職員中招 31 院友 15 職員撤離 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 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昨日新增的個案, 有 3 宗為輸入病例,其餘 28 宗本地個案中, 有關聯個案佔19宗,不明源頭個案則有9 宗,而初步確診個案暫有超過 30 宗。 其中經營多條往來中環至離島渡輪航線的港 九小輪公司,昨早傳出有小規模新冠疫情爆 發,張竹君昨午證實港九小輪一名船長確診及 三名船員初步確診,最先確診的 59 歲男船長 (個案9240)本身居於觀塘安泰邨恒泰樓,他 上周五(8日)發病,暫時列為不明源頭個案。 初確船員與船長同更工作 張竹君表示,另三名初步確診的船員與染 疫船長互相認識,有時同更工作,他們在船 上負責駕駛、維修等,並會在船上進食及休 息,不排除有密切接觸,船公司已安排全體 員工接受檢測。四人負責數條航線,包括中 環至坪洲、中環至南丫島榕樹灣,亦會接載 工作人員往返荃灣至機場三跑工地。 對於有人懷疑四名小輪員工中招,與荔枝 角的財利船廠有關,因財利船廠早前有三人 確診,張竹君表示財利船廠雖於 12 月 20 日 前後共三名員工染疫,但主要是文員,相信 與船員關係不大,且船廠確診者為去年 12 月 中旬染疫,距今已有一段時間。不過,由於 船長感染源頭未明,會進一步調查。 院舍 2 樓院友員工已安排檢疫 另外,昨日的逾 30 宗初步確診個案,則包 括位於機利士北路昌盛金鋪大樓的紅磡頤和 園護老中心,有一名 46 歲女夜更護理員,張 竹君表示其本身沒有病徵,因此一直有上 班,至上周五進行新冠病毒測試後才初步確 診。 該護老中心有三個樓層,初確女護理員主 要在 2 樓工作,晚上當值負責照顧多名院 友,工作期間有身穿保護衣,患者亦與八名 職員在一個單位同住,而院舍 2 樓共 31 名院 友及 15 名員工,昨日已被安排撤離接受檢 疫。 張竹君表示,雖然該護老中心有三層共百 多名院友居住,但患者工作期間並沒到過其 他樓層,因此將向院舍所有人派樽檢測,以 觀察其他樓層會否出現個案。 至於昨日新增的 19 宗有關聯個案,則包括 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地盤群組 6 名前日初步確 診的工友,昨日證實染疫,另再有一名工人初 步確診,連同之前確診的工友,該群組暫已有 八人染疫。張竹君表示部分工人在馬頭角的工 地工作,有的則在何文田的工地工作,但兩批 人有時會共用更衣室。 本港新冠病毒疫情反覆,昨日新 增 31 宗確診個案,當中 9 宗不明感 染源頭,包括港九小輪一名船長確 診,另有三名船員亦初步確診,他 們主要行走中環至坪洲及榕樹灣線,而小輪公司百多名員工都要做病毒檢 測。另外,位於紅磡的頤和園護老中心一名夜間女護理員亦初步確診,她本 身並無病徵,日前檢測才證實染疫,故一直有上班照顧院友,其工作的 2 樓 31 名院友及 15 名職員昨日要撤離檢疫。 ( 紅磡頤和園 紅磡頤和園 護老中心護理 護老中心護理 員初步確診 員初步確診院友撤離送檢 院友撤離送檢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 記者 記者 港九小輪 港九小輪 1 1 名船長確診和 名船長確診和 3 3 名船員初確 名船員初確該公司百多名 該公司百多名 船員須檢測 船員須檢測圖為中環碼頭的港九小輪客船 圖為中環碼頭的港九小輪客船中新社 中新社 文匯 要聞 A2 責任編輯:黃健恆 2021 年 1 月 11 日(星期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本港疫情反覆,惟不少 巿民仍無視政府及專家的 呼籲,假日繼續上街活 動。香港文匯報記者昨在 銅鑼灣鬧巿所見,一眾市 民懶理疫情反彈,繼續三五成群相邀出行,另 外中環則仍有大批外傭聚會。有市民表示已習 慣疫情反覆多變的常態,做好過年亦要遵守 「限聚令」的心理準備,只求疫苗盡快到港, 接種保平安。 銅鑼灣街頭人頭湧湧,有市民提早購買年 貨、對聯、福字貼紙等,商場內人流密集, 部分商場設置拍照區,吸引市民駐足,有市 民更拉下口罩拍照;亦有市民將鼻暴露在口 罩外,令口罩形同虛設。另外,一些商場餐 飲區、餐廳、拉麵館等食肆中午開始有市民 排隊,食肆和店舖雖有張貼「安心出行」二 維碼,但使用者寥寥可數。 市民:三位數前不擔心 陳小姐與友人相約午餐,認為個人防護充 足下,與親密好友聚會無傷大雅,「成日喺 屋企都好悶,兩個人做好防護應該唔會有太 大問題。」她未有使用「安心出行」程式記 錄行蹤,指自己行蹤簡單易記,且非高危群 組,沒有此必要,更表示 對疫情反覆習以為常,相 信新年也要遵守嚴格的 「限聚令」,疫苗抵港後 她則會接種。 倪小姐原擬與友人行 山,但因現場人多故改道 到商場用膳並挑選新年衣 物。她認為確診數字雖曾 有回升,但已較去年底 好,「冬季疫情反覆好正 常,未到三位數都唔使太 擔心」,直言防護充足會 照常出門,「市民要正常 生活,無可能一直唔出 街」,她並覺得「安心出 行」操作麻煩,且經常忘記掃描二維碼。 另外,中環遮打道昨續有大批外傭聚集, 未有理會疫情反彈風險,有外傭在不同群組 間不停穿梭遊走,與各同鄉嬉戲玩鬧,肆無 忌憚;但亦有外傭以紙皮築起「堡壘」並戴 上兩層口罩。 外傭 Makhi 與朋友共 5 人相聚,表示現時 一個月只出來一天,並認為外傭受不公平待 遇,指港人聖誕及元旦期間也外出慶祝,警 方與網民卻只將外傭視為「眼中釘」,但她 亦承認聚集存在風險,會提醒自己保持社交 距離,但傾談時未必能時刻注意。 另一外傭 Joseph 則表示假期若呆在僱主家 中,會覺得時刻處於工作狀態,而僱主已調 整其假期,盡量與其他外傭錯開時間。她又 指僱主家庭亦偶有出門及與朋友聚會,親人 間亦有跨家庭聚餐,故並不認為自己行為失 當。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森)國際上雖仍未對污水病毒 檢測的標準方法及資料解讀有 統一指引,但特區政府在今波 疫情間透過香港大學跨學科團 隊進行污水檢測,結果在污水 中驗出新冠病毒,先後強制兩 棟大廈的居民接受新冠病毒檢 測,並成功找出 9 宗個案,環 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日指出,相 信有關做法可以輔助抗疫。 黃錦星昨日發表網誌,表 示環境局、環保署及渠務 署去年中起積極參與港大在 生活污水中檢測新冠病毒的 研究,團隊期間不斷優化和 驗證新方法,合力支持科研 探索,並與食衞局和相關部 門連繫,嘗試輔助社區抗疫 措施的可行性。 監測大廈污水 探測隱形患者 他表示,團隊早前因應觀塘 及黃大仙成為疫情關注熱點, 選取位處兩區交界的彩雲 (二)邨作「探疫」研究和應 用個案實例,對與邨內出現確 診個案的明麗樓有不少共用設 施的豐澤樓和啟輝樓展開污水 病毒監測,最終驗出病毒,並 經過強制檢測找出 9 名患者。 他指出,本港社區污水網絡 相當複雜,渠務署及環保署數 十名同事為支援疫廈相關「污 水探疫」工作,近日忙於分析 社區個案分布,尋找相應污水 排放建築圖則、揀選污水沙 井、實地視察對照及評估等, 在選好目標後更要一大清早到 場採樣,以配合住戶一般日常 生活習慣。 而在港大,研究團隊亦要因 應疫情變化而變陣,善用採樣 及實驗室資源試行監測疫廈污 水病毒情況及探測鄰座隱形帶 病毒患者。黃錦星透露,實驗 室人員要分成 5 組,每日接收 樣本後分秒必爭地負責不同化 驗程序,當中「守尾門」的一 組更不時要工作至夜深。 他認為,透過污水分析監 控疾病是近年快速發展的學 科,環境局會全力支援港大 團隊在本港探索社區範圍監 控新冠病毒傳播的系統性方 法,及以污水監測為社區公 共衞生防控提供輔助方法的 可行性。 9 市民懶理反彈 外傭鬧市犯聚 不少巿民及外傭仍無視政府及專家的呼籲,假日繼續上街活 動。圖為中環外傭冒寒聚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11月29日 總確診115宗 12月24日 不明源頭 59 宗 12月4日 輸入個案 12 宗

Transcript of A2 文匯 要聞 驚現渡輪群組逾百員工檢測2021/01/11  ·...

  • 總確診宗數

    輸入個案

    不明源頭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

    ��

    ��

    ��

    ��

    ��

    ���

    ��

    ��

    ��

    ��

    ���

    ���

    第四波疫情走勢圖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多個屋邨先後出現新冠疫情爆發,U型隔氣彎管能否發揮隔氣功效、防止病毒入侵頓成家居抗疫焦點之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師生則研發出自動為U型喉管注水的補水器,可協助用戶為喉管補水。團隊計劃未來在舊樓、工商廈及商場等地點試用補水器,並希望與業界合作開發更多同類產品。

    ●香港文匯報記者 芙釵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喉 管 自 動 補 水

    昨日疫情新增確診宗數:31宗

    ●輸入個案:3宗(來自土耳其、德國和巴西)

    ●不明源頭本地個案:9宗

    ●有關聯本地個案:19宗

    初步確診:逾30宗

    部分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

    ●港九小輪公司船長確診,追蹤後發現3名船員同事初步確診

    ●紅磡頤和園護老中心46歲女護理員初步確診,31名院友及15名員工需檢疫

    ●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前日6名初診工人證實染疫,另多1人初步確診

    ●彩雲(二)邨豐澤樓強制檢測發現多1人確診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驚現渡輪群組 逾百員工檢測船長確診三船員初確 護老院職員中招31院友15職員撤離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昨日新增的個案,有3宗為輸入病例,其餘28宗本地個案中,有關聯個案佔19宗,不明源頭個案則有9宗,而初步確診個案暫有超過30宗。其中經營多條往來中環至離島渡輪航線的港九小輪公司,昨早傳出有小規模新冠疫情爆發,張竹君昨午證實港九小輪一名船長確診及三名船員初步確診,最先確診的59歲男船長(個案9240)本身居於觀塘安泰邨恒泰樓,他上周五(8日)發病,暫時列為不明源頭個案。

    初確船員與船長同更工作張竹君表示,另三名初步確診的船員與染疫船長互相認識,有時同更工作,他們在船上負責駕駛、維修等,並會在船上進食及休息,不排除有密切接觸,船公司已安排全體員工接受檢測。四人負責數條航線,包括中環至坪洲、中環至南丫島榕樹灣,亦會接載工作人員往返荃灣至機場三跑工地。對於有人懷疑四名小輪員工中招,與荔枝角的財利船廠有關,因財利船廠早前有三人確診,張竹君表示財利船廠雖於12月20日前後共三名員工染疫,但主要是文員,相信與船員關係不大,且船廠確診者為去年12月中旬染疫,距今已有一段時間。不過,由於

    船長感染源頭未明,會進一步調查。

    院舍2樓院友員工已安排檢疫另外,昨日的逾30宗初步確診個案,則包

    括位於機利士北路昌盛金鋪大樓的紅磡頤和園護老中心,有一名46歲女夜更護理員,張竹君表示其本身沒有病徵,因此一直有上班,至上周五進行新冠病毒測試後才初步確診。該護老中心有三個樓層,初確女護理員主

    要在2樓工作,晚上當值負責照顧多名院友,工作期間有身穿保護衣,患者亦與八名職員在一個單位同住,而院舍2樓共31名院友及15名員工,昨日已被安排撤離接受檢疫。張竹君表示,雖然該護老中心有三層共百

    多名院友居住,但患者工作期間並沒到過其他樓層,因此將向院舍所有人派樽檢測,以觀察其他樓層會否出現個案。至於昨日新增的19宗有關聯個案,則包括

    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地盤群組6名前日初步確診的工友,昨日證實染疫,另再有一名工人初步確診,連同之前確診的工友,該群組暫已有八人染疫。張竹君表示部分工人在馬頭角的工地工作,有的則在何文田的工地工作,但兩批人有時會共用更衣室。

    本港新冠病毒疫情反覆,昨日新

    增31宗確診個案,當中9宗不明感

    染源頭,包括港九小輪一名船長確

    診,另有三名船員亦初步確診,他

    們主要行走中環至坪洲及榕樹灣線,而小輪公司百多名員工都要做病毒檢

    測。另外,位於紅磡的頤和園護老中心一名夜間女護理員亦初步確診,她本

    身並無病徵,日前檢測才證實染疫,故一直有上班照顧院友,其工作的2樓

    31名院友及15名職員昨日要撤離檢疫。

    ��(���

    ●●紅磡頤和園紅磡頤和園護老中心護理護老中心護理員初步確診員初步確診,,院友撤離送檢院友撤離送檢疫疫。。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記者記者 攝攝

    ●●港九小輪港九小輪11名船長確診和名船長確診和33名船員初確名船員初確,,該公司百多名該公司百多名船員須檢測船員須檢測。。圖為中環碼頭的港九小輪客船圖為中環碼頭的港九小輪客船。。 中新社中新社

    文 匯 要 聞A2 ●責任編輯:黃健恆20212021年年11月月1111日日((星期一星期一))

    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

    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本港疫情反覆,惟不少巿民仍無視政府及專家的呼籲,假日繼續上街活動。香港文匯報記者昨在銅鑼灣鬧巿所見,一眾市

    民懶理疫情反彈,繼續三五成群相邀出行,另外中環則仍有大批外傭聚會。有市民表示已習慣疫情反覆多變的常態,做好過年亦要遵守「限聚令」的心理準備,只求疫苗盡快到港,接種保平安。銅鑼灣街頭人頭湧湧,有市民提早購買年貨、對聯、福字貼紙等,商場內人流密集,部分商場設置拍照區,吸引市民駐足,有市民更拉下口罩拍照;亦有市民將鼻暴露在口罩外,令口罩形同虛設。另外,一些商場餐飲區、餐廳、拉麵館等食肆中午開始有市民排隊,食肆和店舖雖有張貼「安心出行」二維碼,但使用者寥寥可數。

    市民:三位數前不擔心陳小姐與友人相約午餐,認為個人防護充足下,與親密好友聚會無傷大雅,「成日喺屋企都好悶,兩個人做好防護應該唔會有太大問題。」她未有使用「安心出行」程式記錄行蹤,指自己行蹤簡單易記,且非高危群

    組,沒有此必要,更表示對疫情反覆習以為常,相信新年也要遵守嚴格的「限聚令」,疫苗抵港後她則會接種。倪小姐原擬與友人行

    山,但因現場人多故改道到商場用膳並挑選新年衣物。她認為確診數字雖曾有回升,但已較去年底好,「冬季疫情反覆好正常,未到三位數都唔使太擔心」,直言防護充足會照常出門,「市民要正常生活,無可能一直唔出街」,她並覺得「安心出行」操作麻煩,且經常忘記掃描二維碼。另外,中環遮打道昨續有大批外傭聚集,

    未有理會疫情反彈風險,有外傭在不同群組間不停穿梭遊走,與各同鄉嬉戲玩鬧,肆無忌憚;但亦有外傭以紙皮築起「堡壘」並戴上兩層口罩。外傭Makhi與朋友共5人相聚,表示現時

    一個月只出來一天,並認為外傭受不公平待遇,指港人聖誕及元旦期間也外出慶祝,警

    方與網民卻只將外傭視為「眼中釘」,但她亦承認聚集存在風險,會提醒自己保持社交距離,但傾談時未必能時刻注意。另一外傭Joseph則表示假期若呆在僱主家

    中,會覺得時刻處於工作狀態,而僱主已調整其假期,盡量與其他外傭錯開時間。她又指僱主家庭亦偶有出門及與朋友聚會,親人間亦有跨家庭聚餐,故並不認為自己行為失當。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國際上雖仍未對污水病毒檢測的標準方法及資料解讀有統一指引,但特區政府在今波疫情間透過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進行污水檢測,結果在污水中驗出新冠病毒,先後強制兩棟大廈的居民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並成功找出9宗個案,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日指出,相信有關做法可以輔助抗疫。黃錦星昨日發表網誌,表

    示環境局、環保署及渠務署去年中起積極參與港大在生活污水中檢測新冠病毒的研究,團隊期間不斷優化和驗證新方法,合力支持科研探索,並與食衞局和相關部門連繫,嘗試輔助社區抗疫措施的可行性。

    監測大廈污水 探測隱形患者他表示,團隊早前因應觀塘

    及黃大仙成為疫情關注熱點,選取位處兩區交界的彩雲(二)邨作「探疫」研究和應用個案實例,對與邨內出現確診個案的明麗樓有不少共用設施的豐澤樓和啟輝樓展開污水

    病毒監測,最終驗出病毒,並經過強制檢測找出9名患者。他指出,本港社區污水網絡

    相當複雜,渠務署及環保署數十名同事為支援疫廈相關「污水探疫」工作,近日忙於分析社區個案分布,尋找相應污水排放建築圖則、揀選污水沙井、實地視察對照及評估等,在選好目標後更要一大清早到場採樣,以配合住戶一般日常生活習慣。而在港大,研究團隊亦要因應疫情變化而變陣,善用採樣及實驗室資源試行監測疫廈污水病毒情況及探測鄰座隱形帶病毒患者。黃錦星透露,實驗室人員要分成5組,每日接收樣本後分秒必爭地負責不同化驗程序,當中「守尾門」的一組更不時要工作至夜深。他認為,透過污水分析監

    控疾病是近年快速發展的學科,環境局會全力支援港大團隊在本港探索社區範圍監控新冠病毒傳播的系統性方法,及以污水監測為社區公共衞生防控提供輔助方法的可行性。

    污水檢測見效

    兩廈揪9個案

    市民懶理反彈 外傭鬧市犯聚

    ●不少巿民及外傭仍無視政府及專家的呼籲,假日繼續上街活動。圖為中環外傭冒寒聚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11月29日總確診115宗

    12月24日不明源頭59宗

    12月4日輸入個案12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