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s › default-source › news... · 书信珍藏开埠发想...

1
@王珏琪 [email protected] 读报教育不仅是写新闻读后感, 它也能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引发学生 更大的学习兴趣。 德明政府中学华文教师萧苇苇 就采用了“地铁故障”事件,把学生 分成小组,来模拟一场地铁听证会,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乘客、司机、 地铁公司总裁、交通部长等,互相提 问,然后写作文,训练学生从不同角 度分析问题。 《联合早报》属下学生报《逗 号》《大拇指》和《小拇指》昨天举 行华文教师交流会“让华文‘潮’起 来”,探讨华文流行文化的价值和力 量,并说明报章新闻能与华文新课程 “手牵手”,提高教学质量。 “全国华文读报教育教案设计 比赛”和“全国中学编采比赛”颁奖 仪式也在交流会上举行,前者是首次 举行,后者则是阔别九年再举办。萧 苇苇的教案设计获得个人一等奖。 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萧苇苇受 访时指出,学生写报章读后感时只从 自己身为学生或青少年角度发表看 法,经过“地铁故障模拟听证会”这 堂课后,学生较能扩展作文内容,从 较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他人的看法。 在小组别中获一等奖的是美华 中学母语部主任郑慧芬和华文教师 陈俐婷,她们也在交流会上分享教 案。 昨天有350人出席了交流会, 包括得奖学生。编采比赛高年级和 低年级组别的一等奖得主分别是莱 佛士书院(中学部)的严仁左、唐佳 玮、赵子乐和陈再轩,以及伊佈拉欣 中学的严思莹、陈存慧、王薇惠和张 曦予。严思莹说,通过这次比赛学到 了如何写人物报道,还有编排版面, “现在看报纸会有特别的感触”。 得奖者从颁奖嘉宾教育部课程 规划与发展司助理司长林美君、新民 中学校长林凤萍和《联合早报》助理 总编辑兼华文报集团文化产业部副 总裁李慧玲手中接过奖项。 流行文化可助华文教学 主讲嘉宾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 特任讲师周德成在交流会上向教师 讲解,可如何利用流行歌曲来结合 课程,教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综合 填空项目等,或单纯地以歌曲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无论是《那 些年》、周杰伦的《青花瓷》或是五 月天的《仓颉》,只要播放短短几分 钟的音乐录像就能快速地勾起学生 的兴趣。 韩风来袭,越来越多学生哈韩, 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利用华 语流行歌曲来引发学生学华文的兴 趣?情况未必如此,周德成以韩剧 《同伊》的主题曲为例,指出不同版 本的华文翻译歌词有所差别,教师 还是能借机让学生做比较和学习华 文词句。 他相信,通过课本的理性教学 和文化的感性教学,相互交替才能取 得教学的理想效果。 利用手册教案辅助新课程教学 另两名主讲者是教育工作者陈 慧莲和南洋小学高级教师刘妙莲。 《逗号》在2009年和教育部及 华文教研中心联合出版《报纸要你 好看!——读报教育教学手册》,陈 慧莲在演讲中讲解如何继续利用手 册中的不同教案来辅助新中学华文 课程的教学。例如,报章教学有助于 扩展新教材主张的“先例、后说、再 练”中的“再练”,教师可 通 过 运用 很多精彩动词的体育新闻来达到新 教材中的“能理解行动描写的作用” 的教学目的。 华文教师交流会分享心得 地铁故障听证会搬上华文课堂 华文读报教育教案设计比赛个人一等奖得主萧苇苇(小图)在交流会上介绍如何利用地铁故障事件,引导学 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不少在座的教师纷纷拿出手机或ipad拍下幻灯片作参考。(程友明摄) 19.8.2012 早报星期天

Transcript of › docs › default-source › news... · 书信珍藏开埠发想...

  《联合早报》属下学生报《大拇指》和《小拇指》将参与“母语学习论坛”,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分享,让与会者了解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读报,激活华文学习。  母语学习论坛由教育部和三个推广母语委员会首次联办,旨在鼓励学生乐学善用母语,使母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之一。教育部兼律政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将担任活动嘉宾。  《大拇指》和《小拇指》的展区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包括“让报纸成为孩子的好朋友”讲座、《大拇指》编辑教导简单手工、魔术师鸡蛋先生的精彩表演等,大拇指吉祥物也会到场和小朋友见面。

讲座名额仅75个  讲座“让报纸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将邀请教育工作者纪庆荣、南洋小学高级教师刘妙莲、南山小学高级教师王娟、家长杨彩辉和洪艺菁,分享如何通过报章提高华文水平,并以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华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家长可通过官方网站www.mtls.com.sg报名,只限75个名额,出席者可获一份礼包。  母语学习论坛将于8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大拇指》和《小拇指》展区节目表10时-10时30分:和《大拇指》吉祥物握手拍照

10时30分-12时30分“让报纸成为孩子的好朋友”讲座

11时30分-12时手工DIY(现场报名)

12时30分-13时:和《大拇指》吉祥物握手拍照

14时-14时30分鸡蛋先生表演魔术和折造型气球

15时-15时30分:手工DIY(现场报名)

16时-16时30分鸡蛋先生表演魔术和折造型气球

@王珏琪 [email protected]

  读报教育不仅是写新闻读后感,它也能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引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德明政府中学华文教师萧苇苇就采用了“地铁故障”事件,把学生分成小组,来模拟一场地铁听证会,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乘客、司机、地铁公司总裁、交通部长等,互相提问,然后写作文,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联合早报》属下学生报《逗号》《大拇指》和《小拇指》昨天举行华文教师交流会“让华文‘潮’起来”,探讨华文流行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并说明报章新闻能与华文新课程“手牵手”,提高教学质量。  “全国华文读报教育教案设计比赛”和“全国中学编采比赛”颁奖仪式也在交流会上举行,前者是首次举行,后者则是阔别九年再举办。萧苇苇的教案设计获得个人一等奖。  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萧苇苇受访时指出,学生写报章读后感时只从自己身为学生或青少年角度发表看法,经过“地铁故障模拟听证会”这堂课后,学生较能扩展作文内容,从较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他人的看法。  在小组别中获一等奖的是美华中学母语部主任郑慧芬和华文教师陈俐婷,她们也在交流会上分享教案。  昨天有350人出席了交流会,包括得奖学生。编采比赛高年级和低年级组别的一等奖得主分别是莱佛士书院(中学部)的严仁左、唐佳玮、赵子乐和陈再轩,以及伊佈拉欣中学的严思莹、陈存慧、王薇惠和张曦予。严思莹说,通过这次比赛学到了如何写人物报道,还有编排版面,

“现在看报纸会有特别的感触”。  得奖者从颁奖嘉宾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助理司长林美君、新民中学校长林凤萍和《联合早报》助理总编辑兼华文报集团文化产业部副总裁李慧玲手中接过奖项。

流行文化可助华文教学  主讲嘉宾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特任讲师周德成在交流会上向教师讲解,可如何利用流行歌曲来结合课程,教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综合填空项目等,或单纯地以歌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无论是《那些年》、周杰伦的《青花瓷》或是五

月天的《仓颉》,只要播放短短几分钟的音乐录像就能快速地勾起学生的兴趣。  韩风来袭,越来越多学生哈韩,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利用华语流行歌曲来引发学生学华文的兴趣?情况未必如此,周德成以韩剧《同伊》的主题曲为例,指出不同版本的华文翻译歌词有所差别,教师还是能借机让学生做比较和学习华文词句。  他相信,通过课本的理性教学和文化的感性教学,相互交替才能取得教学的理想效果。

利用手册教案辅助新课程教学  另两名主讲者是教育工作者陈慧莲和南洋小学高级教师刘妙莲。  《逗号》在2009年和教育部及华文教研中心联合出版《报纸要你好看!——读报教育教学手册》,陈慧莲在演讲中讲解如何继续利用手册中的不同教案来辅助新中学华文课程的教学。例如,报章教学有助于扩展新教材主张的“先例、后说、再练”中的“再练”,教师可通过运用很多精彩动词的体育新闻来达到新教材中的“能理解行动描写的作用”的教学目的。

华文教师交流会分享心得

地铁故障听证会搬上华文课堂

华文读报教育教案设计比赛个人一等奖得主萧苇苇(小图)在交流会上介绍如何利用地铁故障事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不少在座的教师纷纷拿出手机或ipad拍下幻灯片作参考。(程友明摄)

由国 家 图 书 馆 主 办 ,新 加 坡 传 统文化学会(Singapore Heritage

Society)、布特岛史迪瓦山庄(Mount Stuart-Isle of Bute)和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巴斯登博士(Dr John Bastin)协办的展览——“莱佛士书信:新加坡开埠背后的谋略”(Raffles' Letters: Intrigues behind the Founding of Singapore),本月28日将在国家图书馆10楼开幕,直落展出至明年2月28日。  曾当过F1赛车手的苏格兰贵族约翰·布特(John Bute)是布特岛史迪瓦山庄主人,也是这批历史信函的收藏者,他原名约翰柯伦·克里敦史特(John Colum Crichton-Stuart),是第七任布特侯爵(Seventh Marquess of Bute)。  这批重要信件的最早收藏者是第三任布特侯爵(John Crichton-Stuart,

1847-1900),他母亲苏菲雅罗顿哈斯汀(Sophia Frederica Christina Rawdon-Hastings)是当时英国驻印度总督首长(Governor General)哈斯汀侯爵摩拉(Marquess of Hastings Lord Moira)之女。  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前会长陈有利和成员林桢祥是展览的策划人。目前在国大法律系担任客座教授的陈有利受访时说,2009年10月,研究莱佛士的权 威学者约翰·巴斯登博士为新书《莱佛士和莱佛士夫人的书信》来到新加坡,他当时很兴奋地透露,有人收藏了26封从未公诸于世的莱佛士书信,如果能在新加坡办一个展览将别具意义。陈有利开始寻

找合作对象,最后找到国家图书馆。  陈有利说,一年前,巴斯登博士才透露这批珍贵书信主人的身份。他之前猜

想是索美塞伯爵,因为此家族和莱佛士有渊源,没想到竟是前赛车手布特伯爵。  虽然布特伯爵愿意免费借出信件,但考虑到为文物投保涉及的费用,主办单位最后从26封信中挑选最能还原历史的13封信来新加坡展出。至于那张绘于1820年的新加坡地图,因太过珍贵,最后只商借了电子版,而非原件。无论如何,大家还是有机会一睹最早的新加坡地图;地图原尺寸是118公分乘98公分。  据国家图书馆发言人说,展出的文物共86件,除

了书信、地图,还有绘画和出版物,包括图书馆珍藏的30本19世纪书籍,当中包括莱佛士的著作《爪哇的历史》(出版于1817年)。  陈有利说,除了莱佛士写给哈斯汀侯爵的13封信,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七封信也将公开展出,这七封信原是兰斯登伯爵(Marquess of Lansdowne)的收藏。约翰·巴斯登博士新著《新加坡的创建史1819》也将配合展览出版。

新加坡开埠过程曲折如电影情节  新加坡开埠过程曲折复杂,情节诡谲,精彩之处可媲美电影情节。莱佛士当年写给哈斯汀侯爵摩拉的公函,是揭露这段历史最直接和最关键的重要文物。  为了阻止荷兰人 对 香料贸易的垄断,莱佛士认

定英国东印度公司必须在马六甲以南的地方设立一个新贸易据点。  莱佛士的主张没能得到上司——槟城总督班纳曼(Bannerman)的认同,但却获得班纳曼顶头上司哈斯汀侯爵摩拉的赏识。在1813年至1823年期间担任英国驻印度总督首长的这位哈斯汀侯爵,悄悄赐给莱佛士一把“尚方宝剑”(一封授权密函),赋予“先斩后奏”的权力。  有了密函,莱佛士大胆地与上司班纳曼周旋斗法。班纳曼因应出招,利用权力命令莱佛士视察亚齐(Acheh)以进行牵制,但却又怕莱佛士趁机寻找新贸易据点,于是又借故令他延缓行程。  班纳曼的举棋不定和“变卦”,让莱佛士得以找了借口,连夜开船溜出槟城,航向新加坡。上岸后,他巧妙利用柔佛

王朝爆发王位争夺战的良机,迅速地和柔佛苏丹签署了(开设贸易据

点)协议。

从即将展出的信件来看,莱佛士想在新加坡设贸

易据点,是为了对抗荷兰人在本区域的势力,他这一战略性想法得到另一位英国驻印度总督首长闵都伯爵(Lord Minto)的赏识。  早在1807年至1810年期间,莱佛士曾两度造访马六甲。当时是荷兰属地的马六甲受拿破仑战事影响,荷兰担心法国强占马六甲,于是暂交英国人管理。  莱佛士访问马六甲后写了一份详尽备忘录,提出应如何保护英国人在本区域的战略利益,可是上司班纳曼无动于衷。莱佛士的友人、植物学家约翰雷登博士(Dr John Leyden)把备忘录的内容转告闵都伯爵。赞赏备忘录高瞻远瞩的闵都伯爵接见了莱佛士,班纳曼因此对莱佛士有了戒心。  闵都伯爵后来亲自领兵,把法国人赶出爪哇,并留下莱佛士担任总督中尉。1816年,莱佛士离开爪哇时,妻子刚过世,前上司又在印度告他一状,指他治理不当。莱佛士因而回返伦敦,一方面自我辩护,也为丧妻之恸疗伤。

复职负责抑制荷兰扩张势力  1818年,莱佛士再次回到东方复职,除了受委为明古鲁(Bengkulu)总督中尉外,东印度公司还给他一项特别任命,那就是直接向公司汇报所见所闻,设法抑制荷兰人的势力。这个任命让莱佛士得以绕过上司班纳曼,直接给英国驻印度总督首长摩拉写信。  1818年9月,莱佛士受邀到印度加尔各答拜会摩拉,在设立贸易新据点的问题上得到摩拉签署的备忘录赋予“先斩后奏”的权力。不过摩拉嘱咐他,不能与荷兰人交恶。

    1 8 1 8年12月29日,

莱 佛 士 抵 达 槟城会见上司班纳

曼 ,两 人 表 面 和气,却各有想法。莱

佛士急着赶在荷兰前头设立贸易据点,班纳

曼却不希望有新据点威胁到槟城的地位。

  为了阻止莱佛士开拓贸易新据点,班纳曼命令莱佛

士去亚齐视察,以解决那里的王位继承人纠纷。在等待出发期间,莱佛士派了法夸尔上校(Farquhar)南下勘察加里汶岛和新加坡。  1819年1月18日,班纳曼下令延后亚齐之行,莱佛士乘机悄悄离开槟城,南下与法夸尔会合。1月27日,两人的船队在加里汶岛会师;次日,所有七艘船开往新加坡。  莱佛士从天猛公阿布巴卡那里确证荷兰人还没在新加坡设据点后,马上签署一项临时协议,要在新加坡设贸易站。之后又通过承认(与弟弟争王位)东姑胡申为柔佛苏丹,而与苏丹签署了协议。莱佛士过后委任法夸尔为首任驻扎官(Resident)和总司令,自己则在2月7日回返槟城。  这件事激怒了班纳曼,也引起荷兰人的抗议。这些纷争在1824年才告一段落,那一年英国与荷兰签署英荷条约,交换属地。新加坡和马六甲归英国管辖,莱佛士之前治理过的巴达维亚(Batavia,即今日的雅加达)和明古鲁(Bengkulu)则归属荷兰。

莱佛士高瞻远瞩受上司打压

陈有利:约翰·巴斯 登 博 士 新 著《新加坡的创建史1819》将配合莱佛士书信展出版。

“莱佛士书信:新加坡开埠背后的谋略”本月28日将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出至明年2月28日。86件展品中最珍贵的是从未公诸于世的13封莱佛士亲笔书信,内容触及新加坡开埠缘起与过程,其中相关区域贸易与政治板块,甚至官场恶斗等方面的战略思考,既展示了莱佛士的高瞻远瞩,也为新加坡的这段历史留下最关键的文物。

书信珍藏开埠发想

莱佛士看到新加坡莱佛士在3281

年1月02日写给第三任兰斯登伯爵的信。这封信目前是国家图书馆的收藏。(国家图书馆提供)

▲莱佛士(左)对抑制荷兰扩张势力的战略非但没获上司班纳曼支持,反遭猜忌。

莱佛士书信展展品之一:法国海军上将法兰斯·艾蒙巴黎画作《新加坡1835》。绘画描绘的是1835年的新加坡河口。横跨河口的是新加坡最早的一座桥,桥后面是当时的“政府山”。(国家图书馆提供)

12 19.8.2012早报星期天

文@谢燕燕 [email protected]

《大拇指》《小拇指》参与母语学习论坛

《大拇指》最新一期带小朋友游乐高园。

alwgoh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