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64

description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Transcript of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Page 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Page 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编 委 会

主 任

王立翔 白国庆

副主任

张伟生 陈斌斌 李 平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琳 王少伟 王立翔 方向乐 白国庆 兰 静

朱莘莘 江宇华 李 平 严先机 沈丽珠 张卫国

张伟生 张芳天 张恒烟 陆 炫 陈 俊 陈伟平

陈斌斌 邵仄炯 季 怀 金国明 郑继红 凌云之君

梁晓军 魏炬明

本册撰文

张 磊

本册责任编辑

金国明

本册审读

朱莘莘

Page 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出版前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这对推进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对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

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群众性美术活动的普及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努力下,运用艺术等级考试的方式

来支持、指导和规范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文化部关于《社会艺

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的颁布和执行,使社会美术教育和学习有了更为明确的

方向和衡定的准则。

为了进一步推动美术等级考试工作的开展,文化部下属中国艺术科技研

究所美术考级中心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合作,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在广泛调查研

究、分析和总结历年考级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编写出版这套简明扼要、深入浅

出、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的美术考级教材。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立足考纲要求,强调分级的指导性。本套教材依循各个系列逐级递进

的考级要求,把十个等级分为四个层次(1-3级、4-6级、7-8级、9-10级),

并据此将各系列分编为四本分册(篆刻除外)。在每本分册中,都对考纲作了

比较详尽、透彻的阐释,以指导应考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考纲的要旨,循序渐

进地制定自己的考级方略。

二、立足艺术特性,突出专业的辅导性。本套教材根据各个艺术专业(中

国画、书法、硬笔书法、篆刻、素描、速写、水粉、油画、水彩、漫画)的特

性,注重考级实战,从系统学习的原则出发,提出了有关的学习途径、方法、

要领,概要地阐述了相关常识,便于应考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训练。

三、立足实例评析,提供考级的参照性。本套教材调阅了全国各地历年不

Page 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同系列、不同级别、有代表性的考卷,逐件进行了分析点评,评骘得失,界定

等级准则,可供应考者在对照比较中,衡定自己报考的定位,以及进一步学习

和进修的方向。

本套教材分为八大系列,二十九本书,分别为:

中国画系列,四本;书法系列,四本;硬笔书法系列,四本;素描系列,

四本;速写系列,四本;色彩(水粉、水彩、油画)系列,四本;漫画系列,

四本;篆刻,一本。

本套美术考级教材的面世,凝聚了编著者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

谢。对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上海书画出版社

Page 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目录

第一章 考纲阐述 ............................... 1

第一节 素描9-10级考纲阐述 ....................... 1

第二节 要点解析 .................................. 4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 18

第一节 素描9级练习与应试指导 ..................... 18

第二节 素描10级练习与应试指导 .................... 24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 34

第一节 素描9级历年试卷评析 ....................... 34

第二节 素描10级历年试卷评析 ...................... 45

Page 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大纲·素描

级别 内容与要求 定级参照标准 时间

1-3级

石膏几何形体写生一组(2-3个)不同形状的石膏几何体写生例:立方体、锥体和柱体等的组合

纸张:4开纸

180分钟

4-6级

静物写生一组有色调和质感对比的静物写生例:陶罐、瓷器等器皿和水果、蔬菜等物体组合

纸张:4开纸

180分钟

7-8级石膏像写生

纸张:4开纸240分钟

9-10级

石膏像写生纸张:4开纸

石膏像或人物胸像写生纸张:4开纸

240分钟

备注:使用材料不限,如铅笔、炭笔、炭精笔、炭条等,可以自备定画液并进行固定。

1级:

2级:

3级:

构图合理;能描绘出基本的形体结构;有一定的比例和透视意识。

构图合理;能基本正确地描绘出形体结构;符合几何体大概的比例和透视关系;能用明暗辅助来表现形体和空间。

构图合理完整;能比较正确地描绘形体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较准确,并表现出一定的整体结构关系;对素描的初级技法有所掌握。

4级:

5级:

6级:

构图均衡完整;能准确表现出对象比例、透视、形体的关系;能用轮廓结合明暗塑造体积空间,能表现出一定的光线关系;对物体的质感和色调有所表现,对素描静物的表现方法有所掌握。

构图完整有变化;比例和透视关系合理准确,能较好地表现出体积、空间和光线的关系;物体的质感较强,色调层次明确,基本能掌握素描静物的初步技法。

画面构图合理完整有变化;比例和透视关系合理准确,能较好地表现出体积、空间和光线的关系;物体的质感较强,能准确把握对象比例特征,静物造型结构准确;色调明暗层次关系恰当,基本能掌握素描静物的初步技法。

7级:

8级:

画面构图处理完整;能基本表现出石膏像形体特征,造型结构准确;色调和明暗层次概括肯定;基本掌握石膏像表现技法。

画面构图处理完整;造型结构准确,较好地表现出物象的形象特征;空间关系、明暗层次明确肯定;准确掌握石膏像表现技法。

9级:画面构图处理完整;能较好表现出石膏像的形象特征及头、颈、胸等大结构关系;色调和明暗层次明确肯定;准确掌握素描表现技法;对物像的表情神态有所表现。

10级:画面构图完整;造型准确具体,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基本特征和精神面貌;头、颈、肩、胸等大结构关系塑造有力,色调层次明确;能熟练掌握素描表现技法;作品有一定特色和感染力。 

Page 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

第一章 考纲阐述

第一章 考纲阐述

第一节 素描9-10级考纲阐述

级别 内容与要求 定级参照标准 时间

9级

石膏像写生纸张:4开纸

画面构图处理完整;能较好表现出石膏像的形象特征及头、颈、胸等大结构关系;色调和明暗层次明确肯定;准确掌握素描表现技法;对物像的表情神态有所表现。

240

分钟

级别 内容与要求 定级参照标准 时间

10级

石膏像或人物胸像写生纸张:4开纸

画面构图完整;造型准确具体,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基本特征和精神面貌;头、颈、肩、胸等大结构关系塑造有力,色调层次明确;能熟练掌握素描表现技法;作品有一定特色和感染力。 

240

分钟

根据素描9—10级的定级标准与考级内容(9级:石膏像;10级:石膏像、人物胸像),将素描9级、10级的达级

基本要求概括以下四点:

1.构图适宜,合理完整

根据变化统一的原则,运用对比、均衡、同一、节奏等基本规律,使石膏像、人物胸像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放适

宜,形色(黑白灰)之间的组合均衡,画面达到协调完整。

该考生运用明

暗与结构相结合的

表现方法,画面整

体感较强。画面构

图适当,黑、白、

灰层次分明,造型

准确,体块明确,

用笔肯定生动,有

一定的表现力。

此幅考卷刻画较为

严谨,空间感强,人物

形象特征鲜明,形体结

构塑造准确。考生若对

衣领的处理再放松些、

概括些,做到有主次的

话,那么画面的艺术效

果会更好一些。

考生:王雷闪 考生:丛琳

Page 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

2.造型准确,结构严谨

运用合理的透视、恰当的比例,以及解剖知识,明确把握头像内外部的结构关系,体块转折肯定明确,准确描

绘出对象的形象特征,使画面人物头像造型准确,结构严谨。

3.塑造充分,体积与空间感强

深入描绘头像,精细刻画五官,充分表现出对象的各部分体积感与质感,深入过程中加强亮灰色的层次变化与

形体的结合,在整体的基础上使画面精到而深刻,具有较强的体积与空间感。

该 考 生 对 石

膏像的比例把握准

确,造型严谨。画

面完整,黑、白、

灰层次明确到位。

画面上对于头部灰

色层次的丰富刻

画,充分体现出石

膏像的体积感与空

间感。不足之处就

是对于肩部与胸部

的处理略显单薄。

该 考 生 刻 画

较为严谨,体积与

空间感较强,人物

形象特征明确,形

体结构塑造准确,

头发的处理起伏自

然,主次分明。若

在脖子的处理上再

概括些,则效果更

佳。

画 面 整 体 感 很

强,色调层次明确。

造型厚实严谨,人物

神态自然。头部结构

刻画准确到位。不足

之处就是肩部交待欠

准确,毛衣处理缺少

体积感。

画面构图完整,刻

画准确深入,整体把握较

好,色调对比强烈。作者

在胸像的表现上着重刻画

头部,使其显得结实厚

重。但是美中不足之处,

就是在背景处理上空间节

奏感弱,略显简单。

考生:徐娟 考生:张思予

考生:于婉莹考生:赵新玉

Page 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

第一章 考纲阐述

4.画面整体,富有艺术表现力

从整体效果出发,有意识地进行夸张和艺术处理,使画面形象生动。空间关系明确,做到主次分明、虚实得

当,具有节奏感,更能营造画面生动的艺术氛围,从而使画面富有艺术表现力。

在这张画作中人物五官与脸的比例

较准确,画面的素描大关系明确,主次分

明。作者对于人物的神态刻画有一定的表

现力。但可惜的是眼镜的透视不准确,因

而对于整体画面的空间有一定的影响。

画面整体完整,比例准确,塑造

深入,明暗关系整体、自然、概括。

该考生对画面的节奏感把握较好。若

能把暗部的轮廓线的处理做到若隐若

现,虚实有度,画面效果则会更好。

考生:王泰钧

考生:全虹

Page 1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

第二节 要点解析

本节分石膏像与人物头像两个部分,阐述9-10级考级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供读者参

考。

一、石膏像部分

1.构图

常见问题:对象画得过大或者过小,画面失去均衡感。

对策:石膏头像和胸像写生同样要先考虑构图。打形时从整体布局出发,先定好画面的

上下、左右四点位置后,再找准画面一半的线与石膏中心线相互参考观察,进行抓形。

2.造型比例和动势

常见问题一:脸部“十”字线歪斜。

对策:纠正“十”字线歪斜可以依鼻梁为纵轴线,两眉弓连线为横轴线,使脸部形成左

右对称两部分。只要反复比较纵轴两侧的五官的位置以及骨点,使每组连线处在合理的透视关系之中,就不难画准

“十”字了。

常见问题二:肩线不准。

对策:肩线的确定要整体观察,头、颈、底座三者一起比较着来观察,首先借助辅助线来抓住大的动态线,接

着根据底座的水平线与两肩的连线相比较来确定肩线的角度,最后再深入分析把握好脖子与肩部的穿插关系。

脸部“十”

字线歪斜 肩线画不准

Page 1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

第一章 考纲阐述

常见问题三:底座过大或者过小。

对策:石膏像的底座一般都表现为几何形体状,在写生时以石膏像的头、颈、肩的比例为参照,根据底座圆柱体

的左右对称或方体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确定出底座的位置以及大小比例。

3.形体结构常见问题一:整体头部扁平,缺少立体感与纵深的空间感。

对策:人的头部的大形可以概括成一个球体,从头顶到下颌骨存在着弧形的空间变

化,最突出点在鼻头。因此要仔细观察体会头部纵向上的形体起伏变化,在表现时要画出这

种形体结构关系,同时依据空间的远近的感受处理好画面的虚实关系。

常见问题二:头发画得散碎。

对策:在表现头发时要以团块来概括,不要只看到细节而忽略发卷组成的大体块。 深

入时要注意有主次、有取舍。一般头部边缘的头发为“次”,处理时要简略概括;明暗交界

线附近的头发为“主”,处理时要进行归纳,做到深入具体些。

常见问题三:五官画大了而且不整体。

对策:原因是盯着画五官,把局部都画过了,作画时要从整体着手,尤其是在深入刻画时,要理解五官结构,

整体地表现表情特征以及位置、比例、透视、虚实等关系。

常见问题四: 颈部体积弱,胸部结构交代不清。

对策:一般来说消瘦的石膏像颈部形体相对比较单薄,结构较为清晰,而肥胖的石膏像颈部饱满肥厚,相对遮

掩了一些形体结构。因此在表现时要理解颈部与胸部的形体结构关系,注意颈部上连下颌、下接锁骨窝的空间穿插关

系,以及颈部与胸部的形体榫接关系。

头发画

得散碎

胸部结构

交代不清

缺少立体感

Page 1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6

4.明暗色调

常见问题一:明暗交界线含糊不明确。

对策:明暗交界线是随着体面转折和形体的起伏变化而变化,交界线的变化体现着形体

结构关系,所以塑造时明暗色调非常重要。在表现时要注意明暗交界线从上到下的虚实和空间

变化,同时要仔细观察理解形体的结构穿插和起伏变化。用笔既要丰富,又要契合形体的变

化。

常见问题二:暗部“花”,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不协调。

对策:这是由于缺乏整体意识造成的,在表现时暗部要整体地看,整体地画,加强对于

结构的理解和对于整体明暗层次的归纳与概括。

常见问题三:暗部“糊”,体积结构交代不清。

对策:处理暗部时,画得太具体容易出现碎、花的感觉,在表现时要整体观察,对暗部中大的关键性形体结构

加以表现,让主体结构明确。在表现暗部形体时要结合形体的起伏变化和空间层次关系,将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的层次区别开。

明暗交界线含糊不明确暗部中体积结构交代不清

五官画大了

Page 1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7

第一章 考纲阐述

画面画灰了 逆光中对象处理太虚、太浮、体量太轻

5.质感表现

常见问题一:石膏像缺少重量感,不够结实。

对策:首先加强对主体结构的理解分析,用较为方硬的直线来概括外形和大的块面结构。然后结合明暗调子从

形体转折起止点处入手,对主体结构加以强调。注意不能照抄明暗,要将所有的调子视为实在的体积与空间。依据体

积与空间的起伏变化有选择地使用恰当的明暗调子,使体积与空间感得到充分呈现。

常见问题二:画面调子画灰了或者画得过黑,石膏像画得像塑料、青铜、泥塑而缺少石膏的质感。

对策:石膏的特点是洁白亚光、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易碎。要表现其质地及硬度,可对构成体积的块面转折关

系加以概括归纳。总体而言,石膏的亮部较“白”,暗部因反光强要透气,色调要适度,不可过黑。

Page 1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8

6.画面效果常见问题一:背景环境调子处理不当,削弱了对象的表现。

对策:画背景环境时要注意与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背景环境的处理要能烘托画面的气氛,增强画面的空间

感,使石膏像这一主体更加突出。要避免铺背景调子的线条太强烈,影响主体的突出,用线必须均匀轻松,处理边缘

线时要使线融入形体和空间中。

常见问题二:某些局部画得太过,游离整体之外,致使视觉中心不够明确,整体画面“散”。

对策:这是在深入时缺少整体协调的意识及能力造成的。在分析时不要丢掉直观感觉,在深入时也要把握好主

次与虚实,使局部从属画面整体的需要。

常见问题三:基座画得草率,降低整体的画面效果。

对策:基座画不好的原因一种是时间来不及,一种是心理上忽略对基座的表现。前者可以通过调整时间来解

决,而后者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基座从属于石膏像的一部分,对基座草率的处理往往也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背景线条

处理太跳,削

弱了对对象的

表现。

石膏像

的动势表现

不准,影响

了对形体气

质的表现。

底座画得过于草率,降低了整个画面的艺术效果

Page 1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9

第一章 考纲阐述

二、人像部分

1.如何避免把活生生的人画得像石膏

画惯石膏像的人初画真人头像,极容易把画石膏的感觉带入画面,出现死板僵硬的问题。在许多高考卷面上也经

常出现这个情况,必须引起考生的重视。

9级考生在质感上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 准确地表现不同对象的头发和眉毛的不同走向与质感。如头发或是蓬松的,或是凌乱的,或是整齐光洁的,

或是长发的飘逸潇洒,或是小平头的精神抖擞。

此图头发与眉毛的处理有一定的体

积感(表现在面的转折上),但刻画概念

化,看不出头发的具体特征与走向,眉毛

更是含糊不清。不符合9级要求。提示:

近发际线处即与额头相连的那部分一定要

刻画具体、精彩;注意头发与额头的距离

感;头发的外轮廓线要有虚实变化,做到

强弱有致。

此图尽管眼睛、眉毛刻画较深入,但

头发部分却潦草凌乱,破坏了画面的大效

果。头发的面积应占整个头形面积的三分

之一,切不可马虎从事!

此图松动的头发处理与绷紧的脸部

刻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头发一组一组地

画,有起有落,有紧有松,有主有次。

画唇除了要分面外,还要根据唇纹走向来用笔。对

形体特征把握,可采用“矫枉过正”的方法,即适度夸张

的手法,宁可过而不可不及,多练几张,你的眼睛就会

“百发百中”。

(2) 眼珠的晶体状,或是晶莹剔透或是黯淡无光。

(3) 双唇的肉感,或是青春饱满的,或是沧桑干涩

的,或是有弹性的,或是小巧玲珑的,就是上下两唇也有

微妙的差别。特别提醒:要根据唇纹的走向来用笔,否则

塑造会显得简单而无美感。

(4) 力求把骨头与肌肉的感觉区分开,要画出骨头

(如额头、颧骨、鼻骨等)的坚硬和软骨(鼻头、耳朵、

喉结)的挺刮。

Page 1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0

2.10级考中要求质感的表现与艺术性的高下是密不可分的,画面质感表现的丰富性直接影响画

面的艺术性。在9级的基础上10级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准确表达身上不同织物的感觉,在用笔上要与头发、肌肤、背景等拉开距离。

(2)背景的用笔(如走向、轻重、粗细等)要与画面其他部分区别开,做到轻松、透气。

(3)在9级第4点的基础上力争进一步把皮与肉、不同肌肉之间的微妙差别表现出来,如眼皮的眨动感、咬肌的

厚重感、口轮匝肌的平实感、脖子的松驰感。同样,因为鼻骨、额头、颧骨、下颏骨等骨头上覆盖的肌肉的厚度不一

样,故也要力争把这些部位微妙变化区别开。这一点专业学生也是不易做到的。总之,要力求去训练画皮像皮、画骨

像骨、画肉像肉、画毛像毛的视觉直接性和敏感力。

3.快速抓住动态

动态是对象的形体情态语言,也是艺术表现

语言,学生必须认识到对动态表现的重要性,这是

9-10级必须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初画真人头像尤其

是胸像时,由于模特动作幅度较大,学生通常难以

准确地抓住动态特征,尤其对形体的倾斜度往往画

得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常用垂直线和水平

线来进行检测外,这里再推荐两个快速抓住动态的

窍门:

(1)矫枉过正法,就是故意地夸大对象的动

势,让斜的更斜,扭的更扭,用夸张来强化对动态

的认识。

(2)极快地来回扫视画面与对象,这样,画

面上的动态与对象的动态之间的差距便一目了然

了。

画面质感表现的丰富性直接影响画面的艺术性

Page 1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1

第一章 考纲阐述

4.如何画得更像

肖像就是要画得像。这是各类(人物写生)考试

的难点,也是衡量一个学生写实基本功的重要标准,

自始自终,马虎不得。这里再推荐两个窍门:

(1)剪影观察检验法。把任何复杂的东西都看

成一个简单的平面剪影,然后拿它与画面上相应的剪

影比较即可。右图中可把头、脸、鼻子、耳朵、眉眼

等看成特定的剪影图。

(2)二是用矫枉过正法,适当地夸大脸型和五

官的主要特征,让画面形象仿佛比模特本人还要像。

5. 刻画五官时的重中之重与难中之难

以下是9-10级(包括高考学生)习惯性犯的毛病

及改进要点:

(1)眼珠突出。眼珠突出是头像写生中最易犯

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把上眼皮的厚度和上眼皮

(包括睫毛)在眼球上的投影画出来。

解决得较好的五官形象

眼珠突出

剪影图

Page 1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2

(2)鼻子缺少特征。9级水平的学生基本上能把鼻子的体积表现出来,但最容易忽视准确地充分地表达鼻子的特

征。鼻梁、鼻翼、鼻准、鼻孔决定鼻子的特征,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对鼻梁会有所观察,面对鼻翼、鼻准、鼻孔的来龙

去脉、转承起合、体积转换通常却缺少认认真真的观察研究。建议学生在练习中经常近距离、多角度、多光源地观察

模特的鼻子,或拿起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不但要研究鼻梁、鼻翼、鼻准、鼻孔的造型,更要研究其明暗交界线的走

向与变化,观察它是如何若隐若现、时强时弱,微妙地穿过鼻梁、走过鼻尖、拐过鼻中隔、绕向鼻翼的。

这个正面的鼻

子写生较为概念。

鼻子的形体结

构较为正确。

请注意上下唇轮廓线及明暗交界线的微妙变化。 研究鼻梁、鼻翼、鼻准、鼻孔的造型。

这幅画的嘴巴

刻画得相当生动,

富有动感。作者如

果在两嘴角及右边

边线再交待明确一

点,效果就更佳。

嘴唇外轮

廓线画得生硬

刻板。

(3)刀削形的嘴唇。初画真人头像把嘴唇的外轮廓线画得特死,像刀削般,尤其是上嘴唇的外轮廓线,在写生

中要多加观察,衔接要自然。注意:上嘴唇的明暗交界线的变化走向。

Page 1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3

第一章 考纲阐述

(4)平板的耳朵。9级水平的学生除了注意耳朵的倾斜度外,更要画出耳朵各

部位在不同角度的空间关系(远近凹凸)。

(5)眉、眼、鼻、嘴、耳的空间层次缺

乏。9、10级水平的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困

难:眉、眼、鼻、嘴、耳都刻画得很好,但

凑起来就是不适,究其原因是眉、眼、鼻、

嘴、耳(空间、虚实)的层次没解决好。

正面时鼻子最突出,嘴巴较突出但比

鼻子要“进去”,眼睛比眉弓“进去”。仰

视时下巴最突出,其次分别是嘴、鼻、眼、

眉。俯视时则反之。侧面时双眼、双眉、双

鼻翼及两边嘴角就有了前后关系。正侧时耳

朵在前面,然后是眉弓,然后是眼睛,最后

是鼻和嘴。从虚实上说,如果眼睛画得实,

那么鼻子就处理得虚,如果鼻子画得实,那

么眼睛就处理得虚,同样鼻子与嘴巴的关系

也如此。

这幅画的五官刻画,

其共同问题是五官都一起

拼命往外挤,因而关系孤

立,各自为政。提示:五

官刻画要各尽其位,该进

就进,该退就退,有主有

次,有强有弱,切忌平均

用力。

耳朵各部位在不同角度的空间关系。

此画在处理时先强化了鼻子,然后再处理嘴和耳朵,特意减弱了眼睛

的关系,因而使得面部重点明确,层次清晰。

Page 2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4

(6)颧骨和颞骨(9级必须要解决的难点)体面转折清楚。

颧骨的表现一直是考生最难啃的骨头,偏偏在素描写生中它又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高点是脸部三大面的分

界点,颧弓又是侧面上下两面的交汇面。只有把颧骨画得结实到位,体面明确,整个脸才会被支撑起来。在画颧骨前

要树立分面的意识,实实在在地分析并表现出颧骨上每个不同形状的面的不同走向,同时把颧骨与其他部位(如下眼

窝与下眼皮)是如何连接的也切切实实地交代出来。这就是画好颧骨的秘密。

颞骨线与颧骨一样,也是脸部三大面的分界处,考9级的学生要仔细找出并准确地刻画这根线,以达到塑造额头

方形体积的目的。由于它外形没有像颧骨那样鲜明,又与眉弓、额丘等纠缠在一块,故考生对此丝毫马虎不得。

总之,应当记住,塑造颧骨和颞骨线的最终目的是强化面部的体块感。

五官及整个头形刻画具体深入,但

问题就出在颧骨及颧骨周围一带的塑造

上——体面转折含糊不清,转折不具体

明确,下眼皮、眼窝和颧骨的连结也含

糊不清,导致大结构松软,降低了艺术

效果。

颞骨线几乎没有表现出来,有时即

使颞骨上附有下垂的头发,但画时仍然

要让人感觉到颞骨线的存在,否则便像

此画一样在结构上撑不起来。

颞骨线的刻画一定要注意起始、转折

与收尾的变化,不能交待得含糊不清、笼

统概念。

该图的颞骨线一带结构清晰有力,结

实硬朗,腮帮一带肌肉穿插分明,尤其画

老人像时宁可过也不可不及。

类似明暗的颞骨线,请读者仔细比较。

交代出颧骨与其他部位。

Page 2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5

第一章 考纲阐述

年青人的腮帮实际上比老年

人更难画,因其饱满、含蓄。在

塑造时易犯体面转折不明确的毛

病,或模糊或琐碎,要一个面接

一个面地推敲与分析,才会做到

圆润而又结实,微妙而又明确。

该写生对象有顶光和侧光两个光源,

明暗关系极为复杂,然而作者却能从结构出

发,刻画从容自如,尤其是腮帮和脖子部分

处理得更是精妙而又概括,深厚而富有弹

性,实为不易。

该图头、肩、胸体块关系明确,如果胳

膊再画得圆鼓一些,效果就更佳。

(7)容易忽视的地方:头发、腮帮、肩、胸。

头发的塑造是8级考试中的难点,头发的外形实际上就是头的外形,头发的体积

处理实际上直接影响头部的体积塑造,头发的明暗交界线和头发的质感处理也是很不

容易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腮帮(即颧肌、颊肌、咬肌一带,最不容易画好)是9-10级考试中的难点,而

且极易被忽视。

肩、胸是10级考试中的重点与难点。两肩的动态、透视是经常被学生忽视的,

肩(方中带圆的长方形体积)、胸(圆中带方的椭圆形体积)的体积塑造则是难中

之难。

(8)表现前后空间的四大关系。

画正面头像的是要把鼻子、眉弓等拉出来,把眼睛、耳朵、脖子等推进去;画侧面的头像是把鼻子、嘴巴、内眼

等推进去,把肩膀、耳朵、眼睛、眉弓、外眼角等拉出来,这是平面绘画表现前后空间关系的难点,也是9-10级考生

应初步了解和掌握的。

轮廓虚实、对比强弱、明暗轻重、用笔变化四大关系不能平均对待。比如在侧光下画鼻子时,鼻根的明度与鼻准

的明度就不应一样,否则很难表现出鼻准和前鼻根的前后关系。通常考生有一种误解,以为前面的一定是实的强的重

的,后面的则反之,那是片面的。当你把目光(焦距)投向远处,那么近处的物象毫无疑问是模糊的虚弱的。

Page 2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6

(9)画好背景,塑造空间。

背景在西方绘画中有突出主体、深化空间的重要作用,处理得好能推进空间,突出主体形象,反之会干扰主体,

堵死空间,破坏画面。优秀画家对主体与背景之间关系的观察、认识、表现是统一的,而考生常常把它们割裂开,要

么不画背景(绝大多数是无空间背景的意识),要么为背景而背景。

9-10级考生要树立背景意识,基本掌握利用背景来塑造空间、渲染气氛、突出主体形象的技巧。除了背景的用笔

(如走向、轻重、粗细等)在与画面其他部分区别开,做到轻松透气外,关键还要注意背景的明暗层次不能与主体上亮

面、灰面、暗面层次或任何大块面的明暗层次有雷同的感觉,如不加以重视,会造成背景变灰变脏,深度有限的问题。

(10)万变不离其宗:体块结构。

不管你对人体的各个零部件塑造得多精妙生动,你还得把它们按照“图纸”架构起来,该圆的就用圆,该方的就

用方,该前凸的就前凸,该转折的就转折,该概括的就概括,否则细节再好也没用。这张“图纸”就是人体体块结构

图。这是9级以上的考生应熟练掌握的。

(11)素描考级主要在形象的刻画。

提高卷面的艺术效果,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形象刻画的准确性和具体性上,尤其是五官的轮廓线和头、脸的边

线上,切勿过多地放在明暗处理上。这是考生的通病,明暗涂得越多,修改越麻烦,越浪费时间。形越具体(不能把

琐碎当作具体),人物特征就越鲜明,神态气质就逼人,画面形象就越感人。在基本解决以上几点的基础上,通常做

到以下四方面的艺术效果处理即可能考到10级,高考得到高分。

a. 人物形象的亮、灰、暗面层次明确、概括。

背景的层次不能与主体上亮面、

灰面、暗面层次或任何大块面的明暗

层次有雷同的感觉,笔触也要适当拉

开距离。

Page 2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7

第一章 考纲阐述

b. 整体画面的黑白灰构成简洁明确,布局合理美观。

c. 强化对比:黑白明暗(层次)、虚实显隐(边线)、强弱松紧(形体)、繁简聚散(用笔)、动静高低(姿

态)、大小方圆(面积)、轻重厚薄(量感)、粗细软硬(质感)。

d. 作者个人特质、感觉的自然流露与充分表现,或智慧、或优雅、或浑厚、或洒脱、或深沉、或富有激情。

(12)作画(考试)过程中要进行五大关系的检查:

a. 头、脖 、肩、胸的动态关系(前后、左右、高低、仰俯)。

b. 比例结构关系(大小、宽窄、方圆、穿插)。

c. 体积空间关系(起伏、方圆、轻重、前后、背景)。

d. 黑白灰层次关系(肌肤、头发、服装、背景;亮面、灰面、暗面)。

e. 质感、量感对比关系(软硬、粗细、厚薄、轻重)。

整体画面的黑白灰构成简

洁明确,布局合理美观。

Page 2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8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第一节 素描9级练习与应试指导

步骤分析

观察(5分钟)→打形(75分钟)→深入(100分钟)→调整(60分钟)

观察

理解和分析形体结构的特征、对象的气质特征与明暗色调分布状况,做到胸有成竹。

要点:加强对第一印象的分析,看时要仔细、认真。

打形

在8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直线表现出头、颈、胸、底座的关系和整个动势趋向,分割出头部、面部、下颌面及

头发的形状。确定五官的位置,画准其比例及透视关系。

要点:比较是写生的好方法,五官位置的头部“十

字线”的对称关系和透视关系需经反复比较来确定,在力

求准确的同时,注意构图时大形的空间位置安排。

深入

一般来说石膏头像作业的脸部五官处理是重要的,

从头部离视点最近处,如鼻底、鼻梁、眼窝、下颌底部等

处入手,向四周展开。在明暗处理时,要区分亮部中间调

子层次和暗部中间调子的范围,从而塑造出石膏头像的体

积和空间。

要点:占据面积大的头部是重点,刻画要深入。作

画时需反复比较各部位形体在整体中所占的空间位置和主

次关系,要从深浅上比较各部位色调的层次关系,避免形

体单薄孤立。

调整

9级考生在形体的色调进行调整的同时,要对石膏头

像的精神面貌和特征状态有一定的表现,从明暗对比中加

强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要点:在分析理解头部体积结构时,要结合已有知

识,更深入地体会其中蕴涵的精神气质,更为贴切地描绘

对象。

一、石膏像写生学习与应试指导之一

Page 2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19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卡拉卡拉》示范步骤:

1.确定构图,以线造型。具体画

出石膏像的形体关系以及起伏关

系。

2.用软铅笔铺出画面的大体黑、

白、灰关系。同时明确石膏像的大

的体块关系。

3.用餐巾纸或擦笔画出画面暗部

的空间层次。

4.用橡皮提出亮部的大的体积

起伏。

5.首先从头部暗亮的转折处开始进

行塑造,丰富明暗交界线的层次关

系,接着深入刻画五官及其亮部的

体积起伏和空间层次关系。

6.有比较地深入塑造石膏像的胸部

以及基座。

Page 2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0

7.调整画面。

Page 2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1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拉奥孔》示范步骤:

二、石膏像写生练习与应试指导之二

1.确定构图,

概括地画出石

膏像的大形。

2.以线造型,

具体画出石膏像

的形体结构关

系。

3.初步花出画

面大的黑白灰

关系。

4.进一步明确画

面的黑白关系,

同时加强头部的

体块关系。

Page 2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2

5.用餐巾纸或擦笔画出暗部层次,以及亮部的大的体积起伏。

6.从暗亮的转折处开始进行塑造,丰富明暗交界线的层次关

系,深入塑造头部及其躯干亮部的体积起伏和空间层次关系。

Page 2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3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7.最后调整画面,进行加强与减弱的艺术处理。

Page 3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4

步骤分析

观察(5分钟)→打形(70分钟)→深入(95分钟)→调整(70分钟)

观察

运用已有知识去体会石膏头像不同的个性特征。分析和感受出该角度的石膏头像大的形体及动势特征。

要点:要在已有的知识点上进行相应的再认识。

打形

根据对像所在的不同环境进行构图,迅疾地画出大形,定出外形转折点。结合头、颈、胸部的内在形体结构知

识,画准这三部之间的穿插关系,用直线定准动势。

要点:运用辅助线帮助抓形,反复比较,用笔用线要有松紧节奏。

深入

确定大形,找准明暗交界线,进行有主次的刻画。

根据体积结构的转折有顺序地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向亮部

和暗部过渡。在处理头部时,眼神、眉间和嘴角都是体现

人物性格最重要的部位,同时,在胸像作业中,颈、胸、

肩也是动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刻画要统一在整体中。

要点:分析形体和色调要深入,要仔细地比较。注

意头、颈、胸的有机结合和对石膏质感、量感的表现,刻

画面部时要处理好脸部眼窝、鼻底、嘴唇及下颌底的暗

部,使调子有明显的节奏和层次变化。在处理中间色(灰

部)时防止因夸大局部的明暗调子而破坏整体形体。

调整

通过调整使面部结构整体而强烈,从头、颈、胸的

明暗交界线入手,处理好形体的结构层次和动势关系。注

意衣纹的主次虚实,及其形体转折变化应随胸部的形体结

构的变化而变化。要强调表现形体的转折,但要避免画得

生硬。背景的空间处理要统一在整体中。

要点:注意步骤的安排,先调整头部,然后是颈、

胸和衣纹,最后调整大的形体动势和背景关系。用笔要均

匀而有变化,边线有虚实。注意协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加强画面表现力。

第二节 素描10级练习与应试指导

一、练习与应试指导之一

Page 3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5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白胡子老人》步骤:

1.确定构图,以线造

型,具体勾勒出人物

头像的特征以及面部

的起伏特征。

2.明确画面大的

的黑白灰关系。

3.用餐巾纸或擦笔画

出暗部层次。

4.用橡皮擦出亮部

的大的体积起伏。

Page 3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6

5.从暗亮的转折处开始进行塑造,丰富

明暗交界线的层次关系。

6.深入刻画五官及其亮部的体积起伏和

空间层次关系。

7.依据整体的空间层次关系,适度画出脖子与衣领的层次关系。

Page 3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7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8.调整画面。

Page 3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8

二、练习与应试指导之二

《女青年》步骤:

1.确定构图,以

线造型,具体勾

勒出人物头像的

特征。

2.用软铅笔铺

出画面大体的

黑白灰关系。

3.用擦笔画出

暗部的空间层

次关系。

4.从眉弓开始

对眼睛进行深

入刻画。

Page 3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29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5.深入刻画鼻子,以及其周围的起伏关系。

6.深入刻画嘴部,以及其周围的起伏关系。 7.进一步刻画脸的亮部层次关系,同时表现好头发。

Page 3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0

8.调整画面。

Page 3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1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三、练习与应试指导之三

《戴围巾的女孩》步骤:

1.确定构图,以线造

型,具体勾勒出女孩

的人物头像的特征。

2.用软铅笔铺设画

面大体的黑、白、

灰关系。

3.用餐巾纸擦出

暗部层次以及皮

肤大的质感。

4.用橡皮擦出亮部

的大的体积起伏。

Page 3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2

5.深入刻画头发,充分表现出头发的体

积空间感与蓬松的质感。

6.深入刻画五官以及脸部的体积起伏和

空间层次关系,同时把握好女孩细腻柔

嫩的皮肤质感。

7.依据整体的空间层次关系,适度画好围巾与面部的对比层次关系。

Page 3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3

第二章 练习与应试指导

8.调整画面。

Page 4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4

试卷评析:画面构图适

当,作者黑、白、灰关系

处理得当。头发的体积与

质感表现较为充分,画面

处理完整,较为生动地描

绘出石膏像的气质与神情

特征。达到素描的顶级标

准。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第一节 素描9级历年试卷评析

考生:李姣姣

Page 4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5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该考卷画面的整体感较强。画面构图得当,黑、白、灰层次关系处理明确。亮

面的灰部层次刻画细腻,较好地描绘出石膏的质感与体积感。不足之处是对于五官的比例

把握不够准确。

考生:盖营宇

Page 4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6

试卷评析:画面整体完整,素描大关系较好,用笔肯定。作者紧抓住石膏像的人物特征进行深

入描绘,头、颈、肩的透视关系准确,脸部五官造型准确,灰部处理较为丰富。若能对边线的

处理依据前后关系做到虚实有度、穿插到位则更完美了。

考生:卜传哲

Page 4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7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画面构图得当,形体结构基本准确,画面处理整体,有一定的表现力。画面石膏像

神情刻画较为细致。不足之处就是石膏的外形轮廓处理较为死板,显得单薄,致使画面石膏像

与背景之间缺少一定的空间感。

考生:刘剑颖

Page 4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8

试卷评析:此考卷构图完整,作者运用明暗结合结构的素描方法,画面造型准确,体块明确,虚

实关系处理得当。缺点是背景的处理与石膏像略显脱节,有刻意与炫技之嫌。

考生:张婷婷

Page 4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39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画面完整,造型准确,作者能准确把握对象的结构关系。画面中石膏像的亮部灰层

次描绘较为深入。画面不足之处就是整个石膏略显“薄”。解决方法:首先把暗部处理得再整

体些概括些,石膏暗部的纵深感得到加强;其次加强对于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以面的形式去过

渡与衔接交界线的起伏变化,从而使交界线圆转起来,增强转折处的厚度。

考生:刘瑞

Page 4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0

试卷评析:该考卷构图得当,画面完整。透视准确,素描明暗关系整体,黑、白、灰关系处理到

位,石膏的质感处理较好。需改进之处就是对于石膏的五官还须做进一步的深入刻画,以突出面

部这一视觉中心。

考生:梁洁

Page 4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1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该考卷画面整体,作者比例结构把握准确,明暗层次丰富,局部刻画深入。不足之处

就是石膏的外形轮廓处理过于生硬,显得单薄,欠缺一定的厚度,从而影响石膏本身的圆转关

系,造成石膏与背景之间的空间关系显得“堵”。

考生:姚

Page 4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2

试卷评析:这幅画作造型准确,形体刻画具体,画面明暗关系处理得当,对比强烈,具有一定的

艺术表现力。不足之处就是对于石膏质感的表现欠佳。

考生:赵腾达

Page 4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3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这幅画作造型准确,形体刻画具体,画面明暗关系处理得当,对比强烈,具有一定

的艺术表现力。背景的处理较为生动,在衬托主体的同时又增加画面的空间节奏,反映出作者

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考生:杨兵兵

Page 5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4

试卷评析:这幅画作的画面素描关系较好,暗部整体,刻画深入,背景的处理较为生动,反映

出作者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背景在衬托主体的同时又增加画面的空间节奏。

考生:王依繁

Page 5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5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这是一幅青年头像试卷,作者把画面黑、白、灰调子处理得细腻明确,形体感

较强。不足之处是五官的透视不够准确。

第二节 素描10级历年试卷评析

考生:辛宇丰

Page 5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6

试卷评析:这幅考卷,作者把画面黑白灰调子处理得明确细腻,形体感较强。严谨的结构造型和熟

练手法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足之处就是对衣领的处理欠缺主次的考虑。

考生:隋晓东

Page 5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7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这是一幅侧面的人物头像作品,神态生动,五官刻画准确具体,明暗关系处理整体

和谐。头发的质感表现较充分,同时眼睛、眉弓、颧骨的处理较好。不足之处就是鼻梁和鼻翼

的结构把握上欠准确。

考生:吕欣

Page 5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8

试卷评析:画面整体感很强,色调层次明确。造型厚实严谨,作者对于中年妇女的神态把握较

为自然。头部结构刻画准确到位。头发以及衣服的处理既轻松自然,又富有较强的体积感与质

感,很好地突出脸部五官的严谨细微。

考生:赵国宇

Page 55: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49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画面整体感很强,色调层次明确。造型厚实严谨,神态把握自然。作者对头部结构刻画

准确到位,头发以及衣服的处理既轻松又到位。缺点是眼镜的透视不准确,影响脸部的圆转关系。

考生:黄日鹏

Page 56: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0

试卷评析:这幅考卷五官的比例结构把握较好,形体准确。画面整体,对人物的神情气质有较深入

的表现。不足之处就是作者对画面大的黑、白、灰的构成关系把握上不够明确,整体画面略显灰。

考生:李丽红

Page 57: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1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画面整体感很强,色调层次明确。造型厚实严谨,人物神态自然。作者对头部结构刻

画准确到位。头发以及衣服的处理既轻松自然,又富有较强的体积感与质感,很好地突出脸部五

官的严谨细微。

考生:张胜峰

Page 58: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2

试卷评析:人物结构严谨,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准确,脸部五官的刻画深入到位,有较强的体

积与空间感。画面整体生动,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达到素描10级的定级标准。

考生:付靖文

Page 59: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3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画面整体层次丰富,脸部刻画深入细致,虚实有致,有较强的体积与空间感。作者对

衣服与面部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松紧虚实的表现手法对比突出了脸部的皮肤质感。

考生:孙嘉欣

Page 60: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4

试卷评析:画面光感、体积感、空间感、质感表现都很强烈,表现技法娴熟,结构严谨准确。

作者对于人物的质感有一定的理解与体会,能够较好地表达出脸部皮肤、肌肉、骨骼间的光滑

与圆润、柔软与坚硬的质感。不足之处是对于衣领的处理欠缺主次的考虑。

考生:吕姝涵

Page 61: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5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人物结构严谨,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准确,脸部五官的刻画深入到位,有较强的体

积与空间感。画面整体生动,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是一幅较为优秀的试卷。

考生:刘佳昕

Page 62: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6

试卷评析: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头部各部分的质感刻画较为深入,中间调子层次丰富,脸部

的丰富层次与头发的简洁活泼形成对比反差,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较好地表现出中年妇女

的气质特征完全达到素描10级的定级标准。

考生:李乾琦

Page 63: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57

第三章 历年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人物五官塑造较为深入,形体结构准确,亮部层次表现丰富具体,充分体现出脸部

的结构关系,以及脸部的起伏变化。若用概括的笔触画出衣领,强调衣服与脸部质感的对比,

从而更好地衬托出脸部的“实”,突出画面的视觉中心。

考生:孙文轩

Page 64: 全国美术考级专用教材·素描考级9-10级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