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79

description

《书评客》为综合类书评刊物,通过针对图书的评论、随感、争辩、对比、摘录等多种方式,给阅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图书信息获取与交流平台。刊物提倡关注阅读,从阅读中发现乐趣,分享喜悦;提倡书评的中立、客观、超脱和独立,体现其真正价值所在。

Transcript of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Page 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Vol72012.9

本期推荐

那些不羁的灵魂——关于猫咪的那些书

繁华中的静逸——大城市中的小书店

理想主义者的爱情和旅行——《我们始终牵手旅行》读后

阅读的艺术(下)——大师们的阅读感悟

Page 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卷首语卷首语

当今这个读书风气尚不算盛行的社会,能保有读书的习惯已经很不容易,至于

阅读之后撰写评论的,那更是少数了。曾和一些也算爱读书的朋友谈及写书评,他

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算了吧,我可不想把本来享受的事变成任务呀,就算是免费

给我读也不行。”言下之意,似乎一要写评,读书就从原来的“享受”、“消遣”

变成了沉闷的“任务”。写书评也因此成了文化人乃至专业评论家的工作,不关普

通读者什么事了。然而,写评是否仅仅是任务?

其实,正如阅读本身是一种交流一样,写书评也是这种交流的进一步延伸。阅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评判,凝结成文字便成了书评。既可以与

爱书同道交流心得,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推介给更多人。对于自己,书评也有

不少用处,是对自己读书心得的概括和记录。有时时隔许久,我们也许已经记不得

曾经读过的书的内容,这时看看自己写的书评,颇能有开窍之感。详细的书评,更

可以起到读书笔记和标注的部分功能。更重要的是,书评也是一种创作,其间获得

的成就感,并不亚于阅读本身的快感。对于终日为“不会写文章”而苦恼的人来说,

这不啻是一个 好的练笔机会。

那么,还等什么呢?当你读完一本书时,记下那些你想说的话吧。只言片语也好,

长篇大论也罢,不需要很文艺,不需要很专业,只要是出自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

你也可以是“书评客”。

风君风君2012 年 9 月2012 年 9 月

Page 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2012 年 9 月第 7 期 目录 Contents卷首语 1

目录 2

本期推荐 3

新书速递 4那些现实的与非现实的 4民国风雨不了情 6你的尾巴还在吗? 8天才的秘密 10纵是烟火也美 12一本很有价值的伪史 14有头无心的现代社会 16传达 18

横评纵览 20那些不羁的灵魂 ——关于猫咪的那些书 20

观点争鸣 31才子还是江郎?——小辩陶杰《洗手间里的主权》 31

第一才子? 32嬉笑怒骂 才情斐然 34若为当代才子,必有江郎时刻 36文章要精致,更要性感 38

淘书经 41繁华中的静逸——大城市中的小书店 41

悦读随感 52查良镛先生致 Dr. Jean-Pierre Sean 的一封信 52理想主义者的爱情与旅行 56

佳句赏析 64阅读的艺术(下) 64

书海拾遗 69光焰不熄,前路漫漫 69反抗与压迫之间的抗争,国土与利益之上的权力 71经济学大厦的守门人 74在更广阔的视野中 76

主 编:风君文字编辑:玄凰淼、乡村土狼美术编辑:果子林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bookreviewers/腾讯微群:http://qun.t.qq.com/35062339联系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刊所载评论版权属于原作者,并受法律保护。除非正文中另有声明,未经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Page 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本期推荐本期推荐 RRecommandecommand

横评纵览

那些不羁的灵魂——关于猫咪的那些书

P20

淘书经 繁华中的静逸

——大城市中的小书店

P41

佳句赏析

阅读的艺术(下)——大师们的阅读感悟

P64

悦读随感

理想主义者的爱情与旅行

——从《笑红尘》谈古龙

P56

Page 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新书速递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书市场,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图书评论与导读

  “智性写作,就是用现实的元素搭建一个非现实的世界,然后运用多学科的复

杂震荡方式来完成创作。”这是晓航在其微博中,对于自己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所

作出 简练的解释。这位理工科出身的,却对文学有着无限追求的作家,从 1996

年创作起,就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独创的智性写作手法法以及崇尚自由的精神赢

得了文学界广泛的认可,并多次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奖项。

  在他的新作《所有的猪都到齐了》一书中,智性写作的手法再一次得以娴熟的

展现,现实的元素是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失业率增高,而非现实的世界,则是靠

一群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搭建的。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可以将动物园里的大象当

做上下班的座驾卖给老百姓,可以将虚无缥缈的“石舫时间”转换成金钱,也可以

将“忘忧草”包装上市热 海外。而这个世界也给予了他们表现的舞台,有人追捧,

有人爱。可惜“阴险”的“现实”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展露着迷人的微笑,看着

他们慢慢走向失败。当 “国画”大师出现在群众面前,高喊:“你们是多么可悲啊,

当你们相信的时候,它就价值连城,当你们不相信的时候,它就一文不值,其实你

们什么时候真正质问过你们自己,真的相信什么?有真的拥有什么?”“现实”正

在其背后暗自得意,得意着理想主义的泡沫被捅破,也得意着功利主义的虚伪被揭

穿。

   当然,除了冥冥之中的“现实”以外,故事中还有个特殊的角色——林岚,她

书名:所有的猪都到齐了作者:晓航 著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年:2012-06定价:25

那些现实的与非现实的文 粉红猪猪侠

4

Page 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这么评价这一拨世所罕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拥有梦想,毫不畏惧生活的苦难,

这正是我们这个颓丧的时代所需要的!”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理想主义者的

大军,并俨然成为了引领者。当泡沫终于在世俗中逐渐膨大直至破裂的时候,众位

理想主义者不得不选择逃离,他们在逃离前希望再一次用自我坚信的“石舫时间”

测一次自己的未来,但这时,林岚却以理性的知识分子自称,做出了与其他人不一

样的选择,她不仅拒绝了测算未来,还选择了坚守,并与质疑她的人展开了激烈的

对战,“你们这些无知的现代义和团,你们永远被权力所利用,永远被狭隘的民族

主义与民粹主义所要挟,你们从不思考,就是一群没有脑子的猪。”读到这里,我

们恍然大悟,比起被现实打败、四散奔逃重拾生活的赵晓川、老罗、桂小佳、于静

等人,林岚才是 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晓航笔下的四个故事似乎互相独立,但又彼此呼应,比

如故事中总有个迷茫到失去目标,离开了所谓社会正轨的“我”,他们“早已暗暗

渴望着重回所谓‘社会正轨’,却又本能地惧怕那种灿烂面具之下的压抑与虚伪,

始终在这种矛盾中煎熬着”。故事中也总有一些以“忘忧草”或“悼念岛”为概念

谋生甚至大赚特赚的人,他们精准的把握了世人的心理,并以此获得不菲的收益,

但却也没有完全掌控“现实”的能力。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些类似林岚这样奇特的

人物,他们总能清醒的看到一切,并敏捷的抓住其中的关键,在灾难来临前,他们

总能全身而退,虽然代价可能是理想或原则的丧失。于是,这个“用现实元素搭建

的非现实的世界”便以如此荒诞却颇具讽刺意味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却也引发

了无限思考。

5

Page 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这句话不知是对多愁善感的褒扬,还是对感情

脆弱的讽刺?读史读到恸哭者,该有多么痛的领悟!读完岱峻先生的《民国衣冠》

的第一章《中央研究院迁台前后》,我大哭了一场,哭到无法续读。何谓衣冠?那

是贴紧士人肌肤的织物,可独立支撑一座坟墓 - 衣冠冢。民国衣冠,中华知识分子

的脊梁,逝去者无法回还,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孤傲、他们的风骨化做天边的繁星

闪烁,照亮在黑暗中寻路前行的我们。“黑夜给我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如果光明不在路上,那么就让它保存在我们心里。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学术史,我们对西南联大的了解好像多过于四川李庄。不

仅是因为鹿桥的一曲《未央歌》,而且北大、清华和南开这三所大学,在今天也是

看得见摸得着的。然而,史语所、社会所、中博院与中国营造学社先后落户李庄,

随着这些院所历史使命的变革,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史可鉴人,人似历史长

河中的一粒沙,以羸弱之驱所创造的璀璨思想,却如遗于后世的一颗明珠。《民国

衣冠》这本书里就聚集了这样一批遗珠人,他们是一丝不苟的学问家,也是情谊至

尽的民国人。

  本书的视角独特,选材精良,尽写些充满烟火气的史实。其中不乏一段段“民

国不了情”,有男女情、师生情、父子情、挚友情、同仁情,在当时风雨飘摇的境

遇里,他们随遇所安,做学问、度生活,不失为民国知识分子的一道风景。在“董

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里,傅斯年把董作宾此举定性为影响“风纪”的道德,

书名: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作者:岱峻 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2012-09定价:39.8

民国风雨不了情文 Shirley

6

Page 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在今天看来甚是可笑。但是,他知识分子的愚里的的确确有一份真。傅斯年始终按

他的标准要求自己,直到他列席省参议会时,一头倒地。远在美国的儿子,无钱奔丧。

他一个人孤独地来,寂寞地走,留下的是“至刚至柔,至情至性”的一生,让我们

怎么能不为一位如此大义的民国先生悲泣流泪。

  民国知识女性是这本书中的 亮丽的一瞥。当我们沉溺于张爱玲似的文艺女青

年的小情小爱时,游寿、曾昭燏,乃至林徽因与李庄一起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游寿

在李庄的经历为她的生命粘连了数不尽的波折,各种运动成为她逃不掉的梦魇。书

中有一张晚年游寿的照片,皱纹爬满的一张脸,眼神却淡然坚定,曾经金陵大学的

才女在现世里孤独终老,她的诗句、书法以及对于古代器物的研习深深地沉淀在昔

日的风雨里。

  曾经带友人的女儿去参观故宫,在一间展室里,我把林徽因的照片指给她看,

说这是民国 美的才女。小姑娘是个典型的香蕉人,六岁去墨尔本,后以优异的成

绩考入当地医学院,学费全免,是华裔的骄傲。小姑娘离近看了看说,长得一点也

不好看,不太会讲中文的她对我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林徽因的美是病 的,却又浸

满阳光。太太客厅不过是消遣而已,她从未由于身体的原因而放弃治学。这种民国

之美何人欣赏,何人传承。

  《民国衣冠》是一本要攒着泪读完的书。梁思永(梁启超 为看重的一个儿子)

平静地对太太说,“我不奋斗了,我奋斗不了啦,我们永别了!”不久之后,他黯

然辞世,年仅五十岁。当我们读到此片断时,我们如何还能藏得住眼泪。奋斗不了啦,

作为一位民国知识分子的绝世之言,令我们后辈汗颜,有谁在接力奋斗,为了中华

之崛起?

7

Page 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无尾狗》一书,还未展读前,就已经以其书名和封面上那排面无表情的人像

所吸引,不禁暗暗思忖,这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而当我一气读完这个故事,

不由得长舒一口气。要给本书一个简短评价的话,那就是:带劲!

  全书以主角丁冬的舅舅之死为发端,牵出了一个华北农村几代人的恩怨故事。

叙述不以时间轴为顺序,叙述角度也并非仅有丁冬一人,而是如同开篇楔子所引发

的万端思绪一般纷纭交错,难怪王小山以“文字迷宫”喻之。不过,架构虽迷,却

并不乱。只要抓住两条贯穿始终的脉络,就能在这迷宫中穿行自如:一条是从舅舅

的去世引出的上辈人乃至上上辈人的往事,一条则是丁冬自己的“奋斗”历程。一

条是家族记忆,一条是个人经历;一条是过往,一条是当下。两条线从开始一幕中

发散, 终又归并到这一幕,其间有交汇,有游离,有冲突,有高潮,在阿丁游刃

有余的笔锋下一一呈现,读来酣畅淋漓。

  在细腻的架构把控之中,隐藏的却是犀利的刀锋。阿丁用冷峻乃至残酷的笔调,

摹写这个颠倒的现实世界。自我嘲讽和黑色幽默之下,是对现实的无情批判。说起

此类风格,我总是会想起王小波,大概是出于对其的喜爱吧。先前读晓航的《所有

的猪都到齐了》是如此,读《无尾狗》也是如此。尤其是刘满月那个跳楼自杀,“脑

浆厚得刷不掉”的父亲,实在像极《似水流年》里的贺先生。也正如王小波作品中

不断出现的阴茎意象一样,本书中的“海绵体”也是同一喻指。然而两者毕竟不同。

如果说相比王小波的豁达和不羁,晓航就有些迷茫和无奈,而阿丁,则多了几分愤懑,

书名:无尾狗作者:阿丁 著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年:2012-07定价:32.8

你的尾巴还在吗?文 风君

8

Page 1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以及深深的绝望。

  书名“无尾狗”,究竟是指什么?直到全书 后,阿丁才借疯子之口,说出了

这个寓言。我不知道是否每个读懂这个喻指的读者,都会感到一股彻骨的寒冷,至

少我是如此。“无尾狗”是谁?其实就是我的舅舅、父亲、母亲,是医院的主任、

刘满月的母亲、苏卫东,是故事中那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甚至包括丁冬自己。他

们也都曾有自己的尾巴,为了保有这条尾巴而上演过努力、奋斗与挣扎,然而 终

却都被无情地截去那节尾巴,成为一个麻木的躯壳。“截去尾巴”和“阉割”只是

不同的谜面而已,而谜底其实并无差别。阉割的也不仅仅是一截尾巴、一条尘根,

而是身为人的自我与尊严。当村子已经被无尾狗所占据,意欲保留尾巴的“狗”们

会是什么遭遇?书中也给出了答案:要不就是如冯臭子、刘满月的爹或丁冬的表姐

那样从肉体上彻底消灭,要不就是如刘老头那样以非人的面目苟活,或是如夏雯那

样,只能寄身于精神病院之中。弗洛姆曾经说过“在病 社会中,相比所谓正常人,

精神病人其实更加健全,因为他们至少是在保留自我的斗争中不肯彻底放弃的人”,

本书的 后一幕,大概是对这一论断的 好注解。

  至于主角丁冬,则始终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他似乎早已抛弃了自己的尾巴,如

此才可以为了毕业文凭而背叛自己的恋人,为了仕途发达而委身刘满月。然而他又

仿佛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以冷峻的目光俯视这群狗的挣扎、苟延、覆灭……

如同俯视一群难逃悲剧命运的蝼蚁。也许这正是对作家乃至所有思考现实者的写照:

他们的眼已看透一切,心已超脱在上,唯独身却依然深陷泥沼,与常人无异。 后,

当丁冬离开疯人院,他将何去何从?他的尾巴是否还在?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也无

法给出答案。也许他只是借此 后拷问读者的内心而已:

  

  你的尾巴还在吗?

心而已:

9

Page 1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有欧阳修的《卖油翁》告诉我们“无他,

惟手熟尔”,说的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以前也曾读过薛涌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一书,当时初次接触这种“天才从来不仅仅是天生的,更是培养出来的。再大的天才,

也需要十年修炼成器”这一十年定律,非常震憾,也很为作者“大器晚成的十年深

练定理”折服。在薛涌的“十年深练”概念里,讲述了许多自我训练而终有所成的

故事,包括各种学者专家调查研究的成果等等,并自我现身说法,在大龄之时还进

行诸如常人无法想象的马拉松式长跑,其实所有这些非常人想象,都是自我训练的

结果。

  今天这本《天才的基因》,让我又想起薛涌的理论,不同的是,这本《天才的基因》

从基因学、生理、生物学、认知科学、遗传学等 新科研领域的成果中寻找到这种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科学依据。作者引用大量的科学实验,辩驳了智力与和才能的传

统观念,推翻了“天才是天生的”这一理论,而直言“天才是背后是长达一万个小

时的刻苦练习”,诚恳地为那些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而灰心丧气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通过练习,你也可以成为记忆大师;10 年时间与 10000 个小时的练习,是达到出

色的必要因素。

  谈起那些为了获得成功或一点滴进步,而花费无数时间,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

付出的被后人称之为天才的故事,我想起久石让及其所著的《感动,如此创造》一书。

创造了无数天籁之音的久石让,并不喜欢被称之为天才,而在书中表达出自己的一

书名:天才的基因作者:戴维·申克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12-07定价:58

天才的秘密文 果子林

10

Page 1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切均是勤奋努力抓紧一切时间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同为音乐泰斗的莫扎特更是一生

刻苦的练就。他们的事例也都在说明,任何针对性的训练,都需要“一种对当前能

力永不满足的心 ,需要经常地进行自我批评,需要几近病 的坚持,需要不断超

越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时时到来的失败和挫折变成真正的渴望,变成一次次跌

倒之后又能爬起来的永不衰竭的决心。”

  其实此书只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澄清所谓的天才与 IQ 智能基因并没有什

么关联,向我们指明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人成功者需要扫清的观念障碍,并点明成

年成功者“完全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心 、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任何与年龄相关的天

赋因素”。第二部是对我们如何培养出非凡成就的方法指引,作者介绍了建立自我

动力引擎的几种方法,诸如做 严厉的自我批评者,注意负面因素,了解自我极限,

然后忘掉它并超越它,延迟满足,拒绝自我,设定目标,寻觅良师等等。事实上,

所有的方式方法都力图让人有积极的人生 度,并积极地自我训练。而在孩童方面,

作者也提出了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具体说来就是相信孩子潜能无限,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以宽容的 度面对

孩子的失败。除了这种针对个体的自我训练,也对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模式提出建议,

人之所以成为优秀之人,不仅在于个体,还有与他人的互动,比如因材施教,比如

自由包容宽松的成长环境等等。

  总之,如果说当年读薛涌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时,看到大量的案例故事,

从经验直觉中明白天才可以培养,那么《天才的基因》则从科学的理论之上让人更

加信服,天才真的可以培养。可以记住两个数字,10 年,10000 小时。

IQ Genius11

Page 1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一个眼神,便足以掀起一场风暴。曾经读过一些类似的小文章,大意是在旅途

中相遇一个仿佛前世就已相识的异性,在人潮人海中两人静静凝视,但是终于缺乏

开口的勇气,只能在内心里无限追悔。于是在读《再见,大马士革》一书时,便为

两位陌路相逢的男女终于发展出一场恰如烟火般炫烂的爱情而觉得此生无憾了,至

少他们在相视了片刻后,有勇气说出你好二字,于是人世便因这二字而又横生出一

场难以释 的爱情。

  有时我常常想,无论对于曲折蜿蜒的人生也好爱情也好,有时我们到 后发现,

我们的两手还是空空,这样的结局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去赴这一场又一场生命里的

盛宴,但是很久后,我终于还是想明白了,其实也不过是那句俗话, 美的是过程。

所以尽管周自横与直美甚至是林响泉,他们终于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再不交集的人,

可是他们都彼此经历了对方的生命,从彼此的岁月里留下了痕迹,我们的人生不会

因为空白而轻松,相反,我们因为经历过而幸福。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我们究竟

要走向哪里,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爱情与生活。所以直美这个

充满勇气的日本女孩,敢于奔向北京,奔向已有女友的周自横身边,哪怕 后这不

过是一场烟火,这样的追逐却并不会让人觉得可憎,而只为勾起我们内心曾有过的

一次次遗憾,假如当年的我们也可以奔向自己的所爱,是不是也会有不同的人生,

不尝试,怎么知道,他是更好或者不是更好?而遗憾,从来都不应该成为懦弱性格

的外衣。

书名:再见,大马士革作者:郭子鹰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12-07定价:29

纵是烟火也美文 一念千尘

12

Page 1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因为读了《 好的时光在路上》,这次对于《再见,大马士革》的期待便有些高了。

这两本书,前者是旅行随笔,而这本是旅行小说。而两者的语言风格也几乎完全不

同,前者充满心灵深处的激情,也许是因为那是面向作者自身的缘故,寄情于路上,

便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而后者,始终有一种让人舒展不开的情绪在里面,我一

路读一路想,觉得莫非这便是男性作者的风格?简洁而不肯优柔?不似女作者那样

柔情似水地一定要将读者的泪水捣出来才肯罢休?有时我们评判一部作品,实在是

附加了太多个人的好恶因素在里面,所以这本小说,不能说不好看,只能说,并不

是太符合我这种女性的阅读口味,作者的笔调太冷静,使原本激情浓烈的爱情倒似

架离于人世上空的一层气体,有些看得到摸不到的感觉,或者就像是直美 后在湖

底相遇隐莲的那一幕似的,那极美的爱情,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运气相遇。

  且在读小说时,一直在思虑,这究竟是不是作者自身在旅行途中的际遇,也正

因为是与自身有关,更有一种撇清的念头,但又止不住说出来的欲望,于是整部小

说 便写得游离而淡薄,就像他刻划的男主人公周自横的形象一样,太优雅太沉稳,

而这两都也成了他的致命伤,虽然他都给了林响泉和直美爱情的缘分,但是到 后,

他却比两个更没有勇气面对。

  应该说,作者创作出来的几个人,因为作者将笔墨推到旅行方面的比重过大,

使人物都便带了些缥缈的感觉,似乎作者不肯深入地让他们沾满太多的红尘气一样,

不知这是不是作者行走生涯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13

Page 1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如同所有的私家笔记一样,佐藤铁治郎版的《袁世凯传》也有着源于视角不同、

个人见解迥异和历史局限性等种种方面所引起的偏颇;然而,又不同于很多着力还

原史实的材料,这本出自袁世凯生平对手 ---- 日本人的袁氏传记又是一本精心雕

琢而成的伪史,作者佐藤身为记者,利用职务之便,历时三十余年,用尽各种手段

搜集整理袁氏生平活动及手稿、书信等集合成册,又在真实的事件中妄自篡改其背

景、发生根本原因及各方真实目的等,化“史籍”为专为某一特定国家服务的洗脑、

美化工具,这也就难怪百年前此集出版之时袁氏长子克定力主将其烧毁了。焚毁伪

书实为幸事;而珍贵史料也一同遭劫未免蔚为遗憾,幸而历史翻过一个世纪后,许

多当年的迷局中事而今已拨云见日,此时再版《袁世凯传》不仅可以重现历史,将

一个真实的袁世凯呈现于读者面前,更可毋庸忧心误听误信之扰。

  袁世凯起家于朝鲜,抛开作者诸如“我日本国的君臣见东亚局势艰辛,担忧唇

亡齿寒”、“日本公使应韩王的请求,率领保护使馆的两个中队入王宫进行守卫”、

“谋杀金玉均、朴永孝的举动引起了我日本国民的义愤,这也是甲午日清战争爆发

的一大原因”等一类显而易见的鬼话,读者不难看出当时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袁

世凯在朝鲜的处境是多么地微妙。朝鲜当年是清朝的藩属国,历朝历代,但凡此类

藩属国,几乎无一不是在宗主国强大时被兵刃威逼,不得已而依附,然一旦宗主国

衰落,其独立之意则势必抬头。袁世凯便正是在此等时局下被派驻朝鲜的,十余年间,

他既要和远在大清久未谋面的李鸿章等人保持相互信赖的关系,又要在朝鲜、日本、

书名:袁世凯传作者:[ 日 ] 佐藤铁治郎 著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2-08定价:29.8

一本很有价值的伪史文 草原上的螃蟹

14

Page 1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俄国等几国之间周旋,尽 大可能保护一个早已日薄西山的大清在域外的利益。在

日本人看来,袁世凯对大清的殚精竭虑属于用心险恶,然而他们自己却不仅对朝鲜

觊觎已久、诡计用尽,更要著书立说美化己之行径,其对人对己的两套标准不免贻

笑大方。佐藤常言韩王昏聩,易受袁氏愚弄,然而他却忘了,也正是韩王的昏聩造

就了他同样容易听信日本人与俄国人唆使的性格,常常反复摇摆不定,而这也在无

形中加重了袁世凯在朝鲜维持局势的难度。内忧外患中,袁世凯刚柔并举,两次清

剿韩乱,以弱国之势与列强分羹而屡屡占优,不得不说是位乱世枭雄。

  小站练兵,人尽皆知,却鲜少有人深究其里。《袁世凯传》的作者佐藤在此处

着墨不多,却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袁氏练兵得法的几点要务:限制招兵条件、改营制

定规则、高军饷严军纪、启用外国总教头、办学写书研究军事。值得称道的是,袁

氏尽管因自己的非科举出身而屡屡被当朝的“饱学之士”所诟病,然而其得势后却

极热衷教育,不仅开办了许多新式的大中小学堂,更办了不少专门学校,提倡废科举,

并大兴科学、鼓励留学。此外,他每开创一新事物,都要办相应的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翻译相关书籍,深究此学问,无论在改新军为警察时,还是在建立审判厅时均如此。

而在封建的专制帝国创立警察和审判厅,其实质上又是司法独立的萌芽,在晚清,

袁氏的勇气与创新恐怕难有人及。

  袁氏一生有几大污点,《二十一条》和“称帝”由于发生在《袁世凯传》成书

的 1909 年之后而未被提及,至于背叛戊戌变法和剿杀义和拳,作者的说法和新近

年来网上的很多观点是暗合的,然而尤其是前者,当年涉及皇家及朝廷的机密,而

后又被人因各种目的而刻意掩盖,所留下的史料已经不多,历史如何还原,只恐怕

是每人心中各有一本,难以求同,至于我,对自封的“康圣人”是好感无多的。而

从裁减繁冗人员、除积习,到征公债搞建设、办实业,再到力排众议推动君主立宪,

无一不说明无论袁世凯对戊戌变法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他都不啻为晚清改革的

急先锋。可悲可笑的是,袁氏的朝鲜抗日功绩淹没在《二十一条》和“称帝”中,

他主导的改革也因戊戌变法而被后世所遗忘,而这些历史盲点正恰恰成了伪史《袁

世凯传》成为一本珍贵史料的原因。

15

Page 1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12 月的一个夜晚,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一名裁判死在了运动场的

更衣室里,而他的妻子和小女儿也死在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是 15 岁的约瑟夫,

他浑身是伤,奄奄一息。刑事警官约纳并没有将这两起案件归于普通的寻仇,在他

看来,这是一起恶性杀人事件,而凶手可能就在寻找家中另外一名成员——大女儿

埃芙丽的路上。为了尽快找到凶手,不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约纳不得不动用非正

常手段,找来心理医生埃里克为重伤下的约瑟夫催眠,希望得到案件的真相。

  在一系列紧张气氛的铺陈下,催眠术正式登场。1928 年诺克斯就曾经在“推

理十诫”中这样说过,“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因为任何超出常识想象的

东西都有可能误导读者,使读者与作者间智力较量的平衡被打破。因此如何将这种

介于骗术与科学之间的事物放置于小说当中推进情节发展,又不致于喧宾夺主将催

眠术变成“灵丹妙药”,就成为了考验作者架构小说情节的功力。

  作者首先将“拥有无上法力”的埃里克塑造成一名失意者。他长期靠药物维持

正常的工作、休息,有个若即若离的老婆,一个需要每周注射凝血因子的血友病儿

子,更为重要的是,在十年前的一次科研中,他彻底被患者打败了,他被迫承诺以

后再也不使用催眠术。因此尽管约纳多次邀请,埃里克也拒绝使用催眠术。一边是

人命关天,一边是自己的失意与承诺。在天人交加中,埃里克就如同一名退隐的江

湖高手,在灾难降临之际选择了正义,选择了行动。

  而为了只是将催眠术限制在道具范围,作者营造出巨大的舆论压力,讨论催眠

书名:催眠师作者:[ 瑞典 ] 拉什·卡普拉 著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2-08定价:38

有头无心的现代社会文 我非衣

16

Page 1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术的真伪与催眠的适用范围。“一个男人讲述了他又一次被催眠,在催眠状 下,

他以为自己是鲍勃·迪伦。”“司法部长说道,使用催眠作为询问手段无疑是对人

权的侵犯。”而通观全文,埃里克除了十年前的科研外,只进行过两次催眠术,更

多的故事推进都离不开约纳与另一位老警察肯尼特的追捕。可以说,作者完成了一

次关于催眠术“可信又非同一般”的叙述。

  埃里克的再次“出山”,似乎也带来了另一场的腥风血雨。在约纳的努力下,

案件告破,埃里克也证明了自己催眠术的正确,然而他儿子的失踪又将埃里克拉回

十年前的失败。十年前,同样也是有人在催眠状 供述了自己的犯罪,然而患者却

利用舆论对弱者的同情导致了埃里克不得不终止自己的研究。所谓英雄惜英雄,约

纳开始帮助埃里克找寻过去的线索,也通过对线索的调查再次证明了埃里克催眠术

的正确。当圣诞节来临之时,埃里克与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虽然只是简简单单

的麦当劳,足以让这个曾经走向破裂边缘的家庭感到幸福。

  作为继“千禧年”三部曲之后的瑞典文坛又一惊悚力作,《催眠师》依然保留

了瑞典阴冷的风景和阴暗的文风。或许是为了澄清大家对瑞典的观感,作者之一的

亚历山大·安多利尔曾经这样说过,“某种程度上说瑞典社会表面上看非常完美,

这迫使作家们要透过现象挖掘更深……我们在瑞典感觉很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

可以写可怕的书———为了探索世界上令人恐惧的事物。”

  诚如亚历山大所言,作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典范,瑞典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远远高

于其他国家的,正是在这种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够专心关注于内心世界的

情感变化。然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任何制度都无法抑制人们心中的恶。

在埃里克所经历的两起案件中,施暴者都是原本处于弱势的少年与妇女,而正是他

们所经历的家庭波折促使他们走向极端。现代社会就如同约纳在精神病院墙上看到

的那幅画,“一个行走着的头颅,只有大脑,没有心”。人们只有从心出发,才能

找到自己的幸福。

17

Page 1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林少华在解读村上春树的文时如是说:

“ 理想的社会是没有高墙的社会,没有高墙也无所谓破碎的鸡蛋。整个社会好比

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保障每只鸡蛋都有新的生命破壳而出——孵化自由,孵化个性,

孵化尊严,孵化和谐。” 这些都是我可以理解的,也觉得应当是正确的。

  但是,还有人这样说:和谐权是超越前三代人权(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

的第四种人权。和谐权对公共权力的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和谐权的诞生,向传

统人生理念、现有国家政治理念、当下国际关系理念的重构提出了时代命题。这里

的和谐我是不懂的,但我可以确定,这种社会绝不是前面的没有高墙的理想社会。

  直到手中的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深深的震惊,尽管与平常所看到的言

论相比这书中呈现的苦难与污浊不过是冰山一角,而沉没在海面以下的庞大体积并

未完全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中央编译出版社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辑们还是让

我震撼了一回,主旋律中竟然能有这样不屈且不够和谐的声音,足以让人致敬。

  十八万字里面几乎都是曾经登上中青报冰点周刊的报道,不管是河南的移民一

生中多少次的安土重迁,髦耋之年依旧颤颤巍巍的表示:只要国家需要,即使没有

补偿,也一定会相应号召。这样好的百姓,可还是国家为他们做过什么。同样是拆迁,

有了耳闻目睹的“经历”后,父母不过是希望多得一些补偿款,好能够买上小小的

一套房子,留给自己活孩子将来结婚之用,但面对各种的暴力恫吓,也只能止步于

一个便宜的价钱,这背后,岂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岂止是金钱补偿与人性贪

书名:永不抵达的列车作者:杜涌涛、徐百柯 编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年:2012-07定价:32.8

传达文 大头小猫

18

Page 2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婪可以简单概括的了得,对于一纸合同,平民的权利如蝼蚁一般不值一提,但是谁

又敢问:这究竟是谁的国家。

  冰点周刊并非只有金刚怒目式的申讨与以头抢地的悲鸣,在有的报道中,也许

不曾呼天抢地,不曾怒发冲冠,但发出的质问却更具历史与未来的重量,即便不是

大学教授,作为普通的有责任心的父母,也应有广大的群体如乔乔的爸妈一样问问

文化,问问教育: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父母是无辜的,老师是无辜的,孩子更

是无辜的,但那些主持教材编写的脑满肠肥的官员们,他们无辜么,回想几十年前

向苏联学习大学文理工分科后如今的高等教育,我们凭什么不能如资中筠教授一样

质问:我们与尔等有如何的深仇大恨,竟要这样将我们变成真正的“劣等人种”?

  几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母校升格,原先的文史系如今成了“中文与

新闻传媒系”,每回回去看望老师在新校区漫步的时候,我都会在毫无人文与思辨

气息的偌大校区里背对系科大楼而行,大学的盲目扩招扩建不是我要声讨的,这背

后庞大的利益体系蚍蜉学子也撼不动,但是看到冰点周刊这些结集的报道,不由喟

叹一句:那么多的传媒系新闻系,2300 万的在校生,其中多少学子能够在毕业后

对得起自己的专业呢?当初叫冰点周刊,也许正是为了向喜新厌旧的人们追逐的“热

点”说不吧,但愿有一天,我们能重新拾回传达的本意,不高高在上的宣示什么,

也不口耳相传的指指点点,为民生,也为人生,说些什么。

  除了古典文学史,真的不愿意在其他的领域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尽管有国

才有家,但是没有家哪有国呢,有一些人在为我们传达,仅止于此,这是能为大家

做的 好的了。

冰点

特稿

19

Page 2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横评纵览 纵横书海,任我评览,孰优孰劣,一较便知

那些不羁的灵魂那些不羁的灵魂 ——关于猫咪的那些书——关于猫咪的那些书

文编 风君文编 风君上一期期编编编者语:上一期期期编编 上一

了,否则,喵那么这期自然自 了,否则,喵然应 ,否则,那 否则,喵那 否则 喵然 喵然 喵然自然然 喵然 了,否则,喵那么这期自然应 了

)答应答答应的应星 应应星星人可是要不答应星 )星人可是要不答应的

和憨厚,多了和狗相比,猫少了几 厚 多少和 了了 憨厚,多和 少少 多少 厚 多少和 多和和和 和憨厚,多了和狗相比,猫少了几 了了

猫不似狗,对不少独立、机敏 不似狗,对不 猫机 猫独独独立、机独立独立 机 猫 ,对独立、机 不立 猫不 立 对独立 机 对机敏 对独 猫机立 机敏机独 猫不似狗 对独 猫独 猫独 猫不似狗,对不少独立、机敏

是高兴时讨好撒欢,不主人死心塌地,而是是高兴时讨好撒欢 不人死心塌地,而是死 兴时讨好撒欢而主 高兴主人 时人死 而 ,,而 高主人死心塌地,而是高兴时讨好撒欢 不而 兴时主 高主 是高兴时讨好撒欢,不主人死心塌地,而是

它。某某高高高高 。某高高 它高 某它。某高

,不如说是更种种种种种种种 不如说是更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种 ,不如说是更种种 不种种种种种种种 是种种种种种种种 ,不如说是更种

还把你当宠物加加加加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等等等等等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把你当宠物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还把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还把平平平平平 还把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物还把你当宠物加平等

欢猫,但我却觉得,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 人因此 欢猫,但因呢呢呢呢呢 人 欢猫,但我呢呢呢呢 。。。。。。。。。。。。。。。 人因此呢呢呢呢 我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 但呢呢呢 我呢呢呢呢 但呢呢呢呢呢呢 但欢猫,但我却觉得,呢)。有人因此

。在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 才是猫 在才特特特特特特特特 是是 。才 在特特特特特 是猫特特 在是特特特特特 在。在特立独行才是猫

滴行为中,或或或或或 行为中或或或或 ,或或或或或或或 滴行为中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 为滴行为中,或

体中独一无二的灵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 体中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 体中独一无二的灵你你你你你你 体中独 无二体中独一无二的灵你 体中独一无二

至可说灵异。所以魂魂魂魂魂魂 至可说灵异。所以魂魂 可魂魂魂魂 至可魂魂魂 至可说魂魂魂魂魂魂魂魂魂魂魂 可说灵异。所以魂 至

”,才会以“猫族”、我我我我我 族我我我 族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 族我我我我 族我我我我 命”才会以“猫族我 ”我我我我 命”,才会以“猫族”、我

的神韵之中,猫的神韵之中,

。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 。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 。你

是冷漠,那些真正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漠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是冷漠,那些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 是冷漠,那些真正也也也也 漠,那些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不不不不不不不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要要要要要要要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 漠 那些也也 冷也也 要要要 是冷漠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 冷漠 那些真是冷漠,那些真正也不要 些

人,都与猫建立起了不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人人,都与猫建立起了不人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都与猫建立起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立起了不对对 立起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人,都与猫建立起了不对猫咪付出感情的人 了

籍,也,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也籍,也一

色的爱猫人士,用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 色的爱猫人士,用绝绝绝 色的爱猫人士,用绝 的绝绝绝 色的绝 色的爱猫人士 用绝绝绝 色的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绝 用绝绝绝绝绝绝绝绝 色的爱猫人士,用绝 士

片,记录那份共同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 片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 片,记录那份共同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 片 记录那份共片,记录那份共同他

的的的的 猫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猫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猫就让我们踏上前往“猫的猫宠之爱。那么,

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国”的旅途吧。20

Page 2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史上 不可思议的猫咪绘本系列。  

102 只猫主角的奇闻轶事……

  在遥远的意大利海域,有一个俯瞰呈睡猫形的小

岛,名叫 "NEARGO”。那是一个猫与人类和谐共处的

美妙地带。那里的数千只猫像人类一样有尊严地生活

着,它们有身份证、有保险基金,甚至还有银行账户。

这些猫咪各有迷人之处。

  作者莫莉蓟野来自日本,声称自己“懂得猫语”,

她在欧洲洲旅行的途中偶尔来到这个城市,被这儿的

猫咪所吸引,就在这里住下来,然后跟这些猫交了朋友,

并用语言和图画记录下它们的生活和想法, 后形成

了这本图文并茂的手记。

 

猫国物语系列

书友简评:

@ 桂花蒸:这本书已经看完很久了,

但是现在仍然放在书桌上,不时再翻

阅,随手翻到一页,都会立刻悠游在

NEARGO 的世界里。有人说 NEARGO

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座“猫之城”,

可是我记得多年前曾在电视旅游节目里

看到过在意大利是有一座像 NEARGO

那样的城市。我愿意相信世界上是真有

NEARGO 这么一座猫与人类和乐共的

美丽城市。深沉。

相关作品:

莫莉蓟野除猫国物语三部曲外,还有《花

猫幻语》《我 爱的猫国》等与猫相关

的绘本作品。

21

Page 2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那年 冷的一个晚上,小猫杜威出生只有几周,就

被丢进斯潘塞图书馆的还书箱。图书馆馆长薇奇·麦仑

是单身妈妈,以前的丈夫是个酒鬼,遭受着自家农场的

破产和罹患乳腺癌的痛苦,但仍然坚强地生活着。第二

天早晨,她发现了小猫杜威。

  小猫杜威获救后勉强撑起一瘸一拐的腿脚,以充满

感激和爱的姿势,磨蹭每一只抚摸它的手,赢得了薇奇

的心,也赢得了图书馆所有人的心。

  在随后的十九年里,小猫杜威用热情、温暖、谦虚

和敏锐的第六感(小猫杜威总是知道谁 需要它),感

动和吸引着小镇居民。小猫杜威的名气,从一个小镇传到另一个小镇,从一个国家

到另一个国家, 终闻名世界。

  小猫杜威不再只是一个朋友,它成为了人们的骄傲,成了逐渐从有史以来 大

的危机中恢复过来的小镇的骄傲。

小猫杜威

书友简评:

@ 城南草木生 他们都知道,这就是那只猫,他不会飞檐走壁打

怪兽,不会从着火的汽车里救出小孩,不能给失业的人们工作

机会,不能开口说流利的伦敦音英文,他没有什么不可思议,

就是坐在那里,把温暖从一个膝头传递到另一个膝头。他就每

天陪在你身边,没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但是杜威每

天都可以很了不起。

@ 当心马路骗子 与其说杜威给了它身边的人自信、温暖、不

言放弃,不如说,人,本就该如此。

相关作品:

《小猫杜威 2:杜

威的九生九世》

22

Page 2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作者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英国 重要

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 伟大的女性作家。

她也是个爱猫成痴的作家,猫完全融入她的生命,伴随

着她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

  故事从莱辛在非洲的童年开始。爱猫成痴的文学大

师用优雅的笔调讲述了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

  猫的世界精彩纷呈。娇美的公主灰咪咪和内省的黑

猫咪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

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流浪猫鲁夫斯九死一生、

大帅猫巴奇奇不幸致……莱辛的情感体验因丰腴而灿

烂。

特别的猫

书友简评:

@ 罗豫 本能与理想、自然法则与人文关 之间的角力,断断续续上演在莱辛的后花

园中。公共舞台上狂热的乌托邦分子、拉风的女权主义者,在这本《特别的猫》面前,

都只是爱逞口舌之快的孩子。然而莱辛的这本书中只是写实,并不专事批判。“在

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 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

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

们人类全体的行为而感到内疚不已。”莱辛所说的“人类全体的行为”,恐怕不仅

是指虐猫、弃猫、不给猫发明避孕方法一类的事。

@ 艾小柯 归根结底,人为什么要豢养宠物?莱辛说“人和猫虽属于不同族类,但我

们企图跨越那阻隔我们的鸿沟。”这跨越与理解的努力虽然时常麻烦,但个中的乐

趣源源无穷。而任何一个养宠物的人都知道,这跨越的努力就是爱,因爱从而被爱,

被需要,被原谅。这是世上的 美之事。

23

Page 2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一只名叫诺顿的苏格兰折耳猫的真实故事。诺顿征

服了誓言此生绝不养猫的盖泽斯之后,“两人”就形影

不离了。他们一起搭乘渡轮到火岛度假;坐上协和号到

巴黎与奥斯卡 佳导演波兰斯基、国际影星哈里森·福

特见面;与美女约会,在全世界 好的餐厅用餐,到巴

黎 有名的地下舞厅狂欢……诺顿甚至帮主人看穿脚踏

两只船的坏女人。

作者彼得·盖泽斯是美国著名出版商、剧作家和作家。

曾任“兰登书屋”高级主管一职。文章散见于美国各大

报纸、杂志,作品被译为十余种语言在全球热 ,代表

作《诺顿三部曲》是其根据自身的经历撰写的。

生命中不可抗拒之喵

书友简评:

@Psyche 文笔朴实又生动,轻描淡写却又

行云流水般讲述着简单又动人的故事。

读它的时候,就像被一根羽毛撩拨着心底

柔软的地方。而作为一个与猫相伴多年的人,

不知不觉,嘴角就会挂上会心的微笑……

也许也只有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才会让人在

读到 后关于爱的收获这种看似升华中心思

想的老生常谈时,唤起的是似有似无的共鸣,

而非厌倦。

对于这样一个小生灵,再拿出为人处世的防

范、戒备、为自我保护而刻意营造的冷漠,

好像都很亵渎它的聪慧和热情。

相关作品:

《诺顿三部曲》还包括《猫眼看天下》、

《再见了,诺顿》。

24

Page 2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2012,喵星人来袭!中国拍猫第一人丁三郎历时 8

年摄制,200 余张高清精品大图带你深入探访喵星秘事。

中国拍猫第一人丁三郎第 3 本猫咪摄影图集。作者完全

是以平等的视角来拍摄自然生活状 下的流浪猫,还原

喵星人本真的灵与美,感悟万物有灵且美。

它们,干净独立,温和惬意,娇俏灵动;它们,是

迷人的喵星人。在平行时空里,喵星人怡然自得地生活

在它们的国度。没有人比丁三郎更能和喵星人心心相印。

他拍猫几乎从不用长焦,从不干扰它们的动作。没有人

比他更懂如何与喵星人对话。他用镜头告诉我们灵气逼

人的喵星人的存在。这里的每一只猫,都因为他的注视

而有了灵魂。

遇见喵星人

书友简评:

@ 胖头鸭  和第一季相

比,文字多了许多,本

来就吸引人的图片,因

为简短但风趣的文字,

增加了许多乐趣。

好的照片,重要的不是

镜头,而是镜头后的人。

所以对于拍猫这件事,

有没有长焦,不重要。

爱猫的人,未必懂猫;

懂猫的人,才能拍出猫

咪眼睛里的内容,因为

猫咪在于你互动。

本书好看,不光因为丁

三郎爱猫,也因为他懂

猫 ...

相关作品:

丁三郎的猫咪摄影图集还包括《遇见,猫的国》、《遇见,

猫的国 第二季》。

25

Page 2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本书由若干只或怪异、或诙谐、或有趣、或偏执的

城市猫的花絮故事、以及都市宅男宅女与猫演绎的若干

个神话故事和三十副自绘猫图组成。

  作者顾湘,(又名紫霞)1980 年 2 月出生,籍贯上海,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大学。被称为 80 后

五大才女之一。《萌芽》主力作者。在海派与“萌芽系”

读者中,拥有无数粉丝。

  性爱猫。

  2009 年自学绘画,受徐静蕾等人好评。并委托其

绘画。

好小猫

书友简评:

@ 李伟长 这些关于猫的文字,柔软但有筋骨,并不是像人说的没有主张,比常见

专栏更有质地,不过是读者没有缘分罢了。养猫的人何其多也,能从猫身上读出人

事变幻不过朝夕雨露的却未必多,在这不多的人中发现一个顾湘,实属幸运。养猫,

就跟喝茶的一样,有牛饮解渴的,有微酌成雅事者,境界不一样。

@ 百药 顾湘的猫文更绝妙之处在于:寥寥几笔,写出了小猫的神性,小猫的精神

世界。而这个世界顾湘是从外面观察的,她没有自作多情地用拟人的手法,把小猫

当成人,让小猫借着人的口吻独白。她只是和小猫在一起,小猫令她观赏留驻、逸

出遐思,一不小心,灵光一现的猫之神韵就捕捉到了。一切就是这么自然,“小猫

就是真善美”,能有如此领悟的人写下的文字自然也就是真善美,真善美本身是无

需宣扬什么的,而你也可以说它宣扬了一切,因为它就在那里,放着光,让你欣喜,

让你领悟,因其无意义,无所求,而更加美丽。

26

Page 2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万物”系列作者吉米·哈利倾情奉献的猫咪物语。

  “交际花”小猫奥斯卡、带领群猫大暴动的老猫“玻

璃”、喝猪奶长大的小黑猪摩西……这本书里有各种各

样可爱的猫咪。有的故事令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也有的

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远离尘嚣的山谷、有趣的人和动物、旧日的好时光

组成了芸芸众生的美丽画卷。文字质朴风趣,蕴含了

动人的真情。

猫的故事

书友简评:

@ 李小丢 吉米·哈利在书中讲,以前大家觉得猫是特立独行的,不像狗那样全心

全意的回报你爱和忠诚,人们似乎觉得,猫对人的感情并不是那么无条件的付出。

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爱它们,真正爱猫的人,是应该包容猫的小脾气,能忍耐它

们那种“愚蠢的地星人”的蔑视眼神,真正的爱,本就应该是无私和不求回报的。——

而且,谁说它们不懂得人的感情呢?

@ 猫娘 这本书不过 200 页,记述了阿福,奥斯卡,阿里,小黄,戴比等等几只猫咪,

他们有的是糖果店的守护神,有的给予放弃庞大家产的流浪老人人生中 美好的慰

藉,有的让挚爱腊肠犬的贵妇人不住牵挂,慷慨的要收留自己的小崽。在哈利富有

人情味的描述中,人,变得可亲,猫咪们也绝不是高傲孤独的在房顶上逡巡。他们

虽然不能手拉手,却总是挂念着彼此,虽然曾经有过误会,却在生命中 后的时光

里懂得宽容与饶恕。甚至不需要文中的插画,每一只都栩栩如生,如潺潺小溪水般

流淌着,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27

Page 2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大卫·多萨,美国作家、医学博士。大卫在斯蒂尔康复

与护理中心工作时,无意中发现,在病人即将离开人世

的时刻,一只叫奥斯卡的小猫总是默默守护在他们身边。

这只“能预知生死的猫”、立刻引起全球瞩目,迅速登

上 CNN、BBC、《华盛顿邮报》、《卫报》等欧美各

大媒体头版头条。全世界在倾情期待,万千读者在翘首

企问:这只从未开口言说的小猫究竟来自哪里?它忧郁

的双眼是怎样看透生命循环?它泰然的心灵为何能顿悟

离合悲欢?每个人都想知道:小猫奥斯卡为什么能预知

人的生死? 2009 年,大卫十易其稿,穿越小猫奥斯卡

神秘的目光,寻找迷离难解却义唏嘘感人的真相……

小猫奥斯卡

书友简评:

@ 邑人 这是一本纪实性的书,作者是一家护理院的医生,记录发生在他所供职的

护理院的故事,围绕着一只生活在护理院的小猫而写。这只名字叫奥斯卡的小猫平

时并不讨人喜欢,但它却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它似乎能预知某位病人将要死去,

在这个时候它就会跑到这位濒死的病人身边,安静地卧下来,任谁也无法赶走他,

只要病人死去只会才会自行离开。在这家叫做斯蒂尔康复与护理中心的地方,前后

生活过 7 只猫,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动物,但唯独小猫奥斯卡有这种预测生死的能力,

并在每一位去世者的 后时候首户在其身边。

但这绝不是一本围绕着这只神奇的小猫的传奇性而写就得书。更多的,是作者对于

病人的关 ,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医学与人体之间的改进与无助,还有对于伦理

的尊重与无奈。这本看似有些散乱的书,用一只小猫将整本书串联了起来,读下来,

带给人更多的其实是对于生命的沉思,还有就是唤起读者对于临终关 这个问题的

关注。让对于生命的思考在阅读者的内心生根发芽,常驻于心。

28

Page 3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治愈系萌猫 NO.1。史上 魂眼神与 淡定表情

拥有者。一只只要与它对视 3 秒钟一定会会心微笑的猫。

献给所有需要被安慰、被治愈的人。

它是来自日本乡下的一只超级明星猫。它的头出奇

大,喜欢眯眼,喜欢戴墨镜,喜欢顶东西,还喜欢钻进

狭小的篮子里睡大觉。它的日语名字叫“篮子猫”,在

中国它却被称为“猫叔”,因为它有 9 岁了,相当于人

50 多岁,喊它大叔毫不过分。而且它淡定的神 的确

很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叔。

你猫叔了没?

书友简评:

@mado1983 亲爱的猫叔: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为什么

爱你。因为这个世界这么多喧嚣,让我们每天都匆匆

忙忙,你却能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挥霍,安安静静地在

乡下晒太阳、蹲篮子、头顶各种东西和酣睡。

这种安适,本身就是对我们 大的抚慰。

@ 迷失天籁 总是喜欢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来看这本书。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躺在床上,捧着这本书,看

着猫叔卖萌,觉得世界还是如此的美好。有些时候,

我们应该像猫叔一样,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本书除了可以看到猫叔的各种萌照,还能从萌照中发

现猫叔一家是多么和睦。当然,猫叔所处的家乡也勾

起了我们的好奇,向往啊。

相关作品:

国内出版的猫叔系列图集。

29

Page 3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陪伴我十年之久的吉住太死在一个春色明媚的早

晨。

猫的上帝啊,请保佑我家这只笨猫顺利渡过三途川

吧,虽然它是一只连爬高都爬不好的笨猫、虽然这十年

来它连大便都要人帮忙,但是,它真的是一只好猫,真

的给我带来莫大的幸福。

那个三月,原本一个人和两只猫的生活忽然只剩下

了我和咪呀太,而咪呀太的身体似乎也正在悄悄发生变

化……。

细腻的语言如同一只手,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中拂过

每个人的心头,这温柔却令人潸然泪下。

如果你恰好有一个小小的猫伙伴,那么你一定能读懂这份感动。

猫的上帝

书友简评:

@ 坎冉 一开始看《猫的上帝》,那种对猫的细致的刻画和主人和猫之间的情感,

我一直以为东良美季其实是一个女人,是那种感性的女人。但是 后给我的震撼就

是,这本书是一个男人的视角来写猫的哲学,而且这个哲学都是每个养猫的人 不

愿意去谈论和涉及的。

@ 小倪 《猫的上帝》,让我有了想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猫的冲动,但同时又有点犹豫,

毕竟会有那么一天,我要送它离开,那个时候的我会是怎样呢?

@ 猫与向日葵 看完书,揉了揉哭得酸痛的眼睛,再看了眼箱子里睡得天昏地暗的

12 岁老猫。想一想它刚来我们家时还是那么一团小毛团,然而现在它的毛都开始变

得有点花白了,真的有种老了的感觉。不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能有多久。呢,

在猫的上帝把你要回去之前,在那之前,可以的话再陪我久一点吧……

30

Page 3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观点争鸣观点争鸣 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越辩越明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越辩越明

编者按:陶杰,被梁文道誉为“香江第一才子”,以见识广博,文风毒辣著称。《洗手间里的主

权》是其散文评论集。不过此次内地版出版后,反响也是各色纷呈。有人赞其才情斐然,有人则觉得名实不符,甚至有人已有江郎才尽之感。究竟如何,且听各位点评。

才子才子还是还是江郎江郎??——小辩陶杰《洗手间里的主权》

抚顺读书人:第一才子?

蓝色珊瑚礁:嬉笑怒骂 才情斐然

Shirley:若为当代才子,必有江郎时刻

司马白羽:文章要精致,更要性感

反方

反方

正方

正方

31

Page 3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看看书的环衬,真的能让你吓一跳 !

   梁文道称他为香港第一才子。

   金庸亲邀撰稿的文坛怪才。

   董桥高兴又惋惜的文化乩童

   倪匡赞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这样的人才我怎么没听说过呢?那算我孤陋寡闻,不了解香港的动 ,可是

梁文道、金庸、董桥、倪匡我怎么都很熟悉呢?如果说这几个算是大牌,那么还

有欧阳应霁、亦舒的书也都看过,还有没看过他们的书但是多少有所耳闻的还有

李碧华、张小娴、林夕、梁凤仪,还真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位大才子。当然环衬

上的东西不能全信,要真是大牌,也用不上拉这么多名人为自己做广告,你看看

金庸这四个人的书上肯定不会写这些东西。

   既然不知道这位香港第一才子,那就得赶紧恶补一下,百度一下。作者陶杰

香港畅 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风格亲欧美自由主义。的确在书里面作者一看

就是一个在欧风美雨中沁润已久的混血儿,对西方文明比孔孟之道更熟悉更适应,

而且言必谈西方,在文字中处处都要显示一下自己对西方的熟悉和了解。确实作

者长期接触西方社会,自己已经完全西化了,甚至都把自己当成了西方人,努力

让人感觉自己熟悉英语都胜过了汉语,文字中总是加入一些很特别的英语来展示

自己语言和文化的优越感。

  其实我感觉真正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都会深深的爱护自己的传统

抚顺读书人抚顺读书人

第一才子?

32

Page 3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文化,比如说陈寅恪,留学十几年,会多门外语,对西方学术语言了如指掌,可

是写出来的文章却都是 中国 传统的。还有钱钟书在《管锥篇》里面引用了好

几种语言,各国文献,可是你一看就是 中国的东西。其实我感觉陶杰对西方的

了解仅仅停留在很表面的时尚层次,很多新鲜的词汇,很多特别的习惯,很多你

们没注意到的细节,不过这些并不是西方文化的根本。那些大学者们一眼能够看

到西方文化有着自身的土壤我们很难复制,也看出来西方文化也有着自身的缺陷,

西方人正在努力批判,当然西方文明的确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值得

我们参考学习和模仿,但是学习的是西方文化的民主法治这些更本性的东西,而

不是说话、吃饭、穿衣、看电影这些生活中的细微末节。

   我们都说西方西方,其实如果详细区分起来,美国和欧洲就有很大差别,欧

洲里面南欧和北欧也有很大差别,东西欧差别就更大了。甚至一个国家中,生活

习惯,民主法治,经济政治,道德法律都千差万别。这些东西都是每个民族根据

自己的生活地域历史传统民族习惯自己发展出来的,这些东西是枝叶,西方的根

是民主、法制、自由、契约,至于在此基础上你会构建出什么样的社会,那就是

你自己的选择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多年以前的一本畅 书,名字叫《格调》,里面说的都是一

些西方人为了表示自己的优越而列举的细小的难以模仿的生活习惯,说是格调,

其实就是用来证明自己的优越,看看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你们想学还远呢,不

要以为你们有了点钱就可以了,很多有品位的东西要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其实

想一想当年唐朝的长安,我们的祖先才是 有格调的人,筷子用起来是多么的优雅,

唐装要穿得正宗才算是有品位。呵呵,其实都是浮云,不过是神马。

33

Page 3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读完了蓝色封面和颇有香江风味的漫画作为标记的本书以后,写书评的难题

就摆了上来。显然,一个以针砭时弊论时事,纵情肆意道文章的“香江第一才子”,

若是套用读后感的手法三段式八股定论,不啻成为《法文老师与文法》当中写着“劣

等中文”的爬格子的工匠。可若是要说些什么来由,肯定不如常年读他专栏的老

读者们的意见来得权威。想来想去,在午夜十二点钟声响起以前,若是定要下个

中性的结论,那么流于字里行间不能磨灭也很少改变的文采与性情,便是我能给

出的本书作为杂集的 好注脚——嬉笑怒骂,才情斐然。

  幸好在某种神秘莫测的哲学或者宗教的力量的推动下(信教者称之为基督或

造物主,而黄老之学则归之于道,各家的说法不一而足),在我敲击键盘讲讲我

的浅见的时候,世界赋予我们除了百科全书以外 便捷和时效性爆棚的伟大工

具——维基百科——解决了我初读作品的很多问题。事实上,我甚至可以通过星

座满 八卦情节地推究作者毒舌与君子同在的性格构成:狮子座的自负和王者风

范。

  然而不得不承认,天赋与后天“学贯中西、见识赅博”的才情,让再麻辣的口舌、

再妄为的言行,也变成了一种羡慕不来的 style。读下去,每一篇或长或短的文章里,

总有能够让你会心一笑、拍案一赞、惊呼一声、长叹一句的瞬间。

  《薄荷朱古力的福气》里,国之性格变成了饮食男女:“一个女人,在那一

刻会突然领悟,如果能下嫁一个像比利时那样的男人,稳重毋躁,安宁不嚣,但

欧盟在此,这个男人除了有一颗清醒的灵魂,还有一份永恒的安全感。这样的人,

蓝色珊瑚礁

嬉笑怒骂 才情斐然

34

Page 3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这样的国家,就叫做有福。”精妙之喻,不禁想要称绝。

  到了情之深处,却又成另一番滋味。想起《偷自行车的人》时,街巷独留的

单车便是孤独的注脚——“其中一辆仿佛便是主角被盗的那辆,遗弃在时空寂寞

的一角,等待着那对踏遍天涯的父子从黑白电影的世界回来,把它领回去”;钟

情于披头士的乐迷情节让他盛赞列侬并且用东方人才有的方式去讨厌洋子——“在

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大地,如同人之成圣,成了一首在星空里悠扬的天籁”与“这

个女人无情冷酷,白鸽眼地厉害”“伎俩”“手段”“买野人头”写在前后两篇,

颂与不屑切换自如,让不明往事的人也有一种随着专栏站墙头的冲动;论文学则

更是观点独到,随性选择,哪怕在斯蒂芬·金与美国文学奖的争议面前,也让持

相反观点的文人们中枪后吐血三升——“史蒂芬·金做了真正的文学家,他是爱

伦·坡的隔世传人,在美国没有激发一场所谓文学界的论战,因为美国人吃饱了,

也许还有许多其他正经事要做”。

  到了这里,你便有理由相信大蒜鼻、雀斑脸、黑框镜、奸诈笑容的封面肖像

尽管和维基图片不同,但是难得画出了神韵了吧。这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文章写到真性情里,便真地可读了,你若欢喜读出声来,可化身成为彼时的

那个在案头或咖啡桌旁随意涌出一些灵光的影子,每每小结于文后,似已喊出胸

中埋藏许久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狂狷和肆意。而留在文章中深深的老

“港味”和沪上弄堂隔壁家传来的软语,则依然构成一种气息。似是在外与远离,

其实个中的回归与留守,在某种变通的方式下,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和个性、张扬。

从这点说来,无论神秘主义的触角和根茎是在东方和西方,默默地都让性格决定

了众人的走向,怪才如陶杰也不例外。

  “哪里有品位,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在封面上这样宣告的作者,

有资本、有理由让我们在寂静的深夜,手不释卷,读之又读。

35

Page 3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南朝的江淹,从小便显现出非凡的智慧,六岁写诗,十八岁熟背《五经》,

所做诗赋堪称千古奇文。谁知,人到中年,他居然写不出来,就算写了,水平也

大不如前。自古文人相轻,有人说江淹在梦中将 里的笔还给了别人,从此就再

也写不出来了。成语江郎才尽,由此而来。文人做诗就像运动员训练,久不训练,

成绩必下降,但是完全写不出,是不可能的。

  分析江淹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他中年做官以后,忙于公务,没精力再写。其实,

背后隐藏着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文人们的小心思。那就是有的文人,像江淹,

当官了,忙,不写了;有的文人还写,迫于形势,但不写透;有的文人知道有些

事不能写,掌握不好尺度,根本不写。我觉得今日大陆的专栏作家都有点江郎才

尽的感觉,每天写,写什么?风花雪夜,明星绯闻,什么安全写什么呗。

  陶杰是香港的顶级才子,如果说《杀鹌鹑的少女》还有点血性的话,那么这

本《洗手间里的主权》完全是小资情调,一副大英殖民地遗老的派头。这不怪陶杰,

也不怪出版方,只能怪尺度问题。知道吗?尺度在上海话里是回扣的意思,尺度

给多少,就是回扣给多少?给多少?鬼才知道给多少!

  坦白地讲,陶杰就是有“毒舌”的范儿,如果文字不刻薄,语言不毒辣,他

就武功全废。他写游记随笔,湖光山色,文笔并不优美,比喻却异常生猛。在《湖

恋》里,他开篇即有惊人之句,“如果海洋是丈夫,那么一个柔媚的湖,是情妇。”

又如“正因为在海洋和河流之外,发现一个湖,像有了一场外遇。”唉,万物生长,

注定处处都得有三角恋爱。陶杰没把美景写得一派风情,倒是一副“毒舌”连美

景都不放过。这算江郎才尽中的哪一种?

Shirley

若为当代才子,必有江郎时刻

36

Page 3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众所周知,港人有种独特的殖民地文化。台湾人、香港人、印度人,都深受

殖民文化影响,在某几代人之中,殖民文化已深入骨髓。吴念真的《多桑》,黑

白镜头下,多桑操着台语和生硬的日语,日据五十年,差不多是一个人的一生。

然而,陶杰一面享受大英的“绅士”文化,一面不忘逮个机会揶揄英人,他说“英

国人歧视印度人,不是嫌他们脏,而是不忿印度人比自己奸诈。”他的港人优越

感油然而生,这是在殖民地文化里一次艰难的重生。

  若我们说陶杰的这本书尽显江郎才尽的话,他当属第三种:有些事不能写,

更不写了。不过,尚有几篇算隔靴搔痒,也着实过瘾。比如《给首相的信》是全

书中 好的一篇。一位十四岁的英国少女,因哥哥当兵在巴士拉港被地雷炸死,

写信给布莱尔。小姑娘在信中的字句铿锵有力:“我不尊敬你尤甚于布什,因为

你是英国首相,而我是英国公民,虽然有时我耻为国民,因为有你这样差劲的首相。”

陶杰的评论堪称金句,“民主国家的民众,不一定能拥有好的领袖,但却拥有令

全民痛快淋漓的权利”。不知是否一语成谶,今夜的港人,是否还会仍然坚持他

的论点?他的金句是否还在闪光?

  莫谈国事,陶杰的文化批评堪称一流,江郎的光芒四射。他分析“披头士”

的恩恩怨怨,透视出东西方文化的激烈撞击;他写“奇女子”乔治 . 桑的一生,玩

弄肖邦于股掌之间,对乔治桑的性格描写惟妙惟肖,一位巴尔扎克时代 具风情、

另类的女作家跃然纸上。还有写英国小说家阿彻尔传奇人生的那篇,并做出如

此大胆判断,“今生懂中文而不读金庸与懂英文而不读阿彻尔一样,都是无法弥

补的缺陷。”他说的一点也没错,阿彻尔因丑闻入狱经历而写成的《生而为囚》,

的确值得看,国内也有出版。

    一本书不能代表一个作家全部的水平,尤其是在一个江郎辈出的时代。

如果这本《洗手间里的主权》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口味,那么就去书里寻点闪光

点来读吧,比如《给首相的信》。

37

Page 3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好的文章,并不需要把话说尽。

  能在片言之间道出一个极大的道理,除了言辞,还和熔铸有关。

  为文之道,在于收放自如。收则如老僧完功,放则如控弦飞矢。否则,便如

悬崖勒马,顽童撒尿,都差功夫。实际上,越是短的文章越是难写,要在千字之

间将一片道理说清,或者将一番心曲道明,并不那么容易。

  我一贯对文人间吹嘘的“才子”之流并不感冒,一则如曹子建之类人物近于

神话,二则“才子”总有一段风流之意。能够匹配的上这个词的,要么已飘渺登仙,

要么便是过誉。然而,陶杰被称为才子,大概也不算是浪得虚名。《洗手间里的主权》

堪称在篇章之间言物,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东西。

  就文本而言,我喜欢短篇。但文章并非短了就好,有些人的文章固然短,但

却像洗手间里剩下的 后一点手纸,令人恼火又无奈。而有些文章却短的好,就

像莫文蔚那样的长腿,却穿了一件短的不能再短的包臀小裙,实在是性感且 魂。

陶杰的文章就属于后者,不但精致,而且性感。

  很多人误会了性感这个词,其实它的含义并不全是感官审美,而是指生命力。

一幅画可以很性感,一片叶子可以很性感,一篇文章同样可以很性感。文章如妙

龄女子,是需要性感的。这是因为,性感不独是美的表征,更是一个冷笑话的内涵。

  我读香港文人的作品并不少,梁文道、林夕、金庸、董桥、李碧华、梁凤仪……

这个份名单可以列很长,但是对陶杰还是初次接触。读他的文章,尤其是初读,

我简直有一种被惊艳的感觉,渐次如老客饮茶,慢慢平复下来。这种惊艳并不止

司马白羽

文章要精致,更要性感

38

Page 4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于他对白话文的驾驭,更在于他表达中的含蓄。客观的说,如今大陆作家知含蓄

之三味者罕,为文之白也就罢了,更乏文体家。也许,民国那一代文人全部陨落

后,文体家就已经绝迹了。像《天龙八部》中的扫帚僧、《射雕英雄传》中的黄

药师那样身 N 大绝技的高手不仅绝技,像乔峰那样能把一种绝技(降龙十八掌)

练的威猛如神的高人也罕见了。真正的文体家,不但能轻松驾驭各种文本,更能

在方寸之间任意转圜。如杂技高手立于竹竿之上,那里不仅是一个竹竿,更是一

个世界。陶杰的《洗手间里的主权》作为一本小随笔,处处流溢着方寸间的功夫。

文字写尽,如更夜漏断,自有妙处在。在某种程度上,他延续了一些专注于文体

的大师的余绪。

  集子开篇《一个人去旅行》,《吉普酒店》、《湖恋》那几篇都写的很精致,

尤其是《吉普酒店》将文字的审美和想象写到了极致。尽管写得那么短,但却写

的那么好。通本的书,谈欧陆的内容居多,他并未刻意的谈论欧陆的民主,然而

在一些细节内,更让人感受到欧陆的成熟。这种成熟并不体现在完备的法律体系,

环环相扣的民主进程等上层建筑上,而是一些非常实在的东西。比如《君子之交》

中英国人的朋友关系和中国人朋友关系的比较,《辞职的艺术》中尼克松的辞职

内容,《高贵的自律》中媒体的职业操守……尤其是《小男人总统》那一篇,实

在是令人服膺。密特朗以总统之尊,居然屈尊向好莱坞的导演说情,请求让自己

女儿的朋友做主演,然而好莱坞的导演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上帝是制片商、票

房和观众,而非总统女王之类,所以毫不客气的拒绝。好莱坞固然是个媚俗和势

利的地方,但自有行业规矩。纵然是总统说情,不行还是不行。至于密特朗,也

并不丢脸,所谓总统,不过是民选的政府象征。他出面说情,运用的是个人身份,

而非公权力。所以,就算丢脸,也是密特朗丢脸,而非法国总统丢脸。所以,这

个脸密特朗丢得起,好莱坞的导演也拒绝的洒脱和坦然。密特朗不觉得丢了面子,

39

Page 4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好莱坞的导演也并不自诩为圣人或道德楷模。密特朗照样受人尊重,好莱坞的导

演照样睡女明星制造爆棚票房。这一点,就与我们大不同。

  魏文帝以为文章是经国大事,这指的大概是大文章。其实,我更喜欢小文章,

也许它不崇高,但却勾人。我就喜欢这类,如陶大才子。

40

Page 4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淘书经 分享淘书经验,共赏读书乐趣分享淘书经验,共赏读书乐趣

繁华中的静逸繁华中的静逸——大城市中的小书店

文编 玄凰淼

前几天看到有微博说:“中国人现在读书的现状令人堪忧,平均每人每年 4.5 册,前几天看到有微博说:“中国人现在读书的现状令人堪忧,平均每人每年 4.5 册,

是许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相类似的话还有就是“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超过 15 分钟。”是许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相类似的话还有就是“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超过 15 分钟。”

看到这些话,可能很多人有些不屑。细来想想,谁然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呢,什么看到这些话,可能很多人有些不屑。细来想想,谁然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呢,什么

样的人没有呢?而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更显得紧俏,谁愿意将样的人没有呢?而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更显得紧俏,谁愿意将

这儿一寸万金的土地交付于几乎零利润“卖书”市场——看看老牌的网上书店当当这儿一寸万金的土地交付于几乎零利润“卖书”市场——看看老牌的网上书店当当

网,如今也不是加入了百货的行列么?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很多大型的书店,网,如今也不是加入了百货的行列么?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很多大型的书店,

以“买书为主要目的”,如新华书店、图书城、书市等等人满为患的场景。但是真以“买书为主要目的”,如新华书店、图书城、书市等等人满为患的场景。但是真

正的读书、看书并非单靠宣传、单靠销量的噱头能代替的,所以这种宁静而有气氛正的读书、看书并非单靠宣传、单靠销量的噱头能代替的,所以这种宁静而有气氛

的书店成为爱书之人的“地盘”。即便是读书的人那么的稀有,即便是高地价的标立,的书店成为爱书之人的“地盘”。即便是读书的人那么的稀有,即便是高地价的标立,

但在这片有些浮华的土地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人的宁静与安逸,他们在繁华中但在这片有些浮华的土地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人的宁静与安逸,他们在繁华中

固守着自己的净土,用心打造,吸引有着相同秉性的人来这里翻书,阅读。也许卖固守着自己的净土,用心打造,吸引有着相同秉性的人来这里翻书,阅读。也许卖

书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谋生手段,而是这一份需要坚守的书香气息与浪漫情怀。书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谋生手段,而是这一份需要坚守的书香气息与浪漫情怀。

(所列书屋,排名不分先后,按照方向由北向南)(所列书屋,排名不分先后,按照方向由北向南)

41

Page 4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三味书屋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

街 20 号

特色:鲁迅先生 " 三味书屋 " 的

现实版,一层为半地下,四面都

是书,中间有一圈桌椅,可以坐

下来看。二层为茶馆,可以喝茶

谈天。气质清冷,来的人不多,

但都有质有量,尤其严肃知识分

子居多,非常具中国当代作家们

的精神和氛围。

这里的书主要为人文社

科、学术、世界名著等

文人气息浓重的图书。

还可找到好多年前难得

的 老 旧 版 本,80 年 代

从装帧设计到内容都唯

美的书或 90 年代初的

一些适合收藏的精品出

版图书这里都有。

42

Page 4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

地点:大连中山区老虎滩滨海东

路 78-1 号 ( 麦当劳 )

特色:海边的书屋。贩卖的书籍

不多,种类大概有艺术、绘本、

小说、旅行。是家概念书店,更

是一家明信片的主题店。还有咖

啡与茶。

43

Page 4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我们书店

地点:青岛市北区昌乐路 1 号天

福文化新天地 3 楼 308 号 ( 近利

津路 )

特色:神秘的书店。目前以有品

质的特价书为主,全场五至七折

,在卖书之外,还编辑出版《我们》

丛书和《我们》MOOK 。现有

豆瓣小组在活跃中。

店主:马胡子&马兔子

接待处处长兼顾客:小米

44

Page 4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先锋书店

地点:【总店】南京广州路 173 号(古南都饭店正对面)

【先锋书店龙江店】草场门大街 99 号(新城市广场 3 楼北区)

特色:以“好书总在先锋书店”的读书理念,承诺读者要让书店在读者的眼中更多

成为一种亲情文化、一种品牌体验、一种文化符号,13 年来探索出一条以“学术、

文化沙龙、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

品牌书店经营模式,搭建一座可供开放、探讨、分享的公共性平台。

45

Page 4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汉源书店

地点:上海卢湾区绍兴路 27 号 ( 近

瑞金二路 )

特色:咖啡馆里的书店。欧洲古

典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两个空间。

坚持文化品格与艺术气质的融合,

并特别备有以上海为主题的各类

图书,让您了解上海的交通、旅

游、历史、民俗、文化。除此之外,

还有书店主人创办的中国通出版

社所出版的各类精美画册。

46

Page 4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德芭与彩虹书店

地点:【汉口 人文书店】武汉江岸区 芦沟桥路 56 号 (武

汉天地内 8 号楼)

【街道口 儿童书店】武汉洪山区 街道口 珞珈山大厦 A 座

2605

【司门口 原版书店】武汉武昌区 司门口 解放路 389 号

ATM 潮流百货四楼

特色:充满着童话与清新的气味。一间温暖的隐居书店,

通过建造舒适的阅读空间来吸 引读者。德芭与彩虹是一间

“优选书店”——凡是有趣、真诚的书一概售卖,不在乎

它是否偏门或者古旧。 书店中为读者准备了笔、纸、本,希望读者能写下 原始的

书评,并将这些书评印刷成册,免费赠阅给书店的读者。

47

Page 4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枫林晚书店

地点:【总店】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

405 号

【世纪新城店】浙江省杭州市益乐

路 89 号

特色:浙江省唯一一家专业性学术书店。

其“学术书 + 咖啡 + 沙龙 + 会所 + 网络”

的全新经营模式,在国内已具较大影响

力。同时,枫林晚也是百年老牌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在浙江的唯一专卖店。枫林

晚书店比晓风的学术味更浓,以人文社

科以及文史古籍类学术书籍为主,读者

群则定位在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高

校教师以及文化工作者这一群体。许多

太专的书在别的书店找不到,在这里总

能找到。

48

Page 5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博来居书吧

地点:重庆渝北区龙湖水晶郦

城晶郦馆 1-1-5(法拉利楼下,

重庆会馆对面的那栋楼)

特色:火锅中的温馨。名字来

源于“bridge" 的谐音,期望发

挥“桥梁”的作用;

品牌主张:阅读 创意 桥梁

品牌核心价值观 : 通过阅读,我

们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

据说,咖啡很让人难忘。

49

Page 5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旧天堂书店

地点: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园

北区 A5

特色:一家文艺书店,在这个

改革开放、飞速发展、被人称

作“文化沙漠”的城市中。主

营人文图书和世界音乐。主要

售卖文化艺术及人文社科类书

籍、国内地下乐队独立唱片。

是私人阅读和公共文化交互的

空间场域。希望籍此改造城市

单向度的文化景观,推动丰富、

多元、思考与趣味并行的新文

化生活”。

50

Page 5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编后

现在的书店越来越不“单纯”。这或许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为什么只在几个比较“发达”的城市中挑选书店?中国的城市太多,隐藏在其中的

书店也是一样。其一是我能力有限,杂志篇幅有限,只能一一筛选后又一一割舍。

其二是因为一句话“暖饱思淫欲”。而这里的书也是“欲”的一种。

书本作为精神粮食的载体,在没有人与其他物质依托时,可以说只是一堆废纸。或

许这也能解释,为何在我国,平均每人的读书量这么少的问题——当然,从心底,

我们不能不由衷的佩服那些不懂“经济”、不顾“生活”而读书的人——然而,作

为精神粮食仓库的书店,则是一种实体的传承者。更何况,书本来就是宣传人类思

想的一种手段。所以,想要去创造一个“桃花源”的书店,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

济实力”。这也是为什么这期淘书经所列的书店,都是有自己的特色。

如咖啡与茶附加的香味,或是精巧的明信片或独特的原创书评册子,甚至是装修典

雅的氛围与周围环境的选取,都是吸引一批批爱书、读书之人的地方,更是能让民

营书店能够持续发展的方式。

但愿这篇文中有你的城市,也愿当你去这个城市时会去看望这里独特的风景,更愿

这些可观可敬的书店越来越多。

51

Page 5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悦读随感 心灵与书本的对话,思想与文字的交流

文 / 恐高猫

亲爱的 Dr. Jean-Pierre Sean:

   承 蒙 惠 赐 大 作《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During the Yuan 》,欣喜非常。吾兄于大作中纵论元代

中国武术界发展及其与政治史之关系,笔锋雄健一如往昔,

大节处纵横捭阖,细微处丝丝入扣。书中对我所做的一些

微不足道的中国武侠史研究写了很多令我真正感到惭愧的

话,以吾兄的学问修养和学术地位,这样的称誉实在是太

过份了。或许是出于您对中国武侠史的偏爱,又或许由于

我们对人世的看法有某种共同之处,但您所作的评价,无

论如何是超过了我所应得的。

  在拜读大作时,我心中时时浮起先生亲切而雍容的面

貌,记着六年前我在剑桥准备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

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

时,您手持烟斗侃侃而谈学问的神态。在康桥的落日余晖

中,吾兄曾提及有意对中国武侠史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进

行研究,如今六年时光倏忽而过,《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During the Yuan 》已然付梓,尚望先生之《剑

桥简明金庸武侠史》早日完成,不胜期盼。

  先生的大作,坚持剑桥一贯的严谨学风,广泛引用文

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对元代武侠史上诸如张

三丰的武功来源、龙门运输公司灭门案、僧侣空见的为人

《剑桥倚天屠龙史》(修订版)作者 : 新垣平定价 : 32.00 元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出版年 : 2012-09

新垣平博士,从西汉穿越到现在的大神,“仗剑天涯”

具人气的鬼才作家。学杂中西,尤好武侠。著奇书《剑桥倚天屠龙史》一部,行文诡异,亦庄亦谐,可以解颐,可以佐酒。

查良镛先生致 Dr. Jean-Pierre Sean 的一封信——趣评《剑桥倚天屠龙史》

52

Page 5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这些都是我在以往的研究中所忽

略的。而先生对元代武术界内部结构的宏观分析和演变考

证,以及其对于蒙元末期政治变动和军事冲突的影响的

分析,更是我在中国武侠历史研究道路上所匮乏的。纪

传体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正史的表现形式,在探讨个人行

为影响历史进程的视角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奥利地学

者茨威格在其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有过类似的尝

试——但在历史格局的总体把握上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

所以在阅读《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During the

Yuan 》之间,欣喜之情无法抑制,此作填补中国武侠史

一大空白,料必为剑桥中国史研究之 为夺目之明珠。

  中国之有侠客,由来久矣。迨至书之以流传后世,则

自太史公始。太史公做《刺客列传》,书豫让、聂政、荆

轲等事迹,赞曰: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

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在中国人儒雅的外表下,

浪漫主义的侠客精神始终在血液中流淌。正如先生在绪论

中而言:要勾勒出蒙元帝国的兴衰全貌而缺乏对武术界的

了解,正如要研究中世纪的历史而不知道骑士阶层一样荒

谬。而要分析武术界的行为模式而不了解侠客这一特殊群

体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就像研究骑士的历史而不知

道骑士的美德和荣耀同样荒谬。

  在蒙古人强大而不可一世的政权崩溃的历程中,被明

教徒众视为明尊在俗世的代言人的张无忌所发挥的作用,

无疑远大于蒙元政权的掘墓人韩山童、刘福通、朱元璋等

人。而在研究张无忌统治的开端和终结的种种肇因,我们

《剑桥倚天屠龙史》作者 : 新垣平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年 : 2011-03

53

Page 5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会不可避免的发现,张无忌在孩童时期

接受的言传身教自始至终起到了决定历

史走向的作用。对他的父亲张翠山而言,

行侠仗义的理念深植内心,即使在他遭

遇金绒毛的狮子王谢逊并受到后者对于

行侠仗义的终极目

的的质问仍然没有

动摇。这一点,在

张翠山得知自己的

妻子是导致师兄受

伤残废的罪魁祸首

时得到了证明——

他因为无法面对内

心的拷问而毅然自

杀了。在卡纳加岛

成长的十年里,父

亲的教育无疑是占

据主导地位的,而

父亲的师承——张

三丰的道教徒的身

份——使得在张无

忌的早期教育里,

另一部重要的典籍,《庄子》中顺天无

为的理念同样深埋在他的内心。

  在张无忌短暂的政治生涯中,我们

会惊奇的发现,这个在原始丛林长大的

孩子,身上却不存在任何丛林法则的印

记。无论是从张无忌以无上的威望登顶

教主宝座后对各派势力的无所作为来看,

还是从张无忌并未试图严格控制明教基

层的武装力量来分析,仁慈和无为都是

这位年轻的政治家 为可贵的品质,这

一点,即使在他距

离向全天下发号施

令一步之遥的时候

都未曾改变。然而

遗憾的是,在 为

残 酷 的 政 治 斗 争

里,强大的敌人并

不会相信任何高洁

的品质而无视任何

可能存在的威胁。

就像天水一朝神秘

的烛影斧声疑案一

样,张无忌在濠州

军区视察时的遭遇

也将成为永久的谜

团。香港历史学家

王晶先生认为在光

明顶朱元璋向年轻的教主表示效忠,却

遭到了张无忌的提防和训斥,1357 年这

一不起眼的小事导致了濠州事变,这一

点由于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在六大派围

攻光明顶时朱元璋在场而难以采信,也

54

Page 5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很难解释张无忌在到达濠州巡视时为何会毫无警惕。我个人倾向于接受朱元璋不会

忘记缚虎容易纵虎难的古训,终结了这位也许会成为中国历史上 仁慈的君主的年

轻政治家的生命。虽然我在我的通俗历史研究著作《天之剑与龙之刀》中为他安排

了一个更为理想和美妙的结局,但这更多是根源于国人对大团圆结局的喜爱,但无

论如何,张无忌的生死并不重要,因为从这一刻起,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彻底结束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残酷和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在附录部分,史密斯教授对于张三丰武学成就的质疑,仅仅从张是否获得了全

本《九阳真经》的角度,我表示部分赞同。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 1259 年第

三次华山剑术研讨会中,十三岁的他所表现出的超人的武术天赋。在从未学习过格

斗术的情况下——这一点毫无疑问,他不可能从唯一的老师觉远僧人处习得任何格

斗技巧——经过短暂的学习,击败了蒙古著名武术家尹克西。张无忌在习得九阳神

功后的种种迹象也表明,九阳神功仅仅是关于内在的武功和格斗理念的专著,如何

将之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格斗技巧,则有赖于张三丰的天赋和不懈努力。更有力的证

明是,张三丰在一百岁的时候尚未将其 著名的武学——太极拳——传给门下的弟

子,除非我们能假定张三丰能控制自己的寿命,否则必须接受他在艰难地创立自己

的武学体系这一事实。

  又及:吾兄托余于大陆觅一谙熟中国武侠史之青年研究生辅助研究一事已有眉

目,孔君高茅,有志于此,其学识才情均为近年所罕见者,谨向吾兄荐之,料必不

至失望也。

  匆颂      

     著安

                        弟查良镛拜上

  原载《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学报》2010 年第七期,翻译为中文时尽量保持

英文原文风格,有部分删节。现经查良镛先生同意,刊登于此以飨读者。转载请注

明出处。

55

Page 5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文 / 司马白羽

  相爱就是始终对对方抱有好奇心。

  爱的过程就像旅行,时间越久就会越加痴迷。因为

长期的旅行,使人的生命更加充盈。而爱情,则丰富了

内在世界,使人切身体验到爱的真谛。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一书正是通过旅行来诠释爱

情,我将之称为“理想主义者的爱情与旅行”。什么是

理想主义者?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既不是打着崇高旗号的人,也不是为

了世俗的利益而追逐的人,而是基于善良与真诚,去实

现自我价值的人。这本书的两位著者正是这样的人,他

们通过文字和图片,将人生定格在旅行的画卷上。对他

们而言,在平淡的生活之上追求旅行,就是莫大的幸福。

  爱情与旅行一样,都需要发现和包容。这本书的著

作张千里和左手是一对夫妇,他们在旅行中不但发现对

方的美和内涵,更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不

止由雾海花月构成,还有无数栖息着诗意的灵魂。我相

信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它有着不同的秘密。在旅途

中,我们可能与之擦肩而过,也可能产生交集。不同的人,

映射出不同的风景。作者左耳曾言:“我们在生命中和

很多人相遇。有些人是镜子,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自己;

而在有些人身上,你看到的却是你缺失的那部分。”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作者 : 左手 / 著 , 张千里 / 摄定价 : 39.80 元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年 : 2012-08

理想主义者的爱情与旅行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读后随感

56

Page 5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优秀的女人是成就男人的学校,而男人则是女人的

希望。反之亦然。丈夫张千里出身金融专业,却放弃银

行证券之类大有“钱途”的职务去搞摄影;妻子左手毕

业于“政府管理”专业,却放弃公务员的道路奔向“媒体”。

他们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许,这就是梦想的力

量。所有为梦想而奔波的人,都在路上。他们夫唱妇随,

一起寻找着生活的真相。

  他们曾为了看第一缕照向中华大地的晨曦,在暗夜

寒露中行走于小岛石塘,却因为大雾而作罢,不过他们

收获了海潮声中的偎依;他们曾站在皮卡车的外厢中去

看婺源的湖,却发现名不副实,不过他们收获了一路的

笑声;他们也曾在西藏桑耶寺前河流的渡船上冥想,嵊

泗的海滩上狂奔,还曾在加德满都的服饰店中流连,德

国落雨的小镇上徜徉……他们互相独立,又融为一体。

令人羡慕,且感到温暖。才子佳人,神仙眷侣,莫不过

如此。

  张千里的摄影很美,其妻子左手的文字亦很美。这

种美不止于视觉的美感,还在于深沉的思想。有思想的

文字犹如一串珍珠,不断在闪光。左手的行文中不断地

流溢珠玉的光泽,哲理式的句子俯拾皆是。比如:

   “花前月下并不一定能 终让一段爱情开花结果,

但是我们曾经一同走过的路,追求过的梦想,看过的世

界,却会始终鲜活如初。”

   她重视生命的体验,也看重共同的记忆。重视体验

的人,都有着廓大的内心世界和敏感的灵魂,他们的世

界透亮而光明;看重记忆的人,关注别人的感受,也更

重视自身的存在感,他们不会轻易迷失在红尘的繁华中。

 

 

57

Page 5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一定产生传奇,但一定与众不同。

  “人生没有地图,只有靠着梦想,朝着有光的地方去。”

  她把自己的人生划定在旅行的地图上,箭头所指之处并非静止的风物,而是梦

想。她与丈夫一起,不断的开掘着,丰富着他们共同的世界。

   “无论是否有世界末日,我们也终将面临随风而逝的结局,不过是瞬间的事情

罢了。”

  陪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一日的相爱,刹那即永恒;相爱终身仍觉短暂如

一日,永恒即刹那。尽管,生命就像一趟旅程,不论是焰火般的消散,还是长明灯

般的持久,终究有熄灭的时候。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你 挚爱,且 懂

得你的人与你一起走过。这样的爱情,这样的旅程,直叫仙人也慕煞。

  “无论远近、贫贵、长短、旅行的本质都一样,都只因为你的心变得不同。”

  如果把“旅行”二字换成“爱情”,这句话仍然令人感动。真正的爱情与远近,

贫贵,长短无关,但却会改变你的心灵。相爱中的人觉得一切都美好,即便是那些

每天都有的日出,烟云,星月……也变得如诗如画;同样,在本地人眼里司空见惯

的风景,在旅行者眼中却是天堂胜景。

   “人生已经足够繁复,环游世界也不仅仅只是梦想,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

58

Page 6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荒芜的内心自处。”

  无论行走多远, 终只是心灵的行走。带着一颗荒芜的心,无论走了多少路,

依然只是一个枯萎的灵魂。而拥有一颗充盈的心,即便只是喂马劈柴,淘米洗菜,

看家门前的人流,头顶上的天空……接触这些 容易得到的风景,也会使自己的生

命如长江大河一般宽阔。因此,心灵的自处远比群相喧嚣和匆忙奔走重要。

   “和自己的父母分享梦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即使离他们再遥远,你的幸

福也总是他们的骄傲。”

   左手夫妇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照顾年迈的父母,营造自己的爱巢,生儿育女,

相夫教子,在家中盛放温暖,在单位拓展事业,在充满烟火味的生活之中寻求“化

外仙境”,他们的生活是在梦幻之中有平凡,在平凡之中跳出陈规。他们懂得让父

母安心,也善于令他们开心,他们有着激情与梦想,但也从未放弃爱的责任。

  像这样充满哲理,但又令人亲近的思想还有很多,一点点勾勒出一位充满智慧

的女子的形神。作为她的另一半,张千里先生毫不逊色,尽管书中标明,他所展示

的是图片,但名为《改变一生的黄框》、《我负责拍照,你负责微笑》等极少的篇

59

Page 6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章却呈现了他高山大泽般的襟怀,洪钟大吕般

的思想。百炼钢做绕指柔,廓大胸襟中自有脉

脉情怀,如水素朴。

  张千里毫不讳言自己喜欢罗伯特·卡帕和卡

蒂埃·布列松。卡帕是摄影家中的战士,而布列

松则是摄影家中的历史学家。他们都忠实于记

录,且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记录中。卡帕为摄影

而生,也死于摄影。他是一个典型的战地记者,

曾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够

好,那是因为你距离炮火不够近。而布列松则

说:摄影处理的事情是在不断消失,当他们已

经消失,没有地球上的发明可以使他们再来。

卡帕所说的,是要像一个战士一样对待摄影,

战士有属于自己的职责,而摄影师则有自己的

职业精神。尽管死,但荣誉就像刀锋上的闪光,

依旧刻划着战斗的骄傲。布列松所说,则是“决

定性瞬间”,历史有时候就发生在瞬间,过后

的复原不过是一种剧目,和舞台上的表演并无

二致。卡帕和布列松都不满足于技术性的按下

快门,他们长于在摄影中注入自己的思想。我想,

张千里是懂得卡帕和布列松的,他曾说: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相机技术也在不

断发展,谁都可能拍出一两张好看的照片,但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照片讲述故事。

这就像在写一部小说,比如我能写很多优美的

文字,但不代表我能写出一部优秀的小说。摄

影师能拍摄很多照片,但这些照片是否有力量?

60

Page 6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是否能表达些什么?是否能讲故事?所以我要大量阅读,多思考周围的世界,多考

虑照片背后的情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有视觉感的照片。”

  卡帕和布列松的照片都是有故事的,故事是什么?是历史,是发现,还是警醒。

张千里先生明确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止是技术上的成熟,更是思想上的炉火纯青。

有这般思想至纯的丈夫,又有那般心灵丰富的妻子,我无法不想到一个词:相得益彰。

这样的夫妇相伴,不论是携手同行,还是浆洗饮食,是永不会产生倦意的,因为他

就是她的旅途上的风景,而她是他读不尽的书籍。

   不止是夫妻的浪漫之游,还有亲子的温馨之游。当书中的两位主角迎来了家庭

的新成员——他们即将出生的儿子的时候,另一种旅行便又开始了。在她看来,人

生这趟旅行中是不应该为生儿育女找借口的,很多人为着所谓“梦想”而拒绝怀孕,

丁克一生。但她不会,她认为只有做了母亲的女性,才拥有完满的生命。所以她说:

   我想要成就的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更应是完整的人生。

  ……

  我不想错过孩子,更不想错过孩子的世界。

61

Page 6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在儿子还只有一岁半的时候,她就和丈夫一起

带着他去了巴厘岛,使他目睹了大海上的日出,船

舷上的莹光,海豚完美的跳跃……她拥有自性的真

诚,也希望这种真诚在儿子身上发芽。她不期望什

么名利成功,她只想做一个真正的母亲。在给孩子

的寄语中她说:

  懂得关爱别人,帮助他人。

  懂得用坚强的胸膛袒护深爱的人们。

  ……

  才华横溢却不张扬,低调和沉着的面对辉煌和

灰暗。

  但是你却是你自己,要做一个普通的人。

  却不是按照别人的路径来做人。

  她期望他善良,有担当,更重要的是不迷失,

能够按照自己的路径做人。她明白,每一个人都有

自己独特的路径,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按

照别人的模子复制自己,更不是功利的去复制别人

的世俗化成功。  

  是否有了家庭,做了母亲,夫妻二人就像一个

封闭的堡垒一样,自成一个世界呢?不!旅行正是

为了打破这个狭隘的世界。在旅行中,他依然如当

年那个清俊的少年,而她亦如白衣飘飘时的少女。

爱如童年,就像他们青梅竹马的那些年月,他们永

远充满激情,永远怀着好奇心。

  他们带着相机行走,留下世间繁华。他们跳脱

不羁,率性而为,洒下快乐的点点华彩。他们曾在

土耳其的香料集市上“求搭讪”,在斯里兰卡的火

62

Page 6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车上“玩杂耍”,在发自温哥华的游轮上“发大呆”,在阿拉斯加的冰原上“看土

拔鼠”……他们像热恋中的少男少女,又像是普通的旅伴,与人谈笑、嬉闹、聊天、

合照……他们的世界完全是对外敞开的,以“空杯心态”接纳旅行中的所有美好风景。

  在旅途中,他们重新发现爱情。

  就像丈夫张千里在后面一篇文章中说的,我负责拍照,你负责微笑。有人制造

幸福,有人记录幸福。这样的旅行,这样的爱情,堪称十丈红尘中 美的诗篇。

注:本文图片均摘自网上,拍摄者为张千里或拍摄对象为张千里夫妇。

63

Page 6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佳句赏析 只言片语间,窥视书文精彩

编者语: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值得终生追求的志趣,那么是不是用心编者语: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值得终生追求的志趣,那么是不是用心投入即可?阅读是否就是多多益善,不加甄别?是否只有益处,没投入即可?阅读是否就是多多益善,不加甄别?是否只有益处,没有害处?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阅读时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加有害处?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阅读时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加以利用?还是听听那些已经在阅读之径上徜徉已久的大师们的意见以利用?还是听听那些已经在阅读之径上徜徉已久的大师们的意见吧。当然,再高明的道理,依旧需要自己在实践中领悟。要找到属吧。当然,再高明的道理,依旧需要自己在实践中领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还是得靠自己的眼睛才行。于自己的路,还是得靠自己的眼睛才行。

附注:本栏目所选文字,主要摘自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88 年出版之附注:本栏目所选文字,主要摘自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88 年出版之《阅读的艺术》。《阅读的艺术》。

编 / 风君

阅读的艺术(下)——大师们的阅读感悟

64

Page 6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随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临摹。我们自己的思维在读书时大部分停止了,因此会有放松的感觉。但就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了他人思绪驰骋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在读书的人,虽然可以藉此宽松脑筋,却渐渐失去自信思考的能力,就像时常骑马的人渐渐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读书太多反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稍有空闲就读书,这种做法比体力劳动更容易令人思维麻痹……又譬如食物能够滋养身体,但吃得过多,反使肠胃受累,损害健康;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如果向外摄取过多,也是有害无益的。……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况且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好像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如果要知道他在路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叔本华《论读书》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在寂静的专注中,使自己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书本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在寂静的专注中,使自己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书本之中,全心全意地享受它,领略其中蕴含的智慧,无需他人的指点,之中,全心全意地享受它,领略其中蕴含的智慧,无需他人的指点,也不必费心去概括要点。只有在经过自己的阅读之后,才去听听教也不必费心去概括要点。只有在经过自己的阅读之后,才去听听教师的讲解,评论或 展讨论。否则,教育就等于取消个人的阅读和师的讲解,评论或 展讨论。否则,教育就等于取消个人的阅读和思考,专门灌注一些现成的分析与结论,学生们捧着这些如出一辙思考,专门灌注一些现成的分析与结论,学生们捧着这些如出一辙的观点,却自以为读懂了那本书。的观点,却自以为读懂了那本书。

——哈罗德·泰勒《教育与阅读》——哈罗德·泰勒《教育与阅读》

65

Page 6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有时候,我们还会听到这样的论调:读小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这些时间来读政治、历史、自然科学或者经济学。毕生研读高深的著作确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但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消遣和松弛也是人类活动中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整天处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中,我们的神经系统将不堪忍受。事实上,即使作为消遣的阅读,也在增进我们的知识。一部优秀的小说,会以绝妙的灵感和想象描绘出人性的各个侧面,揭示出人类在受束缚和压抑的情况下会如何采取行动,使我们认识大千世界里的各色人物,也使我们认识了生活本身……但是,如果认为一个严肃的小说家,便应该怀着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进行写作,那就错了。一般地说,如果事先抱有这样的动机,艺术就要受到损害……在一个文坛巨匠的小说里,你不是得到某种知识,而是认识了整个生活,从混沌尘寰脱颖而出的生活。它有了合乎情理的组织和安排,也就获得了意义。作家从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得到深切体验和真知灼见,再以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优秀的小说由此产生。总而言之,小说家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活,他努力运用自己的全部才智和想象,把它组织成有意义的作品。当你阅读一部成功的小说,一部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的小说,一部忠实于生活和作家本人的小说时,你就不只是在消遣和欣赏,你得到的还有对人生,对你自己更深刻和丰富的认识。

——雅各布斯《小说,在消遣中认识人生》——雅各布斯《小说,在消遣中认识人生》

66

Page 6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阅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读者的素质,还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两种读物:一种是他一看就懂,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的;另一种则高深难解,需要努力钻研。虽然我们应该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选择,但一般来说,后者更有价值。当然也有难如登天,花一辈子也弄不懂的书,但在你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作了艰苦努力之前,绝不要说自己不行。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理解力的极限在哪儿,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曾竭尽自己的全力。我确信几乎任何学科的巨著,都可被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所理解,当然这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们只有从比我们高明的人那里才能学到东西。我们必须知道谁比我们高明,怎样去向他们学习,懂得这两个问题,就是掌握了读书艺术的人。

——蒙蒂莫·奥尔德《如何读阅》

读书能有规律当然更好,但也不妨见缝插针,这样的机会更多……关键是要有阅读的愿望和毅力,那么不管多忙,都可以觅得那十五分钟,同时你要事先做好安排,随时备有要读的书,不浪费一点时间。穿衣服时顺便把书塞进口袋。床头、浴室、餐桌旁边都有一本你正在看的书。假如你能抓住十五分钟的阅读时间,一星期就可以读半本书,一个月两本,一年就是廿本,那么你一生就可以多读一千多本书,这真是博览群书的一条简便途径。

——路易斯·肖尔斯《怎样利用时间读书》——路易斯·肖尔斯《怎样利用时间读书》67

Page 6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养成阅读的习惯,使人受益无穷。很少体育运动项目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然能够坚持不辍,获得满足,而游戏往往需要寻找同伴一起来玩,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书随时随地可以 始读,有要紧事必须立即处理时,又能随时放下,以后再接着读下去。在今天这快乐的时代里,公共图书馆给予我们的娱乐就是阅读,何况普及本价钱又如此便宜,买一本来读也不难。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生命中有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是个好办法。不过,我指的灾难,并不包括饥饿的痛苦和失恋的悲哀,这两者光靠读书是缓解不了的。然而,身边放五六本精彩的侦探小说,手捧一个热水袋,却能使人不在乎患了重感冒。要是我们被迫去读那些令人厌倦的书,又怎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毛姆《书与你》

68

Page 70: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书海拾遗 在茫茫书海之中,检拾不应被遗忘的经典

光焰不熄,前路漫漫——评论《光焰不熄 :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文 / 恐高猫  关于胡适先生的思想与遭遇,在当今中国依

然紧要的现实意义,周质平先生在增订版自序中

已经讲得十分周到透彻,再妄论一字都有蛇足之

嫌。所以在这里我想谈的是,不久前出差的一段

经历。

  

  出差时与某机关的一个科长同屋,科长大约

四五十岁。电视里正在播普京,他对普京的强势

和对西方的对抗大加赞赏,我说普京是对俄罗斯

民主制度的践踏和玩弄,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为

什么要民主,我愕然无言。

  

  也许他没读过人权宣言,还是他把自己视作

统治者的一员?民主自由这些像是吃饭睡觉一样

自然的东西,居然也会被质疑,可见价值观的差异真的可以很大很大。

  

  就像周质平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那样,“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胡适所

提倡的自由民主,只是常识,他们很难理解,这样的卑之无甚高论,何

以能震动一时,开启一个时代”,他们所不理解的是,这样的常识

离我们还很远很远。

  

  我曾经期待百家讲坛,在讲述中国历史,帝王秘辛,才

子风流之外,能有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之类的内容登上

69

Page 71: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讲坛,这才是当之无愧的百家讲坛。

  

  当然不可否认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的

标志。全书大略可以分为 2 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胡适

与同时代的人物如鲁迅、冯友兰、林语堂等人的思想

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作为胡适思想研究著作,并

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奇闻异事上,而是通过

他们的思想脉络的细致比较,来进行思想研究,这

一点是需要广大读者注意的。第二部分是胡适思想的梳理,

包括了胡适先生的哲学、文学、政治等各部分思想的分门别类

的整理,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准备的话,那第二部分就是总结与

升华了。

  

  胡适先生的思想,作为,地位,不是我能说清楚的。我只能像一个进入皇宫的

庄稼汉一样感叹,真高大啊,真华丽啊,真了不起啊。

  

  所以在写这篇不知所谓的书评时我的挫败感很是强烈,那是一种没有能力描述

和表达的郁闷。

  

  在 后,我只能说,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很需要他。要要要要要他他

70

Page 72: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反抗与压迫之间的抗争,国土与利益之上的权力——评论《帝国》

文 / 细雨微澜  从作者为本书定名为“Empire”的时候开始,

就已经表明了尼尔·弗格森的立场,empire 这个单

词有着帝国的含义,但更有绝对皇权,大公司的含义,

于是,从开篇开始,《帝国》就已经注定是一部历

史学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一部作品了。那么,在本

书中大量篇幅介绍的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感也就显得

尤为重要了。

  

  一个国家的崛起与灭亡似乎总是通过征服与被

征服这样的一个循环,然而,在弗格森所叙述的这

个日不落帝国从崛起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

了大英帝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备注:在一些考试中,出现的永远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联合王国,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England)中充满人性化的一面以及非人性化的一面,

从这两种不同的性格中,注定了大英帝国的内在矛盾性。

  

  似乎从女王陛下开始支持海盗活动开始,大英帝国的掠夺行为就已经开始了,

而这仅仅是它征服世界的一个起点。虽然,她 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与法国相抗衡,

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然而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这种征服的野心慢慢变大,

它已经不再是一种为了寻求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扩张了,而是因为一种荣耀,

当这种海盗行为被授予女王使命之后,它的存在便被贴上了证明

的标签以及找到了一个合法化的借口。然而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开始,这种合法化便成为了一系列殖民地的噩梦。或许,大英

帝国的臣民 初是想寻求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及对亚

71

Page 73: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洲美洲的美好渴望才登上了游轮,但是在文化碰撞以及经济掠夺的激烈冲突之后,

这一系列的殖民政策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的这几个章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矛盾的心情,一方面,

他为大英帝国的这种殖民行为感到不屑,为大英帝国在进行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买卖

奴隶,消灭其他民族以及统治原著民的文化感到可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他又在

为大英帝国的这些行为寻求一系列的借口开脱。或许,他本身就出生于日不落帝国

中,因此,在他的心中,大英帝国是永远不会降落的太阳。然而,大英帝国还是衰落了,

衰落在日耳曼帝国的暴虐铁蹄下,但是,它的衰落远比它的兴盛要来的更让人尊重,

一齐抵抗日耳曼帝国的阴谋成了这个曾经以掠夺起家的帝国的首要任务,虽然它在

抵抗的过程中需要寻求曾经分裂出去的同盟军美国的帮助,但是弗格森却说,“难

道这样的牺牲,还不足以洗清大英帝国的其他罪恶吗?”

  

  无可厚非,大英帝国的此种举动是一种伟大而又正义的行为,然而因为着一种

行为去抵消曾经犯下的罪过,却似乎不是什么好的借口与理由了。文化同化是每个

“掠夺者”都会进行的一种行为,似乎只有文化同化了,才会达到统治的目的。

而经济压迫又是文化同化的保证,大英帝国的崛起不正是因为经济上的

崛起吗?如果说大英帝国的辉煌取决于经济利益上的压迫,那么女王对

于海盗行为的支持似乎是可以理解。但是当文化同化的目的无法实现

的时候,统治者将殖民地的人们当做不同等级的人类来对待时,

就更应该遭遇道德的谴责了。那么这种文化同化显得十分可怕

起来。因为他不仅仅是消灭了另一个民族,更连同着消灭

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本身存在的根基,如果一

个民族连自身的文明都不存在了,

那么剩下的又有什么?

  

  然后,弗格森在

72

Page 74: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矛盾的立场上提出了又一矛盾的现象,即统治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矛盾。弗格森

列举了一系列的圣婴现象以及祭祀这些古老文明的无人性一面来进行反策。可是,

当殖民者以经济压迫了一个民族,以武力控制了一块土地的时候,这种惨无人道的

落后文化似乎已经微不足道了,在双方的制压与反抗中,恶魔式的屠杀已经让人们

辩不得真相, 终受到侮辱的总是那些手无寸铁的人们,受到迫害的依然是这些人

们。因此,达尔文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便生动的在这样的殖民压迫的氛围中

得到了体现。追寻自由的旗帜便永远被殖民者的铁蹄踩踏。然而美国的独立却是一

个意外,在大英帝国辉煌的历程中,总是会有支持与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出现,于是,

当解放黑奴的口号打响的时候,大英帝国的内部也在激烈争论的水深火热中。弗格

森用类似于幸灾乐祸的口吻叙述着美国独立的这一现象,他认为当英国废除奴隶制

而美国依然存在这种现象的时候,是多么反讽的一个事实。可是,弗格森未曾想到

的是,正是这个独立的自由国家,成为日不落帝国衰落的噩梦……

  

   后,在弗格森的后记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大英帝国由兴起到衰落这

一过程的惆怅,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对于日不落帝国的一种爱国之情,可是这

种结果不正也是自由与压迫的抗争,土地与权力的掠夺之中的必然结局吗?

73

Page 75: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种种缘由遇见很

多人和事。对于人来说,有些注定要一辈子相处,

有些只能一笑而过;对于事情,有些会刻骨铭心,

有些则只是在心中轻描淡写,甚或轻轻掠过。思想

上的光芒,通过口耳相传,通过用心理解,在我们

的心中点燃智慧之光,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对

于世间百 的解读,增添了有益的帮助。智慧的思

想来自于个性各异的人们,或许在拥挤的人群中无

法辨认得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在历史的洗刷中沉

淀下来,成为指引文明前进的明灯,让更多的人受

益于此,《经济学大师们》就是讲述的这一帮人,他们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

着开拓者的身份,用他们的天资与努力构建经济学的大厦,在高耸的经济学大厦中

讲述着他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对于社会福祉的解构,为人们勤勤恳恳值守着经济

学的大门。

  

  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科斯……这些在当时并不

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家,伴随着他们非凡的经济学思想闻名于世,在《经

济学大师们》中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仿佛只是我们生活中有个性的青年、

执着追求于自己兴趣的学者、极具个性的演说家、热衷于旅行和思考的

教授、带有好奇心和童趣的老人……他们的成长故事、家庭趣事、与

经济学的邂逅与结缘、发现经济学思想的过程以及社会对于他们

的认可与赞誉都可以在书中得到线索,诗意的语言让每个大师、

每个经济学观点变得更加轻盈和浪漫,原

来经济学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如此枯

经济学大厦的守门人——评论《经济学大师们》

文 / 乡村土狼

74

Page 76: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燥。循着每一位经济学大师的足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

历程。经济学因为这些大师们变得更加丰满、厚重,200 多年的发展因为大师们的

光辉变得更加璀璨,而大师们也因为在经济学(或者还有其他学科)上的卓越贡献

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经济学大厦的雄伟也反衬出大师们的风

采。

  

  经济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本身就是一次次反思和探索的结晶。在《经济学

大师们》中可以读到的,不仅仅是大师们的风采和经济学思想的构建,还有对于经济、

对于社会的反思。从私密的《国富论》确立了经济学思想的雏形,到经济学作为一

门学科独立门户,再到用经济学思想去思考社会学、法律,再到制度学派用社会、

法律来完善经济学,到政治打着凯恩斯主义的大旗介入市场,新古典主义对于凯恩

斯主义的批判等等,经济学的发展显示出经济学大师们引领的经济学反思,也充满

了它与政治、社会、文化的融合与斗争。每一个经济学思想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在当时确实占据了主流并且影响着从政府到社会的思考和决策;因为这种局限性

的存在,也让更多的后来者带着批判的思维去继承和发展经济学,如此往复,经济

学大厦如同巴别塔,一直通向天空。经济学家们更希望他们的经济学思想成为指引

大家认识现实的工具,不断地趋近真理也是经济学发展的目的地。

  

  2008 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疑问,究竟我们的经

济下一个驿站在哪里?当政府借着解决危机的理由干预市场的时候,很多 人

质疑到底应该是新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能够解决危机。温故而知

新,回顾一下经济学的历史或许对于我们有所帮助,从中汲取出来的关

于大师们的智慧,可以用来建议政府修订政策,完善市场。

对于经济大国、经济理论小国的中国来说,对于缺少大师的

中华民族来说,倾听经济学大师们的故事,营造自由的学术

氛围,提供学术应用的平台,培育我们的经

济学大厦的守门人,更为重要。

75

Page 77: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评论《与生活相遇》

文 / 汶涛看到即做到,这就是行动。

——克里希那穆提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

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

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

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翻开《与生活相遇》

时,我突然想起了杨丽萍的这句话。似乎是一样

的冷静、一样不动声色和静观。仅是书的名字我

想了半天——他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与

生活相遇,那你是在如何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才能

“与生活相遇”,在你与生活相遇之前你又是什么,

除了生活我们还拥有什么?在克氏的问答或演讲

中,生活似乎“轻松”地变成了一个际遇而非我们的全部。

  

  该书作为克里希那穆提发表在克氏基金会会刊上的文章结集,分为小品文、问

答和演讲三部分。在 200 多页的旅行中,他与我们一起谈论爱、美、自由、谦

卑等话题,也探讨了现代主义以来的恐惧、欲望、孤独等精神议题,我不太

喜欢书籍广告商对一本书功效的宣传,我同样很难界定他“给予”了我什么,

首先这不是一本写给厨妇的烹饪指南,也不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难题方

法,同样也不是一种成功学的激励努力或者意志,(“努力是一种力

量和另一种力量的对抗”)。我只能说这就像是一个学校,你学到

了什么?老师并没有刻板的要求你记住什么

知识,你学到的是你自己的内心的光。

76

Page 78: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书中尤其是小品文部分,多是从一段优美的自然描写,继而是思考。相比屠格

涅夫、梭罗等人笔下的写景而言,我感觉克氏的衔接似乎并不流畅,景物的超验感

也不强,甚至而言有人也说到他的醍醐灌顶也常常来的不够透彻。这不是一种梦中

的惊醒,至少他没有使用那样的语气和紧迫感,他只是慢慢地絮叨,像一种独有的

节奏。他在把握着节奏慢慢地说,他在目睹了两次人类浩劫之后,在西方信仰危机

下,他在对我们说什么?我们可以去听听。也许他说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课题,

不仅仅是对我们的政治、宗教,他也在我们的生活琐事中,在我们和家人、邻人的

关系中,在我们散步、白云升起时,他也在我们内心揭示我们看不见的对抗和暴力。

他在跟我们说爱,也跟我们区分孤独和独自一人,跟我们说时间、思想、语言、意

识和看,跟我们说与妻子的关系和对方形象的生成。他还是在慢慢地说,甚至在你

提问的时候,他还会打断你,首先说你问的问题不正确,不能构成问题,这样看起来,

他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像是在消解问题了。

  

  看这样的书,开始我还要急。及我看到中途,反而慢了下来。我想开了,既然

他不着急把话说完,一字一顿,不惊不乍,甚至有点重复絮叨,你问一句,他甚至

还要否定一下你的问题,那么我还急什么,写书的不急读书的急甚!我也慢下来,

天塌不下,我也不急着去上班,我也不急着去做饭。也许我们眼中的利刃只是虚幻,

而快乐坦途却是深渊。“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他

并没有建立新的宗教,这是他强调的,在这像尼采一样的强调里,他没有要求我们

追随、膜拜,告诉我们“我就是世界”世界的腐败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我在每个早

晨从床上悄悄爬起来,坐在餐桌前,翻开书本读,我读着了他的话语,听着楼下出

门的声音,也听到窗外飘来幼稚园上课前的儿歌,像一种事实或者现状,不带判断、

意识和悲伤。我想起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大概也

是一种事实。

77

Page 79: 书评客第7期 Book Reviewer vol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高尔基

欢迎下载《书评客》欢迎下载《书评客》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bookreviewers/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bookreviewers/腾讯微群:http://qun.t.qq.com/35062339 腾讯微群:http://qun.t.qq.com/3506233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