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21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Page 1: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第六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Page 2: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1 、科学建构主义的假定1.1 研究对象 温特( Wendt ):

社会建构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的结合 对象:

国家与国家之间经由社会交流和互动建构起来的知识,即国际关系的“共有知识”。

共有知识,被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的本质。

1.2 基本假定( 1 )国家行为体建构假定 含义:

Page 3: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国家主要是经由内部各要素建构起来的、具有主动行为能力(即“施动性”— Agency )和内在利益动机的、单一的行为体,也是国际政治的主导行为体。

逻辑: 人:

人的单一性; 人的主动行为观念即施动性; 人的内在利益动机。

国家: 国家虽然是由很多人组合而成的“组合实体”,但是,

国家中的个人,通过互动,会产生关于国家是一个包含诸多个体的“团体自我”这样一种共有观念。而正是这个“共有观念”,使得国家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单一整体。

构成国家的很多个人的互动,尤其是国家精英的互动,可以产生关于国家特性和内外政策的集体共识,这些集

Page 4: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体共识可以通过一些正式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合法化,将集体共识转变为国家观念和国家意志。这样,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而思考和行动的个人,不仅成为了整体的一部分,而且也使得作为整体的国家真正具有了自己的主动行为观念和意图,即具有了施动性。

作为组合实体的国家,由于具有单一整体性和团体施动性,因此,也具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包括:生存、独立、经济财富和集体自尊四种客观利益。这种利益是利己的,但是可变的,会随着国家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 2 )观念结构假定 含义:

国际关系的“共有知识”(或曰“共有观念”)是国际体系的本质,是决定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与行为的关键,所以,国际体系的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结构。

Page 5: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逻辑: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彼此之间进行社会性的交流

和互动,也会产生认识上的共识,即共有知识。 这些共有知识成为国家观念的一部分,塑造或者再造了

国家对自我身份和别国身份的认知。 另外,这些共有知识也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的对外利益

和对外行为。因此,观念是决定社会行为的根本要素,物质要素在观念要素的框架之内具有意义和发挥作用。

( 3 )可实证假定 含义:

国际关系的共有知识具有主观互证的特征,国家之间可以相互证明这些共有知识的真实性,所以共有知识是客观的,因而也是可以实证研究的。

逻辑: 建构主义把“知识”界定为“真实的命题”。

Page 6: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一个命题为真,当且仅当认知认知主体相信这个命题为真。

主观命题:对某一命题,如果仅仅是某个人自己相信为真,或者仅仅是不同的人分别相信为真而相互之间不知道其他人也有这种信念,那么我们认为这个命题是一个主观命题。

具有客观性的命题:如果某个命题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共同知识,即这些人分别相信这个命题为真,又互相知道别人也都相信这个命题为真,那么这个命题就不仅仅是主观的了,而是具有了相当的客观性。

因为,这一命题具有了“主观互证”的特点。即,“我认为这一命题为真”这一事实,或者这一命题的真实性,可以在他人那里得到证实。

具有客观性的命题,就可以重复观察和检验,就可以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实际上,共同知识的这种主观互证的特性,一般称之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确保了命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保证了实证研究的可行性。

Page 7: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1.3 相互关系 第一个假定,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解决了“什么是

国际关系的行为体”的问题。 第二条假定,进一步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阐述

了“国际体系结构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 第三条假定,交代了科学建构主义理论采用的认识

论和方法论及其分析依据。 三个假定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完整勾画出了该理论

的基础框架。2 、科学建构主义的假设2.1 内容无政府文化:

国际体系 =无政府状态;

Page 8: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共有知识 =文化; 国际体系的共有知识 =无政府文化(一种观念结构)。

核心假设: 无政府文化建构了国家身份,从而决定了国家的利益和

行为。

2.2 逻辑( 1 )国家互动建构无政府文化 共同知识( common knowledge ):

共识:国家通过彼此的社会交流和互动,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产生共识。其标志是:参加互动的国家,都认为或同意某一问题或命题。

特性:因此,国家的共识,依赖于所有参与互动的国家的共同信念而存在,如果国家的共同信念改变了,共识

Page 9: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就不存在了。 共同知识:当国家之间的共识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时,即处于一种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信念来支撑的状态时,我们就称之为“共同知识”,或者说,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了“共同知识”。

温特:认为,共同知识是处于互动层面的共有知识结构,可以视之为一种“微观结构”。

一种无政府文化: 国家通过交流和互动建构起来的共同知识,就是一种

“无政府文化”。无政府状态是国家互动建构起来的共同知识的外在表现:如果国

家经过交流和互动形成的共同知识是“彼此认为对方可以自治”,那么其结果就是没有中央政府,表现为无政府。

无政府文化的分类:霍布斯文化:如果国家通过交流和互动建构的共同知识是:国家

Page 10: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既可以自治,也可以被消灭,即自治的国家彼此是互不承认生存权的敌人,那么国际体系就处于一种暂时的或曰动态的“霍布斯文化状态”,即国家处于彼此为战的无限制状态。

洛克文化:如果国家建构的共同知识是:国家既可以自治、彼此竞争,又不能被消灭,即国家具有主权,那么国际体系就处于一种暂时的或曰动态的“洛克文化状态”,即国家处于有限冲突和有限战争的状态。

康德文化:如果国家建构的共同知识是:国家既有主权,又彼此友好,即国家彼此是朋友,那么国际体系就处于一种暂时的或曰动态的“康德文化状态”,即主权国家彼此友好和信任合作的状态。

集体知识: 发展:如果支持共同知识形成的情境在足够长的时间内

不发生根本变化,国家之间的共同信念没有根本改变,那么共同知识就会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内化、固化和外化,从而成为集体知识。

特性:集体知识,不再依赖于国家的共同信念而成立,

Page 11: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因而是“客观”的。 温特:集体知识不再依赖于国家的共同信念而存在,因

而脱离了互动层面,处于互动层面之上,具有静态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结构”。某个国际集体知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所有国家的“客观知识”,不管某个特定国家是否为该集体知识的形成“作出贡献”。

一种无政府文化: 集体知识是共有知识的一种,也是一种文化。 分类: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

( 2 )无政府文化建构国家身份 建构主义认为,共有知识的三种表现形式,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无论是处于共同知识形态,还是集体知识形态,都会对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Page 12: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共同知识: 国家的共同知识,无论是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都直接存在于国家的认知结构当中,都包含着一个国家对自己、别的国家以及国际环境的当下认知,

这种国家认知使这个国家认识到自己处于某种文化状态或曰观念结构中,也使这个国家认识到自己也是这种文化状态的一部分,而且这个国家认识到别的国家也是这样认识和定位自己的,就像自己这样认识和定位别的国家一样。

这样,这个国家的身份就因为共同知识而变化了,或者至少了多了一个身份:某种集体文化状态的一份子。

这种新的身份,意味着一种与这种身份相一致的新利益,而新利益必然带来与实现这种利益相一致的新行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认为,共同知识建构国家身份,从而决定国家利益和行为。

Page 13: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集体知识: 集体知识是一种外化和固化的共有知识,它并不直接或必然存在于某个国家的认知结构(观念结构)当中,但是,置身其中的国家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和接受集体知识所带来的信号刺激。

在这种刺激或者说熏陶下,集体知识会逐渐转化为国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成为国家的一种观念。

一旦集体知识转化为国家观念,它就会发挥与共同知识相似的作用,重塑和建构国家的身份,为国家带来新的利益认知,从而产生新的行为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共有知识建构国家身份,一旦塑造完成了,建构作用就完成了。新的身份产生新的利益,新的利益产生新的行为,都是因果关系的范畴。建构主义只解释利益产生以前的事情。

Page 14: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 3 )三种无政府文化的转化 完善:温特回避了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的转化机制分析,因为他认为目前还不能用自己的理论解释这个问题,但他对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的转化进行了分析。

总论:国家通过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两种进程实现身份的进化,后者是建构主义的范畴。文化选择包括模仿和社会习得两种机制,通过这两种机制,国家的身份得以变化。如果国家通过这两种机制获得了新的集体身份,形成了新的对自我和对他者的角色认知,那么观念结构就变化了,国际体系结构也就改变了。

具体逻辑:

Page 15: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文化选择:国家形成集体身份,是通过“文化选择”实现的。文化选择是一种进化机制,指的是通过社会习得、模仿或其他类似的过程,将决定国家行为的因素从个体传到个体,从一代传到另一代。

文化选择不是不知不觉进行的,而是通过行为体的认知、理性和意图性实现的。

模仿:当一个国家自我意识到其他一些国家是“成功的行为体”的时候,就会模仿这些国家,通过模仿获得了新的与那些成功的国家(他者)相似的身份和利益。

社会习得:国家对于客体和其他行为体采取行动的基础是这些客体和行为体对他们产生的意义。自我与他者相互对待的方式是预期对方以某种方式作出反应,即所谓“反射评价机制”——行为体通过反映有意义的他者对他们的评价方式看待自己,这样一来,自我和他者都通过社会习得产生了关于这些反映的共有观念。

Page 16: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观念结构:国家施动者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类似的“反射评价机制”,相互之间逐渐建立了一些共有观念,形成新的国际体系的观念结构。

温特认为,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是使国家之间建立集体身份、建构和再造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的主要变量和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加强,会强化行为体从事“亲社会性”行为的动因,加强了行为体之间的信任,培育了国家行为体的“群我意识”(集体意识),从而建构和再造国际体系的文化结构,引起国际体系结构的变迁。

3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评价3.1 正面( 1 )深化了人们对国际政治的理解。 科学建构主义借助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国

际政治,强调国际体系和国际现象的社会性和构成

Page 17: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性,大大深化和细化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现象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所作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把一些人们

作为背景知识加以确认和使用的,平时很少质疑的“稳定事实”拿出来重新讨论,发掘其形成机制和变化原因。这对深化我们队世界的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 2 )抛弃了主观建构主义的纯粹诠释方法,使得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

温特采用常规科学的研究方法配合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力图抛弃纯粹文本解读和语言分析等晦涩难懂、捉摸不定的主观建构主义分析模式,提出可以“观察”的理论概念,建立可以证伪的理论命题,这种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Page 18: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 3 )文献丰富,逻辑严密。 温特使用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

了详尽地回顾和分析。可以说是自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以来,文献梳理最详实、最丰富的一本著作,也是通过翔实丰富的文献梳理来展开严密逻辑推论和理论分析的一部重要著作。

温特系统化的理论努力,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增色不少。他至少雄辩地证明,建构主义不像他的批评者说的那样,还仅仅是一种分析方法和研究纲领,而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温特的科学建构主义使得建构主义不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越来越成为一个成型的理论。

Page 19: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3.2 负面( 1 )仍有许多先验的成分。 对科学实在论的先验信仰。

温特本来应该系统地解释,为什么科学实在论的观点就是可靠的和最值得接受的。

但是,他只是简单论述了科学实在论的可取之处,并宣称“我要维护科学实在论的观点”。

对合适行为体的无端认定。 温特论证了国家施动性的存在,论证了国家行为体的行

为不能还原为政府行为, 但是,这些论证只能说明国家可以作为独立的行为体,

不能被政府行为体代替,并不能说明国家就是最有效和最值得选用的国际行为体。

Page 20: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在这一点上,温特似乎默认,只要论证了国家可以作为行为体,就可以将它作为最有效的国际行为体。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对历史进化论的过分坚持。 温特坚信,建构主义是一种进化理论,假定国际体系结

构可以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他甚至认为,世界国家的出现、康德文化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乐观假定诚然为人类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妙的前景,给世界人民增添了信心和希望。但是,与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相比,却不免使人感受到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实际上,历史究竟如何发展,现在还不好定论,也无法实证。而历史究竟是进化的,还是循环的,也至今没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事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历史循环了的主张,而不是历史进化论。

Page 21: 第6章 科学建构主义理论

( 2 )理论本身存在缺陷文化内化的第三个等级“规范内化”中“宾我”如何推及敌人角色的问题。 温特认为,在规范内化中,行为者将自我作为他者的一

部分,行为者具有自我认定的“宾我”意识,即将他者身份作为自己扩展了的身份的一部分。

但是,霍布斯文化中互为敌人的行为体,如何将“敌人”的身份容纳为自己的“宾我”意识呢?

建构主义的文化选择机制中霍布斯文化的进化问题。 温特在利用文化机制解释三种无政府文化的依次进化问

题时,涉及如何通过互动主义的反映评价,解释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进行转化的问题。

可是,在霍布斯文化中互为敌人的反射评价如何过渡到洛克文化中的相互承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