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10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

Transcript of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Page 1: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主講人:台中市議員 張廖萬堅

Page 2: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引言• 2014 年 11 月,台北市長選舉無黨籍柯文哲在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全勝,柯P白色旋風,國民黨最藍的里,軍公教「重地」大安、文山區也崩盤,讓國民黨全面潰敗。 • 分析柯文哲與連勝文兩人的選舉模式看來,柯已跳脫過去藍綠對決,透過網路經營吸引年輕世代的參與,成功打敗連勝文。

Page 3: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台北市歷屆選舉結果2014 年 2010 年 2006 年

候選人 柯文哲 連勝文 蘇貞昌 郝龍斌 謝長廷 郝龍斌投票率 70.46 % 70.65 % 64.52 %得票數 853,983 609,932 628,129 797,865 525,869 692,085

得票率 59.18 % 40.82 % 43.81 % 55.64 % 40.89 % 53.81 %

Page 4: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台北市歷屆選舉結果分析• 台北市選民結構長期藍大於綠,當候選人將選舉訴求「藍綠對決」,藍營候選人仍贏得勝選, Ex : 2010 年蘇貞昌對決郝龍斌。•除非藍營分裂,否則依選民結構,綠營幾乎沒有贏的可能, Ex: 1994 年陳水扁、趙少康與黃大洲三人競爭。• 長期觀察,天氣好、投票率高都有助於藍營候選人。

Page 5: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傳統選舉模式1. 基層的社群動員:各公會、社團、獅子會、扶輪社、同濟會、同鄉會或鄰里的基層組織等。 2. 競選傳播:競選廣告、記者會、公共演說 3. 回歸藍綠對決、激情造勢晚會的呈現 4. 網路傳播逐漸興盛

Page 6: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連勝文與柯文哲選舉模式比較 連勝文 柯文哲 幕僚招募 黨內尋求 (封閉) 網路海選,公開招募 廣告宣傳 大量購買傳統媒體廣告 礙於經費,透過網路行銷 募款方式 易受財團、權貴把持 群眾集資,網路捐款,達一定額數即停止 宣傳品 筆、帽子、旗子、面紙 品牌話文創小物,增加話題性,網路推爆 遊行模式 政黨動員 網路號召,自發性參與 造勢活動 挑起藍綠對決或悲情牌 嘉年華式,引發群眾熱情

Page 7: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柯 P選舉模式• 政治素人參選:爭取成立「在野大聯盟」,堅持超越藍綠戰術。• SWOT(優劣危機分析):選舉資源(政黨奧援、組織人脈、社團資源資 ..),打破傳統的選戰。 1.超越藍綠 2.鞏固綠的基本盤 3. 分化藍營選票 4. 開發新選民

如何辦到?

Page 8: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柯 P選舉模式• 善用鄉民傳播(「鄉民」在網路上對柯文哲的支持度以

「 9: 1」的比例遙遙領先連陣營): 1.利用網路傳播( PTT、 FB) 影響即時新聞 主導選戰議題(談話性節目) 影響主流媒體 2. 十倍速的選戰 V.S爆料揭弊式(連勝文 working stay 柯文哲 working everyday) 短小輕薄的梗,鄉民推爆。

Page 9: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柯 P選舉模式• 危機處理得宜:逆轉 MG149帳戶風波,反以「全民政府、公開透明」突顯訴求 公佈 18 年繳稅憑單紀錄,倒打連勝文「你繳稅了嗎?」• 選前「退出媒體」策略,破解連營操作藍綠基本盤。• 網民可以動員嗎?嘉年華式遊行取代激情吶喊。

Page 10: 從柯文哲現象看未來選舉模式改變

結論一、在資源有限情況下,整體選戰不強調 藍綠對決二、以強調「公民觀點」為訴求策略。三、運用新傳播科技做為宣傳管道,爭取 年輕選票四、用新傳播科技管道,號召網友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