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20
I

description

深圳與香港 是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要將深港地區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意中心 就需要深港青年攜起手來,共同創造未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在實質意義上為深港兩地大學生提供了跨地域、跨高校、跨專業的培訓、交流、合作及展示平臺,兩地參賽大學生深入交流,聯合組隊,發揮創意,一展風采。

Transcript of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Page 1: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I

Page 2: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大賽歷程

II

Page 3: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大賽歷程

1

深圳與香港是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要將深港地區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意中心

就需要深港青年攜起手來,共同創造未來

“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在實質意義上為深港兩地大學生提供了跨地域、跨高校、跨專業的培訓、交流、合作及展示平臺,兩地參賽大學生深入交流,聯合組隊,發揮創意,一展風采。

Page 4: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2

大賽歷程

組隊截至 2009 年 11 月 30 日

2192 名深港兩地大學生報名參賽

組建團隊 278 個

其中 202 個參賽團隊及 1011 名選手

獲得正式參賽資格

初賽截至 2010 年 1 月 31 日

120 個參賽團隊提交初賽作品

《項目執行概要》

進入初賽的選手共 632 名

0201

深圳大學 141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190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60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39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29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36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 90其他學校 5

香港大學 46香港中文大學 72香港科技大學 46香港理工大學 93香港城市大學 83香港浸會大學 51香港教育學院 6香港樹仁大學 13香港嶺南大學 7其他學校 4

深圳選手 590 名 香港選手 421 名深 圳 大 學 83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105深圳信息學院 4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49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1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25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22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60

香 港 大 學 31香港中文大學 37香港科技大學 29香港理工大學 65香港城市大學 55香港浸會大學 28香港教育學院 8香港樹仁大學 7香港嶺南大學 2香港公開大學 1

深圳選手 369 名 香港選手 263 名

報名團隊統計 初賽團隊統計

香港團隊65 個,32%

深圳團隊81 個,40% 深港聯隊

56 個,28% 香港團隊37 個,31%

深圳團隊45 個,37%

深港聯隊38 個,32%

Page 5: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3

複賽截至 2010 年 4 月 10 日

經大賽評審委員會評審

專家顧問委員會複核

遴選出 31 份作品進入複賽

進入複賽的選手共計 174 人

03 決賽截至 2010 年 6 月 11 日

經大賽評審委員會評審

專家顧問委員會複核

遴選出 14 個團隊進入決賽

進入決賽的選手共計 98 人

04

深圳團隊9 個,29%

香港團隊8 個,28%

深港聯隊14 個,45%

深圳團隊3 個

香港團隊3 個

深港聯隊8 個

深圳大學 11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15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18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4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7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9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19

香港大學 8香港中文大學 6香港科技大學 12香港理工大學 31香港城市大學 25香港浸會大學 4香港教育學院 1香港樹仁大學 3 香港嶺南大學 1

深圳選手 83 名 香港選手 91 名深圳大學 9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5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11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4哈 工 大 深 圳 研 究 生 院 6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7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7

香港大學 3香港中文大學 2香港科技大學 5香港理工大學 19香港城市大學 15香港浸會大學 1香港教育學院 1香港樹仁大學 3

深圳選手 49 名 香港選手 49 名

複賽團隊統計 決賽團隊統計

Page 6: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獎項設置

4

單項獎

最佳創意獎 最佳計劃書獎最佳營銷策劃獎 最佳展示獎 最佳合作團隊獎 最具投資價值獎 最具實踐價值獎 顧問團優異獎

3,000人民幣

評審團獎

金獎 20,000人民幣

銀獎 10,000人民幣

銅獎 5,000人民幣

優秀獎 2,000人民幣

“香港科技園”創業大獎

獎項細則以香港科技園公司解釋為准

深港名企實習獎勵計劃

大賽邀請深港兩地金融、電子、通訊、信息、文化等行業的企業,於 2010 年暑期面向優秀參賽選手提供實習機會,深入體驗兩地企業文化,提升職業素質。

A

C

B

D

Page 7: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精彩回顧

5

開幕典禮,架起深港學子攜手合作之橋 2009 年 10 月 23 日,深港兩地 200 餘名同學參加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開幕日。

深圳市南山區常務副區長王克力先生,深圳市南山區政協副主席、科協常務副主席陳康候先生,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局局長朱建平先生,香港科技園高級經理鍾惠霞女士等領導出席了大賽開幕式并致詞。揭幕儀式上,與會嘉賓與深港大學生代表共同拼建一座跨越深港的橋梁,寓意兩地學子加強交流,共同合作,共創美好。

在隨後進行的“對話,我們 — 兩代人分享創新夢”創新論壇上,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白建原教授、金蝶集團副總裁靳慧勇先生、鳳凰衛視著名時事評論員李煒先生、深圳微芯生物創始人兼總裁魯先平博士擔任對話嘉賓,與出席論壇的深港大學生分享并探討了對創新及創業的看法。

連場深港高校宣講會,掀起參賽熱潮為使深港高校學子充分了解并報名參加此次大賽,大賽執委會於 2009 年 9 月 -11 月間,在香港及深圳各大高校舉辦了共九場“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推介宣講會,並邀請兩地年輕創意創業先鋒擔任宣講嘉賓,廣泛而深入地宣傳本次大賽。

精彩的宣講會令兩地學子對大賽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創意靈感及參賽熱情,大賽網站迅速吸引了流量,參賽人數不斷攀升,截止報名時共有超過 2000 名大學生在線登記參賽。

深港創新之旅,親身體驗創新文化“深港創新機構探索之旅”于 2009 年 10 月和 11 月分別在深圳、香港兩地舉行,大賽組織了深港兩地學子前往兩地不同類型的企業和機構參觀交流,了解企業成長故事,認識創新產品研發生產過程,學習創新服務理念,感受創新企業文化,並與相關企業管理者交流。

香港站活動日當天,選手們分為 4 組分別赴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廉政公署、香港旅遊發展局及數碼港進行參觀訪問。通過與 4 家不同類型機構工作人員的深入溝通,同學們更加瞭解了香港繁華及規範背後的真諦,也看到了香港人的專業與高素質,並對“創意”有了全新的認識。

深圳站

2009 年 10 月 23 日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騰訊公司華強文化科技集團 漢捷研發管理諮詢

香港站

2009 年 11 月 14 日 香港廉政公署 香港數碼港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

參訪企業:

Page 8: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6

創意計劃講堂,Step by Step 培訓參賽精英

2009 年 12 月 5 日,兩地參賽選手聚首香港城市大學學術大樓演講廳,參加“創意計劃 step by step”專場培訓,學習如何寫作 Business Plan 與 Executive Summary的知識。

香港科技園企業擴展及科技支援高級經理 Mr. Frederick Yung 就如何準備一份出色的商業計劃書進行了講解。之後,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聯席執行主席、香港東方蜘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耿春亞先生以自己豐富的參賽經驗,與參賽選手分享了“How to write executive summary”。培訓過程中,兩位嘉賓與選手積極互動,解答了不少在計劃書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 創意計劃入門 - First Step to Your Creative Plan

2010 年 3 月 20 日,31 支進入複賽的團隊,來自深圳和香港兩地的近 60 名選手,相聚在香港科技園核心大樓二樓會議廳參加複賽團隊進階培訓。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先生為參賽選手從創意思考、商業模式、計劃寫作及演講展示四個方面為選手做了專業而詳盡的講解。

他認為,獨具匠心的思考其實並非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創意是有訓練方法並且可以培養的。並從管理學的角度講敘了如何將創意落實到商業計劃 , 詳實的講解及有趣的案例讓選手對如何撰寫之前聽而生畏的商業計劃書已然心中有數。

午餐後的參賽選手培訓交流會上,各進階複賽的團隊代表紛紛闡述了自己團隊的創意理念,並對其他選手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大家都認為競爭團隊的質疑,反而讓自己從更多的角度來思考團隊的創意和商業模式,幫助自己理清了思路,方向更明確,思維也更清晰。在現場熱烈的氣氛中,大家互相討論交流,笑聲陣陣。

這次決賽前的訓練使選手們更加堅定了贏得比賽的信心。

• 複賽進階培訓 - Make Your Plan Different

Page 9: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精彩回顧

7

• Ms. Bonnie Cheong Cube2 Design 創始人暨董事總經理

香港創新中心設計企業 Cube2 Design 的創始人暨董事總經理 Ms. Bonnie Cheong女士與選手們進行了“Starting Up a Creative Business”的主題分享。培訓結束后,選手們前往香港創新中心參訪,The Next 探索之旅呈現給選手們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奇的創意作品,中國內地六大設計學院學生作品展上,各項作品特色迥異,讓參賽選手充分感受到創意帶來的無限魅力。

• 陳文龍先生 香港文化傳信集團副總裁

香港上市公司文化傳信集團副總裁陳文龍先生以風趣幽默的方式介紹了自己自大學畢業以來的工作經歷,並對青少年創業提供了個人的看法,認為青年人應該多交流,多聽行業人士的看法,而不必急於創業,創業最艱難的階段也並不只是起步階段,如何維持,持續經營,都是創業之路上會遇到的困難。

• Mr. Ken Law Mother App. Limited 創始人

大賽執委會還邀請到原 Google 技術團隊成員、現返港創業的 Mr. Ken Law 與參賽選手們進行了一場生動的創新及創業分享交流會。他細數自己在 Google 工作和創業的差異,以及自己在幾年創業歷程中的經驗心得。同學們濟濟一堂,對創業以及各自的項目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CEO 課堂,探求創意企業成長奧秘

最後衝刺,深港創意計劃集訓營

2010 年 5 月 23 日到 24 日,來自深圳和香港的 14 支決賽隊伍相聚香港曹公譚戶外康樂中心,參與了決賽專場培訓——深港創意課堂訓練營。深圳市南山區政協副主席、科協常務副主席、科技局副局長、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名譽主席陳康候先生親臨培訓營現場,給予決賽選手支持和鼓勵,對各個團隊完善創意和展示起到了重要作用,對選手如何更好的準備決賽進行了指導,幫助各決賽隊伍更加信心百倍的參與到決賽中來。

大獎賽聯席主席耿春亞先生對選手進行了主題為“決賽答辯培訓課程”的專題培訓。培訓針對如何準備答辯進行了細緻深入的指導,如參賽隊伍可以運用 PIP (Purpose Importance Preview) 方法設計導入項目內容,學會運用想像、比喻、圖片、音樂、幽默的方式來表達項目創意。同時,耿春亞先生就如何更好的撰寫投影片、答辯演講的心理準備與說話技巧及 Q & A 環節中的事項對決賽選手進行了一一指導。緊接培訓課程之後的是團隊內訓。在抽籤決定次日上午答辯演練順序后,各團隊各自進行分組準備,集中討論項目內容,為最終決賽做準備。

5 月 24 日上午,首先進行決賽答辯模擬演講。之後,香港科技園代表介紹了科技園的入園申請方式及流程。

Page 10: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創意大賽大家說

8

參加深港創意大賽,讓我認識更多技術人員的同時,提高了商業實戰應用能力。

這次比賽很特別,組隊模式跟其他一般比賽不一樣。這次比賽將不同學校之間的成員一起組織在一起。這次比賽具有國際性,深圳和香港的同學一起聯合起來。在這次比賽中,同時可以感受到以往在深圳或內地感受不同的文化氣氛與國際視野。通過這次比賽第一次來香港,可以體會到香港和內地的很多不同。

一方面來說,這次比賽提供了平臺,可以將腦子中的 idea 通過這次大賽實施出來;另一方面,主辦方組織了很多培訓,使我們在培訓中受益匪淺,認識了很多在香港和深圳讀書的“強悍”的隊友,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我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我們的研究院經過一些年的積累之後已經擁有了一些成熟的技術,總是想把這些技術進行產業化,推廣到市場上來。參與這次比賽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想把實驗室成熟的技術拿出來,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將技術做成產品,進行產業化,同時,也是想更多的認識深港兩地的同學。

這次比賽對我來說是一個互動性平臺。我們大學生有激情有idea,但是沒有經驗,而且缺反一些理性思考,有這麼多裁判,可以講我們的 idea 進行 criticize,對我們來說既是當頭一棒也給我們最好的一課。

我很喜歡這個比賽的一點是主辦方同時跟香港科技園合作,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創業是怎麼樣的;同時,認識大賽評委這樣的精英,給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指引。

Page 11: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9

在深港創意大賽,我看到評判的要求,比一般的比賽來說,首輪的要求會相對複雜很多,後面的比賽要求也是非常詳盡。這就要求我們把原來的 Idea 結合實際,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某些計畫和認知相對符合社會的實際;同時必須查找許多現代社會當前情況的東西,讓自己更加瞭解社會,讓自己的 idea 相對貼近現在行業上的實際需求。

參加這次比賽是相信可以想達到創業的效果。這次比賽首先有一個平臺,然後可以認識很多人;最後如果能在比賽中發揮出色,可以根據我們的項目來創業。

之前並沒有想過參加這個比賽會進入到最後一輪,能走到今天,有運氣的成份,但我相信最主要是團隊共同努力結果。雖然現在比較累,但是我們會好好努力,堅持到最後。

參加這個比賽的過程中,我從隊友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我們團隊的人數比較少,所有需要我們更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次的晉級,讓我們備受鼓勵。我們相信,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合作的很開心。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這是我第一次帶領一個團隊參加比賽。從去年到今天,在比賽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堅持,學會了不放棄。在初賽之前,曾經想過要放棄,但隊友們給了我很多的鼓勵與支持。在這次比賽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精神。而這種精神讓我一直堅持到現在。

Page 12: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10

大賽信息化平臺

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信息平臺大賽官方網站 www.CreativePlan.org 於 2009 年 10 月1 日正式上線。這一信息平台集成了選手注冊、在線組隊、選手及團隊檢索、活動報名、新聞發布、資料共享、互動留言等功能,建立了一體化的在線管理模式。

選手在線注冊及組隊

在線注冊及組隊真正意義上為選手們建立溝通合作的平台,實現了選手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的聯合組隊。

活動在線報名及管理

大賽重要培訓活動通過信息平台發布,選手必須網上報名方可獲得參與資格,由執委會通過后台管理實現資格審核及確認,並通過電子郵件通知選手。流程化的管理為大賽活動管理有條不紊地進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重要信息發布及宣傳

大賽秘書處通過信息平台發布最新消息及官方通知,推介重要活動,發布活動回顧照片。各項重要信息均可以及時、準確地呈現,選手們通過網站可充分了解掌握大賽動態。

電子通訊互動,高效信息推廣大賽電子通訊(E-newsletter)與大賽信息平台相輔相成,定期將大賽重要通知、活動預告、精彩回顧制作成精美的電子通訊文檔,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全體選手,選手只要登錄個人電子郵箱就可以及時了解大賽關鍵要聞,不會錯過重要通知及活動。

Page 13: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11

Page 14: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主辦機構

12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 深圳市南山區是深圳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這裡聚集了深圳市 40% 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大部分的高校、研究院所,是開展創新活動的理想之地。在經濟全球化和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的大背景下,隨著西部通道、西部港區、旅遊基地的建設,南山區作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樞紐的優勢日益明顯,其連接珠三角與香港地區的橋頭堡優勢也將不斷凸顯。兼具產業優勢、創新優勢、人才優勢和環境優勢的南山,正成為最適宜創業、發展、安居的現代化海濱城區。

更多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http://www.szns.gov.cn

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SZIFUS) 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是以深圳在校大學生為主發起的創新活動交流組織,是推動深圳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加強深港合作的重要社會力量,是南山區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SZIFUS 以“創新,創意,共用,實踐”為宗旨,促進大學生創新思想交流、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實踐開展、創新成果轉化,使之成為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目前,聯合會理事單位有(排名不分先後):深圳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大學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聯合主辦機構(排名不分先後)

漢捷研發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華強文化科技集團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團委 騰訊公司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協辦機構(排名不分先後)

Page 15: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13

香港科技園公司(HKSTP)香港科技園公司於二零零一年五月成立,致力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全面服務與設施,帶領香港拓展電子、資訊及通訊科技、精密工程、生物科技及綠色科技等領域成為地區樞紐。香港科技園共分 3 期建立,至 2013 年總樓面面積將達到 330,000 平方米。在全球化的競爭和科技不斷提升的形勢下,香港科技園銳意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加深與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合作,並竭力尋求與內地知名高校合作機會,以期獲得更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更多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http://www.hkstp.org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HKAMG)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成立于 2004 年 12 月,是香港活躍的進步青年社團組織之一。截至2008 年 12 月,共主辦、協辦及承辦了豐富而有質素的會員活動超過 300 場,現場參與活動人次過萬,在線登記的在港內地青年人數超過 25,000 人。HKAMG 致力於關注並研究香港的教育樞紐政策及內地人才引進政策,積極致力於推動香港人才戰略的制定與實施,自2005 年起每年發佈《在港內地專才發展年報》,獲得了政府有關機構以及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此外,HKAMG 連續 5 年成功舉辦東方論壇暨中國畢業生發展年會,彙聚兩岸四地高校代表研討交流,分享大學生職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建設的經驗和體會。

更多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http://www.hkamg.org

深圳大學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大學 香港教育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嶺南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漢捷研發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華強文化科技集團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團委 騰訊公司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廉政公署 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清華同學會 香港數碼港 居港大陸海外學人聯合會

Page 16: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大賽架構

14

陳康候 先生 深圳市南山區政協副主席科協常務副主席 科技局副局長 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名譽主席

章必功 教授 深圳大學校長

關志成 教授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前院長

海 聞 教授 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金廣君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樊建平 教授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

劉洪一 教授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陳蔭楠 先生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

陳繁昌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陳玉樹 教授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

郭 位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胡鴻烈 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

劉遵義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唐偉章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吳清輝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

徐立之 教授 香港大學校長

張炳良 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校長

名譽顧問 (排名不分先後)

白建原 教授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蔡明都 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

曹宏威 教授 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陳秋明 教授 深圳職業技術技術學院副校長

陳文龍 先生 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鄧 欣 先生 深圳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韓世灝 先生 高寶集團主席

何樂頌 先生 Lifehack.org 創辦人

黄德尊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会計学院院長

黃雅麗 女士 香港經濟日報評論版高級編輯

黃 煜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

賈倍思 副教授 香港大學副教授

靳慧勇 先生 金蝶國際集團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

黎永強 先生 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

李 煒 先生 鳳凰衛視著名時事評論員

劉迺強 先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盧嘉瑜 先生 天域製作多媒體廣告有限公司

魯先平 先生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馬 輝 教授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

潘裕斌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科學及工程學院署理院長

區玉輝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阮雙琛 教授 深圳大學副校長

史守旭 教授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宋 敏 教授 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宋漢生 先生 aNobii 創辦人

孫 偉 先生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德寶  先生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助理

衛炳江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

魏國基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院長

吳宏偉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徐林倩麗 教授 工商管理學院兼工商管理研究院院長

許詩濛 女士 香港公共行政學院副執行董事

閻 洪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

嚴厚民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楊德斌 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企業拓展及科技支援副總裁

張 敏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

張仁良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院長

鄭國漢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

鄭松岩 先生 中國銀行(香港)資訊科技部 / 生產管理處主管

顧問 (按姓名拼音排序)

Page 17: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15

納曉英 女士 深圳市南山區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楊瑞東 博士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會長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

鍾惠霞 女士 香港科技園公司高級經理

耿春亞 先生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香港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聯席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張 馳 先生 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理事、秘書長

劉嘉楠 小姐 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李 歡 小姐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秘書長

程 潔 小姐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副秘書長

聯席秘書長(排名不分先后)

蔡程程 小姐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張毅哲 先生 深圳大學、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李利孝 先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梁偉文 先生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楊 磊 先生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陳 潤 先生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大學生創新聯合會副秘書長

繆 毅 先生 英明律師事務所中國律師、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副主席

楊詠芳 小姐 匯豐銀行全球策略發展部經理、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副主席

吳 昊 先生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經理、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副主席

楊 鑫 先生 摩根斯坦利交易員、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理事

司 濛 小姐 IPR 奧美高級客戶主任、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理事

安 濤 先生 偉易達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理事

郭瑩瑩 小姐 鳳凰衛視編輯、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理事

馬藝嘉 小姐 東南衛視出鏡記者、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理事

執行委員(排名不分先后)

聶兆亨 深圳大學

蔡程程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李 凱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林 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谷小安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劉國超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李耀文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朱 達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

馮啟斌 香港樹仁大學

楊 燦 香港理工大學

朱艾琳 香港教育學院

洪一菁 香港城市大學

孔 偉 香港中文大學

何捧捧 香港浸會大學

朱 妍 香港大學

王英辰 香港科技大學

宋 億 香港嶺南大學

校園創新推廣大使(排名不分先後)

Page 18: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附錄

16

複賽晉級名錄

團隊名稱 參賽項目 團隊成員尋飛教育體驗旅遊 香港大學游 劉項 、林敏霞、何路、鄭東、陳晶、梁詩

卡樂•印象 仿真藝術畫 何捧捧、王蒙、 夏宇、趙玥、位潔 、蔡宏臻、王厲賢、 莊蟬豪

直前牛隊 “集”居時代用集裝箱打造屬於新時代的房屋 韓一幟、陽文禮、王克來、麻軍平、劉石柱、韓麗媧、李楊、雷博

紙有創意 紙有創意 楊小萍、薛明國、孫天樂、孫世霜 、孫力娜、謝婷、蔡樂煒、林煜茂

健康營養研究 快餐營養標籤的設計 陳雪君、文佩玲、譚麗珊、鄭亞、黃麗霞、陳家旭、謝文婷、薛柳

DIT 創意俱樂部 DIT 創意俱樂部 陳甯清、亞卓、陳伊、白明月、鐘鵑蔓、吳文軒、黃文修 陳秀媚

鷹眼 Life Detector 潘水洋、李義方、陳芳、鄭菲菲、許鳳寶、洪一菁

victoria V-Bar Fashion Home Space 曾鑄、鄭詩蕾、李遠芬、易飛、田暉、張肖男

大聯盟 YouTrip / 你遊網 汪博、王振婭、張雲飛、吳昊、郭瑩、軒轅哲、陳琪、李思

我們這一 team 會展兼職仲介服務機構 馮鑫 、梁美芬

美食在家 美食在家 吳駿都、榮雷

萬千風華 卓啟青年大學生職前培訓公司 項茜茜、劉冬冬、湯丹迪、李慧穎、王琳溪、安文康、惠飛、楊璨

藍鷹傳感 智能積木 王志奇、李子晨、曹光明、劉筱、劉黎娃、劉泓惠、徐可、谷小安

EC year 3 team !! Loggies 彭一晉、徐精昊、徐海鵬、謝建文、王燕紅、譚仲勤、 林域邦、潘道文

曖昧 Aimer PlaNet 信息傳播平臺 黃文俊、金疊、李晨璐、王超然、張思遠、周宇迪、何宇軒

露馬腳 camp Joee.cc 租衣網站 方曉純、劉泰興、張翼、周嘉棋、曾倩文、劉曉峰

Tri-cle Tri-cle Bag Chan Ka Wai 、高悅昕、曾健榕

Exchangers PNP Shopping Aid 張耀岡、姚泓竹、吳雋雨

HKT “香港通”旅遊手機服務 徐興、郭楊、李俊暢、王玨瑤、朱銳

New Healthcare 新型家用無線尿失禁治療儀 馮鐘徽、苗仁政、韋鈺、趙夢縈、譚少儒、張狄峰、周立、 吳捷

Super Spring 電子導遊系統創意設計 韋智軼、吳成娟、謝斯璐、夏燕、段希、任叢穎

身邊家舍 家庭酒店網路交易平臺 李曉璞 、吳松薇、江欣、夏華悅、Wang Jinhua、孔海彪

雪地汽車 汽車安全性能的創意構想及應用 王曉凱、黃旭艷

健康手機 健康手機配件 曾繁貳、李洪剛

Thousand Monkeys Secure Flash Link Chak Ho Fai、Leung Siu Lun、盧民

天空之城 E-House 家居安防監控設備 王彧、範聖傑、周路、馮雲、王爽、周朋澄、鄧翰、吳翔

慎思達遠 正大選舉平臺Sunshine Election Platform 劉思思、曠達、沈玥明、司玉潔、趙光遠

伊甸園佳偶港赴港旅行結婚專業統籌

蔡春暉、鄧志鑾、孔偉、朱艾琳、馬小莉、馮啟斌

The Innovation Rider Wine-Smart 張榮方、謝舒傑、鄺振良、黃議德、Lawrence Chan、黃樹雄

123 Parties: We Celebrate Your Everyday Life 周綺靜、莫麒寶

電子商務秘書 電子商務秘書 石迪、黎澤娜

Page 19: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17

團隊名稱 參賽項目 團隊成員

直前牛隊“集”居時代用集裝箱打造屬於新時代的房屋

雷博、韓一幟、陽文禮、王克來、麻軍平、劉石柱、韓麗媧、李楊

紙有創意 紙有創意 林煜茂、楊小萍、薛明國、孫天樂、孫世霜、孫立娜、謝婷、蔡樂煒

DIT 創意俱樂部 DIT 創意俱樂部 陳秀媚、黃文修、林壁楠、陳寧清、吳文軒、鐘鵑蔓、白明月、陳伊

鷹眼 Life Detector 潘水洋、李義方、陳芳、鄭菲菲、許鳳寶、洪一菁

Victoria V-Bar Fashion Home Space 張肖男、曾鑄、鄭詩蕾、李遠芬、易飛、田暉

大聯盟 AYouTrip你遊網

汪博、李思、郭瑩、吳昊、軒轅哲、張雲飛、王振婭、楊璨

藍鷹傳感 智能積木 谷小安、王志奇、李子晨、曹光明、劉筱、劉黎娃、劉泓惠、徐可

EC year 3 team !! Loggies 潘道文、彭一晉、徐精昊、徐海鵬、謝建文、王燕紅、譚仲勤、林域邦

曖昧 Aimer PlaNet 信息傳播平臺 何宇軒、黃文俊、金疊、李晨璐、王超然、張思遠、周宇迪

露馬腳 camp Joee.cc 租衣網站 劉曉峰、方曉純、劉泰興、張翼、周嘉棋、曾倩文

Exchangers PNP Shopping Aid 吳雋雨、張耀岡、姚泓竹

New Healthcare 新型家用無線尿失禁治療儀 吳捷、馮鐘徽、苗仁政、韋鈺、趙夢縈、譚少儒、張狄峰、 周立

天空之城 E-House 家居安防監控設備 吳翔、王彧、蔡子平、周路、馮雲、王爽、周朋澄、鄧翰

伊甸園佳偶港赴港旅行結婚專業統籌

馮啟斌、蔡春暉、鄧志鑾、孔偉、朱艾琳、馬小莉

決賽晉級名錄

Page 20: 首屆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回顧手冊

推動深港學子深度交流合作

激發兩地青年創新創造熱情

培訓培養深港優秀創意人才

深港大學生創意計劃大獎賽SHENZHEN-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Creative Plan Championship

深圳秘書處電郵:[email protected]電話:86-755-2231 7757傳真:86-755-2654 2087

香港秘書處電郵:[email protected]電話:852-3586 0866傳真:852-3013 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