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23
听听 听听听听听听听 2008.10.14

description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2008.10.14. 一、听课评课的目的. 1 . 了解 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2 . 诊断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 . 评判 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 4 . 学习 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 5 . 改进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新的界定. 专业的日常生活 在职学习课程 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三、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 课前会议 课堂观察 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主要关注内容主题、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区别指导、观察重点以及课后讨论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1 .这节课主要讲什么内容 ? 涉及课程的哪一部分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Page 1: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2008.10.14

Page 2: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一、听课评课的目的

1 .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2 .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 .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4 .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5 .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Page 3: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二、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新的界定

• 专业的日常生活• 在职学习课程• 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Page 4: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三、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

• 课前会议• 课堂观察• 课后会议

Page 5: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主要关注内容主题、教学目标、活动

设计、区别指导、观察重点以及课后讨论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1 .这节课主要讲什么内容 ? 涉及课程的哪一部分 ? 2 .这些学习活动在多大程度上“适合”该班的学习进度 ? 3 .简要描述该班学生情况,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4 .这节课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 想让学生明白什么 ? 5 .教师如何让学生投入学习 ? 教师将做什么 ? 学生将做什么?小组、个 人或全班学生将如何活动 ? 提供学生要用的材料(比如学案)。 6 .教师将如何对班上不同的个人或小组给予区别指导 ? 7 .教师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内容 ? 8 .教师希望让观察者在课堂中具体观察什么 ?

Page 6: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课堂观察 进入课堂观察,观课者根据课堂观察工具,

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

课堂观察是一种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特点: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选择性、情境性 要求:明确的目的 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 讲求一定的方法 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Page 7: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课后会议 课后会议阶段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

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基于改进教学提出建议和对策。

1. 这节课成功之处 ? 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了吗?教师如何检测? 2. 课堂教学程序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 ? 3. 学生有哪些好的学习行为?这些好的学习行为是如何表现出投 入程度与理解水平的 ? 4. 实际教学过程与预设的有不同吗 ? 如果有,有何不同 ? 为什么 ? 5. 教师各种教学行为 ( 如讲解、提问、组织活动、运用资源等 ) 的

有 效程 度如何 ? 6. 如果你有机会给该班学生再上一次相同的课,你的教学会有哪些 不同 ?

Page 8: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应用课堂观察研究课堂的基本过程

确定观察点

选择 / 开发观察表

进入课中观察

根据证据作出推论

撰写课例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Page 9: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四、目前普遍采取的听评课方式

(一)如何听课?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Page 10: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1.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业务准备:了解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了解授课

教师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准备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

• 物质准备:课标、教科书、听课记录本、其他工具(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 心理准备: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求全责备。

• 舆论准备:伦理学问题,要与授课教师沟通,使之不产生抵触、紧张情绪(如果必要的话)

Page 11: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2. 听课过程要“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观看、倾听、记录、思考)

• 关注教师的基本状态和施教行为。 以施教行为为例—— ( 1 )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

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目标达成都如何? ( 2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氛围如

何? ( 3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4 )设计了哪些学生活动? ( 5 )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

Page 12: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 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 1 )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并维持,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 2 )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 3 )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 4 )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

Page 13: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 记录: 教学环节,衔接过程、细节特色、 板书提纲、点评批语、备注信息• 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适当的预测和猜想、

体察授课者的思想。

Page 14: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3.从教学结构上分析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析6.从课堂管理分析7.从课堂互动的状况分析8.从课堂评价分析9.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教学效果、课堂环境等方面发表评论。

Page 15: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 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关于目标本身) 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 从目标达成来看(关于目标的实现情况) 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

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触及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Page 16: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得当?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 是否关注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 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了必要的加工?• 是否把教材当做唯一的学习材料?• 是否整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是否注入了合乎时代的新信息?

Page 17: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3.从教学结构上分析• 课堂中安排了哪些教学环节?各环节的时间比例由多大?

• 教学环节的时间与教学任务是否匹配?• 是否安排了充分的学生活动时间?• 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得当?• 重难点的教学与教学高潮的呈现是否匹配?• 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整体教学结构是

否流畅?

Page 18: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 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是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是否有学生积极活动和参与的成分?• 多媒体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优化课堂?

Page 19: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5.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析

• 不同的组织形式(全班学习、小组讨论、独立学习)各占多少时间?

• 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经验?• 是否建立了小组学习的规范?(含评价机制)• 是否考虑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Page 20: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6.从课堂管理分析

• 是否有课堂规则?• 如何表扬学生?• 对违纪行为如何反应?• 管理方式是否促进学生学习?• 课堂整体氛围?

Page 21: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7.从课堂互动的状况分析• 互动有哪些类型?• 互动如何展开?• 师生平等的状态如何?

Page 22: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8.从课堂评价分析

• 评价主体是否多元?• 评价是否考虑了态度和情感体验?• 评价手段方法是否多样?

Page 23: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9.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 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字迹美观?• 教态是否从容大方?是否富有感染力?• 教学语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是否富有启发性?语音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

• 运用教具,操作多媒体设备是否熟练、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