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探索

34
天天天天

description

天文探索. 這是獵戶座的火鳥星雲!. 你看到這麼漂亮的星雲, 你最想知道什麼? 距離我們多遠?. 怎麼測距離呢?. 使用激光的發射與回收? 如同聲納測距一般! 只是將聲波改成光波而已! 先在月球表面放一反射鏡, 再發射激光對準反射鏡。 測出光發射與回收時間差!. 月球距我們多遠呢?. 放好反光鏡,從地球發射激光, 來回需時 2.56 秒。 月球距地球算出來了嗎? 300000×2.56÷2=38400km 。 超精密的喔! 誤差在 10cm 以內耶!. 這個方法有什麼缺點?. 人類可以登陸的只有月球而己! 近來利用精神號登陸火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天文探索

Page 1: 天文探索

天文探索

Page 2: 天文探索

這是獵戶座的火鳥星雲!• 你看到這麼漂亮的星雲,• 你最想知道什麼?

• 距離我們多遠?

Page 3: 天文探索

怎麼測距離呢?• 使用激光的發射與回收?• 如同聲納測距一般!• 只是將聲波改成光波而已!• 先在月球表面放一反射鏡,• 再發射激光對準反射鏡。• 測出光發射與回收時間差!

Page 4: 天文探索

月球距我們多遠呢?• 放好反光鏡,從地球發射激光,• 來回需時 2.56 秒。• 月球距地球算出來了嗎?• 300000×2.56÷2=38400km 。• 超精密的喔!• 誤差在 10cm 以內耶!

Page 5: 天文探索

這個方法有什麼缺點?• 人類可以登陸的只有月球而己!• 近來利用精神號登陸火星!• 還有那個是人類可以利用器具登陸的呢?

• 無法登陸,無法裝反光鏡• 激光法不可行!

Page 6: 天文探索

想一想有什麼方法吧!• 跑得很快!→至少不會比光慢!• 可以穿越真空!• 你想到什麼了?• 雷達!就是它!

Page 7: 天文探索

火星測距• 從地球上向火星發射無線電波,• 經過 500 秒後收到反射波,• 此時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是…• ( 300000 × 500 ) ÷ 2 =• 75000000

Page 8: 天文探索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第一運動定律:

• 行星軌道是橢圓形

• 主星在焦點之一。

Page 9: 天文探索

第二運動定律• 第二定律: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掃過相同的面積 ( 近日點星球的速度最快 ) !

Page 10: 天文探索

克卜勒行星第三運動定律• 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R 的立方,與行星繞太陽週期 T 的平方之比值對各個行星皆相同。

3

2

R

T定值

Page 11: 天文探索

火星的距離• 經過長期的觀測,• 發現火星的公轉週期是 1.88 年,• 請問火星平均距離太陽多遠? • 1 ( 年 ) 2  :  1 ( 天文單位 ) 3 =

1.88 2  :  X 3

• X = 1.523 天文單位。

Page 12: 天文探索

什麼是天文單位?• 就是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單位。• 像火星到太陽的距離就是• 地球到太陽距離的 1.523 倍。• 所以稱這距離為 1.523 天文單位。

Page 13: 天文探索

這種測距法有何問題?• 僅能測量行星與恆星的距離!• 地球到其他恆星的距離呢?

Page 14: 天文探索

視差法 ( 三角測量法 )

Page 15: 天文探索

基線的選擇• 地球直徑可以做為基線,• 相隔 12 小時對某星體進行觀測,• 並測量兩者的夾角。• 即可計算我們與該星體的距離。• 還可以用什麼當基線呢?• 哦!地球公轉的直徑!

Page 16: 天文探索

• 上圖利用 α( 角秒 ) / 3600 x 600 x 600 = 1 AU / 2 π d 式子所求出當 1 角秒時的距離 d 稱為 1 秒差距。

• 1 秒差距約為 3.26 光年 。• d = 206265 / α    AU   

• 或 d = 1 / α  秒差 (parsecs ; pc)

• 例如: α = 0.2"  則距離 = 5 秒差。

Page 17: 天文探索

範例• 已知南門二的視差是 0.78 角秒,• 其距離地球有多遠?• 150000000 × cot 0.78” = 3.967 × 1013

• 3.967 × 1013 ÷ ( 9.46 × 1012 ) = 4.19 ( 光年 )

Page 18: 天文探索

最遠的測距• 目前你們人類可以測的角度,• 最小是 0.01 角秒。• 所以,最大的測距是

3.26×100 光年• 背景就是比鄰星,南門二 c 星。

Page 19: 天文探索

光譜法• 基本原理是• 利用視星等與絕對星等的差別• 再依據光的強度與光源距離成平方反比。

Page 20: 天文探索

如何操作?• 1.拍攝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恆星光譜• 然後按恆星表面溫度將光譜分類。 • 2. 利用視差法求得實際距離,• 而把視亮度轉換成真正的光度。• 3. 光譜類型和光度繪在一張表 ( 即赫羅圖 ) 上 。

Page 22: 天文探索

範例• 若 A型光譜的恆星,絕對亮度是 1 等• 今觀測到一顆恆星其光譜也是 A 型• 但是其視亮度為 11 等,• 其距離地球多遠?• 所謂絕對星等,乃是將恆星放到 10 倍秒差的遠處所觀察到的亮度。

• 約等於 32.6 光年!

Page 23: 天文探索

• 11 等星的視亮度是 1 等星的• 1 / 10000 。 • ( 差 5 等亮度差 100 倍 )

• 根據亮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可得其距離是 32.6 光年的 100 倍。

• 所以這顆恆星就距離地球 32.6 × 100 = 3260 ( 光年 )

Page 24: 天文探索

這種方法可以無遠弗屆嗎?• 抱歉!最遠測距是 30000 光年!• 你們人類滿足了嗎?

Page 25: 天文探索

變星法• 變星是指視亮度會隨時間變化的恆星。

• 主要分成:規則性和不規則性。 • 不規則性的變星:• 像超新星爆炸就是一種,• 其亮度瞬間提高,而後慢慢黯淡• 而不會有週期性的回復。

Page 26: 天文探索

規則性變星• 一種是食變星,這是因為這顆恆星實際上是雙星互繞,而當彼此遮掩的時候,光度就會變化,不過這個和恆星的內部結構無關,所以這裡不提。

• 另外一種是脈動變星,脈動的意思是恆星會自行膨脹和收縮,好像脈搏一樣,從而做成光度的循環變化。

Page 27: 天文探索

• 根據週期的光度變化曲線和光譜• 將變星分類。• 例如最有名的造父變星,• 另外還有天琴座 RR 變星、• 室女座 W 型變星。

Page 28: 天文探索

• 分類後,我們先找尋可以用光譜測距的變星,發現同一類的變星它們的光度會和週期形成一個關係,我們稱之為周光關係。

• 測出的週期,推得應有的光度,再利用光度和視星等求出實際的距離。

Page 29: 天文探索
Page 30: 天文探索

範例• 發現一顆造父變星,• 經測量其光度變化週期為 12 天,• 視亮度為 14.8 等,• 其距離地球多遠?• 查圖表後週期是 12 天的造父變星• 其亮度為太陽的 10000 倍。

Page 31: 天文探索
Page 32: 天文探索

• [ 14.8 - ( -5.2 ) ] ÷ 5 = 4 ( 視亮度只有絕對亮度的 1 / 1004 )

• 1004 = 100002

• 32.6 × 10000 = 326000 ( 光年 )

Page 33: 天文探索

其他方法• 新星與超新星法!• 紅位移法! • 時間有限,下次有機會再見了!

Page 34: 天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