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

19
政政政政政 政政政政政政 CAI 政政 政政 政政政政 政政政 :() 政政 政政政政政政政政政政政

description

广东金融学院 CAI 课件. 主讲:肖茂盛(教授) 制作: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政治学导论. 客家山歌 《 客家红 》.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 1.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在中国盛行过两千年的皇帝制度是 “ 奉天承运 ” 或 “ 君权神授 ” 思想的实践。西方的 “ 君权神授 ” 说较之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神权政治理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是为了维持当时的政治及社会秩序。.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政治学导论

Page 1: 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导论

广东金融学院 CAI课件

主讲:肖茂盛(教授)

制作: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Page 2: 政治学导论
Page 3: 政治学导论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 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在中国盛行过两千年的皇帝制度是“奉天承

运”或“君权神授”思想的实践。西方的“君权神授”说较之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神权政治理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是为了维持当时的政治及社会秩序。

Page 4: 政治学导论

2. 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孔子说“为政必先正名”( « 鲁论 » )孔子又要求

统治者以身作则:“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 ( « 论语 · 颜渊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 « 论语 子路 » )。

3. 政治即王道韩非的术有七条:( 1 ) 权势不可假人;( 2 )深

藏不露;( 3 )把人当做坏蛋;( 4 )毁坏一切伦理价值;( 5 )厉行愚民政策;( 6 )罚须严峻,赏须审慎;( 7 )必要时不择手段。 1850 年« 牛津英语词典 » 顷“政治”的解释可以说代表了普通百姓的政治纲:“是计算。谋略。诡计:精心计谋或被算计的外交。

Page 5: 政治学导论

4. 政治是政府的活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政就是众

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政治学家李剑农说,政治就是国事。

5. 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拉斯韦尔的政治概念的弹性很大,只要有

权力关系冲突情境,就有政治。

Page 6: 政治学导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这一观点提

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2. “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分析了政治与

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一命题确定了政治的属性。

4.“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经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

5.“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Page 7: 政治学导论

三、政治的定义定义:政治是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

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2.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3.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四、作为博弈的政治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博弈”( Game )一词反映某些个人或组织

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人或本组织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其他方的相应行动,足球。篮球比赛是这样,解决冲突与合作的政治现实也是如此。

Page 8: 政治学导论

1. 政治博弈的要素( 1 )博弈要有局中人。( 2 )局中人在追求目标时要依赖其所掌握的资源。

( 3 )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运用。2. 政治博弈的规则每一场博弈都不得不遵守一定的规则、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惯与传统就是政治博弈的规则渊源。

3. 政治博弈的类型( 1 )零和博弈。( 2 )非零和博弈。

Page 9: 政治学导论

第二节 政治学一、什么是政治学政治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政治

学的认识也不一样。威路比认为政治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决定基本原则;第二,描述政治机制或政府组织;第三,决定政治生活与政治发展的法律。”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工作学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关注政府的结构及影响政府构成的因素。政府的政策及行为;二是认为政治学主要是集中在权力及影响力方面。根据政治的本质,我们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

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1. 政治学的规范性方面: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

Page 10: 政治学导论

2. 政治学的科学性:政治学不能回答问题,政治学

家们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

二、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 )中国古代政治学,集中体现在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的政治学说主要集中在“礼”与“仁政”两个方面。韩非的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 <韩非子 > 中,把法(法律)、术(统治术)、势(统治权力)融为一体,形成了法家的治国之道。道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老聘与庄周。老子提出国君的统治应是“无为之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富”,“无为而无不为”,从而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Page 11: 政治学导论

中国古代政治学有其鲜明的特点:( 1 )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及如何调整阶级关系

方面,内容蔚为壮观;( 2 )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文主义的色彩很浓;( 3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往往把政治伦理化;( 4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对社会演变特别感兴趣;( 5 )中国古代思想的体系或系统性较西方要弱。2 )近代。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对政治

的研究也落后于西方。

Page 12: 政治学导论

2.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起源于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 < 政治学 >至今,我们可以把西方政治学分为古典主义时期,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和后行为主义时期四个阶段。

( 1 )古典主义时期(从古希腊到 19 世纪中叶)。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2 )传统主义时期(从 19 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瓦特、白析特,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阿瑟、本特利和戴维。杜鲁门。

Page 13: 政治学导论

( 3 )行为主义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其特点:第一,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和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第三,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法地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第四,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 4 )后行为主义时期(从 60 年代开始)。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反社会思潮,像法国的“五月风暴”,美国的反文化革命,以及反越战运动,再加上美国的民权运动。迫使社会学家意识到,所有的社会问题研究确实渗透着意识形态问题。

Page 14: 政治学导论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①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

主要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

价值理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阶级问题②革命问题③国家问题④未来社会问题

Page 15: 政治学导论

(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

①科学性。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主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②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

究同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③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革命运动中产生

的,同时也在革命实践中得到发展。④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

是一种发展的学说。

Page 16: 政治学导论

1. 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1 )政治理论与方法论。政治理论主要包括政府理论。国家理论。政治思想

史。以及刺激和指导政治行为的各种意识形态,如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个人主义理论,集体主义理论,民主主义理论,法西斯主义理论等。

政治理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用什么方法研究政治学。方法是处理资料的特殊技巧。

( 2 )本国政府与政治。本国政府与政治,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政治其他分支的研究都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

三、政治学的范围

Page 17: 政治学导论

( 3 ) 比较政府与政治。( 4 ) 行政管理。( 5 ) 国际关系。2.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 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2) 心理学被称为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关注的是

人性与人格问题。(3) 自我保护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一需求的直接表现是要求组织起来。

(4) 社会学研究的是团体中人的行为,如团体为何形成,团体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团体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5) 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密切关系更是人所周知。很多最为重要的政治决定说到底是经济政策问题。

Page 18: 政治学导论

四、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1. 历史学途径  2. 社会学途径  3. 经济学途径  4. 制度与法律途径  5. 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Page 19: 政治学导论

思考题

1. 政治的含义。2.博弈与政治的关系。3. 研究政治学的主要途径。4. 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