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47
鹿鹿鹿鹿鹿鹿鹿鹿

description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地理上的鹿港. 位置: 位在彰化平原 西北邊鹿港溪口北 岸,北緯24度至24 度10分,東經120度 22分30秒至120度30 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1: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2: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地理上的鹿港

位置 : 位在彰化平原 西北邊鹿港溪口北 岸,北緯 24 度至 24 度 10 分,東經 120 度 22 分 30 秒至 120 度 30 分。

Page 3: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位於台灣西部海岸線的中央、彰化縣的西北端,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接壤,南隔鹿港溪與福興鄉相望,西濱台灣海峽,北以番雅溝與線西、和美兩鄉鎮為鄰。東西略窄,最寬處不到八.八公里,南北稍長,最遠約達九.八公里,狀似面向大海的梯形畚箕。在地形上,鹿港屬於濁水溪平原的一部份,地勢低平,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地勢走向,東南高而西北低,河川也多由東南流向西北出海。河流所攜帶的沉積物加上沿海漂砂的影響,鹿港海埔新生地成長快速,海岸線不斷向外移動。由東南往西北,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

Page 4: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5: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台灣島受地殼變動影響,西部地區每年都略為增高,加上鹿港溪上游濁水溪改道,這些因素導致鹿港的外海及鹿港溪嚴重淤沙,因此街鎮中心距海岸越來越遠。當年商船雲集的鹿港溪,現今已淤淺成細水道,最窄處甚至跨步可過,而當年的港口成為菜圃荒地。所謂「滄海桑田,真可說是鹿港自然變遷的最佳註腳。

Page 6: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氣候 : 依據《臺灣的柯本氣候機率分類》一文,屬於「臺灣西部與群島冬乾溫帶氣候 (CWA) 」,具有夏季炎熱、冬季不冷、年溫差小、雨量集中、乾季明顯等特色。年均氣溫為攝氏二二.一度,七月月平均溫二八.三度是最熱月,一月月平均溫一四.二度則是最冷月。一年均降雨量雖超過一千公釐,但夏雨冬乾的現象非常明顯:五至八月四個月的降雨量平均佔全年約三分之二以上,而十至十二月三個月則只佔全年降雨量的十三分之一。因梅雨期通常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故六月的月平均降雨量最高。六月與十一月的月平均雨量,甚至曾經相差三十一倍之多。夏雨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季風和颱風所帶來的豐沛水氣。冬季乾旱則由於東北季風盛行時,本鎮位於雨影地帶,缺乏水氣。春耕缺水,是本鎮常有的現象,一九二三年 (大正十二年 )十月二日至十三年二月十七日,甚至創下連續一O六天不下雨的記錄。

Page 7: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號稱「風頭水尾」,除了旱潦不時,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每年九月即開始吹起東北季風,隨著冬季的來臨,風速不斷增強。由於季風吹經台灣海峽造成「風管效應」的助長,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常出現秒速超過十公尺的強風,月平均風速也都在每秒九.五公尺以上,本鎮耆老稱之為「九降風」。由於本鎮冬季本來就少雨,九降風加速水份的蒸發,使土壤更形乾燥,機械風化作用盛行。沿海農民必須廣植防風林,以避風害,保護作物。另一方面:颱風雖是本鎮夏季雨量豐沛的重要因素,但伴隨而來的強風豪雨,也常帶來大小不等的災害,便農友蒙受損失。

Page 8: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地區年雨量與全臺年雨量比較圖

Page 9: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一月與七月均溫比較圖

Page 10: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水文與交通

Page 11: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鎮距離海岸約 2 公里,東北角距彰化市約 12 公里,有公路相通 (以前還有臺糖載送甘蔗的「五分仔車」相運,於 20幾年前關閉了 ) 。

Page 12: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13: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14: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人文裏的鹿港地名 : 「鹿港」或「鹿仔港」地名來源,約有四說:1.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

「鹿港」。此說頗有道理,因為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為一不爭之實;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者。當漢人從鹿港上岸之後,很可能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於是稱之為「鹿仔港」。而「仔」字又是漢人慣用字眼,至今仍有地名曰「崙仔頂」、「橋仔頭」等。

2. 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番巴布薩族 (Babuza) 盤據之地,平埔族 Rokau-an 一語的轉譯。此語原意已經不明,但譯音近似閩音,可能是漢人根據番音直譯。

3. 地形似鹿,故名「鹿仔港」。4. 據說昔日這個地方是米穀集散地,因為用來儲存稻穀的方形倉庠稱為「鹿」而

得名。此說是根據鹿港鎮公所編印的「地名釋義」所稱:「雍正 6 年彰化縣設立倉庠於鹿仔港米市街西畔,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 (彰化縣誌道光版載有此事,計得倉庠一十六間 ) ,因廩之方者曰鹿,竊以此命名曰鹿仔港。」此說在年代上顯然與高拱乾所修的臺灣府志有所出入。但清朝福建一帶,確實有「鹿港米」的專有名詞流傳,鹿港也有一條街叫做「米市街」,今名「美市街」,可知鹿港為米穀集散地之事不假 .

Page 15: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歷史大事紀 :興起初期 (1681~1719) 自明鄭屯弁鄭長由鹿仔港泛海至八里坌,招佃開闢淡北開始。 中期 (1723~1735) 始設彰化縣、建馬芝遴堡,鹿仔港屬之。一七三一年始設鹿仔 港巡檢。稽查虎尾溪至大甲溪一百四十五里沿岸往來船隻出入。 鹿仔港正式開放為島內貿易港埠。 後期 (1736~1783) 士民公建天后宮。鼎盛初期 (1749~1760) 清廷詔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蚶江與彰化縣鹿仔港正式設口開渡; 並以理番同知兼海防,仍駐彰化。 中期 (1796~1820) 迄本期止鹿港己立商業組織共八郊: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 油郊金洪福、 郊金長興、糖郊金永興、市郊金振萬、染郊金合 順、南郊金進益。 後期 (1821~1839) 王功港漸淤,商船改由番仔挖出入;於是,王功成鹿港之內口, 番仔挖成鹿港之外口。周璽纂「彰化縣志」十二卷成,其記鹿港云 :「鹿港大街,街衢縱橫,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多居此,舟車輻輳 ,百貨充盈,全台除郡城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又以「 鹿港飛帆」為「彰化八景」之一。 嘉義陳震曜應聘修邑志,以鹿港為全台瀕海適中之地,戶可萬邦 。上書請建城築塞以保人民、固險要。又以鹿港施、黃、許三姓, 族大丁多,負隅罔法,動則械鬥,為害閭閻,乃上書請嚴辦。

Page 16: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衰退初期 (1840~1850)六月姚瑩著「台灣水師船砲狀」,述鹿港云:「彰化縣屬之鹿 港即王功港,水深一丈一、二尺,番仔挖水深一丈四、五至一 丈七、八尺。九月又撰「台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對鹿港又多 描述。以中英關係緊張,戰爭一觸即發。故對各海口作深入調 查,以為未雨綢繆也。 中期 (1851~1874) 濁水溪泛濫,分流鹿港,港口淤塞;乃於港西二里處設新口曰 「沖西港」。 後期 (1875~1894) 濁水溪泛濫,鹿港溪泥沙淤積,地方人士共同出資疏濬河道。 沒落初期 ( 1875~1876 )鹿港港口又因濁水溪泛濫而淤淺,乃西移至濁水支流與鹿港溪 合流處,仍名沖西港,港口面向西南,口外有沙洲壅塞。滿潮 時三十八公尺,涸潮時六公尺,帆船尚可出入。 中期 ( 1897~1911 )辜顯榮在鹽場海水儲蓄池旁作高架採滷法,期能改善食鹽生產, 以風力過強而失敗。 後期 (1937~1945) 「七七事變」,日寇侵華,我國全面抗戰。大陸帆船遂絕,貿 易終止。 鹿港溪淤塞嚴重,乃在溪南鑿新溝以代,名曰「員林大排水 溝」,拆利濟橋,建福鹿橋;並於橋西下游處建一水壩,壩上 架橋曰「福興橋」。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辜振甫與日佐中宮悟郎及 牧澤佐夫等謀獨立,為日駐台司令安藤利吉反對而不果。 光復以後,廈、泉帆船又恢復來鹿港貿易通商,每日平均有十 餘船次進出,沉鬱市情,又漸呈活氣。

Page 17: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的歷史 :本鎮昔時屬馬芝遴社,清代雍正年間隸屬馬芝林堡,及鹿仔港堡,嗣後合併隸屬馬芝林堡。日據初期(民國前 17年 )隸屬台中縣鹿港支廳;民國前 15年改隸鹿港辦務署;民國前 11年改隸彰化縣鹿港支廳;民國 9年行政區改制,合併鹿港區、頂番區、頂厝區一部份創立鹿港街,街轄區分設 54保。民國 34年台灣光復,改設鹿港鎮,鎮轄區改編為 28里,隸屬台中縣彰化區;民國 39年行政區調整,本鎮改隸彰化縣迄今。本鎮多屬福建泉州 37邑移民,自明鄭時至清領時期,即有興化人、漳州人、潮州人等先後聚民建設街衢,創建商工全景,擴建港埠,遂形成清代中部第一大港,現在猶存當年遺跡,供人憑弔。

Page 18: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行政區 : 里名1.大有  2.中興  3.洛津  4.順興  5.埔崙 6. 頂厝  7.東崎  8.玉順  9.新宮  10.東石11.郭厝  12.景福  13.泰興  14.長興 15.興化  16.龍山  17.菜園  18.街尾 19. 頂番  20. 頭崙  21.廖厝  22.溝墘 23. 草中  24. 頭南  25.山崙  26.海埔 27.詔安  28.洋厝 共 28里

Page 19: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人口與面積 :總戶數: 20,078 總人口數: 84,437 80855人男性: 43,488 男 41574人女性: 40,949 女 39311人(92 年 9 月 ) (83 年 11 月 )   

面積 :39,4625km2

Page 20: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的未來 :彰濱工業區的入口,工廠一間間的蓋了起來,當然,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不過,好像很多是外來人口。杜邦 v.s綜合工業區 前者鹿港人不喜歡,後者呢?實在對台灣人的環保品質沒啥信心

Page 21: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觀光產業的興起 :鹿港八景 :

Page 22: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楊橋 : 地在文武廟青雲路南盡頭,有「鹿港溪」係濁水分流,直通沖西港,溪上有橋橫跨,通往福興鄉西勢,為鹿港與臺灣南部交通要道,橋原名「利濟」﹝碑在新興街﹞係前清彰化縣知縣「楊桂森」捐捧所建,人念其德呼為「楊公橋」,昔自沖西至楊公橋邊,成千舳舨停泊其間,裝卸貨物,熱鬧而擁擠,民國二十八年闢「員大大排水」,將鹿港溪南移三十尺,拆楊橋新建「福鹿橋」,並於西四百公尺處建大水壩,壩上有橋通往福興,名「福興橋」福鹿橋東一百公尺另有一鐵橋通往漢寶,故有「三橋連鎖」之稱,風景秀麗,溪水澄澈,其深數丈,北以紅磚為堤,南則綠草如茵,碧水成天,虹橘倒影或望軍山朝霞東湧,或挹鯤海爽氣西來,景色幽絕,儼然圖畫一幅,每逢秋夜,皓月當頭,橋下波光瀲灩,漁燈閃爍,蔚成奇觀,猶勝楊州廿四橋,邀朋三五悠遊其間.或橋上尋詩,堤邊坐月,或臨流垂釣,或波間鼓棹,無限詩情畫意,充溢其間。

Page 23: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24: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石碑 : 在洛津國小前,昔日係港中一浮嶼,中隔鹿港溪與鹿港街市相對,為清代碼頭。船舶停泊裝卸貨物,四周檣林立,蔚然大觀。後漸被流沙淤積,遂於內陸連接。內有敬義園遺碑,「敬義園」係乾隆四十二年 (公元一七七七年 )由浙江紹興魏子鳴與鹿仔港巡檢王坦捐帑,得紳士林振嵩合八郊鳩資創立,置義塚、施棺木、修道路、濟貧病、救水災,二百餘年來德澤群民。為本省清代民營最大慈善機構。日人治臺,敬義圈與義濟會合併,為恐先人功德年久湮滅,遂於民國二十四年由碩儒許逸漁,撰文立碑於比,以彰其功德。每當閑暇,躑躅園中,追憶往昔之繁華,而今千檣已渺,高樓櫛比,滄海桑田,令人感喟,剔薊讀碑,緬懷先賢功德,敬意油然而生,發人深省。

Page 25: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龍山寺 : 原建有舊寺,永曆年間溫陵有苦行僧肇善者 (臺灣佛教開山祖 )自彫石觀音欲獻於普陀山,舟至海中遇暴風雨,漂流至鹿港,時荊蓁未闢,漢蕃雜處,肇善結茅廬於此苦修,後建龍山寺﹝寺址在九曲巷暗街仔﹞,為臺灣最早之佛寺,乾隆五十一年因感隘窄不敷眾用,遂由陳邦光等發起另覓地重建。石材購自法國,木材運自大陸。聘各省名匠設計興建,仿照溫陵﹝泉州古稱﹞原寺建築,規模宏敞,構造雄健,昔有九十九門,古色古香,全寺佔地一、三八六坪,為本省第一大名剎。前後有日月池,內祀觀音,日據中期後殿失火,肇善手彫石觀音像與十八羅漢,除伏虎尊者像外皆被焚毀 (石觀音石蛭尚存 ),寺內有銅鐘一口,重千斤,其音宏亮十里可聞。「龍山曉鐘」全省聞名,每當旦暮,鐘鼓齊鳴,梵唄互答,面對古佛青燈,禪味細參,塵念俱消。

Page 26: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27: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港口 : 因濁水、大甲兩溪流沙淤塞,海灘連綿百里,東接梧棲,西迎大城西港。面積數萬公頃。而沙灘遼闊,水產物極類繁多,俯拾皆是,成為假日消遣勝地,紅男綠女,遊人如鯽,或散步長堤,或拾貝沙灘,時見兒童三五,捉蟹馳走於淺水間,如逢潮洄,勢如萬馬奔騰,狂浪排山倒海而來。萬頃沙灘頓成汪洋,採蠣漁民,乘勢入海,隨潮起伏,其身手令人驚嘆。每當午後,獨立三鹽哨口﹝沖西入口,今出海皆由比分路,有哨兵駐守﹞。遠望鯤海,煙波浩渺,夕照蒼茫。偶而可見蜃樓幻景,鯨浪奔雷,嘆自然之偉大,倍此身之渺小,令人胸懷浩蕩,萬慮盡消。

Page 28: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天后宮 : 建自明末永明王年代﹝公元一六四七至一六六一﹞為臺灣媽祖開基廟,原廟在現址北側,後施世榜獻地重建,坐東向西,與湄洲祖廟遙遙相對,先後於嘉慶十九年、民國四十一年、四十八年間重修。規模宏敞,金碧輝煌。抗戰前常往湄洲謁祖進香。全臺由此分香寺廟共三百餘座,每年由各地來此進香參拜,人數超過百萬之眾,廟中香煙飄渺,鐘鼓悠揚,益增莊嚴氣氛。五十一年重建玉皇殿,一登樓頭,便見青山環其後,大海繞其前,觚稜夕照,相映成趣,頓憶昔年群集舳艫,市繞金碧,繁華景象,如在目前,而今全廟重修工程已完成,加上媽祖廟香客大樓已峻工,綜觀目前之規模,尤為宏麗,且神明呵護,亦將勝以往日,而有以集未艾之庥,降無窮之福哉。

Page 29: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30: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曲巷 : 鹿港昔日在天后宮東南二公里處 ﹝現客仟厝港後一帶﹞因地勢卑濕 ,且航運發達,而公議遷於現址,相傳鹿港街係龍蝦出海吉穴。街狹長而成彎月之形,自泉州街經天后宮,菜市頭、崎仔腳、五福街,至土城。全長約二公里,路寬一丈五尺,兩邊屋頂相連蓋住街路,便是馳名之「不見天」 ﹝現中山路﹞另自泉州街經埔頭、九間厝後宅,暗街仔、六路頭﹝市場前﹞,一分美市街、杉行街,一分金盛巷橫跨五福街入安平鎮,為本省馳名之九曲巷。蓋鹿港近海,風沙特強,街道彎曲則可防止風沙侵入。金盛巷寬三尺至八尺不等,紅磚鋪路,兩邊磚造樓壁對峙,天成一線,中有馳名中外之「十宜樓」,橫跨其內,東西樓相通與巷成十字型,係昔日文人墨客夜宴吟集之所。一入冬天,季風怒吼,寒意迫人,入此巷則靜暖如春。常見老者倚牆曝背,三五行人夾往其間,時聞賣飴之聲,響徹深巷。

Page 31: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蠔圃 : 沖西 港受流沙淤塞,成為平坦塢地,面積二 千公頃。昔日年產蚵肉一二O萬公斤,遍銷本省中北 部,為本鎮漁民經濟命脈。牡蠣之養殖最理想環境,為平坦而有沙堤為其屏障,不受風浪之侵襲 ,並有淡水流入,海底淤泥,潮流疏通為佳 。海水鹽分之多寡,氣候之變化,地震風浪皆對牡蠣之生長有嚴重影響。本省氣候屬亞熱帶,全年適合其繁殖,其中以十月至翌年七月為盛產期,中秋至九月底為最淡期。牡蠣屬卵產,卵放水中受精後一小時即開始分裂,逐漸發育,用其殼附著於固形物成長。牡蠣最大之敵為蠔螺,及由黑潮或赤潮帶來蝕蟲。牡蠣之養殖法有垂殼式、篊竹式數種,本地多用篊竹式,即用麻竹剪二三尺長,剖開成枝插於沙湖,蠔苗隨潮水之起伏,附著其上成長,鹿港地區蠔肉其味絕佳,質細而嫩,很受市面歡迎。

Page 32: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文武廟 : 碑記云「殿堂居鹿水之東,坐坤向艮,彰山擁其左,瀛海環其右,土城峙其旁,道嶺拱其前,廟外群眾簇立於指顧問,徇乃海外之大觀也。」書院左有路曰「青雲」昔有牌樓匾書「青雲捷步」四字,書院名曰「文開「為紀念臺灣文化開基始祖沈斯庵也。該院昔藏經書二萬餘部,三十萬冊,以供士子研讀,聘名儒執教 (如名進士蔡德芳等 )有月課歲考,設獎學金,制度完善,甚於現代,與臺南首學,並稱為臺灣最早學府,二百年來,人材輩出,故有「鹿港文化搖籃」之美稱。日人据臺,改為為北白川官紀念堂,事後名儒蔡德宣等與文開私塾聘舉人莊士勳、呂喬南等分任教讀,設塾文廟左廊,另分墊城隍廟。在日人皇民政策百般阻撓之下,慘淡經營,前後維持近三十載,蔡德宣與書院出身 文開書院位居鹿港咽喉,與文武廟毗鄰,占地二甲有餘,與天后宮、龍山寺鼎足而立,為本鎮三大古蹟。書院不特規模宏敞,因其對臺灣文化影響之大,成為本省最著名之文化聖蹟之一,書院周圍七十丈,前列三門,門豎石坊,進為前堂,階崇三尺,中祀朱子 (熹 ),兩旁以海外寓賢八位配祀,再進為講堂,即歲考之處;再進聯以通道,覆以捲柵,左右夾以兩室,是為後堂,以居山長。左右兩邊學舍十四間,為諸學童肄業之所。前有客廳,後有齋廚,規摸宏敞。樸實渾堅,配合文武廟,殿宇堂皇,氣象巍峨,一入其先賢,共冒生命之危,力倡漢學傳佈中華文化,灌輸大漢民族精神,其功莫大焉。日人据臺五十年,鹿港能保存中華道統文化習俗於不墜,非文開書院遺澤安能致此。今日鹿港鎮公所為了重拾鹿藝風采,邀請學者專家對文武廟作整體規劃,藉以恢復書院舊觀,永保文化聖蹟,則重光鹿港文化指日可待也。

Page 33: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34: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文開書院 :

Page 35: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鹿港的八景  今八景(參照尤輝增 鹿港三百年) 曲巷冬晴、隘門後車、宜樓掬月、甕牖斜陽 興化懷古、新宮讀碑、北頭晚霞、鐘樓擷俗  古八景 楊橋踏月、古渡尋碑、龍山聽唄、海噬春嬉 寶殿篆煙、曲巷冬晴、蠔圃洄潮、西院書聲  日據時八景(莊太岳) 龍山曉鐘、鹿浦歸帆、楊橋踏月、沙墩買秋 雙榕張蓋、二溪合流、南灘蟹火、西院桐蔭

鹿港的十二勝  十二勝 (參照尤輝增 鹿港三百年) 意樓春深、金廳迎喜、樓井雕欄、銃櫃風雲 石碑敢當、半井思源、日茂觀石、古渡尋碑 浯江煙雨、威靈謁刀、榕蔭對弈、聖亭惜字  其它 書院夕照、書院春秋、書院懷古、鹽田掃雪 泮水荷香、虎泉煎茗、青雲捷步、瓜李綺巷

Page 36: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其他景點

摸乳巷 : 位於鹿港鎮菜園里的摸乳巷,為傳統長條店屋間的巷道,長約 100 公尺,寬僅 60餘公分,在兩側高牆夾峙下,僅見天頂一線,狹窄空間中對面擦身而過時,引人遐思,有其獨 特情境。

Page 37: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Page 38: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不見天街 : 鹿港夏季炎熱且有雷雨,冬季乾冷又有風砂之襲。鹿港營業街面一般店舖乃在其櫥窗之前建造涼亭,以防風避雨,並提供商店街舒適的購物空間。街市建築發展時,對街兩邊店舖互相合作,建成許多連續亭子,在街道上覆蓋屋頂,成為「無天厝」,一到夜晚,街門關閉,形成安全壁壘。以不見天特色建築聞名的五福街,已於日據時期市街改正計畫而拆除拓寬,形成現今中山路幹道。

Page 39: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三山國王廟,指的是大陸巾山、明山、獨山三位山神,據傳祂們曾在宋太祖趙匡胤與宋朝末代皇帝帝昺遇難時伸出援手,然後風子也不知道祂們就成了客家人共同的神明。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三山國王廟,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代表這裡現在或曾經有客家人!因此,這座三山國王廟,代表著鹿港曾經有客家族群居住過,日後因泉州人的勢力愈來愈大,客家人被迫移出鹿港或與融入泉州人之中,三山國王廟的信徒也因此愈來愈少,導致在日據時代原本在今民權路與中山路交叉口的三山國王廟,因市區改正被迫拆遷至此,也轉變成是附近居民的角頭廟了!更有甚者,因為三山國王的兩分別是白臉、紅臉、黑臉,其他地區有些「轉型」的三山國王廟,竟然直接把祂們當成是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來拜了!

Page 40: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三山國王廟另有一說 :內主祀的是三山國王,三山指的是巾山、明山、獨山這三座山,位於廣州潮州附近。相傳在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正逢潮州洪水泛濫成災,當地居民便向這三座山祈求止雨,果然雨霽天晴,靈驗萬分,韓愈便尊奉這三座為三山神。至於「三山國王」之稱又是如何得來的呢?相傳在南宋時,由於內亂頻仍,當時的皇帝宋昺宗便御駕親征,不幸途中遇伏兵,以致全軍覆沒。昺帝狼狽而逃,來到一條大河旁,前有溪水擋路,後有追兵緊跟,帝自忖求生無望,天數已盡之時,忽自附追山中殺出三路人馬。帶頭三員猛將各率精兵把賊兵打得四處逃竄。帝得生還後,論功封賞,卻獨不見此三人。乃派人細訪,方知是「三山神」顯靈救駕,便敕封三山神為「三山國王」。

Page 41: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意樓 : 位於金盛巷側「慶昌」古厝之中,為一閣樓建築。百年以來,這裡流傳著一段淒美動人的故事。 據說意樓原為「慶昌」商行少東陳姓少爺與其妻「尹娘」居所,新婚燕爾之際,少爺欲赴福州參加鄉試,臨行前手植楊桃樹一株,曰:「見樹如見人,吾試畢即返。」那知一去全無音訊,尹娘日日倚窗盼君,竟因思念成疾,悒鬱而終。今日獨留月窗與楊桃樹相對,令人不勝唏噓!

Page 42: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結論 :一府二鹿三艋舺 鹿港全盛時期與當今的台南,萬華並譽為台灣三大門戶,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鹿港曾是帆影重重、萬商雲集的港口,也是人文拔萃、文風馳譽的城鎮。在清末日治初期,因濁水溪氾 濫,鹿港港囗壅塞,港勢漸走下 坡,雖然不如昔時繁榮,但日本 政府仍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准 與外國通商,與大陸之貿易猶為 興盛。迨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 以後,與大陸之貿易遂斷絕,乃 成為廢港。於是完全喪失往昔之 繁榮,商業不振,街巿衰頹,文 物古蹪亦漸遺失毀滅。鹿港一帶,原是平埔族巴布薩 族『馬芝遴社』的俱落所在。 明末時,漢人開始移民開墾此 地,從事農耕及漁撈。而移民之 中,據說以福建興化人來的最早 ,接著泉州人、漳州人及粵東客 家人也相繼而來。 在生活安頓後,他們分別興建 了屬於自己社群的廟,如興化人 建了興安宮、漳州人建南靖宮、 粵東客家人則供奉三山國王廟

Page 43: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人口外流

交通方式的改變 ,使原本繁榮一時的鹿港迅速沒落 ,高速公路的興起 ,更加速人口的流失 ,帶動人口的外流 .原本鹿港的「郊」為當時同業公會組,而鹿港八郊正見證了當時鹿港地區商業的繁盛,八郊分別為: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敢郊-金長興、油郊-金洪福、布郊-金振萬、南郊-金進益、糖郊-金永興、染郊-金合順。今日鹿僅存的八郊會館只剩下「泉郊會館」及中山路上的「廈郊會館」(為老人會所在地點)彰濱工業區的成立 , 並未對當地帶來財富 ,於工業區就業的人口也多來自臨近鄉鎮 ,而環境的污染 ,卻最終留給鹿港人承擔 .

Page 44: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上圖是由當年的碼頭到大街的剖面示意圖,配合簡示指示的街道關係,可以追尋鹿港全盛時期的樣貌,這也是旅遊鹿港時值得細加體曾的。 在極盛期的鹿港,貨物以戎克船運來,中碼頭上岸,搬入舊街的船頭行內貯存和大盤交易,然後再分批轉運到大街,進行中大盤批發或零售。 碼頭:分布在沿溪一帶,進出貨物。現已淤成土地。 舊街:大都是船頭行,以大盤交易為主。建築物和河道垂直,戶戶緊接,內部非常狹長,由後門進貨,中間貯藏,而在前門販售。包含今天的埔頭街、瑤林街和大有街。 大街:主要是中盤買賣和零售。由於街道上有遮棚,又稱為「不見天」,是當時全台最大的商店街。

Page 45: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力挽狂瀾的觀光縱然鹿港鎮有著許許多多的文化古蹟廟宇書院 ,但仍擺脫不了此地持續消條的命運 ,經濟衰退固然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 沒有轉型與更新 ,更使得鹿

港鎮無論在市區規模與人口增長間 ,維持著幾乎看不出來的增加 .今天的鹿港 ,「觀光」似乎 成為再生的重要契機,如何善於維護、利用各種傳統文化資產,是鹿港今後最值得關懷的諜題。

Page 46: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吃在鹿港 :

Page 47: 鹿港的前世與今生

A.鹿港蚵仔煎大多位於天后宮前的廣場,口味大致相仿。B.老林麵線糊早上( AM 6 : 00 ~ 9 : 00)在天后宮前,下午( PM 3 : 30 ~ 5 : 30)在吳隨意家具店對面,即中山路與民生路的交叉處。C.肉丸平的丸仔、水餃AM 6 : 00 ~ 11 : 00 在吳隨意家具店對面,即中山路與民生路的交叉處D.素食早點AM 5 : 30 ~ PM 1 : 00 天后宮前路口右轉復興路,腳踏車行隔壁。E.芋仔慶的芋仔冰夏天 AM 10 : 00 ~ 12 : 30 及 PM 3 : 00 ~ 6 : 00 位於城隍廟對面。F.菜麵在彰客旁那條介壽路上,返鄉旅客的最愛G.走異仔麵PM 5 : 00 ~ AM 1 : 00 位於第一市場內的(走異仔麵 2)H.透心涼冰店位於中山路與民權路交叉路口西側。I.元春蒸餃位置在電信局往南對面 ,小蜜蜂火鍋店隔壁J.萬春的青紅燈下排骨飯PM5 : 00 ~ AM 1 : 00 中山路三山國王廟對面K.鹿仔港魷魚肉羹麵AM 6 : 00 ~ PM 5 : 00 鹿港郵局斜對面。L.王罔麵線糊AM 6 : 00 ~ PM 6 : 00 位於民族路與公園一路交叉口。M.玉珍齋清光緒三年( 1877)由鄭玉珍所創,專售各式鹿港茶點,口味樣式眾多,遠近馳名,送禮自吃兩相宜。位於中山路與民族路交叉口,另外在天后宮前也有分店。N.鹿港肉圓PM 2 : 00 ~ 6 : 00 第一市場中美藥局前。O.老師傅鴨肉羹AM10 : 00 ~ PM 7 : 00 位於第一市場,玉珍齋對面。P.生炒五味AM 10 : 00 ~ PM 6 : 00 位於第一市場民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