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博物館

16
梵梵梵梵梵梵 214 梵梵

description

梵蒂岡博物館. 214 製作. 梵蒂岡的歷史. 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500 年前購買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這座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的雕像於 1506 年 1 月 14 日在聖母大殿附近的一個葡萄園裡發掘出來。教皇儒略二世派朱利亞諾·達·桑迦洛( Giuliano da Sangallo )和米開朗琪羅去查看發掘成果。在他們的推薦下,教皇當機立斷從葡萄園主那裡買下了雕像。在發掘出雕像整一個月後,教皇就在梵蒂岡向公眾進行了展示。  2006 年 10 月梵蒂岡博物館慶祝建館 500 周年之際,向公眾開放了梵蒂岡山丘上公墓的發掘現場 現在還外借場地供 天使與魔鬼 劇組拍攝.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梵蒂岡博物館

Page 1: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

214 製作

Page 2: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的歷史 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500 年前購買的一

座大理石雕像。這座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的雕像於1506 年 1 月 14 日在聖母大殿附近的一個葡萄園裡發掘出來。教皇儒略二世派朱利亞諾 · 達 · 桑迦洛( Giuliano da Sangallo )和米開朗琪羅去查看發掘成果。在他們的推薦下,教皇當機立斷從葡萄園主那裡買下了雕像。在發掘出雕像整一個月後,教皇就在梵蒂岡向公眾進行了展示。

 2006 年 10 月梵蒂岡博物館慶祝建館 500 周年之際,向公眾開放了梵蒂岡山丘上公墓的發掘現場

現在還外借場地供天使與魔鬼劇組拍攝

Page 3: 梵蒂岡博物館

來源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1187-1-1.html

免費開放,排隊人潮超驚嘆梵蒂岡博物館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免費開放,吸引許多遊客大排長龍,隊伍延伸到極遠處,那幅景象應可說是人生中難得一見的壯觀排隊人潮,大概都需要排隊好幾個小時之後才能進入參觀,而且館內也有控制參觀時間與人數,所以在參觀時並不感覺擁擠。

★ 門票:成人 15 歐元,學生憑學生證及 14 歲以下的兒童 8 歐元。★ 開放時間: 4 月 1 日~ 10 月 31 日, 8:45 ~ 16:45 ; 11 月 1 日~ 3 月 31日, 8:45 ~ 13:45 。★ 地址: Musei Vaticani e Cappella Sistina Viale Vaticano – 00165★ 交通: 64-23-907-991-81-51-49-19-990-Metro A (Ottaviano)

梵蒂岡介紹 (一 )

Page 4: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介紹 (二 )

來源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1187-1-1.html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天主教國家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僅有 0.44 平方公里的梵蒂岡城,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大博物館,但這個最小的國家,也有自己最大的博物館,就是「梵蒂岡博物館 (The Vatican Museum 」,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大最輝煌的壁畫博物館之一,另外,還有聞名世界的聖彼得廣場,也是不能錯過的地方。

通往梵蒂岡博物館出口的螺旋樓梯,Andreas Tille 提供

Page 5: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介紹 (三 )

宮廷建築,屋頂花園視野佳 曾有一句話說:「排最長的隊,看最小的國家博物館!」就是在形容梵蒂岡博物館 (The Vatican Museum)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紀就有了雛形,外觀主體結構是歐洲宮廷式建築,裡面擁有 12 個陳列館和 5條藝術長廊,還包括屋頂花園,這裡彙聚了希臘羅馬時代的遺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菁華,可說是無價之寶。其中的屋頂花園更是梵蒂岡博物館的特殊之處,佔地面積廣大,而且繁花似錦,彷彿另一個世界,與博物館的嚴肅氣氛有別,參觀走累時可以到開闊寬敞的屋頂花園歇息一下,這裡視野遼闊,可以環視整個羅馬市區,風景十分宜人。

來源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1187-1-1.html

Page 6: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介紹 (四 )西斯汀教堂,宗教藝術殿堂西斯汀教堂 (Cappella Sistina)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教堂,以世界名作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這裡也是教宗的選出儀式的舉行處。而拉斐爾為梵蒂岡做壁畫十年,建立了他的畫室,總稱為《教權的建立和鞏固》,其中希臘哲人的《辯論會》和描述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大數學家歐幾里得的《雅典學院》堪稱極品。

來源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1187-1-1.html

Page 7: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介紹 (五 )貼心設計,引導路線分顏色進入梵蒂岡博物館內,可以發現地上有幾種顏色的引導路線,貼心設計以參觀時間計算各種不同的路線,最短的參觀時間是兩個小時,加上非常清楚的標示,就算第一次來到這裡的遊客也能輕鬆參觀,建議可以事先規劃一下參觀路線,將焦點放在幾個主題上,才不會走馬看花。參觀梵蒂岡博物館可租用GALLERY GUIDE ,配有 CD 和耳機的設備,提供包括六種語言的翻譯,加上豐富有趣的解說,還有350 多件藝術品的講解和各個展廳的主要歷史等,最適合第一次參觀的人了。

聖彼德教堂內部 來源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1187-1-1.html

Page 8: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作品介紹 (一 )

此為梵蒂岡博物館重要收藏“基督下葬” 來源 :http://charleshuang.pixnet.net/blog/post/30884079

Page 9: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作品介紹 (二 )勞孔像,這是一個取自希臘神話特洛伊戰爭典故的雕塑像,勞孔是特洛伊的一位祭師,神話中他是因為要制止特洛伊人將木馬搬進城門而違犯了天神的意旨,遭到神所指派的海蛇咬死,最後特洛伊城也完了。這尊雕像是希臘時期作品,可以算是梵蒂岡博物館的最為重要的收藏之一,西元1506年當時的教皇派遣米開朗基羅從一個葡萄園的挖掘工作取得這一尊雕像,之後教皇也決定在梵蒂岡公開展示這尊雕像,這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開館日;同時這尊雕像對人體肌肉的的描繪,也啟發了米開朗基羅的後來的雕塑工作,在之後參觀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時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那些變化,主修義大利藝術史的賴小姐有說道,一般藝術家都認定這一次的挖掘工作,是近代藝術發展最為重要的一個躍進,將古希臘及羅馬時代的藝術發展與文藝復興的思維作了連結。

來源 :http://charleshuang.pixnet.net/blog/post/30884079

Page 10: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作品介紹 (三 )鎮館之寶,稀世奇珍極品畫梵蒂岡博物館裡面的展廳主要包括八角庭院、動物雕塑館、繆斯廳、圓形大廳、馬車廳、燭台陳列廊、壁毯陳列廊廳、地圖陳列廊、聖母懷胎廊廳、拉斐爾畫室、博爾戈大火廳、西斯汀教堂、梵蒂岡圖書館和畫廊。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畫聖之中的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把將近十年的時間貢獻給梵蒂岡博物館。著名的西斯汀教堂(Cappella Sistina)和拉斐爾畫室,可說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來源 :http://charleshuang.pixnet.net/blog/post/30884079

Page 11: 梵蒂岡博物館

米開朗基羅晚年的大作「末日審判」,與「創世記」不同的地方在於歷經二十多年成名的生涯,人生的閱歷也有所不同,可能是主題也比較嚴肅,所以一般大家都認為畫風比較灰暗。那麼多的人物構圖,裡面還暗藏著很多當時的名人像達文西、他自己都有在裡面,另外曾經得罪過他的人他也沒有放過,同樣的本來所有人也都是全裸上鏡,最後當畫作公布時,又被教皇判定傷風敗俗,所以後來請他的弟子去幫每一位人物穿衣服,那一抹一抹不自然的流雲及不規則的飛布也因此而出現。

梵蒂岡作品介紹 (四 )

來源 :http://charleshuang.pixnet.net/blog/post/30884079

Page 12: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作品介紹 (五 )拉斐爾畫室,這是畫聖拉斐爾的「雅典學派」透過對希臘時期的哲學先進共聚一堂的想像,來表達對其思想的嚮往,這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點精神,當然那些哲學先進拉斐爾也不一定都知道長啥樣,所以他也是大量使用同時期名人的臉像來作為替代,他自己也很含蓄的在右下角第二位的人物露了一下臉。

來源 :http://charleshuang.pixnet.net/blog/post/30884079

Page 13: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值得去看的原因 (1)以下節錄 Francesco Buranelli 博士演講的精采內容:在以前,梵蒂岡教宗相當於一國之君,代表的是行政機關,現在則是轉變為精神領袖的角

色。事實上,歷任教宗收藏藝術作品的行為、過程和態度,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改變及成就了今日的梵蒂岡博物館。

文藝復興階段的收藏  十六世紀,儒略二世( Giuliano della Rovere )是雕刻、雕像收藏家。他將梵

蒂岡博物館內中堂改為方形,在四個角落都有壁龕,後來變成八角形,現在雕像亦放在中庭。其實,在文藝復興時期,雕像是由王公貴族、重要宗教人士所收藏,而且純粹是展示之用途,並無任何教義的意思。 1510 年,有人稱梵蒂岡博物館內中堂為古典雕像中庭,也就是俗世人所在之地,指教宗招待藝術家的地方。

而儒略二世所收藏的作品,包括 1507 年收藏的海克力斯( Hercules )雕像, 1508 年收藏的阿波羅雕刻作品, 1509 年收藏的維納斯女神像,其中維納斯女神像是第一次出現在景觀中庭內。

另外,還有 1512 年收藏的埃及豔后雕像、台伯河神像,以及 1513 年的尼羅河神像。在埃及豔后雕像附近,還有其他雕像,引發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雕刻家、畫家及建築家米開朗基羅的創作靈感。

Page 14: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值得去看的原因 (2)之後的亞德六世(Adriaan Florensz Dedel)因為對宗教改革比較有興趣,對於藝術反而沒有太大的熱愛,一直是抱持冷漠的態度,更稱這些雕像是世俗偶像崇拜。

不過,後來的教宗又再度回到藝術收藏的興趣。保祿三世( Alessandro Farnese)就任後,大約是在十六世紀中葉左右,這些雕像被視為是羅馬古文物精華,有一百多件被用於裝飾重要建築物和階梯上。墓穴、墓碑銘文原本是私人收藏,也被定位為裝飾功能。

十八世紀以後的收藏本篤十四世(Prospero Lorenzo Lambertini)就任後,開始思考建立美術館,在1756年確立了梵蒂岡美術館的現址。早期的收藏是為了保存宗教文物、雕刻,後來擴大收藏範圍,不限於宗教文物,改為收藏青銅器、水晶、象牙製品、古錢幣、古典文物等。1767年為了俗世藝術品,又成立了博物館。

現在梵蒂岡博物館收藏,始自原本是為了國外買主而特別訂做的藝術作品,主要是放在世俗藝術品的美術館內。後來因為收藏空間不足,需要興建新的美術館,經費則來自博奕事業,建造完成後成立了觀景宮、大型燭台、半身像、巨獸廳。 1784年美術館正式開幕,功能是為了藝術研究,並彰顯觀景宮的美麗。之後又完成了圖書館的改建,將藝術品和手稿放在一起,除了阿波羅神像、海克力斯雕像、尼羅河神像之外,也納入繪畫作品。

Page 15: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值得去看的原因 (3)1790年法軍入侵梵蒂岡,搶走了大多數的作品,只剩少數文物資料被保留下來。1797年,教宗碧岳六世(Giovanni Angelo Braschi)被迫與拿破崙簽約,戰敗國要賠償一百件藝術作品、五百件手稿,並由法國派人來接管文化資產。

1799年7月26、27日巴黎舉行盛大慶典,成立拿破崙美術館,包括阿波羅神像、無頭半身像、尼羅河神像等,都是在這一批被運往法國的文化資產中。

原本法國和梵蒂岡的關係已趨於穩定,但在一名法國將軍遭到暗殺後,法國又再度要求梵蒂岡必須以繪畫作品作為賠償之用。於是在1800年時,梵蒂岡美術館繪畫展覽區內只剩下畫框,雕像則是全被搬光,梵蒂岡美術館因而被迫關門。

1814至1815年所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在英國和奧地利的支持下,最後規定法國必須歸還所有作品,結果梵蒂岡又面臨存放空間不足的問題。在十九世紀初,設立了包括埃及文物博物館、俗世藝術文物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

種類繁多的現代作品十四至十八世紀可說是義大利藝術和宗教發展最重要又精采的時期,涵蓋古典、現代畫家的作品,以及石雕、十字架畫、拉斐爾和達芬奇作品,而且梵蒂岡的收藏量不但更盛以往,種類也變多,例如織品、織布,所以可以將繪畫作品分成舊學派、新學派,如今梵蒂岡也開始收藏現代作品。

在若望‧保祿二世(Karol Jozef Wojtyla)任內,成立了當代藝術文物館,收藏雕刻和版畫,並以義大利與歐洲藝術家的作品為主,他最大的貢獻是將博物館管理行政化,不再由教會人士負責,並確立梵蒂岡博物館行政管理機制。

Page 16: 梵蒂岡博物館

THE END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