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27
劉劉劉 劉劉劉劉劉劉劉劉劉劉劉 劉劉劉劉劉劉劉劉劉

description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劉貞宜 臺北市建國高級中學教師. 資優教育講座分享大綱. 壹、學校推展資優教育的趨勢無法擋 貳、資優是什麼 參、資優生的特質 肆、資優生教師的角色. 學校推展資優教育之必要性. ★ 教育真諦 (因才施教、適性教育、人才培育). ★ 環境所逼 (學習需求、家長的期許、辦學的壓力). ★ 時代所趨 (競爭力的提昇、多元的環境、政策的走向). 資優是什麼. 資優是指具有 較佳的學習潛能 、 抽象思維的能力 與現階段具有 較好的學習表現 的行為者。 Renzulli 認為資優是 中等以上的智能 + 高的創造力 + 工作熱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Page 1: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劉貞宜

臺北市建國高級中學教師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Page 2: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育講座分享大綱

壹、學校推展資優教育的趨勢無法擋

貳、資優是什麼

參、資優生的特質

肆、資優生教師的角色

Page 3: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學校推展資優教育之必要性

★環境所逼(學習需求、家長的期許、辦學的壓力)

★時代所趨(競爭力的提昇、多元的環境、政策的走向)

★教育真諦(因才施教、適性教育、人才培育)

Page 4: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是什麼

•資優是指具有較佳的學習潛能、抽象思維的能力與現階段具有較好的學習表現的行為者。

• Renzulli認為資優是中等以上的智能+高的創造力+工作熱誠

•成功(傑出)函數=智力+創造力+意志力+環境+動機

Page 5: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遺傳乎?環境乎?

智力來說,可能 60%-70%來自遺傳, 30%-40%來自後天環境;就創造力來說,則環境的影響就較大了。然而就表現出來的成就來看,則是以上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尤其後天的努力,它可以決定潛能發揮的程度,對成就具有更深的影響。

Page 6: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知識與智慧 對於資優兒,除了知識、技能的增進外,更應由知識的灌輸提昇到智慧的啟發;所謂「智慧的啟發」:(一)教導孩子通情達理。(二)發展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擴散思考(想像力、創造力),聚斂思考(邏輯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思考(分析、綜合、批評與做決定)。(三)熱愛知識,懂得學習。所以知識只是一個起點,必須提昇知識到智慧的層面,才能算是發揮潛能。

Page 7: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為什麼要有資優教育

• 培養資優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精神。• 讓資優學生成為獨立學習、知識的生產者。• 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熱愛生命的人。• 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具有持續性的知識追求者。• 培養適合學生能力的教育。

Page 8: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育的迷思

• 資優不等於成功。(功成名就者需要具備的特質:優質能力、專業知識、技能、環境、與動機)能力僅是邁向成功的條件之一。

• IQ140不等於 EQ140(智力高不等於情緒智能高)。

• 天才兒童不等於天才。• 資優教育不只是升學教育。

Page 9: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學校資優教育的目標與定位

培育專業之人才?

擴充其知能及經驗?

走向超級升學班?

Page 10: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育與未來升學是否能兼顧?

脫鉤

掛鉤

兼顧

Page 11: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生的特質 - 一般能力優異

1.對於感興趣的事物能做很久,顯得專注、投入。

2.學習能力很快,所需的學習時間比同年齡同學少。

3.觀察能力敏銳,閱讀或活動時可以觀察到許多細節。

4.經常閱讀課外讀物,常識豐富。

5.喜歡與較年長的兒童一起遊戲與學習。

Page 12: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生的特質 - 一般能力優異

6.記憶能力很強,聽過或看過的訊息能持久不忘。

7.理解能力優秀,很快能夠了解問題或他人說話的意思。

8.類推能力良好,能夠舉一反三。

9.歸納能力良好,能夠很快地發現概念或原則。

10.發現錯誤的能力良好,能很快偵測到錯誤。

Page 13: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生的過度激動特質 Dabrowski以「過度激動」為一種發展動能,他認為資優者自幼即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有時可能會被認為是過動兒,但也因此種特質,使其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持續專注地投入。 Dabrowski認為資優生有以下五種過度激動特質:

1.心理動作的過度激動:說話快、動作快、冒險性強,但精力旺盛而有強迫 性多話的傾向或神經質的表現。

2.感官的過度激動:對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的感覺敏銳,但為紓解內 在的緊張而尋求感官的滿足或縱慾、不能忍受噪音、不美好的事物。

3.智能的過度激動:渴望知識、好問、追求真理、思考獨特,但不滿現實與 權威,批判或反抗性強烈。

4.想像的過度激動:想像力豐富,善用視覺表徵,但喜歡幻想、作白日夢、

注意力不集中。

5.情緒的過度激動:人際敏感,關心他人及社會,但常有強烈而複雜的感受 ,因此對感情的記憶深刻鮮明,關切死亡問題、憂慮社會,可能產生心身 性反應,如胃痛、焦慮、抑鬱等。

Page 14: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生的特質1.認知的特質上:學習快、記憶強、觀察微、善理解、 知識豐、思想奇、疑問多、策略靈。

2.在情意的特質上:理想多、期望高、自信強、要完美 、喜冒險、易堅持、樂獨立、少順從。

3.在生理的特質上:精力旺、作息繁、感覺銳、風格 異。他們具有豐厚的學習潛能,要求完美的傾向, 與旺盛的精力。

Page 15: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育師資的重要性

教師是推動資優教育的核心,教師之專業能力、資優理念及態度,將深深影響學生學習及身心之發展,故學校資優教育師資之結構就顯得格外重要。因職前及在職合格資優教育教師培育管道有限,故不易聘得合格之資優教育教師,但教師本身之資優教育相關服務經驗及進修意願則頗位重要。

Page 16: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師的要素

• 能教(專業知識)

–知識的折舊率

–知識升級與進修

Page 17: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教師的要素

• 會教(教育學分)–受教對象–教材分析–教學方法

• 願意教–工作熱誠–責任

Page 18: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建中資優班廖達珊教師的經驗談

•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永不止息。• 唯有師生心靈的接觸,乃有教育可言。• 要給學生一滴水,就要準備一桶水。• 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二流的老師教學生讀書,一流的老師教學生愛讀書。

• 不要忘記學生也會忘記。

Page 19: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建中資優班廖達珊教師的經驗談• 鼓勵學生問:「為什麼?」,獎勵學生問:「為什麼不?」

• 自由但要引導,約束但有彈性。• 「不要光教,讓他們學」-不要太霸道,「把課本放到一旁,教他們你認為他需要知道的事」-有權霸道。

• 幽默是情感的空間,寬闊是創造的空間,寧靜是智慧的空間。

• 「教學相長」、「相約相長」-作個終生學習的全方位老師。

• 教學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

Page 20: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生的情意發展與心理輔導

情意發展與心理輔導成功,資優學生始能有最佳的發展條件,所有教師均應有此點認識,並落實於平日教學,以協助學生全人的發展。應培養其積極的自我概念、教導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培育壓力調適及自我調整的能力、輔導生涯規劃的能力以及協助其建立自主的學習態度。亦要協助低成就學生提高成就動機,並對於高危險群學生提供支持性諮商及輔導。

Page 21: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EQ(情緒智能)比智力更能決定成功的東西

•情緒容忍力(認識自我、管理自我的情緒)

•人際溝通力(認識別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經營)

•行動意志力•挫折容忍力

Page 22: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資優學生因為在許多特質上異於一般學生,所以存有一些獨特的適應問題。例如:一般人對於資優的不瞭解與負面態度,資優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均衡現象等。資優學生也容易因為過度完美主義、成人過高的期望、情緒過度敏感、自我設限、社會疏離、不適當的生長環境及角色衝突等因素,產生頗大的挫折及衝擊,因此環境的支持對資優學生社會的適應、情緒的成熟與自我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家長、教師及輔導老師是否能協助資優學生適應力及情意的發展,及適時提供支持與引導,將頗為重要及關鍵,因此身為資優學生的師長及家長,是應該正視及瞭解資優學生情緒特質與輔導此議題。

資優情意教育的必要

Page 23: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情意教育

從一個資優生之死談生命教育

Page 24: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學校推展資優教育的重要叮嚀(吳武典, 1986 )

一、多鼓勵少壓力:鼓勵學生盡力而為,自我超越;避免過度人際競爭,破壞人際關係。

二、啟發智慧重於知識傳授:鼓勵學生多方面學習和獨立思考,以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奠定未來進入學術殿堂的基礎。

三、適應差異重於規律一致:配合各人能力和學習狀況進行個別化的教學(包括個別指導和分組教學),讓學習特殊化;但生活常規仍須一般化,並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

四、創造思考重於記憶背誦:資優生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思考,這將有賴於自由開放的環境和創造思考教學的激勵;死記死背將失去學習的興趣,提早結束學習的生命。

Page 25: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學校推展資優教育的重要叮嚀(吳武典, 1986 )

五、善用社會資源:學校亦應充分運用各種社會物質與人力資源以設計課程及教學活動,使知識不限於課本,教室不限於學校。

六、給予自由時間:不要讓學生每天只是忙著寫作業、準備考試或研習才藝,應給予學生一些自由的時間,讓他們學習支配自己的時間,從事一些自我充實的活動。

七、培養道德責任:資優生的道德教育應予加強,以培養仁民愛物情懷及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

八、建立一生職志:幫助資優學生及早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發展對自己的期許,確立人生的目標。期使資優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社會福祉互相結合—「爭名當爭萬世名,爭利當爭天下利」。

Page 26: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學校推展資優教育的重要叮嚀(吳武典, 1986 )

資優教育的困境:升學主義的壓力 在今日升學主義的陰影下,資優教育處境艱難。 資優學生當然也需要升學,準備接受繼續教育是資優教育的目標之一。

但是,升學並非唯一目標,資優生不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升學準備上。資優學生潛能可貴,若只用作應考的工具,實在是「暴殄天物」。

「做學問」和「應付考試」是兩回事。會做學問的人,不見得考場得意;會應付考試的人,也不見得會做學問。資優教育是希望學生能提早做學問,而非提早準備考試。但現實如斯,資優教育應如何自求生存和發展呢?

因應之道:先修「內功」(實力),再修「外功」(應試技巧)。 「內功」即充實實力,乃依資優教育精神,培養良好學習態度,學習正確讀書方法,重思考、推理、歸納、創造和批判;到考前階段,再加強「外功」,即練習應試技巧等。內功紮實後,外功練起來就事半功倍。

Page 27: 資優生的發掘與輔導

謝 謝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