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
新新新新新新新新

description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国际环境. 1. 世界形势变化. ( 1 ) 资本主义严重削弱 , 美国成为头号强国. ( 2 ) 社会主义 超出一国范围, 形成世界体系. ( 3 )亚非拉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 4 ) 中国革命胜利 , 冲破帝国主义东方阵线. 2. 最突出的特点 ——. 两大阵营 的对立和斗争. “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 ——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age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age 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国际环境

1. 世界形势变化( 1)资本主义严重削弱 ,美国成为头号强国( 2)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4)中国革命胜利 ,冲破帝国主义东方阵线

2. 最突出的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Page 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共同纲领》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旧中国由于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

民政府奉行对外屈辱投降的外交。据统计: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有 1000多个,开放口岸 100多个,租借地上百个、租界 40多处。赔款13亿两白银,割地上百万平方公里。

思考: ① 新旧中国外交,有何根本不同?原因何在? ② 从中你有何启示?

旧中国:屈辱外交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民族独立,是外交自主的前提;提高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

Page 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1)“另起炉灶”

(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3)“一边倒”

2. 建国初外交的基本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这两点分别何意思? 它们反映出新中国怎

样的政治地位?“一边倒”是何意思?

为何“一边倒”?有何作用?它是否意味拒绝与美英往来?是否意味着无原则地倒向苏联?

建国初期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主要特点()

A.发展与邻国的关系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大力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Page 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三、开拓外交新局面

1. 中国同苏联等 17个国家建交

2.抗美援朝的胜利

4.参加日内瓦会议

5.参加万隆会议1955 年

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从建国到 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引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下列国家中,未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的是A.印度 B.埃及C.缅甸 D.巴西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联系,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