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

55
制制制制制制制 制制制 制制 制制制制制 制制制 制制 制制 制制

description

制冷与空调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负责人:金湖庭. 操作. 知识. 剖析. 课程整体设计目录. 一、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计理念. 六个 部分. 三、课程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方法. 五、课程教学资源. 六、课程特色及建设方向. 一、课程设置.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楼宇智能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楼宇智能化”不仅需要自动控制、通讯、计算机网络 技术 ,更不能离开楼宇这个载体,以及为楼宇服务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 楼宇设备 ( 中央空调 等);对整个楼宇设备系统进行优化管理。. 以 社会需求 和 学生就业 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1: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负责人:金湖庭

知识操作 剖析

Page 2: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一、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计理念

四、课程教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五、课程教学资源 六、课程特色及建设方向

课程整体设计目录

六个

部分

Page 3: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一、课程设置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楼宇智能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 楼宇智能化”不仅需要自动控制、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更不能离开楼宇这个载体,以及为楼宇服务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楼宇设备(中央空调等);对整个楼宇设备系统进行优化管理。

Page 4: 制冷与空调技术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技能紧缺型人才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Page 7: 制冷与空调技术

BA 系统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是“智能建筑”的一个核心支柱系统

建筑设备 中央空调

主要核心

Page 8: 制冷与空调技术

核心课程之一核心课程之一

《制冷与空调技术》

强调以职强调以职业岗位能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内容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

技能训练技能训练

Page 9: 制冷与空调技术

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制冷与空调技术》

对职业能对职业能力、素养力、素养的培养起的培养起支撑作用支撑作用

空调的调试、运行、管理;建筑物节能控制

Page 10: 制冷与空调技术

1

2

3

二、课程设计理念

4

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工学结合为手段

以项目教学为方法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Page 11: 制冷与空调技术

运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选取、合理拆分,通过企业现场操作教学、院内实训室一体化教学和考证强化(制冷设备维修工);

教学思路

Page 12: 制冷与空调技术

营造不同教学情境,分组和集中教学相互交叉,并以院内开放性的实训室教学作保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岗位职业技能的需要。

教学思路

Page 13: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性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选取

Page 14: 制冷与空调技术

1.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项目教学、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2. 以应用为目的,实际设备的工作过程、典型故障现象为载体,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Page 15: 制冷与空调技术

3. 选取实际产品的部件、系统性能参数、特性、型号、操作手册等作为必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贴近岗位的职业技能需要。

Page 16: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与空调技术》分为八个大项目进行教学

项目一:小型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实现项目二:小型制冷系统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实现项目三:家用空调的组成和工作实现项目四: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实现项目五:中央空调的水系统的工作循环项目六:中央空调的空气系统的输送和分配项目七: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和分解项目八:中央空调系统的测量、调试、运行、节能控制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17: 制冷与空调技术

17

第一节 项目的主要目的一、实际操作能力目标二、理论知识指标三、素质指标

第二节 项目操作

一、设备与材料清单二、小型制冷系统的组成三、项目操作步骤

第三节 产品知识

1 .产品概述2 .产品特性3 .产品外形4 .产品性能参数5 .产品的使用手册

第四节

该项目的基本知识

第五节 以典型的故障现象为载体剖析故障

项目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说明

目的 剖析知识产品操作

Page 18: 制冷与空调技术

项目一:小型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实现

以项目一为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

第一节 项目的主要目的一、实际操作能力目标二、理论知识指标三、素质指标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19: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一、实际操作能力目标能够用所给定的材料完成一个小型制冷系统 连接、调试。

1 .能够制作铜管喇叭口和焊接铜管。2 .能够完成铜管的焊接。3 .能够完成系统的检漏和系统抽真空。4 .能够完成制冷剂的充注。5 .能够完成小型制冷系统运行、调试。6 .能够绘制小型制冷系统 图。7 .能够以典型的故障现象为载体剖析小型故障。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项目的主要目的

Page 20: 制冷与空调技术

二、理论知识指标在完成上述实际任务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掌握小型制冷系统常用设备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等理论知识。

1 .了解小型制冷系统的 类型、性能、 常用术语。2 .熟悉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3 .熟悉压焓图,能用 压焓图分析制冷过程;4 .掌握简单制冷系统的组成;5 .掌握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的种类、性能指标;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21: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三、素质指标在完成上述实际操作能力目标和理论知识指标的过程中, 认真做好下列专业素质的培养。

1 .铜管喇叭口制作和铜管焊接技巧娴熟;2 .完成制冷系统焊接后,互换小组进行系统的密封性检查;3 .制冷系统的连接应合理、有序,运行、调试应该熟练;4 .能分析典型的小型制冷系统故障;5 .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22: 制冷与空调技术

第二节 小型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实现

一、设备与材料清单二、小型制冷系统的组成三、项目操作步骤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23: 制冷与空调技术

第三节 主要设备和部件

一、小型制冷压缩机1 .产品概述2 .产品特性3 .产品外形4 .产品性能参数5 .产品的使用手册

二、冷凝器三、毛细管四、蒸发器

三、课程教学内容

Page 24: 制冷与空调技术

第四节 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知识

一、热工基础知识二、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三、压焓图的组成及应用;四、制冷剂的基本知识五、制冷系统基本部件的工作原理

Page 25: 制冷与空调技术

第五节 以典型的制冷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剖析小型制冷系统故障

一、小型制冷 压缩机能运 转,但不制冷二、通电后小型制冷系统工作后,一会制冷、一会不制冷三、小型制冷系统的 隔热层外表面“出汗”四、压缩机发烫、噪音太大

三、课程教学内容

项目的主要目的 项目操作 产品相关知识

理论知识

故障剖析

Page 26: 制冷与空调技术

四、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环境,创设不同的情境、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Page 27: 制冷与空调技术

1 )项目教学法 以工作工程为主线设计教学项目,首先让学生明白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其次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训,再教与项目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最后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进行项目剖析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Page 28: 制冷与空调技术

28

岗位工作任务的分解 岗位工作

任务的分解 项目教学的创设

设备组装、运行的操作

教学活动的组织

简单 复杂

故障现象的载体分析

理论知识点的学习

设计理念

进行编排和组织课程教学

学习情境的创设

项目教学

Page 29: 制冷与空调技术

2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以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为主,并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加深知识领会。

Page 30: 制冷与空调技术

3 )分组案例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贴紧企业生产实际,相关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在设备调试、运行管理教学方面我们以典型故障现象为载体进行 案例教学法。

Page 31: 制冷与空调技术

4 )企业现场教学法 对于适合在生产环境中学习和体验的内容,开展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了企业现场,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职业技能。

Page 32: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33: 制冷与空调技术

1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与课程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制作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 flash 动画,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Page 34: 制冷与空调技术

2 .组态技术的合理使用 我们将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部分,用组态软件制作成形象的动态操作和演示画面,在与实际的操作结论进行比较,使学生能更 快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控制过程和控制策略。

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Page 35: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36: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37: 制冷与空调技术

3 .教学做一体化场所的创设

在学院的实训楼我们建立既能满足理论教学要求、 又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场所。

将理论教室、电化教室、实训场所构成一体,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Page 38: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39: 制冷与空调技术

4 .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补充教学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教案、课件、教学录像、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我练习和模拟测试。

Page 40: 制冷与空调技术

五、课程教学资源

选用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空调技术》作为基本教材,

与之配套的我校自编的《制冷与空调技术》、校企合作编写的《中央空调调试手册》、《制冷设备安装技巧》特色教材作为补充教材,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加 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新版的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材,目前正在编写之中。

1. 教材方面

Page 41: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42: 制冷与空调技术

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完善,并制作了大量的 flash 仿真动画教学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建立了全国制冷设备中级工考核题的 flash 仿真训练系统,可供学生自我训练、测试、自我评定。

2. 课件方面

Page 43: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44: 制冷与空调技术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中心 有先进、完善的实训环境:

2005 年我们在实验室建立了一个基于模拟中央空调的BA 系统。 2006 年我们又设计开发了六台中级制冷维修工考核实验台。

配套的还有电工电子实训室、计算机机房、金工焊接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建设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

校内实训设备

3. 实训设备方面

Page 45: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46: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47: 制冷与空调技术

风机的变频控制训练电动机的变频控制训练

Page 48: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49: 制冷与空调技术
Page 50: 制冷与空调技术

校外教学场所

开展企业现场操作教学,课程教学中有一定的企业现场教学课时,既节约学院的设备投入,也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项目的直观性、真实性理解。

Page 51: 制冷与空调技术

( 1 )我院已投入大资金建设校园网,网络技术选型千兆以太网,多层交换,主干 1000Mbps ,能满足教学资源网络化。( 2 )图书馆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3 )本课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都进入校园网,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

4. 网络资源方面

Page 52: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教学任务 兼职教师在企业中的职务

金湖庭 1968.05 副教授 负责人(主讲教师)胡启祥 1963.05 副教授 主讲教师李明 1969.08 工程师 主讲教师赵俊波 1979.01 讲师 主讲教师田文奇 1977.03 讲师 主讲教师

侯建松 1971.12高级工程师 实训指导 总工程师

詹苗康 1945.11高级工程师 实训指导 总工程师

张金城 1941.12教授级高工 实训指导 总工程师

童贵军 1968.08 工程师 实训指导 工程安装部经理

应岳祥 1960.01 工程师 实训指导 工程部经理

5. 教学团队资源

Page 53: 制冷与空调技术

六、课程特色1 、打破按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学习内容,按照工程过程与任务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的学习项目,先操作,其次学相关的知识点,剖析典型的故障现象。

2 、结合产品特性,以设备工作过程和典型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3 、通过教学团队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

4 、不同教学场境的教学组合

Page 54: 制冷与空调技术

本课程建设方向:

1. 建立动态的校企合作特色教材

2. 通过项目教学的不断优化,形成“多情境” 、“精细化”的一体化教学环节。

Page 55: 制冷与空调技术

谢谢各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