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

77
技技技技技 技技技技技 技技技技 技技技技 技技技 技技16 技技

description

技术经济学. 第十四讲. 主讲教师:刘玉国. 学时: 16 学时. 第六章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6.1 可行性研究概述 6.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6.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6.4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6.5 国民经济评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技术经济学

Page 1: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第十四讲

主讲教师:刘玉国

学时: 16学时

Page 2: 技术经济学

第六章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6.1可行性研究概述

6.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3: 技术经济学

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是以未来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等为手段,以了解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研究方向,如实地反映拟建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考察、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再对拟建项目的各种建设方案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比较和择优,最终作出决策的科学方法。

Page 4: 技术经济学

基本任务: ( 1 )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是否适用以及怎

样获得技术 ( 2 )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是否有利,在结构上是否合

理,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 ( 3 )建设项目在各个时期需要多少人物力以及它们

是否能够保证到位 ( 4 )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资金以及如何筹集到全

部资金 ( 5 )有哪些制约因素会影响项目的建设和将来的生

产,以及怎样处理好这些制约因素,即建设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如何

( 6 )项目的建设期有多长,生产期有多长,即有关项目的生命周期问题

( 7 )建设项目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有多大,即从宏观角度上考察是否经济合理

Page 5: 技术经济学

6.1 可行性研究概述 (一)可行性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P146 (二)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 为拟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可作为资金筹资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3. 可作为与有关部门谈判和签订协议或合同的依

据 4. 可作为向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施工的

依据 5. 可作为开展全面设计和建设工作的依据 6. 为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和职工培训等

工作提供依据。 7. 可作为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6.1可行性研究概述

Page 6: 技术经济学

(三)基本建设程序和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到完成一般要经历三个时期和十三个阶段。其全过程如下:

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项目评估

投资决策

谈判签约

工程设计

施工安装

试运转

竣工验收

项目后评估

生产时期投资前时期 投资时期

6.1可行性研究概述

Page 7: 技术经济学

6.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 项目总论 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最终建议 2. 项目兴建理由与预期目标 项目兴建理由、预期目标 3. 市场分析和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 市场现状(供应、需求、价格、竞争力) 产品供需预测 价格预测 竞争力预测 市场风险分析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选择 产品方案

6.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Page 8: 技术经济学

4.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资源条件评价 可利用量、资源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 厂址选择(工程选址) 选址要求 选址内容 5.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技术方案 主要设备方案选择 原材料、燃料供应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土建工程方案

Page 9: 技术经济学

6.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污染环境分析 破坏环境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分析 安全措施方案 7.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适应性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 员工培训

Page 10: 技术经济学

8. 项目实施进度 建设工期计算 实施进度安排 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融资方案 资本金筹措 债务资金筹措 融资方案分析

Page 11: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第十五讲

主讲教师:刘玉国

学时: 16学时

Page 12: 技术经济学

10. 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社会评价(安全、就业、环保) 11.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对比方案说明、尚未解

决问题说明、修改建议、不可行方案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Page 13: 技术经济学

6.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步骤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签订委托协

组建工作小组

制定工作计划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方案编制与优选

项目评价

编写报告初稿

正式完成报告

Page 14: 技术经济学

①项目建议书(初步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发展规划,

如江河流域开发治理规划;③铁路公路路网规划、电力电网规划与森林开发规划等;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⑤国家矿产储蓄委员会批准的矿产储量报告及矿产勘探最

终报告;⑥有关机构分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⑦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签订的协议书或意向书;⑧编制报告的委托 合同。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Page 15: 技术经济学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

1. 一般格式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Page 16: 技术经济学

第七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第八章 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集 第十章 财务评价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Page 17: 技术经济学

2.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研究工作依据文件 厂址选择报告书 资源勘探报告书 贷款意向书 环境影响报告书 需要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产技术方案、总体平面布置方案及比选说明 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引进设备的建设项目考察报告、设备交货协议 利用外资项目的各类协议文件 其他 附图 附表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Page 18: 技术经济学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1. 报告的深度要求

2. 报告编制单位及人员资质要求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6.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Page 19: 技术经济学

6.4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完成市场调查与

预测、生产规模设计、营销策划、资源优化、技术方案设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工作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各方案的投入与产出的基础数据进行预测、估算,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的过程。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0: 技术经济学

(一)项目财务评价概述 财务评价:亦称财务分析,是站在企业角度根

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测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财务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此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1: 技术经济学

财务评价的作用 1. 考察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2. 为项目制定适宜的资金规划 。

3. 为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提供依据。

4. 为中外合资项目提供双方合作的基础。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2: 技术经济学

财务评价的程序

1.收集、整理和计算有关基础财务数据资料。 2. 编制基本财务报表。 3. 财务效益分析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4. 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5. 作出项目财务效益分析的最终结论。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3: 技术经济学

(二)财务评价的内容 识别财务收益和费用 收集、预测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 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4: 技术经济学

评价内容 基本报表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盈利能力分析 全投资现金流量表 全投资回收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

值、动态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利润率

清偿能力分析 借款偿还计划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借款偿还期、偿债备付率、利息备付率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外汇效果分析 外汇流量表外汇平衡表

财务外汇净现值、财务换汇成本、财务节汇成本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平衡点产量

敏感性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

概率分析 净现值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累计概率

财务评价的内容、基本财务报表与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Page 25: 技术经济学

(三)项目资金筹措分析 1.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 2. 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 3. 资本金的筹措 4.债务资金的筹措

5.融资成本分析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6: 技术经济学

融资成本分析

( 1 )资金成本:是为了取得资金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投资费用和资金的使用费。资金成本一般用资金成本率来反映。

K= 或 K= K----资金成本率 P----筹集资金总额 D---- 使用费 C----筹资费 f----筹资费费率

DP-C

DP(1-f)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7: 技术经济学

( 2 )资金成本计算方法

①债务成本 a长期借款成本 K1= b债券成本 Kb=

(1-t) ×i1-f

Ib(1-t)B(1-fb)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8: 技术经济学

②权益资金成本 a优先股成本 Kp= b普通股成本 Kc= +g c 留存收益资金成本 一般而言,将留存收益视同普通股股东对

企业的再投资,并参考普通股成本的计算方法,计算它的资金成本,但留存收益资金没有发行费用。

Dp

Pp(1-fp)Dc

Pc(1-f)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29: 技术经济学

③综合资本成本 Kw=∑KjWj

Kw----综合资本成本 Kj----第 j种个别资本成本 Wj----第 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Wj=1

j=1

n

n

j=1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0: 技术经济学

(四)融资结构分析 融资结构分析主要分析项目融资方案中的资本金

与债务资金的比例、股本结构比例和债务结构比例是否合理,并分析其实现条件。

项目资金结构的一个基本比例是项目的资本金(即权益投资)与负债融资的比率,称为项目的资本结构。

负债比例是指项目所使用的借贷资金与资本金的数量比例。财务杠杆是指负债比例对资本金收益率的放大或缩小作用。项目资本金收益率不仅与项目收益率有关,也与负债比例密切相关。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1: 技术经济学

设全部资金为 K,资本金为 K0,借款为 KL,项目投资利润率为 R,借款利率为 RL,资本金利润率为 R0,由资金利润率公式可得:

K=K0+KL R0= =

=R+ ×(R-RL)由此可知,当 R> RL时, R0> R;当 R< RL时,

R0 < R。因此,资本金利润率与全部资金利润率的差别被负债比率放大,这种放大效应被称为财务杠杆效应。

K×R-KL×RLK

0

(K0+KL)×R-KL×RL

K0

KLK0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2: 技术经济学

(五)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项目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项目寿命期

内各年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 1.借债偿还期 2. 资产负债率 3.流动比率 4.速动比率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3: 技术经济学

(六)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 全投资财务效果评价 全投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项目计算期各年 的净现

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入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各年累计净净现金流量之和。

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 静、动态投资回收期 (TP、 TP) 财务净现值 (FNPV) ﹡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4: 技术经济学

2.自有资金财务效果评价

( 1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2 )生产经营期借款利息计算 ①建设投资借款利息计算方法 a等额利息法 b等额本金法 c等额摊还法 d一次性偿付法 e量入偿付法 ②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流动资金利息 =流动资金借款累计金额×年利率 (3) 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5: 技术经济学

(七)创汇、节汇能力及外汇平衡分析

1. 财务外汇净现值( NPVF)

2. 财务换汇成本及财务节汇成本

3.外汇平衡分析

6.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Page 36: 技术经济学

6.5 国民经济评价(一)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1. 国民经济评价:是指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从整个国家角度考察项目的总收益和总费用,采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和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评级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37: 技术经济学

2. 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

( 1 )国民经济评价能够真实地反映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 2 )国名经济评价是宏观上合理配置国家资源的需要。

( 3 )国民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38: 技术经济学

3.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 1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共同点。 评价目的相同 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 评价的方法相同 ( 2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不同点 评价的角度不同 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划分范围不同 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 采用的评价参数不同 评价的内容不同 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不同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39: 技术经济学

4. 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影子价格的确定 基础数据的调整 编制报表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做出评价结论与建议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0: 技术经济学

5.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的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

评价内容 基本报表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

费用流量表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

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

外汇效果分析 经济外流量表 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1: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第十六讲

主讲教师:刘玉国

学时: 16学时

Page 42: 技术经济学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与费用

国民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国民经济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可称为内部效果,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可成为外部效果。

1.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内部效果 直接效益,是项目产出物直接生成,并

在项目范围内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效益。 直接费用,是项目使用投入物所产出的

并在项目范围内用影子价格计算的费用。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3: 技术经济学

2.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外部效果 外部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关联效果 环境和生态效果 技术扩散效果 3.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 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项目的补贴 国内贷款的还本付息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4: 技术经济学

(三)影子价格 1.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

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2. 影子价格的确定 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3. 由政府调控价格的货物的影子价格 水作为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电力作为项目投入物时的影子价格 铁路运输作为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5: 技术经济学

4.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①影子工资(即劳动力的影子价格) 影子工资 =名义工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②土地的影子价格 ③自然资源影子价格 ④外汇的影子价格——影子汇率 ⑤资金的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6: 技术经济学

(四)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1. 国民经济评价报表种类 ( 1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P183_P184 ( 2 )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P184 ( 3 )经济外汇流量表P184_P185 ( 4 )国民经济评价投资调整计算表P185 ( 5 )国民经济评价经营费用调整计算表P186 ( 6 )国民经济评价销售收入 调整计算表P186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7: 技术经济学

2. 国民经济评价报表的编制

一般在项目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调整编制,有些项目也可以直接编制。

( 1 )在财务评价基础上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应注意以下问题。

剔除转移支付 计算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 调整建设投资 调整流动资金 调整经营费用 调整销售收入 调整外汇价值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8: 技术经济学

( 2 )直接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步骤: 确定国民经济效益、费用的计算范围,包括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间接费用。

测算各种主要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影子价格。 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等有关报表。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49: 技术经济学

(五)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1. 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经济净现值 (ENPV) 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 2.外汇效果分析指标 经济外汇净现值 (ENPVF) 经济换汇成本 经济节汇成本

6.5国民经济评价

Page 50: 技术经济学

第七章 价值工程

7.1 价值工程概述 7.2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7.3 功能分析 7.4 方案的创造与评价

Page 51: 技术经济学

7.1 价值工程概述

美的 JSTDQ10-NB燃气热水器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2: 技术经济学

(一)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VE) , 又称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VA)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

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麦尔斯 (Miles)发现:人们使用某种材料的目的在于材料所具有的功能。因此可以考虑用功能相同但价格低廉的代用品取代原来昂贵的材料。

1947年,《价值分析程序》 之后美国国防和政府部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取

得了显著成效。 20世纪 60 年代传入日本 我国在 1978 年下半年开始推广价值工程活动。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3: 技术经济学

国外发展价值工程的过程 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降低材料费用;如改变产品形式、尺寸和材质等。 2 、改进现有产品;如改变设计、加工方法等。 3 、新产品的价值工程;在新产品开发时运用价值

工程。 4 、系统的价值工程。对产品以外的有关设备、程序、

工艺、流通、维修服务、组织体制等整个系统运用价值工程。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4: 技术经济学

(二)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1. 价值工程:力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

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

价值工程活动包括:产品的功能、寿命周期成本和价值的分析。

2.功能 (Function):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功用、效用、作用等,也可称之为性能、效能,是产品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属性。

3.功能分类: 按功能重要性不同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按功能性质不同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按用户要求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5: 技术经济学

4.寿命周期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全过程所付出的费用总和,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使用成本。

C

Cmin

O F0 F

使用成本 C2

生产成本 C1寿命周期成本 C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与产品功能的关系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6: 技术经济学

5. 价值 功能价值:功能与获得此功能所付出代价(费用)的比值   F ~ 功能值 V = ——  C ~ 成本费用 单位成本费用所能获得的功能    ~ 好  提高 V 的途径: F   C   V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7: 技术经济学

(三)价值工程的特点

1.·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的 2.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3. 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依靠集体智慧

的系统活动 4.强调创造性思维 5. 价值工程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范围 设计过程 制造过程 供销过程 管理过程

7.1价值工程概述

Page 58: 技术经济学

7.2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选择 VE 活动对象的方法: 1 、经验分析法(初选 ) 2 、费用比重分析法(初选 ) 3 、 ABC分析法(初选 ) 4 、价值系数法(复选) 5 、最合适区域法(田中法)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59: 技术经济学

(一)经验分析法 VE 人员:凭借经验 分析判断 检查提问法 结合各方面情况 确 定 价值测定法 (二)费用比重分析法 (三) ABC 分析法(重点分析法、排列图法)—— 用于零部件( 1 )原理:按零部件种类数和费用比重——作重要度分类: ABC( 2 )一般原则: A B C 占零件总类数: 10% 20% 70% 工作量小、 占总成本比重: 70% 20% 10% 改善大、 重点 其次 忽略 费用省( 3 )步骤: ⅰ. 列表将各种零部件按其总成本大小顺序排列 ⅱ. 依序计算零部件的:累计种数、累计成本金额 ⅲ. 依序计算至各零部件:占零部件总类数的累计百分比 占总成本的累计百分比 ⅳ. 按两个百分比和一般原则作零部件 A 、 B 、 C 分类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60: 技术经济学

作 ABC分析图

帕雷特( Pareto )曲线 ∑ C% 100% C B重点分析对象: A类 A

0 50% 100% ∑零件%例:某产品由 26 种零件组成,其单位成本及零件个数如表所示:

零件 a b c d e f g h i j … z

个数 1 1 1 1 4 1 2 1 1 1 … 1

成本 11.7

7.61

2.44

1.65

1.41

0.83

0.74

0.71

0.61

0.43

… 0.05

用 ABC 分析法选择分析对象 —— 计算与作图: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61: 技术经济学

零件名称

零件个数

单位成本

种类成本

累计种数

种数累计

%

累计成本

成本累计

%

分类

abe

114

11.77.611.41

11.77.615.64

123

3.87.711.5

11.719.3124.95

32.954.270.1

A

cdgfh

11211

2.441.650.740.830.71

2.441.651.480.830.71

45678

15.419.223.126.930.8

27.3929.0430.5231.3532.06

76.981.685.788.190.1

B

ij…z

11…1

0.610.43

…0.05

0.610.43

…0.05

910…26

34.638.5

…100

32.6733.10

…35.60

91.893.0

…100

C

∑ 35.6

重点分析对象 A 类零件 :a 、 b 、 e ; 其次 B 类零件; C 类忽略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62: 技术经济学

(四)价值系数法 价值系数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

成本应该与该零部件功能的重要性相称。它根据产品零部件价值系数的大小,最后确定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价值系数 =

功能评价系数 =

计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有强制确定法( Forced decision method, FD)、直接评分法、倍比法等。

FD法又分为 0-1 评分法和 0-4 评分法

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零件的累计得分全部零件得分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63: 技术经济学

(五)最合适区域法(田中法) 原理:在计算 V基础上,根据 VE目标和能力,结合功能重要性和成本大小,确定 VE改进对象范围。 方法: 1)把各功能价值系数用坐标图标记出来 2 )设任一点 P 或 P′, 令 OB = L , PB = d ,则 d∝L 3 )界定可以接受和需要改进的范围 令 L·d = S , 则 d = S / L , 有

据 VE 能力目标,凭经验试算确定 S 改进对象: V在双曲线以外的区域

S2XY 21

S2XY 22

P(Xi,Yi) d B L P′(Xi,Yj)

45○ V< 10 成本系数 X

Y功能系数

V 1 V=1﹥

S2XY 2

7.2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Page 64: 技术经济学

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是从研究对象的功能出发,通过对价值工程对象——产品或作业的深入分析,掌握产品提供的功能和用户对功能的需要,即回答“它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三个环节。

7.3 功能分析

7.3功能分析

Page 65: 技术经济学

(一)功能定义 功能定义:就是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各种功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以限定其内容,区别于其他事物。

动词 +名词 进行功能定义要遵照以下要求:

要做简洁准确的表达;功能定义的名词部分尽可能定量化; 动词部分的表达要适当抽象。

7.3功能分析

Page 66: 技术经济学

(二)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就是在功能定义和功能分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原理和编制功能卡片的方法,对产品或零部件各功能进行分析,按照功能间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功能排列成一张功能系统图,以便掌握必要功能,发现和消除不必要功能,明确功能改善区域。

7.3功能分析

Page 67: 技术经济学

功能系统图基本模式

F0

F1

F2

F3

F11

F12

F13

F21

F22

F23

F31

F32

F33

功能区 1

功能区 2

功能区 3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7.3功能分析

Page 68: 技术经济学

1.功能整理的逻辑 在产品的许多功能之间,存在着上下关系

和并列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关系。举例说明:

发光 加热灯丝 通过电流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7.3功能分析

Page 69: 技术经济学

2.功能整理的方法 ( 1 )由目的寻找手段

( 2 )由手段寻找目的

7.3功能分析

Page 70: 技术经济学

3.功能整理作用 ( 1 )明确必要功能 ( 2 )消除不必要功能 ( 3 )把握价值改善的功能领域 ( 4 )明确改善对象的等级

7.3功能分析

Page 71: 技术经济学

(三)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实际上就是计算功能的价值。 V=F/C F----功能评价值 C----功能或功能区域的现实成本 V----功能的价值或价值系数 功能评价方法有绝对值法和相对值法两种:

7.3功能分析

Page 72: 技术经济学

1.绝对值法(也称功能成本法)

V(功能价值) =

( 1 )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 计算功能的现实成本需要把零件的成本按功能

进行分配。 ( 2 )功能评价值的确定 最低成本法 经验估算法 理论计算法

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

7.3功能分析

Page 73: 技术经济学

2.相对值法(价值系数法)

价值系数 =

功能评价系数 =

成本系数 =

计算功能评价系数有 FD法、直接评分法、倍比评分法等。

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功能的累计得分全部功能总分

各功能现实成本

产品现实成本

7.3功能分析

Page 74: 技术经济学

当 V= 1 时,说明零部件功能与成本相当,是合适的。如果 V偏离 1 较远,则说明功能与成本不相当,需要作为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加以分析研究和改进。

V1 ,说明成本对于所实现的功能来说偏高,应降低成本。这个零部件可以选为改进对象。

V1 ,说明零部件功能高,成本低,此时应检查这个零部件的功能是否达到了要求。若未达到,也应作为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

3.功能评价方法的应用

7.3功能分析

Page 75: 技术经济学

7.4 方案的创造与评价(一)方案的创造

常用的方案创造方案有: 1.头脑风暴法(简称 BS) 2. 模糊目标法(哥顿法) 3.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法)

7.4方案的创造与评价

Page 76: 技术经济学

(二)方案评价和选择

方案评价是在方案创造基础上对新构思方案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评估,以便选择最佳方案。

方案评价分为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两个阶段。不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都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以及它们的综合评价。

7.4方案的创造与评价

Page 77: 技术经济学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技术评价 功能的实现

程度、可靠性、维修性、操作、安全、整个系统的协调与环境条件的协调

经济评价 成本、一次性投资、追加投资效果系数和追加投资回收期、利润

社会评价 综合评价

方案

各项技术因素得分

可靠性

工艺性

安全性

重量

操作性

维修性

合计

选择

A 2 9 3 10 10 10 44 X

B 7 7 5 7 8 4 38 X

C 6 10 9 9 9 8 51 采纳

D 5 10 4 9 10 7 45 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