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9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作作 12/2/2013 3:17:18 PM 作作 434 作作 1 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作 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作 作作作作 《》。。 ,一 1

Transcript of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Page 1: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 人类爱吃肉 不是好兆头

作者:释佚侬辟谷 | 12/2/2013 3:17:18 PM | 浏览:434 | 评论:1

  最近看到《今日头条》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看到被做实验的小白鼠身上长出来大大的肿瘤和痛苦的样子,实在感到恐怖。今特整理出一些帮

助大家怎样识别转基因食品的文章,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自己及家人,请一定看看!

1、大豆

Page 2: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Page 3: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从这个发芽试验过程,人们

可以发现,这些转基因大豆是一次性产生的果实,它们的胚芽是不具有生命本质活性的,因此,就没有延续后代的能力。相当于——可以正常怀孕,但是每一次都是死

胎,这就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到此为止了。 

  那么人类如果大规模地长期食用各种转基因食品,其中危害人类的转基因片断,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直至改变人类本身的正常基因,抵抗力下降,怪病丛生,或

者丧失生育能力都是情理之中的了。 

2、胡萝卜

Page 4: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3、土豆

Page 5: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Page 6: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Page 7: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

的中间一般有 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Page 8: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1)超市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转基因标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应有标注。但这些标注怕见人,小到只有 1.8毫

米高,而且躲在最不显眼处,仔细查总是可以查到的。

  (2)超市西红柿、木瓜大部份是转基因,坚决不买。从安全和质量上说,个体农贩水果类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

  (3)玉米使用转基因最早、最广、最多,购买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卖的玉米窝窝头。

  (4)转基因小麦籽粒色白透明发亮,全角质,属硬质强筋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特优转基因 9506小麦 2008年在安徽面世,面粉中还有漂白剂、滑石粉混在里面,

就更难识别。

  (5)水稻转基因中国偷偷搞了好几年,少数流入市场,特别要警惕又长又瘦又亮的大米。东北大米目前无转基因,暂可放心,一定要看外包装袋,如黑龙江、吉

林和辽宁的米业,东北米是粳米,短圆粒型、这与湖北、湖南一带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如BT汕优 63)中长粒型有本质的区别、容易识别。另外,泰国禁止转基因,其

Page 9: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米无问题。

  (6)小米、燕麦、荞麦、高粱均属小宗粮食作物,还来不及去转基因。花生是我国独特产品,暂无转基因,红薯也未转基因。

  8、生物共振鉴别法

  将未知的食品与作为基准的非转基因同类食品的生物频谱场共振,如果共振,则是非转基因的食品;不是,则是转基因的食品。此操作简易,适用面广,但是技术难

度较高。

  另外,肯德基、麦当劳基本都是转基因食物,请不要去吃了。

人类越来越爱吃肉 这可不是好兆头(枫渔 编译)

  一项全球食物消耗的全面调查研究显示,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个国家在全球肉类消耗方面的增长也名列前茅,其增长量抵消了其他地区肉类消耗

的下降量。

  据《自然》报道,这一最新研究周一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详细阐述了人们所吃的食物,并对各个国家的食物消耗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使用生态

学定位物种在食物链中所处位置的刻度方法,首次计算出了人类的食性层级。

  研究人员们将植物和藻类设为第一食性层级,那些吃植物的兔子则处于第二食性层级,食草类的狐狸则处于第三食性层级,以其他鱼类为食的鳕鱼处于第四食性层

级,以其他哺乳类动物为食的北极熊和逆戟鲸则处于最高食性层级 5.5。

  2009年全球人类的中位食性层级是 2.2,这让人类在全球食物网中与猪和凤尾鱼等处于同一层面,人类与食草动物更为类似,而不是食肉动物。这一最新研究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研究人员对 176个国家的人群自 1961年到 2009年间的食性层级进行了计算,涉及了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0)

编制的从动物脂肪到山药的 102种不同类型的食物。

  研究人员发现过去 50年来,人类对脂肪和肉类消耗的增加让人类在全球食物网中的层级不断提升,如今人类的食性层级已经增加了 3%或 0.06。这意味着人类已

经消耗了非常多的肉类才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只是人类肉食消耗的增加并不是全球一致的,比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由于数亿民众已经摆脱贫困,因而肉类的消

耗就出现了显著的增加。而冰岛、蒙古、毛里塔尼亚这样一些传统上以肉食为主的国家,其肉类的消耗却出现了下降。

  研究人员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食性层级进行计算,有助于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人类因资源消耗以及生产肉类食品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

2006年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畜牧业生产占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8%。如果人类食性层级进一步增加,则会对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