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6
:一 成成成 数数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 ,一: ,一 。 ,,,。 数数数数 ,,体。 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 数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西,,,夏,, 16.7 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一。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1993数数数数数数数27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 15 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 5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一。,1998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一,一:(一)、()、、、、、。 成成成成成成成成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

Transcript of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Page 1: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张继庆

           

数年前,据说名导演张艺谋在拍摄成都的宣传片时,曾创造了一句名言: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后来,这句话不胫而走,不仅成了成都人

炫耀自己城市的经典口头禅,也成为全国各地旅游者津津乐道的赞美词。

我在成都生活了六年,从我的亲身经历,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天府之国与宜居城市

 

        成都位于川西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

严寒,年平均温度 16.7摄氏度。常年风调雨顺,既宜于作物生长,又宜于旅游

休闲。位于岷江干流上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保证了成都大

平原的灌溉和防洪,使成都及其邻县成为水旱无忧、渔米之乡的天府之国。这得

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块平坦的土地特有的自然风貌:无论大街小巷皆绿

树成荫,各色花草,四季不断,放眼望去,远近一片郁郁葱葱。

Page 2: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的市政建设著有成效,1993年市政投入巨资 27亿元,对市中心人口

最密集、污染最严重的府南河 15公里河段(类似北京解放前的龙须沟)进行大

规模整治。经 5年努力,将沿河十多万棚户居民迁入新居小区,污染型企业外

迁,使城区水面得到根本净化。沿河两岸修建了宽敞的马路、美丽的绿化带、河

滨公园及雅致的河栏,成为市区一大景观。为此,1998年,府南河治理工程荣

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进一步促进成都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宜居城市,先后获

得一系列辉煌的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排名第一)、全国最佳旅游城市

(全国排名第二)、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全国最具潜力城市、全国

最宜投资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人文景观名闻遐迩  

        成都是公元前五世纪古代蜀国开明王朝的都城,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和人

文景观随处可见。著名的景点有: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文君井、文

殊院、宝光寺、金沙遗址等。在成都市附近,全国闻名的景点有:九寨沟、三星堆

Page 3: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峨眉山、乐山大佛及郊县众多古镇、风景区。这些地方不仅是成都市民度假休闲

的首选场所,也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向往和青睐的旅游圣地。

历代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著名文人学士、诗人墨客较多,受他们的传统影响

使成都的文化氛围较浓,反映在成都的博物馆、公园、展览馆中的展品布置都颇

有文化气息,一般都装饰有古今名家的诗句或辞章。就连景点、农家乐及其道路

都要取一个优雅浪漫的名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赏梅路”、“凌

波小筑”、“乡里乡情”、“金色池塘”、“这厢有李”等。

成都市对市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比较重视,全市各类博物馆、展览馆、

文化馆的展出和文艺演出常年不断,丰富多彩。国内外最著名的音乐、歌剧、舞

剧等文艺节目的演出,除北京、上海外,如安排第三地,成都往往是首选。

便捷的城市交通

    

        成都连年的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果,从市内开往邻县、郊区的高速公路四

通八达,质量很高。几年来,我去过新都、郫县、邛崃、灌县、温江、大邑、雅安、

Page 4: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新津等地探亲、游览,见沿途的高速公路路面整洁美观,设施齐全。公路两侧的

绿化极好,花树辉映,令人赏心悦目。我见过不少国家的高速公路,而成都的与

之相比毫不逊色,有过之无不及。

成都市内的交通也颇出色。为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市政当局大力发展公

交事业。地铁和轻轨正在加紧建设,据说有的线路明年即可投入营运。市内的公

交汽车密如蛛网,乘车便利,到市内各地最远的地方换乘一次即可到达。到市郊

各旅游景点的长途车收费便宜,车辆美观清洁,服务周到,发车准时。车内让座

现象比较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乘公交车,为乘客提供了优惠待遇,凭卡乘车每次

刷卡只收 5角(空调车 1元),在 2小时以内多次换车刷卡均不另收费。从去年

起还对年满 70岁的市民发放免费公交乘车卡。

 

出色的生活服务

 

我去过不少国家出差、游览,也在国内许多大城市生活过,我觉得城市中

一般生活设施和服务质量还是以成都最为出色。

Page 5: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市政当局很注重市民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质量,各种商店和超市遍布城

乡各地,购物环境优美,冬暖夏凉,货色齐全,特别是食品、日用品(厨具、炊

具、餐具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国外根本看不到。大街小巷的餐厅、小吃

店鳞次栉比,全日营业,用餐非常方便。

菜市场供应丰富,清洁整齐,特别是服务周到。对顾客购买土豆、南瓜、冬

瓜等均免费削皮、切丝;鱼肉免费去内脏、切片、剁骨;在住宅小区的超市,还

可电话购物免费送货上门,不仅送大西瓜,也送小商品如一瓶醋,一把牙刷。

住宅小区管理较好,日常维修随叫随到,也极少发生入室偷盗案件;保安

人员除站岗、巡逻外,还免费为住户服务(如代叫出租车,代提笨重行李上下楼

室内代搬重物等),电话一打就来,深受住户好评,感到生活安全而舒适。

 

川菜和小吃蜚声中外

 

“游在江南,吃在四川”是旅游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赞语,而四川的美食则

以成都最具代表性。成都的家乡菜、火锅、麻辣烫和各种小吃不仅味美,而且价

Page 6: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廉。在成都办事、游览,用餐非常方便,不管城乡大街小巷,餐馆、小吃店林立

各有特色。

在外地大城市,经常能在街上见到高悬“正宗川菜”、“成都小吃”招牌

的餐厅,以广招徕;在国外,也常见到经营川菜的餐厅,但他们的菜品已走了

样,离真正的川味、成都味相去甚远,名不副实。

 

农家乐乐无穷

 

“农家乐”是成都一大特色,闻名全国。据说,当年成都近郊郫县的农民为

了创收,把自家多余的房舍辟成客房,在自家的场院养花种草,培育成花园和

娱乐场所,把自家的菜地垦植成菜园、果园、鱼塘,以接待城里人来农家休假,

提供食宿和娱乐服务,适当收取费用。这种到农家度假消费,由农家提供一条龙

服务(吃、住、玩、游)的经营场所,通称为“农家乐”。

 

农家乐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以后就由郫县逐渐传到成都周边

其它县区。后来不仅限于郊区农户,市内的公园、宾馆也以这种经营方式接待游

客,很快就在成都市内外的农户、公园和茶楼形成农家乐林立,处处可休闲度假

Page 7: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的蓬勃局面。以我家附近的锦江区花乡(三圣乡)为例,由于乡、镇政府的扶植

统一规划,几年间便建成了大规模的农家乐企业、国家 4A级旅游景区“五朵金

花”: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江家菜地和花乡农居。顾名思义,幸福梅

林以腊梅取胜,共种梅花 1500亩,22万珠,是我国第一大梅林;荷塘月色以

荷花闻名,齐人高的各色荷花构成荷的海洋,在荷塘的一边望不到对岸;东篱

菊园以菊花招人,由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得名;江家菜地以种植各色四季

绿色蔬果著称;花香农居则以各种鲜花、美景、农舍引人。

农家乐的规模大小不等,设施齐全,卫生条件较好,包间有空调、电视、沙

发;小的一日可同时接待数十人,大的可接待数百人,大厅有舞台及设施供开

会或文艺演出,适宜举办大型集体活动。

农家乐的收费有多种标准,能满足高、中、低各种消费层次的需求:周一至

周五游客较少,一般最低消费为每人 20-30元,设施特别好的到 30-50元,

服务内容包括茶水、午餐,菜品丰盛,至少十菜一湯,除鸡鸭鱼肉外,还配有各

色时鲜蔬菜及小吃等。还可免费享受花园游览、鱼塘垂钓、棋牌麻将,卡拉OK等,

Page 8: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称为组合消费。周末,游人加多,收费略有增加。一般工薪阶层、退休和下岗职

工都能承受。

成都人的个性和风格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巴蜀文化,培养了成都人的个性和风格:自由洒脱,潇

洒浪漫,待人热情诚恳,讲求时尚个性,生活轻松风趣。成都市民祖辈不少从外

省外县移民而来,故成都人包容性、随意性较好,不欺生,不排外,与人交往,

彬彬有礼。我乘公交车出行,总有中青年人主动礼貌让座,比很多城市都好。

成都人会工作也会生活,讲究吃穿和生活质量。年轻人购房购车的比较普

遍,据说市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几年来,全市每天办理上牌

照的新购小汽车达 500辆以上。一到周末或长假,驾车到外地和市内市郊景点

游览的人群络绎不绝,常常找不到泊车的地点。

成都人敢花钱,也会花钱。报上曾有一调侃新闻:如果全国人民都象成都

人那样爱花钱,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年轻人在吃穿和旅游上的花费从不吝啬,

Page 9: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全市餐馆不下数万家,一到周末节假日,稍有名气的餐厅都告客满,如临国庆、

春节或是办喜宴寿宴,必须得提前几月甚至半年才有望订到座。

成都人,特别是年轻人、少男少女,都很在意自己的衣着和仪容,他们穿

着入时得体,活泼可爱,尽显风姿。成都不愧是盛出俊男美女的风水宝地。

成都人跟杭州人一样喜欢饮茶,坐茶馆,市内外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茶社、

茶楼、茶馆,农家乐的茶座更是数不胜数。茶馆生意兴隆,一到周末节假日,城

里人往往全家出动,邀集亲友,踏青赏景,饮茶聚会,熙熙攘攘,成为成都一

景。我曾听过一则关于成都人爱饮茶的真实趣事,一位三轮车工人上午九时在茶

馆饮茶,一急于出行的人问:师傅出车吗?答曰:茶没喝通,不得出车!

杭州的茶馆定位较高,茶资太贵,大多是外地游客和本地商务交际人士光

临,普通市民少有涉足;而成都的茶馆消费定位较低,一茶一座,少则 5-10

元,多则数十元不等,能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

    成都人生活得轻松潇洒,喜欢摆龙门阵,说俏皮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不例

外。几位妇女在地震蓬内躲避余震的情况下仍然不忘摆起麻将桌打“血战到底”

Page 10: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名曰“以娱乐压恐惧”。一些参加救灾的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路边,一边听着收

音机一边打麻将,一听到广播有险情,立即丢下麻将,驾车出发救援抢险。

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幽默调侃的手机短信在成都人中流传:

“灾区人民在余震中等吃喝,成都人民在吃喝中等余震。”

“问:地震哥哥,你好久离开成都喔?答:成都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

市。”

成都老年人的生活也很轻松自在,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他们热衷于旅游和

锻炼,特别青睐到农家乐去耍,周一至周五上午,老爷子、老太太成群结队去市

郊农家乐聚会,有幽默的顺口溜在民间流传:

其一:  老头老太婆        退休真快活

                  一卡全城通(1)     专找农家乐

                  上午闲聊天          下午打五角(2)

                  赢了不开腔(3)      输了紧倒说(4)

       注:(1)市民满 70可获全城通公交卡免费乘车;(2)打麻将有小钱输赢,

一番牌以 5角到一元计算;(3)“开腔”,川语“说话”之意;(4)“紧倒

说”,即“不断地说”。

Page 11: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其二:  成都老嬢真自在     家孙外孙都不带

                 上午舞  下午赌      晚上还要打腰鼓

                 生活虽然很清苦      还有社保二百五 

成都人平时看似轻松悠闲,少问世事,但到关键时刻,其同情心、爱国心

和勇气义气便霎那间自然流露,令人惊叹!去年 5-12汶川地震甫一发生,成

都人就立刻积极主动投入救灾,捐款的、献血的、奔赴灾区救灾的义举不断涌现

蔚然成风。我的两个晚辈亲属就自购食品、饮水自驾车到灾区救灾:报载一百多

位出租车司机自发开车去灾区免费运送伤员和救灾物资;天府广场上自愿无偿

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龙,争先恐后。

这就是成都人可爱的本色!  

      

成都诱人的发展远景

 

成都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1993

年,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其综合实力西部第一。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获国

Page 12: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务院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

由于上述先天的特殊条件和后天的卓越创造,使成都早就成为大陆最发达

的国际化城市之一,吸引了无数的外国旅游者、投资者、留学生、定居者、记者、

银行、商号和其他文化使者。现在成都的机关、机构、街道、公园、餐厅、游乐园等

公共场所大都标有中英文对照的名称和说明,公交车上都有中英文对照的报站

和电子导乘字幕。市民对外国客人一般都彬彬有礼,笑脸相迎,使他们有宾至如

归的温馨感觉,表现了成都人宽容好客的优秀品质。

据报道,不少国际友人说,“只知道成都是个内陆城市,来了才知道成都

是那么现代,时尚。夜色中的锦里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比很多欧洲城市的夜晚

还要繁荣。”。很多外国友人来成都不久,就迷恋上成都的茶馆、川菜、火锅、麻

辣烫和各种小吃。

据说,5年前,成都市就开展了一场“城乡一体化”改革,希望通过土地流

转、农村社会保障、基层治理进而到农村产权等一系列变革试验,找到一条破除

Page 13: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普适路径。这就是被称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

运的“成都试验”。

据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两年 4万亿元的内

需刺激计划中,有 25%落袋四川。可见四川在未来两年中的建设规模和远景是

何等的诱人!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