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铁皮鼓》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京特·格拉斯...

1
2015 年 4 月 14 日 星期二 责编/雷思琦 美编/颜鹏 31 悦周刊 延伸阅读 京特·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 其新颖的语言和奇诡的想象力使他成为当代世 界文学巨匠中的一员。他于1965年获得格奥 尔格·毕希纳奖 (Georg Büchner Prize),并于199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会荣 誉院士,他在1995年获得赫尔曼·凯斯滕 奖。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京特·格拉 斯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被视为左翼作 家,而他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支持者。瑞典 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认 为他“以嬉戏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 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京特·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铁皮 鼓》,它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也 是但泽三部曲 (Danzig Trilogy) 的第一部 作品 (另外两部作品是 《猫与老鼠》 与 《狗年 月》 ) 。《铁皮鼓》 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 特,在 3 岁的时候停止了生长。这是一个非常 特别的人物形象。奥斯卡从自己矮人的视角, 看到了纳粹统治的怪诞、荒谬。 用格拉斯的话说,《铁皮鼓》 的诞生正当 其时,因为二战梦魇结束 10 多年后,德国人开 始又忘记过去,他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警示自 己的同胞。1999年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他也对《铁皮鼓》和德国的历史困扰作出了自 己判断,他告诉瑞典学院,“满山的碎石和尸 体就像德国历史子宫中孕育的果实。我铲得越 多,生长出来的就越多。这不能被忽视。” 在 《铁皮鼓》 出版50周年时,格拉斯回头 再看这部小说的出版,表示,“它最大的意义 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德国人渐渐忘记了纳粹 时期的黑暗历史,而这部小说使德国人再次重 新反思那段历史。”此外,《铁皮鼓》 还被拍成 了电影,获得 1980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格拉斯还活跃在 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个立场坚 定的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 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 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格拉斯最近的三部作品《剥洋 葱》《盒式相机》 和 《格林的词语》 前后历时6年。其中,自传小说 《剥 洋葱》出版带来的所谓党卫军成员丑 闻,格拉斯一度遭受了全世界的质 疑。在 《剥洋葱》 中,格拉斯记叙了 作家从 12 岁到 32 岁的生活经历,格 拉斯的童年在但泽老城的炮火声中结 束,17 岁入伍党卫军,未发一枪受伤 被俘;之后面临战后匮乏年代的三重 饥饿:对食物,对女人,对艺术。在 杜塞尔多夫的酒吧,业余爵士手格拉 斯把搓衣板当乐器;带母亲去那“柠 檬花开的南方”巴黎的地下室,为第 一部小说找到了第一句话,然后一章 又一章,这就是 《铁皮鼓》。而引起 世界哗然的党卫军部分出现在第四章 《我怎样学会了害怕》。 格拉斯声称12岁时战争的爆 发,对他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此前的 童年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在传记 中,格拉斯一次次诘问年轻的自己, 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 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 程。格拉斯不仅用小说在赎罪,他还 是战后德国一位刺耳的批评家。他与 德国人的战争健忘症不断地斗争,有 时候还挑起争论,1990年两德统一 时,格拉斯发表了 《厄运判决》,他 反对1990年德国的统一,还形容民 主德国的“合并”是联邦德国的殖民 行为。自传 《剥洋葱》 出版后,他的 敌人的机会到了,大肆渲染格拉斯的 党卫军身份。 2007年,当时刚刚过了80岁生 日的京特·格拉斯在一份声明中表 示,正如其自传 《剥洋葱》 中所说, 他只是向军方提交了服役书,但最终 加入党卫军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声明 中,格拉斯说:“15岁的时候,我自 愿加入国防军。事实上,我希望服役 于潜艇部队或者坦克部队。”“但最后 我被招募进党卫军并非出于我的积极 加入,只是在1944年秋天,我收到 来自党卫军的一纸服役书。”“常被忽 略的一点非常清楚和简单:我不是自 愿加入党卫军的。” 更多人还是捍卫格拉斯,比如美 国作家约翰·欧文写信给格拉斯: “对我来说,你仍然是一个英雄,既 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道德指南针。 你作为一个作家和国家公民的勇气都 是可效仿的—你最近的被揭露的事 是勇气的提高,而不是降低。”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腾讯) 德国施泰德尔出版社 13 日宣布,以长篇小说《铁 皮鼓》等作品闻名的德国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京特·格 拉斯当天在医院因感染去 世,终年87岁。格拉斯出 生于 1927 年 10 月 16 日,其 小说《铁皮鼓》于 1959 年出 版,随后被翻译成24种语 言在全球发行,他也因此成 为全世界最知名的作家之 一。1999 年,格拉斯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铁皮鼓》与格拉斯的另 外两部作品《猫与鼠》和《狗 年月》合称“但泽三部曲”,形 成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 画卷。格拉斯的作品语言新 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在 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 位。 京特·格拉斯全名京特·威廉·格拉斯, 1927 年 10 月 16 日出生于但泽自由市 (今波兰 格但斯克) 。格拉斯在天主教的环境下成长, 其父母在但泽开杂货店,全家居住在公寓中, 有一个妹妹,出生于1930年。不仅仅是写 作,格拉斯几乎在他涉略的任何艺术领域都取 得了成功:从戏剧到雕塑再到版画。但是他的 一生充满坎坷,青年时的经历成为一生的中不 可承受之重。 京特·格拉斯在1943年成为空军志愿儿 童军,然后被征召进帝国劳动队 (Reichsar- beitsdienst)。1944 年 11 月,格拉斯在 17 岁 生日后不久,主动请缨进入德国海军,担任潜 艇士兵,“他觉得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 他走出父母房子的限制”,他认为天主教中产 阶级过于乏味。然而,海军不想征招格拉斯, 于是他加入第10党卫军弗伦茨贝格装甲师。 他于 1945 年 2 月至 1945 年 4 月 20 日参加了战 斗,受伤在玛丽亚温泉市被美军俘虏。1945 年 但泽被苏联红军占领后,京特·格拉斯在西德 居住于避难所内。 2006 年,格拉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曾 在1944年末期被征召入纳粹武装亲卫队。此 事一度引起轩然大波。1946 年和1947 年,格 拉斯在矿坑中工作,此后多年坚持学习雕塑和 摄影。格拉斯首先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 习,然后是柏林艺术大学。作为一位作家、平 面设计师、雕塑家,他经常旅行。京特·格拉 斯从 1983 年到 1986 年间,担任柏林艺术学院 (Akademie der Künste) 的主席。 2014年1月,已经86岁的京特·格拉斯 在接受德国帕绍新闻报专访时表示,因为身体 原因将无法再创作长篇小说,这也意味着他上 一部作品《格林的词语》很可能将成为格拉斯最 后一部长篇著作。在过去的几年中,长居德国 汉堡的格拉斯其实已经以画画为主业,专心于 水彩画,格拉斯把画画当成“一个新的开始”。 晚年,除了画画,格拉斯并没有停止参与 公共事务的讨论,就在 2013 年 12 月,京特· 格拉斯签署了一份全球作家公开信,就斯诺登 事件要求各政府减少对公民的监控。京特·格 拉斯对社交网络入侵私人生活表示担忧,在他 看来,网络上的那些“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 友。再早之前,格拉斯因为发表一首谴责以色 列的诗歌《必须要说》而被扣上反犹主义的帽 子。他在诗歌中公开批评西方世界对以色列和 伊朗的双重标准,指出德国因为历史包袱不敢 反对以色列。 【主要作品】 1959 年:《铁皮鼓》 1961 年:《猫与老鼠》 1963 年:《狗年月》 《特·格拉斯诗选》 1977 年:《比目鱼》 1999 年:《我的世纪》 2002 年:《蟹行》 2006 年:《剥洋葱》 自传小说《剥洋葱》 曾让格拉斯遭受 全世界的质疑 一生坎坷 曾被召入纳粹武装亲卫队 作品《铁皮鼓》直面德国的沉重历史 以画画为主 继续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生平 成就 晚年生活 《铁皮鼓》作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京特·格拉斯去世

Transcript of 31 《铁皮鼓》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京特·格拉斯...

Page 1: 31 《铁皮鼓》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京特·格拉斯 …ngdsb.hinews.cn/resfile/2015-04-14/031/ngdsb20150414031.pdf31悦周刊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责编/雷思琦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责编/雷思琦 美编/颜鹏31悦周刊

延伸阅读

京特·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其新颖的语言和奇诡的想象力使他成为当代世界文学巨匠中的一员。他于1965年获得格奥尔 格 · 毕 希 纳 奖 (Georg BüchnerPrize),并于199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院士,他在 1995 年获得赫尔曼·凯斯滕奖。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京特·格拉斯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被视为左翼作家,而他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支持者。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以嬉戏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京特·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 《铁皮鼓》,它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但泽三部曲(Danzig Trilogy)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两部作品是 《猫与老鼠》 与 《狗年月》)。《铁皮鼓》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在3岁的时候停止了生长。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形象。奥斯卡从自己矮人的视角,

看到了纳粹统治的怪诞、荒谬。用格拉斯的话说,《铁皮鼓》的诞生正当

其时,因为二战梦魇结束10多年后,德国人开始又忘记过去,他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警示自己的同胞。1999年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也对《铁皮鼓》和德国的历史困扰作出了自己判断,他告诉瑞典学院,“满山的碎石和尸体就像德国历史子宫中孕育的果实。我铲得越多,生长出来的就越多。这不能被忽视。”

在《铁皮鼓》出版50周年时,格拉斯回头再看这部小说的出版,表示,“它最大的意义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德国人渐渐忘记了纳粹时期的黑暗历史,而这部小说使德国人再次重新反思那段历史。”此外,《铁皮鼓》还被拍成了电影,获得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格拉斯还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格拉斯最近的三部作品 《剥洋葱》《盒式相机》 和 《格林的词语》前后历时6年。其中,自传小说 《剥洋葱》 出版带来的所谓党卫军成员丑闻,格拉斯一度遭受了全世界的质疑。在 《剥洋葱》 中,格拉斯记叙了作家从12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格拉斯的童年在但泽老城的炮火声中结束,17岁入伍党卫军,未发一枪受伤被俘;之后面临战后匮乏年代的三重饥饿:对食物,对女人,对艺术。在杜塞尔多夫的酒吧,业余爵士手格拉斯把搓衣板当乐器;带母亲去那“柠檬花开的南方”巴黎的地下室,为第一部小说找到了第一句话,然后一章又一章,这就是 《铁皮鼓》。而引起世界哗然的党卫军部分出现在第四章《我怎样学会了害怕》。

格拉斯声称 12 岁时战争的爆发,对他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此前的童年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在传记中,格拉斯一次次诘问年轻的自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格拉斯不仅用小说在赎罪,他还是战后德国一位刺耳的批评家。他与德国人的战争健忘症不断地斗争,有时候还挑起争论,1990 年两德统一时,格拉斯发表了 《厄运判决》,他反对 1990 年德国的统一,还形容民主德国的“合并”是联邦德国的殖民行为。自传 《剥洋葱》 出版后,他的敌人的机会到了,大肆渲染格拉斯的党卫军身份。

2007 年,当时刚刚过了 80 岁生日的京特·格拉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如其自传 《剥洋葱》 中所说,他只是向军方提交了服役书,但最终加入党卫军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声明中,格拉斯说:“15岁的时候,我自愿加入国防军。事实上,我希望服役于潜艇部队或者坦克部队。”“但最后我被招募进党卫军并非出于我的积极加入,只是在 1944 年秋天,我收到来自党卫军的一纸服役书。”“常被忽略的一点非常清楚和简单:我不是自愿加入党卫军的。”

更多人还是捍卫格拉斯,比如美国作家约翰·欧文写信给格拉斯:

“对我来说,你仍然是一个英雄,既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道德指南针。你作为一个作家和国家公民的勇气都是可效仿的——你最近的被揭露的事是勇气的提高,而不是降低。”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腾讯)

德国施泰德尔出版社13日宣布,以长篇小说《铁皮鼓》等作品闻名的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京特·格拉斯当天在医院因感染去世,终年87岁。格拉斯出生于1927年10月16日,其小说《铁皮鼓》于1959年出版,随后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他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作家之一。1999年,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铁皮鼓》与格拉斯的另外两部作品《猫与鼠》和《狗年月》合称“但泽三部曲”,形成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格拉斯的作品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

京特·格拉斯全名京特·威廉·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出生于但泽自由市(今波兰格但斯克)。格拉斯在天主教的环境下成长,其父母在但泽开杂货店,全家居住在公寓中,有一个妹妹,出生于 1930 年。不仅仅是写作,格拉斯几乎在他涉略的任何艺术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从戏剧到雕塑再到版画。但是他的一生充满坎坷,青年时的经历成为一生的中不可承受之重。

京特·格拉斯在1943年成为空军志愿儿童军,然后被征召进帝国劳动队(Reichsar-beitsdienst)。1944年11月,格拉斯在17岁生日后不久,主动请缨进入德国海军,担任潜艇士兵,“他觉得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他走出父母房子的限制”,他认为天主教中产

阶级过于乏味。然而,海军不想征招格拉斯,于是他加入第10党卫军弗伦茨贝格装甲师。他于1945年2月至1945年4月20日参加了战斗,受伤在玛丽亚温泉市被美军俘虏。1945年但泽被苏联红军占领后,京特·格拉斯在西德居住于避难所内。

2006年,格拉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曾在1944年末期被征召入纳粹武装亲卫队。此事一度引起轩然大波。1946年和1947年,格拉斯在矿坑中工作,此后多年坚持学习雕塑和摄影。格拉斯首先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然后是柏林艺术大学。作为一位作家、平面设计师、雕塑家,他经常旅行。京特·格拉斯从1983年到1986年间,担任柏林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Künste)的主席。

2014年1月,已经86岁的京特·格拉斯在接受德国帕绍新闻报专访时表示,因为身体原因将无法再创作长篇小说,这也意味着他上一部作品《格林的词语》很可能将成为格拉斯最后一部长篇著作。在过去的几年中,长居德国汉堡的格拉斯其实已经以画画为主业,专心于水彩画,格拉斯把画画当成“一个新的开始”。

晚年,除了画画,格拉斯并没有停止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就在2013年12月,京特·

格拉斯签署了一份全球作家公开信,就斯诺登事件要求各政府减少对公民的监控。京特·格拉斯对社交网络入侵私人生活表示担忧,在他看来,网络上的那些“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再早之前,格拉斯因为发表一首谴责以色列的诗歌《必须要说》而被扣上反犹主义的帽子。他在诗歌中公开批评西方世界对以色列和伊朗的双重标准,指出德国因为历史包袱不敢反对以色列。

【主要作品】

1959年:《铁皮鼓》1961年:《猫与老鼠》1963年:《狗年月》

《特·格拉斯诗选》1977年:《比目鱼》1999年:《我的世纪》2002年:《蟹行》2006年:《剥洋葱》

自传小说《剥洋葱》曾让格拉斯遭受全世界的质疑

一生坎坷 曾被召入纳粹武装亲卫队

作品《铁皮鼓》 直面德国的沉重历史

以画画为主 继续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生平

成就

晚年生活

《铁皮鼓》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京特·格拉斯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