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30天...

1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李传芝 美编:万栋梁 电话:89880083 A3 高中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 的特点。其学科任务就是既要培养 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 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 识。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性学科, 高考语文要复习的知识范围很广, 如何复习能让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加 优秀呢?陈老师认为,只要做到重 视基础、步步为营、适当做题、整理 素材、规范答题,考生们就能在高考 中有所收获。 回归基础 重视课本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繁多零 碎,容易遗忘,越是到最后越要加 强。要梳理出知识清单,划分到每 一天有计划地回看和记忆。抓住常 见的、常规的知识点,强化知识点在 脑中的印象。如回看五本必修课本 和《〈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语〉〈孟 子〉选读》4 本选修教材,再次品味其 中现代文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文 中出现的重要成语、俗语等,文言文 中的重要实词和注释涉及到的典 故、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细化 到每一个难写字、易错字。立足课 内,课内的分数务必拿到,课外名句 可关注《〈论语〉〈孟子〉选读》名句。 理清思路 适当做题 要有系统性意识,在全面梳理 考点的基础上,搭建知识框架,构建 知识体系,心中有一个完整的考点 谱系。诗歌、小说、散文、论述文、实 用文分板块梳理知识点,梳理各种 题型的答题思路。后期切忌继续大 量刷题,会思考比多做题更重要。 纵观近几年的江苏卷,不难发 现,框架基本没变,题型基本固定, 今年还是江苏高考 08 方案的最后一 年,又因疫情上了 3 个月的网课,估 计高考卷整体相对平稳,保持“稳中 有变”。所以大家最好结合考试说 明认真回顾和梳理历年的高考题, 尤其是近5年的高考题,不能止步于 “做过”“会做”这一层面,而是要把 试卷上第一题到最后一题彻底掌握 透彻,要研究每道题知识点的范 围。哪道题考哪个知识点、哪类题 型有哪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要了 如指掌。把同一种类型的题放到一 起,比较其中答题的相似之处,反复 揣摩基本题型以及解题思路。 此外,考生们还有一份宝贵的 “财富”,就是曾经做过的习题,比如 考点复习的学案、各种模拟考试 题。通过一遍遍的回看感悟,思考 答案的来源以及答案的合理性,从 而梳理出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熟 练掌握各种答题技巧。但要注意, 读懂文本是答题的出发点,不能停 留在掌握“套路”这一层面,应该变 “套路”为“思路”,在答题时灵活运 用,在整体理解文本、准确理解文本 的前提下答题。这样的话,在高考 时,即便文本本身可能没见过,但题 型熟悉了,知识点掌握了,每一道题 都是复习过的类型,考场上我们也 就不至于太陌生和慌乱。 不搞题海不等于不做题,两天 不做题,手感就生疏。在最后的复 习中,考生们每天可花半小时时间 挑选出高质量的习题进行训练。同 时,在复习旧题时也要找出自己出 错丢分的地方,譬如普遍难以得分 的古代诗歌鉴赏,可以做专门的强 化训练。 整理素材 兼顾练笔 即使后期复习时间很紧,也要 去阅读,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要重视一些始终有思考价值的老话 题,例如团结合作、远大志向、求实 精神等,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以凸 显时代风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 义。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搜集社会热点、热词,进行作文立意 构思训练。 除了搜集整理作文素材,还要 有适当的练笔。课堂大作文训练的 次数不会太多,还可进行“开头结 尾、论据分析、过渡安排”的片段练 习,通过点评社会焦点来阐发自己 的观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要重视对文章的修改润色。 规范答题 步步为营 考生们在高考答卷时,一定要 规范审题,明确所问问题的指向。 大家不难发现,只要我们能深入文 本,答案大多在文中,选择并重组文 中关键词句,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 卷采点给分),采用优先原则,即重要 的点放在开头、依次作答,只要做到 精准表达,基本都能得分。最后再 唠叨一句:语文答卷,书写务必要工 整! 今年高考和往年不一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形势发生转变,从寒假“线上网课”到开学后“线下专题”教学,漫长的高三循环复习,转眼只剩下最后一个 月。据介绍,面对这“多”出来的一个月,目前我市部分备战高考的学生出现疲惫态势:“基础不牢,不深不透;有卷就考,囫囵吞枣;做题不少,能力不高;关注答 案,规律不悟。”其根本原因有三:疫情期间,开学时间不定,“线上网课”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开学后,高考时间不定,二轮复习计划有调整;高考延期,教学工作重 心前移,未能有序推进,导致后期出现“炒冷饭”现象。所以,最后一个月的有效与精准学习很关键。 这最后一个月冲刺和往年会有哪些不一样呢?本报特别邀请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向全市高三师生分享他们的复习心得。 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孙婧 胡适之 何剑峰 整理 语文 基础性学科更要抓牢“基础” 陈小静 淮安市 优秀青年教师,淮安市教 学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市 “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 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曾获 “花漾奖教金”“宁淮合作 奖教金”。 对于这一个月的高三数 学复习,建议以做真题为主要 抓手,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查 漏补缺,以稳健的心态去迎接 挑战。 抓住真题 宏观把关找出规律 我们来分题型讲解如何 把握真题。 一、14道填空题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1)由 6 个独立知识点 (集 合、复 数、算 法、概 率、统 计、简易逻辑)构成送分模块, 必须确保概念清晰,过关熟 悉; (2)由 7 个核心知识点 (三角、向量、函数、不等式、数 列、立几、解几)构成易得分模 块,必须高度重视,保温训练; (3)由 7 个核心知识点抽 取 组 成 第 11—14 题 区 分 模 块,知识点深度融合,背景综 合创新,领悟思想与方法(构 建数学背景处理多元最值、数 形结合处理函数、方程及不等 式、向量的代数与几何思想的 转化、解几的几何分析代数转 化),深度回归课堂笔记及试 卷。 二、6道解答题也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1)第 15、16 题 由 三 角、 向量及解三角与立体几何构 成送分模块,严格参考标准 答案,规范矫正,即:书写工 整、过程严谨、答案明确、整体 美观; (2)第 17、18 题由解析几 何与应用题组成区分模块,要 高度重视,总结研究; (3)第 19、20 题由函数与 导数、数列组成控分模块,主 要限制高分,分步得分,注意 采分点。 脚踏实地 合理安排有效复习 后期复习中心是“够得 着,用得上,有题感”,要把功 夫放在问题矫正上,提高放在 试卷整理上,落实放在训练 上。对知识漏洞的排查,每天 不少于1小时的保温练习,提 醒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注重 第1—10题的准确性、15—16 题及附加题21题的规范性、 11 题 —13 题 及 17 题 及 附 加 题22题的熟练性与通法性, 特别注意一卷应用题的创新 性及附加题小应用题“离散型 随机变量分布列”与全国高考 对接。 这里要特别提醒优生 —要降低重心。到高三后 期,学生的应试能力维持在一 定的高度,不易有实质性突 破,复习“不求全,但求联;不 求巧,但求熟;不求深,但求 悟;不求难,但求变”。优生在 第 19、20 题三个得分能力要 到位,即:理解到位、方法到 位、表达到位,才有可能得高 分,渗透思想,技巧灵活,要对 同类问题的归类与素材案例 的深度回归。同时,优生刷题 的时候不能忽视概念、过程与 运算,以防出现“低分考不了, 高分考不出”的怪圈。 赢在心态 放低预期冷静迎战 今年高考是 08 方案的最 后一年,主旨方向“持稳 2019 方案、对接新高考”,命题目 标:持稳+对接+选拔。高考 最后一个月冲刺是否高效,心 态是关键因素,大部分学生适 宜调低期望值,少部分学生可 能适用背水一战,复习“重过 程,淡结果”,不要把精力放在 猜题押宝上,会而不丢,减少 失误;考试过程中耐住性子, 急躁必失,让考试中的“意外” 在平时都得到有效的防范,稳 健复习迎考的心态,就是占得 高考先机。 数学 真题为王 保温练习 冷静迎战 胡桂东 江苏省淮 阴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高 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 任,市技术骨干教师,高 三数学理科备课组组长。 薛林生 江苏省 淮阴中学教龄37年资 深高级教师,高三数学 文科备课组组长。 决战 30 天 名师来指点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学科备课组组长教你精准学、高效学

Transcript of 决战30天...

Page 1: 决战30天 名师来指点szb.hynews.net/haby/hhwb/pc/attachment/202006/08/f36ce57...都是复习过的类型,考场上我们也 就不至于太陌生和慌乱。不搞题海不等于不做题,两天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

责任编辑:李传芝美编:万栋梁

电话:89880083A3

高中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

的特点。其学科任务就是既要培养

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

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

识。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性学科,

高考语文要复习的知识范围很广,

如何复习能让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加

优秀呢?陈老师认为,只要做到重

视基础、步步为营、适当做题、整理

素材、规范答题,考生们就能在高考

中有所收获。

●回归基础 重视课本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繁多零

碎,容易遗忘,越是到最后越要加

强。要梳理出知识清单,划分到每

一天有计划地回看和记忆。抓住常

见的、常规的知识点,强化知识点在

脑中的印象。如回看五本必修课本

和《〈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语〉〈孟

子〉选读》4本选修教材,再次品味其

中现代文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文

中出现的重要成语、俗语等,文言文

中的重要实词和注释涉及到的典

故、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细化

到每一个难写字、易错字。立足课

内,课内的分数务必拿到,课外名句

可关注《〈论语〉〈孟子〉选读》名句。

●理清思路 适当做题要有系统性意识,在全面梳理

考点的基础上,搭建知识框架,构建

知识体系,心中有一个完整的考点

谱系。诗歌、小说、散文、论述文、实

用文分板块梳理知识点,梳理各种

题型的答题思路。后期切忌继续大

量刷题,会思考比多做题更重要。

纵观近几年的江苏卷,不难发

现,框架基本没变,题型基本固定,

今年还是江苏高考08方案的最后一

年,又因疫情上了3个月的网课,估

计高考卷整体相对平稳,保持“稳中

有变”。所以大家最好结合考试说

明认真回顾和梳理历年的高考题,

尤其是近5年的高考题,不能止步于

“做过”“会做”这一层面,而是要把

试卷上第一题到最后一题彻底掌握

透彻,要研究每道题知识点的范

围。哪道题考哪个知识点、哪类题

型有哪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要了

如指掌。把同一种类型的题放到一

起,比较其中答题的相似之处,反复

揣摩基本题型以及解题思路。

此外,考生们还有一份宝贵的

“财富”,就是曾经做过的习题,比如

考点复习的学案、各种模拟考试

题。通过一遍遍的回看感悟,思考

答案的来源以及答案的合理性,从

而梳理出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熟

练掌握各种答题技巧。但要注意,

读懂文本是答题的出发点,不能停

留在掌握“套路”这一层面,应该变

“套路”为“思路”,在答题时灵活运

用,在整体理解文本、准确理解文本

的前提下答题。这样的话,在高考

时,即便文本本身可能没见过,但题

型熟悉了,知识点掌握了,每一道题

都是复习过的类型,考场上我们也

就不至于太陌生和慌乱。

不搞题海不等于不做题,两天

不做题,手感就生疏。在最后的复

习中,考生们每天可花半小时时间

挑选出高质量的习题进行训练。同

时,在复习旧题时也要找出自己出

错丢分的地方,譬如普遍难以得分

的古代诗歌鉴赏,可以做专门的强

化训练。

●整理素材 兼顾练笔即使后期复习时间很紧,也要

去阅读,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要重视一些始终有思考价值的老话

题,例如团结合作、远大志向、求实

精神等,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以凸

显时代风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

义。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搜集社会热点、热词,进行作文立意

构思训练。

除了搜集整理作文素材,还要

有适当的练笔。课堂大作文训练的

次数不会太多,还可进行“开头结

尾、论据分析、过渡安排”的片段练

习,通过点评社会焦点来阐发自己

的观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要重视对文章的修改润色。

●规范答题 步步为营考生们在高考答卷时,一定要

规范审题,明确所问问题的指向。

大家不难发现,只要我们能深入文

本,答案大多在文中,选择并重组文

中关键词句,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

卷采点给分),采用优先原则,即重要

的点放在开头、依次作答,只要做到

精准表达,基本都能得分。最后再

唠叨一句:语文答卷,书写务必要工

整!

今年高考和往年不一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形势发生转变,从寒假“线上网课”到开学后“线下专题”教学,漫长的高三循环复习,转眼只剩下最后一个月。据介绍,面对这“多”出来的一个月,目前我市部分备战高考的学生出现疲惫态势:“基础不牢,不深不透;有卷就考,囫囵吞枣;做题不少,能力不高;关注答案,规律不悟。”其根本原因有三:疫情期间,开学时间不定,“线上网课”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开学后,高考时间不定,二轮复习计划有调整;高考延期,教学工作重心前移,未能有序推进,导致后期出现“炒冷饭”现象。所以,最后一个月的有效与精准学习很关键。

这最后一个月冲刺和往年会有哪些不一样呢?本报特别邀请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向全市高三师生分享他们的复习心得。■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孙婧 胡适之 何剑峰 整理

语文 基础性学科更要抓牢“基础”

陈小静 淮安市

优秀青年教师,淮安市教

学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市

“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

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曾获

“花漾奖教金”“宁淮合作

奖教金”。

对于这一个月的高三数

学复习,建议以做真题为主要

抓手,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查

漏补缺,以稳健的心态去迎接

挑战。

●抓住真题宏观把关找出规律我们来分题型讲解如何

把握真题。

一、14道填空题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1)由 6 个独立知识点

(集合、复数、算法、概率、统

计、简易逻辑)构成送分模块,

必须确保概念清晰,过关熟

悉;

(2)由 7 个核心知识点

(三角、向量、函数、不等式、数

列、立几、解几)构成易得分模

块,必须高度重视,保温训练;

(3)由7个核心知识点抽

取组成第 11—14 题区分模

块,知识点深度融合,背景综

合创新,领悟思想与方法(构

建数学背景处理多元最值、数

形结合处理函数、方程及不等

式、向量的代数与几何思想的

转化、解几的几何分析代数转

化),深度回归课堂笔记及试

卷。

二、6道解答题也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1)第15、16题由三角、

向量及解三角与立体几何构

成送分模块,严格参考标准

答案,规范矫正,即:书写工

整、过程严谨、答案明确、整体

美观;

(2)第17、18题由解析几

何与应用题组成区分模块,要

高度重视,总结研究;

(3)第19、20题由函数与

导数、数列组成控分模块,主

要限制高分,分步得分,注意

采分点。

●脚踏实地合理安排有效复习后期复习中心是“够得

着,用得上,有题感”,要把功

夫放在问题矫正上,提高放在

试卷整理上,落实放在训练

上。对知识漏洞的排查,每天

不少于1小时的保温练习,提

醒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注重

第1—10题的准确性、15—16

题及附加题21题的规范性、

11题—13题及 17题及附加

题22题的熟练性与通法性,

特别注意一卷应用题的创新

性及附加题小应用题“离散型

随机变量分布列”与全国高考

对接。

这里要特别提醒优生

——要降低重心。到高三后

期,学生的应试能力维持在一

定的高度,不易有实质性突

破,复习“不求全,但求联;不

求巧,但求熟;不求深,但求

悟;不求难,但求变”。优生在

第19、20题三个得分能力要

到位,即:理解到位、方法到

位、表达到位,才有可能得高

分,渗透思想,技巧灵活,要对

同类问题的归类与素材案例

的深度回归。同时,优生刷题

的时候不能忽视概念、过程与

运算,以防出现“低分考不了,

高分考不出”的怪圈。

●赢在心态放低预期冷静迎战今年高考是08方案的最

后一年,主旨方向“持稳2019

方案、对接新高考”,命题目

标:持稳+对接+选拔。高考

最后一个月冲刺是否高效,心

态是关键因素,大部分学生适

宜调低期望值,少部分学生可

能适用背水一战,复习“重过

程,淡结果”,不要把精力放在

猜题押宝上,会而不丢,减少

失误;考试过程中耐住性子,

急躁必失,让考试中的“意外”

在平时都得到有效的防范,稳

健复习迎考的心态,就是占得

高考先机。

数学 真题为王 保温练习 冷静迎战

胡桂东 江苏省淮

阴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高

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

任,市技术骨干教师,高

三数学理科备课组组长。

薛林生 江苏省

淮阴中学教龄 37 年资

深高级教师,高三数学

文科备课组组长。

决战30天 名师来指点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学科备课组组长教你精准学、高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