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35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长沙师范学院 2018 12 16

Transcript of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Page 1: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长沙师范学院

2018 年 12 月 16 日

Page 2: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目录

学校概况........................................................................................................................................... 1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 2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 2

(三)在校生规模 ................................................................................................................... 3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 4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 6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 7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 9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9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 9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 12

(一)专业建设 ..................................................................................................................... 12

(二)课程建设 ..................................................................................................................... 13

(三)教材建设 ..................................................................................................................... 14

(四)实践教学 ..................................................................................................................... 15

(五)创新创业教育 ............................................................................................................. 17

(六)教学改革 ..................................................................................................................... 19

四、质量保障体系 ......................................................................................................................... 20

(一)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推进教学质量建设 ................................................................. 20

(二)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 21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 22

(四)质量监控 ..................................................................................................................... 23

五、学生学习效果 ......................................................................................................................... 26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 26

(二)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 26

(三)就业情况 ..................................................................................................................... 26

(四)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 28

(五)学生学习成效 ............................................................................................................. 28

(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 29

(七)毕业生成就 ................................................................................................................. 30

六、特色发展——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全面服务儿童发展 ..................................................... 30

(一)构筑了全面系统服务学前教育的学科专业格局 ..................................................... 31

(二)搭建了支撑学前教师教育的宽广平台 ..................................................................... 31

(三)卓有成效开展了基础教育领域社会服务 ................................................................. 32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 3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二)改进措施 ..................................................................................................................... 33

Page 3: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

长沙师范学院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概况

长沙师范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主

管的普通本科院校,前身为毛泽东主席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教育家徐

特立先生 1912年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汇聚了杨昌济、朱

剑凡、周谷城、辛树帜等学者名流;培养了以国歌词作者田汉、开国大将许光达、

著名作家廖沫沙、长征女杰刘英等为杰出代表的大批国家栋梁之材和 10 万余名

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专业人才。作为全国最主要的徐特立纪念地和研究基地,

学校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耀邦、李岚清、李铁映、刘延东等党和国

家领导人曾以题词、接见、视察等方式表达亲切关怀。

学校现有南(星沙)、北(安沙)两个校区,校园面积 76.89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 40.06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04.52 万元;馆藏纸质图书

79.56万册,电子图书 51.67万册。设有教学单位 11个,开设本科专业 26个,

专业涵盖了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6大学科门类;全日

制在校本专科生 12291 人;在职教职工 787 人,其中正高职称 62 人(二级教授

4人)、副高职称 151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 618人。

学校本着“厚德博学、特立笃行”的校训和“以人为本、胸怀天下、勤朴坚

毅、与时俱进”的长师精神,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

学发展”之路,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

育为重点,构建了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为两翼、以儿童发展支持领域

为平台的“两翼一平台”学科专业格局;成为了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

目实施单位,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首批实施单位和示范性培训单位,湖南省

建设教育强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湖南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

会服务“主阵地”。学校举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

全国学前教育领域唯一理论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教育部评价学校“全面、

系统服务学前教育事业,全方位培养优质学前教育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

誉”。

2017-2018学年,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抢抓国家实施学

前教育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契机,大力实施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机制、干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四项改革”,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

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Page 4: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前教

师教育和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育为重点,相关学科专业协调发展,面向湖南、辐

射全国,着力培养适应儿童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

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共有本科专业 26 个,其中师范类专业 12 个,非师范专业 14 个,其中

学前教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专业。26 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

艺术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理学 6大学科门类,教育学有学前教育、小学教

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 4个专业;艺术学有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动画、

书法学、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服装与服饰设计 9个专业;管

理学有财务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 3个专业;文学有英语、汉语言文学、翻

译、商务英语 4个专业;工学有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包装工

程 4个专业;理学有应用心理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 2个专业。目前本科专业布局

结构为:教育学专业占 15.38%、艺术学专业占 34.62 %、管理学专业占 11.54 %、

文学专业占 15.38 %、工学专业占 15.38 %、理学专业占 7.69%,专业设置具体情

况见表 1。

表 1 2017-2018学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学科门

类 设置时间 所属二级学院名称

1 040106 学前教育 教育学 2013年 学前教育学院

2 040107 小学教育 教育学 2013年 初等教育学院

3 130202 音乐学 艺术学 2013年 音乐舞蹈学院

4 130310 动画 艺术学 2013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5 130401 美术学 艺术学 2013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6 080205 工业设计 工学 2013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7 040201 体育教育 教育学 2014年 体育科学学院

8 050201 英语 文学 2014年 外国语学院

9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2014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071102 应用心理学 理学 2015年 学前教育学院

11 081702 包装工程 工学 2015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20204 财务管理 管理学 2015年 经济管理学院

13 120902 酒店管理 管理学 2015年 经济管理学院

Page 5: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3

14 040102 科学教育 教育学 2016年 初等教育学院

15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2016年 初等教育学院

16 080905 物联网工程 工学 2016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130405T 书法学 艺术学 2016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18 130507 工艺美术 艺术学 2016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19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2016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 130509T 艺术与科技 艺术学 2017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21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文学 2017年 初等教育学院

22 050261 翻译 文学 2017年 外国语学院

23 120801 电子商务 管理学 2017年 经济管理学院

24 130205 舞蹈学 艺术学 2017年 音乐舞蹈学院

25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2018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26 130505 商务英语 文学 2018年 外国语学院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 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生 9331 人(一年级 2750人,二年级 2412人,三年级 2411人,四年级 1758人),

专科生 2960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 75.92%;师范类专业学生 7764

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63.17%(其中公费定向师范生 1621 人,占师范生总数的

20.88%);非师范专业学生 4527 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36.83%。学前教育专业在

校学生数最多,为 1310 人,师范类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人数充分体现了学

校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定

位。各本科专业在校人数见表 2。

表 2 本科生分专业人数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合计/人 序号 专业名称 合计/人

1 学前教育 1310 14 科学教育 203

2 小学教育 716 15 数学与应用数学 231

3 音乐学 774 16 物联网工程 244

4 美术学 582 17 书法学 210

5 动画 377 18 工艺美术 431

6 工业设计 289 19 数字媒体艺术 247

7 英语 605 20 电子商务 178

8 体育教育 418 21 翻译 171

9 电子信息工程 405 22 舞蹈学 144

Page 6: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4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18 年我校省内投档线大幅高出最低控制线,生源质量居全省中上水平。

文理科录取最高分分别为 573 分、521 分,文科投档线超出全省最低控制线 23

分,理科投档线超出全省最低控制线 35 分;达到一本线的文科生有 5 人,理科

生有 8人;近 50%的新生来自示范性高中,湖南师大附中、国防科大附中、周南

中学和长沙市一中等“名校”均有学生报考我校。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 我校 2018年湖南省本科二批批次平行一志愿投档线

在同层次高校的排名情况

科类 全省最低控制线 全省最高投档线 我校投档线 我校高出控制线分数 我校在二本高校

中投档线排名

文科 526 564 549 23 6

文音 622

375+250

713 677 55 6

文舞 593

352+241

665 653 60 5

文美 604

377+227

678 635 31 10

文书 642

407+235

670 654 12 3

文体 642

391+251

723 694 52 4

理科 450 510 485 35 6

理音 567

318+249

648 606 39 7

理舞 519

292+227

580 567 48 4

理美 530

306+224

620 569 39 13

理书 598

363+235

624 605 7 3

理体 582

334+248

678 638 56 4

我校 2018 年省内本科计划 2315 个,文理科投档比例为 101%,其它科类为

100%,投档 2331 人,总投档率为 100.69%,各科类生源充足。2018 年省内共录

取 2371 人(平行一志愿共录取 2301人,录取比例高达 99.4%),超招生计划 56

人,新生报到率为 97.9%。各专业具体录取情况见表 4。

10 应用心理学 173 23 汉语言文学 197

11 包装工程 279 24 艺术与科技 174

12 财务管理 576 25 商务英语 82

13 酒店管理 245 26 服装与服饰设计 70

合计 9331

Page 7: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5

表 4 我校在湖南省 2018年本科批次平行一志愿分专业录取情况表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科类 控制规

模数 录取数 录取比例

录取考生分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文史 176 170 96.59% 573 549 551.9

理科 50 50 100.00% 513 485 491.9

对口 46 46 100.00% 637 624 628.0

应用心理学 文史 10 10 100.00% 559 553 554.9

理科 36 36 100.00% 506 485 491.8

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文史 36 36 100.00% 561 551 554.6

理科 31 31 100.00% 504 491 496.7

科学教育 理科 92 92 100.00% 509 491 490.5

汉语言文学 文史 92 92 100.00% 563 553 555.8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 文音 90 90 100.00% 713 677 688.8

理音 29 29 100.00% 636 606 621.1

舞蹈学 文舞 13 13 100.00% 670 653 658.5

理舞 10 10 100.00% 610 567 574.6

美术与设计学

美术学 文美 64 64 100.00% 677 636 651.6

理美 20 20 100.00% 602 570 583.1

动画 文美 8 8 100.00% 707 660 677.7

理美 4 4 100.00% 614 599 604.1

数字媒体艺

文美 30 31 103.33% 690 640 649.5

理美 19 19 100.00% 614 570 584.9

书法学 文书 10 10 100.00% 696 654 670.5

理书 5 5 100.00% 622 605 610.1

工艺美术 文美 66 65 98.48% 674 636 644.0

理美 20 20 100.00% 594 569 577.8

艺术与科技

文美 30 30 100.00% 659 635 644.0

理美 10 9 90.00% 595 570 581.5

对口 10 10 100.00% 599 587 590.9

服装与服饰

设计

文美 32 32 100.00% 672 638 649.1

理美 20 20 100.00% 607 574 590.1

对口 20 20 100.00% 619 605 612.7

Page 8: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6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科类 控制规

模数 录取数 录取比例

录取考生分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教育 文体 40 39 97.50% 731 694 703.6

理体 83 83 100.00% 672 638 650.4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

数学

理科 83 83 100.00% 510 493 498.8

定藏理 9 9 100.00% 453 439 445.2

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工业设计 理科 92 86 93.48% 499 485 487.9

电子信息工

理科 108 108 100.00% 516 485 489.8

对口 27 27 100.00% 608 581 592.5

物联网工程 理科 72 72 100.00% 501 485 489.5

对口 20 20 100.00% 661 642 646.0

包装工程 理科 72 71 98.61% 505 485 493.5

对口 20 20 100.00% 598 565 577.6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史 70 70 100.00% 567 554 557.1

理科 12 12 100.00% 510 505 507.9

翻译 文史 50 50 100.00% 564 549 552.2

理科 32 32 100.00% 498 486 491.1

商务英语 文史 50 50 100.00% 566 549 553.3

理科 32 32 100.00% 501 490 493.6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文史 110 110 100.00% 563 549 552.7

理科 70 70 100.00% 501 486 490.8

酒店管理

文史 41 42 102.44% 561 549 551.7

理科 25 25 100.00% 496 485 488.7

对口 26 26 100.00% 650 635 638.9

电子商务 文史 36 36 100.00% 560 550 552.8

理科 56 56 100.00% 502 485 489.7

合 计 2315 2301 99.4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学校秉持

“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着力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联动机制,切实加强适应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先保障教学

经费投入,加快信息化资源建设,努力满足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Page 9: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7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师资队伍状况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本着“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原

则,注重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

培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477人、外聘教师 98人,

折合教师总数为 526 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0.21:1。按折合学生

数 12,814.6 计算,生师比为 24.36,生师比偏高。另有机关、教辅单位兼课教

师 180名,承担了部分教学任务。

表 5 2017-2018学年生师比统计表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48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1.03%;具有

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15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3.33%;具有研究生学位(硕

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 39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82.6%。以上比例达到教育

部办学条件指标要求。学校目前有新世纪优秀人才 4人,省级教学名师 1人。教

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详见表 6。

表 6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

项目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477 / 98 /

职称

教授 37 7.76 0 0.00

副教授 105 22.01 1 1.02

讲师 169 35.43 2 2.04

助教 90 18.87 0 0.00

其他正高级 4 0.84 0 0.00

其他副高级 13 2.73 3 3.06

其他中级 21 4.40 0 0.00

折合在校生数 教师总数

生师比 全日制本

专科生数

成教折合学

生数 合计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

折合数 合计

12291 523.6 12814.6 477 49 526 24.36:1

Page 10: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8

其他初级 7 1.47 0 0.00

未评级 31 6.50 92 93.88

学位

博士 48 10.06 0 0.00

硕士 346 72.54 6 6.12

学士 74 15.51 92 93.88

无学位 9 1.89 0 0.00

年龄

35 岁及以下 205 42.98 98 100.00

36~45岁 189 39.62 0 0.00

46~55岁 77 16.14 0 0.00

56 岁及以上 6 1.26 0 0.00

学缘

本校 0 0.00 0 0

外校 境内 455 95.39 0 0

境外 22 4.61 0 0

2.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2017-2018学年,学校进一步加大对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的力度。一是鼓励中

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特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给予政策支持,新出台《教职工

培训与进修管理暂行办法》,对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内外访学项目给予

更大支持;2018 年,学校共有 17 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7 名教师成功申请国

内访学项目;目前全校共有 54 名教职工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学位。二是加大高

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才,即将出

台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三是注重加强

校内骨干教师培养,通过“特立学者”“荷花英才”及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

象的遴选,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和经费支持。四是继续全面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工

作,要求教职工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课程学习,对于获得结

业证书的所有教师,学校全额报销培训费;2017-2018学年,共有 100余名教师

参加培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五是鼓励和支持教师下基层实践锻炼,110名教

师到基层和行业一线参加了短期培训与实践锻炼。六是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

视野。成功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湖南省教育厅有关国际交流项目 1个,共派

出 15 人次出国(境)交流学习,邀请了 13 批次境外高校来访团共 48 人次来我

校交流、讲学和演出,通过长聘和海外名师等项目聘请了海外优质教师 2人。

Page 11: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9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2017-2018 学年,全校本科课程授课专任教师 367 人、兼任教师 51 人,累

计主讲课程 919 门、共计 4393 门次,其中专业课 683 门,共计 2954 门次,选修

课 143门,共计 201 门次。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 363门,占总课程门数的 38.21%;承担课程教学 1156

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 26.89%。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 106 门,占总

课程门数的 11.16%;承担课程教学 271 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 6.3%(具有教授

职称的教师承担课程 97门,占总课程门数的 10.21%;承担课程教学 250门次,

占开课总门次的 5.82%)。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 279 门,占总课程门数的

29.37%;承担课程教学 885 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 20.59%(具有副教授职称的

教师承担的课程 244 门,占总课程门数的 25.68%;承担课程教学 779 门次,占

开课总门次的 18.12%)。

承担本科教学的教授 37人,占全校具有教授职称专任教师的 77.08%。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加大教学经费投入。2017年教

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680.19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 97万元,本科实习经费

支出为 102.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367.01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

103.95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110.17元。保障了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改革

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

学校总占地面积 772,351.04m2,产权占地面积为 768,900.04m2,绿化用地面

积为 188,164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400,584.96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 207,764.82mm2,其中教室面积

43,268.3m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 86,903.11m2,同比增长了 16.2%。拥有运

动场 7个,面积达到 40,678.42m2,同比增长 16.1%。拥有学生食堂面积为

9,963.99m2,学生宿舍面积为 157,345.83m2,体育馆面积 7,958m2。

按全日制在校生 12,291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 62.84(m2/生),生均建

筑面积为 32.59(m2/生),生均绿化面积为 15.31(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面积为 16.9(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7.07(m2/生)同比增长

15.9%,生均宿舍面积 12.8(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 0.65(m2/生),生均运

动场面积 3.31(m2/生)同比增长 15.8%。上述指标全部达到教育部办学条件指

标要求。

Page 12: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0

表 7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772,351.04 62.84

建筑面积 400,584.96 32.59

绿化面积 188,164 15.31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07,764.82 16.9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86,903.11 7.07

宿舍面积 157,345.83 12.8

体育馆面积 7,958 0.65

运动场面积 40,678.42 3.31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秉承国家加强本科教育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学条件建设,切实保障我校

本科教学需求,2017-2018学年利用中央财政资金与双一流资金新建和改造了远

程互动多功能微格实训室、心理教学云平台实验室、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漆

艺实验室、染织工艺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等 25间实

验室,新增教学行政用房 10209.4m2,运动场所 5659.17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

12095.04m2,2018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 1108.95 万元,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达 7303.6 元,同比增长 31.98%。学校重新设立了 10个实验实训中心,进一步

修订了《长沙师范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长沙师范学院实验室工作规程》、

《长沙师范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长沙师范学院实验教学规范》等

规章制度,对学校各个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分布区域进行论证,进

一步实现了全校实验室的优化整合。学校大力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组织召开了

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组织各学院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同时每学期

对全校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检查,持续改进实验室安全隐患,与环保公司签

订了实验室废弃物回收处理协议。

学校现有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2个,省级校

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个。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7704.52 万元,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0.60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108.95万

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 16.81%。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9342

台(套),合计总值 6814.99万元,其中单价 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 72

台(套),总值 1786.22 万元,按本科在校生 9331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

设备值 7303.60元。上述指标达到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要求。

Page 13: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1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图书馆由新馆(安沙校区)和老馆(星沙校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 33864

平方米,有在职工作人员 34人,阅览座位 2100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795,600册,当年新增 58,400册,生均纸质图书 62.09

册,电子图书共 516726 册,当年新增量 53524 册,教育类外文电子期刊 1763种,

中外文纸质期刊 1128 种,形成了以学前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儿童发展支

持领域教育为重点的多学科藏书体系。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

大型工具书和千余册民国时期幼儿教育方面古籍图书。近年来,图书馆加快了数

字化建设步伐,通过订购和共建共享方式,提供师生使用的数字资源库达到 20

个,全年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 664458 次。生均纸质图书指标离办学条件指标合

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4.信息资源

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 6000Mbps,上

网终端数达到 19573 个;南北校区建成弱电管网贯通各栋建筑物、高速稳定的“千

兆到终端”网络;12-24芯楼栋间互联光纤总长度为 24000余米,网线总长度超

过 50 万米,上网信息点为 12000 余个;完成了南北校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

了“随时、随地、无感知”实名制认证接入网络;改造、优化了后勤专用网络;

为消防、监控等基础设施提供专用弱电管道。校园网基础设施对学校教学科研和

管理服务的支撑作用明显。

建成了教务、财务、学工、一卡通、科研、资产、图书、档案等校级信息系

统八个,系统使用率高、管理机制成熟、管理员操作熟练;通过数字校园一期开

发项目实施,基本消除了信息孤岛,建成学校信息标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

共数据交换平台与统一信息门户;建成以长沙师范学院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站

群,各类网站建成 60 余个;为师生及社会公众提供了新闻公告、教育阳光服务

等丰富的公共信息服务;以官方微信、雷风侠、长师工作群为代表的微信公众号、

QQ群和微信群等新媒体日益活跃。

引入 40 门尔雅通识课程,探索以在线学习为主、线下辅导授课为辅、在线

考核相结合的网络教学改革;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三门;立项省级名师

空间课堂两门;完成了省教育厅立项“学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并扩展建成初

具规模的“动漫素材库”;通过中央财政“共享课程资源平台”项目,建成了一

批智慧教室、网络课程等在线教学教辅平台,教师共开通 394门网络课程,其中

有 210门课程建立了较完整的学习章节;建成 2间现代化的智慧教室。推动了互

联网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与自主学习。

高度重视学校网络信息安全,一贯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监管方

式;落实了学生实名制认证上网;信息发布实行了审核、发布机制;宣传统战部

Page 14: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2

严管各学院处室的网站信息发布,信息与公共实验管理中心强化安全管理,定期

检查应用服务器安全;部署实施防火墙、WEB 应用防火墙、上网行为审计系统,

针对学生校内上网行为基本能做到溯源;通过中央财政 “校园网络安全升级加

固” 项目,购置与部署一批网络安全出口设备,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网络信息安

全。我校未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未被上级批评,全年网络信息安全零通报、零事

故。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符合定位,专业建设思路清晰

(1)科学规划专业建设

按照“夯实基础,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培育特色”的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学校制订了《长沙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要求专业设置要坚持特色发展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

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育为重点,突出学前

教师教育特色,同时,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适度举办相关应用性专

业,谋求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现有 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个入选“卓越教师”

计划专业。当年学校招生的本科专业 26个。

《规划》重点构建以学前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为两翼、儿童发展支持领

域教育为平台的“两翼一平台”学科专业格局,努力实现教育学、艺术学、文学、

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2)重视专业建设,注重专业综合改革

修订了《长沙师范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就专业设置与调整、项目建设

与管理、经费管理、督促与检查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确保专业建设与管理有

章可依。出台了《长沙师范学院专业负责人管理办法》,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

落实专业建设管理责任。我校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 26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25人,所占比例为 96.15%,获得博士学位的 7人,所占比例为 26.92%。建立了

专业建设年度检查制度,落实对专业建设质量的监控。

2.科学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合理

(1)引入成果导向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校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

和编修工作。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渗透于人才

培养工作全过程,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Page 15: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3

(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落实能力培养目标

学校倡导构建以“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结构比例,做到既符合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

素质协调发展的共性要求,又充分体现专业定位和个性发展。学校在制定人才培

养方案时加大了对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比例达 39.70%。最高的

艺术学达到了 48.17%。2017 级本科培养方案中,各学科培养方案学分统计如下

表 8所示。

表 8 全校各学科 2017级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科

必修课

学分比

选修课

学分比

实践教

学学分

比例

学科

必修课

学分比

选修课学

分比例

实践教学

学分比例

哲学 -- -- -- 理学 82.11 17.89 33.42

经济学 -- -- -- 工学 83.45 16.55 38.09

法学 -- -- -- 农学 -- -- --

教育学 83.24 16.76 44.19 医学 -- -- --

文学 88.42 11.58 38.42 管理学 88.85 11.15 35.93

历史学 -- -- -- 艺术学 80.39 19.61 48.17

(二)课程建设

1.课程管理逐步规范,课程基本文件齐全

按照分层建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学校构建了合格课、优质课和

精品课建设体系,制订了《长沙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提出了若干课程

建设机制,一是精准定位课程目标,二是建立教师课程定向机制,三是强化课程

标准意识,四是强调课程教学基本文件与资源建设。五是加强排课和课堂常规管

理,严格控制各类课程课堂学生人数。

本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 950门、4,299

门次。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详见表 9。

表 9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学年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课(%)

30人及以

本学年 10.7 24.19 20.33

上学年 14.81 36.64 19.08

31-60人 本学年 50.89 33.87 61.65

上学年 57.12 19.85 64.11

Page 16: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4

班额 学年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课(%)

61-90人 本学年 21.39 9.68 7.17

上学年 9.4 12.98 7.24

90人以上 本学年 17.02 32.26 10.85

上学年 18.66 30.53 9.57

【注】:此表不统计网络授课。

2.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新时

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等会议精神,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立德树人的

根本任务,以提升主课堂与拓展课堂的教学实效为目标。学校出台了《长沙师范

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办法》,开展“课程思政”项目推广。

3.课程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我校已建设有 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别是《学前教育原理》、《幼

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师语言技能》,3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分别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儿童舞蹈创编》。

4.大力加强优质课程建设

我校立项校级优质课程共 44门课。2017 年立项 23门,2018年立项 21门,

共计 44 门,每门课程支持 3万元的建设经费,分 3年下拨,目前已下拨经费 67

万。为督促老师们建设好课程,对于第一批立项的优质课程,学校组织课程负责

人签订了《校级优质课程立项建设承诺书》,组织老师们学习并下发了《校级优

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组织老师们开展线上学习,丰富老师们的建设

经验,邀请课程专家传经送宝。2018年 3月 27日,学校邀请了国家第一批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朱海燕教授作主题报告,同时邀请了我校初等

教育学院赵年秀教授、音乐舞蹈学院王印英教授分别进行了课程建设的经验分

享。

(三)教材建设

全面统筹,严格管理,精心规划,进一步推进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专业与

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保证。在

教材管理方面,学校建章立制、按章办事,严格执行《长沙师范学院教材管理办

法》,有效推进了教材建设工作;在教材编写方面,学校精心规划、突出重点,

强力支持了重点专业的教材建设,本年度,学校列出专项经费支持六年制学前教

育专业校本教材的修订和出版工作,本年度全校教师出版教材 27种(本校教师

作为第一主编),当年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 3种,入选省部级精品教材 1种;在

Page 17: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5

教材选用方面,全面统筹、严格管理,本年度共选用规划教材 901种,其中选用

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共 212种。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本学年度共组织了 6523人次参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写生、

艺术考察等各类实(见)习,其中师范类 3466 人次(含顶岗实习试点 621人),

非师范类 3057人次;共有 2765名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实习。教育(见)

实习从以学校周边为主拓展到湖南省内各地州市。学校与长沙县教育局、浏阳市

教育局签订了《实践教学协议》,与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及望城区达成初步协

议;并与这五个县、市区辖区内的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学校通过多种

形式,加强与县、市、区教育局、实习学校的联系,积极探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需求和师范专业认证要求的校地协同育人模式。

本学年度共组织学前教育专业 337名、小学教育 284名五年制公费定向师范

生参加顶岗实习。相关学院为每个县市区实习队安排了联络指导教师,具体负责

与实习学生、实习学校及县市区教育局的联系与沟通,处理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非定向师范生实习采取学校统一安排为主和学生自主联系为辅的方式,小学教育

类专业主要安排在长沙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安排在湖南省内和珠三角地区。非师

范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由各学院具体负责安排。学校对此也加强了监管力度,如

2018年上半年,学校专门组织督导专家了对写生环节进行了实习检查。

学校每年进行两次实习检查,看望参加顶岗实习的师生。并将实习检查结果

反馈至各相关学院,分管校领导、教务处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分组到各实习基地

开展实习工作检查。整个见习实习工作日益规范,管理更加严密,学生的实践能

力逐年稳步提升。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为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撰写工作,加强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一是严格按照 2016年制定

的《长沙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试行)》,对毕业论文(设

计)选题、开题、难度、工作量、指导教师、过程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按照已

建立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档案资料文本规范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毕业论

文(设计)的过程性管理,学校对各学院开展了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终

结性检查。促进了过程管理的规范化;三是鼓励毕业生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完成毕

业论文(设计),本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有 95.73%在实验、实习、工程实

践、社会调查等社会生产实践中完成;本学年共提供了 1219个选题供学生选做

Page 18: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6

毕业论文(设计);四是加强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我校共有 197名教师参与了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学校还聘请了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的周丛笑

研究员等 6名校外人员担任指导老师,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

约占 47.94%。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 5.08人。本届毕业论文(设计)评

选出 38 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汇编成册。

学校鼓励有条件的本科专业积极探索毕业综合训练的多样化改革。继 2016

年出台了《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毕业演出(音乐、舞蹈表演)实施办法》,

制定了具体的替代形式、标准规范与答辩要求后。美术与设计学院、信息与工程

学院也在积极探索采用毕业设计的形式来替代传统毕业论文。其中美术与设计学

院除师范方向部分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形式外,其余学生均采用毕业论文+毕业作

品和毕业设计的形式来替代传统毕业论文,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强化训

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00个,基本能满足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

训需要,这些基地本学年共接纳学生 6,523 人次,具体情况见表 10。

表 10 各学院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基地数量 在校学生

当年接纳学

生总数(人

次)

1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应用心理学 141 1483 3355

2 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科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

48 1116 249

3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

舞蹈学 19 918 171

4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

动画

书法学

工艺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服装与服饰设计

34 2091 828

5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教育 24 418 192

6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231 42

Page 19: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7

7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物联网工程

包装工程

31 1217 1481

8 外国语学院

英语

翻译

商务英语

5 858 50

9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

电子商务

22 999 155

10 全校 全校各专业 329 9331 6523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精神,通过创新

课程建设、创新竞赛、创业团队、协同育人等专项活动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

开展。目前,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已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4人、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6

人、校内外(含行业、企业等)兼职创新创业指导团队 75人,通过专题讲座、

模拟创业、无缝指导、企业跟岗等形式助力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

良好成效。

1.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

(1)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将创新创业课程

融入其中,明确了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课程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共计 14学分,

其中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2学分、创业基础课 2学分)4学分、

专业选修课 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8学分(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

学术研究成果、文体竞赛、等级考试须达到 5学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

实践与社会工作、读书活动与学术报告及讲座须达到 3学分)。

(2)深入推动课程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是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

重要手段,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通

过立足于课堂教学,以项目模拟、实践演练、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按照“面向

全体、合理设置、突出重点、分段推进”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整合开发研究

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方面内容,开发面向专业或专业群,针

对具体应用项目或领域、跨专业融合的应用型专业创新课程。目前已在美术与设

计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开展先期试点,共立项《儿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 10

门课程,课程讲义、大纲等已初步完成。同时,依托试点开发课程申报了国家教

育部的协同育人项目,在文华教育的核心技术支持下,创新课程开发进度与质量

Page 20: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8

将加速提升。下一步学校还将出台文件,对课程开发教师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

定、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激励,并已预算专项资金 20万元列入下一年度财务计

划。

2.创新创业实践成效显著

(1)创新创业理念根植。双创大讲堂持续开展,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创业

项目优选、财法意识培养、管理团队打造等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

邀请《创业之友》杂志社主编宋天翔等行业、企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为学生开展

专题讲座 6次,累计受众 5500人次,学生热情高涨,踊跃提问,所学多丰,所

感颇深。

(2)创新竞赛成绩优异。2018年,我校组织培育已久的多个学生项目参加

第“建行杯”第四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 10 个项目入围

省赛,4个项目挺近省赛第二轮,《淘陶—幼儿陶艺教育》、《基于 UWB的铁路

站场设备定位管理》获二等奖;《美陶生活馆云平台》、《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

管理系统》获三等奖;学校校获优秀组织奖。

(3)创业团队激情高昂。在学校的政策鼓励与思想激励下,我校学生依托

所学专业积极开展创业活动,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深厚的专业功底,主动服务社

会。据不完全统计,在教育培训、玩教具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已有 80余个团

队活跃在长沙的各个市场和领域,部分团队已创造了惊喜的经济收益,群众评价

与行业声誉良好,获得了优质的社会效益。

(4)项目孵化初见长成。为助力学生的项目实验、培育,学校继续加强孵

化基础的建设与管理,投入资金修缮基础设施,出台《长沙师范学院孵化基地管

理办法》,为学生项目的孵化与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学校还积

极拓展校外基地,与三一众创孵化器有限公司、长沙市高新区、长沙经济技术开

发区等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支持我校学生团队优先入驻经营。体育科学学院的《乐

天使》、音乐舞蹈学院的《馨艺教育》等 10 多个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孵化,已开

始正式投入市场运营,学生成果初见长成。

(5)中心基地全面落成。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是学校开

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2018 年,学校积极整合相关资源,总

结前阶段创新创业的各项成果,依托创意产品研发中心、学前教育创新训练中心、

三一众创、湖南千能体育科技等平台申请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成功立

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电子信息类

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幼儿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4个省级中心和基地。

中心和基地的后期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将为我校学生更加深入的开展创新创业

活动提供高效平台。

Page 21: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19

(6)研创项目量质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学生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理论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预演。学校对大学生研创

项目的管理严谨规范,学生选题、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评审、成果应用等

环节实行全程监控,近年来,引导学生从专业前沿、社会热点、行业动态等方面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丰富的理论成果。

2018年,学校列支专项经费 20万元,34个项目获校级立项,在其中推荐为省级

的 17个项目中,5 项被立项为国家级项目。

(六)教学改革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工作

以各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工作。2017年我

校立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0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57项,校级优质

课程建设项目 21项,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11项。以这些省级、校级课程教学

改革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合格本科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

度,全面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同时,继续加大力度,着力推进以往立项的专

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校本教材建设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

人项目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呈现多点发力,积极向好的局面。

2.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适应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

改革与创新。积极筹措资金,加强硬件建设,新建了高标准录播教室,租赁了“爱

课程网在线课程中心服务平台”、购买了“超星泛雅课程建设平台”,实现了全

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全覆盖,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在线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硬

件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时,制定相关制度,开展校级层面的主题研讨,鼓励教师

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的研讨、进修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校的倡

导下,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的热情不断高涨,如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秦青自筹

资金数万元,开发了辅助钢琴课堂教学的微信网络钢琴教学平台,通过手机来实

现师生在线实时互动交流,以及钢琴演奏全程数据记录和评价分析,既能提高钢

琴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极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钢琴及课后练习的积极性,被

湖南教育电视台、红网等媒体推广报道。

3.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围绕应用型本科建设和合格本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教学理念、方法

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项目建设,多点发力,

Page 22: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0

我校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有 4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在第十一届湖南省高等

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彭坚等老师的成果获一等奖,王印英等老师的成果

和伍海琳等老师的成果分别获二等奖,郭咏梅等老师的成果获三等奖。

二是在省级的教改项目立项和结题验收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我校匡代军等老

师主持的 10个项目成功立项为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毛亦农等 9位老师主持的省级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

结题验收,其中美术与设计学院肖娅晖老师主持的项目《艺术设计个性化人才与

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验收结题结论为“优秀”。

三是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2015年立项的湖南省信息化教学应

用项目之“名师空间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成效显著,通过上级

主管部门的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2016 年立项的湖南省信息化教学应用

项目之“名师空间课堂”《儿童舞蹈创编》也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验收

结论为“合格”。学校还启动了第二批校级优质课程立项建设工作,重点立项

21门已开设两轮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或建设基础较好的本科其它课程。

四是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在 2017年湖南省教师信息

化教学竞赛中,曾婷老师获一等奖,阳永清老师获三等奖。曾婷老师参加外研社

“教学之星”大赛,获得全国复赛冠军和全国总决赛亚军。在 2017 年湖南省高

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刘伊、马媛老师获三等奖;在 2018年校级课堂教学竞

赛中,宋苗境等 5名教师获一等奖;龙慧等 9名教师获二等奖;刘吉力等 11名

教师获三等奖。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推进教学质量建设

我校现有校领导 12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10名,所占比例为 83.33%,

具有博士学位 7名,所占比例为 58.33%,平均年龄 50岁,其中二级教授 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1人。校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重视对本科教学组织领导,不断完

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学院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

Page 23: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1

组织体系,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课堂建设

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

数据平台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发布工作领导小组等,确保领导

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优先保

障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不断强化教

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印发了《长沙师范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明

确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最大限度盘活内在资源、激发内生动

力,探索建立具有长师特色的育人模式。坚持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管

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全学年分别研究教学工作 20

余次,并通过月重要工作布置会和周工作安排,及时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

校领导认真落实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并通过开展调研检查、组织师生座谈、广泛

征集教职工代表提案等方式,多渠道、多层面听取和吸纳师生对加强学校人才培

养中心地位的意见建议。学校广泛凝聚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

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的基本理念,形成了“全员关心教学”

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围绕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师德师风、课

堂教学秩序、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题研究,狠抓落实。

一是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印发《长沙师范学院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

设的实施意见》,提高课堂教学责任意识,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

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审核外聘教师资质条件,将思想政治考核列为

教师聘用的重要环节。结合学校对学院的年终综合考核工作,修订了《长沙师范

学院教学单位考核细则》和《长沙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暂行条例》,明确了校、

院两级教学管理权责,加强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效率显著增强。加强学生学

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印发《关于做好毕业生重修等课

程安排的通知》,自 2019届毕业生开始,取消专门为毕业生组织的重修考试。

二是加强对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根据《长沙师范学院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办

法》(试行),结合专业增减动态,对全校教研室设置和人员配备进行调整,共

设置专业教研室和课程教研室共 53个。同时,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教研室考核与

评优工作,共评选了 17个优秀教研室。

三是开展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年共组织教学管理培训活动 4次,提

Page 24: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2

高了教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是完善教师教学考评机制,认真执行《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实

施办法》(试行)和《长沙师范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试行),将教学考核

评价与教学事故认定相结合,规范了全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

显著提升。

现有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3人,其中高级职称 2人,所占比例 15.38%;硕士

及以学位上 11人,所占比例 84.62%。院级教学管理人员 25人,其中高级职称

11人,所占比例 44.00%;硕士及以上学位 21人,所占比例为 84.00%。教学管

理人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4项,发表教学研究类论文 33篇,教学管理类论

文 1篇。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2017-2018学年是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合格本科建设的关键一年,

基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根据学校关于推进合格本科建设的

重大规划和安排,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做好管理育人与服

务育人,扎实推进本科教育建设。

1.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7-2018学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

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精神,始终以职业化、专业发展指引辅导

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制度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加大辅导

员培训力度,推进辅导员队伍整体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 64人,其中本科生辅导员 39人,按本科生数 9,331

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 239:1。其中,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宽口径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占 75%;学生辅导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1人,所占比

例为 1.56%,具有中级职称的 21人,所占比例为 32.81%。学生辅导员中,具有

研究生学历的 63人,所占比例为 98.44%。近年来,在行政和专业教师岗位编制

从紧的情况下,学校优先保障辅导员进人计划。2017年至今,通过公开招聘,

学校共引进辅导员 19人,占目前专职辅导员队伍总人数的 34%。73%的新进辅导

员毕业于省内外重点大学,辅导员队伍在职称、性别、年龄以及学源结构等方面

得到较好优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

务与要求,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Page 25: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3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有专职教师 5 名,其中男性 2名,女性 3名,学生

与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之比为 3136:1,专职教师全部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以上学

历,其中 3名教师博士在读。各二级学院均设有心理辅导员,全部为教育学、心

理学硕士以上学历,获得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迄今,40余名辅导

员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学校在南、北校区均建有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功能室,南校区心理咨

询室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合格心理咨询室建设评估,北校区全新建设

的心理咨询室建筑面积达 300余平方米,建有心理阅览室、心理测量室、沙盘游

戏室、音乐放松室、团体活动室等共 12间心理咨询功能室,环境温馨舒适,为

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学院优势资源,结合各二级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特色成

长辅导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现已设有九个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

室,其中三个已通过省级验收。目前均运行良好,为我校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

规划、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进行辅导,效果显著。

(四)质量监控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对原有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完

善,构建了由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

量评价、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人员等为核心要素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队伍的建设力度,学校现有专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5人

(比去年增加 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 4人。实施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对校、院两级督导成员进行了换届聘任,聘任了 10名

校级督导专家,43 名院级督导专家,实现对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课堂教学听课

检查的全覆盖。

对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进行了换届聘任,共聘任 348名学生教学信息员,成

员覆盖到每个班级。设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反馈中心”,各院成立了“教学信息

员工作站”,每 4周进行教学信息汇总。特别是建立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将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通过《问题交办单》及时反馈到相关职

能部门、学院和个人,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解决,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

的促进作用。组织了“优秀学生教学信息员”评选活动,本学年度有 74名学生

获奖。

Page 26: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4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规章制度,2018年上半年制定了《长沙师

范学院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完善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

指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切实保证了教学工作的健康运行。

2.教学质量监控

2017-2018学年,学校坚持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

查相结合、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使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

面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得到强化。

一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本学年度校领导听课 116次,相关部门中层领

导听课 312次。10 名校级督导对全校任课教师开展诊断性听课、随机听课、专

题听课,共听课 1326 节,43名院级督导共听课 1275节,并对听课情况及时反

馈,指导督促教师改进提高。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评奖活动,评出校级优秀课堂

教学竞赛一等奖 5名、二等奖 9名、三等奖 11名。

二是坚持常规教学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重大节日后

的第一天,校院两级管理人员都对教学秩序进行集中检查,包括教师授课情况、

学生学习情况、教材到位情况等。学期初、中、末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各类重要

考试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教务处派出上百人次到各考区巡视,加强考纪

考风督查。

三是开展专项督导。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指导、答辩等环节进行督

查,重点抽查了 2018 届本科专业的 188份毕业论文(设计);对期末考试试卷

进行抽查,共查阅了 11个学院的 256门课程的试卷;同时对学院的教学管理情

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专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进

行了反馈,促进了相关工作的改进。

四是深入推进教学评价工作。2018年 5月,英语、体育教育、电子信息工

程 3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学科专业授予权评估。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

求,按时、如实上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接受上级教育

行政部门的评价和社会监督,以各类评估为契机,开展自评自建。完善了教学效

果的评价制度,即学生评、督导评、领导评,按学生占 33.3%、督导占 50%、领

导占 16.7%的比例评定教师教学效果,共评价 1132门本科课程,学生评教覆盖

面为 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 98.5%。同行、督导评教覆盖面为 100%,

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 94.6%。领导评教覆盖面为 61.5%,其中评价结果

为良好及以上的占 90.64%。具体情况见表 11。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制度,通过对

用人单位、实习单位的走访调查,了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学校调

整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Page 27: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5

表 11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统计表

项目 覆盖比例

优%

(90 分及以上)

良好%

(89-75分)

中%

(74-60分)

差%

(60分以下)

学生评价 100.00 64.41 34.09 1.50 0

督导评价 100.00 32.20 62.40 4.80 0.60

领导评价 51.00 49.38 41.26 9.36 0

五是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工作。从 2018 年 5 月开始,通过到兄弟

院校学习考察和研读相关评估文件,制定了《长沙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

估实施方案》初稿,并于 2018 年 7 月邀请教育部评估专家、长沙学院党委书记

韦成龙教授给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合格评估指标解读和评估专家工作介

绍。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开展了“查问题、找差距”的摸底工作。

六是科学运用教学质量信息。通过对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找出影响教学质

量的原因,落实责任主体,切实加强整改。注重质量信息的反馈,教学质量监控

与评估处、教务处及时将学生评教结果、教学检查结果反馈给学院及教师本人,

并要求学院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不断健全自我完善机制,将专项评估专家

提出的建议,内化为自身不断提升的动力;将教师课程教学考核结果广泛用于教

师的年度考核、履职考核、职称评聘和各类评优评先中,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七是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学校历来严格组织开展《高等

教育基层教育统计报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

关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影响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核心指标数

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2018年制定了《长沙师范学院 2018年高等教育质量

监测数据采集工作方案》,针对 2018 年监测数据内容增加和要求提高,开展了

数据采集工作培训,解读了各项数据的准确内涵,组织教学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

填报了 2018 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形成了《长沙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测数

据分析报告》,编印了《长沙师范学院 2018 年教学质量监测数据》手册,召开

了专题会议总结分析教学质量监测数据特别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对突破或即将

预警标准的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Page 28: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6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8 年 5月 4 日-11日,通过网络平台“问卷星”对 2018届本科专业毕业

生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率为 92.2%,对教学

工作的总体满意率为 91.3%,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满意率为 96.4%,对教师的教学

水平满意率为 96.3%,对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满意率为 91.4%,对本专业的课

程设置满意率为 79.0%,对课程的考试与评价方式满意率为 92.2%,对校内实践

教学设施与组织的满意率为 89.1%,对校外实训实习组织与实施满意率为 83.2%,

对跨专业交流学习平台满意率为 78.0%,对国际交流学习平台满意率为 71.9%。

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与组织、校外实训实习组织与实施、跨

专业交流学习平台、国际交流学习平台的满意率偏低,这些方面已引起我校高度

重视,并正在尽快整改。

(二)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2018 届共有本科毕业生 1176人,实际毕业人数 1133人,毕业率为 96.34%,

其中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率为 100%,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率最低,

为 86.21%。学位授予率为 96.20%,其中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位授予率为

100%,工业设计专业学位授予率最低,为 86.21%。

(三)就业情况

1.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8 年,我校毕业生共 3694人,其中本科生 1133人,已就业 988人,就

业率为 87.20%;专科生 2561人,已就业 2291 人,就业率为 89.46%。本科毕业

生分专业就业情况见表 12,其中工业设计专业就业率最高,为 100%,美术学专

业就业率最低,为 78.34%。

表 12 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学位授予、就业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应届毕

业生数

应届生中

按时毕业

应届本

科生毕

业率(%)

授予学

位数

应届本科

生学位授

予率(%)

应届本科

生就业人

应届本科

生初次就

业率(%)

1 学前教育 212 209 98.56 206 98.56 190 90.91

2 小学教育 264 264 100 264 100 225 85.23

3 工业设计 33 29 86.21 25 86.21 29 100

Page 29: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7

4 音乐学 175 162 91.98 149 91.98 147 90.74

5 动画 105 98 92.86 91 92.86 84 85.71

6 美术学 168 157 92.99 146 92.99 123 78.34

7 电子信息工程 60 58 96.55 56 96.55 48 82.76

8 英语 114 111 97.30 108 97.30 98 88.29

9 体育教育 45 45 100 45 100 44 97.78

10 全校 1176 1133 96.34 1090 96.20 988 87.20

2.毕业生就业形式

2018 届毕业生中,以“灵活就业”形式就业的人数为 2152人,占总就业人

数的 66.34%;继续深造(含专升本和考研,其中录取研究生 49人)的学生有 182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5.61%;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学生有 918 人(含特岗

教师 129 人,西部计划 1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28.30%;自主创业的学生 13人。

图 1 2018届毕业生就业形式

3.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

从 2018 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上看,在长沙地区就业 1430 人(含长沙市

951人,长沙县 435 人,浏阳市 30人,宁乡市 14人),占比 44.08%;省内其它

地区就业 1261人,占比 38.87%;省外就业 553人,占比 17.05%。毕业生就业地

域基本在长沙和省内其他地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要求。

Page 30: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8

图 2 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四)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 59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63%。辅修和

双学位相关工作未开展,值得进一步改进。

(五)学生学习成效

1.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

2018 届本科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 72.37%,普通专业大学英

语四级过级率为 70.70%,艺体类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过级率为 78.24%。普通

话水平测试二乙以上比例为 81.38%,其中师范类专业二甲以上比例为 67.95%。

2017—2018 学年,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学科竞赛,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基本技能。

创新创业竞赛方面,我校参加了第四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校共 547个项目参赛,10个项目入围省级复赛,4个项目进入省赛第二轮。经

过省级第二轮、第三轮的激烈角逐,最终我校初等教育学院王亚敏老师指导的《基

于 UWB的铁路站场设备定位管理》、美术与设计学院李小默老师指导的《淘陶—

—幼儿陶艺教育》两个项目获省级二等奖,美术与设计学院汪海波老师指导的《美

陶生活馆云平台》、初等教育学院王亚敏老师指导的《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管理

系统》项目获省级三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科竞赛方面,我校共资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师范生教学技

能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 34 项。在各类竞赛中,

Page 31: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29

我校学生共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20 项;省级竞赛

一等奖 6项、二等奖 61项、三等奖 36项。在体育类竞赛项目中,我校共荣获国

家级竞赛单项第一名 6 项、第二名 3 项、第三名 1 项;省级竞赛单项第一名 3

项、第二名 4项、第三名 4项,团体第一名 3项、第二名 8项、第三名 3项。

2.社会实践活动

以“人生引领、文化滋养、艺术熏陶”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定

位和人才培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

育人体系。2017-2018 学年学校举办了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

巡礼周、“特立大讲坛”、大型游艺晚会等 11项特色活动。全校 61 个社团定期

开展活动,覆盖面广,参与者为 7337 人。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第五届青年文化

艺术节,获得多项个人和集体奖,组织学生参与湖南省第十二届创青春“挑战杯”

创新创业大赛,申报项目荣获银奖 1项,铜奖 3项。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学校“雷风侠”志愿者协会共组织开展 100 余次志愿者活动,参与面达 3500 余

人次;组织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队伍到怀化辰溪县进行爱心支教、社会调查和文

艺汇演,开展了慰问贫困村民、送戏下乡等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为了解我校 2018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情况,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

织了 2018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96.43%的用人单位对

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评价为“非常满意”的占比

相对较高,为 44.64%。

图 3 用人单位对 2018 届毕业生的满意度

Page 32: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30

用人单位对学校 2018 届毕业生能力、素质满意度较高,均在 98.00%以上。

其中对“自主学习与能力拓展水平”、“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及人际

关系”等 6 项能力素质的满意度达到了 100.00%。

图 4 用人单位对 2018 届毕业生能力素质满意度评价

(七)毕业生成就

2018 年,我校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49人成功考取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学校

研究生;13 人自主创业;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工作的人数逐年增高,2018 届毕业

生中录用特岗教师 129 人,3 名毕业生光荣入伍,1 名毕业生被招录为新疆和田

地区公务员。

六、特色发展——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全面服务儿童发展

1963 年,徐老为学校题词:“认真搞好幼儿教育是共产主义事业中最光荣

的任务”。百年来,学校坚守师范教育,率先举办学前教育,在传承中探索,在

实践中创新,六十年形成了“全面服务儿童发展,全方位培养优质学前教育人才”

的鲜明办学特色。

Page 33: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31

(一)构筑了全面系统服务学前教育的学科专业格局

围绕办学定位,着眼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建立了教育学、艺术学、文学、

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构筑了“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

为两翼、儿童发展支持领域为平台”的“两翼一平台”学科专业格局。学前教师

教育方面,设置了学前教育、体育教育、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小学教师教育方面,

设置了小学教育、科学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音乐学、美术学、书法学

等专业,促进了幼小衔接;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育方面,设置了动画、工业(玩

具)设计、包装工程、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夯实了服务儿童发展的

基础。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彼此渗透、良性互动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岗位成才率高,全省 82%的省、市、区(县)示范

性幼儿园园长和 54.5%的在职幼儿园特级教师是我校毕业生,并涌现了“全国三

八红旗手”左都洞,“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获得者马小英、虎红梅、吕奕,全国

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驻港部队幼儿园首任园长程谨妤等大批优秀人才。

(二)搭建了支撑学前教师教育的宽广平台

1.学术平台

学校办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CSSCI 来源期刊、全国学前教育领域惟

一理论核心刊物《学前教育研究》杂志,拥有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学校是

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高中专分委员会理事长单

位,学校在组织重大课题研究与会议活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密切全国学前师

范院校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推进学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起着领头

羊作用。

2.教学平台

学校建有 15000 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学前教育实验楼,音乐舞蹈实践教学省

级示范中心,美术教育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所高水平的附属幼儿园,是湖南

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湖南省儿童教育文化创意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幼儿体育研

究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玩具人才培养基地。

3.国际平台

学校与美、英、澳、韩等多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美国韦伯州立大学

核心课程“儿童引导”并实施本土化改造,开阔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国际视野。

Page 34: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32

(三)卓有成效开展了基础教育领域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1.幼师国培

学校秉持“重培训质量、重社会效益、重教师提升”理念,举全校之力,创

幼师国培品牌,被教育部遴选为幼师国培首批示范性培训基地、幼师培训课程标

准研制单位和示范性综合改革培训项目实施单位。承担的学前教育骨干教师示范

性集中培训、“教育部示范性综合改革培训”等国培项目,总体满意度在全国均

排名第一。吉林、甘肃、西藏、新疆等省区,先后委托学校承担幼师国培项目。

2.校地校企合作

学校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通过服务地方行业反哺人才培养。与长沙县、

开福区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师资培训与教育科研,共建公办幼儿园、小

学及产学研示范合作基地,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与永州市、涟源市等地市教

育局进行了“校地协同驻园培训”合作;与桑植县携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县级

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与“红黄蓝”、“万婴教育”等学前教育机

构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

合作。

3.决策服务

学校主动为政府决策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咨询服务和学术支持,承担了

《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学前师资建设研究》等一大批重大研

究课题,协助编制了湖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牵头实施了湖南省《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切实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和对全省学前

教育界的示范、引领、辐射功能。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学校升本时间短、原有底子薄,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

在:

1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等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转型发展意识、

内涵发展意识、特色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2师资总数偏少,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学科带头人缺乏,“双高型”和“双

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3整体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Page 35: 2017-2018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cssfnews.cssf.cn/news/upload/100061/upload/file/2018... ·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229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33

(二)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秉持“以人为本、胸怀天下、勤朴坚毅、与时

俱进”的“长师精神”,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提升办学理念,强化本科意识,

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学校“全面升本”步伐。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积极探索应

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规律,引导全体教职工认真思考“办什么样的大学”、“培

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重大问题,将本科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贯穿于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全面加快合格本科建设步伐。

2.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双一流”建设为指引,内培外引并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

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特立学者”“荷花英才”工程,

优化队伍结构。通过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教学竞赛和教学质量评比等,促进教

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完善“老带新”制度、专业教师定期下到幼儿园和生产

一线顶岗锻炼等政策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搭建

发展平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师待遇,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

人”的良好氛围。

3.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开源节流,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北校区建设进程,

重点推进数字校园、教学用房、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改善学校整体办学条件,为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