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78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第十四講 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 教室:校總區社會學系館211教室 時間:20151229() 下午220~520※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 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 3.0 版授權釋出】

Transcript of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Page 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頁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第十四講 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

教室:校總區社會學系館211教室

時間:2015年12月29(二)

下午2點20分~5點20分

※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

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 3.0 版授權釋出】

Page 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頁

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逝世之後與儒家的分裂】

孔子逝世後,弟子以有子貌似孔子而尊之,後卻因有子回答不出弟子問題而被弟子

唾棄

《孟子》〈滕文公上 4〉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

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

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

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

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者,末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98〉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

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他日,弟子進問曰:「昔夫子當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

果雨。弟子問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詩》不云乎?「月離于畢,俾滂

沱矣。」昨暮月不宿畢乎?』他日,月宿畢,竟不雨。商瞿年長無子,其母為取室。

孔子使之齊,瞿母請之。孔子曰:『無憂,瞿年四十後當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

問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無以應。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論衡》〈講瑞 3〉有若在魯,最似孔子。孔子死,弟子共坐有若,問以道事,有

若不能對者,何也?體狀似類,實性非也。

儒家的成立與分化

夏學、孔學、孟學、荀學、儒學、道學(或稱「理學」或「新儒學」)與「新儒

家」

思孟學派

子思所傳的「孔學」

Page 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頁

孟子自稱上接孔子

荀子下開法家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批評三種「賤儒」

1 子張氏之賤儒

「弟佗其冠、﹝衣中﹞﹝衣覃﹞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2 子夏氏之賤儒

「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

3 子遊氏之賤儒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故不用力,是子遊氏之賤儒也。」

韓非子「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說﹝見《韓非子》〈顯學第五十〉﹞

1 子張之儒

2 子思之儒

3 顏氏之儒

4 孟氏之儒

5 漆雕氏之儒

6 仲良氏之儒

7 孫氏之儒

8 樂正氏之儒

制度化儒家

劉述先(2008: 1, 58 註 1)的三分法

精神的儒家(Spiritual Confucianism)

指孔孟、程朱、陸王以及當代新儒家通過創造性的詮釋、改造力求復興的大傳

統(劉述先,2008: 58 註 1)

政治化的儒家(Politicized Confucianism)

指漢代以來發展成為朝廷意理的傳統(劉述先,2008: 58 註 1)

民間的儒家(Popular Confucianism)

指在草根層面無形中發生作用的信仰和習慣(劉述先,2008: 58 註 1)

【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

Page 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頁

《孟子》

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七〈《孟子》引《論語》條〉中說過:「《孟子》書引孔子之

言凡二十有九,其載於《論語》者八。」(唐明貴,2009: 87~88 所引)

參見下面的講義。我將其中一條分成兩項,所以列出九項。如果將兩者合一,

則和顧炎武的說法相同。

唐明貴(2009: 88~89)除顧炎武引用的八條之外,又增列 15 條。

以下是我自己的整理:

〈公孫丑上 1〉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公孫丑上 2〉孔子兼之,曰:「我於辭命則不能也。」

〈公孫丑上 2〉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

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論語》〈述而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論語》〈述而 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公孫丑上 4〉《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

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公孫丑上 7〉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

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

Page 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頁

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

人役也。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論語》〈里仁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滕文公上 2〉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

莫敢不哀,先之也。」

《論語》〈憲問 40〉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滕文公上 4〉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

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

《論語》〈泰伯 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

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滕文公下 12〉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

其門。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

《論語》〈陽貨 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

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滕文公下 14〉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離婁上 2〉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

Page 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頁

〈離婁上 7〉孔子曰:「仁不可為眾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離婁上 8〉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

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離婁上 14〉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

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公冶長 22〉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

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離婁下 49〉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

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萬章上 4〉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

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

『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萬章上 4〉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

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

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

二天子矣。」

〈萬章上 6〉孔子曰:『唐虞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

〈萬章上 8〉萬章問曰:「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孟

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為之也。於衛主顏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

Page 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頁

也。彌子謂子路曰:『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

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癰疽與侍人瘠環,是無義無命也。

孔子悅於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

為陳侯周臣。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為主;觀遠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癰疽與侍人

瘠環,何以為孔子?」

〈告子上 6〉《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

『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告子上 8〉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告子下 23〉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盡心下 83〉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

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論語》〈公冶長 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盡心下 83〉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取,獧者有所不為也』。

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論語》〈憲問 13〉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

有所不為也。」

〈盡心下 83〉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

之賊也。』

Page 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8 頁

《論語》〈憲問 13〉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盡心下 83〉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

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

也。』

《論語》〈憲問 40〉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

邦家者。」

《論語》〈憲問 13〉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孟子》中記載的孔子生平

〈滕文公下 14〉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

我者其惟春秋乎!』「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

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

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

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

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

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

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

墨者,聖人之徒也。」

〈萬章下 114〉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

壯,長而已矣』。

〈告子下 26〉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

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所為,

Page 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9 頁

眾人固不識也。

〈萬章下 10〉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

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盡心下 63〉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去齊,接淅而

行,去他國之道也。

〈滕文公上 4〉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

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

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

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

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

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

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者,末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孟子對孔子的誇讚】

〈公孫丑上 2〉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

子也。」

〈萬章下 10〉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

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

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

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

Page 1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0 頁

非爾力也。」

【孟子自承和孔子的關係】

〈公孫丑上 2〉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

子也。」

〈公孫丑上 2〉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

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

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

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

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離婁下 50〉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

也,予私淑諸人也。」

〈盡心下 84〉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

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

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

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

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荀子》

〈仲尼 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

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閨門之

內,般樂奢汏,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則詐邾襲莒,并國三十五。其事行也若

Page 1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1 頁

是其險汙淫汏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

〈仲尼 3〉然而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五伯,是何也?曰:然!彼非本政

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畜積脩鬥,而

能顛倒其敵者也。詐心以勝矣。彼以讓飾爭,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傑也,彼

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

〈仲尼 6〉求善處大重,理任大事,擅寵於萬乘之國,必無後患之術,莫若好同之,

援賢博施,除怨而無妨害人。能耐任之,則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寵,

則莫若早同之,推賢讓能,而安隨其後。如是,有寵則必榮,失寵則必無罪。是事

君者之寶,而必無後患之術也。故知兵者之舉事也,滿則慮嗛,平則慮險,安則慮

危,曲重其豫,猶恐及其旤,是以百舉而不陷也。孔子曰:「巧而好度,必節;勇

而好同,必勝;知而好謙,必賢。」此之謂也。愚者反是:處重擅權,則好專事而

妒賢能,抑有功而擠有罪,志驕盈而輕舊怨,以吝嗇而不行施,道乎上為重,招權

於下以妨害人。雖欲無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則必危,任重則必廢,擅寵則必辱,

可立而待也,可炊而竟也。是何也?則墮之者眾,而持之者寡矣。

〈儒效 17〉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勝敵而

愈戒。」

〈王制 5〉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

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

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

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人君之大節也。三節者當,

則其餘莫不當矣。三節者不當,則其餘雖曲當,猶將無益也。孔子曰:「大節是也,

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也,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節非也,小節雖

是也,吾無觀其餘矣。」

〈王霸 15〉上莫不致愛其下,而制之以禮。上之於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

Page 1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2 頁

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故下之親上,歡如父

母,可殺而不可使不順。君臣上下,貴賤長幼,至於庶人,莫不以是為隆正;然後

皆內自省,以謹於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禮法之樞要也。然後農分田而耕,賈

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

議,則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均平,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

禮法之大分也。若夫貫日而治平,權物而稱用,使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徒有數,

喪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挾於萬物,尺寸尋丈,莫得不循乎制度數量然後行,則

是官人使吏之事也,不足數於大君子之前。故君人者,立隆政本朝而當,所使要百

事者誠仁人也,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立隆正本朝而

不當,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

之樞機也。故能當一人而天下取,失當一人而社稷危。不能當一人,而能當千百人

者,說無之有也。既能當一人,則身有何勞而為?垂衣裳而天下定。故湯用伊尹,

文王用呂尚,武王用召公,成王用周公旦。卑者五伯,齊桓公閨門之內,縣樂、奢

泰、游抏之脩,於天下不見謂脩,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伯長,是亦無他故

焉,知一政於管仲也,是君人者之要守也。知者易為之興力,而功名綦大。舍是而

孰足為也?故古之人,有大功名者,必道是者也。喪其國危其身者,必反是者也。

故孔子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有以守少,能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

有以守多,能無狂乎?」此之謂也。

〈王霸 18〉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彊,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

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湯武

者,脩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

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

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辯政

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是故

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無它故焉,道德誠明,利澤

誠厚也。亂世不然,汙漫突盜以先之,權謀傾覆以示之,俳優、侏儒、婦女之請謁

以悖之,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

如尪,惡之如鬼,日欲司閒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

己死,不可得也,說無以取之焉。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

此之謂也。

〈正論 28〉是不及知治道,而不察於抇不抇者之所言也。凡人之盜也,必以有為,

不以備不足,則以重有餘也。而聖王之生民也,皆使富厚優猶知足,而不得以有餘

Page 1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3 頁

過度。故盜不竊,賊不刺,狗豕吐菽粟,而農賈皆能以貨財讓。風俗之美,男女自

不取於涂,而百姓羞拾遺。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盜其先變乎!」雖珠玉滿體,

文繡充棺,黃金充槨,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青,犀象以為樹,琅玕、龍茲、華覲

以為實,人猶莫之抇也。是何故也?則求利之詭緩,而犯分之羞大也。

〈大略 87〉子貢問於孔子曰:「賜倦於學矣,願息事君。」孔子曰:「《詩》云:『溫

恭朝夕,執事有恪。』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事親。」孔子曰: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難,事親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

妻子。」孔子曰:「《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妻子難,妻

子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朋友。」孔子曰:「《詩》云:『朋友攸攝,攝以威儀。』

朋友難,朋友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耕。」孔子曰:「《詩》云:『晝爾于茅,宵

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耕難,耕焉可息哉!」「然則賜無息者乎?」

孔子曰:「望其壙,皋如也,顛如也,鬲如也,此則知所息矣。」子貢曰:「大哉!

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宥坐 1〉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

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

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

欹,孔子喟然而歎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

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

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宥坐 2〉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

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

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

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

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飾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桀雄也,

不可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止,周公誅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

乙,子產誅鄧析史付,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詩》曰:『憂心悄悄,

慍於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也。」

〈宥坐 3〉孔子為魯司寇,有父子訟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孔子舍

Page 1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4 頁

之。季孫聞之,不說,曰:「是老也欺予。語予曰:為國家必以孝。今殺一人以戮

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歎曰:「嗚呼!上失之,下殺之,其可乎?

不教其民,而聽其獄,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罪

不在民故也。嫚令謹誅,賊也。今生也有時,歛也無時,暴也;不教而責成功,虐

也。已此三者,然後刑可即也。《書》曰:『義刑義殺,勿庸以即,予維曰未有順事。』

言先教也。故先王既陳之以道,上先服之;若不可,尚賢以綦之;若不可,廢不能

以單之;綦三年而百姓從風 1矣。邪民不從,然後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詩》曰: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庳,卑民不迷。』是以威厲

而不試,刑錯而不用,此之謂也。今之世則不然:亂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墮

焉,則從而制之,是以刑彌繁,而邪不勝。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

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數仞之牆而民不踰也,百仞之山而豎子馮而游焉,陵

遲故也。今之世陵遲已久矣,而能使民勿踰乎,《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焉顧之,潸焉出涕。』豈不哀哉!」

〈宥坐 5〉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

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

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

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

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

〈宥坐 6〉孔子曰:「吾有恥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彊學,老無以教之,

吾恥之,去其故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舊言,吾鄙之;與小人處者,吾殆之

也。」

〈宥坐 8〉孔子南適楚,厄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飢色。

子路進而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

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曰:「由不識,吾語女。女以知者

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女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逢不見刑乎!女以諫

者為必用邪?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

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且夫芷蘭生

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

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

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

Page 1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5 頁

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孔子曰:「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

霸心生於曹,越王句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

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宥坐 9〉子貢觀於魯廟之北堂,出而問於孔子曰:「鄉者賜觀於太廟之北堂,吾

亦未輟,還復瞻被九蓋皆繼,被有說邪?匠過絕邪?」孔子曰:「太廟之堂亦嘗有

說,官致良工,因麗節文,非無良材也,蓋曰貴文也。」

〈子道 2〉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

子不對。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

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

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

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

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

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子道 3〉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

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

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

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以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仁人邪?」孔子曰:「由

志之,吾語汝。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

脩,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

之名也!」

〈子道 4〉子路問於孔子曰:「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

路出,謂子貢曰:「吾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貢曰:「汝何問哉?」

子路曰:「由問:『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貢曰:「吾

將為女問之。」子貢問曰:「練而床,禮邪?」孔子曰:「非禮也。」子貢出,謂子

路曰:「女謂夫子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無所不知。女問非也。禮:居是邑不非其

大夫。」

Page 1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6 頁

〈子道 5〉子路盛服而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於岷山,其

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

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子路趨而出,改服而

入,蓋猶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色知而有

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

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

〈子道 7〉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

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生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

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法行 4〉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

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

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

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

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

也。」

〈法行 7〉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

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士明於此

三恕,則可以端身矣。」

〈法行 8〉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

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

則施也。」

〈哀公 1〉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如何取之邪?」

孔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

乎!」

Page 1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7 頁

〈哀公 2〉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乎?」孔子對曰:「不

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葷;斬衰菅屨,杖而啜粥者,志不在

於酒肉。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雖有,不亦

鮮乎!」

〈哀公 3〉哀公曰:「善!」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

有大聖。」

〈哀公 4〉哀公曰:「敢問何如斯可謂庸人矣?」孔子對曰:「所謂庸人者,口不道

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選賢人善士託其身焉以為己憂;動行不知所務,止立不知

所定;日選擇於物,不知所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正,心從而壞:如此

則可謂庸人矣。」

〈哀公 5〉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士矣?」孔子對曰:「所謂士者,雖不能

盡道術,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言不

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謂之矣,行

既已由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也。故富貴不足以益也,卑賤不足以損也:如

此則可謂士矣。」

〈哀公 6〉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之君子矣?」孔子對曰:「所謂君子者,

言忠信而心不德,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明通而辭不爭,故猶然如將可及者,君

子也。」

〈哀公 7〉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賢人矣?」孔子對曰:「所謂賢人者,行

中規繩而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

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矣。」

〈哀公 8〉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大聖矣?」孔子對曰:「所謂大聖者,知

Page 1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8 頁

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變化遂成萬物也;情

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

繆繆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識,百姓淺然不識其鄰:若此則可謂

大聖矣。」哀公曰:「善!」

〈哀公 9〉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不對。三問不對。哀公曰:「寡人問舜冠於

子,何以不言也?」孔子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其政好生而惡殺焉。

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野,烏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

也。」

〈哀公 10〉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

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

問,聖君之問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

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仰視榱棟,俯見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

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

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

末庭者,君以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魯四郊,亡國之虛則

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哀公 11〉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紳委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蹴然曰:「君號然

也?資衰苴杖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然也。黼衣黼裳者不茹葷,非口不能

味也,服使然也。且丘聞之,好肆不守折,長者不為市。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

知之矣。」

〈哀公 12〉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

取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

士信愨而後求知能焉。士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尒也。語曰:

『桓公用其賊,文公用其盜。故明主任計不信怒,闇主信怒不任計。計勝怒則彊,

怒勝計則亡。」

Page 1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1 9 頁

〈堯問 5〉子貢問於孔子曰:「賜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為人下者乎?其猶

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樹之而五穀蕃焉,草木殖焉,禽獸育焉;生則立焉,死

則入焉;多其功,而不息。為人下者其猶土也。」

〈非十二子〉

〈非十二子 1〉假今之世,飾邪說,文姦言,以𣻏亂天下,欺惑愚眾,矞宇嵬瑣使

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

〈非十二子 2〉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

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

〈非十二子 3〉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然

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鰌也。

〈非十二子 4〉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

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墨翟、宋鈃也。

〈非十二子 5〉尚法而無法,下脩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

成文典,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

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慎到、田駢也。

〈非十二子 6〉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

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是惠施、鄧析也。

〈非十二子 7〉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

Page 2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0 頁

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

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 1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非十二子 8〉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大古,

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則

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

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

之不得埶者也,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

莫不從服,六說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

〈非十二子 9〉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

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

〈非十二子 10〉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言

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故知默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

君子也;多少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故勞力而不當民務,謂之姦事,勞

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姦心;辯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說。此三姦

者,聖王之所禁也。知而險,賊而神,為詐而巧,言無用而辯,辯不惠而察,治之

大殃也。行辟而堅,飾非而好,玩姦而澤,言辯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無法,勇

而無憚,察辯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姦而與眾,利足而迷,負石而墜,是天下之

所棄也。

〈非十二子 11〉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窮人;齊

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

為德。遇君則脩臣下之義,遇鄉則脩長幼之義,遇長則脩子弟之義,遇友則脩禮節

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脩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

訞怪狡猾之人矣,雖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詩》云:「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

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此之謂也。

Page 2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1 頁

〈非十二子 12〉古之所謂仕士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樂富貴者也,樂分施者

也,遠罪過者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今之所謂仕士者,汙漫者也,賊亂者

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者也。

〈非十二子 13〉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脩正者也,知命者也,

箸是者也。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

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非十二子 14〉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而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

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

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

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詩》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

此之謂也。

〈非十二子 15〉士君子之容:其冠進,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蕼

然,恢恢然,廣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其冠進,其衣逢,其容愨;

儉然,恀然,輔然,端然,訾然,洞然,綴綴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

〈非十二子 16〉吾語汝學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狄

狄然,莫莫然,瞡瞡然,瞿瞿然,盡盡然,盱盱然;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瞑

瞑然;禮節之中,則疾疾然,訾訾然;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偷儒而

罔,無廉恥而忍謑詬。是學者之嵬也。

〈非十二子 17〉弟陀其冠,衶禫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其衣

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

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賤儒也。彼君子則不然: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

原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也。

孫卿不及孔子之辯

Page 2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2 頁

〈堯問 7〉為說者曰:「孫卿不及孔子。」是不然。孫卿迫於亂世,遒於嚴刑,上

無賢主,下遇暴秦,禮義不行,教化不成,仁者絀約,天下冥冥,行全刺之,諸侯

大傾。當是時也,知者不得慮,能者不得治,賢者不得使。故君上蔽而無睹,賢人

距而不受。然則孫卿懷將聖之心,蒙佯狂之色,視天下以愚。《詩》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此之謂也。是其所以名聲不白,徒與不眾,光輝不博也。今之學者,

得孫卿之遺言餘教,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觀其善行,孔子

弗過。世不詳察,云非聖人,奈何!天下不治,孫卿不遇時也。德若堯禹,世少知

之;方術不用,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為紀綱。嗚呼!賢哉!宜為

帝王。天地不知,善桀紂,殺賢良,比干剖心,孔子拘匡,接輿避世,箕子佯狂,

田常為亂,闔閭擅強。為惡得福,善者有殃。今為說者,又不察其實,乃信其名。

時世不同,譽何由生?不得為政,功安能成?志修德厚,孰謂不賢乎!

《莊子》

【《莊子》書中出現的孔子篇數】

《莊子》一書 篇數 提及孔子篇數

內篇 7 3

外篇 15 9

雜篇 11 8

合計 33 20

《莊子》書中出現孔子及其弟子的數目

《莊子》 出 現 儒 家 人 物

仲尼 顏回 子路 子貢 冉求 曾子 原憲

人間世 V V

德充符

大宗師 V V V

天地 V V

天道 V V

天運 V V V

秋水 V V

至樂 V V V

達生 V V

山木 V

Page 2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3 頁

田子方 V V

知北游 V V V

徐无鬼 V

則陽 V V

外物 V

寓言 V V

讓王 V V V V V

盜蹠 V V V V

漁父 V V V V

列禦寇 V

﹝孔子﹞

夫子曰:「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旡不容也,淵乎其不

可測也。形德仁義,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

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 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極物之真,能

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通仁義,

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

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

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

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

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天道〉﹞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

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奈何?」

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

我也,而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

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

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伏戲黃帝不得

友。死生亦大矣,而旡變乎己,況爵祿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

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己愈有。」﹝〈田子方〉﹞

Page 2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4 頁

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旡遺筴,不能

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

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旡石師而能言,與能

言者處也。」﹝〈外物〉﹞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故其就義若

渴者,其去義若熱。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

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

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孰敢不軌!如而夫者,一命而

呂鉅,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

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凶德有五,中德為首。

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

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達

生之性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 ﹝〈列禦寇〉﹞

﹝困於陳蔡﹞

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

大公任往弔之,曰:「子幾死乎?」曰:「然。」

「子惡死乎?」曰:「然。」

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

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

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聞

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

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 捐勢,不為

功名。是故旡責於人,人亦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辭其交遊,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食杼栗,入獸不亂

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山木〉﹞

Page 2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5 頁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猋氏之風,有其具而

旡其數,有其聲而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於人之心。

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而造哀也,曰:「回,旡受天

損,易;旡受人益,難。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

回曰:「敢問旡受天損易。」

仲尼曰:「飢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

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何謂旡受人益難?」

仲尼曰:「始用四達,爵祿並至而不窮,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其在外者也。

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鳥莫知於鷾鴯,目之所不

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人間。社稷存焉爾!」

「何謂旡始而非卒?」

仲尼曰:「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何謂人與天一邪?」

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

矣!」 ﹝〈山木〉﹞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顏回擇菜,

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

陳蔡。殺夫子者旡罪,藉夫子者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旡恥也若

此乎?」

顏回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

語之。」

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

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

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

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讓王〉﹞

﹝孔子與弟子﹞

孔子與子路

Page 2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6 頁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

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 ,而絃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

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

當堯舜而天下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

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

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

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

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秋

水〉﹞

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

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見也。」

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

是必有以振我也。」

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入而嘆。其僕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何

耶?」

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

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歎也。」

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田子方〉﹞

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子路曰:「是稯稯何為者邪?」

仲尼曰:「是聖人僕也。是自埋於民,自藏於畔。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

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

子路請往召之。

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於己也,知丘之適楚也,以丘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

彼且以丘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於佞人也羞聞其言,而況親見其身乎!而何

以為存!」

Page 2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7 頁

子路往視之,其室虛矣。 ﹝〈則陽〉﹞

孔子與子貢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旡相與,相為於旡相為?孰能

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旡所終窮?」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

相與為友。 莫然有閒,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或

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

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

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

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旡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色

不變,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內外不相及,而丘使汝往弔

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

以死為決 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於異物,託於同體;

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旡

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

子貢曰:「敢問其方。」

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旡

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子貢曰:「敢問畸人。」

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

人也。」﹝〈大宗師〉第六﹞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

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

功多,夫子不欲乎?」

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

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

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

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

子貢瞞然 ,俯而不對。

Page 2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8 頁

有閒,為圃者曰:「子奚為者邪?」

曰:「孔丘之徒也。」

為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

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

矣,旡乏吾事。」

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愈。

其弟子曰:「向之人何為者邪?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不自反邪?」

曰:「始吾以為天下一人耳,不知復有夫人也。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

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

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托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備哉!功利機

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其

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旡益損焉,

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

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

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旡為復朴,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

固驚邪?且渾沌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 ﹝〈天地〉﹞

顏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下席而問曰:「小子敢問,回東之齊,夫子有憂色,

何邪?」

孔子曰:「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

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夫不可損益。吾恐

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彼將內求於己而不得,不得

則惑,人惑則死。

且女獨不聞邪?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

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

非以鳥養養鳥也。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栖之深林,遊之壇陸,浮之江湖,食之

,隨行列而止,委 而處。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譊譊為乎!咸池九

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

相與還而觀之。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故先

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 ﹝〈至

樂〉﹞

孔子與顏淵

Page 2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2 9 頁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為焉?」

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

量乎澤若蕉,民其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

疾』。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乎!」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

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

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

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且苟

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 其捷。而

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

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

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

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

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

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

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

求容與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

其庸詎可乎!」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

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

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

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人亦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

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 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

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

仲尼曰:「惡!惡可!大多政,法而不諜,雖固亦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

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顏回曰:「吾旡以進矣,敢問其方。」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Page 3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0 頁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

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嗚,不入則止。無門無

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絕 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

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旡知知者

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

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

終,而況散焉者乎!」 ﹝〈人間世〉第四﹞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旡是三者,

以善處喪蓋魯國。固有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矣,進於知矣。唯簡之而不得,夫巳有所簡矣。孟孫氏不

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若化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

巳乎!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吾特與汝。其夢未始

覺者邪!且彼有駭形而旡損心,有旦宅而旡情死。孟孫氏特覺,人哭亦哭,是

自其所以乃。且也相與吾之耳矣,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且汝夢為鳥而厲乎

天,夢為魚而沒於淵。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造適不及笑,獻

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大宗師〉第六﹞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 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Page 3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1 頁

仲尼曰:「同則旡好也,化則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大宗

師〉第六﹞

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

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顏淵曰:「何也?」

師金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

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將復取而盛以篋衍,巾以文繡,遊居寢臥

其下,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聚弟子游居寢

臥其下。故伐樹於宋,削 於衛,窮於商周,是非其夢邪?圍於陳蔡之間,

七日不火食,死生相與鄰,是非其眯邪?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

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

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

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

而不得罪於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於同而矜於治。故譬三皇五帝

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

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今取 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齧挽裂,盡去

而後慊。觀古今之異,猶 狙之異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

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

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天運〉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

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

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

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觴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

曰:『可。善游者數能。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

吾告,敢問何謂也?」

仲尼曰:「善游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

Page 3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2 頁

視舟之履猶其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暇!以瓦注者

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

者內拙。」 ﹝〈達生〉﹞

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

瞠若乎後矣!」

夫子曰:「回,何謂邪?」

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

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

比而周,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於西

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

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

日夜旡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

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

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雖然,女奚患焉!

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田子方〉﹞

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

仲尼曰:「默,汝旡言!夫文王盡之也,而又何論剌焉!彼直以循斯須也。」﹝〈田

子方〉﹞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旡有所將,旡有所迎。』回敢問其遊。」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與物化者,一不化者

也。安化安不化,安與之相靡,必與之莫多。狶韋氏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

之宮,湯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 也,而況今之人乎!

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唯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

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之。哀樂之來,吾不

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

而不能所不能。旡知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

亦悲哉!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知北游〉﹞

Page 3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3 頁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

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

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

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

而不懼,行修於內者旡位而不作。』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

也。」 ﹝〈讓王〉﹞

孔子與冉求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猶今也。」

冉求失問而退。明日復見,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

古猶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旡古旡今,

旡始旡終。未有子孫而有子孫,可乎?」

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末應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

有所一體。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

猶其有物也,旡已!聖人之愛人也終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知北游〉﹞

孔子與曾子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鍾而不洎,吾心悲。」

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謂旡所縣其罪乎?」

曰:「既已縣矣!夫旡所縣者,可以有哀乎?彼視三釜三千鍾,如觀雀蚊虻相過乎

前也。」 ﹝〈寓言〉﹞

孔子與眾弟子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

上漏下溼,匡坐而弦。

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子貢曰:「嘻!先生何病?」

Page 3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4 頁

原憲應之曰:「憲聞之,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

子貢逡巡而有愧色。

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

憲不忍為也。」

曾子居衛,縕袍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

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

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讓王〉﹞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發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

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

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

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

客問其族。子路對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

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問曰:「有土之君與?」

子貢曰:「非也。」

「侯王之佐與?」

子貢曰:「非也。」

客乃笑而還,行言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嗚呼!遠哉

其分於道也。」

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與?」乃下求之,至於澤畔,方將

杖拏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進。

客曰:「子將何求?」

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

以卒相丘也。」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學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脩學,以至於今,六十九歲矣,旡所得聞至教,敢不

虛心!」

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子之所以。子之

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

莫大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旡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賦不屬,

Page 3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5 頁

妻妾不和,長少旡序,庶人之憂也﹔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

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大夫之憂也﹔廷旡忠臣,國家昏亂,工技不巧,貢

職不美,春秋後倫,不順天子,諸侯之憂也﹔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

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財用窮匱,人倫不飭,百姓淫亂,

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既上旡君侯有司之勢,而下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

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

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

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內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

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

謂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人同於己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

謂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旡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

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

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

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

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脩而身,慎守其真,還以物

與人,則旡所累矣。今不脩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真?」

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

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

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

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

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旡一其迹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酒以樂,不

選其具矣﹔處喪以哀,旡問其禮矣。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

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

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

也!」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敢問舍所在,請因受業而卒學大道。」

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

旡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剌船而去,延緣葦間。

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

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

Page 3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6 頁

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

曲要磬折,言拜而應,得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

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儀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

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

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

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之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漁

父〉﹞

子張

子張問於滿苟得曰:「盍不為行?旡行則不信,不信則不任,不任則不利。故觀之

名,計之利,而義真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為行,不可一日不

為乎!」

滿苟得曰:「旡恥者富,多信者顯。夫名利之大者,幾在旡恥而信。故觀之名,計

之利,而信真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為行,抱其天乎!」

子張曰:「昔者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今謂臧聚曰,汝行如桀紂,則有怍色,

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賤也。仲尼墨翟,窮為匹夫,今謂宰相曰,子行如仲尼

墨翟,則變容易色稱不足者,士誠貴也。故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

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行之美惡。」

滿苟得曰:「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昔者桓公小白殺兄

入嫂而管仲為臣,田成子常殺君竊國而孔子受幣。論則賤之,行則下之,則是

言行之情悖戰於胸中也,不亦拂乎!故《書》曰:『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

成者為尾。』」

子張曰:「子不為行,即將疏戚旡倫,貴賤旡義,長幼旡序。五紀六位,將何以為

別乎?」

滿苟得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疏戚有倫乎?湯放桀,武王殺紂,貴賤有義乎?

王季為適,周公殺兄,長幼有序乎?儒者偽辭,墨子兼愛,五紀六位將有別乎?

且子正為名,我正為利。名利之實,不順於理,不監於道。吾日與子訟於旡約,曰

『小人殉財,君子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棄其所為而

殉其所不為則一也。』故曰,旡為小人,反殉而天﹔旡為君子,從天之理。若

枉若直,相而天極。面觀四方,與時消息。若是若非,執而圓機。獨成而意,

與道徘徊。旡轉而行,旡成而義,將失而所為。旡赴而富,旡殉而成,將棄而

天。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鮑子立乾,申

Page 3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7 頁

子不自理,廉之害也﹔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此上世之所傳,

下世之所語,以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離其患也。」 ﹝〈盜蹠〉﹞

﹝孔子與老子﹞

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

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

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

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

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天道〉﹞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

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

子孫。然而不可者,旡佗也,中旡主而不止,外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

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

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

逍遙,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

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鑒,以闚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諫教生殺,

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

Page 3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8 頁

不然者,天門弗開矣。」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 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

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旡失其朴,吾子

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

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

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規哉?」

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予

口張而不能嗋。予又何規老聃哉?」

子貢曰:「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雷聲而淵默,發動如天地者乎?賜亦可得而觀

乎?」遂以孔子聲見老聃。

老聃方將倨堂而應,微曰:「予年運而往矣,子將何以戒我乎?」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 ,一

君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 也,豈其所以 哉!

今子之所言,猶 也。夫 ,履之所出,而 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

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

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旡自而不可﹔失焉者,

旡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

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天運〉﹞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見,曰:

「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老聃曰:「吾遊心於物之初。」

孔子曰:「何謂邪?」

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嘗為汝議乎其將。至陰肅肅,至陽赫赫。

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

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

乎歸,始終相反乎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

孔子曰:「請問遊是。」

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遊乎至樂,謂之至人。」

Page 3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3 9 頁

孔子曰:「願聞其方。」

曰:「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

不入於胸次。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

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棄隸者若棄

泥塗,知身貴於隸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

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

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也,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

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

地之大全也。」 ﹝〈田子方〉﹞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

老聃曰:「汝齊戒,疏 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

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故

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旡迹,其往旡崖,旡門旡房,四達之皇皇也。

邀於此者,四肢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旡方,天不得

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

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

者,聖人之所保也。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

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

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處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將反於宗。自本觀之,生者,

喑醷物也。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果蓏有

理,人倫雖難,所以相齒。聖人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調而應之,德也﹔

偶而應之,道也。帝之所興,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

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弢,墮其天 。紛

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

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旡

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知北游〉﹞

﹝孔子與楚狂﹞

Page 4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0 頁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

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

畫地而趨!迷陽迷陽,旡傷吾行!吾行卻曲,旡傷吾足!」﹝〈人間世〉第四﹞

﹝孔子與盜跖﹞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

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

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

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

詔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則旡貴父子兄弟之親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為

盜跖,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竊為先生羞之。丘請為先生往說之。」

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

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

飄風,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

生必旡往。」

孔子不聽,顏回為馭,子貢為右,往見盜跖。盜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陽,膾人肝而

餔之。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

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

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

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幸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

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

孔子復通曰:「丘得幸於季,願望履幕下。」

謁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

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

曰:「丘來前!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

孔子曰:「丘聞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

此上德也﹔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眾率兵,此下德也。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

光,脣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鍾,而名曰盜跖,丘竊為將軍恥不取焉。將

軍有意聽臣,臣請南使吳越,北使齊魯,東使宋衛,西使晉楚,使為將軍造大

城數百里,立數十萬戶之邑,尊將軍為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昆

Page 4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1 頁

弟,共祭先祖。此聖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願也。」

盜跖大怒曰:「丘來前!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謂耳。今長大美

好,人見而悅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丘雖不吾譽,吾獨不自知邪?」

「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今丘告我以大城眾民,是欲規我以利而

恆民畜我也,安可久長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旡置

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而後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

「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故

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故命之曰知生之

民。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

而食,織而衣,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

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

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

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

「子以甘辭說子路而使從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

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

子教之不至也。」

「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

子教子路菹此患,上旡以為身,下旡以為人。子之道豈足貴邪?」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尚不能全德,而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不慈,

舜不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孰論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強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

「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

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介

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

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旡異於磔

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

「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

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丘之所以說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則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過此矣,

皆吾所聞知也。」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視色,耳欲聽聲,口欲察味,志氣欲盈。人上壽百歲,

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

日而已矣。天與地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托於旡窮之閒,忽然旡異

騏驥之馳過隙也。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旡復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

Page 4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2 頁

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

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芒然旡見,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

氣。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

色,得微往見跖邪?」

孔子仰天而嘆曰:「然!」

柳下季曰:「跖得旡逆汝意若前乎?」

孔子曰:「然。丘所謂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盜

蹠〉﹞

﹝孔子與其他人﹞

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於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

急,匹夫猶未可動,而況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

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

若成若不成而後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旡欲清之人。

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

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

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

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

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

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惰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

行可矣!

丘請復以所聞: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言必或傳之。夫傳兩喜兩

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凡溢之類

妄,妄則其信之也莫,莫則傳言者殃。故法言曰:『傳其常情,旡傳其溢言,

則幾乎全。』

且以巧 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

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

其將畢也必巨。

〔夫〕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旡

由,巧言偏辭。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於是並生心厲。剋核大至,則必有不

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苟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故法言曰:『旡

遷令,旡勸成,過度益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

與!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何作為報也!莫若為致命。此

Page 4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3 頁

其難者。」 ﹝〈人間世〉第四﹞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

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

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

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旡假而

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謂也?」

仲尼曰:「白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

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

遺土也。」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

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在冬

夏青青;受命於天,唯舜獨也正,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

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

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

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德充符〉第五﹞

魯有兀者叔山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

及矣!」

旡趾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

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

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

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

德之人乎!」

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

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德充符〉第五﹞

Page 4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4 頁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

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十數而未止也。未嘗有聞其

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旡君入之位以濟乎人之死,旡聚祿以望人之腹;又以

惡駭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觀之,果以惡駭天下,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

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國旡宰,寡人傳國焉。悶然而後應,氾〔而〕

若辭。寡人醜乎,卒授之國。無幾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卹焉若有亡也,若

無與樂是國也。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嘗使於楚矣,適見 子食於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棄之而走。不

見已焉爾,不得類焉爾。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戰而死者,

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資;刖者之屨,旡為愛之;皆旡其本矣。為天子之諸御,不

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於外,不得復使。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

今哀駘它未言而信,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

形者也。」

哀公曰:「何謂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使之

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旡卻,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

謂才全。」

「何謂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脩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哀公異日以告閔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

通矣。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其國。吾與孔丘,非君臣

也,德友而已矣!」 ﹝〈德充符〉第五﹞

孔子觀於呂梁,縣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

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並流而拯之。數百步而出,被髮行歌而游於塘下。

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

曰:「亡,吾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

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

曰:「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

也。」 ﹝〈達生〉﹞

Page 4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5 頁

孔子問子桑雽曰:「吾再逐於魯,伐樹於宋,削 於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

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徙友益散,何與?」

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

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

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

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

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旡故以合者,則旡故以離。」

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旡挹於前,其愛益加進。

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

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山木〉﹞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於

此言已。」

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

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丘願有喙三尺。」

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

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凶

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聖人并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

故生旡爵,死旡諡,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

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

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旡求,旡失,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

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徐无鬼〉﹞

仲尼問於大史大弢、伯常騫、狶韋曰:「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

畢弋,不應諸侯之際: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

大弢曰:「是因是也。」

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史鰌奉御而進所,搏幣而扶翼。其慢若

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

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

洗而視之,有銘焉,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里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

之二人何足以識之。」﹝〈則陽〉﹞

Page 4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6 頁

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於彼,脩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

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

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為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

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為

驁,終身之醜,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以名,相結以隱。與其譽堯而非桀,不

如兩忘而閉其所譽。反旡非傷也,動旡非邪也,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 ﹝〈外物〉﹞

《墨子》

﹝批評葉公和孔子﹞

〈耕柱 9〉葉公子高問政於仲尼曰:「善為政者若之何?」仲尼對曰:「善為政者,

遠者近之,而舊者新之。」子墨子聞之曰:「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亦未得其

所以對也。葉公子高豈不知善為政者之遠者近也,而舊者新是哉?問所以為之若之

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亦未得其

所以對也。」

﹝困於陳蔡﹞

〈非儒下 11〉孔丘窮於蔡陳之閒,藜羹不糝,十日,子路為享豚,孔丘不問肉之

所由來而食;號人衣以酤酒,孔丘不問酒之所由來而飲。哀公迎孔子,席不端弗坐,

割不正弗食,子路進,請曰:「何其與陳、蔡反也?」孔丘曰:「來!吾語女,曩

與女為苟生,今與女為苟義。」夫飢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贏飽則偽行以自飾,

汙邪詐偽,孰大於此!

﹝晏嬰批評孔子﹞

〈非儒下 8〉齊景公問晏子曰:「孔子為人何如?」晏子不對,公又復問,不對。

景公曰:「以孔丘語寡人者眾矣,俱以賢人也。今寡人問之,而子不對,何也?」

Page 4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7 頁

晏子對曰:「嬰不肖,不足以知賢人。雖然,嬰聞所謂賢人者,入人之國必務合其

君臣之親,而弭其上下之怨。孔丘之荊,知白公之謀,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幾滅,

而白公僇。嬰聞賢人得上不虛,得下不危,言聽於君必利人,教行下必於上,是以

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 1從也,行義可明乎民,謀慮可通乎君臣。今孔丘深慮同

謀以奉賊,勞思盡知以行邪,勸下亂上,教臣殺君,非賢人之行也;入人之國而與

人之賊,非義之類也;知人不忠,趣之為亂,非仁義之也。逃人而後謀,避人而後

言,行義不可明於民,謀慮不可通於君臣,嬰不知孔丘之有異於白公也,是以不對。」

景公曰:「嗚乎!貺寡人者眾矣,非夫子,則吾終身不知孔丘之與白公同也。」

﹝對於孔子當天子的駁斥﹞

〈公孟 5〉公孟子謂子墨子曰:「昔者聖王之列也,上聖立為天子,其次立為卿、

大夫,今孔子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若使孔子當聖王,則豈不以孔子

為天子哉?」子墨子曰:「夫知者,必尊天事鬼,愛人節用,合焉為知矣。今子曰:

『孔子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而曰可以為天子,是數人之齒,而以為

富。」

〈公孟 15〉子墨子與程子辯,稱於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稱於孔子也?」子

墨子曰:「是亦當而不可易者也。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

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云因焉。今翟曾無稱於孔子乎?」

《韓非子》中的孔子

〈說林上 3〉子圉見孔子於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請問客,太宰曰:「吾已見

孔子,則視子猶蚤蝨之細者也。吾今見之於君。」子圉恐孔子貴於君也,因謂太宰

曰:「君已見孔子,亦將視子猶蚤蝨也。」太宰因弗復見也。

〈說林下 22〉孔子謂弟子曰:「孰能導子西之釣名也?」子貢曰:「賜也能。」乃

導之,不復疑也。孔子曰:「寬哉,不被於利;絜哉,民性有恆。曲為曲,直為直。

Page 4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8 頁

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難,子西死焉。故曰:「直於行者曲於欲。」

〈內儲說上 19〉魯哀公問於孔子曰:「鄙諺曰:莫眾而迷。今寡人舉事,與群臣慮

之,而國愈亂,其故何也?」孔子對曰:「明主之問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

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議於下。今群臣無不一辭同軌乎季孫者,舉魯國盡化為

一,君雖問境內之人,猶不免於亂也。」

〈外儲說左上 62〉孔子曰:「為人君者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外儲說左上 62〉晉文公攻原,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諫曰:「夫

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

失信,吾不為也。」遂罷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

降公。衛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

原得衛者信也。」

〈外儲說左下 85〉孔子相衛,弟子子皋為獄吏,刖人足,所刖者守門,人有惡孔

子於衛君者曰:「尼欲作亂。」衛君欲執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從出門,

刖危引之而逃之門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問刖危曰:「吾不能虧主之法令

而親刖子之足,是子報仇之時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於子?」刖危曰:

「吾斷足也,固吾罪當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獄治臣也,公傾側法令,先後臣以

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獄決罪定,公憱然不悅,形於顏色,臣見又知之。

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悅而德公也。」

〈外儲說左下 88〉孔子曰:「善為吏者樹德,不能為吏者樹怨。概者、平量者也,

吏者、平法者也,治國者、不可失平也。」

〈外儲說左下 95〉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

Page 4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4 9 頁

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惡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

於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

而是固足矣。」

〈外儲說左下 96〉一曰。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

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

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外儲說左下 101〉南宮敬子問顏涿聚曰:「季孫養孔子之徒,所朝服與坐者以十

數而遇賊,何也?」曰:「昔周成王近優侏儒以逞其意,而與君子斷事,是能成其

欲於天下。今季孫養孔子之徒,所朝服而與坐者以十數,而與優侏儒斷事,是以遇

賊。故曰:不在所與居,在所與謀也。」

〈外儲說左下 102〉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仲尼

先飯黍而後啗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

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為下,

祭先王不得入廟。丘之聞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蓏

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之盛也。」

〈外儲說左下 117〉管仲相齊,曰:「臣貴矣,然而臣貧。」桓公曰:「使子有三歸

之家。」曰:「臣富矣,然而臣卑。」桓公使立於高、國之上。曰:「臣尊矣,然而

臣疏。」乃立為仲父。孔子聞而非之曰:「泰侈偪上。」

〈外儲說左下 118〉一曰。管仲父,出、朱蓋青衣,置鼓而歸,庭有陳鼎,家有三

歸,孔子曰:「良大夫也,其侈偪上。」

〈外儲說右下 142〉季孫相魯,子路為郈令。魯以五月起眾為長溝,當此之為,子

路以其私秩粟為漿飯,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餐之。孔子聞之,使子貢往覆其飯,

擊毀其器,曰:「魯君有民,子奚為乃餐之?」子路怫然怒,攘肱而入請曰:「夫子

Page 5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0 頁

疾由之為仁義乎?所學於夫子者仁義也,仁義者,與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今以由之秩粟而餐民,不可何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

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禮也!女之餐之,為愛之也。夫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

大夫愛官職,士愛其家,過其所愛曰侵。今魯君有民而子擅愛之,是子侵也,不亦

誣乎!」言未卒,而季孫使者至,讓曰:「肥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令徒役而

餐之,將奪肥之民耶?」孔子駕而去魯。以孔子之賢,而季孫非魯君也,以人臣之

資,假人主之術,蚤禁於未形,而子路不得行其私惠,而害不得生,況人主乎?以

景公之勢而禁田常之侵也,則必無劫弒之患矣。

〈顯學 1〉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

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

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

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

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舜,

而取舍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殷、周七

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

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

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顯學 2〉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三月,世主以為儉

而禮之。儒者破家而葬,服喪三年,大毀扶杖,世主以為孝而禮之。夫是墨子之儉,

將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將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儉俱在儒、墨,而上

兼禮之。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

為廉而禮之。宋榮子之議,設不鬥爭,取不隨仇,不羞囹圄,見侮不辱,世主以為

寬而禮之。夫是漆雕之廉,將非宋榮之恕也;是宋榮之寬,將非漆雕之暴也。今寬

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禮之。自愚誣之學、雜反之辭爭,而人主俱聽之,故

海內之士,言無定術,行無常議。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

不兩立而治,今兼聽雜學繆行同異之辭,安得無亂乎?聽行如此,其於治人又必然

矣。

〈顯學 5〉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宰予之

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而智不充其辯。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

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今之新辯濫乎宰

Page 5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1 頁

予,而世主之聽眩乎仲尼,為悅其言,因任其身,則焉得無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

辯而有華下之患,趙任馬服之辯而有長平之禍;此二者,任辯之失也。夫視鍛錫而

察青黃,區冶不能以必劍;水擊鵠雁,陸斷駒馬,則臧獲不疑鈍利。發齒吻形容,

伯樂不能以必馬;授車就駕而觀其末塗,則臧獲不疑駑良。觀容服,聽辭言,仲尼

不能以必士;試之官職,課其功伐,則庸人不疑於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

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

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

〈忠孝 2〉記曰:「舜見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

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順之道也。

然則有道者,進不為臣主,退不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父

苦則樂之;君之所以欲有賢臣者,國亂則治之,主卑則尊之。今有賢子而不為父,

則父之處家也苦;有賢臣而不為君,則君之處位也危。然則父有賢子,君有賢臣,

適足以為害耳,豈得利哉!焉所謂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親?今舜以賢取君之

國,而湯、武以義放弒其君,此皆以賢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賢之。古之烈士,進不

臣君,退不為家,是進則非其君,退則非其親者也。且夫進不臣君,退不為家,亂

世絕嗣之道也。是故賢堯、舜、湯、武而是烈士,天下之亂術也。瞽瞍為舜父而舜

放之,象為舜弟而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謂義。仁

義無有,不可謂明。《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信

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故烈士內不為

家,亂世絕嗣;而外矯於君,朽骨爛肉,施於土地,流於川谷,不避蹈水火,使天

下從而效之,是天下遍死而願夭也,此皆釋世而不治是也。世之所為烈士者,雖眾

獨行,取異於人,為恬淡之學而理恍惚之言。臣以為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

法之言也。言出於無法,教出於無用者,天下謂之察。臣以為人生必事君養親,事

君養親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論忠信法術,言論忠信法術不可以恍惚。恍惚之言,

恬淡之學,天下之惑術也。孝子之事父也,非競取父之家也;忠臣之事君也,非競

取君之國也。夫為人子而常譽他人之親曰:「某子之親,夜寢早起,強力生財以養

子孫臣妾」,是誹謗其親者也。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

非其親者知謂之不孝,而非其君者天下此賢之,此所以亂也。故人臣毋稱堯、舜之

賢,毋譽湯、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盡力守法,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參考文獻

姜义华、张荣华和吴根梁‧1990‧《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上海:复旦大学‧

唐明贵‧2009‧《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ctext.org

Page 5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2 頁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來源

2

《孟子》〈滕文公上 4〉昔者孔

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

歸,入揖於子貢……《魯頌》曰: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

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

變矣。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98〉孔

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

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弟子

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

也!」

引用自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

子列傳〉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

《論衡》〈講瑞 3〉有若在魯,

最似孔子。孔子死,弟子共坐有

若,問以道事,有若不能對者,

何也?體狀似類,實性非也。

引用自

東漢‧王充‧《論衡》〈講瑞〉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批

評三種「賤儒」

4 子張氏之賤儒

「弟佗其冠、﹝衣中﹞﹝衣覃﹞

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

賤儒也。」

……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

必曰君子故不用力,是子遊氏之

賤儒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

韓非子「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說

﹝見《韓非子》〈顯學第五十〉﹞

1 子張之儒

2 子思之儒

……

3 孫氏之儒

4 樂正氏之儒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顯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

劉述先(2008: 1, 58 註 1)的三分

精神的儒家(Spiritual

Confucianism)

……

民間的儒家(Popular

Confucianism)

引用自

劉述先‧2008‧《論儒家哲學的

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第 58 頁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

理使用。

Page 5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3 頁

指在草根層面無形中發生作用

的信仰和習慣(劉述先,2008: 58

註 1)

4

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七〈《孟

子》引《論語》條〉中說過:「《孟

子》書引孔子之言凡二十有九,

其載於《論語》者八。」(唐明

貴,2009: 87~88 所引)

引用自

明‧顧炎武‧《日知錄》〈卷七〉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 〈公孫丑上 1〉孔子曰:「德之

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 〈公孫丑上 2〉孔子兼之,曰:

「我於辭命則不能也。」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

〈公孫丑上 2〉孔子曰:「聖則

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

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

矣!」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 《論語》〈述而 2〉子曰:「默而

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

有於我哉?」

引用自

《論語》〈述而第七〉。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4

《論語》〈述而 34〉子曰:「若

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

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

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

能學也。」

引用自

《論語》〈述而第七〉。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4

〈公孫丑上 4〉《詩》云:「迨天

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

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

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5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4 頁

4-5

〈公孫丑上 7〉孟子曰:「矢人

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

傷人……如恥之,莫如為仁。仁

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

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

已矣。」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 《論語》〈里仁 1〉子曰:「里仁

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引用自

《論語》〈里仁第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5

〈滕文公上 2〉孔子曰:「君薨,

聽於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

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

之也。」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

《論語》〈憲問 40〉子張曰:「《書》

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

聽於冢宰,三年。」

引用自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5

〈滕文公上 4〉孔子曰:「大哉

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

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

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

《論語》〈泰伯 19〉子曰:「大

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

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

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煥乎,其有文章!」

引用自

《論語》〈泰伯第八〉。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5

〈滕文公下 12〉陽貨欲見孔子

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

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矙

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

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下〉。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 《論語》〈陽貨 1〉陽貨欲見孔

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

引用自

《論語》〈陽貨第十七〉。

Page 5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5 頁

時其亡也……曰:「不可。」「日

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

「諾。吾將仕矣。」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5 〈滕文公下 14〉孔子曰:「知我

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

秋乎!」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下〉。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 〈離婁上 2〉孔子曰:「道二:

仁與不仁而已矣。」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離婁上 7〉孔子曰:「仁不可

為眾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

敵。」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離婁上 8〉有孺子歌曰:『滄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

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

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

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離婁上 14〉求也為季氏宰,

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

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

鼓而攻之可也。』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論語》〈公冶長 22〉季氏富於

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

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

鼓而攻之,可也。」

引用自

《論語》〈公冶長第五〉。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6

〈離婁下 49〉王者之迹熄而詩

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

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

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Page 5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6 頁

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萬章上 4〉咸丘蒙問曰:「語

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

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

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

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

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

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

哉?」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萬章上 4〉孟子曰:「否。此

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堯老而舜攝也……舜既為天子

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

喪,是二天子矣。」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 〈萬章上 6〉孔子曰:『唐虞禪,

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6-7

〈萬章上 8〉萬章問曰:「或謂

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

環,有諸乎?」……若孔子主癰

疽與侍人瘠環,何以為孔子?」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告子上 6〉《詩》曰:『天生蒸

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

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

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引用自

《孟子》〈告子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告子上 8〉孔子曰:『操則存,

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引用自

《孟子》〈告子上〉。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告子下 23〉孔子曰:『舜其至

孝矣,五十而慕。』

引用自

《孟子》〈告子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Page 5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7 頁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盡心下 83〉孔子在陳曰:『盍

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

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

之狂士?」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論語》〈公冶長 22〉子在陳曰:

「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

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引用自

《論語》〈公冶長第五〉。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7

〈盡心下 83〉孔子『不得中道

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

取,獧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

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

次也。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論語》〈憲問 13〉子曰:「不

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

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引用自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7 〈盡心下 83〉孔子曰:『過我門

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

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7 《論語》〈憲問 13〉子曰:「鄉

原,德之賊也。」

引用自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8

〈盡心下 83〉孔子曰:『惡似而

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

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

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

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

也。』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5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8 頁

8 《論語》〈憲問 40〉子曰:「惡

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

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引用自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8 《論語》〈憲問 13〉子曰:「鄉

原,德之賊也。」

引用自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記錄春秋時代孔子與其弟子言論

的彙編。作者為孔子門生與再傳

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8

〈滕文公下 14〉世衰道微,邪

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

子弒其父者有之……豈好辯

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

者,聖人之徒也。」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下〉。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8

〈萬章下 114〉孔子嘗為委吏

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

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

矣』。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8

〈告子下 26〉孔子為魯司寇,

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

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

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

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

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引用自

《孟子》〈告子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9

〈萬章下 10〉孔子之去齊,接

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

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

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

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9

〈盡心下 63〉孔子之去魯,曰:

『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

也。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

道也。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9 〈滕文公上 4〉吾聞用夏變夷

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

引用自

《孟子》〈滕文公上〉。記錄孟子

Page 5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5 9 頁

產也……《魯頌》曰:『戎狄是

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

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9

〈公孫丑上 2〉曰:「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

進,亂則退……皆古聖人也,吾

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

也。」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9

〈萬章下 10〉孟子曰:「伯夷,

聖之清者也……聖,譬則力也。

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

也;其中,非爾力也。」

引用自

《孟子》〈萬章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0

〈公孫丑上 2〉曰:「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

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

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

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

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0

〈公孫丑上 2〉宰我、子貢、有

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

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

賢於堯舜遠矣。』……聖人之於

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

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

也。』

引用自

《孟子》〈公孫丑上〉。記錄孟子

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

子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0

〈離婁下 50〉孟子曰:「君子之

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

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

諸人也。」

引用自

《孟子》〈離婁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0

〈盡心下 84〉孟子曰:「由堯舜

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

陶,則見而知之……近聖人之

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

爾,則亦無有乎爾。」

引用自

《孟子》〈盡心下〉。記錄孟子的

思想、言論和事跡。作者為孟子

及其弟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0 〈仲尼 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

引用自

Page 6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0 頁

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

曰:然……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汙

淫汏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

門哉!

戰國‧荀況‧《荀子》〈仲尼〉。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1

〈仲尼 3〉然而仲尼之門,五尺

之豎子,言羞稱五伯,是何

也……詐心以勝矣。彼以讓飾

爭,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

傑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

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仲尼〉。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1

〈仲尼 6〉求善處大重,理任大

事,擅寵於萬乘之國,必無後患

之術,莫若好同之,援賢博施,

除怨而無妨害人……雖欲無

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則必危,

任重則必廢,擅寵則必辱,可立

而待也,可炊而竟也。是何也?

則墮之者眾,而持之者寡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仲尼〉。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1 〈儒效 17〉客有道曰:孔子曰:

「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

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儒效〉。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1

〈王制 5〉馬駭輿,則君子不安

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

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

政,則莫若惠之……大節是也,

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

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

其餘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王制〉。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1-

12

〈王霸 15〉上莫不致愛其下,

而制之以禮……故孔子曰:「知

者之知,固以多矣,有以守少,

能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

矣,有以守多,能無狂乎?」此

之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王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2

〈王霸 18〉用國者,得百姓之

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彊,得百

姓之譽者榮……孔子曰:「審吾

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

此之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王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2-

13

〈正論 28〉是不及知治道,而

不察於抇不抇者之所言也。凡人

之盜也,必以有為,不以備不

足,則以重有餘也……則求利之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正論〉。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6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1 頁

詭緩,而犯分之羞大也。

13

〈大略 87〉子貢問於孔子曰:「賜

倦於學矣,願息事君。」……子

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

焉,小人休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大略〉。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3

〈宥坐 1〉孔子觀於魯桓公之

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

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

蓋為宥坐之器,」……功被天

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

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

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3

〈宥坐 2〉孔子為魯攝相,朝七

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

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

始誅之,得無失乎,」……《詩》

曰:『憂心悄悄,慍於群小。』

小人成群,斯足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3-

14

〈宥坐 3〉孔子為魯司寇,有父

子訟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別。

其父請止,孔子舍之。季孫聞

之,不說……《詩》曰:『周道

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

人所視。眷焉顧之,潸焉出涕。』

豈不哀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4

〈宥坐 5〉孔子觀於東流之水。

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

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

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

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

必觀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4

〈宥坐 6〉孔子曰:「吾有恥也,

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彊

學,老無以教之,吾恥之,去其

故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

舊言,吾鄙之;與小人處者,吾

殆之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4-

15

〈宥坐 8〉孔子南適楚,厄於陳

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糝,弟子皆有飢色……女庸安知

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5 〈宥坐 9〉子貢觀於魯廟之北

堂,出而問於孔子曰:「鄉者賜

觀於太廟之北堂,吾亦未輟,還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宥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Page 6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2 頁

復瞻被九蓋皆繼,被有說邪?匠

過絕邪?」孔子曰:「太廟之堂

亦嘗有說,官致良工,因麗節

文,非無良材也,蓋曰貴文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5

〈子道 2〉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

貞乎?」……臣從君,奚臣貞?

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

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子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5

〈子道 3〉子路問於孔子曰:「有

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

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

之名,何也?」……出而名不

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

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

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子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5

〈子道 4〉子路問於孔子曰:「魯

大夫練而床,禮邪?」孔子曰:

「吾不知也。」……夫子徒無所

不知。女問非也。禮:居是邑不

非其大夫。」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子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5-

16

〈子道 5〉子路盛服而見孔子,

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

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

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

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

維下流水多邪?……言要則

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

有不足矣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子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6

〈子道 7〉子路問於孔子曰:「君

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

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

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生之

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

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

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

之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子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6

〈法行 4〉子貢問於孔子曰:「君

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

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

曰:「惡!賜!是何言也……扣

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

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

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法行〉。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6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3 頁

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16

〈法行 7〉孔子曰:「君子有三

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

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報,有子

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

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

士明於此三恕,則可以端身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法行〉。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6

〈法行 8〉孔子曰:「君子有三

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

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

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

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

有思窮,則施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法行〉。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6

〈哀公 1〉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

敢問如何取之邪?」孔子對曰:

「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

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

不亦鮮乎!」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2〉哀公曰:「然則夫章

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

乎?」孔子對曰:「不必然,夫

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

於食葷;斬衰菅屨,杖而啜粥

者,志不在於酒肉。生今之世,

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

服;舍此而為非者,雖有,不亦

鮮乎!」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3〉哀公曰:「善!」孔

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

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4〉哀公曰:「敢問何如

斯可謂庸人矣?」孔子對曰:「所

謂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

邑邑;不知選賢人善士託其身焉

以為己憂;動行不知所務,止立

不知所定;日選擇於物,不知所

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五鑿

為正,心從而壞:如此則可謂庸

人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5〉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士矣?」孔子對曰:

「所謂士者,雖不能盡道術,必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Page 6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4 頁

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

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

知;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

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故知既已

知之矣,言既已謂之矣,行既已

由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

也。故富貴不足以益也,卑賤不

足以損也:如此則可謂士矣。」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6〉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之君子矣?」孔子對

曰:「所謂君子者,言忠信而心

不德,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

明通而辭不爭,故猶然如將可及

者,君子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哀公 7〉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賢人矣?」孔子對

曰:「所謂賢人者,行中規繩而

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

於身,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

天下而不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

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7-

18

〈哀公 8〉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大聖矣?」孔子對

曰:「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

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

也。大道者,所以變化遂成萬物

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

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

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繆繆

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

其事不可識,百姓淺然不識其

鄰:若此則可謂大聖矣。」哀公

曰:「善!」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8

〈哀公 9〉魯哀公問舜冠於孔

子,孔子不對。三問不對。哀公

曰:「寡人問舜冠於子,何以不

言也?」孔子曰:「古之王者,

有務而拘領者矣,其政好生而惡

殺焉。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

野,烏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不

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8 〈哀公 10〉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

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Page 6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5 頁

憂也,未嘗知勞也……且丘聞

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

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8

〈哀公 11〉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紳委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

蹴然曰:「君號然也?資衰苴杖

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

然也。黼衣黼裳者不茹葷,非口

不能味也,服使然也。且丘聞

之,好肆不守折,長者不為市。

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

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8

〈哀公 12〉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

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健、

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

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

良焉,士信愨而後求知能焉。士

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

也,不可以身尒也。語曰:『桓

公用其賊,文公用其盜。故明主

任計不信怒,闇主信怒不任計。

計勝怒則彊,怒勝計則亡。」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哀公〉。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堯問 5〉子貢問於孔子曰:「賜

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為

人下者乎?其猶土也。深抇之而

得甘泉焉,樹之而五穀蕃焉,草

木殖焉,禽獸育焉;生則立焉,

死則入焉;多其功,而不息。為

人下者其猶土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堯問〉。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1〉假今之世,飾邪

說,文姦言,以𣻏亂天下,欺惑

愚眾,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

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2〉縱情性,安恣睢,

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

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3〉忍情性,綦谿利

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

大眾,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Page 6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6 頁

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

眾:是陳仲、史鰌也。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4〉不知壹天下建國

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

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

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

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墨翟、宋

鈃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5〉尚法而無法,下

脩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

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反紃

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

經國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

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慎

到、田駢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非十二子 6〉不法先王,不是

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辭,甚

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

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

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

愚眾;是惠施、鄧析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19-

20

〈非十二子 7〉略法先王而不知

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

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

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

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

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

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

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

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 1為茲厚

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

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0

〈非十二子 8〉若夫總方略,齊

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

傑,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

順,奧窔之間……一天下,財萬

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

之屬莫不從服,六說者立息,十

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埶者,

舜禹是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0

〈非十二子 9〉夫仁人也,將何

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

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

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Page 6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7 頁

事畢,聖王之跡著矣。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0

〈非十二子 10〉信信、信也,

疑疑、亦信也。貴賢、仁也,賤

不肖、亦仁也……古之大禁也。

知而無法,勇而無憚,察辯而操

僻,淫大而用之,好姦而與眾,

利足而迷,負石而墜,是天下之

所棄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0

〈非十二子 11〉兼服天下之心:

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

知,不以窮人……《詩》云:「匪

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

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

以傾。」此之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2〉古之所謂仕士

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樂富

貴者也,樂分施者也,遠罪過者

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

今之所謂仕士者,汙漫者也,賊

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

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

者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3〉古之所謂處士

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脩正

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今

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

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

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

而彊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

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4〉士君子之所能

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而不能

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而不能

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而不能

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

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

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

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

誠君子。《詩》云:「溫溫恭人,

維德之基。」此之謂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5〉士君子之容:

其冠進,其衣逢,其容良;儼然,

壯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廣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Page 6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8 頁

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

之容也。其冠進,其衣逢,其容

愨;儉然,恀然,輔然,端然,

訾然,洞然,綴綴然,瞀瞀然。

是子弟之容也。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6〉吾語汝學者之

嵬容:其冠絻,其纓禁緩,其容

簡連;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

瞡瞡然,瞿瞿然,盡盡然,盱盱

然;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

瞑瞑然;禮節之中,則疾疾然,

訾訾然;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

然,離離然,偷儒而罔,無廉恥

而忍謑詬。是學者之嵬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1

〈非十二子 17〉弟陀其冠,衶

禫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

之賤儒也。正其衣冠,齊其顏

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

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

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

子游氏之賤儒也。彼君子則不

然: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原

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

也。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非十二

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2

〈堯問 7〉為說者曰:「孫卿不

及孔子。」是不然……不得為

政,功安能成?志修德厚,孰謂

不賢乎!

引用自

戰國‧荀況‧《荀子》〈堯問〉。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2 《莊子》書中出現的孔子篇數的

表格

由孫中興老師整理而成,自行排

版、繪製而成的表格。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

方式分享」臺灣 3.0 版授權釋出。

22-

23

《莊子》書中出現孔子及其弟子

的數目的表格

由孫中興老師整理而成,自行排

版、繪製而成的表格。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

方式分享」臺灣 3.0 版授權釋出。

23

夫子曰:「夫道,於大不終,於

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旡

不容也,淵乎其不可測也……夫

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

之哉! ﹝〈天道〉﹞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天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3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

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旡憂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Page 69: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6 9 頁

色……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

地,既以與人己愈有。」﹝〈田

子方〉﹞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4

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

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

二鑽而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

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

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

不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

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旡

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

﹝〈外物〉﹞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外物〉。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4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

於知天……,達於知者肖,達大

命者隨,達小命者遭。 ﹝〈列

禦寇〉﹞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列禦寇〉。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4

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

食……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

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山木〉﹞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山木〉。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5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

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

猋氏之風,有其具而旡其數,有

其聲而旡宮角……人之不能有

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

矣!」 ﹝〈山木〉﹞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山木〉。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5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

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

歌於室……子貢曰:「吾不知天

之高也,地之下也。」 ﹝〈讓

王〉﹞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讓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6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

「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

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

焉。」……辭曰:「以為陽虎也,

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秋水〉﹞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秋水〉。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6

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

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

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

於知人心……仲尼曰:「若夫人

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

聲矣!」 ﹝〈田子方〉﹞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6- 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其鄰

引用自

Page 70: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0 頁

27 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子路曰:「是

稯稯何為者邪?」……子路往視

之,其室虛矣。 ﹝〈則陽〉﹞

戰國‧莊子‧《莊子》〈則陽〉。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7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相與

友,曰:「孰能相與於旡相與,

相為於旡相為……曰:「畸人

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

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

天之小人也。」﹝〈大宗師〉第

六﹞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大宗師〉。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7-

28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

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

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

力甚多而見功寡……且渾沌之

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

﹝〈天地〉﹞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天地〉。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8

顏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

下席而問曰:「小子敢問,回東

之齊,夫子有憂色,何邪?」……

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

達而福持。」 ﹝〈至樂〉﹞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至樂〉。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9-

30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

曰:「將之衛。」曰:「奚為

焉?」……是萬物之化也,禹舜

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

而況散焉者乎!」 ﹝〈人間世〉

第四﹞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人間世〉。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0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

死,哭泣旡涕,中心不戚,居喪

不哀。旡是三者,以善處喪蓋魯

國。固有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

回壹怪之。」……造適不及笑,

獻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

於寥天一。」 ﹝〈大宗師〉第

六﹞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大宗師〉。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0-

31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

仲尼曰:「同則旡好也,化則旡

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

後也。」﹝〈大宗師〉第六﹞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大宗師〉。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1 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

「以夫子之行為奚如?」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天運〉。

Page 71: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1 頁

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

哉!」……貧人見之,挈妻子而

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

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天

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1-

32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

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

邪?」……以黃金注者 。其巧

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

外重者內拙。」 ﹝〈達生〉﹞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達生〉。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2

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

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

夫子奔逸絕塵……雖然,女奚患

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

存。」 ﹝〈田子方〉﹞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2

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

邪?又何以夢為乎?」

仲尼曰:「默,汝旡言!夫文王

盡之也,而又何論剌焉!彼直以

循斯須也。」﹝〈田子方〉﹞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2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

子曰:『旡有所將,旡有所迎。』

回敢問其遊。」……夫務免乎人

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至言

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

則淺矣!」﹝〈知北游〉﹞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知北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3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

居卑,胡不仕乎?」

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

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

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

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

樂也。回不願仕。」

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

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

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

修於內者旡位而不作。』丘誦之

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

得也。」 ﹝〈讓王〉﹞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讓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3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

知邪?」

仲尼曰:「可。古猶今也。」……

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知北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72: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2 頁

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旡

已!聖人之愛人也終旡已者,亦

乃取於是者也。」﹝〈知北游〉﹞

33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

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

鍾而不洎,吾心悲。」

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

謂旡所縣其罪乎?」

曰:「既已縣矣!夫旡所縣者,

可以有哀乎?彼視三釜三千

鍾,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寓言〉﹞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寓言〉。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3-

34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

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

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溼,

匡坐而弦……曳縰而歌商頌,聲

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

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

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

矣。﹝〈讓王〉﹞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讓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4-

36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

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

琴……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

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之漁

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

乎!」﹝〈漁父〉﹞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漁父〉。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6-

37

子張問於滿苟得曰:「盍不為

行?旡行則不信,不信則不任,

不任則不利。故觀之名,計之

利,而義真是也……孔子不見

母,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此

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以為

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

殃、離其患也。」 ﹝〈盜蹠〉﹞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盜蹠〉。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7

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

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又

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

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天道〉﹞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天道〉。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7-

38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

南之沛見老聃。

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天運〉。

Page 73: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3 頁

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

乎?」……不與化為人,安能化

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天

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8-

39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

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

待之,少焉見,曰:「丘也眩與?

其信然與……孔子出,以告顏回

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

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

之大全也。」 ﹝〈田子方〉﹞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39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

敢問至道。」……明見旡值,辯

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

此之謂大得。」﹝〈知北游〉﹞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知北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0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

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

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

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

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

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

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旡傷吾行!吾行卻

曲,旡傷吾足!」﹝〈人間世〉

第四﹞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人間世〉。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0-

42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

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

行天下,侵暴諸侯……孔子曰:

「然。丘所謂旡病而自灸也。疾

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

哉!」 ﹝〈盜蹠〉﹞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盜蹠〉。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2-

43

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於仲尼

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

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

未可動,而況諸侯乎……何作為

報也!莫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人間世〉第四﹞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人間世〉。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3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

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

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

魯……彼且擇日而登假,人則從

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德充符〉。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74: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4 頁

﹝〈德充符〉第五﹞

43

魯有兀者叔山旡趾,踵見仲尼。

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

是矣。雖今來,何及矣!」……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

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

桎梏,其可乎?」

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德充符〉第五﹞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德充符〉。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4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有惡人

焉,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

思而不能去也……吾與孔丘,非

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德

充符〉第五﹞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德充符〉。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4

孔子觀於呂梁,縣水三十仞,流

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

也……曰:「吾生於陵而安於

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

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達生〉﹞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達生〉。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5

孔子問子桑雽曰:「吾再逐於

魯,伐樹於宋,削 於衛,窮於

商周,圍於陳蔡之間。吾犯此數

患,親交益疏,徙友益散,何

與……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

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山木〉﹞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山木〉。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5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

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

曰:「古之人乎!於此言

已。」……知大備者,旡求,旡

失,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

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

誠! ﹝〈徐无鬼〉﹞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徐无鬼〉。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5

仲尼問於大史大弢、伯常騫、狶

韋曰:「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

聽國家之政……夫靈公之為靈

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識之。」

﹝〈則陽〉﹞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則陽〉。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6

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

以告,曰:「有人於彼,脩上而

趨下……反旡非傷也,動旡非邪

也,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

功。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

引用自

戰國‧莊子‧《莊子》〈外物〉。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75: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5 頁

﹝〈外物〉﹞

46

〈耕柱 9〉葉公子高問政於仲尼

曰:「善為政者若之何?」仲尼

對曰:「善為政者,遠者近之,

而舊者新之。」子墨子聞之曰:

「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亦

未得其所以對也。葉公子高豈不

知善為政者之遠者近也,而舊者

新是哉?問所以為之若之何

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

智告之,故葉公子高未得其問

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對也。」

引用自

《墨子》〈耕柱〉。由墨子的弟子

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6

〈非儒下 11〉孔丘窮於蔡陳之

閒,藜羹不糝,十日,子路為享

豚,孔丘不問肉之所由來而食;

號人衣以酤酒……夫飢約則不

辭妄取,以活身,贏飽則偽行以

自飾,汙邪詐偽,孰大於此!

引用自

《墨子》〈非儒下〉。由墨子的弟

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6-

47

〈非儒下 8〉齊景公問晏子曰:

「孔子為人何如?」晏子不對,

公又復問,不對……景公曰:「嗚

乎!貺寡人者眾矣,非夫子,則

吾終身不知孔丘之與白公同

也。」

引用自

《墨子》〈非儒下〉。由墨子的弟

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7

〈公孟 5〉公孟子謂子墨子曰:

「昔者聖王之列也,上聖立為天

子,其次立為卿、大夫……今子

曰:『孔子博於詩書,察於禮樂,

詳於萬物』,而曰可以為天子,

是數人之齒,而以為富。」

引用自

《墨子》〈公孟〉。由墨子的弟子

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7

〈公孟 15〉子墨子與程子辯,

稱於孔子。程子曰:「非儒,何

故稱於孔子也?」子墨子曰:「是

亦當而不可易者也。今鳥聞熱旱

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

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

矣。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云因

焉。今翟曾無稱於孔子乎?」

引用自

《墨子》〈公孟〉。由墨子的弟子

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7

〈說林上 3〉子圉見孔子於商太

宰,孔子出,子圉入,請問客,

太宰曰:「吾已見孔子,則視子

猶蚤蝨之細者也。吾今見之於

君。」子圉恐孔子貴於君也,因

謂太宰曰:「君已見孔子,亦將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說林

上〉。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Page 76: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6 頁

視子猶蚤蝨也。」太宰因弗復見

也。

47-

48

〈說林下 22〉孔子謂弟子曰:「孰

能導子西之釣名也?」子貢曰:

「賜也能。」乃導之,不復疑也。

孔子曰:「寬哉,不被於利;絜

哉,民性有恆。曲為曲,直為直。

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難,

子西死焉。故曰:「直於行者曲

於欲。」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說林

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內儲說上 19〉魯哀公問於孔

子曰:「鄙諺曰:莫眾而迷。今

寡人舉事,與群臣慮之,而國愈

亂,其故何也?」孔子對曰:「明

主之問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

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

議於下。今群臣無不一辭同軌乎

季孫者,舉魯國盡化為一,君雖

問境內之人,猶不免於亂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內儲說

上〉。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外儲說左上 62〉孔子曰:「為

人君者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

水方,盂圜水圜。」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上〉。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外儲說左上 62〉晉文公攻原,

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

原十日而原不下……衛人聞

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

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

曰:「攻原得衛者信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上〉。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外儲說左下 85〉孔子相衛,

弟子子皋為獄吏,刖人足,所刖

者守門,人有惡孔子於衛君者

曰:「尼欲作亂。」……非私臣

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

臣之所以悅而德公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外儲說左下 88〉孔子曰:「善

為吏者樹德,不能為吏者樹怨。

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

也,治國者、不可失平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49

〈外儲說左下 95〉魯哀公問於

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

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Page 77: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7 頁

「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

惡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

所以得免於人害者,以其信也,

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

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

而是固足矣。」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外儲說左下 96〉一曰。哀公

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

乎?」曰:「夔,人也,何故一

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

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

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

一足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外儲說左下 101〉南宮敬子問

顏涿聚曰:「季孫養孔子之徒,

所朝服與坐者以十數而遇賊,何

也?」曰:「昔周成王近優侏儒

以逞其意,而與君子斷事,是能

成其欲於天下。今季孫養孔子之

徒,所朝服而與坐者以十數,而

與優侏儒斷事,是以遇賊。故

曰:不在所與居,在所與謀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外儲說左下 102〉孔子御坐於

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

公:「請用。」……今以五穀之

長雪果蓏之下,是從上雪下也,

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

之盛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外儲說左下 117〉管仲相齊,

曰:「臣貴矣,然而臣貧。」桓

公曰:「使子有三歸之家。」曰:

「臣富矣,然而臣卑。」桓公使

立於高、國之上。曰:「臣尊矣,

然而臣疏。」乃立為仲父。孔子

聞而非之曰:「泰侈偪上。」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外儲說左下 118〉一曰。管仲

父,出、朱蓋青衣,置鼓而歸,

庭有陳鼎,家有三歸,孔子曰:

「良大夫也,其侈偪上。」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49-

50

〈外儲說右下 142〉季孫相魯,

子路為郈令。魯以五月起眾為長

溝,當此之為,子路以其私秩粟

為漿飯,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

右下〉。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Page 78: 2015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2/104S102_AA14L01.pdf ·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201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2 0 1 5 秋季/先秦諸子中的孔子形象/孫中興/第 7 8 頁

餐之……以景公之勢而禁田常

之侵也,則必無劫弒之患矣。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0

〈顯學 1〉世之顯學,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

墨翟也……故明據先王,必定

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

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顯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0

〈顯學 2〉墨者之葬也,冬日冬

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

三月……雜反之學不兩立而

治,今兼聽雜學繆行同異之辭,

安得無亂乎?聽行如此,其於治

人又必然矣。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顯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0-

51

〈顯學 5〉澹臺子羽,君子之容

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

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

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而智不

充其辯……遷官襲級,則官職大

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

之道也。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顯學〉。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51

〈忠孝 2〉記曰:「舜見瞽瞍,

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

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

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

臣曰……故人臣毋稱堯、舜之

賢,毋譽湯、武之伐,毋言烈士

之高,盡力守法,專心於事主者

為忠臣。

引用自

戰國‧韓非‧《韓非子》〈忠孝〉。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

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