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6
新世紀修道百問 2014.10.19

Transcript of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Page 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新世紀修道百問

2014.10.19

Page 2: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

「性理題釋」濟公活佛自序

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故欲修

道,必先明理。

明理之法無他,全在「有疑必問」而

已。惜乎世人,皆恥下問,以故愈疑

愈迷,迷而不悟,離道遠矣。

大道自開普渡以來,得道原子,不為

不多,然而求其能明理修道者,則又

寥若晨星。此何故,是皆由於「有疑

不問,問而不能領悟」之故也。

Page 3: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

本專題所討論的內容,都是仙佛

慈悲臨壇的妙訓,經過整理,挑

選針對道親常會遇到的問題,一

一解答,實為修道依循的方針,

白陽修士的一大福氣!

Page 4: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

一、人為什麼會輪迴?什麼時候才能斷除輪迴?

為什麼會輪迴,因為迷昧。

聖人說生死事大,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

去,當然是借宿他鄉,不停的輪迴漂泊。

明師一指,這就是道,就是指引一條回家

的路。

所以你知道你的家在哪裡,還需要借住別

人的家嗎?你知道你的靈性從哪裡來,將

來要到哪裡去,你就不會再墮入輪迴。

Page 5: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靈性輪迴圖 皇極象天

人間男女

動物植物地府幽冥

十殿閻君

受苦受刑

太極氣天

忠臣烈女

氣天諸仙

無極理天

靈性家鄉 純善無惡1.功過相抵:人間

2.無功造罪:地府

3.功大於過:氣天

4.明師一指:理天

5.或受引渡、超拔

Page 6: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6

二、為何會有因果呢?

因緣是無始劫以來,從你們輪迴裏來的。

如何斷這個果呢?要修道,也要轉念,這個

果要靠自己。

不是仙佛不慈悲!自己的因緣自己不去了,

莫非要下輩子再來還。

人生有這肉體,有道場可以走的時候,再大

的因果要了都還有機會。

要去圓這個緣,圓緣需要用你的慈悲心與智

慧。

Page 7: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7

三世因果經今世做官為何因,三世黃金妝佛身。

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

穿綢穿段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

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施米庵寺門。

福祿俱足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

相貌端莊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

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吃齋念佛人。

賢妻美婦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

夫妻永壽為何因,前世長幡敬佛前。

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敬重獨孤人。

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鳥人。

Page 8: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8

三、眾生有很多的苦,有很多疑難雜症,這些疑難雜症是從何而來?

是從心而來,是心的苦。

有些困難,佛可以幫你們解決,有些

困難你們要自己解決。

有些事是佛力不可挽的,自己的業力

、因果要自己了。

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憑空無故出現

,都是有「源頭」。聽道理,認定這

一條人生修辦的路,就要好好的去走

Page 9: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9

四、何謂聖人與凡夫?怎麼區別?

聖賢與凡夫全在一念間,在於

起心動念之間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在於平

常之間勤下工夫,起心動念處

,不忘常常迴光返照;

明白了自家的主人翁,縱有外

力的牽纏,自個心中的真主人

要做得了主宰

Page 1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0

白水聖帝慈語

「修聖人之道,多一分涵養與鍛

鍊工夫,便多精進一分道功」...

「一日間斷一分工夫,便減一分

道功;日損月減,不但聖人道氣

日消,且道氣欠虧之結果,勢必

至與凡夫無異,甚且將去禽獸不

遠矣!」

Page 1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1

五、修道遇到不如意的事,要如何面對呢?

事情的發生就是在磨煉你的心,遇

到不如意的事,要以感恩之心,感

謝老天那麼的看中你,看中你就是

要造就你。

凡事感恩的人,是最有福氣的。

Page 12: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2

神像和木魚木魚問神像道:「我們來自同一塊木頭,你可以享受供奉,而我卻每天要被人敲打難過死了,為什麼我們的命運相差這麼大呢?」

神像說:「當初你不受刀斧加身,而我所受到雕琢之苦,實非言語可以形容的。因此,今天你我所受的待遇,當然會有天壤之別了。」

Page 13: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3

人生的十字架

Page 14: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4

六、叩首作揖的動作意義為何?

膜拜叩頭,是拜你的性命之事,人

一叩是命,作揖時,必須鞠躬,把

背彎下去,手從你的玄關之處作揖

出去,這代表為人處世,立身行道

佛法總在人世間修的在叩頭的時候

,天天就是在告訴我們自己,要做

自我反省的功夫

Page 15: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5

六、叩首作揖的動作意義為何?

而作揖,就猶如立身行道於紅塵之

中,要懂得謙恭,把腰放低一些,

才不會碰到矮門

再來就是左腳向前跨出,好像作善

事一樣,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也不

要太莽撞,就像孔夫子所說的中庸

之道

Page 16: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6

七、為什麼要學聖賢仙佛?

聖賢仙佛不會讓痛苦一直延續下去

,痛苦、悲劇不斷地延續那就叫「

輪迴」!

但苦海中也有船,你自己不跳上船

,就永遠在苦海當中;

不轉念,那永遠就是苦海。

Page 17: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7

賢人

「人」

君子(正人)

聖人

小人

非人(禽獸)

禽獸不如

Page 18: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8

八、白陽時期如何修?

白陽時期,儒家應運,講的就是「

性理心法」,「性理心法」所講的

並不是道家說的「無為」,也不是

佛家說的「出世」,咱們白陽時期修

的是「入世法門」,是在家修行,

所以為人子女要把個人角色扮演好

Page 19: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19

孝經第一章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做好「綱」、「常」、「倫」、「德」

由理天帶來的八寶

Page 2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0

八、白陽時期如何修?

人有兩類,一個「智」、一個「愚

」,

「智者」自認為自己事事不足,所

以會低心下氣努力地學習,也會用

心地學;

而「愚者」自認為自己樣樣都行,

樣樣都會,因此就會因為自滿而畫

地自限。

Page 2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1

九、道的尊貴在哪?

在超生了死,佛前一指脫生死,明

師傳寶給你,都在你的身上。

自古以來,聖賢成仙做佛,都是從

自己探討做起,佛祖就在你自己身

上,每一人都是佛祖,悟者仙佛,

迷者眾生。

Page 22: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2

十、道與教有何分別?為什麼會有宗教產生?

道教不是道,這個道非比那個道教

的道,那只是一個名稱

佛陀當初哪有分佛教,那只是人尊

稱這佛陀,所以祂所流傳的這些教

化,把它歸類、整理起來,繼續教

化世人,幫助世間人,就叫佛教,

其他也是一樣。

Page 23: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3

五教同源

佛教: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教: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儒教: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耶教:洗心移性、默禱視一

回教:堅心定性、清真返一

Page 24: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4

十一、什麼是「明師」?

明師,就是歷代領了天命的才是明

師,天下無二師。

什麼是無二師?孔老夫子、釋迦牟

尼佛、還有現在的濟公活佛,以及

師尊師母。

Page 25: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5

一代明師

Page 26: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6

十二、什麼是「靜坐」?

靜坐不外就是調息、調心,調息紛

亂的心,不要有妄念。

修行沒有什麼特別的,也不用靜坐

,行住坐臥都是禪

靜靜坐著,叫靜坐;靜靜的動著,

叫感動,感而遂通,通了以後就要

動,不動就坐著,只是守屍鬼,守

著肉體都不去做,這只是獨善其身

Page 27: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7

真人靜坐•呂祖說過:

「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

解開其中意,便是未來祖。」

•真人靜坐就是道法自然,坐車也好,走路也

好,不管在哪兒,隨時隨地都可以,就是常

清常靜。二目守玄、心平氣和、靈氣相通、

迴光返照,大家要明白這個意思。你坐在飛

機上,坐在汽車上,平心靜氣,精神集中,

兩眼守玄關竅,這叫真人靜坐,隨時隨地全

可以。

Page 28: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8

十三、什麼叫「智慧」呢?

經驗不代表智慧,聰明不代表智慧

Page 29: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29

十三、什麼叫「智慧」呢?

人的智慧不是以你的學識地位來評判,一

個人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他是不是有

智慧?

一個清道夫,他懂得行善,懂得日行一善

,懂得反省、感恩,那是不是有智慧?

Page 3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0

零極限

對不起

請原諒我

謝謝你

我愛你!

Page 3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1

十四、道在那裡學呢?學什麼呢?

道在內心學。學怎麼樣

孝順父母親、友愛兄弟

姊妹。

修自己的心,存著慈悲

的心、感恩的心、惻隱

的心,還有赤子的心

Page 32: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2

人道盡、天道達

論語-里仁篇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Page 33: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3

十四、道在那裡學呢?學什麼呢?

人在做,天在看,今天拿人家半斤,

以後要還八兩,一點一滴不能馬虎了

事。今天所做的是你來世的果,那今

天所受的果是前世種的因。

前因後果是有一定的定理在,做什麼

事情要心安理得,更能夠堂堂正正光明

正大。

Page 34: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4

十五、修行如何於日常生活中用心?

第一點就是真心

抱持著單純一點,計較少一點,人

生會快樂一些

真正的有德之者,一定是表現在日

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能夠處理得當

,對於自己的身心,能夠照顧得宜

,才能夠代天照顧全天下的眾生,

擔負老天所賦予的使命。

Page 35: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5

十六、何謂「平安」?如何才能平安?

能夠平心靜氣,自然就祥和,也才能帶來

真正的平安。

萬般皆因貪、嗔、癡、愛,內心起起伏伏

,人生的路也會坎坎坷坷,所以要平安要

先求自己平心靜氣,不必外求。

Page 36: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6

和平天使--濟公活佛慈悲

但願徒兒以好的心以正念的心來將惡緣轉為善錄

期願眾徒兒都是成為眾生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

但願世間和平

願有緣眾生皆登法船

願徒兒平安又安康

願十方皆瀰滿著善氣皆充滿著歡樂

願將和平帶到每個角落

和平鐘響福音遠揚

祈願萬邦國安民康

Page 37: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7

十七、世上的災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改變命運?

世上種種事情的發生,皆是由人心

而引起,因為人心不古、人心險惡

,才造成種種的災難

「命運」從本身開始改變,命運不

是給人看命就能轉變,看命只是了

解你的宿命,知道你累世修來的因

緣。

Page 38: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8

十七、世上的災難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改變命運?

如何改造?要從內心改造,

因為心可以產生念頭,

念頭可以改變動機,

動機會決定行為,

行為會變成習慣,

習慣會造成你的人格,

人格造就你的高低,

自然影響你的命運。

Page 39: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39

十八、人的價值意義在那裡呢?

人的價值不在錢賺多與少,錢是真

的還是假的?(假的)

既然是假的,為什麼你們這麼想要

呢?沒有假的不能做事,人就是要

借假修真。

在這紅塵中,好好利用這個身體,

雖然是假,但是也能創造其價值。

Page 4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0

十九、如何了自己的因緣?

在自己的因緣當中去修行、去改善

,不斷的精進,不去跟人家比較;

聖人會比較的是「見賢思齊」,思

齊是要思自己的齊,要跟得上腳步

現在的人喜歡比較,但是一樣的比

,卻不一樣的心地,當然這樣子造

出來的因緣,馬上就變調了

Page 4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1

二十、如何創造大同世界?

社會亂是因為人的心在亂。為什麼

現在呈現大亂的社會呢?因為人心

不古。人心不古也可以變好的,比

上一代更好那就是進步了。

從自身好好的做起,修心修性,把

自己給改變好了,再去改變你周遭

的親朋好友。

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就能夠平天

下,這個社會就會和平,國家就會

安樂,世界就會大同。

Page 42: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2

我共同努力付出來完成

Page 43: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3

Page 44: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4

學修講辦行三字銘-活佛師尊慈訓

學道要學三個字「經訓範」(經書、聖訓、典範)

最怕三個字「推拖拉」(推卸、拖延、拉雜)

修道要學三個字「戒定慧」(戒律、禪定、智慧)

最怕三個字「貪嗔痴」(貪求、嗔恚、痴妄)

講道要學三個字「敬誠感」(敬賢、真誠、感恩)

最怕三個字「盲茫忙」(盲目、茫然、忙誤)

辦道要學三個字「慈磁持」(慈悲、磁性、把持)

最怕三個字「為畏偽」(為私、畏懼、虛偽)

行道要學三個字「精清親」(精進、清淨、親和)

最怕三個字「矯傲慢」(矯情、驕傲、怠慢)

Page 45: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5

聖 凡 如 意

Page 46: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46

附錄現今災難多不多啊(多)看看一個月當中,有幾件不快樂的事情發生,佚們平安,也但願眾生皆能平安?上天沒有閒著的仙佛,諸天仙佛都很忙,末法時期,道劫並降,你能夠逃得過,你就可以躲劫避難這抉擇在於你自個兒,不是當大難臨頭才來臨時抱佛腳。學

校有沒有考試?你要應付考試,你平時是不是要累積功夫,是不是要溫習功課,者試的時候要能夠作答,才能夠得到好的成績,那得看你平常用的功夫有多少

、平時下的功夫有多少。了愿,也是一點一滴慢慢得累積而來的,這可不是一步登天的哦!你要踏踏實實,萬丈高樓皆由平地而起,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