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26 读片会

26
LOGO 2011-6-26 读读读 读读读读读读 读读读

description

2011-6-26 读片会. 东莞市中医院 麦春华. 病例. 女性患者, 17 岁 近 2 个月来反 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39 摄氏度,无明显寒战伴咽痛,无鼻塞流涕。曾于惠州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08 年 7 月 22 日. 血 WBC 13.9-17.6 × 10e9/L 血细胞培养 3 次均为阴性 ESR 70mm/h 骨穿剌: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骨 ECT 示:双骶髂关节及邻近髂骨、右侧股骨 中下骨代谢异常活跃。. 2008-7-20. MRI T1WI. STIR. T2W. 2008-7-30 CT. 临床诊断.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2011-6-26 读片会

Page 1: 2011-6-26 读片会

LOGO

2011-6-26 读片会

东莞市中医院 麦春华

Page 2: 2011-6-26 读片会

病例

女性患者, 17 岁近 2 个月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39 摄氏

度,无明显寒战伴咽痛,无鼻塞流涕。曾于惠州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Page 3: 2011-6-26 读片会

08年 7 月 22日

血 WBC 13.9-17.6×10e9/L 血细胞培养 3 次均为阴性 ESR 70mm/h 骨穿剌: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骨 ECT示:双骶髂关节及邻近髂骨、右侧股骨

中下骨代谢异常活跃。

Page 4: 2011-6-26 读片会

2008-7-20 MRI T1WI

Page 5: 2011-6-26 读片会

STIR

Page 6: 2011-6-26 读片会

T2W

Page 7: 2011-6-26 读片会

2008-7-30 CT

Page 8: 2011-6-26 读片会
Page 9: 2011-6-26 读片会

临床诊断

成人 Still 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以高热、一过性

皮疹、关节疼痛为主症;白细胞增高、血清铁蛋白( + )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

2008 年 8 月 4 日始予甲强龙治疗,发热渐退,后不规则服药,再次出现发热伴恶寒,服用甲泼尼龙, 24 小时后发热退。

www.themegallery.com

Page 10: 2011-6-26 读片会

2008/8/20日入院

体查:双膝关节肤温正常,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 + )血铁蛋白( - )骨穿剌 ( 8 月 23 日 ) :左侧髂前上棘

为穿刺点,呈感染性骨髓象

Page 11: 2011-6-26 读片会

X 光检查 - 08-8-27

Page 12: 2011-6-26 读片会

08-8-28 CT 检查

Page 13: 2011-6-26 读片会
Page 14: 2011-6-26 读片会

右股骨 CT

Page 15: 2011-6-26 读片会

2008-8-28 T1WIT1WI

2008-8-29

Page 16: 2011-6-26 读片会

STIR

Page 17: 2011-6-26 读片会

右股骨

08-9-4日

Page 18: 2011-6-26 读片会

T2W

T1WI

T2WI

Page 19: 2011-6-26 读片会

手术

病灶穿破髂骨外板,病灶内无脓性分泌物,见冻肉样病变组织,取病变组织冰冻送活检,疑恶性肿瘤。

Page 20: 2011-6-26 读片会

病理

Page 21: 2011-6-26 读片会

病理报告肉眼观:如图 A 。镜下观:如图 B 、 C 、 D 。病理诊断:(左髂骨)骨髓的正常结构被破坏,有纤维肉

芽组织增生,局部区域见片状弥漫性异型细胞浸润,异型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细胞:细胞核大,胞浆少,核染色质粗颗粒状,有一个或多个明显核仁;有网球拍样细胞:核大,胞浆红染;有大梭形及小梭形细胞:单核或双核,胞浆丰富红染;有蜘蛛样细胞:细胞周边含许多空泡,中央嗜伊红胞浆呈放射状伸向周缘;有疟原虫样细胞:细胞大,圆形或者卵圆形,核多个,排列成环行或马蹄形,核的数目、大小、形状、染色质不规则。部分胞浆中隐约见纵纹,未见明显横纹,易见核分裂像及病理核分裂像。间质中见较多淋巴细胞、少量嗜中性白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见骨质破坏及少量反应性新骨形成。考虑为恶性肿瘤(肉瘤,部分区域类似横纹肌肉瘤),建议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定肿瘤来源及分类。

Page 22: 2011-6-26 读片会

免疫组化

组片: Vimetin(+) 肌红蛋白( ±) Desmin ( - ) Myogemin(-) S-100 蛋白( - ) CD68 散在( + ) HE 和免疫组化结果 本例病变符合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Page 23: 2011-6-26 读片会

文献复习横纹肌肉瘤 是一种不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

多数发生在横纹肌的软组织,也有原发于骨横纹肌肉瘤的报道,其组织来源可能由其分化为肌源纤维能力的间充质衍化而来。

组织分型 多形型 腺泡型 胚胎型

www.themegallery.com

Page 24: 2011-6-26 读片会

刘子君 (1986 年 ) 、刘昌茂 (1986 年 ) 、胡云洲 (1986 年 ) 三家共报告 19416 例骨肿瘤中 7635 例为恶性骨肿瘤,其中原发性骨横纹肌肉瘤 16 例,占骨肿瘤 0.08% ,占恶性骨肿瘤 0. 2% 。

www.themegallery.com

Page 25: 2011-6-26 读片会

临床、 X 线特点

可发生在任何年纪,年幼儿童少见,以青少年和年轻人常见,发病年龄高峰在 11 ~ 40 岁, 占 80% 。

多见于长管骨,其中股骨、胫骨、肱骨最好发 局部疼痛或有隆起,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碱

性磷酸酶增高,部分病人有全身发热 骨质改变以溶骨性破坏为主要征象,边缘模糊

,骨和骨膜反应性增生不明显。

www.themegallery.com

Page 26: 2011-6-26 读片会

多谢参加讨论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