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八九民運特刊

60

description

六四,64,june fourth

Transcript of 2010八九民運特刊

Page 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Page 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2-5 時序表

6-9 小敘事

經濟10前言

11-13 戶口決定命運——中國戶籍制度

14-15 建高鐵與保八之間不能說的祕密

15-17 六四話語中的經濟幻覺

18-19 不融合 = 邊緣化?

20 中大深圳學院新精神:為人民幣服務

愛國21 前言

22-23 中華民族:自有永有?

24-25 西藏——漢人資本家的樂園

26-27 上海世界博覽廟會:世博與國族意識

28-29 別笑!這是我們通識教育科

30 活動資訊

民主實踐31前言

32-33 當民主剩下投票——學生會選舉的

形式化

34-35 香港不民主的——地方

36-37 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民主——從社

區組織工作看民主實踐

資訊38 前言

40 不應該被壟斷的——大氣電波

41 譴責無線新聞失實報導順寧道楊媽媽聯

署聲明

42-43 你是人嗎?——「類人」與「人」

44-45 一把「毋忘」以外的聲音

46-47 在城牆下圍觀——內地網民的抗爭

運動48 前言

49 動盪中的暹羅

50-51 反轉SIR RUN RUN !!

52-53 六四晚會的中產想像

54-55 基層與民主運動的路向,在516之後

目錄

Page 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我們為「六四」感到悲傷,不只因為一班學生市民被無

情地殺害,更在於中國政治經濟改革的希望,再一次被

扼殺於暴力鎮壓,令許多根深柢固的社會問題無法得到

改善,甚至繼續惡化。

談及六四,人們通常會說中共殺學生不對,而六月四日

前後發生的社會運動,都變成了配角;同樣,今日我

們說起譚作人或劉曉波,關注的主要都是他們被囚禁,

而非豆腐渣工程的不義,或《零八憲章》背後的政治理

念。關於六四的流行想像,往往被約化為純粹道德立場

的大是大非,而略去背後的經濟矛盾和社會脈絡不談。

「平反六四」和「追究屠城責任」等口號,固然容易取

得眾人的共鳴,卻未能將問題的重心,與改革開放和封

建統治下的財富分配嚴重不均扣連。

此外,雖然我們每年都會悼念六四,但每當說到西藏、

台灣等問題時,卻會不知不覺地順從國家的「統一」和

「維護國家完整」等說法,彷彿統獨和民主實踐是兩個

截然不同的問題。以支聯會為例,他們雖然多年來都以

「建設民主中國」為綱,卻極少提及西藏民族自治和台

灣獨立等民主問題。這個接近條件反射的統獨民主二分

的想法,恰好證明我們對民主理解的狹隘。

若我們對民主的理解,單單視為由上而下、政權為中心

的民主,這樣的民主非但不能體現人民自主的精神,

還有可能令市民把議政責任完全推卸給代議者。如果主

流政黨不積極提高市民的民主意識,不把民主的關注點

放到民生和社區事務上,而只把工作集中在爭取雙普選

上,似乎說不過去。民主本是有關人民的自主管理,應

體現在人與人的相處上,並擴而充之,在家庭、社群、

社區和城市,建立不同由下而上的民主架構。透過市民

的參與,不同的架構和制度才有機會體現更貼近一般人

生活的民主。

由民主的理念回到現實,近年很多人都說中國崛起了。

總體GDP不斷上升,現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

美國。這個靠大額基建和其他投資而推動的經濟,在產

生經濟泡沫和貧富懸殊等問題之餘,亦不能持續發展下

去。另一方面,近年中國舉辦了奧運和世博,以及把太

空人送上太空。這些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旨在增加國

民的民族認同感,製造「強國」的形象之餘卻沒有為中

國的體育或科技水平帶來太大的提升。況且,在這些「

大國」的幻象下,不是基層生活的改進,而是用以鞏固

政權的資訊與言論監控,以及資本家聯同政府對農民工

的剝削等。人民生活沒什麼改善,也就談不上什麼「大

國」了。

而在香港,五一六公投似乎未能達到提升市民民主意識

的效果,部分泛民成員跟中聯辦的會面沒實質成果,政

府又「翻叮」零五年已被議會否決過的政改方案,民主

運動一時之間似乎進入了死胡同。另一方面,中港融合

和北上發展被塑造成香港的唯一出路,這城已悄悄地被

納入中央的珠三角城市規劃中,只能跟隨中央所給予的

定位生存,在失去經濟自主權的同時,亦將自身政治經

濟優勢拱手相讓。當我們在經濟上甘於被中央牽著走,

並將民主自生活抽離,就不能指望能跟政權再有什麼對

抗,甚至連最基本的雙普選也未必能夠實現。

八九民運廿一周年。空喊口號不是辦法,我們能做的是

將民主和民生緊密扣連。在這本特刊,我們將從「經

濟」、「愛國」、「民主實踐」、「資訊」和「運動」

幾個面向,看中港在近年的狀況和她們之間的關係,並

道出現有社會環境下的行動面向。只有在生活的每一個

細節實行民主,我們才有可能將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把

握在自己的手裡。

編者的話

Page 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香港

內地

1976周恩來逝世,民眾自發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悼念周恩來,隱晦抗議四人幫,高峰時期近二百萬人。官方定性運動為「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發動的「反革命動亂」。4月5日清明節,中共下令公安和民兵以木棍武力清場。事件被稱為「四五天安門事件」。9月毛澤東逝世後,華國峰聯同葉劍英逮捕四人幫,正式結束文化大革命。

1978三中全會前夕,民運人士魏京生在北京西單民主牆張貼了大字報〈第五個現代化〉。四人幫下台後出現的短暫言論解禁,被稱為「北京之春」。

鄧小平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了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論。這次會議確立了鄧小平的最高領導地位,政治思想也從崇拜毛澤東的教條主義轉為實用主義,下啟改革開放的年代。

1979 魏京生貼出大字報〈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批評鄧小平,被控以反革命罪重判入獄15年。此後,全國各地的民主牆幾乎全被取消。

1980趙紫陽接任國務院總理。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在全國農村落實,促使農民將生產農作物送往市場販賣,自負盈虧,口號是「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

深圳、珠海、汕頭及廈門四個地區宣佈改制為對外經濟特區,作為開放予外商投資的試點。

1981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建國以來及「文化大革命」的問題,並確立了毛澤東的歷史評價,掃清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思想障礙。

胡耀邦接任黨主席(翌年改制不設黨主席,胡轉任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1982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一孩政策,具體規定了避孕、限制生育、獎勵節育等措施。

1984中央政府開放了包括上海在內的十四個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給予外資高達 24% 的稅務減幅,甚至「超國民待遇」。

青藏鐵路第一期(西寧至格爾木段)正式啟用,用於開發西藏的旅遊資源。

1985中央政府遣返私營企業中的官方代表,逐步放寬私營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同時鼓勵負債國企破產或兼併,導致數百萬工人失業。

為邁向市場化,容許市場調節價和國家統一定價並存的「價格雙軌制」正式落實,箇中價格差異導致官倒盛行,貪污大增。

內地通脹首次達到兩位數字。

1986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的學生,因不滿人大代表選舉內定候選人,貼出大字報批評。事件引來廣大回響,引發全國各地的學潮,要求政府反腐敗和民主化改革。

1987為遏止八六學潮,中共宣稱要「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將黨內開明派方勵之、劉賓雁等開除出黨。同時,鄧小平指責開明派的胡耀邦需對八六學潮的失控負責,胡被迫辭去總書記職務,由總理趙紫陽接任。保守派的副總理李鵬則被任命為總理。

1988內地通脹率升至 18.5%。

1980港英政府取消抵壘政策,改為即捕即解。這項中港邊境管制使兩地人民日漸隔絕,同時亦滋生出「香港人」身份。

1981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人保留治權,香港商界對此方案大力支持,但遭鄧小平拒絕,要求維護中國主權與統一,引發股災,恆生指數下跌 63%。

1982鄧小平正式提出一國兩制,以香港為示範解決台灣問題。

遠東發展收購麗的電視,並改名為亞洲電視。

1983中英正式展開香港前途談判。

戴卓爾夫人提出「三腳凳」,總督尤德在英國談判代表團的名單排名第二,令傳媒以為香港可在談判佔一席位。但中方表明「香港問題的會談是中英兩國政府之間的雙邊會談。」

因著前途談判引發的信心危機,港元匯價跌至歷史新低,物價飛升,通脹達雙位數字。政府於十月訂立聯繫匯率,港幣與美元掛鉤。

香港早期政治團體「匯點」成立,主張民主回歸,成員 除了部分今日的民主派,還 包括現任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現任政協委員劉迺強等。

1984中國總理趙紫陽與戴卓爾夫人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定中國在1997年收回香港。

港英政府以推動民主化去增加談判籌碼,於是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

因應中英聯合聲明的協議,港府開始每年50公頃為限,控制土地供應。直至90年代,樓價不斷上升。

1985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成員包括李國寶、李嘉誠、劉皇發、霍英東、譚耀宗、查良鏞、李柱銘和司徒華。同期,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成立,秘書長為現今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

香港首次舉行立法局間接選舉和功能組別選舉,正式開始了香港的代議政制。可是代議政制只限於立法局,行政局卻未能同步推行民主化。

立法局功能組別選舉首度舉行,李柱銘、司徒華循功能組別晉身立法局。

街坊工友服務處成立,推動勞工主動關心社會、關心社區,令工人運動於香港萌芽。街工導師梁耀忠於是年當選葵青區議會議員。

珠三角正式成為中國的經濟開放區,港商紛紛轉到內地設廠。

1987香港政府向市民簽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通稱「BN(O)」,否定香港人的居英權,被輿論戲稱為「British? No!」。

香港民主派人士要求政府在1988年於香港立法局選舉中,引入直接選舉議席,但建議終被否決。

1989李柱銘與司徒華一起退出基本法草委,中共有關部門高調宣佈解除二人之草委資格。

基本法政制小組召集人查良鏞建議97後特首由選舉委員會產生,稱這是「主流方案」,並在政制小組上迅速拍板通過。

全年有多於42,000人次移民外地。

行政局議員鄧蓮如與立法局議員李鵬飛代表兩局議員前往倫敦,以道義理由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港人居英權。

文匯報於5月21日發表社論,刊登了「痛心疾首」四個大字。及後,社長李子誦、副總編輯程翔與駐北京特派員劉銳紹一起請辭。

Page 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香港

內地

19894月8日,胡耀邦逝世,引發八九民運。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和人民留守天安門廣場,要求政治改革。6月4日凌晨,中共動用解放軍以坦克車和實彈武力清場,死傷數字有數百至數千等說法,實際數字至今未明。

6月底,中共召開十三屆四中全會,撤銷了趙紫陽黨內一切領導職務,並任命江澤民為中央總書記,中國由此步入江澤民掌政的年代。

內地通脹率升至 25%。

1992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表示「發展才是硬道理」,並指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批評質疑其改革開放路線的人:「既要防左,又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

1993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強調發展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等是當前培育市場體系的重點。國企亦大力「減員增效」,掀起下崗狂潮。

1994香港明報記者席揚,於北京被裁定竊取及刺探國家機密,被判入獄12年,香港各界反應強烈。席揚後於1997年提前假釋出獄。

賴昌星成立遠華集團。該公司其後五年走私貨物總值人民幣530億元,逃稅額人民幣300億元,多名高官亦參與其中,被視為中國第一經濟大案。

三峽工程正式動工,壩區和淹沒區面積4.51萬平方公里,超過兩千多萬人民被逼遷走。

內地通脹率為21%。

1995中資首次取代日資,成為香港地產市場的最大外資買賣者。

1990中共政權深恐香港成為「顛覆基地」,故在四月人大會議通過基本法以前,不斷在第二十三條加上更多規限,當中包括:「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在香港活動,以及禁止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聯繫」的規條。

英國政府宣佈給予五萬個香港家庭居英權,名額主要給與前政府公務員,以及對殖民地有貢獻的人士。包括現任特首曾蔭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通過,正式頒布《香港基本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以外出生的中國籍子女享有香港居權。

移民人數上升至大約62,000人次。這批移民人士中以高學歷與高收入人士為主。

司徒華,李柱銘等民主派人士創立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當時成員包括劉江華等。 前身為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香港職工會聯盟(職工盟)成立,主要為市民提供培訓和就業輔導服務。

1991香港舉行首次立法局直接選舉,有18名議員由地方選區選出,被稱為「九一直選」。

1992彭定康接任香港總督,在首份施政報告上推出「新九組」政改方案,倡議於1995年立法局選舉大幅度增加直選議席,將功能組別變成一人一票,令選民數目高達106萬,變相使大部分在職人士一人兩票。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魯平斥責彭是「千古罪人」,並宣佈「直通車」(即原來中英雙方協議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可全數過渡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不再有效。其後,中方決定「另起爐灶」,成立預委會以及臨時立法會作為第一屆特區立法會成立前的替代。

民主建港聯盟(簡稱民建聯)成立,主要以親北京人士為骨幹,前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亦是創黨黨員之一。 壹傳媒成立,三年後《蘋果日報》創刊。報章憑減價戰(兩蚊份)、巨幅圖片與採訪活力瞬即穩佔巿場一席。在它塑造「香港身分」之際︰一方面它操持「反政府」、反中共的「對抗者」形象,另方面卻力主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念,迎合全球性的統治意識形態。看似弔詭的報格奠定了「自由資本主義 vs 共產專制主義」的對立議程,遮蔽了兩者的同質性與在中國語境下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

1993香港政府與內地協議將單程証名額增至一百零五個,並將大部份名額撥給港人配偶及子女。

自由黨成立(前身為啟聯資源中心),創黨主席為李鵬飛。自由黨初期黨員主要由商人、企業家及專業人士組成,被認為是親商界的資產階級政黨,故此又被稱為富貴黨。

1994當時為非官守立法局議員的唐英年不同意「新九組」的概念,對在立法局上發表意見:「到了 2007 年,港人係有自由決定立法會將會點樣組成,我深信到時候,港人係會要求有六十席直選」

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及匯點合併,組成民主黨。建黨之初以集合本地民主派為目標,支持推動普選,也著重監察政府。

製造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由1984年的23.4%下跌至8.5%。

1996透過由人大任命的「推委會」產生的臨時立法會宣告成立,用以通過特區成立時「必不可少」的法律——包括通過廢除勞工的集體談判權。

回流潮開始。由於部份移民在外國的發展不濟,亦有部份對香港前景改觀。

1997因為《基本法》賦予內地出生子女在回歸後香港居權,特區政府成立後隨即通過法例,規定港人內地子女移居香港必須先在內地提交申請,才能取得居權証。

特區政府在主權移交後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推行「八萬五政策」,每年興建不少於八萬五千個住宅單位,令香港七成市民可在三年內置業。

亞洲金融風暴波及香港,金管局動用儲備勉強守住聯繫匯率,並大手入市港股,涉及過百億美元。但香港經濟仍然大受損失,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97年第4季起連續5季下跌。

內地

時序表

Page 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香港

內地

1997新疆伊犁地區伊寧縣發生騷亂,維吾爾族人呼喊著「驅逐漢人」、「建立伊斯蘭王國」等口號。

2000「六四天網」網站創辦人黃琦,因其網站載有各種批評時政的文章,被警察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其後判處黃琦入獄5年。

2001中國加入世貿,國外的各項關税將大大降低,變相令外國貨的價格降低。這一系列的貿易放寬措施令內地農產品、重輕工業貨品都無法與西方同類型貨品競爭,結果不少農民和下崗工人失業。

2003據中國社科院公佈的統計,中國大陸「群體性事件」由1993年的8700起,增加到2003年的6萬起,參與人數也由73萬人增加到307萬人。。

溫家寶重组大型國有銀行,鼓勵外資在國有銀行持有戰略股份。隨後,中國決定投入數十億美元,向資不抵債的大型國有銀行注入資本,並引入「國際人才」新血在國有銀行擔任要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繼蘇聯、美國後,成第三個載人進入太空的國家。

2004據中國社科院公佈的統計,是年民眾的反抗事件上升至7.4萬起,參與人數超過376萬人

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加入「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一項。中國自建國以來,首次肯定私有產權的法律地位。

頭三季度,糧食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2%,卻無法令農民生活改善。因為土地承包制將農地分割成極多小而散的田地,使農民無法實行機械化或者增加產量。

2005據中國社科院公佈的統計,是年群體性事件達到8.7萬起,平均每六分鐘就發生一宗。

廣州市番禺太石村的村民委員會被質疑貪污腐敗,村民依法提請罷免程序,引起連串抗議和衝突。其後80餘名村民開始絕食抗議,當地政府動用上千警力,驅逐、毆打、抓捕數十村民,記者被阻撓採訪。

廣東省汕尾市東洲鎮政府,強徵村民土地作興建電廠。當地政府動用警力,開槍射殺村民 ,導致多人死亡。

師濤將國務院《關於當前穩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內容(主要為要求各媒體單位不得報導有關六四事件、法輪功和普通群眾群體上訪等內容),摘要寫給海外網站《民主通訊》。國家安全局從雅虎香港得到電郵地址及身份等相關資料,師濤因而被控「非法向境外提供國家機密」罪,判處入獄10年。

滬深證交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聯聯合發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業務操作指引》,使股權更加流通。

2006中國各地農村,包括福建莆田、廣東佛山、廣東順德、江蘇常州、江蘇江陰、浙江台州等地,因徵地事件爆發騷亂。

維權律師高智晟被秘密拘捕,其後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入獄三年,緩刑五年。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突破8.0元大關。

中國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服務。

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每年將發電18,000兆瓦。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雲南省普洱市寧6.4級強烈地震,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

1998與中方關係密切的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胡仙,被認定為一宗貪污案的串謀,但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以「公眾利益」為由(2000名員工可能會失業),決定不檢控胡仙。

1999終審法院1月29日就「吳嘉玲案」宣判,指出香港永久居民在內地所生的子女均擁有居港權。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隨即製造恐慌,指167萬港人內地新移民會為香港帶來巨大負擔,為釋法鋪路。其後,行政會議在五月主動邀請首次人大常委會釋法,並於6月26日對翻1月29日之判決。

為控制賣地價格以維持政府賣地收入,香港政府引入勾地制度,地產商須在勾地表內選取土地並提出不低於政府的底價,才會進行拍賣。

2000香港正式推行強積金,變相把全港僱員9.5%的收入強行投入金融市場。

面對樓市大幅下滑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八萬五政策」已不存在。僅有2000年和2001年的住宅推出數量達85,000,修正高地價政策的嘗試正式失敗。

2001香港的貧富懸殊日益嚴重,貧窮人口從1996年的84萬急增至115萬,堅尼系數高達0.523,為全球已發展地區之冠。

2002沙士在廣東順德爆發,迅速蔓延至港。

董建華於連任第二屆任期時推行高官問責制。此舉能削減政務司司長權力之餘,更可讓行政長官用人唯親。

2003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硬推二十三條立法,加上SARS累積民怨,超過50萬參與七一大遊行,成功叫停惡法。

經非典肺炎一役,香港經濟再度受挫,中港兩地簽訂「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包括進出口稅優惠、服務和專業資格互認以及進一步開放貿易投資等。

同年,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

2004人大就07年以後的政制發展問題再度釋法。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喬曉陽表示香港07/08不能普選,並明言在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中央從始至終都有主導權。

香港獨立媒體成立,為抗過去數年媒體立場單一化的趨勢,創辦者汲取外國的參與式媒體的模式,推廣民間記者這個意念,爭取異議聲音的空間。

灣仔利東街由於市區重建計劃而被逼收回重建。街坊與社運朋友組成H15關注組,向城規會遞交首個由居民設計的市區重建方案,著重保留舊區原貌。惟城規會以「不夠專業」為由拒絕方案。

領匯上市,把公共房屋的商場和停車場私有化。此後,公屋商舖加連年加租,迫走了不少小商戶。

2005董建華因「腳痛」下台,人大就「二五之爭」第三次釋法,指出新的行政長官任期只能是剩餘任期。

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公布政改方案:行政長仍由「小圈子」選舉委員會選出,而立法會就保留功能組別議席在立會的比例。最後政改方案遭立法會否決。

曾健成發起成立民間電台,主張開放大氣電波。成立以後不斷受到打壓,電訊管理局人員不時帶同法庭搜查令查封民台。民台至今仍有官司纏身。

2006政府決定將中環天星碼頭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引起很多民間團體與市民不滿。

公民黨及社會民主連線先後成立。公民黨主要成員來自四十五條關注組,旨在爭取2012雙普選,取消委任區議員。社民連的成員則包括黃毓民和04年當選的梁國雄與陳偉業,強調走基層路線、打著鮮明左傾及反對派旗幟,實行民主企硬。

特區政府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條件是能自行負擔自己生活、持有大專學歷證明。依此計劃成為香港居民知名人物包括李雲迪、郎朗、章子怡、胡軍、李寧、湯唯、周迅、黃曉明。

Page 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香港

內地

內地 2007

深圳灣口岸開通。

天星被拆後,眾人轉戰將被拆的皇后碼頭,舉行多次「人民規劃大會」、建立民間參與的保留碼頭方案。至四月,數十名朋友開始於碼頭長期露宿。有民間團體就碼頭沒有評為法定古跡而提出了司法覆核,但終告敗訴。碼頭最終雖無法保留,卻聚合了關注香港公共空間的使用權和參與權,以及城市規劃民主化的朋友,為日後的運動建立好基礎。

立法會議員馬力逝世,隨即進行補選,候選人包括前政府官員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此補選被視為民主對建制的對決,結果「香港良心」陳方安生勝出。

公民黨梁家傑,以「有得揀,先至係老闆」為口號,取得足夠提名,挑戰中央欽點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曾蔭權。是次特首選舉第一次設立答問大會直播,但有人批評梁家傑的表現,徒然添加不民主選舉的合法性。

李柱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公開呼籲美國總統藉中國舉辦奧運之際,要求中國改善人權。隨後,本地多份報章指李柱銘是邀請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更有親中報章稱他為「漢奸」。

2008香港政府公佈醫療改革諮詢文件,提出推行類似強積金的「強醫金」建議;預料在2010年將推出新方案進行第二輪諮詢。

政府委任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後因薪酬過高而被批評為利益輸送。其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為民建聯副主席蘇錦樑。

香港緊急立法防三聚氰胺食品襲港。

2009曾蔭權翻叮零五年政改方案。其內容比零五更保守,區議會仍保留委任制。

香港政府在施政報告採納經濟機遇委員會建議,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即教育、醫療、創新科技、檢測認證、環保及文化創意。

年底,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FM101電台成立,跟民台一樣主張開放大氣電波,成員多為有社運經驗的年輕人,口號為「以派對心作公民抗命」。

2010為叫停立法會通過廣深港高鐵香港段669億的撥款,連續兩日有超過萬名市民於立法會外集會。最後一夜,由於方案通過,示威者包圍立會,阻止會內高官與立會議員離場。其間有零星警民衝突,警方動用了胡椒噴霧。

民建聯買起商台深晚播放時段做特約節目《十八仝人愛落區》,被指違反廣播條例,同時亦引起社會上關於廣播條例是否合宜的討論。

電訊管理局聯同警方直搗FM101社區電台總部,強行破門而入,以違反《電訊條例》帶走價值合共兩萬元的廣播及發射器材,但沒有拘捕任何人。

公民黨及社民連共五名議員集體請辭立法會議席,要求真普選落實,廢除功能組別,推動516變相公投。推動過程泛民出現路線分歧,司徒華先同意,後改口指此法不智,民主黨及其餘泛民另組「終極普選聯盟」,就政改方案與中央談判。公投在中央打壓及政府消極宣傳下,投票率僅得17.1%,但兩黨均認為結果代表了有50萬選民受權他們重返議會,政府不能漠視這50萬巿民的聲音。

2007中央銀行允許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這標誌著人民幣在國際的地位更加鞏固。

內地啟動QDII及港股直通車等措施,境內外機構資金洶湧入市,港股市值突破20萬億元。

2008上証指數由6124暴跌至2199點,合計64.1%,7個多月損失了19萬億元,相當於250次汶川地震的經濟損失,或中國爆發2.5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損失。

在持續數年的軟禁和拘押後,民運人士胡佳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入獄3年。

劉曉波等人起草《零八憲章》,提出修改憲法、分權制衡、立法民主、司法獨立等改革要求,得到中國各界人士簽署。同年,劉曉波因此事被拘捕。

四川汶川8.0級地震,受災人數達4,624萬,近七萬人遇難。事件揭發該地有大量「豆腐渣」工程。

刑滿獲釋的黃琦,將六四天網改組為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汶川大地震後在網上撰文揭露「豆腐渣」工程。中共因此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文件罪」罪名,判處黃琦入獄3年。

被公安毆打和誣告的楊佳,持刀到上海市公安局襲警,造成五死四傷。同年楊佳被判處死刑。

毒奶粉事件受害者家長趙連海成立「結石寶寶之家」,組織受害家長以訴訟方式要求有關公司賠償。趙為此事被中共以尋釁滋事罪拘捕,至今仍未審結。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討論了近三十年的「兩岸三通」正式啟動。

南方雪災,鐵路停運,電力設施損壞,大面積停電500萬人陷入黑暗,持續時間超過8天。

西藏拉薩騷亂,暴力衝突,官方定性為「極少數人進行打、砸、搶、燒等」破壞活動。

北京為舉辦奧運,興建超過十個新場館,花費近130億人民幣,該區大量胡同被逼拆毀。

神舟七號升空,搭載三名宇航員,並實現中國第一次的太空漫步。全個神舟計劃已花超過200億人民幣。

2009兩岸就金融行業方面的合作事宜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促進兩地資本流動。

一名內地網友名叫王欽欽,發帖指高房價其實是經濟泡沫的前奏,而中國卻無國際競爭的產業去支撐樓市。所以他預期稱到2010年7月樓價會跌至每平方2600元,否則他將裸奔3圈。可是,即使官員放話抑制樓市,樓價仍一直飆升,結果王欽欽提早在十二月認輸。

金融海嘯之後,美元大覆貶值。俄羅斯央行宣佈,將俄國公司採用人民幣結算擴大到俄國全境。這個「去美元化」的策略是基於中俄兩國貿易去年達550億美元,加上人民幣日漸強勢,用美元結算皆不利兩國庫房收益。

劉曉波因起草《零八憲章》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立,判處入獄11年。三百餘名起草者及聯署人發表聲明,《我們願與劉曉波共同承擔責任》,表示願意跟劉曉波共同承擔責任。

高智晟再次「失蹤」,其後於網上稱遭受秘密警察的電擊、竹簽捅生殖器等各種酷刑。一年後現身於北京,含淚向外國傳媒訴說「沒有能力堅持下去」。

李蕎明在雲南晉寧縣公安局看守所內死亡,警察稱其與獄友玩「躲貓貓」時撞到牆壁受重傷。後經查實系被牢頭獄霸打死。

邢鯤在雲南省昆明市小南派出所死亡,警方稱他用紙幣解開手銬,以攜帶的鞋帶自縊身亡。

新疆烏魯木齊騷亂,誘因估計是長期歧視問題,官方公佈只有156人死亡。

2010湖北荊州市公安縣一名在押男子離奇死在該縣看守所。警方稱該男子乃溺亡在洗臉台水池裡。

調查豆腐渣工程和汶川大地震死難數字的譚作人,譚作人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立,判處入獄5年。

青海玉樹7.1級地震,至少2183人遇難。

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

八達通最快年底可在深圳使用。

時序表

Page 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以下是七個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口述紀錄,嘗試把對事情的

看法組織起來,描繪他們的生活細節上的轉變,匯聚成一個圖像,有別於被賦予的粗糙印象。本節特地選擇普通市民作為受訪者,就是想擺脫民主運動只侷限於幾位民運人物的事情。

受訪者包括當時的中、小學生、教師及家庭主婦等。他們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一九八九年時活在香港,二零一零年也生活在香港。

思想扣連行動、行動扣連生活,他們的際遇各有相異之處,二十一年後的今天,他們在生活方式上、想法上都起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他們當年都反對中國政府六四清場的做法,但今時今日部分人卻對中國所有舉動都不作反對,覺得都是為了經濟好,而經濟好便萬事大吉。那些人把自己放置在遠離、絕對安全的地帶,抗拒遊行集會,也把當時的憤怒情感抹掉。另一些人,正積極把握自己的位置,試圖以行動去改變不滿的現狀。這些歧異如何彰顯在他們的生活細節上,正是訪問之目的。 事實上,八九民運不僅由北京學生、工人進行,而是中國各地的運動,伸展至各省、以至香港,牽動海外華人情緒,是一場渴望建構新中國的運動。受訪者或許沒有直接參與,或者沒有很強烈的感覺,但是,只要仔細地回想、思量,民運帶來的影響是實質的,是重要的。

若你、或我願意花時間收集一個又一個人覆述的感受和歷史片段,定可以集結

出更立體的畫面。

這位清潔阿

姐那時還是一個家

庭主婦,沒有上班

,過著

平淡的生活。

被問到有關天安門

事件的印象時,她

的回答是朦朧的,

最為

深刻的就只有趙紫

陽。清場發生的那

一個凌晨,她仍在

熟睡

中。一早醒來,才

知道發生了這麼的

一回事。正值星期

日,

她跟先生都在家中

,整天都在電視機

前留意著事態的發

展。

雖然覺得當時的場

面恐怖,覺得傷害

學生的中國政府做

法不

對,可是沒有對她

生活有即時改變。

自那一天,多了留

意中

國的消息,會去看

電視新聞、報紙上

的報導。在數年以

後,

才萌生移民的念頭

,說是因為越來越

接近回歸,怕香港

的環

境會有巨變。

最後她打消了念頭

,主要是考慮到不

能留下父母。反而

真的

離開了香港的,是

她姐姐和姐夫,六

四讓他們加快撤走

。她

說,如果當時要移

民,有著姐姐搭路

可謂容易。姐姐身

在外

地,很少與父母見

面,而她自己並不

想跟姐姐一樣,同

時覺

得當時香港在英國

管治下環境也不俗

,工多過人,所以

決定

不走。

談及香港交接的晚

上,她笑說著有這

樣想:「吓?咁就

啦?」一點準備都

沒有。她透露回歸

以後幾年,跟街坊

說話

都沒以前大聲,老

是不自在,擔心中

國承諾的五十年不

變,

會有一天突然反口

,把內地那套經濟

模式搬到香港,以

往的

好景會不在。她回

憶當年,生活花費

節制了,怕有什麼

事都

可以拿來應急。

女兒漸漸長大,不

必擔心,便開始找

正職,盡量賺錢為

女兒

將來讀書。6

中大一位清潔阿姐──為了家人,留在香港

整理:德

八九前後生活

小敘事訪問

Page 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六四那時,她已在銀行打工,做櫃台職員。結了婚五年,先一段時間趁著

樓市好賣了樓,暫住在奶奶家。她說那時偶然看電視才知道北京的學生發起一場民主運動。在她印象中,學生

在廣場靜坐了好幾天,或者有一個星期。問及對六四的看法,她娓娓而談,說

學生沒有用暴力,政府竟然出動坦克車,是恥辱!政府容納不到自由聲音!不

過,政府曾警告過學生要在期限前撤退及出動坦克車驅散,學生不走就不得不

暴力清場,否則政府就很沒面子。但血腥屠城以後,中共可不也是名譽掃地?況且,政府又從哪得來殺人的權力

呢?

她只歪著頭說:「呢啲野邊有得我地出聲吖!」一位同事的內地親人在六四事件中死亡,那位同事和整間分行的同事都在右肩

繫上手帶。為民主而死,她說學生也許感到光榮,可歷史是由有權勢的人所寫

的,事件慢慢被簡化為「風波」,學生大概死不瞑目吧。況且,父母因此而失

掉子女的傷痛將由誰安撫?他們以後想公開悼念親人都很難呢。但慘劇並沒有影響她往返內地的習慣,往後多年,她都會上深圳玩和買書,只

是現在人民幣升值,價錢和香港的差不多,才不再上大陸購物。她覺得內地經

濟已追過香港,鄰居的子女均選擇留在內地工作,福利和薪金已和香港看齊。她說:「在香港要顧慮的,其實只是住同開支,經濟好就夠。」她公司裡有位

清潔阿姐在六四時買樓,幾個月後,樓市就走出谷底,她羨慕阿姐發達到笑。

葱姐每年都會回內地探望在農村生活的親人,有時還會多一兩次。七十

年代時,過關很麻煩,她覺得公安很嚴格,把所有要過關的人通通

當作犯人。她那時很驚內地公安,覺得很難跟公安溝通,他們說的是自己的方言,

怕萬一沒有跟隨指示,便要被送入「黑房」拘留,所以對公安沒甚麼好感。八十年代,情況有很大的改善,守關人員沒以前的粗魯,也變得有禮貌。但當得知

六四天安門發生學生被武力清場,她再次勾起對官兵的壞印象,覺得中國共產黨政

府獨裁,容不下其他聲音。她同情學生,認為學生只不過是表達意見。雖然替他們

不憤,但她不知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只能捐一點錢。她並不同意內地政府的做法,

但為見親人一面,仍會回內地探望。

她對內地人一視同仁,跟一些香港人彼此分明的態度很不同,在鄉村裡的人都愛戴

她。她會買一些常用物品回鄉,例如玩具、白花油等。她更說她只會由香港買東西

帶上內地,少從內地買國貨,因為貨品質素太差了。雖然現在很多貨品質素已提升

不少,一些人卻財迷心竅,造出劣質害人的產品,現在她也不會買內地貨品,怕成

為受害者。

近幾年她加入了女工會,在中大辦女工合作社,無論顧客是學生、教職員,還是街

上任何人,都熱情招待,她希望人人都互諒互讓,勞動者能跟其他人一樣得到平等

的對待。

7

女工合作社葱姐──覺得跟內地人無異,但不會買國貨。

整理:德

銀行職員──經濟好就夠      整理:湯

八九前後生活

小敘事

Page 1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我們也許對江康泉這名字陌生,如果我話你知他就是《飯氣劇場》的

江記呢?他當時讀小學六年級,愛看《430

穿梭機》,睇亞視電視台知道六四。

問到對甚麼最深刻,他記起翌日學校早會

上講及六四事件,細節他忘了,大概是講

價值觀,大家一起哀悼犧牲了的學生。後

來的中學老師播紀錄片《天安門》,跟同

學分析。這種毫無避忌的情況,以後都沒

發生了。

他覺得那時六四的學生是一個榜樣,成長

中的人應為正義的事情義無反顧。不過江

記他沒有特別變乖,上課時繼續鍾意畫公

仔。

他一直很留意香港前途和身份的話題,曾

就一些展覽或作品談過這些話題,亦會看

《打開》這本免費雜誌,留意其他人寫的

朱凱迪八九年是個小六學

生。他說小六下學期的成

績不用呈分,加上他的小學跟中學

是一條龍的,當時頗空閒。上課聽

老師說學運的事情,那時候覺得事

件甚為火熱。

那時候沒有互聯網,不把圖片留

下,便不能找回,所以自發地像儲

閃卡的去做剪報,嘗試拼湊零散的

報導。家人主要看《成報》,他心

目中《成報》是比較正派的報章,

而爸爸卻看較左派的《晶報》。那

時報紙以文字為主,少有圖片。當

時的資訊大多是由報紙上得到,很

少來自電視。他說,看電視最常看

《體育世界》NBA環節。

小時跟爸爸坐電單車送貨,把裁好

的布匹送到車衣的女工手中。後

來,爸爸上大陸設工場。這決定是

爸爸的意願,媽媽曾想移民。他記

得當時社會認為移民很時髦,他卻

感到身不由己,身邊的人就是隨著

潮流而散,留下自己。

差不多時間,他搬家到灣仔,望見

軒尼詩道。父親帶他參加遊行。為

什麼要遊行呢?長大後也沒有再

問,只知大家很瘋狂。對於近年來

的遊行,他仍感到身不由己,不同

於六四,遊行好像沒有用,只是在

使用這種模式,沒有那種群體情緒

在內。他說情緒在當下社運非最重

要,而要多認識自己的身份去行

動。

升上中學,沒再有人在他面前提及

六四事件。他曾到上海探親,感到

內地人視六四是禁忌,想跟親友提

起,都覺得不合時宜,陰影仍在。

九十年代初,他知道香港要回歸,

便覺得民主派很慘,沒有「直通

車」過渡,他在作文功課更想像李

柱銘會領導香港。

今天他是自由撰稿人,積極參與社

會運動。

社會參與者朱凱迪──要認識自己的身份去行動

整理:德

文章。九七年他升讀大學,對香港的前

途不太有信心,因為由中央以至香港的管

治,外表看來文明,內裡其實是專政的機

器。不少人覺得這機器仍懷有善意,這是

最令他灰心的。

雖然沒有信心,但他沒有考慮移民,因為

他家不是中產。加上父母都是從內地和

東南亞來香港,他不覺得父母會想逃離香

港。問他若有錢會不會走,他笑答有錢

便不用考慮走,是貧窮的人才最快受到迫

害。

被問及自己是否中國人?對國歌的看法又

如何?他說當人們說自己是中國人時,

要想能否容納「中國人」這名字下的多元

性,近如杭州和上海的中國人是不一樣

的。而國歌應該多播,因為國歌很有意

思,在今日聽起來,仍然好像講緊而家個

情況。

漫畫家 江記──不要對政權懷有善意

整理:湯

8

Page 1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學教師──問題太複雜了!我只是普通人。

整理:德

神學生──不想被社會組織者利用。

整理:Vincent

9

八九年他是個中三學生。當時

的課程不算繁重,老師有不少

機會跟學生交流時事,包括對

六四的看法。

六四發生後,社會組織即時舉

辦大遊行,他都有參加,看到

不同派別的人都有為事件表達

感受。不過自此以後,沒再參

與社運。他解釋,他贊同社運

的出發點,但覺得推動者質素

良莠不齊,背後又牽涉私人利

益,他不想被當中的機會主義

者利用。同時又認為單單在立

法會門外嗌口號,或者跟政府

衝突根本不會有效果,制度都

不會因此有改變。

他曾經做過中學教師,但當時

教育制度正不斷改革。學生忙

於學業,午飯和放學後都用來

補課,沒有讓老師提供政治討

論的空間。即使有空間,他不

會單單就六四作討論,因為只

是一件歷史事件。而準備一個

完整經過的討論花上很多時

間,所以最終他沒為學生提供

關於六四的課題。

問到他如何看待六四,他會譴

責暴力,不認同政府以暴力解

決問題。面對不公義的事情,

他選擇不出聲,等待一個合適

的時機才站出來,即使這個時

機可能在二、三十年出現仍會

等。聖經教導他要按其崗位、

能力、影響力做好本份,每個

崗位都有推動社會的作用。他

的作用就是教導及培養信徒。

很多基督徒都有加入非政府機

構,參與不同的社會工作。即

使是最普通的信徒,都會做好

見證,影響身邊人的生命。他

覺得改變人比起改變制度更能

有效改變社會。

他深信,人類的社會永遠不會

有光明,唯有基督回來的時候

才有真正的公義。基督徒的使

命就在黑暗的社會中給人看到

希望的光。

他是一名中學老師,任教綜合科學和初中電腦應用。在八九年的四月,他已開始留意學生在北京的動作,覺得是件重要的事,事關中國的前路。

被問及生活有沒有因為六四的事件起了什麼變化,他斬釘截鐵地答沒有。上班依舊上班,衣食住行日日如是,但確實多關心了中國內地的事情,當時的看法是支持學生。

六四事件由學生作為主軸,他作為老師,對於事件以流血收場他感到可惜,學生基本上沒有錯,只是觸怒了當權者而已,中國政府不應以那種手法處理。於是在學校連同幾位老師發起行動,帶著他們數十位學生,參與在維園的示威,向那時的中國政府表達不滿。

香港回歸後的今天,他仍覺得當時中國政府的做法有問題,事件應得到平反。不過他補充,平反是早晚的事,但不是輕易由遊行集會叫喊而來的。他沒有再前往集會,覺得。他認為,那時候孰是孰非很明顯,不過今天的中國政府可以做什麼,還需要顧及很多政治上的考慮。他說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想必看得不夠全面,沒有身份去說,讓時間去解決,要不革命灑血,要不成為管治成員。

他道今天的中國,在國際上已比過去有更大影響力,雖然人民質素還要改善,但不應只把目光放在不足或倒退的地方。他又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實質的行動未必有閒時去參與,但他認為只要有心,隨遇而安生活安定便可以了。

訪問的時間正好碰上他剛從學校離開,趕著回家改學生功課。

Page 1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經濟 前言《震盪教義:災難資本主義的興起》的作者克萊恩在書中提出鄧小

平把坦克開進天安門廣場,為的是製造危機,令政治上不受歡迎

的資本主義市場改革,變成在政治上是可能實現的。在六四事件

後,中共急急加快了全面資本主義市場化的步伐,務求用發展去

掩蓋社會上的問題;政權的殘暴清場令一整代的知識份子再也不

能亦不敢過問政治、社會的發展,反而全心投入經濟發展的洪潮當

中。在這情況下,中國的GDP有十分驚人的發展,而香港人對中共

政權的認同感亦由六四的最低位,一直隨著中國的GDP上升。由最

初的民主拒共到現今的融合論,態度又豈止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可是當近來這種驚人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種種代價浮現,我們

再也不能視之為伴隨發展而來的「小」犧牲。〈戶口決定命

運——中國戶籍制度〉,透過分析戶籍制度在改革開放中如

何製造九億的次等公民,迫使農民成為廉價勞動力,使一部

份人富起來。〈建高鐵與保八之間不能說的祕密〉則將情景

拉到當下的中國社會,「四縱四橫」的高鐵進一步帶來更多

的社會問題:債務危機、火車票價上揚和大量的收地迫遷。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模式亦愈來愈影響香港,〈六四話語中

的經濟幻覺〉勾勒香港的高地價發展模式如何成為了中國經濟

發展的唯一模式,再推展到在內地以經濟手段介入香港事務的

當下,香港如何被迫配合中國的這種發展模式。〈不融合=

邊緣化?〉則由何謂邊緣化入手,講內地和香港的既得利益

者如何合作,透過塑造對邊緣化的恐懼,令我們放棄我城的

自主權和優勢。〈中大深圳學院新精神:為人民幣服務〉描

述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教育產業化的問題,並指出香港在為中國

經濟發展服務時,其實正在加深教育產業化所引致的不公。

戶口決定命運——中國戶籍制度/11

建高鐵與保八之間不能說的祕密/14

六四話語中的經濟幻覺/15

不融合=邊緣化?/18

中大深圳學院新精神: 為人民幣服務/20

單元文章

Page 1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戶 口 決 定 命 運──

中 國 戶 籍 制 度文:鄺頌婷

戶籍制度,或戶口制度,在不同國家都存在。主要目的是用來統計國家人口,以

及作為社會福利的發放戶口。例如在日本,人民擁有遷徙自由,可以任意選擇居

住和工作地點。即使搬離了出生地,只要在當地的政府機構登記,便可以在新居

住地享受各種住屋、教育、醫療保障。雖然城市之間生活水平,經濟水平也不一

樣,但與戶口完全無關。即使由鄉村到大城市如東京生活,照樣可以享有和東京

居民一樣的福利和保障。但中國的戶籍制度從古到今,都一直影響著人的生活,

農民和非農民拿著不同的戶口證明,決定了他們各自所享有的福利和權利。

源 遠 流 長 的 人 口 流 動 控 制

中國的戶籍制度早在商朝已有歷史記載,主要是用來統計士兵的數量。後來才慢

慢演變成統計國家人口的工具。由於中國歷來倚靠農業,故此戶籍制度,亦可方

便國家徵收田地稅項。戶籍制亦可藉此控制農業人口和產量,如果任何人離開戶

口登記的土地,到別處居住即屬違法。

1950年代初,中蘇交惡,蘇聯停止對中國工業的支援,令中國失業率攀升。中國

政府開始鼓勵城市人口遷往農村務農。至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重點發

展重工業,城市獲得大部份資金,城鄉差異日漸擴大。農村人口為了生計開始流

向城市。為了防止人口流動,1954年中國政府取消了憲法中列明的人民遷徙自

由,至1958年,中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正式開始

限制人口流動。由於1959-62年的大躍進運動導致饑荒連年,國家開始生產「商

品糧」並於1963年開始,根據誰吃商品糧把戶籍分為「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

口」兩種。城市人吃的就是商品糧,即由國家生產的糧食,並被劃為「非農民戶

口」。政府對從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有嚴格限制。如農業戶到城市打工,可

申請暫住證明,但不能享擁有「非農業戶口」的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和保障。

戶籍制度亦是世襲制度,只是根據父母的戶籍來訂定,而非根據出生地或居住

地。城市和農村的結構不同,例如城市的公共設施均由政府興建、管理,由公帑

支付開支。但鄉鎮的公共設施如學校、醫院等都是民辦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均由

居民支付,更缺乏任何社會保障。非農業戶口與農業戶口之間,不單是地理上的

區分,更是有一系列基本社會福利的不同。政府為了控制人口流動,而嚴格控制

轉變戶口的條件,卻帶來大量貪污問題,有錢的人就可以買來一個城市戶口,沒

有能力的就只有留在農村或者到城市拿取暫住證明打工,甚至當非法黑工。

田 又 冇 , 錢 又 冇 ─ ─ 國 家 的 錯

農業雖然為全中國人口提供糧食,中國政府就是以糧食對國家非常重要為由,限

制糧食出口。中國有八億農民,他們生產出來的糧食絕對足夠餵飽全國人民有

餘,但由於出口受限制,加上政府限制了國內糧食價格,使得農民生產的糧食價

格偏低。透過兩大國家支持的企業──中糧集團和中糧儲集團--政府以控制市

場價格和收購價格來干預糧食價格。通過出售和買入國家儲糧、增加出口關稅等

方式,嚴格控制糧食價格。即使國際市場糧價價格近十年來不停上漲,國內的糧

食價格上升的幅度仍然比市場價格低,農民收入亦未見提升。[1]

Page 1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基於中國實行計劃經濟,土地合併基本上是非法的,導致土地被分割得小而散。加上國家

開始推動工業化時,農村得到很少的國家資金來推動工業化,使農民無法實行機械化或者

增加產量,收入維持在低水平。既然耕種已無法維持生計,加上政府提出不同的條件,如

免批准徵地後開始免去農業稅,和發放補助來徵用農地,農民唯有出售土地,成為失業失

地的農民。雖然政府有規定每個地區的發展區面積,但不少地方政府為了賺錢,仍然會非

法地強行徵地,農民要是不同意,連補助金也拿不到,最後也成了失業失地的農民。國家

一方面限制糧食價格,壓低農民收入,一方面又強行徵地,逼得農民只可以當農民工,為

大城市的發展提供廉價勞動力。

農 業 戶 口 = 次 等 公 民 ! ! ─ ─ 仍 是 國 家 的 錯

農民總不可能一直失業,而且在農村根本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可以依靠,他們就只得往城市

打工。但他們拿的是農業戶口,在城市打工不能享受與城市戶口一樣的福利,例如非農業

戶口的城市人可獲得每月三百元的最低生活保障,但農業戶口的農民每月只有三十元,只

是城市戶口的十分一!企業和工廠聘請大量農民工,賺來的錢照舊交稅予政府,但農民工

工資和福利比城市工人低。那麼政府和公司就可以一邊享受廉價勞工的勞動力,又不必負

擔他們的社福保障。而且擁有農業戶口的工人必須定期去續辦暫住證,必須擁有由公司開

出工作單位證明。如果工人失業,暫住證就不可以續期,甚至會被遺送回鄉,所以即使工

廠公司拖欠薪金,沒有任何保障,工人都不敢哼聲,以免被解僱而失去暫住資格。有些工

廠因為害怕工人春節後不回來工作並要求加薪,更會扣起薪金。農民工在這樣的制度下,

都處於弱勢,這無疑是政府與老闆合謀剝削農民工。

按照《失業保險條例》,工作單位理應為工人繳納失業保險費。但很多單位為了逃避責

任,又看準農民工害怕失去暫住證,便不跟他們簽定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只有簽定了合

同,加上單位有為農民工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失業農民才有資格獲得失業保助。但即使公司

和農民工簽了合同,又為他們繳納了失業保險,拿著農業戶口的農民工都只能獲得一次性

的補助。原因竟然是:「由於他們回鄉後可以繼續務農,對其離開工作單位後的生活保障

應與城鎮失業人員有所區別」。農民明明就是被政府和發展商搶去了農田,沒有選擇下才

出城打工,政府竟然反過來說他們還可以回鄉耕田,比城市人更加有流動性,所以不需給

予長期的失業保障。更不可接受的是,條例將訂立一次性生活補助的辦法和標準授權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即是說,拿到多少失業補助並沒有明文規定的!

為了確保農民能夠繼續推動大城市工業發展,政府刻意不推動農村發展。因為政府一旦投

入了資金,興建各種設施,提升了農民的環境和收入,他們就不願離鄉別井到城市打工,

城市戶口亦不再吸引。

Page 1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知 錯 唔 改 , 扮 改 革 !

戶籍制度令農業戶口不論在社會福利上,還是政府的投資發展上,都獲得比城市少的資

源。農村人口比城市多,導致了農民要維持生計必須流向城市。雖然近年國家已開始推

行統一戶口制度,但由於始終未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政策,只是個別市、省自行參與的計

劃。農民工集中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仍然維持著嚴格的戶籍制。以廣州為例,統一

戶口其實只是稱謂上把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統稱為居民戶口而已。但在原農業戶口的

身份證明上,竟然印上:「2010年5月1日起統稱居民戶口」字樣,繼續用來區分農民與

城市人,名稱改變了,但有關文件絕口不提社會福利的統一,甚至大刺刺地表明:「

明確原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人員的組成;各配套政策相關的職能部門,根據原農業和非農

業戶口人員組成的實際,就區分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人員在社會保障、勞動就業、計劃生

育、集體土地等制度方面加注相關標識。」[2]實際上的社會福利保障仍是城鄉有別,

可見政府對消除城鄉二元問題有多大決心!

經 濟 高 速 發 展 的 燃 料 : 九 億 農 民

中國現在十三億人口,但仍有約九億人,即超過一半人口,因為被劃為農業戶,而承受

著制度的歧視,生活毫無保障。中國近年不停強調經濟發展,甚至以此來掩飾社會其他

方面的嚴重缺失。但即使是經濟,也是共產黨透過犧牲九億農民的生活來發展的。毛澤

東曾說「為農民利益而認真奮鬥,因而獲得最廣大農民群眾作為自己偉大同盟軍的中國

共產黨,成了農民和一切革命民主派的擁護者。」如今看來,中國共產黨是在為誰的利

益認真奮鬥?

[1] 中國將成未來國際糧食的缺口?

http://mag.epochtimes.com/b5/082/5085.htm

[2] 關於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http://www.gzplan.gov.cn/bmln/ncc/shxsfx/200908/t20090831_6209.htm

13

Page 1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文:寶

當香港輿論談高鐵,都不自覺墮入香港本位的切入點去理解,或

曰不建高鐵香港就將難以與內地的城市接軌,繼而影響經濟的長

遠發展,最後「落後於其他城市」;或曰高鐵造價過於昂貴,加

上建造過程對沿線樓宇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從而帶出了是否一

定需要建造高鐵的疑問。假若我們不想停留於正反各執一詞的狀

況,或者我們可以將正反的觀點置放於具體的全國社會脈絡之

中,認清國內高鐵系統的虛實。

當下輿論報導的高鐵只不過是中國籌設的「四縱四橫」客運專線

的其中一小節:廣深港高鐵。所謂四縱四橫,是指兩個由高速鐵

路貫串的客運系統,分別是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各自四條。建

造這個貫串主要城市的龐大鐵路網絡,為的是成就中央的「保

八」美夢。建設高鐵可以協助達成「保八」的迷思,是基於官方

認定高鐵可以加速沿線城市人才和資金流動,同時可縮減現有鐵

路班次、將固有鐵路網轉型為貨運系統,加快各地物資流動,帶

來長遠經濟效益。然而,從高鐵造價、群眾處境和工人利益這三

個角度去觀察,建造高鐵除了令財富分配更不均,將中國基層迫

上絕路之外,更會導致全國的債務危機,遑論「保八」。

因著大白象而來的2 0 1 2債務危機

以京津城際鐵路為例,它的投資總額達215.5億元〔註1〕,而

目前京津城際鐵路的客運量維持在每天約五萬人,遠低於建前估

計的十萬人。當下,京津城際鐵路公司正面臨嚴重的虧損,2008

年報告虧損2億元,2009年亦可能虧損2億元〔註2〕。這只是其

中一例,2009年武廣、鄭西高速客運專線的虧損更遠大於京津城

際鐵路。這一系列的虧本令規管全國鐵路的鐵道部已經出現全面

赤字:支持鐵道部每年營運開支的600億元建設基金和利潤,根

本無法償還每年近千億元的銀行貸款利息,更不用說償還本金〔

註3〕。如今,鐵道部靠政府為擔保人,不斷向銀行大量借貸建

高鐵,同時擁有在高速客運專線建設期間不用償還利息和本金的

特權,致使全國蘊釀一個龐大的債務危機。

那麼,當高鐵項目於2012年前後全部投入營運時,鐵道部的債務

危機就會一觸即發。即使中央願意填補數萬億元因高標準建設客

運專線而發生的銀行壞帳,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仍需靠銀行提供貸

款才能維持運作。若果鐵道部要掩蓋著急切的債務危機,最簡便

的方法當然是將建造費用轉嫁到使用者身上,讓他們承受昂貴的

車資。

窮人受苦、官賈樂在其中的工程

事實上,有些高鐵票價在同一個車段下是現有直通車的兩倍有多

〔註4〕。可恨的是,鐵道部令旅客不能再選擇乘坐便宜的鐵

路,被迫乘搭票價高昂的高鐵:當京津城際鐵路剛開始營運,鐵

路企業就停開了京津既有線上的所有D字頭動車組。鐵道部這手

段已引起草根階層強烈不滿。將這份不滿化為數字,其實就是中

14

Page 1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國基層工人的血汗錢-一般民眾每月平均收入不超過二千元,當他們在春

節回鄉探親時,就要將他們半個月的人工去購買比機票還要貴的高鐵車票。

鐵道部除了叫下崗工人學會橫眉冷對高昂票價,更要叫沿線的基層市民風聲

鶴唳。因為當中央下令要建造高鐵這項貫穿全國的大型工程,房地產市場已

做好準備。高鐵所到之處,當地的地價都開始暴漲:黃山市一個叫屯溪的地

方,在高鐵通車後,地價飆升至二千元人民幣一平方米。當房地產炒得正

盛,急需徵收土地之際,地方政府更在旁邊協助,帶頭以低價收購高鐵車站

附近的土地再轉售私人發展商。而從以往暴力收地的經驗,我們很難想像官

賈會給予居民一個公允的收地方案。

基 層 工 人 無 法 受 益

從上,我們已得知高鐵不單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甚至令鐵路部蘊釀一

個龐大的債務危機。再者,高昂的票價和收地方案都令中國基層苦不堪言,

高鐵的好處只會落入官賈的手中。那麼,建制內的人最後只能夠說高鐵能為

基層工人帶來利益,所謂的是創造職位,尤其是可以保著建造業工人的飯

碗。

然而,建造業工人開工「彈散化」,主要原因並非工程不足,而是工程很多

時已應用預製組件。換言之,因著建造界對機器及其產品的需求,不少建築

工人都給機器時代淘汰。

回到香港,建造業工會指高鐵工程能為業界創造一萬一千個就業職位〔註5

〕。這個想法未免虛惘,因為建造業工種繁多,老闆只因應某段工程需要在

短時間內僱用工人。加上現今法例並不能實質保障建造業工人的工時及工作

期限,商家自然大可「打完齋,唔要和尚」。面對著這個充滿血淚的飯碗,

你還敢支持建高鐵麼?

註 釋1.投資費用並不包括北京南站的建設開支

2.此數據轉述自趙堅教授在《綜合運輸》期刊零九年第九期訪問稿〈探索適

合國情的鐵路建設發展之路〉

3.同上

4.據《獨立媒體網》的〈全國一齊死 高鐵起不起?〉一文調查,高鐵京港線

票價或較目前硬臥票增加1.3倍:武廣線全長1029公里,二等單程票價490元

人民幣,每公里2.1元人民幣。京港高鐵線全長2293公里,按同樣的比例,二

等單程票價可能要1240港元,而目前京九線列車硬臥座位只需541港元。

5.2010年1月8日蘋果日報頭條《快樂抗爭 v.s 白色恐怖》

Page 1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對六四事件的取態是識別統治階層與泛民之間的主要分水嶺,最能

體現這鴻溝的經典一幕,莫過於曾蔭權去年在立法會被批評為「風

馬牛不相及」的一句定調言論:「……六四事件發生已很多年,其

間國家各方面的發展都取得驕人成就,亦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我

相信香港人會對事件作出客觀的評價」。一言既出,隨即惹來泛民

批評之聲不斷:「難道經濟發展得好,就可以承認殺人嗎?」、「

特首(竟)說代表香港人,見利忘義」、「無論經濟有多發達,南韓

光州事件、台灣二二八事件一樣要平反」。兩套話語,突出了經濟

發展不被爭議的前提下明顯的政治歧路。

然而,過去一年來,無論是本地對跨境基建的問題、內地各種國家

工程底下造成的本土經濟破壞及拆遷、中港同胞共同面對的城市蝸

居生活、03年中央「送禮」後要港人在區域融合中的「還禮」,都

使人懷疑現時經濟發達的「不爭事實」。對照著現今市民的日常生

活,連說普遍香港人能獲得的「利」也非常值得商榷——整套六四

話語中的經濟神話正在崩壞。

被 六 四 中 止 的 經 濟 想 像

甚麼叫做「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成就我們有目共睹」呢?若果

仔細回溯歷史空間,在開放過程中,我們見到兩種常被六四事件分

割的發展邏輯,絕非如現時建制派所說那麼流暢和平面。

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是具先驗性的,敢於學習及實踐,的確處理了

不少中國人在後文革的經濟生活問題。除了我們已聽慣聽熟的「經

濟特區」及引入外資,78年開始,國務院大量吸收了蘇聯、香港、

新加坡、南朝鮮、臺灣、日本、西德、法國等地的經濟模式,在八

十年代初農村提出了「包產到戶」的土地模式,解決了公社式生產

的後遺,農民生活也因而得到改善。84年至89年間,一所由社會科

學年青人主導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體改所),在

當時總理趙紫陽推動下成立。(它是一個自主性強的官辦機構,

在八十年代中進行不少大膽及實證的經濟政策研究,亦深化改

革開放的政策。)以上積極改善人民生活的經濟政策及想像力,

成了後來追憶我們對八十年代內地經濟活力的零碎印象。

這種對經濟模式的想像力都因六四事件而煙消雲散,「經濟發

展」迅速「昇級」為處理六四後遺的政治手段而非為生活所

需。如何透過建立經濟繁榮(的景象)來建立政權在人民心目

中的合法性,成為國家首要考慮。體改所連同一手推動的趙紫

陽雙雙成為了禁忌,再也沒有被提起。92年鄧小平南巡,發表

了「發展就是硬道理」的偉論,撇開了所有經濟模式的可能,

大舉引入短視的香港土地發展模式(尤其是高地價)來製造經

濟生活改善的模樣。中央迅速下放財政權給地方,讓地方政府

學習香港的高地價政策,透過土地的出售而令部分人致富。從

此,中國城市炒房囤地的玩意樂此不疲,許多敢於嘗試的地

方政府也不假思索,成為分享利益俱樂部的重要構成;另外,

內地大量的資金投入大型基建項目刺激經濟(房地產),其投

入規模甚至被經濟學者評為「付出多於創造」(Desperation

than Inspiration),GDP的指標水分含量甚高。經濟發展的

功能,轉變成為營造一種節慶氛圍多於提供實際生活所需。故

此,官方對六四事件的回應(六四促使內地認真地進行經濟發

展),不但沒有根據而且恰恰相反。

抽 象 經 濟 下 的 犧 牲 者

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但需要大量法制上的配套,而且大量消耗

土地資源以開發房產,究竟誰能從中得益?當1998年為了讓路

給房屋商品化而要將保障居住權的福利分房制度取消時,眾多

16

Page 1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六四話語中的經濟幻覺

文:Sword

基層市民聽後頃刻間都哭了。相對於五十年代的「土改」

重新將土地分配給農民,九十年代以來的土地改革政策更

多是加速徵收農地的苛法。曾有人統計過九十年代以來,

內地出台關於土地政策的檔案,有接近150件,其中許多都

是配合土地市場化的進程。暴力拆遷、釘子戶、收地事件

層出不窮,使近年來蝸居生活成為中央不能迴避的中國城

市問題。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使自然環境受到嚴重侵害,人

民生活質素每況愈下,在當中能獲益的,或許只是萬科、

貪官及透過經濟手段達至政治目的的政權。

21世紀的「經濟發展」論述已變得更加強勁及抽象,已經

逐漸揉合了國族主義情緒及全球競爭論述,足以讓人為了

提高競爭力及國家排名而忘卻一種日常生活的經濟發展。

中央一直透過經濟發展的氣氛來覆蓋急需改革的政制——

這仍然是六四以後經濟手段服膺政治目標的老調子。

輪 到 香 港

08年年尾公佈的《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了珠三

角的兩大方針,包括1) 服務業北移及;2) 同城化,我們頓

然醒悟(還是仍在昏睡?),這種一直以經濟手段處理政

治問題的意志終於強勢來臨。

回歸以來,香港沉醉於捍衛及改善自己「優良」的城市規

劃制度,然而暗地裡已經被納入在社會主義城市系統中,

成為全國棋局之一。皇后碼頭被解放軍碼頭取代,並不可

能是特區層次自動要求興建的;西九龍是港人自己要打造

的新中環嗎?廣深港高鐵是從港人實際需要而規劃出來的

嗎?顯然不是。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管治勢力正以經濟

規劃發展之名著手啟動政治任務,這種新經濟規劃與六

四以後「經濟手段服務政治目的」同出一轍。

其實,自03年後內地開展CEPA工作,內地已開始積極

以經濟手段介入香港事務。自08年金融風暴,內地開

展「保八」工作,我們一方面被安排要協助內地的數字

遊戲,另一方面也是要透過區域融合將香港全面納入能

夠操控的範圍內。我們先是見到大量區域融合的官方研

究,然後十大跨境基建、粵港合作等項目突如其來增

加,去年林瑞麟已在內地簽署了52份與內地合作的秘密

條款,立法會要求公開細節卻遭到拒絕。發改委公佈《

綱要》的服務業北移,我們才開始知道我們要協助內地

打造金融中心,深圳的前海區將會在未來的深港機場軋

道的沿線中一手就拿走了香港赤鱲角機場的人流,變成

前海為店,香港為廠的新格局。我們亦因服務業北移的

區域設計,即要將「低增值產業」從東莞深圳移上粵

北,而我們亦被分配了從事低參與性的「高增值」六大

服務產業;為配合深港的同城化大計(一個城市與另一

個城市的融合),主要往返福田的廣深港高鐵在秘密籌

劃,而大角嘴居民在行會拍板前十天才知道會破壞重建

機會及出現樓宇沉降,菜園村的家園與土地因而犧牲;

新界東北、禁區這個城市最後的一片綠色花園,都要在

同城化過程中被開發,原有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農業

環境將會變成深圳富戶及流動人口的豪庭。區域融合下

既有經濟、社會、人文的犧牲,難道就是要為了保住一

個虛幻的數字?或是要完成同城化的政治任務,使香港

在2020年完成融合工程後再不得不從屬內地?

香港人在六四話語中的經濟幻覺,主角的真身正在眼前

出現了。現時香港人要繼續選擇相信抽象於生活的「一

小時生活圈」經濟發展並且合唱附和,抑或能夠從後六

四廿一年後如既往的經濟規劃邏輯醒悟過來,好好面對

這個六四事件帶來的餘波?

Page 2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不融合=

邊緣化?

邊緣化一詞來自社會學,常用以形容社會與政府對弱勢社群的忽視,

使他們被主流「邊緣化」。然而,不知是誰的神來之筆,在近十年「

邊緣化」語彙的使用,變成了形容香港不與內地融合之後要承受的惡

果,為這形容詞的情緒由悲哀轉化為恐慌。雖然數量之多及其來源已

不可考,以下嘗試勾勒現時這套「邊緣化」論述的來龍去脈。

學 者 密 集 式 思 想 改 造

這個用語從社會學轉移至政治及經濟論述的過程並不簡單,它需要開

山闢石、人海動員,甚至知識暴力。自2008年12月《綱要》開始,「

左報」集團開始鋪天蓋地散佈經濟論述,每天都強調融合的好處和恐

嚇不融合則被邊緣化。由此時開始,不少學者都逐漸亮相「表忠」。

呂大樂的〈珠三角融合的2047思維〉,躍過了現時融合過程內對政治

經濟的探求,即理解提倡融合背後的政治目的;反而,文中要求我們

對融合有「新思維」,要求香港人不要再回顧香港十多年來倒退了多

少,而是要預設未來2047年時「已經融合」,我們發揮固有香港人「

醒目仔」性格(新思維?),在此必然尋找到上位機遇,籍此取消了

香港人選擇怎樣融合、融不融合等當下問題。

又如張炳良〈粵港共融發展仍需克服基本問題〉,在《綱要》公佈之

後,形容現時港人普遍的心態有太多兩制的「局限」,太少一國這種

「全國大局意識」,開始為香港人的思維「拆牆鬆綁」。

近日,更因廣深港高鐵的爭議令這種學者們需要加大力度「撲火」。

譬如,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鄭毓盛在〈高速鐵路時代的來臨〉一文,

連他所專長的經濟學對生產率及效率測算的探討也宣佈放棄,總之現

在「大勢使然」,要「以可持續的視角,兼顧粵港融合的大勢。」忽

然提出以「社會效益」作為財務成本以外的考慮,但社會效益的定義

其實十分抽象。建高鐵是「環保」(工程語意上)、「世界潮流」

(某些世界)等論點全部在一文堆砌出來。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陳文鴻,以往70年代曾參與學運,現在則與

中聯辦聯繫甚密。他近年不停在《東方日報》、《商報》及《信

報》發表評論,是邊緣化論述的大旗手。他經常怒斥香港因兩制下

的規劃程序及「大香港主義」阻礙了融合的速度。他在高鐵事件中

感到煩擾,流露出一種極右的法西斯傾向(通常以「國家集體」的

理由取代人民需要)。在〈反建廣深港高鐵兩大謬論〉一文中,強

調建造高鐵不應涉及社會分配,理解城市規劃是「集體」問題,不

應因中下層沒有受益而反對興建,然後更嘗試以此邏輯,推論不屬

於中下層使用的「大學、演藝學院、體育學院」也不應興建。同

時,文章試圖取消「發展為誰」這個社會學關鍵問題,不應將「集

體」運輸系統「菜園村化」。於是,「人」在整個討論過程被抽象

化及集體化。(為何面對融合議題,報章就可以容許宣揚法西斯思

想?)

還有更多製造論述集團與人士如劉迺強、薛鳳旋、中策組、智

經……例多不再舉,因各種形式的權力關係驅使他們在集體大合

唱。由此可見,「不融合就被邊緣化」不只是如鄭汝樺的「孤島

論」一樣這樣簡單而低手,它是經過本地勢力的「左右包抄」,

是一系列親政府學者以不同面向的論述所引致的強大圖象。一方

面,他們保證了香港人對融合有一種安全、預期、順從的認知;另

一方面,他們也妨礙了我們對融合問題的獨立思考。

文:割禾青

18

Page 2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邊 緣 化 因 融 合 出 現

若果不理會上述學者的怪力亂神,實質檢視香港形勢,邊緣化其實早

已出現。不過,香港的邊緣化並不是由於經濟上開始被孤立,或者是

出現所謂自我邊緣化,而是香港已經逐漸失去了為自己的未來作出判

斷及決定的能力。回歸以來,香港愈來愈不能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去

決定各方面的行政與規劃。

8、90年代,本港資本向內地流動的時期是融合過程的關鍵一環。一

些原本扎根本地的大資本家開始進入內地,他們不僅是從事生意投資

而已,很多都與內地官員建立關係,已「更緊密」地與內地合作。回

歸後,這群率先北上的資本家由於其利益已經不再扎根本地,他們沒

有必要為香港考慮長遠的願景,他們甚至開始可以從高於香港層次的

政治架構裡決策香港事務,香港發展的各種決策或許是在京城某飯店

發生。於是,愈來愈多一些香港付賬的發展並非從市民實際需要出

發,

會無故在偏離西部物流中心的新界東北拿百多億建一個蓮塘口岸,最

方便的莫過於只相隔十多分鐘的李氏鹽田港能更舒暢地運一個個貨櫃

進港,更加打擊本地的物流業。這狀況等同以往部份決議都是在倫敦

發生一樣,最大的問題只是違背了一國兩制(規劃自主)而已,這

對他們跟本並不重要。

另一班港人則發揮殖民地買辦性格,在回歸後立即將其技術知識往內

地輸送,如史美倫已經為內地培訓了第一梯隊的金融精英衣錦榮歸香

港,為中國建立另一個金融中心作好準備,並已得到了政治上優厚的

報酬。這些逐漸置香港本地優勢不顧,甚至出賣香港的中港融合團

隊,才是他們所說「邊緣化」的主事者,更不幸的是,他們亦是香港

的管治階層。

零 三 年 後 , 繼 續 邊 緣 化

這種香港自主性的揚棄或喪失,不僅由於不同首長的長官意志而異,

根據政治理論家Adam Przeworski 所言,一個人要向另一個人施加權

力,不是純粹靠威嚇就可令他者就範,首要條件是必須向對方建立物

質基礎(material basis)的關係,使他必須在利益圈內考慮,才能

有效勸誘、威脅等等。

03年七一遊行以後,中央由守門口的角色改變成積極干預,逐步介入

許多內部政策,包括不少政治議題、經濟模式及規劃大計。然而,為

何香港這樣輕易就範?原因就是自零三年始,中央開始包裝CEPA作為

「禮物」,近來又稱內地股可來港上市,試圖在各方面開始建立要依

附內地的利益關係網。現在《綱要》出台,香港暗中被要求幫助國家

發展,產業要轉移(將港服務業北移),大型工程幫助內地保八,協

助前海成為「深圳的中環」等等。中山大學一位教授說得準確,他

說,你們過去受了這麼多中央的恩惠,現在就是要還的時候。因此,

現時的邊緣化不是發生在抗拒融合的情況,而是出現在中央建立利益

圈的過程中,令香港一國兩制底下政策自決的主體性喪失。

當一個城市普遍地形容自己正被邊緣化,邊緣化因而真正的開展。

文:割禾青

Page 2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文大學校方認為深圳學院能在「結

合傳統與現代、融合中國與西方」

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弘揚中華

文明,造福人類社會。另一方面可以響應

時代發展的需求,穩定地區的經濟繁榮和

發展。姑勿論校方的說法是否屬實,這一

件中文大學標誌性的事件,自從2月6日與

深圳巿人民政府簽訂不具約束力的教育合

作備忘錄後,就一直只聞樓梯響,一切細

節欠奉。也許我們可以從現今中國教育的

狀況出發,思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在

內地可以充當一個甚麼樣的角色?又是否

真的能「弘揚中華文明,造福人類社會」

中大加入北上尋金

學院變學店,香港的大學亦不甘後人。爭

排名、大學教授變成論文民工等已成香港

常態。開源方面,香港還未敢公然倒賣土

地,不過香港的大學亦找到一個新的商

機:浸大、港大、理大、中大、科大都不

約而同在近年研究進軍內地。據香港中文

大學副校長華雲生受訪時透露,初步估計

深圳學院每年的學費不低於60000元人民

幣。(4)對比起來,中國內地的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

等,大部份學科都是5000元一年。(5)即使

中國的民辦大學本科專業生平均學費都是

11000元左右。(6)說香港各大學的分校是

貴族學校亦絕不為過,這樣的學費水平又

哪是正常子弟所能負擔得起的呢?「弘揚

中華文明,造福人類社會。」也許短時間

還稱不上,但我們已經急不及待為內地的

教育產業化火上加油了。

中大深圳學院新精神: 為人民幣服務

文:經濟學仁

深圳學園跟香港校園的關係

就創建深圳學園的經費,校方已經動用香港中大

的名義募捐資金,再加上兩者之間大量共享資

源,實在很難相信深圳學園財務上能如校方堅稱

那樣獨立運作。單單中大的管理層領香港納稅人

的錢卻服務深圳學園這筆帳就已經說不過去了。

另外,在保証深圳校園學生質素方面,校方聲稱

兩地政府不應、也不會干涉教學工作,可是在現

有的計劃中,中大跟深圳方面將會各自負責一半

的管理。若此計劃成真,又談何堅持辦學理念、

質素及自主性呢?

開辦科目

設計中的深圳學院只會開辦工商理科,中大聲稱

人文學科沒有「需求」,又指「改變大陸環境要

一步步來」,更指「可能要妥協少少,但不會完

全放棄我們的價值」。需求如何界定,其實視乎

目標和定位。與其說人文學科沒有「需求」,不

如說深圳學院志不在此。如此淘空「弘揚中華文

明」的理念,我們又如何奢想深圳學院在險惡的

政治環境下,能堅守應信守的價值?更不要說一

步步改變大陸環境了。

(1) 華媒網:武書連收取贊助費只是功利性行為(2) 香港大公報:劉武俊《大學教授不是「論文民工」》(3) 中國新聞網:燕山大學「高價賣地還債」 每畝差價達126萬(4) 明報:中大境外聘120人為港添新血(5) 中國教育網:中國全國各地收費標準(6) 招生考試網:2008中國民辦大學專業學費排行榜

中國內地教育產業化

根據福布斯月刊在2009年的調查,中國的

賦稅壓力指數排全球第二,雖然稅務壓力

重,可是中國的教育經費只佔GDP的3.5%,

比5%的世界平均水平低。這種程度的投入

令政府必須依靠教育產業化,引入市場的

「力量」才能提高入學率。可是結果卻是

內地自改革開放後,大學學費近年急速上

升,根據2009年7月《新華網》的報導:中

國大學學費15年上漲50倍,考慮相對購買

力,是世界最高的3倍。另外,內地學費濫

收亂收,「贊助」費、「降分數」費等其

他的支出不一而足。教育產業化後的學費

已經成為內地人的三座大山。

學院變學店

除學費的提升之外,教育產業化亦帶來其

他弊病。2009年有大學校長指控中國大學

評價和排名領域的知名專家武書連收取贊

助費,顯示大學校長為爭取更佳排名無所

不用其極。(1)2010年傳出北京大學法學院

以論文數量來確定教授工資的舉措,赤裸

裸地要將大學教授逼成「論文民工」。(2)

更離譜的是10年1月,《新京報》報導燕山

大學因要達到國家大學擴招的目標,每年

運轉費達4.2億,但學校的財政撥款卻只有

1億,最後債務高達12億,只好以教育之名

用每畝6萬元徵用農地,再以每畝130萬元

出讓成為商業住宅用地,藉此還債。(3)

再探:深圳學院

20

Page 2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愛國 前言

在「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就應該要愛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唯一合法的中國政權」這兩個中共政權所提出的前提下,每當批評

中共執政,輕則被勸國家做得再差「也是我們的祖國」,因而不應

該「惡意批評」;重則被冠上「漢奸走狗賣國賊」的大帽子加以批

鬥。在這一套論述之下,無論是要求少數民族能夠自決,還是批評中

共施政,也自動成為了「漢奸」。本書將透過淺析這些「愛國」論

述,顯示中共如何透過各種手段操縱和影響人民的「愛國」情緒,

從而為自己那根本不具備民意基礎的政權,提供虛幻的合法性。

〈中華民族:自有永有?〉一文首先透過解釋「中華民族」這一

概念以及其歷史背景著手,並指出其組成是基於漢人獨斷的文化

建構。〈西藏──漢人資本家的樂園〉一文則是以西藏為例子,

顯示出這套大一統概念,實際只是服務漢族資本家及政權。而〈

上海世界博覽廟會:世博與國族意識〉則透過分析世博「盛事」

,瓦解中共以科技文明建構國民的的世界觀和身分認同。最後回

到香港,以〈別笑!這是我們通識教育科〉講述本港教育中的國

情教育指引,觀照中共政權如何在教育入手,吹捧其不公的經濟

成果,輕視政治體制問題,散佈這些對它的合法性有利的想法。

人 造 衛 星 眼 下 的 北 京

中華民族:自有永有?/22

西藏──漢人資本家的樂園/24

上海世界博覽廟會:世博與國族意識/26

別笑!這是我們通識教育科/28

單元文章

Page 2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一直以來,我們也被不斷灌輸一種「中華民族」的

概念。在評論境內少數民族的獨立問題時,「中華民

族」常被用來反對民族自決的理由,像是「中國領土自

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論點,也是經常聽到的。當在

國家(尤其是近來)達到某些「驕人成就」的時候,很

多時候也會被形容為「中華民族的光輝」等,例如近來

的世博以及奧運,甚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收回香港治權

時,也有用到相類的詞語。當然,很多人也覺得這個概

念很合理,或是 少對它沒有甚麼意見的。可是,如果

各位細心一想的話,也許「中華民族」並不像是我們一

直以來所聽說的,自有永有的存在。

「中華民族」的誕生

  「中華民族」一詞, 早由梁啟超在1901年於《中

國史敘論》提出,除了佔當時中國絕大部份人口的漢族

以外,「中華民族」亦「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

,基本上所指的,就是當時中國所統治的無數民族的集

合體。在當時,列強不斷分割吞併當時清朝的土地以作

殖民地,在清朝積弱的情況下,中國正面臨「亡國亡

種」的威脅。

  當時列強不斷透過脅迫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將國土

割讓,其中包括黑龍江以北、台灣以及香港均已經落入

外國之手。為了避免更多的國土被分割,並且團結黃龍

旗下千千萬萬個民族,梁啟超就以歷史文化作為核心,

並且創造出名為「中華民族」的想像共同體,透過將國

土上的民族均收納在這個共同體之下以維持人民的團

結,同時避免漢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以民族自決為由

要求獨立。

  在這套想法之下,原本作為非漢族入侵並佔領中原

的滿清政權,由於滿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因而

就成為了合法地統治中國的中國本地政權。就這樣,「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就成為了當權者用作統治非其族類

的人民的理由,使得它們擁有了管有這些土地的合法

性。

  縱使如此,並非所有人也同意以「中華民族」為合

理化滿人統治非滿人的理由。在當時不少的革命派系,

包括現在成為了我國國父的孫逸仙先生,就繼續以「驅

除韃虜,恢復中華」為本,並且開始建構一個以漢民族

為根本的民族國家,作為新中國的藍本。

  在這個前提之下,當時不少人對新中國的想像,也

是只包括漢人准許居住的關內十八個省份(見背景灰色

部份),而關外之地則不在考慮之中,甚至當時有革命

黨人提出,透過將關外的「外族土地」割讓予外國勢力

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以今日的標準來說,這些民

族英雄甚至可以說是賣國求榮的「漢奸」。在武昌起義

時所使用的「鐵血十八星旗」(見右頁右下角),就清

楚地表明了只求聯合內地十八省以成立漢民族國家這個

思想。提到這一點,在滿人入關以前,遼東半島也曾是

漢人的聚居地,可是在滿清建國以後,清人將關外的漢

人逐回關內,並且從此禁止漢人居住在關外的「外族土

地」,由此也可見漢族以至中華民族的邊界並不是自有

永有的。

  不過,在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接替了滿清,成為

了中國的新一個「朝代」。原本忠於清室的「外族土

地」如西藏和蒙古等,亦失去了繼續作為新中國旗下一

員的理由。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大半的國土不

就要脫離新中國獨立了?為了避免新中國解體,中華

民國很快就將原本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改為「

五族共和」。孫逸仙先生本人就提過,「應該把我們中

國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就這樣,原本由

支持清室的立憲派用作鞏固政府在外族土地合法性的「

中華民族」,就成為了中華民國繼續控制關外疆土的理

由。當外蒙古這塊「中華民族」所在土地獨立的時候,

袁世凱大總統就指「外蒙同為中華民族,數百年來儼如

一家」。這一個以「中華民族」為政權合法性根本的理

由,從民國到人民共和國均沒有太大的變化並一直鞏固

和流傳至今,甚至可以說是已經成為絕大部份國人以至

海外華人團結的圓心。

中華民族:自有永有?文:林啟舜

22

「我國歷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過長期的錘煉,形成了具有強大內聚力的中華民族。」  ——江澤民同志,1992年1月《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Page 2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華民族,是民族大家庭還是漢民族及其附庸?

  當然,不可否認民族在本質上也是根據某種人民間的共同

性為核心所建構而成的人工之物,甚至在某些情況之下是在國

家成立以後,才透過國家機器來創造一種國民之間的共同性。

也就是說,「中華民族」也可以說是為了使得中國各族不致在

列強侵略之下亡國亡種,並且在東亞數萬萬人同心一致的情況

下讓中國再次復興,成為東亞文明的明燈!

   少,這是我們所相信的。縱使是被建構出來也好,這一

個圓心也能夠使得東亞各民族能夠暫時放下心中矛盾,並且一

起去追求東亞重新強大的理想,在東亞各民族雄立於宇宙間

後,「中華民族」這共同體的歷史使命方為完結。以孫逸仙先

生的話來說,「要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後民族主

義乃為完了」。不過,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提到中華文化的時候,我們會想起的,除了部份由少

數民族而來,像是旗袍等,更多的是從漢文化而來的,像是語

言、文字以至飲食等,大多也是漢文化的代表。也就是說,我

們所指的中華文化,很大部份也是由漢文化而來的。

  除了文化以外,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

國,除了官方語言是漢語以外,以漢語為基礎的普通話亦在全

國各地,包括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使用,有些時候甚至會限制當

地方言或是語言在大眾媒體的出現頻率。而在高等教育上,漢

語亦佔有壟斷的地位,甚至各政治機關中的高級官員也絕大部

份由漢人所擔任。

  無論是因為漢民族佔了「中華民族」人口的九成以上所導

致的自然結果,還是漢族政府有意無意地以漢文化將少數民族

的獨特性慢慢消磨,也使得「中華民族」無形間變成了漢民族

的延伸,並且將少數民族與中原漢人的分別慢慢消減。也就是

說,由「中華民族」被創造出來起,它就一直被用作合理化漢

人對外族土地的統治,甚至用作以漢族文化吞併少數民族文化

的理由,亦即是不折不扣的「漢族沙文主義」。所以,當各位

在以「中華民族為一多民族團結的單一民族大家庭,豈容外國

分裂勢力從中作梗」為理由反對少數民族自決時,請先想想自

己是否無意中成為了漢文化吞併少數民族文化的幫兇。

23

「……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使盡化於我漢族。」  ——國父/革命先行者 孫逸仙先生,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Page 2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在香港,共產黨給一般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很多人都

會義正詞嚴地批評中共打壓言論自由、豆腐渣工程等

問題,可是一到了「領土完整」的爭議,港人卻出奇

地乖巧,經常和中共同一口徑。誰敢表態支持台獨、

藏獨,立刻就會被人質疑其「中國人」的身份,甚至

被貼上「漢奸」的標籤,差點以為五毛黨佔領香港。

為什麼大家在維護「國家主權」上會和中央同一陣

線?中共有關「領土完整」和「愛國」的論述有甚麼

問題?「領土完整」和「愛國」又有甚麼關係?我們

嘗試以西藏為例,探討這一系列的問題。

領土要完整

首先,中共說「西藏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

的一部份」是歪曲歷史。現代對領土擁有權的理解,

一般認為擁有權應屬先住的民族,所以澳洲和加拿大

等地有「原居民運動」。中國學者們絞盡腦汁,最多

也只能說元朝以後西藏一直受中國統治。我們隨便

翻開一本中史書,都可看到吐蕃,現今的西藏,是處

於唐朝和宋朝邊界以外的王國。歷史不但證明西藏的

政權長期獨立於中國,亦顯示元朝以前,中國從未能

控制西藏地區。有人會狡辯藏族是中華民族之一,藏

人從前居住的地方當然是中國的一部份吧。可惜如前

文所述,「中華民族」的概念是有問題的,這個說法

也不成立。再說,「西藏」這個名稱,事實上也不是

該地原名。藏人稱該地為「圖博」,古稱吐蕃,「西

藏」只是清朝給它的名字。明白這一點後,「西藏自

古以來……」的說法更顯得可笑。

既然中共的理據那麼不堪一擊,那為何很多人一談到

藏獨就突然「愛國」起來呢?我認為中共以及一些主

流的說法,主要是以下列兩條路線去蒙蔽我們的。

西藏——漢人資本家的樂園文:裂枯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24

Page 2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漢人要領導

一是民族路線。前文已揭露「中華民族」這個說法的

含糊性,並解釋漢人如何利用「中華民族」合理化

其對周邊民族的統治。香港大部份人都是(或自認

為是)漢人,當有人談及因為「愛國」而不贊同獨立

時,他們很多時只是在贊同漢人的統治。他們「愛」

的只是漢人,他們關心的只是漢人的利益。「漢奸」

的潛台詞是,藏人非我族類,支持藏民就是背叛我

族,哪怕是為他們設想、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都足

以犯賣國罪。現實上,漢人才是中國的主人,中央領

導核心的政治局常委,建國以來全由漢人包辦。論述

上,即使中共多無稽也好,反分裂一定大有市場,尤

其是佔主流的漢族市場。因為很多漢人百姓反藏獨、

支持所謂的大一統、民族共融,背後可能是自己也不

察覺的漢族中心主義。縱然他們未必知道,在說支持

統一的同時,他們已經鞏固了漢人的統治。

除了「中華民族」,中共也用「中國」的含混性去偷

換概念,蒙蔽人民。「中國」有時指漢族,如「中國

歷史」是漢文化王朝為主的歷史,「中國文化」是漢

人的文化。而「中國」在其他時候,卻是指「中華人

民共和國」。「中國人」有時是漢人,有時又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中央就是利用這種含混性,

要所有境內的「中國人」服膺漢人的統治。

國家要富強

二是經濟路線。有人說,若西藏獨立的話,新彊、台灣也

會獨立,很多不知名的地方都會獨立,那時候中國就四分

五裂啦,西方軍事、經濟勢力將入侵中國後花園,到時中

國就完蛋了,回到百年前被列強欺侮的年代了。所以,要

保持國家富強、為人民福祉著想,就應該支持大一統。這

種說法,是以經濟成果和人民福祉來肯定中共對其領土的

管治合法性。但所謂的經濟增長,真的能帶來人民的幸

福?

以西藏為例,中共聲稱過去八年西藏的GDP平均增幅達

12.3%,遠高於中國「保八」的目標。西藏人民理應很快

樂吧?理應多謝阿爺吧?可是請勿忽略以下事實:西藏的

GDP增長主要是靠中央補貼支持,這些資金一般用於城市建

設、興建酒店等,而非用於長遠促進生產力的項目如教育

上。西藏高等教育被漢語壟斷,藏語的邊緣化令藏人平均

教育水平比漢人低,超過三分一的藏人處於官方的貧窮線

以下。官方在西藏的宗教政策,摧毀百多年來藏人的文化

傳統、生活習慣,強迫藏民接受中共的無神論。論城鄉差

距,西藏是全國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平均城市收入和平均

農村收入相差四倍之多。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城市的藏族

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西藏的漢人百分之百居於城

市,藏人則主要以農民為主,可見藏漢貧富差距之大。

既然經濟增長不能改善百姓生活,獲利的倒是商家和官

員,那麼用經濟理由來支撐統一,實際上就是支持少數人

不合理地攫取貧民的勞動成果,支持貧富懸殊。

原來中共在論述「愛國」和「統一」時,是從漢人和富人的利

益出發的。在這種角度下,其他民族和貧窮人的權利嚴重被忽

視。也許,是時候讓我們跳出漢人中心、發展中心的愛國想

像,去看統獨的問題。

25

Page 2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上海世界博覽廟會:

與國族意識

文:天祥

世博是個廟會,在廣東文化中大概對應的,就是「趁墟」。

只是在上海世博園區中,舉目盡是黑壓壓的人頭,倒不見想像

中的遠邦進貢、魚貫入列的氣象。因為廟會就是中國人的咱家

事,哪怕賣的是西方的沒藥、香料和象牙,服務的還主要是中

國人。「世界」再次被挪用為金漆招牌,早就源自毛澤東的世

界革命,直到後來加入聯合國、簽署世界人權公約、舉辦北京

奧運以及今天的上海世博。「世界」二字猶如賣中藥的必稱仁

心仁術、減肥中心亟稱健康一樣:雖說是「出口」,實際不無

「內銷」。

世 博 如 何 製 造 「 世 界 」 與 「 中 國 」

《國際展覽會公約》說明了舉辦世界博覽會的目的:「世界博

覽會是一種展示活動,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在於教育大眾。

它可以展示人類所掌握的滿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現人類在某

一個或多個領域經過奮鬥所取得的進步,或展望未來的前景。

」的確,園區內的環保電動車、滿口流利英語的大學生志願

者、中國援建的非洲展館、整潔的街道,以至女洗手間比男洗

手間多的「人性化」管理和設計,充滿了擬想中的文明進步、

也好像透視了中國的未來。再者,各個展館都著重以獨特的建

築外形和科技等作招徠。例如中國館的階梯重拾瀕臨失傳的民

間建築工藝「三斬斧」,外牆顏料又是精心挑選的「中國紅」

等的建築科技之外,又標榜把《清明上河圖》放大播映,還有

聲稱學習美國迪士尼樂園般、以軌道列車參觀「中國傳統城市

營建的智慧」的展覽。可是,就這些看來,人類滿足文明需要

的手段,似乎只有最新的科技。

另外,同樣標榜使用三面大銀幕播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

在城市化建設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的影片──《南京!南

京!》導演陸川執導的《歷程》中,關於汶川地震方面,陸川

說:「想拍年輕的一代人,特別是在汶川地震後成長起來的

『80後』,他們有能力去肩負一個民族的振興,去穿越災難,

把城市重建的重任擔負起來。」這些內容都配合著官方敘事,

以所謂天災去建構中國的身份──你看,中國政府多麼重視年

輕人,多麼積極救災(暗裡諷刺美國卡特里娜風災救災不力地

說) , 難道世界不都是應該這樣的嗎?

「 世 界 」 : 抽 象 的 思 想 概 念

「世界」的可堪把玩,就是因為它有很大的想像成份,隱約帶

著些氣派壯麗的背景。不過,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一件具體

物事,但沒有人看過世界本身。到過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乃至

太空月球,也可能只是同樣的思想角度看這世界,呈現的永遠

是局部。因此,冠名世界,並非指向整體自身,而是敘事者對

自己位置的座標系統。換句話說,京奧也好、世界人權公約也

好,不盡是代表中國對世界的參與度加大、開放程度提高,而

是中共政權如何再三把「世界」植入治下人民的思想位置裡,

好讓中國人民自覺有一個「站起來了」的恢宏背景。於是,當

今的恢宏背景便被營造成:沒有同樣屬於人為的戰爭、剝削、

專制,只有崇拜人類不斷提升的生產力和技術,以及看似斑

斕、實質是陪襯的各國文化。世博的「世界」,就是一片看似

雜多、不同特色的建築和展品,實則都是科技、生產力、經濟

發展等欣欣向榮的科技文明所主導的「世界」。如此種種,不

過都只是想帶一個訊息:「世界」不過如此。中國好像不比別

國差,而世界也很容易理解。這種霸權的詮釋所確立的座標系

統,令到世博之中,上至平等、民主、自由等世界性價值,下

至上海人穿睡衣上街的生活文化,一概闕如。

上圖:世博的洗手間設計,按男女不同的需要設計。下圖:在荷蘭國家展館中,圍觀展品的人群。

26

Page 2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 國 與 世 博 的 百 年 好 合

偏重科技文明,再以所謂的文化作點綴的處理手法,不是偶爾

巧合,而是跟大英帝國創辦世博的動機一致:展示國力。因此

上海世博到底不是廟會,因為它要展示國力、促進通商旅遊等

現實利益,並非真正意在文化交流、為人類文明奮鬥;但是同

樣地,上海世博終究只是廟會,因為它建立的世界圖像,借各

外國展示實力的同時也鞏固了中國的身份:一個正在攀登科

技、文化高峰的泱泱大國。身處其中的子民,也許有著不同的

經濟背景,受著不同程度的壓迫,但在此國族身份的前提下,

都被奇怪地抹平,收編為一個整體。於是當我們說,我們都是

中國人時,就會意含了我們好像都知道清明上河圖好在哪裡,

好像都會包水餃,正如我們把外國人簡單地理解成同一種印

象,彼此壁壘分明。故此,即使世博未必製造了民族主義,但

它本身的炫耀性質,和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參與,先天上已經

與操作國族意識、加強自身合法性的中共注定有段推波助瀾的

姻緣。

國 族 意 識 的 內 容

雖然說了幾千遍,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是新近幾百

年的事,但今日的國族意識,基礎總不能再基於血統了。特別

是中國,單是南方北方的漢人,幾乎可以算是沒有太大的交

集。即使基於生活習慣,也只會衍生出更多令人煩擾的分法,

乃使潮州人、汕頭人可以獨立成一個民族,或傣族人、哈薩克

族人及朝鮮族人其實都不算中國人。因此,要填滿中國國族意

識這個形式的空白,必須要有些內容。沒有了毛澤東、鄧小平

那些領袖,代表政統儒家文化的孔子學院又尚在慢慢重建中,

除了體育運動外,還有甚麼比世博會中蒸蒸日上的科技和經濟

急速發展更方便,能夠連絡起政權下千差萬別的社會呢?問題

是,以崇拜科技和經濟發展為國族認同,是荒謬的。

弔詭的內容:科技文明製造國族身份

上海世博中表現出對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成果,本不足以成為認

同的基礎。因為以此劃定中國人,會顯得無所適從:科學是普

遍通行的,倘若以發明雜交水稻來說明中國人與外國人不同,

根本就不能劃定誰是中國人。到最後,只能自欺地訴諸對發明

者所屬的政權來劃定,或者乾脆用血緣去分,結果更是夾纏不

清。但以科技和經濟發展作為國族意識基礎的弔詭和成功之

處,就是只要重複地以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強勢,加上開動宣傳

機器,就能把它連結上偉大的形象,令混淆和不清晰的概念也

可以繼續。情況就如北京奧運或航天科技發展,這些明明與大

部分人無涉的事,卻被包裝得好像全民大事。

如 何 看 待 國 族 意 識

沙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中,便批判了一種以人類

自豪的人文主義(humanism)。他批評《環遊世界八十小時》

中的一個人物,「當他坐着飛機飛越高山時,他說:『人是偉

大的!』這就是說雖然我自己沒有製造飛機,但是我卻身受這

種特殊的發明的好處。而我個人,就作為一個人而言,可以認

為我自己對某些人的成就也有關涉並以此自豪。」沙特認為,

這樣以個別人的成就來肯定普遍的人是偉大,其實是故意抹殺

人的個別性,實為為集權主義張目的想法;而且人也無權判定

普遍意義上的人是否偉大,因為那是其他動物的判斷。以此類

推,國族意識的自豪感,本身是同樣的虛妄。

右圖:走得倦了的遊人,在長椅上休息。

上圖:由中國援建的非洲聯合館內部。下圖:在世博園內售賣的、以吉祥物「海寶」   為名的補品。

華 夷 之 辨 , 有 何 意 義 ?

無論如何,國族意識熾熱是當今中國社會的現象,最終得

益的是統治集團和依附的既得利益者。也許這就造就了香

港人對中國的兩極看法:要麼連帶許多污點地全面擁抱國

族意識(當然是由於物質成果),要麼照舊用簡單的「專

制vs民主」或二分法去否定它(卻保留住對統一的執迷)

。其實,既然國族的構造是如此刻意、如此抽空,忽視人

民真實面對的生活難題,那麼完全擁護或完全拋棄國族意

識,都是無關痛癢的。

27

Page 3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28

三三四新高中學制課程改革中,國民教育成為了高中核

心科目——通識科的必修單元(單元三:現代中國)。

按新高中《通識教育課程及評估指引》,此科旨在「理

解現今世界的狀況及其多元化特質」。「現代中國」共

分兩個議題,包括「中國的改革開放」及「中華文化與

現代生活」。改革開放主要述及國家近四十年發展的重

要歷史事件,包括中國的內政和外交概況、憲法的重要

性、政府組織等。在如斯議題上,課程要求學生進行具

「批判性」的討論,《指引》中列出以下幾項需探討的

問題:

﹣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和

文物保育在何等程度上是可行的?當中有甚麼挑戰和機

遇?

﹣參與國際事務怎樣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

﹣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在何等程度上,改革開放影響了國家的綜合國力?

當中的討論亦與「團結一致、愛國心、可持續性、人權

與責任、關懷、正義」的價值觀有關。

通識科的指引引導著我們如何去思考「現代中國」這個

課題。當中雖然貌似包含了多方面的範疇,但其行文修

辭、內容細項等大都指向著一個神話——大國崛起。

「生活水平」的指標在課程中包括「經濟、教育、健康

等方面」,但從整個課程架構去看,就會發現其重點在

於整體經濟論述這部份,其他討論如「綜合國力」、「

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皆以整體經濟模型作論述基

礎。雖然課程中的例子包羅萬有,但都是一些中國在國

際及經濟上有「驕人成就」的典型,如加入世貿、簽訂

一些國際的協議書等,極少探討教育、國民健康等方面

的議題。

再者,以第二條討論題目為例,當中用詞確實弔詭,以

經濟高速增長作前提,規範了我們的思考以經濟行先,

即使可持續發展及文物保育也要在此前提下讓步。加上

第五條問及改革開放如何影響綜合國力,當改革開放加

上綜合國力一同而述時,往往只會令人聯想起正面的影

響,如宏觀、整體性的經濟增長,GDP提升多少百份比

等,卻忽略了改革開放對於個人層面上的影響,包括生

活素質、人權有否改善等問題。

別笑!這是我們通識教育科文:謝斐亞

綜合而言,整個課程行文修辭極為小心,避免觸及內地政

治議題,即使有都只會與「團結一致、愛國心」等有關,

而「公義」(被「修正」成了正義)、人權、自由、民主

等價值在課程中卻一字不提。即使觸及民生,都只是以政

府「如何回應」社會保障、醫療等問題,一副貌似中共努

力改善的姿態,反而作為社會學科的通識教育卻隻字不提

中國人權狀況、貪污、勞動人口問題等等現今最受我們關

注(和敏感)的中國狀況。「通」識?「現今世界的狀

況」?統統被河蟹掉了。

別笑!這的確是通識教科書

《指引》雖然選擇性地告訴我們什麼是「通」識,但學生

接觸課程的渠道主要還是教科書,若果教科書的編寫甚為

差劣,受影響的還是我們的高中生。以下為巿面上一些通

識教材的樣本:

Page 3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世界上只有一個身份你要擺脫,那個身份,就是人稱東亞病夫的中國人。(設計對白)

29

出版商為了「迎合」課程口味,使其出版順利通過教

育局的審定,在撰寫內文時不免會小心翼翼,甚至為

了順利出版,多加一點愛國情愫,多加一點肯定現代

中國發展驕人成就的事例作引證,好「配合」課程指

引。

以上述例子為例,「擴大基層民意」及「重視審訊過

程及被告權力」直意味中國現今漸重視民意及力臻司

法制度的完善。但箇中描述只是一套中共式的說法,

沒有反映我們現今所見的事實。事實一:公平公開的

投票實質在很多村落中都被地方權貴壟斷,甚至有貪

污受賄買票的情況。事實二:「一般情況」意義實為

籠統,好多政治敏感的審訊大部份均閉門進行,如最

近譚作人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艾未未上庭

作供卻被警察阻止甚至乎毆打,這些都是嚴重剝奪人

權及司法不公的情況,但此類例子在教科書中卻一字

不提。

課程指引雖提供了不同的史實供老師參考,但出版社

卻把這些歷史事件選擇性地,甚至扭曲地編撰,有違

課程希望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的方針。教科書是學生

接觸知識的第一步,亦是掌握課程的第一步(當然有

學校不會用書,但亦有把此類教科書列作參考書目)

,若教科書質素差劣不堪,對於學生一開始掌握學科

知識及相關技巧有一定程度的阻礙,甚至乎此類隱藏

議程若不被糾正,將來學生眼中只見「中國實力如何

強盛」之景,而不見「發展帶來民間疾苦」之聲。

和孩子們一起自救

雖然課程是一個學習模型,讓學生有「渣拿」地應付

考試。雖然課程對很多議題的探討及所提供的框架對

於真正通識學習有很大限制,但學習通識科不在於學

得多學得廣,而是應先學得深入,學會如何去思考問

題。史實資料可讓學生自行參閱參考書,反而課堂上

應讓學生多了解時事,然後按單元需要深入地討論當中

不同面向的分析,讓他們去思考,去判斷。舉個例,在

反高鐵事件中不乏老師學生參與立法會集會,在過程中

討論功能組別存廢與香港民主的關係、中國經濟發展與

香港融合問題等,學生經過深切經歷後。除了對他們的

成長有一定作用外,這還是一個好好訓練學生觀察、思

考、批判社會的過程,這些技能不是靠教科書、靠閱讀

資料就可以,親身的經歷除了能使學生加強對議題的感

受外,還是活用知識的機會。

更甚地,有心的教師可以撇開課程撇開教科書去教。現

代中國是否只有經濟、軍事發展、土地改革可以談呢?

通識老師必須要想清楚學生需要什麼。教育工作不只是

孕育考試機器(雖然孩子們未來升學的「生死」是很重

要),更應培育具素質的未來公民。人權、維權運動、

豆腐渣工程危房等在課程中均沒有列出,但這均是學習

「現代中國」時一些不可避免的課題,即使課程及教科

書刻意避開「政治」二字,但老師可利用課程設計本身

的限制,如把差劣的教科書樣本作反面教材,讓學生批

判一下教學書及課程的不足,讓學生自行思考事情的是

非對錯,而非只像某些教材般只會高呼「中國終於從屈

辱中站起來」。

參考資料

教育局 《通識教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齡記出版社《高中新世紀通識 單元三現代中國》

雅集出版社《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 現代中國》

文達出版社《通識新天地(初中)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概況》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新視野通識教育 現代中國(下冊)》

朗文香港教育《朗文新高中 通識教育 身份同身份認同》

朗文香港教育《教學資源庫》

國際新標準出版社《新標準通識教育 現代中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現代通識世界 我的心、我的根》

現代教育研究社《現代通識世界 我是中國人》

Page 3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走出廣場 回到日常

以詩歌紀念、發聲

【「沉默的吶喊」詩歌朗誦會】

「我們記錄每一個字,每一個發音的/

顫抖在喉頭,收集某種/被箝制的感情,

悼念不適宜/悼念的事。」

6月5日、3pm-4.30pm、旺角西洋菜南街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吐露詩社

嘉賓:廖偉棠、葉輝、璇筠

【「詩是圍牆內第一聲蟬鳴」── 六四詩歌交流會】

「在第二十一個年頭死去時,我們還在等

待。繼續等夢魘過去,我們知道第一道日光

前夜的漫長,我們知道吶喊的必要,在圍牆

下,我們討論詩、討論等待以外的事。」

6月6日、3pm-4.30pm、油麻地 kubrick

主辦:吐露詩社、KUBRICK

嘉賓:廖偉棠、葉輝、陳滅、璇筠

藝術/展覽

【活化廳《六十四件事》 ──行為藝術演出】

藝術工作者的八九民運經驗到

底是如何?三位行為藝術家以

身體打開與歷史對話的缺口,

探討反抗如何因外在與內在的

理由而被抵消的人心故事。

6月5日、3pm-5pm、活化廳

藝術家:俞若玫、丸仔、三木

【「從六四到七一」──香港及海外藝術家雙城地圖作品展】

展者根據北京、香港兩城地圖,用種種方法

,如複印、剪拼、作畫、書寫、添加物料等

,自行决定,進行創作。展覽期間,逢星期

六6.20pm,將有行為藝術演出。

6月2日至7月3日

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7-12A MOST

人民討論

【香港文化研究──過去、現在、未來 《文化研究與文化教育》新書發佈會及 研討會】

6月6日、2.30pm-6.30pm、中環三聯書店

羅永生教授、陳清僑教授、潘毅教授,黃慧貞教

授,梁文道、李小良、游靜、劉健芝、陳順馨、 

梁旭明、葉蔭聰、許寶強、陸潔玲

【2010本土論述研討會第四場── 中產價值的演化】

中產論述是八十年代香港民主運動的中堅;三十年

後,中產論述是保守了(變得維護既得利益)),

還是繼續保持其先進性?

6月19日、3pm-5pm、旺角序言書室

講者:張炳良、盧子健

其他人、事 【強烈要求富士康停產整頓、 倡議6月8日為「全球悼念富士康自殺工人日」】

即日、即時、即地

參與網上連署http://www.gopetition.com/

online/36639.html、罷買蘋果產品一

個月

發起團體: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

【有人話:藝術不再新亞 Someone said: Fi_e _rts】

是次展覽與錢穆圖書館的藝術系系友

展覽相約,展出藝術系在面對分拆書

院、文學院統一收生之時,學生與系

友對藝術系前路的關顧。

6月5日至7月11日、10am-7pm、香港

中文大學人文館及錢穆圖書館

主辦:中文大學藝術系

【人大釋法十一周年,爭取居港權燭光晚會】

十年抗爭只為一個訴求:家庭團聚是

基本人權。

6月26日、8pm、中環遮打花園

通往未來的路

【曾蔭權、余若薇電視辯論】

關鍵字:七百萬人電視參與/政改/五區公

投成敗/政權vs反對黨/其他議員眼紅/功

能組別符合普選原則應該取消/信你老母夢

想成真/民主不是一場夢

6月17日、6.30pm-7.30pm、中區政府合署

事前準備:獨立媒體與公民黨合作收集市民

問題,前往:http://go.to/askdonald

(垃圾) 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六.二三 包圍立法會

七.一大遊行

【我所知有關六四的二三事】

由八九民運中的人和事,探討人和歷

史的真實關係。

參展藝術家:梁穎禮、又一帥人、

陳素珊、羅潤庭、張天佑、白雙全

、Graphicairlines、許維強

策展人:李俊峰

【心中有鬼問我真理和公義的問題】

面對二十一年的距離再回

訪,藝術家以創作回應當

年的自己

參展藝術家:楊秀卓、

馮美華、胡恩威、洪強

策展人:羅文樂

6月23日

7月1日

30

Page 3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民主實踐 前言劉夢熊之流經常聲稱回歸後比港英時期更民主,若非泛民阻

撓,一早踏上民主的康莊大道。建制派雖然長氣,但聽來還

是很有說服力──不靠中央,難道要革命?唯一隱隱覺得不

妙的,不過是中共背後染血的雙手,令人難以傾注全部信心。

形 式 民 主 與 實 質 民 主

假如我們真的與建制派有別,那就是我們堅持的民主,內

容上應比他們的豐富得多。即使在追求形式上民主和平等

政制的目標上,雙普選的確比現有政制符合平等原則,但

在具體民主的效果上,不見得六十個民意代表及特首便會

按照我們意願,馬上為我們帶來好的、民主的生活。因為

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只是活在救市中。〈香港不民主的

──地方〉就試圖把焦點轉至在地區政制的民主想像上,

發掘具有很大潛能的民主空間。而〈當民主剩下投票──

學生會選舉的形式化〉就更直接指出,即使享有普選,許

多代表性及問責的問題,仍難以靠建制內的民主解決。

民 間 社 會 的 力 量

建制不可靠,那麼要怎樣發揮民主的作用呢?〈民主,

即人民當家作主──從社區組織工作看民主實踐〉則從

社區組織者的角度,指出民主本來就不離個人的實踐參

與。因為針對香港的現況,在政府和個人之間的民間組

織,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就如反高鐵事件中,是由各個

組織直接影響時局,而非政黨。因此所謂地區工作做得

好,不應是誰搞的荔枝團比較便宜,而是如何組織起有堅

定參政信念的人民力量。於是,從中央到地方層面的政

治制度,到整體香港的實質民主,方會有一可靠基礎。

民 主 當 然 不 能 假 手 於 人

當民主剩下投票── 學生會選舉的形式化/32

香港不民主的──地方/34

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 從社區組織工作看民主實踐/36

單元文章

Page 3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當民主剩下投票

學生會選舉的形式化文:雲仙、明能

五一六補選剛落幕,17.1% 的低投票率,被一些人詮釋為公投的失敗。然而,在大學校園裡,有一些選舉,對同學來說理應重要,但投票率多年來都偏低。以今年二月的中大學生會三個中央組織(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下稱三莊)選舉為例,總投票人數是 2380,僅佔本科生總人數的 20.7%。民主好像有了,但又好像不然。究竟我們對民主的看法出了什麼問題?或許我們能從學生會選舉和大學現況,看出流於形式的、民主制度本身的問題。

選舉與民主之距離

可以設想,最理想的選舉情況基本上有三個特徵:多個候選人或內閣的競爭、熾熱的討論和高投票率。同學可透過各種途徑如諮詢大會、宣傳品等,清楚知道並思考各個政綱的內容。候選人或內閣亦需要面向群眾,接受選民的質詢。照理,假如越多同學投票,則越充分表達其意願,當選者則更有代表性,從而有助推行其主張。

但現實是以上任何一個特徵都沒有。不要說競爭,連學生會能否有足夠成員組閣,近年來也成問題;而在選舉前舉行的五場全民諮詢大會,每場平均只有十多人出席,且很多都是與學生會三莊有關的人士(如「老鬼」)。連官方舉辦的討論會也如此冷清,同學私下對此的討論,可想而知。至於投票率,通常比法定門檻(會員即本科生總人數的六分之一)稍高而已,談不上有足夠的代表性。

可見,所謂選舉固然是公平、開放以及合法的,但它充斥的只是機械的形式和程序:只要有六分之一的學生會基本會員(即本科生同學)投票,而信任票達到合法票數的一半,內閣即告當選。故此理論上,不宣傳自己理念而又當選,也是可能的。即使是實際上,最重要的選舉策略,也不過是在票站附近呼籲同學投票。大部分投票的同學即使不清楚政綱,通常都會投「信任」票。換言之,只要肯拉票,候選內閣幾乎都會成功當選。但,這就完全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自決嗎?是基於學生會福利而勉強投票?還是基於「義務」的想法(其實投票是權利,不是義務)而生的儀式?

機制作用有限 主動參與是基礎

這個選舉與民主的落差,原因在於徒具形式的民主制度本身有無法處理的缺陷。假定上述三個理想中的條件都具備

了,但當選者的代表性和問責問題,也不是一場選舉可以解決的。首先,民意是浮動的,一次的授權並不能說明當選者於一年內就自動掌握民意;再者,當選者倘若失職越權的話,即使有許多監督或罷免的程序可以援引,它也不會自我啟動。這兩點問題,都揭示了形式民主過份看重選舉及程序,而忽視了令民主制度設計順滑運行的基礎──平日的大眾參與。

因此,任期之內,選民與當選者的交流才是民主最踏實的部分。然而,事實往往是學生會主導了校園事項的討論方向,同學處於被動。假使要在目前框架中改善這個情況,可以做得固然很多。例如設立足夠的諮詢渠道,令雙方對重大的決定有比較接近的看法。以中大學生報為例,計劃將於每期常刊發行後開設諮詢會,就該期內容及上月行動,與同學交換看法。另外,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亦可考慮「活化」民主牆,將之設立在校園當眼位置,並且定期把工作簡報貼於牆上,向同學報告之餘,亦吸引同學留言,加強雙方的溝通。惟上述的方案,沒有了同學本身的自覺和參與,作用仍不大,例如諮詢會可能會變成另一個學生會圈子中的聚會,形同虛設。

政治意識的薄弱

同學不參與,大體是因為大學學生會的政治事務甚多。曾有同學提出,中大學生會太「政治化」,和同學所關心的不同。然而,學生會多年來關注的「政治」事件,很多都與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如早年中大爭取的「四不改三」運動,就是反對中大的學制由四年變成三年,令學業變得緊張之餘,亦不利同學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學費不斷攀升,現有約三分一的學生甫畢業便背負著十幾萬的學費貸款,令學生被迫投入於獎學金、交換生和實習機會等的競逐中,平時亦可能要兼職以支付生活費。至於「國際化」、推行

32

Page 3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統一收生、教資會打算將學位重新分配、建立小型新書院、音樂、藝術系與書院關係的問題、把學系重組合併甚至殺掉等政策,統統都和同學的學習、書院生活的關係密切。

因此,所謂「政治」,實乃同學生活的一部分,關注的也不應只是學生會。但是,在同學的想像中,學生和學生會的關係只是在選舉上,學生很少認識到在學生會的決策和行動與之相關,並就此參與其中。既然如此,在這個大背景下,同學對學生會這個「政治」組織的工作和選舉感到冷感,以致投票只是變成一項例行公事,只是為了福利品部及影印中心而投。即使學生同意某些所謂帶「政治性」的主張,也許會因為學生會的代理,而變得不積極。這一切,都可還原為政治意識薄弱的問題。

文化傳統對落實民主的重要性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意識薄弱也是與文化傳統有很大關連的。古希臘的社會重視培養公民口頭辯論的技巧、較少文字紀錄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參與政治的方式,是在廣場上發表演說、直接反擊政敵。投票只是最後表決的程序。參與政治是生活的大事,是使公民別於奴隸的權利,因此政治文化令他們必須對政治有所看法,隨時準備說服他人。反之,香港人關心政治的文化傳統,不外乎是讀讀港聞版、看看六點半新聞,選舉時投投票便「盡」了公民責任。欠缺思想的交鋒、雙向的討論,以及令其發生的平台和氛圍,民主就只會徒具形式。

在香港,這些平台和氛圍(例如城市論壇和商台的 18 樓c座)不是沒有,只是尚未足夠形成一個強大的網絡,幫助每個人建立對政治經濟和政策的整體看法,例如最基本的左右之爭。這固然跟參與者的掌握能力有關,但背後更重要的是政治文化如何將事件詮釋、如何鼓勵行動。不幸地,香港的政治文化往往弔詭地以去政治化的方式處理政治議題,例如把貧富的階級矛盾淡化成經濟環境差。因此,這些詮釋所鼓勵的行動,就不是透過政治決策去改變。那麼,政治好像可有可無,政治意識自然薄弱。

校園到社會形式民主

總括而言,校園內的民主,通常只有選舉的形式,而選民和當選者後續的交流欠奉,亦呈現出對校政及政治的冷漠。雖說我們可以確立某些制度去補救,令任期內需有足夠的諮詢機制,但民主制度本身的代表性和問責問題,都必須靠同學的積極主動參與去執行落實,而不能靠握有權力的人自我監督。這可以歸咎於香港的政治文化傳統,欠缺真正政治議題的營造和參與行動的實踐。

校園形式民主的實施情況,也許可以用以思考社會上形式民主的現況。以五區公投為例,公社兩黨不斷強調是次補選的公投效果,但他們神化雙普選、一味強調民主制度的先決性,而非借公投獲取的焦點,辯論政治經濟上的種種爭議,調動人民參與的積極性,公投的意義已經打了個折。而且,一直以來的低投票率,反映了認識政治重要性的人仍然不多,而依靠選舉制度,也無法喚起這群人的關注。因此,要走出這個困境,在喊雙普選的口號時,我們應該同時準備改變香港的政治文化,改變這個去政治化的環境。因為人民自主參與,才是民主不可繞過的先決基礎,並應以此思考民主政治的方向。

33

Page 3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香港不民主的──

地 方 

34

文:明能壓碎

縱觀香港人口達七百萬,規模近乎比利時,

甚至比愛爾蘭還要多近一倍。就算香港的面

積較少,地區之間同質性大,沒有什麼種族

文化的隔閡,但始終有大量地區事務,卻沒

有相應的政治參與。如果要務實地把民主精

神實踐,有什麼比將學校、社區中心、文康

設施,甚至社區規劃的各種主導權,交回一

班生活在其中的人更好?雖然地區事務影響

未及雙普選影響廣泛,但就具體生活而言,

人生裡的好數千個小時,往往就在自己家附

近的體育館圖書館,甚或在規劃不善的運輸

及道路裡花掉。或者更利害一點,焚化爐、

高鐵、填海等種種發展,也動輒影響健康、

樓宇安全及地價。這些事務反而是民主最應

該發揮作用、而且是最切身的地方。可是,

不止你無權決定,公共輿論也往往輕輕放

過。更重要的是,現行的行政霸權,就如利

東街居民自發的民間社區規劃方案,遭受發

展局和市建局橫加反對一樣,從來都不打算

理會。

香港的行政霸權與失效地區政制

在香港的語境下,社區只是一個地理的而非

社會的概念。鄰居、社團這些社會關係已

經越來越薄弱。繼之而起的現有架構,則將

社區網絡試圖還原為幾項特定功能,例如房

屋、教育、郵政、交通、康樂、文化、城市

規劃,通通都有對應的官僚機構負責,剩下

的由市場滿足。但這種分工只是為了提高效

率(其實也成疑)而設,而提高效率又為個

別得益者服務外,其實都並非建基於人的需

要。例如將軍澳的規劃就被稱為睡房社區,

土地都用作建屋,休憩用地及社區設施則欠

奉。於是,住在將軍澳只是意味你睡覺需要

在此解決,而你的吃喝玩樂都在銅鑼灣或者

旺角──如果你有錢的話。諷刺的是,家以

外的事,既不必關心,也不能關心。

因此,十八區其實是個幻覺,因為你的生活

絲毫不受它影響。舉個例子,假定你希望

流動圖書館能夠增加來訪次數、延長時間,

或者加強托兒所或社康護士服務,雖然都是

地區上一些微調,但最好直接向那些部門反

映,然後這個意見在一大堆程序裡翻滾,不

知去向。整件事情之中,現存所謂地區政制

如區議會及民政事務署,完全多餘。因為前

者不是政治決策機構,後者也不是負責執行

地區事務管理的行政部門。由此可見,制度

的設計只是視全港市民都是一樣的,他們雖

然負載著不同需要,但都是可以被簡化成一

班不在地的行政官員所能處理的。可是,我

們從來不是活在一個沒有地理和文化分別

的、抽象的香港,就如生活在長洲與沙田、

大坑和西貢,生活習慣是有顯著分別的。這

些「小事」,不應勞煩中環的特區政府解

決,而應該由社區居民決定。

Page 3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35

歷史上市政局的角色

回顧歷史,這與回歸後董建華將兩個市政局及

其議會裁去,令到整合地方市政的機制被粗暴

地強行分工很有關係。本來,殖民地當局設有

所謂三級議會制,分別以立法局、(區域)市

政局及區議會,逐層吸納和處理民意。但這三

項分工是互相緊扣的。例如(區域)市政局的

功能是監察(區域)市政總署,令到與民生直

接相關的市政事務,可以有更直接的問責性。

一些更具政治性的事務,或者諮詢性質的事

務,則交由立法局及區議會處理。

而殺局導致現行的地區政制,只剩下有十八個

徒有諮詢功能、而且存在著委任制的不民主區

議會,以及各區的民政事務署。區議會負責表

達一些沒有約束力的意見,民政事務署也只是

負責聯絡政府部門。整個地區政制在殺局後,

可以說是虛級化[1]。最諷刺的是,兩個本來

帶有頗大「民主成份」的市政局[2],但它們

的政治權力,竟遭到不民主的中環奪權。這樣

一來,連在形式民主的層次上,參與地區事務

的實權和機會也被剝奪了。

地區的政治權力可以改變許多

殺局除了握殺了參政機會、打壓議政空間外,

最大的問題是把地區政治權力轉移至各個號稱

政治中立的政府部門、甚或是擺明車馬牟取利

潤的市建局手中。不過,倘若讓區議會掌握回

這些政治權力,那麼地區資源可以按自身需要

決定:到底圖書館是否要買入多點英文書或簡

體中文書方便居民?到底先建診所還是托兒中

心?一些閒置的土地,應否用來辦小販市場,

促進地區經濟?那麼,家就不只是放床的場所

那麼簡單,而可以是整個社區。

當然.這只是個方向,區議會具體管理什麼、

如何管理都可以從詳計議。而且,地區政制

的平等設計及充權.也代替不了個人參與以及

社區組織對它的制衡。但最重要的是,當我們

可以掌握地區的政治權力,可以不必像現在這

樣,對政府部門所謂的「專業」但實質是官僚

的決定,束手無策。

民主的十八區,可能嗎?

當年董建華殺局,並不違反基本法,亦只是特

區的內部事務。因此,改革區議會、賦予地方

實權,是絕對可行的。可惜,只要大家一直把

民主局限在雙普選的擬想下,那麼政府改革地

方政制的責任,永遠都可以逃避。於是,大家

又會覺得,慢一點的民主,好像也沒有所謂。

注釋

[1]虛級化在台灣的例子是「廢省」,即把台

灣及福建兩省保留其名義上的設置,但並不處

理實際省務。

[2]港英政府於95年完全取消議員委任制,所

有議員由直選及區議員間選所產生。

Page 3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從社區組織工作看民主實踐 訪問/雲仙、笑希嬉

文/雲仙

民主,意思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的力量,是民主的根

本。然而,在現有的制度下,「政府」和「人民」往往

是分開的兩個概念,而非一個整體。以高鐵一事為例,

政府在大角咀的「茶餐廳諮詢」,顯示了一個由上而下

的執政思維;而市民亦只能於立法會外吶喊,而沒有

參與在決定興建的過程中。因此,就算我們有了經真

普選選出的特首和立法會議員,如果政策制定的過程依

舊,如果立法會議員和市民的關係仍然侷限於

選舉,那麼,市民的力量大概只能在

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或是四、五

年一次的選舉中展現,而人

民在社會管理的角色依然

被動。因此,在「議會民

主」之外,我們或許需

要做得更多,才能使政

府和人民成為一體,使

人民真正當家作主,使民

主真正實現。為此,我們

訪問了王曉君,一位社區組織

者,希望從她的工作中,能得到

關於「如何實踐民主」的一些看法。

社區組織者的工作

「社區組織者」,大概沒有人知道是什麼,但我們也未

必需要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這個名字所指向的,不單

是一個職位,而是一個協助居民組織力量的角色。以

王為例,她的工作大概有兩個部分:

一、與居民溝通,了解居民的需要,建立與他們的關

係,而與居民的接觸多數始於街站。她說,每位街

坊都有他們自己的需要或關注點。例如,一位街坊可

能對工時長有不滿,另一位關心的卻是子女的前途

問題。而當街坊有生活上的需要時,他們也會盡可能

提供協助。透過長期的街站和電話的接觸

和交流,街坊們會開始對組織者產生信

任。

二、組織不同的關注組,對不同議題或

政策進行研討,並在適當時候付諸行

動。討論的事項,大概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有關地區的事務,如地區的規劃

和公共設施的設置,另一類是社會的事

務或政策,如跨區交通津貼、書簿津貼

等。王認為,雖然街坊們很多時候會對

前一類議題較感興趣,但後一類理論上對市

民的影響更為深遠、重要。在某些議題上,關注組會

有機會與官員開會,表達他們的訴求。王說,如果關

注組人數夠多,與官員開會時準備充足,他們的訴求

就更有機會獲得重視,政府下次也可能會派出比較高

級的官員與他們溝通。

於生活實踐民主

驟眼看來,這些零碎的工作和我們平時所談的民主沒

有什麼關係。但想深一層,民主所要求的,是人民的

主動參與,而要充分發揮自己所擁有的權力,達致真

正的參與而非圍觀,則須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資訊。在

資訊不平等的狀況下,擁有較多資訊的一方往往在雙

方的角力中有優勢,而在現有制度下,政府因手握資

源和權力而在上述角力處於上風。因此,讓街坊獲得

更多有關不同政策的資料,是充權的重要一步,也是

民主的根本。

此外,有關民主的實踐也應體現在不同組織的內部運

作,還有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家庭、鄰里、社區的事

務,甚至是人與人的相處上。例如,於關注組內,所

有的行動都是集體決定的結果,而不是一些人說了

算。無論是行動的形式,如舉行集會或要求與官員會

面,抑或是行動上的分工,都需要進行討論並達成共

知識和資訊都非常重要

36

組織者正為街坊解釋文件的內容

Page 3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識。把民主的概念放到人與人的關係上,問題就變成

一個人有否施行過分的壓力或影響力於別人身上,溝

通的基礎是否平等,有否將個人利益置於共同利益之

上等。

社區組織工作的困難

讀者可能會說,有關社區的工作,我能夠想到的只有

樓下區議員辦事處的平價旅行團,又或是路邊掛滿的

「成功爭取」橫額。王慨嘆,現在沒有多少政黨願意

投放資源和人手,進行社區組織的工作。它們做的,

是爭取市民支持,取得區議會議席,獲得資源進行黨

的工作。但區議會,正如前文提及的,在政策制定和

地區事務中,都沒有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就算是

泛民的政黨,大都只是叫喊不同的口號,沒有把工作

焦點放回市民的生活之餘,也不太重視諮詢的工作。

以最近的五區公投為例,雖然它被形容為「新民主運

動」和「直接民主」的實踐,然而,她認為,公社兩

黨於宣傳中仍然強調辭職議員「民主英雄」的形象,

那只會繼續強化議會形式的民主,而忽視了把權力歸

還給人民的重要。另外,她又認為,公社把「不投

票」說成會削弱民主,那個接近恐嚇的姿態,實是違

反民主的精神。

除了政黨的參與不足,另一個阻礙社區組織工作的因

素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當組織者的角色。我們問王曉

君原因何在,她叫我們反問自己。以學生為例,我們

可能會不願經常與「師奶」等街坊相處,又或者覺得

難以說服他們。她說,一切視乎我們怎樣看與他們的

關係。例如我們身為學生,有的是時間、知識等資

源,在教育上也用了不少公帑,而街坊很多時候日做

夜做才得糊口。因此,從某個角度看,我們是拿了他

們的一些資源,而我們進行社區工作,可以說是對他

們的補償。

生活壓迫與民主參與

雖然社區組織工作是實踐真正民主的理想方法,但參與

人數在現階段仍然偏少。除了以上提及的兩點外,還有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街坊現有的工資低而工時長,而

學生的學業壓力亦大,因而在時間和心力上,較難親身

參與組織工作。而在殖民地和特區政府的「去政治化」

政策下,民生和政治被認定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範

疇,街坊往往會對政治事務不感興趣,甚至有所抗拒。

因此,令街坊明白政策和制度對他們的的影響與壓迫,

既是鼓勵他們行動的元素,更是他們在關注組的行動要

點。

民主的口號易喊,但民主的工作不易為。我們必須記

得,人民的參與才是民主的核心。透過社區組織的工

作,市民能透過對議題的理解和力量的集合,獲得更大

的話語權,從而影響政府的施政。儘管我們明白,在現

階段的社區組織工作,並不能達致人民和政府的合一,

但這是為真正的民主,打好基礎。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遊

行和集會,但只有人民自發參與各項事務,並在過程中

實踐民主精神,而非不需付出什麼代價的「趁墟」,民

主,即人民當家作主,才會有真正落實的一天。

37

Page 4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Page 4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資訊 前言香港人一直以「資訊發達、言論自由」為傲,對維護言論空

間不遺餘力。可是在曾蔭權治下,言論自由每況愈下。評

估各國民主自由程度的非政府組織 Freedom House 剛發表

了2010年媒體自由報告,在196個地區中,香港只位列72,

第一次由言論自由地區跌進半操控地區,情況令人擔憂。

誠然,我們的言論空間存在著不少問題。資本決定論是其

一。〈不應該被壟斷的——大氣電波〉由商台事件入手,指

出開放大氣電波不等於任其自由發展,否則只會重演資本

在媒體上造成的負面影響。媒體向權力靠攏是另一問題。

〈你是人嗎?──「類人」與「人」〉指出媒體往往向政

府和商家傾斜,忽視弱勢社群,造成傳播權力不平衡;

並有意無意把我們簡化成一堆名稱,方便政府的管治。

在無形之手的控制下,言論空間是否只為權貴服務?且看

看社運人士黃衍仁創作的〈媽媽你沒有過錯〉──一個

平民以歌聲去唱出今天的六四,承傳當年的抗爭歌,對抗

主流論述對六四的刻意淡化。歌聲以外,還有視覺藝術

品,同樣喚起公眾的關注。廿一年前,數萬名大學生聚集

天安門廣場;今日,幾千人透過〈#890 6 0 4〉現身Face -

book的平台,開放式的參與意義依舊。創作,也是出路。

為公義發聲、為自由抗爭的又何止香港人。從〈在城牆下

圍觀──內地網民的抗爭〉一文,可見網民透過翻牆、

轉發、關注和圍觀等行動,對官方的打壓作出了有力的

回 應 。 網 絡 民 主 應 運 而 生 。 這 裡 , 又 是 否 透 出 曙 光 ?

不應該被壟斷的—— 大氣電波/40

譴責無線新聞失實報導 順寧道楊媽媽聯署聲明/41

你是人嗎?──「類人」與「人」/42

一把「毋忘」以外的聲音/44

在城牆下圍觀──內地網民的抗爭/46

#890604/56

單元文章

Page 4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不應該被壟斷的——大氣電波 文︰echo

《十八仝人愛落區》在商台播出以來,一直備受爭議。由選擇主持到設計節目,都令人覺得在宣傳民建聯。除了商台的主持外,五位客席主持全都是民建聯的成員。落區探訪夜青時,客席主持會 「不經意」 地發表政績及展望,節目期間又會播出「十八仝人愛落區,民建聯與你關心社會」的聲帶,充滿宣傳民建聯的意味。商台任由民建聯於贊助的節目內宣傳,有人認為不過是一種合作模式,但更多的人質疑贊助會否影響編輯自主、商台是否變節和違反廣播條例等。

點解唔可以賣政治廣告?

時事評論家馬嶽卻認為要關注的不是商台,而是不合理的廣播條例。現時的廣播條例以「非政治化」為目標,不容許「政治廣告」和「政黨廣告」。然而條例只適用於政黨,政府不受其所限,所以他倡議開放大氣電波,多搞幾個電台。

馬嶽所言甚是。最近鋪天蓋地的政改廣告,以「信任」為主題呼籲市民支持政改,政治立場明顯,卻無人質疑。政府可合法佔用大氣電波,民間團體和政黨則要得到廣管局的批准才能賣廣告,殊不公允。雖然有時政府賣廣告是無可厚非,如天氣警告訊號、檢查鋁窗等資訊性廣告,可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但政治廣告不同,政府的政治理念未必與政黨相同,也未必代表市民的利益,尤其很多時政府是宣傳中央的價值觀,灌輸意味甚濃。政府過濾政黨在電台宣傳的做法,限制公眾接觸不利自己的資訊,實是濫用特權。大氣電波是屬於公眾的,不應由政府或某幾家大型商業機構壟斷。開放大氣電波,降低搞電台的門檻,有利投資者成立不同理念、立場、架構的電台,令政黨有更多的選擇和宣傳的空間。政黨可按各自的能力和需要,向電台買廣告時段,大有大做,細有細做。

開放大氣電波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不可忽視的是,開放大氣電波可能會惡化「資本決定言論空間」的問題。以報紙為例,現時辦報不受政府發牌制度規限,算是相當開放,但仍出現一面倒的現象。星島日報、大公報、文匯報等,作風「溫和」,與中央關係密切,是市場的主流聲音。幾乎是唯一持反政府立場的蘋果日報,卻被視為「激進」,不少廣告商不願意在蘋果賣廣告,致長年虧蝕,要靠外地的收入來維持平衡。可見開放的結果不一定是言論自由——中央擁有強大的資本,可透過不同的報紙,擴大市場佔有率,控制言論。

同樣道理,若果開放大氣電波,政治立場比較「溫和」的派別會否比較有利?財雄勢大的政黨是否可以買起較多的言論空間?另一方面,就算多了電台,收聽率也必然會有差異,會否造成有錢的政黨買起受歡迎的電台或時段,資本少的政黨只能選擇便宜但無人聽的電台或時段呢?說明白一點,若開放大氣電波,民建聯、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等沒錯是多了宣傳的機會﹔但民建聯作為財雄勢大的第一大黨,會否比其他政黨有利?大力宣傳下,民建聯會否掩蓋其他聲音,並主宰公眾的看法?輿論的影響不能小覷。

開放唔等於無限制

所以,開放大氣電波只是第一步,如何開放更為重要。開放不等於任其「自由」發展,任由市場調節,否則只會不斷重演資本決定言論空間的現象,形成惡性循環。要防止或減輕此問題,就要有規管。例如設定一個合理的上限,限制政黨投放的資源和賣廣告的時間,一視同仁。開放大氣電波更意味著允許民間自組電台,如民間電台和FM101,由大眾決定自己需要怎樣的電台。以民為先的政府不應該打壓而是支持

民間自組的電台,這才是我們想要的開放。

參考資料︰

馬嶽,〈走出恐懼政治的幽谷〉,2010年5月9日,明報楊穎仁,〈可以買起,卻買不到的傳媒公器 ——從商業電台割賣節目說起〉, http://mindtologos.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html

Page 4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更多詳細資料請看:

楊媽媽露宿抗議立場書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6700舊區更新電視--順寧道台http://shunning6983.wordpress.com

2010年4月29日發起團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學生報自治八樓深水埗重建關注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團體聯署:大專2012居留權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學生報編輯委員會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香港浸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順寧道重建關注組h15關注組聯署網頁-http://www.gopetition.com/online/35858.html

譴責無線新聞失實報導順寧道楊媽媽聯署聲明

無線新聞於4月17日晚間新聞中,報導了順寧道楊媽媽(楊源柳女士)的露宿抗議的情況。

41

視而不見 斷章取義 扭曲訴求

不論是訪問現場展出的立場書,或是接受訪問中的楊源柳,皆老實清楚地表達了三項整體政策的問題和集體的訴求:

一)要求市建局承認凍結日租戶身份,還該區其他十二名被迫遷租戶重建租戶的權利,即原區公屋安置或租戶原有之搬遷補償。二)在未來20年180多個未公佈的重建區內,市建局都要依照《市區重建策略》,承認凍結人口日租戶身份。三) 香港特區政府承認1999年就港人內地所生子女問題提請人大釋法,是一個錯誤;並且,還我們數千多個因人大釋法而喪失居港權的人士,合法居港的權利。

但無線新聞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近六分鐘的訪談剪成失去上文下理的兩句話,將她的訴求完全扭曲,把對政策的控訴扭曲成個人上公屋的要求,將集體訴求扭曲成個人訴求。

漠視簡單事實 轉移視線 隱瞞問題焦點

楊源柳多番提及市建局不承認十三戶被迫遷租戶身份,更有另一持香港身份證的被迫遷租戶一同接受訪問。事實是根本所有被迫遷租戶皆不獲承認身份,喪失原區安置權益,與當事人是否持雙程證一點關係也沒有。

事實是:被迫遷十多戶中,只有楊源柳一人是持雙程證,但所有十多戶都不獲市建局承認身份。

雙程證在這宗報導裡完全不是問題焦點,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無線的報導竟替市建局指出「雙程證」這件無關的事實,明顯是利用香港許多市民對新移民和持雙程證人士的不滿,來轉移整個問題的視線,完全隱瞞重建政策對租戶不公的問題。無線新聞報導,成了市建局的宣傳機器,基層被完全消音,違反新聞工作為民喉舌的責任。

大眾媒體應有責任

一件「事件」發生之後,如果不透過轉述,是不能被呈現。轉述就會有資料上的剪裁,取捨和修飾,轉述者也總會有意或無意地壟斷「事件」的詮釋權,客觀中立因而也不曾存在。然而,正因如此,媒體更應自覺自己對無權勢者發聲的壟斷權,無線作為主流傳媒的龍頭,理應醒覺自己有維護社會公義的責任,至低限度準確轉達楊媽媽的訴求,但無線新聞連這至低要求也做不到,反而在報導上明顯地偏幫不論資源還是政策上的決策權都比基層大無數倍的市建局。為此,我們要求無線新聞

一、立即停止這樣扭曲的報導,並痛定思痛承諾實事求是,思考作為傳媒應如何面對社會公義的問題;

二、為4月17日的晚間新聞就順寧道居權媽媽楊源柳露宿抗議的失實報導向公眾道歉。

Page 4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文:李維怡(影行者成員、社區文化工作者)

「言論自由」「資訊流通」「平等」編輯給我的題目是「言論自由」,作文要先定題,就來定一下吧。

「言論自由」呢,一聽起來,當然是無問題的,而且是很多人為之願意付出生命的一種價值。可是,大家都很輕易忘記,「言論自由」其實是要與「平等」和「資訊流通」放在一起才能生效的,否則,很容易就變成「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的局面了。

不過,很可惜,在大眾媒體發達,號稱言論自由的第一世界城市中,仍然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

傳 播 權 力 不 平 衡很簡單,大家只要想一想,主流電視台那種,一播放就讓幾百萬觀眾看到的權力,足以製造一個完全不符合無權勢者實況的訊息,而無須負責。為何無須負責?很簡單,因為小市民無錢無時間去告大眾傳媒「誹謗」;小市民也無

法可以做到一個同時讓幾百萬觀眾看到的節目,以抗衡對自己不公平的訊息。 現代的大眾媒體,都是商業主導,更要看廣告商面色,以香港來說,所有媒體最大的廣告和贊助不用問也知是來自地產商。至於大商家,當然是哪裡有錢賺就親哪裡,如此政治上的取態必然是保守的。這樣的一個生態,直接導致了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難以再企求媒體「為民喉舌」了。即使個別在大眾媒體內工作的有心人,也只能在很有限的範圍內盡量追求為民喉舌,但無奈還要過編輯過老闆,剩下的喉舌又到底還有幾多呢?

再加上,大眾媒體的生態就是商業,商業似乎就是要快。快不等於靚正,反而在混亂龐複的社會訊息中,求快很大機會就是「搞錯」。每日新聞根本沒有時間讓記者去慢慢跑,專題節目收視又必然比每日新聞低,而弱勢社群哪有政府新聞處,又哪有一般商家有的公關部?故此,即使小老百姓有意識要傳遞訊息到記者腦中,其資訊傳遞,亦必然不夠政府和商家快和密,更沒有那種公關技巧。

由同刊刊登有關無線抹黑楊媽媽的聲明可見,政府出的新聞稿根本無須講大話,只需要表面上沒有說謊地將問題引至不相關的層面上,就足以達到抹黑的效果了。

正因為這種資訊傳播權力不平衡,造成許多弱勢社群都投訴被抹黑,只感有怨無路訴,但遇到事,又要靠大眾傳媒去傳播,結果不是歪曲報導,就是只得郵票般大的照片。

可惜,絕大部份市民大眾對媒體的興趣與期望,多年來已訓練成追明星、八卦、看圖不看字、送飯不思考,再加上民間真正為民喉舌的民間媒體並不發達。於是,對於一小群一小群的弱勢社群來講,「言論自由」,始終就是官商和媒體工作者的「言論自由」要大許多。

「 類 人 」 - -準 人 類 製 作 工 程自古以來,統治技術不外乎「分而治之」、「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首要,當然是「分」。如何分?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給你不同的身份,創造差異,讓你自覺你某種身份與「那些人」是「不同的」。

讀書時候認識一個光頭法國佬,姓「福柯」,他研究歷史,包括當權機構管治技術的轉變史。對於當代的管治技術,他有一套都頗能點出問題的講法:「類人」。

你是人嗎?

--「類人」與「人」

42

Page 4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類人」,新移民、準來港婦女、居留權人士、夾心階層、中產、綜援人士、大學生、八十後、小業主、租客、香港人……

分類當然是為行政上的方便,也是為了管治上的方便,所有的政策都依據某些身份而界定,故,你是一個「xx」的身份,先於你是一個「人」的身份。換句話說,這個「類人」的「類」,不單是「分類」的「類」,也是「類似」的「類」--類似是人的生命體,除自己的名字外,必須先有一個政策認定的「類名稱」(即是要給個豬仔印),你才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即在社會裡有身份、有角色、被認為是人、有政策可依可循的人。

問題是,管治機構如何廣為宣揚它要定立的一大堆「類人」名稱呢?

對於必定要快的商業主流傳媒來說,最重要有一個簡單概念讓它可以捉住來講給觀眾/讀者聽,引起大家共鳴或反感,以換取收視。

於是,政府提供這些「類人」名稱便好使好用。相對而言,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矛盾的完整的人;或一堆本身包含許多不同階層利益矛盾的政策,對於商業主流媒體而言,都屬於太「無效率」了。

小 結 : 獨 立 媒 體和 獨 立 觀 眾 運 動其實,只要大家無權無勢的人不連結在一起,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按管治需要,而被劃分成「類人」而變成弱勢社群,有事就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甚至受同類打壓。這就是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技術。

舉遠的例子,就如當年世界大戰,希特拉政權成功將猶太人抹黑成某種類人,來掩飾德國經濟真正的貧富差距和利益傾斜。舉近的例子,香港政府也不斷生產不同的「類人」,指稱他們是「累人」,是經濟差的罪魁禍首,但其實,政府那套全不顧及基層生計的經濟結構性轉型、大量外判工制度、高地價政策,才是香港貧富懸殊的源頭。(只不過,過了十幾年,終於紙包不住火,終於大家都起碼見到高地價政策的問題了。)

這一切轉移視線的功夫,無論當年今日,都是得到媒體的大力追捧才成事的,面對這樣大的困境,無權無勢的人,可以怎樣?

小老百姓如何重新掌握傳播工具?有人說是網上媒體,但網上媒體也要有觀眾才能傳播。故此,觀眾的觀念改變,不再盲從媒體報導,不再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幸當成下飯菜和茶餘飯後吹水的材料,無權無勢的人,才有可能有出頭天吧……

43

Page 4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一把「毋忘」以外的聲音訪問、整理:奕

黃衍仁獨立音樂人、劇場工作者

〈媽媽你沒有過錯〉

主唱/作曲/填詞:黃衍仁

媽媽你沒有過錯 但為何你要忘掉那些歌?媽媽你可會記得當天的聲音沙啞但赤裸?但你聽著每天的廣播說今天的境況已不錯。

媽媽你沒有過錯 但為何你要忘掉那些歌?若這一切再發生你可會讓沉默將身影蓋過?那身影微小卻與百萬個並肩給風雨洗刷過

憑甚麼計算當天青春的火燒得太少或太多?簡單得不再敢相信的對錯你寧願看結果但那所謂的結果反覆被誰刪剪壓縮轉播?化作一千首喧囂的歌可惜旋律只得一個

媽媽 張開眼睛可會看到不遠處的煙火?或許只有母親才能聽到瓦礫裡初生的歌但那不應失去的今天連名字也不剩一個

媽媽 閉上眼睛可會躲得過這爍眼燈火?死寂歲月裡回音已被偷換成金色的苦果咀嚼它或會再聽到歌聲已超越一切痛楚

憑甚麼計算當天青春的火燒得太少或太多?簡單得不再敢相信的對錯你寧願看結果但那所謂的結果被誰刪剪反覆壓縮轉播?化作一千首喧囂的歌可惜旋律只得一個

媽媽你沒有聽錯 我在尋找那失去的歌在一千首喧囂的歌面前歌頌沙啞與赤裸這聲音微小卻孕育自你那身影你的經過

44

Page 4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這首歌是在怎樣的情景下構想出來的呢?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嘗試代入別人的身位去寫。和朋友談起六四,談到近年越發多人強調中國的經濟成果,意圖抹掉以前的黑暗。父母輩的人在當年是年輕人,由經歷創傷,感到無奈,繼而放棄、拒絕,敗於安穩的生活,但這其實是一種官方,且被扭曲了的生活。於是我在想,有甚麼方法去療傷。療傷不是純粹的安慰,還需要挖開、直面從前的事。對於六四,有千萬種評價,但有一些很根本、幾乎無法否定的東西是不能忘記的。

另外,這首歌其實回應著一種極端的講法:假若當年香港人沒有給予遠在北京的運動那麼多物質支援的話,火就不會燒得那麼猛,慘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但誰能想及結果呢?那代人只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無理由因此責怪自己。

這首歌是衝著夏韶聲的〈媽媽我沒有做錯〉而來的嗎?

我的確是對著那首歌去想的,但不是想串夏韶聲。夏就是當年的年輕人,由廿年前唱 〈媽媽我沒有過錯〉到今日唱〈大國崛起〉,正正是那代人由悲憤到拒絕承認六四的經典例子。

關於社會運動的歌大多激昂,很「火」,感覺是向外伸展的,而你的作品似乎全都傾向抑壓,對聽者來說是向內的省問,這是特意營造的嗎?

我不認為我的歌不「火」呀,對我來說火也有不同顏色、不同溫度的呀。況且,寫得激昂的話,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會講不到,怕歌詞淪為口號。況且,我的作品雖然氣氛沉

視頻:youtube search〈媽媽你沒有過錯〉    

鬱,但並不悲觀,最終還是指向行動。〈媽媽你沒有做錯〉也是這樣,尾段提到作為「這代人」的「我」正面地向「媽媽」表示自己正是要重尋她已忘掉的過去,承載她的傷痛繼續向前。

本土一直都有關於社會運動的歌(或稱「抗爭歌」),但似乎是最近才在網絡上熱起來,你覺得為甚麼會這樣?

仁:學林阿P話齋理想主義已經再次來臨,或主流音樂實在悶爆。

是引起人關注的具體社會事件

增加還是......

仁:對,世風日下,大家更需要正氣的聲音,在流行歌裡找不著能對應現實且貼身的共鳴,情感上需要另外的出口。

在香港提起六四,人們多數會想起燭光晚會,你對於這表達 的場合有甚麼看法?

仁:燭光晚會這場合就像是一座廟,一些人訂了一些規矩,制定了一種形式,去表現自己記得這件事,廿年來越發覺缺乏活力。行動是與理念連結的,支記的理念是要改變中國境況,是要抗爭,而抗爭必須對應時勢環境去不斷改變形式。若每年只是重覆同一種氣氛,則會限制了參與者的行動想象。

我其實從未進場參與晚會,因不明白為何要分台上台下,然後一大班人做一式一樣的動作,像儀式般地表達心意。就像拜山吧,對祖父母的尊敬也不一定要用拜山這行為去表達,好好做人,別令他們失望好過。

對我來說,香港有數百萬人,燭光晚會只有數萬人,除晚會外其實可以有千萬種表達的方法與場合,實應百花齊放。我每年都會重新思考如何去表達,而今年最重點就是製作這首歌吧。

45

Page 4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的費用,令他最終獲釋。此外,公安以誹謗罪扣留三名網友,事件引發不少網友對「因言入罪」不滿,繼續發起一系列聯署、快閃行動作出抗議,開審當日更有近二千名網友到法院外聲援。

我永遠不會碰牆?

很多人以為,那些活躍於政治、社會運動等敏感事件的人才需要翻牆。我只不過是一個善良老百姓,只不過想安安定定生活罷了,我不會在網上發表「不和諧」的消息,網絡審查、翻牆等等都與我無關。但身在國內,就算搜尋一下「胡蘿蔔」,或者「溫習」等字詞,你都只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因為「胡」、「溫」兩字早就被列為敏感詞。

文:鄺頌婷

近年香港不少行動、事件都透過網絡散播並引起關注,在國內亦然。翻牆之後網民可以自由瀏覽被禁制了的網站,包括很多國外的消息和新聞,例如有關西藏、六四等等的消息。亦有不少人透過翻牆,在國外網站張貼一些在國內被禁掉的資訊和消息。早前國內的泰興幼兒園發生兇案,有幾十名小朋友被砍,但由於世博在即,要顧及和諧形象,中國政府封鎖新聞,把網上有關消息和帖子都「和諧」了,然後公開表示沒有死傷,卻又不讓父母見子女。被封掉的訊息,雖然在國內貼出很短時間便會被禁掉,但由於翻牆普及,內地網民還是收到消息,並傳播開來,引起關注。

在牆內圍觀

透過「翻牆」流通了消息之後,網民以行動來回應和對抗──圍觀。「圍觀」是新近的網絡用語,字面上看似消極:只站在一旁看好戲,袖手旁觀。但在國內,圍觀的力量卻不少。

今年四月十六日,三名福建網友被判誹謗罪。原因是他們質疑公安對一名廿五歲女子嚴曉玲所做的驗屍報告,並把死者母親林秀英的口述訪問製成短片和寫成文章在網上發放。網友郭寶峰因曾把有關短片上傳而被拘留,他在 Twitter 留下一則求救訊息,引起網友關注此案。網友於是發起「郭寶峰,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一系列營救行動。網友發起「一人一張明信片 喊郭寶峰回家」行動,全國各地都相繼寄出明信片到看守所,後來郭寶峰家人透過 Twitter 繼續發佈郭寶峰的情況。網友並發起募捐,為郭籌措聘請律師

在城/墙下围观-

内地网民的k

angzheng

46

中國除了萬里長城,另有一道舉世聞名的防火(牆)長城。內地政府以防止黃色不良訊息散播為名,實施了多種審查制度,嚴密監控網上言論。為了突破監控,各種「翻牆」工具應運而生。

Page 4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不單如此,要是你是 AV 女優蒼井空的「球迷」[1],想看看她的 Twitter,對不起,國家不批准你使用 Twitter。有關翻牆的調查亦顯示,大部份網友翻牆只為了正常使用一些服務,例如Google、Youtube 等,很多根本不涉及所謂的「敏感議題」。網絡審查完全是黑箱作業,這一刻可以發表的內容,下一刻可能因為領導不滿意便「被牆了」。網絡審查影響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在 MSN 談話突然發現傳送失敗,外國最熱門的科技網站都被禁制……即使你想當個善良老百姓,還是會不小心碰到了牆。你會選擇翻牆,還是順從於過濾器,任由政府決定你該看什麼、該知道什麼?

為什麼要站在牆邊圍觀?

面對著無孔不入的審查制度,每按一下「轉發」,每個網民的關注,都是一個紀錄。郭寶峰事件中,《華商報》一篇評論認為,寄送明信片這種「行為藝術」表達的是一種公眾的關注。評論說:「這就是眼光的力量。眼光的力量在於見證與記錄,所有的罪行都害怕見證與記錄,罪行總是喜歡躲在陰暗的角落悄無人知地進行,它總是害怕被圍觀被人關注。」透過翻牆、轉發、關注和圍觀,不單是你獨自可以看見事情的真相和被掩蓋的資訊,更加是在把陰暗間發生的罪行拉到一個人人也看得見的位置,也使「犯罪者」知道人人也得悉他的陰謀,人人也在看他的下一步行動,也使你看得見下一次的陰謀會不會落在你身上。

47

「請相信眼光是有力量的,在你感覺無力的時候,務必不要忘記用你的眼球去追求人間正義,別人受害你看著,你受害才會有人看著你,當每一個人都不是單獨無援的原子,而是被鄰里守望的眼光看護著,罪惡會因此而收斂。」

2009 年 08 月 03 日《 華 商 報 》 有 關 郭 寶 峰 事 件 的 評 論:〈 拜 清 官 與 寄明信片的眼球壓力〉

翻牆小知識早期的防火長城只是簡單地利用 IP 位址黑名單禁制內地網民連接被認為載有敏感資料的網站,網民只要設定國外的代理伺服器(proxy)便可輕易繞過。

隨著技術和硬件的進步,防火長城現時已有能力實時過濾網絡封包的內容,把傳送敏感字眼的連線阻斷。因此現時的翻牆手法基本上都需要透過把連線內容加密來實現,例如利用VPN、SSH、SSL 等技術。

一般不熟悉電腦技術的用家,則可利用「自由門」(http://dongtaiwang.com/)和「無界瀏覽」(http://www.wujie.net/)等破網軟件自動設置,使用方法極為簡單,破網翻牆不再需要依賴深奧的電腦技術。不過網速和穩定性受限,還存在被政府秋後算帳的危險。

香港人,你關注了嗎?

中國網民不斷在網路上試圖跨越審查制度,並身體力行走上街頭向當權者顯示他們的決心,積極地爭取自由言論空間。放眼香港,我們最自豪的言論空間雖然仍比內地寬闊,但也可見到不少網上以言入罪、限制大氣電波的事件。自由除了是每個人應該擁有的權利,也有待我們每個人的實踐和張揚。香港的審查制度無疑遠較內地寬鬆,但如果我們不善加利用,這種自由終歸也只是多餘的擺設。

[1] 蒼井空玩 Twitter 掀內地翻牆潮 日本名女優﹕謝謝中國「球迷」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412/4/hgp6.html

Page 5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運動前言過去幾年每談到香港的民主運動,我們總會將六四和七一視為里程碑,甚至劃上一條直線,以示本地民主運動的歷史生成--現在有些朋友大概會再加上反高鐵和516公投。事實上,早前不少關於公投的宣傳,正是以這條直線嘗試說明(或者建構)本地民主運動的傳統。這套歷史敘事雖然未必順滑無縫無懈可擊,但六四和七一的確提供了很多文化資源,以至啟發(同時可能限制)了我們對民主運動的想像。

六四作為一種面向中國的民運想像,二十年來雖然奠下了民主vs專制的基本格局,卻完全避開殖民統治下根深柢固的政經結構和社會矛盾;其「愛國」和「支援」的性質,也無助於建立民主自決的香港主體性。同時,畢竟是「身困於此處沒法與君一起並肩上」,我們往往止於悼念和聲援,關於民主的種種便猶如隔岸觀火兼且與個人利益(對,是利益!)無關。相對來說,七一最重要的意義便在於,這次矛頭終於指向本地政權,而且是因為管治失效導致人民利益受損的民怨總爆發。可是,當往後幾年七一遊行的焦點慢慢聚焦到普選,群眾的熱情便迅速減退。這種情況,與其說群眾參與熱情受經濟好壞而波動(被剝削的勞苦大眾一直都在),不如說我們未找到適當語言,將民主與民生緊緊扣連,使普選淪為抽象的公義問題。

〈六四晚會的中產想像〉一文,正是嘗試指出,來自六四晚會的主流民運想像,其徹底與經濟脫鉤的問題,以及在香港經濟彷彿愈來愈仰賴中國時,這種中產政治所面臨的危機。〈基層與民主運動的路向,在516之後〉開宗明義,從基層運動的角度檢視516公投的問題,探討如何重構一種更理想的民主運動。

如果說六七暴動後,「繁榮穩定」的金剛圈一直緊緊箍住了香港社會變革的可能性。在「繁榮穩定」神話開始瓦解的今天,2003年後愈發盛行的「和平理性」論述--每年七一人數上十萬的大遊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然後和平散去,竟也被說成是香港人文明有秩序的優點--可能便是當下最需要突破的運動想像。〈動盪中的暹羅〉作者旁觀近來泰國的政治局勢,阿披實政府日前暴力鎮壓和平集會要求國會重選的紅衫軍,其實無異於另一場六四。東南亞諸國民主運動的艱苦鬥爭,除了「旅遊警告」和「影響當地經濟」等說法,除了外電提供的衝突鏡頭和死傷數字,與我們還有甚麼關係?我們又願意花多少時間了解示威者的訴求?〈反轉SIR RUN RUN !!〉將視野放得更遠,回顧年頭奧德等歐洲地區的大學佔領行動。除了例牌遊行和圍堵立法會,我們對民主運動的想像,又是否能夠從東南亞諸國和歐美的經驗,尋找基進化的可能?

動盪中的暹羅/49

反轉SIR RUN RUN !!/50

六四晚會的中產想像/52

基層與民主運動的路向 ,在516之後/54

單元文章

Page 51: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文:區美寶

2010年5月16日,為了採訪昔日在泰國民主運動中犧牲了的學生的家長,我到了曼谷。當時數以萬計的「紅衫軍」,已在市中心購物區持續示威多週,並且開始與首都警方暴力衝突。因為紅衫軍以燒車肽作防線,暹羅廣場(Siam Square)及水門市場(Patunam)那邊已而烏煙四起,附近一帶也被警方封鎖;但我下榻的週末市場地區(Chatucha)則一切如常,市民上班的上班,購物的購物,毫不覺得這首都處於緊急狀態。

不只是發窮惡泰國的社運朋友向我表示,一般新聞都會說,前民選總理他信曾為農村推出「一村一百萬銖發展計劃」,深得貧農支持,後來卻在2006年因軍人政變被奪取政權。為了重返泰國,他信動員昔日受惠的北方貧農到首都示威,挑戰借政變上台的阿披實政府。換言之,在新聞報導中,眼前的紅衫軍(主要由北方貧農組成)不過是他信的政治籌碼。

自九十年代以來,泰國的城市發展迅速,但佔人口70%的農民仍然生活困苦,分享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他信的「一村一百萬銖發展計劃」,的確使他們第一次嘗到國家走向發展的成果,農民支持他信不無道理。然而,紅衫軍不只要求改善貧富懸殊,還要挑戰特權階級,改變中產階層、地主、皇室、軍方攜手操控國家權力的局面。自2006年以來的數次大選,親他信的政黨均告勝出,可是現行政權卻或以軍事政變或以法律手段逼其下台。不滿的人民無法以民主方式解決問題,唯有走上街頭抗議。

紅衫軍的組成其實到了後期,一些曾經反對過他信政權的社運人士也加入了所謂紅衫軍。他們以往反對他信以權謀私及逃稅,不斷以總理權力擴展其家屬名下的企業。不少工會領袖及環保人士,皆曾因批評他的政權而受迫害;為了配合國際反恐運動,他更以鐵腕鎮壓南部回教活躍派系,導致千多名回教徒死亡;此外,他因為發現兒子吸毒而厲行禁毒,向全國警察下令寧枉無縱。各地警方為了「交數」,導致2000多名國民在警方懷疑及追捕時被槍殺。

因此,支持紅衫軍的社運朋友表示,他們不是轉投他信,而是希望可以加入挑戰現行政權,要求社會改革。當地朋友也分析,紅衫軍現時已非純粹他信的動員,整個運動更包含了農民以及社會不同界別的改革訴求。

軍隊鎮壓與泰皇動向面對紅衫軍的示威,曼谷市民並不完全支持,只是更不希望看到軍隊武力鎮壓。前車可鑑,泰國在1973年、1976年、1992年的民主運動均以軍隊鎮壓流血收場,死傷及失蹤者的家屬至今傷口仍未癒合,曼谷市民對鎮壓仍然記憶猶新。所以,社會普遍希望雙方領袖可以透過談判和平解決事件。可惜,5月19日,軍方終於正式武力鎮壓。礙於局勢緊張,一些訪問安排被迫取消,我無奈按既定行程離開曼谷。

這幾天跟所有泰國朋友聊到當前狀況時,都感到他們有一種說不出的困窘。現時挑戰貴族皇室及要求社會改革的聲音已呼之欲出,但礙於法例規定不能批評泰皇,紅衫軍的示威始終未能在輿論上引起更多針對貴族皇室的改革聲音。泰皇在泰國地位尊崇,不少人期待泰皇出面擺平爭端。可是泰皇年事已高,最近一直抱恙,而且紅衫軍衝著貴族階級利益而來,恐怕泰皇也未必願意出面調停。泰國的政治形勢和民主道路,此刻可說是滿佈陰霾。

動盪中的暹羅

49

Page 52: 2010八九民運特刊

進程是應「市場需求」而生。學位制的「國際化」使歐洲大學能

和英美名牌大學爭排名,意味著向英美形式發展。三年密集的職業

訓練,每年生產大量廉價勞工。通識課程之類皆可刪減,留下職業培訓已

足夠;課程年期縮短令政府又可省下一筆。

在進程出現前,在歐洲讀大學多數是免費的,多國政府卻借改制為名徵收高額學費。

德國近年推行教育強積金,強制家長為孩子大學學費儲蓄。在這制度下貧窮家庭儲得再多也

負擔不到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富人子女進高質素學府則輕易得多。奧地利過半學生需邊讀書讀打工

才能應付高昂的學費。教育資助縮減,院校遂向商界尋求捐款。企業當然慷慨解囊,並和校方一同製訂

「學習目標」以符合公司的「員工素質」。奧地利大

學的校董會就平均有40%成員是銀行或工業大亨。另外

大學教職近年趨向合約化,教師缺乏保障下,教學質素難

免變差。

大學的lecture hall令人想起甚麼?位窄、枱細,考試唔方便?冷氣凍、燈光猛,難以入睡?有否想過大學講堂都可以讓大家自擬題目,搞工作坊,自訂時間表,討論人生哲學、家國大事,甚至開P搞BAND SHOW ?

原來,歐洲百多所大學的講堂禮堂,正被數以萬計大學生佔領。火頭由維也納藝術學院點起,去年十月該校師生發動罷課及佔領講堂,抗議院長和教育部長密議學院改制,並反對政府削減開支。這個行動很快得到全國學生響應,兩日後維也納大學最大的禮堂Audimax被佔領,成為整個運動的基地,校園佔領運動的主軸逐漸擴

闊為對抗歐盟教育政策博洛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下稱進程)造成的教育商品化,及爭取校園民主化。

一星期後佔領潮蔓延德國全境,維也納學生更動員四萬多人遊行。此後數月,各地幾乎每天都有教室被佔領,各國學生也用「打倒進程」為旗號,向不同的教育會議示威。比較大型的行動包括今年三月萬人包圍進程十年紀念會會場,同時又舉辦一場峰會讓各地學生交流戰況。四月中,西班牙政府動用警力替巴塞隆拿一所大學清場,激起馬德里五萬人示威抗議警察暴力。

冰封三尺 非一日之寒

整個運動的目的主要在廢除進程。進程是一個十年前由廿九個國家簽訂的高等教育項目,目標是歐盟在2010年前教育一體化,歐洲境內學位互相認可,統一學分制更方便學生出國交流。聽起來好像很好,進程的簽訂卻展開了歐洲教育商品化的十年浩劫。

進程把全歐高等學府的學位統一成英美學士、碩士制。對於傳統深厚、學制各異的歐陸諸國,這簡直是教育界大地震。以德奧為例,兩國學生原本需要四至五年完成文憑學位,轉制後學生要達至碩士程度才等同過去讀一個文憑。碩士課程門檻高、學費貴,競爭下家境差的同學難以升讀。學士學位四改三,迫學生三年內讀完原來分散四年的學分,課業更繁重,出國交流變成奢侈品,同學也沒有多餘學分選修喜愛的科目。有大學連科目選擇也減少了,匈牙利一大學轉制後科目數量就由四百減至一百。

反轉文:裂枯

50

Page 53: 2010八九民運特刊

Lecture Hall使用指南

實際上他們的「佔領」是怎樣的?以維也納藝術學院為例,他們每天在禮堂舉行各樣活動,如今天是反種族歧視工作坊,明天是糧食問題研討會,大後天可以是德語課——讓外地來支援的學生能參與其中。大學的教室講堂對我們來說是怎樣的空間?只是上課的地方?下課後工友匆忙趕人的地方?於他們而言教室是可掌控、屬於他們的,他們喜歡就可以搞派對、band show。講堂也是一起吃飯,一同住宿的地方,「全宿共膳」就係咁簡單。大學禮堂更是公共空間、社會資源,維也納大學的Audimax每天就某些社會問題舉行兩次全民大會,歡迎所有人參與。

政黨的漠視,傳統學生組織的無力,長達十年的苦況,固然是今次能大量動員的原因,但網絡發佈和校園自主空間也是運動中少不了的元素。Audimax的佔領是遊行學生即興發起的,他們利用Twitter快速動員,令人數壯大至警察不能清場。他們又在網上直播禮堂實況,叫主流傳媒不能隨意把他們塑成暴民。後來互聯網更把各地學生組織如意大利的Uniriot、奧地利的Unsereuni及英國的Education Not for Sale等聯繫上。校園自主空間除了是民主實踐,在運動中亦是公共討論平台,不同意念的碰撞令學生的論述更成熟。

歐洲香港 同病相憐?

在批評教育制度外,歐洲學生亦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出在社會保障政策,是以他們一開始已有意識地結連其他公民團體,提出多種訴求如最低工資、基本社會保障等,德國大學生去年十一月就曾動員支援工人遊行。他們認為如果現有社會資源分配不變,教育經費再加多幾十億也無用。

本地學生面對的問題實和歐陸同儕無異,甚至形勢更惡劣:三分一大學生需申請grant loan,畢業即負債十幾萬。副學士讓院校賺了不少,政府領頭發展教育產業。五、六成中大員工為合約制,經歷多年「試用期」仍未獲聘為薪酬待遇較佳的長工。中大國際化下如英語教學等政策,破壞傳統文化又影響教學。香港教育汰弱留強競爭從小學開始,初中輔導已談職業導向,中七選科時職業前景更是首要考慮。看來,香港和歐洲同學同樣面對新自由主義[1]的威脅,本土學生組織能否學效他們,多關注教育以外的社會議題?

這種空間的自主正是校園民主的一種實踐。讓學生自治某些校園空間,不但很多行政管理問題能解決,大學資源亦用得更佳。校園民主進一步實踐則在增加學生對學制和選課的控制權。這對我們有甚麼啟迪?早陣子藝術系音樂系「拒絕肢解」運動,是否在嶺南場外遊行、搞聲討大會、做網上聯署就夠了?如音樂系可否佔據利希慎音樂廳舉辦抗爭音樂會,每天邀請舊生表演及細訴回憶?

有人會說,太天真了吧?運動初期維也納大學學生真的廿四小時駐紮Audimax,並成立伙食、急救等小組處理不同事務。畢竟他們仍需讀書,所以後期他們只在課餘時間「佔領」,禮堂難免冷清起來。德國沃茨堡大學的學生更在上課時間讓出教室,下課後再行「佔領」。現實和理想中間還不至空白,如何延長運動才是智慧。

讓我們開拓更多校園自主空間吧!

[1]:新自由主義是一種1970年代以來在國際盛行的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高舉自由市場,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管制商業行為和財產權;主張以外交壓力或軍事介入打通外國市場,鼓吹自由貿易和國際性勞動分工。新自由主義體現在世界銀行和WTO等國際組織的政策上,亦體現於政府削減開支和公共資產私有化。

51

Page 54: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六四晚會的 中 產 想 像

這廿多年來,香港人劃分一個組織或一個人在政

治光譜的定位,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試辨其六四的

立場。簡言之,像去年曾鈺成明言「現難平反六

四」,他就是站在專權那邊;反之,你至少就站在

民主的大傘之下。然而,即使對六四的表態仍是我

們跟中共專政的分水嶺,但中共近年的經濟手段無

疑已令這分水嶺變得越來越模糊。而在當下迫切

的「融合」框架下,我們正需要重新與獨裁政權

劃清界線。或許,與專權畫清界線的起步點,是

應該從自身出發,從檢視六四晚會的話語入手。

抽空民生問題的六四晚會

事實上,歷來的六四燭光晚會的話語一直都非常抽

象:「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

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我想指出的

是,當民主人權與中國經濟問題脫鉤、對階級矛盾

避而不談時,所爭取的民主人權只會與經濟民生問

題分割開,變得虛偽。譬如說,即使我們空想內地

專制政權已死,但貧富差距依舊的話,言論自由就

真的能夠實踐,就可擔保言論不受龐大資本所影響

了嗎?當然不。

從上述的口號,我們可以看到口號的內容其實與

中國的經濟問題完全脫鉤。主辦單位廿年來也沿用

這些口號至今,正可顯示支聯會對中國經濟不平等

的狀況沒有明確的立場。那麼,多年來的參與者彷

彿會錯覺社會不平等只屬政治制度的問題,而中國

根深柢固的貧富懸殊就可以被嚴重淡化。倘若六四

晚會的主辦單位支聯會將所有問題只指向中共專政

這一政制上,由此引申的解決方法仍是擁抱形式民

主。這種將民主民生分割的說法極其危險。

「民主拒共」的前世今生

提出這種民主對專制的偽對立想像,可由支聯會和

現在的民主黨成員說起。當時泛民(以支聯會和民

主黨前身的港同盟為首)挪用冷戰西方陣營的「民

主拒共」為大前提去指引其政治傾向,可算是按急

就章對八九六四危機的回應。這想法背後的假設,

是要先捍衛既有狀況,用民主體制去確保香港各個

領域不受中共入侵,哪怕這種民主的想像是虛有其

表,並無實質保障。

冒進點說,上述的狹隘民主論述,其實是一種以中

產為主體的民主論述。我有這個推想,是由於民主

黨一直沒有明言自己是基層政黨,加上從過往民主

黨就某些民生議題,諸如領匯上市的立場,其實跟

保皇黨無分別,最後令不少市民和小商戶屍橫遍

野。換言之,以六四為政治資本的民主黨所呼喚的

民主,是和經濟生活層面無實在的扣連。將民主和

民生分裂開來的想法,正顯示出民主黨對民主想像

的貧乏。而基於民主黨對民主想像的貧乏,民主對

他們來說,很可能只是流於政治口味的問題,而並

不是一個堅實的政治信念。因為一旦政權能滿足他

們對安穩或優裕生活的要求,犧牲政治信念對他們

來說,何足掛齒?

文:寶

52

Page 55: 2010八九民運特刊

就如民主黨的馮煒光就於近日在報章寫道:「說到

底,中產者在香港安身立命,我們希望香港民主

化,也反對強權,但不是要和共產黨不共戴天;政

治人物因為自己討厭/仇視共產黨而硬要把香港人

作磨心,這對香港人公平嗎?」(註1)這段引文

正好反映出民主黨及其中產的問題意識:當香港人

在回歸後需要中共這「米飯班主」,經濟日漸依賴

「阿爺」的時候,政治信念(如果有的話)當然可

以暫時放下,對民主的追求「在心中」就可以了。

以經濟手腕冰封政治自主

奇怪了,中共不是我們或民主黨的敵人嗎?它何時成

為香港人的「米飯班主」了呢?不如我們嘗試歸納一

下香港回歸後對中產的影響,或許對香港人追求民主

的無力感會有點啟示。

回歸以後的「建華八年」確實令中產及其他底下階

層苦不堪言。2000年科網股爆破至03年沙士一疫令香

港經濟跌至谷底,對中產的生計影響實在難被輕描淡

寫:中產階級的總體失業率由97年的1%升至02年的3%

(見圖一)。在經濟形勢急速下滑的情況下,政治取

態一向溫和的中產也得放下其「經濟動物」的身份,

走上街頭遊行。03年的七一大遊行對中央及其代理人

來說,正是一次政權危機。

結果,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相安無事。「危」過了,隨

之而來的正是對中央專權的「機」──這正好是中方

用經濟手段去收編香港人的機遇。事實上,中國在03

年的十月即簽署CEPA為香港經濟打強心針。從此,內

地就開始積極以經濟手段介入香港事務,

(1):香港經濟日報 2010年5月21日 此圖取自《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呂大樂、王志錚著,2003,頁74

而香港人對中央的經濟依賴就與中方的介入成正

比。如陳劍青在〈六四話語中的經濟幻覺〉一

文所言,在近年跨境基建、粵港合作等政策大覆

增加的情況之下,香港經濟的自主性就會大大下

降,甚至會「在202 0年完成融合工程後不得不

從屬內地」。當下的情況就如我們的咽喉已被

中共勒住,對民主的訴求已不能像以往喊得那

麼理直氣壯,與中共的對抗性自然極速瓦解。

結論:拒絕與屠夫握手,

保持雙手清潔

用資本吸納政治訴求的邏輯,不過是叫我們跟屠夫政

權建立物質條件,然後放棄政治信念。若果我們與獨

裁政權建立物質條件而放棄政治信念,用官方的說法

就叫「融合」,苛責點說就是勾結。

若我們仍繼續抱持著中產的想像來跟政權「對抗」,

結果對民主的追求只會流於虛無。因為當我們貪圖於

一時安穩或優裕的生活,最後只會被財雄勢大的中共

以經濟手段收編。而在日後六大產業、跨境基建的融

合綱領底下,我們更能推想中產政治對推動香港民主

化的想像已經失效,哪怕只是形式民主。面對中港經

濟關係難以鬆綁的情況之下,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要

義無反顧地擺脫中產想像,將民主和民生接壤,重拾

基進的可能,政治信念才可變得堅實。

53

Page 56: 2010八九民運特刊

文:古

516公投一役,至今算是告一段落。投票結果難以令人滿意,泛民內部在過程中展露的各種矛盾亦令不少人憂心。作為檢討與反思,街坊工友服務處(街工)在5月26日,舉辦題為「從基層勞工角度看『五‧一六』」的座談會,並從兩個基層團體職工盟和女工會邀來兩位講者。這些團體均在不同程度上對是次公投有保留,但亦未能提出自己的建議,故有是次檢討。此外,座談會亦邀得羅永生為評論者,就516公投、民主運動的問題與日後發展提供意見。各講者發言均屬個人立場。

主流民運忽視組織工作

職工盟的譚駿賢,討論了基層工友為何不太熱衷公投。他指基層團體一直以來在民主運動中,都未能提出自己的目標。例如當年爭取88直選,正是在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舉行,當時民運主旋律是民主抗共;及後03、04年的七一遊行,則是由特區政府的管治問題引發,運動以「透過民主政體達致良好管治」為中心理念。在這兩段時期,基層(組織)均沒有提出屬於自己的民主想像與目標,因而亦未有很大熱情參與。他亦指出香港民運忽視組織群眾和動員,而是透過各種噱頭吸引傳媒注意。此外,他亦提出大家或可從被壓迫者的角度出發推展運動,例如新界鄉村素屬鄉議局勢力範圍,但菜園村村民在高鐵事件中,卻因親身經歷了諸般不公義而奮起反抗,這個經驗或為運動指點出一條路向。

公投缺乏基層充權想像

婦女勞工協會的胡美蓮發言則指,現時的主流民主運動其實不太能夠幫助基層民主力量的發展,亦不太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運動。以她所屬團體為例,會內成員會透過民主討論及參與,商議大小會務、介入社會事務等,但現時的民主運動,多把民主簡化為議會政治,例如市民在公投中的角色,便只是一個被動的選民。胡美蓮的發言雖非為回應譚駿賢而發,卻可說是補充了他對基層為何在民運中不活躍的分析: 一種缺乏基層充權想像的民主運動,只能令無權勢者繼續無權勢、繼續被動,亦令基層團體不知如何介入。街工的胡偉忠亦指出,公投充其量只能用作政黨與中央討價還價,而非以群眾為主,這情況並不理想。

以爭議推動民主發展

評論者羅永生則著重爭議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香港這次公投是投常識,是沒有爭議的,這和社會運動的意義,是有點相左的。他認為公投理念未弄清楚、中央打壓缺乏對手、泛民未團結並將不同立場約化成支持公投與否等等因素,都令這次公投缺乏爭議。最後,這次香港的公投,不是面對爭議,而是迴避爭議,將大家都同意的東西拿出來做公投,因此不能透過公投與爭議,去讓社會有一個提升。

基層與民主運動的路向,在516之後

54

Page 57: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產想像的民運傳統

羅永生亦從回應譚駿賢「從被壓迫者角度出發」的運動觀點,討論了香港的民主運動。他指香港的民主運動,一直都是一種中產民主運動,但這裡的所謂中產,並非是指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中產階級,而是一種我們稱之為「中產想像」的東西。在這種中產民主運動當中,主導的是抽象的價值如民主、自由、公義,彷彿與民生無直接關係。鑑於香港民運的這個脈絡,他只能有限度地同意譚駿賢的看法。他提醒從基層角度出發的民主運動,應該與香港中產民主運動的傳統結合,而非各走各路。

重構想像的文化之戰

羅永生與其他討論者進而指出,基層運動可以從一個文化之戰的角度,嘗試為民主、自由、公義等概念,賦予另一種意義。譬如說,現在我們談自由,是指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受到法律保障,但從基層角度而言,由於缺乏資源,這些法律上的自由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例如他們很大機會不能夠出版自己的刊物。如果我們從基層角度去發,去指出「自由」除了應是指一種消極的法律保障,還應包括各種措施去確保基層可以實踐這些自由,這便是一種基層的文化之戰。當我們日後再次引用民主、自由等概念時,切記要留意我們有否淡化了階級問題,是否只是提倡某一階級的民主和自由。

55

Page 58: 2010八九民運特刊

《#890604》鄭家榆

《#890604》是去年在facebook發起/發表以悼念六四二十週年

的作品。作者/發起人鄭家榆設置了同名的 facebook event ,

上載了數十幅填滿了RGB碼為#890604暗紅色的圖片,讓參加

者把朋友tag上圖片、把悼念的訊息廣傳開去。從event的數字

看,參與tag或被tag的人數大約有四千多人。

《#890604》亦出現在六四二十周年時在牛棚舉行的展覽——

《風雨飄搖愛國時》。鄭家榆邀請朋友每人用自己的打印機

把《#890604》打印然後展出。結果牆上佈滿一張張不盡相同

的暗紅色A4 紙。

facebook 上把朋友tag上圖片的功能,本意是讓用戶在照片

(不論是自己或是其他人上載的)內加上朋友註明,好讓其

他人得知有該人的照片被上載。這作品利用了tag相片的功

能,用戶被朋友tag後,會收到有自己新相片的訊息,按下連

結後,便會看見自己與一個個認識或不認識的名字都被刻在

一片陰鬱的紅之上。

#890604是RGB碼顏色編碼,某程度上代表了紅綠藍三色之間

的比例,在不同的屏幕、不同的設定下,展示出的色彩並不

一樣--上圖印刷出來的色彩,也與每部電腦顯示不同。但

甚至光的三原色看似基本、天然、客觀,也不過是人類狹隘

的視覺色域下的產物。

一如這個#890604代表的暗紅色可以千差萬別,我們透過這

紅色看到的到底是革命、愛國、屠殺甚或是週年喜慶,也許

沒法有同一的說法。誰人有權詮釋?我們能把詮釋權奪回來

嗎?

Page 59: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中大學生報八九民運廿一週年特刊出版資料出版:第四十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報社「斟」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307室

電話:26036404

電郵:[email protected]

編輯/作者:鄭智浩、陳昌明、彭梽樃、鄺頌婷、何敬熹、

簡浩德、林啟舜、孫根芳、張浚軒、何奕彤、湯詠婷、劉子

僑、杜振豪、羅奕媚

客席作者:陳劍青、李維怡、區美寶、陳嘉銘、劉卓軒

鳴謝:黃衍仁、王曉君、鄭家榆、沈偉男、朱凱迪、江康

泉、小訪問各被訪者、楊穎仁、吳嘉倫

承印:唯美印刷香港有限公司

設計:黃衍仁及其他

Page 60: 2010八九民運特刊

今年五月三十日,八九民運廿一周年大遊行後,政府出動食環署和警方連續兩日搶走放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民主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