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4 ZWH02 文化C - epaper.xmnn.cnepaper.xmnn.cn/xmrb/20191124/08.pdf ·...

1
问: 不久前的10月30日是武侠 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去世一周年的纪念 日。您和金庸先生有着20年的合作 经历,在此能否谈谈你们交往中的一 些故事? 答: 我们是老朋友了,但之间经 常因为艺术观念不同而发生冲突。影 视是视听艺术,小说是语言艺术,各自 有着不同的表达手段、表达形式和欣 赏模式,以小说的展开方式构架电视 剧,难以实现,也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在将金先生的作品搬上银幕前, 需要做一些改编。我曾经多次向金先 生提出我的改编意见,令他很是不 满。他常常对我当场就是一顿痛骂, 在太太的劝说下,方才向我道歉。 记得改编《笑傲江湖》时,一个重 要的改动就是男女主角的出场顺序。 小说中的男女两大主角,都是先有其 传闻,渲染人物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再 徐徐出场,所以令狐冲在第五回才出 场,任盈盈在第二本第十三回才出场, 然而这样的设置不符合影视剧的表达 和观赏模式。因此,我请求金先生同 意让令狐冲在第一回出场,这违背了 他的创作初衷,当时令他很是不满,没 少生气。 由此可见,艺术是很个性化的, 而个性无法讨论。然而,艺术家应 当保持个性。为此,我只能本着尊 重原则,对金先生的作品进行适当 改动。 问: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 侠客形象,或是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的 大侠,或是豪气冲天、精忠报国的大 侠。那么,您最喜欢的侠客是哪一 个?在您眼中,何为“侠义”呢? 答: 我最喜欢的侠客,在我拍过 的金庸小说改编电视剧里,当属乔峰; 在我没拍过的金庸小说里,当属胡一 刀。因为前者有民族大义,后者则重 情义。 侠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根基和精 髓,侠的精神包含:锄强扶弱、劫富济 贫、匡扶正义、保家卫国、替天行道、勇 敢诚信、公而忘私等。我认为“侠之大 者,为国为民”。侠文化在金庸笔下得 以升华,金庸武侠小说拓展了武侠文 学的视野,将武侠人物的活动舞台扩 张到民族国家的层面,使武侠小说的 戏剧性、思想性大大提升。例如强虏 压境,大宋王朝危如累卵之时,郭靖甘 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行侠仗义。 哪怕势单力薄,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 救国救民于水火,这种精神就是“大公 无私,为国为民”的生动体现,更不用 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108位好汉, 和无数在史册上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 了。 我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 了武侠文化,也期待它能够得到真正 的传承和发扬。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升华了侠文化 问: 今天的分享会用“纯心真侠 客,本色走江湖”十个字概括您的创作 生涯。这 40 年来,您是如何做到“纯 心”和“本色”的? 答: 我想我这些年一直坚持的, 就是真实。江湖可以险恶,但做人一 定要真实,待人一定要真诚。重剑无 锋,大巧不工。对于艺术追求的坚持, 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的。比如前段时 间,我对某部作品加入宫斗情节的拒 绝。其实宫斗类的情节充满着戏剧 性,但是这类题材在价值判断上的模 糊,与我一直所追求的理念相悖。作 为艺术家,应当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 对过去和未来进行审视,用艺术的魅 力来表达人性的光辉,坚定人们心中 真善美的信念,而非给人带来迷惑,助 长负面价值。 在我四十年的导演、制片生涯 中,我只创作和表现那些震撼自己内 心的题材。在我看来,“武侠+言情” 只是电视剧的外衣,而“侠义精神” “英雄主义”才是其精髓所在。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血性与智慧、浪漫 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一直是我 艺术生涯的主线。如江湖气的《水 浒》《笑傲江湖》,浪漫主义的《神雕侠 侣》,古风正剧范的《射雕英雄传》《三 国演义》等,无不反映了我的这种创 作追求。 侠义精神英雄主义 是艺术生涯的主线 与金庸交往二十载 常因改编问题争执 阅读 :968820 稿[email protected] 2019 年 11 24 星期A 08 边走边读 我家书屋 文化沙龙 文/本报记者 杜晓蕾 通讯员 林生水 图/许志军 近日,第二十四期闽风文学品读会在厦门凤凰 木梦空间举行。长居厦门的作家郑其岳携新书《岁 月留痕》,与读者和文友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读书是重要的生活方式 郑其岳介绍了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历程。他说, 读书是自己重要的生活方式。从中学开始就坚持 阅读,当兵后,他经常忙里偷闲在部队图书馆里读 鲁迅作品、唐诗宋词,甚至把借来的书整本手抄下 来。近年来,他更多的是阅读散文,包括钱钟书、余 光中、朱以撒、格致、贾平凹等名家散文,只要写得 有特色,他都喜欢。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走到哪 里写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终于以诗人、作 家的身份跻身文坛。 郑其岳年轻时多写诗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转 向散文;先写“小散文”,后来也常写中篇散文。“诗 是跳舞,小说是奔跑,散文是散步”,他认为,自己的 写作从诗向散文转变,与年龄有关。散文是深水静 流,更适合中老年人写作。他在《岁月留痕》自序中 写道:“生活在继续,作为一生癖好的文学创作,还 将执迷不悟地坚持下去。” 写散文要带有情感温度 他说,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思想感情的散文。诗人一般都擅长写抒情散 文。写抒情散文,首先要注重描写心理活动。上世 纪九十年代他发表在《福建文学》上的《情系沙滩》, 就是在心理骚动与沙滩宁静的碰撞中抒发情感。 其次是要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拓展想象的空间, 他在《岁月留痕》的《泉州洛阳桥》一文,由看到洛阳 桥石板上的纹理,联想到刺桐花、白鹭,联想到这里 曾经踏过洋人的皮鞋、弘一法师的芒鞋、俞大猷的 马靴、惠安女的绣花鞋。第三,是要抓特征,抓住一 点,不及其余,不要面面俱到,使表达更加深刻。 关于叙事散文的写法,他强调,首先要注意观 察。他在写《在心灵空间涂鸦》时,为了解曾厝垵的 历史和现状,他深入渔村小巷,走进商家小店现场 观察;参观曾氏祠堂,甚至到山上察看曾氏先人的 坟墓。其次,要尽量多挖掘一些故事,增加可读 性。第三,要深入挖掘细节。在《斯人已逝 乡愁永 恒》中,他写了余光中踏上故乡的第一步,拿走一对 带着绿叶、尚未成熟的并蒂桔子等细节及背后的故 事,让人读后心灵受到震撼。最后,写好叙事散文 要注重提炼理性,挖掘哲理,适当插入议论。 郑其岳表示,“不管是往昔还是今朝,文章里的 事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真实的情感在里面,里 面有我通过观察和认知后的阅历,带着情感的温 度,无法割舍。”对于文字,他有自己的看法:“朴素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平淡无味’中含有美好的东 西。文章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辞藻,有时华丽反而有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鲁迅的文字就很朴素, 自然和朴素更有魅力。” 作家郑其岳谈散文写作: “朴素的文字 更有魅力” >>作家名片: 郑其岳,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中 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诗学会会 员,福建永春人,现 居厦门。1980 年开 始文学创作,出版 《望你一眼》《点击 夜色》《岁月留痕》 等十一部作品集。 作品入选《闽派诗 歌百年百人作品 选》《福建百年散文 诗选》等多种选集。 传播诗歌魅力 展示本土力量 2019“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分站 活动即将举行 本报讯(记者 杜晓蕾 )2019“香港国际诗歌之 夜”厦门分站活动,将于11月30日晚在厦门大摩纸 的时代书店举行。今年特邀的诗人是来自葡萄牙 的安娜 · 露易莎 · 阿玛拉尔、俄罗斯的马克西姆 · 梅林,和来自中国的于坚、西川、毛子、蓝蓝等,还将 举办“福建诗人 · 诗作诗集展”等系列活动,展示本 土诗歌力量。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是由著名诗人北岛于 2009 年 发 起 与 创 办 的 国 际 诗 歌 节 ,活 动 每 两 年 一 届,特邀世界著名诗人共聚香港,进行交流研讨和 诗歌朗诵。活动亦延伸至内地不同城市,传播诗的 魅力,已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盛事,也是国 际诗坛上最成功的诗歌活动之一。 本届诗歌之夜的主题为“言说与沉默”,北岛在 序言中写道:“哲学家把可说的弄清楚,诗人把不可 说的表现出来,哲学止步的地方正是诗歌的开端, 对于不可言说的,诗歌是一种可能。”来自全球各地 的与会诗人将对这一主题做出创作和诠释。 文化动态 张彦英 无论是假日里,还是其他零碎的休息 时间,我都喜欢在阳台读书的感觉。阳光 明媚的午后,暖暖的阳光就像一只乖顺的 哈巴狗趴在身上似的,叫人感到舒服,坐 在藤椅上,旁边放好一杯正对口味的茶, 捧读一本喜欢的闲书,不能不说是一天当 中最大的享受。 读书需要一种自己喜欢的环境,或者 说氛围,让心沉静下来,如此才能读进去, 家里对我来说正好。在阳台,光线充足, 而且有了客厅、卧室的阻隔,相对安静,但 绝不是与世隔绝。我家在六楼,在阳台读 书,间或能依稀听见楼下过路人的声音 —脚步声或者谈话声、小孩子的打闹 声,这些声音远近、大小程度恰到好处:当 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时候能听见,而当 你埋头读书沉醉在文字间的时候,却是一 点也听不见的。 在草长莺飞的春天,空气里有股欣欣 向荣的味道,阳光照在书页上,是一种明 媚的可爱。在明媚的阳光下读书,总是更 加叫人愉快、放松、乐观、积极,而且极易发 现自身的力量。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在阳 台读书,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的傍晚,我总 是不觉得累,反而埋怨时光走得太快,不多 一会儿天就黑了。有一次,一位做家庭装 修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见我喜欢在阳台读 书,说我很会赶时髦。原来,因为阳台光线 足,很多年轻的潮人选择了把工作间或者 书房搬到阳台上,这样每天既能晒到太阳 除却阴雨天),又可以在阳光下工作,聊 天、打电话、上网或者玩游戏都很惬意。 她说,阳光书房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设 计,因为阳台挨着客厅,所以这样的设计 既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又让很多人满足 了晒太阳的生活需要。把阳台当做书房, 满足了我健康生活和读书的双重需要。 我有书房,在阳台读书,仅仅是喜欢 追求随意。我想,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单元 楼里,最接近自然的空间无疑是阳台,这 里有阳光,有美景,如果用来堆放杂物,实 在太浪费。一边读书,一边接触阳光、呼 吸自然,那才是家与自然、心灵与文字最 完美的结合。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在 我读书的时候来阳台凑热闹,搬了小板 凳,拿自己的图画书,自言自语地讲故 事。读书不应该成为追逐名利的手段,而 应该是让自己的灵魂在人生路上得到抚 慰和关照。我庆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可以和家人一起安静地走进书的世界,发 现自己,发现美丽,发现快乐和幸福。这 一切,有阳光作证。 黄睿钰 现代人的生活忙碌且无奈,许多时候 会想要给自己找个树洞,让浮躁的心灵 能够休息片刻。在我看来,《读一首童 谣,让时光倒流》这本书,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安抚情绪的树洞。 该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雅活书系作品之一。编者木也,原名黄 丹萍,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绘者 许可葭,小名可可,从小就站在画桌旁看 妈妈画画,并用妈妈多余的纸头作画,稚 嫩生拙的笔触充满新鲜与灵动。 和市面上同类型的童谣书籍相比, 《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独具特色。 木也遴选了全国各地至今仍在传唱的一 百首传统童谣,让许多尘封的经典重见 天日,其中有近半数是少数民族童谣。 因此,每一首童谣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 色,让读者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亲切的 家乡味道。尤其是身处异乡的读者,看 到选自自己家乡的、记忆中母亲给自己 念过的童谣,难免会勾起思乡之情。 木也将这一百首童谣按照意象分为 “月亮光光”“燕子燕”“草草青”三辑,每 一辑都自然灵动、趣味盎然。值得一提 的是,木也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分类、 取名,“光光”、“草草”等叠词的使用,不 仅体现出童谣的音韵美,更鲜活再现了 孩童牙牙学语时的娇憨姿态。在每篇童 谣正文的后面,木也精心加上了自己对 童谣的简短阐释和延展想象,名为“木也 姐姐的树洞”。这个“树洞”充满诗意,让 成年读者能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自己 孩提时听到并哼唱的歌谣,使童谣与有 趣的灵魂相遇并产生共鸣,寄托情思,重 温过去,并为成年读者给孩子讲述故事 提供了可行方案。 书中插图朴拙、充满童趣,可可十岁 时的稚嫩笔触和童谣的风格完美契合, 让想象空间变得更为奇幻,妙趣横生。 编者和绘者的所有努力聚合起来,最终 呈现了这本童谣,它纯净而美好,能够唤 醒每个大人心底的童真,也能作为亲子 读物,将中国最美童谣传唱给下一代。 这是一本悠久丰厚的母语盛宴。书 中的每一首童谣,虽然清浅、简单,却不 肤浅、平凡,正如周华诚所言:“愈是清浅 的东西,愈是值得细品。愈是简单的东 西,愈是意味悠远。”童谣是母亲给孩子 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孩子学习母 语、亲近母语最早的范本,也是孩子学习 生活、认识社会最好的途径。在童谣里, 不仅有红着脸的太阳公公,还有天上挂 的月亮,地上跑的小鹿,树枝停的鹧鸪, 草丛跳的蝈蝈,空中飞的燕子,池塘叫的 蛤蟆……吟唱童谣的同时,每个孩子都 在幻想的世界里和天地万物追逐嬉戏, 他们骑着长了翅膀的马,上天入地,无所 不能。 童谣,是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记忆和 善意。童谣里包含了奇幻的大千世界, 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童谣是母亲怀抱 婴儿时的轻声吟唱,也是小孩天真的信 口开河。当然,天真与美好,不是孩子才 有,希望大人也能有。因此周华诚在本 书的序言中说:“童谣,不只是给孩子的, 其实也是给大人的。我常觉得,很多童 谣真是长大后才听懂。小时候只在口中 哼唱,并不去深究有什么意思。长大后 细细品咂,才发现滋味无穷。” 随意挑出一首童谣,都会自然而然地 读出声,甚至忍不住笑起来—童谣里 都是温柔似水的句子啊!尤其是用方言 朗读,家乡的景色、家乡人说话时的语调 一下子便在脑海中鲜活起来。读着读 着,泪水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流过了扬 起的嘴角。 摇摇摇,摇回童年外婆桥。读着童 谣,时光放慢了脚步,把思绪拉回到天真 无邪的孩童时代。那些留存在我们记忆 深处的美好,都生动地浮现于脑海中,妈 妈和外婆温柔的声音似乎又响起于耳 畔。而年幼时我们所不明白的那些好听 的句子,如今都有了意义…… 唤醒心底的童真 摇回童年外婆桥 《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读后 为改编 笑傲江湖 我常挨金庸骂 “大陆武侠剧第一人”张纪中携新书来厦, 笑谈与金庸交往故事近日,大陆武侠剧第一人 —人称“大胡子”的著名制片 人、导演张纪中,带着他深入 “侠文化”40年的集大成之作 《人在江湖》,来厦门与期待已 久的武侠迷们见面。在分享会 现场,他谈艺术创作,谈武侠精 神,谈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谈 做人与做事,更谈及自己与武 侠小说大师金庸20年交往的 生动细节,以及与厦门的不解 之缘。 厦门作为导演们最喜爱 的国内影视外景地之一,已经 热门了很多年,张纪中也在厦 门拍过不少戏,但他第一次来 厦门,还是在半个世纪前。他 回忆说,当时他很年轻,对厦门 所知甚少,只知道厦门有鼓浪 屿和华侨领袖陈嘉庚。他感 慨,今天的厦门如此现代化、国 际化,当年他所见到的厦门到 处都是低矮的房子。如今游人 如织的鼓浪屿,当年幽静无比, 罕有路人。上世纪八十年代 初,因为电影《台岛遗恨》在鼓 浪屿和胡里山炮台取景,张纪 中再次来厦,之后又陆续来厦 拍摄多部影视剧。他说自己对 厦门美食情有独钟,每次来都 要去吃特色小吃海蛎煎、面线 糊,还有小鱿鱼。 张纪中,导演、制片人、监制、演 员。主要影视剧作品有《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激情燃烧的岁 月》,以及《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八部金庸武 侠剧。影视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 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 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个人获“全国 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中国电视剧 产业20年群英盛典“突出贡献人物” 称号、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制片 人”奖等。 且把阳台做书房 《人在江湖》 该书是张纪中历数四十年的导 演、制片生涯、深入“侠文化”的集大 成之作。全书分为“为理想而战” “侠骨禅心—纪中说”“江湖浮沉 —以梦为马”“真,是最强大的力 量” “制片艺术”几部分。 书中回顾了《三国演义》《水浒 传》《激情燃烧的岁月》《笑傲江湖》 《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大 片的拍摄经历,透露了很多热播电 视剧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物名片 >>新书上架 本报记者 杜晓蕾 张觉尹

Transcript of 191124 ZWH02 文化C - epaper.xmnn.cnepaper.xmnn.cn/xmrb/20191124/08.pdf ·...

Page 1: 191124 ZWH02 文化C - epaper.xmnn.cnepaper.xmnn.cn/xmrb/20191124/08.pdf · 2009年发起与创办的国际诗歌节,活动每两年一 届,特邀世界著名诗人共聚香港,进行交流研讨和

往事

谈问:不久前的 10 月 30 日是武侠

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去世一周年的纪念日。您和金庸先生有着 20 年的合作经历,在此能否谈谈你们交往中的一些故事?

答:我们是老朋友了,但之间经常因为艺术观念不同而发生冲突。影视是视听艺术,小说是语言艺术,各自有着不同的表达手段、表达形式和欣赏模式,以小说的展开方式构架电视剧,难以实现,也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将金先生的作品搬上银幕前,需要做一些改编。我曾经多次向金先生提出我的改编意见,令他很是不满。他常常对我当场就是一顿痛骂,在太太的劝说下,方才向我道歉。

记得改编《笑傲江湖》时,一个重要的改动就是男女主角的出场顺序。小说中的男女两大主角,都是先有其传闻,渲染人物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再徐徐出场,所以令狐冲在第五回才出场,任盈盈在第二本第十三回才出场,然而这样的设置不符合影视剧的表达和观赏模式。因此,我请求金先生同意让令狐冲在第一回出场,这违背了他的创作初衷,当时令他很是不满,没少生气。

由此可见,艺术是很个性化的,而个性无法讨论。然而,艺术家应当保持个性。为此,我只能本着尊重原则,对金先生的作品进行适当改动。

问: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侠客形象,或是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的大侠,或是豪气冲天、精忠报国的大侠。那么,您最喜欢的侠客是哪一个?在您眼中,何为“侠义”呢?

答:我最喜欢的侠客,在我拍过的金庸小说改编电视剧里,当属乔峰;在我没拍过的金庸小说里,当属胡一刀。因为前者有民族大义,后者则重情义。

侠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根基和精髓,侠的精神包含: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匡扶正义、保家卫国、替天行道、勇敢诚信、公而忘私等。我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文化在金庸笔下得

以升华,金庸武侠小说拓展了武侠文学的视野,将武侠人物的活动舞台扩张到民族国家的层面,使武侠小说的戏剧性、思想性大大提升。例如强虏压境,大宋王朝危如累卵之时,郭靖甘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行侠仗义。哪怕势单力薄,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救国救民于水火,这种精神就是“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生动体现,更不用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108位好汉,和无数在史册上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了。

我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武侠文化,也期待它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升华了侠文化

问:今天的分享会用“纯心真侠客,本色走江湖”十个字概括您的创作生涯。这 40 年来,您是如何做到“纯心”和“本色”的?

答:我想我这些年一直坚持的,就是真实。江湖可以险恶,但做人一定要真实,待人一定要真诚。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对于艺术追求的坚持,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的。比如前段时间,我对某部作品加入宫斗情节的拒绝。其实宫斗类的情节充满着戏剧性,但是这类题材在价值判断上的模糊,与我一直所追求的理念相悖。作为艺术家,应当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对过去和未来进行审视,用艺术的魅

力来表达人性的光辉,坚定人们心中真善美的信念,而非给人带来迷惑,助长负面价值。

在我四十年的导演、制片生涯中,我只创作和表现那些震撼自己内心的题材。在我看来,“武侠+言情”只是电视剧的外衣,而“侠义精神”

“英雄主义”才是其精髓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血性与智慧、浪漫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一直是我艺术生涯的主线。如江湖气的《水浒》《笑傲江湖》,浪漫主义的《神雕侠侣》,古风正剧范的《射雕英雄传》《三国演义》等,无不反映了我的这种创作追求。

侠义精神英雄主义 是艺术生涯的主线

与金庸交往二十载 常因改编问题争执

﹃纯心﹄﹃本色﹄

﹃侠义﹄

阅 读责编:杜晓蕾

美编:张

有奖报料: 9

68820

投稿邮箱:x m

r b@xm

rb.co

m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A08

边走边读

我家书屋

文化沙龙

文/本报记者 杜晓蕾 通讯员 林生水图/许志军

近日,第二十四期闽风文学品读会在厦门凤凰木梦空间举行。长居厦门的作家郑其岳携新书《岁月留痕》,与读者和文友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读书是重要的生活方式

郑其岳介绍了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历程。他说,读书是自己重要的生活方式。从中学开始就坚持阅读,当兵后,他经常忙里偷闲在部队图书馆里读鲁迅作品、唐诗宋词,甚至把借来的书整本手抄下来。近年来,他更多的是阅读散文,包括钱钟书、余光中、朱以撒、格致、贾平凹等名家散文,只要写得有特色,他都喜欢。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终于以诗人、作家的身份跻身文坛。

郑其岳年轻时多写诗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转向散文;先写“小散文”,后来也常写中篇散文。“诗是跳舞,小说是奔跑,散文是散步”,他认为,自己的写作从诗向散文转变,与年龄有关。散文是深水静流,更适合中老年人写作。他在《岁月留痕》自序中写道:“生活在继续,作为一生癖好的文学创作,还将执迷不悟地坚持下去。”

写散文要带有情感温度

他说,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思想感情的散文。诗人一般都擅长写抒情散文。写抒情散文,首先要注重描写心理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发表在《福建文学》上的《情系沙滩》,就是在心理骚动与沙滩宁静的碰撞中抒发情感。其次是要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拓展想象的空间,他在《岁月留痕》的《泉州洛阳桥》一文,由看到洛阳桥石板上的纹理,联想到刺桐花、白鹭,联想到这里曾经踏过洋人的皮鞋、弘一法师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惠安女的绣花鞋。第三,是要抓特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要面面俱到,使表达更加深刻。

关于叙事散文的写法,他强调,首先要注意观察。他在写《在心灵空间涂鸦》时,为了解曾厝垵的历史和现状,他深入渔村小巷,走进商家小店现场观察;参观曾氏祠堂,甚至到山上察看曾氏先人的坟墓。其次,要尽量多挖掘一些故事,增加可读性。第三,要深入挖掘细节。在《斯人已逝 乡愁永恒》中,他写了余光中踏上故乡的第一步,拿走一对带着绿叶、尚未成熟的并蒂桔子等细节及背后的故事,让人读后心灵受到震撼。最后,写好叙事散文要注重提炼理性,挖掘哲理,适当插入议论。

郑其岳表示,“不管是往昔还是今朝,文章里的事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真实的情感在里面,里面有我通过观察和认知后的阅历,带着情感的温度,无法割舍。”对于文字,他有自己的看法:“朴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平淡无味’中含有美好的东西。文章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辞藻,有时华丽反而有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鲁迅的文字就很朴素,自然和朴素更有魅力。”

作家郑其岳谈散文写作:

“朴素的文字更有魅力”

>>作家名片:郑其岳,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福建永春人,现居厦门。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

《望你一眼》《点击夜色》《岁月留痕》等十一部作品集。作品入选《闽派诗歌 百 年 百 人 作 品选》《福建百年散文诗选》等多种选集。

传播诗歌魅力展示本土力量2019“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分站活动即将举行

本报讯(记者 杜晓蕾)2019“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分站活动,将于11月30日晚在厦门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行。今年特邀的诗人是来自葡萄牙的安娜·露易莎·阿玛拉尔、俄罗斯的马克西姆·阿梅林,和来自中国的于坚、西川、毛子、蓝蓝等,还将举办“福建诗人·诗作诗集展”等系列活动,展示本土诗歌力量。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是由著名诗人北岛于2009年发起与创办的国际诗歌节,活动每两年一届,特邀世界著名诗人共聚香港,进行交流研讨和诗歌朗诵。活动亦延伸至内地不同城市,传播诗的魅力,已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盛事,也是国际诗坛上最成功的诗歌活动之一。

本届诗歌之夜的主题为“言说与沉默”,北岛在序言中写道:“哲学家把可说的弄清楚,诗人把不可说的表现出来,哲学止步的地方正是诗歌的开端,对于不可言说的,诗歌是一种可能。”来自全球各地的与会诗人将对这一主题做出创作和诠释。

文化动态

●张彦英无论是假日里,还是其他零碎的休息

时间,我都喜欢在阳台读书的感觉。阳光明媚的午后,暖暖的阳光就像一只乖顺的哈巴狗趴在身上似的,叫人感到舒服,坐在藤椅上,旁边放好一杯正对口味的茶,捧读一本喜欢的闲书,不能不说是一天当中最大的享受。

读书需要一种自己喜欢的环境,或者说氛围,让心沉静下来,如此才能读进去,家里对我来说正好。在阳台,光线充足,而且有了客厅、卧室的阻隔,相对安静,但绝不是与世隔绝。我家在六楼,在阳台读书,间或能依稀听见楼下过路人的声音——脚步声或者谈话声、小孩子的打闹声,这些声音远近、大小程度恰到好处:当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时候能听见,而当你埋头读书沉醉在文字间的时候,却是一

点也听不见的。在草长莺飞的春天,空气里有股欣欣

向荣的味道,阳光照在书页上,是一种明媚的可爱。在明媚的阳光下读书,总是更加叫人愉快、放松、乐观、积极,而且极易发现自身的力量。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在阳台读书,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的傍晚,我总是不觉得累,反而埋怨时光走得太快,不多一会儿天就黑了。有一次,一位做家庭装修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见我喜欢在阳台读书,说我很会赶时髦。原来,因为阳台光线足,很多年轻的潮人选择了把工作间或者书房搬到阳台上,这样每天既能晒到太阳(除却阴雨天),又可以在阳光下工作,聊天、打电话、上网或者玩游戏都很惬意。她说,阳光书房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设计,因为阳台挨着客厅,所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又让很多人满足

了晒太阳的生活需要。把阳台当做书房,满足了我健康生活和读书的双重需要。

我有书房,在阳台读书,仅仅是喜欢追求随意。我想,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单元楼里,最接近自然的空间无疑是阳台,这里有阳光,有美景,如果用来堆放杂物,实在太浪费。一边读书,一边接触阳光、呼吸自然,那才是家与自然、心灵与文字最完美的结合。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在我读书的时候来阳台凑热闹,搬了小板凳,拿自己的图画书,自言自语地讲故事。读书不应该成为追逐名利的手段,而应该是让自己的灵魂在人生路上得到抚慰和关照。我庆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可以和家人一起安静地走进书的世界,发现自己,发现美丽,发现快乐和幸福。这一切,有阳光作证。

●黄睿钰现代人的生活忙碌且无奈,许多时候

会想要给自己找个树洞,让浮躁的心灵能够休息片刻。在我看来,《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这本书,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安抚情绪的树洞。

该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雅活书系作品之一。编者木也,原名黄丹萍,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绘者许可葭,小名可可,从小就站在画桌旁看妈妈画画,并用妈妈多余的纸头作画,稚嫩生拙的笔触充满新鲜与灵动。

和市面上同类型的童谣书籍相比,《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独具特色。木也遴选了全国各地至今仍在传唱的一百首传统童谣,让许多尘封的经典重见天日,其中有近半数是少数民族童谣。因此,每一首童谣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读者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亲切的家乡味道。尤其是身处异乡的读者,看到选自自己家乡的、记忆中母亲给自己念过的童谣,难免会勾起思乡之情。

木也将这一百首童谣按照意象分为“月亮光光”“燕子燕”“草草青”三辑,每一辑都自然灵动、趣味盎然。值得一提的是,木也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分类、取名,“光光”、“草草”等叠词的使用,不仅体现出童谣的音韵美,更鲜活再现了孩童牙牙学语时的娇憨姿态。在每篇童谣正文的后面,木也精心加上了自己对童谣的简短阐释和延展想象,名为“木也姐姐的树洞”。这个“树洞”充满诗意,让成年读者能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自己孩提时听到并哼唱的歌谣,使童谣与有趣的灵魂相遇并产生共鸣,寄托情思,重温过去,并为成年读者给孩子讲述故事提供了可行方案。

书中插图朴拙、充满童趣,可可十岁时的稚嫩笔触和童谣的风格完美契合,让想象空间变得更为奇幻,妙趣横生。编者和绘者的所有努力聚合起来,最终呈现了这本童谣,它纯净而美好,能够唤醒每个大人心底的童真,也能作为亲子读物,将中国最美童谣传唱给下一代。

这是一本悠久丰厚的母语盛宴。书中的每一首童谣,虽然清浅、简单,却不肤浅、平凡,正如周华诚所言:“愈是清浅的东西,愈是值得细品。愈是简单的东西,愈是意味悠远。”童谣是母亲给孩子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孩子学习母语、亲近母语最早的范本,也是孩子学习生活、认识社会最好的途径。在童谣里,不仅有红着脸的太阳公公,还有天上挂的月亮,地上跑的小鹿,树枝停的鹧鸪,草丛跳的蝈蝈,空中飞的燕子,池塘叫的蛤蟆……吟唱童谣的同时,每个孩子都在幻想的世界里和天地万物追逐嬉戏,他们骑着长了翅膀的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童谣,是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记忆和善意。童谣里包含了奇幻的大千世界,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童谣是母亲怀抱婴儿时的轻声吟唱,也是小孩天真的信口开河。当然,天真与美好,不是孩子才有,希望大人也能有。因此周华诚在本书的序言中说:“童谣,不只是给孩子的,其实也是给大人的。我常觉得,很多童谣真是长大后才听懂。小时候只在口中哼唱,并不去深究有什么意思。长大后细细品咂,才发现滋味无穷。”

随意挑出一首童谣,都会自然而然地读出声,甚至忍不住笑起来——童谣里都是温柔似水的句子啊!尤其是用方言朗读,家乡的景色、家乡人说话时的语调一下子便在脑海中鲜活起来。读着读着,泪水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流过了扬起的嘴角。

摇摇摇,摇回童年外婆桥。读着童谣,时光放慢了脚步,把思绪拉回到天真无邪的孩童时代。那些留存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美好,都生动地浮现于脑海中,妈妈和外婆温柔的声音似乎又响起于耳畔。而年幼时我们所不明白的那些好听的句子,如今都有了意义……

唤醒心底的童真摇回童年外婆桥

《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读后

为改编《笑傲江湖》我常挨金庸骂

“大陆武侠剧第一人”张纪中携新书来厦,笑谈与金庸交往故事——近日,大陆武侠剧第一人

——人称“大胡子”的著名制片人、导演张纪中,带着他深入“侠文化”40年的集大成之作《人在江湖》,来厦门与期待已久的武侠迷们见面。在分享会现场,他谈艺术创作,谈武侠精神,谈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谈做人与做事,更谈及自己与武侠小说大师金庸20年交往的生动细节,以及与厦门的不解之缘。

厦门作为导演们最喜爱的国内影视外景地之一,已经热门了很多年,张纪中也在厦门拍过不少戏,但他第一次来厦门,还是在半个世纪前。他回忆说,当时他很年轻,对厦门所知甚少,只知道厦门有鼓浪屿和华侨领袖陈嘉庚。他感慨,今天的厦门如此现代化、国际化,当年他所见到的厦门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子。如今游人如织的鼓浪屿,当年幽静无比,罕有路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电影《台岛遗恨》在鼓浪屿和胡里山炮台取景,张纪中再次来厦,之后又陆续来厦拍摄多部影视剧。他说自己对厦门美食情有独钟,每次来都要去吃特色小吃海蛎煎、面线糊,还有小鱿鱼。

张纪中,导演、制片人、监制、演员。主要影视剧作品有《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八部金庸武侠剧。影视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个人获“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中国电视剧产业20年群英盛典“突出贡献人物”称号、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制片人”奖等。

且把阳台做书房

《人在江湖》该书是张纪中历数四十年的导

演、制片生涯、深入“侠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为理想而战”

“侠骨禅心——纪中说”“江湖浮沉——以梦为马”“真,是最强大的力量”“制片艺术”几部分。

书中回顾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激情燃烧的岁月》《笑傲江湖》

《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大片的拍摄经历,透露了很多热播电视剧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物名片

>>新书上架

本报记者 杜晓蕾 张觉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