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27 RA07 学习Cepaper.xmnn.cn/xmrb/20180527/07.pdf · 中华文明的“长寿基因”...

1
中华文明的“长寿基因” 源于儒家正统 历史文化学者多维度解析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的原因 学习之窗 :968820 稿[email protected] 2018 年 5 27 星期日 A 07 书趣人生 郑启五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搞了一个主题是绿树的 征文,这个主题我爱,率 性的我按捺不住,写了又 写,棵棵老树如老友,欲 罢不能,前前后后一共发 稿八篇,中奖不中奖真的 无所谓,能将心中对大自 然的真爱尽情倾吐,那有 多么痛快! 从三角梅写到红木 棉,从儿时厦大校园的番 石榴,写到东孚院前社的 龙眼树,从植物园的棕榈 岛写到逸夫中学的土芒果,从《男孩子的凤凰花》,写 到南普陀的菩提叶,一树一文,不亦乐乎……感恩郁 郁葱葱的厦大校园,感恩我的老邻居—植物学家曾 沧江,让我从小就对绿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与迷恋! 尽管老夫我此时已是一匹垂垂老矣的老马,但只要说 起绿树,自己依旧是树枝上一只啾啾叫的小鸟! 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可能是事前没有 规定不能重复获奖,结果我种下的八棵老树棵棵开花 结果,都获奖了。但比奖金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获 奖征文与同样以绿树为主题的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 相依相偎,汇编成精美的图文大餐—《我与厦门绿 化共成长》,美不胜收的摄影佳作把一篇篇获奖文字 打扮成披着盛装的新娘,为我们的绿色厦门放声欢 歌,翩翩起舞…… 与树为友,与书为伍,夫复何求? 老夫依旧是 枝头上啾啾叫的小鸟 我与厦门绿化共 我与厦门绿化共 成长 成长 一书封面 一书封面知识窗 毛泽东敬仰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读了 《共产党宣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未动摇。他在通 过各类学说、思想、主义比较后,坚定地说:马克思的 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 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在中国就发 生大作用。毛泽东用一系列具体数字强调:中国要取 得大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他 崇拜马克思、坚信马克思主义,但他不盲崇、不迷信。 他形象地比喻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 孔夫子”。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 马克思的学说最合用,没有中国强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队伍是不行的。 《毛泽东年谱》记载,1919 年 7 月 21 日,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第一次 提到了马克思。毛泽东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 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 用。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不合用,只有马克思的历史 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问题上成 为历史唯物主义,才合用。马克思创立了许多学说, 如党的学说、民族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 学说、文学艺术理论等等,也都应当当作合用的工具 来看待。” 工具不能由少数人独揽,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私 人“宝贝”,要由多数人掌握才能发挥作用。毛泽东强 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 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 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所 掌握了。” 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 毛泽东说:“人的思想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着的,不是 一开始就完备的,也永远不能完备。”毛泽东形象地 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毛泽 东是怎样认识马克思一些思想不完善的呢?第一,马 克思个别结论、论断是不完善的。第二,马克思不可 能穷尽真理。第三,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马克思的书必须读,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是要创造 新的理论。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 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 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毛泽东之后,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 路上,先后创造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 些最新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诞辰200周 年的最好纪念。 午马辑自5月 2日《学习时报》) 作为海内外首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近代经济地 理的大型学术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卷 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于 2017 年出齐,该套书的主 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认为,中国 近代经济地理的格局大致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业 已形成。近代以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以“南北差 距为主、东西差距为次”。到了近代,则逐步转变为 “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一巨大变化,既 与中国国民经济之构成的变化息息相关,也与地理因 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变迁, 始于先进生产力在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城市登陆并 发育,然后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往内陆腹地推进,最终 促成了全国广大地区传统经济的转型和新兴生产力 的发展。这一“自东向西,由边及里”的“港口—腹地” 的变迁对近代交通和贸易体系、城市格局、区域经济 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中国 的经济地理格局,是理解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关 键。 午马辑自 5月16日《中华读书报》) 毛泽东眼中的马克思 中国现代化的 空间进程 一个文明就像一个生物体,有自己的组织 结构,来支撑它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制度和社 会。自秦合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两千多年以皇 权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由是奠定。 郡县制、文官组织、科举制度、编户齐民、精耕农 业、依附于联系全国道路网的市场网络,从政治、 经济上将中国联结成为一个自下而上中央集权 控制的国家,有效调动全国力量来抵御来自北方 游牧民族的冲击。并以此先进的制度文化,来同 化外来的征服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 究》中指出,中国官僚政治是从秦朝开始的。他 认为中国官僚政治具有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 的特点,与“中国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和宗 法组织”、与儒家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和纲常教 义思想等有关。 由于传统中国的官僚政治权力只达到县一 级,在县以下地方权力与乡村社会之间,有很大 的权力真空,这一权力真空由地方士绅所填补, 形成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乡绅社会”或“士绅社 会”。历史上,乡绅阶层是中国社会一种特有的 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 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 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 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 民又在民之上,扮演朝廷、官府政令在乡村社会 贯通并领头执行的角色,充当乡村社会的政治首 领或政治代言人。正式的官僚体制与非正式的 乡绅社会相结合,构成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 完整体系。 金观涛、刘青峰在《兴盛与危机》中提出中 国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理论。从结构上来 说,中国封建社会是宗法一体化结构,它包含相 互支撑的发达的地主经济、大一统的官僚政治、 儒家正统学说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高 度自耦合的超稳定结构,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 型特征,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国成功的标志。“超稳 定结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持续性 和生命力。 书评 编辑荐书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每一种人类文明,都 生存在特定地理环境下,而地理环境又在地球自 身以及人类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人类文 明的生存形成挑战。按照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 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会 遭遇一系列自然的和自身的挑战,人类文明起源 于人类成功应战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的结 果。如果人类能成功地应战持续不断的挑战,文 明就不断地成长。 中华文明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内有黄河、长 江的东亚大陆,周边多有高山、荒漠和大洋屏障, 形成一种半封闭型的地理环境。黄仁宇认为,中 国文化受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在其所著的 《中国大历史》中,他指出,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 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 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 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 国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人口多少是文明存续的基础,中国是目前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 内,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占有很高的比例。更 重要的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农业区域人口,比起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占有绝对多数的数量优 势,这种农业民族在人口上的巨大优势,奠定了 中华文明持久发展的人口基础。 据赵文林、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葛 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等专著统计,秦 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 年),全国总人口约 3000 万,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估计公元元年汉代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 21.18%。估计 1200 年宋、金、西夏三国总人口为 1.36 亿,占当时世界 总人口的 33.66%。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全国 人口1.5亿,而世界人口1830年才达到10亿。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思想是文明高度 的结晶。汉字是人类唯一经三千多年没有间断 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与数千 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血肉相连。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之一,赵汀阳 在《惠此中国》中认为,农业、游牧各族势力逐鹿中 原,在于中原拥有最具特殊性而无可替代的优势 资源—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或知识生产系 统。“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最为根本的基因。”“汉 字既是工具也是世界。”所谓汉文化,是一个以汉 字为主要载体,有核心基因而无边界的开放兼收 的精神世界。而今汉字通过拼音、五笔输入等方 法进入互联网,追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甚至表现 出比英文等拼音文字更优越的存在。 由商到周,中华文明思想体系逐渐明朗成 形。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 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 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 自然秩序。”“人事与自然两套系统,又叠合成为 一个复杂系统。” 诞生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思想,代表 了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 文化的主体部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 心力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成为皇权专制和中央集 权官僚制度的思想支柱。 儒家思想在当代和未来仍然有它的普世意 义。儒家的治国思想、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也 在治国理政的现实实践中得到吸收和运用。清 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陈来认为, “以德治国”就是儒家式的口号,“与时俱进”也是 儒家宇宙观的发展,“ 以人为本”“ 以和为贵”“ 执 政为民”都是儒家的看法;新加坡提出的“亚洲价 值观”,既是新加坡版的亚洲现代性的价值观,也 是新加坡版的现代儒家文明的价值观。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 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吸收了中国“和合文 化”的精髓。 彭忠富 最近几年,周围朋友考虑自费送子女去国外 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欧美名校去不了,日韩、新加 坡和香港的大学也在他们的考虑之列。一方面是 这些朋友家底殷实,能够负担子女在海外留学的费 用;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国内的大学没有信心,认为 这些大学哪怕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跟国外的 一流大学相比,或多或少都还存在着差距。这些家 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诟病并不是无中生有。 现任北大校长林建华教授认为中国大学发展 很快,进步不小,但总体看,仍然是一种比较粗放 的模式:考虑近期发展比较多,长远战略布局少; 对学术研究的关注多,人才培养的进展少;基础条 件建设的投人多,体制机制建设的成效少。很显 然,这种粗放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要加快大学 的体制机制建设,向内涵建设模式转变。林建华 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20年来主持多项高校改 革,以前瞻性视野摸索新时代中国的大学之道。 全球化、东西方文化融合,已成世界大趋 势。时代变革之际,社会对大学充满更多期待。 公众,期待优质教育提升;企业,期待科技成果转 化;政府,期待优秀人才频出。在东西方文化融 合,时代剧烈变革的当下,大学如何应对多方挑 战?最新出版的《大学的改革与未来》一书,首次 完整展现了林建华在 20年的大学管理工作中的 所思、所想、所为,对于青年学子以及现代教育者、 学校管理者、为人父母者,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 和参考意义。 本书包括《道与路》《言与行》等五章,是一部 深入时代与教育深处的作品,也是一部青年乃至 改革者的励志书,作者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 文化教育视野、敏锐的发现、激情的探索,激励有 志青年成长进取,启发关心教育、关心社会发展进 步的人去思考、去探寻。譬如在“大学的核心使 命”中,作者谈到人才培养是学校最核心的使命。 这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大 学长远声誉最重要的来源。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 大。作为大学校长,光聚合一堆大师远远不够,你 还得整合资源,使大家志同道合,为着共同的大学 愿景而奋斗。同时,在管理之中,还得学会倾听、 尊重与信任学校的大师们。当然,前提是大学校 长最好也是一位大师,不仅要懂学校管理,还得在 学术上有所建树。大学校长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 职位,既要有大局观,处理的问题又很具体。林建 华认为,今天的中国大学校长,需要更努力地“做 校长”,要有强的意志力,对得住良心,耐得住寂 寞,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 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取决于创新能 力,教育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教育的目的是启迪智 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搞好了,巨大的人 力资源就是优势,教育没搞好,就会是负担。子女 是家庭的希望,我们迫切呼唤更加公平和多元化 的教育,让我们的子女在未来的人生中美丽绽放。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读《大学的改革与未来》 《大学的改革 与未来》,林建华著, 东方出版中心2018 年 5 月出版。 《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推荐理由: 本书共十二卷,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新时代视 角对马克思思想及其意义做出新阐 释,澄清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误读和 曲解,从而帮助读者更为客观、准确 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更深入 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征服海洋》 [ ] · 推荐理由: 征服海洋就是征服 世界,至少最近几百年的历史证明了 这一点。这是一本大尺度粗线条图文 并茂的通俗历史读物,重点是征服,而 不是航海技术。这本书所讲述的是, 航海技术的演变如何影响人类4000 年文明进程。 广《不只中国木建筑》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 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作者从“家” 开始,带读者走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 大门,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 趣、诗意的语言,借着建筑与中外文化 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之间的联系,将中 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娓娓道来。 [ ] ·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推荐理由: 十字军东征,是人类 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了解中东问题 的根源,东西方世界的文明消长,十字 军东征是一段值得深究的历史。本书 为读者提供了“另一扇窗”,从阿拉伯人 的角度来看十字军东征,看看当时阿拉 伯世界的情形及阿拉伯人的感受。 《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 推荐理由: 文旅小镇是一个新 兴的开发类别,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 该书围绕文旅小镇的打造,全面介绍文 旅小镇的规划建设,给业界同行指出了 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成功之道。 中华文明是 迄今为止,唯一连 接贯通古代农业文 明、现代工业文明, 绵延五千多年而未 中断的文明。这一 古老而又深具活力 的文明,将给二十 一世纪乃至以后的 人类文明烙上深深 的华夏印记。而这 种印记,就深深潜 藏在其五千年来绵 延不绝的文明基因 上。从中国历史文 化的长河中,我们 可以捕捉到这种 “长寿基因”。 所谓文明,由 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和制度文明三部 分组成,是人类群 体在地球环境中的 生存方式。这种生 存方式,包含人类 群体和自然的物质 交换与互动,以及 人类群体自身的成 长演化两方面。因 此,让我们试着从 这两方面着手,探 寻中华文明的“长 寿基因”吧。 文/午马 《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 折与开展》 ,许倬云 著,湖南人民出版 社 2017 年 11 月第 1 版。 >>相关书目 东亚大陆与庞大人口中华文明存在的基础 方块汉字与儒家思想: 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灵魂 儒家正统与乡绅社会: 造就中华文明的稳定结构

Transcript of 180527 RA07 学习Cepaper.xmnn.cn/xmrb/20180527/07.pdf · 中华文明的“长寿基因”...

中华文明的“长寿基因”源于儒家正统

历史文化学者多维度解析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的原因

学习之窗责编:蔡佳伍

美编:张

有奖报料: 9

68820

投稿邮箱:d

ai ly @

x mr b.c o

m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A07

书趣人生

●郑启五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搞了一个主题是绿树的征文,这个主题我爱,率性的我按捺不住,写了又写,棵棵老树如老友,欲罢不能,前前后后一共发稿八篇,中奖不中奖真的无所谓,能将心中对大自然的真爱尽情倾吐,那有多么痛快!

从三角梅写到红木棉,从儿时厦大校园的番石榴,写到东孚院前社的龙眼树,从植物园的棕榈岛写到逸夫中学的土芒果,从《男孩子的凤凰花》,写到南普陀的菩提叶,一树一文,不亦乐乎……感恩郁郁葱葱的厦大校园,感恩我的老邻居——植物学家曾沧江,让我从小就对绿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与迷恋!尽管老夫我此时已是一匹垂垂老矣的老马,但只要说起绿树,自己依旧是树枝上一只啾啾叫的小鸟!

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可能是事前没有规定不能重复获奖,结果我种下的八棵老树棵棵开花结果,都获奖了。但比奖金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获奖征文与同样以绿树为主题的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相依相偎,汇编成精美的图文大餐——《我与厦门绿化共成长》,美不胜收的摄影佳作把一篇篇获奖文字打扮成披着盛装的新娘,为我们的绿色厦门放声欢歌,翩翩起舞……

与树为友,与书为伍,夫复何求?

老夫依旧是枝头上啾啾叫的小鸟

《《我与厦门绿化共我与厦门绿化共成长成长》》一书封面一书封面。。

知识窗

毛泽东敬仰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读了《共产党宣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未动摇。他在通过各类学说、思想、主义比较后,坚定地说:马克思的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在中国就发生大作用。毛泽东用一系列具体数字强调:中国要取得大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他崇拜马克思、坚信马克思主义,但他不盲崇、不迷信。他形象地比喻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

○马克思的学说最合用,没有中国强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是不行的。《毛泽东年谱》记载,1919年7月21日,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第一次提到了马克思。毛泽东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不合用,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问题上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才合用。马克思创立了许多学说,如党的学说、民族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文学艺术理论等等,也都应当当作合用的工具来看待。”

工具不能由少数人独揽,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私人“宝贝”,要由多数人掌握才能发挥作用。毛泽东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所掌握了。”

○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毛泽东说:“人的思想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着的,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也永远不能完备。”毛泽东形象地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毛泽东是怎样认识马克思一些思想不完善的呢?第一,马克思个别结论、论断是不完善的。第二,马克思不可能穷尽真理。第三,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马克思的书必须读,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是要创造新的理论。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毛泽东之后,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先后创造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些最新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最好纪念。 (午马辑自5月2日《学习时报》)

作为海内外首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大型学术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于2017年出齐,该套书的主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认为,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格局大致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业已形成。近代以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以“南北差距为主、东西差距为次”。到了近代,则逐步转变为

“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一巨大变化,既与中国国民经济之构成的变化息息相关,也与地理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变迁,始于先进生产力在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城市登陆并发育,然后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往内陆腹地推进,最终促成了全国广大地区传统经济的转型和新兴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自东向西,由边及里”的“港口—腹地”的变迁对近代交通和贸易体系、城市格局、区域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是理解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关键。 (午马辑自5月16日《中华读书报》)

毛泽东眼中的马克思

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一个文明就像一个生物体,有自己的组织结构,来支撑它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制度和社会。自秦合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两千多年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由是奠定。郡县制、文官组织、科举制度、编户齐民、精耕农业、依附于联系全国道路网的市场网络,从政治、经济上将中国联结成为一个自下而上中央集权控制的国家,有效调动全国力量来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并以此先进的制度文化,来同化外来的征服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中国官僚政治是从秦朝开始的。他认为中国官僚政治具有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的特点,与“中国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和宗法组织”、与儒家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和纲常教义思想等有关。

由于传统中国的官僚政治权力只达到县一级,在县以下地方权力与乡村社会之间,有很大的权力真空,这一权力真空由地方士绅所填补,形成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乡绅社会”或“士绅社

会”。历史上,乡绅阶层是中国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扮演朝廷、官府政令在乡村社会贯通并领头执行的角色,充当乡村社会的政治首领或政治代言人。正式的官僚体制与非正式的乡绅社会相结合,构成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完整体系。

金观涛、刘青峰在《兴盛与危机》中提出中国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理论。从结构上来说,中国封建社会是宗法一体化结构,它包含相互支撑的发达的地主经济、大一统的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学说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自耦合的超稳定结构,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国成功的标志。“超稳定结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持续性和生命力。

书评

编辑荐书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每一种人类文明,都生存在特定地理环境下,而地理环境又在地球自身以及人类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人类文明的生存形成挑战。按照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会遭遇一系列自然的和自身的挑战,人类文明起源于人类成功应战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的结果。如果人类能成功地应战持续不断的挑战,文明就不断地成长。

中华文明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内有黄河、长江的东亚大陆,周边多有高山、荒漠和大洋屏障,形成一种半封闭型的地理环境。黄仁宇认为,中国文化受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在其所著的《中国大历史》中,他指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

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国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人口多少是文明存续的基础,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占有很高的比例。更重要的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农业区域人口,比起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占有绝对多数的数量优势,这种农业民族在人口上的巨大优势,奠定了中华文明持久发展的人口基础。

据赵文林、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等专著统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 年),全国总人口约 3000万,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估计公元元年汉代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21.18%。估计1200年宋、金、西夏三国总人口为1.36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33.66%。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1.5亿,而世界人口1830年才达到10亿。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思想是文明高度的结晶。汉字是人类唯一经三千多年没有间断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与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血肉相连。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之一,赵汀阳在《惠此中国》中认为,农业、游牧各族势力逐鹿中原,在于中原拥有最具特殊性而无可替代的优势资源——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或知识生产系统。“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最为根本的基因。”“汉字既是工具也是世界。”所谓汉文化,是一个以汉字为主要载体,有核心基因而无边界的开放兼收的精神世界。而今汉字通过拼音、五笔输入等方法进入互联网,追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甚至表现出比英文等拼音文字更优越的存在。

由商到周,中华文明思想体系逐渐明朗成形。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人事与自然两套系统,又叠合成为

一个复杂系统。”诞生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思想,代表

了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成为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思想支柱。

儒家思想在当代和未来仍然有它的普世意义。儒家的治国思想、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在治国理政的现实实践中得到吸收和运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陈来认为,

“以德治国”就是儒家式的口号,“与时俱进”也是儒家宇宙观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执政为民”都是儒家的看法;新加坡提出的“亚洲价值观”,既是新加坡版的亚洲现代性的价值观,也是新加坡版的现代儒家文明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吸收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

●彭忠富最近几年,周围朋友考虑自费送子女去国外

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欧美名校去不了,日韩、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学也在他们的考虑之列。一方面是这些朋友家底殷实,能够负担子女在海外留学的费用;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国内的大学没有信心,认为这些大学哪怕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跟国外的一流大学相比,或多或少都还存在着差距。这些家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诟病并不是无中生有。

现任北大校长林建华教授认为中国大学发展很快,进步不小,但总体看,仍然是一种比较粗放的模式:考虑近期发展比较多,长远战略布局少;对学术研究的关注多,人才培养的进展少;基础条件建设的投人多,体制机制建设的成效少。很显然,这种粗放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要加快大学的体制机制建设,向内涵建设模式转变。林建华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20年来主持多项高校改革,以前瞻性视野摸索新时代中国的大学之道。

全球化、东西方文化融合,已成世界大趋势。时代变革之际,社会对大学充满更多期待。公众,期待优质教育提升;企业,期待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期待优秀人才频出。在东西方文化融合,时代剧烈变革的当下,大学如何应对多方挑战?最新出版的《大学的改革与未来》一书,首次完整展现了林建华在20年的大学管理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为,对于青年学子以及现代教育者、学校管理者、为人父母者,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

和参考意义。本书包括《道与路》《言与行》等五章,是一部

深入时代与教育深处的作品,也是一部青年乃至改革者的励志书,作者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文化教育视野、敏锐的发现、激情的探索,激励有志青年成长进取,启发关心教育、关心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去思考、去探寻。譬如在“大学的核心使命”中,作者谈到人才培养是学校最核心的使命。这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长远声誉最重要的来源。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作为大学校长,光聚合一堆大师远远不够,你还得整合资源,使大家志同道合,为着共同的大学愿景而奋斗。同时,在管理之中,还得学会倾听、尊重与信任学校的大师们。当然,前提是大学校长最好也是一位大师,不仅要懂学校管理,还得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大学校长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职位,既要有大局观,处理的问题又很具体。林建华认为,今天的中国大学校长,需要更努力地“做校长”,要有强的意志力,对得住良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

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取决于创新能力,教育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教育的目的是启迪智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搞好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就是优势,教育没搞好,就会是负担。子女是家庭的希望,我们迫切呼唤更加公平和多元化的教育,让我们的子女在未来的人生中美丽绽放。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读《大学的改革与未来》

《大学的改革与未来》,林建华著,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5月出版。

《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聂锦芳

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共十二卷,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新时代视角对马克思思想及其意义做出新阐释,澄清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误读和曲解,从而帮助读者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更深入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征服海洋》

[

英]

布赖恩·莱弗里著

☞推荐理由:征服海洋就是征服世界,至少最近几百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本大尺度粗线条图文并茂的通俗历史读物,重点是征服,而不是航海技术。这本书所讲述的是,航海技术的演变如何影响人类 4000年文明进程。

赵广超

《不只中国木建筑》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作者从“家”开始,带读者走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诗意的语言,借着建筑与中外文化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娓娓道来。

[

法]

阿敏·马卢夫著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推荐理由:十字军东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了解中东问题的根源,东西方世界的文明消长,十字军东征是一段值得深究的历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另一扇窗”,从阿拉伯人的角度来看十字军东征,看看当时阿拉伯世界的情形及阿拉伯人的感受。

陈仁科著

《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

☞推荐理由:文旅小镇是一个新兴的开发类别,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该书围绕文旅小镇的打造,全面介绍文旅小镇的规划建设,给业界同行指出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成功之道。

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连接贯通古代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绵延五千多年而未中断的文明。这一古老而又深具活力的文明,将给二十一世纪乃至以后的人类文明烙上深深的华夏印记。而这种印记,就深深潜藏在其五千年来绵延不绝的文明基因上。从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这种“长寿基因”。

所谓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部分组成,是人类群体在地球环境中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含人类群体和自然的物质交换与互动,以及人类群体自身的成长演化两方面。因此,让我们试着从这两方面着手,探寻中华文明的“长寿基因”吧。

文/午 马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

>>相关书目

东亚大陆与庞大人口:中华文明存在的基础

方块汉字与儒家思想: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灵魂

儒家正统与乡绅社会:造就中华文明的稳定结构

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