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60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會議日期:中華民國 100 12 7 日(星期三) 會議時間:上午 10 會議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Transcript of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Page 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會議日期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三)

會議時間上午 10 時

會議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ii

目 錄

項 目 頁碼

壹報告事項-------------------------------------------------------------------------------------------- 1

一企劃工作-------------------------------------------------------------------------------------- 1

二招生事務-------------------------------------------------------------------------------------- 1

三招生宣導-------------------------------------------------------------------------------------- 2

四註冊選課-------------------------------------------------------------------------------------- 3

五課務--------------------------------------------------------------------------------------------- 4

六通識教育-------------------------------------------------------------------------------------- 4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貳討論事項-------------------------------------------------------------------------------------------- 7

提 案 一 修訂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修正條文案------------------ 7

提 案 二 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三 修正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四 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五 管理學院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 8

提 案 六 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案------------------------------------------- 8

提 案 七 修訂本校「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案------------------------------------------ 8

提 案 八 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案------------------------------------------- 9

提 案 九 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案-------------------------------- 9

提 案 十 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案------------------------------------------------- 10

提 案十一 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案---------------------------------------------------------------------- 10

提 案十二 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案--------------- 11

提 案十三 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四 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五 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六 訂定本校各學系之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 12

叁臨時動議-------------------------------------------------------------------------------------------- 12

肆散會--------------------------------------------------------------------------------------------------- 12

iii

項 目 頁碼

附 件 1 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3

附件 2 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5

附件 3 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9

附件 4 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1

附件 5 管理學院「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24

附件 6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6

附件 7 本校「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0

附件 8 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2

附件 9 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6

附件 10 本校本校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9

附件 11 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1

附件 12 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3

附件 13 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4

附件 14 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8

附件 15 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 51

【報告事項】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時間10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

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主席吳教務長正己

出席如簽到表

列席如簽到表 紀錄陳宛妤

壹 報告事項

ㄧ企劃工作

(一) 本校「課程精進改造計畫」第一期共 12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

計新台幣 690 萬元已於 100 年 7 月 31 日執行完畢第二期之課程精進

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4 月 1 日至 100 年 11 月 30 日止(延至 2 月 29 日)

審查結果共 5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210 萬元第三期

課程精進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10 月 1 日起至 101 年 2 月 29 日止審查

結果共 7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70 萬元

(二)本校 100 年國際夏日學校課程共計 5 個系所參與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00 萬元已於 100 年 8 月 31 日執行完畢

(三)本校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共計 4 個系所參與開課(如附表)獲補助金額

合計新台幣 77 萬 2540 元 編號 學 系 編

號學 系

1 生命科學系 3 藝術史研究所

2 地球科學系 4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四)本校 102 學年度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申請案業經 100 年 10 月 12 日本

校第 132 次校務研究發展委員會100 年 11 月 23 日第 107 次校務會議審

議共計通過 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Global MBA)」將依限提報教育部

二招生事務

(一)101 學年度本校各項招生考試預定辦理期程請參見下表

【報告事項】

2

項目 考試類別

簡章公告日期 報名日期 (網路)

考試日期 錄取名單 公告日期

辦理情形

碩士班推薦甄選

100年9月22日

100 年 10 月12~18 日

100年 10月 28日~11 月 6 日

100 年 11 月 17日

已 辦 理 完畢刻正進行正取生報到與備取生遞補作業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第一階段 (無複試系所) 101 年 3 月 29 日 第二階段 (有複試系所)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程辦理中

在職進修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博士班 100年12月6日

101年3月15~21 日

101 年 5 月 5日

101 年 5 月 24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甄選

入學

100 年 11 月

23 日 101年 3月 23

~28 日

個人申請第二

階段指定項目

甄試於 101 年

4 月 8~10 日

辦理

【繁星推薦】

101 年 3 月 9 日

【個人申請】

101 年 3 月 27 日

(音樂學系)

101 年 4 月 20 日

(其它學系)

本校於 100年

11 月 23 日起

協助代售簡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運動競技

學系單獨

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指定

科目考試

101 年 3 月中

101 年 4 月中

旬~5月中旬

101 年 7 月 1

日~3 日 101 年 8 月 6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二年級轉

學考

101 年 5 月中

101 年 6 月中

101 年 7 月 7

日 101 年 7 月下旬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三招生宣導

(一)100 年 11 月辦理之全國高中校招生宣導活動在本校各學院系所師

生積極支援下共計 9 場學群介紹座談會業已圓滿辦理完竣並獲致熱烈

回響(基隆高中新竹高中中山女中內壢高中嘉義女中桃園高

中南湖高中延平高中臺中二中等) (二)本校「學士班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及「碩士班新生入學

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業經 100 年 10 月 5 日本校 100 學年度第 2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ii

目 錄

項 目 頁碼

壹報告事項-------------------------------------------------------------------------------------------- 1

一企劃工作-------------------------------------------------------------------------------------- 1

二招生事務-------------------------------------------------------------------------------------- 1

三招生宣導-------------------------------------------------------------------------------------- 2

四註冊選課-------------------------------------------------------------------------------------- 3

五課務--------------------------------------------------------------------------------------------- 4

六通識教育-------------------------------------------------------------------------------------- 4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貳討論事項-------------------------------------------------------------------------------------------- 7

提 案 一 修訂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修正條文案------------------ 7

提 案 二 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三 修正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四 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案---------- 7

提 案 五 管理學院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 8

提 案 六 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案------------------------------------------- 8

提 案 七 修訂本校「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案------------------------------------------ 8

提 案 八 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案------------------------------------------- 9

提 案 九 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案-------------------------------- 9

提 案 十 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案------------------------------------------------- 10

提 案十一 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案---------------------------------------------------------------------- 10

提 案十二 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案--------------- 11

提 案十三 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四 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五 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案------------------------------------ 11

提 案十六 訂定本校各學系之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 12

叁臨時動議-------------------------------------------------------------------------------------------- 12

肆散會--------------------------------------------------------------------------------------------------- 12

iii

項 目 頁碼

附 件 1 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3

附件 2 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5

附件 3 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9

附件 4 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1

附件 5 管理學院「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24

附件 6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6

附件 7 本校「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0

附件 8 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2

附件 9 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6

附件 10 本校本校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9

附件 11 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1

附件 12 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3

附件 13 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4

附件 14 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8

附件 15 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 51

【報告事項】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時間10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

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主席吳教務長正己

出席如簽到表

列席如簽到表 紀錄陳宛妤

壹 報告事項

ㄧ企劃工作

(一) 本校「課程精進改造計畫」第一期共 12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

計新台幣 690 萬元已於 100 年 7 月 31 日執行完畢第二期之課程精進

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4 月 1 日至 100 年 11 月 30 日止(延至 2 月 29 日)

審查結果共 5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210 萬元第三期

課程精進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10 月 1 日起至 101 年 2 月 29 日止審查

結果共 7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70 萬元

(二)本校 100 年國際夏日學校課程共計 5 個系所參與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00 萬元已於 100 年 8 月 31 日執行完畢

(三)本校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共計 4 個系所參與開課(如附表)獲補助金額

合計新台幣 77 萬 2540 元 編號 學 系 編

號學 系

1 生命科學系 3 藝術史研究所

2 地球科學系 4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四)本校 102 學年度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申請案業經 100 年 10 月 12 日本

校第 132 次校務研究發展委員會100 年 11 月 23 日第 107 次校務會議審

議共計通過 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Global MBA)」將依限提報教育部

二招生事務

(一)101 學年度本校各項招生考試預定辦理期程請參見下表

【報告事項】

2

項目 考試類別

簡章公告日期 報名日期 (網路)

考試日期 錄取名單 公告日期

辦理情形

碩士班推薦甄選

100年9月22日

100 年 10 月12~18 日

100年 10月 28日~11 月 6 日

100 年 11 月 17日

已 辦 理 完畢刻正進行正取生報到與備取生遞補作業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第一階段 (無複試系所) 101 年 3 月 29 日 第二階段 (有複試系所)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程辦理中

在職進修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博士班 100年12月6日

101年3月15~21 日

101 年 5 月 5日

101 年 5 月 24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甄選

入學

100 年 11 月

23 日 101年 3月 23

~28 日

個人申請第二

階段指定項目

甄試於 101 年

4 月 8~10 日

辦理

【繁星推薦】

101 年 3 月 9 日

【個人申請】

101 年 3 月 27 日

(音樂學系)

101 年 4 月 20 日

(其它學系)

本校於 100年

11 月 23 日起

協助代售簡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運動競技

學系單獨

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指定

科目考試

101 年 3 月中

101 年 4 月中

旬~5月中旬

101 年 7 月 1

日~3 日 101 年 8 月 6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二年級轉

學考

101 年 5 月中

101 年 6 月中

101 年 7 月 7

日 101 年 7 月下旬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三招生宣導

(一)100 年 11 月辦理之全國高中校招生宣導活動在本校各學院系所師

生積極支援下共計 9 場學群介紹座談會業已圓滿辦理完竣並獲致熱烈

回響(基隆高中新竹高中中山女中內壢高中嘉義女中桃園高

中南湖高中延平高中臺中二中等) (二)本校「學士班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及「碩士班新生入學

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業經 100 年 10 月 5 日本校 100 學年度第 2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iii

項 目 頁碼

附 件 1 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3

附件 2 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5

附件 3 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19

附件 4 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1

附件 5 管理學院「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24

附件 6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26

附件 7 本校「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0

附件 8 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2

附件 9 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6

附件 10 本校本校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39

附件 11 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1

附件 12 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3

附件 13 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4

附件 14 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48

附件 15 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 51

【報告事項】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時間10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

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主席吳教務長正己

出席如簽到表

列席如簽到表 紀錄陳宛妤

壹 報告事項

ㄧ企劃工作

(一) 本校「課程精進改造計畫」第一期共 12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

計新台幣 690 萬元已於 100 年 7 月 31 日執行完畢第二期之課程精進

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4 月 1 日至 100 年 11 月 30 日止(延至 2 月 29 日)

審查結果共 5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210 萬元第三期

課程精進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10 月 1 日起至 101 年 2 月 29 日止審查

結果共 7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70 萬元

(二)本校 100 年國際夏日學校課程共計 5 個系所參與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00 萬元已於 100 年 8 月 31 日執行完畢

(三)本校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共計 4 個系所參與開課(如附表)獲補助金額

合計新台幣 77 萬 2540 元 編號 學 系 編

號學 系

1 生命科學系 3 藝術史研究所

2 地球科學系 4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四)本校 102 學年度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申請案業經 100 年 10 月 12 日本

校第 132 次校務研究發展委員會100 年 11 月 23 日第 107 次校務會議審

議共計通過 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Global MBA)」將依限提報教育部

二招生事務

(一)101 學年度本校各項招生考試預定辦理期程請參見下表

【報告事項】

2

項目 考試類別

簡章公告日期 報名日期 (網路)

考試日期 錄取名單 公告日期

辦理情形

碩士班推薦甄選

100年9月22日

100 年 10 月12~18 日

100年 10月 28日~11 月 6 日

100 年 11 月 17日

已 辦 理 完畢刻正進行正取生報到與備取生遞補作業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第一階段 (無複試系所) 101 年 3 月 29 日 第二階段 (有複試系所)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程辦理中

在職進修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博士班 100年12月6日

101年3月15~21 日

101 年 5 月 5日

101 年 5 月 24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甄選

入學

100 年 11 月

23 日 101年 3月 23

~28 日

個人申請第二

階段指定項目

甄試於 101 年

4 月 8~10 日

辦理

【繁星推薦】

101 年 3 月 9 日

【個人申請】

101 年 3 月 27 日

(音樂學系)

101 年 4 月 20 日

(其它學系)

本校於 100年

11 月 23 日起

協助代售簡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運動競技

學系單獨

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指定

科目考試

101 年 3 月中

101 年 4 月中

旬~5月中旬

101 年 7 月 1

日~3 日 101 年 8 月 6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二年級轉

學考

101 年 5 月中

101 年 6 月中

101 年 7 月 7

日 101 年 7 月下旬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三招生宣導

(一)100 年 11 月辦理之全國高中校招生宣導活動在本校各學院系所師

生積極支援下共計 9 場學群介紹座談會業已圓滿辦理完竣並獲致熱烈

回響(基隆高中新竹高中中山女中內壢高中嘉義女中桃園高

中南湖高中延平高中臺中二中等) (二)本校「學士班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及「碩士班新生入學

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業經 100 年 10 月 5 日本校 100 學年度第 2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報告事項】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時間10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

地點校本部綜合大樓五樓 509 國際會議廳

主席吳教務長正己

出席如簽到表

列席如簽到表 紀錄陳宛妤

壹 報告事項

ㄧ企劃工作

(一) 本校「課程精進改造計畫」第一期共 12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

計新台幣 690 萬元已於 100 年 7 月 31 日執行完畢第二期之課程精進

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4 月 1 日至 100 年 11 月 30 日止(延至 2 月 29 日)

審查結果共 5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210 萬元第三期

課程精進改造計畫期程自 100 年 10 月 1 日起至 101 年 2 月 29 日止審查

結果共 7 個申請案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70 萬元

(二)本校 100 年國際夏日學校課程共計 5 個系所參與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

100 萬元已於 100 年 8 月 31 日執行完畢

(三)本校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共計 4 個系所參與開課(如附表)獲補助金額

合計新台幣 77 萬 2540 元 編號 學 系 編

號學 系

1 生命科學系 3 藝術史研究所

2 地球科學系 4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四)本校 102 學年度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申請案業經 100 年 10 月 12 日本

校第 132 次校務研究發展委員會100 年 11 月 23 日第 107 次校務會議審

議共計通過 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Global MBA)」將依限提報教育部

二招生事務

(一)101 學年度本校各項招生考試預定辦理期程請參見下表

【報告事項】

2

項目 考試類別

簡章公告日期 報名日期 (網路)

考試日期 錄取名單 公告日期

辦理情形

碩士班推薦甄選

100年9月22日

100 年 10 月12~18 日

100年 10月 28日~11 月 6 日

100 年 11 月 17日

已 辦 理 完畢刻正進行正取生報到與備取生遞補作業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第一階段 (無複試系所) 101 年 3 月 29 日 第二階段 (有複試系所)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程辦理中

在職進修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博士班 100年12月6日

101年3月15~21 日

101 年 5 月 5日

101 年 5 月 24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甄選

入學

100 年 11 月

23 日 101年 3月 23

~28 日

個人申請第二

階段指定項目

甄試於 101 年

4 月 8~10 日

辦理

【繁星推薦】

101 年 3 月 9 日

【個人申請】

101 年 3 月 27 日

(音樂學系)

101 年 4 月 20 日

(其它學系)

本校於 100年

11 月 23 日起

協助代售簡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運動競技

學系單獨

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指定

科目考試

101 年 3 月中

101 年 4 月中

旬~5月中旬

101 年 7 月 1

日~3 日 101 年 8 月 6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二年級轉

學考

101 年 5 月中

101 年 6 月中

101 年 7 月 7

日 101 年 7 月下旬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三招生宣導

(一)100 年 11 月辦理之全國高中校招生宣導活動在本校各學院系所師

生積極支援下共計 9 場學群介紹座談會業已圓滿辦理完竣並獲致熱烈

回響(基隆高中新竹高中中山女中內壢高中嘉義女中桃園高

中南湖高中延平高中臺中二中等) (二)本校「學士班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及「碩士班新生入學

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業經 100 年 10 月 5 日本校 100 學年度第 2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報告事項】

2

項目 考試類別

簡章公告日期 報名日期 (網路)

考試日期 錄取名單 公告日期

辦理情形

碩士班推薦甄選

100年9月22日

100 年 10 月12~18 日

100年 10月 28日~11 月 6 日

100 年 11 月 17日

已 辦 理 完畢刻正進行正取生報到與備取生遞補作業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第一階段 (無複試系所) 101 年 3 月 29 日 第二階段 (有複試系所)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程辦理中

在職進修

碩士班

100 年 11 月24 日

100 年 12 月15~21 日

101 年 3 月 4日

101 年 4 月 19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博士班 100年12月6日

101年3月15~21 日

101 年 5 月 5日

101 年 5 月 24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甄選

入學

100 年 11 月

23 日 101年 3月 23

~28 日

個人申請第二

階段指定項目

甄試於 101 年

4 月 8~10 日

辦理

【繁星推薦】

101 年 3 月 9 日

【個人申請】

101 年 3 月 27 日

(音樂學系)

101 年 4 月 20 日

(其它學系)

本校於 100年

11 月 23 日起

協助代售簡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運動競技

學系單獨

招生

100年 12月 9

101 年 2 月上

101 年 3 月 10

日 101年 3月 29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大學指定

科目考試

101 年 3 月中

101 年 4 月中

旬~5月中旬

101 年 7 月 1

日~3 日 101 年 8 月 6 日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二年級轉

學考

101 年 5 月中

101 年 6 月中

101 年 7 月 7

日 101 年 7 月下旬

按各預定時

程辦理中

三招生宣導

(一)100 年 11 月辦理之全國高中校招生宣導活動在本校各學院系所師

生積極支援下共計 9 場學群介紹座談會業已圓滿辦理完竣並獲致熱烈

回響(基隆高中新竹高中中山女中內壢高中嘉義女中桃園高

中南湖高中延平高中臺中二中等) (二)本校「學士班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及「碩士班新生入學

成績優異獎學金實施要點」業經 100 年 10 月 5 日本校 100 學年度第 2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6: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報告事項】

3

次學術主管會報審議通過各系所推薦 101 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入學成績

優異獎學金名單已於 100 年 11 月 30 日截止收件計有 19 個系所提出推

薦名單經 100 年 12 月 1 日由鄭副校長主持之委員會審查共有 21 位

同學獲獎因本案係第一次辦理委員會決定延長申請時間一週請有

意推薦系所於 12 月 9 日前補提推薦名單

四註冊選課

(一)99 學年度第 2 學期書卷獎獲獎名單共有 252 位同學自本學期起獎狀改

採中英文並列獲獎學生之獎狀業分送至各學院惠請各學院協助頒予

獲獎學生 (二)99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士班學生符合當學期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總

修學分數 12 或 23 者計有 114 名其中 20 名因累計 2 學期已依學則

規定予以退學餘學生已函知學生家長所屬學系學生事務處及教發

中心提供必要之輔導與協助 (三)本學期學分抵免申請已完成審核計博士班 9 件碩士班 117 件在職

專班 4 件學士班 61 件共計 191 件 (四)「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網站」系統本學期開放時間自 100 年 10 月 31

日起至 11 月 25 日止任課師長可藉此系統對期中評量不佳之學士班同

學預警學生亦可由對應之教務系統查詢個人學習評量狀況 (五)本學期學生申請停修課程之日期為 100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1 日止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 1 科為限扣除停修之學分數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

學分數(不包括體育國防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得

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惟延長修業年限之學士班學生

辦理停修後至少仍應修習一門科目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協助匯整學

生停修課程申請表後分送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辦理 (六)本學期成績送交日期為 101 年 1 月 5 日起至 101 年 1 月 31 日止(含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博士班成績補登逾期未送者該生該科成績以零分

計算並採計於平均成績中)敬請各系所學位學程轉知所屬教師

依時限於「教師成績輸入系統」登錄當學期成績 (七)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選課日程如下

1在職專班網路初選日期為 101 年 1 月 9 日至 15 日止

2日間學制第一階段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3 日止第

二階段第 1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止第二階段

第 2 梯次網路選課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5 日16 日

3全校加退選授權碼加選與特殊原因專案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20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4校際選課旁聽選讀申請日期為 101 年 2 月 13 日起至 3 月 5 日止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報告事項】

4

五課務

(一)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日間班及在職專班開排課系統開放時間自 11 月

21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請各系所於此期間將開課資料登錄系統中

並將開課相關表件彙送本處課務組俾便辦理後續作業本處預定於

101 年 1 月 2 日公告在職班課程101 年 1 月 13 日公告日間班課程

請轉知授課教師務必完成課程大綱確認俾提供學生選課參考

(二)本處自期中考週至結束後 1 週(11 月 7 日起至 11 月 18 日止)辦理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期中意見調查授課老師可於 11 月 18 日後上網

查閱學生意見本次調查結果僅供授課老師適時瞭解學生意見作為

教學調整之參考不列入期末調查統計資料

(三)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新式課程綱要已於 11 月 7 日上線協助各開課單

位於開課期間建置課程基本資料等系統問題

(四)配合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時程調查曾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教師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課意願等相關作業

(五)因應 101 學年度在職進修學位班新系統上線配合教室管理系統測試

及開排課系統系所代碼科目代碼轉換前置作業

(六)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課人數不足科目停續開前之鐘點費兼任教師

授課鐘點費及專任教師申請支領之超授鐘點費已統計完成並於 11

月 14 日移請出納組核發

六通識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心與應華系合辦「2011 文學講座王文興《家變》」分別

於 10 月 132127 日舉辦三場座談會師生熱烈參與

(二)100 年 10 月 26 日舉辦《誰的戰爭與和平-《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與國

家》嘉賓講座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談《賽德克bull巴萊》的族群

與國家

(三)100 年 10 月 17-30 日開放通識授課教師上線填答「通識教育教師問卷

調查」感謝教師上線填寫並提出對通識教育的具體建議

(四)100 年 11 月 2 日於校長接待室舉辦「99 學年度優良通識課程教師獎頒

獎典禮」由張校長國恩頒獎優良通識課程教師分別為趙惠玲教授

張子超教授及王宏豪講師

(五)100 年 11 月 8 日召開「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議」

審議通過課程送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六)100 年 11 月 11 日截止受理「通識教育學習獎」預計於 11 月底前完成

審查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8: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報告事項】

5

(七)受理「通識課程嘉賓講者」申請案10 至 11 月份計有 15 場嘉賓講

者課程

(八)因應 101 年度通識教育評鑑通識教育中心預計於 12 月 16 日辦理自

(九)與心測中心心輔系科教中心教育系等單位合作規劃研發本校

學生基本素養學習成效測驗題庫及評核系統業已擬訂邏輯美感素

養及創造力等測驗題庫並已架設系統網站

(十)與資訊中心合作規劃建置全校課程地圖維護後台業已完成「系所

核心能力表維護」課程地圖子系統

(十一)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藉由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繼續執行

特色通識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計畫業已核定獲補助課程共計 11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9: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七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序 案由摘要 提案單位 決議 執行情形

一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二 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設置輔系辦法」部分條文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三 物理系與芬蘭 University of Oulu 簽訂雙聯學制 物理系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四 歐文所與法國昂傑大學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照案通過 法文版雙聯約已翻譯完成現正與昂傑大學洽談來訪簽約事宜

五 修訂歐文所「德法語學程修習辦法」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修正通過 已送請通識中心上網公告並公告於本所網頁

六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第9條條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七 審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全文

國際事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八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九 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繳交及更正成績辦法」第四五條條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於 100 年11 月 2 日師大教註字第1000021205 號函頒公布

十 修訂本校「教學評鑑辦法」 教務處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十一 修正本校「學則」 教務處 照案通過 已依決議執行並提 100年 11 月 23 日本校第 107次校務會議通過

臨時 動議

管理學院與韓國又松大學Solbridge 國際商業學院碩士學位雙聯學制合作案

管理學院 修正通過 已依決議辦理

決議同意備查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0: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7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東亞學系

案由關於東亞學系擬制定「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ㄧ 本案業經 100年 10月 28日東亞學系 100學年度第三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擬自 100 學年度起申請101 學年度起修讀者開始實施

二檢附修正條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1(第 13 頁)

【提案二】 提案單位數學系

案由擬修訂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及「雙主修實施要點」部分條文

提請討論 說明 ㄧ本案係因應數學系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修正辦理並經 99 學年第四次系務

會議通過 二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各乙式如附件 2(第 15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三】 提案單位國際事務處

案由擬修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部分條文提請 審議

說明配合教育部臺高(二)字第1000116832 號函復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作業事

項免報部備查修正第八條玆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3

(第19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四】 提案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案由擬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教育部 100721 臺中(二)字第 1000124927 號函修改本校接受社會人

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中有關教育學程修讀規定規範教育學程

科目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並限制其隨班附讀人數 二檢附教育部函文及本校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修正部

分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4(第 21 頁)

決議照案通過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8

【提案五】 提案單位管理學院

案由管理學院擬訂定「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案提

請 審議

說明

一因應師大積極轉型為人文與科技並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綜合型大學

並配合產業全球佈局趨勢結合本院中長期發展目標並強化與實務界之

整合以及業界對國際觀之專業金融人才需求

二檢附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草案)及課程架構詳

如附件5(第24頁)

決議照案通過但請強化高科技產業相關課程之開設

【提案六】 提案單位通識中心

案由修正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提請討論

說明

一 本案業經本校 100 學年第 2 次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通過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 明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第 2 條)

(二) 明列新開核心課程除應符合領域目標內涵外應參酌「本校學生基

本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第 6 條)

(三) 刪除通識課程開設之例行細則精簡條文內容並開放通識課程學

分數得依課程性質提高至 3 學分(第 7 條)

(四) 增列學生修習通識學分之規定另為提供學生選課及系所課程規範

之彈性取消學生超修通識學分不得採計為自由選修學分之規定(第

10 條)

三 檢附本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

決議增加經過第 319 次行政會議通過之法源並納入共同必修學分表 18 學

分之架構修正後通過如附件 6(第 26 頁)

【提案七】 提案單位 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提請 討論

說明

一 本法原係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二 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暑期課程收費方式(第八點)

(二)刪除暑期課程置行政人員若干人之規定(原條文第十點)

(三)增訂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之規定(第十點)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9

(四)調整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第十四點)

三檢附本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全文如附件 7(第 30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轉系(所)辦法」部分條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整併學生轉系(所)之資格及修業年限等規定規範「轉

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總平均成績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旨並將相關行政流程刪除以簡化條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8(第 32 頁)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處為使本校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更臻合理化爰參酌國內

其他公立大學有關教師授課時數及開課最低學生數相關規定於近期內

修訂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及「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其中「教

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業經第107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本標準修正重點如下

(一)研究所課程開課最低學生數博士班 3 人以上碩士班 5 人以上(第

一點第一項第一款)

(二)研究所課程若選課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時得以學士班 2 人折算

碩士生 1 人碩士生 2 人折算博士生 1 人

(第一點第一項第二款)

(三)排除開設科目如停開致任課教師應授課時數不足者可續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二款)

(四)排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費可續開課程之規定

(原條文第一點第二項第三款)

(五)增列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開課最低學生數限制

(第一點第二項第四款)

三檢附本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暨修正草案全文

決議修正後通過如附件9(第36頁)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10

【提案十】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有關「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界定一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為配合本校「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第四點第八項「專任教師每指

導一名博士生每學期得折抵授課時數一小時每指導一名碩士生每學

期得折抵授課時數 05 小時每學期合計最多得折抵二小時教師因本

項折抵時數者不得支領超授鐘點費且以不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

究所課程為原則若仍須開授則不得計入授課時數」以及第九項「專

任教師若開授個別指導性質之研究所課程則不得支領超鐘點費」

之規定爰擬明確規範「個別指導性質」課程

二檢附 99 學年度研究所個別指導性質課程開課情形分析表

三擬將碩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學分數以 2

學分為原則博士班個別指導性質課程統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

學分數以 1 學分為原則

四個別指導性質課程仍應適用最低開課人數之限制

五如各系所現行個別指導課程非採用「引導研究」及「獨立研究」課名

者請提 100 學年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預定 101 年 4 月 11 日召開)修

正課名及學分數俾 101 學年度新制「教師授課時數核計要點」之實

施 決議

一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碩士班統一以「引導研究」為課名博士班統

一以「獨立研究」為課名其他維持現有規定 二各系所現行學位論文指導性質課程若非採用上述名稱請提 100 學年

度第 3 次課程委員會修正(預定 101 年 3 月 28 日召開)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考試規則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應試時間規定(修訂各科考試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得參加

考試) (第二點)

(二)調整應試文具規定(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及違者

扣分標準(扣減該科成績滿分之 5) (第六點)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11

二檢附本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0(第 39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修訂本校「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提請

討論

說明

一本案修訂重點如下

(一)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第五條)

(二)取消每學期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第六條)

(三)調整本辦法審議程序為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第八條)

二檢附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1(第 41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申請停修課程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684 號解釋意旨並配合本校學則第 135082 條規

定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刪除申請停修後最低修習學分數之限制增加學生修

習彈性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2(第 43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校際選課實施要點」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列外校學生申請停修規定並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

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3(第 45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

說明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12

一參照實務作業檢討修正

二本次修正重點為將相關申請流程另列明於申請表以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及效率

三檢附修正條文對照表及修正草案如附件 14(第 48 頁)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提案十六】 提案單位教務處

案由訂定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案提請 討

說明

一依據100學年度第3次學術暨行政主管聯席會報主席裁示事項(請教務處

於教務會議提案研議訂定本校各系所之系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上限為80學分)辦理

二檢附本校100學年度各學系學士班應修學分數及可自由選修學分數一覽

表如附件15(第51頁)統計分析各學系系規定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

計情形如下

平均數為 83 學分眾數為 88 學分中數為 85 學分最大值為 96 學分

最小值為 68 學分

三為使本校學生除修習學系規定之必選修課程外能多元學習其他領域

課程擬規範本校各學系學士班規定之必修與選修學分數合計上限為

75 學分

決議提下次會議討論

參臨時動議(無)

肆散會(下午 12 時 40 分)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6: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8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於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之第二學期

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申請於次學年度起選修本系為輔系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

修課程」3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輔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

出輔系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選讀輔系能力者送請本

系主任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可選讀輔系課程

五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

班前百分之五十者

六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七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

八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皆依本

校「各學系設置輔系辦法」辦理之

九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

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學生修讀東亞學系雙主修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 100 年 10 月 21 日東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本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學系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制定之

二除本系學生外本校各學系學生得自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年度第二學期申請修讀本系雙

主修資格

三課程內容及學分規定以本系「課程架構表」為依據共修習「系共同必修課程」30 學

分及「系基礎選修課程」之主修組別 21 學分「系分組課程」之主修組別 20 學分

四申請選讀資格審定各學系學生申請選讀本系為加修學系應向原主修學系提出雙主修

申請書及在校成績單經審查確認其具有加修本系課程為雙主修能力者送請本系主任

同意簽請教務長核定後始取得雙主修修課學生資格

五本系對東亞學糸雙主修開設之必修科目可逕至本系各班修習

六申請資格本校非東亞學系大學部學生且上學期於就讀班級之名次為該班前百分之四

十者

七檢附資料申請表乙份上學期成績單影本乙份兩頁以內之自傳

八錄取標準與名額由本系就申請學生之程度訂定錄取標準名額至多三十名

九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及資格證明等其他未盡事宜依據本校「各學系

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施行之

十本要點經本系系務會議及學校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8: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2】

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

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培

育中等學校數學科教師

專門科目一覽表」訂定

應修下列科目中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要求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

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

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數學

科教師專門科目一覽

表」訂定應修下列科

目中必備 31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 34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高等幾何(一) 3 必備

機率論(一) 3 必備

統計學(一) 3 必備

複變函數論(一) 2 必備

數論 3 選備

離散數學 3 選備

解析幾何 3 選備

因應 99 學年課程

更 名 及 修 正 辦

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19: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2】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設置輔系實施要點

97 學年度數學系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學年度數學系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訂定之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第三條之規定

(二)至少修畢一學期三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同成績

證明乙份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處公布之

四課程本課程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應修下列科目中

必備 32 學分選備 3 學分合計總學分 35 學分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備註 線性代數 6 必備 高等微積分 8 必備 代數學 6 必備 數學導論 3 必備 數論 3 必備 微分方程導論 3 必備 機率導論 3 必備 複變數函數論

3 必選 1 選備

微分幾何(一) 選備 統計學(一) 選備

五修課注意事項所有輔系應修科目須至數學系修課且於選修高等微積分

前應修畢全學年至少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六有關選修輔系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項

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輔系辦法」及相關法令辦理之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0: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2】

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雙主修實施要點」

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

及學分係依據「數學

系必選修科目一覽

表」訂定修畢數學

系全部專業必修科

目(50 學分)及選修

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四課程及學分修畢數

學系全部專業必修

科目(54 學分)及選

修科目(15 學分)共

69 學分

因應 99 學年課程更名及

修正辦理於 99 學年第

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2】

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以數學系為加修學系之

雙主修實施要點

921024 招生委員會修正通過 921030 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623 99 學年第 4 次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依據本要點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訂定

二申請資格

(一)符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二)修畢全學年六學分之微積分課程且成績及格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依學校行事曆規定時間內辦理

(二)申請程序向數學系索取雙主修申請表經所屬系主任簽章同意後連

同成績證明乙份一併繳至數學系辦公室並參加數學系自訂之甄試

(三)甄試內容(1)微積分(2)高中數學

(四)甄試時間及地點依每年公布於數學系網頁之公告辦理(應試時須攜

帶學生證)

(五)甄試通過後送教務長核定

四課程及學分本課程及學分係依據「數學系必選修科目一覽表」訂定修

畢數學系全部專業必修科目(50 學分)及選修科目(18 學分)共 68 學分

五有關修讀雙主修之成績計算修業年限資格證明及其他本要點未規定事

項悉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及相關法令辦

理之

六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送請教務處提報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3】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條文修正對照表

條文序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實

施修訂時亦同

作業細則屬校內程序

作業事項免報部備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3】

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作業細則

86 年 4 月 16 日第 247 次行政會議通過

87 年 12 月 2 日第 259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6 年 12 月 12 日第 318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8 年 3 月 25 日第 32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5 月 4 日第 332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5 日第 333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0 月 12 日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細則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

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依本辦法申請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生如具公費生身份需繳交師資培育

公費生保證人同意書如出國期滿未依規定返國由其保證人負責公費

賠償事宜

第三條 申請人資格需符合各該校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並依規

定繳交相關申請文件

第四條 學生經各系(所)核准後應檢附研修計畫書在校成績證明等相關文件

送國際事務處審核再送請教務處轉呈校長核定

第五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由本校出具核定公函其後依國外就讀學校規定辦理出

境與入學相關手續

第六條 申請獲准之學生出國期間之住宿學雜費獎學金等事宜均依各該校

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協議書之規定辦理協議書中未規定者學生需

自行負擔上述費用

第七條 學生前往國外學校於完成註冊選課手續後二個月內須填寫「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生赴國外修習報告書」寄送本校國際事務處

第八條 本作業細則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4】

21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4】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

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

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

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二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本校各系所學位學

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

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限

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

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

則每學期最多以九學

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

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

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

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

習辦法」暨本校「中等

學校各任教學科(領

域群科)師資職前教

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

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

同意修習者得修習教

育學程科目

(三)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

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

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修改文字規範

教育學程科目

僅得以選讀方

式修習並限制

其隨班附讀人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6: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4】

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社會人士【選讀旁聽】課程實施辦法

96年6月13日95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通過 97年10月15日97學年度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3月30日99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06月01日99學年度第4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年12月7日100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 宗旨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育功能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開設之課程開放給社會人士申請選讀但以不影響課程教學品質及本校學生學習權益為原則

二 開放選讀及旁聽課程 (一) 本校各系所學位學程所開各課程除特別規定有先修科目或其他

限修條件及教育學程科目外皆以可供選課為原則 每學期最多以九學分為限且需經開課教師及單位主管同意

(二) 經本校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依本校「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暨本校「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實施要點」辦法同意修習者僅得以選讀方式修習教育學程科目且各科目隨班附讀人數以五人為限

(三) 申請選讀者應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前提出申請旁聽者不受此限 三 申請資格

申請選讀課程須具備基本學力選讀學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具高中職學力選讀碩博士班課程者至少須分別具學碩士學位必要時得經開課系所考試合格後才能申請申請核可後由教務處發給「選讀證」或「旁聽證」一張憑證始可聽課「選讀證」或「旁聽證」不能等同學生證使用

四 費用 (一) 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登記費新台幣200元整除因故停開之課程

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二) 每一門選讀(旁聽)課程須繳交學分費學士班課程每學分新台幣

2000元整日間學制研究所課程每學分新台幣3000元整碩士在職專班依各班別學分費標準收費除審核不同意或因故停開之課程可無息退還外一律不退費

(三) 收取之登記費及學分費之處理悉依本校規定辦理 五 選讀及旁聽生權益

除上課外選讀生及旁聽生不得比照本校學生享用學校資源例如圖書館健康中心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優惠等

六 成績及證書 (一) 選讀課程成績及格標準依照本校學則規定及格者發給「社會人士

選修本校學分證明書」選讀生未來正式成為本校學生時可依本校學分抵免辦法辦理抵免

(二) 旁聽生之上課成績或到課紀錄均不予登載亦不發給任何修課證明

七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八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5】

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修習辦法

100111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院務會議通過

100127 100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

第 一 條 本校為培育基礎管理專業人才依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分學程設

置要點」設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程)

本學程之承辦單位為管理學院

第 二 條 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三四年級及碩士班一二年級之學生於

在校期間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第 三 條 本學程之甄選工作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辦理申請日程以公告為準

申請時須繳交申請表成績單正本及名次證明表各乙份

第 四 條 學生申請參加本學程甄選須經原主修學系(所)系主任(所長)同

第 五 條 本學程每學年甄修名額以 20 名為原則甄選方式另訂之

第 六 條 甄選方式以資料審查為主必要時得進行口試

第 七 條 本學程學生至少需修畢 21 學分

第 八 條 本學程之修業程期為1至2年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

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1 至 2 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施行

細則所定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通過甄選並修畢本學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承辦單位管理學院

申請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證明書經審核無誤並簽請教

務長同意後由本校製發

第 十 條 學生修習本學程應依本校學分學程收費規定繳納

第十一條 本校同學通過本學程甄選但未於修業期間修畢本學程應修之科目學

分時得於在本校就讀學碩士班期間繼續申請修習本學程惟已

採計為前一學位畢業學分之科目不得再採計為本學程科目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8: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5】

25

高科技產業國際金融管理學分學程課程架構

師資 課 程 名 稱 必選修 學分 師 資 開課系所 業 界 老 師 22

高科技產業管理 必修 3 張榮豐

國際金融服務管理 必修 3 林則棻

本 校 師 資

511

服務業行銷 選修 3 沈永正 管理研究所

創新與創業管理 選修 3 蕭中強 管理研究所

全球產業分析 選修 3 林舒柔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企業管理 選修 3 康敏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顧客關係管理 選修 3 周世玉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 選修 3 董澤平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知識管理 選修 3 施人英 全球經營與

策略研究所

國際財務管理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衍生性金融產品 選修 3 蔡蒔銓 企業管理學

士學位學程

創新管理 選修 3 黃啟祐 工業教育學

資訊科技創新推廣 選修 3 陳明溥 資訊教育研

究所

學生共需修習 7 門課程合計 21 學分業界師資所開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本校師資所開課

程皆為選修課程共十一門學生必須從中挑選五門課程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29: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6】

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 2 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

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如下 一 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

國文英文(一 )及英文

(二) 二 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

為「藝術與美感」「哲

學思維與道德推理」「公

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

史與文化」「數學與科

學思維」「科學與生命」

等六大領域 三 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

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

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1)新增條文 (2)明訂本校通識

課程架構

第 3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第 2 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

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

調整條文序

第 4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第 3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 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

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

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

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 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

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

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

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

得開授

調整條文序

第 5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第 4 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

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

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

行審查

調整條文序

第 6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領

域課程目標與內涵並以培養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為宗旨通

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

課程綱要決定其領域類別

第 5 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該

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

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1)新開核心課程

除應符合領域

目標內涵外

應參酌「本校

學 生 基 本 素

養」進行教學

設計 (2)調整條文序

第 7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

第 6 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

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

位且每門以2學分計

(1)刪除例行課程

細則精簡條

文內容 (2) 開放通識課

程學分數得為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0: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6】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

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 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原

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

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三授課教師應於第一階段選

課前一周內上傳該課程

綱要至本校「教師課程綱

要登入系統」以作為學

生選課參考之依據未於

期限內上傳課綱者將視

同未開課 四同一門科目授課教師於同

一學期內以各校區開設1班為原則

五課程教室由本校依據該課

程開放修習人數規劃之 六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

人且為顧及教學品質

人數上限須以課程教室容

量為限 七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

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

3 學分 (3)調整條文序

第 8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第 7 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

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

提出申請

調整條文序

第 9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第 8 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

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 77至 83 分範圍內

調整條文序

第 10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

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

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

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

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

定之六大核心領域且學

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合計至

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

識課程至少須修習 2 學

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

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

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 9 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得超過18學分惟不得作為各系之自由選修學分且各領域不得修習超過3門課程

(1)刪除通識課程

不得作為各系

自由選修學分

之規定增列

學生修習通識

各領域學分之

規定 (2)調整條文序

第 11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辦理之 第 10 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

令及通識教育中心決議辦理

(1)刪除「通識教

育 中 心 決

議」 (2)調整條文序

第 12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

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 11 條 本辦法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

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

正時亦同

(1)提高本辦法層

級 (2)調整條文序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6】

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

98 年 04 月 03 日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1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並提供教學開課之依循特訂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依據本校「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規定(附件1)本校通識課程架構如下 一語文通識(10學分)分為國文英文(一)及英文(二) 二核心通識(12-16學分)分為「藝術與美感」「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歷史與文化」「數學與科學思維」「科

學與生命」等六大領域 三一般通識(2-6學分)係指核心通識之外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之相關課程

第3條 本校教師開設通識課程均須依據本辦法及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第4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程序如下

一本校教師自行提出申請者需經所屬系所通識教育中心校課程委員會三級審議通過始得開授

二由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外學者專家並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始得開授

第5條 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負責全校通識課程審查依據申請教師之學術專長及教學綱要進行審查

第6條 核心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本校學生基本素養與該領域訂定之課程目標與內涵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得依該課程綱要改變其領域類別

第7條 通識課程之開設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不得設定先修課程 二應以學期為課程時間單位且每門以2至3學分為原則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以開授核心通識課程數量至多2班一般通識至多1班為

原則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不在此限 四開放修習人數不得低於50人 五授課教師得依其專業判斷設定限修學生所屬系所

第8條 連續停開三年以上之通識課程若擬重新開授者應重新提出申請

第9條 各班通識課程評量應呈常態分佈且期末班級均分須介於77至83分範圍內

第10條 學生修習通識課程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除語文通識 10 學分外學生至少應修習 18 學分之通識課程包含核心通識與一般通識

二核心通識學分採計僅限指定的六大核心領域且學生應於各領域至少須修習 2 學分六大領域至少須修習 12 學分一般通識課程至少須修習2 學分

三其餘 4 學分得修習核心通識或一般通識課程

超過 18 學分者各系得採認為該系自由選修學分

第11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悉依相關法令辦理之

第12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

96 學年度第 1次教務會議暨 97年3月26日第 319 次行政會議決議通過

課 程 總

學 分 領 域 科 目各科 學分 備 註

國文 4(全年)

英文(一) 4(全年)

語文通識 10

英文(二) 2(半年)

藝術與美感 2(半年)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2(半年)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2(半年)

歷史與文化 2(半年)

數學與科學思維 2(半年)

12

16

科學與生命 2(半年)

左列 6大領域中每一領域至

少修一門課

一般通識 2-6 未納入核心通識之課程 2(半年) 可選修 3 門課

體 育 6~8 體育 6必 2選 一至三年級必修四年級選修學分另計

註軍訓(軍護教育)自 97 學年度入學起更改為課程名稱為「國防教育」分為

國防教育(一)國防教育(二)國防教育(三)國防教育(四)各 2 學分

一二年級選修學分另計不再列入共同必修課程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一
Administrator
打字機文字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7】

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名稱 現行名稱 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為避免與在職學位班暑期班混淆故增加「日間學制」等文字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

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

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

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二暑期開設暑期班[以下簡稱本班]於每年暑期開辦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行事曆及登記選課等有關規定另訂開設之科目於每年五月底公布

四暑期本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並經該系所或主辦單位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本班公告接受登記

八學生每期應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每學分 1390 元並於每期登記前公告之

九學生每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

定如后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將成績送註冊組(或理學院教務組)

十本班置行政人員若干人由教

務處或有關單位人員中調兼

之 十三本班經費以學分費收入自給

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

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文字調整 依實際作業情形修訂之 依暑期課程實際收費情形修訂之 依行政組織名稱異動配合修改 刪除 增訂 刪除「學分費收入」等文字 修改本要點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7】

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間學制暑期開班授課辦理要點

930418 92學年度第3次教務會議通過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40926 台中(二)字第 0940131235 號函修正 10012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為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強化學習效果便利課業需求特訂定本要點

二暑期開班每期不得少於 6 週密集課程專案核准開班者不在此限有關課程公告登

記選課等依本校行事曆規定日期辦理

三本校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利用暑期開班授課(一)特殊科目在學期中聘請教師困

難者(二)必修科目須重修或因轉學或轉系而需補修轉入年級前之科目者(三)應

屆畢業生須重修或補修後始可畢業者(四)修習輔系或雙主修學位者(五)其他

適於暑期開授之課程

欲修習教育學分課程限本校具有教育學程修習資格者

四暑期開班課程之開設應由開課系所或主辦單位提出由教務處公告接受登記

五每班開班人數至少 16 人不足 16 人則不開班惟人數已達 5 人以上且學生願補足

16 人之學分費者不在此限若因特殊情況報經教務長同意者亦可開班

六休學已符合畢業資格或已達退學標準之學生不得修習暑期班課程經補送前一學期成

績達退學標準者其所修暑期成績不予採計

七學生暑期所選學分數最多不得超過 9 學分每學分上課時數不得低於 18 小時

八修習暑期課程學生應依本校公告之學分費收費標準繳交學分費或實驗實習材料費(若學

分數與上課時數相異依上課時數收費)

九學生所修科目成績考查規定如后

(一)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均應登記於歷年成績表內成績不及格者不得補考

(二)暑期所修學分不與學期學分合併累計暑期成績亦不與學期成績平均合併核計惟

暑期所修學分數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三)授課教師應於課程結束一週內將成績送教務處

(四)其他未規定者悉依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十本課程不得申請退選或停修

十一本班教師授課鐘點費除特殊科目經專案核准者外悉依夜間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

準及有關規定發給

十二本班教師每期所開設之科目以 2 科為限

十三本班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應屆畢業(不含延修)之僑生若因人數不足仍需開班者

得報請教育部依規定酌予補助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8】

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三條 學士班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學系與個人志趣不合時得於規定時間內申請轉系 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算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及

修業年限等規

定原依學生身

分分別規範於

第三條及第十

條為簡化條

文爰予整併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四條 學士班學生申請轉系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提出申請

各學系錄取之轉系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註冊組(公館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1本條文亦適用

於研究生爰

刪除「學士班」

等字 2 簡化條文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6: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8】

33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七條 (刪除) 第七條 下列學生不得轉系(所) (一)尚在休學期間者 (二)相關法令另有規定

不得轉系(所)者

有關學生轉系

(所)之資格併

入第三條第 1項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

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

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

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

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

二學系主任(所長)同

意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六條 各學系(所)得自訂轉系

條件或甄選規定並

送教務處備查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

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

學系主任(所長)同意後

始得申請轉系(所)

規範「轉系條

件或甄選規定

不得參採學生

於原系所之學

業總平均成績

或排名」以符

學生轉系之意

旨並將相關

行政流程刪除

以簡化條文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

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

育部核定新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條次及文字修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第九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

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

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

條次修正

第十條 (刪除) 第十條 研究生修業滿一年以上

得申請轉系(所)各

系(所)依本辦法內相

關之規定辦理並於每

年八月卅一日前將審查

結果送交註冊組(公

館林口校區教務組)

彙整並陳教務長核定後

公佈之

轉系(所)之研究生不

得延長修業期限

本條文係有關

研 究 生 轉 系

(所)資格及修

業年限等規定

併入第三條第

14 項有關

申請程序併入

第四條並酌予

文字修正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8】

34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訂時亦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

過並報請校長核定後

施行修訂時亦同

1依本校學則

第 32 條67

條規定本辦

法應報教育

部備查

2條次修正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8: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8】

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

97 年 4 月 16 日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之轉系(所)含同一系(所)轉組及轉學位學程

第三條 日間學制學生修業滿一學年後如認為所入系(所)與個人志趣不合時

得依本辦法之規定申請轉系(所)惟尚在休學期間之學生或相關法

令另有規定不得轉系(所)者不得轉系(所)

學士班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其他各學系二年級肄業

第三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近學系三年級或性質不同學系

二年級肄業因特殊原因而於第四學年開始前申請者可轉入性質相

近學系或輔系雙主修三年級肄業

學士班學生降級轉系者其在降級修讀之當年不列入修業年限之計

研究生不得因轉系(所)延長修業期限

第四條 學生申請轉系(所)應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申請期限內依公告規

定方式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

各系(所)錄取之轉系(所)名單依規定期限送交教務處彙整並陳

教務長核定後公佈之

第五條 學生轉系(所)以一次為限

第六條 各系(所)得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並送教務處備查惟訂定之

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不得參採學生於原系所之學業平均成績或排名

擬轉系(所)學生必須經原轉出及欲轉入之二學系主任(所長)同意

後始得申請轉系(所)

第七條 轉入年級學生名額以不超過該學系該學年度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百

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 享有師資培育公費待遇之學生申請轉系核可後喪失公費生資格並

應一次償還已受領之公費

第九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訂時亦同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39: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9】

3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

士班 10 人以上碩士班 3人

以上博士班 1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

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

生 1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上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

學生 1人(含)以上碩士班

學生 3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

士班 3人折算碩士班 1人

一(二)2

一(一) 1

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

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碩

士班 3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一(一) 2

「大碩合開」課程若有碩士

班學生 3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課碩

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人

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碩

士班 1人

一(一) 3

「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士

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否則依碩士班標準開課

一(一) 4

「大碩博合開」課程若有博

士班學生 1人(含)以上選

課則依博士班標準開課

若有碩士班學生 3人(含)

以上選課則依碩士班標準

開課否則依學士班標準開

課碩士班學生人數未達 3

人時得以學士班 3人折算

碩士班 1人

一(二)2

該科目如予停開則任課教

師應授課時數將有不足之

現象者(唯續開後若有超

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仍不得

支領該科目超支鐘點費)

一(二)3

該科目任課教師應授課時

數已滿自願不領超支鐘點

一(二)4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文字調整

刪除修課人數不足課程之

續開與否應以學生需求考

量教師若授課時數不足

可透過本校相關辦法減授

(如研究行政)折抵(如指

導研究生導師教育實習)

鐘點

刪除教師自願不領超鐘點

費不應為續開課程之理由

仍應由課程開設之妥適性來

考量

條次調整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0: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9】

37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3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

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

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4

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

低學生數限制

一(二)5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

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三 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

行修正時亦同

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

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

至下學期合併計算

一(二)5

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

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

達此標準則不得續開

一(二)6

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

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

意者

條次調整

增列條文依據本校學術主

管會議建議

條次調整

增列本標準審議程序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9】

3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各系所開課最低學生數標準

一日間學制開課最低學生數

(一)一般狀況

1共同科國文英文通識 20 人以上體育 15 人以上學士班 10 人以上

碩士班 3 人以上博士班 1 人以上

2 「大碩合開」課程碩士班學生 3 人(含)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

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3「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或碩士班 3 人(含)以

4「大碩博合開」課程博士班學生 1 人(含)以上碩士班學生 3 人(含)

以上學士班 10 人(含)以上或得以學士班 3 人折算碩士班 1 人

5各系級班級人數不滿 25 人者共同必修科目應併班開設且併班人數以

不超過 35 人為原則

6各班之選修科目若有相同者應併班開設併班選修人數以不超過 50 人

為原則

(二)特殊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前項之規定限制)

1全學年科目已開授上學期而下學期選修人數不足者仍不得支領超支鐘

點費

2申請續開之科目如有超過基本授課時數者不得累計至下學期合併計

3本學年度未達最低授課人數而續開者次學年度仍未達此標準則不得

續開

4新設系所組 3 學年內不受最低學生數限制

5若有其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提出並與教務長協商同意者

二在職進修學位班開課最低學生數為 11 人未達開課標準續開者應扣除各系

分配款

三本標準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90 年 12 月 12 日 9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年 4 月 18 日 90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 年 10 月 15 日 97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12 月 7 日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0】

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條文對照表(稿)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不

得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

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

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滿

分之 5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

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

後遲到十分鐘者即不得

參加考試

三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

在挸定時間前不得進入

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鋼筆或

原子筆書寫除繪圖外不

得使用鉛筆否則該科成

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他校相關法規

調整應試時間規定

修正錯字「『挸』定

1參考他校相關法

規調整應試文具

規定

2調整扣分標準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0】

4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考試規則(修正草案)

一 本校學生參加考試必須遵守本規則之規定及主監試人員之監督

二各科考試之開始及終止均以打鐘為號每節開始後遲到二十分鐘者即

不得參加考試

二 各科目第二四節考試在規定時間前不得進入試場

四考試時須攜帶學生證以便查驗如無學生證或學生證之照片與本人不符

合除不准參加考外並另行議處

五考試時除筆及繪圖用具外其他任何書籍紙片及計算器等非經特准一概

不得攜入試場

六各科目試卷須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原子筆或鉛筆書寫違者扣減該科成績

滿分之 5

七學生到達考試場就座後依順序在「到考簽名表」上簽名否則以未到考

論處

八考試試題如字句有不清楚時可在考試開始十分鐘內向該考試科目主試

詢問但不得要求解釋學生在考試時必須肅靜不得有傳遞交談

夾帶左顧右盼或攜卷出場等舞弊情事違者除該科以零分計算外酌記

大過或勒令退學

九每科考試完畢學生應即將試卷繳交主(監)試人員并應立即出場不

得逗留場內或試場附近

十本規則經核准後公佈施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期考試時遇空襲警報處理辦法

一試題散發後在一小時內發生警報全部無效須重行補考(學生警報後

仍須將試題卷置於桌上不得帶走)如已滿一小時者作為不效不再補

二空襲警報時各主監試先生及參加學生應即行疏散在警報解除一小時

後仍須按照規定時間繼續舉行考試倘考試時間不及一小時者須重行補

三補考時間於全部科目依照原定日期考試完畢後另訂考試時間舉行考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1】

4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

修生甄選作業並將名單通知

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

施修正時亦同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

年 9 月 20 日前完成預修生甄

選作業並將名單簽請校長核

定後公布及通知原推薦學

校名單並送教務處註冊組

(公館校區教務組)編列預修

生學籍資料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

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

士班專門課程及繳交學分

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

薦者可免收學分費每學期至

多預修二科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簽

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

亦同

1調整甄選作業截止時間 2文字調整 為鼓勵高中職學生至本校進

行預修課程擬取消每學期

至多預修二科之規定 調整本辦法審議及實施程序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1】

4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推薦高中職學生預修各學系專門課程辦法

(修正草案) 96 年 06 月 13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通過 98 年 12 月 16 日 98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為提供國內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成績優良學生開拓學習領域之機會

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在校學生經其所屬學校具函推薦並獲本

校開課學系(或學位學程)同意者即可成為該系(或學位學程)的

預修生而選修學士班所開設之專門課程

第三條 各高級中等及技職學校推薦時間為每年 9 月 10 日前本校不接受學生

個別申請

第四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得組成預修生甄選委員會審查推薦學生資料

必要時得進行口試或筆試錄取名額由各學系另訂之

第五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於每學期加退選截止日前完成預修生甄選作

業並將名單通知原推薦學校及教務處

第六條 各學系(或學位學程)應輔導預修生修習本系(或學程)學士班專門

課程及繳交學分費經學系(或學位學程)推薦者可免收學分費

第七條 學期結束本校得通知原推薦學校預修生修習科目之成績及格之科

目學分由本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得於入學本校時依規定辦理申請

抵免學分

第八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6: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2】

4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

辦法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

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

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特

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

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之

文字修正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同

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

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

課教師及系(所)主管之

同意並將停修申請書送

交教務處辦理任課教師

及各系(所)得自訂停修

條件

1文字修正

2停修條件由系

(所)訂定並

另列 1 項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

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

在此限

四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一科為

限且扣除停修之學分數

後依學則規定總修讀學

分數(不包括體育軍護

教育之學分)學士班學

生一至三年級不得少於 16

學分四年級不得少於 9

學分唯延長修業年限學

生停修後至少應修習一門

科目

配合本校學則

第 135082

條規定修正刪

除因特殊情況

及延長修業年

限學生最低學

分數之限制增

加修習彈性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

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

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五停修課程仍須登記於該學

期成績單及歷年成績表

於成績欄註明「停修」

停修課程之學分數不計入

該學期修習學分總數

文字修正以與

成績單格式一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7: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2】

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修正草案) 940420 93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通過 950620 94 學年度第 4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51018 95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70416 96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顧及學生於加退選課程截止後因

特殊情形致當學期部分課程無法繼續修習特訂定本辦法

二學生申請停修課程應填妥停修課程申請書經任課教師及系(所)主管

同意後送交教務處辦理

各系(所)得自訂停修條件

三學生欲停修課程須於本校行事曆規定之期中考結束當日起十四個工作天(含)

內提出申請

四 停修課程每學期以不超過 3 學分為限但情況特殊經任課教師就讀系(所)

主管及教務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停修之課程於成績單成績欄註明「Q」其學分數不計入該學期修習學分總

六依規定應繳交學分費(學分學雜費)之課程停修後其學分費(學分學雜

費)已繳交者不予退費未繳交者仍應補繳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八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8: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3】

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 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組織

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六條及本校組織規程

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法源修正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

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

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

說明辦理

六外校學生向本校選課時應

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

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本校

學生向外校選課則應於該

校所訂期限內完成並應依

下列規定辦理選課手續

(一)本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本校學生至外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經所屬系

所核准課務組和註冊

組(公館校區教務組)

審核教務長核定持

至外校完成校際選課

手續

(二)外校學生校際選課填寫

外校學生至本校選課

申請表乙份並經原校

系所及教務處承辦單

位核准由學生持申請

表向本校接受選課系

所同意送教務處承辦

單位核定經會計室審

核學分費各項實習

費指導費等至出納

組完成繳費後送回本

校註冊組公館校區教

務組)

相關申請流程列

明於申請表以

簡化條文並使實

務作業更具彈性

及效率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49: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3】

46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

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

修課程辦法」規定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

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

得辦理退選退費每學期

結束後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應將選課學生

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

1第七條後半有

關成績送交方

式併入第九條

2增列外校學生

申請停修規定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

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

校查考並請他校將本校學

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

處登錄

九本校函送校際選課成績點名

冊至接受選課學校並請該

校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

成績送交本校註冊組(公館

校區教務組)登錄

1修正送交成績

方式以簡化

作業流程

2修正承辦單位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

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

有關系所同意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碩

士班跨博士班或跨年級選

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文字修正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

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增列本要點未

盡事宜之法規

依據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

修正時亦同

十三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

施行修正時亦同

1條次變更

2依本校學則及

組織規程之規

定本要點應

報教育部備查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0: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3】

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際選課實施要點(修正草案) 881013 88 學年度第 1 次教務會議通過 930421 92 學年度第 3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61219 96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第 28 條大學法施行細則第 25 條本校學則第五條及

組織規程第五十一條訂定之

二本校學生向其他各大學及獨立學院選課範圍應以本校各系所該學期未開設

之課程為限

三本校教育學分不開放外校學生選修

四本校進修學位班學生不得校際選課亦不開放外校進修學位班(含空中大

學)學生至本校選課

五本校學生校際選課之科目學分總數不得超過所屬系所規定之最低應修畢

業學分數三分之一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學期校際選課之學分數不得超過該學期選課總學分數二分之ㄧ

(二)研究生已修畢所有應修學分僅撰寫論文者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六學生申請校際選課應於本校上課開始前一週至加退選截止日期內辦理

相關程序依校際選課申請表說明辦理

七外校學生經依規定辦理選課後除開課人數不足外不得辦理退選退費

若因特殊原因需申請停修者應依本校「學生申請停修課程辦法」規定辦

八本校學生選修外校課程時繳費應依該校規定辦理且其上課時間(含至

上課地點往返時間)不得與本校所選修科目時間衝堂

九每學期結束後本校將他校選課學生成績送原肄業學校查考並請他校將

本校學生選課成績送交本校教務處登錄

十校際選課時雙方學生有跨學制或跨年級選課者應經有關系所同意

十一外校學生到本校選課之成績查考應依本校學則及有關法規規定辦理

十二校際選課學生必須遵守選課學校有關規定

十三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本校相關法規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1: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4】

4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

畢逾期不受理

第 2 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

(轉)學當學年度或取

得輔系雙主修學位

(分)學程教育學程

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

期加退選日期截止前辦

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配合加退選

作業期程調

整申請抵免

辦理期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

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

畢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

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

過六學分為限

第 3 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

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

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含

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

至多二科並以不超過六

學分為限)成績七十分以

上其學分未列入畢業最

低學分數內而持有證明

文字修正

第 6 條 (刪除) 第 6 條 申請手續及流程

一申請學生請至教務處網站

下載「抵免學分申請表」

二申請學生應向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辦公室查詢本系(所)

學位(分)學程必修及可

採認之選修科目參照原

校成績單按必選修科

目順序填寫並請詳填各

科目課程代碼(非開課序

號)

三填妥抵免學分申請表後連

申請手續及

流程需因應

實務作業適

度調整為維

本辦法之安

定性將相關

申請手續及

流程另敘明

於「抵免學分

申請表」爰

刪除本條文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4】

49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同原校成績單正本送請

開課系(所)系學位(分)

學程主任(所長)審查

再送請就讀系(所)系

學位(分)學程主任(所

長)簽章並經課務組及相

關單位核章(抵免教育學

分者須附原校報部核准

之修習資格證明)如所

屬系(所)學位(分)

學程認為某科目需要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審核時則須送請相關

系(所)學位(分)學

程會章

四抵免學分申請表由就讀系

(所)學位(分)學程

審查完畢及課務組核章後

發還申請人須自行複印

兩份連同原件及成績單

正本送交註冊組(公館

林口校區教務組)彙整並

陳請教務長核准後登錄

於各生歷年成績表(僅登

錄科目不登成績)

五免修「國防教育」科目者

請逕向軍訓室申請辦理

第 6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第 7 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條次修正

第 7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第 8 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

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

查修正時亦同

條次修正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3: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4】

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修正草案)

97年12月29日 97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臨時會審議修正通過 99年12月08日 98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審議修正通過

100年1月14日 教育部臺高(二)字第0990229688號函同意備查

第1條 本辦法依據本校學則第六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抵免學分申請限於入(轉)學當學年度或取得輔系雙主修學位(分)學程教育

學程資格之次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辦理完畢逾期不受理 第3條 下列學生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轉學生重考或重新申請入學之新生 二修讀學士碩士學位期間修習碩博士班課程其成績七十分以上且未列入畢

業學分數內持有證明者 前項課程包含大碩合開碩博合開課程並以不超過六學分為限

三依法令規定先修讀學分後考取修讀學位者 四有修習教育學程資格者(教育學分抵免) 五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者

第4條 學士班科目抵免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四學年修習科目已逾四學年者不得要求抵

免抵免學分總數不得超過五十學分(不含教育學分)一年級新生入學當年度辦理

抵免學分總數達四十學分以上者(不含教育學分)最多可提高編級一年 碩博士班學生抵免學分總數以各系(所)核准之畢業學分總數二分之一為限抵免

年限以入學之學年度向前推算十年為限其辦理抵免科目之審核年限等各系(所)

得為更嚴格之規定 第5條 曾在他校或本校修習教育學程之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辦理抵免惟已在

前一學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之教育學分不得辦理抵免 教育學分之抵免最多不超過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二分之一惟曾在本校修習

之教育學分於取得本校修習資格後得全數辦理抵免 第6條 抵免學分之採認與規定

一科目名稱內容相同或相近者得准抵免相近與否由系(所)學位(分)學程

主任(所長)及相關單位認定若有特殊情形相關學系(所)學位(分)學

程得以考試認定之如全年科目僅有一學期成績者不得抵免 二欲抵免之科目暫勿選課以免重複時衹採認抵免而學分不足或已選科目因未上課

考試而以零分計算已抵免之科目不得再選修已修習及格之科目不得再行抵

免 三抵免後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不得低於學則規定下限 四抵免學分如以多抵少者則以少者登記以少抵多者學士班課程由相關學系

學位學程認定並加註專業意見碩博士班課程不予抵免 五服務課程體育不得辦理抵免惟轉學進入本校學士班二年級前若在原校已修

習體育一年以上及格者得免修一年級體育 六五年制專科學校畢(結)業學生其於專科一至三年級所修習之科目不得辦理抵

免 七經本校核准赴國外修習課程之學分抵免依本校「學生前往國外修習課程實施辦

法」辦理 八凡曾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校院修讀之科目學分得依本辦法有關規定酌情

抵免 第7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4: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附件 15】

5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00 學年度學士班應修學分數一覽表(1001127)

系所名 系必修 系選修必選修合計 系自由選修 共同科通識 畢業學分

心輔系 40 36 76 24 28 128

社教系 37 42 79 21 28 128

衛教系 48 42 90 10 28 128

特教系 25 48 73 27 28 128

教育系 56 30 86 14 28 128

人發系 39-50 30-38 74-82 18-26 28 128

公領系 42 38 80 20 28 128

歷史系 28 60 88 12 28 128

英語系 60 20 80 20 28 128

地理系 34 48 82 18 28 128

國文系 56 34 90 10 28 128

臺文系 32 40 72 28 28 128

體育系 34 40 74 26 28 128

競技系 50 30 80 20 28 128

地科系 40 39 79 21 28 128

資工系 36 45 81 19 28 128

物理系 69 18 87 16 28 131

化學系 61 27 88 12 28 128

生科系 48 39 87 13 28 128

數學系 50 18 68 32 28 128 企業管理

學士學位學程 66 21 87 21 28 136

視設系 30 58 88 12 28 128

美術系 28 52 80 20 28 128

工教系 66 24 90 10 28 128

圖傳系 59 27 86 14 28 128

機電系 66 24 90 12 28 130

應電系 54 34 88 12 28 128

科技系 47-49 21-24 68-73 27-32 28 128

東亞系 30 58 88 12 28 128

國華系 32 64 96 4 28 128

應華系 55 39 94 6 28 128

音樂系 62-66 21 83-87 13-17 28 128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
Page 55: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務會議紀錄 - aa.ntnu.edu.t · 議,共計通過2 案,地理學系增設「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 增設「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 提案一
  • 提案二
  • 提案三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 提案十一
  • 提案十二
  • 提案十三
  • 提案十四
  • 提案十五
  • 提案十六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附件12
  • 附件13
  • 附件14
  • 附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