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發展心理學

35
發展心理學 黃柏僩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 1

Transcript of 0415發展心理學

Page 1: 0415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黃柏僩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

1

Page 2: 0415發展心理學

講題大綱

1. 關於發展的重要問題

2. 兒童發展

3. 青少年期

4. 成人發展和老化

2

Page 3: 0415發展心理學

關於發展的重要問題

何謂發展

•發展係指從受孕開始,持續到整個生命過程中,人類潛在可能的變化模式。• 身體歷程:包含個體生物本質之變化。如人一生中身高、體重與腦部的變化,青春期與更年期的賀爾蒙變化,性徵的出現。

• 認知歷程:包含個體思考,智力和語言之變化。使用語言來表達需求,想像自己是電影明星,可以自己打電話。

• 社會情緒歷程:包含個體和他人之間人際關係之變化,情緒的變化,以及人格的變化。如嬰兒被母親撫摸後的微笑,青春期少女在高中畢業舞會中的喜悅,老夫妻對彼此的情感。

• 三種歷程間亦存在著交互影響之複雜關係

3

Page 4: 0415發展心理學

關於發展的重要問題

早年經驗是否會支配我們的人生?

•部分心理學家相信除非嬰兒出生的一年內能受到溫暖和細心的照顧,否則其潛能無法發展。• 小孩3-5歲與父母的互動,與青少年時期的憂鬱有關。

•相反的,有些心理學家強調後期的發展經驗。• 青少年時期面對的壓力,亦同樣與其憂鬱有關

•多數學者對此議題並無極端之立場,其相信早年經驗可為後期經驗提供一穩固的基礎,而兩者對於發展皆有重要之貢獻。

4

Page 5: 0415發展心理學

關於發展的重要問題

天性和培育如何影響發展?

•天性(nature)一詞用來指稱一個有機體的生物遺傳

•培育(nurture)則用來指稱一個有機體的環境經驗,周圍所有物質和社會條件的影響。

•兩因素何者較為重要?• 人們在許多能力上具有先天性的差異,如認知能力,協調性,社交能力

• 然而,後天的訓練亦扮演重要的角色。

5

Page 6: 0415發展心理學

關於發展的重要問題

天性和培育如何影響發展?

6

Page 7: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胎兒期的發展

•初胚期:第 1 週和第 2 週• 從受孕開始,受精卵為單一細胞,之後持續細胞分裂,到一週時,受精卵約有100-150個細胞,兩週後著床於子宮壁。

•胚胎期:第 3 週到第 8 週• 此時期細胞持續分裂,3週時,器官分化,神經管形成,眼睛出現,心臟細胞開始分化,四肢開始形成,5-8週時,心臟跳動,五官開始形成,腸道也出現。

•胎兒期:第 2 個月到第 9 個月• 各種器官逐漸成熟,肌肉開始活動,6個月後眼睛成形,胚胎覆蓋毛髮,抓握反射出現,開始不規則的呼吸,器官開始運作。

7

Page 8: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胎兒期的發展

•在子宮內待足38-42週的嬰孩最有機會得到正常的發展,早產兒相對危險,如智能發展上的問題,特別其父母的社經地位亦較低時。

•胎兒酒精症候群• 母親於懷孕期間喝酒,會導致胎兒發生不正常的症狀

• 智能遲緩

• 小頭症

• 四肢發展不健全

• 心臟的缺陷

• 一般建議懷孕期間應全面禁酒

8

Page 9: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身體發展

•反射動作• 有些反射動作會持續一生,如咳嗽,眨眼和打哈欠。

• 抓握、吸吮、踏步、受到驚嚇等動作,會隨著高階認知能力的發展而消失。

•動作與感知技能• 趴著抬頭,趴著用手支撐,翻身,用腳支撐一些身體重量,不需扶持坐著,扶持站立,把自己拉站起來,扶著家具行走,輕易的自己站起來,輕易的自行行走

•大腦• 神經元連結增加,突觸的連結。3-15歲期間,大腦會經歷結構上的劇烈變化,特別是在前額葉部分。

9

Page 10: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基模(schema)指的是存於某人心理的概念或架構,可以用來組織與解釋訊息。基模會表現在行為與技巧中,這些是孩子能夠練習的,以及能與物體或情勢作關連的。其可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目前的經驗。• 如吸吮是一個早期簡單的基模,複雜的基模像是吹,爬行等。

• 基模的主動建構包含兩個過程:• 同化(assimilation)—以預存的的知識來瞭解新的物體或事件。

• 調整(accommodation)—若無法透過同化來瞭解新事物,則個體會修正此基模,此過程稱為調適調

10

Page 11: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11

Page 12: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感覺運動期

• 從出生到2歲

• 嬰孩主要透過整合感官經驗與動作來瞭解這個世界,故稱為感覺運動期。

• 物體恆常性為此階段的重要成就,即瞭解到即便物體沒有直接被看到,摸到與聽到,它們仍然存在。大約在10個月大時發展出來。

12

Page 13: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前運思期(2-7歲)

• 此階段開始使用文字和圖像來描述世界,具有表徵的概念(辦家家酒)。

• 運思指的是以邏輯的方式區分,連結及轉換訊息的心理例行活動,但解階段的小孩仍未能進入此種思考• 水杯實驗,仍未發展保留的概念。

13

Page 14: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前運思期(2-7歲)

• 思考特徵為自我中心,即只能使用自己的觀點,無法得知他人的想法。• 三山實驗

14

Page 15: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具體運思期(7-11歲)

• 熟悉保留的概念,可使用邏輯進行推理• 黏土實驗

• 能夠彙整物體多面向的訊息進行分類• 透過家譜實驗,瞭解某些人可以同時是小孩也是父親

• 形式運思期(12歲之後)• 可進行抽象思考,系統性的操弄變項來進行實驗

15

Page 16: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認知發展

•對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的批評• 物體恆常性的概念,可能在4個月時就有了

• 使用表徵的能力,可能在1歲時就擁有了

• 有些成年人也未必能夠進入形式運思期的階段

16

Page 17: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 Erikson的社會情緒發展理論

17

Page 18: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嬰兒與照顧者之間,親近的情感連結• Lorenz的印記• Harlow的恆河猴研究

• 鐵絲媽媽與絨布媽媽• 光是絨布媽媽是不夠的

• Ainsworth利用陌生情境建立的依附理論• 安全依附

• 較能自在的在環境中探索,當母親返回時,會想要與其互動。會密切關注母親的動向。

• 不安全依附:逃避• 母親回來時會逃避與母親的互動,會忽視母親的存在,容易讓陌生人撫摸。

• 不安全依附:矛盾• 母親返回時表現出抗拒的態度,會想尋求母親的慰藉,但母親一暴食可能又會抗拒。

18

Page 19: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氣質• Chess與Thomas的氣質分類

• 好養的小孩:情緒正向,很快就能夠建立作息,對於新經驗能夠很快的適應。

• 難養的小孩:反應負向,經常哭,作息不定,較難接受新經驗。

• 慢熱型的小孩:活動力低,反應較負向,情緒表現較淡漠。

• 情緒,社交性,活動量等亦被認為是重要的氣質向度。

19

Page 20: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父母的教養方式• Baumrind的教養分類

• 權威型教養:限制性懲罰性的教養方式,父母說的話是權威。小孩較難自立,缺乏溝通技巧,且愛與他人比較

• 民主型教養:鼓勵孩子獨立,但仍設下界線,允許孩童表達自我,父母態度溫暖。小孩在社交上能力較佳,可自立更聲,對社會負責

• 忽略型教養:幾乎不管孩童。小孩無社交能力,不能獨立處理事情,自我控制不佳。

• 放縱型教養:父母會與孩童互動,但管教鬆散,幾乎讓孩童做其想要做的事情。小孩社交能力不佳,不知尊重別人,只期望獲得自己想要的,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 孩童的氣質會影響父母的教養

20

Page 21: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

21

Page 22: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性別發展• 生理對於性別的形成有多大的影響?

• 「性別天生」

• 演化心理學家的觀點• 性別行為的差異,被視為遺傳的結果

• 演化心理學的批評• 人類有決策能力去改變性別行為

• 跨文化中性別行為有多樣性

• 文化亦對性別角色有影響

• 同儕的影響

• 性別刻板印象

22

Page 23: 0415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

兒童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正向心理學與孩童發展

23

Page 24: 0415發展心理學

青少年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身體發展

•身高與體重急速變化

•賀爾蒙變化• 男性激素促使身高增加,聲音變化,生殖器發育。

• 女性激素與乳房,子宮及骨骼發育有關

• 導致情緒不穩

• 雄性激素與男性暴力有關

24

Page 25: 0415發展心理學

青少年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認知發展

•形式運思• 11-15歲

• 抽象思考與邏輯推衍

• 理想主義

•自我中心• 認為別人在注意自己(如別人都在注意臉上的青春痘,或是「母親一點也不知道我所經歷的痛苦,他從來沒有接受過我這樣的痛苦,為什麼要我跟他分手」)

• 無敵的感受,可能會促使青少年做出危險的行為,像是飆車,使用毒品等等

25

Page 26: 0415發展心理學

青少年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 Erikson的社會情緒發展理論

• 在美國,青少年想要自由的做一些決定,像是未來要從是什麼職業?是否要上大學?是否結婚等等。• 擺脫父母的控制,但也會恐懼於錯誤的抉擇。

26

Page 27: 0415發展心理學

青少年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 Marcia對認同狀態的看法• 探索:個體對於職業與個人價值觀,做各種可能的研究與調查。

• 承諾:設即到做出決定,究竟要跟從哪一個角色的路徑,並投注於想要實現角色的身份。

27

Page 28: 0415發展心理學

青少年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少數民族的認同• 少數民族要發展身份認同更相對的困難。

• 亞裔青少年要面對優異學術成就的壓力。

• 非裔少女關注的是白人的審美標準並不適合他們。

• 拉丁裔的青少年要面對偏見的議題。

28

Page 29: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身體發展

•身體變化• 成年初期

• 多數人20多歲時達到身體發育的顛峰,之後開始衰退

• 當身體狀況好時,可能會建立不良的習慣,這些不良習慣會對中年的健康造成影響

• 中年期• 身高開始縮水(從40歲開始,每十年會失去約1公分的身高),脂肪比例從10%增至20%

• 女性出現更年期,有些人會出現生理不舒服(噁心,疲勞,心悸等)與憂鬱的現象

• 人們會開始更加注意健康,心臟病,癌症,過重為此階段最主要的健康威脅

• 老年期• 容貌改變,骨骼疏鬆,肌肉減少體重減輕,血壓上升

29

Page 30: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身體發展

•大腦變化• 過往研究顯示兒童期過後大腦不會生成新的細胞,但近期研究顯示人的一生中,大腦持續長出新的細胞。

• 成年晚期,大腦亦仍具有修復的能力

• 阿茲海默症為一種漸進的,不可逆轉的腦部退化疾病,會造成認知功能的退化• 在美國65歲以上的人,有250萬人有此疾患。

• 大腦結構會推化與萎縮,出現大量的纏結與班塊

• 缺乏乙醯膽鹼,該化學物質對於記憶有重要的功能

30

Page 31: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認知發展

•形式運思• 物理學家versus一般人

• 從理想主義轉為更務實的思維

•智能是否會衰退?• 結晶智力:個體累積的資訊與口語技巧,在中年達到高峰

• 流體智力:個體的抽象推理能力,會在中年後下降

• 縱貫研究顯示,詞彙,口語記憶,歸納推理,空間定向等能力在成年中期達到高峰,但數字能力,知覺速度在中年時減弱,其中,知覺速度成年早期即開始下降。

• 目前研究結果仍有爭議,但處理速度與記憶功能的差異是廣泛被發現的。

31

Page 32: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認知發展

•智慧產生• 處理現實生活方面實地經驗的知識

• 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

• 並非每位老年人都有智慧

•老年人的持續教育與訓練,可以提高其認知功能,或延緩其下降的趨勢。

32

Page 33: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 Erikson的社會情緒發展理論

33

Page 34: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婚姻或承諾• Gottman讓婚姻維持的四項原則

• 培養愛慕與稱讚:在成功的婚姻中,配偶給予對方讚美。談話時會有較正向的態度。

• 將彼此當作朋友:在成功的婚姻中,配偶把彼此視為好朋友,面對壓力時給予對方支持

• 放棄一些權力:在不好的婚姻關係中,常有一方緊握著權力不放(時常是丈夫一方)。

• 一起解決衝突:成功的婚姻中,夫妻一起解決問題,衝突時一起調整,並妥協接納。

34

Page 35: 0415發展心理學

成年發展與老化

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個人身份認同與生命意義• 中年人對於自我的描述,多數是正向的。

•壓力與因應• 中年人面對較大的壓力,但因應技巧也較佳

•中年危機或中年意識• 究竟什麼是人生?剩餘的人生該怎麼過?如何貢獻下一代?

•人際社交• 積極參與人群的老年人,對於生活越滿意,越能保持健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