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聚焦 韩少功长篇小说《修改过程》:...

1
3 3 韩少功长篇小说 韩少功长篇小说 修改过程 修改过程 》: 》: 在人生与文学的后台 在人生与文学的后台 2017 年 10 月,韩少功在“创作 40 周年 汨罗乡亲见面会”上,红着眼眶、忆着往事、 说着方言:“50 年前我来到汨罗,40 年前我 离开汨罗,时间过得非常快,我现在60多 岁,已经是一个老人、一个老兵,做不了太 多事情。一个老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 故乡。经过40多年的离开,也经历了我们 国家最为翻天覆地、也是大风大雨的变化 时期,我又回到了这里。山水变化不大,人 有变化,但是我相信回去以后,脑子里出现 的印象还是你们40多年前的印象,一丝一 毫还是定格在那个时候,永远记住我们大 家共同度过的岁月。”1978 年 3 月,韩少功 从下乡插队生活了10年的湘西汩罗回到 长沙,成为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77级 大学生。1988 年 2 月,他渡海南行到海口筹 划《海南纪实》。2000 年 5 月,回归湖南汩 罗八景乡定居,至今保持着候鸟般南来北 往各半年的生活。韩少功在时空里又回到 人生和文学创作的原乡,他的语词一直在 不断打开时代记忆沉甸甸的关卡:《马桥词 典》在漫漫官路上走完了知青们感知的乡 村百态;《日夜书》还原了热血与悲壮的纠 缠不清的知青与后知青生活;在新作长篇 小说《修改过程》中,他把文学的笔触在人 生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重构了一群知识 青年—77级大学生,在宏阔的时代之门 重新开启时,戏剧化的人生种种。 现实与创作的人生就这样汇合成一个 回路,在回归的同时,其思想与艺术追求却 是一往无前的探索姿态,执著又决绝。韩少 功在理性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记 忆,用文体探索的方式不断给予读者认知 人生的机会,同时也在笔下人生被修改的 展示中,锻炼着读者对世界先见认知的怀 疑能力。此次的文学实验所想讨论的文学 与人生、真实与虚构之关系,是通过主人公 肖鹏创作并修改网络连载小说来展开并达 成的。 时隔40年的回望,一代人的青春既被 怀恋定格出温情鲜活的一丝一毫,却也不 可避免地在记忆的画板上,被警醒地审视、 嬉笑地调侃、严肃地追问,有意无意中被放 大缩小扭曲变形。小说开幕如《日夜书》的 第一节,一个脱胎于现实的荒谬梦境惊醒 了主人公,随之打开下文呓语般的记忆,不 同的是在《修改过程》中,韩少功开章明义 交代了创作主旨之一:肖鹏与其创造的笔 下人物陆一尘产生的矛盾,即文学在人生 的后台上以何种程度表现或修改了人物的 真实生活,而作为脱胎于现实原型的虚拟 人物,又应该如何审视文学人生与现实生 活的关系。人物从人生的后台跳出来,又回 到小说的前台上,他太想找到小说中没有 的东西,重新观察周遭的世界,以痛感来确 认自己的真实,于是觉得小说不仅是文字, 有硬度和重量,会切实对人生产生影响,发 生作用。 小说诞生于肖鹏对身心在生活中衰退 的发现,他开始闭关进行自我拯救,以期找 回自己的“天才”。这番寻索,便从打捞被遗 忘的记忆,书写77级同窗故事开始了。 1978 年,一批背景各异、来路不明、思 想复杂、面目粗糙的“野生动物”汇集于北 麓山下高校的中文系,成为韩少功笔下的 主人公肖鹏创作的网络小说里的人物,他 们的人生不仅在时代生活的浪潮中被修 改,还在肖鹏的文学创作的后台上被修改 着。陆一尘带着现实生活中“牌桌上认识的 那个记者”和“老婆那个业余合唱团里的欧 阳老师”的影子被塑造成最合适的上下铺 同学关系。他顶着一头天然卷和一口白牙 风流倜傥纵横校园和社会,成为抗议校园 “八禁”、呼唤爱与自由的活动领袖,毕业后 成为报社副总,在文学风流介入现实日常 引起骚乱时,愤怒得难以释怀,陷入一地鸡 毛。陆哥集结了几个老同学,约律师前来 KTV商议肖鹏名誉造谣,赵小娟来到混乱 的现场时,却看到醉醺醺的马湘南和被资 本侵袭的文化只剩下一大片空空的座位。 马湘南出身高干,当兵三年本想为了吃喝 报考食品加工系或畜牧业,迫于母亲意见 误打误撞进入虚无缥缈的中文系。他骨子 里的世俗精明尤为擅长舞弊、贿赂、坑蒙拐 骗与投机倒把,从校园至商场杀出一条成 功之路,堂堂董事长并不在意被印象模糊 的老同学,以网络方块字塑造出的虚拟形 象,更不把文学当回事,他关注的只有现世 实际之利益,“只要他不举报老子走私和逃 税,他爱谁谁”。最后却因为后代生活荒谬 毫无指望,从卫生间窄小的窗户一跃而下, 归于自由。 小说角色与人物原型相互串联,生活 真实素材与虚构经历杂糅缠绕,一并聚下构 成了故事,“这种写法,时而像前台演出,时 而像后台揭秘”。韩少功借肖鹏之口点明“德 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 娄,在舞台上也有类似尝试,你们看多了就 会习惯的”。发表于 1994 年的文章《在小说 的后台》中,韩少功早已阐释过同样的观点, 布莱希特的“疏异化”就是喜欢往后台看,把 前台后台之间的界限打破。皮兰德娄让他笔 下的人物寻找他们的叙述者,写下所谓“后 设小说”,即关于小说的小说,也就是将小说 的后台示众。在此意义上,无论是韩少功还 是肖鹏,其创作野心之二便是实践这种观 点,展现文学作品背后创作、融合、连接修 改的一切,他放弃了小说的拟真追求,而试 图把文学与人生的错综复杂相互参照,把 虚构的过程,即在文学的后台修改人生的 过程呈现出来。 文中大量精心设置的线索都指向作者 的创作追求,最明显的便是第十二章与第 二十章,AB 两个版本“难以取舍,不妨把 两稿都上挂,比较一下不同写法的效果”供 读者选择。小说有自己的惯性,人物走在人 生的岔路口会生长出自己应该的模样,楼 开富与史纤的不同结局就像是平行宇宙中 不同的人生呈现。而小说的附录更是作者 试图展示小说人物的人生后台的体现。附 录一《1977:青春之约》的末尾,名字带着 黑框的马湘南分明是从小说的后台向观众 招手,提醒各位: “世界上有真的我,而我也 是真的死了”。附录二(花城出版社版新增 片段),点明了第一章肖鹏在与陆一尘的论 理噩梦中,把待发表的涉及陆哥真爱小莲 的一章删除了。而现实生活中,退役的举重 运动员小莲其实是肖鹏的护士。导演韩少 功再次提醒观众,“那个附录的脚本,是我 借用了一个表妹那里的,只是做了点手脚, 把我的几个人物塞了进去。这种偷梁换柱 的事,子虚乌有的事,在我们这一行里常 有……”如果读者仅看过《花城》杂志刊登 的《修改过程》,那么毋庸置疑会把附录的 班会献礼视频提纲,看作是肖鹏小说的真 实补充素材,虚实参照以期全面解读时代 的另一种向度。而在单行本中,你又会重新 对这一部分产生质疑,原来记录了时代深 情的所有同期、片花、配音的视频提纲文 稿,也未必真实,或者说,这种真实是为了 进一步解释人生与文学的虚构。正如我们 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往往也经过不 同程度的“修改”,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一 种世界存在的可能,又如何获取认识艺术 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维途径,是韩少功在 文学创作之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 小说的第二章提到,“有些室友讥讽肖 鹏是叶公好龙,好自由又怕自由,想革命又 反革命,不过是鲁迅先生笔下那谁谁谁。” 韩少功曾如此阐释对这段已逝又永恒的特 殊岁月的书写:“这一代人是即将翻过去的 一页,没什么大不了。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 对经验的自我读解,是人类精神传薪的一 部分,身上肯定有前人和后人的影子,可能 永远是你那隔壁的谁谁谁。这些隔壁的人, 很可能就是化了妆的人类史。”文学与人生 相互照耀,真实与虚构相互穿透,韩少功在 《修改过程》中的所有努力,就是把人生与 小说的前台与后台相互参照,打通并置, “对于作家来说,这既是作家走出层层无限 的后台,展示自己的过程;也是读者超过层 层无限的前台,理解作家的过程。每一次智 巧的会意,每一次同情的共振,每一次心灵 的怦然悸动,便是真实迎面走来。” 知青和老三届的经历是中国一代人的 精神症结,萦绕在无数亲历者人生记忆永 不忘怀的日夜中,这群“野生动物”的面目 一丝一毫定格在那个时候。正因为有人回 忆、有人书写、有人寻索,这些平凡的故事 就变得不再平凡,记忆不再是原来的记忆, 生活也不再是原来的生活。历史记忆长河 里的某某某,被赤诚的导演从社会的碎片 和生活的缝隙中打捞出来,辅以妆容篡改 与技术指导,终于,成群结队穿越了无限的 人生后台,登上文学的前台奋力表演。而这 后台与前台的共同演出究竟是不是一出好 戏,还得由时间和观众评判了。 新作聚焦 责任编辑:行 电话:(010)650011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学评论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第一感受 安装变压器的小说家 读班宇小说集《冬泳》 贾国梁 樊希安的散文结集出版了,作为老朋友,我为他 高兴,集子里收入的散文随笔感情真挚、文字质朴。 希安兄与我年龄相近,生活经历有不少相同之处,比 如,我们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有不少至亲生活在农 村,都曾穿过绿军装,都在部队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写 作活动,上大学都是学的中文,又都长期从事出版工 作,也许因为生活经历相近,我读他的文章感到十分 亲切,十分愉快。 希安首先是一位出版专家,他的《总编辑手记》 我是早就拜读过的。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笔耕不辍, 各种体裁都有涉猎,以前曾写过小说,近些较多写作 诗歌和散文,他的《樊希安古体诗》也颇有特色,《樊 希安散文集》是他最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是 他散文写作的重要收获。有人说,在各种文学体裁 中,散文随笔最能表现人的品位和性格。的确,读 罢这本散文集,我们可以更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认 识希安本人,通过这些散文随笔,我们不仅加深了 对希安豪放旷达性格的认识,也同时认识了这个感 情丰富、真挚、淳朴、细腻,有时甚至有几分敏感的樊 希安,因此他发而为文,自有一种特色,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内 容丰富,涉及作者生活的方 方面面,记录下作者二三十 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 感。因为经历过那艰苦而难 忘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才形 成了希安那乐观向上、不断 进取的品格;因为有那样勤 劳、善良、淳朴的父母、舅舅、 表叔等长辈,希安才懂得了 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知 足常乐;因为在人生道路上 得到了诸多师友的提携和帮 助,希安才经过坡坡坎坎,走 到了今天……这一切都记录 和收纳在他的文字中。因此 说,他的散文是他采撷自生 活的一朵朵浪花,也是留在他生命中的一个个印记,读来让人感到感情 真挚而亲切,描绘具体而生动。 《樊希安散文集》分为五辑,在内容上大体有所归类,第一辑主要写 乡思和亲情;第二辑写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感悟;第三辑多收游记一 类文字;第四辑主要是因事因物引发的一些杂感;第五辑比较杂,是前 四类没有收入的一些文章。在这五辑中,我最喜欢第一辑,很多篇章值 得反复品味。比如第一篇《忆参军》就是难得的佳作。作者半夜里睡不 着的时候,“爱把人生往事翻腾出来一幕一幕地放映”,而参军是其人生 中关键的几步之一,“因为参了军,才确立了现在的人生走向”,因此“我 对参军的情景记忆犹新,说起参军的事如同述说昨天的往事”。这篇文 章有情有景,有心理表现,有细节描写,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自己听到 征兵的消息、决定报名、接受政审、参加体检的过程,特别写了在这个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写出了对当兵入伍的向往和不能在家尽责的矛盾心 态和内疚之情,也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爱护,读之令人生出许多 感慨。许多细节都言浅情深,很有时代特点,其中浸透的亲情,令人感 叹。此外,这一辑中的《生命·布·奶奶》《仁义的父亲》《父亲的两件小 事》《“老拐”老师》《表叔拐天义》感情质朴真挚,细节生动传神,寥寥几 笔,不仅描写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写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品 德,比如写父亲妥善安置大伯一家和对待乡亲们的态度,写出了父亲的 “仁义”,令人印象深刻;母亲的勤劳,也是通过彻夜纺线等具体细节表 现出来;作者写老拐老师打学生的“三打三不打”原则以及作者挨打的 几次描写,颇为生动,还写了“老拐”老师为人写字不收润笔、极为孝敬 老娘等行为,写出了他令人敬佩的品德。表叔拐天义也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几笔便勾勒出“表叔”的形象:“他是真正的拐子,小儿麻痹,双腿细 软不能着地,完全靠双拐支撑。两臂两手也细小,不能用力。两只像小 孩似的手拿不住东西,勉强能接过钱,放在一只大蓝花瓷碗里,但脑袋 大大的,眼睛亮亮的,显示着生命的存在和活力。”他怕拖累巧珍娘,坚 决不与巧珍娘成婚,但去世前却把房屋宅院全部家产交给了巧珍娘;他 借钱给别人却不收利息,最后“烧了村里人向他借钱的账簿”;他在辞世 前,“把那锅卤鸡的老汤,送给了本村同是残疾的拐国”,写出了他令人 钦佩的品德。在记叙人物之外,还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事物的熟悉 和热爱,比如写家乡过年,由踩旱船、荡秋千写到贴春联、敬祖宗、敬神 灵,娓娓道来,细致而有序;写母亲织布的过程,井井有条,清清楚楚,充 满了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作为农家子弟的本色和细致的观察力。 我特别喜欢《樊希安散文集》第一辑中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感 情真挚而深厚,17岁以前的农村生活和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生活环境 给他太多的馈赠,给他生命留下的印记太过深刻,使他念念不忘,家乡 和亲人总是不经意间在他心中闪现:由他乡的大雪,他会想到家乡下雪 时的生活场景,“晋朝张翰见秋风起,有莼鲈之思,我则是见雪花起而有 乡雪之思了。”见到柿子,“脑子里就长出一棵柿子树。噢,那是故乡的 柿子树,我家的柿子树”;见到石榴,也会生出思乡之情,“在众多果物 中,我对石榴情有独钟,是因为它寄托着我的情思。只要一看见它,我 就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已长眠于地下的老母亲”。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 母的怀念,总是在他的笔端自然流出,比如《窗前》,从妻子天天目送儿 子出门上学,想到当年自己在农村上学时母亲在村口相送相迎,“想起 了我所享受到的那温馨的母爱,桩桩件件往事都清晰地浮现在脑际”。 再如《叫早》,由日常生活写起,回忆起当年父母的“叫早”,父母“叫早的 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一个个难忘的细节,浸透了深沉的父母之爱,令人 感动。不难看出,希安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 深刻的印象。一是大姐在他17岁参军时为他缝制了一个枕套,这个枕 套随他走南闯北 25 年,至今仍在使用,“每当看见大姐用心选材、精心 缝制的枕套,看见上面鼓励我成长的几个字,我便如睹大姐那亲切的面 容。”(《大姐》)二是在《村校》一文里记录,他要家人在学校拆毁时,把雕 刻在方砖上的“北韩村学校”这几个字买下来,“花多少钱都要买,买下 来作个见证,也是一个纪念……它装着我和村里许许多多孩子们的童 年梦想,我要保存这历尽沧桑的几个字,保存到永远永远。”看似是一件 件小事,但却写出了希安内心丰富而深沉的感情。 我喜欢读希安的文章,不仅因为他的文字饱含感情而又质朴实在, 直抒胸臆,毫不做作,正如其为人,还因为他善于描述细枝末节,有时透 出特有的“樊式”幽默,读之往往令人会心一笑。如在《一声旧称忆当 年》里写自己当年在部队打篮球的“英姿”,“那几年,机关篮球场上也时 常见到‘小樊’的身影,技术不怎么地,但满场子跑得飞快”。这样的文 字冷静幽默,在自嘲中透出一种情趣。 樊希安的散文有感情、有人物、有细节,能让我产生共鸣,有的记录 了当年一段美好的往事,有的收藏了一份难以名状的淡淡的忧愁和情 绪,有的从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场景生发出更深层的哲理思索,字里 行间流动着一种深情,涌动着一份生活的思考……因为这些文章叙写的 真实和质朴,同时涉及了希安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成长的每一个时期,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当作希安的“自传”来看。通过这些文章,我们不仅受到 思想的启迪、亲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年 被人叫作“小樊”、现在被人叫作“老樊”的这个叫“樊希安”的人。 韩少功把文学的笔触在人生 韩少功把文学的笔触在人生 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 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 重构了一 重构了一 群知识青年 群知识青年 77 77 级大学生 级大学生 宏阔的时代之门重新开启时 宏阔的时代之门重新开启时 剧化的人生种种 剧化的人生种种正如我们对人生 正如我们对人生 社会和历 社会和历 史的认识 史的认识 往往也经过不同程度 往往也经过不同程度 修改 修改 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 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 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 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 又如何获 又如何获 取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 取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 维途径 维途径 是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之 是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之 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 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现代以来,一种想把小说从“天才的 炼金术”,转变为工业的、机械的、可分析 的图纸的冲动,一直诱惑着现代小说家 们。他们想用精密的语言技术降服小说, 用理性主义降服神秘主义,用人力降服 神力,最后的目的,其实是让小说可以像 机械装置一样容易操作。E.M.福斯特、亨 利·詹姆斯、海明威一直到米兰·昆德拉 都是如此。现代小说变得精密了。 班宇的小说隶属于现代小说这一 脉。他的首部小说集《冬泳》,篇篇精密。 我甚至看到,他在自己的每一篇小说中 都偷偷安装了一台变压器,他自己则如 一位熟练的技工,立于故事的暗处,操控 旋钮,紧盯着压强起落的幅度,小心操 作,差一分一毫都不行。这是小说领域的 专业精神。 为小说增压,就是以“压抑”的方式 处理爆发力十足的戏剧点,以“省略”代 替“宣泄”,尽全力按住情节中那块绷满 了劲儿的肌肉。最终的效果是“引而不 发”“箭在弦上”。这里有两大法门,一是 放弃心理描写,二是以动作推动情节。 心理描写是一种古典小说写法。古 典小说时代,人物的内心是素朴的、可理 解的,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现代以 来,人的存在出现了疑问,人心化作一个 谜团,一个未知数。传统的心理描写无法 再解释人物行为的动机了。比如《罪与 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杀害老太太的情 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放弃了心理描写, 用具体、果断、历历在目的动作代替,完 成了这个惊心动魄的事件。陀思妥耶夫 斯基是现代主义的鼻祖,他的作品暗示 了叙事核心在19世纪末的转变:主人公 的行动,由“展开意义”变为“寻找意义”。 一切都不确定了。爱不确定,恨也不确 定;恶不确定,善也不确定了。世事人心 裹成了谜团。而现代小说家,只能尽力保 存好这些谜团,将其放入文字的福尔马 林,以供世人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 端详、揣测、揭开谜底。“保存谜团”成为 了一类现代小说的命根子。保护谜团,就 是在保护小说的内部压力。 班宇小说中的动作性细节,几乎全 部出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地方,节 制、有效,四两拨千斤。在《盘锦豹子》的 结尾,逼债人找上门来,逆来顺受了一辈 子的孙旭庭趿拉着拖鞋,表情凶狠,裸着 上身,胳膊和后背上都是黑棕色的火罐 印子,湿气与积寒从中彻底散去……在 逆光里,那些火罐印子恰如花豹的斑纹, 生动、鲜亮并且精纯。在此,动作描写的 克制,将人物内心的势能聚集到了一个 压力的极点。与此同时,一个绝妙的形象 刻进我们脑海:这是一头复活了蛮力的 豹子,但请注意,他身上那美丽、优雅、迷 人的斑纹,恰恰是生活的毒素、重压、阴 郁所积成的火罐印。这是一个光芒四射 又惨淡无比的图腾,是绽放开来的痛苦, 是奄奄一息的腾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一个渺小悖论。 班宇善于给小说增压,也善于给小 说降压。东北方言背景使他和很多东北 小说家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幽默感。幽 默是一剂降压良药。在《工人村》中,所有 深情的对白出场时都戴着一副滑稽的假 面。东北话天然的轻佻,将沉重、苦涩、窒 息的生活降到了一个可以承受的压力范 围内。人和人至少可以暂时活在话语的 轻盈中,虽然不过是假象。这是一种“难 得糊涂”的东方智慧。 但小说的压强根本上是一个技术问 题,而不是艺术问题。讨论小说压强,只 是迅捷地分析班宇的叙事特色。总之, 《冬泳》里的几篇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 了班宇作为一个青年叙事者的潜力和天 赋。并不是谁都能给小说装上一台精密 的变压器的,这需要技术工种的素质:细 心、耐心、分寸感、控制力。但装上了“变 压器”的小说,是不是过于精密、克制、整 饬、自我约束了?通读下来,几乎找不到 一点“旁逸斜出”的毛病,叙事永远在正 确的、流畅的轨道上奔驰。欲望的冲动、 想象的冲动、脱轨的冲动,如安娜·卡列 尼娜最后一跳那样的意外,小说中人所 始料不及的神力的介入,去哪儿了? 这或许是个苛刻的质问。因为这个 质问不止面向着班宇,也面向着现代小 说的某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我只是想提 醒,小说的传统不止一个。曾有一种简朴 但被神吻过额头的小说出现过,它们的 身上没有装置,没有芯片,没有螺丝和铆 钉。在技术对艺术的入侵日甚一日的当 下,我很怀念它们。

Transcript of 新作聚焦 韩少功长篇小说《修改过程》:...

33韩少功长篇小说韩少功长篇小说《《修改过程修改过程》:》:

在人生与文学的后台在人生与文学的后台□相 宜

2017年10月,韩少功在“创作40周年

汨罗乡亲见面会”上,红着眼眶、忆着往事、

说着方言:“50年前我来到汨罗,40年前我

离开汨罗,时间过得非常快,我现在60多

岁,已经是一个老人、一个老兵,做不了太

多事情。一个老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

故乡。经过40多年的离开,也经历了我们

国家最为翻天覆地、也是大风大雨的变化

时期,我又回到了这里。山水变化不大,人

有变化,但是我相信回去以后,脑子里出现

的印象还是你们40多年前的印象,一丝一

毫还是定格在那个时候,永远记住我们大

家共同度过的岁月。”1978年3月,韩少功

从下乡插队生活了10年的湘西汩罗回到

长沙,成为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77级

大学生。1988年2月,他渡海南行到海口筹

划《海南纪实》。2000年 5月,回归湖南汩

罗八景乡定居,至今保持着候鸟般南来北

往各半年的生活。韩少功在时空里又回到

人生和文学创作的原乡,他的语词一直在

不断打开时代记忆沉甸甸的关卡:《马桥词

典》在漫漫官路上走完了知青们感知的乡

村百态;《日夜书》还原了热血与悲壮的纠

缠不清的知青与后知青生活;在新作长篇

小说《修改过程》中,他把文学的笔触在人

生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重构了一群知识

青年——77级大学生,在宏阔的时代之门

重新开启时,戏剧化的人生种种。

现实与创作的人生就这样汇合成一个

回路,在回归的同时,其思想与艺术追求却

是一往无前的探索姿态,执著又决绝。韩少

功在理性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记

忆,用文体探索的方式不断给予读者认知

人生的机会,同时也在笔下人生被修改的

展示中,锻炼着读者对世界先见认知的怀

疑能力。此次的文学实验所想讨论的文学

与人生、真实与虚构之关系,是通过主人公

肖鹏创作并修改网络连载小说来展开并达

成的。

时隔40年的回望,一代人的青春既被

怀恋定格出温情鲜活的一丝一毫,却也不

可避免地在记忆的画板上,被警醒地审视、

嬉笑地调侃、严肃地追问,有意无意中被放

大缩小扭曲变形。小说开幕如《日夜书》的

第一节,一个脱胎于现实的荒谬梦境惊醒

了主人公,随之打开下文呓语般的记忆,不

同的是在《修改过程》中,韩少功开章明义

交代了创作主旨之一:肖鹏与其创造的笔

下人物陆一尘产生的矛盾,即文学在人生

的后台上以何种程度表现或修改了人物的

真实生活,而作为脱胎于现实原型的虚拟

人物,又应该如何审视文学人生与现实生

活的关系。人物从人生的后台跳出来,又回

到小说的前台上,他太想找到小说中没有

的东西,重新观察周遭的世界,以痛感来确

认自己的真实,于是觉得小说不仅是文字,

有硬度和重量,会切实对人生产生影响,发

生作用。

小说诞生于肖鹏对身心在生活中衰退

的发现,他开始闭关进行自我拯救,以期找

回自己的“天才”。这番寻索,便从打捞被遗

忘的记忆,书写77级同窗故事开始了。

1978年,一批背景各异、来路不明、思

想复杂、面目粗糙的“野生动物”汇集于北

麓山下高校的中文系,成为韩少功笔下的

主人公肖鹏创作的网络小说里的人物,他

们的人生不仅在时代生活的浪潮中被修

改,还在肖鹏的文学创作的后台上被修改

着。陆一尘带着现实生活中“牌桌上认识的

那个记者”和“老婆那个业余合唱团里的欧

阳老师”的影子被塑造成最合适的上下铺

同学关系。他顶着一头天然卷和一口白牙

风流倜傥纵横校园和社会,成为抗议校园

“八禁”、呼唤爱与自由的活动领袖,毕业后

成为报社副总,在文学风流介入现实日常

引起骚乱时,愤怒得难以释怀,陷入一地鸡

毛。陆哥集结了几个老同学,约律师前来

KTV商议肖鹏名誉造谣,赵小娟来到混乱

的现场时,却看到醉醺醺的马湘南和被资

本侵袭的文化只剩下一大片空空的座位。

马湘南出身高干,当兵三年本想为了吃喝

报考食品加工系或畜牧业,迫于母亲意见

误打误撞进入虚无缥缈的中文系。他骨子

里的世俗精明尤为擅长舞弊、贿赂、坑蒙拐

骗与投机倒把,从校园至商场杀出一条成

功之路,堂堂董事长并不在意被印象模糊

的老同学,以网络方块字塑造出的虚拟形

象,更不把文学当回事,他关注的只有现世

实际之利益,“只要他不举报老子走私和逃

税,他爱谁谁”。最后却因为后代生活荒谬

毫无指望,从卫生间窄小的窗户一跃而下,

归于自由。

小说角色与人物原型相互串联,生活

真实素材与虚构经历杂糅缠绕,一并聚下构

成了故事,“这种写法,时而像前台演出,时

而像后台揭秘”。韩少功借肖鹏之口点明“德

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

娄,在舞台上也有类似尝试,你们看多了就

会习惯的”。发表于1994年的文章《在小说

的后台》中,韩少功早已阐释过同样的观点,

布莱希特的“疏异化”就是喜欢往后台看,把

前台后台之间的界限打破。皮兰德娄让他笔

下的人物寻找他们的叙述者,写下所谓“后

设小说”,即关于小说的小说,也就是将小说

的后台示众。在此意义上,无论是韩少功还

是肖鹏,其创作野心之二便是实践这种观

点,展现文学作品背后创作、融合、连接修

改的一切,他放弃了小说的拟真追求,而试

图把文学与人生的错综复杂相互参照,把

虚构的过程,即在文学的后台修改人生的

过程呈现出来。

文中大量精心设置的线索都指向作者

的创作追求,最明显的便是第十二章与第

二十章,AB两个版本“难以取舍,不妨把

两稿都上挂,比较一下不同写法的效果”供

读者选择。小说有自己的惯性,人物走在人

生的岔路口会生长出自己应该的模样,楼

开富与史纤的不同结局就像是平行宇宙中

不同的人生呈现。而小说的附录更是作者

试图展示小说人物的人生后台的体现。附

录一《1977:青春之约》的末尾,名字带着

黑框的马湘南分明是从小说的后台向观众

招手,提醒各位:“世界上有真的我,而我也

是真的死了”。附录二(花城出版社版新增

片段),点明了第一章肖鹏在与陆一尘的论

理噩梦中,把待发表的涉及陆哥真爱小莲

的一章删除了。而现实生活中,退役的举重

运动员小莲其实是肖鹏的护士。导演韩少

功再次提醒观众,“那个附录的脚本,是我

借用了一个表妹那里的,只是做了点手脚,

把我的几个人物塞了进去。这种偷梁换柱

的事,子虚乌有的事,在我们这一行里常

有……”如果读者仅看过《花城》杂志刊登

的《修改过程》,那么毋庸置疑会把附录的

班会献礼视频提纲,看作是肖鹏小说的真

实补充素材,虚实参照以期全面解读时代

的另一种向度。而在单行本中,你又会重新

对这一部分产生质疑,原来记录了时代深

情的所有同期、片花、配音的视频提纲文

稿,也未必真实,或者说,这种真实是为了

进一步解释人生与文学的虚构。正如我们

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往往也经过不

同程度的“修改”,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一

种世界存在的可能,又如何获取认识艺术

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维途径,是韩少功在

文学创作之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

小说的第二章提到,“有些室友讥讽肖

鹏是叶公好龙,好自由又怕自由,想革命又

反革命,不过是鲁迅先生笔下那谁谁谁。”

韩少功曾如此阐释对这段已逝又永恒的特

殊岁月的书写:“这一代人是即将翻过去的

一页,没什么大不了。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

对经验的自我读解,是人类精神传薪的一

部分,身上肯定有前人和后人的影子,可能

永远是你那隔壁的谁谁谁。这些隔壁的人,

很可能就是化了妆的人类史。”文学与人生

相互照耀,真实与虚构相互穿透,韩少功在

《修改过程》中的所有努力,就是把人生与

小说的前台与后台相互参照,打通并置,

“对于作家来说,这既是作家走出层层无限

的后台,展示自己的过程;也是读者超过层

层无限的前台,理解作家的过程。每一次智

巧的会意,每一次同情的共振,每一次心灵

的怦然悸动,便是真实迎面走来。”

知青和老三届的经历是中国一代人的

精神症结,萦绕在无数亲历者人生记忆永

不忘怀的日夜中,这群“野生动物”的面目

一丝一毫定格在那个时候。正因为有人回

忆、有人书写、有人寻索,这些平凡的故事

就变得不再平凡,记忆不再是原来的记忆,

生活也不再是原来的生活。历史记忆长河

里的某某某,被赤诚的导演从社会的碎片

和生活的缝隙中打捞出来,辅以妆容篡改

与技术指导,终于,成群结队穿越了无限的

人生后台,登上文学的前台奋力表演。而这

后台与前台的共同演出究竟是不是一出好

戏,还得由时间和观众评判了。

采撷生活的浪花

□管士光

■新作聚焦

责任编辑:行 超 电话:(010)650011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学评论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关 注

■第一感受安装变压器的小说家——读班宇小说集《冬泳》 □贾国梁

樊希安的散文结集出版了,作为老朋友,我为他

高兴,集子里收入的散文随笔感情真挚、文字质朴。

希安兄与我年龄相近,生活经历有不少相同之处,比

如,我们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有不少至亲生活在农

村,都曾穿过绿军装,都在部队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写

作活动,上大学都是学的中文,又都长期从事出版工

作,也许因为生活经历相近,我读他的文章感到十分

亲切,十分愉快。

希安首先是一位出版专家,他的《总编辑手记》

我是早就拜读过的。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笔耕不辍,

各种体裁都有涉猎,以前曾写过小说,近些较多写作

诗歌和散文,他的《樊希安古体诗》也颇有特色,《樊

希安散文集》是他最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是

他散文写作的重要收获。有人说,在各种文学体裁

中,散文随笔最能表现人的品位和性格。的确,读

罢这本散文集,我们可以更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认

识希安本人,通过这些散文随笔,我们不仅加深了

对希安豪放旷达性格的认识,也同时认识了这个感

情丰富、真挚、淳朴、细腻,有时甚至有几分敏感的樊

希安,因此他发而为文,自有一种特色,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内

容丰富,涉及作者生活的方

方面面,记录下作者二三十

年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

感。因为经历过那艰苦而难

忘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才形

成了希安那乐观向上、不断

进取的品格;因为有那样勤

劳、善良、淳朴的父母、舅舅、

表叔等长辈,希安才懂得了

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知

足常乐;因为在人生道路上

得到了诸多师友的提携和帮

助,希安才经过坡坡坎坎,走

到了今天……这一切都记录

和收纳在他的文字中。因此

说,他的散文是他采撷自生

活的一朵朵浪花,也是留在他生命中的一个个印记,读来让人感到感情

真挚而亲切,描绘具体而生动。

《樊希安散文集》分为五辑,在内容上大体有所归类,第一辑主要写

乡思和亲情;第二辑写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感悟;第三辑多收游记一

类文字;第四辑主要是因事因物引发的一些杂感;第五辑比较杂,是前

四类没有收入的一些文章。在这五辑中,我最喜欢第一辑,很多篇章值

得反复品味。比如第一篇《忆参军》就是难得的佳作。作者半夜里睡不

着的时候,“爱把人生往事翻腾出来一幕一幕地放映”,而参军是其人生

中关键的几步之一,“因为参了军,才确立了现在的人生走向”,因此“我

对参军的情景记忆犹新,说起参军的事如同述说昨天的往事”。这篇文

章有情有景,有心理表现,有细节描写,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自己听到

征兵的消息、决定报名、接受政审、参加体检的过程,特别写了在这个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写出了对当兵入伍的向往和不能在家尽责的矛盾心

态和内疚之情,也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爱护,读之令人生出许多

感慨。许多细节都言浅情深,很有时代特点,其中浸透的亲情,令人感

叹。此外,这一辑中的《生命·布·奶奶》《仁义的父亲》《父亲的两件小

事》《“老拐”老师》《表叔拐天义》感情质朴真挚,细节生动传神,寥寥几

笔,不仅描写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写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品

德,比如写父亲妥善安置大伯一家和对待乡亲们的态度,写出了父亲的

“仁义”,令人印象深刻;母亲的勤劳,也是通过彻夜纺线等具体细节表

现出来;作者写老拐老师打学生的“三打三不打”原则以及作者挨打的

几次描写,颇为生动,还写了“老拐”老师为人写字不收润笔、极为孝敬

老娘等行为,写出了他令人敬佩的品德。表叔拐天义也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几笔便勾勒出“表叔”的形象:“他是真正的拐子,小儿麻痹,双腿细

软不能着地,完全靠双拐支撑。两臂两手也细小,不能用力。两只像小

孩似的手拿不住东西,勉强能接过钱,放在一只大蓝花瓷碗里,但脑袋

大大的,眼睛亮亮的,显示着生命的存在和活力。”他怕拖累巧珍娘,坚

决不与巧珍娘成婚,但去世前却把房屋宅院全部家产交给了巧珍娘;他

借钱给别人却不收利息,最后“烧了村里人向他借钱的账簿”;他在辞世

前,“把那锅卤鸡的老汤,送给了本村同是残疾的拐国”,写出了他令人

钦佩的品德。在记叙人物之外,还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事物的熟悉

和热爱,比如写家乡过年,由踩旱船、荡秋千写到贴春联、敬祖宗、敬神

灵,娓娓道来,细致而有序;写母亲织布的过程,井井有条,清清楚楚,充

满了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作为农家子弟的本色和细致的观察力。

我特别喜欢《樊希安散文集》第一辑中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感

情真挚而深厚,17岁以前的农村生活和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生活环境

给他太多的馈赠,给他生命留下的印记太过深刻,使他念念不忘,家乡

和亲人总是不经意间在他心中闪现:由他乡的大雪,他会想到家乡下雪

时的生活场景,“晋朝张翰见秋风起,有莼鲈之思,我则是见雪花起而有

乡雪之思了。”见到柿子,“脑子里就长出一棵柿子树。噢,那是故乡的

柿子树,我家的柿子树”;见到石榴,也会生出思乡之情,“在众多果物

中,我对石榴情有独钟,是因为它寄托着我的情思。只要一看见它,我

就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已长眠于地下的老母亲”。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

母的怀念,总是在他的笔端自然流出,比如《窗前》,从妻子天天目送儿

子出门上学,想到当年自己在农村上学时母亲在村口相送相迎,“想起

了我所享受到的那温馨的母爱,桩桩件件往事都清晰地浮现在脑际”。

再如《叫早》,由日常生活写起,回忆起当年父母的“叫早”,父母“叫早的

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一个个难忘的细节,浸透了深沉的父母之爱,令人

感动。不难看出,希安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

深刻的印象。一是大姐在他17岁参军时为他缝制了一个枕套,这个枕

套随他走南闯北 25年,至今仍在使用,“每当看见大姐用心选材、精心

缝制的枕套,看见上面鼓励我成长的几个字,我便如睹大姐那亲切的面

容。”(《大姐》)二是在《村校》一文里记录,他要家人在学校拆毁时,把雕

刻在方砖上的“北韩村学校”这几个字买下来,“花多少钱都要买,买下

来作个见证,也是一个纪念……它装着我和村里许许多多孩子们的童

年梦想,我要保存这历尽沧桑的几个字,保存到永远永远。”看似是一件

件小事,但却写出了希安内心丰富而深沉的感情。

我喜欢读希安的文章,不仅因为他的文字饱含感情而又质朴实在,

直抒胸臆,毫不做作,正如其为人,还因为他善于描述细枝末节,有时透

出特有的“樊式”幽默,读之往往令人会心一笑。如在《一声旧称忆当

年》里写自己当年在部队打篮球的“英姿”,“那几年,机关篮球场上也时

常见到‘小樊’的身影,技术不怎么地,但满场子跑得飞快”。这样的文

字冷静幽默,在自嘲中透出一种情趣。

樊希安的散文有感情、有人物、有细节,能让我产生共鸣,有的记录

了当年一段美好的往事,有的收藏了一份难以名状的淡淡的忧愁和情

绪,有的从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场景生发出更深层的哲理思索,字里

行间流动着一种深情,涌动着一份生活的思考……因为这些文章叙写的

真实和质朴,同时涉及了希安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成长的每一个时期,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当作希安的“自传”来看。通过这些文章,我们不仅受到

思想的启迪、亲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年

被人叫作“小樊”、现在被人叫作“老樊”的这个叫“樊希安”的人。

韩少功把文学的笔触在人生韩少功把文学的笔触在人生

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的时间线上向后推移,,重构了一重构了一

群知识青年群知识青年————7777 级大学生级大学生,,在在

宏阔的时代之门重新开启时宏阔的时代之门重新开启时,,戏戏

剧化的人生种种剧化的人生种种。。

正如我们对人生正如我们对人生、、社会和历社会和历

史的认识史的认识,,往往也经过不同程度往往也经过不同程度

的的““修改修改””,,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如何让读者意识到另

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又如何获又如何获

取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取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思

维途径维途径,,是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之是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之

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路上不懈求索的目标。。

现代以来,一种想把小说从“天才的

炼金术”,转变为工业的、机械的、可分析

的图纸的冲动,一直诱惑着现代小说家

们。他们想用精密的语言技术降服小说,

用理性主义降服神秘主义,用人力降服

神力,最后的目的,其实是让小说可以像

机械装置一样容易操作。E.M.福斯特、亨

利·詹姆斯、海明威一直到米兰·昆德拉

都是如此。现代小说变得精密了。

班宇的小说隶属于现代小说这一

脉。他的首部小说集《冬泳》,篇篇精密。

我甚至看到,他在自己的每一篇小说中

都偷偷安装了一台变压器,他自己则如

一位熟练的技工,立于故事的暗处,操控

旋钮,紧盯着压强起落的幅度,小心操

作,差一分一毫都不行。这是小说领域的

专业精神。

为小说增压,就是以“压抑”的方式

处理爆发力十足的戏剧点,以“省略”代

替“宣泄”,尽全力按住情节中那块绷满

了劲儿的肌肉。最终的效果是“引而不

发”“箭在弦上”。这里有两大法门,一是

放弃心理描写,二是以动作推动情节。

心理描写是一种古典小说写法。古

典小说时代,人物的内心是素朴的、可理

解的,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现代以

来,人的存在出现了疑问,人心化作一个

谜团,一个未知数。传统的心理描写无法

再解释人物行为的动机了。比如《罪与

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杀害老太太的情

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放弃了心理描写,

用具体、果断、历历在目的动作代替,完

成了这个惊心动魄的事件。陀思妥耶夫

斯基是现代主义的鼻祖,他的作品暗示

了叙事核心在19世纪末的转变:主人公

的行动,由“展开意义”变为“寻找意义”。

一切都不确定了。爱不确定,恨也不确

定;恶不确定,善也不确定了。世事人心

裹成了谜团。而现代小说家,只能尽力保

存好这些谜团,将其放入文字的福尔马

林,以供世人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

端详、揣测、揭开谜底。“保存谜团”成为

了一类现代小说的命根子。保护谜团,就

是在保护小说的内部压力。

班宇小说中的动作性细节,几乎全

部出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地方,节

制、有效,四两拨千斤。在《盘锦豹子》的

结尾,逼债人找上门来,逆来顺受了一辈

子的孙旭庭趿拉着拖鞋,表情凶狠,裸着

上身,胳膊和后背上都是黑棕色的火罐

印子,湿气与积寒从中彻底散去……在

逆光里,那些火罐印子恰如花豹的斑纹,

生动、鲜亮并且精纯。在此,动作描写的

克制,将人物内心的势能聚集到了一个

压力的极点。与此同时,一个绝妙的形象

刻进我们脑海:这是一头复活了蛮力的

豹子,但请注意,他身上那美丽、优雅、迷

人的斑纹,恰恰是生活的毒素、重压、阴

郁所积成的火罐印。这是一个光芒四射

又惨淡无比的图腾,是绽放开来的痛苦,

是奄奄一息的腾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一个渺小悖论。

班宇善于给小说增压,也善于给小

说降压。东北方言背景使他和很多东北

小说家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幽默感。幽

默是一剂降压良药。在《工人村》中,所有

深情的对白出场时都戴着一副滑稽的假

面。东北话天然的轻佻,将沉重、苦涩、窒

息的生活降到了一个可以承受的压力范

围内。人和人至少可以暂时活在话语的

轻盈中,虽然不过是假象。这是一种“难

得糊涂”的东方智慧。

但小说的压强根本上是一个技术问

题,而不是艺术问题。讨论小说压强,只

是迅捷地分析班宇的叙事特色。总之,

《冬泳》里的几篇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

了班宇作为一个青年叙事者的潜力和天

赋。并不是谁都能给小说装上一台精密

的变压器的,这需要技术工种的素质:细

心、耐心、分寸感、控制力。但装上了“变

压器”的小说,是不是过于精密、克制、整

饬、自我约束了?通读下来,几乎找不到

一点“旁逸斜出”的毛病,叙事永远在正

确的、流畅的轨道上奔驰。欲望的冲动、

想象的冲动、脱轨的冲动,如安娜·卡列

尼娜最后一跳那样的意外,小说中人所

始料不及的神力的介入,去哪儿了?

这或许是个苛刻的质问。因为这个

质问不止面向着班宇,也面向着现代小

说的某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我只是想提

醒,小说的传统不止一个。曾有一种简朴

但被神吻过额头的小说出现过,它们的

身上没有装置,没有芯片,没有螺丝和铆

钉。在技术对艺术的入侵日甚一日的当

下,我很怀念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