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感悟 - shsjb.com字法、章法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

1
08 书法专版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孔亚维 美术编辑:朱织燕 电话:021-67812039 E-mail:[email protected] 李自君(一君), 1982 年出生, 平复堂、古谯散人,中共党员,安徽 亳州人,居住在松江小昆山,河北 美院特聘教授,北兰亭书友会会 员,“二陆书社”导师。现为安徽省 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 会会员,松江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松江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2017年 获评为松江区“百姓明星”。 2015年上海市第三届楷书大 展三等奖、2016 年“黄庭坚杯”全国 书法大赛三等奖、2016 年首届“海 上兰亭奖”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2016 年首届“新上海人”风采书画 作品大赛二等奖、2016 年“中华好 书法”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教 师组二等奖、2016 年“翰墨薪传”全 国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教师组三 等奖、2016 年“学习大军杯”生态文 明建设全国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2016 年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 法艺术大展入展、2017 年长征颂 · 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2017 年第二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 节佳作奖、2017年风骨—陕西书 法院奖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 2017 年首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 书法大赛入展、2017年第四届全国 青年书法展入展。 学习书法感悟 1、学习中点与面的结合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点 与面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进入书法专业 院校学习之后,需要对书法史中每种书体 及不同书家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学习,这就 是面的展开,为我今后的书法创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面的铺开后,需要选择一个符合自身 审美的特定书体及风格作为具体的突破 口,这就是点的突破。例如,我选择吴让之 小篆作为我的一个侧重点,对其不同时期 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包含的不同的艺术元 素进行研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掌握吴让之 的篆书技法,做到“与古为徒”。 在对吴让之小篆的深入学习过程中, 又需要围绕这个点纵向与横向地展开,纵 向上将历史上各类的小篆进行全面的研究 学习,横向上对于清代各个不同风格的小 篆进行对比学习,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方 式,使得自己对于小篆的发展有了深刻的 理解,对于风格产生的原因及来龙去脉有 着清晰的认识,也为传承之后的创新做好 知识和技法上的储备。 2、临摹与创作并行,书写与汲取并重 临摹是学书的不二法门,学书之初, 自己在临摹这方面是较为盲目的,拿着一 本字帖反复抄写,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 半,学习效果不明显。古人优秀作品中所 包含的艺术信息量极大,想“一口吃下”是 做不到的。近年来,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 新的认识,增强了临摹的目的性,每次临 摹之前,都会为自己定好一个目标,需要 通过临摹来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吸收字帖 中的哪些要素,加上日积月累的练习,自 然事半功倍。 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临摹中 所获得的知识,即刻便在创作中予以使用, 会多少用多少,一点一滴灌注到创作当 中。不求一幅作品要多么完美,只要在创 作当中能够表现出学到的知识即可。书写 与汲取同样重要。学习古人建立自身的审 美自觉。 3、注重作品气息的表达,而非单纯的 技法磨练 所谓“技”指的是技术手段,例如笔法、 字法、章法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 能够感动人,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来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书法作品能够传达给欣赏者艺 术气息。单纯表达技法的作品未必是一件 优秀的作品,书法创作不是炫技,能够从技 法方面接近古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 这只是我们通常说的形似,而从气息上能 够接近古人,这才是神似。技法可以通过 不断磨练来达到,而对于作品气息的提升, 需要更多去直观感受古人的作品,为此我 到各地的博物馆中去欣赏原作,到碑版或 石刻的所在地进行考察,培养自己高古的 艺术审美情操。 4、关注当下,见贤思齐 当今有众多的优秀的书家,他们通过 自身的努力,对书法有深入的理解,在创作 中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对于他们的书 学思想与书法作品加以了解是非常必要 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立足于现在这 个时代,我们必须紧跟当代书法发展步伐, 如果脱离了当下就是闭门造车。 当今的优秀书家也是在吸收古人技法 再加以创造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学 习当下优秀书家,并不是抄袭他们的书法, 而是关注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诠释古 人,并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一个人的天 分与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每位优秀的书家 都有其成功之处,只有多向优秀的书家学 习,多与人交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艺 术水平。 5、书学与书艺术并重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古往今来伟大的书家在学识、修养上 都有着极高的建树。王羲之《兰亭序》不 仅因为书法技巧的高超而登上天下第一 行书的宝座,同时也因为寄托了王羲之深 沉的哀叹以及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刻思 考。书法之所以有着无穷的魅力,穿透两 千余年的历史至今仍能给予现代人以营 养,这与书法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 式是分不开的。 浅谈“国展”创作 2017 年举办的第二届书法临帖展,我侥幸首 次入围“国展”,欣喜万分,感叹运气好。接着又以 同样的书风连续入围全国第四届青年展和全国第 四届隶书展,学书近十年,也算是给自己一个阶段 性的交待了。对于“国展”,我还是个新手,说起投 稿的经验也实在是捉襟见肘,就将一些仅有的想 法,在各位前辈、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一回。 首先,选择大于努力。之前 我投“国展”的作品都是以小楷为 主,从没入围。小楷是属于“功夫 字”,写得好的人数不胜数,在国 展上万件投稿中,我难有优势。 2014 年,我开始学习隶书, 2016 年,确定以四山摩崖及石门颂作 为自己的方向,写这一路书法的 人在全国都很少。可见选择很重 要,如果想占据优势,就选择当下 投稿比较少的碑帖学习。 其次,章法形式设计很重 要。在平常的创作中,要养成一 种看整体的习惯,不要把眼光总 关注在某一个字或者某一笔的好 坏上,一幅字写完之后挂在墙上 仔细看看,空的地方可以裁掉,或 者写上小字,或者盖上闲章,平衡 整幅作品的虚实,处理的办法很 多,关键是需要多积累,并且灵活 地运用。平常多看国展入围作品 的章法形式,去找自己喜欢模仿。 再次,要把握作品的艺术 性。投稿“国展”,要把握作品艺 术性。衡量一幅作品艺术性,并 不是说跟古人有多像就艺术了, 而是要审视这幅作品的整体艺术 含量,对比呼应关系是否强烈又 协调。书写投稿“国展”作品时, 不要写得很生硬,也不要写得“太 艺术” ,合适地把握一个度。 另外,还要多投稿。“国展”评 选的不定性因素太多了,说不定 就上了。不要总觉得要等到自己 的水平到了再投稿,每次投稿都 是一次学习,保持平常心,在别人 身上找差距。在国展截稿前十天 要把作品准备好,不要等到快截 稿再写,在不淡定的情况下很难 写出好作品。 最后一点是关于工具。在 笔、墨、纸上要多做实践,要有开 阔的思维,不要只会一种笔、一种 纸、一种风格,胆子要大,多尝试 不同的笔墨在不同的纸上产生不同的效果,让这 些效果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呈现在作品上就是 不同的表达。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好坏都在于人 的运用,很多人说“善书者不择笔”,个人感觉应该 是“善书者善择笔”。在以后的展览中,我还需要 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先进的理念,“莫道雏燕新展 翅,一层努力一重天”,与大家共勉。 □王玺 □吴钢

Transcript of 学习书法感悟 - shsjb.com字法、章法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

08 书法专版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孔亚维 美术编辑:朱织燕 电话:021-67812039 E-mail:[email protected]

云间书家

李自君(一君),1982 年出生,

平复堂、古谯散人,中共党员,安徽

亳州人,居住在松江小昆山,河北

美院特聘教授,北兰亭书友会会

员,“二陆书社”导师。现为安徽省

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

会会员,松江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松江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2017年

获评为松江区“百姓明星”。

2015 年上海市第三届楷书大

展三等奖、2016年“黄庭坚杯”全国

书法大赛三等奖、2016 年首届“海

上兰亭奖”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2016 年首届“新上海人”风采书画

作品大赛二等奖、2016 年“中华好

书法”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教

师组二等奖、2016年“翰墨薪传”全

国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教师组三

等奖、2016年“学习大军杯”生态文

明建设全国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2016 年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

法艺术大展入展、2017 年长征颂·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2017

年第二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

节佳作奖、2017年风骨——陕西书

法院奖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

2017 年首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

书法大赛入展、2017年第四届全国

青年书法展入展。

学习书法感悟1、学习中点与面的结合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点

与面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进入书法专业

院校学习之后,需要对书法史中每种书体

及不同书家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学习,这就

是面的展开,为我今后的书法创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面的铺开后,需要选择一个符合自身

审美的特定书体及风格作为具体的突破

口,这就是点的突破。例如,我选择吴让之

小篆作为我的一个侧重点,对其不同时期

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包含的不同的艺术元

素进行研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掌握吴让之

的篆书技法,做到“与古为徒”。

在对吴让之小篆的深入学习过程中,

又需要围绕这个点纵向与横向地展开,纵

向上将历史上各类的小篆进行全面的研究

学习,横向上对于清代各个不同风格的小

篆进行对比学习,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方

式,使得自己对于小篆的发展有了深刻的

理解,对于风格产生的原因及来龙去脉有

着清晰的认识,也为传承之后的创新做好

知识和技法上的储备。

2、临摹与创作并行,书写与汲取并重

临摹是学书的不二法门,学书之初,

自己在临摹这方面是较为盲目的,拿着一

本字帖反复抄写,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

半,学习效果不明显。古人优秀作品中所

包含的艺术信息量极大,想“一口吃下”是

做不到的。近年来,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

新的认识,增强了临摹的目的性,每次临

摹之前,都会为自己定好一个目标,需要

通过临摹来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吸收字帖

中的哪些要素,加上日积月累的练习,自

然事半功倍。

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临摹中

所获得的知识,即刻便在创作中予以使用,

会多少用多少,一点一滴灌注到创作当

中。不求一幅作品要多么完美,只要在创

作当中能够表现出学到的知识即可。书写

与汲取同样重要。学习古人建立自身的审

美自觉。

3、注重作品气息的表达,而非单纯的

技法磨练

所谓“技”指的是技术手段,例如笔法、

字法、章法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

能够感动人,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来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书法作品能够传达给欣赏者艺

术气息。单纯表达技法的作品未必是一件

优秀的作品,书法创作不是炫技,能够从技

法方面接近古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

这只是我们通常说的形似,而从气息上能

够接近古人,这才是神似。技法可以通过

不断磨练来达到,而对于作品气息的提升,

需要更多去直观感受古人的作品,为此我

到各地的博物馆中去欣赏原作,到碑版或

石刻的所在地进行考察,培养自己高古的

艺术审美情操。

4、关注当下,见贤思齐

当今有众多的优秀的书家,他们通过

自身的努力,对书法有深入的理解,在创作

中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对于他们的书

学思想与书法作品加以了解是非常必要

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立足于现在这

个时代,我们必须紧跟当代书法发展步伐,

如果脱离了当下就是闭门造车。

当今的优秀书家也是在吸收古人技法

再加以创造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学

习当下优秀书家,并不是抄袭他们的书法,

而是关注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诠释古

人,并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一个人的天

分与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每位优秀的书家

都有其成功之处,只有多向优秀的书家学

习,多与人交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艺

术水平。

5、书学与书艺术并重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古往今来伟大的书家在学识、修养上

都有着极高的建树。王羲之《兰亭序》不

仅因为书法技巧的高超而登上天下第一

行书的宝座,同时也因为寄托了王羲之深

沉的哀叹以及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刻思

考。书法之所以有着无穷的魅力,穿透两

千余年的历史至今仍能给予现代人以营

养,这与书法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

式是分不开的。

浅谈“国展”创作

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书法临帖展,我侥幸首

次入围“国展”,欣喜万分,感叹运气好。接着又以

同样的书风连续入围全国第四届青年展和全国第

四届隶书展,学书近十年,也算是给自己一个阶段

性的交待了。对于“国展”,我还是个新手,说起投

稿的经验也实在是捉襟见肘,就将一些仅有的想

法,在各位前辈、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一回。

首先,选择大于努力。之前

我投“国展”的作品都是以小楷为

主,从没入围。小楷是属于“功夫

字”,写得好的人数不胜数,在国

展上万件投稿中,我难有优势。

2014 年,我开始学习隶书,2016年,确定以四山摩崖及石门颂作

为自己的方向,写这一路书法的

人在全国都很少。可见选择很重

要,如果想占据优势,就选择当下

投稿比较少的碑帖学习。

其次,章法形式设计很重

要。在平常的创作中,要养成一

种看整体的习惯,不要把眼光总

关注在某一个字或者某一笔的好

坏上,一幅字写完之后挂在墙上

仔细看看,空的地方可以裁掉,或

者写上小字,或者盖上闲章,平衡

整幅作品的虚实,处理的办法很

多,关键是需要多积累,并且灵活

地运用。平常多看国展入围作品

的章法形式,去找自己喜欢模仿。

再次,要把握作品的艺术

性。投稿“国展”,要把握作品艺

术性。衡量一幅作品艺术性,并

不是说跟古人有多像就艺术了,

而是要审视这幅作品的整体艺术

含量,对比呼应关系是否强烈又

协调。书写投稿“国展”作品时,

不要写得很生硬,也不要写得“太

艺术”,合适地把握一个度。

另外,还要多投稿。“国展”评

选的不定性因素太多了,说不定

就上了。不要总觉得要等到自己

的水平到了再投稿,每次投稿都

是一次学习,保持平常心,在别人

身上找差距。在国展截稿前十天

要把作品准备好,不要等到快截

稿再写,在不淡定的情况下很难

写出好作品。

最后一点是关于工具。在

笔、墨、纸上要多做实践,要有开

阔的思维,不要只会一种笔、一种

纸、一种风格,胆子要大,多尝试

不同的笔墨在不同的纸上产生不同的效果,让这

些效果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呈现在作品上就是

不同的表达。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好坏都在于人

的运用,很多人说“善书者不择笔”,个人感觉应该

是“善书者善择笔”。在以后的展览中,我还需要

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先进的理念,“莫道雏燕新展

翅,一层努力一重天”,与大家共勉。

□王玺

□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