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中學 倉知校長Qa(日本學習共同體實作學校) (1)

3
一、低學歷提升,高學歷學生沒有提升,怎麼辦? 這個問題,其實都是非常難問題。日本現在正在研究,也希望得到答案,接下來可以跟台灣有更多交流。 在「學習共同體」希望每個小孩都可以進入學習狀態。傳統教學老師可以顧及學生為「中上」只有他們聽 懂。在台灣上課,是不是上完課都要學生都懂了。學習共同體不一樣地方,不是第一個問「誰懂了」,也不是問 誰已經做好了,我們講的是相反的~有沒有還不懂的,有沒有覺很困擾的。對於很不懂或很困擾大家一起來解 決。平常課堂教學我們是先看中上學生,現在我們是先看不懂學生的不懂。以往老師問,誰知道了!通常知道的 會舉手,低學力學生等於被放棄。以前課堂方式,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也不敢講,最後從一年級不懂至三年級。 若開始問不懂的,會開始照顧低學力學生,低學力開始被照顧到,於是開始學習。 低學力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中,是靠高學力學生將其學力拉上來。 上課當中,前半段上課是教科書內容,低學力由高學力學生指導,這段低學力學生是被幫助。 課堂當中,若50分鐘只上教科書內容,低學力學生會得到提升,但高學力學生完全沒有得到提升。課堂後半 部設計jump課題,即是讓高學力學生伸展跳躍。 學習共同體最重要是:尊重學習的多樣性。數學為例,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可以用不同方法得到答案。可以 是用表、圖、數字、公式等來表示,這樣孩子學習的領域才會寬廣。 二、小組分組中,只有高學力學生不停的講,怎麼辦? 只要一剛開始實踐皆會遇到。一旦變成小組,一定是高學力學生開始講話。 「學習共同體」重要在分組,原因在於,小組成員學會聆聽,不是回答我會的,那是回答我那裡有問題,那 要一個題目是我有問題,不管我如何讀或做到那裡,先問問題。從一早研討到現在,我們一定要將不會同學問題 找出來,不然他們學習永遠處於被動。國中生因害羞不敢講,於是不問。為何會不敢問,以前就是你不會、你不 好,但是如果是老師自己觀念改變,你的不會是我們轉機,你們的不會可以提供我們思考,老師態度轉變。 以前我們上課很大框架是,我們要學生懂,我們只看學生懂地方。若要保障學生學習權利,我們可以從問學 生那些不懂,那些不會開始問起,或那些怪怪的,請你先告訴我。老師轉換我們價值觀。 同學在進入小組內,老師要求學生先說那裡不懂地方。漸漸時間過久,學生習慣了,那高學力學生一進入組 別後,就不會一直先發言,高學力學生會先聆聽,我有辦法解決,開始想。但是要形成這樣是需要時間,或許一 年、二年或許更多時間。 若可以讓學生明白,我的不懂有人支持,我也可以透過我的力量去支持別人,兩個是處 於平等狀態,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這個需要長時間培養,不是一個星期或一兩個月就會呈現出來,每一天不斷 實施與累積,你孩子才會學會聆聽與支持。 回到課堂上,若學力高學生要發言,先把他停住!等一下,等一下,你要去看看其他同學問題是什麼。先吧 他倒過來。 在學習規則裡面,你不懂你一定要講。 如果有人問你,這個要怎麼做?被問同學一定要負起責任,讓對方了解,嗯,這個沒錯的感覺。 問問題這個孩子,問完了,我已知道,一定要跟同學說:謝謝你!

Transcript of 應時中學 倉知校長Qa(日本學習共同體實作學校) (1)

Page 1: 應時中學 倉知校長Qa(日本學習共同體實作學校) (1)

一、低學歷提升,高學歷學生沒有提升,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都是非常難問題。日本現在正在研究,也希望得到答案,接下來可以跟台灣有更多交流。在「學習共同體」希望每個小孩都可以進入學習狀態。傳統教學老師可以顧及學生為「中上」只有他們聽

懂。在台灣上課,是不是上完課都要學生都懂了。學習共同體不一樣地方,不是第一個問「誰懂了」,也不是問誰已經做好了,我們講的是相反的~有沒有還不懂的,有沒有覺很困擾的。對於很不懂或很困擾大家一起來解決。平常課堂教學我們是先看中上學生,現在我們是先看不懂學生的不懂。以往老師問,誰知道了!通常知道的會舉手,低學力學生等於被放棄。以前課堂方式,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也不敢講,最後從一年級不懂至三年級。若開始問不懂的,會開始照顧低學力學生,低學力開始被照顧到,於是開始學習。

低學力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中,是靠高學力學生將其學力拉上來。上課當中,前半段上課是教科書內容,低學力由高學力學生指導,這段低學力學生是被幫助。課堂當中,若50分鐘只上教科書內容,低學力學生會得到提升,但高學力學生完全沒有得到提升。課堂後半

部設計jump課題,即是讓高學力學生伸展跳躍。學習共同體最重要是:尊重學習的多樣性。數學為例,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可以用不同方法得到答案。可以

是用表、圖、數字、公式等來表示,這樣孩子學習的領域才會寬廣。

二、小組分組中,只有高學力學生不停的講,怎麼辦?只要一剛開始實踐皆會遇到。一旦變成小組,一定是高學力學生開始講話。「學習共同體」重要在分組,原因在於,小組成員學會聆聽,不是回答我會的,那是回答我那裡有問題,那

要一個題目是我有問題,不管我如何讀或做到那裡,先問問題。從一早研討到現在,我們一定要將不會同學問題找出來,不然他們學習永遠處於被動。國中生因害羞不敢講,於是不問。為何會不敢問,以前就是你不會、你不好,但是如果是老師自己觀念改變,你的不會是我們轉機,你們的不會可以提供我們思考,老師態度轉變。

以前我們上課很大框架是,我們要學生懂,我們只看學生懂地方。若要保障學生學習權利,我們可以從問學生那些不懂,那些不會開始問起,或那些怪怪的,請你先告訴我。老師轉換我們價值觀。

同學在進入小組內,老師要求學生先說那裡不懂地方。漸漸時間過久,學生習慣了,那高學力學生一進入組別後,就不會一直先發言,高學力學生會先聆聽,我有辦法解決,開始想。但是要形成這樣是需要時間,或許一年、二年或許更多時間。 若可以讓學生明白,我的不懂有人支持,我也可以透過我的力量去支持別人,兩個是處於平等狀態,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這個需要長時間培養,不是一個星期或一兩個月就會呈現出來,每一天不斷實施與累積,你孩子才會學會聆聽與支持。

回到課堂上,若學力高學生要發言,先把他停住!等一下,等一下,你要去看看其他同學問題是什麼。先吧他倒過來。

在學習規則裡面,你不懂你一定要講。如果有人問你,這個要怎麼做?被問同學一定要負起責任,讓對方了解,嗯,這個沒錯的感覺。問問題這個孩子,問完了,我已知道,一定要跟同學說:謝謝你!

Page 2: 應時中學 倉知校長Qa(日本學習共同體實作學校) (1)

以上是我們在學校實施時,重要三大規則。

三、佐藤老師說討論小聲,不是很小聲,很小聲。當我們思考很淺時,會很大聲;但是當我們思考非常深,或想一個問題想不太透時,那時聲音不會大聲。大

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在想一個問題,聲音是非常低,甚至需要一個安靜環境。團體討論時,若他們在深度思考,即便討論也不會很大聲。在校園中,當然我們也可以發現學生很有朝氣很大聲在討論,我們可以用聲音來判斷,大聲某個程度代表思考程度沒有很深。像考試,我需要安靜空間才能思考。

學生在想問題時,要問同學問題時,一定是小小聲的問與講。佐藤學老師常常說,當你進到group內,討論非常大聲或踴躍的話,這個講東西一定不深刻。這就是高學力學

會將他會東西講出來給大家聽,我知道什麼,講出來什麼,這是沒有在思考。在學習過程,會先想,想了之後才講。

常有些誤解,學生變成小組之後,即很快樂講話且交換意見,然後再久一點,你會發現那個沒有在學習,那只是互相聊天,在講自己想法而已。

你將小孩放進小組內,一定是一段時間是沈默的。學習是個人的,而小組學習是當個人遇到問題,進入到小組透過相互討論,再去思考一次,所以這個學習還是我的。學校是思考與對話的學習,但重要是個人思考。請老師回教室聽聽聲音,小孩子講話內容。

例如:自然科。有些概念需要說明,一定要說明,沒有問題,只是在說明時不要長篇大論。佐藤老師也說,不同科目,學習也會不同。我的學校在10年前開始做,那時候體育課時。哦,我在做學習共同體,需要4個人一組,然後將孩子帶到操

場4個人一組,讓他們講一整節課,然後透過這樣子,希望學生有所學習,弄到最後,學生最討厭上他體育課,孩子說體育課可以讓我運動一下,故體育課有體育學習方式;英文課有英文學習方式;數學有數學學習方式,不是說我只要這樣做,他們一定會學習。

四、關於座位安排我在學校實行時,真正排成ㄇ字型,只有一半,那時候也有一半老師還沒開始做,但是也有百分之八十老師

在做小組學習。ㄇ字型座位意義是什麼?是希望孩子在交流時,可以看到互相的臉。傳統方式是看著前面,當最前面孩子發言是,後面看不到他的臉。日本是學區制,故孩子從國小到高中都會在同一個學區,若傳統方式上課,同學是用什麼表情來上課,是沒

有人知道的。ㄇ字型意義是讓孩子可互相看到臉,隨時交換意見,也就是這樣,我們才要坐ㄇ字型。雖然些老師改了ㄇ字型,但仍站在前面上課,用傳統方式在講課。改成ㄇ字型,用傳統方式上課,家長打電

話來抗議,學生說他們脖子很痛。若只是形式改變,內容沒有改變,只會圖增孩子脖子困擾而已。我們該改變是內容,而不是座位型態。我可以做,ㄇ字型才有那個效果:1.以前五十分鐘我都在上課,現在少了二十分鐘,讓學生可以去討論。2.我們講話為百分之二十,讓孩子講話至百分之八十。另外,若要形成這樣課,一定是需要很多時間。有人問我要先改變課堂型態再來改成ㄇ字型好呢,還是先改成ㄇ字型再來改變課程形態?在日本很多學校的

實踐,都是先由座位配置來改變。在日本在做一件事,最多最多讚成只有百分之三十,接下來有三分之一人是反對,剩下三分之一是沒有意見

的。若校長可以結讚成與沒有意見,那就可以佔多數。先用百分之三十改變,再去拉剩下沒有意見,學校即會漸漸改變。

我開始做時,學校是半信半疑開始做,前三個月大家表情都不太好,但三個月過去了,學生表情不一樣了。改革在那找到小小光,就會有希望。

應時中學是在那地區,最有名問題學校,沒有人認為我們可以改變,但是我們的改給,竟然可以影響的小故事,這是我們的力量。

不管如何,先開始再說,從事實去看到改革的希望。

五、「學習單」只寫學習單,不跟小組討論,怎麼辦?

Page 3: 應時中學 倉知校長Qa(日本學習共同體實作學校) (1)

這些內容需不需要被討論,若不需要,小孩子講也不會太多。有些他是可以自己做的。當你設計學習單,是一個人可以完成,他自然不會討論。你若想要學生討論,絕對不要是學生看課本兩三下

就可以找得出來的。要討論基本上設計的主題需要一點難度。在設計學習單時,有一個小技巧,可以設計高學力會,但低學力不會,如此透過討論,高學力與低學力學生

都思考過一次。另一個技巧是設計一個會,其他兩個或三個不會,設計這種有難度學習單,才有討論可能性。若要讓高學力學生有所成長,那麼jump課題需要四個人都解不出來。jump課題是設計在近端發展區可以解決

出來,只是現在四個人還想不出來,四個人好像是可以摸到,讓他們去挑戰,而不是叫一個國小生去解大學問題。

解決jump課題,最快樂是誰?事實是低學歷學生!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我想出來,以前都是別人教我的,這是很大快樂。為什麼jump課題,他們最熱衷?以前都是高學力學生教我,現在看到高學力學生不會的臉,我看很高興。這

時高學力學生可以體會,低學力學生不懂的感覺。這即是jump課題最大意義。

六、在日本只要一位老師公開其課堂,他們一定會開一個協議會,那個協議會都是在討論孩子上課情形。上課是學生的學習,接下來協議會就是老師的學習,這是一個研習方式,由老師輪流記錄下發言,會留下文字記錄。老師若無法全部進入教室,會用拍片方式,大家一起看錄影帶,然後再開一起開協議會,將錄影帶燒成DVD發給每一位老師,讓他們想到都可以拿出來看。

被拍老師最好拍完自己再看一遍,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發現。那個錄影帶最大優點,我們絕對不把攝影機放在後面拍,我們是將攝影機放在最前面,我們拍的是各個學生,透過錄影帶,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在每一個組別與瞬間表情和討論時內容,老師再回到課堂下次會有新發現與新想法,一直循環,老師成長會很大的。

七、學習共同體是非常尊重多樣性!我們不會說,你不是學習共同體你不可以來參加,你是學習共同體才能來參加。你不是學習共同體,你要來參加我們會很高興。學習共同體對未來五十年或更多,會有很多大影響,我們不知道,但目前為止它是最好方式。

當有人發問很尖銳問題或讓人不舒服問題,校長要先跳出來問,今天你在課堂上你看到了什麼?今天你學到了什麼?當然這個也會回答,其他人也可以思考,這個人回答與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曾經有一個人,站起來說,我覺這樣教會比較好,但佐藤學老師告訴他,你不用回答他,但這個是校長與指導員才做得到。

  

by :礁溪國中 詹青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