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25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地方與他方──舒國治散文中的 懷舊書寫 指導教授:周芬伶 研 究 生:蔡雨純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Transcript of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Page 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地方與他方──舒國治散文中的

懷舊書寫

指導教授:周芬伶

研 究 生:蔡雨純

中華民國 105年 6月

Page 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致謝辭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請容許我在致謝辭開頭即引用

陳之藩〈謝天〉中這句為人所熟知的話,也希望這不會影響您對這部論文的觀感,

畢竟我個人亦為它獻力頗多,謝謝!

回首書寫論文的漫長日子裡,苦與樂交雜胸臆,有能完成此艱鉅任務,首要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教室塗染得金黃,她身著一襲黑衣,授課語調舒緩,時間彷彿有了重量,靜默沉

澱鬱積著,空氣亦流動得緩慢。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幸而總有周芬伶老師指導解

惑,並包容我許多不夠成熟的想法。由衷感謝周芬伶老師四年來的教導與照顧。

也要感謝東海大學中文系所有認真負責的老師們,令我的求學之路如此豐富

多彩。

感謝媽媽所做的一切,每一件大事、小事。這分無私不求回報的愛,永銘我

心。

謝謝碧玲、貝斯經常關心、打氣。謝謝怡雅、舜如總耐心傾聽我的喜怒哀樂;

小馬、冠縈、茹婷為枯燥生活帶來許多歡樂與哭笑不得;素卿是最親切的大姊姊,

給予許多建議和幫助。謝謝珮怡、愛琴、佳玲、家菱、淑嬌時而互相砥礪,時而

交流心得與資訊。

完成論文所仰賴者太多,本篇致謝辭彷如在汪洋中撒下一張網目過大的魚網,

遺漏了眾多名字。每一個出現在論文中的人、影印店老闆、為我帶路申請成績單

的工讀生,甚或路旁一株帶來靈感的小花小草,我都要向你們說聲謝謝。嗯……

就謝天吧!

蔡雨純 謹誌於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中華民國105年6月

Page 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摘要

舒國治生於五十年代的台北。當時台北水澤、河渠遍布,城市景況大異於今。

其生長過程經歷台灣工業化與資本主義抬頭等發展階段,社會經濟急速躍進,人

們精神層面卻趨於疏離異化。外在環境與精神生活劇烈變動,個人體驗到斷裂、

不連貫,若未能調整適應,將陷入無處安身的惶惑狀態。舒國治夾處於台北的水

城時代,與現代化都會兩種迥異面貌之間,形同從親切熟悉的家園被拋擲到全然

陌生的異鄉。而後,他長達七年流浪於美國廣袤的土地之上。懷戀往昔與異國浪

遊,成了舒國治寫作的養分,其書寫對象大抵不脫童年回憶、水城往事、閒散、

旅遊與日常生活等。他以簡靜雋永的文字,自剖複雜纏繞的懷舊心緒、追尋逝去

的原鄉。抵禦現代化與懷舊情懷交錯,形塑其文風格獨樹一幟,時而冷峻、時而

流露淡淡傷感氛圍。

本論文旨在爬梳舒國治作品中的地方感與懷舊情懷,以釐清其對台北愛惡交

錯的心緒及原由,以及這分情思體現於現實與書寫時之表現。研究工具採文本分

析,將舒國治之散文置於社會時代脈絡中,並結合作家生命經歷予以剖析。研究

之理論依據,在地方感方面從學者段義孚的人文地理學理論出發,探究個人如何

於日常中產生對地方的依附情感;懷舊研究則以學者維斯特蘭娜‧博伊姆之理論

為據,探究舒國治之懷舊行為與類型。透過本研究,將能更深入理解舒國治的緩

慢美學、異國流浪、城市書寫、庶民日常等,各種面向底下一致的生命基調──

懷舊。

關鍵字:舒國治、地方感、懷舊、漫遊者、閒散

Page 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理論 ............................................................................... 4

一、研究範圍 ........................................................................................................ 4

二、研究方法 ............................................................................................................ 4

三、研究理論基礎 .................................................................................................... 6

第三節 文獻探討 ........................................................................................................ 9

一、學位論文專論 .................................................................................................... 9

二、兼論其他作家之學位論文 ............................................................................. 14

三、期刊論文 ..................................................................................................................... 15

第二章 異國浪遊 .......................................................................................................... 18

第一節 都市漫遊者與現代城市 ............................................................................. 18

第二節 城市印象 ...................................................................................................... 22

一、紐約 ................................................................................................................... 22

二、京都 ................................................................................................................... 29

第三節 流浪的藝術 .................................................................................................. 33

一、指南 ................................................................................................................... 33

二、流浪心念 .......................................................................................................... 38

三、流浪心念實踐 ............................................................................................................ 40

第三章 台北重遊 .......................................................................................................... 46

第一節 日常生活經驗 .............................................................................................. 46

一、台北建築景觀 .................................................................................................. 46

二、都市複調........................................................................................................... 48

三、城市氣息 ..................................................................................................................... 49

第二節 迷途於城 ...................................................................................................... 51

一、人群與陌生的女人 .......................................................................................... 51

Page 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二、飲食品味........................................................................................................... 56

第三節 小結............................................................................................................... 61

第四章 舒國治散文中的懷舊氛圍 ............................................................................. 63

第一節 懷舊理論 ...................................................................................................... 63

一、淺探懷舊觀流變 .............................................................................................. 63

二、懷舊類型 .......................................................................................................... 65

第二節 拖延時間的書寫方式 ................................................................................. 68

第三節 懷舊主體的緩慢美學 ................................................................................. 73

一、閒適的哲學觀 .................................................................................................. 73

二、閒散的樣貌 ...................................................................................................... 76

第五章 地方與懷舊 ...................................................................................................... 86

第一節 水城往事 ...................................................................................................... 86

一、感官記憶 .......................................................................................................... 87

二、認識地方的方式 .............................................................................................. 92

第二節 地景:心中的風景...................................................................................... 98

一、街道 ................................................................................................................... 99

二、河流 ................................................................................................................. 102

三、橋 ..................................................................................................................... 103

四、乾涸的淺水 .................................................................................................... 105

第三節 小結............................................................................................................. 107

第六章 結論 ................................................................................................................ 109

一、書寫:追尋原鄉之徑 ....................................................................................... 109

二、永恆的水城台北 ............................................................................................ 111

三、懷舊心緒體現方式 ........................................................................................ 113

參考文獻 ......................................................................................................................... 116

Page 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舒國治(1952─),台灣當代知名散文作家。旅遊、城市書寫為其側重之題材,並及

於飲食、建築、交通等日常生活面向,絕多由個人生活經驗與感悟出發,反思、觀照生

命本質,使得其文獨具一格,個人色彩極為突出。他在 1980 年以〈村人遇難記〉於文

壇嶄露頭角,獲第二屆中國時報散文優等獎。舒國治生活步調向來閒散,加上興趣廣泛,

跨足導演、戲劇等領域,致使文學創作量不甚豐富,儘管如此,其為文深獲肯定屢屢得

獎。隱藏於舒氏時而淡泊雋永、時而理性冷峻的文字底下者,為豁達灑脫之人生況味,

與個人對生命經驗乃至於社會現象的諸多反思。

初讀舒國治散文為《水城臺北》一書,雖寫兒時回憶、故鄉、日常生活等切身經驗,

卻直感其筆調淡漠疏離,似局外人般保持一段距離冷靜看待周遭事物。文中不乏尖銳直

陳台北諸多亂象與缺失,作者非以負面表述戲劇性地鋪陳,營造事件之張力,而僅就個

人觀點評論所見所感,迥異於一般印象中情感飽滿、溫馨的童年書寫。少了千絲萬縷的

情感經緯,乍讀《水城臺北》有如翻閱一本充滿文學氣息的地方志之錯覺;一方面心折

於舒國治的文字功力,對事物觀察入微、別有定見,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蘊,對台北歷史

脈絡知之甚詳,另一方面則興起趣味,亟欲探索他對故鄉錯縱複雜的情感理路。

繼之讀了《流浪集》,仍是舒氏一貫淡薄冷斂的調性,然感受上多了一分與世自絕

的孤傲不羈。他的流浪心念驅使其無根由地四處漂泊,於三十歲時赴美晃蕩度日,一去

七年始返回台灣。回顧舒國治生平,他成長於六○年代,適逢台灣邁入現代化之進程,

舊日的美好式微,社會氛圍漸趨功利、疏離、異化。當時台灣受到西方思潮洗禮,在存

在主義、嬉皮文化等反叛精神薰陶下,舒國治對於主流社會價值抱持懷疑觀望態度。三

十歲,通常是嬉皮回歸制度社會的人生階段,舒國治於此際選擇出走,此後浪跡美國長

達七年,其間與物質欲求、現實保持最低限度聯繫,無根由地漫遊走繞大半個美國,過

著清簡無為的生活;此舉無疑是對滲透社會的現代主義與資本主義,表達個人最深沉的

Page 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

反動。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年,舒國治於美國晃蕩漫遊,此後書寫多及行旅與異地所見

所聞。結束長達七年的浪遊返回台灣後,他重又將視野聚焦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特別是

自幼成長之故鄉,日後生命圖像的底稿──台北。浪遊歸返,舒國治真摯寫下關於台北

的過去與現在,其敏銳目光所察及於日常各個面向,許多看似瑣碎、易為人所忽略的生

活細節,皆在其筆下躍然現蹤。不寫宏觀歷史大敘事,而側重於日常細微事物書寫,舒

國治之文拼貼出五○年代的台北景況,為讀者嫁接年代斷層,重返那段我們無緣親炙的

佳美歲月;藉由個人涓滴情感匯流,為台北盆地注入清淺水流,令人漫步閒繞於早年河

渠遍布的水城台北。

流浪漂泊異國七年,文化差異之體驗賦予舒國治雙重參照座標以凝視台北這個地

方;老台北與異鄉人身分錯置,內部與外部視角相互辯證補充,使得他更能理性看待、

持平敘述,而非一味謳歌鄉土之美。這並不意味寫作者須就論述對象做出客觀公評,文

學之可貴,在於作者注入自身情思與觀照,使得作品面貌獨特鮮明,彷彿自有生命般開

展表述。更甚者,所有文本皆無法避免受到社會語境與個人思維、情感浸染,故而我們

得以藉由作者個人記憶,進一步建構出眾人擁有的回憶,共同參與經驗的事件和當時的

情境脈絡。

舒國治於《水城臺北》中所書寫的,便是一連串處於現代主義語境下的私人獨白,

呢喃低語著台北如何隨著光陰遞嬗,從昔時的農村水鄉蛻變為現今繁榮進步的首善之

都。舒氏冷歛細膩的文字似一把銳利的雙面刃,理性談論分析故鄉人文、地景、庶民日

常之際,或自覺地或不察地,同時深刻自剖對台北的愛惡心緒。舒國治寫童年,對於當

年處處水澤的生活雖感煩厭,然字裡行間隱隱流露出對過往歲月之眷戀,論及九○年代

現代化的台北則貶多於譽,懷舊心緒表露無遺。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便是循此脈絡回溯

舒國治的人生經歷,以釐清其出走美國七年,並遊蕩轉徙異地之流浪心念緣何。

懷舊主體追憶難捨一段已然逝去的時光、消失的家園,乃至於特定人事景物。因此,

探論「懷舊」此一主題時,應與主體之「地方感」相互補充、註解,方得更全面整體地

爬梳其中理絡,與錯雜牽連的相應關係。昔日美好回憶對比於不甚滿意的現狀,舒國治

的筆鋒追緬著逝去的佳美年代,懷舊心緒隱隱現跡文章之中,加上飽覽世界各城風光,

Page 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

受到異國文化薰陶,故而畫定一條相對嚴格的基準線以審視故鄉。台北,舒國治生活了

幾十年的城市,所有平淡無奇的日常點滴,堆疊出對家鄉最深厚的情感。本文另一研究

重心,即為地理上存在的空間,如何成為對個人充滿意義的地方,儘管愛惡交纏,卻又

與之緊密依附、永懷胸臆。

舒氏之文除了流露孤傲不羈、冷峻理性等氣質外,疏懶散漫亦是其重要的生命基

調。舒國治不諱言自己出走美國晃蕩七年,實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他

一反物欲為先、競逐名利之功利思想,自外於追求效率、高壓的現代社會;我們能從《流

浪集》之副標題「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窺見其閒散求慢的處世態度,展演著與主

流價值觀相悖的生活美學。舒國治無所為而為,縱情自適隨遇而安,回歸清簡樸素的生

活樣貌,故得以品嘗意韻真切的人生況味。舒國治走看世界各地眾多都市,不安定地四

處流浪,究竟是為了追尋一處理想的烏托邦?抑或是受到生命衝動所驅使,而這分驅力

緣何而來?本文將由舒氏的旅遊書寫出發,一步一步循其足跡走繞,爬梳這張流離無著

的人生地圖。

個人終究無法切斷牽連纏繞的人際網絡,擺脫身處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舒國治

所拒絕者為受到主流價值、制度箝制,而非背向現實世界不願面對。縱然對現代社會多

有微言訾議,他卻不屬於厭世隱遁之流,生活其間並寫下諸多對都市日常現象內心所感

與自我觀照。舒國治的城市書寫非為媚俗之作,而是以其敏銳的目光,洞悉緊隨著都市

現代化,造成種種巨觀與微觀之轉變。以從容的姿態優游於都市人群之中,舒國治優雅

體現個人反叛精神,對技術進步卻異化疏離的社會獻上意味深長之回眸。本文茲就此探

究舒國治都市漫遊者形象底下,遊手好閒的晃蕩舉措所表徵之反抗意義。

初讀舒國治之文,似一幅塞尚(Paul Cézanne)的畫作,主題平凡無奇多以水果、靜物

入畫,構圖簡單、筆觸乾脆不拖泥帶水;細讀之,如竇加(Edgar Degas)彩繪城市中的人

群,能從中挖掘出為人所忽略的日常生活;用心咀嚼體會,方得以窺見其識見之豐富入

微,恰似莫內(Claude Monet)筆下的光影變幻,細膩多彩而獨樹一幟。懷舊、閒散、叛逆,

都是舒國治,心志孤傲卻不自絕於人群也是舒國治;通常予人寧靜淡泊、簡單樸素的印

象,實際上其心性並非如此單一。每個人皆頗為複雜甚至時常自相矛盾,處在不同情狀

下,某個面向較強烈浮現時便掩蓋住其他特質。探討舒國治面向廣泛的散文書寫時,本

Page 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

文亦企圖勾串這些凌散的人生經驗,嘗試理解其主要生命基調。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理論

一、研究範圍

舒國治之文經常散見於報紙、雜誌等讀物,集結成書出版者計有:《臺灣重遊》、《理

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門外漢的京都》、《讀金庸偶得》、《台北小吃札

記》、《窮中談吃》、《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水城臺北》、《台灣小吃行腳》、

《宜蘭一瞥》等。

「地方感」與「懷舊」為本論文研究重心,故選定探究之文本以與此直接關聯者為

主:

1.舒國治書寫關於故鄉種種之作:《水城臺北》、《台北游藝》。

2.《門外漢的京都》。京都的懷舊氛圍極度受到舒國治青睞,並屢次造訪。然而舒國治是

否將感傷時光流逝的失落,與對台北曖昧深長的鄉愁投射於彼,實值得爬梳釐清。

3.輯錄舒國治異地晃蕩之見聞、感想成書者:《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流

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地方感、懷舊心緒,總在主體懷想對象缺席時方有

現身餘地,因此,舒國治以異鄉人視角寫下的旅遊散文,亦多有參照價值。當他以異鄉

人姿態浪遊遠方之際,時空的距離,使得他同樣以外來者的眼光凝視故鄉。

4.其他相關著作:《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等。上列兩本著作較近於隨筆性質,如

實記錄生活經驗片段,旨在分享個人飲食品味,較少情意與反思層面書寫。然而作家將

內心千頭萬緒形於文字,即便再客觀冷靜,亦有個人情思涉於其中。尤其此類小品隨筆,

更是不加修飾地直陳個人最真實的感受。

以上七本散文集為本文主要研究對象。即便未列入研究範圍,作家所有書寫均有可

議可採之價值,故本文兼採舒國治其餘著作、單篇散文為參考,期能令研究結果更臻完

善全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以「文本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為研究途徑。文本之學術定義為「一組

Page 1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

再現的符碼所組成的表意結構」。簡言之,文本泛指透過具象化過程後所呈現之內容,

內容來源可能是文件、影像、錄音等。是故從最傳統定義的文字作品,乃至於廣告、電

影等均為文本之呈現形式,甚至建築、服飾等皆可被納入更廣義層次的文本。

欲針對文本進行分析探究,當理解其特質方能入手:

1.文本是詮釋的,意義藉由被閱讀而產生。準此,從事文本分析首要為蒐集資料並閱讀,

反覆深刻入微的閱讀,有助於進行超越形式的形上思考,提升認知至概念、精神層次,

而非停留於表象意義之探索。不同的人於不同的社會脈絡底下,對於同樣的文本詮釋各

異,文本的意義總隨時間繁衍變遷不定,即便創作者對作品的解釋亦變動不居。羅蘭巴

特(Roland Barthes)提出「作者已死」一說,表達作者非為詮釋文本的權威,其意義得由

論者依循合理途徑產生。

2.文本之間存有密切關聯。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之「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犀

利道破一般人對「原創性」的迷思。純然原創不參照其他文本的情形並不存在,因為作

者在成為作者之前,必定經歷過身為讀者的階段,即便開始創作之後,亦同時存在作者

/讀者雙重身分,因而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下,任其接收內化之思考價值漫溢於文本當

中。因此,即便分散不連續的間接資訊,經過系統化分析後亦能釐清與研究主題之關係,

有助於彼此串連,使得文本全貌更為清晰。

3.文本經受社會化的過程,各種價值觀於文本形成中不斷滲透發酵。是故,欲就一文本

進行研究,對當代社會文化進行共時性考察亦不可或缺。此概念近於傅柯(Michel Foucault)

於「知識考古學」理論所倡議者,察覺主流聲音之外的沉默,並理解時間斷裂性質下的

論述,是在時代人事物環繞下蘊藉而生。論述與論述間彷彿地層般並不連續,無法以今

日之觀點一概論之,應參照文本產生時代的社會環境,以避免對文本錯誤解讀。

本研究將透過閱讀活動,針對舒國治作品之中,與地方、懷舊等命題直接或間接相

關之文本進行分析探究,並旁及前人論述,將眾多資料彙整、萃取,由下位逐步向上建

立概念,釐清作品間錯綜複雜的互文相關,歸結出其散文中的地方感與懷舊意涵。研究

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闡述本論文研究範圍、方法與理論,並進行文獻回顧以明晰立論基礎。

第二章異國浪遊:主要以舒國治七年浪跡美國之生命經驗為本,爬梳其漫遊行徑之象徵

Page 1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

意義。同時敘及最為舒氏喜愛的城市京都,它與早年台北的相似的建築設施、古意氛圍,

因而於懷舊主體具有異托邦之指涉。

第三章台北重遊:舒國治異國流浪多年後返回台灣,以其他都市為參照凝望故鄉;藉由

作家之在地書寫,釐清其批判現今台北種種背後之愛惡心緒。承續上一章,討論舒國治

的台北晃蕩體驗與飲食品味,理解漫遊者內在的懷舊情懷。

第四章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氛圍:第三章理解漫遊者的懷舊質素後,本章首先淺探懷舊觀

流變,定位舒國治之懷舊類型。接著深入分析此類型主體的書寫特點與行為模式,釐清

懷舊精神體現於日常生活中,所呈現之緩慢美學。循此脈絡,以發掘舒國治散文中的懷

舊氛圍。

第五章地方與懷舊: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個人如何由日常平淡經驗的點滴累

積,堆疊出對地方最深厚的情感。本章另一研究重點為地景,地景與地方概念相互補充,

方能闡明舒國治對於故鄉的依附情感,據此理解其懷舊書寫之根由。

第六章結論:依循舒國治異國流浪至於返回故鄉之漫遊路線,釐清其對台北情感之錯綜

脈絡,以及書寫行為之於其意義與實踐。

三、研究理論基礎

(一)懷舊理論

學者歷來提出關於懷舊之理論所在多有,本文擬採斯維特蘭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的研究為立論基礎,考察舒國治散文中的懷舊心緒與閒散晃蕩間的辯證關係,以

釐清其出走異國多年而後歸返台灣之曲折脈絡。

Boym 出生於前蘇聯列寧格勒,後移民美國。個人背景與身分認同,令她對於懷舊

此一命題之體悟較之常人深刻。她於《懷舊的未來》一書中,提出懷舊情思帶有若干特

質:

1.懷舊是超出個人心理的。初探懷舊,似是對某一地方之懷想,實際上則是對於另一時

代的嚮往。懷舊主體意圖造訪某段時間,彷彿前往一特定空間;他拒絕承認時間的不可

逆性,抗拒被動地接受時間設下的處境。

2.懷舊是悖論的。懷想促使人與人互動溝通,然而當我們設法認同身分以弭平失落惶惑

Page 1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

之際,常不得不與他人分離,中止彼此認識理解。「“懷想”(algia)是我們的共同感受,

而“返鄉”(nostos)又把我們分開。」1

3.懷舊不僅於個人的,而是時代共同的症狀,一種歷史情緒。

4.懷舊情緒常於革命過後發生。Boym 舉法國為例:社會舊制度引發革命,若從另一向度

觀之,則是革命產生了舊制度。此處頗有黑格爾的「正反合」意味,闡明改革與制度間

互為因果的辯證關係;懷舊群體夾處於新、舊斷層中無所適從的失落感,令他們不禁緬

懷那個熟悉又美好的逝去時代。

5.懷舊不總是朝向過去。懷舊具有回顧性,但也可能是前瞻性的。因應現在需要所下的

決定,常衍生自過往各種怪誕思想,亦同時對於未來起了直接影響。Boym 於《懷舊的

未來》中處理的核心議題,便是懷舊嚮往和進步思考的未來。2

根據懷舊主體之心緒傾向與行為途徑,Boym 將懷舊區分為兩種類型:修復型、反

思型。修復型懷舊者的憂鬱源自時間距離和空間位移,他們覺察到過去與現在的斷裂,

而這種歷史性的不協調,使其格外重視一件修復的傳統物件之完整性與連續性。反思型

懷舊與修復型懷舊自有若干交集,然此類型懷舊主體並不貪戀重建那個神話的、烏托邦

的地方──家園。他們敏銳意識到家園似面目全非的廢墟,或經過修葺美化,與原本狀

態截然迥異。Boym 認為「這樣的陌生化和距離感驅使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敘述過去、

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係。」3

除了學術研究外,Boym 亦從事小說寫作,論述間常舉文學作品以為佐證,並將自

身理論應用於文本分析;《懷舊的未來》第三部的內容,便是 Boym 就數位流亡作家:

納博科夫、布洛斯基、卡巴科夫等,進行其生平以及著作分析。故以 Boym 之理論為支

持基礎,自是十分適切,易於貼近切入文本。本研究將循此脈絡,探索舒國治的鄉愁情

思與懷舊行為,以及他類屬於哪一種型態之懷舊主體。

(二)人本主義地理學理論

本文另一研究重心為,舒國治文本中的在地書寫與地方感。這個部分主要援引人本

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Yi-Fi Tuan)之理論,以其著作《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為論述

1 Svelana Boym,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2010 年 10 月),導言頁 4。

2 參考資料:同前注,導言頁 4-5。

3 同前注,頁 56。

Page 1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

基礎。段義孚為中國人,成長於西方社會,一直以來都保有原本的名字,而將之直譯為

“Yi-Fi”。他對中國這個地方雖無太多親身體驗,卻充滿濃郁的親切情感。他自述:「人

本主義地理學使人對環境有親切的關愛。」4一句話言簡意賅,闡明人本地理學與傳統

地理學不盡相同之處。

傳統地理學所研究者,著重在客觀的地理知識,人本主義地理學則偏好地理區的主

觀地理知識。二者最大差別在於出發點不同,人本地理學之研究「以人為本」;人類之

思考、行為無一不以個人主觀為基礎,若以自然科學領域的客觀、必然性質繩之,勢必

落入簡化、扭曲人性的偏頗框架中。人本主義地理學旨在地理學範疇中重新發掘人的價

值;人本主義地理學並非對傳統地理學之反動,而是互相補充,使領域知識更為多樣、

完整。

地方感(或稱地理感)為人本主義地理學主要研究對象,簡言之是個人對於地方緊密

依附的感受。而客觀的地理空間,如何成為對主體充滿意義的地方?《經驗透視中的空

間和地方》緒言中所提示之關鍵字──經驗──回應了讀者的探問。理解段義孚於此書

處理之三項主題,將有助於應用理論於文本分析:

1.生物學事實。嬰兒僅有最原始的空間、地方概念,他們如何摸索學習,並透過各種身

體姿勢,逐漸理解外在空間環境。

2.空間與地方的相關。「空間」與「地方」兩個詞彙有賴彼此相互定義,另外,應注意二

者的差異與價值如何區分。

3.經驗或知識的範圍。表達主體如何透過觸、味、聽、嗅和視覺等感官去認識一個地方

是困難的;這個層次的體驗,對於建構地方感十分重要,卻易為多數人所忽略。5

本文擬就段義孚之理論為論述依據,探討舒國治在地書寫中的故鄉面貌,與隱隱流

露的個人情感。舒國治之文多涉日常生活面向,如飲食、走路、周遭生活環境,亦論及

交通、建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再再都是個人最真實的體驗,最切身相關的

日常生活;正因為平凡無奇,無法予人震驚的印象,然而日復一日的平淡反覆疊合,方

造就出最深刻、最有厚度的鄉土之愛。此外,舒國治行文間,常雜有細膩深入的個人感

官感受之描寫,故十分適合置於人本主義地理學脈絡底下討論。

4 段義孚,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年 3 月),譯者序言頁 5。 5 參考資料:同上注,頁 1-5。

Page 1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截至二○一六年三月止,學界發表之論文中,以舒國治散文為研究題目者共計六

篇,皆為碩士論文。6其中兼論其他作家之論文有兩篇:《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

鍾文音的旅行書寫》7以及《臺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

輝為主》8專論舒國治者則有四篇:《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9、《晃蕩

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10、《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 歲以前散文

研究》11,以及《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12。以下茲就各篇論文研究

成果概略述之:

一、學位論文專論

(一)洪依欣,《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2008年)

洪依欣的《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為首本專就舒國治散文進行

研究之學位論文。於此之前,多數研究者將舒國治定位為旅遊作家,其散文著作則被視

為旅遊文學。她以獨到目光詮釋舒氏散文,以「旅遊」為始,但不囿於此範疇,更將其

文本置於當代社會脈絡中理解,進而體察作者的生活風格與精神嚮往。

洪依欣的研究途徑首先由「旅遊指南」層面入手,於第二章〈旅行的進路──從指

南談起〉中指出舒國治之書寫常帶有指南風格,突破一般旅遊者框架,其為文筆觸深富

臨場感,且具有品評與批判意識,以旅行家姿態分享個人經驗感受,開創獨特的舒氏文

風。第三章〈旅行方式──作為寫作策略的可能〉則聚焦於舒國治的寫作模式分析,推

衍出其置身時代語境下,獨到的書寫視角和旅遊方式。第四章〈移動與暫止──旅行情

境下的速度與空間置換〉,分析舒國治在旅行過程中的動、靜狀態,與不同狀態間的轉

6 以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查詢結果為據。 7 林大鈞,《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5 年) 8 王羽家,《臺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輝為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碩士,2010 年) 9 洪依欣,《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2008 年) 10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2010 年) 11 劉書榮,《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 歲以前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系,碩士,2012

年) 12 鄭傑中,《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13 年)

Page 1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

換。第五章〈流浪與漫遊──意識、姿勢或其他〉,側重釐清舒國治流浪姿態──特別

是走路──的象徵意義。第六章〈生活及其風格展演〉,則以舒國治的散文為據,形塑

其閒散自由的個人風格。第七章〈散文與散步-舒國治散文的形式與風格〉,從書寫形

式切入,分析舒國治散文之文字、句子等,並企圖循此一探作者內心情感理絡。

做為專論舒國治散文之濫觴,本論文跳脫以往研究窠臼,放大審視格局,不以「旅

遊」為囿限而另闢蹊徑,深入探究作者自由放逸的精神嚮往,為後繼者開啟全新的研究

視野,確實深具洞見。然此論文亦有些許可議之處,值得之後的研究者留意省思。洪氏

認為舒國治的旅遊書寫中,經常就路線、價格、飲食等,提供讀者「示範性」經驗。然

舒國治所論及者,多為自身的體驗感受,讀者或可從閱讀中拼湊其個人品味與美學,但

不盡然有意願與能力依循他晃蕩流浪的模式。與其說舒國治立於指導角度,示範如何旅

遊,倒不如視之為一種踐履心性的方式,且不吝向讀者展示分享。再者,洪氏將舒國治

定位為「中產階級品味的個人英雄」與「硬漢」形象,此結論恐失之偏頗。細讀舒國治

散文,即可探得其細膩豐富的心性,遠非如此單一。他獨特的個人品味與浪遊生活,為

其性格眾多面向其中之一,並不適於驟下論斷,賦予一既定之刻板形象。

(二)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2010年)

楊忠彬於《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第二章〈舒國治生平、創作及其時

代意義〉中,畫分舒國治生命期程,嘗試釐清其書寫脈絡與時代意義,於當時西風東漸

的社會氛圍下,受到反叛思潮影響,形塑其批判信念、漫遊精神與極簡美學。第三章〈閒

散觀的探源與實踐〉,旨在考察不同時代脈絡底下,「閒散」觀念的演變與實踐,以及舒

國治筆下閒散精神之體現,分述如下:「優雅出逸的形象展現」、「滄桑晃蕩的性靈抒發」、

「生活瑣趣的拾掇闡述」、「慧眼獨具的景物描繪」、與「今昔對照的原鄉追尋」。第四章

〈舒國治閒散書寫的題材內容〉,則聚焦在舒國治散文中的閒散精神,從三個面向分別

論述之:「山水園林的城市書寫」、「信步迷蹤的旅行獨白」,以及「休憩閒談的飲食散文」。

第五章〈舒國治閒散書寫的文字藝術〉,檢視舒國治行文風格,如:簡淨文字、文句剪

裁、空間展示及自我調侃等特點,與其閒散觀之間的對照關係。

楊氏論文通篇圍繞「閒散」二字著墨,從中國傳統閒散觀之流變入手,並及於西方

垮掉世代與嬉皮文化論述,可謂融通中西理論兼容並採,令讀者深刻認識舒國治所處之

Page 1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

時代氛圍、社會情境,進而理解其書寫脈絡。另外,楊氏扎實做足了研究的基本功,附

錄之舒國治作品年表詳盡而有條理,對其後研究者,在文獻資料搜羅上助益頗多。

論文第二章〈舒國治生平、創作及其時代意義〉,企圖藉由生命經驗與創作之相互

呼應,進而論證本章主旨:「散文創作源於作家性情感懷,取材自作家的生命體驗,與

其歷經的時代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3創作確實無可避免受到時代、社會氛圍之

浸染,散文更是極度私人書寫的文類,作者一絲一縷自剖內在情思與生命經驗,織就一

幅或絢麗或素雅的細膩織錦。然人生無法截然分成數個時期,即便能夠予以分期,各段

歷程間的交互作用亦難釐斷。事件發生當下或許風平浪靜,卻無聲地醞釀發酵,於日後

造成影響。再者,創作題材受到無數因素綜合影響,從個人回憶乃至於寫作當下情狀等,

將特定作品與某段人生經歷彼此呼應連結,此作法失之粗略且意義不大。故楊氏所採作

法不宜全盤套用於文本研究上,此方式看似具系統性,卻難以反映錯縱複雜的真實人生。

第五章旨在進行舒國治閒散書寫的形式分析,其中論及舒國治善於借物寄情,運用

「空間虛實法」,並陳早年習見之虛景與今日可見之實景,映襯加深內心的無奈惆悵。

然其舉證單薄,僅二處不甚貼切之文章段落。其中一例為舒氏緬懷宜蘭昔年幽深秀麗的

山水景致,末了慨歎此等風光今日難再復得。14此處純然為舒國治追懷早年宜蘭的自然

環境,並未呈現虛實空間並置筆法。另一例強調文字的「示現」效果,能喚起讀者動態

與視覺的臨場感受。15此例僅能說明舒國治對事物觀察深刻、文字細膩動人,未與空間

虛實有任何直接關聯。由是觀之,楊氏之推衍脈絡,實難以支持其立論。

(三)劉書榮,《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歲以前散文研究》(2012)

劉書榮的《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 歲以前散文研究》,第二章為〈舒國

治的生平〉,由作者之生命經驗與社會文化層面切入,探究受到時代氛圍浸染下,舒國

治散文書寫之意義。第三章〈舒國治的創作世界〉,綜論舒國治的創作與成就,並及於

13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頁 23。

14 楊忠彬援引舒國治之文為論證,其引用段落原文為:宜蘭偏遠處東北一隅,原是台灣最幽美一塊佳土,

山水清曠,田疇親人。房子與稻田永遠相鄰,而遠山時在眼簾,加以溪水尺寸正好,清澈流經城與鄉。

這樣的景致,是所有孩子當年的眼界,然而今日台灣何處猶有?(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

閒散書寫》,頁 123。) 15 此處引用段落原文為:銀閣寺之佳勝處,在於青苔。多種紅檜(或杉)、松樹、竹叢等。樹所寄根之地,

皆覆以如絨之青苔般細草,呈現出除了綠以外的蒼黃,或另色之多層眼界。哲學之道,的是一條清幽步

道,許多房子也頗有可欣賞處。(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頁 123。)

Page 1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2

作品中的文學思想。第四章〈舒國治散文的主題內涵〉,將舒國治作品分為四種主要書

寫類型:「旅遊與閒晃」、「生活觀察」、「憶舊感懷」與「關於飲食」。第五章〈舒國治的

散文藝術表現〉,從形式展現和語文風格兩方面,深入探討舒國治獨特的書寫模式,與

其散文的藝術性。

劉書榮之研究途徑與前行研究者楊忠彬,存在部分重疊與承繼,例如:二者皆由考

察舒國治的成長軌跡切入,接著代入與之相符之文本,接著分析作家書寫與生命經驗之

關係。惟劉氏並未如同楊氏般將舒國治的人生細分眾多時期,僅粗略畫分,且側重於爬

梳舒國治在每個時期所受文化、環境之薰陶,循此脈絡釐清其後寫作所受影響。然此部

分大抵不脫楊氏研究架構,未能寫出新的論點,參考價值不大。劉氏亦探討舒國治散文

形式,除了循前人腳步進行句式分析外,並擴大範圍至於整體篇章結構,突破前行研究

格局。

第七章〈結論〉篇幅略少,若能再擴充論述,將能更明晰呈現研究結論,並凸顯研

究重心與成果。本章歸結舒國治其人其文之三項特質:「體現人的自由」、「晃蕩的生活、

漫談式寫作」與「澄清生活本質的原貌」,充分表彰舒國治的處世哲學。惟「體現人的

自由」這個面向,行文較近於研究者個人心得感懷之抒發,例如:「而這樣自由的生活

方式,大多數人皆曾夢想過,卻少有人如舒氏膽敢躬行實踐。」16又如:「我們也許都期

待著,在妥協或遷就的現實人生中,看見墨守的成規被衝撞,既定的框架被破除。」另

外,「舒國治自由閒散的寫作與生活踐履,就成了理想生活的示範。」一語更涉及個人

價值判斷,實際上並不存在舉世皆然的理想生活範本。劉氏若能論之以理,避免披露過

多個人心緒,將使研究結果更具學術價值。

(四)鄭傑中,《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2013)

鄭傑中的《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第二章〈flâneur(遊手好閒者)

的本質──懷舊〉,首先以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之論述為據,定義何謂「遊手好閒者」

(flâneur),並定位舒國治為「非典型遊手好閒者」。接著進一步闡述舒氏散文中習見的晃

蕩、走路等行為,與懷舊情懷之關係。第三章〈懷舊主體的感官經驗與戀物〉,側重分

析舒國治散文中的視覺經驗書寫,另及於味覺經驗,亦檢視其物品蒐集行為內蘊之深刻

16 劉書榮,《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 歲以前散文研究》,頁 159。

Page 1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3

意涵。第四章〈城市書寫──城市的經驗與作家的自我身分定位〉,探討舒氏遊走於故

鄉與異地間,對於在地人與異鄉人雙重身分之錯置與定位,以及其作品中大量以台北為

參照的城市書寫:紐約、斯德哥爾摩和香港。特別另置一節討論「京都」,一個充滿懷

舊情懷的城市,如何成為舒國治投射情感的異托邦。第五章〈現代性對懷舊主體的壓迫

與緩慢的生活美學〉,論述現代人受到斷裂、破碎等現代性壓迫,失去人味而成為異化

的人,整個社會愈發疏離陌生。置身時代場域,舒國治如何以個人閒散緩慢之生活美學

與書寫,對抗現代性的壓迫。

鄭氏之研究,為最新近發表的舒國治相關學位論文。此文研究主軸突破以往「旅

遊」、「閒散」等論述,將重心放在「懷舊」面向上。舒國治散文中的懷舊心緒,先前之

學位論文並不乏相關研究,但多大略帶過,未能深入爬梳探究。鄭氏論文以「懷舊」為

題,並由班雅明的「遊手好閒者」為原型出發,詮釋舒國治作品中習見的晃蕩、觀看、

蒐集物品等行為,自出機杼,寫出與前行研究區隔之新意。

光陰流逝與環境變遷,令懷舊主體不得其所,此即《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

書寫研究》一文的研究起點。「晃蕩」成為本文中心探究議題,並據此衍生出後續論述。

前行研究對於舒國治的晃蕩,多停留於行為表面之理解──閒散──鄭氏則突破行為表

象,直探其內裡意涵:舒國治的晃蕩毋寧是種對現實的反抗,藉由此一舉止,得以遊走

於空間與時間的維度,返回心往的原鄉──水城台北。鄭氏善用理論妥切分析文本,論

理清晰、旁博徵引增加論文可讀性,適時點綴以文學著作佳言美句,為冰冷的學術智性

增添幾許人文感性。

此文立論基礎為班雅明提出的「遊手好閒者」。除了身處急速變遷的社會,時代斷

層造成主體不得其所之外,鄭氏剖析舒國治尚有若干符合遊手好閒者之外顯特點:敏銳

感官、疏離人群、與城市密不可分等。考察舒國治與「遊手好閒者」論述之時空、文化

隔閡,鄭氏調整對「晃蕩」行為之詮釋,將舒國治定位為「非典型遊手好閒者」。此作

法有助於弭平文化差異,避免論述時囿於理論而產生扞格不入之情況。再者,能凸顯置

於當代脈絡下,舒國治之行徑、思維所具有的開拓性與局限性。惟鄭氏對於舒國治與班

雅明定義下的「遊手好閒者」相異之處未著墨太多,闡述籠統不甚具體,僅帶入舒國治

Page 1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4

所處時代社會異於「遊手好閒者」源起之時空、文化背景。17讀者雖能明白為何要定調

舒氏為「非典型遊手好閒者」,卻難理解他不合於遊手好閒者原型之處。鄭氏若能就此

核心定義再做詳述,嫁接讀者與理論之隔閡,此論文將更臻完善。

二、兼論其他作家之學位論文

(一)林大鈞,《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2005年)

首部談及舒國治之學位論文。從現象學及語言風格角度切入,綜論席慕蓉、舒國治

與鍾文音作品中關於旅行主題的書寫。研究題目,「心」所指涉者乃主體的內心情思,

與客體「物」之概念相對。林氏認為這三位作家的旅行書寫,皆以自我意識為原點,直

抒個人真摯感受,異於讀者習見,客觀描寫旅途見聞之旅遊文學,深具探究價值。

林氏於論文中就舒國治作品之主題、題材、形式和語言風格進行研究,分析舒氏為

文,主題側重在旅行觀、滄桑感懷、民族性與地方精神等面向。題材則常涉及城市、公

路、人物等。形式和語言風格則有採第三人稱敘事觀點、長短句式與文白夾雜等特色。

此部論文兼論三家,若單獨就舒國治論述部分觀之,廣度、深度均不足。林氏研究

範圍僅及於舒國治八篇散文:〈香港獨遊〉(1997)、〈遙遠的公路〉(1998),以及收於《理

想的下午》(2000)書中之〈在途中〉、〈冷冷幽景〉、〈旅途中的女人〉、〈城市的氣氛〉、〈舟

車所至〉和〈推理讀者的牛津一瞥〉。林氏嘗言,三家中作品最罕者便屬舒國治,然其

疏漏未論的相關作品亦不在少數,例如:〈美國汽車跑得快〉、〈美國流浪漢闖天下〉、〈只

有佇足,沒有去處的台北遨遊〉、〈台北巷路閒蕩之旅〉、〈惰性與遊魂〉、〈匆匆香港〉、〈北

京遊記〉、〈旅途雜感〉、〈紐奧良 1987 札記〉、〈台北遊記〉、〈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和

〈雲煙過眼錄:心靈的上海〉等自一九八九年至二○○三年間發表之作品,若能一併蒐

羅列入,勢必豐富其論述,令研究成果更具厚度。

17 鄭傑中定位舒國治為「非典型遊手好閒者」,論述原文如下:於此要先明析文本中的作者的主體與班雅

明提出的遊手好閒者之身分的異同,上述晃蕩的概念,本文作者與先前研究者在這部分觀點持相同意見。

但舒國治的散文,是否只蘊含晃蕩所引發的閒散的單一面向,而未有其他層面的可能?且班雅明雖在二

十世紀初提出遊手好閒者的概念,但遊手好閒者的原型,卻必須追溯到十九世紀波特萊爾筆下的巴黎。

在時代與環境的變遷下,舒國治與遊手好閒者的身份[分]必然會產生間隙,彼此相異的部分,對舒國治的

創作又有何影響?筆者因此定調舒國治為「非典型的遊手好閒者」,不僅和先前的研究者一樣把重點放在

遊手好閒者的概念上,更凸顯舒國治於當代的行徑與思維,其開拓性與侷限性的重要與意義。(鄭傑中,《舒

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頁 13。)其後,於論文頁 19 雖有再敘及「非典型遊手好閒者」之

概念,仍不脫時代脈絡、社會環境造成之影響,未具體提出此間形塑舒國治「非典型」之處為何。

Page 2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5

或因同時從事三位作家研究,無法專精、深入,且做為首部研究舒國治之學位論文,

可考察之資料有限,故於今研究累積成果相對較豐的情況下,反觀林氏對於舒國治旅行

書寫之論述,尚停留在文本歸納分析之階段,未見較令人驚艷之個人洞見;然做為舒國

治散文研究之先行者,仍為後繼研究者奠定根基,提點諸多值得省思、深入鑽研之處。

(二)王羽家,《臺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輝

為主》(2010)

歷經開放旅遊與經濟起飛等社會發展階段,有別於前代人旅行不易之窘境,九○年

代以降,旅遊觀光已蔚為風潮,旅遊文學亦成顯學。王氏以當代社會脈絡中的性別觀點

為思考進路,考察當女性旅行文學研究繁花盛開之際,專就男性旅遊文學之研究論述卻

相對匱乏,故擬此題,並聚焦於舒國治、劉克襄與吳祥輝三位同世代男性作家之作品。

王氏於第二章〈個別作家生平與創作歷程〉,分別介紹舒國治、劉克襄與吳祥輝之

生平與創作。王氏並未企圖聯結寫作與作者之人生經驗,則此章論述顯非必要。其後探

論舒國治之文,偏向歸納統整層面,雖能點出舒氏隨遇而安、不重視物質享受等,異於

普羅大眾的旅行方式,仍未能突破前人觀點,再加入個人創見。

論文從男性觀點出發,爬梳拼湊九○年代後男性旅行文學面貌,對女性旅行文學探

討相對闕如,卻於第五章〈兩性在旅行書寫特質上的差異〉進行比較,立論基準顯然失

衡。王氏歸結二者旅行書寫之差別,其中之一為女性因生理上善感而傾向瑣碎、微小敘

事,異於父權體制下的大論述。若王氏反覆爬梳舒國治之文,必能察覺其中許多細膩、

深刻之書寫,與其所下結論相左。不可否認,現代社會中尚有某些歧議源自於性別,但

整體大環境對於男性、女性,甚至跨性別者,普遍已能平等對待、予以尊重。於今開放

多元之社會語境下回顧此論文,深感其專注傳統性別觀點之論述格局受到囿限,對於日

後的旅行文學研究,參考價值較為薄弱。

三、期刊論文

根據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檢索結果,截至 2016 年 3 月止,舒國治相關研究期刊

論文共 22 筆,其中 13 筆為學術性論文,一般性論文有 10 筆。以下茲就分類屬於學術

性論文者,按發表日期依序列出:〈評舒國治「村人遇難記」〉(1980)、〈開拓旅行文學的

Page 2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6

新領域──評介舒國治等著《縱橫天下》〉(1999)、〈掇拾生活瑣趣的行者──專訪舒國

治〉(2002)、〈時空與心靈的共舞──舒國治《理想的下午》讀後〉(2002)、〈優雅的浪遊

──讀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2006)、〈門外漢的「推、敲」哲學──讀舒國治的《門

外漢的京都》〉(2006)、〈路曼曼兮──評舒國治《流浪集》〉(2006)、〈讀不與時人彈同調

──論舒國治散文〉(2007)、〈舒國治旅行書寫的特色〉(2008)、〈孤俠之旅與無方之遊─

─談舒國治的旅行散文〉(2008)、〈看[舒國治文;鄭在東畫]《臺灣重遊》感觸良多〉(2009)、

〈漫遊者的飲食散文──試論舒國治的飲食書寫及其建構新典律的可能性〉(2010)、〈舒

國治的遊觀美學:莊子逍遙遊的一種當代實踐〉(2014)。

無論學術性或一般性論文均有其價值,惟學術性論文於舉證、論述等過程較為嚴

謹,較適用於學術研究上;一般性報刊文章雖不講就格式、研究方法,有時流於個人讀

書心得或感懷抒發,然其中亦有發人省思之處。以下茲就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檢索

舒國治相關一般性期刊論文,按發表日期列出,以供參考:〈不知從何說起的舒國治〉

(1997)、〈我們都是看武俠小說長大的:吳晟、舒國治、林文義、陳大為、可樂王、楊佳

嫻、九把刀〉(2005)、〈信步而來的旅人──專訪舒國治〉(2006)、〈作家持續遠遊──尋

找舒國治〉(2008)、〈The Moment in My Life/隱於市的散文作家舒國治:怕跟不上別人,

就會丟失真實的自己〉(2008)、〈舒國治解年輕人的疑問──談嬉皮、談六十年代藝術熱、

談臺灣新電影、談逃避與流浪、談小說與散文〉(2008)、〈留白處全不留白──談舒國治

《窮中談吃》〉(2009)、〈蕭條時代的生活智慧〉(2009)、〈舒國治《水城臺北》的文學地

景〉(2011)

本節以學術取向為依據,回顧先前學界對於舒國治之研究,分析相關成果與各可採

之處,作為本研究參考與確立研究方向之用。除了學位與期刊論文外,尚有諸多針對舒

國治其人其文之論述散見於各種報刊、媒體,惟數量龐大蒐羅不易且良莠不齊,故不納

入文獻探討之對象;其中具有參考價值者,亦為本論文參酌引用之對象。

目前舒國治散文研究中,以其旅遊與閒散書寫為主,前期研究多偏重舒國治之行

為、風格分析,大致已有豐碩之成果;後繼者則進一步深入爬梳舒國治內心情懷與精神

層面,分析文本之餘,有著更大的企圖欲完整作家之生命圖像。新近發表之學位論文,

Page 2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7

鄭杰中的《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則針對「懷舊」此一命題之上,因

聚焦探論對象,故得致更深化之研究成果。以上文獻回顧,將有助本論文確立更明確之

探論方向,並提供諸多可採之參考材料,使得研究出發點更臻完整、平衡。

Page 2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8

第二章 異國浪遊

在所有對於旅遊的現代式比喻中,旅遊人類學家 Nelson Graburn 認為最具號召力、

最引人遐思的便是「懷舊」(nostalgia),大量人為製造的歷史遺產則充分回應了這分心緒。

思鄉、懷舊最初被斷定為疾病,於今有了新的定義:

懷舊原指一種思鄉的痛苦,在十七世紀被斷定為一種致命的疾病(Davis,1979);

而現在,它開始意味著“一段短暫的轉換”、對過去事情(尤其是曾一度很熟悉

的事情)的失落感,以及對象徵或標誌過去的事件的失落感。18

這種對過去的不捨追念,無論是個人、不同階層或群體,甚至是各類難以言喻的曖昧情

感抒發,總之,絕無疑問地均是一股驅動旅遊的力量──「旅遊與疏離感(alienation)有

關。」19懷舊者自如穿行於現在與過去,蔑視時代迅速變遷造成的壓力,不受時間驅趕

踉蹌前行。他們自覺地掌握時間流逝節奏,懷舊使得生命進程緩下腳步,深刻觸摸歷史

的每一道痕跡。當懷舊的獨特時間韻律擴散於空間維度,懷舊者們命定地過起很波希米

亞(至少深具波希米亞精神)的生活,轉徙無定,走過一個又一個未知的國家,流連在一

座又一座陌生的城市,成為一名都市漫遊者。

第一節 都市漫遊者與現代城市

城市的面貌變化得比一個凡人的心還要快。20

都市漫遊者(flaneur)非泛指所有悠閒於市街晃蕩者,而有其特殊指涉的族群,不當被

濫用或錯誤理解。十九世紀初,都市漫遊者的形象便風行於巴黎都市文學作品中,到了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此一形象在象徵現代藝術家上始具重要意義。為求更接近都市漫遊

者的本質,不妨由其外表入手,因為個人的穿著不僅彰顯其風格、品味,更與其社會階

層、生活環境乃至於行為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當我們欲為都市漫遊者下一定義

18 Nelson Graburn,趙紅梅等譯,《人類學與旅遊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年 6 月),頁 340。 19 同前注。 20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年 6 月),頁 161。

Page 2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9

時,衣著外表便格外重要,因為他們的典型形象與中產階級品味密切相關:「他總是被

描摹為身著黑外套,頭戴高帽,一手持雪茄,一手持手杖或雨傘。」21十九世紀初,色

彩與想像已無餘地存在男性衣著之上,此一幻滅為服飾史家頻繁探論:

據菲利浦‧佩羅(Philippe Perrot)的觀點,資產階級男裝鮮明的保守主義有助

於象徵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基於“謙遜、努力、禮儀、堅韌與‘自控’而形成的

資產階級‘受人尊重’的基礎”。約翰‧哈維同樣視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對黑

色的情有獨鍾為“當時精神政治大環境”的表徵,是與社會文化高度危機的時代

對情感、社會與性欲進行控制的需要不可分割的。22

Mary Gluck 則提出一個為史學家們所忽略的重要事實:「都市漫遊者的普遍裝束並非對

資產階級社會文化形式的奴性翻版。」23她認為都市漫遊者的普遍裝束是對統治性規則

的反諷;這種形式上的戲擬,有助於他們融入當代生活又與之區隔開來。都市漫遊者資

產階級的外表底下,盡是自身的異國情調與英雄主義。都市漫遊者的裝束除了表達對統

治性規則的嘲諷外,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將他們慣常穿著的黑外套與現代性的英

雄主義連結:

黑衣和燕尾服不僅有政治的美,還具有詩意的美,這是公眾靈魂的表現,這是一

長列斂屍人,政治斂屍人,愛情斂屍人,資產階級斂屍人。我們都在舉行某種葬

禮。24

成千上萬飄忽不定的人──罪犯和妓女亦含括在內──在一座大城市中往來穿梭,蔚為

壯觀。他們同聲哀悼逝去歲月的光輝美好,朝著破碎的現代性大唱哀歌。對於為數眾多

的漫遊者穿梭在城市中,化身公眾縮影之現象,波特萊爾認為「真正的都市漫遊者在尋

求“詩意與神妙的主體”與“現代生活中史詩性的一面”。」25而他們刻意低調的黑衣

其實是最醒目的戲劇性道具,彰顯其漫步於都市街道上的表演性質。都市景觀是漫遊者

21 Mary Gluck,羅靓譯,《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

2009 年 1 月),頁 88。 22 同前注,頁 88-89。 23 同前注,頁 89。 24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 年 8 月),頁 63。 25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2。

Page 2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0

敏銳目光的焦點所在,他們的視線逡巡於大道、咖啡店、公園、餐廳與拱廊街等戶外處

所。各式各樣的事件不斷上演著,他們是微服的偵探,冷靜將一切看在眼裡;也是樂於

分享的說書人,為他們鍾愛的都市、公眾獻上一己之力。

作家形塑筆下都市漫遊者的經典形貌:頭戴黑禮帽、身著黑色燕尾服、筆挺的西裝

褲與皮鞋、持手杖,儼然資產階級的裝扮。漫遊者的形象於文學上有其反抗、諷刺的意

味,而現實中生活中的漫遊者則經常隱於人群難以指認,甚至令人將之與街道上遊蕩的

騙子混為一談。都市中充斥著眾多悠閒晃蕩的人們,儘管他們行止相近,難以從外顯行

為辨別,而使得「漫遊者」這個名稱普遍化、大眾化,然其真正所指稱者卻極罕見。Gluck

提醒道:「區分真正的漫遊者及其表面類似者的難題不只是所有關於漫遊者形象研究的

起點,也是其中心內容。」26不自覺的大眾難於察覺周遭的都市漫遊者,除了他們無特

出之外顯行為外,Gluck 深究其原由得出癥結所在:

然而,都市漫遊者與通俗劇中異國英雄的深刻聯繫卻不是普通或不自覺的觀察者

所能察覺的。他的英雄品格與史詩眼光無法得以直接表現,卻內化轉型為內在生

活與意識的種種側面。正因如此,漫遊者作為公眾形象缺乏有別於人的可辨識的

外在跡象。27

都市漫遊者的詩意與英雄主義已深刻內化為自身意識、人格中無法分割的部分,若僅從

外表觀之並無異於普羅大眾。此一「無名」狀態卻反而凸顯出他們的特殊性:

當其他所有都市模式因為個體表象、社會習慣或職業品格的細微差異背叛其共同

身分時,只有都市漫遊者的模式保持其不可區分性。他洞察世界的能力與世界無

法解讀他的無能相伴。28

漫遊者是個附著於現代社會寫實詩之上的諷刺意象,嘲諷階級、制度、主流,以其偵探

般的冷靜目光凝視這個惑於其存在的社會。他們既尋常又特出,擁有不可區辨的外表與

獨特的內在本質,交織演繹出一個不可捉摸的角色出沒於都市中,每一條街道、每個轉

角、商店櫥窗前、恬靜的咖啡館內,靜靜地觀察人群、洞悉人們背後的故事。

26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前注,頁 93。 27 同前注。 28 同前注。

Page 2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1

1822 年之後的十五年間,巴黎出現為數眾多的拱廊街;此一整建計畫由 Georges

Haussmann 主持,旨在將當時的老舊街區加蓋重建為商業購物街。拱廊街裡聚集了各種

奢華商品,班雅明認為「它們的構造方式展示了適於為商人服務的『藝術』。」29他引用

一份巴黎導覽圖的內容來描述拱廊街:

這些拱廊街是工業奢侈的新發明。它們的頂端用玻璃鑲嵌,地面鋪著大理石,是

連接一群群建築物的通道。它們是本區屋主們聯合經營的產物。這些通道的兩側

排列著極高雅豪華的商店,燈光從上面照射下來。所以,這樣的拱廊街堪稱是一

座城市,更確切地說,是一個世界的縮圖。30

有議者認為 Haussmann 的計畫推動城市現代化,同時塑造了中產階級的城市美學。拱廊

街兩側裝潢雅致的商店、緊緊挨著的櫥窗內陳列著豪奢的商品,無疑是以空間與消費能

力為標準進而將群眾畫分等級。

拱廊街的存在凸顯了漫遊者行為的本質──晃蕩與觀察。他們像微服的秘密警察隱

身人群中,洞察的目光不放過絲毫瑣碎的細節,街道上的陌生人、無時無刻正在發生的

事件都能引起他的高度興趣,均是一樁錯綜複雜的案件,值得深入爬梳推理。Gluck 形

容漫遊者好奇敏感的眼光,具有穿透生活中平凡無奇人事物的能力:

在漫遊者洞察的目光下,表面不連貫無意義的事物被重新聚焦,獲得視覺效應。

他為普通人忽視的飄忽不定的日常活動注入新的生命、提供新的意義。31

他們不僅單純觀看城市的表象,更賦予那一幕幕受忽略的日常景象以新意,平淡無奇的

城市在他們眼底活絡了起來,彷彿整個世界微縮於此靜候探索。漫遊者卓越的洞察力與

非凡的鑑賞能力,無法完全訴諸科學理性或感性趣味。漫遊者之所以擁有異於常人的銳

利眼光,乃是因為「他能切入“未知的聯繫、不為人察覺的想法、全新的觀念、思維與

感情世界,它們在觀察家訓練有素的目光下噴湧而出,如同在地理學家引發下泉眼的噴

發”。」32漫遊者與膚淺的觀察者最根本的不同處,在於除了覺知現象外,他們還洞悉

29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頁 262。 30 同前注。 31 同前注,頁 96。 32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7。

Page 2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2

現象間不為人知的關聯,所憑藉者除了冷靜地全面性思考,尚需更複雜的各類專門知

識,以及對人群的喜愛。都市,在漫遊者獨具巧思地勾串連結下有了新的意義、新的生

命。

做為一名觀察家,他們同時也擁有高度鑑賞品味,不為櫥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所

惑,能敏銳分辨出真品、贗品與高級、次等。「比如在購物長廊中,據說他從不被二流

的小石膏像分散注意力,而是直覺地奔向“杜米埃最新的漫畫”,或伽瓦爾尼(Gavarni)

最近的石版畫。」33深厚的文學藝術素養,或可說明何以漫遊者高人一等的想像性目光,

足以穿透事物的表象直達內裡。漫遊者看似漫無目的地於市街、商店晃蕩著,實則占據

都心位置,以全景敞視的角度透視整座城市。

釐清「都市漫遊者」的特殊行為模式與定位,了解他們與一般晃蕩者、觀察者本質

上的差別後,茲於以下章節就舒國治有關都市漫遊的文本進行分析,探究舒國治與都市

漫遊者形廓相合之處,感受逝水般的時間,如何徘徊停滯於他緩慢閒散的步履之間。

第二節 城市印象

漂泊流浪的心性驅使舒國治經年流連異國,其中又以美國停留的時間最長,飄忽轉

悠之間竟幾乎將美國行遍,也因而無數次被問及:「美國你去了那麼多地方,哪裡你最

喜歡?」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最難回答,舒國治花了十多年時間,仍未能在當下給出一

個明確的答覆,當又有人問起這個問題。不同的城市風景殊異,風土、人文、地理乃至

於民族等因素融合薈萃,形成該地特有的氛圍與景觀,彼此難於比較優劣,惟風情千差

萬別令人各有體會。本節擬由都市漫遊者獨有之視角出發,梳理舒國治遊歷都市之所見

所聞與人生體悟。

一、紐約

(一)地鐵

紐約,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在全球經濟、文化等面向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人口種族和語言使用上多元融合,是個文化薈萃的國際大城。舒國治的友人中,有些

33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6。

Page 2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3

學建築、電影、繪畫等浸淫於藝術領域者,之所以愛上紐約,便因這裡充滿活力與多元

文化。在舒國治前往紐約之前亦對這個大都市懷有憧憬,回憶待在紐約的日子,似是踐

履漫遊者心性的最佳寫照:

而我在去紐約之前,也是興味盎然,只是還不算醞釀了很濃的憧憬;到了以後,

我發現做得最多的是走看,一條街接一條街的走,一幢樓接一幢樓的看;進過很

多便宜酒館聽小型演唱會,在很多空無一人的半夜地鐵站等四、五十分鐘的地鐵,

吃過無數片七毛五的披薩,John’s Pizza, Ray’s Pizza,但沒看過一場百老

匯秀。34

舒國治一逕走看紐約,以其偵探眼光對這個城市進行地毯式搜索,即便那些為本地人所

忽略的枝微末節處亦無所遺漏。他認為紐約是外地人的天堂,每隔一兩年前往出差或探

親的人必定會愛上這座城市。五、六○年代台灣尚未建構地下鐵、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

當置身紐約時,面對地鐵站與車廂充斥著各式塗鴉,遊客以事不關己的視角觀看城市種

種,文化上的差異反倒為這一切帶來新鮮感,居然也樂意為了體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而

特地搭乘:

他有時也樂意一乘地下鐵(雖然並不需要),看見車廂上及車站都充滿「塗鴉」

(graffti)。紐約人或許引為髒亂,而他則置身事外,搞不好還覺得花麗有趣。35

生活於此的人習以為常甚至覺得反感的周遭景物,看在外地人眼中卻有說不出的新鮮有

趣,這便是旅行所帶來的神奇的陌生化效果。這種倒逆的情形,同樣發生在震懾當地人

的事件上:「深夜在旅館電視新聞上看見某一區有人犯罪,他看過則算了,像是電影中

發生的,因他不住在這裡。」36犯罪事件通常引發當地人的注意與恐慌,因為犯人潛藏

於周圍環境,與個人安全休戚相關;短暫駐留的旅客收看此類新聞時感受並不深刻,電

視屏幕將旅客與現實區隔開來,他們身在紐約又彷彿遠在千里之外。異國情調混淆了旅

人對真實的感受性,令陳舊者變得新鮮、麻木者轉為刺激。

地鐵為人口眾多的都市之脈搏,紐約自不例外,四通八達的複雜交通網絡,令外地

34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2000 年 12 月),頁 11-12。 35 同前注,頁 66。 36 同前注,頁 66。

Page 2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4

人嘆為觀止,也便利了他們的旅程。舒國治認為太多人經由好萊塢的驚悚片認識地底下

的紐約,觀眾與電影編導共謀,將紐約地下鐵塑造為「想當然耳的犯罪現場」。充滿犯

罪氣息的地鐵站,引誘漫遊者陶醉在其危險、未知的氛圍之中;他們被闡釋為都市偵探

的原型,彷彿自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筆下神祕莫測的偵探小說中躍現,遊走於城市最

陰暗危險的地帶。舒國治深諳紐約地鐵線哪幾個處是外地人應當避開的,並舉例道:「於

是 A 車、B 車、1 號車行經的一百六十八街車站裡的電梯當非他應去的。」37漫遊者的偵

探氣質賦予他對危險之境無限想像:

只要想像深夜就你一人走進,突然另一人也快步竄入,接著電梯鐵門闔上,那是

何等恐怖的景象。往往兩人皆屏息低目,卻心中暗自祈禱。門再開啟,兩人方呼

出一口大氣,謝天謝地快步走出。38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游於文學與哲學間往返辯證空間意象,他研究家屋垂

直縱軸的兩極化──閣樓與地窖──提出地窖為家屋的暗部,分擔了隱藏於地下的力

量,與深淵裡的非理性呼應。39地底象徵著空洞、黑暗、非理性,無怪乎談及紐約地鐵,

舒國治著墨甚多在其黑暗罪惡的面向上,而非其為城市帶來的便利性。地鐵站,瀰漫著

危險氣息的犯罪之所,人群如潮水往來,漫遊者、犯罪者隱蔽於其間安適地晃蕩。

(二)摩天大樓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建築物往往最具有代表性。建物構築城市的面貌,也反映它的

性格:經濟發達的現代化都市高樓林立密布,彷若一座巨型冰冷無感情的機械裝置;仍

舊隨處可見傳統三合院落的鄉間,互動密切的人際網絡張開綿密的網,將每個人緊密包

容在一起。摩天大樓可視為都市發展程度的指標,於是,一幢幢直指天際的高樓不斷出

現,將人們從踏實的地面抬升至形同擁有上帝之眼的高度。從摩天大樓頂向下俯瞰,整

座城市盡收眼底,人們對原本僅僅知悉片段的整體,突然獲得前所未有的掌握,霎時間,

自身高於一切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37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69-70。 38 同前注,頁 70。 39 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年 7 月),頁 81。

Page 3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5

“高和低”是垂直軸的兩極,大部份語言體系都有相同的意義。無論是卓越的或

優秀的皆列為高的範疇,包括對自然高度的感覺,事實上,”卓越的(Superior)”

這個字是源於拉丁文的較高的意思,而”優秀的(Excel or celsus)”一字亦是

表示”高”。40

隨著時代進步、人口增加,摩天大樓的規模與數量與日俱增,城市變得擁擠不堪,

而往昔登上天際的新鮮體驗,現時亦顯得普遍。登高此一舉動激發出的強烈愉悅也有所

轉變,除了掌握整體的優越感,還羼雜了自由的氣息。法國學者米歇爾‧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於其著作《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中述及此種踰越限制、實現自由的

感受:

上升到世貿大廈的頂樓,等於掙脫城市的控制。身體不再被條條街道包圍,它們

依據一種不知名的規則將我們翻過來又翻過去;不論是玩家還是被玩者,身體也

不再受制於種種迥異的流言以及紐約交通帶來的神經過敏。41

舒國治的〈紐約登峰造極小史〉談論紐約的「高」,他認為紐約文化上的高,某種

程度依附在那些參天森嚴的樓宇之上,形塑紐約為世界上最崇高城市的形象。舒國治行

於時間軸線上,細數紐約高樓的發展史:遠溯自一八四年年建成的三一教堂(Trinuty

church)、一九○二年的熨斗大廈 (Flatiron Building)、一九○七年的勝家大樓 (Singer

Building)、一九○九年的大都會人壽大廈(Metropolitan Life Building)、一九一三年的伍活

斯大樓(Woolworth Building)、一九三○年的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最後是建於

不景氣艱困時代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它在一九三一年完工,根據舒國治的

描述,當時正值農作物多長六吋都不可能之際。

登上位於帝國大廈八十六樓或一○二樓的瞭望台,舉目所及,方圓五十哩的景致皆

能收入眼底。舒國治不為這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受所眩惑,掙脫一般人對於崇高的膜

拜,以他者的目光凝視帝國大廈:

但帝國大廈不只是一座瞭望台而已,它也可以被瞭望;人以為自己已在極遠處,

40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34。 41 Michel de Certeau,《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市:南京大學,2009 年 5 月),頁 141。

Page 3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6

卻偶一回頭,竟然它還矗立在那廂,甚至你可以在荒寒的雨夜自孤絕的七號地鐵

車窗內,由皇后區望見五彩燈光照射下的大廈尖頂,它竟能隔得那麼遠而猶能溫

暖你淒冷的旅意。42

崇高森嚴的帝國大廈是紐約先進文化的標記,但有別於高樓予人冰冷無溫度的印象,它

更是舒國治心中的指路燈塔,為浪遊異地的旅人驅走雨夜的寒荒。

摩天大樓的意象遭到舒國治顛覆,不再崇高不可企及,不再權威地由自身出發俯視

人群;它是主體也是客體,觀看的同時也被觀看,甚至對他者釋出溫暖的目光。接著,

舒國治對摩天大樓進行更為徹底的扭轉。人們登上摩天大樓頂,滿足了擁有整座城市的

欲望,一切在他的腳底下運作,逃不出其全覽之眼,故而米歇爾‧德‧塞托特別提到到

世貿大廈第 111 樓層貼著的一則廣告:It’s hard to be down when you’re up.舒國治卻認

為登上絕頂令人感到高處不勝寒,脫離踏實的土地,那種浮誇不真切的體驗教人變得反

常:

有道是高處不勝寒,不僅如此,人到了十分高的地方,感覺都變得奇異了;所以

在帝國大廈頂樓,你看別人,會覺得他們怪怪的。女孩們不自禁的會扯緊男伴的

手(即使在平時是比較會難為情的那種)。又有的男女士,他們皆在這一刻頓感需

要對方的一吻,否則腳下虛浮。可能是離地心太遠,有些動作竟脫離了引力之制

約也不一定。43

帝國大廈當時的絕高之勢,令登上其頂峰之人莫不感慨萬千,為眼前之壯闊景象所

震懾,體驗到生命中壯美的極致感受,此際,美與滅絕、生與死混然為一,難以辨明。

居高臨下的舒國治,從中體悟到美的極限逼近於死亡邊緣,兩者之間的界線十分模糊,

甚至互為表裡無從分別。學者姚一葦於《美的範疇論》中敘及柏爾克(Edmund Burke)關

於「崇高」之論,正足以表述舒國治登臨帝國大廈之感嘆:

自我保全之感情來自痛苦與危險,當它實際發生時為純粹的痛感;然當吾人有此

痛苦與危險的概念,卻置身於實際的痛苦與危險之外,則感到喜悅。喜(delight)

42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70。 43 同前注,頁 173。

Page 3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7

與快感(pleasure)不同,蓋喜悅來自痛苦,且與「積極快感」(positive pleasure)

之任何概念有別。凡能激發起此種喜悅之情感者,是為崇高。44

當人們站立在極高處,從一種殊異於地面的嶄新視角去觀望世界,此際,內心油然而生

的崇高美感,不僅來自宏偉的建物本身與遼遠景色,也因為備感個人渺小脆弱與生命的

岌岌可危。置身顛危之險境中又安然無恙,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逼視死亡,感受生的最

大張力,此間湧現之喜悅情感,即是「美與滅亡俱化而為一了」之心緒。

舒國治感到不解,許多人備極辛勞,舟車勞頓數個晝夜前往紐約,為的就是登上帝

國大廈,親嘗生命中空前的至高經驗。一旦登頂,領略過這或浮誇、或壯闊的絕美滋味

後,卻無法在頂樓停留太久,迫不急待地搭上電梯回到底層,向老伴說一句:「我真高

興又回到地上來了。」45站在帝國大廈頂樓君臨整個紐約,官能達到極致的狀態,置人

於雖生猶死之境,令人神往沉溺卻也畏怯逃避。儘管「高」象徵著優越、突破而且高人

一等,但位於能夠摩娑雲端的高度並非生活常態,一旦攀登帝國大廈的虛榮心受到滿

足,居高臨下的想望退位,立時取而代之的是返回地面、返回現實,踏實過日子之欲望。

故而人總是困於無盡的欲望中不斷追求滿足卻無法滿足,舒國治不為眩目的表象所惑,

總能澄明地凝視著生活的真實面貌,讓整個世界無蔽地向他敞開。

建築技術一日千里,繼之於帝國大廈之後,規模更鉅的摩天大樓紛紛拔起矗立,但

舒國治卻視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這段時期為既獨特又珍貴的「登峰造極的時

光」。他細數這期間興建於紐約之大樓,認定帝國大廈建成之際也奠下最後的里程碑,

此後,登峰造極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紐約的登峰造極,到了帝國大廈建成時算是落定了最後的一塊里程碑,將十九世

紀末向上發展的「摩天」意念達到一段極致。而那段四、五十年的時光,是登峰

造極的時光,既獨特又珍貴,人心的求高與鋼筋水泥技術的求高正好相合,是一

段難忘的時代。46

想當然爾,帝國大廈建成後必定出現更多摩天大樓;事實亦然,現今大廈林立,不僅在

44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97 年 7 月),頁 67。 45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72。 46 同前注,頁 173。

Page 3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8

高度上屢屢有所突破,建造之工法與技藝更跳脫傳統建築的範疇,成為都市中之藝術造

景。舒國治所謂登峰造極的時代,並非指稱技術的時代。當時的建築技術正值成熟,與

人心對「高」的嚮往追尋若合一契,工業技術與人的精神朝著共同方向發展前進,創造

出美好的登峰造極的時代。反觀其後,邁入工業化、科技化的社會並未獲得舒國治之青

睞,究其所以,便是因為機械取代人力,致使人對自身價值產生質疑,逐漸一點一滴喪

失人性,成了冷淡無感的異化的人,因此,無論各方面如何進步,終究只是個沒有人味

的社會。於是,儘管現時摩天大樓林立,但舒國治眼中熠熠生輝的登峰造極的時代已不

再復返。

紐約,舒國治從各個角度凝視這個城市,看遍它至高、至低、至廣所有面向。他認

同多半人的看法,同樣為紐約多元文化薈萃而形成的獨特風情所著迷。紐約,很難以一

個概念含括其整體,它的存在是個無限符號,難以窮盡。當一般人恣意感受紐約取之不

竭的新奇體驗之際,舒國治具備的漫遊者素質,令他能冷靜看透紐約複雜廣大表象的雙

重性:

我不那麼愛紐約,是因它太多概念;無止境的高樓牆面,牆內是什麼不知道。太

多的重複;有一家百貨公司,又有一家;有一齣戲,接著又有一齣,之後再又一

齣。重複的人,重複的景,重複的東西,於是它看起來很大,但不知怎麼人消受

起來總覺得很小。47

現代社會,工具理性遮蔽價值理性,科技文明取代大自然,建構出人類主要的活動場域,

社會分工越趨複雜、專業,個人越發難以理解自己處於整體結構中的位置與價值。舊時,

人類面對無盡的大自然而感到絕望,亦於現代化都市中重演,科技文明造就出另一股嶄

新的無限性,扮演壓迫人類的角色。舒國治感受到紐約的「廣大」實質上乃由「重複」

堆疊包裝而成,剝除層層反覆的表象後,餘下的核心相形渺小。人生數十寒暑生活於斯,

千萬絢爛多彩的形式經化約後,實則寥寥無多,彷彿短暫時日即可將人生體驗殆盡。舒

國治因之喟嘆道:「倘若人在紐約一輩子,會顯得這一輩子很短。」48舒國治於此所論自

非絕對人生之進程,而是相對的時間概念;正如 Mary Gluck 所言,有能自現實抽離,哲

47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1。 48 同前注,頁 11。

Page 3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29

學、詩意地看待生活並予以詮釋,正是都市漫遊者目光獨到之處:「漫遊者體驗的獨特

性在於他能在普通觀察者無法進入的更廣闊語境中想像事物與現象。」49

二、京都

京都,一個頗受舒國治青睞的城市。多年來,每當他動了出遊之念,經常最先想到

的便是這個城市。京都意象引發諸多詩意,舒國治從唐詩中將它們喚出:

如「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或如「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旅館寒燈

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乃前者之盼雪,固我們在台灣無法有分明之四時、

不易得見;而後者之「旅館」辭意,原予人木造樓閣之寢住空間,然我們恁多華

人竟不堪有隨意可得之木造旅館下榻,當然京都旅館之寶貴愈發教我們疼惜了。

50

舒國治對京都的喜愛其來有自,這裡有著太多台灣缺乏的意象,例如:雪景、木造旅館

等,總引發善感文人的懷古幽情。除了充滿詩意的景象外,京都亦存在許多罕見的古早

物件,舒國治舉一例:柴扉。王維詩中的「日暮掩柴扉」、「倚杖候荊扉」、「倚仗柴門外」

在此極易寓目。51舒國治認為日本是個氣氛的國度,而京都是個氣氛的城市,它的氛圍

與我們習常接受的文化薰陶相通,故得沉浸其中深入感受,絲毫沒有隔閡。

京都瀰漫的迷人獨特氛圍實為於今少有的古意。〈門外漢的京都〉提及舒國治之去

京都,所為者乃竹籬茅舍、村家稻田、小橋流水、大橋流水,均是各國大都市中難得可

見者,更遑論集合於一城之中,營造出京都含蓄內斂又冶豔動人的城市美感。建築與市

街格局使得京都呈現既現代又古樸的風情,兩者時而分立時而交融,和諧地譜寫一曲城

市樂音。舒國治眼中的京都彷彿一座外於現實的電影場景,無止盡地搬演著「古代」這

部電影:

整個城市的人皆為了這部片子在動。為了這部片子,一入夜,大夥把燈光打了起

來,故意打得很昏黃,接著,提著食盒在送菜的,在院子前灑著水的,穿著和服

49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7。 50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台北:遠流,2006 年 10 月),頁 13。 51 同前注。

Page 3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0

手搖扇子閒閒的走在橋上的,掀開簾子欠身低頭向客人問候的,在在是畫面,自

古以來的畫面。52

置身京都恍如身處電影場景之中,一切都美得太脫俗,日常得極不真實。舒國治回想初

次造訪此地,他嚇得張口咋舌,極目所及都是完美的構圖畫面。舒國治本身對於電影深

感興趣亦有研究,以一種由攝影機鏡頭出發的角度看見京都之美,而他的文字同樣形構

出一幕幕充滿古意的京都場景。

儘管屢次遊歷京都,舒國治總反覆迴繞在同樣十幾二十處地方,並且總在門外張

望、牆外佇足。緣此,他自稱是京都的門外漢。龍安寺枯山水的禪趣、南禪寺的高宇大

院、詩仙堂的靜謐寂思皆為他所讚賞,每回到了京都總必定造訪。這些幽境勝景令舒國

治屢次遊繞不倦,卻不大牽繫於心,時隔多年偶爾閃現腦海的京都印象,竟是大德寺左

近月光下的深巷長牆,以及腳踏碎石子發出的沙沙聲響。舒國治自剖心緒,應是幼時居

處台灣,經年親炙日式長牆房巷加上看了太多日本時代劇所致:

人習慣找尋昔年生活的影子與氣味。早年的日子過得愈緩慢深刻,追索於今日之

與昔相似的情懷則愈濃。或是,愈感今日之不堪,則愈傾向於昔日之佳美來托寄

幽懷也。53

台灣經歷日治時代後,遺留下許多日式建築,舒國治自幼生長在那樣的環境底下,對於

日本傳統屋宇長巷倍感親切。他在京都大德寺附近尋得往昔熟悉的情景而念念難忘,與

舊日相仿的屋宇建物引領他逆行於時間之流,沉浸於早年緩慢深刻的生活情調之中。舒

國治坦言很想追問自己:「為什麼總去京都?但我懷疑我回答得出來。」54繼之,他試著

回應自我的疑惑:「難道說,我是要去尋覓一處其實從來不存在的『兒時門巷』嗎?因

為若非如此,怎麼我會一趟又一趟的去、去在那些門外、牆頭、水畔、橋上流連?」 55

答案經常回覆不了問題,反倒成了另一個問題。自問究竟緣於何故而屢次前去京都?之

後的答案牽扯出一連串無解的懷舊鄉愁。內心懷想的兒時門巷,當年處處水澤的舊台

52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頁 22。 53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7。

54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頁 11。

55 同前注,頁 12。

Page 3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1

北,令舒國治一遍又一遍流連於京都的門外、牆頭、水畔、橋上。晃蕩在京都的街頭,

漫遊者的懷舊本質為周遭景物挑起,不覺沉沉陷入美好往昔的氛圍之中。

舒國治習於行經諸多地點過門不入,而自謙為京都的門外漢,然對此地的濃厚情感

與往復遊歷,形塑他個人由外部張望的獨特觀察視角。不同於一般遊客熱愛的觀光景

點、廟宇,舒國治有感於京都至美的風景為長牆:

京都另一最大風景資產(除了山門),是長牆。人依傍著它踽踽行走,似永走之不

盡,此種寬銀幕畫面,是世上最美的景。而自己這當兒的沿牆漫步,得此厚堵為

屏,心中為之篤定,非同於跋行曠野荒原之空泛無憑藉也,即此一刻,正是最暢

意卻又最幽清的情境。56

綿延無窮的長牆邊是步行的絕佳路徑,能夠無止盡地回應漫步者的遊繞興致,即便行至

街巷盡處,一個轉折又是新的無窮。前景未知教人忐忑不安,循著牆垣而行能確保不落

入荒疏之境。京都的長牆小巷令人忘情不舍晝夜,不惟牆美、月清,治安絕佳亦是一個

原因,行於京都,漫遊者得以恣意縱情於晃蕩張望,別無掛慮於心。

牆擁有分割空間的功能,少了牆面便無從定義內外,無法畫分界線以區隔人我範

圍。然而牆總是沉默地佇立著,極易受到忽略。舒國治發揮都市漫遊者的獨到目光,透

析這分靜默無語的深刻美感:

牆之佳處,常不在白日,而在夜裡。乃此刻光線微弱,人僅需得那依稀之意。牆

之佳處,也常在雨中。夜晚與雨中,恰也正是閒雜人最不見之時,也正是門外漢

如我最喜出沒之時。57

若僅僅一道牆面矗立,或較易令人念及其工具性存在的層面;若與周遭景物相融,觀者

由景入情,自能引發心緒共鳴。黯淡無明的夜晚,人們棲於家屋歇息,寂寥依稀之意漫

溢於市街;雨落之際,人群趨向建築物尋求遮蔽,街道上僅零星行人無奈疾行而過。夜

與雨的街道少了人聲喧嘩,更加烘托牆的靜謐寂寥,與舒國治截然孤傲的心性若合一契。

舒國治能識得牆的幽微之美並遊繞其中樂此不疲,除了幼年生活環境舉目盡是日式

56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頁 69。 57 同前注,頁 70。

Page 3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2

巷牆,也因日片中發生在黑夜牆下的殺鬥,這些牆,竟然是那麼多驚險劇情的托襯屏障,

何等的天成,何等的神筆!與曲折長牆的靜謐安穩極度衝突的暴力美學,烙印於舒國治

心中,令他日後對於或佇足或緩步遊蕩其間的蜿蜒長牆嘆賞不已。舒國治之喜愛京都,

部分源自於對童年的思念;他倚牆繞行於曲折巷弄的姿態,既有漫遊者的新潮入時又顯

得無比懷舊,為都市文本寫下最深切綿長的懷鄉語句。

由於日本治安極佳,舒國治來到京都總不免秉燭夜遊一番,並以個人夜遊趣味體會

寫就〈京都的晚上〉,以為京都最美的夜在滿月、在夏天。為了皎潔的月光,他常選擇

接近陰曆十五的日子前往京都,令其難忘的月夜印象是:

記得十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抵達京都,竟逢上中秋夜,銀光灑罩下,大德寺旁碎

石子地我沙沙走著,來到一處青年旅舍,這種天成情景,太是教人難忘了。即使

是中秋節這種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的大節日,京都依然幽清如常。58

有別於台灣節慶盛大熱烈的氣氛,中秋夜,京都美得渾然天成,一逕清幽脫俗如常,不

沾染絲毫人為慶典的氣息。舒國治懂得品嘗皎潔月光灑落獨自一人的幽曠清寂,亦能識

混跡人群的喧鬧歡悅。夏夜,晚風吹拂、鴨川水流沁涼,舒國治徜徉於河岸兩旁的人聲

鼎沸:

賣唱者也各顯其能,來自東京的,來自九州的;唱 rock and roll的,唱 blues

的。料理店的納涼床上,坐著飲宴的客人,夜深猶不想離去。從三条大橋走過來,

再從四条大橋走過去,一晚上不知道走了多少次,這樣的年輕人太多太多。59

看著鴨川河岸人來人去,舒國治不禁憶起嵐山的桂川,川邊亦多遊人坐臥,聊天、乘涼、

彈吉他唱歌。他暗自忖思「很奇怪,夏夜總是與水有關。」60或者,他內心深處尚閃耀

著數十年前,水城臺北清淺水面的粼粼波光。

京都既有現代化都市的繁榮進步,也保留了日本傳統的古典美感,兩者並存毫無扞

格不入之感,調和為自成一格的獨特韻味。自遊賞勝地的面向觀之,京都提供了都市漫

遊者一處適於無所事事、晃蕩繞遊的絕佳舞台;同時,它的古樸傳統總是勾起懷舊者濃

58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頁 143-144。 59 同前注,頁 144。 60 同前注,頁 145。

Page 3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3

濃的幽思,打破時間前進的路徑,重返那個令人懷愛的古早時代。

當台北毅然告別水城面貌,逐步邁向現代化的同時,京都並未走上大都會的激進路

線,而是在進步的過程中,同時汲取歷史養分,開出古典燦然的花朵。舒國治處在台北

現代化造成的時間裂口上,自然傾心於京都這樣古意盎然的城市。正如傅科所指出:「當

人們成為一種與傳統時間徹底決裂的地步時,異托邦才始全力運作。」61當個人無法跨

越時代的鴻溝,陷於過去與現在之間不得其所時,尋覓一處替代原鄉的異托邦成為掙脫

困境的出口。對於台北依附情感之轉移,使得舒國治屢次造訪京都,他卻自謙為「京都

的門外漢」,寧願繞行城市走馬看花,也不肯多花心思深入探索當地風土民情。其中的

矛盾心緒,乃在於無論充斥何等懷舊氛圍,京都本質上仍是個繁榮進步的都市,差別僅

在於其選擇了一條與紐約、台北等差異化的路線,經久投入考察,勢必面臨現實與理想

的落差。隔著距離觀望京都,將永懷異托邦的美好於心。

第三節 流浪的藝術

一、指南

在一座城市中不辨方向,這說明不了什麼。但在一座城市中使自己迷失,就像迷

失在森林中,卻需要訓練。62

舒國治像極了浪漫的賭徒總是豪擲千金不改顏色;他浪擲漫長光陰於各地晃蕩,走

過並擁有一座又一座城市,轉徙無定,迷途仍不顧返。如此執迷於流浪而深情不悔,不

停歇地走在異國陌生迷人的街道中,感受當地的氛圍與生活景況;極度融入周身環境,

另一方面卻又理性地將自身抽離、冷靜觀察,感情與理智渾然融合但不混淆之境界,非

經歷歲月與人生處境的洗禮實難達致。流浪,始終沒有終點也無法預先規畫,舒國治沉

溺於自主的迷路情狀之中,聽任偶然遇上的路牌指引方向,讓街巷名稱似若有似無的柔

風拂過耳際,那麼親切卻又陌生,那麼接近又旋即遠離。

61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spaces》,頁 24。轉引自:顏亮一,《記憶與地景》(台北:田園城市,2009

年 12 月),頁 26。 62 Walter Benjamin,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台北:允晨,2003 年 4

月),頁 145。

Page 3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4

旅途欲避開擾人興致的迷路,行前得下一番功夫詳細研究,亦仰賴旅行者過往豐富

的經驗;然而,將一座城市走成曲折的迷宮、走成廣袤無邊的森林,也難以輕言辦到。

首要條件是能捨,捨棄太多唾手可得的觀光資訊,僅涉獵最基本的、或感到興趣的,其

餘範疇均歸於零,讓心與腦都像張未染的白紙,方可在旅途中縱情感受一切。因此,廣

泛羅列食衣住行育樂資訊的百科式旅遊指南不在舒國治的行囊中,他甚至有感而發:「多

半指南的通病,是太厚。」63

舒國治觀察紐約、巴黎等觀光名城,遊客手持的指南亦指出自身對旅遊的淺薄要

求。他認為此類指南不適宜閱讀,因為上頭羅列的資訊雜多而無用,只求填滿版面:

有一類指南,是指南書量產化後陋習所致,像名為「廉價旅館指南」或「最佳餐

廳指南」,最不宜讀,乃這種書最喜充填空泛資料,以塞滿篇幅為要,大多不是

作者自己住過、吃過,常是他打電話詢價格而得。64

這類指南易於取得,乍看之下內容詳盡且分門別類非常實用,旅遊者可依自身需求閱

讀,無須於百科式指南提供的茫茫資訊中尋索。舒國治認為此類指南的作者多未親臨書

中店家,僅因店家符合價錢、地點或其他表淺之條件便將之列入,雖有參考價值然未臻

理想。例如他看過某指南中言及最便宜之旅館,實遜於其親身投宿過的另外兩家旅店,

然這兩家便宜又好的店,書裡竟隻字未提。

儘管舒國治對於旅行上的物質需求極低,仍自有某些品味上的堅持,不容任意打

發。他所著意者或非一般人認為重要的生活面向,閱讀以城市為範圍的指南,他想知道

的不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歷史悠久的建物或當地特色美食,而是諸如:哪幾線巴士可

分別走經城內各區?對於各族裔區、貧民區的約略描述。有哪些跳蚤市場?何處可看經

典老片,以及舊書店、新唱片店等此類資訊。面對坊間沉重厚實、內容包羅萬有的旅遊

指南,舒國治不禁喟嘆:「然而太多的指南連這麼簡易的需要也無法照顧。」65由是反映

出其旅行所側重者,大異於一般觀光客,內心的尺度不為旅人奉為圭臬的旅遊指南所左

右。這分不流俗的個人堅持,正符合都市漫遊者的中心素質:「因為相對於外在權威或

掌控趣味的機構的獨立性,真正的漫遊者能察覺到都市生活最不起眼的表現形式內在的

63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26。 64 同前注,頁 127。 65 同前注,頁 125。

Page 4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5

高貴品質。」66

不輕易為權威、世俗觀點支配的舒國治甚至認為,倘若旅人嚮往之地為極個人的隱

僻角落,那麼完全勿考慮指南上列出的地方,因為:「極偏僻又極佳美的小地方,往往

沒有指南。」67假如指南寫出它,那麼就別去了,因為按圖索驥之觀光客眾多,為指南

所列者已無僻靜荒幽可言。若旅途所見所聞悉為行前所知,那麼最糟糕的情況是,指南

可能毀了旅人的驚喜。舒國治稱此為「指南之幽地破壞性」68。

旅遊指南供人規畫行程參考之用,更佳者則激發遊人前往該處一探之遊興。因此,

舒國治認為好的指南應如同扣人心弦的散文或遊記。坊間雖不乏此類指南,寫得好的卻

不多:

有的指南,太情感用事,作者沉醉其所旅遊之地,說得天花亂墜,而展書者越讀

越生疑懼,這樣的指南亦不成功。乃這樣的書,像是描寫天堂。69

旅遊令人暫時自現實中抽離遁入美好的烏托邦裡。面對相同人事景物,個人體會感動迥

異,無法將自身經驗直接移植。旅途沾染上的浪漫色彩,得自於親身浸淫沉醉後的心有

所感,若貿然接收過多他人主觀意識感受,特別是指南這類有意美化的書寫類型,實踐

之際將太容易招致反效果,令行前的滿心期待遭致落空。舒國治性情中冷靜淡漠的底

蘊,使他拒絕情感氾濫的個人抒情式指南;百科式厚重的指南因不適於攜帶,亦未納入

參考之列。或許,他所想望者僅是盡情地迷失,偶然在街道的轉角處遇上一間舊書店,

或端坐於咖啡館中觀看落地窗外的行人匆匆。因為迷路,而得以永遠在路上。

舒國治並不滿足於對指南照本宣科的旅行。〈散漫的旅行〉一文所談論的「背著背

包的旅行」(backpacking),才是他心目中真正旅行該有的樣子。文中所謂的「背著背包

的旅行」盛行於七十年代中,前後各推十年之間:

那時西方的年輕人(除了鐵幕國家以外)帶著瑞士陸軍小刀(Swiss Army Knife),

背著 Kelty, JanSport 或是 Wilderness Experience 等牌子的背包,身穿 North

Face, Holubar或 Sierra Designs的羽絨夾克,腳蹬芝加哥的 Todd’s 或史波

66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7。 67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38。 68 同前注,頁 140。 69 同前注,頁 143。

Page 4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6

肯的 White’s 等廠所出的登山遠足靴,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小鎮、山崗海岸、灰

狗車站、青年旅舍出沒。70

年輕人們率性無所拘束,遇上怎樣的情勢便自然呈現最適合的狀態,有牆有樹便往那倚

靠著,因為席地而坐,牛仔褲臀部附近總是磨得發白。不挑吃食,凡是食物都能入口都

覺得好吃。若有堅持的話,則是談起自己喜好的音樂;他們常會在離別時,將旅途中百

聽不厭的錄音帶贈送給對方。

根據舒國治觀察,直至今日世界各地的青年旅舍,仍常見旅行者住宿過後遺留的指

南與地圖,「雖然愈近二十一世紀所留者愈是多見庸俗的觀光式指南。」71他對旅行所嚮

往的那分隨遇而安、不憂慮接下來境遇的輕率,盡情享受沿途且行且走的驚奇與樂趣,

與他一貫的流浪心緒極為契合,也與其受過嬉皮文化薰陶的氣質十分合拍。因之,這種

「背著背包的旅行」令他深為著迷難忘的是:「八十年代初,許多青年旅舍可見的指南

仍可窺知嬉皮的遺緒,這是今天所最令人緬懷甚而稱憾的。」72不同於坊間常見的旅遊

指南,舒國治列舉出數本帶有嬉皮色彩的指南:

《庶民的墨西哥指南》(The People’s Guide to Mexico),Carl Franz 著,六

百二十五頁,包羅萬象,舉凡跨越國界、搭便車、蓋小茅屋、掘井,或是如何選

小食堂、妓院須知,全有精要之描寫。73

厚重的百科全書式指南,因不便攜帶為舒國治所詬病,然《庶民的墨西哥指南》內容蒐

羅之廣泛已達日常之種種細節,甚至超越庶民生活所需,連如何蓋小茅屋、掘井以及妓

院須知均入列,簡直是以四海為家的流浪者為主要讀者所寫。漂泊不定的旅程途中,若

欲於墨西哥暫歇,這應是本十足詳盡的生活指南。

舒國治於〈散漫的旅行〉中所列舉的指南又如:

《流浪在美國》(Vagabonding in American),副標題是 A Guidebook about

Energy(關於能源的一本指南),單看書名及副題便知有多嬉皮了。Ed Buryn 著。

70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57-158。 71 同前注,頁 158。 72 同前注,頁 158-159。 73 同前注,頁 159。

Page 4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7

他與老婆、小孩(襁褓中)開著一輛 Volkswagen 小巴士四處睡車及露營之體驗談。

74

令他念念難忘的指南尚有:《如何乘火車在歐洲露營》(How to Camp Europe by Train)、《花

費省約旅行的藝術與冒險》(The Art and Adventure of Traveling Cheapy)、《完全的旅行中國

指南》(The Complete Travel Guide to China)等。這些嬉皮風格的指南,獻給想要擁有散漫

旅行的浪漫旅人。它們不事指導完成一趟完美的觀光行程,更多的是告訴你如何在旅途

中越軌,如何拋開預設種種,盡情迷失在充滿驚喜與讚嘆的未知之地。

經由對於旅遊指南的偏好與挑選,我們得以窺知舒國治的旅遊品味,那麼嬉皮、波

希米亞、浪漫,將自由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極度隨興無謂的態度,使得他無論身處如

何艱困的環境都能隨遇而安。舒國治總是漫無目的地旅行著,好比他花了數年轉徙美國

各州之間,對於這段浪跡異國的經驗,他回憶道:

有好些年,我在美國跑了不少地方。總有四十幾個州,跑過約十萬哩。地闊天長,

不知歸路。睡過太多太多異地的車上,去了太多太多毫無來由的村鎮。十多年後

回想,仍然想不出一個道理我幹嘛要在那些公路上讓我的汽車滑行。75

舒國治亦不懂自己為何耗費歲月晃蕩過一州又一州、奔馳於漫長的公路上,但卻能一眼

認出同代人中各種和他同樣散漫、無目的性的漫遊。例如:在辦公的空檔,四個人湊齊

便打起麻將來;雖是週間工作時段,近郊的土雞城或茶園中多得是人在洗溫泉、泡茶。

還有一年,員工旅遊去日月潭,許多人幾日下來沒見到一眼潭水,沒有片刻領略山光水

色之美,乃因他們眼底盡是「發財」、「東風」或「七索」。「醉翁之意不在酒」或可形容

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從事旅遊的心態,沒有非得留戀合影的地標,也不一定得體驗什麼當

地特色,即使將平日從事的活動換移個地點也無妨,所求僅是盡興而已。有人形容台灣

觀光團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逢店買藥,然而此等行徑看在舒國治眼底直是「何等的

無所求,何等的無懷氏之民的胸襟。」76那個純樸美好的年代,人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上

無所欲求,旅遊亦然。舒國治欣羨他們無所謂的率性質樸,並歸結自己無所事事、性好

74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59。 75 同前注,頁 120-121。 76 同前注,頁 120。

Page 4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8

漫遊的原因:「乃在我生長於那樣散漫的佳美年代。」77

二、流浪心念

Seashore washed by suds and foam,

Been here so long got to calling it home.

Billy78

這段文字背後藏著一則軼事,乃在美國時,舒國治從朋友那兒聽聞而來:某甲開車

馳行於荒涼公路,瞥見路旁一青年伸出拇指欲搭便車,神情似不抱存希望。某甲繼續前

行,心中卻覺不忍,開了二、三十哩後掉頭,青年已然離去。某甲於青年站立處沙土上

見到那兩行文字。樹枝畫在地面上的痕跡或許輕易便被抹去,卻銘刻於舒國治心上,多

年後,他憶起這段蒼涼極了的文字仍感觸良多:

這個 Billy,雖年輕,卻自文字中見出他多好的人生歷練,遭遇到多好的歲月,

荒野中枯等。Been here so long got to calling it home.即使沒坐上便車,

亦已所獲豐盈,他擁有一段最枯寂卻又是最富感覺、最天地自在的極佳光景。79

這名青年彷彿曠野中的一匹狼,經歷過與生命長度不成正比的諸多歷練,人事的粗礪磨

練未消弱他對世界的熱情,而是令其增添一分灑脫況味,即便身處困境亦能豁達以對。

舒國治對這段話印象深刻難以抹滅,或許部分與自身經歷有關:他曾花費許多時間

荒遊於美國的公路上。舒國治自認並非很愛開車,甚至不無幽默地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

作為對照──美國惡名昭彰的鴛鴦大盜克萊德和邦妮動輒開個一千哩也不感如何。公路

荒景恆無邊際,漫漫長路向遠方延伸,迢遠沒有盡頭,人車彷彿靜止不動,唯有車窗外

不變的景色逕行後退。縱然偶爾瞥見一座加油站、一間小店,仍不免深感單調空乏;日

後,這分單調在記憶中浮現,方隱然勾誘出悠遠的美感。「然我上路,原非為了單調。」

80感官上的單調貧乏未令舒國治卻步,引領他過了好些公路生活的是生命中的孤獨基

77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21。 78 舒國治,《流浪集》,頁 68。 79 同前注,頁 68。 80 同前注,頁 38。

Page 4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39

調,與背對文明社會的純然淨空:

美國公路,寂寞者的原鄉。登馳其上,你不得不摒棄相當繁雜的社會五倫而隨著

引擎漫無休止的嗡嗡聲去專注息念。專注於空無。81

公路上杳無人跡,有的盡是疾駛而過不稍事停留的車輛,獨處荒地孤立無援,此等

令人惶恐之處境,舒國治從中咀嚼出遺世獨立、自在無所拘束的美好滋味。他對寂寞的

欲求,緊緊依附於荒涼綿長的美國公路上;公路,不再只是冰冷的交通建設,而是一個

充滿意義的地方。因此,他未談及青年孤立無援的困頓,而認為其擁有一段極孤絕,又

極自在詩意的時光,嚮往欣羨之情溢於言表。對於舒國治而言,「寂寞」是種為流浪添

上魅力的迷人情狀,不僅指自身獨處,而是身心全然與世俗隔絕的狀態:「寂寞,何其

奢侈之字。即使在荒遼中,也常極珍貴。」82即便獨自處於杳無人跡的曠荒中,內心尚

為其他人事物所牽絆,或者透過進步的通訊設備與文明社會連絡上,都非真正寂寞的狀

態,故舒國治言其珍貴。青年有感而發簡短一言,寓含深刻哲思,舒國治將這段引發深

刻共鳴的話譯為:「海水洗岸浪飛花,荒野佇久亦是家。」83荒野佇久亦是家,這個「家」

並非是個固定居所,令人安穩地於此長居久處,實則更傾向為個人心靈平靜、隨遇而安

之意象。

流浪的悖論不是擁有一個地方,而是為一個地方所擁有。每個人內心總有一處或者

更多依戀難捨的地方,即便離去後仍無法割捨永懷胸臆,然而當有更實際的考量得顧及

之際,這種糾結的感受並不妨礙我們去留遷徙。反之,不論出於個人意願或不得不如此

為之,若實質上我們安穩定居於某地,便注定與流浪無所牽扯。因此,舒國治認為:

再好的地方,你仍須離開,其方法,只是走。然只要繼續走,隨時隨處總會有更

好更好的地方。84

一個習於流浪遊走於不同城鎮甚至國度的人,再好的地方也束縛不住他,因為他總念及

下個未知之境,心懸於另一處更好的地方。更好的地方非謂客觀上的好,對一個流浪者

81 舒國治,《流浪集》,頁 36。 82 同前注,頁 62。 83 同前注,頁 68。 84 同前注。

Page 4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0

而言,未曾探訪之地永遠更好,離開,對他而言並不困難,邁開腳步走就是了。流浪久

之,雄偉山嶺、壯闊波瀾盡入眼底,視界愈廣世界竟愈顯蒼白貧乏。一方面是生理上,

個人所接收刺激之強度必須愈來愈強方能引起反應,一方面則是因為越過崇山峻嶺、大

河急湍後仍是平略寧靜的村鎮,故能齊一看待世界瑰偉與平凡之迥異面貌。因此,舒國

治如是詮釋經年流浪後之心境:

故流浪久了、遠了,高山大河過了仍是平略的小鎮或山村,眼睛漸如垂簾,看壯

麗與看淺平,皆是一樣。這時的旅行,只是移動而已。至此境地,哪裡皆是好的,

哪裏都能待得,也哪裏都可隨時離開,無所謂必須留戀之鄉矣。85

流浪的原點在於認識世界,心靈不安於室地擾動,驅使個人遊歷過一處又一處,不斷尋

覓只為發現下一次更為美妙、驚奇的體驗。最初的流浪如此,久之心境趨於豁達淡薄,

此時仍再四處走看,儘管每個地方風情各異,然而崇高之美、幽淡之美無所謂高下盡皆

入眼。相同的晃蕩不同的心緒,浪遊者走著走著,個人修為亦走向另一境界:「流浪,

本是堅壁清野;是以變動的空間換取眼界的開闊震盪,以長久的時間換取至平靜空澹的

心境。」86

三、流浪心念實踐

生活構築於時間與空間兩條軸線之上,一個客觀空間如何能對一個人具有意義?甚

至與其他空間有所區隔,形成銘刻於心的地方感?所依賴的便是時間的醞釀與發酵。早

期的社會交通不便,從一地到另一地,人們只能靠著雙腿一步一腳印慢慢遷移,頂多借

助牲畜之力,然而移動的範圍仍舊受到侷限,無法與現時的一日千里相提並論。科技進

步令人類能迅速、多元地參與這個世界,但處在全球化時空壓縮87的情境下,相對造成

我們對地方認知淺薄、缺乏深度。是故,傳統的空間與時間概念遭到打破,「無地方感」

自碎裂的縫隙中悄然擴散蔓延開來,個人的地方感消隱於無地方感產生的鴻溝之中。

地理學家瑞爾夫(Edward Relph)認為導致無地方性的過程紛雜多樣,像是大型企業、

85 舒國治,《流浪集》,頁 70。 86 同前注。 87 科技時代,事物傳播加速無國界,人們身著在各國加工而成的服飾,隨時能吃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

訊息藉由電子郵件即時傳送,不再是一封封曠日費時寄達的信件。時空壓縮的現象創造出「全球地方感」,

卻也使得在地的特殊性與地方感日益消失。

Page 4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1

中央權威、大眾傳播媒體和觀光業等均是肇因。「移動性」更是造成無地方性的直接元

兇之一,頻繁搬遷降低了家的重要地位,在某處短暫居留數年,尚未及在地深耕就移往

下個地點,如此反覆,對於地方的感情自然疏離不緊密。

瑞爾夫提出另一個造就無地方性的因素:現代的旅行及觀光業鼓動人們迷戀「旅行

的機械裝置和隨身用具……本身。簡言之,比較重要的是離去的行動和風格,而不是某

個人去了哪裡」。88 學者柏林(D. Berlyne)認為旅行是一種文化表述,內容涵蓋了儀式、藝

術、運動和民俗等範疇:

這些東西與日常生活有所不同,從而使生命變得有意義。旅遊業雖不可能普遍存

在,但它在功能與象徵意義上卻等同於其他的習俗,可以賦予生活新的意義和內

涵。89

現代的觀光行為卻多了一分庸俗的習氣,有時近於炫耀,臉書上的打卡地點全成了名牌

包似的向眾人宣示其品味與財富,顛倒手段(行旅裝備)和目的(旅行),背離旅行之本質甚

遠。

舒國治不盲目跟隨流俗,不受尋常的價值觀左右,摒棄旅行中的物質享受與器物裝

備。〈流浪的藝術〉一文開頭便寫道:「純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錢,也不花。」90一

言道破流浪與旅行二者全然不同的取向。他經年遊歷各國,自成一套漫遊哲學。他的漫

遊與流浪在本質上是相近的,一種無目的的四處晃蕩,不急於在幾日幾夜的行程中逛遍

所有景點;不掛慮採買名產、紀念品;拍照留念亦不受其重視,他將最值得留戀的風景

存放於腦海中。此迥異於一般觀光行為的舒緩情調,舒國治歸因於其生長背景──「一

個逸放的時代,一個閒散的社會。」91

旅途中,他最享受的移動方式為走路,一種至為簡樸又極端自由的交通方式;由於

經常走路走出心法,甚至可以一天走上十哩路不感到疲憊,腳亦不起水泡。他推崇旅行

中的走路,乃是因為無論搭乘任何運輸工具,仍脫離不了用上雙腿的時刻:

走路是所有旅行形式中最本質的一項。沙漠駝隊也須不時下得坐騎,牽著而行。

88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台北:群學,2006 年 12 月),頁 76。 89 Nelson Graburn,《人類學與旅遊時代》,頁 73。 90 舒國治,《流浪集》,頁 55。 91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20。

Page 4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2

你即使開車,進入一個小鎮,在主街及旁街上稍繞了三、四條後,你仍要把車停

好,下車來走。92

既是本質,自不可拋卻,其餘的錦上添花反而成了流浪的沉重負擔。因此,除了移動方

式外,舒國治在吃食上亦極為簡約,少吃,甚或只吃水果和乾糧;或許過度進食後,沉

重的軀體對流浪也是種阻滯。隨身攜帶的行李理所當然被他視為負累,故路途上絕不添

購物品,連相機、底片亦被排拒在外,行李是無法盡情浪遊的致命原因,愈輕便愈好,

最好沒有行李。舒國治除去所有物質上的負擔,成為孑然一身的旅人,不假外物,依憑

最原始的感官領略世界的美好。

浪遊途中,舒國治除了卸除物質上的負累,思緒、精神也務必處於清明狀態。他不

沉迷於報紙、電視、書籍之中,遠離它們等於遠離文明社會的紛雜,使自己置身於大地

之上,真切感受萬物的風情萬種。身心淨空方有接納新事物的空間,從物質的、精神的

甚至景物和整個時代,他都只「投一瞥」不過度沉溺,以免干預了流浪時極度自由、解

放的身體與心靈:

總之,我們可以假設他有他自己的主體,例如他的「不斷移動」是其主體,任何

事物能助於此主體的,他做;而任何事不能太和主體相干的,便不沉淪從事。93

對於舒國治而言,流浪的主體就是流浪本身,再無其他附加目的,所以任何阻滯他流浪

的事物皆要摒除,即便情感上也要求無所牽絆;一般人旅遊時非常重視的遊伴,被舒國

治視為長程旅行的大敵。當旅伴結夥同行,總不免惦念記掛,時刻心繫於對方身上。流

浪,於舒國治而言是徹底個人的、私有的,無法與他人共享,是一門「冷的藝術」:

這種流浪,顯然,是冷的藝術。是感情的收斂;是遠離人間煙火,是不求助於親

戚、朋友,不求情於其他路人。是寂寞一字不放心上、文化溫馨不看在眼裏。94

舒國治這種全然自生活中脫出的遠行,已大異於背包客的自助旅行,更遑論觀光旅

遊的概念,惟「流浪」二字能夠註解。但是,他理想中的流浪也與一般人認定的流浪有

92 舒國治,《流浪集》,頁 56。 93 同前注,頁 60。 94 同前注。

Page 4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3

著層次上的差異,除了形體的自由不受限制之外,心靈也達到如浮雲般不受拘的詩意境

界。此番心境,亦有幾分自絕於世的孤傲,他隨身攜帶最低限度的資源,獨自處在異地,

斷絕所有情感交流與人際互動,即使遇上棘手的狀況也不向外求援。流浪,於舒國治而

言,是以純粹、無外求的態度而為之灑脫自是的個人放逐。這種近於禪、近於道的人生

修行,舒國治坦言:「在這層上,我知道,我還練不出來。」95

物質上可以拋開的東西,均不在舒國治的行囊中,然循著其流浪路徑,亦難以嗅到

太多文明的氣息,社會階層、社交禮儀等也因為他的自絕於世,而顯得多餘。理想的流

浪應盡可能拋開一切俗務,忘卻到極致時,連平日最重視的東西也會丟掉:

以我觀之,流浪的好處是,丟開那些他平日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好比說,他的賺

錢能耐,他的社會佔有度,他的侃侃而談(或訓話習慣),他的聰慧、迷人或顧盼

自雄;還有,他的自卑感。96

關於長程旅途奔波的勞累,舒國治亦拋諸腦後。這不意味著他否認自身侷限,逞強

承受能力範圍外之疲苦,而是他享受流浪過程中的一切,不設想「匱乏」帶來的不便,

當真碰上問題,便隨遇而安地以當下所能有的辦法面對。舒國治提出忠告:對於缺少冷

氣吹送的人工涼風、柔軟沙發、無法洗熱水澡便感到疲累的人不宜流浪;常常念及勞累

之人也不適於流浪,否則旅行終究只是提供他一個埋怨的藉口。累,不當源自某種缺乏,

或者一個念頭,應該是身體最真實的感受,來自飽嘗行旅艱苦後疲勞肉體的呼告:暫停,

喘息一下吧!舒國治定義的累,是身心回歸到原始情狀底下最真實的疲勞:「要令自己

不懂什麼是累。要像小孩一樣從沒想過累,只在委實累到垮了便倒頭睡去的那種自然之

身體及心理反應。」97

舒國治回歸原點,採取最純粹的姿態旅行,單純以感官體驗過程中看似平凡的事

物,一切觀照於心。他鮮少跟風地遊歷知名景點、吃當地特色美食,詳盡的行前規畫亦

付之闕如;與其說是旅行,實則為一趟趟樸實無華的遠行,踐履著原本生活的常態,而

非為無感的生活錦上添花、增加刺激。流浪,乃是忘卻、清明的靈魂狀態的體現,減法

再減法的生活體驗。旅途中,舒國治將身心完全沉浸於所至之處,泰然接受地方的召喚,

95 舒國治,《流浪集》,頁 60。 96 同前注,頁 65。 97 同前注,頁 61。

Page 4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4

感受一片土地釋放、給予的最真實面貌。

流浪,身體不斷移動而心無定所。當鎖定某處為目的地的同時,即喪失了流浪的權

利,因你正朝著終點前進,流浪成為具有目的性的行為,流浪成為一種工具,沾染上利

益的色彩,個人已無法漫無定向地享受流浪本身,以及過程中每次無預期敞開心胸,接

受這個愈見寬闊的世界反饋於你的驚奇──你多投予天地一瞥,世界於是更寬廣一點。

因此,流浪是種恆久孤單的自我放逐,不倚靠其他人事物,享受地方但不對地方產生依

戀,哪管暫時停駐之地再美好再吸引人,浪遊者終究會轉身離開,朝向下個未知走去。

流浪,個人近乎強迫症地置自身於不安穩狀態,常人或許僅可偶一為之,但絕無法

長久沉溺其中。然拓荒者和探險家對漂泊與未知涉險的迷戀、追尋,則宿命似的規避不

了,注定成為他們存活於世的方式。舒國治端視這些飄泊不定的流浪者,察覺出一種尋

常人無法理解的癮症──因為穩定安居令他們患病般懨懨無生氣,故舒國治稱之為「病

癮」:

這種病癮逼使他們不能停在城鎮;好似城鎮的穩定生態令他們的血液運行遲緩,

令他們口臭便秘,令他們常感毫無來由的疲倦。然他們一到了沙漠,一到了冰原,

他的皮膚馬上有了敏銳的舒泰反應,他的眼睛溼潤,鼻腔極其通暢;再多的汗水

及再寒冽的冰風只會令他精神抖擻。98

拓荒者與探險家著迷於處在克難的狀態中,安逸閒居於城鎮中,日復一日彷如薛西弗斯

滾石99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毫無樂趣可言;與其想像陽光為麥子塗染上金黃耀眼的顏色,

不如實際站在田裡呼吸麥子的香氣。科技進步帶來的文明是種掩蓋,將土地掩沒在成堆

人造物底下,也矇住我們的眼,遲鈍我們的感官,拓荒者與探險家所嚮往的是另一種文

明──或可說是古文明。他們遠離城市的人煙喧囂,現蹤於極地、海上、冰原、沙漠、

叢林等荒涼空疏之境,在極度空無中他們所求何物?一般而言或許認為拓荒者、探險家

具有開創性格,不甘平凡,熱中尋求刺激,挑戰自我極限。舒國治由自身孤傲浪蕩的人

生態度出發,認為他們追求的或是某種無邊無際的大無聊,例如完全失去語言;或是夜

晚降臨,大地一片魆黑無光;或某種宇宙全然歇止似的靜謐,寂靜至可以清晰聽見風吹

98 舒國治,《流浪集》,頁 66。 99 薛西弗斯為希臘神話中一個受到冥王懲罰的人,他被罰將巨石推上山頂,巨石卻總在他即將抵達時滾

落,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地承受苦役。

Page 5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5

細砂時,兩顆沙塵的微粒在空氣中相擊發出之清響。

拓荒者與探險家所追尋者,於舒國治看來,是種身心與自然達致和諧的境界。身處

擁擠繁忙的都市之中令他們感到疲憊,這分無來由的焦慮在大自然中獲得紓解。即使如

沙漠、冰原這般艱困的環境他們亦不覺辛苦;令人畏退的猛烈艷陽、砭人肌骨的寒風,

反而喚醒他們蟄睡的感官,為拖著沉重腳步的黯淡靈魂注入生命力。人與天地萬物始終

聯繫著,這層深刻的關係不曾改變,但是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中逐漸淡化、遭受漠視,甚

至許多人類中心主義者100從未曾意識到此狀態。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將人

能明白自身與萬物間的交錯互相影響的關係稱為「敞開狀態」,是人類生存得以成立之

深層原由:

人只有被拋入到這片敞開的澄明的境界中,他才明白自己與世界的聯繫,才能展

開自己的生存,他把這片敞開的領域視為一種超人的力量,是由超然的「存在」

本身展開來的……101

海德格進一步稱打開「敞開境界」的現象為「自由」。此處指稱的自由不同於一般概念

──按照本身的自由意志做選擇──而是「讓敞開的東西在敞開的領域裡」,此論點與

東方人經常談論的天命、天道之真理觀相近。由是,我們得窺見舒國治抱持的人生態度:

盡量拋棄可能遮蔽內心的事物,不為世俗價值觀左右,進而達到無蔽的狀態,與自然萬

物以和諧的步調前行,真切地體驗世界、體會人生。

100 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是地球上至高、至為重要的物種,以人類為評價所有事物的尺度。環境倫理學、

環境哲學等認為人類中心主義乃是造成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無法協調,甚至發生衝突的原因。 101 滕守堯,《海德格》(台北市:生智文化,1998 年 5 月),頁 90-91。

Page 5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6

第三章 台北重遊

第一節 日常生活經驗

一般人常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之中對周遭事物變得麻痺無感,愈唾手可得,愈頻繁出

現者,愈容易遭到忽略。這種對事物的麻痺,甚至演變成一種人際互動上的冷感,導致

人與人情感變得疏離與孤獨。身為在地人,舒國治並未對台北這座都市習以為常,反而

將目光投射於許多平凡的瑣事、細節之上。研究者鄭傑中以「偵探之眼」一詞形容舒國

治:「但創作往往是離開現場後的個人行為,何以舒國治能精準、迅速地抓住客體的特

色,寫得絲絲入扣,卻又不矯揉造作。筆者認為是如遊手好閒者具有『偵探的眼光』所

致。」102「偵探的眼光」一詞傳神描摹出舒國治對生活獨到的細微體驗,正似偵探手持

放大鏡,對著平靜無波的案發現場進行地毯式搜索。

舒國治之文除了深情追懷舊台北水城景況之外,也寫都會化後的台北,與此相關之

城市書寫,習見批判之情表露於其文之中。其中或因自國外歸返後,以其異國經驗為參

照,觀看台北相應而生較多不滿意之處;另一方面,他自承相較於懷愛的五、六○年代,

七○年代與其創作關聯竟是:「古今有多少藝術是創發自對美的感詠,而台灣的七十年

代所激發於我者,卻是相反的,是不美。」103舒國治眼中的七○年代是俗劣品味湧現到

達高峰的時代,繼之而來的八、九○年代亦不甚佳美。本節將剖析舒氏文本中所呈現的

台北都會樣貌、生活景況,與其以個人感官經驗為本,建構出對故鄉之深刻情感。

一、台北建築景觀

隨著時間推移,台北以其他城市跟不上的迅速腳步日益邁向現代化。於此過程,台

北人的「住」亦有其演變進程,大異於早年的水城面貌。舒國治認為:「由一個都市的

住屋,可以看出這裏的人生活需求的程度,以及居家演進的脈絡。顯然,台北人過日子

過得馬虎。」104台北人度日的態度如何反映於居住之上?舒國治以個人美學底蘊,於〈台

102 鄭傑中,《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頁 64。 103 舒國治,《台北游藝》(台北:聯經,2015 年 5 月),頁 48。 104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68。

Page 5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7

北的住〉一文中剖析台北市居住條件不足之處,以及現今紛亂的建築景觀。

台北市地狹人稠,故舒國治認為它本質上該是公寓的城市,或許因為建築傳統或者

人們的住房心念,抑或是建房者的糊塗,使得台北的住家情態變得如此凌亂多彩。舒國

治以為台北市容的醜態不僅肇因於地狹,即便郊外的新建社區亦然,毫無美感可言。除

了房屋外觀不美,內部設計,如:動線、建材、照明等也普遍品質不佳。舒國治非無建

設性地批評台北市居住水平,並點出根本問題所在:

自八十年代以後,台北一步步看似離開了貧窮,開始注重門面了(人的門面與房

子的門面),然與實質的「生活」仍有一段距離。當此青黃不接之時,最顯尷尬。

基礎的建築業者或傳統工匠已式微凋零,而新派的個體建築師又多崇尚新穎架空

美感、奔求雜誌所強調西洋或日本當紅名家的那一類既簡卻美等等巧思,動不動

隨便在餐廳、咖啡館聽鄰座提的皆是安藤忠雄、Philip Stark這類漂浮來漂浮去

的名號,如何順應大眾式、土建式平實住宅?105

舒國治少年時代深受西洋文化薰陶,更在而立之年浪跡美國長達七年。這些人生經歷沒

有影響他以在地觀點看待故鄉事物,反而使他視角更精確、視野更寬廣,面對問題時比

較的基準更為明確。一味崇尚、移植國外的建築模式,向當代大師取經,皆非解決台北

人居住問題的根本之道,唯有循著台北地理環境、社會人文發展出的方式,方能令台北

的居住環境臻於美善。

八十年代的台北市像個甫脫離童稚逐步邁向成熟的青少年,發展中的階段勢必面對

諸多尷尬的景況。雖然舒國治心目中的台北居住品質不佳,人們生活其中依舊過得很

好,無須依賴物質得到滿足:

但台北人何其瀟灑不置心上,何其怡悅的活於天地之間,可見台北人不甚受制於

物質,實是淳樸之民。單這一點,足可比埒於世界各大都會市民而毫不稍遜也。

106

在那個介於城鄉風貌間的尷尬時代,都市景貌發展尚未完善,舒國治察覺到台北人居住

105 舒國治,《水城臺北》(台北:皇冠,2010 年 11 月),頁 76-77。 106 同前注,頁 78。

Page 5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8

普遍共有的問題,雖以嚴格標準批評,卻也更深一層看到台北人的樸實無華,應時、應

地制宜,不拘泥物質享受自在度日的瀟灑態度;建築品質雖未能媲美其他先進國家,人

心素質卻一點也不遜色。

舒國治的疾言評論或許心有所感,也投射出他對故鄉的求好心切。他旅居異國多年

後回到台北,並寫下《水城臺北》,此段人生經歷與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相類似。太

宰治出生於青森縣津輕郡金木町,日後離家前往東京就讀大學,直至三十五歲才重返久

違的故鄉津輕,並將對故鄉所感寫成《津輕》一書。太宰治如是自剖,與舒國治對台北

的感情或可相擬:

正因為我是津輕人,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大講津輕的壞話。但如果其他地方的人聽

到我講這些壞話因而全盤盡信並且瞧不起津輕,我想自己還是會覺得不大高興。

再怎麼說,我畢竟深愛著津輕。107

二、都市複調

日常生活中各種聲音混雜充斥耳際,若不用心聆聽,它們將模糊難以辨認。舒國治

擁有觀察者的冷靜氣質,雖身處其中卻不因而受到囿限,總能將自身抽離,深入細膩地

旁觀周遭事物。除了冷靜旁觀的氣質外,非有著舒國治這般放蕩閒散的浪漫,否則對生

活中的細微平凡無奇亦不會感到興趣。他擁有一顆藝術家敏銳的心,投入體會周遭種

種,聽出台北市是個聲音豐富多元的城市;其筆下所描述的各種環境音,讓我們彷彿置

身台北最熱鬧擁擠、最生活化的空間裡頭:

台北人對於公車的煞車巨響聲、摩托車不熄火時的馬達聲、樓上樓下的抽水馬桶

聲、巷中經過的裝上擴音器的燒酒螺叫賣聲、商店中你進門出門時永不停歇的照

本宣科「歡迎光臨」、「謝謝光臨」唱喏聲、打烊時鐵捲門此起彼落的拉下聲、餐

廳鄰桌的大哥大接聽的提高說話聲、公寓樓上澆花降落浪板的滴水聲、計程車後

座喇叭的過大音樂聲、夜市裡永遠在鬧的鬧鐘聲、飛機降落起飛所經區域的轟隆

呼嘯聲以及太多太多隨波逐流的咖啡店與泡沫紅茶甚至理容院都競相播放的忸

107 太宰治,吳季倫譯,《津輕》(台北:馬可孛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 9 月),頁 42。

Page 5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49

怩煽情的 Kenny G 薩克斯風音樂聲等等,雖不喜歡,卻從不顯示介意。108

四周環境時不時傳來陣陣惱人的聲音,將這分嘈雜喧鬧攤開,竟是一幅寫實主義畫作,

城市中的景況躍然眼前:紊亂的交通狀況、人們工作身影、時下流行的音樂等……整座

城市的日常倏地凝聚成一聲劃破安靜的前奏,從清晨至深夜,鎮日不停演奏屬於台北風

格的複調曲。人群與一切有生命、無生命的東西交雜而成的城市,正如雨果筆下的巴黎:

莫名的人流!嘈雜!那些聲音、眼睛、腳步,

誰也看不見誰,誰也不認識誰;

一切都在躁動!城市在我們耳畔嗡鳴,

喧鬧蓋過美洲的森林和蜂窩。109

舒國治認為台北人日日浸淫於各種聽覺上的刺激,雖不喜歡卻從不顯示介意。人們

對種種喧鬧無感的表現,或出於習慣或無從改善,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所言:

家鄉是親切的地方。它可能很平淡,沒有特殊的大建築物,也沒有歷史的魅力,

然而我們憎恨局外人去批評它,它的醜陋沒有關係,當我們的兒童時代,攀登它

的樹,在它的有裂縫的路上騎腳踏車,在它的不清澈池塘游泳,它的確不甚完美,

但是沒有關係。110

既厭惡又喜愛,並不是兩種矛盾的感受並存胸臆,而是將故鄉的缺點包容、同一於對她

的深深愛戀之中。故鄉令人厭惡之處並未消失,但這些缺陷不會出現在其他地方,它們

的存在標誌著個人與這塊土地曾經的緊密交纏,成為我們執著情感的一部分,令這個地

方顯得親切迷人。

三、城市氣息

舊日種種以殊異的途徑縈懷人們心頭。關於時間的探索與追尋,文學上最為人所知

者便是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鉅著《追憶逝水年華》。主人公將浸潤了紅茶的瑪德蓮

108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47。 109

Victor Hugo,《全集》,詩卷二,巴黎,1880,頁 363。轉引自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

情詩人:論波特萊爾》,頁 131。 110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137。

Page 5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0

蛋糕送入口中之際,往昔熟悉的味道赫然打亂如流的時光,昨日於此刻斷裂的缺口現

身,化作一頁又一頁回憶的書頁。主人公不由自主的意識彷彿擁有生命,自行穿梭來回

於現在過去不受時空限制。除了文學上的價值之外,《追憶逝水年華》亦為讀者揭示了

一種「不由自主的回憶」,藉由各種感官偷渡日常生活點滴。

舒國治的童年回憶飄送著陣陣鮮活清新的自然氣息,他也總習慣在風災後去尋那股

「颱風過後的氣味」。然而,這熟悉透頂的氣味終究消散了:「但今年我竟聞不到。這些

氣味都不對了。」這年颱風過後,往昔總是好聞的氣味變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愁緒。

這股令人習慣的氣味不復存在,或許是種提醒,過往的美好值得懷念卻不宜耽溺,人總

要活在現實之中;舒國治聞嗅到時刻瀰漫於生活中的,則是與清新自然氣息大相逕庭的

人造加工氣味。

台北現今空氣中充斥著大異於水城時代的味道,舒國治在〈九十年代台北〉文中一

一細數,而首先提到的便是各種因飲食而生的氣味。吃食是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行

為,是人類不可或缺、賴以為維生者。然而人類飲食不僅單純維生而已,飲食更是種文

化,有其背後象徵之意義:

動物僅僅吃食物,凡是牠們的本能列為「可吃」而又攝取得到的東西都是牠們的

食物。但是人類一旦斷乳之後就沒有了這種本能。在人類社會裡,什麼是食物、

什麼不是食物、在什麼場合應當吃什麼食物:這些規則是由社會的約定俗成而決

定。111

故而我們能由一個地方的飲食看出當地的生活品質與社會文化。鹽酥雞攤販、便利商店

普遍存在台灣各處,無論都市、鄉村,行於街道幾乎三五步就會碰上一間。它們是最真

實的庶民日常生活面貌,由是所製造出的氣味,也可代表一個地方的氣息。舒國治藉由

嗅覺所認知的台北市,彷彿是個各種食物、油煙氣味混雜蒸熏的怪味之城:

經過餐廳區,抽風機送出的皆是最濃濁的油煙味。進入戲院,聞得到別人吃鹽酥

雞的燻燒味。而剛才戲院外的嗆人濃煙也是由雞而生。所有的便利商店有其典型

的怪味,進門就聞到。後來想通了,原來是悶在冷氣室裡的五香茶葉蛋發出的渾

111 Edmund Leach,黃道琳譯,《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父》(台北:桂冠圖書,1998 年 4 月),頁 38。

Page 5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1

沖味。112

除了因飲食而生的各種氣味外,還有其他令人難以忍受的味道,冷不防便衝擊人們的嗅

覺:

電玩店的門,開開闔闔,有一股很強的冷氣氣流挾帶著陳年的香菸味,襲送出來。

進入一家地下室的卡拉 OK店,假如它才開,空氣還沒被今天的冷氣佈滿,有一

股霉味。

一頭鑽進計程車,只覺鼻中被灌入很強的蒜味(則知道他剛吃過飯),被灌入菸味

(剛抽過菸),被灌入一種混合的新塑膠器的氣味加上密閉許久的各式雜味。113

當水城那股新鮮芬芳的自然氣息粉粉淡淡褪去後,台北成了一座五味雜陳的都市。食衣

住行育樂全攪和在一起,散發出獨有的氣味;生長於斯、居住於斯者聞嗅到它,便知曉

回到熟悉的地方──台北市。

第二節 迷途於城

舒國治習於遊晃走繞於城市之中,漫無目的,仿如迷途不知終點。除了漫遊他方,

自幼生長的故鄉也是其閒晃之所。本節探論重心置於其漫遊者身分底下的台北經驗,茲

就二面向分述之:人群中的晃蕩行為與飲食習慣。藉此更深入理解其懷抱的在地情感,

並完整其漫遊者形象。

一、人群與陌生的女人

人群與孤獨,於詩人波特萊爾而言是兩個可以相互替換的同義詞,所指在不同的能

指間遊走變換。然一般人囿於字面意義,視二者為相對之概念,難於體會波特萊爾之言

其中奧義:「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人群的海洋裡漫遊。要知道,享受人群的美味是

112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47、248。 113 同前注,頁 248。

Page 5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2

一門藝術。」114唯都市漫遊者有能進入詩人描述之境界:「誰不會使孤獨充滿人群,誰就

不會在繁忙的人群中獨立存在。」115漫遊者隱身於人群之中卻又與他人保持距離,享受

喧囂中的沉默。人的社會性令每個人相互依存,漫遊者表面上依賴著人群,實則喜好獨

自觀望一切,鮮少與他人有實質上的接觸。

漫遊者跨出家門前並無異於一般人,置身社會網絡的一個位置上,擁有職業、家庭

與社交上的人際互動。惟當其跨出家門,趾尖觸及人行道之際,他呼吸室外流動的空氣

與灰塵,而進入一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他不再是同一個人。他抬頭挺胸,腳步輕盈,活力重回他的臉頰,希望重回他的

胸腔……此時,他忘卻一切;妻子,如果他有妻子(漫遊者通常並未婚娶),討債

人、工作、野心、天才、一切的一切,甚至他自己。如果他病了,漫遊時他甚至

會忘記自己的病痛。116

晃蕩,為漫遊者日復一日的死寂生活注入鮮活靈感。他置身街頭或行走或停駐,忘卻蒙

塵的日常種種,透過漫遊的儀式為城市招魂,賦予它全新面貌並將一切細微的變化看入

眼底。

即便身處不同城市,某些景象卻總似曾相識: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彷如群山矗立;

擁擠車陣匯流成一條不絕的河;夜裡路燈閃耀如星子密布天際。人群匆匆對城市景象投

以麻痺的一瞥,惟忘卻所有、思慮澄明的都市漫遊者,得以捕捉城市獻給群眾看似平淡

中蘊含的驚奇。舒國治經年行旅,途中變化無窮的景致,未減低其接收尋常事物的好奇

心與敏銳度。舒國治於〈旅途中的女人〉文中,描述一名旅途中搭乘交通工具時見到的

女子,她的樣貌行止深刻銘印於他的腦海裡:

她微低著頭,眼睛視線不經意的調在前下方的地面,輕閉著唇,有時甚而把眼皮

也闔上一陣子,隨著車行的顛簸,身軀也時而稍顯移晃。有時她讀著一本書或一

份雜誌,不理會時間的漫長無聊,也不在意其他同行者在奔波勞碌些什麼。不時

也會抬起頭來看向窗外,如今是到了什麼站、那條街,或是注視一眼腕上的錶,

114 Charles Baudelaire,亞丁譯,《巴黎的憂鬱》(新北:大牌,2012 年 6 月),頁 51。 115 同前注。 116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3。

Page 5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3

藉以得知自己現下是處於人生那一剎那,有意或無意的。117

乘車時車廂內可能有數位如此普通的女人,她們對於旅程或專注或分心,神情、姿態萬

千,共同點是難於招惹他人注視的目光。這名女子漫不經心地時而翻閱書報時而望向窗

外,她毫不在意、漫不經心的氣質肖似漫遊者晃蕩的姿態──差別在於她的展演舞台從

都市搬移至車輛上,從動態的漫遊轉向靜態的方式。所有平凡的元素匯集於這平凡瞬

間,撞擊發出的電光石火為舒國治所攫獲,他禁不住心有所感:

旅途中變化無窮的景致,未必能轉移你固執的視點而達至所謂的「目不暇給」。

看東看西一陣後,你總還是看回你自己、看回你心中一直還企盼的某一世界。118

視者所見其實不離其心,唯有符應心之所嚮者方能看入眼底。這樣固執的心緒亦能解作

專一執著,不為外在紛雜事物所擾,不受人情世俗牽絆,金錢虛名等懸的不著於心。舒

國治雖身處人群又自外於人群,其純一不染之心境實屬難能可貴。

搭乘運輸工具時,自外投射而來的眼光,見到乘客時刻移動不斷,於乘客個人而言

卻是沉靜停止的狀態,動靜之間端視觀察者角度而定。舒國治和女子同處車內,卻不為

此相對靜止之氛圍所惑,深刻觸及女子凝滯情狀底下,時空動態地、神秘地開展延伸:

從她垂下的頭你能見著她的頸子線條,或自她下斂的眼皮你能見著那更顯修長的

睫毛,或由她看書時專注的鼻樑,以及她不多移動的身軀,這些在在提供一份安

靜的氣味。這安靜的氣味不啻把旅途中的想像世界與視野空間竟然拉展得開闊了

很多,不止是車船行駛所需的時辰而已。119

車上的女人施了魔法般,將旅途推出地圖、指南之外,瓦解時空的現實維度,陷舒國治

於一個無比開闊、浮想聯翩的世界。女人本身當然不諳咒術,那神祕莫測的遐想來自旅

人當下所處的特殊氛圍:

旅途中的女人,經由這特殊的周遭情勢(車船上的不得言傳之社會),呈現出一種

淒迷的美。這份可能的美的感受是只能提供給同車同船的不相干之過客,不是提

117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59。 118 同前注,頁 61。 119 同前注,頁 59-60。

Page 5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4

供給她的同事、鄰居或她的丈夫或男友。120

美,為周身環境所賦予;女人散發的淒迷美感非藉由顛躓旅途無以體現。

舒國治為旅途中的女人所引發之感嘆,波特萊爾亦曾遭遇類似美感經驗,因這深刻

難忘的印象而寫下〈給一位交臂而過的婦女〉一詩。121班雅明於《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

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中評析此詩,認為波特萊爾欲探討的不是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而是人群在充滿情欲的人的生活中的作用。人群為詩人帶來令其著迷的幽靈,女

人匆匆一瞥竟使得詩人重獲新生,然而當他們錯身閃逝的那刻,「永不」的念頭似遏止

了詩人滿腔熱情,重生與絕望的情緒在詩人心中對峙。詩人甚至理性地明白,欲在大城

市擁擠的人群中與女人再度相遇,機會並不高於冀望來世重逢。人群,揭開都市黯淡蒙

塵的面紗,接著又將它覆上。

本詩末句「儘管你已經知道我曾經對你鍾情!」說明女子察覺到詩人迸發的熱烈情

感,暗示當漫遊者以其偵探之眼觀察人群的同時,自己也成為被觀看之客體。女人可能

與詩人均屬晃蕩街頭的漫遊族類,擁有同等敏銳的目光,故能於錯肩而過之際洞穿詩人

心事;同類互相吸引,恰似舒國治心神為車廂內的陌生女人所攫獲。也或許這名女子僅

是匆匆行於人群之中的一個,若此,則衍伸出另個問題:人群是遊手好閒之人的護身符,

令他們得以隱身於都市中,另一方面,人群中暗藏著無數偵查之眼,他們銳利的目光並

不亞於漫遊者。假若時刻受到他人監控,無所事事、晃蕩於市街的都市漫遊者將何以安

身?「1798 年,一位秘密警察寫道:『要想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保持完美的行為幾乎是不

可能的,因為人與人互不相識,一個人在他人面前無須慚顏。』」122此段話揭示了何以漫

遊者面對無數有意無意注視的目光,人群仍是他們絕佳的庇護所。

舒國治隱身於都市擁擠的人群之中,聲色刺激目不暇給,練就雙目絕佳眼力,視線

逡巡於一個又一個陌生人之間。他不斷接收各種豐富多樣的瞬間印象,即是現代都市生

活迥然異於鄉村的特點。因此,都市人本能地培養出一種麻木不仁的冷漠,以避免受瞬

120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62。 121 原詩:大街在我們的周圍震耳欲聾地喧嚷。/一位瘦長、苗條、哀慟、高貴的/婦人走過,用她泰然自

若的手/莊嚴地撩起她那飾著花邊的裙裳;/溫文而高尚,以一種雕像的姿態。/從她那孕育著風暴的灰色天

空/一般的眼中,我像瘋狂者渾身顫動,/暢飲銷魂的溫柔和那迷人的歡樂。/電光一閃……隨後是黑夜!─

─你迅速的一瞥/突然使我如獲重生;消逝的麗人,/難道除了在來世,就不能再見到你?/去了!遠了!太

遲了!也許永遠不可能!因為今後的我們彼此都行蹤不明,/儘管你已經知道我曾經對你鍾情! 122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頁 106。

Page 6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5

息萬變潮流意外地打擊,藝術家卻從生活的瞬息性中發覺到美。〈人海〉一文記敘舒國

治甫脫離荒僻山嶺野地,回到城市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們,他逐一凝神諦視後的觀人所

得。〈人海〉仍秉持舒國治一貫行文淡漠的風格,然由其對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投以

深刻觀望之目光,我們得以感受到他對生活冷靜的熱情。人群中一張又一張陌生無情感

的臉孔襲來,瞬間消逝,這分體驗與衝擊正是現代性破碎、疏離的絕佳象徵。

〈人海〉首先記敘舒國治乘車時見到的一名年輕人,他一進入車廂,立即熟練地滑

梭入最得其所的角落,倚著門邊玻璃板後便靜默不動,一副與世無爭的態樣。他對這名

年輕人做出推斷:「他定然一畢業就把工作找好,或是領第一份薪水便即盤算買房子的

事情。他大約深知被其他乘客碰來撞去不是很舒服的事,就像搬家來搬家去令他飄泊難

受。」123

一名女子坐定後便閉上眼睛,但她的樣子不似睡覺或養神,而是緊皺眉頭,帶有天

人交戰的意味,逼迫自己勿以目與外界相接。舒國治認為路上頗多這類型的人,他們多

以措施排拒困難。另一名看上去三十歲左右、似乎未婚的女子,不時看著某個乘客的手

提袋或某雙皮鞋。有個尋常打扮、相貌尚俊的男子短暫吸引她的注意,隨後又將目光移

向他處;一對在電視節目裡出現過的男女上車並與這名男子打招呼,她的眼光因此又回

到這名男子身上,不停打量。舒國治從她花蝴蝶般又蜻蜓點水式的目光讀出「她有一種

漂泊不定的寂寞,很適合在大都市裏浮沉。她像是買完一件衣服很快會覺得另一件似乎

更好。她必然有一份糊塗,令她總使自己弄成很警敏。」124

其中有個中年人,自上車後便四處張望,先是尋座位,再者打扮稍妍者、孩童嬉鬧

也看,彷彿初抵這花花世界般對一切甚為好奇。他太心無旁鶩,導致其繫念總像在社會

應許的範圍中恣行縱放,例如用眼的自由,雙目盡情接收周遭環境所有細節,不知節制

又不逾越尺度。舒國治如此看待這個男人:「此人毋寧是很寂寞的,看來並沒有鎔鑄於

社會,雖然這樣的人必定久居城鎮──鄉野農地不怎麼見到這樣的人──並且多半成家

育有子女,卻依然有自外於俗的習性。」125舒國治這番話頗有幾分自剖的味道:他與男

人同樣盡情張望這個車廂中的大千世界,注意力為他人絲毫動靜所牽引。男人恣肆放縱

123 舒國治,《流浪集》,頁 204。 124 同前注,頁 206。 125 同前注,頁 204。

Page 6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6

但不悖於合理之範圍,企圖在社會規範中尋求自由之極限,正似舒國治所秉持之人生哲

學,不求顛覆但願盡情品嘗自由況味。因為在男人身上見到自身的影子,舒國治進而以

其主觀意識形塑他的身分:寂寞的男人、與現實社會有著若干隔閡、居於城市、成家育

有子女並自外於俗。倘若僅依據這些特點視之,亦與舒國治本人背景多有符合;當主體

觀看客體時,總不由自主地將個人思考邏輯與行為模式投射於觀察對象身上,以符合自

我價值觀的思路解讀他人行止。由此可發覺主、客體並非對立關係,二者分際消融無別;

當我們試圖理解他人之際,亦可能同時審視著自我,打破存在於觀看與被看之間的辯證

關係。

車廂內的空間是個包含人生百態的微型社會,性情疏離淡薄的舒國治於其中體現著

個人處世哲學。他與車上眾多陌生人之間的目光交流,反映出生活在大城市的群眾之人

際互動方式;西梅爾(Simmel)道出箇中原由:

看得到而聽不到的人比聽得到而看不到的人更不安,這裏包含著大城市社會學特

有的東西;大城市的人際關係明顯表現在眼部的活動大大超越耳部的活動。大眾

運輸方式是主要原因。在汽車、火車、電車發展的十九世紀以前,人們無法相視

數十分鐘、甚至數小時而不攀談。126

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個人,處在洶湧如海潮般的人群中既微渺又孤單,加上現代社會中彼

此疏離漠然的人際關係,使得人與人的互動越趨冷淡,憑藉眼神與眾多陌生人交流。大

眾運輸工具發達是促成此互動模式的主因,眾多互不相識的人處在同一仄窄的密閉空間

中,表面上相視不語,心底卻暗自打量對方,乃至於從他的外顯行為評斷其身分、性格、

生活。這種單向的、沉默的、主觀的人際交往,非以現代化的大都市為背景無由得見,

而大眾運輸工具正是此種互動的絕佳場合。都市漫遊者對人群高度依附,高傲不群的秉

性,加上注重細節、善於觀察,著重視覺交流的人際關係令他們感到自在愜意、樂此不

疲。

二、飲食品味

遠古時代,吃食行為是本能的、滿足原欲的,經過漫長時代演進後,人類擺脫茹毛

126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頁 102-103。

Page 6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7

飲血的飲食方式知曉以火烹調,邁向熟食不僅只是習慣和口味的轉變,更具有文化上的

深層意涵。飲食文化發展到達極致,食物、加工處理、烹調方式均已臻藝術境界,然過

度精緻的飲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致使現今烹飪習慣轉向,重視食材本身鮮度避免過分

加工。飲食風潮的趨向反應當時社會的價值觀,故而從吃食面向切入,是了解一個人乃

至整個國家、民族的絕佳途徑。舒國治書寫題材含括甚廣,從睡覺乃至於走路,由台灣

擴及至整個世界無所不談,而旅遊、飲食為其所著散文之兩大主題。接下來將由研究其

飲食趣味入手,以理解都市漫遊者對於吃的要求與其背後之深層意涵。

舒國治向來推崇簡樸、回歸本質的生活方式,飲食上亦求清簡,粗食淡茶佐以低度

之調味、烹煮方能嘗出食物的真滋味,比方烹魚:「就像一條蒸魚,只要魚是新鮮的,

調味沒有過甜過鹹,不用去放什麼松露,不用再加別的佐料來提味,就很鮮美。」127烹

調方式除了為食物增色、增味的工具性目的外,本身也具有文化層面之象徵意義。在某

些文化情境中,社會階層未必僅取決於食物的數量,例如:懷石料理不強調食物分量而

以精緻取勝,令人同時得到口欲與審美之雙重滿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對後

代更是影響深遠,孔子主張飲食以簡樸為美,貫徹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

舒國治談飲食以清簡為美,多論小吃、粗食,除了心性所趨外,也因著一分對於時

代的記憶:「中國之吃,恆與記憶相佐,頗賴一種叫「回味」的東西。」128人類的記憶可

分為長期記憶、短期記憶與感官記憶。進食,在填飽肚子、滿足口欲之餘,同時以味覺

記錄生命以供日後回味。將此懷舊心緒與往昔聯繫上,便得舒國治談吃總不離窮的緣故:

中國窮國也,中國之吃,總帶幾分窮困氣。處寒荒,遙想熱灶飯香;日日黍蔬淡

口,苦盼節慶大啖魚肉。君不見黎明深巷的麵鍋煙氣,君不聞靜夜牆頭餛飩挑子

的竹板篤篤?此何也,窮時吃之殷殷意象常縈心中者也。129

在他的認知裡,台灣不存在豪筵的歷史,對一般家庭而言,上館子亦不普遍。早年農業

社會,除了商界應酬、居於城市之人偶爾舉家慶聚外,多半人們是不上館子的。時移事

異,現今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已大大迥異於農業時代,然舒國治確實點出當時的社會習

氣;五六十年代,「窮」是台灣的經濟狀況,也是台灣人的生活型態,反映於吃食上,

127 謝明彧整理,〈隱於市的散文作家舒國治〉,《經理人月刊》,第 44 期(2008 年 7 月),頁 178。 128 舒國治,《窮中談吃》(台北:聯合文學,2008 年 8 月),頁 10。 129 同前注,頁 8。

Page 6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8

自是粗茶淡飯鮮有機會上館子用餐。台灣經歷經濟起飛,國民擺脫那個飲食拮据的時

代,飽啖豐席美筵、異國料理之餘,令舒國治念念難忘、最能吃出滋味的,始終是街邊

巷口常見屹立不倒的庶民小吃。於是,他為文詠米飯、讚炒飯、餃子,談論自助餐、便

當的優缺點。他之提筆書寫力倡庶民飲食,乃因小吃是窮厄處境下體現吃食之美的途

徑;「倡小吃,便是有意備言窮國卻不失美吃國之佳良吃法也。」130

羅秀美認為「小吃易於形成共同的民族集體記憶,遠較豪筵較易引起眾人共鳴。」

131而舒氏力倡平民小吃之美乃因為「最家常最庶民的親切感,正是舒國治倡言小吃的主

要原因。」132研究者楊忠彬則認為應將舒國治談窮、憶舊、倡言小吃同時置入現代化思

潮與反動的脈絡下,以發掘其書寫背後更深刻的意涵:藉著食物捕捉片刻無法復得的年

代,楊忠彬將這分懷舊心緒歸入「後現代的飲食面向」。133有別於前行研究,本文於下將

另闢蹊徑,著眼於都市漫遊者對社會瀰漫炫富風氣的反抗心性,進而了解他們在吃食上

的趣味與飲食習慣,並予舒國治的飲食書寫以更多元之探論觀點,以求更全面地詮釋其

為文旨趣。

舒國治之飲食習慣多少反映於他清癯瘦削的體型上。〈十全老人〉一文起始他描述

自己的日常吃食:

吃飯多在家中,餐餐四菜一湯。概多粗糧,米麥梁秫具有。食蔬雜備,肉為點綴。

雞鴨買自山後村家放養者,蔬果亦來自零落園畝而非大場強加肥料揠長之品。葡

萄常吃到酸的,所吃香蕉總是彎瘦,西瓜沒吃過無子的。134

他飲食清簡,沒有珍稀罕見的食材和加工食品,吃的多是未精製過的自然原味之食物。

不似一般人挑選雞鴨蔬果盡揀賣相佳者,而以有機、自然生長為首選,看來不在意食材

品質,事實上卻是以最嚴苛的標準篩揀。此外,烹飪調味亦求清淡,不以過重過多的調

味料掩蓋食物原味,即使裝盛擺盤也不講究,一切回歸吃的原點:「油鹽少使,味精未

聞。……既少上外間餐館,厚醬濃辣無需入喉腹,菜上刻花及傖俗盤器亦無慮礙眼。」

130 舒國治,《窮中談吃》,頁 22。 131 羅秀美,〈漫遊者的飲食散文──試論舒國治的飲食書寫及其建構新典律的可能性〉,《中國現代文學》

第 17 期(2010 年 6 月),頁 96。 132 同前注。 133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頁 107。 134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203。

Page 6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59

135舒國治的飲食品味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他坦言「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難做到好。」

136食物烹調方式求簡的前提在於食材本身鮮美有味,新鮮未施農藥、化學加工之食材少

矣。他對飲食的要求再再顯示其品味與堅持。舒國治在吃食上有所節度,對食材品質挑

剔不將就的堅持,十分趨近 Mary GlucK 對都市漫遊者在吃上面的研究剖析:

據說他們在飲食趣味上相當考究,但這些考究的趣味卻總是受節制的,因為漫遊

與肥胖似乎水火不容。漫遊者在商業文化的新環境中總是既博學又輕鬆,既知道

如何享受又能實施控制。他是有眼光的收藏家的化身,而不是一個隨便的購物者;

是美食家的化身,而不是一個貪食者。137

欲理解都市漫遊者的飲食趣味,需將之與社會文化做連結。學者阿莫斯圖(Felipe

Fernandeez Armesto)研究人類關於吃的歷史,發現在資源匱缺的遠古時代,人們所有的食

物好比後人擁有之財富多寡,是畫分社會階層之尺度:「無論原始人的食物是剛好得以

果腹還是有剩餘,都足以下這一個結論,也就是確實存在營養等級上的差別,不同的群

體享有的營養等級各不相同。」138邁入熟食之前,人類以食物的數量為界定社會階層之

標準;烹飪技術的發明,將吃食行為從單純果腹推進至味覺享受,因此,人類對於飲食

的要求亦進展到質、量並重。炫耀性消費是標榜個人地位、名聲的手段,而富人豪奢的

餐桌成為促進財富流動的機械,他們的需求刺激供應端源源不斷地製造,同時也將剩餘

的食物施予窮人。阿莫圖斯論及誇富宴之發展無度:「整個 19 世紀以及 20 世紀早期,

西方社會中都把滿放美味佳肴的餐桌看成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種類日益繁多的食物也使

得菜式倍增。」139現代社會裡,飲食與其他消費行為均在尋求滿足原欲之餘,帶有一分

彰顯社會地位的色彩。富人豪奢的飲食排場與揮霍無所節制的風氣引起社會輿論,各方

諷諭之聲迭起,甚至成為當時喜劇表演的題材。

前述都市漫遊者對社會成規、體制的諷刺與反抗性,體現於其有所節制的飲食習慣

上,可視為他們對資產階級奢靡成性的反諷回應。相較於誇富宴為個人高貴身分地位之

135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203。 136 舒國治,《窮中談吃》,頁 153。 137 Mary Gluck,《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頁 97。 138 Felipe Fernandeez Armesto,何舒平譯,《食物的歷史》(北京:中信,2005 年 2 月),頁 125。 139 同前注,頁 130。

Page 6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0

表徵,舒國治則酷嗜小吃粗食,除了懷舊追憶與個人心性使然外,亦標舉對現代浪費鋪

張飲食現象之反動旗幟。

舒國治的粗疏飲食美學,除了源於個人價值趨向與意識形態之外,當然亦基於現實

考量。他鮮少在家開伙,加上經常獨自用餐,故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便構成其飲食藍本。

久之,為數不少的口袋名單一羅列,竟成書《台北小吃札記》。書中介紹了六十七間小

吃店,以台北市為主,亦及於台灣西部其他鄉鎮縣市。

舒國治熱中於尋訪各地方小吃,除了填飽肚子、滿足老饕的味蕾外,探索過程同樣

充滿樂趣:「我正是為了“張望”,才去不斷地探街訪巷,而終至看到了有趣的小吃(如

南機場的“推車燒餅”。會製此種風味,卻與此聚落有淵源)。」140都市漫遊者發達的視

覺官能於此獲得關注的客體,他發揮偵探敏銳的本能穿梭於城市之中,乍見巷口飄散出

煙霧,入內探看,竟有一處麵攤,吃食濃興油然而生。異於一般饕客,舒國治樂在親自

尋覓,報紙、雜誌、美食手冊等唾手可得的資料皆棄之不理;他認為過量堆疊的店家數

量,壞了城市僅存的些許不經意之美感,甚至擔憂此類資訊過分吹噓或傾向庸俗。都市

漫遊者不與世俗同流的個人品味,於此表露無遺。凡事他們都自有一套審美標準,飲食,

亦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

小吃店因經營門檻較低,數量多如牛毛,舒國治上門光顧的依據為何?他的回答

是:目測。於此,他再度將觀察興味與敏銳目光發揮得淋漓盡致:「往往好吃的東西,

從看它的模樣便已八九不離十了。」141店面裝潢陳設與用餐環境,從來不是舒國治考量

的重點,他所聚焦者總在事物本質,即食物本身。例如:「永樂布市對面的“清粥小菜”,

外觀根本不起眼,但我覷到它青菜頗有好模樣,也坐下吃,亦從此吃上了。」142漫遊者

的獨特美學與經久訓練出的好目力,能穿透表象直抵核心。談及美食,不以店家外觀為

據而失焦誤判,因此他揀選撰文的小吃中,有許多罕為美食指南所登錄的店家,唯有巷

子內的行家識得門路。

老店開業數十年維持不變的在地口味,充分回應舒國治的懷舊心緒,提供一個重返

心中佳美年代的管道。他自道喜愛台灣早年田家式調理的蔬菜,然而現今做傳統湯湯水

140 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1 年 9 月),頁 7。 141 同前注。 142 同前注。

Page 6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1

水的蔬菜店竟少了;令其不禁心嘆:「莫非台灣拋卻農家生活習尚真有這麼快?」143為了

尋回記憶中的味道,他專程搭一趟六六○公車,於塔城街下車後徒步行至永樂布市對面

的清粥小菜館,為的就是吃一頓三五碟蔬菜的農家早飯。除了重溫熟悉的口味之外,台

式小吃店中有一種典型,清晨便開始營業,一過中午便收攤打烊,舒國治感到此等作風,

「略有一襲農業社會“日出而作”的味況。」144

小店茶肆僅賴三五人用心操持,迥異於現代商家企業化的經營風格,引領上門者體

驗早年社會的人情之美。舒國治吃遍各地料理,心所繫念者仍是街邊巷尾的庶民小吃。

小吃平易近人,隨時隨處可及,加上台北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卻不擁擠、治安佳等因素,

故舒國治認為在吃的方面,太多城市無法與台北相提並論。事實上,也絕無另一地方,

得以藉由食物回應他的懷舊與鄉愁。

第三節 小結

身處現代化劇烈變遷的進程中,資本主義社會氛圍趨向功利,人際互動亦講求實

利,變得疏離、異化失去人味,人之存在成為另類的商品。工業化後生產方式漸以機器

取代人力,社會分工較農業時代明確細微,置身複雜錯綜的社會網絡中,個人相形微渺

且失去自我定位。現代化造成的斷裂狀態,彷彿將個體從原本熟悉依附的環境抽離,拋

擲到陌生壓迫的異域之中,個人身心無法適應環境的急遽變動,進而懷念如流水逝去的

過往時光。

舒國治中年出走便是於此時代背景下展開。舒國治出生於民國四十一年,成長過程

經歷台灣現代化、經濟起飛等重大轉折;三十歲時離開台灣,前往美國漫遊長達七年。

前一章中,本論文分析舒國治的異國浪遊經歷,與其漫遊者身分對現代社會所表徵之諷

刺與反抗。本章則接續探究他返台後仍行之不輟的城市晃蕩,在異國參照底下對台北的

觀察與批判。對比於五、六○年代那段佳美歲月,對於現今的台北,舒國治字裡行間時

見尖銳針砭與不滿。儘管對台北頗有微詞,舒國治仍選擇揮別流離無著的生活,在故鄉

過起安穩定根的日子,此間必定存在形諸言語、文字之外的曖昧複雜情感,有待爬梳。

143 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頁 27。 144 同前注,頁 19。

Page 6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2

個人現時隔著不得其所的濾鏡回首往昔,不免主觀地賦予美好懷想於其上,於是懷

舊情懷便悄然漫溢氤氳。相較於現今的都會規模,五、六○年代台北所呈現的面貌相對

落後。然而,當年的台北卻也非全然如舒國治筆下描繪的那般只有無盡農田、河渠;他

兒時居所位處邊鄙,但台北的發展重心地區實已初具都市規模。文學不為歷史服務,因

此舒國治散文中的兒時回憶,與當年社會狀況的落差非本論文欲考察深究之議題。於

此,值得思索玩味者,乃舒國治的懷舊是否指向兒時的水城台北?抑或懷舊情思轉化為

其個人品味,非具特定客體?無計重返的水城,引發舒國治的鄉愁,或是他的懷舊打造

出早年的台北印象,其間之辯證關係,將是後續兩章欲處理之重要論題。

Page 6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3

第四章 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氛圍

失去的東西。──使一個村莊或者一個城市的最初景象在風景裏顯得那樣無與倫

比、那樣不可復得的東西,是那裏最嚴密的結合部呈現出來的向近處靠攏的遠

處。……直到我們有一天開始在裏面熟悉了這個地方,那個最初的景象才永遠不

再恢復。145

正因為缺席反而更加強了存在感;鄉愁灼燒的痕跡只烙印在離開家園的異鄉人身

上。遊子的腳步落後於故鄉前進的步伐,即便城市的改變與進步那麼緩慢地積累教人不

易察覺,一旦去鄉數年,重返故土難免有賀知章之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

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146兒童不識詩人,詩人亦對兒童感到陌生;

稚童象徵故鄉新生,令詩人有數十年一瞬的恍惚。舒國治自 1983 年至 1990 年間浪跡美

國,回到台北,踏上這塊既親切又陌生的土地,人事全非之感慨悵然而生。徘徊於無計

重返的水城與不甚熟悉的台北,舒國治在心理層面上成為一名異鄉人,他以書寫抒發種

種心緒與對嶄新家園的觀察,集結為《水城臺北》。以下茲就本書內容爬梳分析,探悉

舒國治陷於時間、空間裂谷中的懷舊情思。

第一節 懷舊理論

一、淺探懷舊觀流變

懷舊(notstalgis)由兩個古希臘字根組成:nostos 與 algos,前者意指「回歸自己的故

鄉」,後者則為「痛苦」、「災難」、「悲傷」之義。分析此二字根可得到懷舊的關鍵要素:

回歸、家鄉、思鄉之情。懷舊一詞最早出現在醫學領域,根據十七世紀之醫學研究,懷

舊病患者喪失與現時之連結,對一切感到冷漠,混淆往昔與現在、真實與想像。當時,

懷舊被認為是可治療的,水蛭、加熱的催眠乳液等均可舒緩病徵;但所有方法都莫如返

145 Walter Benjamin,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頁 78。 146 〈回鄉偶書〉,盛唐詩人賀知章之作。

Page 6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4

回故鄉來得有效。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認為思鄉病象徵對自由和故土的熱愛;

十九世紀的美國,大家卻認為鄉愁披露患者缺乏勇氣與不思進取,思鄉病起於懶散和對

時間運用緩慢、低效率而致,是一種可恥之症。到了二十世紀,對於鄉愁的診療僅存於

以色列,在其他國家,鄉愁已從可治療的疾病轉變成一種不治之症。

美國學者斯維特蘭納‧博伊姆認為鄉愁的傳播不僅僅和空間位移相關,也是一種變

化的時間概念。鄉愁,乃是一種歷史的心緒,除了心理學的發生過程外,更可深入探討

其歷史面向。博伊姆於《懷舊的未來》書中的第一章中探源,早在十七世紀,不僅僅歐

洲,中國、阿拉伯的詩歌中亦同,均存在眾多對於故鄉的懷想,思鄉是文學創作普遍的

題材。在希臘神話《奧德賽》147中,主角們牽涉許多無法辨識的處境,情節充滿矛盾轉

折、虛假返鄉和錯誤的辨認。這不僅是個主角經歷種種考驗終得以返鄉的故事,更是關

於人類命運的隱喻。

歐洲宗教戰爭結束後,世界末日和末日審判的預言並未實現。人們掙脫對末日審判

的期待的同時,某種時間才得以被揭示出來,這種時間觀點是面向新事物且無界限的。

人類經歷了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重大歷史轉折後,時間的表徵亦有重大的改變,從寓

言式的人物形象(如:一名耆老、拿著沙漏的盲眼青年)轉向非人格化的數字語言(如:火

車時刻表)。現今的時間概念是多重的,個人對於時間的感受更趨私人化、創造性。所

以,著眼於歷史心緒面向,懷舊是對縮小的「經驗空間」的懷想,此經驗空間已不再適

用於期望範圍。

啟蒙運動對於普遍理性之推崇,浪漫主義以個人情感之獨特、無可取代回應之。浪

漫主義者的故鄉是情感飽滿的地理景象,此幅地貌經常反映個人心靈的憂鬱惆悵。浪漫

懷舊的對象超越了現在的空間經驗,在往昔的微光中,在烏托邦的孤島上,在那裡,時

間彷彿一只故障的古老時鐘,停滯不前。浪漫的懷舊是對進步的反動,亦破除線性概念

和辯證論。懷舊之情寓於輓歌體詩歌和諷喻的片段之中;它無法歸納綜合,不具體系性。

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憂鬱、懷舊和自我意識的混合中得到一種特殊的審美

觀。他認為哲學是對某個更好的世界的懷念,懷舊是人們共有的情感。諾瓦歷斯(Novalis)

147 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著有兩大史詩鉅作:《伊利亞德》、《奧德賽》。《奧德賽》記敘參與特洛伊戰爭

的英雄奧德修斯,在戰爭結束後返鄉的故事。此趟返鄉之旅充滿艱險,十年間,奧德修斯克服重重考驗

終於得以歸返家鄉。

Page 7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5

亦曾言:「哲學的確是一種鄉愁;這是一種希望所到之處都是在家的要求。」148

十九世紀,古老的紀念碑首次修復成原貌。十九世紀末,對於懷舊出現意見相左的

兩種主張:一派支持完整再造歷史,重現建築物往昔的樣貌;另一派則熱愛文物現存的

狀態,不加修葺,斷垣殘壁、廢墟那股令人沉湎的氛圍,展現時間的痕跡,具有歷史價

值。到了十九世紀晚期,懷舊被添上了幾分公共風格。私人收藏品引領我們沉浸在一床

寧靜的舊日流水之中。巴黎布爾喬亞們的宅第,成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筆下的微型

劇院與博物館,懷舊是一種私密的情感,結構上卻是公眾式的。中產階級家中常見自然

的碎屑(如:植物標本、魚缸等),加上邊框或容器後被馴化成社會文明的一部分。懷舊

從最初失落的濃烈情感,轉變成為一種風格一種時尚。

個人的生活事件總是由他人共同參與,集體記憶是日常生活的標記,形成個人回憶

的社會參照,標誌個人在所處體系中的相對位置。於此理解之下,史學家塔羅賓斯基(Jean

Starobinski)和羅斯(Michael Roth)研究探討懷舊行為並得出結論:「在二十世紀,懷舊已經

被私有化和內在化。對於家鄉的思念收縮成為對於個人自己童年的思念。」149與其說懷

舊者慵懶的步伐跟不上時代社會進步的節奏,不如說是他們對於成年生活難以適應更為

貼切。

現代社會進步一日千里,生活步調快速產生巨大壓力,強烈壓迫我們生存的空間與

時間,令人不禁懷想過去日常節奏舒緩、處處充滿人情之美的時代。這分懷戀卻也反映

出昔日美好落入遭人遺忘的深淵,唯有遭遇困躓無法釋懷之際才浮現我們胸臆;懷舊之

情有多麼深刻,過去就距離我們有多麼遠。150

二、懷舊類型

時間如流水逝去,懷舊者置身其中,以各種姿態試圖挽留舊日的吉光片羽。他們的

共通點便是對於逝去過往深情難捨,縱然感懷客體同一,然懷舊者側重之懷念面向與方

式並不盡相同,或將舊時美好具體保存或銘刻於心。學者針對懷舊心態為將懷舊者進行

分類,歸納得出結論紛雜不一;然各家說法並無優劣之分,造成分歧肇因於不同之分類

基準。以下茲舉三項重要懷舊理論:學者 Davids 認為懷舊是對過去生活的嚮往,可分為

148 Georg Lukacs,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年 7 月),頁 3。 149 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61。 150 參考資料:同前注,頁 3-頁 61。

Page 7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6

三個層次:簡單懷舊(simple nostalgia)、反思懷舊(reflexive nostalgia)和詮釋懷舊(interpreted

nostalgia)。Holak 與 Havlena 依懷舊主體是個人或集體、懷舊起因是直接或間接兩個向度,

區分出四種懷舊類型:個人懷舊(person nostalgia)、人際懷舊(inter-personal nostalgia)、文化

懷舊(culture nostalgia)、虛擬懷舊(virtual nostalgia)。Baker 和 Kennedy 考察特定行銷情境中

將懷舊應用於產品的情況,將懷舊分為三個層次:真實懷舊(real nostalgia)、模擬懷舊

(simulated nostalgia)、集體懷舊(collective nostalgia)。151本研究旨在藉由文本爬梳舒國治對

故鄉所抱持之情懷,輔以理論支持研究論述。為使理論貼近文本,適於分析文學作品,

故採用美國學者維斯特蘭娜‧博伊姆之理論,依懷舊主體之心態與行為模式,將懷舊類

型區分為「修復型懷舊」和「反思型懷舊」。惟兩者並非截然絕對二分,而是賦予懷舊

者之心緒、意義以某種傾向和方式。茲就此二類懷舊型予以定義並闡述其特點、差異:

修復型懷舊強調的是「舊」,以重建家園回復往日面貌為要務,以彌補記憶中的空

缺。時間上的距離遙遠不可得,以及空間位移造成的遙不可及無法碰觸,為主體帶來愁

苦憂思,正是此類懷舊者所注重的兩個面向。親近體驗與懷想對象在場能消彌時間的距

離;治療位移所致的傷感,最佳方式則是返鄉──即便並非真正的家園,一旦主體產生

歸鄉般的依附情感,便能忘卻其中差別。

修復型懷舊摒棄歷史時間的象徵,不需要那些走過漫長歲月留下的紀念,在他們眼

中,廢墟、裂痕、斷垣殘壁等遺跡不完整亦不完美;將器物建築全然修葺至回復往昔面

貌,才是修復型懷舊所汲汲追求者。過去與現在之間非某種延續的關係,過去自有其價

值。博伊姆考察 1980 與 1990 年代為大復原時代,以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152之整建

工程為典型表現──此舉旨在恢復現代缺無之某種崇高的神聖感。修復工程引發爭議,

不同論調者指摘對方重塑、歪曲了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或者扣上熱中懷舊的大帽

子,或者認定修復工程的商業考量大於藝術性。贊成與反對修復西斯廷教堂兩派各執一

詞,無法遽下論斷誰是誰非,或者雙方說法皆有可取可議之處,然以現代科學技術將時

間形成的裂紋縫隙抹除,企圖恢復米開朗基羅畫筆下穹頂壁畫原初的面貌,確實是修復

151 上述三項懷舊理論資料來源:林昭緯,《回憶的迷走街─懷舊表現手法應用於圖畫書創作研究》(臺灣

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碩士,2011 年)頁 15-19。 152 西斯廷教堂位在梵諦岡,竣工於西元 1481 年,以米開朗基羅所繪之穹頂聞名於世。米開朗基羅於教

堂穹頂繪製舊約聖經創世紀中九個場景:《畫分明暗》、《創造日月》、《畫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

娃》、《逐出樂園》、《挪亞方舟》、《挪亞獻祭》、《挪亞醉酒》,場面壯闊,人物眾多氣勢恢弘。

Page 7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7

型懷舊為了重現美好往昔所採取的手段。

相較於修復型懷舊,反思型懷舊更深刻涉及歷史與個人時間、過去已不復可得的概

念,以及個人與文化的記憶。他們珍惜記憶中不完整的片段,並以時間來展現空間,此

特點與修復型懷舊以空間展現時間恰恰相反。過去並非按照現時形象建構而成,更不是

一則此刻災難的預言──歷史從不自詡為一面鏡子,人類卻總試圖從中得到啟示;歷史

不具目的,帶有偶然、機遇的色彩。反思型懷舊能喚起意識,接近想像中的虛擬形象。

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認為人的自由與創造性可以抵抗機械式的循環論與預言,允

許我們優游於意識的虛擬現實之中。153現代派懷舊者游牧般漫遊的姿態,無止盡的行旅

終究為了與真實的自我相見;然而在想像的虛擬空間中,返家卻不意味著抵達旅途終

點。故而博伊姆對現代的懷舊下了註解:「現代的懷舊派可能是既思鄉、又厭倦家鄉的。」

154

回憶如同幽魂糾纏不休難以擺脫,那些如影隨形的,正是對個人蒙上深刻情感色彩

的人事物。自俄國流亡至美國的作家納博科夫,對於鄉愁縈迴不去的感受格外深刻。他

出生於聖彼得堡的一個貴族家庭,家世顯赫而富裕。完美的童年生活在 1906 瓦解,他

的父親身為國會議員,因抗議沙皇解散國會而遭監禁。故國的種種定格在 1917 年,納

博科夫一家從雅爾達港口倉皇逃難離開了俄國。舉家流亡至歐洲後,納博科夫於許多國

家之間輾轉遷徙,終赴美國安居並歸化為美國公民。日後,他在自傳小說《說吧,回憶》

中不斷緬懷家族逝去的輝煌歲月與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件,追憶、自剖往日點滴,回憶

總是毫無預警地被觸及接著襲上心頭。於是,遙遠的往事以種種出人意表的方式將作家

捲入倒逆的時光之中:「然而,那雪還是真的,我彎下身,捧起一抔雪,六十年的歲月

變成亮晶晶的霜塵,從我指間溜下。」155懷舊者有時忽略時間總是指向未來,受困於往

昔的迷宮中找不著出口;有時則在奮不顧身前行時,回憶不由自主浮現,鄉愁,彷彿藏

身草叢中蛇,冷不防咬了我們一口。儘管懷舊者姿態殊異,召喚過去現身插手此刻的心

緒卻無二致,如同納博科夫所言:「我認為這全在乎一個愛字:你愈鍾愛一段回憶,它

便愈加鮮明,愈加奇妙。」

153 參考資料: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56。 154 同前注,頁 57。 155 Vladimir Nabokov,廖月娟譯,《說吧,回憶》(台北:大塊文化,2007 年 1 月),頁 132。

Page 7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8

第二節 拖延時間的書寫方式

舒國治於《水城臺北》一書中寫下五、六○年代的台北,城市舊時樣貌隨日月遞嬗

更易,讀者翻動日曆似的翻動書頁,讀著台北現代化的過程,讀著她今昔迥異之巨。然

而城市進步為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與各項優點,彷彿看不進舒國治的眼裡;《水城臺北》

中絕少有關於都市生活的正面書寫,更甚者,他認為台北數十年來的最大進步不在於躋

身國際級都市,而是:「這幾十年來台北的成長工作,其實是把這盆子裏還剩的一泓淺

水給倒乾淨。」156

〈九十年代台北〉一文,道盡舒國治浪遊美國多年歸返後,觀察家鄉現今種種現象

的心有所感,總的來說便是「極度自由,極度混亂」。舒國治筆下的九十年代台北,雜

亂失序如散落一地的玻璃彈珠又豐富多彩如一幅織錦圖,故文章起始寫著:「台北市。

不知從何說起。」157反覆咀嚼這句話之深意有兩個層面:生活在台北這個城市,感官所

接收者,無論視聽嗅味盡皆混亂雜蕪,心不為外物所擾方能安居於斯;抑或人生經過數

十寒暑,舒國治對家鄉懷抱著深摯複雜的愛恨之情交相纏繞,難以理出頭緒,不知該從

何談論起。儘管故鄉的一切不管物質上、心理上均紛亂如蜘蛛結網,舒國治仍在這張網

絡中為自己安了位置,以便條分縷析地釐清這段屬於個人的台北生活史。

我們都對蒙上了感情色彩的事物記憶最清晰。而且,在記憶的情感圖譜中,個人

的和歷史的時間是傾向於混合在一起的。……在想要清晰言說記憶的感情圖譜的

時候,我們都必然會立刻感到張口結舌,因為記憶圖譜是由“令人感到羞辱的注

解”和無法轉述的眾多文化因素組成的。繁複的句法是這種難以捉摸的記憶的組

成部分。158

舒國治言及台北的語塞徵狀,正如上述反思型懷舊者回溯記憶的感情圖譜時磕磕絆

絆的言語,縱難言明,卻反而說得更多。回憶裡的一景一物都覆蓋上濃厚的情感色彩,

因之對懷舊主體而言,較其他客觀存在的事件顯得更為鮮明或更模糊曖昧,欲將自身置

於事外,轉化記憶圖譜形諸語言文字,首先得克服的是披露私人情感以及從個人角度主

156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2。 157 同前注,頁 236。 158 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59。

Page 7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69

觀看待事件的羞怯感受。原本不為人所知,或個體以為安全地護翼的私密情感與思維,

一旦遭到揭露自然羞愧難當,更遑論由自己親自動手;此外,背景知識的缺乏,眾多社

會、文化乃至於其他專業因素介入,亦增添了轉譯記憶的困難度。因此,懷舊者的語句

經常繁複難以捉摸,原因並非出於故弄玄虛,而是本人也難以識明情感圖譜的經緯脈

絡。追懷逝去時光的經典之作《追憶逝水年華》便是一例,此一特點經常引起研究者探

討:「我們在讀《追憶》的時候,首先會為普魯斯特這部作品中的長句而感到驚嘆,許

多人也因為這比一般的法語語句長一倍的句子而望而生畏。」159首先必須理解作者習於

使用長句,並非意圖藉由眾多陳腐的詞藻堆砌出華而不實的情感,究其原由在於「普魯

斯特的特點在於在詞與詞之間找到了天衣無縫的搭配,在句子中間為這些詞找到了恰如

其分的位置。」160

綜觀舒氏行文風格,可察覺其文句剪裁形成的節奏與造成的張力。這並非作者無意

識書寫的巧合碰撞出的美麗火花,而是對文字高度敏感控制的結果。前行研究者楊忠彬

於論文《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中分析舒國治在〈香港獨遊〉一文採取

的寫作策略:「簡短的句式,搭配不斷變換的場景,製造出緊密的空間感,醞釀奔走的

氛圍;偏長的句式,搭配觀看瀑布的動作,產生舒緩的節奏感,構成閒適的審美情緒。」

161依據文章情境,句子簡潔抑或冗長為讀者帶來不同的效果與趣味,作者若適度運用,

也將為文本注入音樂化甚至視覺化的韻味。舒國治行文間雜有符應反思型懷舊者的繁複

句法,營造出對家鄉心緒紛雜,愛恨交纏的氛圍。例如在〈水城台北〉一文中,舒國治

寫及童年印象中,家鄉無處不充斥著各種種類的「網」:

台北各處是一片片的網。門與窗也籠上紗。晚上人們鑽進蚊帳裏。它不通,也不

透,層層包圍著你;加上水氣朦朧,塵土迷揚,再加上蚊香裊裊,路燈昏黃,有

時若是深巷盲人笛聲幽幽,整個構繪出一幅現下想來不失清美而當年過來難以消

受的悲歡交雜之情景。162

網,錯綜交織,本身已呈現多層次混同的複雜意象,加之以「層層包圍」,更傳達出一

159 張寅德,《意識流小說的前驅:普魯斯特及其小說》(台北:遠流,1992 年 3 月),頁 168。 160 同前注,頁 172。 161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頁 130。 162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3。

Page 7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0

股濃烈得令人幾乎窒息的情感。作者將個人內心情緒投射於外,故回憶當時所見者淨皆

模糊不明、擾人視線:朦朧水氣、塵土瀰漫、燈光昏黃,悲歡交雜難以承受之情不言可

喻。除了藉由眾多意象構成個人的情感圖譜之外,冗長的句子、名詞並列更在形式上製

造出一種綿長反覆的效果,令讀者沉浸於無窮餘韻之中,同感作者對故鄉的愛恨交融難

以言狀。句中少以逗號分隔停頓的現象亦屢見於舒國治之文,上述便是一例。如此一來

造成文句在視覺上有著無盡延伸的舒緩效果,彷彿情感纏繞蜿蜒沒有止盡;實際上讀來

則因無喘息停頓之處,顯得急促壓迫,令讀者同感作者的懷鄉心切,感受到一股無解的

鄉愁沉甸甸地鬱積胸口。

長句讀來舒緩的韻律能拖慢時間進行節奏,如實反映懷舊者難捨過往,對逝去年代

頻頻回首,渴望時間凝滯在最為自己所鍾愛的時刻。舒國治〈永遠的碧潭〉一文起始如

是:「碧潭的時代算是過去了。」163造成與文題對立的衝突感嘆:現今的碧潭已然沒落,

為眾多風景名勝所取代;往昔那潭碧綠清波仍銘印於當年學生的週記紙頁上、遊客的照

片裡,以及作者心中。人心思變,然碧潭卻外於光陰之流,永恆地、靜默地不改其平易

近人的面貌:

於是碧潭成為一個象徵。碧潭成為一個停格。人人心中的遠昔印象多半相去不遠;

吊橋高高的懸牽著兩岸。深綠如黛的潭水上小舟大船划來盪去,清波點點。潭邊

的巨岩如削,一塊一塊深插入水,上書「水深危險」。164

不論身處哪個時代,遊歷過碧潭之人,心目中的碧潭約略是這樣的景致,因此舒國治乃

言其「永遠」。將碧潭予人的恆常感受換喻至文字上頭,便化為一句又一句接續不休的

長句,故本文中出現較長句式的比例頗高。例如:

碧潭真是一處佳地,但從來不是一塊文學的精神堡壘,漫無跟腳的台北孩子從沒

學會優雅的看待它,只是踢踢石頭、盪盪水花,以最劣俗的 Amy Jackson 唱片 Say

Yes, My Boy放在手提唱機上的耗費光陰之地。165

對台北孩子而言,碧潭始終無法與文學搭上關聯,又或者文學原本就不屬於青少年次文

16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80。 164 同前注,頁 82。 165 同前注,頁 83。

Page 7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1

化的範疇。他們凝視碧潭的眼光如此日常,在水邊所為僅是踢石頭、打水花,伴隨著手

提唱機傳出的樂聲恣意消磨時間──年輕人才有特權的揮霍──數不清的日子悄然消

融於一次又一次的晃蕩中。拖長音般不願結束的句子,引領我們穿行時空亂流,返回那

段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青春歲月。

舒國治看碧潭,認為她最美盛的黃金時代是在六十年代初:

在我心目中,碧潭的黃金時代是六十年代初。那時的新店,是我所謂的「民國式」

台北郊外鄉鎮的無色形貌;與永和一樣,是那種既不很外省川湘眷村濃辣亦不很

本省閩南田疇廣沃廟會旺盛的融合式淡素人煙聚落。166

此時期的碧潭出落得似年輕姑娘,形貌乍看素淡無色不甚亮眼,不染脂粉的面目實則清

新可人,備受作者青睞。碧潭當年的素樸面貌已隨時間遞嬗轉變,然她最美好的黃金歲

月偷渡於綿長字句間,徘徊在每個目睹其風華正盛的台北人心底,永誌不渝。

儘管為個人所鍾愛者恆以原初之面貌存在於心,事實上卻無物能抵禦時間的進程自

外於人事變化。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即有句名言:「我們無法在同一條

河流中站立兩次。」167揭示萬物流變的觀念。舒國治凝視台北點滴變化,有感傷不捨,

也有怡然欣喜;無涉改變的結果,他進一步肯定城市創造性的變動帶來新局面之過程:

我生也晚,又何幸也,有緣在這四十載匆匆寒暑得見台北無數次重新締造之點滴,

較之多少歐洲古城子民見其母城今貌原是一、二百年前早成之定局,毫無新變,

何其珍貴不易,然又何其波盪周折。168

悠悠四十載歲月忽焉凝縮為一個句子,看似雲淡風輕地帶過,然而面對故鄉的點滴改

變,心緒起伏百轉千折不自覺流露於文字之間。緊接上文其後,舒國治對台北五六十年

代迄今的變化總結為:「由水城變成陸城。」169這話說得灑脫輕易,饒有飽經風雨霜雪後

看淡人生的智慧。

懷舊,修復型密謀返回本源,藉由重建一途將此刻倒逆回到過去;反思型則不將焦點放

166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86。 167 赫拉克利圖斯認為萬物變動不居,流水時刻奔流不息,此刻之河的狀態已異於前一刻。 168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3。 169 同前注。

Page 7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2

在往昔重現,更多的是對於歷史和時間逝去的思考。博伊姆引述納博科夫之語形容反思

型懷舊:「時間的愛好者,延續狀態的享用者。」170她從而論述此派懷舊者的時間觀:「他

們抵禦外在效率的壓力,從感性上享受時間的肌質,這樣的時間不是鐘錶和日曆所能度

量的。」171台灣產業發展經歷自農業、工業至現今的科技產業,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社

會型態轉型而變得緊湊高壓、競逐名利。反思型懷舊者反抗普世價值,不屈從於物質欲

望加諸的桎梏,不以有限的個人追逐無窮盡的時間,一逕保持優雅姿態從容游於光陰之

流。閒適悠然的處世哲學反映於現實,形塑出緩步漫遊的日常生活韻律;時間,不再只

是鐘面指針令人心跳加速的分秒顫動,而是一股沁入肌骨的清流,個人浸淫其中,使心

靈、肉體達致平衡的狀態。

歷來對於舒國治作品之研究多聚焦於其獨樹一幟的「閒散」風格。舒氏為文聲腔他

人難以學舌,乃因其提筆不為造文,而是作為一種觀照生命、反思生活的方式。學者楊

照分析舒國治獨特之個人風格與形成之原由:

與其說舒國治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散文文體,不如說他開發了一種新鮮的生活態

度,然後用同樣步調、節奏的文字,迷人地記錄了過著日子的所思所感。舒國治

的散文有很強的感染力,卻明顯是無法仿效的,因為其背後直接的生活連結。舒

國治先讓自己活成一個「今之古人」似的閒散傳奇,再貼近地以半文半白的語氣

寫成了現代都會環境難得的「散」文。172

研究者楊忠彬認為舒國治閒散的態度肇於自身輕鬆隨興的人生態度,時而自我調侃懶散

無用然卻又自有堅持。楊忠彬進而歸結舒氏從人生體驗型塑出的個人感懷與作品特色:

「注重精神感受、逃脫忙碌營求、重視生活樂趣、體察平凡佳美、追尋理想原鄉。」173

舒國治的閒散、晃蕩本質與反思型懷舊者享受時間的疏懶姿態若合一契,但他們緩

慢慵懶的生活步調,不見容於主流社會價值,甚至被視為消極、逃避。本章擬分析反思

型懷舊者沉浸於時間之流的閒散生活方式,深入咀嚼他們的人生態度以揭露其中的堅

持、反抗精神,和不屑與物化的現代社會同流的孤高自傲,更有個人嚮往自然、素樸的

170 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55。 171 同前注。 172 楊照,〈現代都會的閒散傳奇〉,《聯合報》,2008 年 9 月 16 日,45 版。 173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頁 62-63。

Page 7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3

審美傾向。

第三節 懷舊主體的緩慢美學

一、閒適的哲學觀

追溯「閒暇」(leisure)一詞,原意指學習和教育的場所。現今社會中,閒暇的原始意

義已遭功利主義所遮蔽,「工作至上」被視為積極正向的人生觀,惟當個人心神於工作

中消耗殆盡,閒暇方有介入生活的正當性。學者尤瑟夫‧皮柏(Josef Piper)反對工作至上

的論調,推翻世俗定見提出反思:「我們工作是為了得到閒暇。」他引用上述亞里斯多

德(Aristoteles)之語並加以闡明:

「我們閒不下來,目的就是為了能悠閒。」對古希臘人而言,「閒不下來」的意

思指的就是每天勞碌繁忙的工作,這不僅指工作的忙碌狀況,同時也指工作本

身。174

希臘文以「閒不下來」的否定型態表示工作,頗有閒暇/工作二元對立之意味,同時暗

示了二者的主客地位,顯見古希臘人對於工作、勞動的概念大異於後世。另外,亞里斯

多德亦於《政治學》中說道:「一切事物都是圍繞著一個樞紐在旋轉,這個樞紐就是閒

暇。」175

工作者,此一概念隨時代演進被賦予和古人極不相同的理解,受到高度的肯定,成

為時代的中流砥柱,扮演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分子。與此同時,普世價值將無業者貼上

標籤:他們好逸惡勞,拖累國家福利政策,是社會大眾的沉痾負累。因此,欲為「閒散」

正名,與懶惰、遊手好閒分別之,首先應釐清「心智工作」此一概念。

心智工作首要關乎的是認知活動。人對事物的認知有感官直覺的認知,例如:看見

一張桌子,腦中便存在桌子的顏色、形狀等,這種直觀認知屬於感覺的範疇,若牽涉到

知性觀照,認知行為將變得複雜許多。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說過:「理解力並不能

用眼睛去觀看什麼。」註解了感官直覺不等同於認知心靈活動。Piper 進一步闡述康德此

174 Josef Piper,劉森堯譯,《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台北:立緒,2009 年 3 月),頁 54。 175 轉引處同前注,頁 54-55。

Page 7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4

語:

從這個觀點看來,康德會下結論,認為所有的認知活動,當然也包括哲學(因為

哲學距離感官知覺的層次最遠),皆是一種工作形式的展現,想來一點都不會讓

人覺得奇怪。176

在哲學的範疇裡,人類理性的運作包含了努力工作的特質,而且十分艱難。誠然如此,

認知形式的最高實現有賴極端的思考方能達到;理解之後,心智工作者的形象似乎隱隱

勾勒出來:他們是社會體系中的一群,儘管與一般勞動者工作型態相去甚遠,卻同樣付

出努力,對人群有所貢獻。這樣的形貌極易令人聯想到所謂的「專業人員」。然若僅是

在專業領域中執行個人的工作義務,並無必要特地區分心智或身體上的勞動,因此,尚

須輔以「自由的藝術」,才能賦予「心智工作」更準確之定位。

事物並非被排除於有用之外,便代表它不具存在價值;自由的藝術因與實用之目的

無直接牽涉而容易被視為無用。雖然自由藝術與明確擔負某種社會功能之實利工作有

別,但此一高貴之活動終究同其他形式無異,自有獨特之存在價值。哲學家多瑪斯‧阿

奎納(St. Thomas Aquinas)對自由的藝術做出以下詮釋:「凡是為知識之認知目的而提出的

藝術皆稱為自由的藝術,如是經由行動為功利目的而提出的藝術則稱為卑從的藝術。」

177由此判斷自由藝術與卑從藝術之根本差異,在於行為背後的目的性:自由的藝術為知

性取向,是一種意義隱而不顯的純粹的認知活動,無其他外求之實利;卑從的藝術則有

其功利、現實之索求,採取行動是為了達致某種有用的效果。綜觀人類生活,執行各項

工作並達成目的,所為者大抵不脫存活於世;生存之基本需求滿足後,更進一步追求物

質享受,純然無所為而為之舉甚為罕有。尤瑟夫‧皮柏認為若由哲學和哲學教育兩個面

向切入,哲學可說是自由藝術中最自由的一門知識,並高度肯定此一自由形式具有之價

值。他認為各門學科均為自身範疇畫出界線,以符合社會分工之需求,方便從科學角度

區分其工作性質。哲學,是一種能夠普遍處理這些個別學科的方式,而我們面對哲學上

問題的方法亦能運用於其他學門之上。除了撥開哲學的迷霧之外,皮柏的說法亦同時為

「學術」與「學術教育」正名:

176 Josef Piper,《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頁 62。 177 同前注,頁 77。

Page 8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5

從事職業工作必須接受訓練,而訓練乃是一種偏於某種特殊導向的專業培育,僅

隸屬於人類和世界的某個部門。教育的導向是整體全面性的,任何接受過教育的

人會知道這個世界的整體運作模式,教育牽涉了人類的全體,因為人乃「無所不

能」(capax universi),人能理解一切事物的存在現象。178

皮柏並非貶低職業訓練和工作義務,他所質疑的乃是做為一個人,是否能夠僅止為了工

作而存在?為工作義務所剝削,滿足於扮演一個單向度的「工作者」之角色?

閒暇,回應了上述提問。為了使得一個人的形貌更完整,更圓滿地存在於世,汲汲

工作之餘,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靜心默觀的時刻。閒暇不是疏懶放縱,而是讓身體從機械

式的勞動中暫停,自工作世界抽離;默觀能力有賴閒暇養成,默觀即是一種心智活動,

讓個人身心與自然萬物的韻律更貼近,更深入理解世界的本質。故而閒暇絕非通常認為

的懶惰、逃避等消極心態,事實上,無所謂而為反而得到更多。皮柏就一般人容易將閒

暇等同於懶惰的混淆提出澄清:

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一個人和自己成為一體,和自己互相協調一致之時,就是閒

暇。acedia指的意思則是:人和自己的不協調。如此看來,懶惰和缺乏閒暇可說

互為表裡,是一體的兩面,而閒暇正是此兩者的否定。179

他認為懶惰與缺乏閒暇就如一張紙的正反面,懶惰根源於缺乏閒暇,工作過度令人追求

一種身心徹底空乏的狀態,全然停止,彷彿一灘不流動的靜水;身體不斷地運動與心靈

上追求寧謐的想望相互衝突,造成個人身心極度失衡。閒暇,消解了這種身心失調的病

徵。皮柏進一步闡明閒暇是種精神狀態:「首先,對抗工作那種全然活動性質的觀念的,

就是閒暇的『不活動』觀念,這種觀念強調一種內在的無所憂慮,一種平靜,一種沉默,

一種順其自然的無為狀態。」180唯有處在身心一致的沉默中方能聆聽、感受,閒暇的靈

魂狀態是通往真實世界的甬道。當然,此處所謂的沉默非指物理上的寂靜無聲,而是個

人有能力默觀萬物之穩定協調的情狀。由是,閒暇者自我開放達致物我合一,全然地釋

放自己,安適縱情如恬然入眠的境界,如同詩人荷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閒暇〉裡的

178 Josef Pieper,《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頁 80。 179 同前注,頁 91。 180 同前注,頁 92。

Page 8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6

主人翁那般愜意忘我:「……我站在寧靜的草地上/好像一棵可愛的榆樹,也好像掛在藤

架上的葡萄/生命的甜蜜遊戲圍繞在我身旁。」閒暇,准許我們以最自在自適的目光觀看,

用最沉靜無窒礙的心去感受事物澄明無蔽的真實面貌,領略自然寰宇之奧祕,生命彷彿

回到兒童純真無求、自由和諧的嬉戲狀態。

人存活在世界上,絕無可能完全擺脫工作與應該擔負的責任,若此,則無異於凡事

依靠直覺而動的禽鳥走獸。自由必定伴隨著責任,否則將流於放縱混亂,閒暇的自由歡

悅中亦包含個人內省的成分。《聖經》〈創世紀〉章節中即載述著在完成工作後,「上帝

看到他所做的一切,他覺得非常好。」當任務達成,肩負的相應責任亦卸下,此際,身

心方能臻於一致的輕鬆舒坦境界,才能真正無旁騖地擁抱閒適享受生活中的留白:

在中途和尾端之間矗立著一棵樹,

鳥兒們唱著歌;在上帝的胸懷

圓滿的創造終於得到神聖的休息──Konrad Weiss, In Exitu

二、閒散的樣貌

反思型懷舊者以疏懶的姿態反抗現代社會的迅速步調與強大壓力,愉悅地感受時間

的肌質、撫觸歷史的紋理,並有著更多外於物質生活的精神思考層面。他們與世俗保持

些許距離,不夠現實的生活方式有著他人難於親近的朦朧美感,卻也容易引起不事生

產、懶惰、逃避等負面觀感。本文特於前一節中釐清通常出現的不當聯想,正名此一超

凡脫俗的靈魂狀態:閒暇。本節將以此為基調,剖析爬梳舒國治做為一反思型懷舊者,

如何緩慢疏懶地徜徉於光陰之流,喃喃重言低語著往昔之美。

(一)走路

做為交通工具,走路是極緩慢而無效率的方式,即使沒日沒夜地行走位移距離也非

常有限。當我們欲到達他方,通常不會選擇步行前往;雙腿,是不稱職的交通工具。除

了近距離或者無其他交通工具的情況之外,當我們走路,顯然到達特定地點的欲望已遭

抹除,置身一種無所謂而為的閒散狀態。因之,向來閒適自在、不受羈絆的舒國治認為

Page 8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7

「能夠走路,是世上最美的事。」181

論走路,舒國治極富哲理地寫道:「人能生得兩腿,不只為了從甲地趕往乙地,更

是為了途中。」182經過漫漫行旅而後抵達終點,其中帶有辛勞苦澀、成就的喜悅卻也染

上終結色彩。結果論者,往往無視過程的點滴;一心專注於目的地而忽略沿途美好的風

景。晃蕩著悠閒步伐,儘管將路途走得漫長無盡,反而更看清過程中的跌宕曲折,領略

世道之險、人情之美。眼裡沒有目的地的旅人,不受現實生活催逼壓迫,方有餘裕走著

走著仍是在途中。「何處皆能去得,何樣景致皆能明晰見得。」183舒國治此言道破不為俗

務所囿的人生境界。當個人掙脫日常生活的桎梏,心胸便寬廣得足以容納整個世界,即

便以往無暇顧及的瑣事,亦鮮明地熠熠生輝,觸動那日復一日變得麻木無感的心靈:

走路便該觀看風景;路人的奔碌,牆頭的垂花,巷子的歪曲,陽台的曬衣,風颳

掉某人的帽子在地上滾跑,兩輛車面對面的突然「軋」的一聲煞住,全可是走路

時的風景;更別說山上奇峰的聳立、雨後的野瀑、山腰槎出的虬樹等原本恆存於

各地的絕景。184

透過舒緩平靜的雙眼,舒國治看見尋常生活中的絕美風景。他洞穿事物的目光,呼應同

樣鍾情於走路的哲學家尼采之厲聲疾呼:愛命運──破除生命日復一日循環之鑰,便是

愛上它的永恆回歸,185要永遠對這看似平凡無奇的世界滿懷熱忱。

當個人沉浸於漫遊的悠閒氛圍時,受俗務禁錮的身心對萬物敞開,而萬物亦報之以

開展的狀態。哲學教授斐德利克‧葛霍(Frédéric Gros)認為走路帶給人真正的解放,將個

人置於絕對自由的情狀底下:

我們走路時,事實上是要連身分認同都褪去,擺脫當某個人、擁有一個名字和一

個故事的引誘。「當某個人」這件事在眾人忙著自我表述的社交晚宴上很有用,

181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台北市:大塊文化,2006 年 10 月),頁 123。 182 同前注,頁 124。 183 同前注,頁 123。 184 同前注,頁 124。 185 尼采認定生命的本質是日復一日無盡輪迴,既無意義也無目標,他稱此可怕的形式為「永恆回歸」

(eternal recurrence)。哲學教授 Frédéric Gros 認為尼采關於永劫回歸的思想,部分應歸功於他的走路經驗。

因為尼采習慣長時間走在熟悉的路徑上,一幕幕同樣的風景重覆著,卻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悟,感受前所

未有的震顫。

Page 8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8

在心理醫師辦公室也很有用。但「當某個人」豈不是一種帶來束縛的社會義務(我

們被迫忠於某個自我圖像),一個壓在我們肩膀上的愚蠢故事?走路時的自由,

正在於不必當某個人,因為行走中的軀體沒有故事,只是一道亙古不變的生命之

流。186

漫無目的地行走除了擺脫工作壓力外,亦褪去個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我們不再是某個

人的親屬,不再隸屬於某個團體,不需要被賦予一個身分以便穩定立於社會體系的某個

位置上,甚至連名字也可暫時拋卻。此際,我們不僅僅是某個人,而是一個完整的人,

無需藉由與外界的關係定義自己,縱然獨身一人,便已處於完滿自足的狀態。舒國治如

是形容人在走路時所擁有的極致自由,不仰賴他人,全然獨立自主甚至傲視一切:「走

路,是人在宇宙最不受任何情境韁鎖、最得自求多福、最是踽踽尊貴的表現情狀。」187搭

乘大眾交通工具受制於排定的時刻表,開車、騎車則需仰賴交通工具;惟走路無所乞求

於外,晴雨寒暑隨時得以上路,不受任何狀況牽制──個人自由意志是唯一驅動的引

擎。走路的自尊自大、高貴姿態在於無物無人可攔阻,當身處違反個人意願之場所、情

狀時,能夠無所顧忌拂袖離去;「處不良域所,我人能做的,惟有走開。枯立候車,愈

來愈不確定車是否來,不妨起步而走。在家中愈看原本的良人愈顯出不良,亦只有走開。」

188若得以理解一個人有辦法斷掉所有牽連不清的羈絆──人情的、物的、心的──那分

說走就走的率性、自由如何難能可貴,便不難體會舒國治所言:「因為能走,你就是天

王老子。」189

人生歷練令人變得成熟世故,也使得成人絕難再以童真的眼光看待世界;幼時仰望

的視野將一切放大,長大後,被現實磨鈍的靈魂,圓融接待事物卻難再接受刺激。靜心

無欲的漫步,能擦亮我們蒙塵的心與眼,透過這儀式,帶領個人重獲童真的靈魂,對習

以為常的生活再度探索、重新發現。斐德利克提出成人與兒童漫步行為本質上的分別:

「每一次特定的漫步對孩童而言都截然不同,經過的路徑不同,小路兩邊的籬笆不同,

眼前開展的風景也獨一無二。每場漫步都是一個獨特印記。」190

兒童總身處於浪漫的氛

186 Frédéric Gros,徐麗松譯,《走路,也是一種哲學》(新北:八旗/遠足,2015 年 8 月)頁 10-11。 187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58。 188 同前注,頁 130。 189 同前注,頁 58。 190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頁 218-219。

Page 8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79

圍之中,無論追逐一隻飛舞的蝴蝶或凝望一片流雲都無比認真投入,連走在尋常無奇的

道路上也似一趟華麗的冒險。舒國治儘管褪去童年時代詩情畫意的眼光,仍能從平淡中

走出新意:

人過了童年以後,還是會出現一種一樣充滿夢幻的漫遊方式,只是少了點詩意。

我是指那種輕鬆休閒的漫步,為了「換換空氣」而走路。當我們被工作折磨許久,

或者百般無聊、寂寞難耐,我們會出門漫步,藉此「轉換心境」。特別是當外頭

春光明媚、空氣清澄,而室內卻沉重壓抑、氣氛低迷,這種天差地別的對比更讓

人雙腳蠢蠢欲動。191

走路,令人遠離原本百無聊賴的無感處境,愈走愈遠便愈感陌生,而這一逕走著的絕佳

結果便是到達異地,彷彿一個對世界感到好奇的孩子,禁不住陌生事物的召喚,奮勇探

身前往那奇奧美好之地──通達佳境,心境亦然:

這就像小孩子為什麼有時愈玩愈遠、愈遠愈險、愈險愈探、愈探愈心中起怕卻禁

不住直欲前走一般。走到了平日不大經過之地,常有採風觀土的新奇之趣,教人

眼睛一亮,教人心中原有的一逕鎖繫頓時鬆懈了。192

依世俗眼光觀望舒國治的人生,或許會給下漂泊、疏懶等註腳,忽略在閒散放逸的表象

底下,掩蓋著一顆真摯澄澈的心。他時而回首,對往昔投以情意深長的一睇,卻未停滯

腳步沉湎於過去的美好歲月,而是保持著不染塵埃、童稚未泯的心境無懼地向未知探去。

舒國治隨遇而安、冷傲孤寂的心念令他永遠在路上,不憂慮漂泊無著,反倒甘之如

飴。無止盡的漫遊加上對異地的心嚮往之,結果是人在異國仍持續走著;這種興之所至

的不羈態度,最極致的實踐便是──流浪。舒國治長年浪遊各國,生活型態既非典型遊

客又迥然不同於異鄉人定居他國。流浪,是他遠離故土的途徑,亦是接近異地的甬道,

為人生奠下漂泊的基調,而所見所感經年積累,自然有一套流浪的藝術。流浪,是舒國

治生命的重要課題,有鑒於文本中相關書寫數量頗豐,故本文將另闢一節,專就舒國治

的「流浪藝術」進行研究,爬梳他的從容隨興如何能抵禦時代進步的壓力,領略其無畏

191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頁 222-223。 192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130。

Page 8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0

光陰一逝不返,總踩著不急不徐的步伐前行,誠如許悔之所言:「讀舒國治的散文,最

能感受時間不能儲存卻也不必焦慮的態度。」193

(二)喝茶

關於中國飲茶的起源說法眾多,其中流傳甚廣者為神農氏發現茶葉一說。在茶葉使

用的記錄中,最早用於醫藥方面,之後才逐漸出現被當作飲品的相關記載。時至鼎盛的

唐朝,人民對於奢侈品之消費需求提高,茶葉亦成為當時社會的普遍飲品。一旦飲茶蔚

為風氣後,富人自然藉著飲用高級茶品以彰顯自身財富地位,因而泡茶的程序變得繁

複,甚至連對茶具、煮茶的水等都要求嚴格。品茗風氣之盛,在宮廷中成為一種儀式,

皇帝、大臣們還聘有專門的「茶師」負責。唐代的陸羽所著《茶經》為中國茶史上重要

經典,內容含括所有關於茶葉、飲茶等知識。此書最為人所稱頌者,乃是其中對於煮茶、

飲茶等過程之描寫充滿詩意與敬意。陸羽認為飲茶是一門藝術,整個過程須臾不離美

感。194

品茗,何等風雅行徑,愛茶成痴者連茶具與飲茶氛圍皆徹底講究。台灣人向來有喝

茶之風氣,舒國治觀察國人之品茗蔚然成風,約是在一九八○年代初。當時台灣人對於

泡茶的種種講究,與凡斯社會現象所表徵者,舒國治如是認為:

那又恰好是臺島經濟勃興、台灣人奮鬥有成而致台灣自尊意識盎然之一段佳美年

月,於是此種台灣泡茶模式──汲取山泉(來自本土),愛用原木桌 (本土民藝),

聞香杯(口喉之賞外尚有嗅賞。又儀式增多,益顯講究),顧景舟等壺藝(骨董收

藏),冠軍茶(富貴之象徵。豪奢、炫耀之表現)──便一直延續至今不歇。195

一九八○年代台灣正值產業升級與邁向國際化時期,經濟迅速起飛。當社會經濟發達,

人民生活漸趨富足之際,便有餘裕發展民生必需之外的興趣嗜好。台灣人對喝茶之講

究,一方面反映社會民生狀況,一方面則表彰個人身分與品味。繁複程序與名貴茶具,

正是社會風氣趨於奢侈,附庸風雅之下的產物。

193 許悔之,〈不牽掛的感動《門外漢的京都》〉,(聯合報:2006 年 3 月 12 日),E5 版。 194 參考資料:Roy Moxham,畢小青譯,《茶:嗜好、開拓與帝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 年 12 月),頁 51-54。 195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26。

Page 8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1

舒國治之愛茶、喝茶與當時社會氛圍背道而行。他雖嗜喝茶,然家中一只紫砂壺也

無,亦不曾獨坐茶檯、燒滾水現泡現斟,能喝得好茶,總是作客友人家中之時。舒國治

喝茶不大講求器具形式的點綴,所念者惟茶水溫潤乾渴口舌當下的彌足珍貴:

好茶太多了;端坐用心的飲,也太經歷了;卻是好的地方與口渴的時刻,方是最

難得。白居易謂「老來齒衰嫌桔酸,病來肺渴覺茶香」,蘇東坡謂「酒困路長憔

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便是要能覓得對茶嚮往的渴時可地也。196

舒國治自謙近年喝茶較從前多得多,「倒不是這十年懂得品茶,實是比較懂得口渴。」197

在喝茶這件事情上,他貫徹個人處世哲學,有著近於本質的追尋;懂得口渴而非品茶,

實乃懂得對無窮欲望做最低限度的回應。

一九八○年代臺島飲茶風氣正熾,舒國治於異國飄流轉徙,極戀羨故鄉人們特有之

度日追索。他憶及旅途中每每停歇,竟經常是為了茶:「有時旅行的停歇時機或地點,

竟常是因為茶。未必為其美味,乃為其解渴。然而可樂、果汁、礦泉水等亦解渴,何以

只特言茶?」198茶之特殊,教人無法抵擋,在於它傳遞了一種混合人生眾多滋味的微妙

感情:「家國、歷史、情思、薰陶、年齒……」199這分對故人鄉土的親愛嚮往,使得舒國

治日後品嘗各式茶飲皆感有趣、有味,特別是烏龍茶常有奶油香一入齒喉,便忍不住心

道:「啊,台灣,又回來了。」200

舒國治之喝茶時常與旅途相佐,自在自適隨遇而飲。他將諸多旅行中悠然飲茶的經

驗寫於〈隨遇而飲〉文中,例如:某次行於西螺,中途修車,店家饗之以茶水,舒國治

因口渴而連盡四、五杯。又如:有一回在杭州西湖突見露天茶座,即使並不口乾,他仍

為一杯尋常無奇的茶水坐了下來,原因無他,純粹是完全沉浸於旅行之悠緩氛圍:「圖

佇足也,圖臨境也,圖手執杯、口慢啜、耳目流盼之千古理應清致也。」201舒國治習於

晃蕩,從喝茶這件事亦得觀照其閒適的人生觀:

便因飲茶,須得燒爐水,整杯盞,蘊壺溫,投葉片,斟熱湯,徐候由燙至溫,方

196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83。 197 同前注,頁 25。 198 同前注,頁 29。 199 同前注。 200 同前注,頁 28。 201 同前注,頁 29-30。

Page 8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2

能一口一口啜他;形格勢禁的放慢了獲得飲料之速度,不似孩子自球場或嬉戲後

乍然取水之牛飲猛傾,這也助益了我人對事物之不即取得的緩慢等待涵養,也無

形中幫助了我們少一點追逐效率,甚至可說是,一天中少做了許多事。202

欲飲一杯好茶,得經過多道工法與漫長等待,方可從一片片茶葉淬取出其中菁華。茶湯

泡就,燙口難以牛飲,一口一口啜嘗才得體會好茶滋味。舒國治視泡茶為涵養緩慢心性、

減少追求效率的風雅行止,除了有時間閒餘外更不可缺少的是一分閒情。泡茶、飲茶,

本身即是悠緩心性於生活之體現,捨棄追逐效率換來醇茗的佳美品質。

(三)睡覺

欲從日復一日的工作壓力、疲憊中恢復,有賴適時適度之休息;睡覺,是將人從身

心困頓中徹底解放的方式之一。睡眠時,表面上看來人體處於停頓靜止的狀態,事實上,

許多身心靈活動並未止息,潛意識甚至運作得比清醒時更為活躍。哲學家赫拉克利圖斯

(Heraclitus)嘗言:「睡覺的人和世界的事物仍保持活躍和參與的關係。」203深沉無夢的睡

眠令人進入全然放鬆的境界,我們的心神靜默但保持開放,並未因此與外界斷絕交流:

正如同舊約《聖經》〈約伯書〉上面所說:「上帝使人在夜間歡唱。」(第三十五

章第十節)我們也都知道,我們對許多偉大真知灼見的獲得,往往正是處在閒暇

之時。在我們的靈魂靜靜開放的此時此刻,就在這短暫的片刻之中,我們掌握到

了理解「整個世界及其最深邃之本質」的契機……204

因此,寢臥作息也是關乎個人凌亂資訊拼圖中的一塊,有了它,方能更完整地認識理解

一個人。

繁忙的現代社會,人們承受高度壓力,生活步調總是快速,對於時間的把握更是準

確。舒國治行事卻與多數人大相逕庭,予人的印象多半離不開閒散、晃蕩此類形容詞;

他的寢臥作息也符合其一貫作風,熬夜、賴床等晨昏顛倒之習性均有之。熬夜習慣之養

成,舒國治咎於無歸宿感。家之不成歸宿,便無所謂回家,以致於「深夜仍在茫茫蕩蕩

202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83。 203 Josef Pieper,《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頁 94。 204 同前注。

Page 8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3

的尋覓,尋覓那不必尋得之空無。」205夜裡不睡覺自然順理成章,自然到二十多年不嘗

改變。直到熬夜早已不供應舒國治任何生活上的感受,一點意思也沒有時,他仔細審視

熬夜的舉動,不禁自問:「人為何要在今日先支用明日的時間?」206於是戒掉熬夜的念頭

便植於心中。在戒除熬夜上,舒國治也流露出其孑然不羈的性格,絲毫沒有不捨地放棄

二十多年來的生活模式,因為「你放棄了先前的所愛,便比較可以擁有新來的愛。」207捨

掉深夜,才能保有更多的早上。

除了熬夜之外,舒國治年輕時還有另一睡眠習慣。「有一種壞習慣,小時候一直改

不掉,到了年歲多了,卻不用改逐漸就沒有了。賴床似乎就是。」208一般以為賴床是種

壞習慣,甚至有研究指出賴床時間與生活壓力成正比,人們會無意識地藉由賴床逃避現

實。舒國治對於賴床深情難捨,比起夜裡的熟睡,賴床時似睡似醒的情狀更有朦朧迷離

的美感。當人的意識將由迷濛轉趨清明之際,經常是作夢的高峰期。眾多被壓抑至潛意

識的奇思怪想以夢境的形式呈現,卻又被毫無邏輯地剪接得面目全非、難以指認。他深

為這分清醒時無法體會的悖於理智之美所惑。「賴床,是夢的延續,是醒著來作夢。是

明意識卻又半清半朦的往下胡思亂想,卻常條理不紊而又天馬行空意識亂流東跳西迸的

將心思涓滴推展。」209潛意識內積累的心緒,常是創作的根源。為了提取似冰山底部廣

闊無盡的寶藏,藝術家們有時借助藥物、酒,乃至於大麻等物以進入昏惑狂亂的狀態。

此雖是少數人的行為,但也顯示了潛意識中種種無法覺知的想法實為創作者的謬思。過

度賴床可能延誤正事,但對行事步調緩散的舒國治來說,欲睡欲醒迷茫之際,那些天馬

行空竄行的心思,反倒成為腦中靈光有助於創作:

這游絲不即不離,勿助勿忘,一會兒昏昏默默,似又要返回睡境;一會兒源源汩

汩,似又想上遊於泥丸。身靜於杳冥之中,心澄於無何有之鄉。剎那一點靈光,

如黍米之大,在心田中宛轉悠然,聚而不散,漸充漸盈,似又要凝成意念,構成

事情。210

205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101。 206 同前注。 207 同前注。 208 同前注,頁 151。 209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52。 210 同前注,頁 151。

Page 8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4

賴床時意識迷濛,然內心清澄無旁騖,悠邈微小的靈光便逐漸充盈成形,因而舒國治將

賴床與創作兩件事情聯繫在一起;「便因賴床,使人隱隱然想要創作。」211

有關睡覺的兩項習癖:熬夜與賴床,舒國治戒除熬夜卻未改正賴床的習慣。究其原

因,賴床不似菸、咖啡等物時時介入生活之中,攪擾其行事步調。賴床即閒散生活本質

中的一部分,為平淡的日常增添慵懶閒散的浪漫情調,並供應他寫作上的靈光一閃。

長而深沉的睡眠於舒國治而言十分珍貴,但已隨年少歲月逝去不復可得:

年輕時有一樣東西,如今似是失去了。便是一覺睡下去,待醒來已過十幾二十小

時;是時之人,恍如隔世,睡前種種完全遠絕,醒轉之後全然一重生嬰兒,原先

的疲累憂煩竟如不存,體力精神氣色亦是純陽光華。212

深度睡眠有時令人一覺醒來不知晨昏,以為大睡數小時實則已過數日,而這種戲劇性的

情節經常出現於電影、小說和故事中。213舒國治認為深度睡眠具有魔幻效果,能壓縮與

截斷科學定義下的時間:「這至少說明,長時間的睡眠,可將前後判若兩境。」214沉睡醒

來不知時日、不知身處何地的感受,干擾了身心的平衡和諧,使人心神惶惑不安陷入時

間裂縫(time-gap)之中。「時間裂縫在我們對於時間流逝的意識中產生了謎一樣的空白。

這種時間錯覺同樣應被視為一種干擾因素,它使得我們難以把握當下。」215懷舊者因其

心態、行事步調,往往體驗到時間悠緩流逝、往復循環的相對性,因為置身效率、實利

之外,對時間認知短暫的失調並不為舒國治帶來干擾,反倒有種迷人的戲劇效果。年少

時一覺睡醒已過了十幾二十小時的情形已不復可得,令舒國治嘆惋道:「這種睡眠,唉,

如今只存於記憶,亦恍如隔世矣。」216

睡覺,除了對時間產生干擾外,亦介入空間、事件與心情。舒國治認為:「睡,使

得原先驚心動魄之情境得以暫且斬斷。」217例如:逃難。即便適才砲火隆隆,蜷縮躲避

211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52。 212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19-20。 213 舒國治舉曾看過的電影、小說為例:電影中一個人自病床醒來,見旁邊坐著母親或親人已累得睡著,

問:「我這樣躺了有多久?」母親道:「五天五夜了。」這種情節很尋常。就像武俠小說的主人翁在山洞

裏被老怪救回療傷,醒來時已過了七天七夜。(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20。) 214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21。 215 Dani Cavallaro,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鳳凰,2013 年 12 月),頁 176。 216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20。 217 同前注,頁 88。

Page 9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5

於水邊蘆葦叢中,疲累得終於睡去,醒來後天淨沙空,平靜得宛如不曾過任何事情。「心

情上,再可悲傷之事,睡覺亦能令之暫訣。」218例如:親人棄世,縱然悲傷難當,哭到

最後乏了也必須睡去。乃至於用藥提癮者,或隨音樂幻想或隨光影虛遊,最後勢必得好

好睡上一覺,方能與先前的迷幻狀態切割回到現實。睡眠形成各種情狀裂谷,產生隔絕

的效果;「所以要睡。以與前日分開。暫別也。而醒後又各事萬物得有新意。」219舒國治

認為睡眠將時間分而為二,前日與今日;而隔絕自有其必要:

所以要老。以與歲月隔絕,以顯示少年時與今之不同,而見出距離遙遠之美。

所以要在車站分手。各奔自家途程。如何可以長相廝守?亦不宜長相廝守。

所以要留著老家的閣樓。每隔很久回去,登上樓,撥開蛛網,翻箱倒櫃,舊時相

片,老銅板皆令人神思遠盪。220

隔絕之妙大矣,為生活帶來新奇鮮活的面目。斬斷的那一刻起,先前一切皆已死去,等

待我們的是嶄新的接續;往事令我們懷念,感受到昔時之美,未來則充滿無限希望值得

期待。當事物成為過去,懷舊者方得懷想之對象。舒國治難捨昔時之美,卻不沉湎其中,

能決斷放下過去,十足是把握現時朝未來走去的行動家。

218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89。 219 同前注,頁 90。 220 同前注。

Page 9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6

第五章 地方與懷舊

個人透過感官與日常生活經驗,能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印象。日復一日,各種事件不

斷發生,賦予空間中一景一物以意義,個人對土地的依附情感日漸深刻,點滴累積而成

地方感。欲透過感官產生印象,前提為地方或對象物具穩定性;短暫停留,就僅能停留

於地方的表面,得到粗淺甚或偏差的印象,其中的關鍵要素便是時間。

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便開始以尚未發育成熟的感官,捕捉這個世界的每一

抹浮光掠影。不同的感受體驗並非獨立無所牽涉,它們經歷大腦思考運作發揮綜效,令

人逐漸認識生長的鄉土,生活經驗長久累積,使得其不同於其他空間,變得親切、無可

取代。信步行於市街,迎面而來許多熟悉的臉孔都與自己有過互動關聯,每處風景都留

有走過的足跡。時間將個人與鄉土串連起來,從過去到現在,並指向未來;長久的生活

經驗,縱然平凡無奇,亦抬升實存空間在心中的層級,成為個人懷愛難捨的地方。這便

是何以日常生活儘管平淡,故鄉對多數人而言卻又是那麼特別、難以割捨。

舒國治於〈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文中,以村莊之概念看待台北,乃因其「每日

起床,只在直直橫橫十幾二十條街巷穿梭」。221日日反覆,經久累積而成習慣,於是連造

訪德國,他亦每日在古堡附近逡遊晃盪。固定的行為模式,說明環境形塑個人習性舉措,

而個人亦於不知不覺中對鄉土產生緊密依附的情感。有別於熱烈的戲劇性經驗,地方感

乃是由無數日常瑣事累積而得的熟悉、親切情感。本章茲就舒國治的童年回憶與各種感

官記憶之書寫,爬梳他對台北這塊土地所懷抱的鄉土情懷。

第一節 水城往事

懷舊者以昔為美的心緒,使得逝去人事物以回憶的方式還魂,重返現時插手干預

此刻的生活。另一種詮釋底下,長存於腦海中的種種記憶,亦於個人遭遇挫折時現身,

訴說過去的美好無憾。關於記憶與懷舊間的辯證關係,博伊姆提出以下觀點:「懷舊依

然是集體記憶和和個人記憶之間的某種中介。集體記憶可以被看成是多重個人記憶的一

221 舒國治,《台北游藝》,頁 207。

Page 9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7

個運動場,而不是一個墓園。」222印象拓印的石碑經歷時間沖刷、各種事件打磨削弱,

使得個人記憶成為法庭上不甚可靠的證人,有賴其他證物支持增強;此時,他人的記憶

介入,交叉比對之下,歷歷在目的往事變得更加鮮明且具說服力。生活於社會體系之中,

單獨的個人陷入一張極其複雜交織的人際網絡,無法自外群體,私人記憶形同眾人共同

的記憶;我所呢喃私語者,正是個人生存時代、文化氛圍所及的眾人回憶。舒國治之書

寫勾勒出早年台北的農村圖像,以其個人經歷反映時代氛圍,引領讀者重返純樸美好的

五、六○年代。

早年的台北大異於現今繁榮進步的都市風貌,舒國治自認有幸得以生於是時,於數

十寒暑間窺得台北無數次重新創造之點滴,見證它由水城演變為陸城:「台北,眾人皆

知,是一個盆地。而這盆子,不是個乾盆子,是一個還盛了點水的盆子。」223舒國治對

於台北的變化感受甚深,一方面因為自幼生長於斯,四十年間之差距當點滴於心;另一

方面則源於他經年遊歷異國,闊別多時重返故土,即便日常難以察覺的細微轉變皆蒙受

感情渲染而顯得醒目。在與不在都致使舒國治對於台北有較常人更深刻的觀察體會;他

能比對四十年歷史洪流下台北的巨大轉變,亦感受到庶民生活中平靜的涓滴細流。

童年時期,舒國治體驗領略的台北景況與今日的繁榮進步大異其趣。當時台北尚未

現代化,周遭景致多為自然純樸的農村景象,隨處可見溪流蜿蜒、水渠密布、水田處處。

此般環境自然影響人們的生活甚廣、甚深,舒國治於〈水城台北〉文中於此多所著墨,

例如:婦女們會在小溪小河邊浣衣;走路時常是沿著河溝畔而行,隨時可能得過橋;為

求通涼透爽,學校教室牆角甚至開有一扇扇木板氣窗,調皮的學生戲稱這些氣窗為狗

洞。舒國治筆下的童年生活,簡直令人難以想像。昔時的水鄉澤國對照今日之繁榮、都

市化,台北城面貌變化之大,猶似幾十年的光陰帶給一個人的改變,面目全改難以辨認。

若非親身走在那時間的軸線上,漸次感受其中點滴些微的差異,實難想像台北過去曾是

一片漫澤荒流之土。

一、感官記憶

222 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61。 22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2。

Page 9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8

生活經驗乃是構築地方感之重要成分,其中,感官經驗更是個人用以理解地方的原

初方式。本節以舒國治散文中關於童年視、聽、嗅等感官記憶為本,釐清其成長過程中

對台北這塊土地的依戀與抗拒之情;與第三章第一節論述互為參照,比較舒國治在不同

時空下,對台北殊異的感官經驗,深厚之懷舊心緒歷歷可指。

(一)家在近水處

舒國治於《水城臺北》中置入大量視覺的描述,讀者雖離彼時遠矣,卻能藉由其舒

緩徐長的文字特性,一步一步將當年那個水氣豐沛的潮濕盆地勾勒於腦海之中。書頁上

一張張老舊的黑白相片,接續為通往過去的甬道,四五十年的光陰被壓縮於同一平面,

當年的水城台北躍然眼前,變得色彩鮮明、栩栩如生。

生活在水城中難得片刻乾燥,觸目所及盡是溶溶水景,無邊無際,久之不免心生厭

煩。童年時,舒國治對中國電影中的水村片、山歌片感到嫌厭,因為它們總是水景黏膩,

感情陳腐;他特別嚮往羅馬電影中的石板街道與石柱、石牆場景:

小時看羅馬電影,所見街道皆是石板,凡建築皆石牆、石柱,而城堡是崗岩砌築,

堅硬平坦,小小心靈中說不出的嚮往。

譬似西班牙、義大利這些地方都是寸草不生、連樹木也少見的洞天福地。若有水,

似乎只有廣場中央的一股噴泉而已。224

這分對異國情調的傾心,舒國治自述乃是因為「早年的生息周遭往往影響人的憧憬。」

225回憶兒時,他所懷愛的、嫌惡的都一起溶解於台北盆地所盛裝的水裡,酸甜苦澀交融,

難以條分縷析逐一辨明:

若說我成長後猶有懷戀台北的景,不是指賞玩的勝景,指的是苦樂不得不

與共的村里雜景。……池上蓮花,不是沒有;只你看到更多的,是布袋蓮,

漫天漫海,無盡無涯。226

數不清的布袋蓮和無邊無盡的水,使舒國治領略到大自然的無限性並反思自身的渺小,

224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1。 225 同前注。 226 同前注,頁 22、23。

Page 9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89

伴隨而生一股無力脫離現實的無奈;現實廣大無邊,沒有底線,即使窮盡一己之力也無

法改變什麼。地理學者段義孚於《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一書中便舉出類似的例子,

闡明了廣闊無際的大自然如何以異於仄窄密閉空間的殊異手法,對人類營造出另一種壓

迫的形式:

例如當年以篷車征西的美國人認為廣闊的大平原為自由和機會的符號,但無邊無

際的大空間,對俄國農民而言卻有相反的感覺,是絕望而不是機會,導致卻步行

為而不是鼓舞前進的行為。這說明了人之對抗大自然的無限性並無價值。大自然

的無限性,本身就是一種逼壓的存在。227

人處於遼遠的天地之間,在自然的無窮無限底下相形渺小,即便「滄海一粟」、「太

倉稊米」等語尚無法確切描述人類立足於世的微不足道。古人敬畏大自然,並感念其撫

育萬物,懷著謙卑的態度面對未知的天地;十八世紀,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引發工業

技術革命,以機械取代人力,生產方式大幅躍進,奠下人類征服自然的里程碑。相較於

整個世界發展的進程,六○年代的台灣工業未興尚處於農業時期,各類機具發明之前,

人們過著以人力、獸力應付生活所需的日子,生活與自然界的運行息息相關,「看天吃

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便是當時生活的寫照。

舒國治的童年時期浸淫於家鄉無盡的水澤之中,如此的環境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多過

好處,他卻無力改變什麼,僅能默默憧憬電影中得到的異國印象,厚實的石柱、石板街

道,以及這些場景背後的意象──世界上有著其他迥異於潮濕、水氣蒸騰的台北的美好

國度,這些地方掙脫自然的束縛,無限自由無限寬廣。或許,舒國治幼小的心靈早已懷

有幾分日後遊歷異國的浪漫情愫。

(二)聽見時光流逝的腳步聲

味覺、嗅覺和聽覺等感官經驗若與視覺加總,會大為強化個體對世界的空間和幾何

意識。聲音單獨建構出的世界雖不如視覺世界明確,仍然表現出強烈的空間性結構,例

如:寬廣或狹窄、開放或封閉。學者段義孚於《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便提出:「人

類空間感的構成,必須依賴實有的景觀,其他的感官機能可以增強視覺空間的感受。」

227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51。

Page 9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0

228除了輔助視覺增強對空間的感受性之外,聲音本身即能喚起「空間的意象」,音調低的

音樂是壯闊的,高音則令人感到薄而敏銳。雖然我們能對聽覺做科學分析與客觀定義,

例如:制定聲音的單位──分貝,以儀器分析音頻等,但這些標準並不規範個人的主觀

感覺,寧靜或嘈雜,悅音或噪音,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不與他人同。

生活中時時刻刻充斥著各種聲音,台北都會區即便深夜時分,也難擁有純粹的寧

靜。我們的耳朵習慣於各種環境音混雜而成的喧鬧,似也發展出一套過濾機制,機敏地

接收有意義的聲音並自動排除其他。聽覺雖無法單獨使人體會到一個外在空間的存在,

但不同的聲音卻對指涉當下所處環境起作用。《水城臺北》中有許多關於聲音的書寫,

藉此,我們得以聆聽記憶投擲於舒國治心湖發出的低迴,縈繞其腦海的故鄉舊貌,與現

時車水馬龍的台北有多麼不同。

水渠清淺,夏夜寂寥,此起彼落的蛙鳴遂成為天成的小夜曲。懶洋洋的流行歌曲,

如〈蘇州河畔〉,其實是最寫真的配樂:夜──留下──一片寂寞……229

夏夜的蛙鳴帶我們置身於潮溼有水的鄉下地方,周身受到水、草環繞,彷彿還能嗅

到淡淡的草香味。大自然的樂音是都市人難有的體驗,循著蛙鳴的聲音,我們重回當年

那個多河川渠道的舊台北,在夜的一片寂靜中,聆聽青蛙鳴叫帶來的空曠感受。農業時

代,人們作息遵循自然現象,入夜後多半已經歇息。人事俱息,萬籟有聲;震動寂靜空

氣的蛙鳴聽來格外清晰,不僅不顯得鼓譟,反而襯出家家戶戶熄燈後大地多麼安靜寂

寥,頗似「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當舒國治凝神諦聽這曲蛙鳴小夜曲時,

或許正獨自品嘗著一種無從與他人分享的滋味:「夜──留下──一片寂寞……」

相較於靜謐夜裡傳來的蛙鳴,給人帶來無限寂寥的感受,擁擠的人群、響徹海灘的

音樂聲則令舒國治領略自由的極致:

有一回,坐了火車,抵福隆,往海灘走去,愈近沙灘,愈傳來各處手提唱機的不

同音樂聲,哇,原來是青年的音樂及舞會天堂。……眾多的來自同手提唱機的音

樂籠罩著這一大片沙灘,何等熱鬧;卻又隱隱傳來遠處輕輕海潮推擊沙灘的亙古

幽幽寂寂,說不出的一股青春氣氛。這是青年的一處自然形成的大派對,應該是

228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13。 229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5。

Page 9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1

那個年代「自由」的最極致意義。230

高人口密度的空間,通常令人感到擁擠煩躁。在這片人群摩肩接踵的沙灘上,人與人之

間的身體界線被迫限縮甚至取消,卻是出於相同的目標與情感,霎時間,斷裂的個體間

連續了,身心皆達致同一。這種狀態下,人們對於過分親近的陌生人並不排斥與侷促不

安,反而產生相互依附與認同的情感。人群剝奪個人自由活動的空間,同時參與、擴大

個體的世界;這兩種感受並不相互牴觸,對於自我、迷惘的少年而言,人群間情感相互

緊密依靠,更有著團體歸屬的意味:他們並不孤單。在這陌生又親近的群體中,他們任

何舉動都不會引人側目,大家都是相同的,做什麼都十分自在。

雖然青澀懵懂的少年們未必懂得自由的真義,又未必想放浪形骸地做些什麼,卻在

這片沙灘上、豔陽下、音樂聲中領略了青春和自由的極致。青春年華會隨著時間流逝,

舒國治自由不羈的心卻始終如一。

(三)風雨過後的氣息

嗅覺帶來的體驗似乎不若其他感官鮮明,然而,根據研究,氣味可以輔助記憶,並

引起伴隨記憶而來的某些情緒。美國一名專門研究氣味的研究員瑞秋‧赫茲說:「我相

信嗅覺和情感在演化上是一體兩面。我認為情感就像是嗅覺知會生物體原始層面的抽象

版本,因此我認為嗅覺有強烈的情感波濤。」231因為嗅覺帶來的刺激較低,也不如其他

官能經驗多樣化,循此種管道遁入記憶的事物,本身必定格外引起個人覺知。換言之,

藉由嗅覺召喚的記憶,大抵是情感成分濃厚或是具有相當意義的人事物。

風雨沖刷,似有種釋放隱匿於自然內裡氣息的魔力。雨水,使得草木的氣味更加芳

郁;彷彿洗去萬物表面的沙塵,抑或是滌淨我們遲頓無感的心靈,才教人聞到那股清新

自然的氣息。在舒國治心中縈繞不去的是「颱風過後的氣味」,經由細膩的嗅覺摹寫,

他再度召喚出遠逝的兒時回憶和滿腔真摯濃郁的情感。直至成年,每當颱風過境,舒國

治依舊會到戶外去,藉由那熟悉的氣味回到那個曾經盛著一泓淺水的台北盆地:

每個颱風過後,我必定一大早奔到外頭去呼吸一下所謂「颱風過後的氣味」,我

230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22、123。 231

網路資料,http://www.peopo.org/news/22982。

Page 9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2

小時熟悉透頂的氣味,那種樹木折斷後的新鮮氣,那種天空中瀰漫的海腥氣、山

土氣,以及草蔓碎斷後濃烈的沖香氣,還有汙泥經過沖刷再混以礦土流注後釋出

的微腥微生卻又略呈清鮮的說不出之好聞的氣味232。

透過文字傳遞,一陣多麼純粹又多麼複雜的香味自紙面飄送而來:樹木的新鮮氣、

海腥氣、山土氣、草蔓碎斷後的沖香氣,汙泥混以礦土那微生微腥又清鮮的好聞氣味。

人的嗅覺不是科學儀器,自然無法辨析颱風過後的氣味是由哪些成分混雜而成;舒國治

書寫的不僅止於氣味,而是故鄉的氣息:幼時的生活環境,一草一木、一抔沙塵、一把

泥土,以及他對這片土地的愛。深刻複雜的情感,揉和而成那再純粹不過的「颱風過後

的氣味」。

任憑如何細膩、寫入肌理的描摹也無法教讀者親炙那芬芳的香氣,然而,舒國治於

其中偷渡的心緒卻已滿溢:「但今年我竟聞不到。這些氣味都不對了。」233舒國治未再著

墨此次颱風過後,他習常愛戀的自然氣息起了什麼變化,也未探究改變的原因,段落於

此止住,留下無限惆悵餘味……

二、認識地方的方式

記憶,立足於經驗的基礎之上,由眾人齊心協力搭建而成,無論事件發生當下或於

事後回憶,即便現場只有獨自一人,亦無法擺脫文化、所屬團體、身分認同等所施與個

人的影響。準此,僅涉及個體的私密記憶似無存在之可能。那麼,是否有種回憶,無須

借助他人,我們能夠獨立將它重新拾回?學者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

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個體記憶之可能性:

有沒有這樣一種不屬於任何人類共同體的,完全是從我們自身的角度,而且只能

是只能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出發所喚起的回憶呢?即使這類情況十分罕見甚至非

同尋常,但只要其中有幾件能夠證明集體記憶無法解釋我們所有的回憶,或者能

證明單單依靠它無法喚起某種回憶就足夠了。最終沒有東西可以證明,來自我們

所屬的社會環境的,活躍於我們記憶中的認識和情景,不是像罩子一般蓋住了個

232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59。 233 同前注。

Page 9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3

人記憶,即使我們對此毫無察覺。全部的問題在於是否有這樣一種回憶存在,這

是否可能。實際上,出現這種記憶──哪怕只有一次──都足以證明在任何情形

下都沒有東西會阻礙它發揮作用。於是,每個回憶都有純個人意識狀態的回憶作

為基礎。為了把它與滲透了各種社會思想要素的感知區分開來,我們將其稱為

“直覺感知”(intuition sensible)。234

當個體回想過去的某個片段,希冀純然限於對事物當下的感受,不混合任何文化思想的

雜質,不受周遭氛圍情境塗染,並非容易達致之事。當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愈少,便

愈傾向以直覺感知外界發生的一切,因此,童年回憶相對而言較為純粹不受社會文化、

價值觀或者個人所屬團體等因素污染。學者哈布瓦赫認為:「如果我們回憶不起我們最

初的童年,是因為只要我們還不是一個社會人,我們的印象就沒有事實上的立足點。」

235童年回憶是個人對世界感知的最初印象,亦是與社會產生聯繫的起點。回憶是逝去時

光的一道痕跡、一抹回聲,羅蘭巴特嘗言:「因而,童年是我們借以最好認識一個地區

的正途。畢竟,只有童年才有家鄉。」236

(一)童年嬉遊

舒國治筆下的五○年代日常景況,反映出當時台北水渠密布、水田處處的生活環境。

提及那個被水漫淹漫年代,連孩子們嬉戲也是十足水鄉式的,例如:將收割過後的稻梗

子尾端拔起,循著軟爛泥土中的一個個小洞深掘,抓出躲藏其中的泥鰍;或者堵住水溝

兩邊,舀乾中段的水後收盡涸底漁獲。生長於草萊泥澤之鄉,舒國治的童年浸潤著蒸熏

水氣,即便時移境遷,記憶依舊潮濕未曾風乾。傍水而居使人們養成許多相關的習性,

連孩童亦自然而然發展出於水鄉嬉遊玩耍的獨特方式:

孩子只是在這種水鄉中,摸索出他們嬉戲的方式,也參想出他們對樹草蟲魚的識

解。在稻子收割後,知道把梗子尾端拔起,自黏軟的泥土中循著那一個個指頭般

粗細的小洞去深掘以抓出滑不溜丟的泥鰍。也知道把水溝兩邊堵死,將中段的水

234 馮亞琳、Astrid Erll 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2 年 1 月),頁 55-56。 235 同前注,頁 56。 236 Roland Barthes,莫渝譯,《偶發事件》(台北:桂冠,2004 年 5 月),頁 12。

Page 9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4

以臉盆舀乾,再以筲箕盡收涸底漁獲。237

人類與生俱來適應環境、順勢而為的能力,在孩提時期便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那個

物資匱乏的年代,總也不乏靈感將周遭環境變成一座天然的遊樂場。段義孚於《經驗透

視中的空間和地方》中論及兒童想像與活動間之關聯:

兒童的想像是特別與活動連繫的。兒童會騎著木棍而當作真馬,敲打一張高椅當

作進攻城堡,在讀書或看圖時,便投入幻想的冒險世界。238

因為較短暫貧乏的生活經驗與欠缺使用之需求,兒童非以成人之實用角度看待物品,而

常賦予它們童稚浪漫的想像;做為避難之用的簡陋防空壕,成為故事裡雄偉壯闊的城

堡:「防空洞,童時的城堡。」239竹林亦蒙上童話色彩:「而竹林則是童時的綠林,我們

小小羅賓漢的私密隱棲角落。」240他坦言童年回憶不著痕跡地延續、影響著日後心向:

那時候防空壕處處,凡是四十歲上下的人,皆在防空洞混跡過不少孩童歲月。我

至今出外遊覽喜遊洞穴,至金門喜觀賞坑道,看武俠小說愛看石室密笈練功,當

皆由此而來。241

從舒國治的童年可窺見其日後浪遊的影跡,無論身處何地,同樣那麼自在不受羈絆,擺

脫現實的壓力,盡情徜徉於內心嚮往的自由之境。

兒時種種常對日後影響深遠,家庭、生活環境等因素鎔鑄為個人思想情感與行事之

基調。童年經驗,亦是形塑舒國治於異地晃蕩浪遊的重要關鍵。早年台北盡是泥澤水鄉,

令他對平曠無際的草地、石地格外想望:

早年的生息周遭往往影響人的憧憬。小時看羅馬電影,所見街道街是石板,凡建

築皆石牆、石柱,而城堡俱是崗石砌築,堅硬平坦,小小心靈中說不出的嚮往。

242

237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8。 238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29。 239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1。 240 同前注。 241 同前注。 242 同前注。

Page 10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5

傾心異國電影中與家鄉迥然不同的風光,西班牙、義大利等氣候乾燥多石板地面的歐洲

國家,是舒國治心目中的洞天福地。而日日生息於其中的美好景致,反而教人難以看入

眼底:

至於什麼景不景、色不色的,孩子何曾懂得?他們只是瞎玩。只是隨同伴起鬨。

只是抓一根竹竿,掃打著草,沿著竹籬達達達達的刮出節拍之聲,追蝴蝶,逐蜻

蜓。再就是稍有一點經濟之念,像捉魚,挖番薯,拔筊白筍,撈田螺等有一絲獵

獲之樂者。這一切全不涉及賞景。243

舒國治幼時對於故鄉未有太多認同,那些成年後回想起來充滿感情的風土景物當時令他

無感,甚或覺得厭煩。段義孚提出幼童的情緒與地方連結之關係:

美國的一年級學生可以認知鄉村、市鎮及農莊為一種單元性的地方,但對這些地

方單元卻沒有很大的熱情,或許除了托兒所和兒童遊戲場外,很少公眾地方是依

兒童世界的比例而建設的。他們是否感覺到需要有一些與他們身型大小配合的地

方呢?答案是肯定的。244

成人世界對待兒童並不友善,太不方便也太過危險,更遑論五○年代水澤溝渠遍布的台

北,孩子們實難對一個處處充滿威脅的空間產生感情。於舒國治而言,童年階段的台北

是生活遊息的空間,情感上卻未與之密切連結,尚待醞釀對於地方的鄉土之愛。段義孚

認為兒童在成人世界感到壓迫的情形,能在遊戲時突破侷限獲得釋放,體會到擴大的空

間感:

或許兒童在玩玩具時體會到擴大的空間感,因為兒童雖然是成人世界中的侏儒,

但卻是玩具世界中的巨人,兒童像奧林匹克山神般俯視玩具屋及玩具火車,獲得

了鳥瞰式的空間觀點。245

故而舒國治憶起兒時嬉遊,仄窄的防空洞成為宏偉壯闊的城堡。一次又一次遊轉其中,

孩童逐漸領略到人與空間的關係,點滴累積對鄉土的情感,進而將一個空間抬升為內心

24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1。 244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27。 245 同前注,頁 23。

Page 10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6

懷愛的地方:

空間因為有別於地方,被視為缺乏意義的領域──是「生活事實」,跟時間一樣,

構成人類生活的基本座標。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

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246

防空洞、竹林,這些設施、空間於孩子們並無意義和實際用途可言。一旦他們將童年生

活的重心──遊戲──投注其上,賦予這些場所以城堡、綠林等對自身具有意義的意

象,並時常流連其間而忘返,防空洞、竹林便不再只是客觀存在的生活事實,而是令他

們喜愛同時感到親切安全的地方。個人便是於生活各種尋常的活動中,對一個地方產生

依附,日漸牽連深刻難以割捨。

習見的沙洲、卵石、雜草等荒疏風景,因太過熟悉而無法引起水城孩子絲毫注意,

然一切卻已默默銘印於心、深厚堆積:「我在這樣的景致中成長,日後遊山玩水或是無

事遐想電影選景,總會不自禁的以這分景義做為品味傾向。」247人總是欣慕自身缺乏的

事物而忽略擁有的一切。舒國治童年時對生活於水鄉中感到厭膩,而心向電影中的異國

情調;當兒時所見隨時光消逝不復可見,那些為日常點滴滲透的風景,卻成了縈懷不去

的畫面,反覆出現於遊賞、選景之際,內化為他藝文品味的基調。童年生活構圖,經過

歲月風化、人生歷練反覆塗抹,描繪出日後之生命圖像:

而孩時的遊嬉,又總是在這類不成定式的區域或不具設備的田野中胡意耗玩,並

常是重複某種單調;如此林林總總,潛移默化的捏塑我漫無目標的人生心念。248

(二)乘車遊晃

都會區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量高,往往發展出便捷多元的大眾運輸系統。眾多運

輸工具中,最貼近台北人生活的顯然是四通八達的捷運系統,車次密集、停靠站多且車

行速度快。台北市捷運系統建置完成前,能供民眾頻繁搭乘的便是分布路線密如都市血

管的公車。對於生長於五六○年代的老台北來說,最親切、乘載著滿滿回憶的大眾運輸

246 Tim Cresswell,《地方》,頁 19。 247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9。 248

同前注。

Page 10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7

工具當然非公車莫屬。

舒國治的公車印象:「公車,在記憶中是我乘坐過最早的汽車。」249他生命中原初的

自由便是來自公車,公車帶領他越過劃定的疆界,駛向未知之境──即使範圍仍不脫台

北市,但那對一個孩子而言卻是多新鮮、廣闊的世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任何體

驗對於剛展開人生冒險的孩子來說都是那麼驚奇且美好。於是,車廂內也是個小世界,

他不厭其煩地觀察,從公車外觀乃至於司機打檔的動作、車掌小姐的姿態,還有各種樣

貌的乘客們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氛圍;這些發生在公車上的人生百態,都被舒國治詳實記

載於〈五十年代公車小景〉一文中。

車窗外的世界難以企及,搭乘公車之於一個孩子,舒國治以為是這樣的事情:

而做為小孩,我原以為乘公車全只是平淡的,吹著窗外的暑風,不時嗅到吉普車

排出的極好聞的汽油氣味,望著稻田、小土坡、竹叢隨見的郊區台北,隨之開進

了房舍、店家密集的市內。250

乘公車的過程似乎有些乏味又有幾分悠閒,一旦將視線望向車窗外,總有美麗風景。極

貼切的人生寫照,孩童總是渴望長大,卻一逕慢悠悠地走著、看著、停駐嬉戲,把短短

數年過得像一生一世那麼長。

一趟趟平淡的車行中,舒國治愈發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即便是平面式的印象駐

留,層層疊疊亦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搭乘公車不僅擴大了他的世界,也改變了世界的景

觀:家鄉除了水澤遍布外,竟還小橋處處。「河上每隔不遠一座座的橋,是緩緩公車速

度來欣賞的最佳市景。」251公車不只是一種工具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提供異於日常的

視角看生活。難怪舒國治寫了那麼多公車,甚至整理出五十年代中期公車路線概略,收

於〈五十年代公車小景〉文中,卻絕口不言一般人搭車的原因:到達目的地。

在當時繁複密布的眾多行車路線中,舒國治則最鍾情十三路公車:「自崁頂、水源

路、廈門街(回程走泉州街)、和平西路、昆明街、西寧北路、天水路、寧夏路、涼州街、

延平北路,至台北橋。」252

249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44。 250 同前注,頁 143。 251 同前注,頁 144。 252 同前注,頁 148。

Page 10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8

崁頂的河邊高坡,植物園旁的矮舊房舍,是外省本省摻融交錯的豐厚風味;昆明

街的商店市街,再往北的古舊天水路、寧夏路、涼州街等純台式氣氛,更是新奇

而目不及目給。這條路線的設計,或許從不熱門,但我最是獨鍾。253

十三路公車行經之處雖多矮舊房舍,卻融合本省、外省深厚複雜的風格,自有一種錯綜

的異地情調,往北行,則置身於純台式的氛圍中。外地遊客甚或在地人可能因為這條路

線停靠各站並不熱門,而錯過沿途姿態萬千的風景、建築;舒國治非目的取向地隨著公

車四處晃蕩,屏除功利,用心才能發現平凡中最動人的情致。

「在當今的雅典,公共的交通工具被稱為 metaphorai254。人們上班或者回家,就搭乘

一輛“隱喻”──一輛公共汽車或者火車。」255乘坐一輛隱喻於城市中轉徙遷移,舒國

治翻轉了道路固定的修辭風格,在一個又一個站牌暫駐停頓,最終畫下句號的目的地,

似乎消融於不斷退後的街景之中,或者最初即不存在。

第二節 地景:心中的風景

舒國治目睹台北從昔時水澤遍布的農村景象,經歷歲月淘洗而至於現代化。參與都

市面貌日漸變化更新的過程,和個人地方感之塑造關係密切。地景(landscape),一個習

見於地理文本中的概念,時常伴隨「地方」出現:

地景是指我們可以從某個地點觀看的局部地球表面(參見 Cosgrove, 1984;

Jackson, 1997)。地景結合了局部陸地的有形地勢(可以觀看的事物)和視野觀念

(觀看的方式)。256

地理學家 Tim Cresswell 界定地景與地方二者首要相異處為:「在大部分地景定義中,觀

者位居地景之外。這就是它不同於地方的首要之處。地方多半是觀者必須置身其中。」

257地景之異於地方,乃在於地方是人們日日生活其中之處,但我們不居住在地景裡,我

們觀看地景。然而,從地景角度切入,仍不失為理解個人對故鄉之愛的適當面向。因為,

25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153-154。 254 法文中 métaphore 意為「隱喻」。 255 Michel de Certeau,《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5 月),頁 197。 256 Tim Cresswell,《地方》,頁 19-20。 257 同前注,頁 20。

Page 10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99

「地方」也是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得以從中看見人對該地的情感依附,

看見意義和經驗。

《水城臺北》所述及者,除了舒國治的童年回憶、個人抒懷之外,對整個台北景貌

之變遷亦多有著墨。本文分析舒國治對故鄉地方感之建構,以其生活經驗為主,同時取

徑相關地景書寫,爬梳其流浪異國返回故鄉後,由外部視角凝望台北這塊土地所流露的

真實情感。

數十年間,台北從水鄉變陸城,原本的河床成為道路,農村房舍被夷平,取而代之

的是高樓大廈林立。城市面貌一再變化,若欠缺生活經驗融入與情感投注,僅著眼於可

見的、可測量的屬性,恐怕淪於形式主義而為一片僵固、定時拆換的布景。在注入個人

經驗情感的同時,亦不可忽略地方之主體性,否則地方也只是個被動等待人類前來體驗

的場景。地景與地方兩個概念之互相補充,使得我們對於地方感之理解更加全面、更臻

完善。本節藉由分析《水城臺北》中的地貌書寫,將能更接近舒國治心中無可比擬的佳

美年代,並深入理解他對故鄉的懷舊心緒。

一、街道

道路之於城市,一如血管之於人體,負擔運輸溝通的任務。交通需求構成道路存在

之正當性,排除玩賞、造景等因素,一條不為用路人走經的街道形同一片荒蕪。早年都

市規畫未將人口膨脹、城鎮未來發展等納入考量,遂造就許多老舊市鎮目前交通不敷需

求的亂象。台北為台灣的首善之都,經歷都改、重劃後,擁有各項國際等級的硬體公共

建設;回溯充滿記憶的台北,歷史板塊錯置,建物、道路等物換星移,舒國治引領我們

重回當年古意盎然的舊城,繞行於錯綜曲折的巷弄之中:「台北之街路彎曲,巷中生弄,

全是沿由早年的溪渠河道而逐漸成形的。」258

隱蔽於高樓大廈間的蜿蜒小路,並非如紐約百老匯(Broadway)大道為蓄意規畫下的

產物,而是依順原本地形中彎斜的河道而建:

所有的台北斜路,指出早年的河跡。短如齊東街、寧安街,長如延吉街、安東街、

258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45。

Page 10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0

舒蘭街、五常街等皆是。259

身為對都市發展沿革知之甚深的老台北,舒國治輕易指認出當年陳跡。他藉由現今歪曲

斜交的錯雜街道,尋覓昔年地形走勢,訴說不為這個世代年輕人所知的陳年往事。尋尋

覓覓間,他直言坦承:「我那自認的記憶不知可靠否?」260記憶是一塊記載滿滿往事的豐

碑,新的事件不斷書寫掩埋前事,又隨即成為舊事,遭到當下印象覆蓋。舒國治所挖掘

者,不僅是台北過往的面目,更是內心所懷愛銘刻的種種,以客觀地貌書寫偷渡自身對

逝去年代之眷戀不捨。

一般人太過習慣周遭事物而容易忽略其存在,又或者因為它們日漸改變過於微渺而

難以察覺。舒國治出走浪遊,與台北之間那段空白歲月,反而令他對城市景觀、地勢之

今昔變化感受更為強烈,彷彿將現在的台北地圖,與腦海中的水城印象疊合那樣清楚直

接。例如短短百餘公尺的舒蘭街,舒國治卻能娓娓道出其陳年樣貌:

今之舒蘭街,在浩瀚大台北,根本不易找到的,它只得一百多公尺。然當年確有

二公里長,約由今新生北路二段四十九巷左近開始,自西北迤向東南直抵今八德

路安東街口,這一段波折起伏之路,今日不但在樓房密佈、街巷修裁的實際地面

無法看出,即使按索於線條或顯分明之地圖,也已不可能。261

相隔太遠或太近,都使得人得費力聚焦才能視清景物,適當的距離,令一切盡收觀者眼

底。舒國治從局外人角度所見者,不是麻木無感的地景,而是更為細膩敏感地覺知今昔

之變。

熟悉過往歷史的老台北並不難揣想,腳下綿延相連的斜徑原是一溪潺湲流水,熟諳

交通地理者,自然取徑較短路程:

斜岔路徑既多,老台北選路行走的習慣自然而然選那對角之間的斜線,視之為當

然捷徑。我們坐在朋友開的車上,常以他所選的路徑來斷定他是不是這區的老住

民。262

259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48。 260 同前注,頁 49。 261 同前注,頁 48。 262 同前注,頁 47。

Page 10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1

暫住或其後移居台北者,對於該地區路況尚屬陌生,用路通常選擇主要幹道,鮮少於巷

弄中穿梭。老台北久居於此,對於左彎右拐之巷弄究竟通往何處了然於心,因而走的路

徑愈是複雜。若於地圖上記錄個人位移路線,筆尖流瀉之線條纏繞程度將與他對該地區

的熟悉度、感情成正比。

人文地理學家西蒙 (David Seamon)認為理解地方的關鍵在於身體移動性 (bodily

mobility),他的研究專注於「空間的日常移動」:

「由個人自己開展的身體或身體局部的任何空間移置(displacement)。走到信箱

取信、開車回家、從住家走到車庫、伸手從抽屜拿剪刀──這一切行為都是移動

的例子。」263

西蒙認為日常生活中有諸多習慣性的移動,例如:每天開車經由同樣路線上下班;一邊

說話一邊在抽屜中探找東西。這類似乎低於意識監控的舉動,常被冠以「自動」、「習慣

性」、「機械」等詞語加以描述。西蒙將完成特定任務的一連串前意識行動以舞蹈比附之:

「他稱呼這種序列為身體芭蕾(body-ballet)。若這種移動維持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他就

稱之為『時空慣例』(time-space routine)。」264這個詞彙形構出個人日常依循慣例而為的

種種行止。西蒙檢視個人與群體行動,歸結出日常行止與地方感的關聯:

許多時空慣例在某個特殊區位裡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地方芭蕾」(place-

ballet),西蒙認為這會產生強烈的地方感。身體的移動性在空間與時間裡結合,

產生了存在的內在性,那是一種地方內部生活節奏的歸屬感。265

甫居一地者,傾向嘗試不同路線以熟悉周遭環境;而長住該地者,通常或因效率或

因個人偏好而養成固定走法,較少更易。故而舒國治觀察身邊的人之用路情形,從中發

現一個現象:「通常他愈是老住該區,他的選路習慣愈是不願更改。」266這分不喜改變的

固執,實則為一種實踐地方的方式。換言之,個人長時間固定的身體移動性,行動上依

附於該地,進而情感上亦產生依附,深刻的地方感便於不知不覺中油然而生。

263 Tim Cresswell,《地方》,頁 57。 264 同前注,頁 58。 265 同前注。 266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47。

Page 10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2

二、河流

小時候家住大安區,幾乎所有能見到的街衢,旁邊都有一條河。267

數不盡的溪流、河渠環繞包圍,匯流而成舒國治的童年回憶。他還未親睹淡水河、新店

溪、基隆河這些聞名大河前,便已從生活環境中川流不息的水,建構出對「河」的認識

與概念。舒國治於〈水城台北之河跡〉中提及,有兩處河跡可為台北早年處處水澤、河

道密布之代表:

一條是昔年的「安東街」河,另一條是「安河路/頂好」河。這兩條河,雖沒有

新生南路「瑠公圳」來得有名,又似不及它寬闊,但也窄不了多少。268

文中,舒國治娓娓道來二河形勢與走向,令讀者倏地遁入閱讀地方志之錯覺,而不變的

是他一貫舒緩淡雅的行文風格。

自幼浸淫於泥澤溪流之間,舒國治所關注者不僅故鄉的水,對於異國河流亦充滿嚮

往。他讚嘆法國塞納河獨到之美在於自然風光與人工斧鑿痕跡之交融無間:

巴黎的塞納河恁是得天獨厚。法國人最懂在河的兩岸構建壯觀樓宇,供人幾百年

來遠眺景仰讚嘆指認,這或許沒有一個城市及得上它。塞納河洵是巴黎最富流暢

最顯神奇的動脈。即河上的一座座橋樑亦足教人駐足依依。269

塞納河之優於其他河流並不在其天然條件,而是法國人獨到的審美能力運用於建築上,

營造出河岸瑰麗奇偉之勢,令其他城市望塵莫及。舒國治認為紐約的東河、赫得遜河,

柏林的史普利河皆無法與之比肩,甚至心嘆台北淡水河岸濱亦非宜於悅目散步之所。於

此可見他對城市之迷戀與品味或不脫中產階級美學,以此準的回首凝望台北相對樸實的

樣貌,不免迭有訾議,然其心所向者終是由自幼生息於斯的故鄉出發。

舒國治觀察昔年台北人生活於水澤之間,早習慣腳下河流、溝渠交錯漫溢,居住照

樣選擇地勢稍低之處,並不憂慮淹水之患轉而求高。他舉一例:

267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52。 268 同前注,頁 62。 269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86。

Page 10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3

君不見前幾年才因火焚而毀的同安街底(緊貼水源路)那一兩幢二層黑色木造日

式樓閣房子,顯然六、七十年前建之於此,何嘗不畏於水淹,實是為了那憑臨河

岸眺賞水景之怡心悅目也。碧潭邊在溪的東岸(派出所附近)前些年亦有形制相似

的二層木造日式樓多棟,意是眺賞同理。270

五、六○年代台北盆地周邊群山環圍,盆底河水游繞,居民生活先就低濕之地未往高處

開墾。即便有遭遇水患之虞,仍無法阻卻台北人憑河遠眺美景的欲求,執意將住宅緊傍

河岸,由此足見民性之樂天浪漫。另一方面,舒國治則認為台北人是逐平淤、求水澤之

田民,非開崗鑿岩之山民。「而此種捨難求便之性格,終致傾向於百年後之漸趨積弱無

力也。」271舒國治解讀早年居民選擇生活環境之趨向,認為台北人性格懶散行事避難就

易,終致走向軟弱難振一途。舒國治直抒識見,乍讀之下似為個人主觀意識,實也反映

出社會文化的某一環節。誠如 Mike Crang 所言:「文學不因其主觀性而有缺陷;相反地,

主觀性表達了地方與空間的社會意義。」272身為台北人,舒國治從個人經驗、反思出發,

深刻體察故鄉這塊土地;遊歷異地多年返回後,以他國風土人文為參照,從局外人角度

切入,剖析台北數十年間之發展脈絡,讓我們有機會透過舒國治這片濾鏡看台北。

三、橋

兒歌歌詞「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為舊時台北人居處的最佳寫照。溪流

河渠既多,溝通兩岸的橋樑自然為數不少,形塑當時特有的行路文化:

遇迎面來人,則很本能的考慮先行後走;或是移開菜籃,或是側身讓過。這是當

年因橋板文化而隨處慣見的台北身段。273

人類開創環境,環境亦塑造人類;居民為了適應生活環境,會順勢發展出當地獨特的生

活方式。五○年代台北橋樑處處,形塑水城時代特有的台北身段。舒國治記憶中臨沂街

一帶居民,因住家巷口多窄橋,人們騎腳踏車來到住家近處,總得跳下車來,推著車子

走個幾步方得進得了家門。這帶有簡樸趣味的日常畫面,隨著往後台北盆地逐漸乾涸而

270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51。 271 同前注,頁 52。 272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5 年 6 月),頁 58-59。 27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54。

Page 10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4

散逸不見。

五、六○年代,台北已略具現代都市之雛形,然詩文中「小橋流水」景致仍與民眾

朝暮相隨,全市橋樑不下一百五十座,中山北路此等大道昔年亦小橋處處。舒國治的記

憶遠溯橫跨基隆河廢河道的士林吊橋:「早年橋下河泥如墨,布袋蓮綿延,東岸橋頭有

濃妝老娼蹲坐吃飯,一派沒落的北里舊情,恰與夕陽中這老吊橋相映成趣。」274台北橋

屹立之盛景猶存其腦海:「台北橋,七跨黑色鐵青,巍然立於蕩蕩淡水河上,譬似僅能

供人遠企,登上它便如要遠離人煙奔入蒼莽,不勝依依。」275眾多規模不一的橋樑遍及

台北,於年幼的舒國治心中只得一座大安橋:「小孩時坐三輪車去公館的山上(蟾蜍山)

看『外婆』(實為我姊姊她乾媽的媽媽),心中想的『搖搖搖,搖到外婆橋』便是這『大

安橋』。」276士林吊橋、台北橋等通往城郊的大橋,儘管再聞名、規模再宏偉,舒國治言

及它們只得止步於外觀、景色之描摹。大安橋才是他心目中的典型。因為它不僅是聯絡

交通的建設,而是舒國治兒時乘坐三輪車一路搖晃前行的風景,塗染個人情感,與童年

回憶緊密交織不可分離。悠然河景,水面粼光映射出當年淺淡靜謐的水城台北。

舒國治於《水城臺北》中所書寫者,除了個人生活經驗、感想之外,對於台北的建

築、道路等建設亦著墨甚多。他沿著時間脈絡觀看城市變化,一抒己見之餘實則為個人

懷思之披露。Tim Cresswell 指出,建構記憶的方式之一便是透過地方生產:

紀念物、博物館、特定建築物(而非其他建築物)的保存、匾額、碑銘,以及將整

個都市鄰里指定為「史蹟地區」,都是將記憶安置於地方的例子。地方的物質性,

意味了記憶並非聽任心理過程的反覆無常,而是銘記於地景中,成為公共記憶。

277

舒國治將時代的群眾記憶私有化,濃縮篩撿後呈現出一幅極富個人色彩的水城圖像。私

人記憶有賴公眾記憶支持,而眾多個人記憶匯集而為公共的記憶,彼此相互滲透註解。

我們得以從舒國治的字裡行間,窺見昔年水城風貌,並探入其理性、感性之肌理,將逝

去的流水年華一點一滴重新注入這已然乾涸的盆地之中。

274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56。 275 同前注。 276 同前注,頁 57。 277 Tim Cresswell,《地方》,頁 138。

Page 11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5

四、乾涸的淺水

舒國治筆下昔年的台北竹木森森、水澤遍布,瀰漫著濃濃東洋式的淒清之美。台北

人的生活便以傍水而居為前提展開:夜闌人靜時分,躺臥床上看著牆面潮湮而泛出的明

暗圖形;耳際傳來蛀蟲孜孜矻矻嚙咬木頭的聲音,假以時日,可於櫥櫃、沙發底下發現

一座座木粉小山。每個家庭必備樟腦片,最好放置衣物的也是樟木箱。茶葉當置於茶葉

罐,餅乾、桃酥放在吃空了的「金雞餅乾」桶裡。為防潮溼,戶口名簿、畢業證書等索

性放在「建新百貨公司」的襯衫鐵盒裡。溼氣鏽蝕鐵器、屋簷鐵皮、鎖、腳踏車龍頭、

餅乾桶……「致使凡物皆是易舊,也令台北人不自禁有世事不得恆常之嘆。」278舒國治

之嘆或因目睹器物易生鏽損壞而發,或將自身感觸投射於物而發。無論緣何,這分萬物

變動無恆的心念亦反映於其轉徙漂泊的人生經歷:暫居某處,再從一個地方流浪到下一

個地方,不求定根。

潮溼多水的環境,使得物品容易損舊,舒國治認為現今台北人好丟棄東西的習慣即

肇因於此:「今日台北人如此的喜歡丟棄東西,實是多年來對舊物轉眼損敗之積累煩惱

所自然之呈現。」279新與舊非物之對立性質,而是一道光譜,存在著漸進延續的關係。

新者終有衰舊的一天,舊者亦曾經嶄新。早年台北多水氣,加速物之折舊進程,時間彷

彿受到壓縮,城市風貌亦瞬息萬變旦夕不同:「台北的天職是加速造就歷史,不是保持

現蹟。」280台北不斷改變,從當年的農村演變為現今集行政、經濟等國家命脈於一身的

國際級都會。舒國治認為台北的各項轉變中最為重大的是「由水城變成陸城。」281潮黴

的環境令人困擾,為改善生活中諸多不便,各項舉措、工程於焉展開:

於是,台北人雖然嘴裏不講,心裏頭人人不約而同的打著改造台北的偉大主意,

他們要覆蓋河渠、填塞陰溝、拆掉橋板、鋪設馬路、鏟除蔓草、填起水田,甚至

想要離開赤腳、脫棄木拖板,還有打掉茅坑、斷絕糞蛆……282

台北登峰造極之濫觴於斯,向著進步的現代化都市前行。除了因應日常生活所需而

278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32。 279 同前注,頁 32。 280 同前注,頁 11。 281 同前注,頁 13。 282 同前注,頁 32。

Page 11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6

進行的公共建設外,依舒國治之觀察,倒乾台北盆地的清淺積水,使之從水城變為陸城

的重要因素乃是公寓時代之來臨:

樓愈蓋愈高,建蔽率要求愈高,台北的地也就愈顯不夠,除了買水田、填池塘之

外,拆建矮舊平房時索性將它周邊的渠溝填占成陸地。於是原先台北這裏一窪那

裏一陷的小溪小溝全在不知不覺、不明年月中遁形了。283

居住上對於公寓大樓的需求提高,代表都市人口攀升,人口數與都市化程度密切相關。

台北的公寓時代來臨,象徵其脫離往昔農村、水城階段,朝現代化邁進。文化地理學家

Mike Crang 對於地景之論述,可說明地景變遷與社會發展之密切相關:

地景首先暗含了自古至今對大地的集體塑造。地景並非個人資產;地景反映了某

個社會──文化──的信仰、實踐和技術。地景就像文化一樣,反映出這些元素

的匯集,因為文化也不是個體的資產,而且只能夠在社會中存在。284

〈台北各區速寫〉一文中,舒國治以極短篇幅輕描淡寫萬華、大稻埕、城內與西門

町、中山北路、士林、天母、北投、景美、木柵、大安區和東區等地,有些區域甚或寥

寥數言帶過,卻也令讀者大致能解該地特色、居民生活百態,以及由水鄉變為陸域之發

展沿革。例如古廟眾多的台北最老聚落──萬華:

萬華,依著淡水河興盛起來;時移歲遷,淡水河淤淺了,萬華也漸消落了,於是

這條大河變成後院的一片大沼塘,黃昏時老人在河邊(如長沙街底的二號水門)泡

茶賭賭「三國誌」,倒成了今日的「淡江夕照」一景。285

因為人類生存所需,古文明多發生在大河沿岸。萬華,這塊土地自然也少不了河流滋潤。

淡水河淤淺預示了萬華的沒落。同樣乾涸了一彎流水,整個台北因而邁入現代化,萬華

卻如遲暮美人褪去風華。舒國治饒富興味地看待這個宛如光陰停滯的老舊地區:黃昏

時,老人們在河邊從事種種活動,輝映夕陽餘暉,成就一幅「淡江夕照」。舒國治總能

從不惹眼的平凡人事物中,領略一番自在自得的人生況味。與其感慨萬華風華老去,不

283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39。 284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頁 18。 285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13。

Page 11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7

如謳歌它挽住時間腳步,徘徊流連於那個令舒國治懷愛難捨的年代。

再說天母。與發展甚早的萬華相異,此處為台北北郊最遲規畫開發的地區,生活機

能極佳。其中,「尤以中山北路七段這一段小小上坡路段,據說美僑曾經特別測量出,

是全市氣候最乾燥宜人的一塊。」286北市內各區開發順序,儼然以氣候水文為軸線展開,

軸極分別指向潮溼與乾燥,與之對應的是各區崛起年代早晚;台北的開發進程在空間維

度與時間維度彼此平行,均由多水遞進至乾燥。舒國治以昔為美的心緒,竟也與此軸線

並行不悖。

第三節 小結

對比於行旅異國的各種新奇體驗,家鄉顯得蒼白平淡,生活彷彿咬合嚴密的齒輪,

日復一日運轉。弔詭的是,我們對於故鄉的喜愛便是來自日常平凡無奇的累積。因之,

舒國治寫童年,盡是泥澤溝渠:走路沿著河溝,三兩步便碰上一座橋;教室牆底下開著

透氣的「狗洞」等,日常生活經驗皆不離水,彷彿整個童年除了對水的厭膩外再無其他。

而這便是段義孚所提示者:「我們如何去經驗這個細小而熟悉的世界?這一個世界有無

窮盡豐富的平常生活卻缺乏可茲高度意象幻想的景物去激勵我們的記憶。287」

舒國治時於字裡行間流露對台北的批評,實是自我感受交互辯證過程中的一環;因

為缺乏轟轟烈烈的事件,所經驗者多為平凡的日常點滴,於是,他難以嚴格界定故鄉的

好與壞:「其實台北許多優點,常伴隨著它的缺點。」288喜愛與厭煩彼此滲透難以明晰的

情感,實是出於個人對故鄉最深沉的眷戀,因此欣然接受她的一切好壞。鄉土之愛無法

刻意經營得致,唯有透過長久生活其間,不知不覺中自然形成。而這些日復一日發生的

尋常事件,日後化做舒國治筆下永恆的詠嘆調,反覆現於其文之中。

論及「地方」時,自不可疏漏「地景」此一相關概念。本章第二節中,探討舒氏散

文中的地景書寫,從街道、河流、橋等人為建物,乃至於整個台北地景的自然演變。泛

論台北各區的過去與現在,舒國治信手拈來、言簡意賅,舉重若輕的姿態,將老台北深

厚的人文底蘊與鄉土情懷表露無遺。當他綜論台北地景由潮溼轉為乾燥的進程時,似乎

286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222。 287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137。 288 舒國治,《台北游藝》,頁 211。

Page 11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8

也將自己對故鄉的感情隨之傾倒乾涸。舒國治心念所及者,總是五、六○年代素樸佳美

的水城歲月。

Page 11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09

第六章 結論

舒國治生於水城時代的台北,其後於成長過程中,見證它點滴傾倒盆底淺水,逐步

走向現代化的陸城。世代差異與都市景況變遷,令人不得其所,進而成為眷戀往昔的懷

舊者,追尋著懷愛的原鄉、佳美的年代。因為生長之時代脈絡與社會劇烈的變動,「懷

舊」內化為舒國治生命的基調,無以名狀的淡漠憂懷時而於筆尖流瀉,化為文字,從字

裡行間建構出生命原鄉的樣貌。各種關於流浪、孤獨、閒散的書寫,乃至於充滿獨特風

格的舒式筆調,無一不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感思。

本文研究爬梳舒國治所著散文,主題多及於:追懷逝去的水城時代;關於台北食衣

住行等各種面向,點滴日常匯流而成深厚的地方感;城市書寫;孤傲的流浪哲學與求慢

的生活美學,而這一切其實皆指向他的懷舊心緒。

在舒國治的散文中,屢見他對早年生活經驗之追憶;台北,為其書寫之母題,許多

作品直接觸及此核心,而圍繞此中心向外擴散之書寫亦所在多有。唯舒式一貫閒散的性

格落實於寫作上,使得其作品並未有系統性架構,多是隨興之所至而寫,經過反覆閱讀、

審慎分析,始得理出頭緒,究其為文脈絡。本章將以「懷舊」為主軸,回顧舒國治之書

寫重心,並將其散文置於整個時代、社會脈絡下探討,總結其寫作原點「懷舊」及由此

衍生的種種散文書寫。以下茲就書寫於舒國治之意義、追懷的原鄉與其體現懷舊情懷方

式三面向分述之。

一、書寫:追尋原鄉之徑

透過同類經驗反覆書寫,使得我們能從原本單純的敘事對象中提取意義。經過縝密

爬梳作者生長背景與為文脈絡後,能賦予以表象之下更深層的意義,使之成為象徵,甚

至進一步考察作家創作之母題。舒國治寫作題材以旅遊見聞、台北生活面向與個人日常

觀察感受等為主,散文中經常論及者,例如:台北、晃蕩、流浪和小吃等命題,不斷重

複至一定程度後,均突破字面意思,成為有豐富潛在內涵的象徵符號。彷如考古似地繼

續探掘,舒國治的書寫母題即是「懷舊」。對五、六○年代的懷舊心緒,轉變為他日後

的閒散態度、晃蕩儀式,甚至離開台北經年流浪異國。台北人/異鄉人雙重身分認同與

Page 11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0

置換,形塑其獨特的書寫風格,筆調常帶滄桑淡漠、孤傲不羈,觀看、論述都有分保持

距離看待事物的冷漠疏離。段義孚認為培養地方感的基本情況之一為「移動中的停頓」:

地方是移動中的停頓,包括人類的動物停在一個地點,因為這一地點滿足生物性

的需求,停頓可使該地點變成感覺價值的中心。289

舒國治流浪過許多城市,卻漫無目的地持續轉徙遷移,缺少與某處深刻的依附情感,反

映在文字上,文風自然趨於冷峻疏離。

本研究以 Boym 之理論為據,分析舒氏散文,將其歸入反思型懷舊。有別於修復型

懷舊者,以如實恢復時代面貌為要務,舒國治坦然接受物理時間、空間之不可倒逆,另

覓其他返回原鄉之途徑──書寫。形式上,舒氏獨特的文字運用,寫就一個又一個繁複

綿長的句式,意圖延緩時間流逝速度並抒發一己懷舊情懷;內容上,他於字裡行間重現

當年的水城台北。書寫是個入口,走進逆行的時光之流,返回令他懷愛的五、六○年代,

重溫昔年的水鄉澤國與種種熟悉的日常生活景況。書寫也是出口,舒國治並不沉溺於文

字架構出的虛無美好,而是於其中尋覓現實生活的參照,進而觀察、思索台北現代化後

的種種現象,提出剴切之個人陳詞。諸多犀利批判言詞的背後,實則交纏著對故鄉深刻

懷戀與失落的矛盾情感,甚至中年時出走美國七年,縱然千頭萬緒,最終仍是心向台北

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舒國治寫作題材除了社會現狀、個人體驗與感想外,並常及於睡覺、飲食、走路等

瑣細事件。散文書寫取材自然來自作家人生經驗,然而在諸多生活體驗、意識反思中,

側重於平凡之生活層面,零亂隨意的書寫情調,反映出現代性特點其中之一:破碎不連

續,整體、統一、系統性等傳統宏大敘事瓦解,已被微小敘事觀點取而代之。然須釐清,

作家寫作與哲學思潮間,不必然存有確切之因果關係,無法直線推論舒國治的微小敘事

風格,乃為符應當代思潮;當然,我們也不應否認思想氛圍對於個人薰陶影響極大,甚

至可能內化為其性格的一部分。哲思與文本間彼此滲透、互為因果的複雜牽連難以辨

明,惟藉由舒國治所寫日常平凡的細屑瑣事,讀者得以拼湊出其生命圖像,並構築出早

年農業社會的時代氛圍。

舒國治藉由寫作傾瀉滿腔懷舊心緒,追尋逝去的懷愛歲月,而非重建當年生活場

289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地方和空間》,頁 130。

Page 116: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1

域,讀者卻仍於不自覺間受文字引領,進入屬於舒國治記憶中的水城臺北。然而私人記

憶必然與他人記憶有所交疊,能由此突破自我界線進入他人領域:「從個人記憶到社會

記憶的過渡中,更為重要的是個人經驗的濃縮。這是通過他人的經驗、自身回憶的證實

以及從他人角度出發的回憶得到的。」290是故,舒國治之個人記憶實透過眾多他者有意

無意間佐證而得,非憑空杜撰;而藉由閱讀舒國治之散文,讀者的個人記憶得以篩濾、

獲得支持,從更客觀的角度認識台北,認識整個五、六○年代。舒氏散文像是當年潮溼

水城盆底清澈的水,讀者輕輕掬起一捧水,腦海中將永存一抹不滅的粼粼波光。

二、永恆的水城台北

懷舊主體戀慕難捨的客體,或為特定之人、事、物,或為一個地方、一段逝去的時

光。舒國治生於五○年代的台北,數十年生息於斯,台北的風土人文是培養他獨特性情

氣質的土壤,諸多回憶則自然成其寫作的題材。個人對於故鄉的依附情感經常是複雜又

矛盾的,舒國治之文即可看出端倪。讀者以為他的流浪起於對台北的厭棄,然經年晃蕩

異地,卻無一處使他產生定下根來的念頭幾經輾轉遷徙,終是返回台北這塊土地。

舒國治的散文中習見其童年回憶,藉由充滿感情的個人記憶,他建構出當年熟悉懷

愛的時代,同時凸顯了懷舊主體在現代化過程中,陷入此時代、環境斷裂的鴻溝裡。他

眼中的七○年代,逐漸褪去四、五○年代半日據、半閩南、半外省的餘緒,是一個很「台

灣」的年代,卻又經歷六○年代追求富裕、進步的進程,社會樣貌變得很不本土;「我

所看到的七十年代,是一個很「台灣」的年代,卻一點也不本土。」291一如學者詹明信

(Fredric Jameson)提出的「對當下的戀舊」(nostalgia for the present)之概念,因為後時代文

化迅速變遷,每隔幾年帶給人的時間感便超越一個世代、一個世紀,產生懷舊感的時間

週期日益縮短。舒國治敏銳覺察故鄉每十年間的變化,面對她的日益陌生,懷舊主體內

心不禁感到流離失所。舒國治遂於 1983 年離開面目陌生的台北,此後浪跡美國長達七

年。

或有相關論述,認為舒國治浪遊異國乃為找尋心中的烏托邦,本研究則不傾向下此

論斷。流浪乃舒國治年少時貪玩遊蕩的延伸,體現其反叛精神,加上生來不安定與孤傲

290 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頁 44。 291 舒國治,《台北游藝》,頁 8。

Page 117: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2

不受羈絆的性格,以此行為對社會主流價值做出回應。身逢時代急遽變化,加上流浪心

性驅使,舒國治屢屢於異鄉晃蕩。然而他流連轉徙各個城市之間,所為仍是最日常基本

的活動,他所拒絕者並非躬行實踐生活,而是精神意識上不肯向既定之價值觀妥協。探

尋烏托邦此等不切實際的浪漫想法,或不存在舒國治的考量之中,例如其評價旅遊指南

時曾言:

有的指南,太情感用事,作者沉醉其所旅遊之地,說得天花亂墜,而展書者越讀

越生疑懼,這樣的指南亦不成功。乃這樣的書,像是描寫天堂。292

由此足見,他並不認為有任何一處完美的地方等待探訪,烏托邦僅存在個人情感氾濫的

臆想之中。

舒國治回憶流浪美國那數年之間:「想及此,我當年多少個寒暑、多少次無端的走

經美國五十州中四十四周的多處此村彼鎮。」293一股莫名的衝動驅使他浪遊於美國廣大

的土地上,終究,他離開台灣展開異地流浪,並非為了尋一個落腳定根的嚮往之境,而

是繼續他的流浪、完整他的漫遊版圖。舒國治遷移在美國四十四州之間,所為非是尋覓

理想中的烏托邦;其漫無目的的無端行止說明背後並無特定追索,流浪本身即滿足舒國

治內心的嚮往與缺乏。當需求得到滿足後,個體便不再對此對象有所欲望。舒國治滄桑

漂泊的人生基調,在經年流浪後已然完足,欲望客體於是轉向,選擇重返故土,過起一

種寧靜恬淡的道地安生日子。

水城時代的台北,始終是舒國治內心懷愛的原鄉。舒國治憶及四、五十年前的台北,

印象是黑色與暗紅,黑的是鱗片摺翹的屋瓦與塗刷瀝青的板壁,紅的是掩映於竹樹水塘

間的三合院磚牆;三十年前的台北,蓋起洗石子牆面的樓房,樸素無光,進入了灰色或

者說是無色的世代。這數十年間光景,是舒國治眼底最眷戀的歲月:

無色,極其以前的黑色、暗紅台北,是最美的台北,是眼睛的黃金時代。五、六

十年代穿過卡其服、戴過軟布棒球帽的學子們知道那是一個值得懷愛的素樸歲

月。294

292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頁 143。 293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頁 38。 294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41。

Page 118: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3

故鄉昔年景致深深烙印於其心,這段樸實無華的歲月,便是舒國治求之不可復得的懷舊

客體。此間亦反映他向來在意本質重於形式的處世態度。

七○年代,台灣逐漸邁入現代化,社會經濟隨之起飛,國民普遍物質生活均大幅提

升。台北倏地揮別過往農村生態,搖身成為現代都市,舒國治覺察到「同時,台北也變

乾了。」295此轉變不僅指地景上的,更是心境上的。大環境劇烈變動,造成懷舊主體不

連續的內在狀態,無所適從地處在過去與現在的夾縫之中,引發強烈懷舊情懷。對比於

五○年代的樸實農村,七○年代的台北轉向資本主義靠攏,功利的社會取向,使人際關

係趨於疏離異化,滿足無窮盡的物質欲望成為生活的主要課題。現代社會氛圍,顯然與

舒國治無為的人生態度相左,親切的故鄉頓時變得無比陌生,不得其所的惶惑,令其滿

腔懷舊之情戚然湧現。論及九○年代的台北,舒國治感受到一股不斷變動的力量,迅速

向前,無情地將懷舊主體甩開,令人望之難以企及,不禁心嘆:「事實上,你不妨常常

回頭看看身後的城市。因為每看一次,可能發現它在無聲無息中又不一樣了。」296

三、懷舊心緒體現方式

時間分秒前進,世代時刻進步,然十九世紀因面臨現代化,故而人們受到衝擊尤鉅。

社會學家托尼斯(Tönnies)認為,個人從出生之際便與家庭群體休戚與共,一旦進入社會,

便等於進入外國。在破碎、疏離、異化的現代性籠罩下,Boym 借用 Tönnies 之概念套用

於現代社會:「這樣,現代社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外國,公共生活猶如脫離家庭田園的

移民境界,城市生存猶如長期的流亡。」297這種流離失所的狀態,即是懷舊主體的心理

寫照。儘管如此,懷舊主體並非一味被困在過去的時光漩渦停滯不前:

懷舊派現代社會學家的大部分都不是反現代的,而是批判現代化的效果,批判因

為資本主義的力量、日常生活日益嚴重官僚化造成的人際關係的客觀化。298

如同 Boym 上述詮釋,舒國治並未迴避繁榮進步的都市生活,他安步漫遊於人群之中,

又與之保持著能夠淡定回身的距離。做為一名都市漫遊者,舒國治緩步逡縮於花花城市

295 舒國治,《水城臺北》,頁 42。 296 同前注,頁 283。 297 Svetlana Boym,《懷舊的未來》,頁 26。 298 同前注,頁 26-27。

Page 119: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4

之中,以擁擠的人群為掩護,低調置身其中,揣賞城市人群與目不暇給的商品,漫無目

的的態度與資本主義時代的功利趨向反差甚大,成為一個諷刺意象。

漫遊者為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中的異數,「因此他的形象又代表著一種被現代性擠

出社會空間的傳統殘餘,總能喚起人們的懷舊感情。」299舒國治向來懶散度日,正因為

時間上頗有餘裕,方能體會晃蕩、喝茶和睡覺等瑣事之美。他認為走路乃世上最美的事,

不以到達目的地為務,盡情享受慢行途中所見風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對於習見無

常的周遭環境多麻木無感,舒國治閒適優游的心境,卻能讓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塗上鮮活

色彩。舒氏的閒散書寫反映出反思型懷舊者不屈從講求功利、效率的高壓社會,保持一

貫從容的步調優游於時間之流,形塑個人閒散的生活韻律。舒國治緩慢的處世美學,彷

彿濃重懷舊之情漫溢開來的模糊暈痕,從中隱約可見其優雅對抗現代氛圍的痕跡,與恣

情徜徉時間的姿態。其所秉持的緩慢美學非紙上空談,而是落實於生活,甚至內化為個

人生命情調,如一抹隱微的懷舊光暈兀自透露黯淡朦朧的美感。

流浪,是舒國治生命中一項重要課題,令他甘於耗費七年光陰,漫無目的地流轉於

美國各州之間,過著極度清簡自苦的生活。他認為流浪是一門「冷的藝術」,獨自浪遊

不將寂寞放在心上,物質、文化乃至於人情牽絆皆摒棄不理。流浪,是舒國治孤傲心性

之踐履。他的孤高不群同時反映於其都市漫遊者的行徑上:雖身處擁擠的人群中,卻能

與之保持一個回身的距離。若非將一切實質與情感層面錯綜纏繞之牽連降到最低,實無

能置身於人群又自外於人群,冷靜淡漠地以旁觀者視角觀察整個都市。

無法自處於現代化後的陌生故鄉,因而離去,投入另一更加陌生且具高度文化隔閡

的國家,如此行徑似乎弔詭,然層層梳理舒國治流浪、歸返脈絡後,並不難釐清其心緒。

「地方是移動中的停頓」300,舒國治漫無目的地浪遊美國,幾乎走遍整個國度,未曾於

某處久留,即便至為喜愛的異托邦京都,他亦只願於門外駐足徘徊,做個京都的門外漢。

與各個城市間淺薄的關係,說明舒國治真正依附的地方仍是故鄉台北。

當摯愛的鄉土褪去親切感,一切熟悉的風景自行退後至遙遠不可觸及的往昔之際,

懷舊主體陷溺於難以言明的深切失落與徬徨,形同遭故土放逐的異鄉人,流亡異地遂成

為獲取自由之唯一途徑。經年流浪漂泊,舒國治浪彷彿荷馬史詩中,經歷十年海上漂流

299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2015 年 2 月),頁 168。 300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頁 131。

Page 120: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5

終得返鄉的奧德修斯。舒國治雖無預設目標地四處遊晃,過程中必然成就了個人的自我

追尋與成長調適,使他能更圓熟豁達地面對台北各種今昔遷異,心向過往的同時亦晃蕩

著朝未來行去。

Page 121: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6

參考文獻

一、文本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台北市:遠流,2000 年 12 月。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台北:遠流,2006 年 2 月。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台北市:大塊文化,2006 年 10 月。

舒國治,鄭在東畫,《台灣重遊》,台北:大塊,2008 年 5 月。

舒國治,《窮中談吃》,台北:聯合文學,2008 年 8 月。

舒國治,《水城臺北》,台北:皇冠文化,2010 年 11 月。

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1 年 9 月。

舒國治,《宜蘭一瞥》,台北:聯經,2015 年 5 月。

舒國治,《台北游藝》,台北:皇冠,2015 年 8 月。

二、專書

(一)中文著作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 年 8 月。

余虹,《藝術與歸家──尼采‧海德格爾‧福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年 8 月。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97 年 4 月。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2015 年 2 月。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97 年 7 月。

施雅軒,《地理思想‧思想地理》,高雄:麗文,2012 年 8 月。

胡錦媛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文化,2013 年 3 月。

張寅德,《意識流小說的前驅:普魯斯特及其小說》,台北:遠流,1992 年 3 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2010 年 7

月。

Page 122: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7

廖炳惠,《關鍵詞 200》,台北,麥田,2003 年 9 月。

滕守堯,《海德格》,台北市:生智文化,1998 年 5 月。

顏亮一,《記憶與地景》,台北:田園城市,2009 年 12 月。

羅崗,《想像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蘇人民,2006 年 6 月。

(二)翻譯著作

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2 年

1 月。

Ben Highmore,王志宏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年 1

月。

Bernard Stiegler,《技術與時間 2:迷失方向》,南京:譯林,2010 年 2 月。

Charles Baudelaire,郭宏安譯,《1864 年的沙龍: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桂林:廣西師

範大學,2002 年 11 月。

Charles Baudelaire,亞丁譯,《巴黎的憂鬱》,新北:大牌,2012 年 6 月。

Dani Cavallaro,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鳳凰,2013 年 12

月。

Edmund Leach,黃道琳譯,《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父》,台北:桂冠圖書,1998 年 4

月。

Felipe Fernandeez Armesto,何舒平譯,《食物的歷史》,北京:中信,2005 年 2 月。

Frédéric Gros,徐麗松譯,《走路,也是一種哲學》,新北:八旗/遠足,2015 年 8 月。

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年 7 月。

Georg Lukacs,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年 7 月。

Hannah Arendt,王寅麗、張立立譯,《過去與未來之間》,南京:譯林,2012 年 1 月。

Josef Piper,劉森堯譯,《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台北:立緒,2009 年 3 月。

Isaiah Berlin,呂梁、洪麗娟、孫易譯,《浪漫主義的根源》,南京:譯林,2008 年 1 月。

Mary Evans,《社會簡史:現代世界的誕生》,上海:復旦大學,2010 年 7 月。

Martin Heidegger,《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北京:上海遠東,2004 年 5 月。

Mary Gluck,羅靓譯,《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合肥:

Page 123: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8

安徽教育,2009 年 1 月。

Michel de Certeau,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市:南京

大學出版社,2009 年 5 月。

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5 年 6 月。

Nelson Graburn,趙紅梅等譯,《人類學與旅遊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年 6

月。

Roy Moxham,畢小青譯,《茶:嗜好、開拓與帝國》,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2009 年 12 月。

Simon Parker,王志宏、徐苔玲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2007 年 11

月。

Svetlana Boym,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江蘇:鳳凰出版,2010 年 10 月。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台北:群學,2006 年 12 月。

Vladimir Nabokov,廖月娟譯,《說吧,回憶》(台北:大塊文化,2007 年 1 月。

Roland Barthes,莫渝譯,《偶發事件》,台北:桂冠,2004 年 5 月。

Walter Benjamin,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 柏林童年》,台北:允

晨,2003 年 4 月。

Walter Benjamin,《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年

6 月。

Yi-Fu Tuan,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年 3 月。

Yi-Fu Tuan,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逃避過程即是創造文化的過程》,台北:立

緒,2006 年 4 月。

太宰治,吳季倫譯,《津輕》,台北:馬可孛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 9 月。

三、學位論文

王羽家,《臺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輝為主》,台北市立教

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2010 年。

林大鈞,《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

士,2005 年。

Page 124: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19

洪依欣,《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2008

年。

劉書榮,《在生活中漫遊的旅者──舒國治 60 歲以前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

系,碩士,2012 年。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語文與創作

學系,碩士,2011 年。

鄭傑中,《舒國治散文的懷舊情懷與城市書寫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13

年。

林昭緯,《回憶的迷走街─懷舊表現手法應用於圖畫書創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

院美術系,碩士,2011 年。

四、報刊雜誌

(一)期刊

尹維誠,〈舒國治旅行書寫的特色〉,《台灣文學評論》第 8 卷第 3 期,2008 年 7 月。

李欣倫,〈拾掇生活瑣趣的行者─專訪舒國治〉,《文訊》第 195 期,2002 年 1 月。

舒國治,〈旅途雜感〉,《聯合文學》第 198 期,2001 年 4 月。

舒國治,〈台北遊記〉,《聯合文學》第 206 期,2001 年 12 月。

張瑞芬,〈優雅的浪遊─評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文訊》第 246 期,2006 年 4 月。

張瑞芬,〈路曼曼兮─評舒國治《流浪集》〉,《文訊》第 254 期,2006 年 12 月。

劉梓潔記錄,〈舒國治解年輕人的疑問─談嬉皮、談六十年代藝術熱、談臺灣新電影、

談逃避與流浪、談小說與散文〉,《聯合文學》第 286 期,2007 年 8 月。

謝明彧整理,〈隱於市的散文作家舒國治〉,《經理人月刊》,第 44 期,2008 年 7 月。

羅秀美,〈漫遊者的飲食散文──試論舒國治的飲食書寫及其建構新典律的可能性〉,《中

國現代文學》第 17 期,2010 年 6 月。

(二)報紙

舒國治,〈美好的生活〉,《聯合報》A13,2009 年 12 月 27 日。

Page 125: 東 海 大 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thuir.thu.edu.tw/retrieve/30351/104THU01045003-001.pdf · 感謝的便是恩師芬伶。還記得初見周芬伶老師時的景況,九月燠熱的陽光將整間

120

舒國治,〈台北的歡樂角落〉,《聯合報》A27,2010 年 5 月 15 日。

楊照,〈現代都會的閒散傳奇〉,《聯合報》45 版,2008 年 9 月 16 日。

許悔之,〈不牽掛的感動《門外漢的京都》〉E5,聯合報,2006 年 3 月 12 日。

五、網路資料

http://www.peopo.org/news/2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