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 Fudan University...3 2. 学习药学的意义 (1) 药学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

206

Transcript of 一、 前言 - Fudan University...3 2. 学习药学的意义 (1) 药学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

1

目 录

一、  前言 ........................................................ 2 

二、  药学专业和药学院 ............................................ 2 

(一)  药学专业简介 ........................................................................................................... 2 

(二)  药学院概况 ............................................................................................................... 4 

三、  学业要求与课程体系 .......................................... 5 

(一)  课程学分与成绩通则 ............................................................................................... 5 

(二)  毕业条件及授予学位类型 ....................................................................................... 5 

(三)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 6 

(四)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 8 

(五)  选课指导与课程导向指引 ..................................................................................... 10 

(六)  本科生书院-导师制度简介 ................................................................................. 14 

(七)  实践能力的培养 ..................................................................................................... 14 

四、  课程简介 ................................................... 14 

(一) 大类基础课程 ........................................................................................................... 14 

(二) 专业教育课程 ........................................................................................................... 50 

1. 药学专业课程 ............................................................................................................. 50 

1.1 专业必修课程 ....................................................................................................... 50 

1.2 专业选修课程 ..................................................................................................... 100 

1.2.1 药学类通选课程群 .................................................................................. 100 

1.2.2 药学专业课程群 ...................................................................................... 121 

1.2.3 药物化学课程群 ...................................................................................... 141 

1.2.4 药理学课程群 .......................................................................................... 155 

1.2.5 药品营销及管理课程群 .......................................................................... 172 

2. 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课程 ........................................................................... 176 

3. 特色课程(包括精品课程、全英文课程、慕课课程、研讨型课程等) ........... 199 

五、  附录 ...................................................... 200 

培养方案一览表 ........................................................................................................... 200 

2

一、 前言 为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根据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

目标”,围绕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复旦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要求,药学院编写了这一

学习手册。本手册以复旦大学本科生管理规章制度为前提,结合学院与专业特点编写而成,

主要介绍药学院的特色与药学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学生在整个本科阶段需要修

读的课程种类和数量,学习成绩的评定和计算方式;同时,也重点介绍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和主要内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在药学院选课和学习等各方面提供指导。

认真研读本课程学习手册,全面深入地了解学习要求,合理安排各项学习任务,有效利

用各种学习资源,认真规划人生道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对未来的国内外

继续深造,或选择就业和创业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若有任何问题,可及时向辅导员、导师或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

公室咨询。学生在校期间,部分管理文件可能会进行重新修订,学院会适时对手册进行补充、

完善。

二、 药学专业和药学院

(一) 药学专业简介 1. 药学的内涵

生命现象与生命过程的神奇同样表现在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中,出于对生命的尊崇与敬畏,

人类努力探寻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试图阻止并有效处置疾病带给人类的伤害。在经历了

漫长的探索之后,建立起了医学门类的学科群。作为医学门类项下的一级学科——药学,与

其他医学类学科一样,成为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科学,药学工作者同样是人类生命与

健康的卫士。

药学(pharmacy, pharmaceutical science)是探索药物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关系,围

绕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实践的学科。药学学科的基本任

务包括:研制新药、生产供应药品、保证合理用药等。

药学的主要领域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其研究与实践均建立在药物与人和疾病关系的认

知上,药学的发展直接得益于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进展,有着十分浓厚的理科性质。同

时,药物的临床应用是实现药学价值的主要手段,因此,也体现了医科的性质。

药学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色彩,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事活动需要接受严格的法律制

约和国家监管;药品的临床应用导致药学活动与患者的关系成为药学学科关心的重要内容。 

在药学实践中,药品流通、使用和管理等诸多环节都涉及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

学、法学和管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内容,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都在药学实践中得到了直接

而广泛的运用。

药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

生化药学、临床药学以及药事管理学等。这些学科的内容成为药学实践所要求掌握的 基本

的理论、方法与技能,这些内容将在课程简介中介绍。

3

2. 学习药学的意义

(1) 药学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

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同时也包含着药学所做

出的巨大贡献。201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

了“优化健康服务”、“推进合理用药”等有关要求,药学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我

国面临的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带来的

新挑战,并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

(2) 药学对于生命科学的意义

对于生命与健康的珍视,是人类求知与追求的 基本动力,揭示生命奥秘,是人类共同

的追求。药学领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众多学科的交汇中心,药学的研究与实践,

就是基于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以及疾病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了解,寻求以药品干预疾病进程、

消除疾病症状或后果和保护人类的 佳途径与方法;同时,药学的研究也丰富了生命科学的

研究领域和内容,推动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3) 药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药学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科技属性,可以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

大。以药品生产和应用为核心的医药行业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 具有

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制药企业的产品是与全世界 60 亿人口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的药品,它促进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而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新生人口的增长

又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后盾。因此,药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

键地位。

作为药学工作者,有理由为能够参与到揭示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用药物

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维护和增强人类健康,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欣慰和自豪。

3. 培养目标

(1) 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

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前期设计、药物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

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品质量检验、质量标准制订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服务等方面工作

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复旦大学的药学专业主要按照药学大类培养,以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

业兴趣和能力擅长,选择某个二级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

(2)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培养目标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培养具备临床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同时具备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提供以患

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开展个体化的用药指导,进行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从事临床药学教育和科研,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流通、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

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4

(二) 药学院概况

1. 基本情况

药学院位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创建于 1936 年,是我国 具影响力的五所高等药学院

校之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33 人。教授(含研究员)37 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41 名,

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

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者。

80 年来,药学院始终秉承“正谊明道”的精神,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国

内外知名的药学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 6 位中国两院院士和 1 位美国

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

2. 学科优势

药学院拥有完整的新药研发体系和基础研究支撑平台,依托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

和临床药学等四大学科群,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聚焦和应对治疗心脑血管、肿瘤、感染等重

大疾病的新药创制。同时,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

化学等综合学科的优势,交叉融合,侧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使药学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药学院在科研方面具备雄厚的基础和实力,承担多项国家“973 计划”、“863 计划”、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132016 年,复旦大学

药学与药理学专业连续 4 年进入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强。20142015 年,药理学与毒理

学领域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2‰。2016 年,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业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列为全球第 18 位,中国第 1 位。

3. 人才培养理念

药学院多年来秉承“严谨求实”的方针,在药学教育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享有很高的声

誉。药学院定位于研究型精英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

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多项教学成果。

本科招收药学专业,学制 4 年,通才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开展小班化精品教学,开放

创新性实验体系,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除了校级的“莙政”、“望道”、“曦源”等

大学生科创项目之外,药学院面向本科生设立“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由学院的团

学联负责,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资助率达 50%以上。同时,积极推

行本科教育国际化,每年派本科生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

从 2009 年起,药学专业增设临床药学方向,首次在国内实施临床药学专业“4+2 本硕、

4+4 本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药学院作为由国内外著名药学院校组

成的中美药学院校联盟成员,正在与美国知名药学院联合培养中国临床药学的高级人才。

4. 毕业生去向和就业前景

药学院每年有 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国内一流大学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被世界知名大学录取攻读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符合条件的优秀

毕业生经过推荐可以免试攻读本校或国内其他高校的研究生。

5

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岗位遍布国内外药物研究机构、制药企业、医药

公司、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主要从事药物研发、生产与经营、药品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工

作。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 100%。临床药学方向的毕业生是我国急需人才,有更

多的继续深造和就业机会,通常在各地各级医药管理部门、药物研究所、医疗机构、医药院

校等单位,从事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教育、临床药物研究和临床药事管理等工作。另外,有

部分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咨询行业、审计行业、食品行业等,从事与医药行业相关的工作。

三、 学业要求与课程体系

(一) 课程学分与成绩通则

按照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规定,一节课为一个学时,时长 45 分钟, 18 个学

时为 1 个学分。实习和实践除外。

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或考核,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当

学分积累到专业规定要求后方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

其他专业和学位。

考试或考核成绩通常以 A、A、B+、B、B、C+、C、C、D、D、F 形式记载,其中

获 A 和 A成绩的人数不得超过该门课程修读总人数的 30%。如果课程考试以百分制计分,

则对应百分制的折算方法是:A:90100,A:8589,B+:8284,B:7881,B:7577,

C+:7174,C:6670,C:6265,D:6061,F:59 及 59 以下(不及格)。

考核考试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课程完成情况的主要指标(见表 1),绩点和学期(或学

年)的平均绩点则表示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中学业的完成情况,平均绩点越高,说明

学生在整个学期或学年中各门课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平均绩点通常是评价一个本科生是

否具备推荐免试资格攻读研究生的主要指标之一。

表 1 成绩等级与绩点的换算关系

等级 A A B+ B B C+ C C D D F

绩点 4.0 3.7 3.3 3.0 2.7 2.3 2.0 1.7 1.3 1.0 0

百分制参

考标准

90

100

85

89

82

84

78

81

75

77

71

74

66

70

62

65

60

61

补考

及格

59及59

以下

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是:

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绩点×学分数

学期或学年的平均绩点=∑所学课程学分绩/∑所学课程学分数

有专门规定的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程、综合英语课程、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书

院新生研讨课等),其考核成绩以 P(通过)、NP(未通过)方式记载。

以 P(通过)、NP(不通过)方式记载的成绩,不计入平均绩点。

(二) 毕业条件及授予学位类型

1.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学制 4 年。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5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

6

课程 42 学分、大类基础课程 25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 86 学分(含专业实习 2 学分和毕业论

文 6 学分)、任意选修 2 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

方能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学制 4 年。采用 1+3 方式,第一年与药学专业相同课程,

在转专业时经本人申请、面试合格,进入临床药学方向继续培养 3 年。学生在学期间,须修

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5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2 学分、大类基础课程 25 学分、专业教

育课程 86 学分(含专业实习 2 学分和毕业论文 6 学分)、任意选修 2 学分,并通过复旦大

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该方向部分优秀学生将免初试攻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药学方向,学制 2

年)或临床药学博士学位(学制 4 年)。

(三)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药学专业必须完成 155 学分的课程学习任务。需要修读的课程体系包括(见表 2):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三类,修读要求:I 类核心课程,修满 24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

课模块修读 16 学分,七大模块修读 8 学分。七大模块 8 学分中每模块 多选读 2 学分);

II 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 16 学分;III 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 2 学分,共计需修满 42

学分。

2. 大类基础课程

修读要求: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课程中修满 25 学分。

3.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修读要求:学生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

修满 68 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 18 学分,共计需修满 86 学分。

4. 任意选修

在全校所开设的 3000 多门课程中,只要不设限制,都可以选修,需修满 2 学分。

7

表 2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学分

类别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分

学分小计

建议修读的学期

通识

教育

(42)

I 类

核心

课程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模块

和七

大模

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TSS110067 3 16 前四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TSS110071 5 前四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PTSS110053 2 前四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PTSS110008 2 前四学期

形势与政策 I PTSS110058 0.5 一

形势与政策 II PTSS110059 0.5 三

形势与政策 III PTSS110060 0.5 五

形势与政策 IV PTSS110061 0.5 七

B 组课程中任意选修 1 门 2 前四学期

七大模块中修读 4 个模块 8 8 前四学期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

分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分

学分小计

建议修读的学期

II 类专项

教育

课程

体育 4 大学外语 8 16 前四学期

军事理论 1 计算机应用基 2 一

创新创意创业 1 第三学期

III 类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 2 三

大类

基础

课程

(25)

高等数学 C(上) MATH120005 4 普通物理 B PHYS120003 3

25

普通化学 A(上) CHEM120005 2 一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C BIOL120004 2 基础物理实验 PHYS120015 2 一

高等数学 C(下) MATH120006 4 有机化学 CHEM120003 4 二

普通化学 A(下) CHEM120006 2 有机化学实验 I CHEM120004 1 二

普通化学实验 I CHEM120009 1 二

专业

教育

课程

(86)

医学基础 I MED130262 2 医学基础 II MED130263 2

68

化学分析 PHAR130141 2.5 数理统计 PHAR130049 2 三

核药学概论 PHAR130009 2 有机合成 PHAR130004 2 三

有机化学实验 II PHAR130131 1 三

仪器分析 PHAR130142 3.5 生物化学 PHAR130006 5 四

药理学 PHAR130010 5 药用植物学 I PHAR130012 2 四

生药学 I PHAR130013 2 天然药物化学 I PHAR130016 2 五

物理化学 PHAR130003 5 药剂学 I PHAR130143 3.5 五

分子生物学 PHAR130013 2.5 生物制药技术 PHAR130008 2 五

实验药物化学 I PHAR130014 2 药物分析 I PHAR130017 3 六

药物化学 I PHAR130134 3 六

药事管理学 PHAR130019 2 药物设计学 PHAR130133 2 七

综合性药学实验 PHAR130130 2 七

专业实习 PHAR130020 2 六暑假

毕业论文 PHAR130021 6 八

专业选修课 18 18 第三学期

任意选修(2) 2 2 二

合 计 155

8

(四)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必须完成 155 学分的课程学习任务。需要修读的课程体系包

括(见表 3):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三类,修读要求:I 类核心课程,修满 24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

课模块修读 16 学分,七大模块修读 8 学分。七大模块 8 学分中每模块 多选读 2 学分);

II 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 16 学分;III 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 2 学分,共计需修满 42

学分。

2. 大类基础课程

修读要求: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课程中修满 25 学分。

3.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修读要求:学生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

修满 71 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 15 学分(其中要在药学专业选修课程中选修 7 分,在

临床药学方向的选修课程中选修 8 分),共计需修满 86 学分。

4. 任意选修

在全校所开设的 3000 多门课程中,只要不设限制,都可以选修,需修满 2 学分。

9

表 3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学分

类别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分

学分小计

建议修读的学期

通识

教育

(42)

I 类

核心

课程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模块

和七

大模

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TSS110067 3 16 前四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TSS110071 5 前四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PTSS110053 2 前四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PTSS110008 2 前四学期

形势与政策 I PTSS110058 0.5 一

形势与政策 II PTSS110059 0.5 三

形势与政策 III PTSS110060 0.5 五

形势与政策 IV PTSS110061 0.5 七

B 组课程中任意选修 1 门 2 前四学期

七大模块中修读 4 个模块 8 8 前四学期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

分 课程名称 选课代码 学分

学分小计

建议修读的学期

II 类专项教育课程

体育 4 大学外语 8 16 前四学期

军事理论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一

创新创意创业 1 第三学期后

III 类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 2 三

大类

基础

课程

(25)

高等数学 C(上) MATH120005 4 普通物理 B PHYS120003 3

25

普通化学 A(上) CHEM120005 2 一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C BIOL120004 2 基础物理实验 PHYS120015 2 一

高等数学 C(下) MATH120006 4 二

普通化学 A(下) CHEM120006 2 有机化学 CHEM120003 4 二

普通化学实验 I CHEM120009 1 有机化学实验 I CHEM120004 1 二

专业

教育

课程

(86)

医学基础 I MED130262 2 医学基础 II MED130263 2

71

化学分析 PHAR130141 2.5 数理统计 PHAR130049 2 三

仪器分析 PHAR130142 3.5 生物化学 PHAR130006 5 四

药理学 PHAR130010 5 四

病理生理学 B MED130013 3 诊断学 B MED130049 3.5 五

临床药物治疗学 I PHAR130136 3 临床药物化学 PHAR130090 2 五

药物流行病学 PHAR130094 2 五

内科学 C MED130056 6 外科学 C MED130057 3 六

妇产科学 C MED130058 2.5 儿科学 C MED130059 2.5 六

药剂学 I PHAR130143 3.5 药事管理学 PHAR130019 2 七

临床药物治疗学 II PHAR130137 3 临床药物动力学 PHAR130091 2 七

临床药学技能与实践 PHAR130140 3 七

专业实习 PHAR130020 2 六暑假

毕业论文 PHAR130021 6 八

专业选修课 15 15 第三学期后

任意选修(2) 2 2 二

合 计 155

10

(五) 选课指导与课程导向指引

1. 选课指导

学校每学期会在教务处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选课通知,并告知本学期全校开设的所有课

程。药学院会在第一学年组织两次选课指导活动,并为每个专业制定一份小课表,课表课程

以教学培养方案和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为依据,涵盖了修读计划中所有的专业教育课程,并

为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等预留了相应的时间段。学生务必要关注学校通知上的具体

选课注意事项,也请新生参加学院组织的选课指导活动,具体时间以教务处通知为准。

2. 课程导向指引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和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请详见手

册附录。图示为学院专业课程学习导向图,为选课提供参考。

(1) 药学专业课程导向图

11

专业选修课(18 学分)

12

(2)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课程导向图

13

专业选修课(15 学分)

14

(六) 本科生书院-导师制度简介

1. 本科生书院

2005年,复旦大学建立书院制度,在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书院文化传统的同时,借鉴了西

方大学住宿学院的模式,并注重对复旦历史传统的兼容。书院拥有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师

生共享的公共空间、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其建设充分吸收学生生活园区的管理经验,

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亲切和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促进师生及朋辈

交流沟通。

目前,复旦大学共建有五个住宿制书院,分别以五位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分别是志德、

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大书院。书院按学科交叉和大类融合的原则划分学校的住宿区域,

物理空间相对独立。学校聘请资深教授担任书院院长。复旦学院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分别派驻

工作团队协助院长处理导师工作和学生事务。书院建设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着重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由学生组建新型学生组织,在书院内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各项职

能。

药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在克卿书院,二年级及以后在腾飞书院。

2. 书院导师制

为进一步推进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密切师生联系,复旦大学实施本科生书院导师制。

书院导师分专聘导师和兼职导师两类。书院专聘导师为书院院长聘请的学校退休教师以及校

外知名学者、校友和社会贤达;书院兼职导师为各院系在岗在编教师。

本科生书院导师育人模式是实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书院学生的

学术内涵养成、性格塑造和个人修养提供了发展支持。书院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学术

讲座沙龙、经典读书小组、科创计划等各类学术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学术发展和

人生领悟等方面都能有所启发和收获。

(七) 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实习是整个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第六学期的暑假进行。学生在带教老师

的指导下,实习 56 周,实习地点可以在综合性医院药学部门,也可以在上海市各个市区级

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是大型现代化的药品生产企业。专业实习需要按照实习大纲完成

各项任务,实习结束,需通过实习代教单位指导老师的考核方可获得学分。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在第八学期进行。每位本科生必须在指导教师

指导下,在一个学期内,独立收集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完成研究课题,撰写毕业论文,

后通过论文答辩,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此外,药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除了校级的“莙政”、“望道”、“曦源”

等大学生科创项目之外,药学院还面向本科生设立“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资助率达 50%以上。

四、 课程简介

(一) 大类基础课程

15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C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BIOL120004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s

课程类别 医学类基础课

课程主页 lifesciences.fudan.edu.cn

预修课程 高中生物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参观、讨论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40%,期末闭卷考试 6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课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基本特征,对

于生命的化学基础、细胞结构与功能、生命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物多样性、生命起源与演

化,动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发育与活动组成,生物与环境等各领域的科学理论及其应用有系统的

了解,培养学生从事生命科学的思维灵活性和洞察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追求探

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

基本要求: 1.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重点掌握其知识点; 2.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生命

科学理论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生命科学现象以及相关问题; 3.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

和课后的生活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绪论:现代生命科学揭示的生命世界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科学与研究方法,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的四大主题,

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

2. 生命的化学基础

生命的元素和分子,水和无机盐,碳和有机分子多样性,生物大分子(多糖的结构与功能、脂

类分子、蛋白质、核酸)

3. 细胞学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周期,有丝分裂/M 期,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脱离正常轨道的细

胞——癌细胞

4. 代谢

16

新陈代谢,能量分子 ATP,酶与代谢(能障,活化能),代谢的调控,呼吸作用,糖酵解与三

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光反应),光合作用(暗反应与 C4/C3)

5. 遗传学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经典遗传学,染色体遗传学,遗传的分子基础,中

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发育

的细胞机制

6.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地球生命的起源,进化论的起源,进化理论,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7.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命名法和五界系统,微生物中的病毒,原核和原

生生物,真菌

8. 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发育

植物的组织,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植物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9. 动物的结构、功能与发育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动物体的普遍现象,动物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以神经系统为

例),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个体发生和发育,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性别决定

10. 生物与环境

生态学概念,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行为与行为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

态学

 

 

 

 

 

 

 

 

 

 

 

 

 

   

17

普通物理 B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YS120003 学分 3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General Physics B

课程类别 文理基础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中学物理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期中、期末各一次。 

教材和

教学资料

梁励芬等《大学物理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程守洙等《物理学(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王鸿儒《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普通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常用物理学技术及

其医学应用。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

识,协调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各方面均衡发展。  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应掌握并熟练运用力学、电磁学、光学各篇中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激光、X 射线、核磁

共振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篇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能对一般的物理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

解答;  了解若干物理学技术及其医学应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周:绪论、运动学(运动的描述、曲线运动、)                                                                              

第二周:相对运动、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周:动力学(角动量、转动惯量、转动定律、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四周:功和能(变力的功、力矩的功和功率、保守力的功、势能、动能定理)                             

第五周: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习题讲解                                                                        

第六周:流体力学(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第七周:流体力学(牛顿粘滞定律、泊肃叶公式)、习题讲解                                                             

第八周:期中考试、静电场(电场强度、场强叠加原理)                                                                    

第九周:静电场与稳恒电流(电通量、高斯定理及应用、静电场环路定理、电势、电势差、 

                场强与电势的关系、稳恒电流、基尔霍夫定律)                                                                   

第十周:磁场(磁场的高斯定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矩)                                                            

18

第十一周:磁场(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习题讲解           

第十二周: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                                                                            

第十三周:电磁感应(感生电动势、自感和互感)、电磁场                                                                 

第十四周:简谐振动、振动的合成、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第十五周:波的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超声及医学应用  、习题讲解                                           

第十六周: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第十七周:激光、X 射线、核磁共振 

 

 

 

 

 

 

 

 

 

 

 

 

 

 

 

 

 

 

 

 

 

 

 

 

 

 

 

 

 

 

 

19

基础物理实验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YS120015 学分 2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Fundamental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页 http://phylab.fudan.edu.cn/doku.php?id=course:platform

预修课程 高中物理 后续课程 物理实验上、下 

教学方式 理论指导+实验操作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70%)+期末笔试(30%)

教材和

参考资料

沈元华等《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补充讲义》;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更新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基础物理实验”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工程学科低年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

程选择力、热、光、电、近代物理和自动化测量技术等方面物理原理较易理解、实验现象较明

显、实验设备较基础、较有代表性的物理实验项目。结合内容比较完整的实验讲义,引导学生

通过自学掌握实验原理和初步的实验过程,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独立地参考实验讲义完成实

验过程。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习用实

验方法研究物理规律,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生能较自信地参与实验探究。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教学内容安排: 

第 1 周:绪论 1,讲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如何做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第 2 周:绪论 2,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布置有关数据处理的习题;   

第 3‐15 周:做 12 个实验(一学期每位学生总共要做 12 个实验,分为 6 个循环,每循环有 2‐3

个备选实验,同学按要求每循环选择其中两个实验,以下所列实验中黑体显示的为必做实验); 

第 16 周:复习答疑、补做或重做实验、考试; 

第 17‐18 周:阅卷、成绩评定、总结。 

计划开设实验: 

第一循环: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碰撞打靶、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第二循环:数字示波器的使用、磁阻效应、二极管伏安特性测量 

第三循环:LCR 串联谐振电路、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直流电桥 

第四循环:量子论实验、X 光实验 

20

第五循环:透镜焦距的测量、光的衍射、牛顿环;   

第六循环: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

波与拍。 

 

 

 

   

 

 

 

 

 

 

 

 

 

 

 

 

 

 

 

 

 

 

 

 

 

 

 

 

 

 

 

 

 

 

21

普通化学实验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CHEM12009 学分 1 总学时 2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院系  自然科学平台及医学平台

课时分配  实验室实验 24 学时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普通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实验室实验为主  考核方式 每个实验分别考核 

主要教材  沈建中等《普通化学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

参考资料  金若水等《普通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其他信息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普通化学实验》作为理科平台、医科平台的基础课程,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等各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面向复旦全体理科、医科学生开设。通过

《普通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从化学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及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引导学生领略化学学科尤其是化学实验的基本面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为学生打下化学实验基础。

The 《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is a basic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Fudan University. It has several goals: (1) providing a found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properties and reactions of substances that will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chemical

principles, (2) introduc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3) introducing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reliable measurements of physical quantities.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Preparation of Alum Using Waste Aluminum Cans)(3 课时)

知识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称量 3.加热 4.溶解 5.过滤 6.蒸发 7.结晶知识

Key points: 1.Basic Operations in 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2.Weighing 3.Heating

22

4.Dissolution 5.Filtration 6.Evaporation 7.Crystallization

(二)退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spirin: a Fever-reducing Analgesic)(6 课时)

知识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简单有机物制备 2.回流装置 3.重结晶 4.水浴加热

5. 酚显色反应

Key points: 1.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Simple Organic Compounds 2.Reflux unit

3.Recrystallization 4.Heating in water bath 5.Phenol color reaction

(三)缓冲溶液的性质(The Properties of Buffer Solutions)(3 课时)

知识点:1. pH 计的测量使用 2.缓冲溶液 3.缓冲容量 4.pH 计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

Key points:1.The Use of pH Meter 2.Buffer solutions 3.Buffer capacity 4.Calibration of

pH meter using standard buffer solutions

(四)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Reaction Rate and Rate Constant)(3 课时)

知识点:1. 反应速率 2.反应速率常数 3.反应级数 4.活化能 5.磁力搅拌器使用 6.实验结

果的列表和作图 7.数据处理

Key points: 1.Reaction rate 2.Reaction rate constant 3.Reaction order 4.Activation energy

5.Use of magnetic stirrer 6.Listing and Plotting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7.Data Processing

(五)吸光光度法测定铁——分光光度测定技术的应用(Determination Of Iron by Absorption

Photometry – Application of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3 课时)

知识点:1. 比尔定律 2.分光光度计的测量使用 3.比色皿使用 4.移液管、容量瓶使 5.作图

和数据处理

Key points: 1.Beer’s law 2. The Use of Spectrophotometer 3. Use of Colorimetric plate cuvette 4.

Use of suction pipette and volumetric flask 5.Plotting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data

processing

(六)过氧化钙的制备和含量分析(Prepar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Calcium Peroxide)(6 课时)

知识点:1. 简单无机物制备 2.量气装置的搭建和使用 3.过氧化钙含量计算

Key points: 1.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Simple Inorganic Compounds 2.Building and use of gas

measuring device 3.CaO2 content calculation 

四、课程特色及任课教师介绍

课程特色:实行小班化的实验授课,每个实验分别给出成绩,实验结果不是成绩唯一的决定因

素,更注重学生实验的过程。 

突出培养学生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 

任课教师:沈建中副教授、陈雪莹副教授、赵滨副教授、陈末华副教授、石梅副教授等 

 

 

 

 

 

 

23

有机化学实验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CHEM130050、CHEM120011 学分 1~2 总学时 24~48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lab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院系  非化学系(主要医学院和生命学院等)

课时分配  讲解与示范教学 42 学时,考查 6 学时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普通化学及普通化学实验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讲解与示范教学为主,网页为辅 考核方式 平时实验(70%)+期末考查(30%)

主要教材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李妙葵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资料 

1. B.SFurniss, A.J.Hannaford, P.W.G.Simith, A.R.Tatchell, Vogel’ Textbook of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

2. M. S. Shalaby, H. Abdallah. Preparation of manganese (III) acetylacetonate

nanoparticles via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oute. Front. Chem. Sci. Eng. 2013, 7(3):

329–337

3. Marcio C. S. de Mattos,and David E. Nicodem,Soap from Nutmeg: An Integrated

Introductory Organic W Chemistry Laboratory Experiment。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 Vol. 79 No. 1 January 2002

4. 林阳辉等自编的英文版Organic chemistry lab讲义 

其他信息  校精品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和习惯。(3)通过实验的第一手材

料,加深对课堂所学的有机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1) To provide the undergraduate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basic laboratory techniques which are used in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and to develop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2) To help the undergraduates

to establish academic honor and scientific integrity, and to develop proper laboratory etiquette. (3) To

facilit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knowledge in organic chemistry with first-hand

laboratory experience.

24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安全知识及有机化学实验要求讲解;领取仪器;拉沸石;用水重结晶苯甲酸 Lab Safety

and Requirements of Organic Chemistry Lab, Check-in, Preparation of Boiling Chips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Benzoic Acid in Water(6 课时)

目的:1.了解有机化学常见事故、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

2.了解合成化学实验要求,掌握实验预习、实验报告的写法

3.清点仪器

4.掌握水重结晶各步操作

Key points: 1. Get Familiar with Lab Safety and Requirements of Organic Chemistry Lab

2. Get Familiar with Commonly Used Glassware

3. Learn to Prepare Boiling Chips.

4. Learn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Practice:

Recrystallization Using Water as Solvent.

(二)双(二亚芐基丙酮)的合成 Synthesis of Bis(2-Phenylethenyl)Ketone(4 课时)

目的:1.掌握磁力搅拌器的使用

2.合成双(二亚芐基丙酮)

3.掌握有机溶剂重结晶各步操作

Key points: 1.Master Magnetic Stirring Device

2.Synthesis of DBA

3.Grasp Recrystallization Organic Compound with Organic Solvent

(三)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Extraction Caffeine from Tea(6 课时)

目的:1.掌握用脂肪提取器提取天然化合物的方法

2.学习常压升华操作及纯化固体有机物的方法

3.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Key points: 1.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Soxhlet Extractor.

2.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Sublimation for Purifying Solid Organics under Normal

Pressure

3.Extract Caffeine from Tea

(四)1-溴丁烷的合成 Synthesis of 1-Bromobutane(6 课时)

目的:1.学习气体吸收装置的安装

2.掌握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洗涤、分液的方法

3.掌握用干燥剂干燥液体有机物的方法

4.合成 1-溴丁烷

Key points: 1.Master Gas Trap Apparatus

2.Maser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Extraction and Washing by Using Separatory Funnel

3. Master Techniques of Drying Organic Liquid (Removal of Water)

4.Synthesis of 1-Bromobutane

(五)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Synthesis of Ethyl Benzoate(6 课时)

25

目的:1.掌握油水分离器的安装和使用

2.合成苯甲酸乙酯

Key points: 1.Dean-Stark Trap

2.Review and Intensify Basic Skills of Extraction, Drying and Distillation

3.Synthesis of Ethyl Benzoate

(六)柱色谱—次甲基蓝与甲基橙的分离,二苯甲醇的制备及重结晶 Separation of Methylene

Blue and Methyl Orange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Synthesis of Diphenylmethanol(6 课时)

目的:1.掌握柱层析分离、装柱、洗脱、分离操作

2.分离次甲基蓝与甲基橙混合液

3.学习并掌握半微量有机反应的实验技术

4.复习巩固用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操作

Key points: 1.Learn the Basic Theory of Column Chromatography for Organic Compound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2.Master Basic Lab Techniques for Column Chromatography

3.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Semi-microscale Organic Reactions

4.Intensify the Techniques of Recrystallization

(七)乙酰丙酮锰的制备 Synthesis of Manganese(III) Acetyllacetonate(6 课时)

目的:1.掌握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2.掌握混合溶剂重结晶

3.掌握磁力搅拌和抽滤等方法

4.学习并掌握滴液漏斗的使用

Key points: 1.Synthesis of Organometallics

2.Recrystallization with Mixed Solvent

3.Use Magnetic Stirring Device and Undersatnd Suction Filteration

4.Learn to Use of Dropping Funnel

(八)考查及还仪器 Examination(6 课时)

四、课程特色及任课教师介绍

课程特色:紧跟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相结合,教学方法利

用现场直接讲解与指导,再结合多媒体设备,使带教效果更加直观、生动;还建立了课程网

页,内容丰富,及时更新。使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

高。

任课教师:林阳辉 储艳秋 张立新 刘瑞婷 钱林平 贾瑜 匡云艳

 

 

 

26

高等数学 C(上)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ATH120005 学分 4 周学时  5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Mathematics C I

课程类别 大类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高中数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 考核方式 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一元和多元微积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运算技能,掌握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和

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数学工具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及解决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

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数学工具,而且旨在培养

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接受科学素质训练,启迪学生智慧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Ⅰ 一元函数微积分

一、极限与连续

1.函数

函数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复合函数;反函数;初等函数。

2.数列的极限

无穷小量;无穷小量的运算;数列的极限;收敛数列的性质;单调有界数列;Cauchy收敛准则。

3.函数的极限

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极限的性质;单侧极限;无穷远处的极限;曲线的渐近线。

4.连续函数

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函数的间断点;区间上的连续函数;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无穷小和

无穷大的连续变量。

二、微分与导数

1.微分与导数的概念

微分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导数的意义;微分的几何意义。

2.求导运算

初等函数的导数;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反函数求导法则;对数求导

法;高阶导数。

27

3.微分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微分运算法则;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隐函数求导法;参数方程确

定的函数求导;微分的应用:近似计算、误差估计。

4.微分学中值定理

局部极值与 Fermat 定理;Rolle 定理;微分学中值定理;Cauchy 中值定理。

5.L'Hospital 法则

0

0型的极限;

型的极限;其它不定型的极限。

6.Taylor 公式

带 Peano 余项的 Taylor 公式;带 Lagrange 余项的 Taylor 公式;Machlaurin 公式。

7.函数的单调性和凸性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 大值和 小值;函数的凸性;曲线的拐点;函数图象的描绘。

8.方程的近似求解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微积分基本定理

面积问题;路程问题;定积分的定义;定积分的性质;原函数;微积分基本定理。

2.不定积分的计算

不定积分;基本不定积分表;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第二类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有理函数的积分;某些无理函数的积分;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3.定积分的计算

分部积分法;换元积分法;数值积分:梯形公式、抛物线公式(Simpson公式)。

4.定积分的应用

微元法;面积问题:直角坐标下的区域、极坐标下的区域;已知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旋转体的

体积;曲线的弧长。

5.广义积分

无穷限的广义积分;比较判别法;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Cauchy主值积分;Γ函数;Β函数。

Ⅱ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

四、矩阵和线性方程组

1.向量与矩阵

向量;矩阵;矩阵的运算;分块矩阵的运算。

2.行列式

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

3.逆阵

逆阵的定义;用初等变换求逆阵;Cramer 法则。

4.线性方程组

Causs 消去法。

 

 

 

28

高等数学 C(下)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ATH120006 学分 4 周学时  5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Advanced Mathematics C II

课程类别 大类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高中数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 考核方式 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一元和多元微积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运算技能,掌握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和

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数学工具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及解决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

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数学工具,而且旨在培养

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接受科学素质训练,启迪学生智慧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Ⅱ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续)

五、空间解析几何初步

1.内积、外积和混合积的性质及运算。

2.直线和平面的各种常用方程。

3.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

4.曲面方程的概念,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Ⅲ 多元函数微积分

六、多元函数微分学

1.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Rn 中的点集;多元函数的概念;多元函数的连续性;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

的性质。

2.全微分与偏导数

全微分;偏导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计算;高阶偏导数。

3.链式求导法则

29

多元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全微分的形式不变性。

4.隐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的隐函数存在定理;多元函数的隐函数存在定理。

5.极值

多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函数的 值; 小二乘法;条件极值。

七、多元函数积分学

1.重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重积分概念的背景;重积分的概念;重积分的性质。

2.二重积分的计算

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八、级数

1.数项级数

级数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级数的Cauchy 收敛原理;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正项级数的

Cauchy判别法与D'Alembert判别法;Leibniz级数。

2.幂级数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幂级数的性质;Taylor级数与余项公式;初等函数的

Taylor展开。

3.* Fourier 级数

周期为2的函数的 Fourier展开;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Ⅳ 常微分方程

九、常微分方程

1.常微分方程的概念

2.一阶常微分方程

变量可分离方程;齐次方程;线性方程。

3.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齐次方程的通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

方程。

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十、概率论

1.概率

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古典概型的例;几何概率的例。

2.条件概率 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

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事件的独立性;重复独立试验。

3.一维随机变量

30

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

4.二维随机变量

二维随机变量;离散型二维随机变量;连续型二维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随机变量

函数的分布。

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方差和标准差;二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6.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

Chebyshev不等式与大数定律;Chebyshev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积分极限定理。

十一、数理统计

1.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样本及其分布

总体与样本;直方图;几个重要分布;统计量;统计量的分布。

2.参数估计

点估计;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值好坏的标准;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

两类错误;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

4.一元正态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正态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未知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的分布;未知参数的区间估计;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预测和控制。

 

 

 

 

 

 

 

 

 

 

 

 

 

 

 

 

 

31

普通化学 A(上)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CHEM120005 学分 2 总学时 3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General Chemistry AI

课程类别 基础课程

适用院系  自然科学试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药学,预防医学

课时分配  课堂授课 32 学时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高中化学 后续课程 元素化学,无机化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作业等(10%)+期中考试

(20%)+期末考试(70%)

主要教材 

除授课PPT外,教材书目如下:

金若水、王韵华、芮承国编,现代化学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参考资料 

1. 华彤文、陈景祖等编著,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Peter Atkins, Loretta Jones,Chemical Principles (Second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1.

4. P. H. Pettrucci, W. S. Harwood, F. G. Herring, 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 Applications (Eighth Edition),Prentice Hall,2002.

其他信息  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科和医科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常见元素及化合物

的基本性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并运用所学化

学原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培养化学中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

良好的基础。  

32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course,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It mainly covers basic gas and liquid laws,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s, molecular structure, crystal structure, thermochemisty and direc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 rate, chemical equilibrium (ionic equilibrium in aqueous solution,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etc.)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olumetric analysis, basic properties of familiar elements and compounds.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master the basic chemical concepts and chemical principles, solve some chemical problems using the studied principles and train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to chemical problems, 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subsequent chemistry courses.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绪论 Introduction(2 课时)

知识点:1. 什么是化学

2.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3. 未来化学的作用和地位

4. 化学的分支学科

Key points: 1. What Is Chemistry

2. Chemistry Is a Central, Practical and Creative Science

3. Function and Status of Chemistry in the Future

4. Subdisciplines of Chemistry

(二)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Aggregated State of Substances(12 课时)

知识点:一、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道尔顿分压定律

3.实际气体、范德华方程

二、液体

1.气体的液化、临界温度

2.液体的蒸发、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

3.凝固和熔化

4.升华和凝华

5.相图、相律

三、溶液

1.浓度的表示方法

2.溶解度 2.1. 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2.2.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亨利定律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4.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范特霍夫因子

5.两种挥发性液体的理想溶液

33

拉乌尔定律

四、固体和晶体结构

1.密堆积

六方密堆积、立方密堆积、空间利用率、金属晶体

2.晶胞

点阵、晶系、晶格、晶胞参数

3.离子晶体

正负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MX 型离子化合物

4.共价晶体

5.分子晶体

Key points: I Gas

a) The Ideal Gas Equation

b) Dalton’s Law of Partial Pressure

c) Real Gas

van der Waals Equation

II Liquid

1. Liquefaction of Gas

Critical Temperature

2. Evaporation of Liquid

Clapeyron-Clausius Equation

3. Freezing and Melting

4. Sublimation and Deposition

5. Phase Diagram

Phase Rule

III Solution

1.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

2. Solubility

2.1 Solubility of Solid in Liquid

2.2 Solubility of Gas in Liquid

Henry’s Law

3. The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Nonelectrolyte Solution

Decrease of Vapor Pressure, Increase of Boiling Point, Decrease of Freezing Point, Osmotic Pressure

4. The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Electrolyte Solution

van’t Hoff Factor

5. The Ideal Solution of Two Volatile Liquids

Raoult’s Law

IV Solid and Crystal Structure

1. Close Packing

34

Hexagonal Closet Packing, Cubic Closet Packing, Space Utilization, Metal Crystal

2. Unit Cell

Lattice, Crystal System, Crystal Lattice, Cell Parameters

3. Ionic Crystal

Radius Ratio of Cation to Anion and Coordination Number, MX Type Ionic Compound

4. Covalent Crystal

5. Molecular Crystal

(三)第二章 原子的电子结构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s(6 课时)

知识点:1. 氢原子光谱与玻尔理论

轨道半径,轨道能量

2. 微观粒子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德布罗依关系式,不确定性原理

3.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薛定谔方程,径函数,角函数,四个量子数(n, l, m, ms),电子云的空间分布

4.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周期律

中心场近似,屏蔽效应,斯莱特规则,穿透作用,基态电子构型

5.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Key points: 1. Hydrogen Atomic Spectrum and Bohr Theory

Orbit Radius, Orbit Energy

2.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copic Particles and Law of Movement

de Broglie’s Relation, Uncertainty Principle

3.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 of Hydrogen Atom

Schrödinger Equation, Radial Function, Angle Function, Four Quantum Numbers (n, l, m, m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Cloud

4. Structure of Multielectron Atoms and Periodic Law

Central Field Approximation, Shielding Effect, Slater Rule, Penetration, Ground State Electron

Configuration

5. Periodic Properties of the Elements

Atomic Radius, Ionization Energy, Electron Affinity, Electronegativity

(四)第三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8 课时)

知识点:1. 共价键

经典 Lewis 学说,八隅体规则,价键理论, 键和 键,杂化轨道理论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的空间结构,价层电子对排斥规则

3.分子轨道理论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类型,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分子基态电子构型,键级

4.离子键

35

晶格能,离子的特性

5.分子的极性

6.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Key points: 1. Covalent Bond

Classical Lewis Theory, Octet Rule, Valence Bond Theory, Bond and Bond, Orbital    

Hybridization Theory

2.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 Theory

Molecular Geometry,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 Rule

3.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Type of 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 Principle of 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

Ground State Electron Configuration of Molecule, Bond Order

4. Ionic Bond

Lattice Energy, Ionic Characteristic

5. Molecular Polarity

6. Intermolecular Force and Hydrogen Bond

Dipole-Dipole Force, Induction Force, Dispersion Force

(五)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Chemical Thermodynamics(4 课时)

知识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基本概念

体系与环境,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内能,热和功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可逆过程和 大功

体积功的计算

二、热化学

1. 焓和焓变

2. 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

3. 反应焓变( HƟ)  的求算

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键焓

Key points: I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1. Some Terminology

System and Surroundings,State Function, Process and Path, Internal Energy, Heat and Work

2.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3. Reversible Process and Maximum Work

Calculation of Volume Work

II Thermochemistry

1. Enthalpy and Enthalpy Change

2. Thermochemical Equation and Hess’s Law

36

3. Calculation of Reaction Enthalpy( HƟ)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Standard Enthalpy of Combustion, Bond Enthalpy 

四、课程特色及任课教师介绍

课程特色:平行班授课,统一试卷考试;拓展了化学原理的知识宽度,强化了化学原理在生物、

物理、环境、材料和医学等各学科领域的实际应用,基础知识联系前沿研究,定期举办科学报告

会,培养学生化学中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对

部分学生开设全英文教学。 

任课教师:赵东元院士、华伟明教授、岳斌教授、张亚红教授、姚萍教授、郑耿锋教授、王丛

笑副教授 

 

 

 

 

 

 

 

 

 

 

 

 

 

 

 

 

 

 

 

 

 

 

 

 

 

 

 

37

普通化学 A(下)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CHEM120006 学分 2 总学时 3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General Chemistry AII

课程类别 基础课程

适用院系  自然科学试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药学,预防医学

课时分配  课堂授课 30 学时,科学讲座 2 学时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高中化学 后续课程 元素化学,无机化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科学讲座为辅  考核方式 作业等(10%)+期中考试

(20%)+期末考试(70%)

主要教材 

除授课PPT外,教材书目如下:

金若水、王韵华、芮承国编,现代化学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参考资料 

1. 华彤文、陈景祖等编著,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 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Peter Atkins, Loretta Jones,Chemical Principles (Second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1.

4. P. H. Pettrucci, W. S. Harwood, F. G. Herring, 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 Applications (Eighth Edition),Prentice Hall,2002.

其他信息  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科和医科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原

子核外电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包

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

性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并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

决一些化学问题,培养化学中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8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ly fundamental course,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It mainly covers basic gas and liquid laws,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s, molecular structure, crystal structure,thermochemisty and direc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 rate, chemical equilibrium (ionic equilibrium in aqueous solution,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etc.)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olumetric analysis, basic properties of familiar elements and compounds.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master the basic chemical concepts and chemical principles, solve some chemical problems using the studied principles and train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to chemical problems, 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subsequent chemistry courses.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Chemical Thermodynamics(2 课时)

知识点:一、熵和熵变

1. 熵

影响物质熵值大小的因素

2. 熵变

几种熵变的计算

二、自由能和自由能的变化

1. 体系自发变化方向的判据

2. 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3. 温度对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的影响

4. 非标准状态下 G 的计算

Key points: I Entropy and Entropy Change

Entropy

Factors of Influencing Entropy Value of Substance

Entropy Change

Calculation of Some Types of Entropy Change

II Free Energy and Free Energy Change

Criteria for Spontaneous Change

Free Energy Change of Chemical Reaction

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Free Energy Change of Chemical Reaction

2. Calculation of G Under Non  -standard Condition

(二)第五章化学平衡通论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quilibrium(3 课时)

知识点: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的特征

3. 平衡常数

4. 实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气相反应,气固相反应,溶液反应

5. 平衡常数和自由能的变化

6. 多重平衡

7.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8. 勒夏忒列原理

39

9. 气相反应的化学平衡计算

Key points: 1. Reversible Reaction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2.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3. Equilibrium Constant

4. Experimental Equilibrium Constant and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onstant, Gas Phase

Reaction, Gas-Solid Reaction, Solution Reaction

5. Equilibrium Constant and Free Energy Change

6. Multiple Equilibrium

7. Factors of Influenc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8. Le Châtelier’s Principle

9. Calculation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for Gas Phase Reaction

(三)第六章化学动力学简介 Chemical Kinetics(4 课时)

知识点:1. 反应速率和速率定律

2. 微分速率定律,积分速率定律,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

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阿累尼乌斯公式

5. 反应机理

6. 基元反应,速率决定步骤,稳态近似

Key points: 1. Reaction Rate and Rate Law

2. Differential Rate Law, Integrated Rate Law; Zero-Order Reaction, First-Order Reaction,

Second-Order Reaction

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Chemical Reaction Rate

4. Arrhenius Equation

5. Reaction Mechanism

6. Elementary Reaction, Rate-Determining Step, Stationary State Approximation

(四)第七章酸碱平衡 Acid-Base Equilibrium(6 课时)

知识点:1. 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

2. 水的自解离平衡

3. 强酸和强碱的水溶液

4.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相对强度

弱酸的解离常数,弱碱的解离常数

5.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弱酸,多元弱碱,酸式盐,氨基酸及其等电点

6.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缓冲溶液

同离子效应,酸碱指示剂

7. 酸碱滴定

一元弱酸的中和,一元弱碱的中和,多元弱酸的中和,多元弱碱的中和

40

Key points:   

1. Acid-Base Theory

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2. Self-Ionization Equilibrium of Water

3. Aqueous Solutions of Strong Acid and Base

4. Relative Strength of Acid and Base in Aqueous Solutions

Ionization Constant of Weak Acid, Ionization Constant of Weak Base

5. Ionization Equilibriumof Weak Acid and Base

Weak Monoacid, Weak Monobase, Weak Polyacid, Weak Polybase, Acid Salt, Amino Acid and

Isoelectric Point

6. Shift of Ionization Equilibriumof Acid and Base and Buffer Solution

Common Ion Effect, Acid-Base Indicators

7. Acid-Base Titration

Neutralization of Weak Monoacid, Neutralization of Weak Monobase, Neutralization of Weak

Polyacid, Neutralization of Weak Polybase

(五)第八章沉淀-溶解平衡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3 课时)

知识点:

1.溶度积

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3.溶解与沉淀过程的判断

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

5.沉淀的溶解与抑制

6.离子的选择性沉淀

7.沉淀的转化

Key points: 1. Solubility Product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ility Product and Solubility

3. Determin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dissolution processes

4. Factors of Influencing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Common Ion Effect, Salt Effect, Acid Effect

5. Dissolution and Inhibition of Precipitation

6.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of Ions

7. Transformation of Precipitation

(六)第九章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 Coordination Compound and Coordination Equilibrium(2 课

时)

知识点: 

1.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 

41

维尔纳配位理论的建立,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类型、命名 

2.配位平衡及平衡常数 

3.综合平衡 

配位平衡和酸碱平衡,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 

Keys points:

1. Basic Knowledge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Establishment of Werner’s Coordination Theory, Composition, Type and 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2. Coordination 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

3. Comprehensive Equilibr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 andAcid-Base Equilibr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 and

PrecipitationEquilibrium

(七)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6 课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元素的氧化数

2. 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原电池

1. 电极的类型、电极符号和电池符号

2.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及其平衡

1. 电池电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法拉第定律

2. 能斯特方程

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浓度,酸度,形成沉淀,形成配离子

4. 氧化还原平衡计算

四、元素电势图

莱铁默图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Key points: I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1. Oxidation Number of Element,

2. Balancing of Oxidation-Reduction Equation Using Ion-Electron Method II Primary Cell

1. Electrode Type, Electrode Symbol, Cell Symbol

2. Electromotive Force of Cell and Electrode Potential

42

III Redox Reaction Direction and Equilibrium

1.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motive Force of Cell and Free Energy Change Faraday’s Laws

2. Nernst Equation

3. Factors of Influencing Electrode Potential Concentration, Acidity, Precipitate formation, Coordination Ion Formation

4. Calculation of Oxidation-Reduction Equilibrium IV Element Potential Diagram Latimer Diagram

V Application of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八)第十一章元素化学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4 课时)

知识点:1. s 区元素

2. p 区元素

3. d 区元素

4. f 区元素

Key points:   

The Elements of s Block

The Elements of p Block

The Elements of d Block

The Elements of f Block

四、课程特色及任课教师介绍

课程特色:平行班授课,统一试卷考试;拓展了化学原理的知识宽度,强化了化学原理在生物、

物理、环境、材料和医学等各学科领域的实际应用,基础知识联系前沿研究,定期举办科学报告

会,培养学生化学中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对

部分学生开设全英文教学。 

任课教师:赵东元院士、华伟明教授、岳斌教授、张亚红教授、姚萍教授、郑耿锋教授、王丛

笑副教授 

 

 

 

 

 

 

 

 

 

 

 

43

有机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CHEM120003 学分 4 总学时 36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院系  化学系

课时分配  课堂授课 36 学时,课外辅导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普通化学 后续课程 Organic Synthesis, Organic

Reaction and Mechanism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专题讨论为辅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80%)+作业(20%)

主要教材 

除授课ppt外,教材书目如下:

Wade, L.G. Jr. “Organic Chemistry” 6th e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9.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裴伟伟 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T. W. Graham,Sollomens, C. B..Fryhlle,有机化学 (第八版)(英文影印版),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4年

3 Jhon McMurry, Organic Chemistry (Sixth Eddtion),Thomson learning, 2004年

4 K. Peter C. Vollhardt; Neil E. Schore,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rd Edition),Freeman and Company,1999年

其他信息  上海市精品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普通化学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有机反应的理

解和应用能力,主要内容有(1)有机化学介绍与有机分子;(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及

烷烃的结构与立体化学;(3)化学反应、立体化学、卤代烷烃的取代与消去。(4)烯烃

的结构、合成、反应与炔烃;(5)共轭体系与轨道对称、红外与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与质谱;(6)醇的结构、合成、反应、醚、环氧化合物、硫醚;(7)芳香化合物及其反

应;(8)酮、醛、胺;(9)羧酸及其衍生物、羰基化合物的缩合与-取代。通过本课程

44

的学习,掌握所涉及的各专题基本内容,熟悉并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

应用所学有机反应进行一些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Mission:Familiar with different famil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underst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mechanisms and theory of typical types of organic reactions, able to design reasonable synthetic routes

for organic compounds.

Covers: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Alkanes, Alkyl Halides, Alkenes, Alkynes, Conjugated Systems, IR, UV, NMR, MS, Alcohols, Ethers, Sulfides, Aromatic Compounds and Reactions, Ketones, Aldehydes, Amines,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Condensation and  -Substitu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有机化学简介、有机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Organic Molecules(4 课时)

知识点:

1. 原子轨道与电子构型

2. 化学键

3. 构造式

4. 共振论

5. 酸碱理论

6. 分子轨道理论

7. 价键理论

8. 同分异构

9. 键和分子的极性

10.分子间作用力对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Key points:

1. Atomic Orbital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2. Chemical Bonds

3. Structural Formulas

4. Resonance Theory

5. Acid-Base Theory

6.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7. Valence Bond Theory

8. Isomerism

9. Polarity of Bonds and Molecules

10. Influences of Intermolecular Force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Compounds

45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简介与命名、烷烃的结构与立体化学 Introduc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Structure and Stereochemistry of Alkanes(4 课时)

知识点:

1. 烷烃命名规则要点

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要点

3. 官能团化合物命名规则要点

4. 烷烃

5. 烷烃的物理性质

6. 烷烃的化学反应

7. 烷烃的构象

8. 环烷烃

Key points:   

1. Nomenclature Rule of Alkanes

2. Nomenclature Rule of Alkenes and Alkynes

3. Nomenclature Rule of Compounds with Functional Groups

4. Alkanes

5. Physical Property of Alkanes

6. Chemical reactions of Alkanes

7. Conformation of Alkanes

8. Cycloalkanes

第三章:化学反应、立体化学、卤代烷烃的亲核取代与消去 Chemical Reactions,

Stereochemistry, Alkyl Halides: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and Elimination(4 课时)

知识点:

1. 自由基链锁反应机理

2. 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3. 活泼中间体

4. 手性、对映异构体与非对映异构体

5. 手性分子构型表示方法

6. 手性分子的 R/S 与 D/L 命名

7. 卤代烃的结构

8. 卤代烃的制备

9.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0. 取代和消除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

Key points:   

46

1. Mechanism of Free-Radical Chain Reaction

2.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3. Reactive Intermediates

4. Chirality, Enantiomers and Diastereomers

5. Configuration Models of Chiral Molecules

6. R/S and D/L Nomenclature of Chiral Molecules

7. Structures of Alkyl Halides

8. Preparation of Alkyl Halides

9. Chemical Property of Alkyl Halides

10. Synthetic Application of Substitution and Elimination

第四章:烯烃的结构、合成、反应与炔烃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Alkenes,

Alkynes(4 课时)

知识点:

1. 烯烃的结构

2. 化合物的不饱和度

3. 烯烃的制备

4.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

5. 烯烃还原—催化加氢反应

6. 烯烃氧化加成

7. 炔烃的结构

8. 炔烃的制备

9. 炔烃的化学性质

Key points:

1. Structure of Alkenes

2. Unsaturation Degree of Compounds

3. Preparation of Alkenes

4. Electrophilic Additions to Alkenes

5. Alkene Reduction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6. Oxidation Additions to Alkenes

7. Structure of Alkynes

8. Preparation of Alkynes

9. Chemical Property of Alkynes

第五章:共轭体系与轨道对称、红外与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与质谱 Conjugated Systems and

47

Orbital Symmetry,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scopy(4 课时)

知识点:

1. 共轭体系

2. 烯丙基体系

3. 烯丙基卤代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4. Diels-Alder反应

5. 周环反应

6. 红外光谱

7. 紫外光谱

8. 核磁共振谱

9. 质谱

Key points:

1. Conjugated System

2. Allylic Systems

3.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Allylic Halides

4. Diels-Alder Reactions

5. Pericyclic Reactions

6. Infrared Spectroscopy

7.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8.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9. Mass Spectroscopy

第六章:醇的结构、合成、反应,醚、环氧化合物、硫醚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Alcohols, Ether, Epoxides, and Sulfides(4 课时)

知识点: 

1.  醇的结构 

2.  醇的制备 

3.  醇的氧化反应 

4.  醇的脱水反应 

5.  醚的结构与制备 

6.  醚的化学性质 

7.  环氧化合物的制备与化学性质 

8.  硫醚的结构与性质 

48

Keys points:

1. Structure of Alcohols

2. Preparation of Alcohols

3. Oxidation Reactions of Alcohols

4. Dehydration of Alcohols

5.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of Ethers

6. Chemical Property of Ethers

7. Preparation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Epoxides

8.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Sulfides

第七章:芳香化合物及其反应 Aromatic Compounds and Their Reactions(4 课时)

知识点:

1. 苯的结构

2. 芳香性

3. 芳香杂环化合物

4.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5. 芳香亲核取代

6. 芳香环的加成反应

7. 芳香环侧链的反应 

Key points:

1. Structure of Benzene

2. Aromaticity

3. 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4. 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5.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6. Additions to Aromatic Rings

7. Side-chain Reactions of Aromatic Rings

第八章:酮、醛、胺 Ketones, Aldehydes, Amines(4 课时)

知识点:

1. 酮、醛的结构

2. 醛、酮的制备

3. 醛、酮的化学性质

4. 胺的结构

5. 胺的合成

6. 胺的化学性质

49

7. 吡啶的化学性质

Key points:

  1. Structure of Ketones and Aldehydes

2. Prepar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3. Chemical Property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4. Structure of Amines

5. Preparation of Amines

6. Chemical Property of Amines

7. Chemical Property of Pyridines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羰基化合物的缩合与-取代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Condensation and -Substitu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4 课时)

知识点:

1. 羧酸的结构与制备

2. 羧酸的化学性质

3.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4.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5. 酮(醛)的-氢取代和缩合反应机理

6. 重要的-取代和缩合反应

Key points:

1.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2. Chemical Property of Carboxylic Acids

3. Structure and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4. Chemical Property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5. -Hydrogen Substitution and Condensation, Mechanism of Ketones (Aldehydes)

6. Important -Substitution and Condensation Reactions

四、课程特色及任课教师介绍

课程特色:实行小班化的平行班授课,统一试卷考试;在授课过程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进行授课或报告,使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前沿研究实现衔接。在实现基础教学的同时,突出培养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合成设计、机理探寻等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 

任课教师:赵东元院士、华伟明教授、岳斌教授、张亚红教授、姚萍教授、郑耿锋教授、王丛

笑副教授 

50

(二) 专业教育课程 1. 药学专业课程

1.1 专业必修课程

有机化学实验Ⅱ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1 学分 1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II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etcps.fudan.edu.cn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I 后续课程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及考试成绩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机合成反应的后

处理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要求:课前认真预习, 课上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课后整理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实验安全需知、发仪器、熔点的测定

要点: 了解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 熟悉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2. 二苯甲醇的制备

要点:了解羰基化合物还原的一般方法, 掌握利用硼氢化钠还原羰基化合物的基本操作。

3. 乙酸乙酯的制备、减压蒸馏的演示

要点:掌握酸催化进行酯化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了解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4. 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 4-异丁基苯酚

要点:熟悉和掌握路易斯酸催化的傅克烷基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5. 2-硝基-1,3-苯二酚的制备 1

要点:熟悉和掌握磺化和混酸硝化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6. 2-硝基-1,3-苯二酚的制备 2

要点:熟悉和掌握脱磺化和水蒸气蒸馏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7. BINOL 的制备与拆分 1

要点: 了解手性拆分的基本原理以及掌握 BINOL 的制备方法。

8. BINOL 的制备与拆分 2

要点: 熟悉和掌握 BINOL 拆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旋转蒸发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参考书:王洋等 《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 复旦大学出版社

51

实验药物化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4 学分 2 周学时 6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Experimental Medicinal Chemistry I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http://etcps.fudan.edu.cn/TryTeach.aspx?SID=8&SID1=16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

实验 后续课程 合成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制备经典药物扑热息痛、扑炎痛,熟悉药物合成路线、单元反应操作,掌握化学反应监

测的基本方法,规范实验观察及实验记录。培养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

事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以几个有效中草药为原材料,从提制单体的成分来讲,代表了几种重要天然产品的类型,

例如生物碱、黄酮(酚类)、萜类,也代表了各类理化性质不同的化学成分,例如脂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碱性成分,中性成分。实验内容以提取分离为主,鉴定为辅。在提取方法上选用了

溶剂分离方法和硅胶柱层析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实验的训练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到其他中草药

的分离工作上。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合成药物化学部分

1. 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药物化学绪论 学时 6*1

2. 扑热息痛的制备 学时 6*2

3. 扑炎痛的制备 学时 6*3

天然药物化学部分

4. 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学时 6*6

52

药用植物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2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al Botany I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验+野外采药 考核方式 闭卷+实验考察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在掌握药用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鉴定药

材原植物的能力。

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动手解剖与野外采药实习,学生学会药材原植物鉴定的原理和方

法,要求学生在学期末,能够自己动手解剖鉴定药材原植物,能识别上海常见药用植物 50 种以上,

根据实物能指出 24 个科的重点特征,并能够为这些科编写简洁实用的分科检索表(笔试和实验考

核)。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主要内容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各种类型;植物的命名法规和分类等级;藻菌植

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重要特征;被子植物中 24 个科的重点特征及

其代表药用植物。

绪论:药用植物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学习方法介绍

第一到—第四章 根、茎、叶的正常类型与变态:根、茎、叶的基本形态学术语,常见的变态类

型及其判别方法

第五章 花与花序:花的基本组成与花部形态学术语,花程式与花图式,各种花序的识别

第六章 果实与种子:真果与假果,单果、聚花果和聚合果,干果与肉果,各种具体的果实类型,

种子外部构造与内部构造

第七章 分类总类:物种概念、分类基本等级、命名法规与分类检索表

第八章—第十二章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4 科:孢子植物的类型;蕨类植

物的生活史及其代表植物;裸子植物基本特征与常见类群;24 科重点特征与代表植物,

豆科三亚科、蔷薇科四亚科、菊科二亚科的区别;五加科与伞形科的区别;24 科的归

属:离瓣花类群(子房上位类群;子房下位类群);合瓣花类群(子房上位类群;子房

下位类群);单子叶植物类群,双子叶植物类群

53

药物设计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3 学分 2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Drug Design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jpkc.fudan.edu.cn/s/84/main.htm

预修课程 药物化学,药剂学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验 考核方式 课程读书报告+实验考核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不断探索未知的新兴学科,也是适合培养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独

立性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过程,熟悉新药发现的途径,掌握

利用计算机进行合理药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成药性优化和剂型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

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内容:

理论:

一、药物设计学导论,药物发现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筛选途径的药物发现

三、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

四、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

五、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六、药物发现的虚拟筛选方法

七、药物的优化设计

八、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

实验:

一、Linux 基础,Vi 使用,SSH 使用

二、序列比对,同源模建

三、蛋白质三维结构演示

四、小分子结构构建及能量优化

五、药效团模型

六、分子对接

基本要求:

了解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流程,熟悉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途径,掌握药物设计包括先导化合物

发现和优化的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剂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初步了解和熟悉常用化学信息学

和生物信息学及药物设计软件,用应用计算机进行化学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关文献检索,会进

行初级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实验操作,能应用药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学科发展的某一

领域或专题进行综合评述。

54

医学基础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262 学分 2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开课对象 药学

课程英文

名称 Basic Medicine I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 后续课程 药理学、医学基础 II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

平时阶段性测验:作业,课堂讨论,

测验

期 中 考 试 : 笔 试 ( 解 剖 )

期末考试:笔试(生理内容,单项

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成绩:25%阶段性测验 + 15%期中

笔试 + 60%期末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医学基础 I,属于基础学科,主要围绕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功能展开,其任务是阐明正常人体各

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学功能(包括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各种生命现象的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

外环境变化对人体各系统活动的影响),是针对药学系学生开设的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

础理论课程,它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药学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终能成为具有扎

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药学专门人才。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医学基础 I》解剖学部分教学大纲

第一节 解剖学绪论、组织学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2、了解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3、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轴与面的概念。

4、了解组织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方法。

5、掌握组织的含义和分类。

55

6、了解上皮组织、血液、结缔组织、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运动系统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关节的运动。

3、了解躯干、上下肢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与作用。

第三节 内脏学

1、掌握内脏的组成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分部,以及各部的主要形态特点和

功能。

第四节 脉管学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及其功能。

3、了解心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冠状动脉的分布。

4、了解体循环大动脉的行径和主要分支。

5、了解静脉系的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6、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第五节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掌握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了解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3、了解周围神经的组成,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4、了解脑神经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

5、了解内脏神经的概念。

6、了解脊髓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7、了解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的位置、分部,及其毗邻关系。

8、了解传导通路的概念。

9、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10、了解颅内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

11、了解脑室系统的组成,以及脑脊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了解主要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等)的结构特点。

第七节 解剖学实验

1、通过参观《人体科学馆》的实物标本,见习所学解剖学内容。

2、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试教切片或应用其他教学媒介,见习所学组织学内容。 

《医学基础 I》生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

1. 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56

2. 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 掌握兴奋性的概念。

4. 掌握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的概念。

5. 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殖。

6. 了解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不同水平。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的】

1.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电活动。

3. 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收缩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4. 掌握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5. 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路径及其机制。

6.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体内细胞间信息传统方式。

第三章 血液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的概念,血浆 pH 值和缓冲系统。

2. 掌握红细胞的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和各类血细胞的数量。

3. 掌握血型和红细胞凝集的概念,红细胞凝集的原理,ABO 血型系统。

4.掌握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

5.掌握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和血液凝固。

5. 熟悉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红细胞的破环,白细胞生理和血小板生理。

6. 熟悉凝血的过程,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7. 熟悉 Rh 血型系统。

8.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液的免疫学特性,

第四章 血液循环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 掌握各类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浦肯野细胞和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 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

4. 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5. 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6. 掌握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7. 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及其意义。

8. 熟悉心音的特点、成因及意义。

9. 熟悉心肌的生理特性。

10. 熟悉心血管中枢的概念。

11. 熟悉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12. 了解心房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心泵功能的储备及意义。

57

13. 了解交感舒血管神经、一氧化氮、内皮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肾上腺髓质素的作用等。

14. 了解肺循环、脑循环的特点及其血流量的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第五章 呼吸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肺通气的原理,肺通气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掌握肺容积、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掌握肺换气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通气/血流比值。

4. 掌握 Hb 的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掌握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性反射。

6. 熟悉 O2和 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CO2解离曲线。

7. 熟悉呼吸调节中枢,肺牵张反射。

8. 了解呼吸的概念,呼吸过程的3个环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9. 了解呼吸功。

10. 了解气体的物理特性,组织换气,防御性呼吸反射。

第六章 消化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慢波),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内分泌功能。

2. 掌握食物在胃内和小肠内的消化及其调节。

3. 熟悉口腔内消化,食管的蠕动,食管下括约肌及其作用。

4. 了解大肠的功能。

5. 了解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教学目的】

1. 掌握能量代谢以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概念。

2.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以及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动和临床意义。

4. 掌握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以及体温调节机制。

5. 熟悉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及汗腺活动的神经支配和调节。

6. 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泌尿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概念。

2. 掌握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以及对H+、NH4+/NH3和

K+的分泌功能。

3. 掌握尿生成的调节,包括肾内自身调节以及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体

液调节。

4. 掌握清除率的概念。

58

5. 掌握肾的血液供应的特点,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管-球反馈的概念。

6. 熟悉肾交感神经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7. 熟悉利用对某种物质清除率的测定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以及推测肾小管的功

能。

8. 熟悉排尿反射。

9. 了解肾的功能解剖。

10. 了解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11. 了解自由水清除率的概念。

神经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神经元的主要功能;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功能

(2) 突触的概念;电突触传递与电紧张耦联;定向突触传递;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与传递过程;

突触后电位;非定向突触传递及其特点;影响定向突触传递的因素、环节和方式。兴奋性突

触后电位和突触后易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和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易化。

(3) 反射的定义;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4) 神经递质和受体的概念;胆碱能神经元、胆碱能纤维、胆碱能受体和胆碱能系统。毒蕈碱受

体和烟碱受体;神经元型烟碱受体和肌肉型烟碱受体;毒蕈碱样作用和烟碱样作用。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纤

维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5) 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躯体感觉代表区;感觉运动区。躯体的痛觉信息处理;快

痛和慢痛;躯体痛。内脏感觉代表区及内脏痛觉信息处理;内脏痛及其特点。体腔壁痛和牵

涉痛;牵涉痛的意义。

(6)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7)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8) 睡眠的时相。

(9) 脊休克;脊髓对姿势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及其功能。

2. 熟悉:

(1) 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神经冲动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作用;神经营养

因子对神经元的调控作用;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2)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的可塑性;强直后增强;习惯化

和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压抑和长时程压抑。

(3) 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局部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4) 调质的概念;递质共存;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和配体;突触前受体、自身受体和异源性

受体。受体的作用机制;受体的浓集;受体的调节。多巴胺及其受体。5-羟色胺及其受体。

组胺及其受体。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和谷氨酸;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神经肽、阿片肽。下

59

丘脑及垂体神经肽。脑-肠肽。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其他可能的神经递质。非经典的神经

递质。

(5) 丘脑前的传入系统。第一类细胞群和特异感觉接替核;第二类细胞群和联络核;第三类细胞

群和非特异投射核。

3.了解:

(1) 神经元的一般功能,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2)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电活动,觉醒与睡眠的机制,脑的高级

功能。

第十章 感官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 掌握眼的折光和感光换能功能,视敏度、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等视觉生理现象。

3. 掌握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和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4. 掌握眼震颤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5. 熟悉眼的调节能力降低和折光异常,颜色视觉、视觉融合现象、双眼视觉和立体视

觉等视觉生理现象。

6. 熟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听神经动作电位。

7. 熟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感受原理,前庭反应。

8.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感受器的分类。

9. 了解房水和眼内压、嗅觉和味觉生理。

第十一章 内分泌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下丘脑与垂体间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

2. 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掌握应激和应急反应的概念。

4. 熟悉内分泌和内分泌系统,激素及其分类、作用机制、作用的一般特征和分泌调控。

5. 熟悉与钙代谢有关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 熟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7. 了解催乳素、缩宫素、褪黑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8. 了解其他组织器官内分泌。

第十二章    生殖生理 【教学目的】

1. 掌握睾酮、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2. 掌握女性卵巢周期与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3. 熟悉妊娠的维持与胎盘激素的作用。

4. 熟悉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5. 了解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卵巢的生卵作用。

6. 了解妊娠与分娩的基本过程。

60

医学基础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26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开课对象 药学专业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al Immun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medicine.fudan.edu.cn/immunology/content.aspx?info_lb=80&flag=80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 30%;学期

末理论考试,闭卷形式,占总成绩

的 7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几

乎所有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进行

生命科学基本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 通过免疫学部分课程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固有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应答过程,以

及临床相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通过病原微生物学部分课程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致细

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

相互作用,以及常见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免疫学部分(16 学时)

1. 免疫学简介

2. 固有免疫系统

固有系统的组成:组织屏障、细胞和效应分子(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组成/补体活化途径/补体调

节/补体功能/;细胞因子概念/分类/功能)

3.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识别机制,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的意义

4. 免疫原

分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抗原两类,固有分子模式的结构特点/分类,抗原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5.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61

两类 APC 的概念/特点,三条抗原递呈及其比较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经典非经典和 MHC 样分子的分类,重点介绍经典 MHC 分子的结构/功能,简单的基因结构和遗传

学特性

7. 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T 细胞分类/表面标志/T 细胞的抗原识别活化和归属,T 细胞介导的应答和功能

8. B 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 细胞分类/表面标志/B 细胞的抗原识别活化和归属,B 细胞介导的应答和功能、黏膜免疫,抗

体的概念/抗体的结构/抗体的功能/抗体编码基因/不强调重排和多样性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16 学时)

1. 医学微生物学简介

2. 细菌学总论: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3. 细菌学各论:

球菌、肠道杆菌、弧菌、螺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

次体、真菌等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等

4. 病毒学总论:

病毒的基本性质与分类

病毒的复制周期

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

5. 病毒学各论: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虫媒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

逆转录病毒、狂犬病毒等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

62

化学分析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41 学分 2.5 周学时 2+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Chemical Analysis

课程类别 基础必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仪器分析

教学方式 课堂,实验 考核方式 笔试(70%)+平时(3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误

差的概念并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作用

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

第四节、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五节、化学分析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第三节、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

第二节、标准溶液

第三节、滴定分析中的计量

第四节、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第二节、溶液的 pH 计算

第三节、酸碱指示剂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滴定终点误差

第六节、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碘量法

第三节、高锰酸钾法

第四节、亚硝酸钠法

第五节、其他氧化还原法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银量法的滴定曲线

第二节、银量法的滴定终点指示方法

第三节、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沉淀重量法

第二节、挥发重量法

各章安排相关实验!

63

仪器分析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42 学分 3.5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别 基础必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高等数学、化学分析 后续课程 药物分析

教学方式 课堂,实验 考核方式 笔试(70%)+平时(3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各仪器分析方法的

主要用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 8 版

第九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9.1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

9.2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9.3 直接电位法

9.4 电位滴定法

9.5 永停滴定法

第十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10.1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2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10.3 光谱分析仪器

10.4 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第十二章 荧光分析法

12.1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2.2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12.3 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方法

15.5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15.6 核磁共振碳谱和相关谱简介

第十六章 质谱法

16.1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16.2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

16.3 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解析

16.4 有机化合物综合解析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概论

17.1 色谱法的分类

17.2 色谱过程和色谱流出曲线

17.3 色谱参数

17.4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7.5 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17.6 色谱法的发展概况

第十八章 平面色谱法

18.1 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有关参数

18.2 薄层色谱法

18.3 纸色谱法

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64

第十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13.1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3.2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13.3 红外光谱法

1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4.3 实验方法

第十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5.1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

15.2 核磁共振仪

15.3 化学位移

15.4 偶合常数

19.1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气相色谱仪

19.2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

19.3 气相色谱检测器

19.4 气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条件选择

19.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9.6 定性与定量分析

第二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20.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20.3 高效液相色谱法速率理论和分离方法选择

20.4 高效液相色谱仪

20.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20.6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65

物理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7 学分 5 周学时 4+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课程主页 http://202.120.227.42/ pharmchen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和普通化

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药理学

教学方式 课堂+实验 考核方式 闭卷+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是药学类本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预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和普通化学课程

后修读本课程。物理化学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论,探求化学运动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涉及物质的相变、化学变化方向及平衡规律的化

学热力学,涉及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机理的化学动力学,以及涉及表面化学 、胶体化学及大分

子溶液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

对其它化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初步具有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

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 10 章,包括绪论、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第五章相平衡、第六章电化学、第七章化学动力学、

第八章表面现象、第九章胶体分散系统和第十章大分子溶液。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8 学时)

1、熟悉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与环境、状态与性质、状态函数、热和功及过程与途

径等;

2、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力学能的概念。掌握热和功只有在系统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时才

有意义;

3、掌握状态函数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热力学能和焓都是状态函数;

4、熟悉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和特点;

5、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各种计算方法,如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及绝热等过程中的 Q、

W、H 和U;

6、了解节流膨胀的概念和意义;

66

7、掌握应用赫斯定律、生成焓及燃烧焓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8、了解溶解热及稀释热的定义和概念;

9、熟悉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算各种温度下的反应热。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8 学时)

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熵状态函数及理解引入亥姆霍兹能和吉布斯能的原因;

2、掌握状态函数特性及在某变化中状态函数变量与特定过程函数关系;

3、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基础上得出的对某变化可逆性判断或不可逆程度的度量;

4、理解如何从可逆性判据演变成特定条件下的平衡判据,并用以确定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5、掌握理想气体在变化中状态函数及过程函数的计算;

6、掌握在相变化中(可逆、不可逆)状态函数及过程函数的计算;

7、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及规定熵的意义;

8、掌握在化学变化中标准状态函数的计算和意义;

9、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10、理解多组分体系偏摩尔量的意义,掌握化学势的意义及应用;

11、了解非平衡态热力学。

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6 学时)

1、了解溶液和混合物的区别;

2、掌握各种浓度的定义和应用;

3、掌握偏摩尔量的概念,熟悉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了解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4、掌握化学势的概念,了解温度、压力对化学势的影响;

5、熟悉组分可变的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掌握多组分系统的化学势判据,了解其在化学

平衡和相平衡中的应用;

6、掌握稀溶液中的 Raoult 定律和 Henry 定律及应用;

7、熟悉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势表示,了解逸度和逸度系数概念;

8、熟悉稀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化学势表示;

9、了解真实溶液的化学势表示,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概念;

10、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掌握溶剂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的计算;

11、掌握稀溶液的分配定律和相关计算。

第四章 化学平衡(6 学时)

1、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理解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变化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2、掌握化学平衡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理解标准平衡常数以及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标

准反应吉布斯能变化的关系;

3、理解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法。了解气体反应、液相反应、与气体参加的多相反

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示;

4、掌握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5、理解标准状态下反应的吉布斯能变化和化合物的标准吉布斯能;

6、掌握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理解吉布斯能变化随温度的关系;

7、理解其他因素如压力、配比、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67

8、了解反应的耦合原理和生命体内的平衡过程。

第五章 相平衡(8 学时)

1、熟悉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概念,掌握相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

2、掌握克氏方程及其在单组分体系中的应用及各种计算;

3、掌握杠杆规则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

4、了解双液体系统的 p-x 和 T-x 图,熟悉蒸馏和精馏的原理,了解恒沸系统的特点;

5、能根据相图绘制冷却曲线,或根据冷却曲线绘制简单的相图;

6、熟悉低共熔系统相图的意义和应用;

7、掌握三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熟悉水盐系统的相图及其简单应用。熟悉部分互溶三液体

系相图及其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 电化学(8 学时)

1、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理解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理解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相关的计算;

3、理解电导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掌握有关计算和应用;

4、了解电导测定的应用;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平均活度系数、平均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定

义,并掌握有关的计算,掌握 Debye-huckel 极限公式;

5、掌握可逆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电池的书写规则;

6、了解电池电动势的产生机理,理解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的原理;

7、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测定原理,掌握它们的计算和有关的应用;

8、了解电解过程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电极产生极化的原因;

9、了解电化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8 学时)

1、掌握基元反应、总包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基本概念;

2、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微分和积分速率方程及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3、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预测药物贮存期的基本方法;

4、了解典型的复杂反应、链反应、光化反应和溶液中的反应的基本特征;

5、熟悉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催化和酶催化的基本原理;

6、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要点,了解快速反应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 表面现象(6 学时)

1、掌握表面吉布斯能与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计算,了解影响表面吉布斯能的主要因素;

2、熟悉弯曲液面的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公式和开尔文公式,能用公式做简单的计算并解释由

于液面弯曲所引起的表面现象;

3、了解液-液界面性质,掌握判断液体铺展的标准;

4、了解固体表面润湿的几种类型,掌握判断固体表面润湿的标准;

5、了解溶液表面性质,掌握吉布斯溶液表面吸附公式;

6、了解不溶性表面膜的简单结构及一般性质;

7、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主要特性及应用;

8、了解几种典型的固体表面吸附等温线,掌握固体表面吸附的基本理论、常用公式及应用。

68

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统(6 学时)

1、熟悉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制备方法,了解纳米粒子的基本知识;

2、熟悉溶胶的动力性质,熟悉溶胶的布朗运动、扩散、沉降的计算和应用;

3、了解溶胶的光学性质,了解溶胶的散射规律、颜色形成及光学方法测定胶粒大小;

4、熟悉溶胶的电动现象、带电原因和双电层结构,掌握溶胶的结构式书写和电动电势的计算;

5、了解溶胶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和 DLVO 理论,了解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熟悉

电解质对溶胶的影响,掌握电解质的聚沉作用规律;

6、了解乳状液、泡沫、气溶胶的基本性质,熟悉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十章 大分子溶液(6 学时)

1、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异同点;

2、熟悉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3、了解大分子的溶解特征及在溶液中的形态;

4、熟悉大分子溶液的的渗透压及其测量方法;

5、了解大分子溶液的光散射现象;

6、了解大分子溶液的流变性和几种典型的流变曲线;

7、掌握大分子溶液的粘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和用粘度法测定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原理;

8、了解沉降速率法和沉降平衡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9、了解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特性,熟悉区带电泳和稳态电泳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

10、熟悉 Donnan 平衡,掌握准确测定大分子电解质溶液渗透压的方法;

11、了解凝胶的分类、形成、结构及重要性质。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演算习题等教学环节。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物理化学》,李三鸣,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69

有机合成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04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Synthesis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大纲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供药学专业使用。在完成医学试验班《有机化学》课程的

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必要的现代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反应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药学专业课程的学

习奠定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内容:

以有机合成反应、有机官能团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类型为体系,讲授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

名、应用、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有机含氮化合物等),并着重讲授一些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的特

征和机制(羰基的缩合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周环反应等),以及一些与药物和天然

产物密切相关的骨架结构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和反应(杂环化合物、萜类和甾族

化合物等)。

基本要求:

以有机合成反应、有机官能团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类型为体系,讲授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

名、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机含氮化合物等),并着重讲授一些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的特

征和机制(羰基的缩合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周环反应等),以及一些与药物和天然

产物密切相关的骨架结构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和反应(杂环化合物、萜类和甾族

化合物等)。

教学内容安排:

70

第一章、 羰基的缩合反应(8 学时)

第二章、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偶联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等)(包括立体化

学的构型、构象、构象分析等概念的复习)(6 学时)

第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6 学时)

(1) 硝基化合物

(2) 胺类(总结与提高)

(3) 季铵盐与季铵碱

(4) 重氮化合物

(5) 偶氮化合物

(6) 一些含氮化合物的重排反应

第四章、 杂环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杂原子的单杂环、稠杂环等)(6 学时)

第五章、 周环反应(4 学时)

第六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2 学时)

合成设计简介,有机化合物的 IUPAC 命名方法,复合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习题课(2 学时)

71

生物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M130006 学分 5 周学时 4/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Bio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理,物

理化学 后续课程 分子生物学

教学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考核方式 理论课闭卷考试+实验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学习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及技术,是药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基础,掌握

生命物质组成、变化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为今后各专业学习打下

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基本要求:参照复旦大学药学院本科课程中“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系统地掌

握生物体内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及其调控,熟悉体内信号

传递的途径以及重要的信使分子,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具备熟练

的生化实验操作技能。初步掌握科研综述的撰写要点。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绪论: 了解生物化学的性质和内容。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的组成、理化性质、功能与作用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核酸的组成、理化性质,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 酶:酶的概念,特点,理化性质,动力学特点及抑制剂,在医药上的应用。

第四章 糖代谢:概念,代谢方式,几条重点代谢通路,能量来源和计算,调控及与疾病的关系

第五章 生物氧化:概念,电子呼吸链法的组成,能量的产生及调节

第六章 脂类代谢:概念,代谢方式,脂肪、胆固醇等重点代谢通路,脂蛋白的组成及代谢,调

控及与疾病的关系

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方式,特点,意义等

第八章 核苷酸分解与合成代谢:方式,特点

第九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DNA 的复制、转录、翻译

第十章 代谢调控总论:信号传导,信号分子,受体的概念,重要的通路

实验教学:

第一部分 细胞培养与蛋白质类实验:蛋白质性质、含量测定、电泳分离,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

要求等

第二部分 核酸:质粒的小量提取、PCR 技术

第三部分 实验设计:酶的性质、含量测定

72

分子生物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M130007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Molecular Bio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生物化学,生理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考核方式 理论课闭卷考试+实验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深入掌握学习生命性状传递和表现的分子基础,

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 新成果和发展状态,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为将来从事医药

相关的研究工作打下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以利今后的发展。

基本要求:参照复旦大学药学院本科课程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系统地

学习掌握生物体遗传性状表达和传递的分子基础及工作方式,掌握生命体的遗传信息传递的调节

手段,熟悉信号传递的途径以及重要的信使分子,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具备熟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操作技能。初步掌握科研综述的撰写要点。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基因和基因组:

1. 基因的生物学定义及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的功能。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及基因组特征。

3. 人类基因组学及相关后基因组学内容。

第二章 DNA 的合成及损伤修复

1. DNA 复制合成的详细机理,包括涉及的酶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特点、方式等。

2. 线粒体、噬菌体和病毒 DNA 等特殊的复制方式。

3.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突变原因,及 DNA 的修复系统。

第三章 转录、转录后加工

1. RNA 的转录合成的详细机理,包括 RNA 聚合酶的亚基组成及功能;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

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 DNA 结构等。

2. RNA 转录后的加工过程及其机制。

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调节的方式及意义。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转录的抑制剂。

73

第四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1. 翻译的基本概念,参与物质的特点和作用等。

2.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调节及转运定位,以及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与修饰加工。

第五章 细胞信号传导

1. 细胞信号传导的概念,信号分子,受体的概念,受体的分类及特点

2. 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偶联受体途径、胞内受体途径等

3. 信号途径与疾病的关系,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及筛选

第六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相关组学概念

1. 了解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2. 了解前沿实验手段,了解基因改造的含义和方法,了解这些实验技术对药学研究的意义

3. 掌握常用的后基因组学的种类和概念,掌握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实验教学:

基因工程(生物药物生产)的相关基础实验

74

生物制药技术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08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生物合成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有关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在医药领域应用较多的生物技术,以培养学生在生物药物研

究工作中的观察分析、思维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绪论(2 学时)

第一章 发酵技术(12 学时)

1. 掌握发酵和发酵工程的概念、发酵工程基本过程,了解发酵工程产品的类型和发酵工程的特

点。

2. 了解发酵工业中的微生物类群和特点及来源,熟悉菌种选育的方法。

3. 掌握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4. 熟悉发酵罐基本类型和结构特点。掌握培养基灭菌的原理和方法及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

了解各种消毒和灭菌方法。

5. 掌握种子的扩大化培养及种龄和接种量,掌握微生物的发酵方式。

6. 了解发酵过程中的中间分析项目,掌握影响发酵的因素及控制。

7. 熟悉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调节的原理,熟悉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模式。

8. 掌握代谢控制发酵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突变生物合成和杂合生物合成。

9. 掌握代谢工程的概念和应用。

第二章 基因工程、转基因动植物(12 学时)

1. 掌握基因工程基本概念、操作原理,

2. 掌握基因工程操作基本过程,了解基因工程分类。

3. 熟悉并掌握常用工具酶及载体概念及用途。

4. 掌握生物合成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掌握基因文库、了解建库方法;掌握 cDNA 文库概念及

建库程序,熟悉 PCR、RT-PCR 原理,了解其主要用途。

75

5. 掌握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熟悉不同表达系统外源基因转入方法。

6. 熟悉重组体的鉴定和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的筛选方法。

7. 了解重组基因的表达原理,了解真核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特点,熟悉表达形式,掌握大肠

杆菌表达系统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8. 了解重组原核、真核微生物生产药物过程

9. 了解动物细胞制药特点、常用的生产用动物细胞,了解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及方法。掌握

转基因动物原理、了解其操作过程,掌握重组动物细胞筛选和鉴定原理,了解转基因动物应

用及发展趋势

10. 了解植物细胞制药特点、植物细胞培养方法、熟悉基本概念,了解外源基因转入植物受体的

常用方法,掌握常用的筛选和鉴定方法,了解转基因植物制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单克隆抗体(4 学时)

1. 掌握单克隆抗体概念,了解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理论基础。

2. 掌握鼠源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过程、阳性抗体鉴定和检测方法。

3. 了解人源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掌握嵌合抗体概念,了解基因工程、重组噬菌体制备人单克

隆抗体的技术

4. 了解单克隆抗体应用、发展趋势及大量制备程序。

第四章 酶工程 (6 学时)

1. 了解酶的来源和酶的分离提取。

2. 掌握固定化酶的方法及优缺点。

3. 掌握修饰酶的概念及性质

4. 了解基因工程在酶工程中的应用。

76

核药学概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09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Pharmac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药学专业);专业选修(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实验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核物理基础、放射性测量、放射卫生防护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放射

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等基本知识以及了解同位素技

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核物理基本知识

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原子核的转变及其规律;放射性活度的计算;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放射性测量

不同样品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放射性测量仪器的组成;放射性测量统计误差的计算。

第三章 电离辐射剂量及放射卫生防护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方法;电离辐射剂量的计算。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基本制备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几种常用核素标记化合物制备的基本

技术。

第五章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的特点、类型、制备原理、临床应用以及质量控制。

第六章 放射免疫分析和其它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放射分析法和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第七章 医药学中的示踪研究

放射自显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77

药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0 学分 5 周学时 4+4

(实验)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微生

物学、免疫学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实验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药理学》是面向药学/临床药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药理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系统分类地讲授药理学的各类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代表药物的药理作

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合理用药的原则。通过药理

学实验对重要的药理学结论进行验证,学习基本的药理学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满足临床合理用

药、生物医药科研、药品生产和流通等实践活动对药理学知识的需要。

基本要求:1、全面掌握和了解药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2、掌握相关章节重点代表

药物的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了解相关章节内药物的临床选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篇 总论(第 1 章一第 3 章)(8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介绍药理学、药物、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动学(药物代

谢动力学)概念。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任务,学习药理学的方法和常用药理学实验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上市后药物监测。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药物的跨膜转运和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分布、药物的

代谢、排泄;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混合消除动力学;

(三)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一次给药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半衰期、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

(五)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维持量和负荷量。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7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兴奋与抑制)的基本规律(选择性、两重性)与临床用药的

关系、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介绍量-效关系曲线、作用强度与效能、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

量、治疗量与极量、中毒量与致死量;

(三)药物与受体

1 受体研究的由来,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2 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受体学说(占领学说、速率学说、二态模型学说)、受体药物反应动

力学;

3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拮抗;

4 受体的类型:G 蛋白耦联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细胞内受体、其他酶类受体;

5 细胞内信号转导;

6 受体的调节。

(四)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

(五)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特异质、病理状态、心理因素和长期用药引起

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第 4 章—第 7 章)(10 学时)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一)传出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传出神经系统解剖分类:包括自主神经、运动神经。

(二)传出神经的递质与受体

1 传出系统按递质分类;

2 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消除: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3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的生物效应和机制

1 传出神经的生物效应;

2 传出神经递质效应的分子机制;

3 G 蛋白偶联受体、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第六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一)M 胆碱受体激动药:

1 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2 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和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 其他 M 胆碱受体激动药。

(二)N 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

(三)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 新期的明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2 其他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四)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1 有机磷酸酯中毒机理及急性中毒表现;

2 有机磷酸酯急性中毒防治。

(五)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作用。

(六)阿托品生物碱

1 阿托品来源和化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禁忌症;

79

2 其他阿托品生物碱的作用特点、用途。

(七)颠茄生物碱的合成、半合成药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1 合成扩瞳药;

2 合成解痉药;

3 选择性 M 受体阻断药。

(八)NN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药理作用和应用;

(九)NM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分类:去极化型、非去极化型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第六章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拟交感胺药构效关系及分类:儿茶酚胺类及非儿茶酚胺类;

(二)α 受体激动药:

1 α1、α2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2 间羟胺(阿拉明)作用特点、应用;

3 α1 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应用。

(三)α、β 受体激动剂

1 肾上腺素理化性质、给药方法与药物代谢;

2 肾上腺素对受体的影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 多巴胺对受体的影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麻黄碱对受体的影响,作用特点、临

床应用、不良反应。

(四)β 受体激动药

1 β1 、β2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影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2 β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应用;

3 β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的作用与应用。

(五)α1 和 α2 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1 短效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 长效药:酚苄明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六)β 受体阻断剂

1 β 受体阻断作用:(1)心血管作用;(2)支气管作用;(3)对代谢影响;

2 内在拟交感活性;

3 膜稳定作用;

4 应用及不良反应;

5 β 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一)局麻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

(二)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药理特点、作用强度、毒性大小及用途;

(三)局麻药的应用方法及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第 8 章—第 15 章)(10 学时)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自学)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环路;神经突触与信息传递间的关系;

(二)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兴奋性氨基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色胺;组胺;神经

肽等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机制;

(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分类。

第九章 全身麻醉药(自学)

吸入性麻醉药;复合麻醉;静脉麻醉药。

80

第十章 镇静催眠药

(一)苯二氮卓类常用药物的分类,以地西泮为代表讲述其抗焦虑、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及

抗惊厥作用与应用;作用原理、耐受性、成瘾性及其它不良反应;其它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

(二)巴比妥类随剂量增大引起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抑制呼吸中枢。介绍这类药物目前

临床使用状况及不良反应;

(三)其它非巴比妥类药物: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的作用特点。

第十一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癫痫的分型及症状;

(二)常用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抗癫痫作用的特点、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三)抗惊厥药。

第十二章 精神障碍治疗药物

(一)精神失常的概念及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分类;

(二)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其与副作用的关系,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概述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泰尔登和氟哌啶醇的作用特点;

(四)丙咪嗪的抗抑郁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五)碳酸锂的抗躁狂作用、不良反应及应用。

第十三章 镇痛药

(一)吗啡的镇痛、镇静、欣快、镇咳、抑制呼吸、缩瞳、催吐及兴奋平滑肌作用的特点;阿片

样生物碱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滥用及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可待因的作用

特点及应用;

(二)人工合成品哌替啶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镇痛新、罗通定的作用特点

及应用;

(三)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第十四章 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一)帕金森病(Parkinson’s desease,PD)的发病基础;

(二)抗 PD 药

1 拟多巴胺药:左旋多巴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左旋多巴增效剂、多巴

胺受体激动剂的作用特点;

抗胆碱药:苯海索的作用特点。

(三)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

2 非竞争性 NMDA 受体拮抗药

第十五章 其他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自学)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二)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三)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

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物(第 16 章一第 21 章)(12 学时)

第十六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一)利尿药的肾脏生理基础、药物分类及作用部位;

(二)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速尿)的利尿作用特点、强度、对肾脏稀释与浓缩功能的影响、

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三)中效能利尿药:氢氯噻嗪的作用特点、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81

(四)低效能利尿药:螺内酯抗醛固酮作用,对血钾的影响及应用;

(五)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十七章 抗高血压药

(一)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2 钙通道阻滞药

3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4 利尿药

(三)其他抗高血压药

1 中枢降压药

2 血管扩张药

(四)抗高血压药的研发历史和合理应用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一)心绞痛的症状、病理和分类;

(二)硝酸酯类: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硝酸酯类合用的依据;

(四)钙拮抗剂抗心绞痛作用和临床应用(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第十九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一)CHF 的病理生理学:心功能的改变和结构改变、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心肌肾上腺素 β 受

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二)CHF 的药物分类;

(三)强心苷类:来源、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药物的相互作用、

给药方法;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 II(AT1)受体阻断药;

(四)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五)ß-受体阻断药:治疗 CHF 的机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六)其他治疗 CHF 的药物:钙拮抗药、非强心苷正性肌力药、扩血管药。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一)心肌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及心律失常的基础理论;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ⅠA 类 奎尼丁对离子跨膜转运的影响,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绝对延长有效不应期,对

植物神经的影响、应用及心血管毒性;

ⅠB 类 利多卡因、妥卡尼、苯妥英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ⅠC 类 简介普罗帕酮、氟卡胺等的特点及应用。

2 Ⅱ类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 Ⅲ类药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及不良反应;

4 Ⅳ类药 钙通道阻断药:维拉帕米对钙通道选择性作用、对心肌的影响、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四)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选用。

第二十一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调血脂药:

1 主要降低 TC、 LDL 药物:

82

(1)HMG-CoA 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作用和用途及不良反应;

(2)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2 主要降低 TG、 VLDL 药物:

(1)氯贝特(苯氧酸)类作用和应用;

(2)烟酸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作用和应用;

(三)多烯脂肪酸类:鱼油、亚油酸、亚麻油酸的作用及应用;

(四)粘多糖和多糖类: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及天然类肝素对血脂的影响。

第五篇 炎症、免疫、自体活性物质药理学(第 22 章—第 25 章)(4 学时)

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述本类药物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及其机理;药物作用与副作用的关系;

(二)阿斯匹林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三)苯胺类(醋氨酚)的药理作用特点、应用及过量可致中毒性肝坏死和肾小管坏死;

(四)吡唑酮类(保太松及羟基保太松)的作用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

(五)消炎痛、甲灭酸、氯灭酸、布洛芬、炎痛喜康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六)别嘌呤醇、丙磺舒、秋水仙碱的药理作用及抗痛风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第二十三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一)免疫反应

(二)免疫抑制剂

(三)免疫调节剂

第二十四章 组胺受体拮抗药

(一)H1 受体拮抗药

(二)H2 受体拮抗药

第二十五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一)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其拮抗药:

1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和生物转化;

2 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前列腺素类药物。

3 白三烯及其拮抗药;

4 血小板活化因子。

(二)五羟色胺类药及拮抗药:

1 五羟色胺及其受体激动药:五羟色胺、舒马普坦、钉螺环酮、西沙必利、右芬氟拉明的药理作

用及作用特点;

2 五羟色胺拮抗药:赛庚啶、苯噻啶、昂丹司琼等。

(三)组胺及抗组胺药:

1 组胺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2 抗组胺药,H1 受体阻断药、H2 受体阻断药、H3 受体阻断药。

(四)多肽类自体活性物质 激肽类、内皮素、利尿钠肽、P 物质、血管紧张素。

第六篇 内分泌、生殖与代谢药理学(第 26 章—第 31 章)(6 学时)

第二十六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调节轴简介;

(二)糖皮质激素:

1 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按作用时间分为短、中、长效三类常用药物,体内过程;

83

2 生理效应:对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盐代谢影响及与临床关系;

3 药理作用:抗炎、抗免疫、抗毒、抗休克的作用原理及对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 作用机制: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5 临床应用:严重急性感染、过敏及自身免疫病、抗休克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替代治疗及局部

应用等;

6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类皮质功能亢进、诱发感染、溃疡、中枢症状、停药反应);

7 给药方法。

(三)盐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第二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一)简介糖尿病的分类和胰岛素的研究历史;

(二)胰岛素: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不良反应的防治;

(三)口服降血糖药:

1 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作用机制和应用;

2 磺酰脲类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3 双胍类和其他类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第二十八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一)甲状腺激素:

1 简介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与调节;

2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效应、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甲巯嘧啶、卡比马唑、阻止激素合成的作用及特点、临床应用

及注意事项;

(三)碘及碘化物: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和抗甲状腺的作用及应用;

(四)β-受体阻断药的抗甲状腺作用及应用。

第二十九章 垂体激素和下丘脑释放激素

(一)垂体激素

(二)下丘脑释放激素

第三十章 性激素类及避孕药

(一) 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拮抗药:

1 雌激素类药:来源、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雌激素拮抗药。

孕激素类药:来源、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与松弛药

(四) 雄激素类药:

1 雄激素来源、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同化激素类药。

(五)抗前列腺增生药

(六)避孕药:分类、药名及作用特点。

第三十一章 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一)骨吸收抑制药

(二)骨形成促进药

(三)骨矿化促进药

(四)降低体重药物

第七篇 影响其他系统的药物(第 32 章—第 35 章)(8 学时)

84

第三十二章 呼吸系统药物

(一)控制哮喘药物

1 支气管扩张药

2 抗炎平喘药

3 抗过敏平喘药

(二)镇咳药

1 中枢性镇咳药

2 外周性镇咳药

(三)祛痰药

第三十三章 消化系统药物

(一)治疗消化性溃疡与胃食管返流病的药物;

1 抗酸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碳酸氢钠的临床应用;镁盐致泻,铝盐可致便秘;

2 抑制胃酸分泌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哌伦西平、奥美拉唑的作用、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 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的药物;

4 抗幽门螺杆菌药。

(二)消化功能调节药:

1 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及乳酶生的应用;

2 止吐药和胃肠促动药的主要作用和应用;

3 泻药: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泻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 止泻药:阿片制剂、收敛药及吸附剂的应用;

5 利胆药特点和应用。

第三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一)简述凝血与抗凝的过程;

(二)抗凝血药:

1 肝素的来源和化学、体内、外抗凝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 低分子量肝素、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的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和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四)抗血小板药:

1 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2 阻碍 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3 凝血酶抑制剂。

促凝血药:维生素 K 的作用、缺乏原因及治疗使用;

(五)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作用、应用。

第三十五章 贫血药与生血药

抗贫血药

铁剂的吸收、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叶酸、维生素 B12 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造血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

作用特点和应用。

(三)促血液促成分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第八篇 化学治疗药物 (第 36 章—第 45 章)(14 学时)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一)抗菌药的发展简史

宿主、抗菌药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5

(二)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化学治疗、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

低抑菌浓度、 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四)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五)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十七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二)青霉素类:

1 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 G 的理化特性、抗菌谱、抗菌原理、耐药性及临床应用;

2 耐酶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

(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的特点、应用及其常用药名。

(四)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五)其他其它 β-内酰胺类;

(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抗菌谱、抗菌力、作用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对

第八对脑神经、肾、肌肉神经接头的影响及过敏反应);

(二) 各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链霉素的抗菌谱、耐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及临床应

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一)红霉素的抗菌作用、耐药性、应用及不良反应,乙酰螺旋霉素、麦地霉素的抗菌特点、临

床应用。

(二)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抗菌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三)万古霉素、杆菌肽的抗菌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四)四环素类的抗菌谱、耐药性、目前的临床使用(强调作为首选药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五)氯霉素的抗菌谱、特点、临床应用及毒性(尤其是抑制骨髓)。

第四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抑制回旋酶,影响 DNA 复制)、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

应。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的特点:。

(二)磺胺类药物:化学结构、分类、抗菌谱、作用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

1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SD、SIZ、SMZ、SDM、 SMD。

2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SASP。

3 外用磺胺药: SA、SD-Ag、SML。

(三)其它合成抗菌药

1 甲氧苄氨嘧啶(TMP)增强磺胺抗菌作用的机制;

2 呋喃坦啶、呋喃唑酮(痢特灵)的作用特点。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一)异烟肼对结核菌的选择作用、耐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抗结核病的适应症

及用法;

(二)利福平的抗菌作用原理和特点、耐药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的

选择性抗结核菌作用、作用原理、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临床应用;

(三)概述链霉素的抗结核作用、耐药性及治疗结核病的用法;概述抗麻风病药砜类的抗菌作用、

86

不良反应、应用和用法;

(四)概述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

(一)常用抗真菌药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咪唑类抗真菌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第四十三章 抗病毒药

(一)概述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泡疹净、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评

价。

第四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

(一)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疟原虫: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1 传媒期阶段(蚊体有性生殖) 孢子分裂成子孢子─────乙胺嘧啶抑制;

2 感染阶段(人体无性生殖) 。

(二)控制症状药:氯喹、奎宁及青蒿素的抗疟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

(恶性疟);

(三)控制复发与传播药:伯氨奎的抗疟作用、应用、毒性;

(四)主要用于预防药:乙氨嘧啶的抗疟作用特点、用药原则及不良反应、耐氯喹恶性疟的治疗;

(五)简介阿米巴原虫生活史;

(六)甲硝唑抗肠内、外阿米巴作用,抗滴虫及抗厌氧菌作用、应用;

(七)主要用于肠外阿米巴病药:氯喹、二氯尼特的抗阿米巴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八)用于肠内阿米巴疾病喹碘方等的抗阿米巴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九)吡喹酮的抗吸虫、抗丝虫病及抗囊虫病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十)乙胺嗪的抗丝虫病作用及应用;

(十一)抗肠线虫药:哌嗪、左旋咪唑、噻嘧啶、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的抗线虫类的蛔虫、蛲

虫、钩虫、鞭虫和粪类圆线虫,绦虫类的猪肉绦虫、牛肉绦虫、作用及其机制基本同甲苯达唑;

抗虫谱、主要适应症和优缺点;

(十二)抗绦虫病药:吡喹酮、氯硝柳胺、槟榔和南瓜子的抗虫特点、疗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一)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1 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依据药物作用的

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及周期特异性药物);

2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细胞生物学机制、生化机制;

3 耐药性机制。

(二)简要介绍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1 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甲氨喋呤、氟脲嘧啶、巯基喋呤、羟基脲及阿糖胞苷;

2 直接影响 DNA 结构与功能的药物: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派、白消安、卡莫斯汀、顺铂、

卡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喜树碱类和鬼臼毒素衍生物;

3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 RNA 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长春碱类、紫杉醇

类、三尖杉酯碱和 L-门冬酰胺;

4 调节体内激素平衡:雌激素、雄激素、甲羟孕酮脂、他莫昔酚、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5 其他。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及和不良反应:

1 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细胞增殖动力学、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毒性和抗肿瘤谱、

给药方法;

2 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

87

生药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gnosy I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用植物学 后续课程 生药学Ⅱ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有效控制中药质量和合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所

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生药质量控制和中药资源利用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生药质量和资源问题对于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掌握生药鉴定和中药

资源研究所必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教学内容:

一、生药学的对象与任务;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

二、生药的化学成分:简介生药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性质、主要鉴别反应及其分布。

主要包括:糖类、氰苷、酚苷、蒽苷、黄酮、皂苷、强心苷、香豆素及其苷、环烯醚萜苷、

挥发油、生物碱、萜、鞣质、氨基酸及蛋白质。

三、生药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四、生药的鉴定:包括鉴定的目的、依据和质量标准;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

鉴定、DNA 分子鉴定及生物检定等方法。

五、生药的采收、加工、贮藏与炮制

六、生药的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七、重要生药介绍

八、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生药学研究新方法与新进展

实验教学内容

一、生药化学成分定性反应 1

二、生药化学成分定性反应 2

三、薄层色谱、显微鉴定在生药鉴别中的应用

四、生药中挥发油含量测定

五、生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88

天然药物化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6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天然化合物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天然成分提取、分离、

纯化和结构鉴定的基本技能,使之具有从事天然有机药物的生产和化学研究的能力。

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纯化精制以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以及寻找中药有效或活性成分的一般途径,为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各类化合物及重要的天然药物的英文名词应介绍掌握。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序言(4 学时)天然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精

制方法;天然成分结构鉴定方法;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实例。

二、糖和苷类(6 学时)糖的立体化学、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

三、黄酮(4 学时)掌握黄酮的定义及基本结构分类、了解重要黄酮类药物和生理活性成分、黄

酮的理化性质

四、萜类(6 学时)掌握萜类的结构类型特征、分类、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常用方法

五、皂苷(4 学时)掌握三萜皂苷、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基本结构骨架及重要的代表化合物;

皂苷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

六、强心苷(2 学时)强心苷的基本结构和理化性质

七、生物碱(8 学时)生物碱的分类、理化性质和代表性药用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系统分离和特

定生物碱的分离方法。

89

药物分析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7 学分 3 周学时 2+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课程主页 www.ywf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 后续课程 药物分析 II

教学方式 课堂+实验 考核方式 闭卷+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主要应用化学、物理化学

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

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制定所包含的内容、使用方法,判断标

准等。随后,从多种药物的分析中具体讲述各种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期学生在掌握各种

分析技术的同时,能熟悉这些分析技术如何应用于药物质量研究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第 1-2 周

绪论、药物质量研究内容和药典。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质量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中

国药典的内容以及外国药典的简介;

2. 第 3-4 周

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杂质检查。鉴别试验的定义、目的、项目和方法;药物的杂质的定义、

限量、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3. 第 5-6 周

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含量测定的方法分类、方法验证以及样品前处理

4. 第 7-8 周

体内药物分析。体内样品的种类、采集、制备和储存;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5. 第 9-10 周:芳酸类、苯乙胺类药物分析。芳酸类、苯乙胺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别、检查

和含量测定的项目和方法等;

6. 第 11-12 周

对氨基苯甲酸酯、酰苯胺类、二氢吡啶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酰苯胺类、

二氢吡啶类、巴比妥类等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项目和方法等;

90

7. 第 13-14 周

吩噻嗪类、莨菪烷类药物分析。吩噻嗪类、莨菪烷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别、检查和含量测

定的项目和方法等;

8. 第 15-17 周

维生素类、甾体类、抗生素类药物分析。维生素类、甾体类、抗生素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

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项目和方法等。

实验课内容

1. 一般杂质检查:氯化物、硫酸盐、铁盐和重金属限度检查;

2. 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砷盐、乙酰水杨酸中水杨酸的检查、药用乙醚中过氧化物检

查、乙醇中甲醇的检查;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残留溶剂;

4. 容量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

5. 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的含量;

6.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莨菪烷类药物含量;

7. 维生素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

9. 实验操作考核

91

药剂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8 学分 3 周学时 2+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s I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含临床药学方向)本科生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fdjpkc.fudan.edu.cn/201649/main.htm

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 II,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药剂学 I 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普通制剂的基本理论、处

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指标;掌握制备普通制剂的基本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剂学研究

以及进一步深入学习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药剂学的研究领域和任务,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和基础知识,掌握从事普通制剂研究所必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 掌握药剂学的概念,了解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分支学科

2. 掌握药物剂型的概念、分类与重要性

3. 熟悉药典与药品标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二章 液体制剂

1. 液体制剂的概述

掌握液体制剂的特点、质量要求与分类

2.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掌握液体制剂常用防腐剂,熟悉液体制剂的矫味剂和着色剂

3. 低分子溶液剂

熟悉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剂的定义及制剂举例

4. 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掌握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与制备;了解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5. 混悬剂

92

掌握混悬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影响物理稳定性的因素;掌握混悬剂的稳定

剂及制备方法;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6. 乳剂

掌握乳剂的定义、特点与分类;掌握乳化剂的种类与选择;掌握乳剂的制备

方法;熟悉乳剂的稳定性及质量评定

第三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1. 注射剂

掌握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质量要求、给药途径;

掌握注射剂的处方组分;

掌握热原组成、性质、除去及检查方法;

熟悉制剂生产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无菌操作法;掌握 F、F0 的定义及意义;

熟悉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和层流洁净技术;

了解小体积注射剂的容器和生产过程;

掌握输液剂的特点、种类、质量要求;熟悉输液的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掌握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种类与应用;掌握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了解注射用

冷冻干燥制品的制备工艺

2. 滴眼剂

掌握滴眼剂的定义及质量要求;熟悉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了解滴眼剂的制备工艺

第四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微丸

1. 粉碎、筛分、混合和制粒

掌握固体制剂的特点、制备工艺、体内吸收途径与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

掌握粉碎、筛分、混合和制粒的概念、意义;了解粉碎、筛分、混合和制粒的

方法及设备

2. 散剂

掌握散剂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查

3. 颗粒剂

掌握颗粒剂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查

4. 胶囊剂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质量检查;熟悉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的组成及

制备方法

5. 微丸

熟悉微丸剂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第五章 片剂

1. 片剂的概述

93

掌握片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2. 片剂的常用辅料

掌握常用的填充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3. 制粒与压片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直接粉末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了解压片机和压片操

作;了解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片剂的包衣

掌握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熟悉包衣材料、包衣方法及过程

5. 片剂的质量检查及举例

掌握片剂的质量评价;了解片剂的包装;熟悉片剂处方举例

第六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和膜剂

1. 软膏剂

掌握软膏剂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掌握软膏剂的基质;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

法;熟悉软膏剂的质量评定

2. 眼膏剂

掌握眼膏剂定义及常用基质;了解眼膏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3. 凝胶剂

熟悉凝胶剂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水性凝胶基质及水性凝胶剂的制备

4. 膜剂

掌握膜剂的概念、分类、特点;掌握常用成膜材料;熟悉膜剂的制备工艺

第七章 栓剂

1. 掌握栓剂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

2. 掌握栓剂常用基质;了解栓剂其他附加剂

3. 掌握栓剂的制备方法;掌握置换价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4. 掌握栓剂的质量评价

第八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1. 气雾剂

掌握气雾剂的定义、特点、分类;掌握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熟悉气雾剂的

组成、制备方法及质量评定

2. 喷雾剂和吸入粉雾剂

熟悉喷雾剂和吸入粉雾剂的概念;了解喷雾剂和粉雾剂的装置及质量评价

94

数理统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9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Statistic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必修,临床药学选修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多元统计

教学方式 课堂板书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学科,在医、药和卫生科计中有着广泛应用,

同时也是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的前期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随机课程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一些常用的

统计方法,并使学生了解、掌握统计方法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概率论

概率论主要内容有古典概率,几何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逆概率公式,Bernoulli 概型,

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性随机变量,随机向量,概率函数,概率密度函数,Bernoulli

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

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总体原点矩,总体中心距,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

描述性统计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观察值,样本容量,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样

本方差,样本原点矩,样本中心距,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图表描述法----样本分布图,数字特

征描述法----样本的数字特征。

推断性统计

抽样分布定理,点估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 小二乘估计,点估计好坏的判别标准,区间

估计,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非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小概率原理,参数假设检验,

非参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有交互作用的双

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设计。

95

药事管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9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学相关基础及专业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①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

法;②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知识;③药事组织与管理体制及其职能;④执业药师必须掌握的主要

药事法规;⑤药品研制、注册管理和专利申请的知识;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知识;⑦

从事药事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讲 绪论:药事管理的含义、药事管理学科发展概况、药事管理研究方法与步骤等。

第二讲 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监督管理的内容主体和客体、药品

标准和质量监督检验等。

第三讲 药学、药师和药学职业道德:药学技术人员概述、药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第四讲 药事组织:药事组织的类型、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和技术监督管理机构等。

第五、六讲 药品管理立法:药品管理立法的渊源、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

第七、八讲 药品注册管理:药品注册管理的发展、药品注册的分类、药品的申报与审批等。

第九、十讲 制药工业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GMP 认证管理等。

第十一、十二讲 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药品经营与流通的含义、药品经营许可和

流通监督管理、GSP 认证管理等。

第十三、十四讲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含义、组织、调剂业务和处方管理、

制剂和临床应用管理等。

第十五、十六讲 特殊管理药品:药物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

理等

第十七讲 药品信息管理: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药品广告的管理等。

96

综合性药学实验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0 学分 2 周学时 6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s of Pharmacy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

化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

药剂学和 药理学。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考查: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情

况,综合评定成绩。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根据药学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过程,综合我院药学本科

实验教学内容,精选经典药物,建立包括药物的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药物

分析、药物制剂以及药理学与药效学等内容的综合性药学实验教学体系,完整串联药学专业相关

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对药物研发过程

的认识。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包括化学合成药物与中药(二选一)和生物药(必做)三个部分的内容。

生物合成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1. 过氧化氢酶的获取

2. 过氧化氢酶的构建

3. 过氧化氢酶的发酵表达

4. 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测定

化学合成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1.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合成

2. 阿司匹林的药效学研究

3.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质量分析

4. 阿司匹林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

天然药物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1. 芦丁原料药的提取

2. 芦丁的药效学研究

3. 芦丁原料药的质量分析

4. 芦丁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

97

药物化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15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inal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jpkc.fudan.edu.cn/s/ 269/t/475/ main.htm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 后续课程 药物设计学,药物化学 II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应用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如:药效基团模型、构效关系和构代关系、靶

向治疗药物发展、手性药物、前药、骨架跃迁以及生物电子等排等修饰手段),学习按药物的化

学结构或治疗作用进行分类的各主要临床治疗药物的发明、发现和设计过程,分析药物结构与生

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关系,从分子水平解释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并学习典型药物的

合成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药物作用本质,培养有创造力和钻研精神,为从事药学科研、开

发和应用等各相关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按药物的化学结构或治疗作用进行分类,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特

别是代表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命名、化学结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临床用途及重要药物的构

效关系、变化规律;掌握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药物的贮存、制剂、分析和管理提供

相应的理论基础;掌握重要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与代谢有关的化学变化及与生物活性的关系。为合

理使用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了解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和 新进展及新药研究的基本方

法和近代新药发展方向。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基本内容:本课程将主要讨论常用化学药物的类型、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体内过程及生

物转化、理化性质和合成路线。并着重于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关系及

新药研究方法的讨论,突出了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及作用原理的探讨,使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内容安排:

绪论:第一章 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第二章 药物结构与代谢;第三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3 学时):讲授药物化学的学科性质、主要任务、发展历史、学科特点;新药发现的途径、

药物化学的发展方向;我国医药研发的发展和地位;药物化学学习目的、课程学习主要内容和如

何学好药物化学。并指导学生自学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药物结构与

98

代谢、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药物化学学科有总体的认识,增强使命感,为后

续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四章 镇静催眠和抗癫痫药(2 学时):熟悉镇静催眠和抗癫痫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

握地西泮、奥沙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巴比

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熟悉艾司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普唑仑、唑吡坦的结构及用途。了解三

唑仑、拉莫三嗪的的结构和用途。

第五章 精神神经疾病治疗药(2 学时):掌握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焦虑及抗躁狂药的结构类

型和作用机制。掌握氯氮平、奋乃静、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

熟悉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普噻吨、吗氯贝胺、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丁螺环酮

的结构及用途。了解以上精神神经疾病药的发展。

第六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2 学时):掌握抗帕金森病和抗阿尔兹海默病结构类型和作

用机制。掌握左旋多巴、罗匹尼罗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普拉克索、多奈哌

齐、利凡斯的明的结构及用途。了解帕金森病和 Alzheimer’s 疾病原因和药物机理。

第七章 镇痛药(3 学时):掌握中枢镇痛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吗啡、哌替啶、美沙

酮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可待因、纳洛酮、芬太尼、布托啡诺的结构和用途。

掌握哌替啶合成路线,以及镇痛药的构效关系。了解镇痛药的发展。

第八章 非甾体抗炎药(3 学时):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对乙酰氨基

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贝诺酯、

安乃近、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塞来昔布、丙磺舒的结构和用途。掌握布洛芬合成路线。掌握苯

胺类解热镇痛药代谢化学与毒性的关系。了解 COX-1 和 COX-2 的结构的差别、药理作用的特

点以及药物选择性发展。

第九章 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3 学时):掌握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靶点。

掌握溴新斯的明、硫酸阿托品、碘解磷定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毛果芸香碱、

氢溴酸东莨菪碱、氢溴酸山莨菪碱、盐酸苯海索、溴丙胺太林、泮库溴铵、氯化琥珀胆碱的结构

和用途。熟悉 M 胆碱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及构效关系。了解胆碱受体激动剂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剂的发展和现状。 了解 N 胆碱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及结构类型。

第十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2 学时):掌握抗变态反应药的结构类型。掌握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结

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赛康啶、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盐酸非索非那定的结

构和用途。熟悉第一、二和三代抗组胺药物结构和作用特点。了解第一代(经典)抗组胺药物的

发展及结构变换。了解第二代和第三代(非镇静 性)抗组胺药物的发展。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药物(2 学时):掌握抗溃疡、止吐及催吐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

握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雷尼替丁、埃索美拉唑、多潘

立酮的结构和用途。了解 5-HT4 受体激动剂和 5-HT3 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

发展。

第十二章 降血糖药物和骨质疏松治疗药物(2 学时):掌握口服降血糖药和骨质疏松药物的结

构类型。掌握甲苯磺丁脲、盐酸二甲双胍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熟悉格列吡嗪、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阿仑膦酸钠、帕立骨化醇结构和用途。了解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

运蛋白 2 抑制剂的发展。

99

第十三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3 学时):掌握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基本

结构类型及其构效关系。掌握肾上腺素 、盐酸麻黄碱、多巴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可乐

定、盐酸沙丁胺醇、普萘洛尔的结构及其特点、理化性质和用途。掌握普萘洛尔的合成路线。熟

悉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盐酸特拉唑嗪、美托洛尔的结构和用途。了解拟和抗肾上腺素药物的

发展。

第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和利尿药(3 学时):掌握抗高血压药物和利尿药的结构分类和作用靶点。

掌握卡托普利、氯沙坦、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的结构及其特点、理化性质和用途。掌握卡托普利

的合成路线。熟悉利血平(利舍平)、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颉沙坦、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维

拉帕米、地尔硫卓、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结构和用途。了解该类药物的发展。

第十五章 心脏疾病用药和血脂调节药(3 学时):掌握心脏疾病药物和血脂调节药的结构分类

和作用靶点。掌握硝酸甘油、洛伐他汀、吉非罗齐的结构及其特点、理化性质和用途。熟悉地高

辛、多巴酚丁胺、氨力农、奎尼丁、胺碘酮、普罗帕酮、硝酸异山梨酯、氟伐他汀、阿伐他汀钙、

非诺贝特的结构和用途。了解该类药物的发展。

第十六章 甾体激素药物(6 学时):掌握甾体药物分类及结构特征。熟悉各种激素药物的作用机

制。掌握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睾酮、黄体酮、醋酸地塞米松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

谢及用途。掌握地塞米松的合成路线。熟悉他莫昔芬 、丙酸睾酮 、苯丙酸诺龙 、非那甾胺 、

醋酸甲地孕酮 、醋酸甲羟孕酮 、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 、氟轻松、丙酸氟替卡松的结构及用

途。了解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

第十七章 抗生素(4 学时):掌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分类、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掌握青霉素、头孢羟氨苄、氯霉素 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掌握氯霉素的合成路线。熟悉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亚胺培南、氨曲南、四环

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的结构及临床用途;熟悉青霉素过敏原因以及头孢菌素四代的划分及各

代药物的特点。了解 β-内酰胺类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了解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

素的结构改造方法及一般合成方法。

第十八章 合成抗菌药(3 学时):熟悉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概况,熟悉喹诺酮抗菌药物的作用机

理、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喹诺酮类药物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掌握诺氟沙星、氟康唑、

左氧氟沙星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掌握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熟悉环丙沙星、磺

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盐酸乙胺丁醇、异烟肼、酮康唑、伊曲康唑的结构和作用特点。了解磺胺

类抗菌药和抗结核病药物发展。

第十九章 抗病毒药(2 学时):熟悉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掌握阿昔洛韦、磷酸奥塞米

韦、齐多夫定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熟悉利巴韦林、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沙奎那韦、埃替

格韦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了解 HIV 抗病毒药物的发展。

第二十章 抗肿瘤药(6 学时):熟悉抗肿瘤药物作用原理和结构分类。掌握环磷酰胺、顺铂、

氟尿嘧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作用机理;熟悉卡莫司汀、盐酸多柔

比星、米托蒽醌 、甲氨喋呤、吉非替尼、紫杉醇、硼替佐米、伏立诺他的结构及临床应用;了

解靶向肿瘤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发展。

教材使用参考:尤启冬主编,《药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年,第三版

100

1.2 专业选修课程 1.2.1 药学类通选课程群

药学文献检索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2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 literature retrieval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课 考核方式 论文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此课程掌握药学文献检索的查找方法,正确、准确的使用药学文献检索工具。了解文献检索

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检索途径,重点掌握利用 Internet 获取医药文献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能够

独立、有效的获得 新药学科学研究中相关的资料。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药剂学部分

第一章:药学文献检索概述……………………………………………3 学时

第二章:药剂学相关的工具书的利用…………………………………3 学时

掌握中国药典和其他各国药典的利用方法,了解药物手册的利用方法,了解查找药品相

关知识和法规的方法

第三章:利用检索刊物进行药剂学文献检索的方法…………………3 学时

熟悉药剂学文献的检索刊物、掌握检索刊物的检索途径、掌握阅读检索结果的方法

第四章:利用计算机和 Internet 的文献检索的方法…………………3 学时

了解相关的数据库的来源、熟悉药学文献相关的数据库、掌握利用计算机和 Internet 检

索药学文献的方法、掌握阅读检索结果的方法

第五章:原文的查找和利用的方法……………………………………3 学时

了解药学、医学的相关期刊:著名期刊、SCI、经常使用的药学期刊

掌握相关期刊的查找方法:图书馆的期刊查找、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系统、Internet 直接

获取原文、委托查询

第六章:生命科学相关文献和信息的检索和利用……………………3 学时

熟悉药学相关的专利文献查询方法:专利文献检索工具、检索途径

101

了解药学相关的生命科学信息的检索方法:多肽、DNA、RNA 的检索

药物化学部分:

第一章:常用工具书介绍……………………………………………3 学时

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是文献检索 为直接的途径,该部分内容介绍实验室常用各类手

册、图书及其使用方法和一些常用药典的简要情况

第二章:相关中英文期刊介绍………………………………………3 学时

介绍药物化学专业主要相关期刊以及各类期刊的获得途径和主要特征。

第三章:美国化学文摘………………………………………………4 学时

美国化学文摘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工具,将系统介绍该文摘的组织编排、索

引系统、文摘著录格式以及使用方法,同时介绍 SciFinder 的使用。

第四章:Beilstein……………………………………………………4 学时

Beilstein 是化学化工文献检索的又一重要工具,主要介绍其组织编排特点和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网络 Beilstein 的使用。

第五章:专利查询……………………………………………………4 学时

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此从专利文献中可以获得 新的技术信息。本节

内容将介绍比较重要的一些国际专利及查询方法,和中国专利文献的特点、格式以及检

索。

102

药学专业英语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27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Pharmac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需预修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研讨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期末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药学专业英语》是面向药学/临床药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介绍药学专

业词汇、药学专业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方法、药学相关的法规法则、专业英语的表达与交流等。本

课程拟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及课堂研讨等方式,使学生熟悉药学的专业词汇、学习阅读药学方

面的原版书籍及英文文献的方法、了解与药学相关的教育、科研发展等动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

视野。

基本要求:1、熟悉药学的专业词汇;2 能够流畅阅读药学方面的原版书籍及英文文献;3 了解

国内外药学教育与药学发展动态;2、能掌握专业知识的表达与交流技巧。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harmacy education

Chapter 2: How to study the Open Courses and textbooks in English

Chapter 3 How to be a savvy scholar from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Chapter 4:Drug Discovery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Chapter 5: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atent Application

Chapter 6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Scientific Paper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Chapter 7 :Pharmacopoeia and Administration

Chapter 8 :The quality systems in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GAP, GLP, GCP, GMP,

GSP

Chapter 9 :United States FDA Regulation on Human Drugs

Chapter 10: WHO-health policy and disease control

103

生物药物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28 学分 1 周学时 1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Biopharmac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生物制药技术、药用微生物 后续课程 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合成药物化学

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和讨论为主 考核方式 课程综述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有关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特征、 新进展,以及在疾病治疗领

域的应用等,以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研究工作中的观察分析、思维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绪论(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药物的概念,分类,临床治疗特点;掌握生物药物制

备的四大技术原理)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生物药物制备过程及所需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药物进展概况。

第一章 重组蛋白激素药物(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重组蛋白激素药物的概念,药物临床使用特点;掌握重组

胰岛素的制备过程及技术原理)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重组胰岛素制备过程,重组胰岛素新剂型进展以及临床应用。

第二章 重组细胞因子(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药物作用特点;掌握重组细胞因

子的制备过程及临床应用的范围)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以重组白介素 2 为例,掌握重组细胞因子制备过程,以及在临床的应

用。

第三章 重组溶血栓药物(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溶血栓药物的几代产品演变过程及前沿进展,溶血栓药物

的作用原理,分类,药物作用特点;掌握重组 t-PA 的制备过程及临床应用特点)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以重组 t-PA 为例,掌握重组溶栓药物的制备过程,以及治疗血栓疾

病的作用原理。

第四章 人血代用品(2 学时)

104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血代用品的几代产品演变过程及前沿进展;掌握人血代

用品的适应症以及常用的人血代用品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以血红蛋白为例,掌握生物方法制备人血代用品的基本方法以及临床

应用特点。

第五章 治疗性抗体(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三代抗体的演变过程,单克隆抗体概念及生物治疗原理;

掌握基因工程制备治疗性抗体的基本策略及代表药物的制备过程及临床治疗原理)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的概念及制备原理,构建策略及作用原理。

第六章 反义寡核苷酸(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反义寡核苷酸的概念,作用原理;掌握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的制备过程及临床应用特点)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掌握反义寡核苷酸的治疗原理及制备策略。

第七章 基因工程药物(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掌握

基因药物构建的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以重组腺病毒 P53 基因药物 PA 为例,掌握基因药物的构建策略、制

备过程,以及临床应用的原理。

第八章 疫苗与治疗性疫苗(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疫苗的概念,免疫原理,疫苗的分类及前沿进展;掌握基

因工程疫苗的制备过程及特点)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掌握传统疫苗的免疫原理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制备过程及原理,治疗性

疫苗治疗肿瘤的作用原理

105

药用微生物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29 学分 1 周学时 1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al 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合成药物化

学,生物药物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讨论 考核方式 课程综述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药用微生物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用微生物的种类及基本特征;掌握药用微生物的营养,

菌种选育,微生物代谢调节及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和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技术;了解微生物在制

药工业中的应用、主要的微生物药物以及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制药技术奠定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药用微生物与微生物药物

1. 掌握药用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 掌握微生物药物的定义及主要分类。

3. 了解药用微生物的发展简史和 新进展。

第二章 常用的药用微生物

1. 掌握细菌的个体形态和个体结构。

2. 熟悉细菌的繁殖方式及细菌的群体形态。

3. 了解制药工业中常用的细菌。

4. 掌握放线菌的个体形态。

5. 熟悉放线菌的繁殖和群体形态。

6. 了解制药工业中常见的放线菌。

7. 掌握酵母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8. 熟悉酵母和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群体形态。

9. 了解制药工业中常见的酵母和霉菌。

第三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1. 熟悉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 掌握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106

3. 熟悉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培养基种类。

4. 掌握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微生物菌种选育

1. 了解菌种选育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微生物菌种选育的主要方法的原理及基本过程。

3. 了解微生物纯种筛选的流程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调节

1. 熟悉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

2. 掌握酶合成诱导和阻遏的机理。

3. 熟悉微生物代谢调节的主要模式。

4. 了解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调控积累某种微生物代谢产物。

第六章 微生物生长及大规模发酵生产

1. 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2. 熟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

3. 了解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和深层液体通气培养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式

4. 熟悉微生物连续培养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第七章 从抗生素到微生物药物

1. 掌握抗生素的定义。

2. 了解从抗生素到微生物药物的发展概况。

3. 了解已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

4. 了解已用于临床的 HMG-CoA 抑制剂和 alph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 熟悉微生物转化在现代制药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107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0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 Candidate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研讨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结合课堂讨论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方法、流程、法规等知识,以及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

等。本课程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涉及多个药学领域的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因此,

知识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注重让学生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训练学生科研思维方法,培养学

生创新观念,为今后研究与开发中药创新药物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立题与设计(讲授)。

2.中药新药的分类及研究内容(讲授)。

3.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存在问题及改变对策(研讨)。

4.宝贵的中医药临床用药经验中对于开发中药新药的重要意义(研讨)。

5.中药提取纯化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讲授)。

6.中药新药制剂研究(讲授)。

7.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及改进策略(研讨)。

8.中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讲授);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研讨)。

9.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示例(研讨)。

108

医药元素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2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Elemental Chemistry for Medicine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医药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部分,是与化学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元素的基本性质以及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

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大气和水

现代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的特点以及大气参与的化学反应;稀有气体、氧气、臭氧和水的

理化性质、生物效应以及结构和效应间的构效关系。

金属元素

金属的自然分布、分类和理化性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盐类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和常用药物;铝的单质、氧化物和盐类的理化

性质、生物效应和常用药物;砷分族(砷、锑、铋)的氢化物、氧化物、水合物、硫化物及其盐

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和常用药物;金属离子的鉴定。

非金属元素

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化物、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类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效应、

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氧族元素的通性、硫及其化合物、硒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氮族元素的

通性、氮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碳族元素的通性、碳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硅和

硅酸盐的理化性质;非金属离子的鉴定。

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的通性;铬和锰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铁和铂单质及其化合物、铜和锌及汞的单质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和常用药物;过渡金属离子的鉴定。

109

药学伦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67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al Ethic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学相关基础课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讲授+研讨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讨论,使学生能够开展医药职业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活动,在药学实践中,正

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行为能够

体现较高的道德价值,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讲:(讲授)概述:药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药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讲:(讲授)科研道德、药物研发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讲:(讨论)药物研发伦理;

第四讲:(讲授加讨论)药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

第五讲:(讲授)药品营销伦理;

第六讲:(讲授加讨论)药品营销商业伦理(学生选择相关范围主题);

第七讲:(讲授)药品使用伦理;

第八讲:(讨论)过度用药的伦理问题、药学服务的伦理问题。

110

临床药学概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4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Pharmacy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药理学 后续课程 /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临床药学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

习临床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为该专业

学生走上药学工作岗位,从事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

将来走上药学工作岗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相关药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上注重理论

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严谨的学风培养。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临床药学概述 (4 学时)

1. 掌握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的基本概念以及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

2. 熟悉临床药学的学科特色及临床药师的职业特征。

3. 了解临床药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药效学基础 (2 学时)

1. 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特征。

2. 熟悉药物作用的机制类型。

3. 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

第三章 药物治疗的药动学基础 (4 学时)

1. 掌握药物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

2. 熟悉特殊情况下的药物体内过程和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特征。

3. 了解新药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第四章 临床合理用药 (4 学时)

1. 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2. 熟悉影响药物治疗作用的因素。

111

3. 了解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的危害。

第五章 临床药物治疗学 (4 学时)

1. 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 熟悉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

3. 了解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4 学时)

1. 掌握药物基因组学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

2. 熟悉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

3. 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药物流行病学 (4 学时)

1. 掌握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作用。

2. 熟悉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了解药物利用研究与生命质量评价。

第八章 药物经济学 (2 学时)

1. 掌握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作用。

2. 熟悉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3. 了解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九章 新药临床评价 (2 学时)

1、掌握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内容,新药的Ⅰ-Ⅳ期临床研究。

2、熟悉新药临床研究的一般步骤。

3、了解新药临床研究的主要法规。

第十章 药学信息服务 (2 学时)

1. 掌握药学信息服务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作用。

2. 熟悉药学信息服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3. 了解药学信息服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12

天然药物研究前沿技术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5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Natural Medicine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天然产物化学、生药学、分析化学

教学方式 老师讲授和学生课堂 PPT 汇报 考核方式 课堂 PPT 汇报和课程论文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介绍天然药物研究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天然药物研发的流程;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新技

术;天然药物分析新技术;天然药物结构优化新技术;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领域;寻找天

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途径;研发成功的天然药物实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天

然药物研究的前沿动态及新兴领域,掌握天然药物研究中采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激发他们将来从事天然药物研究的兴趣。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 1 周 绪论(天然药物的定义、来源、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天然药物研究进展;多学科

交叉渗透对天然药物研究的促进作用)

第 3 周 天然药物研发的流程及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天然药物和单体药物的研发流程对比,关

键技术)

第 5 周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新技术(分离提取的传统方法、新方法、新趋势)

第 7 周 天然药物分析新技术(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的新技术)

第 9 周 天然药物结构优化新技术(结构的化学优化和生物优化方法)

第 11 周 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领域(从高等真菌、内生菌、海洋生物寻找活性成分的进

展)

第 13 周 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途径(各种发现活性成分的新途径)

第 15 周 研发成功的天然药物实例一

第 17 周 研发成功的天然药物实例二

113

基于问题的药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6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Case-based 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需预修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研讨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基于问题的药理学》是面向药学/临床药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此课程为全

英文课程。The course aims at consolidating the knowledge of pharmacology for students by using

materials and books in English.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discuss and communicate actively in

class.

基本要求: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nvolves attending lectures, discussing key concepts and role

playing. Student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read materials before class and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 in class.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Agents for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 Agents for hematologic and vascular diseases

3. Agents for neurologic disorders

4. Agents for phychiatric disorders

5. Agents for endocrine disorders

6. Agents for respiratory disorders

7. Agents for ocular disorders

8. Agents for rheumatic and inflammatory disorders

9. Agents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10. Agents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11. Agents for neoplastic diseases

12. Transplant pharmacology

114

临床医学概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8 学分 2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Out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需预修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研讨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期末论文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临床医学概论》侧重于临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的基础知识,以及常

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基本原则,借助于多媒体等手段,密切联系临床病例,通过讲授、讨

论及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与药学专业课程相联系,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为学好药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重点掌握疾

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手段,尤其是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诊断学基础 (6 学时)

绪论

一、常见症状:

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与便血、

黄疸、水肿

二、体格检查:

1. 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 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三、常用实验室检查

1. 血液一般检查

2. 尿液和粪便的一般检查

3. 肝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检查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6 学时)

115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支气管哮喘

5. 呼吸衰竭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6 学时)

1. 心率失常

2. 心力衰竭

3. 高血压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6 学时)

1. 胃食管反流病

2. 急慢性胃炎

3. 消化性溃疡

4. 肝硬化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6 学时)

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 糖尿病

3.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4. 高脂血症

第六章 风湿性及肾脏疾病(3 学时)

1. 泌尿系统感染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七章 病例讨论 (3 学时)

116

影像中的药物开发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92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Image-Guided Drug Discover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外聘教授面对面授

课、实验室参观、讨论课 考核方式

1.学生课堂表现和英文交流积极

性(10%);

2.期中为 15 分钟英文 ppt 演讲

(30%);

3.期末考试开卷形式,选取与影像

相关课题,通过阅读英文资料后,

撰写一篇影像与药物开发方面的

综述(3000-5000 words,6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由于分子影像学在近十年中飞速发展,因此掌握熟练的英语阅读,写作及口头交流能

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背景知识尤为重要。此外通过全英文的授课将显著提高学生在相关交叉

学科中的综合专业外语能力和科学语言交流能力,这对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英语水平,培

养具有创新性,国际性和全面性的人才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影像学和无创影像指导下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

识;认识不同类型影像技术和探针在靶向性药物筛选,生物药物开发,实时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同时全方面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文听,说,写水平,加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

争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Chapter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Molecular Imaging (2 courses):

1. The definition of molecular imaging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imaging and molecular imaging

3.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molecular imaging

Chapter 2: Imaging modalities (8 courses)

1. X-ray image

117

2. Computer tomography (CT)

3. Ultrasonic imaging (UI)

4.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ow MRI works?

T1-weighted MRI

T2-weighted MRI

T2*-weighted MRI

Diffusion MRI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Functional MR

5.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What is the PET?

6.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7. Optical imaging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BLI)

Fluorescence-mediated tomography (FMT)

Fluorescence reflectance imaging (FRI)

Non-fluorescence based optical imaging

8. Photoacoustic imaging (PAT)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

Brain lesion detection, Hemodynamics monitoring,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Chapter 3: Imaging contrast media used in medical diagnosis (10 courses)

1. Contrast agents used in MRI

T1 weighted MR contrast agent

T2 weighted MR contrast agent

Blood pool MR contrast agent

Tumor targeting MR contrast agent

Arteriosclerosis targeting MR contrast agent

Alzhermer’s disease targeting MR contrast agent

Stem cell tracking MR contrast agent

2. Radioactive probes used in PET and SPECT

[18F]FDG application in tumor diagnosis

[18F]FHBG application in image-guided gene-directed enzyme/prodrug cancer therapy

The applications of [18F]FLT and [11C]MET in evaluating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s

3. Fluorescent probes used in optical imaging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probe

Tumor vasculature targeting fluorescence prob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argeting optical imaging probe

118

4. Contrast media used in ultrasonic imaging

5. Multimodal imaging media

MRI/PET contrast media

MRI/optical imaging contrast media

6. The probes used in the photoacoustic imaging

Chapter 4: Image-guided therapy (8 courses)

1. Image-guided enzyme/prodrug cancer therapy

2. Image-guided gene therapy

3. Image-guided optical/endoscopic imaging in tumor diagnosis

4. Image-guided brain tum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Chapter 5: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maging in drug discovery (6 courses)

1. Targeting domain screen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desired aptamer, peptide and small molecular

ligand with high binding affinity to selected receptor over-expressed in tumor and other diseases.

2. Non-invasively and dynamically monitoring the drug distribution i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3. Selection of the contrast media that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in the

drug distribution imaging in animal studies.

4. The role of molecular imaging played in bio-drug discovery. The role of MI played in cancer cell

therapy, immunotherapy and stem cell therapy.

119

化学生物学导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29 学分 1 周学时 1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Chemical 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课堂报告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该课程主要讲授化学生物学的含义, 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化学生物学强调的是化学

与生物学的交叉与融合,即运用化学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前沿

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

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将化学生物学方法运用到毕业课题设计中。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技能,初步具备用化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化学生物学理论和知识在药

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化学生物学引言(4 课时)

1. 课程简介

2. 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生物学(14 课时)

3. 生物大分子及小分子的计算机模拟(2 课时,付伟)

知识点:

(1) 蛋白质一级序列

(2) 蛋白质三维结构

(3) 药效团模型

(4) 分子对接

(5) 虚拟筛选

4. 多肽及蛋白质化学生物学(4 课时,周璐)

知识点:

(1) 蛋白质的研究现状

120

(2) 蛋白质的分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3) 全新功能蛋白质设计概念及应用

(4)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及应用

(5) 蛋白质特异性标记手段及应用

5. 糖化学生物学(4 课时,丁宁)

知识点:

(1) 糖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2) 糖类的命名、分类以及结构

(3) 糖生物学与化学糖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4) 化学合成糖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6. 核酸化学生物学(4 课时,古险峰)

知识点:

(1) 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分类,命名及化学结构

(2)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3) 核酸适配体概念及其应用

(4) 核酶的发现及其应用

(5) 小核酸干扰技术及其应用

121

1.2.2 药学专业课程群

药物分析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I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 I 后续课程 现代色谱分析技术

教学方式 课堂+实验 考核方式 开卷(综述)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主要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

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

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制定所包含的内容、使用方法,判断标准等。

随后,从多种药物的分析中具体讲述各种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期学生在掌握各种分析技

术的同时,能熟悉这些分析技术如何应用于药物质量研究的实际问题。药物分析 II 注重于分析

方法的拓展以及该新方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第 1-2 周:药物制剂分析概论。介绍药物制剂类型、特点以及分析的项目和方法。具体介绍

片剂和注射剂分析中的常见项目和分析方法;

2. 第 3-4 周: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概论。介绍中药材的特点、制剂分类和质量分析要点。具体

包括中药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项目以及分析方法;

3. 第 5-6 周: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介绍生物制品的类型、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项目及其

分析方法;

4. 第 7-12 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介绍毛细管电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手性 HPLC、GC-MS、LC-MS、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等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物分

析中的应用;

5. 第 13-17 周;化学发光、荧光、微流控等新型技术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特点及其在药物、生

物领域的应用。

122

药用植物学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4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al Botany II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验 考核方式 闭卷+实验考查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生药显微鉴定所必需的基

础知识和方法,为学习生药学、中药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在掌握植物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药材的粉末和显微鉴定。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 II 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构造,植物的组织及其功能,植物根、茎、叶的构造特点

及其功能。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的特点和植物细胞后含物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六大类植物组织特点及其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第三章 根的显微构造: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与次生构造,三生构造,异常构造在药材鉴

定中的应用

第四章 茎的显微构造: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构造与次生构造,茎的异常构造在药材鉴定中的

应用

第五章 叶的显微构造:叶的显微构造特点及其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123

生药学Ⅱ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5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gnosy Ⅱ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用植物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常用生药 100 余种,使学生充分掌握生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了

解常用生药的基源、鉴定、品质及功用等。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重点讲授生药,熟悉一般介绍生药的有关内容,了解自学药的来源

及功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绵马贯众、麻黄、杜仲

二、何首乌、大黄、厚朴、五味子、肉桂

三、川乌、附子、黄连、白芍、牡丹皮

四、淫羊藿、防己、延胡索、大青叶、板蓝根

五、苦杏仁、黄芪、甘草、黄柏、枳实、沉香

六、人参、三七、当归、柴胡、小茴香、党参

七、秦皮、马钱子、香加皮、栀子、钩藤、紫草

八、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颠茄草、枸杞子

九、地黄、洋地黄叶、茵陈、木香、红花

十、贝母、浙贝母、麦冬、百部、半夏

十一、 砂仁、莪术、天麻、斑蝥、蟾酥

十二、 鹿茸、麝香、牛黄、朱砂、石膏、雄黄

十三、 生药学新进展

实验教学内容:

一、根类生药的鉴定(大黄、黄连、百部、甘草、半夏等)

二、皮类生药的鉴定(厚朴、黄柏、肉桂等)

三、果实及花类生药的鉴定(小茴香、洋金花等)

四、叶类及全草类生药的鉴定(薄荷、颠茄草、麻黄等)

五、未知生药的综合鉴定

124

药剂学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9 学分 3 周学时 2+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eutics II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剂学 I 后续课程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讲授药剂学中关于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基本理论与 新进展。

基本要求:掌握各类新剂型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制备方法,熟悉其 新研究进展。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 掌握药物传递系统(DDS)的概念

2. 了解 DDS 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体分散技术与滴丸

1. 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2. 熟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物相鉴定

3. 熟悉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效原理

4. 熟悉滴丸剂的定义、特点

5. 熟悉滴丸的制备

6. 熟悉微丸的定义、特点、分类、组成

7. 熟悉微丸的制备

第三章 包合技术

1. 熟悉包合技术定义、应用

2. 掌握包合材料

3. 掌握物的制备方法和物相鉴定

125

第四章 缓释、控释制剂设计与体内、外评价

1. 掌握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

2. 掌握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药物选择、设计要求、剂量计算、辅料选择

3. 了解缓释控释药物动力学模拟设计

4. 掌握缓释、控释体外释放度试验

5. 掌握缓释、控释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

6. 了解体内外相关性

第五章 微型包囊技术和微球

1. 熟悉药物微囊化的特点

2. 了解药物微囊化技术的进展

3. 掌握囊心物与囊材

4. 熟悉微囊化方法: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化学法

5. 了解微囊的形态、结构与粒径

6. 掌握微球的定义、特性

7. 了解免疫微球

8. 了解栓塞微球

第六章 靶向给药系统

1. 熟悉靶向给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靶向给药系统的评价方法

3. 掌握纳米粒的定义、特性

4. 熟悉纳米粒的制备

第七章 脂质体

1. 掌握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2. 熟悉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3. 熟悉脂质体的特点

4. 掌握脂质体的材料

5. 了解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6. 熟悉脂质体制剂的质量评价

7. 了解主动靶向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糖基修饰脂质体

8. 了解物理化学靶向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 敏感脂质体

第八章 经皮吸收制剂

1. 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定义、优点、分类

2. 了解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3. 熟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4. 掌握 TDDS 设计的剂型因素

126

5. 掌握渗透促进剂在 TDDS 中的应用

6. 了解离子导入技术在 TDDS 中的应用

7. 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技术

8. 熟悉经皮吸收制剂常用材料:膜和骨架聚合物、压敏胶、防粘材料等

9. 了解膜材的加工、改性、复合和成型

10. 掌握 TDDS 的质量控制:释放度、粘合性能、含量与生物利用度

第九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1. 了解蛋白质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

2. 熟悉蛋白质不稳定的原因:共价键破坏、非共价键破坏

3. 熟悉蛋白质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4. 掌握溶液型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化方法

5. 掌握固体状态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与工艺

6. 掌握蛋白质药物注射途径新的给药系统

7. 掌握改变蛋白质药物体内动力学性质的方法

8. 了解蛋白质药物非注射途径给药:鼻腔、口服、肺部、口腔等

第十章 粉体学基础

1. 掌握粉体学定义、重要性

2. 熟悉粉体粒子大小: 粒子径、粒子径的测定方法、粒度分布

3. 熟悉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4. 熟悉粉体的密度及孔隙率

5. 熟悉粉体的流动性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1. 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研究的范围、化学动力学概述

2. 了解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氧化、其他反应

3. 掌握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a) 处方因素: pH 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

b) 外界因素: 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c)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4. 掌握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5. 熟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6. 掌握有效期统计分析

7. 熟悉经典恒温法

127

生物药剂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9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Biopharmaceutic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剂学 I 后续课程 药剂学 II

教学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初步应用有

关知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

依据。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定义、研究内容、剂型因素、生物因素、生物药剂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 药物的胃肠道吸收:生物膜的结构与生理,药物转运机制,胃肠道各区域的特征与 pH。

2.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及制剂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3.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药物的吸收特征,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释药调节和制剂设计、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皮肤给药、直肠与阴道给药、鼻粘膜给药、口腔粘膜给药、眼部给药。

第四—六章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1. 药物分布:表观分布容积,影响分布的因素,淋巴系统转运,血-脑和血液-脑脊液屏障

转运,向胎儿转运,脂肪组织分布。

2.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的意义,药物代谢组织和药物代谢酶,药物第一阶段代谢反应和第二

阶段代谢反应。

3. 药物排泄,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药物的肾清除率与总清除率,

胆汁排泄。

128

药物动力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2 学分 3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kinetic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http://jpkc.fudan.edu.cn/s/334/

预修课程 药剂学 I,生物药剂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 II,药物传释系统,临床药

物治疗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验+讨论 考核方式 平时+实验+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应用

有关知识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指导新药的研发和新剂型的设计,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掌握单室模型药物动力

学的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后有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熟悉两室模型静脉注射基本公式及有关参数

计算;掌握隔室模型的判别方法;掌握生物利用度的定义及主要参数,熟悉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

计;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的几种计算方法;了解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的类型;了解统计矩求算

动力学参数;了解非线性动力学。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主要阐述药物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主要药动学模型的简介、常用药动学参数的概念、体

内转运速率过程等,并介绍药物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近年来的大致研究进展,

为学生学习药物动力学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对药动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八章 单室模型

主要阐述单室模型药物在单剂量给药情况下各种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

时)体内药物量、血浆中药物浓度、尿药排泄速率、累积尿药排泄量或待排泄药物量(亏量)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应用血药浓度和尿药排泄数据进行有关药动学参数(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

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肾排泄率、稳态血药浓度、达坪分数、达峰时间、峰浓度、滞后时间)

求算的方法,并介绍了有关参数的药动学意义、相互关系、影响因素、临床应用等。

第九章 多室模型

主要阐述二室模型的药动学知识,包括隔室模型的划分,二室模型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血管

129

外给药的模型建立,二室模型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隔室

模型的判断,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的简介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为学生学习药物动力学隔室模型中

的多室模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临床给药方案、药物治疗学、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

发与新型给药系统的开发等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主要阐述多剂量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大和 小血药浓

度、稳态血药浓度、稳态 大和 小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负荷剂量、蓄积、达坪分数

和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等,为学生学习临床合理用药及给药方案设计和新药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

基础。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主要阐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现象、特点、识别方法、产生的机制和基本动力学理论,为学生

进行药动学研究和药动学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新药药动学研究能力和

临床非线性药物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能力。

第十二章 统计矩分析

主要阐述统计矩理论的基本概念,应用统计矩原理进行非房室分析估算药动学参数及其在药物

释放动力学与吸收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为学生应用统计矩原理进行非房室模型分析提供必要的

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求算的基本应用能力。

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阐述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疾病的药物治疗目标,作为治疗方案中药物选择、

药物给药途径选择、剂型选择、剂量拟定、给药时机选择、给药间隔时间拟定、治疗周期拟定及

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本章不仅介绍常规临床给药方案拟定,还将考察不同身体状态与不同疾病状

态下临床用药需要考虑的药动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特殊人群的药动学

与临床用药;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与临床用药;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用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

定的制定用药方案的能力,

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阐述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及缓控释制剂应用一般原则和程序,阐述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研

究中的作用、新药非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与其它内容、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

本内容与要求、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学习影响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因素、生物

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新课题与进展;学习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设计、

临床前评价、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解决药物动力学在新

药开发应用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主要介绍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药动学-药效学模型、时辰药物动力学模型 等药物动力学研究

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学生了解药物动力学领域的 新研究进展。

130

物理药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ysical Pharmacy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药剂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 II、高等药剂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物理药学是运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和解决药剂学中的现象和制剂工艺问题的

一门科学,是介于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药剂学这门应用科学与物理化学基础理

论之间的桥梁。本课程的开设,将为药学专业学生从理论上进一步对制剂工艺的理解提供有益的

启示。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与药剂学的关系,从而掌握如何应用物理化

学的理论和手段解决药学研究中实际问题,从理论高度指导药剂学中处方设计、剂型选择、制备

工艺、质量控制等实践。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阐述物理化学与药剂学的关系及其相关知识

掌握学习物理药学的目的与意义

熟悉如何利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手段解决药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溶液缓冲与等张(4 学时)

掌握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掌握等渗、等张的概念

熟悉生物体系与药物体系的缓冲

熟悉渗透压测定方法和等渗溶液的配制调节

第三章:溶质溶解与分散(6 学时)

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溶质溶解度的因素

熟悉改变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

掌握固体分散系的定义与特点

掌握固体分散系的类型与分散技术

131

熟悉固体分散系的载体与表征方法

熟悉固体分散系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分子配位与络合(4 学时)

掌握配位化合物和螯合物的定义

掌握螯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与异构现象

了解配位化合物和螯合物的应用

第五章:药物包载与扩散(6 学时)

掌握包合物形成的原理

熟悉包合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掌握包合物表征的相关指标和方法。

掌握 Fick 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

熟悉控释制剂的释药机理

掌握影响药物扩散、溶出和跨膜转运的相关因素

第六章:粉体学原理与应用(2 学时)

了解粉体学的基本内涵

熟悉粉体表征的相关方法

掌握影响制剂表现的主要粉体学性质

第七章:流变学原理与应用;(2 学时)

掌握流变学、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的定义

掌握流变学性质的分类

掌握流变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熟悉流变学原理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第八章: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6 学时)

掌握表面现象与表面张力的定义与产生原因

掌握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掌握表面吸附的定义与分类,以及溶液的表面吸附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性质与分类

掌握亲水/亲油平衡值的定义、计算与应用

掌握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增溶与乳化

熟悉利用表面活性剂构建的药物递送系统:脂质体与胶束

第九章:药物制剂稳定性(4 学时)

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制剂的化学稳定性问题

熟悉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了解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132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73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Biotechnology-derived Drug Delivery System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高年级春、秋学期)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剂学Ⅰ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授课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 平时课堂讨论和期末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物技术药物的大量生产。生物技术药物是指以细胞及其组成分

子为原始材料,利用生物系统、活生物或其衍生物生产出来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活性

物质,包括多肽、蛋白质、酶、核酸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类药品。该类药品因生产技术上的特殊性

使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化学药品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是指肽类、蛋白质和核酸等药物以一定的给药形式经一定的给药途径

较为精确地应用于人体的技术系统,亦即药物从制剂制备到临床应用整个过程的研制体系。以蛋

白肽类药物为主的生物技术药物在结构、功能和作用上与其他药物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临床使用

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单一的注射剂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应用需求。因

此,研究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给药技术与给药系统并制备成高质量的新制剂既是现代药剂学面临的

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围绕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质的特点,紧密结合《药剂学》和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理论知识,系统传授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给药系统的基本理论、

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药剂学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本课程是药剂学知识

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建立较为系统的药物制剂体内外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了解该领

域的 新进展。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该给药系统的设计

原理和方法以及了解给药系统体内外评价方法。能初步应用有关知识设计蛋白质肽类药物的合理

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概述

第一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一、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和理化性质;

133

二、 影响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因素;

三、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四、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第二节 给药系统概述

一、 给药系统概念;

二、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概论;

三、 生物技术类药物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及主要技术难点;

四、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五、 增加吸收的方法;

六、 主要制剂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制剂

第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载体概述

第一节 靶向递药系统及给药载体概述

第二节 缓释、控释递药系统及载体材料概述

第三节 微囊、微球及纳米粒

第四节 脂质体

第五节 微乳及聚合物胶束

第六节 聚合物修饰的大分子药物复合物

第三章 生物技术药物的注射给药

第一节 生物技术药物注射给药制剂概述

一、 给药途径及影响因素

二、 注射剂处方设计

三、 主要制剂技术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新型注射递药系统

一、 缓、控释制剂

二、 靶向制剂

三、 环境响应型制剂

第四章 生物技术药物的口服给药

第一节 药物胃肠道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一、 蛋白质肽类药物胃肠道吸收的机制

二、 影响蛋白质肽类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口服给药策略

一、 缓释和控释制剂

二、 迟释和脉冲式制剂

三、 生物粘附制剂

四、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第三节 体内外评价方法

134

第五章 黏膜给药

第一节 鼻腔给药:滴鼻剂、气雾剂和喷雾剂、胶浆剂和凝胶剂、生物黏附性微球制剂

第二节 口腔给药:口腔滴剂、口含片及舌下片、口腔粘膜黏附片、

第三节 肺部给药:气雾剂、喷雾剂和粉雾剂

第四节 其他粘膜给药:眼用制剂、直肠和阴道给药等

第六章 透皮给药和皮下植入给药系统

第一节 经皮给药概述

一、 皮肤的生理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二、 经皮给药制剂概述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经皮给药策略

一、 药剂学方法

二、 物理学方法:经皮离子导入技术:离子导入技术、电致孔技术、微针阵列技术、无针喷

射技术等

三、 皮下植入剂

四、 微型渗透泵皮下植入剂;自控释药型皮下植入剂

第七章 基因递送系统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述:基因治疗定义;基因治疗途径;基因递送技术

第二节 非病毒载体基因递送技术

135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2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Drug Targeting Delivery System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

预修课程 药剂学Ⅰ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课堂文献汇报+期末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药物靶向传释系统是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药物

靶向传释系统国内外研究的 新动态,熟悉药物靶向传释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表征和评价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药物靶向递释系统的基本设计理论、表征和评价方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基本内容:

第一章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

1.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的定义

2.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的分类

3.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

1.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定义

2.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分类

3.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制备及表征

4.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特点和理化性质

5.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6. 脂质体药物传释系统的质量评价

第三章 聚合物胶束传释系统

1. 聚合物胶束传释系统的定义

2. 聚合物胶束传释系统的分类

3. 聚合物胶束传释系统的制备及表征

4. 聚合物胶束传释系统的质量评价

136

第四章 高分子药物传释系统

1. 高分子药物系传释统的定义

2. 高分子药物传释系统的分类

3. 高分子药物传释系统的制备及表征

4. 高分子药物传释系统的质量评价

第五章 微粒及纳米粒传释系统

1. 微粒及纳米粒传释系统的定义

2. 微粒及纳米粒传释系统的分类

3. 微粒及纳米粒系传释统的制备及表征

4. 微粒及纳米粒传释系统的质量评价

第六章 多肽在药物靶向传释系统中的应用

1. 基本概念

2. 多肽的设计和优化筛选

计算机模拟设计、噬菌体展示技术等

3. 多肽的制备及表征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

4. 多肽/蛋白在药物靶向传释系统中的应用

寻靶分子、药物载体、功能性连接分子

137

体内药物分析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1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

方法学。体内药物分析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物代谢动

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生产、实验、研究、临床等

各方面对所研究的药物作出估计和评价,以及对药物的改进和发展作出贡献。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第 1 周: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性质、对象和任务,方法学的特点和要求;

2. 第 3 周:药物的体内过程、血药浓度与临床效果的关系;

3. 第 5 周:生物样品制备方法

3. 第 7 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4. 第 9-13 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简介;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5. 第 15 周:几类典型药物体内分析方法介绍;

6. 第 17 周:考试

138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5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olymers in Pharmaceutical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实验及综述论文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高分子材料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药用高分子材料的

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了解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原理和相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 新

研究进展。

基本要求: 了解药用高分子基本理论和合成设计思路及相关理化表征技术。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学这门课的意义。

第一节 高分子基本概念

1. 高分子的定义

2. 高聚物的分类与命名

3. 高分子化学反应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通论

1.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 医药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高分子化学

第一节 高分子化学合成基本原理

1. 链式聚合反应

2. 逐步聚合反应

第二节 链式聚合反应

1. 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

2. 阳离子链式聚合反应

139

3. 阴离子链式聚合反应

4. 开环聚合反应

5. 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第三节 逐步聚合反应

1. 逐步聚合反应类型

2. 聚合反应的比较

3. 聚合物材料的化学反应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分子结构

1. 高分子近程结构

2. 高分子远程结构

3. 高分子聚集态结

第三节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1. 高分子的分子热运动

2. 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

3. 高分子的黏性流动

第四节 高分子的物理性能

1. 热性能:晶体熔点、热焓、热膨胀、热传导

2. 光与电性能

3. 溶解与高分子溶液:高聚物的溶解(先溶胀,再溶解);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溶剂

的选择;高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

4. 渗透性与透气性

第五节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化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毒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化学活性、生物可降解性与代谢

第四章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概述

1.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2.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3.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第二节 多糖类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2. 淀粉的物理结构改性与胶化淀粉

3. 淀粉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与制备

第三节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1.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2. 纤维素的来源与物理改性及应用

140

3. 常用药用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第四节 蛋白质类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1. 胶原的性质和应用

2. 明胶的性质和应用

3. 白蛋白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第五章 药用合成高分子

1. 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钠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

2. 交联聚丙烯酸纳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

3.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

4. 卡波沫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

5. 丙烯酸树脂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

6. 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7. 生物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第六章 高分子药物

第一节 概述

高分子药物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天然与生物高分子药物

1. 多糖类高分子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2. 蛋白质与多肽类高分子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 核酸类高分子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第七章 药品包装与贮运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药品包装与贮运材料的特殊性

1. 药品包装的有关法规

2. 药品包装的一般性能及特殊性能

第二节 药品包装与贮运高分子材料

1. 几类药用高分子包装材料:塑料、橡胶和纤维。

2. 常见药品包装形式(薄膜直接包装、包装袋、复合药袋、泡罩包装、中空包装、压塑包

装、条形包装和特殊包装)。

3. 药用高分子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生物学试验:毒性试验,体外生物学反应性试验

4. 体内生物学试验

141

1.2.3 药物化学课程群

药物合成反应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4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reactions for drug synthesi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全英语)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综述论文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合成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化学药物(包括某些精细化工产品)

及其中间体制备中重要有机合成反应,以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药物合成工作中的观察分析、思维

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教学内容包括卤化反应、酰化反应、烃化反应、缩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重排反应。

具体安排为:

绪论(2 学时)

第四章 缩合反应(7 学时)

第五章 氧化反应(7 学时)

第六章 还原反应(7 学时)

第一章 卤化反应(7 学时)

第二章 酰化反应(7 学时)

第三章 烃化反应(7 学时)

第七章 重排反应(7 学时)

教材采用闻韧教授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用全英文方式制作 PPT,

以全英文讲授。

学生应按本课程具体要求,系统地掌握专业英语、化学药物(包括某些精细化工产品)及其

中间体制备中重要有机合成反应和合成设计原理。在实际药物合成工作中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思

维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

药物化学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5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inal Chemistry (II)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药物化学 I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阅读文献综述汇报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在《药物化学 I》各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药物化学研究的新方法和

新技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教研室不同课题组长期在研的不同药物开发领域

专题介绍,结合目前一些新的药物设计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使学生对新药设计、开发和

发展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从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学生按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药物化学研究内容、任务和发展情况以及新药设计、发

现和发展过程;通过专题讲座了解药物合成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药物使用方法、原理;在药

学工作中初步形成综合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药物化学内容和任务、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新药研究概论(6 学时)

2. 镇痛药物与阿片受体配基的研究进展(4 学时)

3.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4 学时)

4. 药物作用靶点发现的和化学分子探针研究进展;5-HT3 受体及其计算机药物辅助设计有关药

物的研究(4学时)

5. 学生选取以上一个主题进行文献跟踪进行综述并汇报讨论

143

天然药物化学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6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II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 I,有机化学,波

谱分析,光谱解析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天然药物化学 I》的扩充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悉并掌握天然药物

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 新进展及技术方法,了解天然药物研发的一般思路与策略。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以苯丙素类化合物和海洋天然化合物为主的天然成分的主要结构

类型、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掌握天然药物

研究和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实例,了解天然药物研究的前沿技术。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苯丙素类天然化合物

1.1 苯丙酸类

1.2 香豆素类

1.3 木脂素类

二、海洋药物

2.1 海洋药物研究历史介绍

2.2 海洋天然产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2.3 代表性海洋药物介绍

三、天然化合物的生源合成

3.1 基本概念介绍

3.2 几种主要生源合成途径介绍

3.3 生物合成实例(吗啡、洋地黄毒苷、青蒿素、紫杉醇)

四、高通量天然产物化学和微量结构鉴定技术

4.1 高通量天然产物化学技术

4.2 微量结构鉴定技术

五、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5.1 天然药物的研究方法和开发程序

5.2 天然药物的发现途径

5.3 天然药物研究的未来趋势

144

合成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48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Design of Organic Synthesis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课堂讨论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合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在实际药物合成工作中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思维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主要介绍合成子与极性转换、合成路线的评价、合成策略、合成问题的简化、选择性控制、逆

合成分析以及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

教材采用闻韧教授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1. 绪论(2 学时)

2. 合成设计逻辑学(7 学时)

3. 逆合成分析(7 学时)

4. 课堂讨论(2 学时)

学生应熟悉合成子、合成路线的评价、合成策略、合成问题的简化、选择性控制、逆合成分析

以及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在实际药物合成工作中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思维理解和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

145

有机光谱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52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spectroscop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有机化合物鉴定的主要波谱技术,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

磁共振谱。主要内容包括以上四大波谱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应用。本门课

程着重培养学生波谱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物合成、天然药物研究等涉及有机化合物

分子的结构鉴定和解析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四大波谱的基本原理,可以综合运用进行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教学内容:

一、绪论(3 学时)有机结构测定中应用的主要物理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可能提供的结构信息。

二、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6 学时)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紫外光谱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的关系,

紫外光谱的解析;几类常见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三、红外光谱(10 学时)

概述:基本原理;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吸收峰的位置――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四、质谱(10 学时)

分子离子峰的识别;

同位素及杂原子的识别;

有机质谱的开裂机制;

各类化合物质谱:烷烃、烯烃、苯羟基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介绍新的质谱技术(HR-MS、FAB-MS、FD-MS、CI-MS、ESI-MS 等新质谱技术);质谱的

解析

五、核磁共振光谱(18 学时)

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

146

核磁共振氢谱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磁各向异性、氢键效应);

影响偶合常数的因素

氢谱 (1H-NMR)一级和高级图谱讲解与解析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影响 13C-NMR 化学位移的因素;

一维 FT-NMR(质子去偶谱、NOE 差光谱、DEPT 谱及 INEPT 谱等)及实例;

二维 FT-NMR(H-HCOSY 谱、远程 H-HCOSY 谱、NOESY 谱、C-HCOSY 谱。

六、结构鉴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结构鉴定实例

147

新药研发中的化学信息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53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Chemoinformatics in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普通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示教+上机实践+课堂教

学 考核方式 读书报告(开卷)+PPT 汇报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现已成为药物和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

热门工具,其综合性知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药学人才必不可少。本课程侧重于应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信息学在新药研发中的概貌,掌握与新药研发密切相关的化学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和医药信息学的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挖掘信息,应用信息,开发信息的能

力,毕业后能适应 21 世纪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需要。

基本要求:了解新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药学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的信息化处理和应用概

貌;熟悉相关信息在新药开发中的加工、处理方法和工具;初步掌握常用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

学及药物设计软件的使用;针对具体的研究选题,能结合多种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并利用

适当的信息化工具提出初步的研究方案。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1. 化学信息学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2. 化学/生物学/药学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重要软件应用(Pymol, EndNote, ChemBioOffice 等)

3. 化学信息的深化:计算机模拟设计 (化学性质预测,结构-波谱相互关系,化学反应-合

成设计,新药设计等)

4. 药学/化学信息的获取、挖掘和开发

教学知识点:

第一、二节:化学信息学与基因组时代的创新药物研究

第三~六节:药学重要软件应用 (Pymol, ChemBioOffice, Endnote 等)

第七~九节:药物设计中的蛋白质-配体对接(PDB 数据库,GOLD)

第十~十二节:新药发现:虚拟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第十三~十四节:化学反应和分子合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十五~十八节:专业数据库与药学信息获取(NCBI, Entrez, EBI, ChemFinder, Scirus 等。

148

手性药物与手性合成反应研究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54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Chirality Synthesis—Asymmetric Re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Synthesi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http://202.120.227.42/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手性合成是当代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熟

悉有机化学或药物合成反应中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手性药物的发展动态以及手性方法学在构建

合成手性药物优势骨架的策略和艺术;基本掌握有关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基本概念、不对称合成的

方法学及其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运用;学会如何跟踪文献,全面了解近代手性合成的研究成就和

发展前沿,为科学研究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理解和掌握手性的意义,手性化合物的制备、对映体纯度

的测定及其绝对构型确定的 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能灵活的运用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学及手

性药物合成的策略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或药物合成反应中立体化学问题。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3 学时)

介绍基本概念包括立体化学研究的对象、立体异构现象的分类(对映异构现象和非对映异构现

象)、手性的意义、不对称性、命名及研究有机立体化学在药物研究中的意义等。

第二章 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纯度的测定(2 学时)

旋光度测定法及其局限性、核磁共振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等。

第三章 手性化合物绝对构型的测定(2 学时)

X 射线衍射法、化学相关法、Prelog 法、Horeau 法、NMR 法等用于构型测定

第四章 获得光活性化合物的方法(7 学时)

1.从天然来源获得光活性化合物、由天然存在的手性化合物经化学改造合成、外消旋混合物的

直接结晶拆分、外消旋体的化学拆分法、外消旋体的生物拆分及色谱分离方法。(3 学时)

2.从手性不对称合成方法获得光学活性化合物——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及立体化学的控制的总策

略:“手性子”途径、双不对称合成、开链化合物的非对映选择性途径及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反应特点及其在合成中的运用。(4 学时)

第五章 不对称合成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2 学时)

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实例,说明不对称反应方法学在药物合成中的策略和艺术,体现其在手性药

物分子合成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复习考试 (2 学时)

149

有机结构分析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80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Organic Structural Analysi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开卷+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药物化学奠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基础。

基本要求:学生具有基本有机化学知识。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周 绪论 (教室)

(1) 有机分析的发展 (2) 有机分析的特点 (3) 有机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周 第一部分 分离与提纯 (一) 分离与提纯基本方法 (教室)

1 半微量分离提纯技术概述 1.1 重结晶 1.2 沉淀 1.3 蒸馏 1.4 升华 1.5 萃取

第三周 第一部分 分离与提纯 (二) 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药学院实验南二楼213室)

2 经典色谱法 2.1 柱色谱法 2.2 纸色谱法 2.3 薄层色语法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四周 第一部分 分离与提纯 (三) (药学院实验南二楼213室)

3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 3.1 未知混合物的初步检验 第一部分总结与汇报

第五周 第二部分 化学分析法 (一) (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三楼)

1 初步试验 1.1 初步检查 1.2 化合物纯度检验

2 功能团检验 2.1 醇类的检验 2.2 酚类的检验 2.3 胺类的检验 2.4 糖类的检验

第六周 第二部分 化学分析法 (二) (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三楼)

3 制备衍生物 3.1 羟基化合物的衍生物 3.2 胺类的衍生物

第七周 第二部分 化学分析法 (三) (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三楼)

3.3 醛和酮的衍生物 3.4 氨基酸的衍生物 3.5 糖类的衍生物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八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一) (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1 紫外光谱 1.1 基本原理 1.2 紫外吸收与分子结构

150

2 红外光谱 2.1 基本原理 2.3 影响特征频率的因素 2.4 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

3 立体化学结构的旋光值

第九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二) (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4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4.1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 4.2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5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5.1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 5.2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6 旋光值的测定 6.1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 6.2 旋光值的测定

第十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三) (药学院实验分析测试中心)

7. 核磁共振谱法 7.1 基本原理 7.2 核磁共振仪

第十一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四)

7.3 化学位移 7.4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第十二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五) (药学院实验分析测试中心)

7.5 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7.6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第十三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六)

8.1 碳核磁共振谱 8.2 核磁共振碳谱的应用

第十四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七)

9 质谱法 9.1 基本原理 9.2 质谱仪 9.3 有机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

第十五周 第三部分 波谱鉴定法(八)

9.4 有机质谱中的裂解反应 9.5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9.6 质谱解析

9.7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10 X-射线衍射线测定晶体结构

第十六周 提交待测化合物结构的综合分析结果汇报

第十七周 开卷,满分100。

第一部分总结与汇报成绩 (30)

第二部分实验成绩 (30)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与考试成绩 (30)

综合结果汇报及平时成绩 (10)

151

生物合成药物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21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Biosynthesi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生物制药技术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and/or 实验 考核方式 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有关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抗生素、氨基酸药物、核酸药物、

维生素、微生物转化类药物等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等,以培养学生在生物合成药物研究工作中

的观察分析、思维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理论课包括抗生素、氨基酸药物、核酸药物、维生素、微生物转化药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的

研究和代谢调控的研究。实验课程包括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微生物转化实验和细胞的传代培

养及药物 TC50 测定

理论教学:绪论(2 学时)

第一章 抗生素(10 学时)

第二章 维生素(6 学时)

第三章 氨基酸药物(6 学时)

第四章 核酸药物(6 学时)

第五章 甾体药物(6 学时)

实验教学:

一、 微生物形态观察(12 学时)

二、 药物微生物转化(12 学时)

细胞的传代培养及药物 TC50 测定(12 学时)

152

合成药物化学实验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25 学分 3 周学时 6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Experimental Medicinal Chemistry II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主页 http://etcps.fudan.edu.cn/TryTeach.aspx?SID=8&SID1=17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

实验、实验药物化学 I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氯霉素、吲哚美辛完整工艺的化学合成训练,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观念,提高动手能

力和单元反应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合成工艺路线

的设计与应用,为今后化学实验室的毕业实习及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共 90 学时

安全教育、课程绪论、仪器设备领用安装

氯霉素的合成

1. 对硝基-α 溴代苯乙酮的合成

2. 对硝基-α-氨基苯乙酮的合成(I)

3. 对硝基-α-氨基苯乙酮的合成(II)

4. 对硝基-α-乙酰氨基苯乙酮的合成

5. dl-对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的合成

6. dl-苏式-1-(对硝基苯基)-2-氨基-1, 3-丙二醇的合成(I)

7. dl-苏式-1-(对硝基苯基)-2-氨基-1, 3-丙二醇的合成(II)

8. 氯霉素(苏式)消旋体的合成

吲哚美辛的合成

2. 对甲氧基苯肼磺酸钠的合成(I)

3. 对甲氧基苯肼磺酸钠的合成(II)

4. N-对甲氧苯基-N-对氯苯甲酸苯肼的合成

5. 吲哚美辛的合成

6. 吲哚美辛的晶型转化

课程小结,整理归还仪器

153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26 学分 2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类别 实验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综合评估实验和实验报告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结合天然药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天然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的

基本技能,使之掌握天然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和化合物定性及化学结构解析的基本能

力。

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纯化精制以及定性鉴别的基本实验方法,培

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实验素质。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实验教学内容:

1) 实验须知,清点实验仪器

2) 黄芩热水提 3 次,酸化待用

3) 依次用水、乙醇、丙酮洗①

4) 依次用水、乙醇、丙酮洗②,拌黄沙待用

5) 索式提取

6) 粗品重结晶

7) 酸水解,苷元重结晶

8) 黄芩苷,苷元,糖元鉴定

9) 穿心莲热提取

10) 脱色,浓缩浸膏,拌样

11) 层析条件摸索

12) 柱层析,合并相同组分①

13) 柱层析,合并相同组分②

14) 柱层析主要组分重结晶

15) 结构鉴定,完成报告

154

化学制药工艺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28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开卷报告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掌握制药生产工艺技术与 GMP 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洁净生产厂房的设计原理,熟悉药厂

公用工程的组成与原理,了解制药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产品 DMF、MSDS 等资料的书写等,从而为

能够进行符合 GMP 要求的制药工程车间工艺设计奠定初步理论基础,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与制药工

业生产实践相结合,领会药厂洁净技术、GMP 管理理念和原则。拓展学生的视野、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部分: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第四部分:小试、中试放大、试生产及三废处理等;

第二部分:工厂建立;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讨论。

第三部分: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

周次 形式 学时 内 容

第 1 周 讲授 2 制药工艺学特点及国内外现状

第 2 周 讲授 2 制药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程序

第 3 周 讲授 2 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第 4 周 讲授 2 工厂建立 GMP 及计划书

第 5 周 讲授 2 预环评

第 6 周 讲授 2 DMF 文件、MSDS 数据

第 7 周 讲授 2 生产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第 8 周 讲授 2 案例分析-设备篇(精烘包、仓库)

第 9 周 讲授 2 小试-中试-试生产

第 10 周 讲授 2 化学制药厂“三废”的防治与治理案例分析

第 11 周 讲授 2 化学制药前沿技术与产业化

第 12 周 讲授 2 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第 13 周 讲授 2 典型制药工艺分析

第 14-16 周 见习 6 工厂见习

第 17-18 周 讨论 4

155

1.2.4 药理学课程群

病理生理学 B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13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法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八年制、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公共卫生管理

课程类别 Pathophysiology B

课程主页 专业必修课

预修课程 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网站病理

生理学教学专区 后续课程 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课程

教学方式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

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笔试占 70%,课堂病例讨

论、小测验及出勤等作为平时成绩

占 30%,无期中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性学科,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

理过程和系统病理生理学。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使学生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

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

定坚实的基础。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注重正常机体功能)、生物化学(注重正常机体代谢)、病

理学(注重患病机体形态改变)和内科学(注重具体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治)等课程联系密切,

是在综合所有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临床知识的转化医学课程,是学生活学

活用临床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培养目标为:1、掌握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

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对真实病例作出综合分析及判断,

并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给出防治意见;3、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

2、熟悉病理生理学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3、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史和趋势。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学习目标】

156

1、掌握健康、疾病、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判别标准和意义。

2、熟悉疾病的病因学、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调节机制。

3、了解“植物状态”、“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和“安乐死”(euthanasia)。

第三章 水钠代谢紊乱

【学习目标】

1、 掌握低渗性、高渗性和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和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 掌握水肿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各类水肿的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 熟悉正常的水、钠平衡和调节,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4、 熟悉水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了解各类水钠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原则。

第四章 钾代谢紊乱

【学习目标】

1、 掌握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对机体的影响,尤其是①骨骼肌的影响,包括超极化阻滞和去极

化阻滞的概念和机制;②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包括心电图变化和机制。

2、 熟悉钾的正常代谢和调节,掌握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

3、了解钾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原则。

第五章 酸碱平衡紊乱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2、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3、掌握四型单纯性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机制以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4、熟悉四种单纯性酸碱中毒的代偿调节。

5、熟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原因和特点。

6、了解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7、了解各型酸碱中毒的防治原则。

第六章 缺氧

【学习目标】

1、掌握缺氧、紫绀(发绀)和肠源性紫绀的概念;常用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

容量、血氧饱和度)的概念、正常值及影响因素;缺氧的类型、各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

和血氧指标的变化特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改变

2、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3、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七章 发热

【学习目标】

1、掌握发热、过热、内生致热源和热限的概念、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57

2、熟悉体温正负调节中枢的部位;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种类;主要发热中枢正负调节介

质的功能;发热的时相与分期。

3、了解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和发热的处理原则。

第八章 应激

【学习目标】

1、掌握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

2、掌握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

3、掌握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4、熟悉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

5、熟悉热休克蛋白反应和急性期反应的概念。

6、熟悉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变化。

7、熟悉心理性应激的概念和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8、了解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

9、了解细胞应激的概念。

第九章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凋亡及凋亡小体的概念;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差异。

2、掌握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常见疾病,包括细胞凋亡不足和过度导致疾病的机制。

3、熟悉细胞凋亡的调控,包括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信号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和酶。

4、了解细胞凋亡的信号;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学习目标】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掌握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钙超载及白细胞增多的机制。

3、掌握自由基、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4、熟悉白细胞增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5、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脑功能代谢的变化。

6、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7、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8、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一章 休克

【学习目标】

1、掌握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

2、掌握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及分类。

3、掌握休克发生的微循环机制和细胞分子机制,包括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

竭期的微循环改变特点、临床表现及微循环变化的机制和意义;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活化和

158

炎症介质泛滥的机制。

4、熟悉休克常见病因和休克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5、熟悉休克时重要器官肾、肺、心脏、脑、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的特点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合征的临床分型。

6、熟悉临床常见几种休克(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的特点

7、了解休克的病因学和发病学防治以及器官支持疗法和代谢支持的原则。

第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学习目标】

1、掌握 DIC 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 DIC 的功能代谢变化。

3、熟悉影响 DIC 发生发展因素。

4、了解 DIC 的分期分型。

5、了解 DIC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三章 心力衰竭

【学习目标】

1、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常见病因及诱因。

2、掌握心力衰竭时机体代偿调节的方式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3、掌握心力衰竭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4、熟悉心力衰竭的分类。

5、了解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6、了解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学习目标】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呼吸衰竭时的主要代谢功能变化;熟悉 ARDS 的发病机制。

3、熟悉 COPD 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

4、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了解两类呼吸衰竭氧疗的异同点。

第十五章 肝性脑病

【学习目标】

1、了解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

2、掌握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3、了解肝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及机制;熟悉肝性腹水的发生机制及电解质紊乱的类型。

4、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了解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5、掌握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并熟悉其发病机制。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159

【学习目标】

1、掌握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的概念。

2、掌握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功能代谢变化;掌握慢性肾脏病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常见

的几种尿毒症毒素。

3、熟悉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分类;熟悉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及发展进程。

4、了解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160

医院药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36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Hospital Pharmacy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研讨型课程)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研讨教学 考核方式 课堂演讲(presentation)

或综述撰写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医院药学是以药学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以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为目的,研究并

实施以优质的药品用于患者的应用性、综合性药学边缘学科。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院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医

院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国内外医院药学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程的

开设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医院药学的热情和

兴趣,培养他们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为该专业学生走上药学工作岗

位,从事医院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医院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

从事医院药学服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熟悉医院药学研究所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医院药

学的研究领域、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共 36 学时

第一章 绪论——医院药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 学时)

1. 掌握医院药学、药师的基本概念;医院药学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2. 熟悉医院药学的学科特色、药学部的体制与机构、药师的职业特征。

3. 了解国内外医院药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职业发展方向;了解药师职业与职责。

第二章 医院制剂发展现状与趋势(4 学时)

1. 掌握医院制剂的基本概念,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设计。

2. 熟悉医院制剂的特征、范畴与分类。

3. 了解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61

第三章 新医改中医院药学服务的变革(4 学时)

1. 掌握国内外医院药学服务的内容与开展情况。

2. 熟悉新医改下医院药学服务的机遇与挑战;药事服务费与临床药学服务费。

3. 了解医院药学服务的变革。

第四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4 学时)

1. 掌握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2. 熟悉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危害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方法与对策。

3. 了解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的危害

第五章 合理用药 (4 学时)

1. 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与意义;药物的用法与用量。

2. 熟悉肝肾功能不全和特殊人群(儿童、老人)的合理用药。

3. 了解不合理用药及相关因素。

第六章 药物相互作用 (4 学时)

1.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机制与临床对策。

2. 熟悉药学相互作用的分类。

3.了解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第七章 药物不良反应 (4 学时)

1.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

2. 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3. 了解医院 ADR 报告与监测程序。 第八章 药学信息服务 (4 学时)

1. 掌握药学信息服务的定义、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2. 熟悉药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药学信息服务的方式、药学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3. 了解药学信息服务应遵循的原则;药学信息服务在医院药学实践中的作用。

第九章 临床常见药物中毒及解救 (4 学时)

1. 掌握药物中毒的概念,药物中毒的抢救治疗原则及药师在中毒救治中的作用。

2. 熟悉有机磷农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一氧化碳、河豚毒、亚硝酸盐、氰

化物等中毒的解救原则与药物治疗。

3. 了解上述药物中毒的机制和症状。

162

临床药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56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

明春秋学

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Clinical 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微生

物学、免疫学、药理学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 + 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临床药理学》是面向药学/临床药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药物与

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掌握在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药物的临床评价、提高

药物治疗的效益-风险比、制定常见疾病的给药方案提供临床药理学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1、全面掌握和了解临床药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2、掌握重点代表药

物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了解药物临床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3.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内容

1.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

用。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承担新药评价与老药的再评价,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调查

和监测,承担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提供临床药理服务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第二章 治疗药物监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熟悉;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药理效应强度的关系。

163

3.了解: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二、内容:

1.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原理、 适血浓度

2. 药物剂量、血浓度和药理效应强度的关系

3.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4.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5.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简介

第三章 药物不良反应及上市后监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类、发生机理

2.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国内和国际间协作

二、内容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发生机理、药物不良反应各种监测系统及现状.

第四章 药物相互作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与机理

2.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常见实例

3.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二、内容

1.体外相互作用

2.体内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老年人用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老年人生理因素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2.熟悉: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特点.

3.了解: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况。

二、内容

老年人药动学及药效学特征,老年人用药特点。老年人用药原则

第六章 妊娠期及新生儿用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生理因素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2.熟悉: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的用药原则及特点.

3.了解: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况。

二、内容

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药动学及药效学特征,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用药原则

164

第七章 新药的临床评价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及各期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2.熟悉:对照试验、双盲法及序贯试验的要求和方法。

3.了解:新药临床试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内容

I-IV 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要求,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第八章 药品质量管理法规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2.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规(GMP)的基本精神.

3. 了解:我国的药品管理体制与法令条例.

二、内容:

(药品管理法对药品、假药,劣药的定义、新药的定义与分类、GMP、药品标准的分级、药典、

进出口药品的监督管理,特殊药品的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第九章 抗肿瘤药的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指导抗癌药用药方法的一些理论.

2.熟悉;抗癌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代谢

3.了解:抗癌药用药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评价

二、内容:

肿瘤细胞动力学与化疗、抗癌药的作用机制及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细胞杀伤假说,后期

强化治疗的理论,抗癌药的抗药性,抗癌药的不良反应及其代谢和疗效。

第十章 抗癫痫药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抗癫痫药物的分类及其应用原则、药物选择。

2.熟悉:各类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相互作用

3.了解:抗癫痫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及不良反应

二、内容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甲妥英)、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扑痫酮)、琥珀酰胺类、苯二氮卓类

(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基安定)、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第十一章 心血管病治疗药物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抗心肌缺血药分类.

2.熟悉:上述三类药物的用药原则

165

3.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使用方法。

二、内容:

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方案,选用原则,分类和用法.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用法,抗心肌缺

血药的分类和应用.

第十二章 抗生素的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抗感染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

2.熟悉: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妊娠妇女中的应用原则及肝、肾功能损害时抗

生素的应用问题.

3.了解: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二、内容:

抗感染药物的体内过程、抗生素的血药浓度监测,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妊娠妇女

中的应用、肝肾功能损害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溃疡病治疗药物的分类,抗肝炎病毒药的种类

2.熟悉:肝脏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3.了解:其他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内容: ,

治疗溃疡病药物的分类、胃肠道动力药、止泻药、缓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肝脏病

的类型及药物治疗原则,抗肝炎病毒药,保护肝细胞膜的药物,防治肝性脑病药物。

第十四章 肾病与临床用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肾病患者给药方案调整.

2.熟悉:肾病患者药物处置过程的变化

3.了解:药物肾毒性

二、内容:

肾病患者药物处置过程的变化、肾病患者给药方案调整、药物肾毒性。

166

实验药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64 学分 2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理学 后续课程 无

教学方式 实验、理论 考核方式 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实验药理学是以实验研究为目的研究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是药理学方向的一门应

用性专业课。实验药理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熟悉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标本的制

备、条件的控制和指标的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等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实验条件和实验前准备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内容:各种离体器官、组织试验时所适用的营养液的特点、成份、配制方法。药物剂量的计算

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包括动物对实验种类的适应性、反应性,动物的年龄、性别对实

验的影响。动物的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掌握常用实验仪器包括各种换能器、记录仪,

示波器、刺激器、放大器、心电图仪、超级恒温器、氧气钢瓶等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

实验仪器装置的联接、调试以及各类仪器参数的正确选择。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简单

故障如干扰的排除等,(8 学时)

第二章 生物电记录、分析

目的要求:掌握生物电的正确描记方法及药物作用的分析、判断。

内容:神经干复合电位的描记(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心电图描记(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

失常模型。脑电图描记(脑电描记).以及相关药物的作用的分析、判断。(12 学时)

第三章 非电量生理参数与换能器

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的非电量生理参数经相应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的记录方法及药物作用的观

察、分析。

内容:各种肌张力的描记(离体豚鼠胆道括约肌,兔主动脉条标本的实验方法).药物量一效

167

反应曲线的观察、记录和计算。(16 学时)

第四章 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

目的要求:掌握神经一肌肉标本的制备、保养和实验方法以及药物作用实验分析。

内容:隔神经——隔肌标本的制备、保养和实验方法以及相应的药物作用实验分析。(16 学时)

第五章 常用实验模型

目的要求:熟悉一些常用买验模型(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炎症,致敏等)的制备方法和药

物作用。

内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实验,大鼠足趾肿胀法炎症模型,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变态反应

中慢反应物质的提取和检定。(4 学时)

第六章 细胞培养基础及检测

目的要求:了解细胞培养基础知识,了解细胞计数、细胞功能检测

内容:原代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计数及细胞分泌生理物质的检测。(16 学时)

168

药理学专题讨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75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Seminar on selected topics in 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研讨型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微生

物学、免疫学、药理学 后续课程 无特殊要求

教学方式 讲授 + 小组研讨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 PPT 演讲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药理学专题讨论》为药学专业研讨型课程。围绕药理学中的特定专题开展文献选讲、

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表达观点,提高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配合药理学传统教学方式,加深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并培养学术演讲与思辩的能

力。

基本要求:1. 对药理学有关专题的核心知识点有较深入的的理解与掌握;2.初步学会围绕特定

的药理学问题查阅资料、进行 PPT 演讲。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讲 绪 论 (2 学时)

如何进行有效的药理学术研讨、PPT 制作、口头演讲的技巧

第二讲 PPI 的用药艺术:从分子机理到临床治疗 (2 学时)

认识药理作用机理是优化临床用药方案的前提; PPI 的研发历史,抑酸治疗的里程碑,临

床滥用与对策

第三讲 抗血小板药物:心脏介入治疗的基石 (2 学时)

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突破----心脏介入治疗,抗小板药物的

靶点与研究进展,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选择的影响

第四讲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的药理学基础(2 学时)

雾化吸入治疗改变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激素治疗的获益/风险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药

学特点,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因素

第五讲—第九讲 学生选题演讲、讨论 (共 10 学时)

上课前由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题,并在教师参与下进行演讲内容的确定、分

169

工、准备、PPT 预审。上课时进行 PPT 演讲,提问,研讨。教师进行点评,并按照演讲信息

量、观点正确性、表述逻辑性、回答问题、现场效果进行成绩评定。

备选研讨主题:

(1)药理学总论(I):药物作用靶点与药物发现;

(2)药理学总论(II):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的个体差异;

(3)神经系统药理: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现状与展望

(4)心血管药理:from bench to bed 热点与进展

(5)抗感染药理:耐药菌与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挑战与对策

(6)抗炎免疫药理:新型抗炎药物与免疫调节药物的基础与临床

(7)抗肿瘤药理: 新靶点与新药物——效益/风险评估

170

神经药理学导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76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Neuropharmacology

课程类别 本科生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授课 考核方式 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1.了解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了解神经药理研究方法和实验模型。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整体上了解神经药理常见几种疾病的药物应用,在此基础

上熟悉一些动物模型及研究方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基本内容:神经药理学疾病的分类及常用药物,常见神经药理疾病模型及研究方法。

讲授内容

1、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疾病药理学论+研究方法

CNS 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orders):是一类以特定脑区神经元退化和不可逆性丢失为

特征性的病变。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老年性痴呆),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介绍及进展、研究方法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介绍及进展、研究方法

3) 脑中风(stroke)介绍及进展、研究方法

2、促智药+研究方法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极为重要的功能。就人类来说,一般只能用大脑潜力的 10%-20%'再者,

近几十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来年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记忆力减退。因此寻找控制记

忆障碍性疾病的方法和改善学习、记忆过程的药物,成为当今国际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介绍及进展、研究方法

3、抗精神病药+研究方法

精神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 3%,其中 70%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目前多倾向与多巴胺(DA)功能亢进学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脑

边缘系统 DA 活动过强所致。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该部位 D2 受体而发挥作用。脑内主要存在 4 条 DA 能通路,与抗

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介绍及进展、研究方法

171

诊断学基础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79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春 秋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Basics of Diagnostics

课程类别 专业通选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诊断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诊断

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借助于多媒体等手段,密切联系临床诊断实践,使学生

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并概括疾病诊断依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成为具备基

本医学知识以及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心电检查、以

及病历书写等临床诊断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基本认识,了解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熟悉

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尤其是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绪论、诊断方法概述、病历书写(每章内容和均为 3 课时)

(二)问诊、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三)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四)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呕血、腹痛、黄疸、意识障碍)

(五)基本检查法及一般检查

(六)胸部、肺部检查

(七)心脏检查

(八)腹部检查

(九)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检查

(十)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

(十一)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液生化检查)

172

1.2.5 药品营销及管理课程群

药物经济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59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economic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学相关基础及专业课程 后续课程 药事管理学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集药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技术评估和卫生政策为

一体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为研讨型课程,通过教学和研讨,使学生懂得药物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与

地位;基本掌握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和研究设计,为进一步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打好基础。药

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制定药品报销政策和目录的依据,可以

帮助医院和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信息,以及可以指导企业新药研究开

发的决策等。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次 讲授: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次 讲授:经济学基础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

第三次 讨论:药物经济学对于药品定价和药品报销的作用与意义

第四次 讲授:成本的识别与计量

第五次 讲授:收益的识别与计量

第六次 讨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评价与进展

第七次 讲授: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

第八次 讨论: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73

药品专利法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68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Patent Law Related to Medicine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药学相关基础课 后续课程 药事管理学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案例讨论为辅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主要介绍医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药品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现状的应用性

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形式,熟悉与药品有关的知识产权

法律法规,理解对药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运

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知识产权法内容,并辅以案例分析,将法律与医药实践工作结合起来讲述。

1. 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2 学时)

知识产权的概念、法律特征、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体系等。

2. 专利法及药品专利申请、专利战略(6 学时)

专利权的主体、专利的种类、专利权的产生、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战略等。

3. 医药商标法(4 学时)

商标的构成、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利用、商标权的保护等。

4. 与医药相关的其他知识产权(2 学时)

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

5. 与药品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2 学时)

174

国际医药贸易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77 学分 1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秋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Trade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结合案例讨论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医药产业是国际上公认的 15 个国际化产业之一。为了适应医药行业日益国际化对医药复合

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程紧密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医药行业的特点,总结、归纳与探索国际医

药贸易的技巧与措施,使学生掌握国际医药贸易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

和解决国际医药贸易问题的能力,进而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指导实践工作。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2 学时)

国际医药贸易的基本概念、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

第二讲:国际医药贸易基础理论与政策(2 学时)

国际医药贸易基本理论、国际医药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三讲:国际医药贸易措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 学时)

关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等。

第四讲:国际贸易体制与医药产业国际化(2 学时)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公平贸易制度、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发展

第五讲:国际医药贸易交易条件(2学时)

医药产品的质量、数量、包装条款

第六讲:常用的贸易术语(2 学时)

第七讲:国际医药贸易运输与保险(2 学时)

第八讲:国际医药贸易的热点专题讨论(2 学时)

175

药品营销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66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春 春 春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inal Marketing

课程类别 药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药事管理学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在分析

医药产品与医药市场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总结、归纳与探索医药产品营销的技巧与

措施。注重将医药经营企业营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紧密结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要求

学生掌握企业营销决策和管理知识,重点包括市场导向、整体营销和顾客满意等内容。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讲 药品营销学导论 (2 学时)

第二讲 医药市场营销环境 (2 学时)

第三讲 医药消费者市场与购买行为 (2 学时)

第四讲 医药组织市场与购买行为(2 学时)

第五讲 医药营销战略 (2 学时)

第六讲 医药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2 学时)

第七讲 医药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2 学时)

第八、九讲: 医药产品策略与新产品开发 (4 学时)

第十、十一讲 医药产品价格策略 (4 学时)

第十二、十三讲 医药营销渠道策略 (4 学时)

第十四、十五讲 医药产品沟通与促销 (4 学时)

第十五讲 网络营销与医药电子商务 (2 学时)

第十六讲 医药国际市场营销 (2 学时)

第十七讲 营销组织与管理 (2 学时)

176

2. 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课程 (与药学专业相同课程简介见上)

药物流行病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94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Pharmacoepidemiology

课程类别 临床药学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诊断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诊断

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借助于多媒体等手段,密切联系临床诊断实践,使学生

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并概括疾病诊断依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成为具备基

本医学知识以及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心电检查、以

及病历书写等临床诊断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基本认识,了解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熟悉

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尤其是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 绪论、诊断方法概述、病历书写(每一章均为 3 课时,讲授形式)

(二) 问诊、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三) 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四)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呕血、腹痛、黄疸、意识障碍)

(五) 基本检查法及一般检查

(六) 胸部、肺部检查

(七) 心脏检查

(八) 腹部检查

(九) 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检查

(十)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

(十一)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液生化检查)

考试:平时成绩 30 分,期末笔试占 70 分

 

177

病理生理学 B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13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Pathophysiology B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系网站病理生理学教学专区

预修课程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

生物化学、病理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 考核方式 笔试

开课院系 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任课教师

/课程负

责人

陈思锋、殷莲华、钱睿哲、孙宁、周平、孟丹、向萌、李晓波、王新红、陆超、徐

晨、梁倩倩、吕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系统病

理生理学。基本内容包括:病理生理学绪论、疾病概论、水、钠、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发热、细胞凋亡与疾病、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心功

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病例讨论等。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使学生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

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 学时

第二章 疾病概论 2 学时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6 学时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 学时

第五章 缺氧 3 学时

第六章 发热 3 学时

第七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3 学时

第八章 应激 3 学时

第九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3 学时

第十章 休克 3 学时

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 学时

第十二章 心功能不全 3 学时

第十三章 肺功能不全 3 学时

178

第十四章 肝功能不全 3 学时

第十五章 肾功能不全 3 学时

第十六章 病例讨论 3 学时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笔试占 70%,课堂病例讨论、小测验及出勤等作为平时成绩占 30%,

无期中考试。

四、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 5 种)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王建枝,殷莲华 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3

王建枝,殷莲华,周

新文 病理生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0

陈思锋,钱睿哲 病理生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09

Hammer GD,

McPhee SJ

Pathophysiology of Disease, An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New York: Lange

Medical Book,

McGraw-Hill

Apr 18, 2014

Karin C, VanMeter

PhD and Robert J

Hubert BS

Gould's Pathophysiology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s

Missouri: Saunders,

Elsevier, inc Jan 1, 2014

 

五、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陈思锋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急性和慢性非感染性血管炎症特别是移植性血管内膜病

变的发生机制和基因治疗研究。 

殷莲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钱睿哲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钟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孙    宁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能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心脏医学和心血管疾

病机制及治疗等转化医学,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周    平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的细胞、分子机制。 

孟    丹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促血管新生的分子机

制。 

向    萌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治疗作用。 

李晓波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 

王新红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陆    超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吕    雷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重构。 

徐    晨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能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心脏医学等。 

梁倩倩    青年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能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心脏医学等。 

 

 

 

 

179

诊断学 B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49 学分 3.5 周学时 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秋    

课程英文

名称 Medical Termi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临床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供预防医学、卫生管理类等专业使用。《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研究疾

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跨学科课程,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修课。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一、总论

二、症状

(一)发热

(二)水肿、胸痛、心悸

(三)咳嗽与咳痰、呼吸困难

(四)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黄疸

(五)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少尿

(六)头痛、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和头颈部检查

(二)胸部、肺检查

(三)心脏、血管检查

(四)腹部检查

(五)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检查

四、病历书写

五、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一般检查和贫血检查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

(三)出血、凝血检查

(四)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查

(五)尿常规、肾功能检查

(六)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七)常用的临床免疫学检查

六、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肺功能检查

 

 

 

 

 

 

 

180

临床药物化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90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名称

Clinical Medicinal Chemist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无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临床药物化学》是临床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社会对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毒副

作用发生率的迫切需求,本课程以合理用药为主线,临床重点常用药物为中心,以化学为基础,

向临床药物专业学生介绍药物基本知识以及药物化学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按药物的化学结构或治疗作用进行分类掌握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熟悉临床常用药物构效关系、构代关系、构毒关系以及药物配伍禁忌。培养具备能够向医

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服务的临床药师,为满足社会对合理用药需求提供相应人才。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为十章,介绍临床重点常用的各类药物,包括化学结构、中

英文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途径、构效关系、临床用途、毒副作用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第

二部分为总论部分,共有六章(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物代谢,毒副作用,手性药物及

药物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各类药物基本知识后,结合临床用药的需要而介绍

的有关药物化学原理的知识,重点仍突出药物的化学内容,以及尽量少的药理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新药的发现和开发以及载入史册药物简介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 学时)

掌握地西泮、艾司唑仑、苯妥英钠、托吡酯、氯丙嗪、氟哌啶醇、左旋多巴、吗啡、哌替啶、

芬太尼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佐匹克隆、加巴喷丁、丙戊酸钠、氯米帕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罗匹尼罗、纳洛酮、

咖啡因、尼可刹米的结构及用途。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3 学时)

掌握匹鲁卡品、新斯的明、阿托品、溴丙胺太林、苯海索、肾上腺素、麻黄碱、可乐定、多巴

181

酚丁胺、西替利嗪、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咪唑斯汀、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结构、

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卡巴胆碱、石杉碱甲、多奈哌齐、利斯的明、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甲溴贝那替秦、比哌

立登、泮库溴铵、阿曲库铵、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多巴、间羟胺、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福莫

特罗、曲吡那敏、酮替芬、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的结构及用途。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3 学时)

掌握普萘洛尔、阿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非诺贝特、噻氯吡啶的结构、理化

性质及用途。

熟悉艾司洛尔、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

福辛普利、硝酸异山梨酯、米力农、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氯贝丁酯、吉非罗

齐、氯吡格雷的结构及用途。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1 学时)

掌握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昂丹司琼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兰索拉唑、伊托必利、莫沙必利、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的结构及用途。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药物(4 学时)

第一节 性激素类

掌握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丙酸睾酮、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炔诺酮的结构、理化性

质及用途。

熟悉他莫昔芬、甲睾酮、苯丙酸诺龙、非那甾胺、醋酸甲地孕酮、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的结

构及用途。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掌握醋酸地塞米松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醋酸氢化泼尼松、醋酸氟轻松的结构及用途。

第三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掌握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马来酸罗格列酮、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的

结构及用途。

第七章 抗肿瘤药(3 学时)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掌握生物烷化剂的作用机理。

掌握氮甲、环磷酰胺、白消安、顺铂、奥沙利铂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卡莫司汀、盐酸丙卡巴肼、卡铂的结构及用途。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掌握氟尿嘧啶的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用途。

熟悉盐酸阿糖胞苷、盐酸吉西他滨、巯嘌呤、甲氨喋呤的结构及用途。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

182

掌握博莱霉素的用途。

熟悉盐酸多柔比星、米托蒽醌的结构及用途。

第四节 抗肿瘤植物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熟悉紫杉醇、多西他赛、硫酸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羟喜树碱的用途。

第八章 合成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2 学时)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熟悉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

掌握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

熟悉吡哌酸、左氧氟沙星的结构及用途。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熟悉磺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

熟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结构及用途。

第三节 抗真菌药

掌握氟康唑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酮康唑、伊曲康唑的结构及用途。

第四节 抗病毒药物

掌握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齐多夫定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磷酸奥塞米韦、碘苷、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沙奎那韦的结构及用途。

第五节 抗结核病药

熟悉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利福喷丁的结构及用途。

第九章 抗生素(3 学时)

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

掌握青霉素、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的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体内代谢及用途。

熟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克拉维酸钾、

舒巴坦钠的结构及用途。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掌握红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熟悉阿奇霉素的结构及用途。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熟悉阿米卡星的结构及用途。

第四节 其他类抗生素

掌握氯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毒副反应及用途。

第十章 非甾体消炎药及抗痛风药物(2 学时)

掌握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别嘌醇的结构、理化性质、

作用机理、体内代谢及用途。

熟悉依托度酸、丙磺舒、秋水仙碱的结构及用途。

183

第十一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2 学时)

掌握药效团、药动团的概念;熟悉取代基与生物活性关系、理解毒性基团的原因;了解药物构

型、构象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第十二章 药物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2 学时)

掌握脂水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熟悉药物溶解度与生物活性关系;了解药物晶

型、解离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第十三章 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2 学时)

掌握 I 相代谢和 II 相代谢基本原理;熟悉药物主要代谢模式;了解药物代谢的酶系。

第十四章 药物化学与毒副作用(2 学时)

掌握药物化学结构与毒副作用关系;熟悉药物代谢、立体化学与毒副作用关系;了解药物质量

与毒副作用关系。

第十五章 手性药物(1 学时)

掌握手性药物的药效学;熟悉手性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了解手性的研究与发展。

第十六章 药物的相互作用(1 学时)

掌握多药物使用时药动学、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熟悉药剂学相互作用中配伍禁忌;了解药物相

互作用临床意义。

 

 

 

 

 

 

 

 

 

 

 

 

 

 

 

 

 

 

 

184

临床药物治疗学 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6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 I

课程类别 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药理学,医学基础,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临床药物治疗学 II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临床药物治

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和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

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药物的作用与和作用机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面对作用相似的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

似的同类疾病,学会运用药物治疗临床思维方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

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3 学时)蔡卫民

1.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

2.熟悉药物治疗学与药学服务的关系。

3.了解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过程(3 学时)蔡卫民

1.掌握药物治疗的原则与过程。

2.熟悉处方的管理、调剂和点评制度。

3.了解患者依从性的意义、评价和方法。

第四章 药物相互作用(6 学时)马国

1.掌握药物相互作用定义;药动学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机制与临床对策。

2.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3.了解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第五章 药物治疗的评价(3 学时)相小强

1.掌握患者药历建立的范围、组成及要求。

2.熟悉药物治疗方案和临床效果评价制的方法。

185

3.了解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例。

第六章 疾病及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6 学时)相小强

1. 掌握肝、肾和循环系统疾病状态下的用药原则。

2. 熟悉小儿用药剂量常用计算法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小儿及老年人禁用的治疗药物。

3. 了解疾病对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第七章 药物警戒与药物安全(3 学时)蔡卫民

1.掌握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熟悉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3. 了解药物警戒中的信号挖掘与评价。

第八章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3 学时)蔡卫民

1.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熟悉不良反应识别、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药学服务与个体化用药(3 学时)相小强

1. 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点。

2. 熟悉治疗药物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3. 了解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第十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治疗(6 学时)蔡卫民

1.掌握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多态性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机制。

2. 熟悉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多态性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关系。

3. 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如表型分型、基因分型和基因芯片等技术。

第十一章 循证医学与合理用药(3 学时)马国

1. 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概念。

2. 熟悉循证医学在临床药学上的应用。

3. 了解临床治疗指南的制定和应用。

第十四章 常见症状的药物治疗(3 学时)马国

1.掌握临床常见症状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临床常见症状的种类、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种类。

3. 了解临床常见症状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补充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 学时)蔡卫民

1. 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基于 MPC 理论的临床治疗策略。

2. 熟悉抗菌药物 PK/PD 参数及其意义。

3. 了解依据 PK/PD 参数的抗菌药物分类和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优化给药方案。

 

 

 

 

 

 

186

内科学 C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56 学分 6 周学时 5+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临床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 《妇产科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幸、苟文丽 2013 年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按大纲要求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结

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疾

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进一步熟练全身体格检查。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学时)

2. 肺心病、肺脓肿(2 学时)

3. 支气管哮喘(2 学时)

4. 肺炎(2 学时)

5. 肺癌(2 学时)

6. 肺结核(2 学时)

7. 循环系统总论、心肌病(2 学时)

8. 心功能不全(2 学时)

9. 心律失常(3 学时)

10. 冠心病(3 学时)

11. 心脏瓣膜病(2 学时)

12. 高血压病(2 学时)

13. 消化系统总论、原发性肝癌(2 学时)

14. 肝硬化(3 学时)

15. 肝性脑病(1 学时)

16. 消化性溃疡(2 学时)

17. 炎症性肠病、胃炎(2 学时)

18. 急性胰腺炎(2 学时)

19. 肾病总论(2 学时)

20. 肾小球疾病(4 学时)

21. 水电解质平衡(4 学时)

22. 肾盂肾炎(2 学时)

23. 尿毒症(2 学时)

24. 贫血总论、缺铁性贫血(2 学时)

25.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2 学时)

26. 白血病(3 学时)

27. 出血性疾病(3 学时)

28. 淋巴瘤(2 学时)

29. 内分泌总论(2 学时)

30. 糖尿病(2 学时)

31. 甲亢(2 学时)

32. 甲减、皮质醇增多症(2 学时)

33. 中毒总论、有机磷中毒(2 学时)

34. SLE(2 学时)

35. CO 中毒、中暑(2 学时)

187

妇产科学 C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58 学分 2.5 周学时 2+1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名称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临床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 《妇产科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幸、苟文丽 2013 年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掌握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并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为今后担当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

基础,以便更好的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2 学时)

2. 妊娠生理、孕妇母体的变化(2 学时)

3. 正常分娩(2 学时)

4. 异位妊娠、流产(2 学时)

5.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 学时)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 学时)

7.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 学时)

8. 胎膜早破、产后出血(2 学时)

9.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2 学时)

10. 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2 学时)

11. 子宫肌瘤、卵巢肿瘤(2 学时)

12.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 学时)

13. 功血、闭经(2 学时)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2 学时)

15. 宫颈癌、宫体癌(2 学时)

16. 计划生育、不孕和辅助生殖技术(2 学时)

示教: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正常分娩、产程图、孕期监测、流产、异位妊娠、正常产褥(6 学时)

示教:妊高征、产前流血、妇科肿瘤(6 学时)

示教:功血、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滋养叶细胞疾病(6 学时)

 

   

188

外科学 C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57 学分 3 周学时 2+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名称

Surgery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临床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 《外科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孝平、汪建平 2013 年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普通外科的理解。要求掌握熟悉包括:外科基础是阐述无菌术、外科休克,

感染、营养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外科常见病则是介绍其病因、病理、临床表

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防治原则和手术适应证等;外科手术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严格的无

菌概念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1、无菌术、外科感染

2、乳房、甲状腺疾病

3、腹外疝、阑尾炎

4、胃、十二指肠疾病

5、结、直肠、肛门疾病

6、肠梗阻

7、胆道疾病

8、胰腺疾病

9、肝脏疾病

10、食管癌

11、胸部外伤、肺癌

12、骨折、关节脱位

13、关节感染、骨肿瘤、腰腿痛

14、泌尿系结石、感染

15、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

 

 

 

 

 

 

189

儿科学 C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MED130059 学分 2.5 周学时 2+1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名称

Pediatric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页

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临床示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 《妇产科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幸、苟文丽 2013 年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儿科学 C》是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儿科学的概论,

熟悉和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学会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对儿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三级预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掌

握一定数量的儿科专业词汇。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绪 论(学时数:1)

第二章 小儿生长发育(学时数:2)

第三章 儿童保健(学时数:1)

第四章 小儿喂养及营养(学时数:2)

第五章 新生儿疾病(学时数:4)

第六章 腹泻病、液体疗法(学时数:2)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学时数:2)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学时数:4)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学时数:2)

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学时数:2)

第十一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学时数:2)

第十二章 青春期医学(学时数:2)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学时数:2)

第十四章 免疫缺陷病(学时数:2)

第十五章 小儿常见危重症(学时数:2)

 

 

 

 

 

 

 

190

临床药物治疗学 II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37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 II

课程类别 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I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病例讨论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临床药物治

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和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

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药物的作用与和作用机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面对作用相似的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

似的同类疾病,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

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第一章 药物治疗的国内外进展 (3 学时)蔡卫民

1.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

2.熟悉药物治疗的国内外进展。

3.了解药物治疗的今后发展趋势。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 学时)马春来、焦正

1.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

3. 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主要临床表现。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 学时)李静

1.掌握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3. 了解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分类分型临床表现。

191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 学时)叶晓芬

1.掌握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法。

2. 熟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3. 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 学时)吴薇

1.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3. 了解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

第六章 内分泌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 学时)颜明明

1.掌握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3. 了解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类。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3 学时)邱晓燕

1.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3. 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类。

第八章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6 学时)翟青、朱斌

1.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常见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药物。

3.了解常见恶性肿瘤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第九章 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3 学时)李琴

1.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2. 熟悉常见儿科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3. 了解常见儿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第十章 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3 学时)马国

1. 掌握急性中毒药物治疗的原则。

2. 熟悉急性中毒常用药物的使用。

了解急性中毒和解救的机理与临床表现。

 

 

192

临床药物动力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091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课程类别 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后续课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临床药物动力学是应用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生理因素、外部因素(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食物等)与药效之间

相互关系,并应用于临床给药方案制定和药物临床评价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技术学科。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的向学生介绍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临床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临床药物动力学知识指导药

物临床合理应用和给药方案设计;介绍临床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成就和学科发展前沿。

在教学上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学风

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为学生将来走上临床药学工作岗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给药方案设计,

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及药物临床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学会运用临床药物动力学知识和原理进行临床给药方案制定和药物临床评价;熟悉药物动力

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各类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了解临床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成就和学

科发展前沿。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共 36 学时

第一部分 总论 (26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1. 掌握临床药动学的概念;

2. 熟悉临床药动学的基本任务与研究内容;

3. 了解临床药动学在药学学科中的作用。

193

第二章 药物体内过程 (4 学时)

1. 掌握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过程;

2. 熟悉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跨膜转运和CYP450和UGTs酶介导的药物代谢; 熟悉药物蛋白结合

对体内过程的影响; 熟悉药物代谢酶多态性与临床个体化用药的关系;

3. 了解影响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主要因素;了解常见代谢酶的底物、抑制

剂和诱导剂;了解转运体多态性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第三章 给药方案设计的药动学基础(8 学时)

1. 掌握临床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主要参数;能灵活运用临床药动学公式进行单室模

型静脉推注、静脉滴注、血管外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方案的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给药方案设计;能

根据药动学参数进行给药方案调整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2. 熟悉影响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关系的因素;熟悉二室模型的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给药方案设计;

3. 了解时辰节律对给药方案制定的影响;了解多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给药方案设计。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 (2 学时)

1. 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基本原理及监测指征;

2. 熟悉常规监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及治疗浓度范围;熟悉治疗药物监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及其特点;

3. 了解抗菌药物的双向个体化给药。

第五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动力学 (2 学时)

1. 掌握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妊娠和哺乳妇女等)的药动学特点;

2. 熟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3. 了解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

第六章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药物动力学 (4 学时)

1、掌握肝脏疾病与肾脏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2、熟悉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肾衰患者给药方案的方法;

3、了解心衰、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特点

第七章 药物体内过程的相互作用 (4 学时)

1. 掌握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药动学相互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2. 熟悉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实例;熟悉 P-糖蛋白和 CYP450 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

3.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预测及中西药、食物与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 各论 (8 学时)

194

第八章 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设计(2 学时)

1. 掌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基本指导原则(取血时间、频度、治疗浓度范围、剂量的确定

和调整);掌握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求算以及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2. 熟悉万古霉素临床药动学病例的书写;

3. 了解万古霉素体内过程和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第九章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的给药方案设计 (2 学时)

1. 掌握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基本指导原则(取血时间、频度、治疗浓度范围、剂量的确定和

调整);掌握环孢素药动学参数求算以及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2. 熟悉环孢素临床药动学病例的书写;

3. 了解环孢素体内过程和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第十章 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给药方案设计 (2 学时)

1. 掌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基本指导原则(取血时间、频度、治疗浓度范围、剂量的确定和

调整);掌握地高辛药动学参数求算以及给药方案的设计;

2. 熟悉肾功能不良患者地高辛该药方案的调整;

3. 了解地高辛体内过程和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第十一章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的给药方案设计(2 学时)

1. 掌握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的基本指导原则(取血时间、频度、治疗浓度范围、剂量的确定和

调整);掌握苯妥英药动学参数求算以及给药方案的设计;

2. 熟悉小儿苯妥英用药指导和给药方案的调整;

3. 了解苯妥英体内过程、影响因素以及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195

临床药学技能与实践课程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PHAR130140.01 学分 3 周学时 5(1+4)

开课时间

(或仅注明

春秋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程英文

名称 Clinical pharmacy skills and practice

课程类别 临床药学技能与实践

课程主页 Http://lcyx.fudan.edu.cn

预修课程 医学基础、临床药学概论、药理

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后续课程 毕业论文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临床实践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30%)+ 期末技能考核

(40%)+ 期末理论考试(3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实训和临床实践环境,使学生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掌握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职业)技能,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能力、态度、素质和价值观,使

他们获得初步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和技能,树立临床思维、服务与责任意识和“以患者为中心”

的药学监护理念,为学生接下来的临床药学毕业实习做准备,并为其走上临床药学工作岗位,开

展药学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临床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意识和药

学监护理念,掌握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如调剂药学服务、PIVAS、

药学监护、职业沟通交流、药学查房、药学会诊、药历书写、病历分析、药学信息服务、药物不

良反应监测与报告、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常见病仿真人病例分析及模拟操作训

练等,并能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

三、课程基本内容(含章节名称和知识点)

共 90 学时 (理论 18 学时 + 实训、实践 72 学时)

第一章 绪论(5 学时,马国)

1. 掌握临床药学实践基本内容,临床药师的职责任务、工作模式、专业技能与实践要求。

2. 熟悉临床药师的职业定位、工作特点、岗位要求、工作流程及药学服务内容。

3.了解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人才培养、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职业发展。

实训项目: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调研。

第二章 模拟药房实训-调剂服务技能与实践(5 学时,叶岩荣、马国)

1. 掌握门诊和住院药房的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等调剂服务工作的基本原

196

则、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掌握各岗位调剂操作规范。

2. 熟悉处方点评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并能进行初步的处方点评。

3.了解调剂岗位职责、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调剂原则以及智能化药品

分拣包装系统(自动化调剂设备系统)。

实训项目:现场模拟处方审核、调配、点评或实地参观、见习。

第三章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PIVAS)服务技能与实践(5 学时,张建忠,蔡卫民)

1. 掌握静脉用药调配(PIVAS)的工作流程、主要操作规程及技能。

2. 熟悉 PIVAS 的岗位职责与注意事项。

3. 了解静脉用药调配的历史、现状及 新进展。

实训项目: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能模拟实训或 PIVAS 实地参观。

第四章 药学服务的伦理、道德与礼仪(5 学时,蔡卫民)

1. 掌握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应遵循的医学伦理、职业道德与服务礼仪。

2. 熟悉临床药师应遵循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与礼仪要求。

3. 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的 新进展。

实训项目:药学服务基本礼仪训练与模拟实训

第五章 药学监护技能与实践(5 学时,马国、焦正)

1. 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监护(PC)基本内容、实施步骤与基本技能。

2. 熟悉药学监护的对象、对临床药师的能力要求和注意事项;会书写药学监护记录(SOAP)。

3. 了解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职责以及药学监护 新进展。

实训项目:药学监护记录书写与模拟实训。

第六章 临床药师职业沟通交流的技能与实践(5 学时,马国)

1. 掌握临床药师与患者、医护人员等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熟悉患者、医护人员等不同人群的角色与心理需求,熟悉医患关系及其处理。

3.了解职业沟通的原则、要素及影响因素。

实训项目:药学服务沟通交流技巧模拟实训

第七章 药学查房与会诊技能与实践(5 学时,焦正,马国)

1. 掌握药学查房与会诊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

2. 熟悉药学查房与会诊前的准备工作、查房要点和注意事项,会书写药学查房、会诊记录。

3. 了解药学查房与会诊的目的、意义、种类和形式。

实训项目:药学查房与药学会诊模拟实训或实地观摩。

第八章 教学药历与病历分析书写技能与实践(5 学时,叶晓芬,相小强)

1. 掌握教学药历和病例分析书写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与书写规范,会药历和病历分析书写。

2. 熟悉教学药历、病历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熟悉病例讨论的特点、要求和基本流程。

3. 了解教学药历和病历分析书写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97

实训项目:病例研读与教学药历书写

第九章 用药教育与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的技能与实践(5 学时,许青,相小强)

1. 掌握用药教育与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

2. 熟悉用药教育与用药指导(用药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了解用药教育与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的目的、意义、种类和形式。

实训项目:用药教育与用药指导(用药咨询)模拟实训或实地观摩。

第十章 药学信息服务技能与实践(5 学时,马国,杨樟卫)

1. 掌握药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熟悉药学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熟悉常用临床药学信息服务软件系统。

3. 了解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 新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实训项目:药学文献检索训练;模拟或参加药物咨询服务;药学信息宣传窗的制作。

第十一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与评估(5 学时 邱晓燕,马国)

1.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基本概念,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监测与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报告表填写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规范。

2. 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流程与报告系统。

3.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别的方法。

实训项目: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撰写;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5 学时,焦正,相小强)

1. 掌握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适用范围、实施、药动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调整;掌握个体化

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技能;典型案例分析。

2. 熟悉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

3.了解 TDM 和个体化给药的基本概念和 新进展。

实训项目:进行苯妥英钠的 TDM 模拟实训(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第十三章 应急药学服务技能与实践——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治疗(5 学时, 相小强、陈璋璋)

1. 掌握急性中毒抢救、检测与治疗等应急药学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急性中毒病例

分析与药物解救的基本技能。

2. 熟悉临床药师在临床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作用;熟悉体内药(毒)物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3. 了解药物中毒机理及其在体内的变化规律;了解药物中毒解救的 新进展。

实训项目:急性药物中毒抢救、检测与药物治疗模拟训练

第十四章 仿真人病例模拟实训Ⅰ——高血压治疗的技能与实践(5 学时,李静,马国)

1. 掌握高血压模拟病人救治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对指定病例进行体征观察和仿真人练习;针对

老师下发的不同病情的病例,能对模拟病人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掌握高血压病例分析与给药方案

设计的技能。

2. 熟悉高血压模拟病例的编辑操作;熟悉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管理目的、意义与要求。

198

3. 了解高血压救治的基本知识。

实训项目:高血压病人救治仿真人模拟实训

第十五章 仿真人病例模拟实训Ⅱ—哮喘、慢阻肺治疗的技能与实践

(5 学时,叶晓芬,相小强)

1. 掌握哮喘、慢阻肺模拟病人救治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对指定病例进行体征观察和仿真人练习;

针对老师下发的不同病情的病例,能对模拟病人采取不同处理和治疗措施;掌握哮喘、慢阻肺病

例分析与给药方案设计的技能。

2. 熟悉哮喘、慢阻肺模拟病例的编辑操作。

3. 了解哮喘、慢阻肺治疗的基本知识。

实训项目:哮喘病人救治仿真人模拟实训

第十六章 仿真人病例模拟实训Ⅲ——帕金森病治疗的技能与实践(5 学时,焦正,相小强)

1. 掌握帕金森病模拟病人救治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对指定病例进行体征观察和仿真人练习;针

对老师下发的不同病情的病例,能对模拟病人采取不同处理和治疗措施;掌握帕金森病肺病例分

析与给药方案设计的技能。

2. 熟悉帕金森病模拟病例的编辑操作。

3. 了解帕金森病治疗的基本知识。

实训项目:帕金森病病人救治仿真人模拟实训

第十七章 仿真人病例模拟实训Ⅳ——昏迷、休克救治的技能与实践

(5 学时,陈璋璋,马国)

1. 初步掌握有关昏迷、休克等临床急救及心肺复苏(CRP)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如人工呼

吸、胸外按压、电除颤、静脉通道建立、面罩吸氧、模拟药物治疗等操作);掌握昏迷、休克病

例分析与给药方案设计的技能。

2. 熟悉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心肺复苏)流程和基本操作(如瞳孔检查、仰头抬颌的气道开放

操作、标准的气管插管操作、颈动脉搏动检查等)。

3. 了解急救相关的知识和 新进展。

实训项目:心肺复苏仿真人模拟实训

第十八章 临床药学科研技能与实践实训(5 学时,蔡卫民)

1. 掌握临床药学科研的选题原则、主要研究内容及科研技能培养。

2. 熟悉临床药学科研方法。

3. 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研究的 新进展。

实训项目:临床药学科研选题与标书提纲撰写模拟实训。

 

 

 

 

 

199

   

3. 特色课程(包括精品课程、全英文课程、慕课课程、研讨型课程等)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

课程 药理学 5

上海市精品课程

药物设计学

药剂学 I

药物ꞏ生命ꞏ社会

药物分析

药物化学

2

3.5

1

3

3

物理化学 5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药物化学 I

药物动力学

仪器分析

临床药物治疗学

3

3

3.5

3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医药伦理

药物.生命.社会

2

2

慕课课程 抗菌药与超级细菌课程 2

全英文课程

影像中的药物开发

药物合成反应

基于问题的药理学

2

3

2

研讨型课程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药理学专题讨论

药学伦理学

医院药学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生物药物学

有机结构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药用微生物学

1

1

1

2

2

2

2

3

1

1

200

五、 附录

培养方案一览表

药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具有宽广和扎实基础知识,具备药学学科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

领域从事药物前期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品质量

检验、质量标准制订、医院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学习较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

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会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

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

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药学的

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药物设计及合成的能力、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

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新药研究和

开发及实际工作能力。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5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2 学分、

大类基础课程 25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 86 学分(含专业实习 2 学分和毕业论文 6 学分)、任

意选修 2 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达到

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155 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2 学分)

修读要求:I 类核心课程,修满 24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修读 16 学分,七大

模块修读 8学分。七大模块 8 学分中每模块 多选读 2 学分);II 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 16

学分;III 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 2 学分。

(二) 大类基础课程(25 学分)

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课程中修满 25 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86 学分)

201

1. 专业必修课程(68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分周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有机化学实验 II

医学基础 I

医学基础 II

化学分析

有机合成

核药学概论

数理统计

药用植物学 I

仪器分析

药理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制药技术

生药学 I

天然药物化学 I

物理化学

药剂学 I

物理化学

实验药物化学 I

药物分析 I

药物化学 I

药事管理学

综合性药学实验

药物设计学

毕业论文

专业实习

PHAR130131

MED130262

MED130263

PHAR130141

PHAR130004

PHAR130009

PHAR130049

PHAR130012

PHAR130142

PHAR130010

PHAR130006

PHAR130138

PHAR130008

PHAR130013

PHAR130016

PHAR130003

PHAR130143

PHAR130003

PHAR130014

PHAR130017

PHAR130134

PHAR130019

PHAR130130

PHAR130133

PHAR130021

PHAR130020

1

2

2

2.5

2

2

2

2

3.5

5

5

2.5

2

2

2

5

3.5

5

2

3

3

2

2

2

6

2

1.5

2

2

1.5+2

2

2

2

1.5+1

2.5+2

4+2

4+2

2+1

2

1.5+1

2

4+2

2+3

4+2

4

2+2

3

2

4

1.5+1

3

3

3

3

3

3

3

4

4

4

4

5

5

5

5

5

5

5

6

6

6

7

7

7

8

暑期

202

2. 专业选修课程(18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分周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药学

类通

选课

程群

医药拉丁语 PHAR130022 1 1 春

药学文献检索 PHAR130023 2 2 春秋

食品化学 PHAR130024 1 1 春

药学专业英语 PHAR130027 2 2 春

生物药物学 PHAR130028 1 1 春秋

药用微生物学 PHAR130029 1 1 春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PHAR130030 1 1 春秋

药物情报学 PHAR130031 1 1 秋

医药元素化学 PHAR130032 2 2 秋

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PHAR130050 1 1 春秋

药学伦理学 PHAR130067 1 1 春

临床药学概论 PHAR130084 2 2 春秋

天然药物研究前沿技术 PHAR130085 1 1 春秋

基于问题的药理学 PHAR130086 2 2 春 全英语

课程

临床医学概论 PHAR130088 2 2 春秋

影像中的药物开发 PHAR130092 2 2 秋 全英语

课程

化学生物学导论 PHAR130129 1 1 秋

药学

专业

课程

药物分析 II PHAR130033 2 2 秋

药用植物学 II

生药学 II

PHAR130034

PHAR130035

1

2

1

2

药剂学 II PHAR130039 3 4 春

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PHAR130139

PHAR130042

2.5

3

2+1

4

春秋

春秋

物理药学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

PHAR130043

PHAR130073

2

2

2

2

春秋

药物靶向传释系统 PHAR130082 2 2 春

体内药物分析 PHAR130124 1 1 秋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PHAR130135 2 1.5+1 春秋

药物

化学

课程

药物合成反应 PHAR130044 3 4 秋 全英语

课程

药物化学 II PHAR130045 1 1 秋

天然药物化学 II PHAR130046 1 1 春

合成设计 PHAR130048 1 1 秋

203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分周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药物

化学

课程

有机光谱 PHAR130052 3 3 秋

新药研发中的化学信息学 PHAR130053 1 1 秋

手性药物与手性合成反应研究 PHAR130054 1 1 春秋

有机结构分析 PHAR130080 3 3 春

生物合成药物化学 PHAR130121 3 2.5+1 秋

合成药物化学实验 PHAR130125 3 6 秋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PHAR130126 2 4 秋

化学制药工艺学 PHAR130128 2 2 春秋

药理

学课

程群

病理生理学 B MED130013 3 3 秋

医院药学 PHAR130036 2 2 秋

临床药理学 PHAR130056 3 3 秋

实验药理学 PHAR130064 2 1+2 秋

药理学专题讨论 PHAR130075 1 1 春

神经药理学导论 PHAR130076 1 1 秋

诊断学基础 PHAR130079 2 2 春秋

药品

营销

及管

理课

程群

药物经济学

药品专利法

新药研发与上市管理

药品生产与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医药企业管理

国际医药贸易

国际药事法规

药品营销学

学术前沿专题

PHAR130059

PHAR130068

PHAR130069

PHAR130070

PHAR130071

PHAR130077

PHAR130078

PHAR130081

PHAR130132

1

1

2

1

1

1

1

2

1

1

1

2

1

1

1

1

2

1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建议另

外选修

经济学

和管理

学课程

(四)任意选修(2 学分)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临床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医学专业相关

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

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教育和科研,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流通、研究、开

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方向学制 4 年。采用 1+3 方式,第一年与药学专业相同课程,在转专业时经本

人申请、面试合格,进入临床药学方向继续培养 3 年。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

的 15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2 学分、大类基础课程 25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 86 学分、

204

任意选修 2 学分。完成 4 年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核合格,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

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符合学校毕业有关规定者,准予本科毕业并颁

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该方向

部分优秀学生将免初试攻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药学方向,学制 2 年)或临床药学博士学

位(学制 4 年)。

三、课程设置:(155 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2 学分)

修读要求:I 类核心课程,修满 24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修读 16 学分,七大

模块修读 8 学分。七大模块 8 学分中每模块 多选读 2 学分);II 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

16 学分;III 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 2 学分。

(二) 大类基础课程(25 学分)

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医学学科类课程中修满 25 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86 学分)

1. 专业必修课程(71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开课

学期

医学基础 I MED130262 2 2 3

医学基础 II MED130263 2 2 3

化学分析 PHAR130141 2.5 1.5+2 3

数理统计 PHAR130049 2 2 3

仪器分析 PHAR130142 3.5 2.5+2 4

生物化学 PHAR130006 5 4+2 4

药理学 PHAR130010 5 4+2 4

药物流行病学 PHAR130094 2 2 5

病理生理学 B MED130013 3 3 5

诊断学 B

临床药物化学

MED130049

PHAR130090

3.5

2

3+1

2

5

5

临床药物治疗学 I

内科学 C

PHAR130136

MED130056

3

6

3

5+2

5

6

外科学 C MED130057 3 2+2 6

妇产科学 C MED130058 2.5 2+1 6

儿科学 C MED130059 2.5 2+1 6

药剂学 I PHAR130143 3.5 2+3 7

药事管理学 PHAR130019 2 2 7

临床药物治疗学 II PHAR130137 3 3 7

临床药物动力学 PHAR130091 2 2 7

临床药学技能与实践 PHAR130140 3 1+4 7

毕业论文 PHAR130021 6 8

专业实习 PHAR130020 2 暑期

205

2.专业选修课程(15 学分) 学生应在药学专业课程中选修 7 学分,并在一下选修课中选

修 8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开课

学期

学术前沿专题 PHPM130132 1 1 春秋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B MED130087 2 2 春秋

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 MED130097 2 2 春秋

临床免疫学 MED130107 2 2 春秋

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 MED130175 1 1 春秋

临床营养学 MED130180 2 2 春

医患交流技巧 MED130185 2 2 秋

医疗保险经济学 MED130191 2 2 秋

急诊医学 MED130196 2 2 春秋

医学与生物安全 MED130197 2 2 春秋

生物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 MED130270 2 2 春秋

管理与沟通技巧 PHPM130022 1 1 春

卫生经济评价方法 PHPM130085 2 2 秋

(四)任意选修(2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