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文学书写历史 儿童成长的纪事与民族生活的深描 ·...

1
8 江西高校社推出《大国军魂》献礼建军 90 周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江西高校出版社在北京举 行《大国军魂》新书发布会。 《大国军魂》由军队青年理论工作者集体创作,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90年光 辉历程的作品,全景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的成长历史。全书共8章38万字,纵深回顾了 人民解放军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人 民军队成长壮大的非凡历程。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刘源上将为《大国军魂》作序。他认为, 《大国军魂》试图用世界的眼光、对手的眼光、未来的眼光,以政论散文的笔法,既注重发掘党的领 袖、开国将帅、英模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注重书写众多无名人物投军报国的辉煌瞬间,从政 治、战略、历史、军事哲学等方面,探寻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浴血荣光的精神密码。 会上,主要撰稿人王诗敏、潘庆华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过程和体会。江西高校出版社副社长詹 斌表示,由人民军队诞生地的出版社—江西高校社编辑出版这样一部全面反映人民军队历史、 战史的著作,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是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文化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出席发布会。 (李丽萍) 以德国文学书写历史 ○马 剑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西方语 言文学系教授冯至带领他的助手们开 始撰写新中国第一部德语文学简史,那 时有一个创建于 1947 年的德语作家社 团四七社正在逐渐发展。在改革开放 政策实行至今,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界的 两部文学史作品《德国文学史(5 卷本)》 (范大灿主编)和《德国文学史》(余匡复 撰写)虽然在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的德国文学时,提到了四七社及其主要 的发展过程和成就,但对这个作家团体 的粗略了解还局限 在德语文学研究界 中,对于广大普通 的文学爱好者来 说,“四七社”只是 一个陌生的概念。 作者赫尔穆 · 伯蒂格在一部 全面介绍四七社 发展历程的著作 《四七社—当德 国文学书写历史 时》中指出,尽管 这个团体对于联邦德国的社会和文学 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是“迄 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一部全面描述 这个团体及其历史的作品”,“还几乎 没有一种更大规模的将四七社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思考的尝试”。 该书除“引言”和“序幕”外,分为 21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四七 社每一次聚会的情况,章节的标题引 自每个章节中重点描述的作家作品或 者是高度概括每次聚会发生时特定的 社会、历史或人文环境。 一方面,如作者强调的那样,他 “无须再参与任何一场关于四七社的 带有感情色彩的讨论”,因此,读者读 到的更多是作者相对客观的描述举行每一次聚会的前因后果、举办地 的情况、当时的社会背景、参加聚会的 作家们的一些生平和创作经历、每一 次聚会上发生的最突出的代表性事 件、参会者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和联 系等等。在这样的描述过程中,作者 掌握了大量充实的历史资料,叙述中 包含很多引文,来自作者搜集到的方 方面面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参会者自 己的记述和回忆显得尤其珍贵,因为 这些来自个人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能 够最大程度还原当时聚会时的场景, 同时也使读者看到作家们独特的个性 和不为人知的一面。 另一方面,该书引言的标题“位于市场、权力和媒体之间的文 学” —就已经 透露了作者对于 四七社全部发展 过程的思考和理 解:在四七社的 聚会上,文学“变 成了经营活动”, 尽管“人们还没 有形成对于雄辩 术、现代交流手 段和网络化联络 的实践的概念”, 借助这个团体的 成员,文学发挥了极具影响力的社 会政治功能,积极地参与到战后联 邦德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的讨 论和争论之中。由于充分地认识到 了媒体的重要性,四七社在文学和 媒体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 而使文学的聚会成为了重要的社会 事件。这些方面贯穿在全书的描述 和作者的讨论之中,它们便是作者 眼中四七社对于战后联邦德国文学 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后人 必须仔细探究、深入了解其发展过 程的意义所在,它们与文学作品本 身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才是最值 得人们去反复思考的问题。也许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读者才能够真正 理解该书副标题所指的“当德国文 学书写历史时”的涵义。 文学天地 · / 2017 6 /59.80 本版编辑:陈麟 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姚志英 2017 8 4 星期五 2354 与文学隔着时光的玻璃对望 ○李树波 我把文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衍生 的,看一眼就大概知道是某一类言说 的延伸。另一种是元文本,元是神经 元的元,在这个节点上,一个新世界产 生了,它和浩瀚文字海洋里的其他 “元”、其他的节点达成了平等的对应 和往复,扩大了感知的可能。火锅的 《自私》于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新的节 点。这是一本散文集子,讲的都是个 人心里想的事,也有眼里看到的事。 看到火锅的文字,我忍不住拿来 和张爱玲的做比较。张爱玲说没有任 何感觉或意态是她所 不能描写的,只要存 在心里过一过,总可 以说得明白。这句话 里的“说”,用来形容 火锅的叙述能力其实 更合适。早熟的张爱 玲也是在写了几年后 逐渐摆脱了翻译腔和 文学腔,进入有她自 己独特腔调但还是很 书面化的语言。她大 量借用明清小说、时 下文学、英语习语、沪语粤语,嵌入她 的“张腔”,用来结构文本的更是当时 很前卫的意识流写法。火锅的描述形 容似乎无所不能,是一种纯粹通透、似 乎谁都能说出的口语。 “我和一个好朋友坐在树干上,听 她说着心事。她的心事特别的长,我 听不十分懂,她好像也不是很想让我 懂……不知道哪里还会忽然滴答下一 颗雨滴,打在水洼里,一个哆嗦。”这 段回忆是女中学生的絮叨,听觉、视 觉、感官、触觉、在场感很强。没有过 渡,接上一句不那么口语化的回头一 瞬,让人意识到,前面那段絮絮叨叨, 都是被观看的对象。两层意识的流 动,似乎是两个“我”隔着时光的玻璃 对望。 还有“一个人就是一个浩渺的星 系,东邻是猎户座,西邻是人马座,周 围的一切也都不见了,羽毛球场空荡 荡地悬置在天地间,飞来飞去的羽毛 球是一场流星的疾风骤雨。我长大后 看世界级比赛的转播,也完全不如他 俩的对决精彩。他俩是宇宙级选 手”,这段写小时候看两个青年教师打 羽毛球的文字,奇幻的感官体验,一下 转入口语化的标签。一样的夸张,一 样的孩子气,质地却 有了区别。 火锅的文字里经 过一番处置的口语化 叙事,就像日本料理 里的一道甜品,其实 就是几片柿子,那么 一切,一摆,在一定的 语境里端出来,无需 加工就进入了审美的 范畴。 火锅是文学博 士,教电影赏析。我 猜写作是她有意留出的后花园,里面 可以躺着可以趴着,可以说家长里短, 完全不用考虑趣味高下,这些也是口 语化写作的一场实验。直接的口语, 锋利切入生活,但是一定要经过拿捏 得当的剪辑和重构,才完成从生活到 作品的蜕变。她和店主的谈话,和裁 缝店夫妻的对话,和姥姥的八卦,都是 从话语的汪洋大海里剪裁出来的。接 过姥姥的话茬,在雅驯的文字里腾挪 出一块地方给鲜活的民间故事,出自 她一个女知识分子的趣味,有坦坦荡 荡的八卦心,也有对八卦心的放任。 / 2017 3 /49.00 ●资 讯 广西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7 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 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中共灌阳县 委员会、灌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 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座谈会暨《红军长征记》新 书发布会”在广西灌阳县新圩阻 击战陈列馆县举行。广西师范大 学党委副书记赵铁,中共灌阳县 委书记陆桂弟,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 事长张艺兵,桂林警备区政治工 作处主任黄文雷等出席。活动由 中共灌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嵩 主持。 《红军长征记》是 1937 年由丁 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 名初为《二万五千里》,1942 年更 名《红军长征记》,作内部参考印 制发行。2002 年,美国哈佛大学 燕京图书馆发现由朱德亲笔签名 赠给记者埃德加 · 斯诺的《红军长 征记》孤本。2006 年,该孤本由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新 版《红军长征记》根据影印版重新 排版校订而成,是我党我军历史 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 纪实文学作品。 张艺兵表示,出版新版《红军长征记》 旨在传播红军的英雄事迹,弘扬长征精 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正确 导向,出版更多图书精品,服务国家和社 会,回馈广大读者。 黄文雷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 年代为夺取革命胜利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 的斗争,此次活动在建军90周年之际举办, 就是要赞颂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感恩老 一辈革命家为中国建设作出的不朽功勋。 在活动现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向 灌阳县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新版《红军长征 记》。 (杨春雪) Project2016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9 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 国项目管理高峰论坛暨 Project 项 目管理实践新书发布”在京举行。 《Project2016 企 业 项 目 管 理 实践》由国内知名的项目管理软 件专家张会斌与董方好及其团队 精心编写完成。该书以微软 Project 软件为工具,以项目管理 过程为线索,介绍了项目经理以 及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如何通过 软件工具来提升自己乃至整个企 业的项目管理整体能力的方法。 该书是张会斌在 10 年间连续出版 的第 4 本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图书。 北大出版社第七事业部主任 魏雪萍发表了《写书,让梦想照进 现实》的主题演讲,魏雪萍通过 3 个生动、鲜活的例子说明了普通 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写书来改变 自己的命运,成为各自行业的专 家,树立自己在自身所属行业内 的强大影响力。来自世界五百强 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 IPO 部门的 ERP 总监林漫略进行了题为《施 耐德中国项目管理平台SCCP建 设经验分享》的主题演讲,介绍了 施耐德公司在全球以及国内整体 业务发展的情况以及施耐德如何 通过搭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来 消化和管理每年数千个 解决方案项目的情况。 来自微软(中国)有限公 司的杨元作了《微软全 球项目管理信息化蓝图 展望》的主题演讲。 张会斌在《读书让人 进步、出书改变人生》的 演讲中,介绍了自己如何 一步步从一名程序员成长为公司的创始人 的发展过程,并特意提到他2006年所编写 的第一本图书《Project2003 企业项目管理 实践》爆发式的销量和影响力使得他本人 创业的勇气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还介 绍了自己所创立的北京高远华信是如何在 10 年间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项目管理信息 化公司的发展过程。 (郑 杨) 儿童成长的纪事与民族生活的深描 ○程金城 《牧云记》是一个能让人展开浪漫 想象的书名。小说取材于安多藏区边 陲一个半农半牧的地方,主人公是小扎 西,伴随他的是哥哥达瓦,还有羊和 狗。作品讲述了小扎西克服一切困难, 实现上学梦想的故事。无疑,这是一部 儿童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以一个儿童 成长的纪事深描一个民族的生活,以小 扎西个人经历的书写来揭示藏族历史 文化的影响和面临的现实选择,这是作 品的特殊意义所在。 扎西是一个聪明 伶俐的小男孩,非常 渴望上学。由于条件 所限,一个家庭并不 是每个孩子都能上 学。由于哥哥达瓦在 附近的镇里上学,小 扎西上学的梦想只能 是幻想。在父母想让 达瓦成家立业,让他 辍学后,小扎西才有 了上学的希望。可是 按照村里的规定,这 一年他们家要把牧场搬到租用在外乡 的远牧点。父母必须去远牧点放牧, 而家里的羊群和庄稼,只能留给达瓦、 小扎西兄弟俩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父 亲为了考验小扎西,就和他约定:他帮 助哥哥达瓦放牧一年,如果羊群没有 任何损伤,那么一年后,父亲将送他 去学校读书。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小 扎西跟着哥哥来到荒无人烟的黄草 沟,远离父母和家园,开始了放牧生 活。为了保护羊群,他与老鹰搏斗, 与狼群周旋,战胜思念母亲的痛苦, 克服一切困难,帮助达瓦放羊。这是 一段美好而艰辛的经历,小扎西不但 变得更加勇敢、执着,而且在与大自 然中的动物、植物密切接触的过程 中,变得更加善良、体贴、智慧、勤 劳。而达瓦在放牧的过程中,经历了 一场美丽而忧伤的初恋,也变得更加 成熟、坚强。通过一年共同的放牧生 活,兄弟俩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信 任,感情更加深厚。 这样一个无波澜起伏的故事,如果 讲得不好就会平淡无奇。《牧云记》则把 它讲得充满乐趣,耐人寻味。这不仅因 为作品展示了藏族独特的生产方式和 日常生活场景,还在于反映了他们的家 庭伦理观念、宗教情感和文化心理特 点,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这一 切则取决于作者看似传统实则独特的 叙事视角和叙事方法:把一切聚焦在小 扎西身上,聚焦于他 的童年命运。如何通 过小扎西自己的努力 战胜大人的考验,实 现自己并无奢望的理 想,是作品留给读者 的悬念。这个悬念是 小扎西生活的动力和 生存的意义所系,也 是读者关注的焦点, 又是借以推动情节发 展的内在动因。而这 一切都是通过小扎西 的体验和目光来展示,在方法上则类乎 解释人类学的“深描”。 《牧云记》通过细节反映小扎西的 个人成长史,正是一种类似人类学的 深描。作品从“黄草沟的春风”写起, 一直到“祥云落地”,陆续展开了藏族 生活丰富的场景和细节描绘。由于这 些深描,使读者从一个儿童成长的纪 事中了解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细节,以 小扎西的个人经历知道藏族儿童可能 面临的人生选择乃至一生的命运抉 择,揭示了藏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面 临的现实难题,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 历史、宗教、习俗原因。在多民族儿童 文学的园地里,《牧云记》是一枝深植 于藏区生活和文化沃野的花,散发着 耐人寻味的芳香。 · / 2017 3 /29.50 儿童纪事 以创意绘本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陈 曦 鸭子要穿袜子吗?这是一个很有创 意的问题。有趣的是,它也是一本绘本 的书名。第一次把绘本《鸭子要穿袜子 吗》带回家时,我 5 岁的女儿一眼瞅到书 名,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想要看看这本 书里藏着怎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边口 中喃喃自语道:“鸭子到底不要穿袜子 呢?”这个书名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小读 者的眼球,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书的 封面也着实有趣,一只 大脚鸭,它有着红色的 脚蹼 —哦不,仔细 一看就会发现,那不是 脚蹼的颜色,而是它穿 了红色的袜子。它身 后的架子上,还晾着各 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袜 子呢! 对于好的绘本来 说,“创意”是一个关 键词。有了创意,才 有好的故事。《鸭子要 穿袜子吗》的作者方素珍在谈到创作初 衷时说道:“创意是未来的竞争力,多观 察、多联想、多欣赏、多阅读,是打开创 意之门的四把金钥匙。《鸭子要穿袜子 吗》的主角是一只大脚鸭,它不甘于平 凡,不断地创造,可以说是我一生追求 创意的化身。”这只特立独行的鸭子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给自己做了许多各种 颜色的美丽袜子,这样,它就能和水中 其他的鸭子不一样了。然而,同伴们从 开始的赞美欣赏,到渐渐不再关注,让 它觉得很失落。于是,它便出走到一个 新的村子,开始崭新的生活。在那儿, 它遇到了一群有着彩色脚丫的鸭子,它 自身黄色的脚丫倒显得独一无二。不 用穿袜子的大脚鸭在水中自由地游来 游去。那它的袜子呢?没用了吗?不 不不,大脚鸭可没有停止它的创意,它 又有了新的点子,利用自己五颜六色的 袜子,开了一家袜子摄影工作室呢! 作为一本绘本,“创意”不但要藏 在文字里,更要舒展到图画中。书中 每一幅图,从封面到封底,甚至包括环 衬,都跳跃出文字的框框,注入点点创 意。温暖细腻的铅笔淡彩图画,带着 一丝淳朴、一丝稚趣。创意藏在每一 页图的每一个小细节中。不知道其他 读者是否注意到,大脚鸭有两个好朋 —小青蛙和小蜻 蜓。虽然这两只小 动物在故事的文字 中并未出现,但是, 在每一页图画里,他 们一直伴随着大脚 鸭。大脚鸭给自己 做袜子的时候,也会 给它俩做各种颜色 的衣服。看来,再特 立独行,也需要朋友 的陪伴。 许多像这样充满 创意的小细节,等待小读者自己去发 掘,去寻找。这些细节,正是作者和绘 者的创意体现。这些细节,又不断激 发小读者去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发挥属于自己的创意。 读完这本书,书里的故事结束了,书 外的故事却还刚刚开始。作为陪伴亲子 共读的大读者,你会保护“大脚鸭”追求 创意时的童心和创意吗?对待诸如孩子 们“鸭子要穿袜子吗?”此类与众不同的 问题,该如何回答呢?这本书或许可以 启发你的教育新理念。而作为小读者, 在感受到有趣的创意时,如果也可以去 “创意”一番,哪怕只是小小的想象力的 一跃—“小鸡能穿袜子吗?”或是“鸭子 能穿泳装吗?”这本书的存在意义,也就 在于此。 穿/ 2016 11 /32.80

Transcript of 以德国文学书写历史 儿童成长的纪事与民族生活的深描 ·...

8江西高校社推出《大国军魂》献礼建军90周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江西高校出版社在北京举

行《大国军魂》新书发布会。

《大国军魂》由军队青年理论工作者集体创作,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90年光

辉历程的作品,全景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的成长历史。全书共8章38万字,纵深回顾了

人民解放军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人

民军队成长壮大的非凡历程。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刘源上将为《大国军魂》作序。他认为,

《大国军魂》试图用世界的眼光、对手的眼光、未来的眼光,以政论散文的笔法,既注重发掘党的领

袖、开国将帅、英模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注重书写众多无名人物投军报国的辉煌瞬间,从政

治、战略、历史、军事哲学等方面,探寻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浴血荣光的精神密码。

会上,主要撰稿人王诗敏、潘庆华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过程和体会。江西高校出版社副社长詹

斌表示,由人民军队诞生地的出版社——江西高校社编辑出版这样一部全面反映人民军队历史、

战史的著作,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是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文化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出席发布会。 (李丽萍)

以德国文学书写历史

○马剑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西方语

言文学系教授冯至带领他的助手们开

始撰写新中国第一部德语文学简史,那

时有一个创建于1947年的德语作家社

团四七社正在逐渐发展。在改革开放

政策实行至今,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界的

两部文学史作品《德国文学史(5卷本)》

(范大灿主编)和《德国文学史》(余匡复

撰写)虽然在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的德国文学时,提到了四七社及其主要

的发展过程和成就,但对这个作家团体

的粗略了解还局限

在德语文学研究界

中,对于广大普通

的文学爱好者来

说,“四七社”只是

一个陌生的概念。

作 者 赫 尔 穆

特·伯蒂格在一部

全面介绍四七社

发展历程的著作

《四七社——当德

国文学书写历史

时》中指出,尽管

这个团体对于联邦德国的社会和文学

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是“迄

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一部全面描述

这个团体及其历史的作品”,“还几乎

没有一种更大规模的将四七社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思考的尝试”。

该书除“引言”和“序幕”外,分为

21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四七

社每一次聚会的情况,章节的标题引

自每个章节中重点描述的作家作品或

者是高度概括每次聚会发生时特定的

社会、历史或人文环境。

一方面,如作者强调的那样,他

“无须再参与任何一场关于四七社的

带有感情色彩的讨论”,因此,读者读

到的更多是作者相对客观的描述——

举行每一次聚会的前因后果、举办地

的情况、当时的社会背景、参加聚会的

作家们的一些生平和创作经历、每一

次聚会上发生的最突出的代表性事

件、参会者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和联

系等等。在这样的描述过程中,作者

掌握了大量充实的历史资料,叙述中

包含很多引文,来自作者搜集到的方

方面面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参会者自

己的记述和回忆显得尤其珍贵,因为

这些来自个人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能

够最大程度还原当时聚会时的场景,

同时也使读者看到作家们独特的个性

和不为人知的一面。

另一方面,该书引言的标题——

“位于市场、权力和媒体之间的文

学 ”—— 就 已 经

透露了作者对于

四七社全部发展

过程的思考和理

解 :在 四 七 社 的

聚会上,文学“变

成了经营活动”,

尽 管“ 人 们 还 没

有形成对于雄辩

术 、现 代 交 流 手

段和网络化联络

的实践的概念”,

借助这个团体的

成员,文学发挥了极具影响力的社

会政治功能,积极地参与到战后联

邦德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的讨

论和争论之中。由于充分地认识到

了媒体的重要性,四七社在文学和

媒体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

而使文学的聚会成为了重要的社会

事件。这些方面贯穿在全书的描述

和作者的讨论之中,它们便是作者

眼中四七社对于战后联邦德国文学

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后人

必须仔细探究、深入了解其发展过

程的意义所在,它们与文学作品本

身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才是最值

得人们去反复思考的问题。也许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读者才能够真正

理解该书副标题所指的“当德国文

学书写历史时”的涵义。

文学天地

《四七社——当德国文学

书写历史时》赫尔穆特·伯蒂格

著张晏、马剑译/

东方出版中

心201 7

年6

月版/ 59 .8 0

本版编辑:陈麟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姚志英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第2354期

与文学隔着时光的玻璃对望

○李树波

我把文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衍生

的,看一眼就大概知道是某一类言说

的延伸。另一种是元文本,元是神经

元的元,在这个节点上,一个新世界产

生了,它和浩瀚文字海洋里的其他

“元”、其他的节点达成了平等的对应

和往复,扩大了感知的可能。火锅的

《自私》于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新的节

点。这是一本散文集子,讲的都是个

人心里想的事,也有眼里看到的事。

看到火锅的文字,我忍不住拿来

和张爱玲的做比较。张爱玲说没有任

何感觉或意态是她所

不能描写的,只要存

在心里过一过,总可

以说得明白。这句话

里的“说”,用来形容

火锅的叙述能力其实

更合适。早熟的张爱

玲也是在写了几年后

逐渐摆脱了翻译腔和

文学腔,进入有她自

己独特腔调但还是很

书面化的语言。她大

量借用明清小说、时

下文学、英语习语、沪语粤语,嵌入她

的“张腔”,用来结构文本的更是当时

很前卫的意识流写法。火锅的描述形

容似乎无所不能,是一种纯粹通透、似

乎谁都能说出的口语。

“我和一个好朋友坐在树干上,听

她说着心事。她的心事特别的长,我

听不十分懂,她好像也不是很想让我

懂……不知道哪里还会忽然滴答下一

颗 雨滴,打在水洼里,一个哆嗦。”这

段回忆是女中学生的絮叨,听觉、视

觉、感官、触觉、在场感很强。没有过

渡,接上一句不那么口语化的回头一

瞬,让人意识到,前面那段絮絮叨叨,

都是被观看的对象。两层意识的流

动,似乎是两个“我”隔着时光的玻璃

对望。

还有“一个人就是一个浩渺的星

系,东邻是猎户座,西邻是人马座,周

围的一切也都不见了,羽毛球场空荡

荡地悬置在天地间,飞来飞去的羽毛

球是一场流星的疾风骤雨。我长大后

看世界级比赛的转播,也完全不如他

俩的对决精彩。他俩是宇宙级选

手”,这段写小时候看两个青年教师打

羽毛球的文字,奇幻的感官体验,一下

转入口语化的标签。一样的夸张,一

样的孩子气,质地却

有了区别。

火锅的文字里经

过一番处置的口语化

叙事,就像日本料理

里的一道甜品,其实

就是几片柿子,那么

一切,一摆,在一定的

语境里端出来,无需

加工就进入了审美的

范畴。

火 锅 是 文 学 博

士,教电影赏析。我

猜写作是她有意留出的后花园,里面

可以躺着可以趴着,可以说家长里短,

完全不用考虑趣味高下,这些也是口

语化写作的一场实验。直接的口语,

锋利切入生活,但是一定要经过拿捏

得当的剪辑和重构,才完成从生活到

作品的蜕变。她和店主的谈话,和裁

缝店夫妻的对话,和姥姥的八卦,都是

从话语的汪洋大海里剪裁出来的。接

过姥姥的话茬,在雅驯的文字里腾挪

出一块地方给鲜活的民间故事,出自

她一个女知识分子的趣味,有坦坦荡

荡的八卦心,也有对八卦心的放任。

《自私》火锅著/

青岛出版

社201 7

年3

月版/4 9.0 0

● 资 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红军长征记》新书发布会举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7

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

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中共灌阳县

委员会、灌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

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周年座谈会暨《红军长征记》新

书发布会”在广西灌阳县新圩阻

击战陈列馆县举行。广西师范大

学党委副书记赵铁,中共灌阳县

委书记陆桂弟,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

事长张艺兵,桂林警备区政治工

作处主任黄文雷等出席。活动由

中共灌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嵩

主持。

《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由丁

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

名初为《二万五千里》,1942 年更

名《红军长征记》,作内部参考印

制发行。2002 年,美国哈佛大学

燕京图书馆发现由朱德亲笔签名

赠给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军长

征记》孤本。2006年,该孤本由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新

版《红军长征记》根据影印版重新

排版校订而成,是我党我军历史

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

纪实文学作品。

张艺兵表示,出版新版《红军长征记》

旨在传播红军的英雄事迹,弘扬长征精

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正确

导向,出版更多图书精品,服务国家和社

会,回馈广大读者。

黄文雷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

年代为夺取革命胜利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

的斗争,此次活动在建军90周年之际举办,

就是要赞颂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感恩老

一辈革命家为中国建设作出的不朽功勋。

在活动现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向

灌阳县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新版《红军长征

记》。 (杨春雪)

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P

ro je c t 2 0 1 6

企业项目管理实践》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9

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

国项目管理高峰论坛暨Project项

目管理实践新书发布”在京举行。

《Project2016 企业项目管理

实践》由国内知名的项目管理软

件专家张会斌与董方好及其团队

精 心 编 写 完 成 。 该 书 以 微 软

Project 软件为工具,以项目管理

过程为线索,介绍了项目经理以

及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如何通过

软件工具来提升自己乃至整个企

业的项目管理整体能力的方法。

该书是张会斌在10年间连续出版

的第4本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图书。

北大出版社第七事业部主任

魏雪萍发表了《写书,让梦想照进

现实》的主题演讲,魏雪萍通过 3

个生动、鲜活的例子说明了普通

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写书来改变

自己的命运,成为各自行业的专

家,树立自己在自身所属行业内

的强大影响力。来自世界五百强

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IPO部门的

ERP 总监林漫略进行了题为《施

耐德中国项目管理平台 SCCP 建

设经验分享》的主题演讲,介绍了

施耐德公司在全球以及国内整体

业务发展的情况以及施耐德如何

通过搭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来

消化和管理每年数千个

解决方案项目的情况。

来自微软(中国)有限公

司的杨元作了《微软全

球项目管理信息化蓝图

展望》的主题演讲。

张会斌在《读书让人

进步、出书改变人生》的

演讲中,介绍了自己如何

一步步从一名程序员成长为公司的创始人

的发展过程,并特意提到他2006年所编写

的第一本图书《Project2003 企业项目管理

实践》爆发式的销量和影响力使得他本人

创业的勇气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还介

绍了自己所创立的北京高远华信是如何在

10年间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项目管理信息

化公司的发展过程。 (郑 杨)

儿童成长的纪事与民族生活的深描

○程金城

《牧云记》是一个能让人展开浪漫

想象的书名。小说取材于安多藏区边

陲一个半农半牧的地方,主人公是小扎

西,伴随他的是哥哥达瓦,还有羊和

狗。作品讲述了小扎西克服一切困难,

实现上学梦想的故事。无疑,这是一部

儿童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以一个儿童

成长的纪事深描一个民族的生活,以小

扎西个人经历的书写来揭示藏族历史

文化的影响和面临的现实选择,这是作

品的特殊意义所在。

扎西是一个聪明

伶俐的小男孩,非常

渴望上学。由于条件

所限,一个家庭并不

是 每 个 孩 子 都 能 上

学。由于哥哥达瓦在

附近的镇里上学,小

扎西上学的梦想只能

是幻想。在父母想让

达瓦成家立业,让他

辍学后,小扎西才有

了上学的希望。可是

按照村里的规定,这

一年他们家要把牧场搬到租用在外乡

的远牧点。父母必须去远牧点放牧,

而家里的羊群和庄稼,只能留给达瓦、

小扎西兄弟俩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父

亲为了考验小扎西,就和他约定:他帮

助哥哥达瓦放牧一年,如果羊群没有

任何损伤,那么一年后,父亲将送他

去学校读书。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小

扎西跟着哥哥来到荒无人烟的黄草

沟,远离父母和家园,开始了放牧生

活。为了保护羊群,他与老鹰搏斗,

与狼群周旋,战胜思念母亲的痛苦,

克服一切困难,帮助达瓦放羊。这是

一段美好而艰辛的经历,小扎西不但

变得更加勇敢、执着,而且在与大自

然中的动物、植物密切接触的过程

中 ,变 得 更 加 善 良 、体 贴 、智 慧 、勤

劳。而达瓦在放牧的过程中,经历了

一场美丽而忧伤的初恋,也变得更加

成熟、坚强。通过一年共同的放牧生

活,兄弟俩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信

任,感情更加深厚。

这样一个无波澜起伏的故事,如果

讲得不好就会平淡无奇。《牧云记》则把

它讲得充满乐趣,耐人寻味。这不仅因

为作品展示了藏族独特的生产方式和

日常生活场景,还在于反映了他们的家

庭伦理观念、宗教情感和文化心理特

点,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这一

切则取决于作者看似传统实则独特的

叙事视角和叙事方法:把一切聚焦在小

扎西身上,聚焦于他

的童年命运。如何通

过小扎西自己的努力

战胜大人的考验,实

现自己并无奢望的理

想,是作品留给读者

的悬念。这个悬念是

小扎西生活的动力和

生存的意义所系,也

是读者关注的焦点,

又是借以推动情节发

展的内在动因。而这

一切都是通过小扎西

的体验和目光来展示,在方法上则类乎

解释人类学的“深描”。

《牧云记》通过细节反映小扎西的

个人成长史,正是一种类似人类学的

深描。作品从“黄草沟的春风”写起,

一直到“祥云落地”,陆续展开了藏族

生活丰富的场景和细节描绘。由于这

些深描,使读者从一个儿童成长的纪

事中了解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细节,以

小扎西的个人经历知道藏族儿童可能

面临的人生选择乃至一生的命运抉

择,揭示了藏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面

临的现实难题,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

历史、宗教、习俗原因。在多民族儿童

文学的园地里,《牧云记》是一枝深植

于藏区生活和文化沃野的花,散发着

耐人寻味的芳香。

《牧云记》觉乃·云才让著/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 17

3

月版/ 2 9 . 50

儿童纪事

以创意绘本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陈曦

鸭子要穿袜子吗?这是一个很有创

意的问题。有趣的是,它也是一本绘本

的书名。第一次把绘本《鸭子要穿袜子

吗》带回家时,我5岁的女儿一眼瞅到书

名,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想要看看这本

书里藏着怎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边口

中喃喃自语道:“鸭子到底不要穿袜子

呢?”这个书名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小读

者的眼球,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书的

封面也着实有趣,一只

大脚鸭,它有着红色的

脚蹼——哦不,仔细

一看就会发现,那不是

脚蹼的颜色,而是它穿

了红色的袜子。它身

后的架子上,还晾着各

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袜

子呢!

对于好的绘本来

说,“创意”是一个关

键词。有了创意,才

有好的故事。《鸭子要

穿袜子吗》的作者方素珍在谈到创作初

衷时说道:“创意是未来的竞争力,多观

察、多联想、多欣赏、多阅读,是打开创

意之门的四把金钥匙。《鸭子要穿袜子

吗》的主角是一只大脚鸭,它不甘于平

凡,不断地创造,可以说是我一生追求

创意的化身。”这只特立独行的鸭子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给自己做了许多各种

颜色的美丽袜子,这样,它就能和水中

其他的鸭子不一样了。然而,同伴们从

开始的赞美欣赏,到渐渐不再关注,让

它觉得很失落。于是,它便出走到一个

新的村子,开始崭新的生活。在那儿,

它遇到了一群有着彩色脚丫的鸭子,它

自身黄色的脚丫倒显得独一无二。不

用穿袜子的大脚鸭在水中自由地游来

游去。那它的袜子呢?没用了吗?不

不不,大脚鸭可没有停止它的创意,它

又有了新的点子,利用自己五颜六色的

袜子,开了一家袜子摄影工作室呢!

作为一本绘本,“创意”不但要藏

在文字里,更要舒展到图画中。书中

每一幅图,从封面到封底,甚至包括环

衬,都跳跃出文字的框框,注入点点创

意。温暖细腻的铅笔淡彩图画,带着

一丝淳朴、一丝稚趣。创意藏在每一

页图的每一个小细节中。不知道其他

读者是否注意到,大脚鸭有两个好朋

友——小青蛙和小蜻

蜓 。 虽 然 这 两 只 小

动 物 在 故 事 的 文 字

中并未出现,但是,

在每一页图画里,他

们 一 直 伴 随 着 大 脚

鸭 。 大 脚 鸭 给 自 己

做袜子的时候,也会

给 它 俩 做 各 种 颜 色

的衣服。看来,再特

立独行,也需要朋友

的陪伴。

许多像这样充满

创意的小细节,等待小读者自己去发

掘,去寻找。这些细节,正是作者和绘

者的创意体现。这些细节,又不断激

发小读者去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发挥属于自己的创意。

读完这本书,书里的故事结束了,书

外的故事却还刚刚开始。作为陪伴亲子

共读的大读者,你会保护“大脚鸭”追求

创意时的童心和创意吗?对待诸如孩子

们“鸭子要穿袜子吗?”此类与众不同的

问题,该如何回答呢?这本书或许可以

启发你的教育新理念。而作为小读者,

在感受到有趣的创意时,如果也可以去

“创意”一番,哪怕只是小小的想象力的

一跃——“小鸡能穿袜子吗?”或是“鸭子

能穿泳装吗?”这本书的存在意义,也就

在于此。

《鸭子要穿袜子吗》方素珍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 01 6

年11

月版/3 2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