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人物 ⊙劉梓潔...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521日/星期六 22 開卷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10月,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在法 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以「書寫台灣 :離散與回歸」為題發表演講,他將台 灣當代文學與複雜的政治、歷史演進連 結在一起,勾勒出宏觀的台灣文學脈絡 ,現場聆聽的出版人,無不被他犀利的 見解感動,引起熱烈掌聲。在今天開幕 的「百年小說研討會」上,王德威將再 以「喧嘩與孤寂:小說百年的省思」為 題,分享給愛好文學的讀者。 1986年,王德威在出版了評論集《從 劉鶚到王禎和》(時報)之後,赴美任 教。他並沒有從此埋入美國學術之海, 依然在海內外主持重要的出版計畫。 在國內,1996年麥田推出由他編選的 「當代小說家」書系,以朱天文為首, 編選20位風格精練的華文小說家作品, 王德威並在每本選集為該作家寫下序論 。這些序論不同於一般書籍以褒獎為功 的「推薦序」,而是在文學史上,留下 了「命名」與「定義」的意義。如「祖 師奶奶」之於張愛玲;蘇偉貞、鍾曉陽 等一路「張派傳人」、老靈魂之於朱天 心、拾骨者之於舞鶴,全成為爾後評論 者與讀者討論作家時,使用的鮮明座標 與印記。 而在海外,王德威邀請齊邦媛與馬悅 然兩位學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展 開「台灣現代華文文學」英譯計畫,譯 介了王禎和、鄭清文、李喬、施叔青、 蕭麗紅等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到今年,王德威赴美滿25年,已成為 美國華文文學研究與評論的第一把交椅 ,他卻謙虛道:「我只是憑好奇心與熱 情,一點一滴地做,絕對要避免膨脹華 語文學在國外的影響力。」 架構「華文現代小說」圖景 王德威客觀地說,華文文學在英語世 界還是個年輕的學科,夏志清教授在60 年代寫了《中國現代小說史》(傳記文 學),標舉出張愛玲等近代作家,讓西 方學者知道除了古典文學之外,尚有一 大片值得探索的領域。到了80年代,美 國大學裡的中文與東亞系所,都開設了 現代華文文學的課程。王德威原本的研 究領域是晚清到五四以後的白話文學, 到國外之後,他開始拉大時間座標,研 究現當代小說作品,更建立多條「脈絡 」與「系譜」,給予百年小說歷史縱深 及不同視角。例如:以「原鄉神話」的 概念,從沈從文談到莫言、宋澤萊與李 永平等。 小說家駱以軍認為,作品不同的心靈 模型、不同的歷史與哲學話語,王德威 都可以充滿描述熱情,使之熠熠發光。 「王德威背後的龐大教養、知識熱情、 文學長廊的可怕胃納,全藏在一種冷雋 謙和、霧般的氛圍後。我這一輩摸索小 說的探險,是在他已架構的『華文現代 小說』這個充滿奇異天體、星雲、漩渦 、黑洞的天文圖景裡,想像一個參照系 。」雖然作家常言,創作最好能不受到 評論影響。然而,能不能成為王德威文 學論述「星系」中的一顆星,似乎已成 為作者、學界以及出版界,重要的參考 指標。 銜接與串連 近年,王德威與齊邦媛教授合編老兵 文學《最後的黃埔》、與旅日學者黃英 哲合編日治時期在台日本作家作品集《 華麗島的冒險》、與馬華作家黃錦樹合 編不同族群的寫作《原鄉人》(皆為麥 田)。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紀大偉巧妙 比喻:「不管誰跟誰併桌,王德威都可 以變成辦桌的主人。」 紀大偉觀察到,中港台的華文文學學 者很難湊在一起,並不是因為意識形態 的關係,而是因為「關心的主題不一樣 」,但王德威總會熱情地成為串連者。 「也許台灣或香港的學者與作家會覺得 ,為什麼每次都要把我們跟中國扯在一 起?但這也許就是王德威的苦心,在中 國龐大的勢力裡,為台灣、香港及馬華 文學找到舞台。」紀大偉舉例,去年王 德威在哈佛舉辦了「紅色遺產」研討會 ,討論60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社會 、思想、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王德 威特別邀請了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前 往發表「台灣共產黨」的研究。若不是 這樣安排,在清一色中國學者的場合中 ,台灣學者很難有能見度。 王德威不諱言,文學永遠都是跟文化 、歷史、地理、政治分不開的。他分析 ,就文學在西方市場的被接受度而言, 大陸的文革與離散文學儼然形成了「小 小文化工業」。外國人看待災難與歷史 時的悲憫與驚訝,再加上東西方的權力 結構,成了很妙的賣點。但最近中國的 新左派學者也提出批判,認為這類作品 在消費中國,「這就像把雙刃之劍,」 王德威說:「面對大陸的大國崛起,要 有容乃大,知己知彼。只有懷抱真正對 話的心情,發揮自己的好奇、批判、欣 賞,以及自我文化與歷史訴求,在文學 場合上,才能眾聲喧嘩。」 輸出與交流 去年,文建會邀王德威主持,帶領朱 天文、劉克襄、柯裕棻3位台灣作家, 到美國多所大學舉辦座談,與國外的台 灣文學研究者直接對話。在有限的預算 下,王德威安排了跨越北美的巡迴演講 ,從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到美 國衛斯理女子學院、哈佛、耶魯、聖路 易華盛頓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回憶這趟旅 程,柯裕棻說,王德威的學生在美國已 開枝散葉,遍佈各重要大學,一聽到活 動是王德威主辦,都會熱心配合,但各 地方大小場合的聯繫,都還是要他本人 發動。「以他的地位,來做這些細瑣的 工作,讓我相當感佩。」柯裕棻說,王 德威總是精神充沛,完全沒有架子,招 呼周到,做事嚴謹而專注。 在美國辦這樣的交流活動,「坦白講 ,並不容易。」王德威謙虛道,儘管迴 響不錯,但仍僅限在有台灣文學課程的 校園推動,來來去去都是這些人,「只 能用平常心去做,不必過度期待驚人的 效果。」投身文學研究數十年,王德威 卻很清楚文學的「邊陲」位置,「對西 方人而言,台灣的文化產業還有電影、 設計等等,文學未必最受吸引。」 接下來,王德威將在哈佛編一本「中 國現代文學史」,將以編年的方式詮釋 1921世紀的文學。訪談中,王德威重 複了「好奇」與「熱情」好多次。也許 ,對這位重量級的學者來說,文學,就 如他在麥田「當代小說家」書系的總序 所言:「寫小說不容易,但閱讀好小說 ,真是件快樂的事。」 小說百年,眾聲喧嘩 ⊙劉梓潔(作家) 人物 王德威 永遠好奇以對 王德威公開演講的風采。 ▲王德威(右二)在法蘭克福 書展與楊照(左一)、德國女 詩人德瑞斯納(左二)、張大 春(右一)合影。 (圖片由台北書展基金會提供) 部落格 心靈工坊徵文,十萬好禮送讀者 心靈工坊慶祝十週年,徵文活動通通 有獎,歡迎愛書人踴躍參加。 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

Transcript of 書 人物 ⊙劉梓潔...

Page 1: 書 人物 ⊙劉梓潔 王德威永遠好奇以對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0521.pdf · 學),標舉出張愛玲等近代作家,讓西 方學者知道除了古典文學之外,尚有一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5月21日/星期六22開卷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前年10月,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在法

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以「書寫台灣

:離散與回歸」為題發表演講,他將台

灣當代文學與複雜的政治、歷史演進連

結在一起,勾勒出宏觀的台灣文學脈絡

,現場聆聽的出版人,無不被他犀利的

見解感動,引起熱烈掌聲。在今天開幕

的「百年小說研討會」上,王德威將再

以「喧嘩與孤寂:小說百年的省思」為

題,分享給愛好文學的讀者。

 1986年,王德威在出版了評論集《從

劉鶚到王禎和》(時報)之後,赴美任

教。他並沒有從此埋入美國學術之海,

依然在海內外主持重要的出版計畫。

 在國內,1996年麥田推出由他編選的

「當代小說家」書系,以朱天文為首,

編選20位風格精練的華文小說家作品,

王德威並在每本選集為該作家寫下序論

。這些序論不同於一般書籍以褒獎為功

的「推薦序」,而是在文學史上,留下

了「命名」與「定義」的意義。如「祖

師奶奶」之於張愛玲;蘇偉貞、鍾曉陽

等一路「張派傳人」、老靈魂之於朱天

心、拾骨者之於舞鶴,全成為爾後評論

者與讀者討論作家時,使用的鮮明座標

與印記。

 而在海外,王德威邀請齊邦媛與馬悅

然兩位學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展

開「台灣現代華文文學」英譯計畫,譯

介了王禎和、鄭清文、李喬、施叔青、

蕭麗紅等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到今年,王德威赴美滿25年,已成為

美國華文文學研究與評論的第一把交椅

,他卻謙虛道:「我只是憑好奇心與熱

情,一點一滴地做,絕對要避免膨脹華

語文學在國外的影響力。」

架構「華文現代小說」圖景

 王德威客觀地說,華文文學在英語世

界還是個年輕的學科,夏志清教授在60年代寫了《中國現代小說史》(傳記文

學),標舉出張愛玲等近代作家,讓西

方學者知道除了古典文學之外,尚有一

大片值得探索的領域。到了80年代,美

國大學裡的中文與東亞系所,都開設了

現代華文文學的課程。王德威原本的研

究領域是晚清到五四以後的白話文學,

到國外之後,他開始拉大時間座標,研

究現當代小說作品,更建立多條「脈絡

」與「系譜」,給予百年小說歷史縱深

及不同視角。例如:以「原鄉神話」的

概念,從沈從文談到莫言、宋澤萊與李

永平等。

 小說家駱以軍認為,作品不同的心靈

模型、不同的歷史與哲學話語,王德威

都可以充滿描述熱情,使之熠熠發光。

「王德威背後的龐大教養、知識熱情、

文學長廊的可怕胃納,全藏在一種冷雋

謙和、霧般的氛圍後。我這一輩摸索小

說的探險,是在他已架構的『華文現代

小說』這個充滿奇異天體、星雲、漩渦

、黑洞的天文圖景裡,想像一個參照系

。」雖然作家常言,創作最好能不受到

評論影響。然而,能不能成為王德威文

學論述「星系」中的一顆星,似乎已成

為作者、學界以及出版界,重要的參考

指標。

銜接與串連

 近年,王德威與齊邦媛教授合編老兵

文學《最後的黃埔》、與旅日學者黃英

哲合編日治時期在台日本作家作品集《

華麗島的冒險》、與馬華作家黃錦樹合

編不同族群的寫作《原鄉人》(皆為麥

田)。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紀大偉巧妙

比喻:「不管誰跟誰併桌,王德威都可

以變成辦桌的主人。」

 紀大偉觀察到,中港台的華文文學學

者很難湊在一起,並不是因為意識形態

的關係,而是因為「關心的主題不一樣

」,但王德威總會熱情地成為串連者。

「也許台灣或香港的學者與作家會覺得

,為什麼每次都要把我們跟中國扯在一

起?但這也許就是王德威的苦心,在中

國龐大的勢力裡,為台灣、香港及馬華

文學找到舞台。」紀大偉舉例,去年王

德威在哈佛舉辦了「紅色遺產」研討會

,討論60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社會

、思想、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王德

威特別邀請了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前

往發表「台灣共產黨」的研究。若不是

這樣安排,在清一色中國學者的場合中

,台灣學者很難有能見度。

 王德威不諱言,文學永遠都是跟文化

、歷史、地理、政治分不開的。他分析

,就文學在西方市場的被接受度而言,

大陸的文革與離散文學儼然形成了「小

小文化工業」。外國人看待災難與歷史

時的悲憫與驚訝,再加上東西方的權力

結構,成了很妙的賣點。但最近中國的

新左派學者也提出批判,認為這類作品

在消費中國,「這就像把雙刃之劍,」

王德威說:「面對大陸的大國崛起,要

有容乃大,知己知彼。只有懷抱真正對

話的心情,發揮自己的好奇、批判、欣

賞,以及自我文化與歷史訴求,在文學

場合上,才能眾聲喧嘩。」

輸出與交流

 去年,文建會邀王德威主持,帶領朱

天文、劉克襄、柯裕棻3位台灣作家,

到美國多所大學舉辦座談,與國外的台

灣文學研究者直接對話。在有限的預算

下,王德威安排了跨越北美的巡迴演講

,從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到美

國衛斯理女子學院、哈佛、耶魯、聖路

易華盛頓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回憶這趟旅

程,柯裕棻說,王德威的學生在美國已

開枝散葉,遍佈各重要大學,一聽到活

動是王德威主辦,都會熱心配合,但各

地方大小場合的聯繫,都還是要他本人

發動。「以他的地位,來做這些細瑣的

工作,讓我相當感佩。」柯裕棻說,王

德威總是精神充沛,完全沒有架子,招

呼周到,做事嚴謹而專注。

 在美國辦這樣的交流活動,「坦白講

,並不容易。」王德威謙虛道,儘管迴

響不錯,但仍僅限在有台灣文學課程的

校園推動,來來去去都是這些人,「只

能用平常心去做,不必過度期待驚人的

效果。」投身文學研究數十年,王德威

卻很清楚文學的「邊陲」位置,「對西

方人而言,台灣的文化產業還有電影、

設計等等,文學未必最受吸引。」

 接下來,王德威將在哈佛編一本「中

國現代文學史」,將以編年的方式詮釋

19到21世紀的文學。訪談中,王德威重

複了「好奇」與「熱情」好多次。也許

,對這位重量級的學者來說,文學,就

如他在麥田「當代小說家」書系的總序

所言:「寫小說不容易,但閱讀好小說

,真是件快樂的事。」

小說百年,眾聲喧嘩⊙劉梓潔(作家)書 人物

王德威永遠好奇以對

▲ 王德威公開演講的風采。

▲王德威(右二)在法蘭克福

書展與楊照(左一)、德國女

詩人德瑞斯納(左二)、張大

春(右一)合影。

(圖片由台北書展基金會提供)

部落格

心靈工坊徵文,十萬好禮送讀者

心靈工坊慶祝十週年,徵文活動通通有獎,歡迎愛書人踴躍參加。

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

Page 2: 書 人物 ⊙劉梓潔 王德威永遠好奇以對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0521.pdf · 學),標舉出張愛玲等近代作家,讓西 方學者知道除了古典文學之外,尚有一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5月21日/星期六 開卷23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新 書 布告 ⊙陳彥明/輯

如果我們在街頭進行市調,只問一

個簡單的問題:「你希望自己的

『家』是什麼樣子?」答案可能有千百

種:坐在客廳可以看到淡水河夕照、一

家十口可以圍坐的大餐桌、有按摩浴缸

的大浴室加上獨立的更衣間,或是峇里

島風、地中海風、法式宮廷風這些房地

產廣告上很常見,卻不具有任何辨識意

義的字眼。但是,當這些「心理需求」

落實到實質的購買行為上,會有什麼轉

變呢?你必然聽過一個很殘酷的笑話,

挑選房地產的三大要件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住宅設計是每一個建築系學生必然要

面對的題目,通常安排在較低年級,剛

剛開始進入專業訓練的階段。有時候,

當所有人把圖面一字排開,猛然一看,

真會有種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錯覺──

有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住宅平面,

當然也少不了各家建築大師作品的影子

,端看學生作設計之前參考的是哪些雜

誌書籍,或是誰的作品集。或許你想問

,參考品質好到可以登上專業雜誌、編

成作品集的住宅,會有什麼問題?

 問題出在,住得舒服的才是好房子。

 把北歐的玻璃盒子搬到墾丁,視野絕

對好得無人能及,但如果不裝上強力冷

氣,誰住得下去?或者把峇里島的villa

搬進台北市,要配多少保全系統,才能

像度假一般放鬆安心?不舉這麼極端的

例子,換幾個一般人可能都會面臨的問

題:家庭成員是不是一回到家就鑽進各

自的房間裡,彼此的交流僅止於打招呼

?風水和寬敞的居住空間,到底哪一項

比較重要?

 《好空間:把家人連結起來的住宅隔

間術》就提出了幾大類一般人會面臨、

同時的確需要想一想的好問題。作者是

建築師,擅長住宅空間規畫,他試著從

空間配置的角度,分析家庭成員的互動

、居住行為以及相對應的心理現象,譬

如樓梯應該設置在家人常聚集的空間(

例如客廳)旁邊,尤其避免設置在一進

門的地方,這樣孩子回家勢必要跟父母

碰面說幾句話,才能進到房間裡;又譬

如要減少青少年長時間躲在自己房間的

方法,就是不要把孩子的房間佈置得太

舒適,尤其不要在每個房間都裝電視。

 另外一個單元,對於正在考慮購屋、

租屋的讀者,是非常好的提醒:不同生

活階段、居住型態所需要的空間是不一

樣的,不要輕易相信

房地產廣告上的文字

,四房兩廳兩衛的格

局放在20坪和40坪大

的房子裡,空間品質

肯定不只兩倍差異。通風採光雖然好像

是老生常談,但從老祖先的智慧──風

水,到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提倡的建築

要素「陽光、空氣、水」,都著意於此

,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當先天的空間條件不佳,冷氣和電燈

這類後天補救的效果其實相當有限。

 雖然書中所引用的住宅平面都是日本

案例,不論是空間配置規則、使用習慣

,都和台灣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有一整個單元是用日本的漫畫和電

視劇中的居家空間作案例分析,可能和

台灣讀者有點距離。但作者提出了一個

很重要的觀點:「不只是期望『我想要

這樣的房子』,更要萌發『我想要建立

這樣的家』的念頭。」不論你是否同意

佐川旭對住宅空間與居住心理的詮釋,

重點在於「你」想要的是什麼?空間是

需要用心、用身體去感受的,累積的生

活經驗越多、思考的層面越廣,就會越

清楚你最需要的是什麼,而這也是成熟

的建築工作者和二年級建築系學生作住

宅設計最大的差異。

■更好的生活吳岱穎、凌性傑著,聯經出版,280元;教育

 繼《找一個解釋》之後,兩位作

者再度結合文學涵養及自身創作經

驗,帶領年輕讀者領略新詩意境。

以散文體品評賞析近百年詩壇中,

從徐志摩、卞之琳到楊牧、羅毓嘉

等25位詩人的代表作品。從讀一首

詩,體會心靈的夢想、恐懼與慾望

,以及諸種生命的命題。

■守護程序 I 網路殺神丹尼爾‧史瓦雷茲著,黃維德譯,貓頭鷹出版,399元;小說

 電腦工程師陸續傳出暴斃事件,

案情全指向一家線上遊戲公司,謀

殺竟是透過網路下手?如何對抗那

個沒有形體、流竄網路、掌握高科

技與龐大財力的惡魔?故事架構龐

大,以多視角輪番敘述,五花八門

的致命陷阱,為過度依賴網路的資

訊社會提出一則驚悚的警世寓言。

■紙謎線索唐諾.E.威斯雷克著,丹鼎譯,天培文化,360元;小說

 因意外而暫時喪失記憶的柯爾,

害怕被人發現自己失憶,於是利用

各種紙條來記錄生活瑣事。隨著記

憶的黑洞越來越深,牆上的紙條成

了對過去僅有的記憶,也是他找回

自己的線索。文字清簡、氣氛蕭瑟

淒涼,多舛的際遇,註定殘缺的人

生,飄著淡愁的存在主義作品。

■第43個祕密哈蘭.科本著,謝佩妏譯,臉譜出版,360元;小說

 檢察官保羅正為一樁強暴官司陷

入苦戰,對手不惜挖出20年前的舊

案作為打擊。那是他妹妹在森林遇

害、最終導致他家庭崩毀的懸案,

新的線索乍然出現,故人舊友伴隨

腐臭的真相逐一現身……。情節曲

折,在峰迴路轉間拆解真相,緊張

戰慄又充滿酸楚。

■愛、性與悲劇賽門.古希爾著,郭乃嘉譯,麥田出版,380元;哲學

 從銀行大門的古典柱式到男性裸

體的雄偉形象,現代西方文化溯本

追源必然循跡到達希臘羅馬時期的

影響。舉凡神話與歷史、性與身體

、宗教與婚姻、政治與民主、藝術

創作與娛樂,本書以風趣的論述旁

徵博引,探索過往歷史如何形塑現

代社會的自我認同。

■勇敢施珮君著,青文出版,300元;傳記

 作者曾因詐欺罪而入監服刑,其

中或有「誣告、冤獄」的爭議,書

中並無多作說明,而僅描述獄中服

刑的心情,藉書寫以療傷。書中披

露同期女性獄友的工作形態、生活

作息及悲歡離合,成為監獄生活的

第一手資料,是了解底層社會陰暗

一角的珍貴訊息。

■好空間  把家人連結起來的住宅隔間術

佐川旭著,黃怡筠譯,

大家出版社,300元;設計我想要建立這樣的家⊙蕭亦芝(文字工作者)書 評

(圖片來源:www.sxc.hu by remind)

Page 3: 書 人物 ⊙劉梓潔 王德威永遠好奇以對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0521.pdf · 學),標舉出張愛玲等近代作家,讓西 方學者知道除了古典文學之外,尚有一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5月21日/星期六24開卷

話說母親節家族聚餐的時候,貓終

於又見到整天宅在家掛網的表哥

大頭狗。貓不過隨口問他都在忙什麼,

不料便換來兩眼放光滔滔不竭的一串專

有名詞,什麼晉江文學網,什麼耽美、

百合、女尊,架空歷史、未來幻想,女

主強大非小白、男主專情不NP……。

最後大頭狗激動地總結說:穿越,穿越

才是王道!

 所謂穿越,簡單來說就是小說主角從

現代回到過去的時空。看大頭狗那股沉

迷勁兒,讓貓對穿越文十二萬分好奇。

上周趁著開卷老編放貓一個禮拜假,貓

摸上網找了幾部穿越小說來看,嘖嘖嘖

,一讀果真不得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女主穿到過去後

,和聖僧鳩摩羅什談了一場感人肺腑蕩

氣迴腸的跨時空戀愛。《鳳囚凰》女主

穿越到南北朝成了山陰公主,底下一堆

俊男任她揉躪差遣。還有《歌盡桃花》

裡強大的帝王二哥、《青蓮紀事》硬把

貪官大變態轉成絕世純情男……,完全

是個繁花開不盡的榮景啊。

 啪!貓決定了,我也要穿越!

 根據穿越文的定律,穿回過去後,歷

史不好沒關係,不會武功無所謂,但有

兩樣技藝,若不具備的話是很難混的,

那就是:詩詞歌賦和寫毛筆。

 想當年貓還是文藝美少貓時,詩經漢

賦不能背全本也默得出幾首,不過說到

毛筆字~呃,從小書法課都當塗鴉,唉

牙牙貓爪徒長怎生是好。不行,為了穿

越,貓一定要練好毛筆字。把前幾天剛

收到的《如何寫書法》(木馬)請出來,

作者侯吉諒都說了:不是從小就練字才

好、學書法不需要特別天份。看他用數

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和技

巧,看來貓還是有望學好書法祕技滴。

 就在貓手執毛筆端坐案前認真勤練書

法時,大頭狗手上拿條鐵鍊從背後冒了

出來,陰陰地說:穿越的第一要件是先

從這個世界消失。你要選飛機失事、車

禍、落水,還是要我助你一臂之力啊?

 窩滴咪呀,沒想到貓的表哥還是個腹

黑攻啊!

勤練書法之貓也要穿越

短短幾年之間,數位科技所規劃出

來的未來藍圖已經相當具體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科幻迷都那麼嚮往那種

輕薄而均質的時空。其中一票人其實寧

願回到工業革命時期的未來:在那個鋼

鐵和蒸汽的時代裡,人人頭戴黃銅護目

鏡,正妹們身穿皮革馬甲,機器一轉起

來還聽得到齒輪 作響,但功能和速

度卻絕對不輸iPad!

數位文明的反動?

 乍看之下,蒸汽龐克的確有些反數

位傾向,不過二者之間又有些文學淵

源。Steampunk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從

Cyberpunk(賽博龐克,另譯:網路叛

客)仿造過來的,而「蒸汽龐克」一

詞的流行,威廉‧吉布森與布魯斯‧

史德林這兩位賽博龐克的代表作家也功

不可沒。他們共同合寫的小說《階差機

》(The Difference Engine, 1990)提出

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巴比吉(

Charles Babbage)這位英國發明家,早在

19世紀中葉就成功打造出計劃中的機械

計算機,那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光是這個點子就撩起無限遐想。迷

戀重工業和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幻迷也跟

著競相投入,開始幻想出一個完全由蒸

汽機推動的世界。當然,這樣的想像還

可以找到更古早的源頭,比方說科幻之

父儒勒‧凡爾那筆下的未來世界就當之

無愧,而且早就出現了不少實際運用─

─從蘇聯的史普尼克人造衛星到電影《

E.T.》裡的卡哇伊太空船,都算得上是

凡爾那小說的衍生性產品。

蒸汽龐克再出擊

 不過90年代的蒸汽龐克只能算是暖身

而己,畢竟當時的世界還沈浸在全新的

網路亢奮之中,看不到其他的東西。進

入21世紀之後,蒸汽龐克才真正大張旗

鼓,近年來更變本加厲,不少科幻片裡

都看得到頗為眼熟的重金屬光澤。這或

許是因為數位革命終於大勢抵定,再回

頭看到蒸汽龐克那種復古式的搞怪和笨

拙,反而發人思古幽情了。

 英語書市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推出各

種名目的蒸汽龐克圖鑑,像本月出爐的

《蒸汽龐克聖經》,接下來還有《1000種蒸汽龐克創作》、《蒸汽龐克藝術》

等不一而足。在小說方面,蒸汽龐克的

身影也不時混入推理和歷史小說之中,

像蒸汽血統純正的杭特(Stephen Hunt),最近就為他的「豺狼地」系列再添

上一本《鐵月之昇》(The Rise of the Iron Moon)──在遙遠的未來,冰河

期毀掉了一切科技,世界又回到了蒸汽

機的時代。

 頗受矚目的驚悚新秀班奈特(Robert Jackson Bennett),上個月也交出第2本小

說《公司之人》(The Company Man)。這

本架空小說的時空設定於1919年,一家

科技公司成功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

發,同時也建立起取代紐約的超級大都

會Evesden,然而都會工人卻一再遭到

殺害,偵探主角除了必須和各方勢力以

及自己的酒癮纏鬥之外,還得百般隱藏

他的讀心超能力……。這樣的故事背景

,再搭配上漫天飄浮的飛行船,已經讓

這部勒卡雷式的黑色偵探先聲奪人了。

重度戀物癖

 不過蒸汽龐克的潛質,終究還是借助

影像才能發揮得完全。BBC至今仍在製

播的《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

如今已經成為史上最長壽的科幻影集。

此外像Syfy頻道近來熱播的《異形庇護

所》、《13號倉庫》等,也憑著另類復

古風擄獲一批死忠粉絲,更不用說好萊

塢定期推出的各種《黃金羅盤》和《福

爾摩斯》了。

 然而最驚人的發展,莫過於各種蒸

汽龐克聚會以及論壇的湧現,不但各

種論述持續深化這個次文化現象,展露

強烈癖性的行頭現在也奇貨可居,成為

Cosplayer的最酷新寵。看來這個世界在

數位化、輕質化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繼

續撩撥我們的戀物欲望,而且口味越來

越重!▲ ▲ 布宜諾斯艾利斯榮膺本年度「世界圖

書首都」,阿根廷藝術家米努欣(Marta Minujin,左圖)特以3萬本各種語言的圖

書打造了這座巴別塔,象徵書界與阿根廷

首都的多元與多樣。

●連連看:懶得看《哈利波特》又

怕沒朋友?Lucy Knisley這位犀利仁

姐把前5冊故事濃縮成5張漫畫(

bit.ly/lZAwRN),初看重溫兩相宜。美

國國會圖書館推出「國家點唱機」(

loc.gov/jukebox),釋出1萬多筆1901到1925年間的歷史錄音,供民眾網路點播

。紐約公共圖書館為慶祝該館「人民殿

堂」落成一世紀,也策劃了「歡慶100年」特展( bit.ly/kUzQaB)。這款床

頭櫃很適合愛書富豪的臥室:挑幾本心

愛的書,師傅就會幫你把它們嵌進木桌

裡( bit.ly/lfuh5M)。

●本版出現 者皆為短網址,歡迎上網

點閱延伸資訊。

國際 書 市極短訊

蒸汽龐克再出擊在數位化、輕質化的資訊時代,

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龐克一直沒被淘汰,

近年更變本加厲,

復古式搞怪和笨拙的身影不時混入

推理、歷史小說和科幻片裡。

⊙郭光宇世界 書 房

周寫貓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