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162
接接接接接接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接接接

description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林錦財. 本章提要. 廣域網路簡介 T-Carrier 與 SONET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DSL 技術 纜線數據機 (Cable Modem)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服務 虛擬私人網路 (VPN). 廣域網路簡介. 廣義來說 , 傳輸距離可延伸至很大地理範圍的網路 , 便稱做廣域網路 (Wide Area Network)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age 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接取廣域網路(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林錦財

Page 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本章提要• 廣域網路簡介• T-Carrier 與 SONET•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DSL 技術• 纜線數據機 (Cable Modem)•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服務• 虛擬私人網路 (VPN)

Page 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age 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簡介• 廣義來說 , 傳輸距離可延伸至很大地理範圍的網路 , 便稱做廣域網路 (Wide Area Network) 。

• 目前全球最大的廣域網路 , 便是網際網路(Internet), 它是全球網際間互連所形成的超大型網路。它不但跨州越省 , 跨越國界 , 遍及全球五大洲 , 甚至連外太空也在它的傳訊範圍內。

Page 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常見的運作型態• 由於廣域網路連線的傳輸距離長 , 以有線傳輸媒介的建置來說 , 必須負擔沿途的土地租購協調與開挖埋線 ( 或架桿拉線 ) 工程;若以衛星微波傳訊 , 那更是跨國電信公司才能負擔的成本。傳輸系統建置完畢後 , 更有後續的不定時搶修與例行性維護工作。

Page 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連線的架設工程

Page 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常見的網路線材標準

Page 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末端用戶與傳輸骨幹• 電信公司開放給大眾租賃的線路通稱為專線 (Dedicated Line) 或租線 (Leased Line) 。而且自己的機房之間也以專線連接起來 , 以提供用戶傳輸距離更長的連線服務。

• 不同的電信公司之間也透過專線互連 , 然而隨著電信公司所服務的客戶數量增多 , 機房之間專線的可用頻寬與傳輸可靠性也就更加重要。

Page 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末端用戶與傳輸骨幹• 從連線用戶到電信公司機房之間的廣域網路連線 , 我們通稱為末端用戶 (End User) 連線;電信公司機房之間的連線 , 則稱為傳輸骨幹 (Backbone) 連線。

Page 1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的傳輸模式分類

Page 1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自動交換機的原理•當發話端要與遠端的收話端通話時,必須透過層層的交換機建立起一條真正即時連接的線路

•直到雙方通話結束,線路才又釋放出來

Page 1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電路交換的特性•傳送任何資料之前必須先建立兩端點的連線路徑

•是一種非常簡便、且值得信賴的基礎通訊模式

•線路在通話中會一直維繫著 •直到傳輸結束後立即釋放連線

Page 1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封包交換• 依照 CCITT對封包的解釋:

– 一段數位訊號的集合,通常包括使用者資料及控制用資料兩部分。使用者資料為真正所要傳送的內容,而控制用的資料則包括如傳送端與接收端的位址、封包前後次序的編號、以及一些錯誤控制碼等。

• 封包交換的基礎傳輸概念是儲存與轉送• 發送端將資料往接收端傳送時,並不需要事先建立連線路徑,而是直接將資料傳送至預設的交換設備

• 此交換設備若處於閒置狀態,就會依照接收端位址選擇傳送路徑傳下去

• 若繁忙則暫時儲存於緩衝區中等候傳送

Page 1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封包交換的傳輸過程

Page 1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電路交換與分封交換的比較

Page 1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細胞交換的誕生•乙太網路中資料傳輸的封包大小是允許不一樣的

•資料封包的大小必須介於 46Byte到1500Byte之間

•其實大小不固定的封包反而會造成處理設備額外的負擔

•每個封包大小固定的協定因而產生

Page 1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封包交換與細胞交換的比較

Page 1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實體層的傳輸方式•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Public Switched Telphone Networks,簡稱 PSTN)

• T-Carrier (Trunk Carrier) •同步光纖網路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同步數位階層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age 1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與 SONET

• 在眾多廣域網路骨幹傳輸技術中 , 屬於實體層規格的有 T-Carrier 與 SONET 。

• 運作範圍向上包含鏈結層的標準則有Frame Relay ( 訊框中繼 ) 與 ATM ( 非同步傳輸模式 ) 。

Page 2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PSTN)

• 是指我們家庭透過實體電話線路,彼此連接所形成的大眾電信網路

• 目前台灣的 PSTN系統主要是由中華電信所建構與管理,採用美國 AT&T公司的階層式架構

• 依據功能屬性分別為– 端局 (End Office,簡稱 EO)– 長途電話中心局 (TollCenter,簡稱 TC)– 主中心局 (Primary Center,簡稱 PC)– 國際電話交換中心 (International Switching Center,簡稱 ISC)

Page 2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age 2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利用 PSTN撥接上網•利用數據機撥接至 ISP業者處,再透過業者的網路系統連上網際網路,目前這仍是大多數人上網所使用的模式

Page 2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利用 xDSL 寬頻上網• xDSL利用先進的數位訊號處理方式,以及多重編碼的資料演算法,將原本頻帶分割成下載 (Downstream)、上傳(Upstream)及語音等三個頻帶

•具有雙向頻寬相同的 DSL(數位用戶迴路 ) 、適合高速傳輸的 HDSL(高速數位用戶迴路 ) 、及雙向頻寬不等的 ADSL(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 ) 等產品類型

Page 2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DSL上網架構圖

Page 2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Trunk Carrier )• AT&T 公司從 1957 年開始發展 T-

Carrier (Trunk Carrier, 主幹傳輸媒體 ) 傳輸技術 , 最初的發展目標是希望透過數位傳輸技術 , 在一條傳輸線路上傳遞多個即時語音通訊 , 所以便透過分時多工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技術同時進行多通道語音通話。

• 類比的語音訊號經過取樣程序轉換成數位資料 , 再傳遞出去。

Page 2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媒體• T-Carrier 家族裡第一個成員為 T1, 它的傳輸速率是 1.544 Mbps 。

• 採用兩對雙絞線當作傳輸媒體 , 其中一對絞線用來發送資料 , 另一對絞線則用來接收資料 , 所以支援全雙工傳輸模式。

Page 2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媒體• 當初 T1 透過分時多工技術劃分出 24 個

64Kbps 的傳輸通道 , 是希望透過 24 個傳輸通道同時支援 24 個即時語音通訊。

• 然而隨著時代改變 , 現今的電信公司卻轉用這項技術來提供傳輸速率較低 ( 且價錢較低廉 ) 的連線服務。

Page 2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媒體• 連線用戶若僅需要傳輸速率 512Kbps 的廣域連線 , 那就開放 8 個 64Kbps 傳輸通道供其使用。這種僅使用了部分傳輸通道的 T1 連線 , 便稱做部分型 T1 。

• 除了 T1 以外 , T-Carrier 家族裡陸續有其它傳輸速率更高的成員問世 , 隨著傳輸速率的要求持續增高 , 亦開始採用同軸纜線、多模光纖、微波傳訊等其它傳輸媒介。

Page 2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速率• T-Carrier 家族成員的傳輸速率依照數位訊號 (Digital Signal, DS) 規格劃分等級 , 北美與歐洲的分法稍有差異:

Page 3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速率

Page 3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速率• 其中以北美版本的 T-Carrier 傳輸規格來說 , 各成員所承載的傳輸通道數量剛好成簡單的倍數比:

Page 3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Carrier 的傳輸速率

Page 3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SONET

• 1984 年 AT&T 公司分家後 , 許多電信公司各自發展自家的高速連線技術 , 卻使得各種高速連線之間難以互通。

• 為了順利銜接各種不同的高速光纖連線 , 後來 Bellcore ( 也就是現今的 Telcordia) 公司推出了 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同步光纖網路 ) 技術 , 劃分出各種 OC (Optical Carrier, 光學媒體 ) 等級的光纖連線傳輸速率 , 讓各家光纖連線互連時能有個參考的依據。

Page 3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SONET/SDH

目前同步光纖網路的標準主要分為北美標準的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與國際電信聯盟 (ITU-T) 的同步數位階層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此兩套標準合稱為 SONET/SDH。

Page 3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0 SONET 實體架構

SONET 是一同步 TDM 系統,由一個主時鐘所控制

再生器

塞取多工器

Page 3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4 STS 多工 multiplexing

Page 3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1 SONET 同步傳輸訊號 (STS)-1 訊框格式

SPE: 同步酬載套封 (Synchronous payload envelope) 包括 Transmission overhead與 user data

Page 3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2 資料速率 (Data rate)

Page 3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SONET 傳輸速率

Page 4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able 9.1 SONET ratesTable 9.1 SONET rates

STS OC Rate (Mbps) SPE (Mbps) User (Mbps)

STS-1STS-1 OC-1 51.84 50.12 49.536

STS-3STS-3 OC-3 155.52 150.336 148.608

STS-9STS-9 OC-9 466.56 451.008 445.824

STS-12STS-12 OC-12 622.08 601.344 594.432

STS-18STS-18 OC-18 933.12 902.016 891.648

STS-24STS-24 OC-24 1244.16 1202.688 1188.864

STS-36STS-36 OC-36 1866.23 1804.032 1783.296

STS-48STS-48 OC-48 2488.32 2405.376 2377.728

STS-192STS-192 OC-192 9953.28 9621.604 9510.912

Page 4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3 虛擬從屬類型 (Virtual Tributary types)

DS-1CEPT-1

DS-1

Page 4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SONET 傳輸速率• 儘管 SONET 規格中的最基本傳輸速率為

OC-1 的 51.84Mbps, 但是固網業者提供的高速光纖傳輸服務卻是從 OC-3 的155.52Mbps 開始起跳 , 沒有業者提供低於 OC-3 以下傳輸速率的高速光纖傳輸服務。

• 所以表 6-4 的相對傳輸速率欄位中另外列出各種等級傳輸速率與 OC-3 的相對速率比。

Page 4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連結層的傳輸協定• 高階資料連線控制 (HDLC)

• 序列連線協定 (SLIP)

• 點對點連線協定 (PPP)

• 訊框傳送 (Frame Relay)

• 整合式服務數位網路 (ISDN)

•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Page 4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資料連結層的封裝標準

Page 4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資料鏈結層最主要的功能• 決定實體層的位元資料如何組合成框架

(frame)

• 處理點對點的傳輸錯誤 (error control)

• 流量的控制與調整 (flow control)

• 框架傳送的多工處理

Page 4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高階資料連線控制 (HDLC)

• HDLC 為位元導向的協定 • HDLC 框架的內容包含

–檢測每個框架起始位置的同步位元欄–記錄框架的發送端位址與目的端位址的位址欄 – 標明框架序號與上下層服務埠的流量及服務控制欄

–檢查框架是否發生傳輸錯誤的錯誤控制欄

Page 4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序列連線協定 (SLIP)

• SLIP 是由 Rick Adams在 1984年所制定的一種使用數據機撥接線路,能讓 SUN 工作站連結至網際網路的協定

• SLIP 不作任何錯誤偵測 • SLIP只支援 TCP/IP ,不提供身份認證 • 不支援 DHCP 動態指定 IP

• SLIP並不是一個驗證過的標準協定

Page 4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點對點連線協定 (PPP)

• PPP採用字元連結導向而非位元連結導向 • 處理錯誤偵測 • 支援多重路由協定 • 允許連接過程協商與分配 IP

• 具備身份驗證 • 幾乎改善所有 SLIP 的缺失

Page 4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Page 5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概念•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原本為擴充 ISDN而發展。其設計目的在使電路交換技術得以在分封交換網路上傳輸資料。此已獨立成為一個建立 WAN具成本效益的技術。–較專線便宜

Page 5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 訊框傳送 (Frame Relay) 改良自較早發展出來的 X.25 協定 , 早期通訊硬體的品質不比目前 , 較容易發生傳輸錯誤的情況。

• 所以 X.25 協定包含了相當多的傳輸控制和錯誤修正的功能 , 也因為如此 , 使用X.25 進行傳輸時 , 需耗費時間及頻寬在修正資料傳輸錯誤上 , 使得傳輸效率大打折扣。

Page 5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 隨著網路軟硬體品質的提昇 , X.25 當初所提供的多項功能似乎顯得多餘 , 因此訊框傳送規格將所要做的工作予以簡化。

• 其中最大的改變 , 就是不執行偵測錯誤與修正錯誤的工作 , 將此工作改由傳輸端與接收端的上層協定執行。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傳輸效能。

Page 5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 (Frame Relay)

• 使用 Frame Relay 技術時 , 連線兩端需建立虛擬連線 (Virtual Connection):連線兩端實際都只是連上 訊框中繼網路的某個節點 , 但其間的連線方式已先定義好 , 使得兩端彷彿是以專線直接相連。

Page 5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rame Relay 堆疊OSI 參考模型 Frame Relay

Physical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Application

EIA/TIA-232, EIA/TIA-449, V.35, X.21, EIA/TIA-530

Frame Relay

IP/IPX/AppleTalk, etc.

Page 5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虛擬電路• 兩部 DTE 之間經由 Frame Relay 網路的連接稱為虛擬電路 (virtual circuit, VC) 。– 可以藉由送出訊令到網路上動態建立,這種虛擬電路稱為交換式虛擬電路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 SVCs) 。並不常用。是有需要時才建立的臨時性連線。

– 通常使用由電信業者事先設定的固接式虛擬電路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 PVCs) 。是固定連通的連線 , 可隨時用來傳送資料

Page 5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rame Relay 術語

LocalAccess

Loop=T1

Local AccessLoop=64 kbps

Local AccessLoop=64 kbps

DLCI: 400

PVC

DLCI: 500

LMI100=Active400=Active

LMI100=Active400=Active

DLCI: 200

DLCI: 100PVC

DLCI: 資料鏈結通道識別碼 (data-link channel identifier )LMI: 近端管理介面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Page 5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近端管理介面 (LMI)

• 持活:資料是否在流動• 群播:傳訊框到多部遠端系統• 檢查:允許端末系統檢查交換機狀態

Page 5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虛擬電路• 建立一條 VC 是在每部交換機上儲存輸入埠 (input-port) 到輸出埠 (output-port) 的映射 (mapping) ,使得由一部交換機鏈結至另一部交換機,直到識別出一條從一端到另一端的連續路徑。

Page 5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DLCI

• 用以在單一存取鏈路上區別不同的虛擬電路 –每一條 VC 有自已的資料鏈結通道識別碼

(Data Link Channel Identifier, DLCI)

• DLCI 存於每個被傳送訊框的位址欄位• DLCI 通常只有局部上的意義 (local

significance)– 一條 VC 兩端的 DLCI 可以不相同。– 不同的 VC 可能有一樣的 DLCI 。

Page 6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的交換過程

Page 6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rame Relay 特性• 因其為在高品質數位線路運作而設計, Frame

Relay 不提供錯誤復原機制。當任何節點發現訊框錯誤時,則直接丟棄,並不通知。– 訊框檢查序列 (FCS) 僅在端點計算

• Frame Relay 連接設備 (FRAD ,即路由器 )可能有多個虛擬電路連到不同的另一端。組態上每個端點只需要單一的存取鏈路與介面,此相較於兩兩相連的存取鏈路,具有相當的成本效益。

Page 7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rame Relay 特性• 另一個節省之處是存取鏈路之容量是基於「平均頻寬需求」,而非基於「最大頻寬需求」。

Page 7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rame Relay 頻寬與流量控制• Frame Relay 為共享網路,但欲達類似電路交換之服務,需管制頻寬之使用

• 技術上定義了以下相關術語:–承諾資訊速率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CIR) – 超額資訊速率 (Excess information rate, EIR) –適合丟棄的 (Discard eligible, DE) –明顯的擁塞通知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 正向 (Forward) ECN (FECN) • 反向 (Backward) ECN (BECN)

Page 7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的約定資訊速率• 訊框中繼技術提供 CIR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約定資訊速率 ) 的功能 , 可在設定 PVC 時即設定保證提供的頻寬 , 因此雖然傳輸過程中是經過公眾的 Frame Relay 網路 , 但仍能保證其虛擬連線能享有不低於 CIR 的頻寬。

Page 7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節制範例• 埠速率: 64 Kbps• Committed Time (Tc): 0.5 seconds• CIR: 12800 bps• 計算得 Committed Burst (Bc) = CIR Tc:

6400 bits• 為了方便,假設封包大小正好都是 6400 bits

超過,標上 DE

Page 7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節制範例

• 除了第一個訊框外,全被標上 DE

• 並且在 2.5秒之前不會有不被標上 DE 的訊框

Page 7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使用訊框中繼技術的優點• 節省遠距傳輸資料的成本

–舉例來說 , 某企業想連接其台北、台中、花蓮分公司的區域網路。如使用上一節介紹的專線 , 由於費用是隨距離增加而上揚 , 所以要拉 3 條專線的費用將相當可觀。

– 但若改用訊框中繼技術後 , 各地只需租用連到當地 Frame Relay 網路節點的專線 , 再加上所需頻寬的 PVC, 其費用比直接用專線連接低許多。

Page 7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使用訊框中繼技術的優點• 節省遠距傳輸資料的成本

(固接式 )

Page 7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使用訊框中繼技術的優點• 節省長途通的成本

– 由於 Voice over Frame Relay 技術的成熟 , 在訊框網路上也能傳送語音訊號。因此可以利用數據資料傳輸量較少的時段來做長途通訊 , 不但節省通訊成本 , 也提升網路使用效率。

• 容易擴充– 訊框傳送網路利用相同的硬體裝置 , 即可輕易擴充頻寬。例如: CIR 為 128 Kbps 的訊框傳送連線和 CIR 為 1.544 Mbps 的訊框中繼連線 , 使用相同的線材和裝置。

Page 7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以訊框中繼網路連接區域網路• 區域網路要透過訊框中繼技術相連 , 必須使用 FRAD (Frame Relay Assembler/ Disassembler) 裝置 ( 例如:訊框中繼路由器 ) 將區域網路中的封包 ( 例如:乙太網路封包 ), 轉換成訊框後送出。

• 接收端收到訊框後 , 則是反向將訊框轉換成區域網路中的封包形式來傳送。

Page 7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連接相遠的區域網路• 訊框中繼交換機建立虛擬電路以連接多個相遠的 LAN 到 WAN 。訊框中繼網路介於 LAN 邊緣設備 ( 通常為路由器 ) 與電信業者交換機之間。

Frame Relay 於此工作

DCE 即 FrameRelay 交換機

CSU/DSU

Page 8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以訊框中繼網路連接區域網路

Page 8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以訊框中繼網路連接區域網路• 多台訊框中繼路由器的互連 , 形成了傳輸距離更長且傳輸範圍更為廣闊的大型訊框中繼公眾網路 , 可以將更多距離更遠的區域網路串連起來。

• 早期的訊框中繼技術採用 T-Carrier 當作實體層 , 傳輸速率最高只有 T3 或 E3, 隨著 SONET 規格的問世 , 現在的 Frame elay 也可以在 SONET 高速光纖線路上運作了。

Page 8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訊框中繼技術公眾網路

Page 8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非同步傳輸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

Page 8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技術具有高速傳輸、獨佔頻寬、可提供保證頻寬、可限制傳輸延遲等等優點。

• 所以在日益擁擠的網路世界脫穎而出 , 應用面從廣域網路擴及到區域網路 , 從企業網路延伸到私人網路。因此 ATM 儼然成為學習網路時不可或缺的課題。

Page 8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所有資料的傳輸改以小而且固定長度的封包來傳送

•這種小而固定長度的封包就稱之為細胞•每個細胞長度為 53個 Byte,其中 5 個Byte為標頭, 48個 Byte為資料

Page 8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同步傳輸與非同步傳輸之比較

Page 8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的特質與優點•採硬體交換設計,能大幅提昇資料傳輸效率

•所有服務皆採相同格式能增加彈性 •細胞交換能整合多元媒體的應用 •細胞傳送有利於即時影音之網路服務

Page 8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基本架構• ATM 網路主要是由 ATM 交換器 (ATM

Switch) 和 ATM 端點 (ATM Endpoint) 組成。

• ATM 交換器就像是電話系統的交換機 , 負責在輸入埠和輸出埠之間建立實體的電路連線 , 然後兩端才能傳送資料;至於 ATM 端點則可以是個人電腦、 L2 交換器、路由器等等設備。

Page 8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基本架構

Page 9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基本架構• 其中 ATM 交換器與交換器透過 NNI

(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 規格溝通;而交換器與端點則透過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規格溝通 , 兩種規格所定義的封包檔頭 (Header) 略有差異。

Page 9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廣域網路上 ATM 運作架構

Page 9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特色• 減少選擇路徑動作

– 傳統交換器收到封包時 , 通常先根據該封包的目的位址 , 判斷出應該送到哪個輸出埠 (此動作稱為選擇路徑 , 又稱路由 ), 然後再將封包送過去 (此動作稱為交換 ) 。倘若該輸出埠正在忙碌 , 便暫時將封包放到緩衝記憶體、稍候再送。

– ATM 交換器是在節點建立連線時就決定路徑 , 並記錄在表格中 , 爾後只要查表就知道該將封包送到何處 , 因此可以大幅節省處理封包的時間。

Page 9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特色• 省略錯誤檢查和流量控制工作

–早期的線路品質較差 , 在傳送資料過程中出錯的機率較高 , 所以每部交換器都要檢查收到的封包是否有誤。

– 但是隨著線路品質的改進 , 錯誤檢查工作其實只要在接收端執行就夠了;此外 , 流量控制也改由 ATM 端點的高層協定所執行。因此 ATM 交換器又可以減少了兩項重擔 , 縮短處理時間。

Page 9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特色• 固定封包長度

– 在傳統的封包交換網路中 , 封包未必有固定長度 , 不但傳送每個封包的時間可能不同 , 而且在傳送大封包時便造成其它封包的等待 , 倘若是傳送影音資料 , 便會形成畫面掉格、聲音中斷的情形。

Page 9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特色• 固定封包長度

– 在 ATM 技術則改用了固定長度的傳輸細胞 (Cell) 為基本傳輸單位 , 每個傳輸細胞佔 53 Bytes, 其中 5 Bytes 為表頭 (Header), 48 Bytes 為承載的資料 (Payload) 。

Page 9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特色• 每個連線擁有專屬頻寬

– 不會因連線數量增加而稀釋了自己的頻寬• 提供多樣化的傳輸速率

– 提供 25 / 51 / 100 / 155 / 622 Mbps 及 2.4 Gbps 等傳輸速率

• 支援多種傳輸介質– 可使用光纖、同軸電纜和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 , 在實際應用上非常有彈性

Page 9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建立連線

Page 9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建立連線

• 當 A 電腦要與 B 電腦建立連線時 , 先送要求連線 (Setup) 訊息給 X 交換器 , X 交換器將此訊息轉給 Y 交換器 , Y 交換器再轉給 B 電腦。若 B 電腦同意建立連線則回覆建立連線 (Connect) 訊息;否則回覆拒絕 (Release) 訊息。

• 在整個過程中 , 其實不只 B 電腦可以拒絕連線要求 , X 交換器與 Y 交換器也可能拒絕建立連線。

Page 9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建立連線

• 因為在要求連線 (Setup) 訊息中還包含了頻寬要求與 QoS 要求 , 前者是指對頻寬大小、單向或雙向的要求;後者是指對連線品質的要求 , 例如:傳輸細胞遺失率 (Cell Loss Ratio) 、傳輸細胞延遲時間 (Cell Transfer Delay) 等等。

• 假如當時的網路狀況無法滿足 A 的頻寬要求或 QoS 要求 , X 或 Y 交換器就會拒絕建立連線 , 停止轉送 A 的建立連線訊息。

Page 10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建立連線

• 一旦建立了 A 到 B 的實體連線 , 兩者便可以傳輸資料。而 A 電腦到 X 交換器、 X 交換器到 Y 交換器、 Y 交換器到 B 電腦這三段連線都稱為虛擬通道 (Virtual Channel,VC), 每個 VC 都有獨立的編號 , 稱為虛擬通道識別碼 (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VCI) 。

• 從 A到 B 的三段 VC 所組成的連線稱為虛擬通道連線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VCC) 。

Page 10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傳輸資料

• 我們以電話系統的建立連線為例:假設 P 交換機與 Q 交換機負責台北與台中之間的連線 , 每天隨著尖峰、離封時段的不同 , 得建立 240~4800 條連線。在管理時若是以每一條連線為對象 , 勢必很花費時間。

• 因此機房管理人員以 24 條連線 (總頻寬為 1.544 Mbps, 相當於 T1 頻寬 ) 為管理單位 , 也就是說 P 交換機與 Q 交換機之間一次就建立 24 條連線。

Page 10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傳輸資料

• 若連線需求超過 24 條 , 就再建立 24 條 , 依此類推。如此一來 , 管理對象的數量從 240~4800個減少為 10~200 個 , 自然能省下不少時間成本。這種集體管理的觀念應用到 ATM 網路的 VC 就是所謂的虛擬路徑 (Virtual Path, VP) 。

Page 10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傳輸資料

• 簡單地說 , VP 就是 VC 所成的集合。凡是屬於同一個 VP 的所有 VC,都具有某些共同特性 , 例如:相同的來源位址與目的位址、相同的頻寬需求或相同的 QoS 需求 ...等等。

Page 10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網路的工作原理-傳輸資料

• 網路管理機制將 VP 視為基本管理單位 , 一旦中斷某個 VP 就等於中斷其中所有的 VC ;改變某個 VP 的特性也就改變其中所有 VC 的特性。

• 而且 VP 也用編號來識別 , 該編號稱為 VPI (Virtual Path Identifier,VPI)。 VPI 與 VCI 都會記錄在傳輸細胞的檔頭 (Header) 內 , 在傳輸過程中 , ATM 交換器通常會更改其內容。

Page 10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傳輸資料- VC 轉換表

Page 10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傳輸資料- VC 轉換表

• 其意義為:從 1 號輸入埠進來、 VPI=2、VCI=12 的封包 , 一律將 VPI 改為 4、VCI 改為 15, 然後從 6 號輸出埠送出。

• 根據 Y 交換機的 VC 轉換表 , 可知應將 4 號輸入埠進來、 VPI=4 、 VCI=15 的封包 , 改為VPI=7、 VCI=9, 並從 5 號輸出埠送出。

Page 10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傳輸資料- VC 轉換表• 因為 VC 轉換表在建立連線時就已經建立 , 所以傳輸資料時只要查閱該表格就知道路徑 , 這個查閱動作比起傳統選擇路徑的方式快非常多。

• 因此 ATM 交換器的交換動作是以 μs (10-6 秒 ) 為單位;而傳統的換器的交換動作是以 ms (10-3秒 ) 為單位。

Page 10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分層

(CBR) (VBR) 預接式 Data 非預接 Data

分解與重組細胞 分解與重組細胞

Page 10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技術的應用• ATM over ADSL

Page 11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技術的應用• ATM over Cable Modem

Page 11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技術的應用• ATM LAN (參考附錄 G)

–雖然當初發展 ATM 是為了應用在廣域網路 , 但是在 ATM 論壇制定了 LAN Emulation (LANE, 區域網路模擬 ) 規格之後 , 愈來愈多廠商將 ATM 應用到區域網路 (LAN) 上。

Page 11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技術的應用• 以 ATM 連接乙太網路

– 由於 ATM LAN 必須使用專屬的 ATM 設備 , 導致成本較高。因此便有廠商以 ATM 網路作為橋樑 , 連接既有的乙太網路 , 使乙太網路之間能擁有高速傳輸 , 而且毋需花大錢更換價廉物美的乙太網路設備。

Page 11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ATM 技術的應用• 以 ATM 連接乙太網路

Page 11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Page 11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 由其名稱可看出它原本的目的 , 就是將語音、數據、和影像等多種不同服務的資料傳輸 , 都整合到同一個數位線路上。

Page 11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Page 11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TA (Terminal Adapter, 終端配接器 )

• NT1 (Network Termination 1, 網路終端機一型 )

Page 11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

• 網路終端機二型 (NT-2)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私有分支交換 )

Page 11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TA (Terminal Adapter)

• 我們要讓電腦連接 ISDN, 所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數據機 , 而是買一台 TA 。

• 同理 , 要將傳統電話或傳真機連上 ISDN, 也都要透過 TA 。但是在市面上 , 許多廠商將 TA 稱為 ISDN 數據機 , 讓消費者較容易了解它的功用。

Page 12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NT1 (Network Termination 1)

• NT1 負責將外部連到家中的 ISDN 線路 , 轉成可供家中裝置使用的線路。

• 簡單的說 , 當中華電信拉一條 ISDN 線路到我們家中時 , 最末端讓我們接上 ISDN 裝置的地方就可視為 NT1 。

Page 12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ISDN 的架構• 通道• 介面

Page 12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通道• ISDN 將可用來傳輸資料的傳輸線路稱為通道 (Channel), 雖然 ISDN規格中定義了 6 種不同通道 , 比較常見的卻只有 2 種 :– B 通道 (Bearer Channel)– D 通道 (Data Channel)

Page 12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通道• B 通道 (Bearer Channel):為 64Kbps 的數位通道 , 可用來傳送數位或語音資料。而且這 64Kbps 的通道是完整的 64Kbps, 不含 ISDN 控制用的資料。

• D 通道 (Data Channel):為 16Kbps 或 64Kbps 的數位通道 , 主要是用來傳送控制用的信號。

Page 12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介面• 將不同的通道組合起來 , 就是一個可供使用者使用的介面 (Interface), 或者說是存取 ISDN 服務的方式 , 目前常見的介面有以下 2 種 :– BRI (Basic Rate Interface) :– PRI (Primary Rate Interface) :

Page 12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介面• BRI (Basic Rate Interface):也稱為 BRA (Basic Rate Access), 是由 2 個 B 通道加上一個 16Kbps 的 D 通道所組成 , 因此常寫成 2B+1D 。

• PRI (Primary Rate Interface) :也稱為 PRA (Primary Rate Access), 在北美地區和台灣 , 為了配合 T1 規格 , 所以 PRI 是 23B+1D (使用 64Kbps 的 D 通道 ), 在歐洲地區則為配合 E1 規格 , 所以是用 30B+1D 。

Page 12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ISDN 的優點•服務內容多元化

•穩定而快速的連線 –絕佳備援線路

•支援通道頻寬合併 PPPML (Point-to-Point Protocol Multilink)

•支援通道動態配置

Page 12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快速連線• 在 ISDN 中是透過 D 通道以特定的信號來建立連線 , 因此使用 ISDN 上網時可快速建立連線 , 不像使用數據機撥接 , 通常要經過數十秒的協調過程 , 兩邊才能建立連線。

Page 12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支援 PPPML

• 通常用數據機撥接連上 ISP 時 , 使用的 PPP 點對點協定來建立連線 , 而 ISDN 支援的 PPPML 協定 , 可讓多個 B 通道的頻寬合成單一個連線。

Page 12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動態配置通道• 這個功能有點像電話的話中插接功能 , 當我們正在與某甲通話時 , 某乙可撥入與我們通話 , 而我們可稍後切回與甲通話。

• 而在 ISDN 中 , 若我們已用 2 個 B 通道上線 , 有別人打電話進來 , 此時 ISDN 可釋放一個 B 通道供通話使用。

Page 13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ISDN 與電話線路• 使用 ISDN 和使用電話線類似 , 並不像專線是隨時保持通路的 , 而是需要連線或通話時再撥通。因此使用 ISDN 和電話一樣 , 除了基本月租費外 , 每次通話或上線要計時收費。

• 因此 , 我們可將申請 ISDN 視為將傳統電話線路升級為數位電話線路 , 除了有 2 個B 通道以及使用設備的不同外 , 其它都和使用電話差不多。

Page 13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數位用戶迴路 (DSL) 技術

Page 13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DSL 技術• 數位用戶迴路 (Digital Scriber Line)

– 非對稱式 DSL(ADSL)• 二條線,上傳 64K~1Mbps ,下載 500K~8Mbps

–對稱式 DSL(SDSL)• 二條線

–高速 DSL (HDSL)• 兩對雙絞線,全雙工, 2Mbps, 3.6 公里

– 非常高速 DSL (VDSL)• 同軸電纜或光纖, 300~1800 公尺,下載

50~55Mbps ,上傳 1.5~2.5Mbps

Page 13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2.2 Analog subscriber line principles: (a) telephone components

端局

局部迴路 (Local loop)

客戶線路

Page 13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2.27 Typical modern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光纖網路終端單元

光纖到建物

光纖到街道

光纖到櫃

Page 13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 ADSL 是為居家用戶 (residential users)設計的非對稱式通訊技術 ; 不適合商業(businesses) 。

• 現存局部迴路可以處理達 1.1 MHz 的頻寬。

• ADSL 是種調適性技術,系統使用的資料速率是基於局部迴路的狀況 。

Page 13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1 離散多音 (DMT)

端局

上傳

下載

Page 13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2 頻寬劃分 (Bandwidth division)

Page 13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age 13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3 ADSL modem

分歧器

客戶住家

Page 14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4 DSL 存取多工器 (DSLAM)

電話公司分局

Page 14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Cable Modem

Page 14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傳統有線電視網路• 傳統有線電視網路中的通訊是單向的

Page 14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混合光纖同軸電纜 (HFC)

• Hybric Fiber-Cable Network

• HFC 架構的有線電視網路,可以雙向通訊

(Region cable head)

Page 14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7 Coaxial cable bands

64-QAM< 27 Mbps

QPSK<12 Mbps

同軸電纜頻寬• 上傳和下載的頻帶都是用戶分享

Page 14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8 Cable modem

纜線數據機客戶住家

Page 14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Figure 9.9 CMTS

纜線數據機傳輸系統 (CMTS)有線電視公司的分佈集線處

Page 14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有線電視系統資料介面規範(DOCSIS)

• 上傳通訊–從 CM到 CMTS ( 多對一 ) ,較複雜,包含測距 (ranging) 、競爭,以及安全參數。

• 下載通訊–從 CMTS到 CM ( 一對多 ) ,較簡單,只要指定 CM 位址。

Page 14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服務• 遠端遙控 (Remote Control)

• 遠端存取服務 (Remote Access)

• 遠端搖控與遠端存取的差異

Page 14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遙控• 透過資料傳輸連線操作遠端電腦的功能 , 便稱做遠端遙控 (Remote Control) 。

• 在遠端遙控模式下 , 我們透過己端鍵盤與滑鼠所輸入的資料 , 會立即傳送給遠端的電腦處理 , 並將顯示畫面立即傳回己端的螢幕 , 就好像您就坐在遠端電腦前直接操作一般。

Page 15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存取服務• 許多網路通訊協定只能在區域網路下運作 , 透過這些通訊協定分享出來的網路資源也就只能在區域網路內使用。區域網路外的使用者若要存取這些網路資源 , 就得透過遠端存取服務 (Remote Access Service, RAS) 。

Page 15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存取服務 (Remote Access)

• 由區域網路內某台伺服器提供遠端存取服務 , 區域網路外的使用者再透過它登入到該區域網路 , 如此一來便可透過 RAS 存取區域網路上的資源。

Page 15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的差異• 儘管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都可以存取到遠端網路上的資源 , 但兩者在運作上還是有明顯差異。

• 當您透過遠端遙控方式操作遠端的電腦時 , 所下達的指令、所執行的程式 , 都是在遠端受遙控電腦上執行。就算透過受遙控電腦下載遠端區域網路上的網路資源 , 這些網路資源也都是儲存到受遙控電腦上 , 而非您目前所使用的電腦。

Page 153: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的差異

Page 154: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遠端遙控與遠端存取的差異

Page 155: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虛擬私人網路 (VPN)

• 虛擬私人網路 (Virtral Private Network, VPN) 可透過網際網路之類的公共網路 , 連結遠端的電腦或區域網路。

Page 156: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通道技術 (Tunneling)

• 通道技術是一種『將封包封裝在另一個封包內』的技術 , 例如:將 IPX 封包封裝在 IP 封包、將使用私人 IP 位址的封包封裝在使用合法 IP 位址的封包。通常在封裝時 , 還會加上壓縮與加密等動作。

•利用通道技術 , 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個安全的傳輸管道 , 兩者彷彿連成一個公司專用的網路。這種『公器私用』的網路便稱為虛擬私人網路。

Page 157: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通道技術 (Tunneling)

•假設某公司要建立台北總公司和美國分公司的網路連線

Page 158: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oint-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 Point-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又稱為 Host-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Page 159: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Point-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 VPN 用戶端先透過傳統數據機、 ADSL 數據機、纜線數據機( CableModem) 等等方式連接網際網路 , 才能與 VPN 伺服器建立 VPN 連線。一旦建立 VPN 連線後 , VPN 用戶端如同加入了內部網路 , 可以存取該網路的資源。

Page 160: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Network-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Network-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又稱為 Router-to-Router 虛擬私人網路。

Page 161: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Network-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A 網路內的電腦要傳送資料給 B 網路內的電腦時 , 先將資料送往 A 網路的 VPN 伺服器( TP-S) , 由 TP-S 向 B 網路的 VPN 伺服器( KH-S)要求建立 VPN 連線 , 以便傳送加密過的資料 , 最後再由 KH-S 將資料傳送到 B 網路中的電腦。

Page 162: 接取廣域網路 (Access Wide-Area Networks)

Network-to-Network 虛擬私人網路

這個建立 VPN 連線的過程是自動的 , 無須人為操作。換言之 , 當 TP-S 或 KH-S 發現有資料要送往對方時 , 便會主動要求建立 VPN 連線 , 這 2 部 VPN 伺服器扮演著『安全閘道器』( Security Gateway) , 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