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65
Life Science Life Science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细细细细p56~p85 细细细 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细

description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细胞代谢( p56~p85 ) 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物质和能的变化的总称. 学习目的. 1 、理解有机体内能量的产生机制 2 、理解酶的工作机制 3 、了解细胞呼吸的几个过程,以及能量的产生情况 4 、了解光合作用过程. 一、生命和能. 生物体是一个系统:自组织的、复杂的、有序的、开放的。。。 耗散结构 生物体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平衡体,任何生命活动都包含着物质的转变、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 热力学定律. 能量( Energy ): 多种形式:光、电、化学、热、机械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Page 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LifeScience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细胞代谢( p56~p85 )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物质和能的变化的总称

Page 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学习目的

1 、理解有机体内能量的产生机制2 、理解酶的工作机制3 、了解细胞呼吸的几个过程,以及能量的产生情况4 、了解光合作用过程

Page 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一、生命和能

Page 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生物体是一个系统:自组织的、复杂的、有序的、开放的。。。

耗散结构

生物体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平衡体,任何生命活动都包含着物质的转变、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

Page 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热力学定律

能量( Energy ):多种形式:光、电、化学、热、机械等Energy is the ability to bring about change or to do work.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叙述、克劳修斯叙述。一个系统中的各种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的。万物皆走向衰退。

Page 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细胞和生物体是和外界环境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自由能、热能

ds=des+dis

ds: 细胞和生物体的全部熵值变化 des: 熵流 <=0 dis: 熵产生 >=0

ds>0: 系统有序化程度下降,细胞和生物体走向死亡ds<0: 系统向更有序化发展,细胞和生物体生长和进化

Page 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耗散结构 :(dissipative structure)

生命体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使得生命产生出远离平衡态的结构,这种称为耗散结构 。生命体可以定以为一个通过不断汲取外部能量来维持甚至扩展其有序结构的系统。

生活细胞和生物体是通过使环境中的熵增加,或者说从环境中吸收负熵,来抵消体内熵的增长。

贝纳尔不稳定性( Benard instability )别洛索夫 - 扎鲍京斯基反应 (Belousov-Zhabotinskii reaction)

Page 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生命体系中的能量大部分直接、间接来自太阳在细胞和生物体的能的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化学能,其中 ATP 充当各种类型能的转换中的媒介物。

细胞中能的转换

能的转换 发生部位化学能转换为渗透能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化学能转换为辐射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声能转换为化学能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肾肌细胞、纤毛上皮细胞萤火虫发光器官神经、味觉及嗅觉感受器细胞叶绿体内耳视网膜

Page 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ATP 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被称为能量货币单位, ATP 是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构成,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基上的磷酸键时高能键( ~ ),不稳定易被水解,从 ATP 上水解下来的磷酸基是一种能量穿梭集团,对驱动吸能反映起决定作用。

Page 1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二、化学平衡

自发反应( spontaneous reaction ) :自然界存在的一种不需要从外部供能就可发生的反应。通常都是不可逆的。如发酵可逆反应 (reversible reaction)反应同时向 2 个相反的方向进行

可逆反应的特点是能达到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但反应物和产物的消耗与生成数量相等——化学平衡

对于反应 C+D E+F 平衡常数 Keq=[E][F]/[C][D]

放能反应 (exergonic reaction) 、吸能反应 (endergonic reaction)

平衡常数 Keq与标准自由能变化 (ΔG) 有相关性

ΔG越小, Keq越大。 ΔG<0 是放能反应, Keq 大

Page 1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三、酶( Enzymes)1 、定义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催化效率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催化细胞生长、代谢等生命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

细胞内合成的酶主要是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有些酶合成后释入血液或消化道,并在那里发挥其催化作用,人工提取的酶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在试管中对其特殊底物起催化作用。

细胞产物;细胞内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蛋白质

Page 1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性质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质和量的改变,不影响反应的方向,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具极高的催化效率  一般而论,酶促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高 107~20倍,例如,反应

H2O2+H2O2→2H2O+O2  在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 18 , 000卡 / 克分子;胶体钯存在时,需活化能 11 , 700卡 / 克分子;有过氧化氢酶存在时,仅需活化能 2 , 000卡 / 克分子以下。

( 3 )高度的专一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并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specificity) 。受酶催化的化合物称为该酶的底物或作用物 (substrate) 。

2、酶促反应的特点

Page 1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酶对底物的专一性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a 、绝对特异性 (absolute specificity)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产生一定的反应,称为绝对专一性,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成 NH3 和 CO2 ,而不能催化甲基尿素水解。

  b 、相对特异性 (relative specificity) 一种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不太严格的专一性称为相对专一性。如脂肪酶不仅水解脂肪,也能水解简单的酯类;磷酸酶对一般的磷酸酯都有作用,无论是甘油的还是一元醇或酚的磷酸酯均可被其水解。

  C 、立体异构特异性 (stereospecificity) 一种酶对底物的立体构型的特异要求,称为立体异构专一性或特异性。如 α-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中 α-1,4- 糖苷键,不能水解纤维素中的 β-1 ,4- 糖苷键; L-乳酸脱氢酶的底物只能是 L 型乳酸,而不能是 D 型乳酸。酶的立体异构特异性表明,酶与底物的结合,至少存在三个结合点。

Page 1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3 )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酶是生物体的组成成份,和体内其他物质一样,不断在体内新陈代谢,酶的催化活性也受多方面的调控。例如,酶的生物合成的诱导和阻遏、酶的化学修饰、抑制物的调节作用、代谢物对酶的反馈调节、酶的别构调节以及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等,这些调控保证酶在体内新陈代谢中发挥其恰如其分的催化作用,使生命活动中的种种化学反应都能够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地进行。

( 4 )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 pH 、温度等温和的条件,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温、紫外线、剧烈震荡等任何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可能使酶变性而失去其催化活性。

Page 1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3、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特异性的解释:( 1 ) 1913年, L. Michaelis 和 M. Menton提出了酶 -底物复合物的学说

( 2 ) D. Keilin 和 B. Chance同时分别得到了关于酶—底物复合物存在的比较直接的证据

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结合的机理( 1 ) 1890年, E. Fischer提出钥匙—锁模型( lock-key )( 2 ) 1958年, D.E.Koshland 提出的诱导—楔合模型 (induced fit model)

Page 1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酶 -底物复合物的学说

E 代表酶, S 代表底物, P 代表产物酶分子先和底物分子结合,生成酶 -底物复合物,然后复合物分开生出产物 P ,酶又恢复游离状态,重新参加反应。

酶都是由蛋白质形成的,多为球蛋白,活性部位是球蛋白表面少数几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凹或沟状部分。

Page 1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酶 -底物复合物存在的证据在植物辣根中获得棕色的过氧化物酶,能催化H2O2 降解为水和氧的反应。当底物和棕色的酶混合后,首先观察到的是绿色的酶 -底物复合物的形成,然后这种复合物又转变为第二种淡红色的酶 -底物复合物,最后第二种复合物裂解,放出棕色的过氧化物酶和 H2O2 的降解产物,即水和氧。

从溶菌酶结构的研究中,已制成它与底物形成复合物的结晶,并得到了 X线衍射图,证明了ES 复合物的存在。

Page 1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机理( 1 )钥匙和锁模型认为底物和酶分子的关系,就像钥匙和锁相配一样,一把锁只能被一把钥匙打开,或是被在构象上相近的钥匙打开。不能解释可逆反应,为什么不同的钥匙能开同一把锁?

Page 1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2 )诱导——楔合模型酶与底物结合时,底物能诱导酶分子的构想发生变化,使酶分子能与底物很好的结合,从而发生催化作用。

酶的 X 射线衍射研究证明,酶与底物结合时,酶分子的构象的确是发生了变化。

酶和底物的相互作用要释放一些结合能,以使酶 -底物复合物稳定,同时可用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了。

Page 2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Page 2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4、辅助因子

酶的分子组成: 单纯酶是基本组成单位仅为蛋白质的一类酶。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脲酶、消化道蛋白酶、淀粉酶、酯酶、核糖核酸酶等均属此列。 结合酶的催化活性,除蛋白质部分 ( 酶蛋白 ) 外,还需要非蛋白质的物质,或还需要一些其它物质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即所谓酶的辅助因子 (cofactors) 全  酶 =  酶 蛋 白 + 辅助因子 ( 结合蛋白质 )    (蛋白质部分 )   (非蛋白质部分 )

许多辅助因子只是简单的离子,如 Cl,Mg,Fe,Cu 等,有把底物和酶结合起来或者使酶分子的构象稳定,从而保持其活性的作用。有些离子还是酶促反应时的作用中心。辅酶:有机化合物辅助因子,如许多维生素。作用主要是在酶促反应中携带和传递底物的电子、原子和作用基团。

Page 2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Cl-

Mg2+

Fe2+

Cu2+

唾液淀粉酶

参与葡萄糖降解的一些酶

过氧化物酶等

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辅酶 Ι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脂( NADP+, 辅酶Π )

黄素单核苷酸( FMN )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

辅酶 Q ( CoQ 或 Q )

辅酶 A ( CoA )

生物素( Biotin )

H原子(电子)

H原子(电子)

H原子(电子)

H原子(电子)

H原子(电子)

酰基

羧基( -COOH )

Page 2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5、酶活性的抑制酶的抑制剂( Enzyme inhibitors ):抑制酶的活性,或使酶分子本身受到破坏,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的化学物质。

Page 2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6、酶促反应的序列

酶促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产物和底物各不相同。一个细胞可以同时进行数百种甚至更多的酶促反应,这些反应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形成序列。

每个序列都有自己的生物功能,如葡萄糖的氧化等,多个序列反应进而组合而成细胞的代谢网络。

酶促反应通过产物—底物连接起来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使细胞中物质和能的代谢是高度严格有序的,它规定了细胞中的化学反应总是沿着特定路线进行。

Page 2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Negative feedback and a metabolic pathway. The production of the end product (G) in sufficient quantity to fill the square feedback slot in the enzyme will turn off this pathway between step C and D. Image from W.H. Freeman and Sinauer Associates, used by permission.

Page 2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四、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氢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

细胞代谢过程中包含许多氧化还原过程,细胞色素( cytochromes )是这些反应中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Page 2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细胞中常见的氧化 -还原反应除包含电子的传递转移外,还包

含氢的传递和转移,它与电子的转移是伴随发生的。

细胞中能直接从底物取得电子和氢的传递体成为初级电子受体。如 NAD+ 、 NADP+ 、 FMN 和 FAD 等

机体内进行的脱氢,加氧等氧化反应总称为生物氧化,按照生理意义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将代谢物或药物和毒物等通过氧化反应进行生物转化,这类反应不伴有 ATP 的生成;另一类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反应进行分解,生成 H2O 和 CO2 ,同时伴有 ATP 生物能的生成,这类反应进行过程中细胞要摄取 O2 ,释放 CO2故又形象地称之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

生物氧化和非生物氧化或燃烧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但生物氧化和非生物氧化进行的方式却大不一样。细胞内生物氧化是在常温、 PH 中性或近于中性及水环境下进行的,是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电子受体等的作用下逐步完成的,因为能是逐步被释放的,以生成 ATP 方式释放能量。

Page 2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五、细胞呼吸细胞呼吸( cell respiration ):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它有机物以获取能并产生 CO2 的过程。在所有生物中存在,是生物获取能的方式。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酶参与的多步骤过程。

C6H12O6+6O2+6H2O——6CO2+12H2O+ 能

呼吸商( respiratory quotient , R. Q ):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和消耗的 O2 分子比。不同的呼吸底物有不同的值。葡萄糖为 1 ,一般脂肪酸为 0.71 ,蛋白质为 0.80 。值越小,所含的化学能就最多,脂肪作为细胞或生物体贮存的营养物就最为适宜。

Page 2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糖酵解( glycolysis )

(2)丙酮酸氧化脱羧( oxid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 of pyr

uvate )

(3) 柠檬酸循环( citric acid cycle )

(4) 电子传递链( chain of electron transport )

Page 3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1、糖酵解

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 ATP 的生成。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 CO2 和 H2O 。

总反应为:葡萄糖 +2ATP+2ADP+2Pi+2NAD+ ——>2丙酮酸 +4ATP

+2NADH+2H++2H2O

Page 3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1 )葡萄糖磷酸化使葡萄糖的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消耗 1 个 ATP

放能反应,一个 ATP 放出一个高能磷酸键,大约放出 30.5kj 自由能,大部分变为热而散失,小部分使磷酸与葡萄糖结合。

Page 3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2 )

至此, 1 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 2 个 ATP 分子而活化,经酶的催化成果糖 -1,6- 二磷酸分子。

Page 3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3 )

以上为第一阶段, 1 个葡萄糖转化为 2 个 PGAL 。消耗 2 个 ATP

Page 3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4 )( 5 )获得了 2 个 ATP ,同时生成 2NADH+2H+

底物水平磷酸化

Page 3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6 )生成 2 个 ATP 和 2 个丙酮酸

以上是糖酵解的第二阶段,共生成 4 个 ATP , 2 个( NADH+H+ )

Page 3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2、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 CoA的生

成糖酵解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足 1/4

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发生,释放出 1 分子CO2 ,生成一分子NADH+H+

Page 3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3、柠檬酸循环Hans Krebs 发现反应过程的酶,除了琥珀酸脱氢酶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外,其余均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主要事件顺序为:( 1 )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放出 CoA

( 2 )柠檬酸先失去一个 H2O而成顺乌头酸,再结合一个 H2O 转化为异柠檬酸( 3 )异柠檬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生成 5碳的 -酮戊二酸,放出一个 CO2 ,生成一个 NADH+H+ ( 4 ) -酮戊二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并和 CoA 结合,生成含高能硫键的 4碳琥珀酰 CoA ,放出一个 CO2 ,生成一个 NADH+H+ ( 5 )碳琥珀酰 CoA脱去 CoA 和高能硫键,放出的能通过 GTP 转入 ATP

Page 3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生成 1 分子 FADH2 ,( 7 )延胡索酸和水化合而成苹果酸( 8 )苹果酸氧化脱氢,生成草酸乙酸,生成 1 分子 NADH+H+

小结:一次循环,消耗一个 2碳的乙酰 CoA ,共释放 2 分子 CO2 , 8 个 H ,其中四个来自乙酰 CoA ,另四个来自 H2O , 3 个 NADH+H+ , 1FADH2 。此外,还生成一分子 ATP 。

特点:( 1 )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中都存在,是生物在代谢上的一个共性,生物进化的一个证据( 2 )高效性

Page 3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Page 4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4、电子传递系统和氧化磷酸化

葡萄糖代谢中的大部分能量的释放靠包括分子氧在内的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

电子传递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电子传递体,如 FMN 、CoQ 和各种细胞色素等,分子氧是电子传递链中最后的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链中,各电子传递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从高能水平向低能水平顺序传递,在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通过磷酸化而被储存到 ATP 中,ATP 的形成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氧化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是和氧化过程的电子传递紧密相关的。与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不同。

Page 4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Page 4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氧化磷酸化机制1961年, P.Mitchell提出化学渗透学说( chemiosmosis )要点: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电子传递体顺序排列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其中很多电子传递体和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 3 个电子传递体和蛋白质的复合体。这 3 个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地位是固定的。除传递电子外,还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泵入膜间腔中,使得在膜间腔和基质之间形成一个电化学梯度,膜间腔内的质子通过 ATP合成酶复合体进入基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 ATP 。每两个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所释放的能可合成 1 个 ATP 分子。一个 NADH 分子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可积累 6 个质子,可生成 3 个 ATP ,而一个 FADH2 分子只可生成 2 个 ATP 分子。

包括一个质子通过有选择性透性的线粒体内膜的过程,又包括一个化学合成,即 ADP—>ATP 的过程。叶绿体也是通过化学渗透来合成 ATP 的。

Page 4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5、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统计

( 1 )糖酵解: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4ATP葡萄糖分子活化消耗 -2ATP产生 2NADH ,经过电子传递链生成 4 或 6ATP( 2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 2NADH ,可生成 6ATP( 3 )柠檬酸循环底物水平磷酸化 2ATP产生 6NADH ,可生成 18ATP

产生 2FADH2 ,可生成 4ATP总计生成 36 或 38ATP

Page 4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1mol/L ATP 的高能键储存的能量约为 30.5kJ

1mol/L葡萄糖细胞呼吸后生成 1098kJ ,而氧化共生成 2872.2kJ 能量,其能量转化效率为 38% 。

为什么在糖酵解中产生的 2 分子 NADH 生成 4 或 6个 ATP?糖酵解在细胞质中发生,产生的 NADH只能在线粒体中才能进行氧化磷酸化,而 NAD 、 NADH 不能透过线粒体膜。在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存在两条环路,使 NADH 的电子进入线粒体:磷酸甘油环路:昆虫的飞翔肌,在穿膜运输上消耗1ATP

苹果酸 -天冬氨酸环路:心脏、肝、肾

Page 4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6、无氧途径

无氧呼吸或无氧途径( anaerobic pathway ):有些细菌利用硝酸盐( NO3

- )、亚硝酸盐( NO2- )、硫

酸盐( SO42- )或其它无机化合物来代替氧作为最终的电

子受体,进行呼吸。和有氧呼吸基本是一样的。

更常见的无氧呼吸是发酵( fermentation ):一些厌氧细菌和酵母菌等在无氧条件下获取能量的过程。( 1 )酒精发酵( alcoholic fermentation )( 2 )乳酸发酵(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

Page 4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7、其它营养物质的氧化

( 1 )氨基酸的氧化氨基酸——有机酸——呼吸代谢过程丙氨酸—丙酮酸、谷氨酸— -酮戊二酸、天冬氨酸—草酰乙酸

( 2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在细胞质中活化,进入线粒体基质继续氧化,产生乙酰 CoA 进入 TCA;甘油可转变为磷酸甘油醛进入糖酵解过程。

Page 4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8、能的利用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细胞生长、分裂时合成物质维持体温细胞的主动运输转化为光能、电能肌肉收缩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约 40%供生命活动所需外,其余约 60% 变为热能。

Page 4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LifeScience

六、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是自氧生物绿色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键能的过程。

为异养生物提供事物和氧气,是异养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Page 4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1、研究历史公元前 3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材料。

17世纪,医生 Van Helmont ,实验得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生长所需的物质的。

1772年,化学家 Joseph Priestley 实验得出,植物能净化空气。1779年,医生 Jan Ingenhousz确定植物净化空气是依赖于光的。1782年,牧师 J.Senebier证明,植物在照光时吸收 CO2 ,并释放氧气。

1796年, Jan Ingenhousz提出,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吸收的 CO2

中的碳构成有机物的组成成分。1804年, N.T.de Saussure 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增加的重量大于

CO2 吸收和 O2释放所引起的重量变化,认为水参与了光合作用。

1864年, J , Sachs观察到照光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的积累。

Page 5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至此,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为6CO2+6 H2O——C6H12O6+6O2 (光、绿色植物)

20世纪 30年代, van Niel比较了不同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发现了共同之处(绿色植物、紫硫细菌、氢细菌)提出了光合作用的通式为

CO2+2H2A——> ( CH2O ) +2A+H2O

1937年, R.Hill 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 O

2 不是来自 CO2 ,而是来自 H2O 。并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 1 )光诱导的电子传递以及水的光解和 O2 的释放;( 2 ) CO

2还原和有机物的形成。

Hill reaction : H2O+A——AH2+1/2O2 (光)

40年代初,同位素实验进一步肯定了 van Niel 和 R.Hill 的科学预见,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不是来自 CO2 ,而是来自 H2O 。

Page 5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2、光反应和暗反应

H2O O2

ADP ATP

NADP NADPHCH2O

CO2

光反应(类囊体膜) 暗反应(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中发生水的分解、 O2 的释放、 ATP 及 NADPH 的生成,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需要光

暗反应利用光反应形成的 ATP 和 NADPH ,将 CO2还原为糖,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不需要光。

Page 5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光合作用主要反应概要( 1 )光反应(类囊体膜) 光化学反应利用日光能使水光解,合成 ATP 和还原 NADP+;叶绿素激发;

反应中心将高能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 电子传递

电子沿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传递,并最终还原 NADP+;水的光解提供的 H+积累于类囊体内

化学渗透质子穿越类囊体膜进入类囊体;在类囊体和基质间形成质子梯

度;质子通过由 ATP 合成酶复合物构成的特殊通道回到基质中;ATP 生成

( 2 )暗反应(基质)CO2+RuBP+ATP+NADPH+H+——> 糖 +ADP+Pi+NADP+

Page 5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3、光合色素和光系统

( 1 )光合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中。

叶绿素 a ( chlorophyll a )叶绿素 b :只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藻中胡萝卜素( carotene )叶黄素( xanthophyll )

吸收日光, 380~760nm ,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光合作用的效率。 以氧的释放量为标准,表示在不同波长的光下光合作用的放氧量。

Page 5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Image from W.H. Freeman and Sinauer Associates

Page 5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Endelmann实验

1883年,研究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水棉( Spirogyra ),丝状绿藻,有螺旋带状叶绿体。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水棉体上,并在水面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细菌聚集多,光合作用强度高,反之亦然。得到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体的吸收光谱基本一致,即在红光区和兰光区作用最强。P77图 3-14

Page 56: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 2 )光系统( photosystem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规律的组成许多特殊的功能单位。一个光系统包括 250~400 个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紧密结合在类囊体膜上。

光系统Ⅰ: PSⅠ,有 1~2 个叶绿素 a 分子高度特化,称为 P700 ,是 PSⅠ的反应中心,它的红光区吸收高峰位于 700nm 。其余的叶绿素分子称为天线叶绿素,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光系统Ⅱ: PSⅡ,反应中心亦为少数特化的叶绿素a 分子, P680 。它们定位于类囊体膜上的一定部位和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和电子受体接近,因为赋有了特殊功能。两者之间有电子传递链相连接。

Page 57: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4、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光反

应)光——天线叶绿素—— P700 , P680 ,释放高能电子 。PSⅠ: P700—— Fd——NADP+ ,生成 NADPH 。PSⅡ: P680——Q——PQ——Cytb6-f—80—PC——P700

P680 的电子缺失由来自 H2O 的电子补足。两个光系统合作完成电子传递、水的光解、产生 O2 和 NADPH的生成,产生的质子则进入类囊体腔中,使类囊体内外形成了质子梯度。光合磷酸化( photophosphorylation ):质子穿过类囊体膜上 ATP 合成酶复合体上的管道从类囊体腔流向叶绿体基质,同时将能量通过磷酸化而储存在 ATP 中,磷酸化过程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环式光合磷酸化: P700—Fd—PQ—Cytb6-f—PC—P700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Page 58: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Image from W.H. Freeman and Sinauer Associates

Page 59: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二氧化碳还原——糖的合成(暗反应)50年代,美M.Calvin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发现了该反应的生化途径。CO2+RuBP——六碳化合物( RuBP羧化酶)—— 2PGA——2PGAL—— 一磷酸葡萄糖、一磷酸核酮糖( RuMP——RuBP 。。。)卡尔文——本生循环( Calvin-Bensen cycle)

循环 3次,固定 3 个 CO2 分子,生成六个 PGAL ,其中一个PGAL 用来合成糖类,(净收入),其余 5 个 PGAL则是用来产生 3 个分子的 RuBP保证再循环的。生产一个可用于细胞代谢和合成的 PGAL ,需要 9 个 ATP分子和 6 个 NADPH 分子参与。

Page 60: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6、 C4途径

CO2固定最早出现的有机物为 4碳的有机酸,如草酰乙酸、苹果酸等,甘蔗、高粱、玉米等, C4植物;相反,通过 PGA途径( C3途径)的植物为 C3植物。

Page 61: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7、光呼吸( photorespiration)

植物在光照下,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的吸收 O2 ,释放 CO2 的呼吸。

主要过程是在细胞过氧化物酶体中的乙醇酸的氧化。RuBP羧化酶在 CO2 分压低、 O2 分压高时,催化 O2 和 RuBP 结合而生成三碳的 3-PGA 和 2- 磷酸乙醇酸,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乙醛酸,甘氨酸,进入线粒体,释放出 CO2 。

其生物学意义? ???

Page 62: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七、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能的变化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三阶段:大分子降解为单体分子;单体分子转化并集中成较少种类的更小分子,如 PGAL ,乙酰 CoA;通过 TCA共同的代谢途径最后氧化成CO2 和水

合成代谢三阶段:(蛋白质为例)简单的前身小分子,如 -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小分子氨基化成氨基酸;合成肽链

Page 63: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细胞代谢的特点细胞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总和,遵循一般的化学规律,又有其特点:( 1 )酶促反应( 2 )在常温、常压、 PH 中性或接近中性的水环境中进行( 3 )细胞中不能利用热为做功的能( 4 )细胞中特定的能量“货币”—— ATP( 5 )形成反应链,在时间上是有序的( 6 )在空间上是有序的( 7 )在细胞内同时进行数以百计的反应( 8 )受调控机制的调控细胞代谢是非常复杂、极为有序的化学反应历程,构成了最基本的生命过程。

Page 64: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思考题

1 、酶催化反应的机制是怎样的? 2 、如何理解酶活性的可调控性?3 、细胞呼吸包括那几个过程,在每个过程中发生哪些主

要的反应?产生多少能量?4 、理解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5 、什么是无氧呼吸,有何生物学意义?6 、什么是生物氧化?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7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何重要区别?8 、理解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间的相互关系?

Page 65: 第十讲 生命体系中能量获得与转换

LifeScience

Web

Glycolysis (OUMA Graphics) TCA Cycle Main Page Energy and Enzymes Problem Set The G6PD Deficiency HomepageMetabolic Pathways of Bio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