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67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description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大家上过“实验动物学”没有? 动物实验是近代生命科学实验发展起来的重要手段,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均建立在动物实验之上。. 美国心理学会动物研究指导总则 “ 动物行为研究者应努力促进对基本行为原理的理解和 / 或为提高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贡献。为达到这些目标,研究者要保证动物的权利和人道地对待它们。虽然有法律和规定,但一只动物的即时保护则有赖于科学家的个人良知。 ” ( B.H. 坎特威茨等 . 实验心理学 , 116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Page 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Page 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大家上过“实验动物学”没有?

动物实验是近代生命科学实验发展起来的重要手段,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均建立在动物实验之上。

Page 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会动物研究指导总则“动物行为研究

者应努力促进对基本行为原理的理解和 / 或为提高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贡献。为达到这些目标,研究者要保证动物的权利和人道地对待它们。虽然有法律和规定,但一只动物的即时保护则有赖于科学家的个人良知。”( B.H. 坎特威茨等 . 实验心理学 , 116 )

美国心理学会还提供了学生研究者的指导原则。总体上,“当采用动物被试时,应精心照料并尽可能减少它们的痛苦和不适。” ( B.H. 坎特威茨等 . 实验心理学 , 124 )

Page 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能不能采用实验动物?突出的问题是四诊困难、情志难以把握,大家有什么看法。有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人怀疑心理学研究的价值,责问政府何以资助小白鼠走迷津。这是他们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期望不恰当,而不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本身。( B.H. 坎特威茨等 . 实验心理学 , 24 )

有人通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地区山雀的“方言”不同,但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山雀所发出的入侵警报模式确可以稳定地延续几代。( B.H. 坎特威茨等 . 实验心理学 , 35 )

雄狮实验。

Page 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动物实验的重要性(教材第二段):

动物实验是实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无论对中医学数千年来所积累的疾病认识、防治丰富经验进行验证和总结,对历代医家理法方药的研究,对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还是对当前中医药学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对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应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发展,乃至对新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创立,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Page 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实验动物学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迅速地发展起来。实验动物学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驯化、监测和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同样适用于中医动物实验。同时,中医的动物实验又有其自身特点,其研究、发展还将丰富实验动物学的内容。

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主要要求和特点

Page 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的定义:实验动物是指以实验研究为目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控制下,经过培养驯化,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特性和清楚的遗传和微生物背景的动物。

Page 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图 1 小鼠 图 2 裸小鼠 图 4 裸大鼠 图 5 大鼠 图 6 白兔 图 7 兔的饲养

图 8 比格犬及其饲养 图 9 马及其饲养

常用实验动物

Page 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种类繁多,在进行实验时,应根据课题

的需要和动物的特性加以选择,使研究目的与动物的种属、特性和个体差异相吻合,才能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同的科学实验要求选择和开发最适宜的实验动物。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实验设计周密详尽,可以节省人力、动物和时间,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否则,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判断,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选择和开发实验动物是动物实验的首要环节,至关重要,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医学研究中首先要从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实验动物,其次要考虑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及容易饲养等因素。

Page 1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三个基本要求:实验动物通常应该具备个体间的均一性、遗传性能的稳定性和比较容易获得这三个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尽量选用机能、代谢、结构及其它方面机能

与人相似的实验动物一般来说,动物的进化阶段愈高,机能、代谢、

结构愈复杂,也就愈接近人类。2.选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指遗传背景明确、饲养环境与动

物体内的微生物得到控制、符合一定标准的实验动物。

Page 1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只有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而且实验过程也在标准环境中饲养的动物,在实验中才能排除因动物杂交、遗传上的不均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个体反应不一致,排除因动物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潜在疾病的影响,才能便于分析实验结果,减少实验误差,提高科学性,准确性,把所获得的结果与同类研究进行比较、交流,并得到承认。在实验研究中应避免使用随意交配繁殖的动物,而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用遗传学控制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交或封闭群动物。同时应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控制,发展使用无菌动物、已知菌动物或无特定病原体( SPF)动物。

Page 1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的分类

按遗传控制分类: ( 1 )近交系,即纯系动物:其动物遗传的均质性保证了实验反应的稳定性。 ( 2 )封闭群动物:能较好地代表自然群体的遗传特性。 ( 3 )杂交一代动物( F1 ):在一定程度上,兼有近交系和封闭群的特点。 ( 4 )突变动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人类疾病模型特征。

Page 1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按微生物控制的程度,我国将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 ( 1 )普通级动物:一般为教学示范用。 ( 2 )清洁级动物:国内科研工作要求的标准动物,适合于大多数科研课题。 ( 3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F动物):国际标准实验动物。 ( 4 )无菌动物( CF动物)和悉生动物:仅在特殊课题需要时使用。

Page 1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图 10 动物实验中心 图 11 清洁级准备室

图 12 清洁级走廊 图 13 小鼠饲养室

Page 1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3.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

催吐实验——适宜选用猴、猫,不选用大小鼠,因为小 / 大鼠无呕吐反应。

胆囊功能实验——不选用大鼠,因为大鼠无胆囊。发汗中药的研究——不能选用小鼠(无汗腺)。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不能选用大小鼠,因为小

/ 大鼠气管及支气管腺不发达。计划生育研究——常选用小鼠和大鼠。因繁殖力强,

性周期和妊娠期短,生长快。如常用小鼠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等实验应用上的首选动物。

Page 1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研究——猪(辛克莱小型猪 /广西巴马小型猪 /欧米尼猪 )。猪冠状动脉,在解剖学、血液动力学上与人类相似。对高胆固醇食物的反应与人一样,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灶。

实验外科学研究——犬(比格犬 /华北犬 /西北犬 /狼犬 )。内脏与人相似,比例近似。临床医生在研究新的手术或麻醉方法时往往选用犬来做动物实验,取得经验和技巧后用于临床。如心血管外科,脑外科,断肢再植, 器官和组织移植等。

行为学和精神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猕猴。制造和鉴定脊髓灰质炎疫苗——猕猴是唯一的实验

动物。

Page 1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4.选用不同种属品系实验动物某些特殊反应,使

适合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肿瘤研究——常选用近交系小鼠,如 AKR小鼠白

血病 发生率可达 90 %; C3H 小鼠乳腺癌发病率达 97%,而不选用 C57BL等小鼠,因其乳腺癌发病率极低(< 5% )。

发热、解热和检查致热源实验——适宜选用兔做实验,因属恒温动物,对致热物质反应敏感。

高血压病研究——选用 SHR大鼠,因自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对降压药物有反应。

耳科学研究——豚鼠听神经对声波特别是 700 ~ 2000Hz的纯音最敏感,常用于听觉和内耳疾病的研究。

免疫学研究——豚鼠易引起变态反应,产生大量补体,是过敏性休克和变态反应研究的首选动物。

Page 1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5.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选择如果实验结论只针对某一品系则使用一个品系。如果实验结论针对整个物种在内的一般性研究则使

用多个不同来源的品种、品系。一般对多物种进行实验时,应先选小型动物,再推

广到大型物种;要求只能建立在对多个物种进行实验的基础上,才能推广到人类,也称动物实验外推。常用顺序时小鼠、大鼠、兔、犬、猴。

Page 1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6.遵守动物实验的一般规则 ( 1 )年龄、体重应根据实验目的来选择适龄动物。一般实验均用成

年动物进行;幼龄动物一般较成年动物敏感;老年动物的代谢活动及各种机能低下,反应迟钝,除了作老年医学研究外,其它专业很少应用。同一实验所选动物年龄应一致,体重大致相近,一般不应相差 10%。

Page 2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2 )性别不同性别动物对同一实验处理(如药物、刺激

等)的感受性常有差异,在实验研究中如无特殊要求,一般宜选用雌雄各半做实验。

( 3 )生理状态与健康情况动物的不同生理状态如怀孕、授乳时对外界刺激

的反应常有所改变,在一般研究中应从实验组中删除;必须选用健康动物进行实验。

( 4 )实验季节和昼夜过程不同季节和不同昼夜,动物机体反应性会有一定

改变,在实验动物选择中也应予以注意。

Page 2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5 )实验的重复与肯定由于不同种动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代谢特点,所以

在肯定一个实验结果时,往往采用两种以上动物进行比较观察,尤其将动物实验结果推断到人的实验时应该慎重。例如,所选的实验动物如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应该为非啮齿类动物。常用的序列是小鼠、大鼠、狗或猴。

二、中医动物实验研究的注意点实验动物在中医实验的应用和发展中,建议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2.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从中医临床出发3.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突出中医治疗原则

Page 2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一、证动物模型的开创和发展自本世纪 60年代以来,在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制作

与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迄今证的动物模型逾150多种。其中包括各种虚证(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各脏腑虚)、血瘀证、肝郁证、寒证、热证、温病卫气营血诸证、里实证等模型,等等。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为中医诊疗方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模型,为临床理论的深化与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的事例很好。

第二节 中医动物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Page 2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二、以动物实验验证临床治疗方法,探求其作用机理

临床治疗方法的动物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以下的例子很好,可以选择性介绍):

1.研究经方的作用机理(如姜廷良的桂枝汤研究)

2.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疗法的作用机理(如二仙汤的研究)

3.应用于新药开发(如谭日强肝达康片的研制)

Page 2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三、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四、其它研究与应用动物实验在中医研究中已渗入到各个领域。除以上

所介绍的外,较多的应用领域有中药药理(包括性味归经)的实验研究、中草药毒理的动物实验、各类常用中草药有效成份的药理、毒理和代谢,中草药原料开发、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开发,以及对其安全性评价等等。

Page 2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从生物学观点看,人与动物既有特殊性也有其共同,正因为人与动物存在着共同性,所以动物实验结果对人是有参考意义的,而且实验动物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需要进行各种实验,容许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重复实验,进行多指标观察与损害性观察。因此利用动物实验,结合临床观察,已成为中医药研究必要手段。由于辨证为中医的特点之一,因此动物证的研究被列为研究中医的突破口,用动物模拟“证”的实验研究。然而,复制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工作复杂、难度大、任务艰巨。尽管如此,近年来在广大中、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研制出了大量的动物模型。其复制方法主要有 3 类:

第三节 证动物模型研究范例

Page 2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依据中医基础理论。2.依据西医临床、药学知识。3.根据科研成果。

教材介绍了三个范例。一、寒凉药、温热药所致寒证、热证动物模型二、乙酰苯肼致血虚证动物模型三、风寒湿邪家兔痹证模型

问题是,常用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能不能实现四诊,能不能实现基于四诊的辨证,以及辨证论治?

Page 2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小鼠辨证论治方法的由来和进展

方肇勤 潘志强 陈晓 卢文丽 付晓伶李海燕 陈德溯 侯俐 廖明娟 汤伟昌管冬元 吴中华 许敏 阚卫兵 许家佗

上海中医药大学

Page 2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引 言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在新形式下,如何深入揭示辨证论治的机制、提高辨证论治的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

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主要借助于小鼠等实验动物。为了满足研究的需要,国内学术界业已发展出 200 余种证候的动物模型,集中在常见的气、血、阴、阳虚证和实热、血瘀等实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辨证论治研究动物模型的欠缺,促进了辨证论治基础研究与发展。

但是迄今为止,尚缺乏小鼠四诊和基于四诊的辨证论治方法和技术,这成为新时期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瓶颈。

Page 2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基于四诊的小鼠辨证?这是因为一些学术问题已凸现出来: ( 1 )证候是体内多系统、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生物学变化外在的综合反映。由于缺少小鼠四诊方法,以往有关小鼠证候判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数据,或治疗反证,一直未能建立起证候与实验室指标一一对应的联系。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一些常用实验室指标还不能代表证候。 ( 2 )实验室检测,大多要求损伤、处死动物,如此难以动态观察证候的自然演变和辨证论治疗效。 ( 3 )实验室检测,大多成本高、检测周期长,不利于辨证论治基础研究和发展的高效、批量要求。

Page 3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4 )大量的证候动物模型、实验室检测和方证论治一再证明,实验用大鼠、小鼠是存在证候的。

( 5 )我们长期的动物实验,一再观察到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存在体质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现象,不加辨证的单方治疗,疗效往往受到限制,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因此,我们提出,实现小鼠基于四诊的辨证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那么,如何实现小鼠的四诊呢?比如问诊如何问?中医四诊重视面色和舌诊,小鼠头面布满被毛,舌又不会配合地伸出来,如何望诊?小鼠如何把脉?一些学者还一直对中医四诊有顾虑,不能量化,小鼠四诊能否量化?对此我们开展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结果如下:

Page 3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图 1 正常与晚期荷瘤小鼠面容 图 2 正常小鼠 图 3 肿瘤压迫张口呼吸小鼠

一、疾病小鼠存在证侯及其演变

Page 3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图 4 早期荷瘤昆明种小鼠 图 5 中期荷瘤气虚小鼠

图 6 中晚期荷瘤气虚小鼠 图 7 中晚期荷瘤阴虚小鼠 图 8 晚期荷瘤阴阳两虚小鼠

Page 3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以下为不同组别荷瘤小鼠爪:

图 11 爪消瘦而略红 图 12 爪淡掌略胖

图 9 正常小鼠爪 图 10 爪淡伸展无力

Page 3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以下为编号为 H9 荷瘤小鼠不同日期拍摄的爪:

图 15 肿瘤接种第 2 周 图 16 肿瘤接种第 2.5周

图 13 肿瘤接种第 1周 图 14 肿瘤接种第 1.5周

Page 3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צR·ÖÁ¿Öµ

194.0

190.0

186.0

182.0

178.0

174.0

170.0

166.0

162.0

Ñù

±¾

Êý£

¨¸ö£

©

16

14

12

10

8

6

4

2

0

Std. Dev = 7.86

Mean = 178.7

N = 100.00

ÌåÖØ£¨g£©

26.0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Ñù

±¾

Êý£

¨¸ö£

©

16

14

12

10

8

6

4

2

0

Std. Dev = 1.37

Mean = 23.50

N = 90.00

二、正常小鼠存在体质差异 / 证候差异

图 17 正常昆明种小鼠后爪 图 18 偏虚证的正常昆明种小鼠后爪

图 19 正常昆明种小鼠后爪 R 值的正态分布 图 20 正常昆明种小鼠体重的正态分布

Page 3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三、小鼠如何问诊 人、鼠对话是困难的,但是问诊所期望采集的信息却大多是可以获得的,而且部分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还优于普通临床上的问诊。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问诊归纳起来是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还要参考服药。临床上,患者的一般情况也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对此,小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Page 3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 问寒热。小鼠畏寒,往往表现为扎堆,饲养中可以观察到;畏寒的另一特点是畏寒的局部体表温度下降,通过体表红外成像数码拍摄和图像处理,可以精确定量;而体内和体表温度的改变,可以分别通过肛温、腋温、尾温、爪温检测获得。因此,以上检测可以很好地达到问寒热的主要目的,而且部分实现了量化。

2. 问汗。有报道尝试通过特殊染色技术,检测爪面出汗点和数量多寡;有的实验观察了皮毛潮湿的程度,部分弥补了问汗的困难。

Page 3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3. 问头身。头身的感受可以综合两个方面的信息获得:1 )造模方法,如果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可能造成头身证候的,比如头颅手术、高血压、感冒等,可以参考;2 )小鼠旷场自主探究和活动、抖拢检测,如果头身痛楚,则小鼠活动和探究频率和幅度会减少。

4. 问便。饲养可以直接观察大便的数量和质量,小便可以通过代谢笼完整回收,观测其数量和性状。

5. 问饮食。摄食量和饮水量可以精确测量,啮齿频率(通过声音采集与分析)可以部分反映其脾胃健康与否。

Page 3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6. 胸腹。方法类似于问头身。 7. 聋。生理学有听觉反应检测,可以采用;小鼠旷场、抖拢检测可以观察小鼠反应的灵敏与迟钝,间接反映其听觉。

8. 渴。饮水量的精确测量,以及结合代谢笼尿液收集数量、颜色,判断其可能水分通过呼吸、汗液、尿液代谢的途径:阳热盛往往表现为饮多而尿少且赤;下消则饮一溲一,等等。

9. 问旧病。实验动物的疾病遗传,以及疾病或证候造模方法是明确的,而临床却往往做不到。

Page 4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0. 问病因。同上,而且造模药物干预过程也是明确的。

11. 参服药。治疗干预记录是十分明确的。 12. 一般情况。包括动物购入和实验日期、品系、月龄、性别,饲养、繁殖背景等均是明确的。

因此,小鼠虽然难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问诊,比如疼痛的性质或持续时间,但问诊许多重要内容,却是可以详细、准确获得的。而且,大多可以精确地定量,因而其可靠性、准确性往往还要优于通常意义上的临床问诊。

Page 4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四、小鼠如何望诊 1. 望面色 以下图右是正常小鼠,肿瘤虚证小鼠在左侧。从图

中可以看到,正常小鼠头部上抬,直视相机镜头,很关注;眼裂宽,眼色红润、有神;吻部饱满、红润;肿瘤虚证小鼠则相反,头低垂、目光呆滞,失去了好奇;双目色暗;吻部瘦削、色暗滞。

21 正常与肿瘤小鼠面容与体态

Page 4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2. 望舌 清醒状态下,小鼠舌不易自主伸出,如果强迫其伸

出,必然严重干扰气血运行,不符合中医四诊原则。当小鼠麻醉后,可以方便地轻轻撑开小鼠嘴,使其舌自然伸出口腔之外,采用显微放大( 8-15×),是可以清晰观察到的。其表现与人类舌象十分相似。血虚舌淡,阴虚阳盛舌偏红。

但是,麻醉会干扰小鼠气血运行;不同模型小鼠对麻醉的耐受度还不同,甚至难以接受;麻醉过深会导致小鼠死亡,过浅则小鼠会出现挣扎、不配合等等。因此,常规地开展舌诊,有一定的限制。有没有部分可以替代的方法?

Page 4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图 22正常小鼠舌 图 23环磷酰胺模型 图 24乙酰苯肼模型 图 25甲状腺素模型 图 26丙基硫氧嘧啶模型

图 27 正常小鼠爪 图 28 环磷酰胺模型 图 29 乙酰苯肼模型 图 30 甲状腺素模型图 31 丙基硫氧嘧啶模型

图 32正常小鼠尾 图 33环磷酰胺模型 图 34乙酰苯肼模型 图 35甲状腺素模型 图 36丙基硫氧嘧啶模型

小鼠舌象与爪尾的比较

Page 4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3. 望爪和尾 与人类不同,小鼠爪、尾的角化质比较薄,可以较好地反映气血充盈和阴阳盛衰的表现。以上不同模型小鼠爪、尾( 8×)各取自以上舌象的同一小鼠。就红色的程度而言,各模型舌、爪、尾是一致的,爪、尾色可以部分替代舌色和面色。

将以上标准拍摄的显微数码照片输入电脑,采用计算机和 Photoshop7.0图像软件,可以对所规定的区域提取色素,图像挖掘。所获得的国际标准色R、 G、 B数值( R代表红色, G代表绿色, B 代表蓝色),可以换算出红色程度的分量值 r。 r=R/ ( R+G+B )。将以上不同模型舌、爪、尾小鼠 r提取并作图如下:

Page 4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0. 35

0. 40

0. 45

0. 50

0. 55

r舌 r爪 r尾

r爪

尾舌

正常组气虚组血虚组阴虚组阳虚组

以上结果说明: ( 1 )舌、爪、尾颜色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r值的变化趋势也一致。 ( 2 )反映红色的程度,舌优于爪、爪优于尾。因此,要观察气血寒热,优先观察舌、其次是爪。 ( 3 ) 通过标准显微摄影和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可以实现部分小鼠望诊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计量化。

图 37 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各组小鼠爪、尾、舌 r值

Page 4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4. 望诊其他采集内容 包括:称重、望形体虚实、望形体神、望形体寒热、

望运动步态、望精力、望毛色虚实、望呼吸状况、望眼神、望耳、望鼻、望唇、望腹、望二阴、望大便、望小便、望爪、望尾、望睡眠、爪和尾显微拍照(颜色、胖瘦、光泽、爪舒展、爪伸展、爪老嫩、爪洁净、爪溃烂)。

5. 不同品系小鼠爪等的证候表现非常一致 以上望诊方法,是否适用于常见不同品系小鼠?黑色与白色小鼠是否一致?我们比较了常用不同品系小鼠 C57 小鼠(黑色)、 BALBc 、 ICR 、昆明小鼠(均为白色)的四诊表现,发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所建立的望诊方法是适用于常用不同品系小鼠的。

Page 4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以下是不同品系小鼠的爪:

图 38 C57 小鼠爪 图 39 BALBc 小鼠爪 图 40 ICR 小鼠爪 图 41 昆明小鼠爪

Page 4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五、小鼠如何切诊 1. 小鼠如何把脉 我们没有开展小鼠把脉的研究,主要是担心会干扰

其气血运行。然而,我们建立了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电的快速采集。该设计思路和采集装置已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专利号为: ZL03116816.7。可以类似于检测脉的至数与节律,如促、结、代、数、疾、缓、迟等脉象。

2. 切诊的其他项目与内容 包括体温和肤之温凉、肿块的大小与质地、肌力的强弱等,不同疾病和证候动物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检测内容。

Page 4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六、小鼠如何闻诊 小鼠闻诊内容目前主要为嗅气味,声音的标准采集和分析将有助于判断小鼠的虚实。

七、小鼠四诊的标准化、客观化、计量化采集与分析

为实现小鼠非创伤性的标准化、客观化、计量化四诊检测,我们提出并初步建立了小鼠四诊工作站。

Page 5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 思路和原则 继承中医四诊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模拟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的采集方式,实现小鼠的非创伤性四诊检测,同时部分实现四诊检测的标准化、量化,提高四诊检测速度,以适应大样本的检测之需。即:

( 1 )非创伤性检测; ( 2 )标准化、客观化、计量化; ( 3 )可操作原则,即操作容易和方便,便于掌握

和普及; ( 4 )低成本原则,利于普及; ( 5 )流水作业原则,以提高检测速率。

Page 5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2. 小鼠四诊工作站内容 ( 1 )小鼠行为学旷场实

验检测单元 ( 2 )小鼠爪、尾显微放

大拍摄单元 ( 3 )小鼠舌显微放大拍

摄单元

图 42 小鼠旷场检测 图 42-1 小鼠爪尾显微放大拍摄单元

Page 5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4 )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电快速采集单元

图 43 小鼠清醒状态下前后肢引导出的心电

图 42- 3 小鼠爪持法 图 42- 3 小鼠尾持法

Page 5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5 )小鼠腋温采集单元( 6 )小鼠体重采集单元 ( 7)小鼠整体外观摄影单元( 8)小鼠抖拢自主活动状况采集

单元( 9)小鼠摄食量称量单元( 10)小鼠饮水量测量单元( 11 )荷瘤小鼠瘤径的测量( 12 )信息综合处理单元

3. 小鼠四诊检测操作流程和原则( 1 )操作流程( 2 )操作原则

Page 5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八、小鼠常见证候辨证标准1.四诊信息的标准采集2.建立各四诊信息的正常参考值( 1 )建立实验前各四诊信息的正常参考值( 2 )建立正常对照组动态的正常参考值( 3 )部分检测数据基数校正3.症状归类预处理

表 1 形质、迟动、淡、红、青紫、瘀、寒热症状类

类别 症状形质减少 如消瘦、体重减轻 /偏轻、爪和尾瘦瘪,等形质增加 如胖、体重偏重 /重、爪和尾胖 /肿,等动 心率偏数 /数、吻和躯体移动增加,等迟 心率缓 /迟、吻和躯体移动减弱,等淡 唇、耳、爪、尾淡 /偏淡等红 唇、耳、爪、尾红 /偏红等热 腋温偏高 /高等寒 腋温低 /偏低、蜷缩、扎堆、发抖等青紫、瘀 唇、耳、爪、尾暗、偏暗 /青紫、肿块,等

Page 5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表 2 虚实、湿、毒、病因病邪、病态症状归类类别 症状实 如:病邪造模、肿瘤,等虚 如:老年、发育不良,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等湿 大便偏湿、粘液便、皮毛湿,等毒 如癌肿等病因病邪 如接种肿瘤、血管结扎、失血,等病态 如爪不洁、污物附着,等

表 3 五脏定位症状归类类别 症状心 神志异常、眼中无神、嗜卧、心脏病变等肝 筋脉拘挛、目疾、多怒撕咬、或肝脏病变等脾 饮食减少、腹胀满、肌体羸瘦、泻利等肺 皮肤病变、喘急、鼻孔见有出血和挠鼻等肾 老年、羸瘦、发育不良、生殖及生殖器异常等

Page 5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4.常见的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病邪、五脏证候辨证标准

( 1 )寒、热、虚、实等的辨证标准 表 4 寒、热、虚、实等的辨证标准

证 辨证标准寒证 寒表现 1项或以上偏寒证 寒表现 1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热证 红、热表现 1项或以上偏热证 红、热表现 1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虚证 虚、形质减少、迟、色淡等表现 1项或以上,项目多,程度重偏虚证 虚、形质减少、迟、色淡等表现 1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实证 实、形质增加、湿、毒、病因病邪等表现 1项或以上,愈重愈实偏实证 实、形质增加、湿、毒、病因病邪等表现 1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

Page 5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2 )阴虚证、阴虚火旺、阳虚证、阴阳两虚、气虚证、血虚证等的辨证标准

表 5阴虚证、阴虚火旺、阳虚证、阴阳两虚、气虚证、血虚证等的辨证标准证 辨证标准阴虚证 形质减少 1项,或虚证 +红、热、动 1项或以上偏阴虚证 形质减少 1项,或虚证 +红、热、动 1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阴虚火旺证 阴虚证 +火征,红、热、动分值高阳虚证 虚证 +(寒 1项或以上,或 +迟、淡 2项或以上)偏阳虚证 虚证 +(寒 1项或以上,或 +迟、淡 2项或以上,权重分值低)阴阳两虚证 虚证分值高(有别于气虚),或阳虚证 +阴虚证 1项或以上气虚证 迟、虚证权重分值低气偏虚证 迟、虚证权重分值更低血虚证 淡 +可能的失血现象血偏虚证 淡 +可能的失血现象,权重分值低气血两虚证 气虚 +血虚证

Page 58: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3 )部分病邪的辨证标准 ( 4 )五脏证候的辨证标准

表 6 部分病邪的辨证标准

病邪 辨证标准湿证 湿类证候 1项或以上湿热证 湿证 +热证,或肛门红肿充血, 1项或以上毒(热毒) 毒类证候 1项或以上血瘀证 青紫、瘀 1项或以上

表 7 五脏证候的辨证标准

五脏 辨证标准心 表 4-6证候 +心定位表现 1项或以上肝 表 4-6证候 +肝定位表现 1项或以上脾 表 4-6证候 +脾定位表现 1项或以上肺 表 4-6证候 +肺定位表现 1项或以上肾 表 4-6证候 +肾定位表现 1项或以上

Page 59: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已经编写出方法学专著:《辨证论治实验

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与辨证》

Page 60: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九、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方法学学术论文 [1] 方肇勤 , 潘自强 , 付晓伶 , 等 . 小鼠四诊采集项目标准的建议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5, 11(9): 692-694 [2] 方肇勤 . 昆明种小鼠辨证标准的建议 . 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

( 上海 )2004,3. [3] 方肇勤 ,潘志强 ,汤伟昌 , 等 . 小鼠四诊工作站构建与操作标准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 20(1) [4] 潘自强 , 方肇勤 , 阚卫兵 , 等 . 正常昆明种小鼠后爪图谱及 R

GB 值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3,17(3):46-47 [5] 潘自强 , 方肇勤 , 阚卫兵 , 等 . 荷瘤小鼠后爪部分证的标志图

谱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4, 10(2): 27-29 [6] 潘自强 , 方肇勤 , 付晓伶 , 等 . 荷瘤小鼠若干典型证的演变及

其后爪图像特征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4, 10(6): 62-64 [7] 潘志强 ,卢文丽 , 方肇勤 . 小鼠舌象的显微拍摄 ( 待发表 ) [8] 卢文丽 , 方肇勤 ,潘志强 , 等 . 小鼠气、血、阴、阳、虚等四种

模型四诊的比较和评价 ( 待发表 ) [9] 卢文丽 , 方肇勤 ,潘志强 , 等 . 小鼠气、血、阴、阳、虚等八种

模型四诊的比较和评价 ( 待发表 )

Page 61: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2. 荷瘤小鼠辨证论治学术论文 [10] 李海燕 , 方肇勤 . 中西药对移植性肝癌小鼠的生存率、抑瘤率

等作用的比较研究 . 第四届全国肝癌诊疗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99.108

[11] 陈晓 , 方肇勤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虚证实验动物中的变化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2,16(2): 61-65

[12] 陈德溯 ,陈晓 , 方肇勤 . 建立荷瘤小鼠分期辨证方法的初步研究 . 中国医药学报 , 2002,17(增刊 ): 248-250

[13] 陈晓 ,陈德溯 , 方肇勤 . 荷瘤小鼠非创伤性辨证指标的对照研究 . 中医杂志 , 2003,44(1): 58-59

[14] 潘志强 , 方肇勤 ,付晓伶 . 分期论治对 H22荷瘤小鼠生长的影响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5,19(3):31-33

Page 62: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3. 有关证候等动物模型综述

[15] 李海燕 , 方肇勤 . 小鼠移植性肝癌( H22 )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医药抗肿瘤中的应用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0, 6(1): 27-30

[16] 潘志强 , 方肇勤 . 小鼠虚证模型实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3,17(4): 60-63

[17] 付晓伶 , 方肇勤 . 阴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析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4, 18(2): 51-54

[18] 李军兰 , 方肇勤 . 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综述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4, 18(3): 56-60

[19] 卢文丽 , 方肇勤 . 阳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与评析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4, 18(4): 44-48

[20] 卢文丽 , 方肇勤 . 阳虚证动物模型诊断指标与评析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5, 39(4): 42-46

Page 63: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十、该方法的应用

( 1 )荷瘤小鼠的预后,提出分层随机要求和方法( 2 )肿瘤的中药复方论治及疗效评价( 3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论治及疗效评价( 4 )肿瘤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及机制阐释( 5 )中药药性的判断( 6 )动物体质的诊断( 7)实验中医学系列教学的引入

Page 64: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Page 65: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四、展望 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医的实验动物,尤其是证

动物模型研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动物模型很难用四诊方法加以判别。 2.造模因素选择缺少标准。 3.有的造模设计,忽视临床实际,刻意去追求

证,脱离病去制造证,而不是在病,尤其是常见病的模型上去区分证。

4.关于方药的反证问题。

Page 66: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动物实验是一条深入探索研究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同时也为中药药理深入研究和打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努力方向,重点应放在寻找、挖掘证的特异性客观性指标(外在指标、实验室指标或指标群),以及不断创新、研制、应用新的证的动物模型,尤其是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可以预计,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中医药研究将如虎添翼,长足发展。

另外一条,可以选择那些个体差异大的实验动物,

如果实现了以上辨证方法,那么,这将成为辨证论治的非常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不对?

Page 67: 第四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